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制度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根据昼夜交替,逐步形成各种计时方法和计时制度。

我国古代计时制度大致有4种:分段计时之制、漏刻之制、十二时辰之制和更点计时制度。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但是常见又常用的有关名称也不少。

在计时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形成的完整的计时方法和计时制度,减少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是古人在探索时间计量方式上取得的进步,也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天文历法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逐步完善分段计时之制

我国古代的分段计时之制,是古老的沿用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计时法,是于日月运行以及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规律的划分时段的计时法。

秦汉之际流行16时制,各时段基本恒定,而两汉更从16时制细分出前后不同的小时间单位,计时精细到分级。这些均说明了分段计时制在我国古代历史沿用中,是有着调整充实、变革更新而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积极机制的。

据传说,冥荚是一种奇妙的植物,它每天长一片叶子,至月半共长15片叶子,以后每天掉一片叶子,至月底正好掉完。

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受到冥荚准时落叶的启示,发明了“瑞轮冥荚”这一巧妙仪器。“瑞轮冥荚”是张衡水运浑象上的机械日历。

张衡依照冥荚落叶现象进行构思,用机械的方法使得在一个杠杆上每天转出一片叶子来,月半之后每天再落下一片叶子来,这样不仅可以知道月相,还有计时的功能。

张衡创制的“瑞轮冥荚”的计时功能,只是我国古代计时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我国计时历史源远流长,在此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创建,秦汉之际的16时分段计时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分段计时之制,早期主要基于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与地面上的投影变化,有其不稳定性的因素。殷商时期不均匀的分段计时制度,即是那一时代的产物。

分段计时之制起自何时不详。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文上,已有“旦”、“炅”两字,似乎与计时相关。至殷代逐步形了一套不均匀的分段计时制度,殷武丁时,一天分为13时段,白天9段,夜间4段;后来又将一天分为16时段,白天9段,夜间7段。

殷代晚期,形成了一天分为16时段,这是分段计时制的基本格局,但各时段之间尚未达到等间距。至春秋战国时期,已进入比较均匀的分段计时的阶段。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分段计时之制的鼎盛期,形式为16时制,计时精密,时间恒定,间距均匀,无论内地还是边陲地区,时称基本一致,沿用年代也较长。

秦代时期通行16时制。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甲种《日书》有具体时称记载,其中有“日昳”及“夜中”两个时段前后的计时比较细化,而“平旦”至“日中”的上午计时几与云梦秦简16分段计时制的相关时称一致,显示了当时计时的地区性差异。

在秦代通行16时制的同时,还有少数历法家,或以12辰计时,或以14辰计时等。

比如以12辰计时,西汉时期马王堆帛书隶书本《阴阳五行》中,有平旦、日出、食时、莫食、东中、西中、日失、下失、下餔、舂日、日入、定昏12个时称。

再如以14辰计时,司马迁《史记》中有关西汉初期的计时材料,经过专家的整理,有乘明、旦、日出、蚤食、食时、日中、日昳、晡时、下餔、日入、昏、暮食、夜半、鸡鸣14个时称。

马王堆《阴阳五行》缺夜间的计时,《史记》的时称也不完全。但这两种材料与秦简的计时材料基本相合,可以互相补充和校正。

由秦简、马王堆《阴阳五行》、《史记》3种计时材料看,秦汉时期的分段计时制的时称使用情况是比较随便的,一个时段可能会有几种称法,当时虽然普遍实行16时制,但时称未必完全统一化。

专家根据上述3种材料,归纳出来秦汉时期16时制的时称:清旦、日出、食时、莫食、东中、日中、西中、日昳、餔时、下市、舂日、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鸡鸣这16时。清旦,即清晨,天亮到太阳刚出来不久的一段时间。春秋之际通常指早上5至6时这段时间。日出,日面刚从地平线出现的一刹那,而非整个日面离开地平线。食时,正食的时候,大约8时前后,古人认为这是吃早饭时间。也就是日出至午前的一段时间。莫食,相当于巳时,就是9时至11时。东中,大致相当于11时稍后的短暂时间。日中,日正中天,相当于白天12

