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与实践赵宁

一、关于第二课堂的几个认识

  1. 什么是第二课堂?我的理解是: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 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2.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目前,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第一课堂是应试教育,第二课堂才是素质教育。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 某校展示素质教育的成果:让学生表演跳舞、弹琴、书画、修自行车、修理电器等等,似乎这些就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误解。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仍在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以系统的、全面的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为总目标的教学形式。第一课堂占据了学生大部分在校学习时间, 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那是不是意味着第二课堂可有可无呢?不是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相辅相成的,它是第一课堂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弥补第一课堂的缺陷和不足。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构成素质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

  3. 第二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第二课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优于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一、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丰富学生的知识。第二、由于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对自由,它可以是多种学科的交叉教学。俗言说政史不分家,文史不分家,各学科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当今边缘科学的发展方兴未艾,高等教育也向着模糊学科界限的方向发展,中学素质教育也应该适应这个大方向,使学生提高整体学科素质。第三、由于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身体各器官功能,尤其增加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更佳学习效果。第四、由于第二课堂的大部分学习内容无需考试,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第二课堂里,没有优等生,也没有差生,它能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原则。第五、在第二课堂里,能给学生一个展示其爱好、特长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特长,这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的要求。第六、第二课堂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

  4.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第二课堂活动应纳入学校、教研组、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对每一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成、教学目的作统筹安排,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2.第二课堂的学习内容应该围绕教材,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上适度补充,不应无限度地扩展,更不应当是第一课堂的重复,或是第一课堂的“补课”。3.第二课堂采取的形式一方面要适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可以采取

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外出参观,写小论文,举办讲座,进行艺术创作等形式。把第二课堂变成单纯的游戏课,或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的形式并不可取。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该遵循下面原则: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原则,利用本地的、现有的教育资源,使活动少受或不受客观条件束缚;实用实效的原则,教学内容充实,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方面确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