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传统习俗。二十四节气本为节令气候标志,但后来融会许多祭祀宗教、庆贺、游乐等内容,形成社群性的活动,演变为中华民族节日习俗的组成部分。

节气与节日习俗的融合,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但习俗中包含着人们对先人的纪念、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憧憬和对希望的寄托,这些是永远不变的。

春季岁时习俗的产生

春季节气共有6个,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

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季最能反映季节的变化,它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春季节气节日习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

春季也是忙碌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勤奋,春季播种什么,秋季就能收获什么。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在有一年的立春前,有一个村庄突然间瘟疫四起,全村百姓顿觉头昏脑涨、四肢无力,人们像泥一样瘫倒在地。

正在这时,一个老僧打扮的人来到了这个村庄,是他及时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了医治瘟疫的方法,赶来这个村庄拯救人们。

观世音菩萨让僧人弄来一些青皮、红皮萝卜,让每个人都啃吃几口。结果,还真灵验,人们吃了萝卜之后,头脑立刻清醒了,胃肠通顺了,身子骨轻松了,胳膊腿也都有力气了。

人们纷纷起来给僧人下跪叩头,谢他的救命之恩。僧人说:“大伙别谢我,应该感谢观音菩萨。不过,大伙现在应该去救别人。我的房舍里还贮有许多萝卜,大伙带着快去邻近村庄救人吧!”

乡人听后,带着萝卜奔向了十里八村。大伙都及时地啃吃萝卜,一时间瘟疫很快解除了,人们又过上了平静安乐的生活。

人们不会忘记那位僧人,更不会忘记把他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萝卜。从此,乡下人冬天里都要在菜窖里多贮藏一些萝卜,以备在立春这天啃萝卜。

于是,“啃春”的习俗由此形成了,一直延续至今天。农谚“打春吃萝卜,通地气”就是这样产生的。

“立春”,古时作为春天之始。在古人眼里,立春是个重要的节气。据史书记载,从周代开始,直至清末民初,官家都把立春作为重要节日,举行种种迎春的庆祝活动。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正是劝农耕作之时。“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数千年的传统,自古每年立春,上至朝廷天子,下至府县官员,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礼记·月令》就记“天子率公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到了汉代,迎春已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礼仪制度。史书《后汉书·礼仪志》说:“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东汉时期汉明帝还遵照西汉的做法,于“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可见,千百年前,迎春活动已经多样化,并且形成了—套程式,世代相传。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第一,迎春方向选定东方,或出东门,或在东郊。为什么要选在东方迎春呢?因为北斗星的斗柄移向东方,冬天过去,春天便来到了,万物萌生。所以向东迎春是合乎时令的。

第二,迎春所祭之神称为“青帝句芒”,也叫“芒神”。相传句芒是古代主管树木的官,死后为木官之神,又称“东方之神”,也是司春之神。

第三,迎春的官员要穿青衣,有的要戴青巾帻,这是古代习俗。后来,虽不一定穿戴青衣青巾,但规定穿戴朝服和公服,表示隆重。

第四,迎春活动中要做“春牛”。最早的春牛,是用泥土塑造的。各朝代塑造土牛的时间不同。

如隋代,每年立春前5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

清代则在每年农历六月,命钦天监预定次年春牛芒神之制,到冬至后的辰日,取水塑造土牛。所谓“春牛芒神”之制,实际上是根据历法推算哪天是立春之日,以便确定春牛和芒神的位置。

芒神虽然是神,并且还是天上的青帝,但是,这位青帝却跟老百姓非常接近,大家感觉这是一位平凡之神,很亲切,往往将芒神塑造成牧童模样。

《礼记》上所说的“策牛人”,后来,就演变成牧童,而称之“芒神”了。迎春活动做土牛,既表示送寒气,又告诉人们立春的迟早,要求适时春耕。

如果立春在十二月望,牧童走在牛的前头,说明当年春耕早;如果立春在十二月底或在正月初,牧童与牛并行,说明农耕不早不晚;如果立春在正月中,牧童便跟在牛后,说明农耕较晚。