时前后。这时候太阳最猛烈,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随之阴气将会产生。西中,大致相当于13时稍后的短暂时间。日昳,太阳偏西为日跌。相当于“西中”稍后的短暂时间。餔时,接近傍晚,在16时前后。下市,大致相当于17时稍后的短暂时间。舂日,相当于“下市”稍后的短暂时间。日入,约指申时和酉时。黄昏,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人定,相当于21时至23时。

夜半,相当于夜里0时前后。

鸡鸣,天明之前的一段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时段往往有不同的称谓,对于同一时段名,所指时辰也有不同看法。

秦汉时期的16时其确切时间不是很清楚,这是因为当时的科技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所致。这也反映出了我国古代计时发展在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事实上,除了秦汉之际计时主要通行的16时制外,还有两汉时期其他的一些分段计时之制,也是我国古代分段计时发展所经历的一个阶段。

两汉时期的分段计时材料,则见诸刘安《淮南子·天文训》、《汉书》,以及唐代太仆令王冰所编《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以及居延汉简等。

《淮南子·天文训》根据太阳的出入将一天分作15时,为晨明、朏明、旦明、蚤食、晏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县车、黄昏、定昏。此15时疏于夜间的计时。其实,《淮南子》的15时,也是本之于16时制。

《汉书》中的计时材料,据专家整理,有晨时、旦明、日出、蚤食、日食时、日中、餔时、下餔、昏、夜过半、鸡鸣11个时称。可见这个材料不完全。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保存有西汉分段计时制的材料,有大晨、平旦、日出、早食、晏食、日中、日昳、下餔、日入、黄昏、晏餔、人定、合夜、夜半、夜半后、鸡鸣等时称,为16时制。

居延汉简为西汉时期武帝太初年间至东汉时期明帝永元年间之物,前后延续时间约200年,有关的计时材料。经过专家整理,共得晨时、平旦、日出、蚤食、食时、东中、日中、西中、餔时、下餔、日入、昏时、夜食、人定、夜少半、夜半、夜大半、鸡鸣18个时称,因此有人认为汉代官方可能实行18时制。

上述材料所说的15时、11时乃至18时,相比之下都没有16时精密。由此可见,秦汉时期16时制这一时间分法,是我国古代分段计时制度成熟的标志。

总之,我国古代的分段计时制度,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知识的进步,人们对于时间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原有的计时方法不断做出修正,淘汰其不合理或不适应实际生活习尚的部分,或改进计时的形式,或增加新的内容,此而使分段计时更加合理。

发明漏刻的计时方法

漏刻计时法,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100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有了漏刻,人类的计时开始摆脱依赖天象,开创了人类制造计时器的新纪元。

汉代时曾把它改造为120刻,南朝梁时期改为96刻、108刻。漏刻计时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96刻制的改革,清代初期定为正式的制度。

在我国古代,发明了很多计时方法,其中,漏刻最为普遍。

燕肃是北宋时期科学家,一生有很多成就,人们称他为“巧思的人”。他造的莲花漏,在当时的很多州使用。

燕肃精通天文历法,他深感当时计算时间的仪器不够准确,而且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亟待制作新的刻漏,于是他决心发明一种新的计时器。他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造出新的计时工具莲花刻漏。

莲花刻漏较旧刻漏有很大改进,它由上、下两个水池盛水,上池漏于下池,再由铜鸟均匀地注入石壶。石壶上有莲叶盖,一支箭首刻着莲花的浮箭,插入莲叶盖中心。

箭为木制,由于水的浮力,便能穿过莲心沿直径上升,箭上有刻度,从刻度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刻和什么节气了。

根据全年每日昼夜的长短微有差异,又把二十四节气制成长短刻度不同的48支浮箭,每一个节气昼夜各更换一支。这种刻漏制作简单,计时准确,设计精巧,便于推广。

经过试验之后,宋仁宗于1036年将其颁行全国使用。

莲花漏颁行后,受到各方面的称赞。朝官夏竦称其“秒忽无差”,全国各地“皆立石载其法”,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也对此大加赞赏。燕肃每到一处,就把莲花漏的制造方法以碑刻的形式进行介绍、传播,并制成样品加以推广。这种热心传播科学技术的精神,值得钦佩。

