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代世界各国的局势

1.二十年代中国的态势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组成的伟大国家,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极大地促进了世界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晚清政府的腐败统治,自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的频频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总是与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给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任务。自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斗争开始,中国人民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寻求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的道路,尤其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并采取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清王朝近300年统治的覆灭和中国数千年封建君主制的结束。

从1920年起,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共产国际派出的代表协助下,开始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的组织。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共产党小组的领导下,俞秀松、罗亦农等8人在上海法租界《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批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有刘少奇、罗亦农、任湘时等。此后,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各地也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租界开幕,31日下午闭幕。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

出席大会的有国内和旅日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12人,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和旅日的周佛海。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也参加了大会。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马林和尼可尔斯基出席了大会。大会进行到7月30日,因会场突然遭租界暗探的干扰,被迫中断。最后一天的会议是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的。

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建立了中央领导机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以崭新的姿态投入革命斗争。

1925年1月,孙中山病情加重,26日,德俄两国医生为他施行手术,确诊为晚期肝癌。2月24日开始,病情恶化。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11号。他在遗嘱中指出,要达到中国之自由平等,“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并强调“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噩耗传出,举国哀痛。19日,移灵中央公园。24日起,举行公祭。公祭期间,前往吊唁的民众达74.6万余人次。4月2日,灵枢移往西山碧云寺。

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许崇智、廖仲恺分别任外交、军事、财政部长,聘请鲍罗廷为高等顾问。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措施来加强政权建设。

1925年8月26日,广州国民政府为消除军令不统一的状态,取消了地方军名称,设立军事委员会,并将驻广东的各支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归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黄埔军校学生和一部分粤军编为第一军,蒋介石为军长;谭延闿所部湘军为第二军;朱培德所部滇军为第三军;李济深率领的粤军为第四军;李福林所部为第五军;程潜所部湘军和其他一些零星部队编为第六军。

1926年11月8日,广州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适应革命时势之要求”决定迁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于武汉。11月26日,国民政府派出外交部长陈友仁,财政部长宋子文,交通部长孙科,司法部长徐谦和苏联顾问鲍罗庭以及随行人员共60余人,到武汉进行迁都筹备工作。12月13日,在武汉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会议代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职权。1927年1月1日在武汉正式办公。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蒋介石、胡汉民、张静江等12人为国民政府委员,胡汉民为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军队总司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下令“通缉共产党首要”,实行“清党”。

在外交上,南京国民政府仍然屈从于帝国主义。1928年3月,国民政府与英美帝国主义谈判1927年3月24日炮击南京的事件,帝国主义对南京人民的野蛮暴行未受任何谴责,国民政府反倒表示歉意,愿赔偿“损失”,“惩办凶手”,下令通缉在南京领导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共产党员林伯渠。

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阻止国民党军“北伐”占领济南,悍然出兵济南,制造了“济南惨案”,屠杀中国和平军民7823人,财产损失2957多元。日本侵略军还惨杀了当时前往交涉此事的中国外交代表蔡公时及其下属17人。对蔡横施暴行,先割去其耳鼻舌头,挖掉双眼,再加以残杀,1929年2月,国民政府与日本当局就此案谈判,在达成的协议中,竟将日军大屠杀罪行及所造成的巨额财产损失一笔勾销,宣称中日两国所受损害,由中日联合实地调查决定;中国政府承诺负责保护“在中国之日本国臣民之生命及财产安全”;双方共同声明,“视此不快之感情,悉成过去,以期两国国交益臻敦厚”。

虽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顺应济南惨案后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帝要求,从1928年7月起,向帝国主义列强开展了某些软弱的外交斗争,发起了以收回关税自主权、废除领事裁判权为主要内容的“改订新约运动”,但收效甚微。在关税问题上,南京政府陆续与美、德、挪、荷、比、意、葡、西、英、法、日等十几个国家,重订了通商或关税新约。这些新约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双方对等,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由于中国产业落后,出口商品少,不可能获得与帝国主义同等的利益;更何况有些新约,并未放弃对中国征税的约制,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仍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总税务司继续由英国人担任,各地海关要职也多为外国人据有。所谓“关税自主”并未取得多少成效。

在废除领事裁判权方面,帝国主义列强连形式上的让步也没有。1928年至1929年间,南京政府就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向有关国家分别发出照会,但各国以种种借口一拖再拖,不予允诺。直至1929年底,各国才勉强表示愿酌情改善领事裁判权制度。据此,南京政府急忙宣称,自1930年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国民,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美英法政府对此毫不含糊,立即发表声明作出解释,指出,1930年1月1日仅仅是逐渐取消治外法权日期的开始而已。1931年5月,南京政府又公布了《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并规定于1932年元旦起施行。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南京政府只得通令暂缓实行,取消领事裁判权一事不了了之。

1928年2月初,召开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通过了《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的决议》。2月28日,国民党政府将国民革命军第一路军、西北国民军和北方革命军改编为第l、2、3集团军,分别由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任总司令。4月8日,又将桂系部队编为第4集团军,由李宗仁任总司令。

4月5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打出“完成统一大业”的旗号,发动对张作霖的“北伐”。9日,各路“北伐军”分别从京汉、津浦、正太等铁路线同时进攻。5月1日,第1集团军攻占济南。日本公然出兵山东,进占济南。5月1日,“北伐军”绕道北上,逼近京津。奉军退往山海关。

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统一告成”。20日,张作霖的长子、奉军第三方面军团长张学良就任奉天军务督办、东北三省保安司令,宣布停止内战,睦邻外交。12月29日,张学良力排日本的武力威胁和奉系内部的干扰,通电“易帜”,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30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总司令官。在此以前,西南各省已先后通电拥蒋,新疆、热河也宣布“易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1928年4月底,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河南起义的农民军,在朱德、陈毅率领下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5月4日,召开军民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两军胜利会师,使红军的力量大大增强。

