艺术之宫芦笛岩

芦笛岩洞穴位于著名旅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光明山南侧,因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因此得名芦笛岩。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进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天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由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

在这个奇妙的岩洞中,琳琅满目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拟人状物,惟妙惟肖,构成了三十多处景观,有红罗宝帐、高峡飞瀑、盘龙宝塔、原始森林、帘外云山、水晶宫等,可谓移步成景,步移景换。一些石头中空,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入耳,又称石琴、石鼓、石钟。

整个岩洞犹如一座用宝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伟、壮丽的地下宫殿,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芦笛岩的特点是洞中滴水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别多。游人进洞,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耀,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芦笛岩的景观,不仅精致美观,而且珠联璧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好似象牙雕刻,仿佛黄杨木雕,美观异常,趣味横生。

那么,芦笛岩的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首先就要了解桂林岩溶。岩溶是英文喀斯特的音译,它来源于东欧塞尔文尼亚共和国的喀斯特高原,定义为对岩石的侵蚀及其产物。凡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做岩溶作用。这种作用所产生的地上和地下的各种形态叫做岩溶地貌。

芦笛岩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年代。远在3亿年前,桂林还是一片汪洋,在漫长的海洋历史中,海底沉积了一层厚而纯净的碳酸盐类,奠定了桂林岩溶地貌的物质基础。到三迭纪末期,桂林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使桂林露出海面,成为陆地。

100万年前芦笛岩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当溶解有碳酸钙的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由于水体环境(温度、压力、微生物等条件)变化,造成二氧化碳逸出,于是水溶液中的碳酸钙就沉淀结晶出来,经过近百万年的积累,生成钟乳石、流石、石梯田等等,钟乳石则是构成洞穴美景的主要部分。

此后,洞顶上的水滴不断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二氧化碳进一步逸失,而落在洞底时又继续沉积。这样的沉积物与石钟乳点相对应,由洞底往上生长,叫做石笋。

石笋的形态受水滴的化学性质、溶解物质多寡、落下的距离、滴水频率、空气流动情况等多种因素的支配,因此其形态也是多姿多彩。石笋的内部结构和石钟乳不一样,它没有中心孔道,呈叠帽状,一层一层往上长,下部年老,上部年轻。

石笋的顶部是圆的,当水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时,则形成平顶状,高度继续增大,最后变成顶部中凹的滴杯状。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便形成石柱。如果滴水量增加,变成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布、石幔、石旗一类形态。

由此可见,由于天然水的溶解作用形成洞穴和天然水的沉淀作用形成灰华及婀娜多姿的钟乳石,主要是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释放系统平衡作用的结果。

中国有句成语“水滴石穿”,但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一旦滴水停止,钟乳石的生长也就停止了。由于芦笛岩的裂缝较大而多,含钙的岩溶地下水丰富,含杂质少,钟乳石堆积物沉淀结晶迅速,而且洞口窄小,通风微弱,风化作用进行缓慢,因此岩洞内钟乳石堆积物规模巨大,气势雄伟,色彩鲜艳。

在地表、空气中,有无太阳的照射,温度的升降非常敏感。在巨厚的岩层和山体中,冷热变化的传递就要缓慢得多;而在岩层和山体深处,几乎不受地表气温频繁变化的影响。

石灰岩山体内的溶洞,有点像是一个保温瓶,“体温”稳定,其气温普遍相当于当地的多年平均气温。桂林的多年平均气温为19℃,因此,在岩洞内会感到冬暖夏凉。桂林无山不岩,最奇者唯有芦笛岩。

芦笛岩正处妙龄,风华盖世,仪态万千,光彩照人,气韵如仙,独具富丽绚烂的审美特征。芦笛岩诸景意和神接,自成境界,虽繁多而统一。再加上首景“狮岭朝霞”,末景“双柱擎天”,首尾呼应,前后一贯。正中,“水晶宫”诸景荟萃,宽阔高远,遂为重点,显得主次分明,从而达到了丰富而统一。

“狮岭朝霞”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一头大狮子,正带领着一群玩耍的小狮子,在朝阳下戏嬉。