其实在此之前,我国使用漏刻计时器已经好长时间了,可以说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时刻中的“刻”用来表示时间,就涉及我国古代滴水计时的文化史实。

在机械钟表传入我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简单地说,漏刻计时的原理是通过水慢慢地从小孔漏出,利用容器内水面的升降来计算时间。

漏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计时器。“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计量单位,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刻”就是在这种文化事实中具备了表现时间的职能。

漏刻在我国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有本书叫《漏刻经》,上面说,漏刻起源于黄帝时代,夏商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隋书·天文志》一书也认为,漏刻是黄帝观察到容器漏水,从中受到启发而发明的。

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能够制作陶器,陶器在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残漏,导致水的流失。水的流失需要时间,这种现象给人以启发,用水量变化来表示时间的流逝,由此就逐渐导致了漏刻的产生。

进入周代以后,漏刻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朝廷中设有专门负责漏壶计时的官吏,称为“挈壶氏”。以后历代都有专门管理漏刻的机构和人员,制度越来越完善。

历代漏刻计时所使用的百刻制,据推测最早就是商代制定的,所以古人有时候又把“刻”称为“商”,这是商代漏刻得到发展的有力证据。

最初的漏壶是单只的,壶的底部开一小口,壶中放一支刻有刻度的木杆,观察水位退到哪一刻度,就能知道是什么时间了。由于早期漏壶的使用大多与军事有关,所以这种木杆被称为“箭杆”,这种方法称为“淹箭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箭插在箭舟上,箭杆上刻有时间线,当壶中水满时,箭杆靠木块的浮力升得很高,随着水的流失,箭舟往下沉,箭杆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刻度线,就可以读出什么时间了。这种方法又称为“沉箭法”。

沉箭漏壶的计时精度比淹箭漏壶稍高,但也不够准确,原因在于水的流速与壶中水位高低有关,水位高时,水的流速就快,随着水的流出,壶内水位也就逐渐下降,水的流速也就慢了下来,因此木箭下降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即沉箭漏壶在使用过程中其计时精度会越来越低。

为了提高漏壶的计时精度,聪明的古人又发现了新的计时方法浮箭法。最早的浮箭漏壶是单级的,它是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供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受水壶中放箭尺,通常称为箭壶。

由于泄水壶的水不断地注入箭壶,木箭上的时刻标记就不断地从壶中显露出来,人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时刻了,这就是单级浮箭壶。

单级浮箭漏只有一只泄水壶,由于人工往供水壶里加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加水前后水位有一定的变化,导致流往箭壶的水流量不稳定,因而计时误差相对较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木箭上的时刻标志做成不均匀的,但这又需要有其他高精度计时仪器的校验,当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另一种方法,是不断给泄水壶添水,使其水位能大致保持在某一高度,以此减少其排水速度的变化。

经过多年实践,人们在泄水壶和受水壶之间再加一只补偿壶,使补偿壶在向受水壶供水的同时,又不断得到泄水壶流进来的水的补充,从而使补偿壶的水位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二级补偿浮箭漏壶。

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曾经这样描写当时二级漏壶的使用情况:

漏壶用铜制成,有两个泄水壶,它们分别在底部开口,第一个泄水壶流出来的水流入第二个泄水壶,第二个泄水壶再排给受水壶。

由于昼夜长短不一,可以让受水壶也有两套,分别在白昼和黑夜使用。

由此可知,二级漏壶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二级漏壶可以大幅度提高漏刻计时精度,于是就出现了有3只泄水壶连用的漏刻。

晋代名士孙绰在一篇文章中最早记载了三级漏壶的存在:“累筒三阶,积水成渊,器满则盈,承虚赴下。”所谓“累筒三阶”,就是指的3只连用的圆形泄水壶。

至唐代,著名学者吕才又将连用的泄水壶数增加至4只,从而导致了4级漏壶的诞生。宋代经学家杨甲的《六经图》,也记载了吕才漏壶。

古人为了提高计量精度,除了增加漏壶的级数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改进,那就是分水壶的发明。

第一个使用分水壶的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宋代科学家燕肃。分水壶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漏壶的水面稳定性问题。

