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践行“四力” 推动典型人物报道的探索创新

——《英雄无言》采写手记

用“脚力”寻找人物品格和力量的源泉,用“眼力”发掘人物精神的波纹,用“脑力”洞察人物思想的脉络,用“笔力”留住人物的“血肉”与灵魂。近年来,湖北分社坚持按照“四力”要求做好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传承新华社人物报道优良传统。

近期,由分社全媒体报道团队采写制作的《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深度报道和融媒体作品,反映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张富清,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60余载,不忘初心、扎根山区、默默奉献、一生无悔的感人事迹,通过“新华全媒头条”栏目播发,取得优异传播效果和积极社会反响。

从数据看——截至目前,文字稿采用达190家;融媒体作品在新华社客户端总阅读量达350万;新华社微信推送一小时后阅读量即“10万+”,人民日报微信转发后也迅速“10万+”;新华视点微博秒拍播放量超250万;新华社抖音观看量达500万;人民日报根据新华社作品编发的抖音点赞超560万。

从用户反馈看——新闻信息中心《用户意见反馈》以《新媒体时代重大典型人物报道的新样本》为题,反映了业界同仁、学界专家和读者的积极评价,称赞报道“笔触有温度、拍摄有高度、表达有深度”,“极具感染力”。

从社会反响看——广大受众被作品所打动、所激励,通过各种途径表达感受。“向老一辈军人致敬!赤子之心,感人肺腑!”“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希望毕业后也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英雄老部队直言报道体现了新华社的地位和品格。

践行“脚力”,到生活中、历史中寻找“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报道经历了近4个月时间的酝酿。去年底,记者了解到这一新闻线索后有些将信将疑——一位战功赫赫的战斗英雄,为何会在湖北省最偏远的地方深藏功名60余载,连儿女都不知情?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分社迅速组织了强大的全媒体团队——除了分社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社总编室相关负责人,还有总社国内部在分社挂职的副总编杨依军,有经验丰富、熟悉当地情况的文字记者谭元斌,有分社摄影部主任程敏、电视部主任余国庆,还有思维活跃的“90后”新锐王斯班……对日常报道而言,如此阵容的团队的确少见。

3月28日,带着些许崇敬、些许疑惑和还原新闻事实的责任感,报道组经过充分研判和准备,驱车8个多小时,赶赴恩施州来凤县。

在连续5天的采访过程中,团队按照践行“脚力”要求,坚持到生活中、历史中去寻找“战斗英雄”,力求从饮食起居、学习锻炼、人生经历、工作履历等方面去全面感知、认识、了解这位老人,把握捕捉人物的立体形象。

刚到达时,不巧,老英雄颈椎病复发住院了。团队当即回复:不着急,一切以老人的身体为重。大家一致认为,老人年事已高,采访宜从外围入手,全面掌握情况后再与老人面对面,集中问最核心的问题。于是,采访从外围开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经手办理老英雄信息登记的信息采集员、老英雄的老同事和后辈、离休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的负责人、县里熟悉情况的热心同志、老英雄的妻子和儿子……团队克服困难,努力努力再努力,深入深入再深入,获取了大量独家信息和细节。

或许是被团队真诚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所打动,此前谨遵父亲要求、刻意回避媒体记者的老英雄次子张健全最终答应接受采访。

在完成全部采访任务后,记者又赶到恩施州城,找到中国建设银行恩施州分行查阅老人的档案,对立功等关键信息逐一进行比对,确认没有任何出入后,这才返程。采访及查阅档案过程中,我们还特别了解了老人参军前和退役转业前的经历、履历,确保每一个可能的疑问都得到解答。

正是对“脚力”的不懈践行,深入生活、深入历史,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为核心人物采访和作品最终呈现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正是这样一份时代语境中确凿无疑的真实,赋予了报道打动人、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的力量和品格。

践行“眼力”“脑力”,发掘“战斗英雄”的精神内核和时代意义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用心去捕捉那些能打动人心的细节。当记者跟随张健全来到老人居住了30多年的家中时,昏暗的灯光、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阳台上整齐的绿植、写字台上的书和笔记、用了几十年补了又补的搪瓷缸……都无声而令人震撼地讲述着一个尘封已久却充满生命力的故事。我们感受到,这些细微之处,无不承载着老人真实的精神和生活状态。

