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习标兵

  • 李祥麟说:“活着就要拼命干社会主义,与其病死在床上,不如献身在战斗岗位上。”
  • 张中周淡淡一笑说:“共产党的干部为群众干事,这是天经地义!”
  • 一些老朋友为子女和亲友说情,他用手指着头上的国徽说:“我不能给它抹黑”。

焦裕禄式的好党员李祥麟

李祥麟是上海第七化纤厂的党总支书记。他患有重病,1969年,切除了脾脏;1974年,他患了胃癌,胃切除了四分之三。

两次大手术之后,李祥麟身体一直很虚弱,胃部经常剧痛,有时彻夜不眠。但是,他在第七化纤厂工作7年中,一直为坚持改变这个厂落后面貌,同癌症作斗争。

李祥麟说:“活着就要拼命干社会主义,与其病死在床上,不如献身在战斗岗位上。”

李祥麟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誓言,被人们誉为“活着的焦裕禄”。

1970年,李祥麟切除脾脏不久就来到第七化纤厂。当时,李祥麟顶住来自“四人帮”的压力,坚决清除了领导班子中有问题的人,整顿了领导班子。同时,落实党的政策,把大批好同志解放出来,安排了工作。

李祥麟和党总支的多数同志坚决抵制各种歪风,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在当时,他的胃大量出血,同志们把他送进了医院。但他没等健康恢复,就急着回厂工作。

李祥麟的胃经常剧痛,他却一声不吭,带领大家开展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他们大干了3年,自力更生建造了一座四层楼高的纺涤纶丝的转鼓房,使原来只能生产棉浆粕的工厂发展成为生产涤纶的化纤厂,把一个落后工厂变为先进工厂,生产年年上升。

1974年,李祥麟得了胃癌,要立即动手术。他拿着医院的病情诊断书,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想:现在我能离开工厂吗?不能。我决不能在这个时候下火线!

李祥麟把诊断书藏进口袋,回到厂里。

一天,厂医务室收到医院让李祥麟住院治疗的通知单,他患癌症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全厂。

许多同志拥向党总支办公室,小小的房间,一层又一层地围满了含着泪花的人。有的安慰他,有的劝他马上住院。

李祥麟深情地望着大家,微笑着说:“同志们,不要为我难过。”

……

中央粉碎“四人帮”后,一切工作都开始步入正轨。

李祥麟又及时用党的方针、政策,统一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对真正改正了错误的同志,政治上一样信任,工作上一样支持,感情上一样亲近,生活上一样关心。

李祥麟带领全厂职工认真学习大庆经验,针对领导班子中“软、散、懒”的状况,认真开展整风,一共进行了5次,使大家分清了路线是非,齐心协力地投入生产之中。

这时期,李祥麟的身体还十分虚弱,医生一再叮嘱他在家休息。可是,他瞒着医生,藏起病假单,硬是每天同工人群众一起战斗10几个钟头。

李祥麟的爱人原来反对他这样拼命干,担心他病倒了。他就把一家人召集在一起,深情地对他们说:“王铁人同志宁愿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我宁愿少活20年,也要把大庆红旗插在七纤厂。我的一切是属于党的,不把七纤厂办成大庆式企业,我死也不甘心。”

他爱人被说服了,感动地说:“你放心地干吧!家务事我包下来,支持你学大庆。”

李祥麟还给在崇明农场的小女儿写信,要她把自己带的一个生产班办成大庆式班组。

学大庆,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七纤厂的领导班子经过几次整风,逐渐培育起实干苦干精神。这种精神是李祥麟带的头。

李祥麟经常对同志们说:“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如果只讲不干,指挥就要失灵;只有苦干实干,才能带领群众前进,大展社会主义宏图。”

李祥麟常常忘记自己是病人,同工人一样干活。厂里没有专职的搬运工,成百吨的涤纶原料全靠大家义务劳动搬运。每一次扛包都少不了李祥麟。

大家怕他累垮了,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大家能干,我也能干。”

看着他把50斤重的料包,一包一包扛进仓库,同志们又是心疼,又是感动。大家说:“有这样的好领导,再苦再累我们心里也是甜的。”

厂里的消防室,在原来曾经被取消了。李祥麟为了确保工人安全生产,选了一个空地,带领大家动手盖起了一个消防室。

工人的自行车没处放,他组织工人义务劳动一天,搬走了50吨废铁,腾出一条走道,搭起了一个车棚。

工人对食堂有意见,他立即派人去食堂蹲点,又调一名党员去加强领导,自己也经常去食堂劳动,使食堂做到了花色品种经常变,热菜热汤暖人心。

第七化纤厂的生产上去了,老李却更瘦了。身患重病的李祥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教育着人们。他对自己“约法三章”:

一是艰苦奋斗,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二是拒绝收礼;三是不搞特殊化,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李祥麟从不乱花一分钱,不轻易添一件新衣服。他住院时,有人送给他两支红参,他婉言谢绝,怎么也不肯收。

每年除夕,他总要对全家进行一次忆苦教育。她的大女儿毕业后分配在化工厂硝酸车间当操作工。硝酸车间腐蚀性强,容易引起烧伤事故,大女儿不大安心这个工作。李祥麟就对她说:“你在硝酸厂工作,要感到责任重大。多产一吨酸,就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多贡献一分力量,你绝不能忘记老一辈过去的苦,辜负毛主席对你们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啊!”