在此前后,红军连续粉碎江西军阀朱培德部的四次“进剿”,井冈山根据地迅速扩大,进入全盛时期。5月,湘赣边界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军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进一步壮大了红军的力量。至1930年8月,随着赣南、闽西、闽北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再加上湘赣、湘鄂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连结赣、湘、闽、鄂的中央根据在,并创建了红一方面军(辖红1、3军),总兵力近4万人。

在鄂豫皖边区,由黄麻起义点燃的革命烈火,已成燎原之势。1930年4月,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成立,统一领导鄂豫边、豫东南、皖西3块革命根据地,并将红11军改编为红军第1军,辖3个师。5月,红军乘国民党新军阀中原大战之机,大举出击,3个地区联成一片,形成鄂豫皖根据地。

在湘鄂西地区,由周逸群、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经两年斗争,到1932年,建立了湘鄂西洪湖根据地,创建了红2军团(辖第2、6军)。

在闽浙赣地区,1930年春,红军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形势,打下了景德镇,建立闽浙赣根据地,创建红10军。

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奉蒋介石命令,在武汉召集湘鄂赣三省党、政、军高级官员举行“绥靖会议”,策划合力对红军和红色根据地进行“围剿”。会议通过了《湘鄂赣三省剿匪实施大纲案》,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个苏区红军的总方针。接着,陆续向各革命根据地周围调动军队。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以鲁涤平为总指挥,进攻赣南。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至1931年1月3日,连获两胜,歼敌一个半师,其余诸敌纷纷撤退,第一次“围剿”遂被粉碎。

1931年4月,蒋介石以何应钦为总指挥,率国民党军20万对赣南区和闽西区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至5月31日,五战五捷,歼敌3万多人,粉碎了第二次“围剿”。

7月初,蒋介石又调动兵力30万人,自任总司令,对赣南区和闽西区实行第三次“围剿”。从7月1日至9月15日,红军先后溃敌7个师,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3万余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与此同时,从1930年11月到1931年5月,鄂豫皖区的红军接连粉碎了蒋介石的两次“围剿”,其他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取得反击敌军多次“围剿”的胜利。全国红军又恢复发展到10万人,赤卫队也发展到10余万人。

1931年1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随着红军战争的胜利发展,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鄂豫皖、洪湖湘鄂西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也得到发展。各革命根据地的省、县、区、乡各级工农民主政权先后建立。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的叶坪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及土地法、劳动法、经济政策、红军问题和少数民族问题等重要的法律和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25日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改瑞金为瑞京,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在工农民主政权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政权、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总之,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大小15块根据地,主力红军发展到15万人,并接连打破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围剿”。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召开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形成了与南京国民政府两个政权根本对立的局面。

2.二十年代的苏联

苏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前,苏联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国。1813年,俄国工业产值仅为世界全部工业产值的2.6%。本已十分薄弱的工业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时期又遭到严重破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一直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孤岛。

德国投降后,协约国利用世界大战结束之机向苏俄增派了大量干涉军,很快就在俄国南部集结了13万军队,并同俄国的白匪军一起向北推进。但是,干涉军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影响下发生分化,很多士兵拒绝作战。1919年4月,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法国舰队水兵举行起义,反对武装干涉苏俄。协约国看到自己军队内部不稳,被迫撤走大部分干涉军。

1919年11月,前沙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发动军事政变,解散执政内阁,逮捕社会革命党领导人阿夫克森齐也夫。之后,小资产阶级政党的影响急剧下降。广大农民佃户离开社会革命党,转而在苏维埃领导下,同地主资产阶级复辟势力展开生死搏斗。

高尔察克自称是“俄国的最高执政者”。他得到协约国的大力支持,用外国枪炮装备了自己的25万军队。1919年3月4日,他指挥白卫军从乌拉尔山一带向西进攻。红军在敌人优势兵力压迫下,被迫后撤100多公里,退到伏尔加河流域。这时,高加索的邓尼金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也配合高尔察克发起进攻。在这紧急时刻,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提出“一切为了东线!”的号召。大批党团员和工人加入红军,后方工人决心以加倍的劳动支援前线。

1919年春,红军兵力增加到150万。4月,东线南路军在伏龙芝(1885~1925)指挥下发起反攻,解放了乌法。7月,加米涅夫改任红军总司令后,伏龙芝负责指挥东线。红军乘胜追击,越过乌拉尔山区,解放了西伯利亚大部地区。1919年底,高尔察克全军溃败。高尔察克被活捉,1920年2月7日在伊尔库茨克被枪毙。

高尔察克溃败后,英国陆军大臣丘吉尔在1919年8月夸口说,要组织14国进攻苏俄。但是,这一计划未能实现。协约国仍把颠覆苏维埃的希望寄托在白匪军上。英、美、法给邓尼金运去几百门大炮和几十万支步枪,派去几百名军事顾问。

1919年夏,邓尼金的15万军队发起总进攻。他依仗优良的武器和骠悍的骑兵占领了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10月13日,又攻占了奥廖尔,逼近图拉,直接威胁莫斯科的安全。俄国资本家宣布,将给第一个冲进莫斯科的团队以百万卢布巨奖。

苏维埃政权处境万分危急。列宁发出“大家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几万名党团员奔赴前线。南方战线司令员叶戈罗夫和军事委员斯大林指挥红军于10月中旬转入反攻,解放了奥廖尔、哈尔科夫、基辅。1920年初,进而攻占察里津、罗斯托夫。邓尼金主力被击溃。邓尼金逃亡国外,其残部由弗兰格率领逃到克里木半岛。