至清代,每年官府向朝廷献呈《春牛图》,图上画出牧童在牛的前后位置,提醒朝廷要掌握劝农耕作时机。

有意思的是,据记载,土牛用桑柘木做胎骨,身高4尺,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头至尾全长8尺,象征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牛尾长1.2尺,表示一年12个月。

迎春以后,要举行“鞭春”,用意在于鞭策春牛,辛勤耕耘,结果却是将土牛击碎。唐宋时期,打春完毕,土块散地,围观的百姓争着拾取。得到土块,就像得到芒牛肉,拿回家去,“其家宜蚕,亦治病”。

迎春活动还需要制作春幡,表示迎来了春天的一种庆贺。春幡,民间一般都是彩纸剪成小旗,也有剪成春蝶、春钱和春胜的,插在头上或缀于花枝。春回大地,透露了人们的喜悦心情。

据说有一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立春这天,头上也插了春幡到弟弟子由家去。他的侄子们见了,都笑着说:“伯伯老人家也插春幡哩!”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的一些有关农事的节令,不少都带有娱乐活动,不乏勉农、劝农,而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能为大众接受。

至清代,立春这天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扩大,民间也积极参与,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庆典。《清会典事例·礼部·授时》和《燕京岁时记·打春》较为详细地记载了立春的活动情况:

立春前一天,顺天府官员要到东直门外的春场去迎春。所谓“春场”,不过是在郊外选上一块空地,临时搭起彩棚,里面放置了事先做妥的春山宝座、土牛等,待官员们到彩棚进行迎春仪式以后,便将春山宝座等送到礼部。

至立春之日,各部官员都要穿戴朝见皇帝的朝服,生员们都穿戴官吏的礼服。生员们从礼部抬着春山宝座、土牛等,由天文生引导,从长安左门、天安门、端门一直进到午门前。

这时,大兴、宛平两县的县令早已将安放春山宝座的案桌陈设在午门外正中央。生员们进来,便将宝座放在桌上。

待礼部堂官及顺天府尹和府丞率领属员全部到齐,钦天监候时官宣布立春时刻,生员们又抬起案桌,由礼部官前引,礼部堂官、顺天府尹和府丞后随,从午门中门进昭德门,到后左门外停下。由内监出来接抬宝座,礼部官前引,礼部堂官及顺天府尹府丞跟从,到了乾清门,这时,所有官员都不准进去了。

在内监将宝座抬进乾清宫的同时,顺天府呈上《春牛图》,推测当年的收成情况。礼毕回到顺天府。

至于各地县府,都在立春前一天,在官署前陈设迎春牛座,第二天以红绿鞭打或用杖击春牛。不过,打击春牛的人,也有装扮成春官如牧童模样的。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古代川西一带在雨水这天,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是干爹。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

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地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

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是女婿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1.2丈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

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

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在川西民间,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

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

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

“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地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必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此项风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驱赶霉运的习惯。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同时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在每年的春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意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而且富有趣味。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虽然说法颇多,但其中的科学道理真不少。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

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毫米至0.8毫米之间。

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3个“小山”和由这3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那么这个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

此外,之所以要选择生下后四五天的鸡蛋,这是因为此时鸡蛋的卵磷脂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昔日,岭南的开平苍城镇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作“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时还有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两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10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放到田边地坎,名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放得高。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意思是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共有15天。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动勾勒出“清明雨”的图景。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帖,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渔家流行谷雨祭海,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妈祖保佑。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南方有谷雨采茶的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采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谷雨之后,天气进一步转暖,人们开始热衷于户外活动,郊游、踏青以及蹴鞠等。

夏季岁时习俗的流传

夏季节气共有6个,分别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

夏季岁时习俗有演小满戏、送花神、安苗活动、煮青梅、称人体重、烹制新茶、吃伏羊等。古人会举行各种仪式,来度过整个夏季的每一个节气。

在北方,夏季是户外活动最频繁的季节。

《礼记·月食》记载,周代每逢立夏这一天,皇帝必亲自带领公卿大夫到京城南郊迎夏,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隆重典仪。

皇帝迎立夏于南郊,原本是一种祭祀。因为南是祝融的方位,属火,祝融本身就是火神。

这种迎夏礼,为历代王朝所承传。帝王的迎夏仪式,可谓正式而隆重。据《岁时佳节记趣》一书记载,先秦时各代帝王在立夏这天,都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区举行迎夏仪式。

