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神话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宗教在我国发展,佛教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奉,佛教神话也通过僧侣们的传播,使佛教经典中的人物如来佛、观世音、文殊、普贤、四大天王、十八罗汉、龙王等形象和故事深入人心,融入了我国神话人物中的行列。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原有神话英雄也在佛教兴盛中皈依了佛门,成了佛教神话中人物,逐渐成为我国神话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它与远古神话、道教神话、民间神话共同编织了我国神话的魅力传奇。
观音菩萨慈悲普度众生
传说在我国唐代,有个妙庄严王,王后名叫宝应。夫妇俩生有3位如花似玉的公主,大公主名叫妙颜,二公主叫妙香,三公主叫妙英。
妙英公主年龄最小,但最善良、最聪明,因此也最讨人喜欢。她5岁能诵经,知道尊重佛法、孝顺父母。她彬彬有礼,谦让、温和,善解人意。人们夸奖她疼爱她,尤其是父王,更把她视为掌上是明珠。
大公主、二公主先后出嫁了,妙庄严王决心要为三公主寻找一个最理想的郎君。可是做父亲的没有去问问女儿的意愿,没有去了解女儿的心思,只是用自己的眼光,物色了一位乘龙快婿。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妙英,要马上为她办婚事。谁知平时最听话的三公主,这时默默地摇摇头,表示不同意。
父王以为女孩子家害羞,便笑着对她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为你找的是一个聪明英俊的小伙子,你们是十分相配的一对,你一定会满意的。”不料妙英公主说:“父王,谢谢您为我操心,但我不想嫁人。”妙庄严王还是耐心地劝说:“结婚是终身大事,不可任性地一口回绝。你要听父王的话。”可是妙英公主一点不肯让步,她说:“父王,孩儿别的都听您的,但结婚之事万难从命。我决心皈依佛门,今生今世不想嫁人!”妙庄严王既失望,又生气,吹胡子瞪眼睛地说:“好吧,那你就去当尼姑吧!”一气之下,就把三公主逐出了宫门。可怜妙英孤苦伶仃,浪迹天涯,来到一座荒山,结庐拜佛,面壁苦修,终成菩萨。这尊菩萨由于自己曾受尽人生苦难,所以最能体察世间烦恼。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
在佛教中,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是慈悲的代表。观世音菩萨在现实娑婆世界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柳枝,表示菩萨普救世间的广大悲行。三界火宅,众生心中充满热恼。观世音菩萨能体察众生的苦痛,时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世间,使在热恼中的一切有情皆获清凉。据传说,众生信仰观世音菩萨,即渴求菩萨的甘露水,驱除内心的烦恼。佛教劝诫说,观世音菩萨确有令众生清凉的甘露水,如时时虔诚礼念观音,能得菩萨的悲心救护。
在我国,浙江的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传说,一个日本和尚欲带观音像回国,途经南海,遭风暴而无法成行,遂于普陀山建观音道场。后来,普陀山仍有“不肯去观音院”。
据大乘佛教初期经典《妙法莲华经》记载,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能现三十三化身,救十二大难。她主张“随类化度”,对一切人救苦救难,不分贵贱贤愚,遇难众生只要念诵她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
“慈悲、智慧、无畏”是观世音菩萨精神之总和,在大乘所发的菩提心中,就是以“菩提所缘,缘苦众生”为悲心发动,而落实在每一位众生,实行人间的救济、慈悲的伦理,更能时时反闻闻性,誓成无上道。
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志愿,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德性,慈悲也是观音菩萨的特殊功德。所以,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永远的信仰和希望。
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我国人们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我国民间的深远影响。
地藏菩萨行宏大誓愿
在唐末五代时期,各地分崩离析,人们受尽战争之苦,生离死别成为不可逃避的厄运。于是,人们渴望得到生前护佑、死后超脱的庇护心理非常强烈。这时,佛教中的地藏菩萨发大愿誓度苦恶众生,度脱亡魂往生天上,而被奉为“幽冥教主”。同时,地藏菩萨独特的本生事迹与伟大的德行,与我国传统孝道思想、地狱思想等相结合。所以,地藏菩萨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对之虔诚信仰。后来,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来到九华山修行。他远离市井,隐于山林,自给自足,修苦行的状况,和佛教经典中地藏菩萨的精神相符。而金乔觉的法号为“地藏”,与地藏菩萨同名,更使人们很容易形成金地藏就是地藏菩萨化身的联想。