当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发动进攻的时候,盘踞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于1919年5月发动进攻,占领杨堡,威胁到彼得格勒的安全。党中央从其他战线调来军队,加强防务。8月底,把尤登尼奇赶到爱沙尼亚边境。但是,当邓尼金进攻莫斯科时,尤登尼奇重新发起进攻,在英国坦克的掩护下,10月中旬攻抵彼得格勒城下。10月21日,红军开始反攻。11月,被击溃的尤登尼奇部队退到爱沙尼亚境内,当即被爱沙尼亚当局解除了武装。1920年2~3月间,红军解放了北方重镇——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

1920年4月,波兰军队入侵苏俄。5月初占领了基辅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大片土地。6月,西南战线红军在叶戈罗夫和斯大林指挥下发起反击。7月,图哈切夫斯基指挥西方战线的红军反攻,解放了白俄罗斯领土,进而越过国界,月底逼近华沙。由于红军进展过速,先头部队远离后方,两条战线配合得也不够好,以致当波兰军队在8月反攻时,红军不得不后撤。10月,苏波签署停战协定。1921年3月18日,两国签订里加和约。在南方战线,伏龙芝指挥红军突破弗兰格尔防线,于1920年11月打下刻赤,解放整个克里木半岛。

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是,远东地区仍被日本干涉军和白卫军占领。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一缓冲国家。1920年4月,远东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它不是工农苏维埃国家。而是劳动人民的民主共和国。它接受俄国中央远东局的领导。远东共和国成立后,把红军和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10月25日,人民革命军开进海参崴,把最后一支外国干涉军赶出国境。1922年11月,远东共和国并入俄罗斯朕邦共和国。

红军在国内战争中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胜利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开幕,出席代表大会的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1727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364人,南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91人。

斯大林宣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成立条约。大会一致通过了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决议,条约规定,保证这个联盟是各个平等民族的自愿联合,保证每个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保证一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都可以加入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成立,为苏维埃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逝世后,苏联最高领导阶层出现争权现象。在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出现了第一位主要牺牲品。列昂·托洛茨基1925年1月16日被免除在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中的职务。

1924年1月,苏联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苏联第一部宪法,完成建立苏维埃联盟国家的立法手续。这部宪法的制定和通过,意味着十月革命胜利以来,苏维埃国家恢复国民经济,医治战争创伤,已经巩固了革命成果,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发挥着重大影响。

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即:要“使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从而使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

1926年4月,斯大林郑重宣布:苏联“已进入直接工业化时期。”1926~1928年是苏联工业化的开始阶段。3年里工业投资额约为33亿卢布,主要用于原有设施的改建与扩建,同时开工建设了一些大型工业项目。结果,以1926~1927年度价格计算,苏联工业固定资产从55.8亿卢布增加到了78.4亿卢布,3年中扩大了40%;工业生产增长80%以上,整个工业的年均增长率达32%。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5年的35%上升为1928年的48%,苏联的工业化已初见成效。

1926年7月,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同托洛茨基等人结成了一个新的反对派联盟(简称托季联盟)。他们提出比较系统的理论、政治纲领。同年7月托季联盟的第一个联合行动,是向联共(布)中央提交了一份《三人声明》。

《声明》系统地阐述了该联盟的政治纲领,认为最近一个时期,党内危机日益加深,党的最高领导层日趋脱离群众。最高领导层出现了官僚主义蜕化。党内普通的党员发挥不了作用,不能避免官僚主义的弊病和其他危险。《声明》指出,要提高工人的工资;调整工农业间的不平衡关系;在农村中,必须通过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对富农加征税收。《声明》认为,必须在党内恢复一种制度,使得一切有争议的问题都能按照党的传统和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感情和思想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党内民主才是可能的。

7月,联共(布)召开中央全会,双方在经济问题、工业化问题和农村政策问题上展开了十分激烈的争论。全会决定将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中央政治局,将拉舍维奇开除出中央委员会。9月和10月,托季联盟在全国发起公开争论。

10月16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索柯里尼柯夫、叶甫多基莫夫等6名反对派首领发表声明,表示放弃派别活动,但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10月23日至26日,联共(布)中央和中央监委召开联席全会,决定撤销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职务和加米涅夫的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解除季诺维也夫的共产国际主席职务。

1927年5月26日,托洛茨基、叶甫多基莫夫、斯米尔加联名写信给中央政治局,递交了一份由83名共产党员签名的《八十三人政纲》,声明联共(布)中央对外执行了一条右倾路线,对内则继续执行错误的路线,在工业、农业和党内生活方面出现了危机,提出克服党内分歧和加强党的团结。

1927年秋,国内出现了“商品荒”,酿成了粮食收购危机。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供应和粮食出口,进而威胁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克服粮食危机成为摆在苏联党政领导人面前的紧迫任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1927年底,根据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大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9年4月,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议又要求党组织“全力支持整村整乡向集体劳动形式过渡的首创精神。”5月,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大力支持整村整乡实行集体化的决议。从此,全盘集体化的任务,以国家法令形式确定了下来。自1929年下半年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29年10月,集体化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百分比已由7月的3.9%增至7.6%,集体农庄6.74万个,集体化农户191万户,集体化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6%。

同年12月,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建立了以雅可夫列夫为首的集体化委员会,领导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把全国完成集体化的速度分为三类地区。

1930年初农业集体化达到高潮。同年2月20日,全国已有500万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由于集体化速度太快,普遍出现了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现象。3月2日,报刊公布了经联共(布)中央修订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同时,《真理报》发表斯大林的《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批评在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做法。

1930年3月14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反对歪曲党在集体农庄运动中的路线》的决议,纠正全盘集体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禁止采取强制手段实行集体化。

1931年8月2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快集体化速度和巩固集体农庄的任务》的决议,提出农业集体化完成标准是68%~70%的农户、75%~80%的播种面积土地加入集体农庄;决议要求争取在1932年基本完成集体化。

1928年1月10日,斯大林经过一次戏剧性的行动,将所有主要的反对派领袖逐出莫斯科。列昂·托洛茨基被放逐位于遥远的哈萨克的阿拉木图。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及其他28名反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党员已被放逐到西伯利亚或类似的边远地区。

