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安徽花鼓灯音乐

花鼓灯流传于淮河两岸的怀远、凤台、颖上、凤阳、蚌埠、淮南等地。以怀远、凤台为代表,形成不同风格的两大派。

关于花鼓灯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般都认为出现在明代。每逢春节到元宵节,当地民间都要大闹花灯会,跳花鼓灯。

花鼓灯的男角统称“鼓架子”;女角统称“兰花”,俗称“包头”。 花鼓灯的音乐伴奏主要是打击乐,有“半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常用

乐器有背鼓(胯鼓)、大锣、大钹、小锣(又称脆锣或小狗锣)、小钹、小镗锣。传统的锣鼓队由 7—9 人组成,其中背鼓、大锣、大钹、小锣为四大件。此外,还有唢呐、笙等吹奏乐器。

花鼓灯的伴奏是在背鼓的指挥下(凤台一带大锣为领奏乐器),根据舞蹈动作的节奏和性质,配以各种合适的锣鼓点,在各种动作不断连续组合的同时,形成了相应的各种节奏的锣鼓点的连续组合。音乐铿锵有力,热烈欢腾,启发和感染着舞者的情绪。

花鼓灯的表演由歌、舞、戏三部分组成。载歌载舞是花鼓灯的特色之一, 歌和舞之间既互相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常常是歌与舞交替进行,其中唱

的部分叫花鼓歌(灯歌),其曲调多为山歌小调。60 年代初以来,一些用花鼓歌及安徽民歌改编的乐曲逐渐出现,丰富了花鼓灯音乐。近年来,一些用黄梅戏唱腔音乐改编的乐曲用于“兰花”的伴奏亦有一定的效果。

鼓点及其用法

花鼓灯在民间广场演出的开场前,为招徕观众,一般都要先演奏打击乐, 如《蛤蟆跳井》、《小五番》、《小十番》等。这些独立的锣鼓演奏称为“开场锣鼓”(又称“场面锣”)。

用于舞蹈伴奏的花鼓灯常用鼓点共 20 余个,演奏者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锣鼓点的打法,记住每个鼓点的口诀及韵律。

鼓点的定名原则大至如下:

  1. 借用舞蹈动作的名称。如“摆扇子”、“碎步锣”、“登步锣”、“三点头”等。

  2. 根据花鼓灯表演的程式定名。如“鼓头”、“结束点”分别用在表演大场的锣鼓段的头、尾处。

  3. 根据鼓点的用法定名。如各种“喘气锣”是给演员提供一个喘气、静止的机会,给演员亮相用,所以叫“喘气锣”。

  4. 根据鼓点的特点定名。如“撞四”由四个最强的音组成;“长锣” 表示一拍一下长时间的连续演奏;“长流水”也具有连续性,表示像流水那样川流不息。“连槌锣”和“丁丁仓”亦是根据鼓点的特点而定名的。

“鼓头”是演员出场前的前奏,前 3 小节由背鼓单独演奏,给乐队提示速度并给演员做起步的准备,通常用于大场表演。

“衬锣”和“三点头”这两个鼓点中的“匡”力度较弱,应念成二声

(kuáng)。按演奏的效果,宜念成|令丁|匡 0 ||,但通常都习惯按舞蹈动

作的韵律节奏,念成 0 丁|匡 00 ||,在后半拍的 0 丁处起法儿,在“匡”处落动作。

“三点头”和“衬锣”的节奏相同,但必须固定为三个节奏,专门伴奏“三点头”的动作,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脉脉含情的感情。演奏时要比衬锣更含蓄一些。

“长锣”具有连续性,起过渡连接的作用,碎步、跑步、自由步和某些没有节奏规律的戏剧性动作都可用长锣伴奏。“长锣”的拍数不固定,可根据动作的变化随时更换其他锣鼓点。

“长流水”一般用在大场中的跑场,可以同“长锣”交替使用,使节奏更富有变化。

“碎步锣”是伴奏比较平稳的步法用的,如兰花的“风柳步”、“双环步”、“上山步”等,多用于小花场中,表现轻巧的、含蓄的或幽默的动作。

“登步锣”具有推动力,可用于大场中的“蛇脱壳”、“穿麻花”、“挎臂转”等动作,它还可以在大场中与“长锣”、“长流水”交替使用。

舞蹈有时出现与“登步锣”相反的动作,与之相适应,亦有“反登步锣” 的鼓点,它从“登步锣”变化而来,这种鼓点用得不多,但如果使用得当, 有较好的效果。

“连槌锣”是花鼓灯鼓点中一个三拍子的节奏,效果热烈、紧张,“鼓架子”翻各种跟斗以及“摆帘子”、“打腿”、“扫腿”等动作都可用“连槌锣”伴奏。从“连槌锣”变化而来,有“反连槌锣”,前者节拍重音在每小节的第 3 拍,后者节拍重音在每小节的第 1 拍。

“摆扇子”在锣鼓点的语句间歇处(每小节的第 4 拍)要突出小锣和敲击鼓帮的音响(可用单槌或双槌敲击),表现一种调皮嬉戏的欢快情绪。“摆扇子”可用于伴奏伞头(男角,大场的领舞者)的“绕伞”;兰花的“前后抱身”、“小二姐梳头”、“扇花”、“跳蹲”;鼓架子的“连三步”、“颠三步”等固定节奏的动作。“摆扇子”应打出问答式的上、下句效果。