从此,金乔觉逐渐被人们神化为地藏菩萨,九华山也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金乔觉的事迹也被人们当作神话流传开来。
传说,那是在唐玄宗时,有一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新罗国宫中诞生了一位太子。太子刚出生时,宫内到处开满了荷花。大臣们都感到十分惊奇,便对国王说:“太子来历不凡,将来一定是一位好君主。”国王十分高兴,便为太子起名叫金乔觉。
金乔觉太子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国王也十分喜爱他,于是把他送到大唐来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于是回国后,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
当时,唐代的佛教十分兴盛。为了精进学习佛法,24岁的金乔觉漂洋过海再度来唐,先在江东吴越一带寻山访道10多年,后来在安徽青阳西南的一个山谷中定居下来,终日静坐苦修。
一天,正当金乔觉在静坐时,耳畔忽然传来一个孩子的尖叫声:“救命啊!”只见一只斑斓猛虎正在追咬一个小孩子。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金乔觉把手一挥,一道金光闪出,猛虎立刻返身而逃。
孩子从虎口得救后,拜谢了金乔觉,并急忙跑回家禀报父母。原来,这孩子的父亲是九华山的财主闵让和,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人们都尊称他“闵公”。
闵让和听了儿子的话,觉得金乔觉道行不凡。于是,他挑选了一个好日子并准备了礼物,来感谢金乔觉虎口救子的恩德。
这一天,闵公领着家人来到金乔觉修行的地方,叩头谢恩说:“师父救我儿子一命,真不知该如何报答才好,今天准备了一些薄礼前来向师父谢恩。”随后,闵公让人献上了礼品和银元宝、金锭,说:“师父生活清苦,若不嫌弃,请收下我闵家这点心意。”金乔觉看也没看,说:“我奉行十善,金锭银元虽人间珍贵之物,但与我佛门弟子早就断了缘分。”闵公迟疑良久,踌躇地问:“那么,我能为师父做些什么呢?”金乔觉笑着说:“我是外国僧人,渡海来到大唐修行求法,只求闵公赐我一块山地以便修行。”闵公转忧为喜,说:“这有何难!这九华山方圆两百里地,山中九十九峰都归我闵家所有,师父你看中什么地方,随便说!”
金乔觉见闵公心意诚恳,就说:“我只乞求一袈裟之地。”闵公好奇地问:“一个袈裟,岂不太少了!”只见金乔觉用手一指:“请看!”闵公抬眼一看,只见远近山岭神光四起,犹如红日霞光万丈,天空中一大块袈裟般的祥云顿时罩住了远近大小的山峰。
闵公对金乔觉更加佩服,立即带领家人叩头拜谢,并指着那块袈裟般的祥云说:“这整个九华山都是大师的道场。”当即把整个九华山送给了金乔觉。
不久之后,闵公和他的家人都拜金乔觉为师,虔诚学佛。从此,金乔觉在九华山开辟修行道场,广度有情,功德圆满。
九华山地藏道场形成以后,极大地促进了地藏信仰在我国各地的传播。各类关于地藏信仰的经书和记载大量出现,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时也促进了地藏信仰的民俗化。在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圣诞日,要举行大型庙会纪念活动,这些风俗在九华山周围长期延续下来,并通过信众传播了出去。
自从地藏菩萨道场建立后,宋、明、清三代,九华山僧众越来越多,寺院规模愈益扩大,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历代帝王屡次赐银、赐名、颁藏和敕封,使地藏信仰活动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我国佛教重要传播中心之一。
在我国佛教中,地藏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被尊为四大菩萨,他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与自我牺牲精神而著称,更以“幽冥教主”的身份和神秘的死后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了普遍的崇敬与膜拜,在人们的信仰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袋和尚化缘教化民间
在我国西汉末年,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我国内地,并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与此同时,弥勒菩萨信仰也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两晋陆续译出的《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经》、《维摩经》等,都记载有弥勒菩萨信仰的内容。从佛经中人们了解到弥勒菩萨来到现实世界成佛并救度世人、解脱众苦的思想。在五代时期,便演变出了一个布袋和尚,他强调“即心是佛”,重视心灵和自我净化,说佛和菩萨就在现实人间。这正是佛所强调的佛法在人间、修行不离现实生活的体现。