为了确保视频和图片报道的表现力,团队对采访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在老英雄家中采访时,要求除了在场记者以外的人都要退场、退到楼下,以尽可能减少干扰因素、还原日常现场。正是在这种环境的精心营造下,张健全在镜头前几度落泪,并要求关闭摄像机。从来不接受采访的张健全,对着镜头朗读了那首他写给父亲的诗——

部队来人了

老兵心中掀起波澜

面对军装上的军徽

老兵用一条独腿坚强站立

缓缓举起右手

庄严地行上军礼……

从外围采访团队已经掌握英雄事迹的基本事实。在解放战争中,张富清参加永丰城等战斗,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其中一次为军甲等“战斗英雄”。几乎每次战斗,张富清都是突击队员,承担为大部队清障开路的艰巨任务。他先后炸掉敌人四个碉堡。

1955年,连职干部退役转业时,他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30年里,他像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他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家里遇到困难,他自己克服,从不给组织提要求。几个子女,没有一个在他曾经任职的单位上班。扎根来凤,远离家乡,母亲去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

离休后,张富清不忘初心,坚持学习,思想毫不松懈。一本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被他翻阅得封皮泛白,很多地方做了标记。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88岁左腿截肢后他仍顽强地站了起来。没法再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他就琢磨着尽可能为国家节约,做眼部手术可以全额报销却选择最便宜的晶体。

在物质生活上,他艰苦朴素毫无所求,住的房子还是30年前的老样子,衣服的袖口都烂了还在穿。漫长的年月里,不论面对何种困难,张富清都把过去的功绩深埋心底。他究竟为什么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过去的功绩呢?带着这样的疑问,3月31日下午,报道团队终于见到了老英雄。

比想象中更加和蔼可亲、更加精神矍铄、更加满面红光——记者面前的老战士张富清,仿佛不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一个人内心一生秉持的精神,会由内而外地通过气质散发出来——那一刻,团队成员都有这样强烈的感触。精心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的提问,让老英雄哭了、又笑了,记者也哭了、又笑了……一个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乐观坚强的英雄形象,在记者的内心深深扎根、高高耸立起来……

有了外围的扎实采访,和老英雄面对面问的都是最核心的问题,而且尽量简短,不是你来我往式的讨论,而是提示和抛砖引玉,让老人诉说,我们倾听。就这样,95岁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像一个孩子一样毫无保留地讲述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故事。“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当他讲到死去的战友哽咽难言时,团队成员都忍不住跟着流泪。这也是整个报道最打动人心的一个镜头。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指出,践行“眼力”,既要见人之所见,更要察人所未察。采访中获得的这种独家的情感“爆点”,正是我们践行眼力的宝贵收获。整个采访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践行“脑力”、体现思想功底的过程。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断思考、讨论,老人身上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本色。

这两个字也是我们后期完成报道的核心关键词,直接写进了题目中。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乃至离休后,老人都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我入党时都作了宣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入党誓言。决死关头不放弃,和平年代不迷失,困难当前能泰然,享乐面前能淡然——这就是老人的英雄本色。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迈进的今天,在全党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今天,老人给广大党员树立了一面对照学习的镜子,这就是我们报道他的动力和意义所在。

诚如分社记者配发的评论所说,当我们在付出与回报之间患得患失时,当我们为偶尔失意而愤愤不平时,当我们因一时困难而垂头丧气时,当我们因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而彷徨无措时……我们应该照照这面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困难面前忘了誓言、在名利面前丢了初心,看看自己是不是偏离了出发时的方向。

践行“笔力”,将感动转化为全媒体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笔力”就是表现力,就是基于表现力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在这组稿件的采写制作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笔力必须建立在不断增强的脚力、眼力、脑力基础之上,必须建立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业务传承和创新的一贯追求之上。

新华社历史上涌现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影响的人物报道名篇佳作。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生命,为祖国澎湃——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这些精品力作,正是因为记者以扎实的脚力、敏锐的眼力、深邃的脑力为基础,下足功夫,厚积薄发,蓄势待发,进而才有不朽的笔力,“下笔如有神”,波涛汹涌,激荡心灵,感动和影响亿万读者。