根据苏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苏联从1928年至1933年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在短时期内建立起对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基础,把苏联从一个农业国改变成为一个工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不依赖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上独立的国家。规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投资为645亿卢布,即相当于前两年投资的12倍。其中用于农业的为230亿卢布,运输业的为100亿卢布,工业和电气化的为195亿卢布;而重工业占78%。规定建设1500个大企业。计划还规定要把四五百万农民的经济联合为集体农庄,其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17.5%。

苏联人民在联共(布)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劳动。联共(布)党在1931年提出了“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党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学习技术,精通技术。全国掀起了学习新技术的热潮。

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和新技术的广泛利用,1933年1月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以4年零3个月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产量达到1913年的2.7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计划初期的48%增加到70%。苏联首次建立起拖拉机、汽车、航空、化学和机床制造等工业部门。列宁提出的全国电气化计划要求已于1913年达到,全国发电站的总功率已超过200万千瓦,工业中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已占99.3%。在工业经济中,社会主义已经完全战胜资本主义。1932年,全国生产生铁610万吨,钢590万吨,而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的生铁产量为320万吨,钢为420万吨。苏联的钢铁产量已跃居当时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并建立起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3.二十年代英国的态势

第一世界大战中,英国是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最大利益,并与法国控制了国际联盟。但是,英国国内的形势并不乐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可以说是英国由技术陈旧的十九世纪经济,向培养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由于这是一场深刻的变化,所以英国的经济表现出动荡不安,主要表现在频繁的工人罢工。

1920年10月18日,由大约5000名失业者参加的示威游行演变为一场暴动。游行队伍在大伦敦15个自治市市长的领导下,本来要前往首相府谒见首相。警察让15位市长通过,却把其他的示威者挡在后面,一场有如球赛般的混战随之发生。混乱中,有22名警察受伤。两天前,100万煤矿工人开始罢工,这些罢工的工人要求工资提高2先令。

除了矿工的罢工以外,政府还要应付一大堆其他问题:码头工人因为没有煤而无法工作,铁路工人正酝酿罢工,20万被遣散的军人有待安置。

英国的战后复生正面临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工业困境。1921年4月15日,英国的工业陷入瘫痪状态。劳合·乔治政府和矿工们都把这次罢工视为全面战争。这位首相被矿工们的罢工行动以及阻挠志愿工从矿井中抽水的行为所激怒。矿井一旦停止开采就会被水淹没,而且有被永久毁坏的危险。劳合·乔治指责矿工工会“在胁迫国家屈服于他们的要求”。

矿工工会主席指责劳合·乔治向他的工人们宣战,他表示要进行回击。弗兰克·霍奇斯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它滚蛋。”

1922年10月19日在白金汉宫与国王爱德华七世会见时,首相劳合·乔治宣布他的政府辞职,并推荐请安德鲁·博纳·劳组成新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工党的日益强大而削弱了的自由党依靠和保守党的联合来治国。许多保守党人对和自由党的这种合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在纽波特的补缺选举中达到了顶峰。预料能轻易获胜的联合候选人意外地被保守党候选人击败。保守党人立刻以187票对87票反对联合政府,削弱了乔治的基础,迫使他辞职。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问题困扰劳合·乔治。1921年他和爱尔兰签订的条约使某些保守党人感到被出卖了。许多批评家还指责他轻率处理了一项外交事务,这恐怕会导致与土耳其的一场新战争。

1923年12月6日,英国举行大选。执政党保守党因内外政策交困、经济长期萧条,在议院的席位大量减少,只得到258席,比上届议会少86席;工党席位大增,得到191席,比上届议会多49席,成为第二大党;自由党人拥有158席,三党都没有获多数席位。但保守党和自由党存在严重矛盾,不能在组阁问题上达成协议,鲍尔温政府只好辞职。

1924年1月22日,在自由党的支持下组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党政府,詹姆士·拉姆赛·麦克唐纳(1866~1937年)担任首相兼外交大臣。麦克唐纳政府实行了一些进步措施,如制定国家资助工人住宅建筑计划,增加失业者补助金,降低茶糖等食品的消费税,外交上正式承认苏联等。但工党在竞选时对工人和人民群众许下的种种诺言远未兑现,如没有实行煤矿和铁路国有化,没有开征财产税以及增加给企业主的贷款,在殖民地问题上实现与保守党政府同样的侵略镇压政策等。

1924年1月29日,伦敦工人代表团代表150万伦敦工人向刚上台执政的英国工党麦克唐纳政府请愿,反对英国政府对苏采取不承认政策,宣布将举行罢工表示抗议。麦克唐纳政府迫于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压力,于同年2月2日正式承认苏联政府为合法政府。2月27日,苏英两国正式建交。

由于工党政府对资产阶级唯命是从,很快引起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工人罢工事件屡屡发生。工党政府敌视和镇压工人罢工,甚至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从而使其威信扫地。麦克唐纳于10月初宣布解散国会,举行新的大选。

1924年10月25日,保守党公布了一封伪造的所谓“季诺维也夫信件”,称共产国际在信中指示英国共产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麦克唐纳不去揭穿这一骗局,反而向苏联发出抗议照会,这不仅损害了英苏关系,也损害了工党自己。在10月29日的大选中,工党议席减少到152席,保守党猛增到415席,获下院绝对多数。11月4日麦克唐纳辞职,首届工党政府结束。

