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导武器篇

精确制导武器

概述

精确制导武器这一术语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精确制导炸弹。由于它具有精确的制导装置,在战场上取得了惊人的作战效果,因而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

我军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主要包括精确制导导弹、制导炮弹、制导地雷等。直接命中指制导武器的圆概率误差小于该武器弹头的杀伤半径。

作战特点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高精度制导系统,直接命中概率很高的导弹、制导炮弹和制导炸弹等武器的统称。通常采用非核弹头,用于打击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雷达、指挥控制通信中心、桥梁和武器库等点目标。

直接命中概率高

精确制导武器名称的根本由来就是因为直接命中概率高,这也是精确制导武器最基本的特征。目前,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概率可达80%以上,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其圆概率偏差约在2米以内。

如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在100千米外向伊拉克的一个水电站发射了两枚“斯拉姆”空对地导弹,结果是两枚导弹先后从同一个洞穿入发电厂,彻底摧毁了目标。

现在已经出现了完全依靠弹体的动能直接撞毁目标而根本就不需要装药战斗部的精确制导武器。例如,英国宇航公司研制的高速防空导弹,其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导弹没有爆破战斗部,它靠弹体高速飞行的动能来击毁目标。

具有自主制导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毫米波制导系统、红外探测器以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的采用,精确制导武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而且还通常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自主制导能力,它可完全依靠弹上的制导系统独立自主地捕捉、跟踪和击中目标,不需要人工或其它辅助设备进行干预。

例如,美国的“黄蜂”空对地导弹,由于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智能化特征。它可在复杂的地物背景中鉴别出是否是要攻击的目标。如果不是,则继续搜索目标;如果是,则作进一步信号分析,鉴别和判断所探测目标是真实目标还是背景或假目标。

如果不是真目标,弹上探测器便重新进行目标搜索;如果确认是真目标,则进一步判断目标是否处在战斗部杀伤范围内。如果是在杀伤范围之内,则自动估算出最佳爆炸高度,将战斗部引爆,从坦克顶部将其击毁;如果不在杀伤范围之内,则继续对目标进行锁定跟踪,直到进入有效杀伤范围为止。

如果发现有两枚以上导弹同时跟踪同一个目标时,后面跟踪的导弹就立即自动离开,探测器重新进行目标搜索、捕获、跟踪和攻击新的目标。

作战效能好

精确制导武器虽然技术较一般武器复杂,制造成本高,但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因而它的作战效能好、经济效益高。同无制导的武器相比,精确制导武器在完成同一作战任务时,其弹药消耗量小,所需作战费用远远低于常规弹药。

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仅用一枚价值25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就击沉英国海军一艘造价近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此仗阿军不仅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且在经济上的效益也十分可观。

制导技术

自主制导

自主制导就是指导弹的控制完全自主,在飞行中不依赖于目标和制导站,由导弹的制导装置按预定过程控制其飞行轨迹,保证导弹命中目标。属于自主式制导的有惯性制导、方案制导、地形匹配制导和星光制导等等。

比如惯性制导系统:它的惯性测量装置是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所组成的,惯性制导系统就是利用惯性测量装置测量导弹运动的加速度,通过解算装置,计算出导弹的运动加速度及运动速度,经过与原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形成制导指令,由执行机构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自主制导的特点是:把飞行方案,也就是飞行程序储存于弹上,不与目标和制导站发生联系。因此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射程远。但是它的缺点是:发射后无法改变弹道,而且制导精度随飞行时间(或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寻的制导

寻的制导就是依靠弹上设备,接受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红外辐射、光辐射、无线电波、声波等),确定目标位置和运动特性,自动控制导弹飞向目标。通常按有无照射目标的能源,可分为主动寻的、半主动寻的、被动寻的三种:

主动寻的——导弹上的能源照射目标,接收机根据回波信号,完成对目标的捕捉、跟踪和攻击。

半主动寻的—能量照射来自指令站,导弹接收回波信号,自动跟踪并攻击目标。

被动寻的——就是导弹依靠感受目标的能量(比如飞机发动机的热辐射),自动跟踪并攻击目标。

寻的制导的最大特点是:精度非常高。但是它的作用距离较近,识别敌我能力差。

遥控制导

遥控制导是以设在地面、水面或飞机上的指令站,来测定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并向导弹发出制导指令进行的制导。

比如目视瞄准、手控有线指令制导:在导弹发射后,通过瞄准镜跟踪目标和导弹,测量它们的运动参量,并形成制导指令,通过操纵控制盒,把制导指令通过导线传送到弹上,弹上接收设备以收到的制导指令为依据,在弹上经过信号变换和功率放大等环节处理后,操纵执行机构改变导弹的飞行弹道,使其飞向目标。

遥控制导的特点是:导弹受控于指令站,因此弹道可以随目标的运动而改变,适合攻击运动目标。但是这种制导方式比较容易受干扰,且有线制导受导线长度和强度的限制,作用距离近。

复合制导

采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的制导。它可以综合利用几种制导方式的优点,弥补弱点,提高命中精度。比如:

美“斯拉姆”远程空地导弹:惯性制导+红外成像自动寻的末制导法“飞鱼”反舰导弹: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俄SA-12(斗士)地空导弹:无线电指令遥控制导+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美“先进巡航导弹”:惯性导航+地形匹配+主动寻的末制导复合制导可以综合利用几种制导方式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是:系统复杂,体积大,设备比较昂贵。

主要影响

据资料统计,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所使用的武器,有98%是精确制导武器,并且显示出优异的作战效能。西方专家认为:精确制导武器是一种能够代替战术核武器,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新型武器,它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或不使用核武器打一场具有核战争威力的战争提供了新的手段。精确制导武器给战争行动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使超视距、多模式、多目标精确打击成为可能

巡航导弹的打击距离达千公里以上,可从陆地、空中、海上多方式发射,自行打击各种重要战略目标。如美国“爱国者”地空导弹就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100万次/秒的计算机,可同时跟踪50~100个目标,或同时控制9枚导弹攻击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目标。

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将被速战速决取代

精确制导武器最本质的作战特点是快速、敏捷、高效,具有速战速决的能力。在过去发生的局部战争中,据统计,战争持续的时间与精确制导武器的投入量成反比。

例如1986年4月,美国空军从英国本土出动机群绕过欧洲数个国家偷袭非洲国家——利比亚,倾泻了大批激光制导炸弹和带“眼睛”的集束炸弹,摧毁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和利军总参谋部、恐怖活动总指挥部(美国认定的重点目标)、亚迪比拉勒港海军突击队训练基地、的黎波里军用机场以及斑加西的军用机场和卡扎菲备用指挥部民众国兵营等6个地方的重点目标。

有趣的是美国的飞机已经空袭完毕返航时,利军才组织火力还击。且正当利比亚炮火打得异常热闹的时候,美国白宫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告空袭成功,空袭时间仅为30分钟,一场战斗就结束了。

远程火力袭击的突然性空前增大

精确制导武器由于不断采用高技术,可在远距离上发现和识别目标,并实施准确攻击。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远距离立体侦察定位系统的结合使用,将使在后方集结的预备队、指挥控制中心和后方基地,处于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直接威胁之下,远程火力袭击的突然性将空前增大。

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准确的远程作战能力、牵连损伤(也称附带杀伤)有限、作战持续时间短和军事行动的国际影响度也相对降低,使得某些大国敢于“说出手时就出手”,对远离国界的敌对势力的要害目标实施“外科手术”。

阿富汗的军事训练基地、苏丹的“化学工厂”和波黑的弹药库被毁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一新情况,就连美国自己也担心:如果核武器或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一旦落入不负责任的国家或恐怖分子手中,“情况将是十分严重的”。

传统重型兵器受到严重威胁

坦克、飞机、军舰等大型武器将成为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首选目标长处和弱点

精确制导武器优点突出,弱点也很明显。它命中精度高,可有效摧毁点状目标;杀伤威力大,作战效费比高;种类型号多,作战范围广;可实施非接触打击,减少有生力量损失。但它对目标的侦察定位要求高,其电子系统易遭干扰破坏,容易受不良战场环境的影响,技术复杂,保障维护难度大。

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主要兵器,对现代作战的战略战术、兵力兵器对比乃至战争结局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任何一种武器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可战胜。只要我们避其所长,攻其所短,也可以叫精确制导武器精确不起来,大失准头。这已经为实战所证实。

发展趋势

当前,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几乎融入了当今信息时代所有最新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发展成果。近年来,世界一些地区的武装冲突中几乎到处都有精确制导武器的身影,它正在将人类战争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精确制导武器并没有发展到顶峰,主要军事大国都在总结经验教训,力争进一步改进。

系列化

精确制导使用上的系列化,如反坦克导弹形成了近程单兵携带型和中、远程车载式及机载型体系。美军“空地一体”的空中反装甲作战中安排了三个梯次的火力:4公里以内用AH—IS“眼镜蛇”直升机发射陶式导弹;5公里左右用AH—64“阿帕奇”直升机发射“海尔法”导弹;距离远时由空军的A—10攻击机发射“小牛”导弹。

其二是同类精确制导武器的系列化,如防空导弹已经形成了便携式、低空近程、中高空远程的系列。

其三是精确制导武器自身形成了不同型号的家族系列,如美军“宝石路”空地炸弹的导引头已经发展了三代,空军的“响尾蛇”导弹发展改进了11个型号,“小牛”发展了7个型号,并广泛采用了电视、激光、红外三种制导技术。

智能化

其实,目前的精确制导武器仍不如想像得高,只有50%—60%命中率,而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后情况便大不相同了。主要做法是:

1、红外探测方式从点源探测向成像探测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高目标探测的精度;2、探测元件从单元向多元方向发展;

3、采用多种制导头,以对付不同目标或者软件可调,以适应打击不同目标的需要;4、采用复合制导技术;