布袋和尚倡导慈悲济世,救苦救难,利乐众生,并且引导世人克制贪欲,对人宽容,以“宽却肚皮”、“放开笑口”来消解世间众多的是非、憎爱。布袋和尚的这种态度,对维持家庭和睦及邻里和谐都有积极意义。布袋和尚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我国各阶层人士的喜好,赢得了广泛的信众。因此,在民间传颂着许多与布袋和尚有关的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传说,唐代末年一天清晨,村民张重天正在田间劳作,忽然,他听到有一缕飘飘悠悠的仙乐传来。他抬头四处观望,只见附近的河水中漂浮着一朵巨大无比的莲花,而且是逆流徐徐地向上游飘来。
张重天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使劲眨了眨眼,发现金莲花突然间不见了,只看到一捆柴草上躺着一个胖胖的男孩。当时他没多想,赶紧就把柴捆拨到跟前,把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个孩子没哭,反而冲着他发笑。
张重天看那孩子圆头大耳,相貌端庄,便把孩子抱回家中,与妻子窦氏商量,决定把孩子收养下来。后来,他们去长汀村附近的岳林寺,求闲旷禅师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做“契此”。小契此天真活泼,俏皮好动,给张重天夫妇带来了无尽欢乐。更让张重天夫妇高兴的是,自从领养了契此,多年未曾孕育的窦氏,竟喜得一女一男。
由于契此从小经常跟随父母到岳林寺拜佛,他对岳林寺高大的建筑、恢宏的佛殿、巍峨的佛像、肃穆的佛事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契此也对佛教产生了虔诚的信仰,并向父母提出了出家为僧的要求。
张重天夫妇本来就十分信佛,对儿子出家也并不反对。于是,17岁的契此在岳林寺出家为僧,法号“释契此”。在岳林寺的修行中,契此的心灵经历了大彻大悟,产生了超越红尘之后的大智大觉。后来,他开始云游四方,以禅机点化世人。令人称奇的是,契此和尚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大布袋,当有人问他的法号时,他就用一首诗偈作答: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因此,人们便称他为“布袋和尚”。他的相貌很有特征,皱鼻梁,大肚子,身体矮胖。他的行为也很奇特,天气将要旱时,他便穿高齿木屐,天气将要涝时,他便穿湿草鞋。人们因此得知天气变化。他没有固定住所,随处寝卧,冬天时,他躺在雪中,身上竟然不沾一片雪。他还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
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乞讨,哪里的生意就会变得格外兴隆。他逢人便笑,言语无常,却很灵验,没有几年,人们便都认识了他。
布袋和尚这只布袋看起来不大,但无论多少东西装进去,永远都没有满的时候,甚至连他在福建募捐来的一批扩建寺院的大木头,都能装入袋中。他还捡拾人丢弃的废物放入袋内,人们有时讥笑他的布袋是垃圾袋,他便笑以偈语:“有时备无时,无用变有用。”
有时,有人把死了的鱼也投入布袋和尚的布袋,他也毫不生气,仍然笑嘻嘻地收下,背到河边,倒入水中。这时,鱼儿竟然活着摇头摆尾,游入水中。
有人把馊了的饭菜倒入他的布袋,过了一会,取出来却新鲜无比,美味可口。布袋和尚自己吃不完,便招来小孩子们,让他们尽情地吃。看着小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布袋和尚则坐在一边,开怀大笑。所以,许多孩子都喜欢跟他一起玩耍。
有个无赖,惯于挑衅闹事,以为布袋和尚老实可欺,便夺下他的布袋点火烧掉。奇怪的是,第二天,布袋和尚依然背着那只布袋,来去如故。无赖以为这只布袋一定是重新做起来的,又夺过来把它烧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布袋和尚都大度地容忍了,可是当无赖第四次去夺布袋时,使尽吃奶力气也提不动空布袋了。直到这时,无赖才知道布袋和尚不是凡人,就拜倒在他脚下,恳求饶恕。
布袋和尚点化他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从此,这个无赖改邪归正,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来,过了很多年,布袋和尚契此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石头上,口中念了一个偈语: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皆不识。
说完微微一笑,安详而逝。布袋和尚圆寂后轰动了佛教界,人们才忽然明白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北宋时,宋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1104年,岳林寺住持于寺内建阁,供奉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弥勒菩萨塑像,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开始供奉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揄,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大度、乐观的品格,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因此,布袋和尚不仅在国内受到人们的崇敬,在国外也广受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