1926年6月,英国保守党政府反对苏德签订友好中立条约,并以此为由进行反苏活动。1927年6月,苏英两国断交。1929年夏,英国麦克唐纳工党政府重新上台,开始同苏联进行复交谈判。1929年10月,苏英两国政府正式复交。这表明苏联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10月份的大选中,保守党斯坦利·鲍德温再次执政,并在11月6日任命它击败执政11个月的工党政府的新内阁成员。人们期望新内阁能够结束3年来使一切陷于瘫痪的罢工所引起的骚乱。新内阁成员中有张伯伦兄弟俩,前任印度事务国务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任外交大臣;他的兄弟内维尔·张伯伦任卫生大臣。鲍德温首相任命一位于1904年从保守党转为自由党而又转为保守党的人担任财政大臣——温斯顿·丘吉尔。

1925年夏,英国的矿主们在斯坦里·鲍尔温保守党政府的支持下,以封闭煤矿威胁矿工,企图强行降低工人10%的工资,并延长工作时间1小时。为反击矿主的进攻,矿工们利用与铁路工人和运输工人的三角同盟,于1925年7月31日举行了同盟总罢工。由于鲍尔温政府和资方尚未作好应付准备,被迫让步,决定由政府补贴以暂时维护原工资水平。工人阶级把7月31日(星期五)这一天称为“红色星期五”。

但是,资产阶级的让步都是预谋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利用斗争暂时缓和的时机,加紧收买工贼,强化警察力量,逮捕共产党人和工会运动的左翼领导人,而且储存了煤炭、粮食等生活必须品。政府还成立了“煤矿业调查委员会”。1926年3月10日,“调查委员会”公布报告,同意矿主降低矿工工资10%,工作日延长1小时。

1926年4月中旬,在9个月的工资补贴即将期满的时候,矿主们又重新提出降低工人工资10%、延长工作日1小时的非理要求,并宣布从5月1日起封闭煤矿,实行所谓同盟歇业,并不再与矿工签订全国性的集团合同。这引起了矿工的极大不满,共产党积极领导了工人的斗争,提出了“工资不得少一个,工时不得加一分”的口号。

但职工大会最高委员会却仍致力于同资方进行拖延时间的谈判,由于5月1日以后大批矿工被解雇,于是被迫宣布从5月3日起开始总罢工。罢工初期有250万人参加,随着每天大批工人的投入,各行业罢工人数迅速达到600万,使全国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工人们自动组织纠察队,建立行动委员会、罢工委员会来领导斗争。

不少地方的罢工委员会还掌握了发放车船通行证、调配居民粮食等事务,俨然执行地方政权的职能。全国重要企业处于瘫痪状态,政府和垄断资产阶级受到沉重打击。罢工得到国际无产阶级的热烈支持。苏联、中国、美国和西欧等国家的工人和劳动者都募集捐款,支援英国工人。

但是,作为总罢工的领导、工党分子与共产党人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把持工会总理事会领导权的工党右翼分子,背着工人与政府和企业主秘密谈判。

1926年5月11日,政府最高法院“裁决”此次罢工为“非法”。工会总理事会竟然屈服于“裁决”,仅在得到官方同意恢复了工资和工时谈判的谅解后,于5月12日宣布停止总罢工,强令工人复工。总罢工被破坏后,矿工们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到11月19日才无条件放弃罢工。轰轰烈烈的罢工失败了。

罢工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领导罢工的工会总理事会掌握在工党右翼分子之手;其二,英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老奸巨滑,富有反革命斗争经验。

1926年至1927年,英苏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此次危机的起因是1926年英国工人大罢工。1926年5月,英国工人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罢工运动。早在罢工举行之前的1925年12月,苏联重要领导人之一季诺维也夫就在苏共十四大上宣布这次罢工的消息,罢工爆发后,苏联工会还向英国矿工募捐,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这些情况均被英国政府视为苏联对英国内政进行干涉,导致双边关系不断恶化。

1926年6月12月,英国向苏联发出抗议照会。6月24日,英国政府发表了一本蓝皮书,集中揭露苏联干涉英国内政的一系列文件。1927年5月,英国警察当局对苏联驻英贸易机构进行搜查,并占领了苏联商业代表处的档案室。此后不久,英国政府宣布废除《英苏贸易协定》,同时与苏联断绝了外交关系。

1929年6月,麦克唐纳组织第二届工党政府不久,危机来临。面对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工党政府内外交困,陷入分裂。为了应付空前严重的危机,工党政府于1931年8月24日宣布成立包括保守党和自由党在内的三党联合政府,自称“国民内阁”,麦克唐纳仍任首相。

“国民内阁”成立之后,为克服经济危机,执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主要是实行“节俭”政策,削减开支。如同联合政府的保守党成员鲍德温在1931年8月28日的一次会议上所说,联合政策的唯一目标是通过厉行节约和保持预算平衡所必需的法案。因此,“国民内阁”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指令、法案等,旨在克服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尽管其中一些措施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如“贫困调查法”和降低工人、国家雇员及水兵的薪金。

但从总体上看,“国民内阁”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威斯敏斯特法案”,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建立“英镑集团”,签订“帝国特惠国协定”等),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日益动摇的英帝国的基础,保住了它的贸易市场,避免了财政崩溃,使经济形势逐渐好转,进而达到了稳定政局、平定民心的目的。同时也有力地遏制了英国法西斯组织的进一步膨胀。

“国民内阁”的成立是英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所实行的政治经济措施,对英国的民主政体作了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基本顶住了国际法西斯运动的冲击,防止了法西斯在英国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国民内阁”时期,也是英国和平主义运动开始高涨的时期。和平主义思潮严重制约了“国民内阁”的对外政策和军备政策。

和平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潮。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空前浩动和战后的经济衰退,使和平主义运动在2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30年代达到高潮。30年代初,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使已有十多年安宁的世界遭到巨大的冲击。1933年希特勒上台,整个欧洲更加惶惶不安。这种形热大大增强了英国公众的恐战情绪,推动了和平主义运动高潮。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也使英国的经济受到了打击。1930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蔓延到英国。工党政府拒绝全国失业工人提出的增加失业补助金、取消失业保险法中某些不合理规定的要求,于是,全国失业工人运动组织失业者于3月20日开始向伦敦“饥饿进军”。参加者高呼“反对工党的饥饿政策”、“争取建立革命的工人政府”等口号,于4月30日到达伦敦。翌日在海德公园举行盛大的群众大会,5万伦敦工人走上街头,欢迎进军队伍。