5、信号处理电路由模拟式向数字化处理方向发展。

远程化

目前,国外市场正在发展各种远射程的精确制导武器,目的之一便是提高发射平台的生存概率。如美军正在研制“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并计划将现有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射程提高到150至250公里,同时改进现有的“战斧”巡航导弹,增加射程,并采用GPS辅助制导等。

其他国家正在研制的防区外发射武器有:以色列的RAFACPOPERY导弹,射程100公里;法国射程为150公里的APACHE子弹药散布器等。

隐身化

为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突防能力,隐身化是重要途径,如美国正在研制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和“三军防区外攻击导弹”等。

然而,法国专家等认为,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突防能力,与其花很大力量研究隐身措施,还不如采用现有的超音速攻击,使对方防御系统来不及反应,同样可以达到提高生存能力的目的。因此,提高精确制导武器攻击速度也成为一大发展方向。

通用化

对一种导弹进行改进,使其适应其他各种作战任务需要。当前通用化的渠道至少有3种:将精确制导某个分子系统改装成按模块化制导,如美“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为攻击不同目标,可以携带反装甲、攻击硬目标、反跑道弹头、地雷、反软目标弹药等几种弹头中的任何一种;将一种导弹经过改造满足另一种作战任务要求。

如美“麻雀”空空导弹,经过加装高度表,改造弹翼,重新设计发射装置,就成了“海麻雀”航空导弹;同一种导弹经改进后可由不同平台搭载,但仍完成同一种任务。例如“飞鱼”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均可航载,也可以由潜艇发射。目前,大批导弹经改进后,战斗力水平均产生了新的飞跃。

制约因素

在21世纪只使用常规毁伤武器的武装冲突中精确制导武器无疑将唱主角。交战双方谁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占据了优势,谁就将掌握战场上的主动。但拥有了高精度武器并不等于赢得了战争,其作用的发挥还受着许多因素的制约。

高质量的侦察信息必不可少

只有及时获取了目标的可靠和准确信息,并在突击发起前不断进行补充侦察,才能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特别是高速目标、无线电辐射目标、小型目标及防护严密的目标。另外,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对目标数据的完整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不仅要知道集群目标中每一个子目标的坐标,还必须掌握每个子目标的型号、对所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抗毁能力、隐蔽性等信息。

与使用传统弹药不同的是,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摧毁目标”的含义更多地侧重于“精确”、有选择地打击目标的特定部位,以使其彻底或长时间瘫痪。

火力计划人员必须熟知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

火力毁伤计划人员不熟悉每一种具体型号的精确制导武器的技术特点是影响其作战效能发挥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曾使用“战斧”巡航导弹袭击行进中的坦克连。结果只摧毁了一些静止的、防护较差的目标,而所要摧毁的坦克纵队却逃之夭夭。在打击一个车辆纵队时,9辆汽车只击中了2辆。

第三,影响精确制导武器毁伤效果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武器操作人员训练不够。精确制导武器造价昂贵,这限制了平时举行实弹演习的数量,从而导致了武器操作人员的训练不足,致使其在实战中经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由于受上述因素制约,在实战条件下精确制导武器的作用并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大。现在公布的许多数据大多来自和平时期的研究和靶场实验。这些数据并不总是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在确定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期望值时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误差。

比如,国外专家认为,美国F-117战斗机的作战效能只有60%,而不是对外公布的90%,而“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命中概率只有50%,而不是85%。而AGM-84E“斯拉姆”巡航导弹战斗部的杀伤力比预想要差得多。即便在制定了正确使用计划的情况下,其杀伤效果也达不到预期值。

自主式制导系统

这类系统的特点是完全自主,控制导弹飞行的导行信号由导弹本身的制导设备产生,同目标或指挥站不发生关系,不容易受干扰。这类制导系统,因为程序是预先确定的,所以只适用攻击固定目标。它包括:

根据物体惯性,测量导弹运动加速度,以确定导弹飞行轨迹的惯性制导;依据地形特点引导导弹飞向目标的地形匹配制导;根据宇宙空间某些星体和地球相对位置来进行引导的天文制导;根据预先装好的程序控制导弹飞行的方案制导。

遥控式制导系统

这类系统,依靠制导站给导弹提供导引信号,还可以根据目标运动情况随时改变飞行弹道,适用于攻击活动目标。有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之分。

自动寻的制导系统

自动寻的,意思就是导弹自己寻找、跟踪直到最后击毁目标。它通常利用目标辐射、反射的某种能量,如红外线、电磁波、光辐射、声波等的信号,靠装置在导弹上的设备,探测、计算,形成指令,使导弹飞向目标。有主动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包括:

雷达自动寻的制导,导弹头部装有雷达,向目标发射电磁波,根据目标回波,引导导弹飞行。

红外线自动寻的制导,有红外导引头,利用目标辐射的红外线,转化为有规律变化的电能,通过电子线路整形放大,形成导引信号,把导弹引向目标。

电视自动寻的制导,有一部电视摄像机,利用电子束扫描,把目标及背景的光像,转换成电信号,引导导弹跟踪目标。

毫米波自动寻的制导,工作原理同雷达自动寻的制导一样,不同的是波长。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波长在10~l厘米,毫米波是指波长为10~l毫米的电磁波波段。它受气象和烟尘的影响小,除受大雨影响外,不受雾、云、雪、冰雹影响,毫米波一样可以穿透,有着“有限的全天候能力”。

有线电指令制导

有线电指令制导,导弹同指挥站有导线相连,指令由导线传给导弹。制导设备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受导线长度限制,作用距离一般在1公里以内。光纤技术兴起以后,作用距离增大。

无线电指令制导

无线电指令制导,最常用的是雷达,跟踪目标和导弹,由计算机算出位置、距离和速度等参数,形成指令发给导弹。这种制导方式,在一定距离内制导精度高,缺点是容易被敌方发现,抗干扰能力差。

电视指令制导

电视指令制导,由导弹上的摄像机摄取目标及背景图像,发送给制导站,再由制导站形成指令,引导导弹击中目标。优点是一目了然,在多目标情况下还可以选择最重要目标首先攻击,缺点是受天气影响,作用距离不大。

雷达波束制导

雷达波束制导,利用雷达无线的定向辐射,在空间形成一个狭窄的锥形旋转波束,波束自动跟踪目标,导弹沿波束轴线飞行,直到击中目标。这种制导方式,受无线电干扰,导弹容易脱离波束,现在已经很少采用。

激光波束制导

激光波束制导,用激光器瞄准目标,不断发射激光波束,引导导弹命中目标。这种制导方式,很适用于反坦克导弹,缺点是激光器一刻也不能停止工作,容易被发现、干扰。

激光制导导弹

人们常能从报道现代战争的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画面:当飞机显示屏的“十字星”对准地面目标时,目标就会立即被摧毁,这就是激光制导炸弹的“功劳”。

“十字星”对准目标的地方,就是激光束的瞄准点,激光束指到哪,激光制导炸弹就会追踪到哪,真正实现了“指哪打哪”。

精度高:导弹好像长“眼睛”

所谓激光制导,就是以激光为信息载体,把导弹、炮弹或炸弹引向目标而实施精确打击的先进技术。精准,是激光制导武器的鲜明特点,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光束的发散角小,敌方很难对制导系统实施有效干扰,因而使它具有了其他制导方式无法匹敌的优势。所以,当激光制导武器攻击固定或活动目标时,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度一般在1米以内,命中率极高。

激光制导武器甚至还可以从通气孔进入,炸毁地下目标,令对方防不胜防。而激光制导与红外、雷达、GPS等实现复合制导,则更有利于提高制导精度和应付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从而发挥全天候作战的优势。

“零误差”:“咬”住目标不放松

激光制导通常有“视线式”和“寻的式”。“视线式”的典型代表是激光驾束制导,“寻的式”的典型代表是激光半主动式寻的制导,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光制导方式。

激光驾束制导简言之就是激光制导系统瞄准目标并连续发射激光,位于弹尾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控制弹体像“骑”着激光一样沿光束中心飞行。

激光束指向哪儿,弹体就飞到哪儿,紧紧“咬”住目标不放,直到命中。但激光驾束制导必须在通视条件下才能实现,因而适合在短程作战使用,射程一般在3公里以内。瑞典RBS-70便携式导弹即属此类,由于其命中率极高,已成为反低空飞机的得力武器。

与激光驾束制导不同,激光半主动式寻的制导的激光接收器安装在弹体前端,而且由于发射器和激光目标指示器可以分离架设,从而可以实现较远的射程。美制“海尔法”激光制导导弹就是半主动激光寻的导弹的典型代表,主要用于攻击坦克、各种战车、雷达等地面军事目标。

通常,一二发“铜斑蛇”即可摧毁一辆坦克,其作用量相当于300枚常规炮弹;而“宝石路”则特别适用于攻击坚固的目标和地下深处的设施,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它曾被用来攻击地下30米深处具有坚固掩体的高级指挥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多样性:提升战场杀伤力

激光制导武器自问世以来,便在现代战争中大显身手,备受世人关注。

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都纷纷加强激光制导武器的研制。从激光制导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智能化———让激光主动寻的。主动寻的器是各类制导武器的追求目标,要实现主动寻的制导就必须把除发射架外的全部制导设备都装在导弹上,这一困难有赖于技术的进步才能解决。此外,激光自动目标识别也有待进一步突破,采用成像寻的器,能提高探测和判别多目标的能力,通过识别目标的要害部位,进行精确打击,实现智能寻的制导。

远程化———增大作用距离。目前的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作用距离一般在10千米左右,在现代化武器作战的今天,这一距离是比较靠近敌人的,对激光发射的安全性很不利。因此,增大激光制导作用距离十分必要。

小型化———减小制导系统的体积和重量。由于制导系统是弹头的一部分,减小这一部分的体积和重量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提高制导武器的机动能力和作用距离,增大弹头的有效载荷,增强武器的杀伤力。

