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大海战
1943年12月22日,德国飞机在北海海面发现了正在前往苏联的运输船队,德军发出了截击船队的命令。12月25日,德国舰队驶离特隆赫姆,前去搜寻运输船队。英国皇家海军截获了德军的电报,因此,决定派出战舰前去伏击德军舰队。北角海战最终以德国“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在14艘英国与挪威战舰的追击围堵下沉没作为结局。
德意志新战舰下水试航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当“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还躺在船坞里加紧建造的时候,德国海军总司令部就已着手酝酿一项新的造舰计划,即新建两艘能与法国“敦克尔克”级快速战列舰相匹敌的战列巡洋舰,并以开创德国现代军队之先河的普鲁士军事家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作为舰名。
两舰于1935年年初相继秘密开工,并分别于1938年5月和1939年7月下水服役。由于采用了锅炉效率较高的蒸汽轮机,两舰航速提高至32节。3座三联装280毫米主炮,分别配置在首部和尾部,12门150毫米副炮布置在上层建筑的两侧。
如此有效的装置,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时德国海军最强大的军舰。但在北角一战中,德国还是输了。这可能是德国海军首脑们所始料未及的。
“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在正式参战前,进行了一次不同凡响的海上游猎。此次游猎虽然干得并不出色,但至少说明德国人是极富心机的,对付他们并非易事。
1939年11月21日中午14时,德国新造的两舰从威廉港起航,在马尔歇尔中将的指挥下向北驶去,正式开始了它们的首次游猎。此次出航的目的在于试探英国海军大西洋防御体系的虚实,所以雷德尔海军元帅只给了两舰极有限的任务。
“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准备先沿挪威水道北上,穿过北海,再折向西北。顺便在舰队驶抵法罗群岛和冰岛之间的英国海军警戒线时,装出要直闯北大西洋航线的样子,趁机捞上一把。
狼子野心,何其毒矣!就算英国海军警觉,德舰也可马上转头往北疾驶,进入北极地区长夜的黑暗中躲藏起来,事后再寻找机会,利用速度快的优势,高速南下返回德国。
连一次游猎行动都部署得如此严密,德国人的精细可见一斑。
23日早晨,“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悄无声息地越过法罗群岛,尔后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
此时,英国皇家海军的辅助巡洋舰“拉瓦尔品第号”正在这片海域担负巡逻警戒任务。当日下午16时,“拉瓦尔品第号”突然发现前方冒出了两艘气势汹汹的德国巨舰,当时距离只有8000米。“拉瓦尔品第号”原是艘商船,经改造后才用作战船,只装有100毫米大炮,速度慢,而且没有装甲防护。
距离如此之近,跑来不及,而战则只有死路一条。
“拉瓦尔品第号”舰长没有过多地考虑而毅然选择了后者,既然难免一死,也该死得有价值些。
于是,他一边发报报告发现德舰,一边全速冲向前面的两个庞然大物,意欲发挥自己小口径火炮的作用,拖住强敌,争取时间。
但毕竟实力相差悬殊,两舰的第一次主炮齐射就使“拉瓦尔品第号”瘫在海上,炮塔被掀翻到海里,两小时后便沉入冰冷的海底。
获悉德舰入侵后,英国海军立刻撒开大网进行围捕。“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两艘战列舰从苏格兰起航,挺进挪威,以切断德军退路;“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法国“敦刻尔克号”快速战列舰从朴利茅斯起航,驶向北纬60度,西经20度的阵位,以期保卫中大西洋航路。
“厌战号”战列舰也离开护航编队,驶向丹麦海峡,以防“沙号”舰由此闯入北大西洋航线;远在加拿大海岸的“反击号”巡洋舰和“暴怒号”航空母舰也立刻起航东进,构成北大西洋的第七道防线。
英国海军部同时下令离出事地点最近的“新卡斯特尔号”重巡洋舰尽量缠住德舰。“新号”舰接到“拉瓦尔品第号”的警报后,立刻全速驶向出事地点。
当时天正下小雨,能见度很低,“新号”在两小时后发现东方海面上有探照灯光和火炮射击时的闪光。
不久,他们又看见10公里处有一艘军舰,两分钟后又看见第二艘,很显然,两德舰是在用信号灯进行联络。
“新卡斯特尔号”担心距离太近,自己势单力薄无法抗敌而减速转向。但是天不作美,雨越下越大,没装雷达的“新号”舰很快就失去了目标。
事实上,德国两舰也不敢在海面上逗留过久。所以当听到“格奈森瑙号”报告说,附近好像有一艘英国军舰时,不明英军虚实的马尔歇尔害怕被缠住而急速东奔,装出要从挪威海逃跑的样子。
午夜之后,两舰转向东北,于次日晚接近北极长夜圈的边缘。在此闲逛12个小时后,马尔歇尔试图以雨雾做掩护,沿挪威海岸回国。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两舰两次南行都遇上大晴天。
马尔歇尔中将不敢冒险,只好又掉头北上,继续泡在北极圈的黑暗里。
27日天气恶劣,在浓雾的庇护下,他们快马加鞭,沿着挪威海岸32公里的水道全速南下,并偷偷越过英国巡洋舰警戒线间的空隙,溜回德国。
可怜英国海军部对此浑然不觉,竟还在北极圈附近傻愣愣地部署重兵。德国人实在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