他的大女儿从此努力改造世界观,努力工作,197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祥麟经常说:“生我的是爹娘,养我的是党和毛主席。活着为党工作,死了也甘心。”

他经常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到深夜。为了不影响家里人休息,他专门装了一盏台灯。邻居们常常看到他家中那盏小台灯深夜还亮着。

他胃部有时剧烈疼痛,头上冒着黄豆般的汗珠,双手顶着胃部,仍然坚持学习。他爱人一觉醒来,劝他注意身体;孩子们醒了,也劝他注意休息。

李祥麟一边安慰家里人,一边说:“我知道我的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学习,脑子里整天围着疾病转,革命意志就会衰退,怎能去战胜疾病?现在抓紧学习也是为了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疾病在身不可怕,只怕思想感染疾病。”

这些话,深深感动了全家人。后来,他家添置了一把藤椅。他坐这把藤椅不是为了舒服,而是为了借助藤椅的把手,用手顶着胃部,减轻疼痛,更专心地学习。

1977年,一个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在上海全市兴起。上海纺织局党委做出决定,要求纺织系统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认真学习李祥麟同志革命加拼命的战斗精神,对照自己,找出差距,制订和修改革命化措施。

照着焦裕禄做的张中周

1987年,豫东开封县的持续干旱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全县118万亩耕地,上年有收获的不足20万亩。许多农民家中的主食,只剩下麸皮和玉米面。

这年元月,40多岁的张中周担任了开封县委书记。他翻开一份统计资料:开封县从1951年到1986年的35年中,旱灾18年,涝灾11年,基本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6年。

张中周的心里沉甸甸的。

张中周生长在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即兰考县。从小经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的肆虐,饱尝穷困饥寒的滋味。焦裕禄带领兰考干部群众向“三害”开战的时候,他正念高中。焦书记为兰考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深深植根在他的心里。

1972年,张中周任兰考县城关乡杨山寨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将3000亩沙荒地改造成良田,粮食总产一年翻了一番。

1975年,张中周在兰考县张君墓乡王岔楼村蹲点,和群众一起平地打畦,打井配套,把300多亩土地变成水浇地,全村粮食增长一倍多。

1978年,张中周到杨山寨村任党支部书记,兼城关乡党委书记。在那里,他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年就结束了这个村群众外出讨饭的历史,还卖给国家余粮1900公斤。

张中周说:“当上这干部,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里有群众,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几件事。”

开封县要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是水。张中周率领开封县干部群众打的第一个硬仗就是“北水南调”工程。

开封北临黄河,水资源丰富。张中周认为,要根除旱灾对开封县的威胁,必须扩大引黄灌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

由于过去引黄曾有过带来盐碱回升的教训,有些干部对引黄灌溉存有疑虑。

张中周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旱灾,不能因为怕噎就不敢吃馍,敢于迎难而上才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张中周为了摸透黄河水的“脾气”,带领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顶烈日,冒严寒,行程4万多公里,总结出既能引黄灌溉,又能有效防止盐碱回升的科学办法。

在施工时,张中周更是一心扑在工地上。1987年农历腊月三十,南引的黄河水离八里湾乡的阎楼村只差几百米。大年初一清早,他匆匆来到阎楼村的水利工地,和大家一块干。阎楼村的群众深受感动,两天的任务一天就完成了。

1988年,“北水南调”工程受益的21万亩麦子先后灌上黄河水,全年夏秋两季增产粮食2643万公斤。

1988年,张中周又带领开封县的干部群众又投入另一项大型引黄工程,即“西水东引”。

本来,这项工程按照省有关部门的规划,要在1992年后才能安排。张中周打的却是另一个算盘:4年中如果连续干旱,灌区就要减产1.2亿公斤粮食,国家和群众就要蒙受重大损失。不能等,坚决不能等。

1988年麦播后,张中周和各级干部带领5个乡的6万名劳力奋战8天,完成了26公里长的干渠主体工程,动土84万立方米。

为了解决桥、涵、闸等配套工程的投资,张中周和县委班子发动群众筹集起100多万元,加上省市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办公室及时拨款103万元,终于使“西水东引”工程的63座桥、涵、闸在1989年的春天全部完成。