在采写《英雄无言》一稿过程中,我们认真思考、深情写作,努力把采访中那种深深的感动、深深的震撼、深深的敬佩、深深的启迪,自然而然地通过笔触表达出来。动笔前,深入采访、深入思考;写作时,一泻千里、一气呵成;成稿后,细细重读、反复打磨。相互的脑力和情感碰撞、不断的修改与雕琢提升……让这篇稿子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具有震撼人心、打动人心、影响人心的力量。

一位学者评价说:从笔触中能看出作者的“克制”,而正是这种“克制”还原了真实,正是“克制”才凸显饱满。这句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纵观那些“不太成功”的人物报道,有的是由于采访不够深入、情感不够投入而显得干巴巴、无法打动读者;也有的是由于感情表达太过充沛,读者难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作者的“情感频率”,产生隔膜感。尤其是在节奏极快的移动传播场域,不少受众难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只有尽可能符合他们的日常心理和情感状态,才能吸引人、打动人。于是,我们就选择了“克制”,避免过多的感情直接抒发,而是通过细节描写,在事实的还原中传递情感;通过场景重现,在故事的讲述中激发共鸣。

文字稿正文近4000字,分为导语和九个小章节。各章节均以场景的描述开头,仿佛电影的场景转换。简洁的文字,人物关键节点时空串联,小章节不设标题,从张健全带着父亲一生珍藏的宝贝来到县人社局写起,设置悬念,此后进入倒叙,从战争年代写到今天,环环相扣,自然衔接。后面几个小章节,从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爱情等多方面体现老英雄的人物个性。尽量不用他人直接评价,而是在丰富的细节中让读者自然感受并得出结论。最后两个小章节,也是在场景的切换中,把“天气”和“地气”联结了起来,把过去和未来联系了起来,以老英雄次子的一首诗结尾,情感留白,意蕴深长。

在视频和图片的拍摄制作上,也可谓感情充沛、细节丰富。许多读者不看文字,单看图片、视频,也深深被感染、被打动。这既源于前期采访拍摄的扎实,如一个不含人物的空镜头重拍七八遍;也源于后期制作的匠心独运。由于短视频时长限制,5分钟的微视频《本色》采取了主要由老英雄独白的表现手法,运用了大量蕴含丰富细节的镜头辅助展现。谈起当年战友牺牲时的哭,讲起不怕死更不怕苦时的笑,说到要保持和发扬精神时的喃喃自语,补了又补用了几十年的搪瓷缸,雪藏战功的旧皮箱……直观而多角度地展现了一位老党员平凡而又光辉的形象。照片平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老英雄的日常生活点滴,极具代入感,让读者感到仿佛老英雄就在身边。

全媒体时代,文字稿写得再好、遇到再多“知音”,也不可能包打天下——这是从传播效果角度讲融合的必要性。这次报道从策划、采访到写作、制作再到播发、呈现的全流程、全链条,都鲜明地体现了“融合”二字。

写作和制作上,充分考虑新媒体传播特点,考虑年轻受众的信息获取和接受习惯,既虚心学习吸收新华社人物报道经典名篇的成功经验,又主动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舆论环境,有所继承、有所发扬、有所创新,完成了一组向经典致敬、向时代致敬、向创新致敬的融媒体作品。

播发和呈现上,在前期就充分考虑不同渠道、平台、终端的个性化分发需要。为了给微信编辑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记者在稿件播发几天前就联系新媒体中心编辑,提供了微视频初稿和文字初稿。编辑看后很感动,立即激发了创作热情,并为视频剪辑提供了宝贵建议。

互联网传播环境中,不仅要有“笔尖”之功,能“妙笔生花”,还要有“指尖”之力,达“刷屏之效”,既要当“大手笔”,也要做“键盘侠”……这次报道,让我们对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的阐述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人物报道创新探索,也是一次成功的融合报道创新实践。分社通过这次报道,拓展了业务,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报道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积累了在全媒体条件下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宝贵经验,必将激励大家再接再厉,在未来打造更多更好的全媒体精品力作。

(新华社《新闻业务》2019年第16期唐卫彬系湖北分社社长、杨依军系湖北分社挂职副总编辑、谭元斌系湖北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