复合化———着力发展复合制导。多模式复合制导是在导弹飞行的各个阶段可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导方式共同完成制导任务的先进技术。现代战争中,由于战场环境千变万化,激光制导炸弹极易受战场烟雾、云层和沙尘等因素影响,为提高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失效概率,发展复合制导势在必行。

此外,激光制导武器还在向采用对人眼安全波段、新的激光编码方式、以及标准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

攻与防:制导反制大对抗

如果做个简单的类比,激光制导武器相当于“矛”,其对抗装备则相当于“盾”,从目前来看“矛”领先于“盾”。随着各国军方对激光制导武器认识的加深,激光制导的对抗也越发激烈。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欺骗式激光干扰。目前服役的半主动式激光制导武器多是波长为1.06μm的脉冲激光束,且光束编码是事前预设的。作战时如向敌方激光制导武器发射与其相当的激光信号,使压制敌激光接收机或发送假信息,对方就无法使用激光制导武器,或使导弹被误导而无法命中真实目标。

筑起防护屏障:烟雾干扰。烟雾干扰仍是一种重要的对抗手段,它不仅能干扰侦察系统,使照射手看不到目标,而且对1.06μm激光能强烈吸收,使激光制导武器的激光信号被阻塞而丧失战斗力。

“隐形”使之“脱靶”:伪装与隐形。激光制导武器的使用要有一个侦察识别的过程,如果事先把己方的目标伪装、隐形起来,激光制导武器就无法使用。

防患于未然:配置激光告警器。在己方的目标上配置激光告警系统,激光制导武器在飞行中必须向目标照射激光,当警告器发觉后,己方可立即采取措施使其丧失战斗力。

制导炮弹

制导炮弹是一种高新技术炮弹,它使火炮这类间接瞄准杀伤武器具备远距离精确打击点目标(装甲目标)的能力。

目前,制导炮弹主要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有的采用红外/激光复合制导方式。由于炮弹带有制导装置,能自行寻找目标,从而大幅度提高精度和首发命中率,炮弹散布误差可达1米以内,首发命中率可达百分之九十火炮射击的弹药。通常由弹丸、引信、发射药、底火等组成。下面是集中炮弹介绍:

穿甲弹

穿甲弹又称动能弹,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装甲目标,其穿甲效能主要取决于弹丸本身的质量、硬度、密度和速度。穿甲弹经过了全口径尖头穿甲弹、全口径钝头穿甲弹、全口径被帽穿甲弹、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等阶段,发展到了目前的长杆式尾翼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其弹芯材料从最初的高碳钢合金发展到钨合金乃至贫铀合金,其初速由最初的仅800多米/秒到提高目前的超过1800米/秒,其穿甲厚度由最初的几十毫米发展到目前的200-800毫米,已成为被世界公认为对付复合装甲的最有效的炮弹。

破甲弹

破甲弹是利用“聚能效应”(又称门罗效应或空心效应)原理制成的弹药,主要由弹体、空心装药、金属药形罩和起爆装置组成,大多采用电发引信。其破甲过程为:当弹药击中目标诱发装药爆炸时,炸药所产生的高能量集中在金属药罩上,并在瞬间将其融化成为一股细长(直径3-5毫米,长达数十厘米)、高速度(高达8-10千米/秒)、高压力(100-200万个大气压)、高温度(1000℃以上)的金属射流,这种具有强大能量金属射流的在顷刻间穿透装甲后,继续高速前进,加上它所产生的喷溅作用,就会破坏坦克内的设备,杀伤乘员,并极易引燃油料及诱爆弹药,产生“二次杀伤效应”。

破甲弹的优点:一是其破甲威力与弹丸的速度及飞行的距离无关;二是在遇到具有很大倾斜角的装甲时也能有效地破甲。其缺点:一是穿透装甲的孔径较小,对坦克的毁伤不如穿甲弹厉害;二是对复合装甲、反作用装甲、屏蔽装甲等特殊装甲,其威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坦克炮的弹药中,破甲弹的配备率已经下降,如T-72坦克弹药基数为39发,但只配备5发破甲弹。

碎甲弹

碎甲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研制成功的一种反坦克弹种。其结构特征为:较薄的弹体内包裹着较多的塑性炸药,短延期引信位于弹体的尾部,只能用线膛炮发射。

其杀伤原理为:当碎甲弹命中目标时,受撞击力的作用,弹壳破碎后就会象膏药一样紧贴在装甲表面上,当引信引爆炸药后,所产生的冲击波以每平方厘米数十吨的应力作用于装甲上,从而会在装甲的内壁崩落一块数千克的破片和数十片小破片,这些高速崩落的破片,可杀伤车内乘员,损坏车内设备,从而达到使目标失去战斗能力。

碎甲弹的优点:一是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爆炸威力大,一般可对1.3-1.5倍口径的均质装甲起到良好的破碎作用;二是碎甲效能与弹速及弹着角关系不大,甚至当装甲倾角较大时,更有利于塑性炸药的堆积;三是碎甲弹装药量较多,爆破威力较大,可以替代榴弹以对付各种工事和集群人员,因此,配备碎甲弹的坦克一般不用再配备榴弹。

碎甲弹的缺点:一是对付屏蔽装甲、复合装甲的能力有限;二是碎甲弹的直射距离较其它弹种近,通常为800米左右。

榴弹

榴弹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和冲击波来进行毁伤目标的弹种。坦克上通常装备的是杀伤爆破榴弹。它既有爆破作用,又有杀伤作用,用来摧毁野战阵地工事、杀伤敌方兵员和对付薄装甲目标。由于坦克滑膛炮不能发射靠旋转稳定的榴弹,所以配用长体式尾翼稳定破甲、杀伤两用弹。

炮射导弹

所谓炮射导弹,就是在弹头装有末端制导系统,用普通火炮发射后,能自动捕获目标并准确命中目标的一种炮弹。它常被人们称为长“眼睛”的炮弹。坦克上配备炮射导弹的思路主要是想在现有坦克火炮的基础上增加坦克火力的射程,但目前缺乏实战中使用的实例。

美国曾在70年代装备过配用“橡树棍”反坦克导弹的M60A2主战坦克和M551轻型坦克。法国也曾研制过炮射导弹。但是,后来都放弃了这一做法。

前苏联60年代开始研制炮射导弹,迄今有AT-8、AT-10和AT-11三种坦克炮射导弹装备部队,是唯一大量使用炮射导弹的国家。另外,以色列在“梅卡瓦4型”坦克上也配备了LAHAT激光制导炮射导弹,用于打击3000米外的装甲目标。

高技术炮弹

炮兵,素有“战争之神”的美誉。而“战神”再神,也离不开炮弹大家族的强力支持。如今,高技术的发展使“战争之神”焕发新的青春和活力,一大批从单纯追求对目标的硬杀伤转向对目标的软杀伤,从对具体目标的毁伤转向对武器系统破坏的新概念炮弹脱颖而出,并将显威于21世纪战场。

制导炮弹:长“眼睛”会“思维”

制导炮弹,可以说是炮弹与导弹的“混血儿”。它像普通炮弹那样由火炮发射,却能像导弹那样捕捉目标,可又没有导弹的发动机。其寻的头是炮弹的“眼睛”,当炮弹飞临目标上空时,会自动寻找攻击目标;其电子设备犹如炮弹的“大脑”,能使炮弹准确地跟踪并击中目标。

制导炮弹的产生,带来了炮兵的一场革命,它使以往只能进行面射的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迫击炮等,有了对点目标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的可能。

目前,制导炮弹以法国和瑞典正在联合研制的155毫米“博尼斯”为典型代表。今后,随着信息制导技术的进步,将会使制导炮弹具有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

侦察炮弹

侦察炮弹堪称“战场神眼”,它是一种通过摄像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对目标进行侦察、探测的信息化炮弹。就目前研制情况来看,它主要包括电视侦察炮弹、视频成像侦察炮弹和窃听侦察炮弹3种。

电视侦察炮弹进行侦察具有安全、可靠、图像清晰等特点,尤其适于在空中侦察条件受限时使用。如美国正在研制的XM185式电视侦察炮弹,可用155毫米榴弹炮发射。

视频成像侦察炮弹由美国于1989年发明和研制。它利用弹丸向前飞行和旋转,使弹载传感器的视场作动态变化,对飞越的地形进行扫描,可实施对空中和地面的侦察并发现目标。其引信内还装有GPS接收机,可接收3个或更多GPS卫星信号,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

窃听侦察炮弹主要利用震动声响传感器窃听战场目标信息。它不仅可以探测人员的运动和数量情况,还可通过人员的说话声判断其国籍,如目标是车辆,则可判断车辆的种类。

遥感炮弹

遥感炮弹又叫自寻的子母弹,是一种远距离反坦克新弹种。它既不同于一般火炮所使用的子母弹,也不同于末端制导炮弹,而是兼有两种炮弹的特点。当遥感炮弹由大口径火炮发射至目标上空时,降落伞张开,弹内信息传感器开始工作,它如同一部小雷达来搜索目标。

发现目标后小破甲弹起爆,向目标射出一枚高速弹芯,可击穿装甲目标的顶部装甲。同其它炮弹相比,遥感炮弹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突出功能,它能从数十公里以外有效地摧毁敌装甲目标,且威力大、命中率高,一枚炮弹可同时多点攻击。

干扰炮弹

干扰炮弹是一种用来干扰敌方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的弹种。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的干扰炮弹主要有通信干扰弹、声音干扰弹和箔条干扰弹3种。

通信干扰弹是一种通过释放电磁信号,破坏或切断敌方无线电通信联络,使其通信网络产生混乱的信息化炮弹,在不良天候和昏暗条件下特别适用。海湾战争中,美军曾用155毫米通信干扰弹干扰伊拉克的无线电通信网,效果不错。

声音干扰弹是专门用以干扰敌方指挥信息接收的弹种。该弹发射后,能接收到敌方人员发出的各种指挥口令,并可通过转换模仿敌方声音再发送出去,从而指挥调动敌军,使之真假难辨。