“双柱擎天”是林中的一样高大、一样粗细的两根石柱冲破云霄,直刺青天,真有顶天立地的气概。仔细看,又能看出它们不同的地方:右边这根,看上去没有与洞顶连接,其实顶部有几根石丝已经连接起来了。左边这根“石柱”,像是已经连接了,实际上还差一点没有连接,它只不过是被一同色的石幔将柱顶给遮住了。真是“疑是相接却未接,像未相连却已连”。

据地质工作者研究,未连接的这根,只要还有滴水活动,总有一天也要连接起来。在桂林的岩洞中,因条件不同,钟乳石生长的速度也不一样,每100年里有的长几毫米,有的则长二三十厘米。

“水晶宫”是芦笛岩最宽阔的地方,最宽处有93米,最高处18米,大厅的左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宫灯,把整个大厅染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好像是神话故事里东海龙王的水晶宫。

走进这个大厅,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这里这么平整,空空荡荡,没有密集的钟乳石呢?

原来形成这种景观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里的岩层平缓。古地下湖的湖水顺着岩层溶蚀了整层岩石,所以留下的层面平平整整,成了这个大厅;第二,是因为这里的洞顶岩石比较完整、裂隙小,水不能渗透下来,所以钟乳石也少。

芦笛岩不仅拥有秀丽的景色,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岩洞内共发现古代壁书170则,不少是文人、僧侣和游览者的题名、题诗,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题材以游览记事为主。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芦笛岩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游览胜地。

芦笛岩壁书共有77则,其中唐代5则,宋代11则,元代1则,明代4则,民国4则,年代无考者52则。大岩壁书共有93则,其中宋代1则,明代71则,清代8则,民国1则,年代无考者12则。

由此可以看出,两洞壁书在年代分布上,有年可考的,芦笛岩以唐宋为多、明代较少,清代没有;而大岩则以明代为最多,清代次之,唐代、元代没有,宋代仅一件。

由于芦笛岩壁书剥蚀严重,大岩壁书比较清晰可认,因此两洞壁书在年代无考的数量上,又以芦笛岩较多,大岩较少。就作者和内容来说,芦笛岩壁书有不少是文人、僧侣和游览者的题名、题诗,作者来自全国各地;而大岩壁书则多为当地入岩者的纪事。

此外,从大岩壁书的用语通俗、行文不顺,以及错字、别字和书写之劣来看,它似乎多为粗识文字者的手笔。两洞壁书的不同之处,说明芦笛岩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览胜地,大岩则是明清时期当地群众的避难场所。

芦笛岩壁书最早见于唐贞元六年,即公元790年洛阳寿武、陈臬、颜证、王溆等四人题名。以上四人,颜证曾为桂州刺史,王溆于同年与僧人道树在虞山韶音洞有题名石刻。

此外,芦笛岩唐代墨迹尚有:“柳正则、柳存让、僧志达,元和元年二月十四日同游。”“无等、僧怀信、无业、惟则、文书、惟亮,元和十二年九月三日同游记。”“元和十五年,僧昼、道臻。”

壁书中的元和元年为公元806年,元和十二年为817年,元和十五年为820年。怀信等人的题名虽然部分已经蚀没了,但从他们在南溪山元岩的题名可以得到左证。

怀信、无等、无业、惟则及僧昼等人是唐代著名的和尚, 《高僧传》里载有他们的生平事迹。这几批僧人结伴游桂,反映了当年桂林佛教的盛行,因而这些题笔文字是研究唐代佛教传播和桂林历史的有用资料。

在芦笛岩壁书中,保存比较完整、比较清晰的是明代靖江王府采山队的题名,是一件为人注重的文物。题名写道:“靖江王府敬差内官典宝周禧、郭宝、孟祥带领旗校人匠王茂祥、张文辉等数人十人采山至此,同游。丁丑岁仲夏月十有六日记。”

这则壁书高50厘米,宽58厘米,字径6厘米,反映王府在营建藩邸、陵墓时曾到此选材取石。据考证,靖江庄简王陵的陵门,金水桥等使用的带红纹石材即取自光明山。反映了当年靖江王为营建华丽的府第和陵墓大肆滥用人力物力的情况。它是封建统治者豪华奢侈的罪恶证据。

芦笛岩年接待游客量居世界岩溶景区之首,开放以来已接待过4000多万游客,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及政要参观过芦笛岩,他们在参观后被这人间奇景所倾倒,都对景区高度赞誉,由此芦笛岩也被称为“国宾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