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平使者
- 副领事激动了,一把抓住身边的中国翻译说:“中国警官真了不起,是世界一流的!”
- 加纳公使握住正在执勤的谢红宾的手说:“今天是我女儿结婚的日子,你和你的同事们日夜守卫着大使馆,辛苦了,我向你和你的同事问好。”
- 来自韩国的金贤娥的诗朗诵《夸夸中国好警官》,使在场的上千名外事警卫战士深受感动,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拾金不昧获赞誉
1984年3月26日,狂风夹着暴雨,扑打着正在D国使馆门前执勤的哨兵吴常礼。他傲然挺立在风雨中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因为今天D国的首相来华访问期间到本国使馆参加活动。
当首相的车队缓缓驶来的时候,吴常礼浑身已经淋透了,他举手敬礼,被风雨吹打的身躯仿佛一尊塑像。
坐在车里的首相感动了,特意让司机鸣笛以示敬意。首相进入使馆后,他还派人给吴常礼送出一个馈赠的信袋(使馆搞宴会招待,以及遇有重大活动,一般都给哨兵送一份礼物,表示对哨兵辛苦的尊敬),内有1000美金。吴常礼婉言谢绝了。
首相得知后,对身边的中秘说:“不简单,中国士兵!”
起初,大多数外交官都被器宇轩昂的外事警卫哨兵所折服,称赞中国哨兵的站姿是一流的。但是,随着他们与哨兵打交道越来越多,他们发现哨兵真正美的不仅是形体,而且是战士们的心灵。
在外事哨兵身上,外交官真正明白了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一天夜里,战土焦贵顺在使馆门前发现一个红钱夹,打开一看,内有许多钱物,在一张照片的背面,写有“巴基斯坦法鲁克夫人”字样。
焦贵顺立即打电话向上级作了汇报。经与有关部门联系,第二天就找到了失主。
法鲁克夫人十分激动地称赞说:“真是想不到的事,中国人真好!”她对中国翻译说:“我没有想到还能找到。”
像这样拾金不昧的事情在外事大队比比皆是。
1995年8月14日下午,八中队战士马岩在西班牙使馆门前执勤时,发现距哨位五六米远处有一钱包。他上前捡起来一看,发现里面有人民币1.3万元,美金500元,西班牙币5万元,还有一张57万美元的信用卡等物。
马岩想这么多钱物,失主一定很着急,准备立即打电话向上级汇报。就在这时,他发现马路上由南往北匆匆走来一位外国中年男人,边走边四处察看。
来人走到使馆门前时,被马岩拦住,问道:“先生,你在找什么?”来人用生硬的汉语说自己丢失了个钱包。
马岩问他的钱包里有什么物品,来人回答的同包内钱物相符,证实钱包就是这位失主的,于是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他。
失主当时感激得眼睛湿润了,从包内取出5万元西班牙币送给马岩,表示感谢,却被马岩谢绝了。
马岩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失主反复问马岩叫什么名字,马岩笑着说:“中国武警。”
事隔不久,北京总队领导收到了一封来自巴塞罗那的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
中国武警品德高,拾金不昧精神好。
原来,这位失主是巴塞罗那皮革总部的官员,因急赶飞机,不慎将钱包丢失。他在信中高度赞扬中国武警,并迫切希望能找到这位武警战士。
根据失主提供的线索,部队很快找到了在西班牙驻华使馆正门执勤的哨兵马岩,并为他记三等功一次。
许多外交官正是从外事哨兵身上,看到了文明之邦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和善良,看到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心愿。
1985年9月的一天,二中队战士张明旺在下哨途中,捡到一个手提包,内有人民币400元,外汇券700多元,一个照相机和一对精致的玻璃杯,还有一些资料、证件等物品。
他在清理物品时,不慎碰碎了一只玻璃杯,心里很是着急。
一只杯子是小事,但很可能因此影响哨兵的声誉,影响祖国的声誉。于是,他把情况及时向中队干部汇报了,在中队四处联系寻找失主时,他也和战友们分头去各大商场寻找与此相同的杯子,但怎么也没有找到能够配对的。
最后,张明旺只好在友谊商店买了一只形状近似颜色相仿的杯子,竟花掉了他一个多月的津贴费。
经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失主。当马来西亚的一位商人接过手提包清点物品,看到了颜色不同的杯子有些疑惑时,张明旺急忙上前解释了事情的经过。