1931年11月12日,国民政府实行“贫困调查法”,把失业补助金总额每年削减3000万英镑,使英国失业工人处于饥饿线上。

1930年6月30日英国政府与伊拉克费萨尔王朝签署了一项《英伊同盟条约》。其实,早在1922年10月,英国就曾与伊拉克签署过一项同盟条约,有效期为20年。全文共包括11项条款及附件,有效期为25年。其主要内容为:英伊两国应建立密切的同盟关系;在外交事务方面进行充分协商;一旦发生战争,两国必须互助;英国获得伊拉克准许在伊建立两个空军基地并在那里驻军;由英国方面负责训练和装备伊拉克武装部队等等。1930年《英伊同盟条约》在形式上结束了英国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并且承认伊拉克的独立。但条约依然使英国保留了很多特权,从而使伊拉克在外交和军事上仍处于依附英国的地位。

随着对政府新制定的紧缩计划的对抗情绪的日益增长,1931年9月30日,伦敦的警方与示威者发生了一昼夜的冲突。有人认为起义者有共产党员,不过大多数人是失业工人。他们反对政府削减退休救济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消弱了英国国力,英国统治自治领感到力不从心。20世纪20年代初,一些自治领要求明确规定自治领地位,在1926年的帝国会议上,英国代表团团长贝尔福(1848~1930)提出自治领“是英帝国内的自主实体,地位平等,在其对外事务的任何方面,一个绝不从属另一个”。

1931年12月11日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此法律规定:白种人统治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爱尔兰共和国及纽芬兰与联合王国组成英联邦;自治领为“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拥戴英王为国家元首;主权国议会与帝国议会平等,不受帝国法律约束,自治领议会具有废止、修正与英国法律相抵触的法律、命令、规章的权力,未经主权国请求或同意,帝国议会对主权国无立法权;主权国外交自主,可派出及接受外交使团,除纽芬兰外,在国际联盟内都有自己独立的外交使团。该法还规定,此后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中的“殖民地”一词,不再包括自治领及其统辖地区。

1932年10月初,又爆发了向伦敦进发的全英“饥饿进军”。2500名参加者分队从四面八方集结起来向伦敦前进,于10月29日进入伦敦,几万伦敦工人聚集在海德公园欢迎他们。进军队伍要求废除“贫困调查法”,停止削减10%失业补助金。10月30日在特拉法加广场有15万伦敦工人和失业者举行示威,支持饥饿进军者的要求。1933年底在英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失业工人运动再次组织了全国的“饥饿进军”,并在各城市和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组织。

1934年2月23日,“饥饿进军”队伍浩浩荡荡进入伦敦。次日英国工党、独立工党、共产党和职工会的代表共1500人举行了团结和行动大会,接着又有10万伦敦工人在海德公园举行盛大集会。

在工人阶级的压力下,国民政府被迫废除削减失业补助金的决定和建立失业者劳动营的法令。1936年秋,当政府又企图削减失业补助金的时候,失业者全国委员会又发动了20万失业工人再次举行向伦敦的“饥饿进军”,迫使政府作出了让步。

在二十年代,由于英国在济经方面的一些原有弱点,使得它的经济较之其他国家更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冲击。而这又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政策,束缚了其军备的发展。

4.二十年代美国的国内国际关系

1919年11月19日,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在历时两个月的辩论之后,拒绝批准旨在结束战争和建立国际联盟的《凡尔赛条约》。参议院的这一行动对威尔逊总统来说是个严重的挫折。因为威尔逊总统曾力劝巴黎和平会议接受国际联盟。

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对该条约中有关建立国际联盟的条款持有保留权问题。这些保留权是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提出来的。这些保留权明确地表示,不经国会批准美国根本没有责任和义务按照该条款的第10条规定去保卫国际联盟的各成员国。

威尔逊总统力劝参议员们投票反对附有洛奇的保留权的条约。他说坚持这些保留权等于取消整个条约。最后,参议院以55票对39票把包含洛奇的保留权内容的条约也给否决了。46名共和党人投反对票。

1920年11月2日,55岁的沃伦·哈定当选为美国第29任总统。哈定1865年出生于俄亥俄州。幼年喜好吹奏乐,具有朗诵天才。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并主办《明星报》。1891年哈定加入了共和党,1899年当选为俄亥俄州议会议员,1904年当选为该州副州长。1914年,当选为联邦参议员,一直任职到1920年。他在参议院任职期间,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并经常缺席。但他结交甚广,而且忠于共和党并能按党的核心领导的意思办事,因此在1920年被共和党党魁们提名为该党总统候选人。哈定利用选民对威尔逊总统及其民主党的厌倦心理,提出了“恢复常态”的竞选口号,结果竞选成功。

1921年3月4日,哈定任总统后,解散了战时设立的各种机构,宣布政府不干涉私营企业活动,不过问企业的兼并等,不再规定物价或制订政府条例干涉经济,放任垄断资本家扩大势力,加强垄断地位。他还废除了威尔逊政府战时增收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过分利税,特别是降低了高收入者的税率,使富有的资本家交纳的税款大为减少,而广大人民的负担相对增加。在外交上,哈定政府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九国会议(1921年11月12日到1922年2月6日召开),签订了《海军军备条约》和《太平洋协定》。哈定总统任内起用了很多大资本家,因而发生了不少利用职权营私舞弊和贪污渎职案件。