我国古代还出现过一些与漏刻结构原理类似的计时工具,有用水银的,有用沙子的,还有用半机械的。元末明初的詹希元制造了一种机械计时仪器五轮沙漏钟,又称为“轮钟”。

五轮沙漏钟名字中虽然有“沙漏”两字,但它并不是以流沙的多少来计时,而是以沙作为动力来带动齿轮系统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机械钟。

五轮沙漏钟的工作原理是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至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

詹希元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组机械传动装置,这些机械装置能使五轮沙漏上的两个小木人每到整时能够转出来击鼓报时。

五轮沙漏钟以沙代水,克服了冬季水易冰冻的缺点,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其初轮、二轮、三轮、四轮以及小齿轮等一套减速轮系,可以克服沙流速过快的缺点。

可惜的是,詹希元生不逢时,这样先进的计时器问世仅有几年,由于元明代交替之际的政局动荡而没能推广开来。五轮沙漏钟脱离了天文仪器的辅助,是我国早期机械钟的代表。不管是燕肃的莲花漏,还是詹希元的五轮沙漏钟,以及其他一些计时工具的发明,都是我国漏刻计时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装置还是漏刻。现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交泰殿中的铜壶滴漏,是1745年制造的,这是我国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漏壶。

铜壶滴漏的漏壶全都用精铜制造,每个漏水的小管子都雕刻成龙头形状,水从龙口流出,最上层的漏壶置于楼阁形建筑的上层,旁边有楼梯可以上下,楼阁建筑与宫殿结构相同。做工雕刻极为精细,平水壶面镌有乾隆皇帝的御制铭文。

漏刻的出现,使人们不需要频繁观测天文就可以随时知道当时的时刻。它使我国古代计时减少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是古人在探索时间计量方式上的一大进步。

采取独特的十二辰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12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包括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我国十二时辰之制的广泛流行为南北朝时期。

我国古代将一日分为十二时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划分,使时间变得更加精确。

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合现代两小时;一时辰有8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3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5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6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10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我国古代十二时辰之说的起源,众说纷纭。大约早在战国以前,为了研究天文历法的需要,已经将天球沿赤道划分为12个天区,称为12个星次。与此同时,又将天穹以北极为中心划为12个方位,分别以十二时辰来表示时段。

十二时辰之制,是以十二地支计算时间的方法。在现传最古老的西汉历法《三统历》中,有一个“推诸加时”算法,所谓“加时”就是将各种历法推算的时刻换算成十二时辰,这是关于十二时辰制度的最早记录。

汉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说:“一日之中分为十二时,平旦寅,日出卯也。”说明在当时,十二时辰之名与十二地支名已经配合运用,并且已经排定次序。

汉代将十二时辰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各个时辰都有别称,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

夜半,又名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夜半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与子时、三更、三鼓、丙夜相对应,时间是从23时至1时。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子时”。此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天色由黑至亮的这段,都称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所指的那两个小时。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与四更、四鼓、丁夜相对应。时间是从1时至3时。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鸡被古人褒称为守夜不失信的“知时畜也”。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鸡鸣”从字面上来看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辰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

我国幅员广阔,由于一年四季、地域的不同,开始鸡鸣的时间,一般在当地天明之前一小时左右。

平旦,又叫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时等。时间是从3时至5时,即是我们古时讲的五更。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

日出,又叫日上、日生、日始、日晞、旭日、破晓。时间是从5时至7时,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称“卯兔”。

食时,也叫早食、宴食、蚤食。时间是从7时至9时,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我国古代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所以称为“辰龙”。

隅中,也叫日禺、禺中、日隅。时间是从9时至11时,即临近中午的时候.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巳时”。此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汉代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角为隅”,那么这个隅与时间有什么联系呢?

