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龙洞前禽孟获

《三国演义》第 89 回,描述了诸葛亮南征到西洱河时,已被四擒四放的孟获,逃到秃龙洞寻求救援时又被俘虏的故事。

当时洞主朵思大王对孟获说:“附近有四个毒泉,蜀兵到来,沿路无水, 若见此四泉,定然饮之,虽百万之众,也有来无回。”

孟获闻听大喜,忙问是哪四泉?

朵思大王说:“此四泉一曰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二曰灭泉,此水与汤无异,人若沐浴,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 三曰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四曰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

果然汉军先锋几百名将士,由于天气炎热,人马争饮哑泉水后,都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幸亏有神仙指教,找到了山林深处的“万安隐者”,饮了草庵后的安乐泉,方才吐出恶涎,恢复言语。他告之另外三处毒泉切不可饮,只能掘地为泉,饮之无妨。这样汉军才安然到达秃龙洞,五擒了孟获。这个故事中的泉水是怎么回事呢?

自然界的泉水是在含水层里流动的地下水,遇到适当的地形、地质条件时,自动流出地表的水即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按动力特征可分为上升泉、下降泉;按泉水温度可分为冷泉、温泉和热泉;按泉水化学成分可分为淡水泉、矿泉。

我国泉眼很多,仅温泉就有 2000 多处,而且名泉近百,奇泉数十。云南是我国温泉最多的省份。小说中提到的四个毒泉,可能确有其事。泉水在地下流动途中,势必会掺进一些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有人推测,故事中的哑泉、安乐泉和柔泉现象,就与泉水化学成分有关。哑泉可能是含铜盐的泉水,因为云南地处“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境内遍布大小铜矿,如著名的东川铜矿自东汉起就已开采;至于安乐泉,可能是碱性泉,汉军饮用后与含铜盐的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溶性沉淀物,能洗胃解毒;柔泉可能是含毒气的冷泉,这种毒气泉,现在腾冲县城东北 45 千米处就有一个,叫扯雀泉。它喷出的有毒气体来自地壳深处的熔岩,沿断裂带溢出地表,该泉周围还经常能看到被熏毒死的老鼠和鸟。显然,如果汉军在类似的毒气冷泉旁久停, 就定会“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

故事中的灭泉,与汤无异,当然就是水温很高的热泉。云南地处板块交接地带,地热富积。如滇西的腾冲在地质史上就是个火山活动强烈的地区, 至今仍是有名的“温泉之乡”,仅在南北长 115 千米,东西宽 55 千米的范

围内,就有 79 处热泉群。可以说每一个老的火山口,现在就是一个温泉眼,

如硫磺塘大滚锅喷泉,是一个直径 3 米,深 1 米的圆形水池,冒气喷水,温度高达 96℃。可想而知,人如果跌进去,必然“皮肉皆烂,见骨而死”。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热水泉呢?主要成因是当地表水下渗受热,或是地

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浆接触时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按地热增温率,常温层以下 15 千米深度内,平均每深入 33 米温度会提高 1℃。因此,当深层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会形成多样的温泉、热泉、沸泉、间歇泉等。当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硅酸盐、硫酸盐、硫、硼、镁、钠等成分,以及二氧化碳、硫化氢、氧等气体时,就会成为不同的矿泉。

泉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不仅便于我们了解岩石的富水性、地下水类型及化学成分,了解河流补给、径流与排泄;而且可以直接作为生产和城市用水

(如我国北方牧区和济南市),还可以用泉水发电和作为制药医疗、冶炼工业的原料;另外温泉还能提供廉价的热能。目前,世界上已有 100 多个国家相继发现和打出了地热泉和地热井,用于采暖、育种、温室生产、发电等。

(**作者简介:**王宜发,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安徽师大地理系,现在安徽舒城中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