箔条干扰弹是一种在弹膛内装有大量箔条块,主要用于干扰雷达回波信号的信息化炮弹,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将广泛运用。

诱饵炮弹

诱饵炮弹是一种通过辐射强大的红外线能量,从而制造出一个与所保护目标相同的红外辐射源,进而引诱红外导弹上当受骗的新型炮弹。诱饵炮弹中有烟火型诱饵弹、复合型诱饵弹和燃料型诱饵弹等类型。

烟火型诱饵弹是以燃烧的烟火剂来辐射红外线能量;复合型诱饵弹,既能辐射红外线能量进行红外线欺骗干扰,又能通过抛撒金属箔条实施无源性雷达电子干扰,是一种专门对付红外与雷达复合制导导弹的干扰武器;燃料型诱饵弹是一种向威胁区喷洒诱饵燃料,引诱红外制导导弹发生误差的一种干扰弹药。如德国生产的76毫米“热狗”红外诱饵弹,发射后两秒钟即可形成红外诱饵。

评估炮弹

评估炮弹是一种评估目标毁伤情况的信息化炮弹。这种炮弹内部装有微型电视摄像机,当它被发射至目标区域上空时,指挥员在电视屏幕上可将目标被毁情况尽收眼底。从而一改传统,使对目标盲射变为可视目标打击。

美国8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了155毫米目标验证和毁伤评估炮弹,该弹发射后能够在空中悬浮5分钟,由射击分队的一名操作手遥控飞行,其作用距离达60公里。

可见,信息化炮弹的出现,无疑使“战争之神”如虎添翼,它们无疑将重新确立“战争之神”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重要地位。

制导地雷

制导地雷是指具有自动辨认目标能力,能主动攻击一定范围内活动装甲目标的新型地霄。

它是集自锻破片技术、遥感技术和微处理技术等高技术于一身的智能武器。目前有反坦克制导地雷和反直升机制导地雷。

反坦克制导地雷装有一个无源音响传感器和一套通信设备,能发现300米外的装甲目标,并待其接近至100米时自行引爆。

反直升机制导地雷设在地面,它装有音响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微处理机,能自动寻的。

它在半径为1000米的空间内能自动识别敌我目标,待直升机飞临传感器警戒范围内,传感器引爆地雷,自动抛射药将雷体抛向目标,以自锻破片摧毁目标。

制导炸弹

概述

制导炸弹,全称航空制导炸弹,指能自动导向的航空炸弹,是一类固定的点目标近距空中支援武器。炸弹从载机上投下后,在重力和舵面操纵力的作用下滑翔到目标点。轰炸精度高,但易受干扰。按制导装置不同,分激光制导炸弹、电视制导炸弹、红外制导炸弹等。

现代化机载航空制导炸弹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在近十年来的武装冲突和战争中,各种高精武器大量使用,其中就有智能型航空制导炸弹的身影。

航空制导炸弹的特点

现代航空制导炸弹是在自由降落式普通炸弹(或称铁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制导构件组成。制导构件组包括自导弹头、全动式可控尾翼。它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射程远、命中精度高、造价低、效费比高,是世界各国机载高精武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空地武器。

在大部分情况下,机械师可以在机场为普通炸弹直接装配制导系统,携挂也比较方便。标准弹药装配了制导战斗部后,具有非常高的命中精度,杀伤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循环公算偏差统计数据表明,制导航弹的命中半径较普通炸弹下降50%,现代制导系统能保障制导航弹的循环公算偏差最小到2米之内,普通炸弹的数据则为30-80米(由载机武器控制系统的性能而定)。

不过,制导航弹也有一些缺陷,与航空导弹相比,其飞行速度较低,容易被防空炮火拦截。航空炸弹飞行速度通常由炸弹发射时的飞机飞行速度而定,通常为0.8马赫,约200米/秒,导弹的速度则可以达到3倍音速,约1000米/秒。

制导航弹的类型

制导航弹可根据装配弹药类型、攻击目标类型、弹药质量等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制导航弹战斗部重量(口径)标准可分为:500磅(约250千克)、1000磅(400-500千克)、2000磅(900-1000千克)等类型,也有威力更大的弹药,如美国的GBU-28、俄罗斯的КАБ-1500等。

制导系统

制导航弹通常采取电视光学制导(根据光学图像引导)、热视制导(根据可视或红外光线引导)、激光制导(根据目标反射光束引导)、惯性制导、卫星制导等方式。

激光制导系统主要由搜索设备、光学系统和电子线路构成。激光器发射光线照射目标,接收器接收反射激光束并判定其方向,确定炸弹瞄准目标的误差,然后向导引头下达必要的校正指令,炸弹自导弹头能够根据气流方向,通过头部安定面定位,同时上下左右移动来调整角度。

自导弹头由不受机械损害的整流罩来防护,特制的整流罩能让激光束自由通过,却会通过红外线过滤器只让“有用”波长的光线通过,以排除干扰信号。整流罩内装配一个光敏感指示盘,由4个扇形座构成,由自导弹头轴垂直线固定,经凸透镜聚焦后的反射激光束通过整流罩后,落在指示盘上,落点与目标相对位置一致,如果光束落在左下方,自导头就会“明白”目标在当前航线的右上方,电子设备就会向全动式尾翼下达相应信号指令,进行调整。

电视或热视制导系统目标定位原理与激光制导系统大致相同,由制导航弹弹头上装配的摄像头拍下地面目标的景象,经飞行员从视频显示器上锁定目标图像后,投掷炸弹,炸弹会根据锁定目标与导引头实时拍摄下的目标景象进行对比,判定方向、距离和误差,然后自动调整,以准确命中目标,惟一的区别就是处理的不是激光反射信号,而是可见光或红外光形式的色调鲜明的对比影像。

使用方式

激光制导航弹的落点由能够为目标“照明”的目标指示器确定。目标指示器可以装配在地面侦察破坏器上,在隐蔽区域引导炸弹攻击目标,也可以装配在飞机上,由飞行员确定目标。

机载激光指示器可以是固定的,如F-117、“美洲虎”、苏-39等,更多的则是机动的,采用吊舱挂载方案,行动前把目标指示器吊舱装配到飞机外挂点上,以减少因指示器故障而导致的飞行事故。

制导航弹和目标指示器吊舱也完全可以不在同一架飞机上,如在“沙漠风暴”行动中,英国“旋风-GR.1”歼击轰炸机投掷的制导航弹,就是由挂在“掠夺者-S.2B”轰炸机上的目标指示器引导的,不过,这要求飞行员间应有非常好的行动协调能力,保障在炸弹准确命中目标前提供全程照明,否则炸弹会无法“咬住”目标,变成自由降落的普通铁弹。

电视制导航弹的使用由飞行员全程控制。目标影像通过炸弹自导弹头传送到飞行座舱内的显示屏上,飞行员或双座战机上的武器操纵员根据图像特征选择目标,如果目标色调比较鲜明,特征明显,就可以起动制导弹头自动装置,锁定目标,炸弹会“记住”目标特征,然后追踪目标。

AGM-123、AGM-130等制导炸弹还装备有发动机,以增大射程,通常使用校正系统,当炸弹飞到目标上空,屏幕上的图像变得非常清晰时,操纵员还可以再次对弹着点进行精确校正。

电视制导航弹指令传输工作也由目标指示器外挂吊舱中的专门设备完成,不同类型弹药有不同的指令传输设备。

麻雀空空导弹

“麻雀”系列导弹是美国研制的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该系列的研制工作于1946年始,至今发展了十个型号。由于不断改进使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各型导弹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其射程从开始的8千米增加到46千米。

最新的型号为AIM-7M,其射程为46千米,速度3.5马赫,可全向攻击。弹长3.60米,弹径203.2毫米。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该弹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图中白色的导弹为挂在F-15战斗机上的“麻雀”空空导弹。

麻雀”(AIM-7)空空导弹是战后美国研制并装备使用的第二个空空导弹,也是世界上装备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中距空空导弹系列。与当时分别由休斯飞机公司和美国海军军械试验站自筹资金研制的“猎鹰”和“响尾蛇”空空导弹不同,该弹是唯一由军方主动投资发展的空空导弹,研制单位是美国斯佩里公司和雷锡恩公司。

美国军方决定发展这种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是出于其冷战战略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冷战时代的到来。

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发生剧变,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军事态势,苏联在1953年试验成功氢弹,英、法步其后尘,先后有了原子弹和氢弹,更加剧了核军备竟赛。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唯一有效地运载核炸弹的工具是远程战略轰炸机,唯一有效地抗击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工具是截击机,而具有全天候、远距拦截能力的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则是截击机的有效武器。

当时,美国海军航空局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空空导弹发展计划,要求其M数达到3、射程达到31.5km(中距)、65km(远距);但为加快研制进度,要求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研制一种雷达型空空导弹,即将该航空局已经取消的“云雀”地空导弹用的雷达波束制导系统,用到现有的12.7mm口径航空火箭弹上,要求其最大射程至少达到2km、最小射程不超过305mm,能够拦截M数1的空中目标。

这种导弹的关键是波束制导控制系统,故美国海军航空局选择从事该系统研制的斯佩里公司为主承包商,于1946年5月开始研制该导弹。

限于当时电子器件水平低,大量采用电子管,12.7mm口径航空火箭弹的弹体容积不够,斯佩里公司于1947年3月提出增大弹径,否则减小射程。美国海军航空局于同年5月选择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研制203mm弹径的新弹体,而斯佩里公司作为主承包商仍负责系统工作,并继续研制雷达波束导引头,同年7月该项目被正式命名为“麻雀”项目。

1948年1月,位于木古角的海军航空导弹试验中心开始导弹试验,同年8月首次无动力试飞,到1951年共进行了100多次试射,1951年投产,1952年12月3日F-3D首次成功拦截“恶妇”舰载战斗机,1955年6月开始服役,装备舰载战斗机F-3D、F-7。该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M-N-2“麻雀”,1962年统一编号为AIM-7A,1962年停产,共生产2000枚。