1989年3月,小麦返青,又遇天旱。正当陈留分干灌区20多万群众翘首盼水的时候,却因总干渠中牟县境内建闸不能放水,眼看着小麦旱得卷了叶,群众急了,干部急了,张中周的心情更急,他找省里拨款20万元,从建闸处挖引河向开封县放水。

引河挖好了,但因东漳闸基清理工作没有完成仍不能放水。张中周又率领几名干部和民工开赴东漳闸工地,既当队长又当民工,每天一身泥水一身汗。

经过六天五夜的苦干,提前7天竣工。当黄河水顺着干渠流进块块麦田时,群众比过年还高兴。疲惫不堪的张中周没进家门,又拿着手电筒到容易跑水的地段检查去了。

后来,开封县无须因天旱而惊慌失措了。自1987年以来,开封县水浇地面积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递增,粮食、棉花、油料连年增产。

说起这些成绩,张中周淡淡一笑:

共产党的干部为群众干事,这是天经地义!

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宋达夫

宋达夫1932年出生在辽宁大洼,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十八期学员。

宋达夫1957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历任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公安局治安股长、秘书股长、副局长、局长、县委副书记,1982年5月任阜新市公安局局长。1990年,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

宋达夫从警40余年来,他克己奉公、率先垂范,强忍着身体的巨大病痛忘我工作,为公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后受奖40余次,被辽宁省公安厅命名为“苦干实干的带头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模范公安局长”,荣立二等功一次。1990年5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1982年5月,宋达夫调任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局局长。他从抓领导班子建设入手,狠抓党组自身建设。

1983年,他提出公安机关改革的10条设想。1984年,他主持制定改革领导作风、加强党组自身建设的规定和基层公安派出所改革的12项措施。

1985年,他亲自起草“关于刹住吃喝风的决定”和“认真接待群众报案的命令”,以及“关于停止一切赞助活动的通知”。

1986年,他建议把每月25日定为“民警纪检日”,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1987年,他提出“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工作水平”的奋斗目标。

1989年,他又主持制定了《党组成员保持自身廉洁的约法八章》,亲自起草了《关于在一定范围内禁酒的决定》。从严治警的规定、决定、命令下发后,对保持队伍廉洁,加强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宋达夫重视刑侦工作,狠抓治安管理。几年中发生的重大刑事案件80%的现场都有宋达夫的足迹和身影。

1978年4月,在他带领民警侦破一起抢劫杀人案的关键时刻,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他忍着沉痛的心情放弃了回家看望,两天后接到父亲病故的消息,才连夜赶回盘锦老家。处理完父亲丧事的第二天,他又告别母亲和亲友,毅然返回破案第一线,经过紧张的工作很快破了案。

几十年的公安工作,宋达夫深深懂得秉公执法和廉洁奉公的份量。

1985年,市局机关先后从社会青年和部队退伍军人中招收两批民警,这期间说情的、递条子的接踵而来,宋达夫就是不给“面子”,不开“口子”。

一些老朋友为子女和亲友说情,他用手指着头上的国徽说:“我不能给它抹黑”。

有一天,有一位朋友怀揣一笔钱到宋达夫家,想为他劳教的儿子办个保外就医。宋达夫推开钱说:“你是想把儿子整出来,把我送进去呀!”来人很不满意地走了,从此再没登门。

宋达夫严格要求别人更严于律己,他身居要职,可他父母兄妹的户口都在农村。他3个孩子,两个在大集体单位工作。他因私事用了一次公家汽车,按规定交纳了40元的汽油费。

宋达夫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想着群众利益,时刻念着群众的疾苦。他发现有的民警接待群众报案不热情、不认真,就与其他领导商量,下发了《认真接待群众报案的命令》,从而转变了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使警民关系得到了改善。

不了解宋达夫的人会认为他是个身体健壮的汉子,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是身体多病的强者。由于长期废寝忘食地拼体力工作,使他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胃切除三分之二,腰椎假性滑脱,骨质增生,结肠炎,经常低烧不止,牙齿大部分脱落,但他没有被疾病吓倒。

他有两件宝:一是“钢背心”,二是“铁围腰”。有时腰椎疼痛难忍时,他就穿上“铁背心”,系上“铁围腰”,支撑着工作。

1988年10月,他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肺部有阴影,医生嘱咐他到别的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其他局领导劝他继续检查时,他却说:“年终要到了,工作又这么忙,哪有时间去检查,以后再说吧。”

1989年12月15日,阜新市阜广商场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持枪抢劫案,更夫被绑,价值6万多元的商品被抢。

宋达夫为尽快破获此案,拖着虚弱的身体,同参战民警多次分析案情,制定侦查方案。凭着他多年的经验,同局其他领导一同指挥战斗,很快破了案。

1990年1月19日,他从大连开会回来,以为自己患了感冒,到医院检查,发现身患肺癌。

医生查阅宋达夫的病历,发现他的“健康证”上竟没有任何记录,3年的健康检查,他都因工作忙,一次也没参加。

在春节期间,其他局领导知道他已患了肺癌,就告知办公室不要安排他假期值班,但他发现总值班表上没有他的名字时,他又亲自填上了自己的名字。弥留之际,他仍在关心社会治安状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两袖清风,一尘不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公安战线上的焦裕禄式好干部宋达夫的真实写照!