“丁丁仓”具有扎实有力的特点。 “撞四”音响强烈,用来伴奏某些特定的动作,比 4 拍“长锣”更好。“喘气锣”用在一个节奏语句的结束处,是伴奏各种亮相的动作的。由

于亮相的动作有繁有简,所需拍子多少不等,亮相的动作节奏也有一些差别, 所以,“喘气锣”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来配合,共为 9 种不同的“喘气罗”。在通常情况下,它们的最后一拍均为休止,喘口气后再接别的鼓点,直接往下接的情况较少。其中,“半喘气锣”不能单独使用,常作为“双气锣”和“前后喘气锣”的补充。

“结束点”是表演终场的锣鼓尾声。

花鼓灯表演中演唱的“花鼓歌”的间奏也是用锣鼓伴奏的,一般是在歌词的第三句后,演奏一个短的过门(如“前喘气锣”),到一段歌词唱完之后再演奏一个长的过门(几个鼓点的组合)。

锣鼓点的分类和节奏特点

花鼓灯常用的锣鼓点,按其性质和作用大体可以归纳为五类:

花鼓灯的锣鼓演奏是在民间音乐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具有中国音乐的气质与特点。花鼓灯音乐的节奏特点明显地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l)节拍多变:在同一个鼓点中,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节拍(如“鼓头”、“前喘气锣”、“前后喘气锣”等);不同的鼓点节拍不统一。因此,当它们组合成锣鼓乐段时,节拍、节奏富有变化。

花鼓灯锣鼓点分类表

类别

鼓点

衬锣三点头

长锣长流水碎步锣登步锣

(反登步锣)

连槌锣摆扇子丁丁仓撞四

(反连槌锣)

喘气锣

鼓头结束点

质性

呈示性转折性

连接性

对比性效果性

结束性

程式性

(2)节拍重音的位置多变,下述鼓点的重音在每小节的最后一拍。

但并非所有的鼓点都如此,有的鼓点的节拍重音仍在每小节的第 1 拍。花鼓灯锣鼓谱的“代字”记谱法

一种好的记谱方法应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它既要能完整地、准确地记录乐谱,又要使用方便且便于掌握。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记谱一般都用口诀谱的形式,口诀大体上概括了各种声部。50 年代中期,北京舞蹈学校民乐教师王文汉、王泽南等在向安徽省怀远县著名鼓师常春利(艺名“老蛤蟆”)学习锣鼓演奏和口诀的基础上创制了“代字”记谱法。

“代字”记谱法就是用一个汉字或一个汉字简化后的符号来表示一个鼓

点。代字大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l)用鼓点名称的一个字代表。如“鼓头”用“头”;“长锣”用“长”; “三点头”用“三”;“长流水”用“水”;“丁丁仓’用“丁”;“连槌

锣”用“连”。“双喘气锣”、“半喘气锣”分别用“双”、“半”来代表。

  1. 用锣鼓点第一个字的一部分来代表。如“摆扇子”用“罢”;“碎步锣”用“卒”或“石”;“空喘气锣”用“宀”;“结束点”用“吉”(“结束点”按程式都用在鼓段的末尾,故亦可用“尾”)代表。

  2. 用数字代表。如一个“衬锣”用“一”;两个“衬锣”用“二”; 四个“衬锣”用“二、二”;“撞四”用“四”代表。

  3. 用鼓点的作用代表。如“喘气锣”即停止或喘口气的意思,而“单喘气锣”是各种“喘气锣”的基础,所以“单喘气锣”用“止”(用“单” 亦可)代表。

锣鼓谱中经常出现同一鼓点的多次反复,可在代字符号的右下方标上反复的次数。其中,“轮”和“长锣”以一拍为一个单位,其他均按一个完整的鼓点为一个单位。如 8 拍“长锣”记成“长 8”,6 个“连槌锣”记成,“连6”如反复次数不固定,看动作而变换鼓点,则可在这个鼓点代字符号的上方

源远流长的安徽花鼓灯音乐 - 图1源远流长的安徽花鼓灯音乐 - 图2标记 ,如若干次“登步锣”可标记为 。如某几个鼓点反复,可按一般的记谱法,反复的部分标以反复记号,反复超过 3 次以上,可在反复记号最后一个鼓点的上方标上反复的次数。

某些鼓点连接时,中间可休止一拍,亦可直接相连,记谱时可按不空一拍作为正常连接,如空一拍,则两个符号之间可加用休止符。

有时一个鼓点的最后一拍与下一鼓点的第一拍相重叠,则在两个鼓点之间加连线。

箭头下面的“匡”,既是最后一个“连槌锣”的最后一拍,又是“撞四” 的第一拍。

各种“喘气锣”的末尾本来都有一拍休止,应把休止一拍看作正常连接。如不休止直接接下一个鼓点,则在“喘气锣”鼓点的上方加一连线。如“喘气锣”的休止符的前一拍与下一鼓点的第一拍相重叠,则在“喘气锣”与下一鼓点之间加连线。

箭头下面的“匡”,既是“单喘气锣”休止符前面的一拍,又是“登步锣”的第一拍。

“喘气锣”接“衬锣”或“三点头”时,这两个鼓点的第一下“丁”应直接连接在“喘气锣”最后一拍休止符的后半拍上,这样连接应视为正常连接,因为“衬锣”、“三点头”本来就从后半拍起拍。

在演奏中遇到速度有变化时,可在变速度的鼓点的上方加以标明。

经过 30 余年教学、创作的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记谱法已渐趋完善。“代字”记谱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它类似语言文字的速记法,记谱、读谱都很方便。要掌握这种记谱法必须事先熟练地掌握各种鼓点的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