由于该弹采用三点导引波束制导体制,载机雷达必须不断照射导弹和目标,限制了载机的机动;而导弹必须不断机动,以便始终处于载机-目标的视线上,导引精度差,且只能尾追攻击,加上早期战斗机装备的制导雷达AN/APG-51B,是当时夜间战斗机装备的标准的射击雷达AN/APG-51A的改进型,其波束必须随动于光学瞄准具,要求目视识别、瞄准目标,因此不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只有AN/APG-51的全天候改进型—AN/APQ-51以及F-4H装备的AN/APQ-50,才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性能水平很低,难以拦截中程高空超音速轰炸机和携带电子对抗设备的远程轰炸机、歼击轰炸机。

为满足美国海军舰载截击机全天候、全向拦截空中高速目标的要求,美国海军航空局于1955年同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订合同,在“麻雀”Ⅰ基础上研制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距空空导弹,编号和命名为AAM-N-3“麻雀”Ⅱ,1962年统一编号为AIM-7B,拟装备该公司新研制的F-5D舰载截击机,采用由AN/APQ-50改进而来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载截击雷达AN/APQ-64。

由于海军航空局于1956年退出该截击机项目,“麻雀”Ⅱ仅完成试验性研制,生产样弹共100枚,到1958年该主动雷达型导弹及其火控系统项目最终被取消。在实施“麻雀”Ⅱ计划的同时,美国海军航空局于1955年同雷锡恩公司签订合同,研制半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距空空导弹,1956年接收斯佩里公司在布里斯托尔的生产“麻雀”Ⅰ的工厂,1958年1月开始服役,1959年停产,共生产2000枚,编号和命名为AAM-N-6“麻雀”Ⅲ,1962年统一编号为AIM-7C。

从50年代初开始,在“麻雀”ⅠAIM-7A基础上发展成为包括AIM-7B/7C/7D/7E/7E-2/7F/7G/7H/7M/7P/7R型号、并划分为三代产品的中距空空导弹系列,还改进扩展为包括RIM-7E/7H/7M/P型号在内的舰空导弹系列。

由于受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的限制,“麻雀”空空导弹系列的固有的共同缺陷,是不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使载机在发射导弹之后不能立即退出攻击而降低生存力,也不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使攻击相同数目敌机需要出动更多架次的载机而易遭更大损失。

因此,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麻雀”空空导弹的生产线将关闭,“麻雀”空空导弹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走到尽头,现役和库存的“麻雀”空空导弹各型号将逐渐被第四代中距空空导弹—“阿姆拉姆”AIM-120A所取代。

该系列各型号导弹采用相同的全动式弹翼控制的气动外形布局,头部呈尖锥形,细长弹体呈圆柱形,4片全动式切梢三角形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固定式三角形安定面位于弹体尾部。

全动式弹翼起控制舵作用,其中一对弹翼可差动偏转,起横滚稳定作用;固定式安定面起纵向稳定作用。弹体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但在具体结构上,由于该系列各型号导弹的改进发展程度不同,存在着相当差异:

“麻雀”ⅠAIM-7A分为3个舱段,弹头为引信/战斗部舱,弹体中部为制导控制舱,弹体中后部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舱,3个舱段用螺钉连接。由于采用雷达波束制导,其制导控制舱内装的是陀螺仪、加速度计、天线和接收机、计算装置、伺服机构、电瓶和高压能源。

导弹发射后1s,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的自动驾驶仪控制飞行,导弹进入机载雷达AN/APG-51B的制导波束后,自动驾驶仪与伺服机构断开,天线和接收机接收制导波束信号,计算装置据此计算出导弹相对于制导波束等强信号区的偏移量,通过伺服机构使全动式弹翼偏转,使导弹返回等强信号区,制导波束随动于机载光学瞄准具视线,从而引导导弹飞行所瞄准攻击的空中目标,制导飞行时间20s。

“麻雀”ⅡAIM-7B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其舱段布局和内部结构与“麻雀”Ⅰ不同;“麻雀”Ⅲ导弹采用半主动连续波或脉冲多普勒雷达制导,其舱段布局和内部结构与“麻雀”Ⅰ/Ⅱ不同,分为5个段舱,从前到后为导引头、自动驾驶仪和电源、液压舵机和液压能源、引信/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但其具体结构随各自型号不同亦有较大区别。

按作战性能水平,“麻雀”系列空空导弹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AIM-7A,只能用于尾追攻击;

第二代AIM-7C/7D/7E/7E-2,具有一定的全天候、全向攻击能力;第三代AIM-7F/7M/7P/7R,具有全天候、全向攻击、上视/上射和下视/下射能力。

最大射程5~8km(AIM-7A)

24km(AIM-7C)(迎头)

20~26km(AIM-7D)

22~26km(AIM-7E)

29km(AIM-7E-2)

40km(AIM-7F)

45km(AIM-7M/7P)

最小射程1500m(AIM-7E)

600m(AIM-7F/7M/7P)

最大速度M2.2(AIM-7A/7B)

M2.5~3(AIM-7C/7D)

M3(AIM-7E/7E-2)

M3~4(AIM-7F/7M/7R)

使用高度15000m(AIM-7C)

20000m(AIM-7D)

150~18000m(AIM-7E)

18000m(AIM-7E-2)

20000m(AIM-7F/7M/7P)

最大过载30g

制导系统雷达波束(AIM-7A)

主动雷达(AIM-7B)

半主动连续波雷达(AIM-7C/7D/7E/7E-2)

半主动脉冲多普勒加连续波雷达(AIM-7F/7G/7H)半主动脉冲多普勒雷达(AIM-7M/7P)

半主动雷达加被动红外双模制导(AIM-7R)

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AIM-7C)

半主动多普勒雷达近炸引信(AIM-7D)

半主动雷达近炸引信MK5.35(AIM-7E/7E-2)

主动雷达近炸引信(AIM-7F/7G/7H/7M/7P)

战斗部高爆炸药(AIM-7A/7B)

高爆炸药,重27kg(AIM-7C)

高爆炸药,重30kg(AIM-7D)

连续杆,重32kg(AIM-7E/7E-2)

连续杆,重40kg(AIM-7F/7M/7P)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148kg(AIM-7A)

160kg(AIM-7B)

173kg(AIM-7C)

178kg(AIM-7D)

195kg(AIM-7E/7E-2)

227kg(AIM-7F)

230kg(AIM-7M/7P)

弹长3.80m(AIM-7A)

3.66m(AIM-7B/7C/7D/7E/7E-2/7F/7G/7H/7M/7P/7R)弹径203mm

翼展70mm(AIM-7A)

100mm(AIM-7B/7C)

102mm(AIM-7D/7E/7E-2/7F/7G/7H/7M/7P/7R)

毒刺肩射防空导弹

概述

FIM-92“毒刺”代替了FIM-43“红眼睛”被当做标准的西方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而且目前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中被非常广泛地使用。

在1971年,美国陆军选择了“红眼睛”II当做未来的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型号为FIM-92。这个“先进导引头计划”最后给予了提高,1972年3月,“红眼睛”II被重新命名为“毒刺”,被称为第二代便携式防空导弹。“毒刺”设计使用一个更灵敏的导引头和拥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增加迎头交战能力和一个综合“敌我识别”系统。

性能特点

1、采用被动光学双色寻的头,有较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2、能全方位攻击高速、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3、可靠性高、操作使用简便。4、重量轻,机动能力强。

基本数据:

发射筒长1830毫米

导弹长1524毫米

弹径70毫米

翼展90毫米

射程300~5000米

射高10~3000米

最大飞行速度660米/秒

动力装置2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战斗部爆破杀伤式高爆炸药

单发毁歼概率75%

弹重10.13千克

战斗部重1千克

发射筒重3.5千克

战斗全重15.65千克

制导方式光学跟踪、被动红外寻的

发射组人数2人

识别特征:

①筒装运输、发射。

②发射筒前端下方的控制装置较红眼睛导弹粗大,右上端有方形栏框。

“毒刺”导弹正被广泛采用模块化设计,改进导引头形成不同型号。“毒刺”导弹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及搞干扰能力好的优点,特别是“毒刺”-POST及“毒刺”-RAM,由于后者能够周期地更换上微处理器的软件,可以对搞任何新威胁而不必重新设计导弹。

“毒刺”导弹是受战争考验最充分的导弹,如在阿富汗战争中游击队曾发射了340枚导弹,命中目标269个,有效率达79%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它的缺点是战斗部威力较小。它是轻便,耐用。

阿尔法导弹

阿尔法导弹正在研制之中,是一种用于反舰和对陆攻击的空面导弹。

阿尔法导弹类似于俄罗斯的3M55奥尼克斯(又称雅克红,西方称SS-NX-26)。不过,阿尔法的重量要轻得多,它有两片三角翼,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阿尔法使用的是为SS-NX-26研制的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射程约为300公里。

据信阿尔法的中段制导采用惯导加Glonass修正,在末段通过数据传输向导弹提供飞行中目标数据修正,重新指定要攻击的目标。该弹有两种攻击剖面:高空巡航俯冲飞向目标;以10到20米的高度低空机动接近目标。

Kh-31(西方称AS-17氪)的研制始于70年代末,是一种反舰和反雷达导弹。该弹可能于1990年在前苏军服役。它采用可以互换的主动和被动雷达导引头,在冲压喷气主发动机的喷管区有一台固体助推发动机,低空巡航速度为2.5马赫,高空巡航速度为3.0马赫。

它有两种主要的攻击模式:在约15244米的高空巡航飞行,然后俯冲撞向目标,或者在200米的高度飞行,采取机动动作躲避目标的防御。导弹根据型号的不同最大射程在50到200公里之间。