军中焦裕禄式的陆妙生

1990年元旦过后的第一个飞行日,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飞行学院团政委陆妙生高烧未退,就穿上大衣,又出现在机场上。

团长胡福生和其他飞行干部,见政委用手抵着腹部,脸色蜡黄,劝他回去休息。他说:“节后第一个飞行日,我怎能不到场呢?保证飞行安全要紧!”

了解陆妙生的人知道,他已不是第一次这样对待自己了。

有一回,他在礼堂给干部战士讲课,突然腹部疼痛难忍,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流下来。他用手抵着腹部,硬是把课讲完才离开讲台。

院团领导发现陆妙生身体状况不好,督促他去医院检查,卫生所也为他联系好了医院,可他都以工作忙、走不开为由,一推再推。他以为自己患的是胃病,坚持工作着。

然而,这次陆妙生坚持不住了。到了晚上,病情加剧,晕倒在自己家的厕所里。

团长派车强行把他送往运城医院。医生检查后吃惊地问:“怎么现在才来看病?”

当干部、战士、职工、家属得知陆妙生要转院到北京治疗的消息,纷纷前往送行。许多人流泪了,有的哭出了声。

陆妙生,江苏海门县人,1949年出生,1968年入伍,历任飞行学员、管理员、指导员、飞行大队政委、团政治处主任。1986年6月,他被派到连续两年没沾先进边的某团当政委。

像往常一样,上班他第一个到办公室,下班他最后一个离开,工作走在前,脏活累活抢着干。

上任不久,团里接受了铺设钢板跑道的任务。7月的晋南,白天的温度有时高达39度,陆妙生和战士们一道,抬着被晒得发烫的钢板,一块一块地对接。战士两班倒,他却连轴干。

一个月过去了,工程提前完工。两条由7万多块钢板组成的跑道,舒展在大地上。

飞行部队的中心任务是飞行训练。无论春夏秋冬,每逢飞行日,只要陆妙生在团里,就到外场跟班。参加飞行的人员休息了,他却照常处理日常事务。

陆妙生的心里没有自己,他想的是工作、他人。

飞行中队长王文干1984年结婚后,一直与妻子两地分居,生活上难处很多。陆妙生心里很不安。他白天找地方领导,晚上找接收单位的领导,一个月内,10多次奔波,终于促成了事情的解决。

几年来,他帮助许多干部结束了“牛郎织女”的生活。他说,要使干部以部队为家,领导就要关心他们的家。

他妻子所在的单位不景气,几次催他到地方“活动活动”,调动工作。他却说:“团里还有部分家属的工作没有着落,你有个单位就不错了。”

部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的送礼风有时也刮进营房。1986年,团里要修建大礼堂,许多包工队的头头纷纷找到团里要求承包。

一天晚上,一个包工头悄悄敲响了陆妙生家的门:“陆政委,这项工程如能包给我,我愿给你一万元。”

陆妙生一听,当即顶了回去:“你以为用钱就能买通一切?用不着给我来这一套,你也别想承包我们的工程!”

陆妙生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公家的便宜一点不沾。他当政委以来,从未吃过空勤灶的饭菜,即使在他跟班飞行和犯病的时候,也不例外。他解释说:“地勤人员不准吃空勤灶,这是规定。如果我带头吃了,其他地勤人员会怎么看?”

陆妙生的模范行动影响着党委一班人,激励着全团官兵。他当政委4年,团党委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

陆妙生住进了空军总院。手术后的第二天,院政委去看望他,他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没有把身体保养好,耽误了工作……”说完,他自己流下了眼泪。

在场的医生、护士、陪床人员也都热泪盈眶。

后来,病魔夺去了陆妙生的宝贵生命,但他的精神却铭刻在军营之中。

像焦裕禄那样做官的苏宁

1991年4月下旬,一个响亮的名字震撼着关东大地。苏宁,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参谋长,他舍己救人的壮举和攀登现代化建设高峰的事迹令人感奋不已。

士兵们称他是“绝对可以信赖的好领导、老大哥”,将军们说他是“让人放心的最有希望的接班人”。大学生们纷纷议论:“我们找到了好榜样。”一些个体户自动捐款,要为他立碑塑像。总参谋部炮兵部痛惜失去了一个难得的人才,赞扬他“高尚的品质值得全军炮兵指战员学习”……

一位年仅37岁的军人,一个基层干部,为什么能拨动千百万人的心弦,为什么获得这样高的评价?