1921年4月12日,哈定总统在国会的一次联合会议上说,美国“将不参加”国际联盟。这位新总统对国际联盟的拒绝,赢得了主要来自他的共和党伙伴的热烈掌声。而这一国际组织是前任总统、民主党人威尔逊所竭力倡导的。在拒绝国际联盟的同时,这位总统保证,他的政府将与那些想组成一个他称之为非政治的国家联合体,以及想使惨遭战争践踏的欧洲国家复兴的外国政府合作。

1923年8月2日,哈定总统去世。3日凌晨,美国副总统柯立芝按照宪法宣誓就任总统。他为人谦虚,做事虔诚,美国公众都很喜欢他。1923~1929年,美国总统柯立芝任职期间美国一派繁荣。当时美国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实力雄厚,较早地摆脱了1920~1921年经济危机,生产开始恢复、发展。同时在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出现了“工业合理化”运动,各个企业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实现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在管理上实行“泰罗制”和“福特制”,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使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大量输出资本和商品。这一切都促使美国在1923~1929年经济迅速发展而出现繁荣。这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比1914年增长了2倍,尤其是汽车工业、建筑工业和电气工业增长最快。除此之外,化工、机器制造、橡胶、飞机制造等部门也有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繁荣,大大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正是卡尔文·柯立芝任职期间,因此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1928年3月27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内买进抛出数额巨大,参加交易者有赚有亏。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非同寻常的日子。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随着疯狂的买进抛出不时发出阵阵的响声,转手股票多达4790270份。这是一个股票交易数额惊人、为了美元而疯狂搏斗的日子。甚至在只有10分钟的时间里,价格的涨落造成的主要证券价值之差高达数百万美元。

1928年5月15日,华尔街股票价格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之下迅速地下跌,成交额之大是华尔街股票市场上前所未有的。到昨天收盘为止,成交总数为4820840股,其中多半是在最后两小时易手的,许多最有活力的股票在抛出浪潮得以控制之前就已下跌5至40多点。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发生第一次猛跌,拉开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序幕。这次危机的规模、范围、影响及后果,大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随着纽约股票价格的一路狂跌,很快造成了美国大量工业企业和农场的破产,商业贸易呈现崩溃之势。以汽车工业为例,美为1929年8月的汽车产量为44万,但1到10月就降为31.9万辆,11月进而降至16.9万辆,至年终已跌至10万辆以下。在短短的4个月内,美国的汽车产量下降约80%。在工业危机不断扩大的同时,农业危机也日趋严重,1929年9~12月间,美国的小麦价格平均下跌了4美分左右,下跌幅度在80%以上。进口方面下降速度也十分惊人。1929年9月进口总值3.96亿美元,到12月下降到3.07亿美元,下跌了约20%。

当危机到来时,美国总统胡佛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继续奉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确信自行调节市场和自由放任的政策足以使美国走出危机的泥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胡佛盼望的经济好转形势不仅没有到来,反而危机越来越严重,致使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蔓延。在这种情况下,胡佛政府虽然采取了局部的反危机措施,但收效不大,形势仍然不断恶化。

经济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触发政治危机。从1931年春起,美国的进步组织多次举行了向各州首府施加压力的饥饿进军。胡佛政府所面临的一次最严重的政治危机,是1932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业退伍军人向华盛顿的进军。这次进军最初是由俄勒冈州波德伦市的200名失业退伍军人发起的,在他们横贯大陆游行到华盛顿向国会请愿的进程中,受到了成千上万美国平民的热烈欢迎。到6月,已有2万多名退伍军人涌进了华盛顿。他们要求国会立即偿付退伍军人福利金。

1932年7月28日,胡佛总统下令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及其助手艾森豪威尔指挥骑兵队和坦克队、机枪队、步兵冲散了退伍军人撵出了华盛顿。但是,全国此起彼伏的反饥饿斗争并未因此而平息,相反越演越烈。工农运动此起彼伏,给美国的政局带来极大的冲击。

5.二十年代法国的态势

法国虽然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但其国民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战时有1.1万个工业企业、1500座桥梁、26.5万所住宅和7500所学校被毁掉,特别是被占领区的工业基础被摧毁殆尽,共计1340亿法朗的商品和财产在战火中消失了,近150万人死于这场战争,平均每10个法国人中就有1人死在前线。

尽管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最富有的北方和东北方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它的战后恢复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法国依靠德国战争赔款和外国技术,投资80亿美元修复了矿井,重建了工厂、公共建筑物、商店和住宅,修通了铁路、公路,疏缓了河道,填平了长达数千英里的战壕,治愈了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整个恢复工程结束于1924年。

随后,法国迎来了一个经济发展时期。1919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只及1913年水平的57%,1924年已高出1913年9%,1926年猛增至1913年水平的126%,1929是法国经济发展的顶峰,1930年势头有所减慢,但工业生产仍是1913年水平的140%。

然而,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断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使法国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深渊。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法国卷入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时间较晚。1931年秋,巴黎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法国始卷入经济危机。这一年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翻了1番,与最好的年份1929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23%,钢铁产量下降37%,百人以上机构中的工薪人员减少14%,食品批发价下降12.7%,营业税下降28%,各种有价证券下降60%。

在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下,各种法西斯组织利用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乘机扩大影响,以求发展。其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是“法兰西行动”、“爱国青年”、“法兰西团结”、“法兰西化”等组织。这些组织成员大多数是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他们人数众多,有很大的煽动性。他们在报端骂街,组织游行示威,冲击国家权力机构。他们甚至提出“宁愿要希特勒,而不要勃鲁姆”。他们的目的是要推翻共和国,建立一个由他们控制的法西斯政权。这些组织得到了垄断资本家和官僚的支持,拥有大量资金,有的甚至可以获得武器。

在这些法西斯组织中,影响最大的是“火十字团”。它于1927年成立,当时是个非政治性的荣誉退伍军人协会。1931年,弗朗索瓦·德·拉·罗克上校接管该组织后,很快便把它改变成一个反议会的、准军事性组织。该组织与其他组织一起,在1934年2月6日发动了巴黎武装暴动。参加暴动的4万名法西斯分子,有14人被打死,655人被打伤;共和国卫队方面死1人,伤1644人。