联合制导攻击武器

“联合制导攻击武器”又叫“杰达姆”(JDAM),这种炸弹是为适应美国空军和海军发展要求而研制的,是一种用美军现存的普通常规炸弹升级发展而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引导的全天候、自动寻的常规炸弹。

由Mk-81250磅、Mk-82500磅、Mk-831,000磅和Mk-842,000磅常规炸弹改进而来的“杰达姆”(JDAM)分别编号为GBU-29、GBU-30、GBU-31和GBU-32等。

这种炸弹尾部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装置,能够在任何天气情况下精确命中目标,不象一般的激光制导武器容易受到云、雾以及其他恶劣的天气的限制。“杰达姆”(JDAM)能从距离目标24公里的高度投下,并在GPS的矫正下精确落到目标之上,误差仅在13米之内,并达到95%的系统可靠性。

B-1,B-2,B-52,F/A-18,F-16,F-22飞机都可投掷此物。而且B-2可同时用2枚,F-22可同时用4枚JDAM对两个目标同时进行攻击。

JDAM炸弹的研制概况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海/空军计划实施一项称为“先进炸弹系列”的研究计划,旨在研制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常规炸弹。

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开始实施“恶劣天气用精确制导弹药”(AWPGM)计划,目的是针对第三代激光制导炸弹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缺点,发展具有昼/夜、全天候、防区外、投射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的第四代制导炸弹。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制导炸弹就是最先研制成功的第四代制导炸弹,该炸弹在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首次使用。

JDAM制导炸弹系列现有多种型号,代号为GBU-29/30/31/32,前两个为通用爆破型,后两个为专用侵彻型。还有一种弹重2270千克(5000磅)的专用侵彻型,代号为GBU-37/B。上述型号仅是该制导炸弹系列中的第一阶段产品,采用了卫星定位/惯性导航(GPS/INS)组合制导作为全程制导,其设计的圆概率误差为13米,在靶场投弹时圆概率误差达到了10米。

1994年4月,该炸弹开始小批量生产,1995年6月美国空军首次用B-2A进行了空中投放试验,1995年7月美国海军首次用F/A-18进行了空投试验。1996年1月美国空军用B-1B进行空中投放试验,同年底用F-16进行空中投放试验。试验的效果总体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美国空/海军总共订购74000颗JDAM制导炸弹,总资金20亿美元,单价最初定为4万美元,后降为1.8万美元,已经在2000年8月交付完毕。

按照产品改进计划,JDAM制导炸弹第一阶段产品正在进行两项改进:1、提高卫星定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由美国空军的研究试验室弹药部负责,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演示验证。2、增大射程。由波音公司和马可尼动力公司共同负责,改装了新的弹翼,已于1999年6月进行了投放试验。

JDAM制导炸弹分三个研制阶段。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性能改进,以提高作战能力。第二阶段是研制小型化产品,标准弹重为500磅(227千克),正由波音公司自筹资金研制。

该小型化产品是在美国空/海军现役500磅MK82低阻炸弹上,取下原有尾翼装置,装上由惯导系统和GPS接收机、外部控制舵面组成的制导控制组件,同时采用正在研制的威力更大的爆破杀伤装药和新型引信。

第三阶段是在上述产品基础上加装全天候自动导引头,即采用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组合制导作为中段制导、全天候自动导引头作为末段制导的产品,其圆概率误差设计值为3米。该末段导引头可能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或者激光雷达导引头,或者合成孔径雷达导引头。

JDAM的性能特点

同第一、二、三代激光制导炸弹一样,JDAM制导炸弹也是在现役航空炸弹上加装相应制导控制装置而成。JDAM制导炸弹由于采用自主式的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组合制导,因而使飞机具有昼夜、全天候、防区外、投放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这是第4代制导炸弹区别于现役第3代激光制导炸弹的显著特点。

该系列炸弹既可供隐身战略轰炸机B-2A和隐身战斗机F-22内挂,也可供普通轰炸机、攻击机和战斗机内挂与外挂。目前,除B-2外,已经完成改装和系统综合的飞机有B-1B、B-52H、F-16和F/A-18。计划进行改装和系统综合的飞机还有F-22、JSF、AV-8B、F-14、F-15E和P-3等。

GPS/INS制导控制尾部装置在外形和尺寸上,与所取代的现役航空炸弹的尾翼装置相同,使得JDAM制导炸弹可以适用于原来携带该航空炸弹的任何作战飞机。GPS/INS制导控制尾部装置由制导控制部件(GCU)、炸弹尾锥体整流罩、尾部舵机、尾部控制舵面和电缆组件等构成。

制导控制部件(GCU)是JDAM制导炸弹的核心部件,包括GPS接收机、惯性测量部件(IMU)、任务计算机和电源模块。各集成电路装在截头圆锥体内,外部装上锥形保护罩,以防止电磁干扰和其他环境因素影响。

GPS接收机采用两个天线,分别装在炸弹尾锥体整流罩前端上部(侧向)和尾翼装置后部(后向),以便在炸弹离机后水平飞行段和下落飞行段时截获并持续跟踪飞机上GPS接收机所跟踪的4颗卫星。

惯性测量部件(IMU)由两个速率陀螺和3个加速度计以及相应电子线路构成,是一种低成本的捷联式惯性测量装置。在结构上,IMU与GPS接收机采用紧藕合的结合方式,适用于具有较大机动过载和立体弹道的高动态使用环境,以保证获得更高的制导命中精度,从而使飞机具有多目标精确攻击能力。

任务计算机根据来自GPS接收机和惯性测量部件(IMU)的炸弹位置、姿态和速度信息,完成全部制导和控制功能的解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舵面偏转信息,控制炸弹飞向预定攻击的目标。

JDAM制导炸弹现有型号高空投弹时的最大射程约28千米,改进型最大射程将增加到75~110千米。虽然JDAM制导炸弹的命中精度设计值仅为13米,但仍比相同弹重航空炸弹的命中精度高得多,例如,在8000米以上高空投弹时,908千克重的MK-84炸弹的命中精度为60米。

JDAM的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从报道可以推测这次美军使用的是GBU-29型通用爆破型炸弹。该型号口径为2000磅(908千克),全弹重1000千克,弹体直径为460毫米(MK84)或370毫米(BLU-109/B),装药量为429千克,引信采用触发或非触发引信。

另一种通用爆破型炸弹是GBU-30,该型号口径为1000磅(454千克),全弹重500千克,弹体直径为356毫米(MK83)。

JDAM实战情况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由于JDAM制导炸弹库存量有限,仅由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于对南联盟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

1999年3月24日晚,两架B-2A各携带16颗908千克重的JDAM炸弹,从美国本土的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发,经过15小时飞行和空中加油,到达南联盟预定空域,从12200米高空同时投放所携带的32颗JDAM炸弹,准确命中预定攻击的各种目标。

这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作战使用,也是JDAM制导炸弹首次投入作战使用。在持续78天的空袭期间,装备908千克重JDAM制导炸弹的B-2A隐身战略轰炸机,几乎参与了全部空袭任务,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空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JDAM炸弹的使用过程

具有自主式攻击能力的JDAM制导炸弹,除可由作战飞机从低、中、高空实施水平轰炸外,还可实施俯冲和上仰轰炸;既可实施定轴轰炸,也可实施离轴轰炸;既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也可同时攻击单个目标的不同部位;既可攻击预定的固定目标,也可攻击飞机飞行过程中发现的新目标。

其作战使用过程随飞机类型、攻击方式和瞄准原理的不同而异。由于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是以装备合成孔径雷达和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的B-2A隐身战略轰炸机来投弹的,因此这里以此为例子进行介绍。F/A-18C投射该型炸弹,在程序上应该还有很多共同之处,由于这是F/A-18C首次投射该型炸弹,故准确投放程序还有待以后研究。

B-2A采用了中/高空水平轰炸方式,对预先计划的地面固定目标或停放的静止目标实施轰炸的过程,可分为地面/空中准备、空中瞄准和攻击、飞机返航等阶段:

地面准备

地面准备分别由作战计划人员和地勤人员实施。包括任务计划、制导控制装置自检测、制导控制装置与战斗部的组装、制导炸弹的装机等。

作战计划人员使用任务计划软件,根据作战任务,确定飞行航线以及各主要航路点、4颗跟踪卫星以及备份卫星的序号、JDAM制导炸弹数量、投弹点位置以及投弹初始条件、命中目标时的参数(如命中角),以确保获得最好的攻击效能。作战计划人员将任务计划内容通报作战飞行人员,并将制成的作战计划软件磁带装到飞机座舱上,从而将作战任务数据装入机载任务计算机。

地勤人员从弹药库将存放JDAM制导控制装置的包装箱运到外场装配站,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对其进行自检测,自检测时间约需5分钟;同时,将作战任务所需型号的炸弹弹体(如MK-83、BLU-109、MK-84、BLU-110)运到外场装配站,并将两者组装成为作战任务所需的JDAM制导炸弹,组装时间约需10分钟。然后,将该JDAM制导炸弹装到运弹车上,运到停机坪上的B-2A轰炸机机身下,采用挂弹车将其挂到机身左右两侧武器舱内的旋转式投射架上,每个投射架最多可挂8颗JDAM炸弹,挂弹时间约需6分钟。

空中准备

飞机挂载JDAM炸弹后,沿预定航线飞行。到达预定航路点时,通过机载MIL-STD-1760军械总线接口和炸弹上的投射电缆,将机载28伏直流电加到JDAM炸弹上,提供投弹前的空中准备和瞄准计算以及投弹操作所需的电源。

接通电源之后,JDAM炸弹处于预热状态,再次进行自检测,然后通过机载悬挂物管理系统,将预先计划的任务数据传输到JDAM炸弹尾部制导控制部件的任务计算机中。

由于B-2A采用武器舱内挂方式,在投射之前JDAM炸弹不可能跟踪卫星,因此必须在装弹时将所需要的几类关键任务数据加载在炸弹上,以保证炸弹从飞机武器舱内投射之后,弹载GPS接收机能快速截获由机载GPS接收机跟踪的4颗卫星。在飞机的飞行中,飞行员还可以根据战场形势变化重新选定攻击目标。