那是海湾战争打响后,战争震撼了全世界,也震动着苏宁的心。他怀着危机感、紧迫感,紧盯着电视屏幕,盯着现代和未来的作战方式……钢铁与钢铁撞击,高技术与高技术对抗,大纵深、立体化、全方位的较量。海湾在为全世界的军人上课。

苏宁深深懂得,双方装备出现的强烈反差,新的作战方式的出现,如果不透彻地研究,在未来的战场上那将意味着什么?

晚上,他常常彻夜难眠,苦苦思索。

祖国把剑与盾交给苏宁这一代军人,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始终萦绕在他们的脑际:如何打赢未来的战争?

作为军人,随时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苏宁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

他入伍后经历了两次紧急战备行动。当时,他告慰自己的父母:“请放心,祖国一旦有战事,儿子绝不给你们丢脸!”

他深知,牺牲精神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科学的头脑和现代技术的武装,在未来的战场上照样难打胜仗。

他激动不已,思维的灵光上下奔突;他焦虑万分,9平方米寝室,难容他胸中的全球战场!面对未来战争的需要,他反馈出一系列研究和训练课题,即他提出要大力加强部队的心理训练,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导弹射手进行战场音响模拟训练。

他和团长商量,决定从减少指挥程序、实现指挥自动化方面考虑,改革有关设备,并且着手进行试制。

他看到海湾战场陆军主要是装甲兵对抗,于是他提出加强对打坦克的研究,写出了《反坦克导弹山地高差耗线现象的研究报告》。这一研究得到军首长的称赞。

其实,苏宁对现代战争的研究和思考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

1981年,他就大胆提出把计算机引入决策系统。他只有初中文化,却要攀登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高峰,难如登天!可他着了魔、入了迷,用蚂蚁啃骨头的拼劲去攻克难关。

他的兜里总是揣满了小纸片,有了新的灵感就及时捕捉住;他寝室的床上、桌子上常常摊满各种书籍,来了客人找个座位都困难;他跑大学,去研究所,和专家广泛联系,学习计算机语言,就连他妻子书信的背面也布满了演算公式。

经过近两年的顽强拼搏,他终于完成了包括几千个数据、上万个计算公式、共两万余字的《摩步师攻防作战计算机决策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这一研究成果立即引起总参谋部和军事科研单位的极大关注。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军队指挥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立即组织人员对此方案进行全面论证以至最终完成,并在全军推广。

现代化的微机和电脑可以演示出复杂的未来战场,却难以计算出苏宁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和忠诚!

海湾战争促使他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过去所进行的军事理论研究。他明白,“战争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军事理论的较量,没有高超的谋略,就要在未来的战场上被动挨打。”

他这个军事运筹学会、军事统筹学会、经济数学研究会和总参炮兵射击学会的会员,撰写和发表了60多篇论文,共50余万字。其中《对现代作战中“非物质战斗力损耗理论”的探讨》一文,在全国军事运筹学会和军事系统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表,立即引起强烈震动。

全军军事运筹学会秘书长陈庆华教授认为,这个理论填补了军事运筹学研究的空白,为动态地研究军队作战能力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总参炮兵部的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建议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一个基层指挥员在理论研究上达到这个高度,可以称得上是辉煌的一页。

可是面对未来的战场,他却感到许许多多新的不满。海湾战争刚刚结束的一个月之内,苏宁便撰写和修改了3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战友们认为,“苏宁那颗心都钻到军队这一行里啦!”

3年炮兵学院的深造使苏宁开阔了眼界,可也错过了提升的机会。

回到原部队,他当连长时手下的排长已经成了副团长,他依然是一个副营职的股长,直到1990年12月才正式下达参谋长的任命。当时这位入伍22年的老兵,还是个少校军衔,职务大大落在同年兵的后面。

深冬的一天,转业到地方的一个战友到国外留学,苏宁去送行。他十分同情地劝苏宁:“这年头都去挣大钱啦,别鼓捣你那些玩艺了,在部队没啥发展,靠你老父亲的关系赶快转业吧,凭你的那个聪明和拼劲,到地方肯定能混出个样儿来!”

回家路上,他和妻子武庆华默默无语。妻子悄声道:“你也不能在部队呆一辈子,趁年轻到地方找一个好位置,也好管管这个家!”

苏宁抬起头,握住妻子的手,缓缓说道:“个人生活安逸,那是一个小家庭的事,可我所从事的职业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一个人有生之年不为国家、军队做点事,那还有什么意思!360行,唯有军人是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服务的,我喜欢这一行!”

正是靠的这种对祖国和人民的拳拳之心,才能使苏宁在军营默默耕耘了22年。他在基层指挥员的岗位上研究的是最高统帅部关心的大课题。他这个普通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融汇于胸中,以他的忠诚、才华和智慧为祖国服务。

北国冬夜,风雪肆虐,寒冷刺骨,部队正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执行煤气工程管线的挖掘任务。

刚刚夜战归来的苏宁,披着满身冰霜,拖着疲惫的双腿,推门走进屋来。

王有田副处长急忙迎过去说道:“参谋长,今天你一定要睡那个热炕头,你裤子和鞋都湿透了,要生病啊!”