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礼服,佩带朱色玉饰,乘坐赤色马匹和朱红色的车子,连车子的旗帜也是朱红色的。这种红色基调的迎夏仪式,强烈表达了古人渴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后来,古人立夏习俗有了变化。在明代,一到立夏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官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赏赐给官员。其实,皇帝立夏赐冰,并非起于明代,两宋时期皇帝立夏赐冰给群臣就已经成为一项惯例和习俗。

民间为了迎接夏日的到来,也会举行各种有趣的活动。这些趣味盎然的活动,逐渐形成了许多传统习俗,一些风俗甚至保留至今。

南方人有的地方有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有的地方还有吃霉豆腐的习俗,寓意吃了霉豆腐就不会倒霉。

有的地方立夏必吃“七家粥”,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

在我国北方,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日,有制作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

我国素以农立国,春天插秧是禾稷的肇始,至夏天,除草、耘田,亦是重要的农事活动,否则难有秋获冬藏的好收成,所以各朝各代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民间在立夏日,以祭神享先,尝新馈节以及称人、烹茶等活动为主。尝新,即品尝时鲜,如夏收麦穗、金花菜、樱桃、李子、青梅等。先请神明、祖先享用,然后亲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

立夏烹制新茶,是宋元时期以来的习俗,实际上是民间茶艺比赛。家家选用好茶,辅料调配,汲来活水,升炉细烹,茶中还掺上茉莉、桂芯、蔷薇、丁檀、苏杏等,搭配细果,与邻里互相赠送,互相品尝。

一些富豪人家还借此争奢斗阔,用名窑精瓷茶具盛茗,将水果雕刻成各种形状,以金箔进行装饰,放在茶盘里奉献。文人墨客则要举办“斗茶会”,品茶食果,分韵赋诗,以示庆贺。

至今,一些地方仍流传在立夏日,吃“立夏蛋”,吃螺蛳,吃“五虎丹”: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是尝新古风的遗存。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满,它的本意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小满”。

小满前后的民俗节庆,在我国台湾省南北各有不同,南部最大的是王爷庙,李王爷诞辰大典;北部是神农大帝生日,神农大帝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也叫“五谷王”。

小满节相传为蚕神诞辰,所以在这一天,我国以养蚕称著的江浙一带,小满戏非常热闹。

小满戏成为具有行业特征的社会性民俗活动。相传农历小满节为蚕神生日,而蚕花娘子是其中之一,他们要纪念这蚕花娘子,并且希望蚕花娘子保佑四乡农民所养的蚕有丰满的收成。

古代,太湖流域为我国主要蚕丝产区。明清时期以来,江浙两省崛起诸多丝绸工商市镇,民间崇拜蚕神等丝绸行业习俗十分盛行。

各蚕丝产区市镇如江苏省的盛泽、震泽,浙江省的王江泾、濮院、王店、新塍等皆建有先蚕祠或蚕皇殿之类的蚕神祠庙,供奉蚕神以祈丰收。

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家蚕全身是宝,及乡民的衣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这个节日便充满着浓郁的丝绸民俗风情。

芒种已近农历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

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安苗活动是皖南的农事习俗,始于明代初期。每至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夏至是个重要节气,也有很多习俗。据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宋代的官方要放假3天,让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娱乐。《辽史·礼志》中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这一天,各地的农民忙着祭天,北求雨,南祈晴。

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为防止害虫发生夏至节。

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而在多旱的北方则流行求雨风俗,主要有京师求雨、龙灯求雨等,祈求风调雨顺。但是,当雨水过多以后,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如民间剪纸中的扫天婆就是止雨巫术。有些地方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

过去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还祭祀二郎神,即李冰次子,因为民间供奉他为水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天旱了,请二郎神降雨;雨多了,请二郎神放晴。

时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种趣味盎然的夏至节日食俗。

夏至日照最长,故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古时,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吃面尝新习俗,谚语说“冬至馄饨夏至面”。也有做麦糊烧的,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寓意尝新。

我国西北地区如陕西,夏至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而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吃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在小暑这一节气里,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这些都是有关小暑饮食的。