对于这次暴动的性质,战后法国国民议会的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认为:“2月6日的暴动是一起反对议会的事件,企图推翻政权;其意图是利用群众暴动,赶走众议员,占领众议院,然后在巴黎市政厅宣布成立极权主义政府。示威游行队伍向波旁宫的进军,在一市各区散发的传单和下达给民族主义帮派组织的命令都可以证明这一点。示威游行不是自发的,而是精心策划的真正的暴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法国军方就开始考虑下一次战争的应急措施,其焦点集中于边境防御问题上。1920年1月23日,法国陆军最高军事委员会在重新建立时就郑重声明:法军必须研究“对国土或海岸线防御体系的总体编成”。这句话,实际上是日后法国最高统帅部提出和确定构筑绵亘防线的基调。

经过将近10年的研究论证、勘测和设计,1930年1月14日,经参众两院批准,法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在东北边境建造防线的法令,并用1929~1931年任陆军部长的马奇诺的名字命名,称马奇诺防线。同年初,防线主体工程全面动工,负责施工的是贝拉居将军主持的筑垒地区组织委员会。到1935年底,防线峻工,前后耗时5年有余。

马奇诺防线位于法国的东北部,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公里,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筑垒地域和贝尔福筑垒地域,其中尤以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防御工事最强。在重要地段筑有地上和地下工事,沿莱茵河一线设有两道防御体系,以适于环形梯次防御。地上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筑有数层地下室,包括指挥所、体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水电站、通风过滤室等。工事之间由地下暗道相连接,便于人员或车辆机动。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公里)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公里)组成。共构筑永备工事约5800个。防线内设有反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岩等反坦克障碍物。防线前面有地雷场、金属桩、木桩铁丝网、通电铁丝网等防步兵障碍物。

马奇诺防线耗资60~70亿法郎。它的建成,使法国人相信他们可以轻易阻挡德军的进攻。法国军事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肖维诺将军在1938年明确指出:“在法国,快速的入侵战争也称运动战已成为历史……今天防御力量已成10倍的增强,准备打短期战争的国家是去自杀……坦克是给短期战争带来新的回响。他们的缺陷是显然的……正是连绵的防线折断了战斗的翅膀……对连绵防线的担忧已组成了和平的因素。”肖维诺根据自己的计算断言,由于法国整个东北边境线上(400公里)有连绵的筑垒正面和拥有必要数量机枪的及时展开的军队,将能“遏制德军3年之久”。不仅如此,法国官方文件还极力宣称:“为掩护国家领土免受外来入侵而建造的整个永备工事体系,使我们现在就能做到:在只需动用较少人员的可靠掩护下进行动员;更好地保障我国的大工业区和边境重镇;为我军作战保证有坚强设备的基地。”

马奇诺防线成了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实行消极防御战略的基础,其后法军制定的一系列作战计划均以马奇诺防线为中心。其中,最为有名的是1933~1935年付诸实施、后来在大战中为法军所采用的“D”字作战计划。

“D”字计划是在甘末林将军主持下制定的,它的思想核心是阵地防御。计划拟制时,法国设想德军将要像1914年那样,经过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因此,计划规定,集中法国东北战线左翼联军基本兵力,其中包括一些机械化部队,在德军入侵比利时时向比利时腹地作远距离的机动,以便在阿尔贝特运河和戴尔河一线迎击敌人。由于比利时和荷兰保持中立,在德军入侵前与英军联合作战计划,这就意味着直到德军发动进攻时,英法联军才能进入比利时。

为配合这一作战计划的实施,法国还制定了“布雷达”计划。该计划要求集中大部分机动部队(2个摩步师、2个机械化师和3个机动师)进入荷兰南部布雷达地区,实施更远距离的防御。法国最高统帅部深信,这个计划为法国的防御体系增加了深度;同时,远距离防御可以迟滞和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从而有利于稳定马奇诺防线,并把战场引向国外,既可保护比荷等盟国免遭侵犯,又可保护法国边境工业区。然而,这个作战计划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实施远距离防御必须进行远距离机动,而在机动过程中,很难设想英法联军肯定不会同德军发生遭遇战,而且在马奇诺线末端与英军防线间的缺口处,防御工事特别薄弱,一旦被突破,联军后路被敌切断,其结局是不堪设想的。更为重要的,它摒弃了机动防御和主动出击等积极作战手段,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给了对方。所以,这是一项招致兵败国破的糟糕计划。

1930年5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就曾向欧洲27个国家建议,组织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联邦,但拒绝邀请苏联参加。英国不愿看到法国在欧洲事务中唱主角,遂提出组织欧洲合众国的反建议。德国急于扩军备战,不愿在行动上受约束,它既不接受法国的建议,也不同意英国的建议。意大利持折衷意见,即推迟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结果使法国的建议落空。

法国1930年6月30日把它的最后一批军队撤出德国的莱茵兰,这一做法也许是得不偿失的。法国比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日期提前5年撤出军队。这主要应归功于德国的外交部长古斯塔夫·斯特列斯曼,他是一位谈判能手。法国从这一行动中,将会得到什么好处现在尚不清楚。法军驻在莱茵兰是为了保证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不再重新武装。德国人一直在反对占领军,但是现在他们被不断增长的失业率和政治上的不稳定弄得惶惶不安,他们对法国的提前撤军不见得会表示感谢。法国军队一走,德国就不得不向莱茵河左岸派遣部队。德国还必须尊重莱茵河以东30英里的非军事区。这是凡尔赛和约原文所规定的,并且由德国在洛迦诺加以确认。负责监督占领的法国高级专员保尔·蒂拉德受到外交部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