苏宁笑着摆摆手:“别争了,都一样。”说完,脱掉湿漉漉的衣服,钻进了炕梢的被窝。

寒夜难挨,王有田睡在炕头还觉冷,可心中却热浪翻滚,思绪万千。参谋长啊!你是全工地最高的首长,可你跳进没膝深的冰水里和战士们一样挥锹抡镐。棉鞋底蹬折了,你换双单鞋继续干;你顶着寒风,坐着锹把,啃硬馒头,喝带冰茬的菜汤;你湿透的衣裤被寒风冻成了梆梆硬的“铁皮”,那腿受得了吗?你腰疼、腿疼,又在拉肚子,多需要一个热炕头啊!我们中间夹着5个战士,可你硬是不让任何人换一换!你心里总是想着别人,可恰恰忘了自己!

清晨,只睡了四五个小时的苏宁爬起来就要赶往工地,团后勤处王副处长一把拽住他说:“今天你休息,多睡一会儿,我替你去干!”

苏宁感激战友的关怀,动情地说:“老王啊!你的好意我领了。施工到了关键时刻,战士们很苦哇!我们当干部的,让别人干的事,自己首先要去干。战士们都在睁着眼睛看我们呢!”说完推门奔向工地。

王有田理解自己的首长。苏宁平时常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1000多名战士,就像一批批种子,要流向全国各地,我们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烙印。我们担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有责任把战士们培养成开拓的一代、艰苦奋斗的一代、一心为公的一代;必须时时处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风范给群众树立真正共产党人的形象!

这种为党、为祖国增光添彩的强烈责任感,使苏宁在衣食住行诸项生活小事上也处处严于自律。

走进营房中,苏宁那间9平方米的背阴寝室,人们发现,这里俭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硬板床、油漆剥落的两屉桌,竹壳暖瓶、辣椒酱、方便面、挖野菜的小刀……

再看床上,单薄的黄军被、白床单,还有那当战士时用的包着衣服的白包袱。当兵的都明白,这便是军人的枕头。

当年与他一道工作的指导员、教导员、公务员、医生都证明,苏宁军旅生涯22年,就枕在小包袱上安眠。

在这间小屋,作训股长李建村抚摸着苏宁那沾满鲜血的棉线黄绒衣、绒裤、蓝色的腈纶衫,不禁热泪涌出:“参谋长啊,这都是10多年的老玩艺啦,战士都不愿穿了,可你还穿……”

改革开放10几年了,当吃住更好、穿得更舒适成为许多人追求的时候,苏宁这种生活水准使人们难以理解。

妻子为他买来西服、皮鞋,可他不愿穿,还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妻子:“咱们干部子弟,应该保持爸爸在延安时期那种俭朴的作风,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像八旗子弟的演变那样,青年人的腐化堕落,往往先从生活的奢侈开始。我们不是享受的一代,而是奋斗的一代。这样才能当好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延河水的滋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英模的热潮,部队大熔炉的锤炼,形成了苏宁强烈的接班人意识,使他有信心把老一辈举起的红旗接过来,传下去。

透过这间小屋,大家可以发现他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里的生活用品难以找到一件很时髦的东西,可他的书籍,如《中国军事地理》、《陆军合同战术学》、计算机语言自学读物《BASIC入门》,却紧贴着时代的潮流。

他没有一部蕴含思想闪光的日记供我们查考,可他却留下了50多万字的论文,那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军队、对祖国的无比忠诚;他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却写出了诸如《2000年炮兵发展趋势》这样一批展望未来,引起轰动的大文章。他在物质上显得很清贫,可在精神上却是富翁!

1991年4月21日,高天蔚蓝,江水潺潺,朝霞像往常一样,抚醒了哈尔滨城下的军营。绿茵茵的草毯,伴随着随风荡漾的杨柳,装点着营地上那连绵整齐的炮群……这一切,显得那么清新、祥和而生机勃勃。

这天上午,按预定计划,炮兵团要进行轻武器实弹射击和手榴弹实弹投掷作业,苏宁抢着去组织危险性较大的投弹训练。

作为部队首长,他完全可以吩咐作训股长组织实施。也可以在下达命令后,自己退入安全地带进行监督。可是,他深知炮兵这方面训练少,坚持进入投掷点监护,先是强调了注意事项,然后做了示范。

十三连投完了,该十二连了。突然,意外情况发生了:修柏岩由于挥臂过猛,弹体碰撞在堑壕的后沿,手榴弹滚落在不到一米外的监护人李印权的脚下。

已经拉掉保险的手榴弹,将在3.5秒内爆炸。情况万分危急。

“快卧倒!”苏宁一个箭步扑去,奋力将紧靠手榴弹的两位战友推拉开去。接着,拨开李印权那条腿,双手急速捧起手榴弹,可是弹体尚未出手,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两名战友得救了,苏宁却倒在血泊里。