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又因为每逢伏天,人精神委顿,食欲不佳,而饺子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

伏日吃面食,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据《魏氏春秋》记载,三国时期玄学家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道何晏肌肤白皙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大暑节气的民俗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

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秋季岁时习俗的继承

秋季节气共有6个,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和寒露。

秋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月依旧,人心已非。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就是一部我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在我国古代,秋季也是最繁忙的季节,人们要及时收获、储藏粮食,还要狩猎、捕鱼、腌制食品等。

“立秋”,对古人来说可是个大节气,人们要举行各种仪式,来欢迎这个成熟丰收的季节。

古代帝王家的迎秋仪式,可谓正式而隆重。早在周代,逢立秋之日,天子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祭祀迎秋。

汉代继承这种习俗,天子去西郊迎秋,要射杀猎物祭祀。《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至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宋代时,宫廷中殿要种一棵梧桐树,立秋这天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民间习俗有摸秋游戏。

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她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按照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作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秋忙会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既不误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一些青年人和10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游戏的场所。

他们把嫩包谷穗掰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火,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

他们还把弄来的柿子、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民以食为天。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江苏省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阴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宋代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代诗人韩偓《不见》诗:“此身愿做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做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至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据说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沿海有的地方要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早在周代,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皇帝祭月的地方。

这种风俗不仅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在霜降节气,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闽南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地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得非常火爆。

霜降节在民间也有许多讲究以祛凶迎祥,求得生活顺利、庄稼丰收。例如山东省烟台等地,有霜降节西郊迎霜的做法;而广东省高明一带,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

当地小孩以瓦片垒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表现了人们朴素的吉祥观念。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地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三层两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

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

冬季岁时习俗的嬗变

冬季节气共有6个,分别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冬季岁时习俗有冬学、拜师活动,有放牛娃的有趣活动,还有腌腊肉、吃糍粑、晒鱼干、吃煲汤、做腊八粥、腌制年肴、尾牙祭等饮食习俗。

我国北方的冬季,虽然白雪茫茫,但户外活动依然很丰富,有狩猎、赶集,孩子们踢毽子、滑冰等。

相传东汉时期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这一年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

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而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其实,立冬时节的习俗不单单是吃饺子。东汉大尚书崔寔《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有些贺冬或称拜冬的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

古代冬学非正规教育,有各种性质:如“识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扫盲;“训练班”招收有一定专长的人,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培养人才;“普通学习班”主要是提高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冬学的校址,多设在庙宇或公房里。教员主要聘请本村或外村人承担,适当地给予报酬。

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入冬后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领上家长和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4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作“拜师”。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南方人在立冬时爱吃些鸡鸭鱼肉。在我国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小雪节气的民俗有腌腊肉、晒鱼干和吃煲汤等。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在小雪节气,我国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鲨鱼等。

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在大雪时节,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一家人只在家喝暖呼呼的红薯粥度日。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至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鱼、肉等10天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冬至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俗话说:“冬至大似年”。在古代,冬至非常重要,人们一直是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

冬至这天,君主们都不过问国家大事,而要听5天音乐,朝廷上下都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由于古代礼天崇阳,因此,冬至祭天是历代王朝都很重视的活动。据《梦粱录》记载,冬至到了,皇帝要到皇城南郊圜丘祭天,在祭天前皇帝要先行斋戒。

除此之外,冬至那一天的朝会也很热闹,百官和外藩使者都要来参加这隆重的朝会。届时,文武官员要整齐地排列在殿中,宋代时俗称“排冬仪”。

皇帝驾临前殿,接受朝贺,其仪式和元旦时一样。这也正是《汉书》中所说的:“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一个吉日,所以值得庆贺。《后汉书》、《晋书》

等史籍中都有“冬至贺冬”的记载。尤其到了唐宋时期,这一习俗尤为盛行。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祭祀先祖,财神等。”

到了立冬这一天,车马喧嚷,街巷拥挤,行人往来不绝。明清两代交替之际,虽曾一度废止,但清代以后直至近世,民间仍有冬至节之俗。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族的掠夺与侵袭。

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也获得饮酒、休息以及娱乐的酬劳。

至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至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斗鸡等。如果遇到下雪,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至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黏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黏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

大寒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我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至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