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民歌的品种浩如烟海,这里只能大概介绍几种。■
一、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民歌的主要体裁有狩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摇儿歌和儿歌等。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蒙族民歌又可概括为长调和短调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牧歌、赞歌、思乡曲及一部分礼俗歌属长调范畴。短调曲调较紧凑, 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狩猎歌、短歌、叙事歌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短调范畴。
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公元 7、8 世纪,蒙族先民跨出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徒至蒙古高原。在这里,他们基本放弃了原有的狩猎生产方式,改为以畜牧业生产劳动为主,随之而产生了反映游牧生活的牧歌体裁。长调民歌不仅有较长大的篇幅,而且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长音上常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有的长调还具有史诗般雄浑的气魄和苍凉感。
蒙古族的短调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区。7、8 世纪以前,蒙古族先民在我国黑龙江省西部的额尔古纳河流域从事狩猎劳动时,产生的狩猎歌曲曲调短小,节奏整齐有力,而且往往与舞蹈和打击乐相配合:■
■蒙古族先民到达蒙古高原后,在牧区和农区都产业出一些轻快活泼、节奏鲜明的短调民歌。其中,短歌是近百年来在蒙古族聚居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发展起来的民歌体裁。短歌的曲调较长调短小,音域也相对窄一些,但仍有蒙古族音乐中具有特征意义的音程大跳。短歌的典型结构是上下句构成的乐段。■
■二、朝鲜族的抒情谣
我国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一部分中国朝鲜族的祖先早在明末清初已定居于东北境内,但更多的是 19 世纪中叶才陆续迁入中国的。
朝鲜族的民歌,有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长歌等 5 种体裁。其中,抒情谣流传广、数量多,题材广泛:有属于爱情歌的《阿里郎》、《姑娘和小伙子》,有属于生活歌的《苦媳妇》、《丰收歌》,有属于讽刺歌的
《老头打令》、《棍杯打令》,有传播知识的《释花图》、《九九乘法解》, 等等。抒情谣的节奏较规整,旋律流畅,结构均衡。
《道拉基》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朝鲜族抒情谣。“道拉基”即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该民歌属于生活歌类,曲调轻快。■《阿里郎》是爱情类抒情谣,曲调带有哀怨的情绪:■
三、哈萨克族的“安”类民歌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伊犁、巴里坤、木垒, 以及甘肃省的阿克塞、青海的海西等地。哈萨克族民歌有“安”、“月令”、“吉尔”三类。“安”有固定的唱词,有曲名,旋律优美,气息宽广;“月
令”为即兴填词,曲调质朴、简洁,速度较快;“吉尔”是一套伴随婚礼仪式全过程的婚礼歌曲,包括《怨嫁歌》、《哭嫁歌》、《劝嫁歌》、《送嫁歌》、《挑面纱》等,曲调情绪由哀怨发展到欢快热烈。
千百年来,哈萨克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民歌便带有很强的牧歌特点,曲调中普遍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呼唤声进入民歌旋律, 使其具有宽广、豪迈的性格,这一点,在“安”类民歌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安”类民歌包括牧歌、渔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和冬布拉弹唱两种。曲调热情、奔放,节拍以 2/4、 3/4 为主,以带有副歌的单二部曲式为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像上例《嘎咕》这种带有欢快、自信情绪的曲调,在哈萨克族中很常见。下例《哈尔哈什》则是哈萨克族民歌中常见的爱情题材,歌曲充满激情:■
注①哈尔哈什,意即亲爱的。
②伊斯坦布尔,地名,是土耳其的一个重要港口,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达达尼尔海峡。中亚各民族民间文学中经常提到它。
四、藏族的酒歌和箭歌
藏族主要居住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歌等几类。风俗歌中又有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几种。其中,酒歌和箭歌的曲调简洁,风格热情、明快,具有较鲜明的藏族民间音乐的特点。