空中瞄准和攻击

当飞机飞到预定的投弹准备距离时,机身下的武器舱门打开,投射架处于弹射投放准备状态;当飞机飞到发射位置时,将开始投射JDAM炸弹。

炸弹与飞机安全分离后,一旦弹载GPS接收机截获到机载GPS接收机所跟踪的4颗选定卫星,炸弹便进入自主攻击预定目标阶段,各自沿预定弹道飞向各自目标或同一目标的不同部位。

④飞机返航

一旦JDAM炸弹从武器舱内按预定顺序投放完毕,飞机立即关闭舱门并沿预定航线返航。为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必须采用应急投弃方式将仍留在舱内旋转式投射架上的炸弹投掉。

在美国出动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JDAM制导炸弹攻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新闻界曾报道投了5颗JDAM。但从B-2A的弹舱结构布局来看,二个弹舱并排位于机身正下方纵轴线的两侧,每个弹舱在其旋转式投射架上可最多悬挂8颗GBU-31,总共最多可挂16颗GBU-31。

为保证飞机稳定飞行,所有炸弹都必须对称地悬挂在2个弹舱内,无论是投弹前、还是投弹后。因此B-2A是不可能带5颗GBU-31的,也不可能还留1颗GBU-31返航。因此该机至少带有6颗或6颗以上的偶数枚炸弹。这第六颗GBU-31要么已经钻到地下,而入口被建筑物破片掩盖;要么在返航时被抛弃到海底,成为危及过往舰船的定时炸弹。

“风暴之影”巡航导弹

“风暴之影”被视为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的替代品。“风暴之影”的突破能力和机动性更强。而且,“风暴之影”巡航导弹系统内大量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目标,自行飞行200多公里。为避开雷达的探测,这种导弹还可以进行距地面不到100米的低空飞行。

为避免打击错误目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风暴之影”巡航导弹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方式,即运用景象匹配方式来取代数字地图的地形匹配方式,这将使巡航导弹的攻击精度进一步提高。

这种导弹存储了打击目标的照片,依靠卫星系统,沿着预定轨道飞行,接近目标时,它会把打击目标同存储照片进行比较,如果图像不一致,它就将中止打击。

新的制导方式还能够适应地形起伏不太大的地域,并可使巡航导弹在制导过程中不再过多地依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该导弹采用惯性测量装置(NMU)、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雷达高度表的不同组合。

在90年代中期,法国和英国国防部提出要求,要求“风暴之影”导弹必须能单独依靠GPS作战。因此在飞行试验期间,试验了导弹依靠其抗干扰的GPS飞行和控制,同时在地面上空也验证了其使用航路点导航的能力。在此次飞行的最后阶段,导弹由安装在头部的自动红外成像(IIR)制导装置进行制导。

即使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受到干扰或收到虚假信息时,导弹仍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此外,景象匹配制导的运用,还能有效提高导弹的反应时间。

空气动力学家兰•加伍德说:“风暴之影”巡航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隐形巡航导弹,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巡航导弹”。

“神剑”制导炮弹

XM982“神剑”式155mm增程炮弹系列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制导型尾翼稳定增程155mm弹,是美军第一种全自主式制导炮弹,可以使用单一战斗部,也可以携带子弹药。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和弹载惯性导航系统,可精确投放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弹药、敏感和摧毁装甲弹“萨达姆”或单一侵彻战斗部,可全天候和在各种地形有效使用。

XM982的引信系统,用便携式增强型火炮引信感应装定器或“十字军战士”火炮用自动感应引信装定器用感应方法设置。目标、平台位置和GPS专用数据用感应方法输入炮弹头部的任务计算机。

一旦装有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弹药的炮弹飞抵预期位置,便射出子母弹筒,弹筒外壳胀开,径向撒布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弹药子弹药。

子弹药一旦命中,就产生向下的空心装药射流,同时子弹体爆炸成小型破片,以提供杀伤人员的效果,落地未起爆的那些子弹药将于几秒钟后自毁。XM982式模块化炮弹还适合携带产品改进型“萨达姆”子弹药或能侵彻203mm厚钢筋混凝土的单一战斗部。

XM982“神剑”155毫米制导炮弹可由目前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所有的榴弹炮发射,包括M109A6“帕拉丁”自行火炮、M777轻型牵引火炮和未来战斗系统的非直瞄火炮。

2005年9月,在尤马靶场进行的一次演示射击中,一发“神剑”炮弹击中了15公里距离上的目标,其弹着点距目标不足7米。在这一精度下,“神剑”被认为将能够减少附带损伤,提高友军的生存能力并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弹径:155mm

质量:48。124kg

射程:37km(由M109A6、M198和XM777式榴弹炮发射)47km(由“十字军战士”火炮发射)

子弹药数量64枚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弹药子弹药/每发炮弹

“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

20世纪90年代后,由德国DASA等公司研制的独眼巨人、以色列拉菲尔公司研制的道钉等导弹,为光纤制导导弹(FOGM)的代表作。

使FOGM发挥神奇功能的关键在于光纤的使用。与传统的金属导线相比,光纤具有直径小、质量轻、价格低廉、频宽高、信号衰减小等优势。

在这样的传输特性下,光纤可以做到在一个方向传送图像的同时,在另一个方向传送指令。美国早在1970年即以光纤替代金属导线进行FOGM与视距外作战的概念展示。

随着光纤技术的成熟与图像感测器的发展,使FOGM的概念更具有现实性,让射手的视野延伸,不论白天、夜晚或气候如何,均可全天候提供导弹的末端图像。

独眼巨人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1982-1984年间,当时的西德MBB公司利用改型的Mamba导弹进行了光纤制导的初步原理试验,其目的是验证光纤绕线轴、光纤传输图象和控制指令的可行性情况。试验距离为0.9-2.5公里。

1984年,两家公司联合提出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发展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在1984-1986年间,又利用法国生产的SS-11(或SS-12M)线导反坦克导弹做进一步改装试验,验证在几公里长的光纤中双向通信的可行性,试验弹上装有由陀螺稳定的昼夜电视摄像机。

在1987年12月-1989年间又进行多次实际尺寸导弹的发射和飞行试验。试验目的是验证光纤制导用于潜空导弹和反装甲导弹的有关情况,主要包括光纤放线速度、双向信息传输的能力和质量、传输距离以及人工制导的能力等。

试验距离多为6.5公里,最大达7公里。在测试时,导弹弹头装有电视摄象机,以150米的高度,150米/秒的速度飞行。

各项资料显示,当射程达60公里时,视频信号仍维持相同的性能。最终目标是将制导距离提高到60公里,甚至100公里,速度提高到350米/秒以上。自1989年开始,由德、法两国政府提供经费,估计总研制经费约为1.75亿美元。1992年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也加入进来。

独眼巨人导弹计划有潜空型和反装甲型两种。独眼巨人潜空型和反装甲型有许多异同。二者的弹径、射程和飞行速度相同,而弹长、导弹重量和战斗部重量有所不同。据估计,制导用的光纤也不尽相同。

潜空型光纤除了具有和反装甲光纤相同的性能要求外,在水密和强度方面可能会有更特殊的要求。二者在发射方法上也不同,反装甲型采用垂直发射,而潜空型则采用斜向发射。

独眼巨人的作战对象为反潜巡逻飞机和直升机。其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如下:弹长1.85米,弹径165毫米,导弹系统总重105公斤(其中运载器重62公斤,导弹重43公斤)作战距离10公里,飞行速度150米/秒(搜索时)和250米/秒(攻击时),最大过载15G,发射深度为潜艇潜望深度到水下300米,制导方式为光纤制导加红外热成像或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战斗部为3公斤高能炸药。,推进系统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型)或涡轮喷气发动机(生产型)。3公斤高能炸药战斗部。

独眼巨人的导弹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线导反坦克导弹,特别是米兰和霍特导弹的外形和结构。导弹采用圆柱形弹体,中部有4个十字型配置的用于控制方向的鸭式弹翼,尾部也有同样4个十字形配置的稳定翼,弹翼均可折叠,导弹头部装有红外或电视摄像机,光纤线轴装在尾部并由此放出。

导弹的推进系统在试验弹上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据估计其生产型可能采用西德航空技术公司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或法国微型涡轮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为防止损伤光纤,发动机尾部喷管是在弹体侧面伸出的。

战斗部装有3公斤重的高能炸药,备有独发和近炸两种引信。制导系统分弹上和艇上两部分,二者由光纤互传视频信息、各种测量数据和指令信号。

在试验弹中,导引头采用电视摄像机。但最新资料表明,在正式产品中可能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探测器或者毫米波探测器。后面两种探测器有更好的昼夜和全天候工作能力。

尽管导引头对于武器系统的效率与物质,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原则上,导引头的选择对于光纤制导导弹基本不构成太大问题。凡是可以产生视像或讯号的东西,都可作为光纤导弹的寻标器。光学纤维宽波带能力使它能与不同的感测器——普通电视、电荷耦合摄影机、红外线、雷达、毫米波等同时使用。

一个可以提供清晰视像,且能让发射者辨识目标、追踪目标、导引导弹撞击目标的导引头,当然是光纤导引导弹的必备之物。幸运的是,焦面阵列技术正快速进步,且其技术风险很低。

使用近百个感测器作焦面阵列的技术,将使光纤导引导弹如虎添翼。虽然,焦面阵列被动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白天,也可用于夜间作战,但其性能会受浓烟、浓雾、高浓度、热度等因素影响而降低。可以想象的是,焦面阵列终将被毫米波雷达所取代,因为,毫米波雷达能穿透烟、雾、大雨,适用于各种天候作战。