如果以《淮南子》的作者刘安及其门客苏非等人的著书之地长安为观测点,人们在巳时观察,衡阳、昆吾两山皆在南方。

当太阳运行到衡阳上方,还没有运转到昆吾上空时,长安观测点与衡阳上方的太阳的连线,同观测点与昆吾上空的太阳的连线形成一个夹角。

这个夹角就是以长安为基准测位测得的巳时与午时这两个时辰形成的交角。也就是太阳在隅中初临时与其在正中时所形成的东倾斜角。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段为“隅中”。

日中,也叫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当午。时间是从11时至13时。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太阳已经运行至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这样的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就在日中时辰进行。

日昳,也叫日昃、日仄、日侧、日跌、日斜。时间是从13时至15时,正值太阳偏西之时。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未时”。有的地方称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日昳”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日昳”的意思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大地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晡时,也叫馎时、日馎、日稷、夕食。时间是从15时至17时。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申时”。此时太阳偏西,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古人还常常以“晡”这个字来代替“晡时”而写入作品中,如杜甫的《徐步》写道:“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写道:“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日入,也叫日没、日沉、日西、日落、日逝、日晏、日旴、日晦、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是从17时至19时。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黄昏,也叫日夕、日末、日暮、日晚、日暗、日堕、日曛、曛黄。时间是从19时至21时。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戌时”。此时人们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

古人以“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是因为此时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黄昏”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里经常出现。如北宋时期文学家欧阳修《生查子》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词人在这词句中把“黄昏”作为青年男女幽会的美好时刻来使用,是极确切的。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流露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对自己年华迟暮的慨叹,被历代传诵。

人定,也叫定昏、夤夜。时间是从21时至23时。

此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亥时”。此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人定是一昼夜中十二时辰的最末一个时辰。人定也就是人静。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我国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了解了“人定”的时间概念,就可以正确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

总之,十二辰计时法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

实行夜晚的更点制度

我国古代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此外还有“鼓角”、“钟鼓”等用来打更的器具。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5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明宪宗成化年间,山东省黄县,即现在的龙口市附近住着个林老汉,鸡叫头遍就动身,牵了自家的一头毛驴要到城北马集上去卖个好价钱。

由于林老汉平时不大出远门,又因天黑迷路,所以手里牵着的这个小畜生又见草就吃,且不时撒欢尥蹶子,不正经走路。

几经周折,到了集上为时已晚,错过了交易时间,白忙活了一场。林老汉不免叹道:“起了个早五更,赶了个大晚集!”

回到家后,林老汉一气之下把毛驴杀了,干脆就在村子里把驴肉卖了出去。

不过这里讲述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林老汉说的五更,是我国古代对夜晚划分的5个时段,因为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更”其实只是一种在晚上以击点报时的名称。更点制只用在夜间。从酉时起,巡夜人打击手持的梆子或鼓,此称为“打更”。

更点制出现的年代较早,但是明确见诸历法者,一般以唐代初期《戊寅元历》为开端。此历最后附录的“二十四气日出入时刻表”中,给出了各气昼、夜漏刻的长度以及相应的更点数。

该表所列数据说明,日出前2.5刻为平旦时刻,即昼漏上水时刻;日落后2.5刻为昏时,即昼漏尽、夜漏初上时刻。从昏时至次日旦时,为夜漏长度。太阳出入的时间天天都在变,因此,夜漏刻的长度也随之变化,于是,更点的长度也不是固定的。东汉四分历“二十四气日度、晷影、昼夜漏刻及昏旦中星表”中,有历史上最早给出的二十四气昼夜漏刻的数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历法,也大都列出此类数表,据此,可以推算出各气当天每更每点的时刻。在唐代李淳风的《麟德历》中,给出了计算更点的规定:甲夜为初更或一更,乙夜二更、丙夜三更、丁夜四更、戊夜五更。

古代的昼夜是以日出、日入来划分的,也就是日落后才算入更,这就出现“更点制”的一个特点。每更点的开始时刻及每个更点包含的时间长度,在不同地点各不相同。在同一地点则随不同日期日出日入时刻的不同而变化。

古人把一夜(即现在的10个小时)分为5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被分为“五更”,有更夫报时。

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时间是19时至21时。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时间是21时至23时。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咣——咣——”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也都睡了。三更在子时,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时间是23时至1时。三更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此时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四更在丑时,名鸡鸣,又名“荒鸡”。时间是1时至3时。四更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而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五更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是3时至5时。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此时天亮了,便不再打更。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