酒歌流传于藏区各地,在节庆或婚丧聚会中人们喝酒、敬酒时所唱。各地区的演唱形式有所不同,有的边舞边唱,有的只唱不舞。■
■箭歌主要流行在西藏林芝地区,又称“工布箭歌”,是射手们夸耀弓箭和箭术时所唱的歌,唱时伴随着舞蹈动作。■
五、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就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更多地是集中在南方,例如壮族、侗族、布依族、毛南族、仫佬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佤族、■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和高山族等。这些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逝江和台湾等省。多声部民歌主要产生于传统的群体劳动和群体风俗性聚会(如歌会、祭舞、伴嫁等)中。起初, 多声部唱法是在群体歌唱中偶然形成的,例如劳动动作的不一致及音准控制的不一致等。后来,逐步发展为自觉的多声部意识,并在各民族中形成了不同的织体结构和不同的音程美感。到了这个阶段后,歌者和听众就有了严格的音准和音程概念,音程的准确与协和就成了评判歌手优劣的标准。
壮族多声部民歌分布广泛,种类多样。广西靖西的《下甲山歌》是支声旋律与主旋律相结合的多声织体:■
■注:①“诗秧”,壮族民歌“诗”类的一种,用当地方言“秧”语演唱。
广西环江的“啦了啦”属于主旋律与模仿旋律相结合的织体:■
■云南佤族的《芭豆开花》属于轮唱式的多声织体:■ 侗族的代表性二声部民歌叫大歌,侗语称做“嘎劳”,“嘎”是歌的意思,“劳”是大的意思。这种歌通常是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里歌唱。歌队按性别、年龄和一定血缘关系,由 4、5 人~10 余人组成,1 人领唱。大歌分成 4 类: 鼓楼大歌多在鼓楼里迎接宾客时所唱;声音大歌突出表现声音和曲调的美,
衬词在歌词中占主要地位,旋律常模仿流水、鸟叫、蝉鸣等自然界音响;叙事大歌的内容多为神话、历史故事和英雄的传说等;童声大歌为儿童所唱, 内容为儿童的
游戏或传授知识。
传统大歌以同声合唱为主。男声大歌的曲调庄重,气魄宏大;女声大歌的曲调优美,音色纯净。尤其是女声所唱的声音大歌·有较高的技巧性。例如《嘎吉哟》。“吉哟”是蝉虫的叫声。这首大歌中有持续低音与主旋律相结合的多声部织体。在 10 小节以上的持续低音中,低声部的合唱者要分成两组在中间交替换气,以维持长音的延续。■
■在我国傈僳族、高山族中,还有和声式与对位式织体的多声部民歌:
■
■居住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也有多声部民歌。值得一
提的是,蒙古族有一种特殊的歌唱方法,蒙语叫“呼麦”,学者称之为喉音艺术,是由一个人唱出两个声部。其歌唱原理是,当声带持续发出实音时, 通过气息的冲击再发出高声部泛音,以气息的调整使泛音构成旋律,同时强化泛音,弱化实音,使实音成为持续低音。蒙古族的呼麦有两类。其一为乌音根呼麦,旋律舒缓优美;其二为哈日黑热呼麦,旋律平直、简单。呼麦唱法常用于酒宴和节庆活动中的民歌演唱,有时也与蒙古说书相结合。
六、云南彝族的“四大腔”
彝族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民歌“四大腔”产生于云南建水、石屏一带彝族的尼苏支系中,并与青年男女传统风俗性的社交和爱情活动紧密相联。这种风俗性活动尼苏人称之为“吃火草烟”。在聚会时,小伙子们吸着水烟筒,并由姑娘们装烟丝、点火。聚会中包括三项活动: 一“款白话”,即在饮酒、吸烟的过程中,青年男女用韵白相互对答。白话可以说,也可唱。内容多为相互谦让、赞美或逗趣。二、对唱曲子,即以男女对唱和众人齐唱相结合的形式,唱一个篇幅相当长大,并形成较固定程式的套曲。三、跳弦。以四弦、三弦、二胡、笛子、树叶等作伴奏,众人集体歌舞。
在“吃火草烟”的聚会中所唱的曲子,即“四大腔”。“四大腔”是《海莱腔》、《山药腔》、《四腔》和《五山腔》的总称,分别流传于尼苏人居住地的四个区域,是四种不同的声腔和套曲结构形式。与其他彝族民歌相比, 四大腔具有篇幅长大、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曲调悠长深沉、演唱技巧较高等特点,是彝族民间音乐中艺术水准较高的品种。
以《海莱腔》为例。其基本结构分为拘腔段、曲子段和落腔段三个部分。拘腔段多为对唱者自谦或夸耀之词,目的是吸引住对方,使对唱延续下去。拘腔段长短不拘,由唱者自定。曲子段是全曲的主要部分,在词曲的结合上有一定的格式。曲子段的主要唱词是七字句,有四句式和六句式两种。但在各个段落中,主要唱词夹杂在极其大量的衬词和无实际意义的唱词之间,因此四句式的主要唱词要在七个由 10~50 余个小节构成的长短不一的段落中方能唱完。每一个段落之后,都有众人齐唱的帮腔。曲子段之后是落腔段。落腔的内容与拘腔相同,长短也由唱者自定。
《海莱腔》中既有悠长的歌唱性旋律,也有简洁的叙述性旋律。两种曲调或交替出现。或交织在一起。在演唱中真假嗓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歌唱风
格。
因《海莱腔》全曲篇幅过于长大(可长达 400 小节左右),这里只能将
一段拘腔和曲子段的第一段落,即正式唱词第一句的前 6 个字抄录于下,仅供读者参考。第一句正式唱词是:“月亮出来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