红箭-73B反坦克导弹

我国第一代改进型反坦克导弹,适于单兵携带、地面发射或车载发射。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简易野战共事。弹径120毫米,弹重11.7千克,射程3000米,能破钢甲180毫米。采用光学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红外半自动制导方式。改进后的系统保留了手动操作功能。全武器系统由导弹、发射装置和地面控制设备等组成。

红箭-73B反坦克导弹的参数

全弹重:11.7千克

弹长:0.869米

弹径:0.12米

翼展:0.349米

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

最小射程:400米

飞行速度:120米/秒

射速:2枚/分

破甲威力:180毫米/65度

“米兰”反坦克导弹

“米兰”导弹由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1972年装备部队,是轻型中程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典型代表。目前装备的主要是改型弹“米兰2”,装备近40个国家,曾多次用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实战证明十分有效。

弹长760毫米,弹径103毫米,弹重6.7公斤,系统全重27公斤,破甲厚度700毫米,射程25-2000米。“米兰2”弹径115毫米,破甲厚度1000毫米。

美国“陶”反坦克导弹

“陶”是美军1978年装备的第二代远程重型反坦克导弹,先后出现有四种型号,目前主要装备“陶2”和“陶2A”。“陶”是世界上产量最大,装备国家最多的反坦克导弹,曾在越南,中东和两伊战争中大量使用。

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共发射了1500多枚,直升机载“陶”与“海尔法”导弹的配合使用,取得了显著的作战效果。

“陶2”导弹

“陶2”导弹长1177毫米,弹径152毫米,弹重21.5公斤,射程65-3750米,破甲厚度1030毫米。“陶2A”配用双级串联战斗部,可以击毁披挂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

该弹是美国陆军装备使用的新型反坦克导弹,其名称“陶”为“导管发射、光学跟踪、有线制导”拟取代106mm无后座力反坦克炮和SS.11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供地面战车和武装直升机用来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地下工事等坚固目标。

生产

该弹由美国原休斯飞机公司、现休斯导弹系统公司(HughesMissileSystems)于1962年开始研究,1965年开始在地面战车上试射,1966年10月在UH-1B直升机上首次试射,1968年12月开始投产,1970年车载基本型——BGM-71A开始进入美国陆军地面部队服役,1975年机载基本型BGM-71B装备美国陆军“眼镜蛇”AH-1S武装直升机,1962~1979年AGM-71A/B型的研制经费为1.878亿美元,已交付近32万枚,月产量2000~3000枚。

从1979年8月开始,在基本型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由BGM-71A/B/C/D/E/F多种型号组成的完整的反坦克导弹系列,其中改进型号BGM-71C/D/E/F的研制费247.0百万美元,采购费2649.7百万美元,总计2896.7百万美元,制造样弹68枚,批生产总数188459枚,月生产率3000枚,单价1.4万美元。

该弹1972年首次投入越南战场使用,随后由以色列和伊朗用于中东战场,1991年美军用于海湾战争。该系列导弹除装备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外,还向其他国家大量外销出口。

参数

该系列导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有3°后掠角的后斜切梢矩形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与弹翼成45°角的矩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尾舵均为折叠式,处于发射筒时,前者向后折叠、后者向前折叠;离开发射筒时,两者分别向前、后展开。

该发射筒带有防护装甲,既是导弹发射器,又是导弹贮存器,贮存期10年。弹体呈圆柱形,头部呈半球形,弹体内部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各型号导弹的气动外形布局相同,通过更换不同舱段,构成满足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其他军兵种需要的各种导弹型号。

基本型筒装导弹全长1.281m,最大外径218mm,定心块直径152.7mm,筒装导弹全重24.5kg。导弹本身在结构上,从前到后分为5个舱段:战斗部舱、电子设备舱、主发动机舱、中舱和尾舱,各舱段之间通过环形凹槽连接。除发动机壳体及气瓶使用钢材外,弹体大部分零部件采用铝合金制成。

基本型战斗部舱装有空心装药聚能破甲战斗部和触发引信。战斗部由风帽、内罩、主炸药、传爆药、药型罩及壳体组成。等壁厚的紫铜药型罩经车加工制成,风帽和内罩采用旋压成型。主炸药为奥克托尔高能炸药,重2.431kg,其成分为黑索金75.4%,梯恩梯24.6%,用真空振动精密铸装法装入战斗部壳体,传爆药柱采用压制成型。战斗部静破甲能力为45号钢靶板穿透厚度586mm,复合靶板穿透厚度505mm。

触发引信采用M114全保险电容式机电引信,包括由风帽和内罩构成的头部触发开关、雷管、起动电源、保险器,以及保险执行机构组成,起动电源为装在电子舱内靠弹上蓄电池充电的电容器,引信解除保险距离为46~65m。改进型战斗部的头部装有长度不同的外伸式触发探头,以提供远距引爆能力电子设备舱装有一系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用于对来自陀螺仪的导弹姿态信号和来自机载/地面控制系统的导线指令信号进行比较,形成控制舵机工作的方波信号,传给中舱舵机并控制4片尾舵运动,操纵导弹产生俯仰、偏航和滚转运动。

主发动机舱内装1台K41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以使导弹加速飞行。该发动机由燃烧室壳体、喷管座、喷管、主药柱、点火管、挡药板、密封圈、发火器、引燃药盒、点火药柱和药绳组成。

两个喷口分别位于弹体中部两侧,单根主装药柱为平台型浇铸双基药,最大推力352.16dN,工作时间为1.6s,燃料重量2.58kg,点火管纵贯燃烧室中心,内装发火器、引燃药盒和缠有药绳的点火药柱,依次引燃主装药。发动机壳体均用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18Ni300和18Ni250,由熔模铸造预制坯件经一次冷强力旋压成型,机械强度高达σ6=239.5kg/mm2。

中舱装有采用冷却氮气驱动的反作用式三自由度陀螺仪、采用脉冲调宽工作原理的冷却氦气驱动的舵机和作为弹上电源的3个蓄电池。

该陀螺仪测量导弹倾斜/偏航角误差,并将其送往电子设备舱处理,转换成弹体倾斜稳定/偏航阻尼指令信号,与来自机载/地面控制系统的导线指令信号进行比较,形成控制舵机工作的方波信号,传给尾舱舵机并控制4片尾舵偏转,操纵导弹产生所需的俯仰、偏航和滚转运动。

滚转角信号在导弹整个飞行过程中始终提供给倾斜稳定系统,而偏航角误差信号只持续0.76s,以减少初始扰动影响。

舵机装置系脉冲调宽工作原理的冷气式舵机,由气瓶(内装氦气)、开瓶器、减压器、4个电磁阀和4个作动器组成,4个作动器通过拉杆、弹簧分别控制着4个控制舵面偏转。弹上3个蓄电池为红外光源,电子设备舱、引信解除保险、主发动机点火和开启舵机气瓶提供电源。

尾舱内部中央装有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其四周分布有导线盒、红外光源、冷气瓶等。尾舱外部则是4片控制舵面。

该发动机作为助推器用于导弹发射,使导弹获得飞离发射筒的能量,其由燃烧室、喷管、药柱和点火器组成,采用4根M7螺压双基管状药柱,最大推力3454.1dN,比冲220.1s,工作时间0.044s,燃料重量0.545kg。与主发动机壳体相同,亦采用18Ni300和18Ni250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制成,由熔模铸造预制坯件经一次冷强力旋压成型,机械强度高达σ6=239.5kg/mm2。

向电子设备舱传输机载/地面控制指令信号的2根镀铜钢丝导线,分别缠绕在装于尾舱的2个导线盒的线管上,其另一端则穿过弹体上的孔连到导弹发射筒前端的切线器上,导线长度与其最大射程基本相同,当导弹飞完全程后由该切线器将导线切断。

基本型导弹的红外光源为一个由振荡电路控制的氙灯,可发出1.35μm和0.94μm两种波长的5kHz脉冲可见红外光,分别供红外测角仪的宽/窄视场探测器探测;改进型导弹除氙灯外,还有1个硼/钛化合物曳光管。

系列导弹

该系列导弹在性能水平上横跨第二、三、四代产品,分为7个档次:

第1挡BGM-71A/B,为基本型,称之为“陶”(TOW),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

第2挡BGM-71C,为改进型,称之为“陶改”(ITOW),亦有的称之为“陶1”,属于过渡性第二代半产品第3挡BGM-71D,为新一代改进型,称之为“陶”2(TOW2),属于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第4挡BGM-71E,为D的改进型,称之为“陶”2A(TOW2A),属于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第5挡BGM-71F,称之为“陶”2B(TOW2B),属于第三代先进反坦克导弹。

第6挡为F的改进型,称之为“陶再改”(FITOW),属于第三代先进反坦克导弹。

第7挡为新一代改进型,称之为“先进重型导弹系统”(AdvancedMissileSystem-Heavy,AMS-H),属于第四代反坦克导弹。

美国”龙”反坦克导弹

“龙”是美军1974年装备的第二代单兵便携、肩射反坦克导弹,主要用于中距离反坦克,可攻击坦克、步兵战车和其它装甲车辆,也可攻击野战工事等目标。

导弹的动力装置为向后斜置于弹体上的60个小型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弹长746毫米,弹径114毫米,弹重6.13公斤,破甲厚度500毫米,射程25-1000米,系统全重13.47公斤。

“龙”导弹射程近、威力小,其改进型“龙2”、“龙3”的射程和威力有大幅度提高。

美国“掠夺者”反坦克导弹

“掠夺者”是美国自1990年开始研制的单兵便携式近程反坦克导弹,目的是为了满足海军陆战队近距离反坦克和市区反坦克作战的需要。目前处于工程制造阶段,预计2001年装备部队。

系统全重8公斤,与一般火箭筒重量相仿。弹长860毫米,弹径140毫米,初速34.8米/秒,最大飞行速度300米/秒,射程17/700米。能在狭窄空间发射,适合于城市巷战。配有自锻破片战斗部和双模传感器,能攻击坦克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