苏宁平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军衣和台布被染得殷红殷红。

整个炮团处在难以抑制的震惊和悲痛之中,战士们呼喊着如同兄长般的参谋长,发疯似地朝师医院奔去,他们彻夜等候在医院门口,要求献血。他们用自己的津贴买来各种食品,坚持送给参谋长。一位战士死死缠住医生:“求求你,救活参谋长吧,只要救活他,要我的什么器官都行。”

此时此刻,参谋长与大家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为人师表的数不清的场面,一幕幕浮现在战士们的脑海:逢年过节,战友们回家团聚,参谋长替人值班;小战士病了,半夜三更,参谋长端来热面汤,却不唤醒炊事员;他管汽车,回家从不坐小车,总是坐班车或挤公共汽车……

此时此刻,保卫股长吴树森呆滞地站在参谋长身边,泪流满面,哽咽不止,心里说:“老连长啊,哪儿危险,你总是抢着上哪儿。”

苏宁一生中5次抢险救战友,光是当连长期间,吴树森就碰上两次。

营区附近的群众得知苏宁负伤的消息,纷纷朝医院跑来。人们无比挂牵这位助人为乐的军人,谁家农忙缺少劳力,苏宁准派人去帮忙;哪位乡亲要是病情严重,苏宁准出现在眼前,还想着法子帮助联系住院。

哈尔滨第七职业中学的教导主任带领学生和老师赶往医院。孩子们爱戴“军民共建”中的这位校外辅导员。他们没有忘记,在少先队日,在夏令营,在课堂,苏宁一丝不苟地帮他们操练、讲解如何“防化学武器”、打坦克,介绍雷锋、保尔、卓娅与舒拉、刘文学等英雄故事。

听说苏宁负伤,交通民警来了,几位汽车售票员来了,他们感激苏宁,更惦念苏宁。苏宁平时上街,遇上交通堵塞,又无警察,便站到马路中央疏通车辆。每次乘坐公共汽车,他总给群众让座。当他发现抱小孩的妇女没座,就说:“哪位同志让个座?”没人让座,他就主动过去,替人家抱孩子。

医院外热血沸腾,医院内万分紧张。211医院,黑龙江省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派出自己的专家和权威。全市的医疗部门准备了一切抢救药物和器械。

军区首长派来著名的脑外科专家王翚,专家一下飞机,便驱车直奔手术室,制定新的抢救方案。这位著名战地脑外科专家,为苏宁的事迹激动不已,为现代医学不能有效地抢救这位英雄而感到难过。他把直升机留在机场,说:“一旦出现转机,我就带苏宁回沈阳治疗。”

时间过得好慢啊!一天、两天、三天……苏宁的伤势急剧恶化,可心脏还在跳动。

这颗充满无限爱心,曾经支配他为数不清的人排忧解难的善良之心,仍然是那样铿锵有力,像是要顽强地启动他的大脑和身躯,仿佛他还懂得总参炮兵部的同志正急切地期待着他从海湾战争受到的启发中,写出更多的有关学术研究的著作;他仿佛还知道部队首长正殷切期望着他能把有关炮兵装备和野战训练方面的改进方案尽快拿出来;他仿佛感应到炮兵团的战友们正在等待他下达新的训练指令;他仿佛已经感觉到两鬓斑白的双亲正在期待着他早日康复;仿佛听到了爱妻还是执拗地坚持明年一定要阖家团聚,过个团圆年的央求;仿佛看到了娇子任韧正瞪着那双充满稚气的大眼,任性地坚持爸爸给辅导功课……

4天过去了,英雄的心脏还在跳动。也许因为苏宁事业上的抱负和追求太多,生活上对妻子和孩子的许诺和欠账太多。

不错,这个世界需要苏宁去做的事情相当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给了我们的英雄苏宁以极深的厚爱和极大的厚望。如果说,以往事业和生活给予和要求苏宁的东西,曾经驱动这颗心脏超常地跳动,那么今天,这颗心脏就该以它惊人的力量战胜这次创伤!围拢在手术室内外坚决不肯离去的炮兵团战友们,丝毫也不怀疑这一点。

苏宁的妻子武庆华赶来了,她不顾一切地扑向自己丈夫。她无法相信头部被纱布紧裹着的这张面容就是自己亲爱的宁宁。作为军医,对这一切既清楚又束手无策。她只能颤栗着去抚摸宁宁的手,那只是一双渗透着鲜血的圆纱布团。她绝望地大声呼喊着:“宁宁,你的手呢?手呢?!——”

苏宁的哥哥苏峰从北京赶到医院时,一遍一遍地请求医生再想想办法,哪怕跟宁宁说上一句话。他一会儿轻轻地将自己的耳朵贴在弟弟的胸部,静静地听那颗心脏顽强的跳动,一会儿去抚摸弟弟的脸和手。他泣不成声地说:“宁宁的心脏还跳,体温还有,就该活呀!他前几天还写信给我谈他对海湾战争的看法嘛。”

苏峰就是这样每天每夜厮守在弟弟的身边,俯在苏宁的耳边讲海湾战争、讲孩提时一起学雷锋做好事和挖野菜的往事,讲爸爸妈妈从小寄予他们兄妹4人的厚望,他整整讲了八天八夜,仿佛要紧紧地抓住弟弟,不让弟弟离去。

在场的医护人员跟着难过,跟着流泪,他们看到面前这位只有心跳没有思维的伤员,竟是那样高大。

苏宁的脑死亡已经进入第八天,可他那颗滚烫的心仍在跳动,牵动着许许多多关心他了解他和热爱他的人们!

武庆华的泪水簌簌落下,她捧起宁宁的头颅,深深吻了他的嘴唇。她无法相信这就是诀别,是和恩爱丈夫10年生活的最后告别。这是1991年4月29日18时8分,距苏宁出事已经9天,离苏宁和她最后一次见面不到10天。

苏宁的父亲苏醒和岳父武守端这两位横刀立马大半辈子的老八路,默默地伫立在苏宁的遗体前。老人家为儿子自豪,苏宁的表现,无愧于他们的教导。几十年来,为了苏宁的成长,他们不知费了多少心思!教他热爱劳动,勤俭朴素,教他英勇无畏,舍己为人,身先士卒,教他热爱祖国,继承传统,攀登现代化高峰……

他们又十分悲痛,苏宁那顽强的毅力,出色的才华,博大的胸怀,令人敬佩的品格,使他们生发出这样一种希望:苏宁有可能成为对祖国贡献更大的后代。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半个世纪以前,血与火的战争洗礼,又叠现在面前,使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儿子竟会牺牲在他们的前头。

武守端扼腕痛惜:10几天前和自己心爱的女婿构思的关于海湾战争的论文《谈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才刚刚写出题目,你就……

集团军和师里的将军、首长们向苏宁鞠躬敬礼,他们痛惜我们的人民军队失去了一位忠诚战士,一位人才尖子。

师首长说:“他的能力,超过许多比他级别高的人。”

团政委王焕来轻轻地走到苏宁的身边,把自己身上的钢笔摘下,插在苏宁的胸前。作为老战友,这是他送给苏宁的最后礼物。

战友们小心翼翼地把一副中校军衔给苏宁戴上,泪水打湿了这金光闪烁的肩章。战友们心里念叨着:参谋长!你的中校军衔刚刚接到两天,怎么连这中校军装还没来得及穿上,就这样匆匆走了呢?

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拥抱着她忠诚的儿子。苏宁静卧在鲜花翠柏之中……你能否听到战友们为你送行奏起的乐曲?你能否听到团长带领全团官兵在你面前的宣誓?你能否听到师长泣不成声的悼文?你听到了,你能够听到。因为你还活在他们的心里!

你看,每当晨曦照耀在炮团营地的时候,你的战士都不约而同地学着你的样子,扎上腰带,蹬上胶鞋,按照你平日的要求严格操练。每当夜晚,战士们一改往日休息和娱乐的习惯,开始像参谋长那样捧起书本研究军事,探讨一个个新课题。你看,就在你牺牲的第九天,炮兵团的阅兵和比武如期举行。

大雨倾盆,苍天哭泣;步伐雄伟,英姿勃勃,战士们那冷峻的面容似乎在诉说:这是你制定的4月份训练计划,原定你就是总指挥……

当中央电视台破例在新闻联播节目里连续两次播发有关苏宁的报道时,苏宁的老母亲冯静轩才得知,儿子宁宁就是枕着那个小包袱过了22年,懊悔不迭,失声痛哭:“宁宁,妈妈怎样做,才能弥补这遗憾?”

曾经被苏宁长期接济过的那对修鞋母子,闻讯赶了几十里路找到部队,诉说着苏宁在5年间接济送给他们的豆油、大米、白面、衣服和钱款……这对浙江母子像痛惜自己的亲人那样悲哀,一遍又一遍地问:“这么好的人怎么会走呢?”

从4月21日苏宁舍身救战友的当天,到苏宁的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通过新闻媒介在神州大地传开,一切有着善良心愿和正义感的人们,都在激动和痛惜中反思:这个年仅37岁的高干子弟、一个团职军官,他一生从不打着老子的招牌,不去摆当官做老爷的架子,而是像雷锋那样做人、像焦裕禄那样做“官”、像陈景润那样去攀登军事现代化的高峰!

苏宁给我们留下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