商人听后非常惊讶和激动,将那只杯子看了又看,连说“OK,OK”,然后小心翼翼地放了起来,表示要带回国去珍藏。
哨兵感动大使夫人
1986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举国上下,兴高采烈欢度新春佳节。
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不同,大年三十只有全球华人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欢乐中。
在北京使馆区,幽暗的路灯光泻在使馆区空无一人的马路上,照着哨兵一张张年轻的脸庞。
这里没有节日的欢声笑语,更没有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
越是逢年过节,站岗值勤同平时一样,一丁点也不能松懈,这在官兵心目早已养成习惯。
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夜空里炸响的五彩缤纷的礼花,更加显得这里冷冷清清。
八中队哨兵丁元新正在南斯拉夫使馆门前执勤。
就在他感到一阵寂寞的时候,大使夫人打开使馆的门灯,从使馆走了出来,她双手里托着一个大果盘,身后跟着她的两个孩子。
大使夫人走到小丁跟前,微笑着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
警官先生,辛苦了,今天是你们的传统节日,给你们拜年,祝你快乐。
说着,把果盘放到哨楼里,果盘里有蛋糕、水果、饮料。
她身后的两个孩子欢快地把一串鞭炮挑起来燃放,并拍着巴掌跳起舞来。
丁元新心里一阵激动,他用友好的声音说:”谢谢夫人,保护使馆的安全是我的职责。”
架起友谊的桥梁
1987年3月28日,加纳驻华使馆的大门两侧贴出了一对大红喜字。这让过往的行人都感到好奇:怎么外国人也有这样的风俗习惯?于是,许多人都围了过来,要在使馆门前看个究竟。
不一会儿,大使馆里响起了一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在炸响的满天红色纸屑中,一对黑皮肤的青年男女轻盈地走出使馆,一看就知道是一对新人,在他们周围,簇拥着不同肤色的外国人。
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手里捧着一束鲜花,新郎手里托一盘喜糖,两人微笑着,并肩走向哨兵谢红宾。
围观的群众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外国人的婚礼怎么按照中国的婚俗举行?有的问他们找哨兵干什么?行人们都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
只见加纳公使握住正在执勤的谢红宾的手说:“今天是我女儿结婚的日子,你和你的同事们日夜守卫着大使馆,辛苦了,我向你和你的同事问好。”
这时候,新娘羞涩地将鲜花献给谢红宾,新郎用流利的汉语说:“警官先生,请吃喜糖。”
谢红宾虽然感到有些惊喜,但职责告诉自己不能接受喜糖,就有礼貌地回答:“谢谢你们,我正在执勤,有些不便,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了,我代表我的战友们向你们表示祝贺,祝你们新婚幸福。”
新娘、新郎满意地笑了,亲朋好友们也欢呼起来。
在场的群众明白了,中国哨兵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争得了尊重,于是也跟着鼓起掌来,热烈地向新娘、新郎祝福。
谢红宾虽然没有吃上喜糖,但他的心里甜滋滋的,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外交官的信赖和好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外国人在中国按照中国的风俗习惯举行婚礼,这并不多见。
在中国,外国人和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热热闹闹地过春节,而西方人却隆重地过圣诞。所以,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使馆区外鞭炮不断,而使馆区内却寂静无声。
战士感动外交官
1990年7月的一天,天降大雨,战士姜良录正在C国领事馆门前站哨。
在C国领事馆二楼办公的一位副领事被暴雨惊动了,走到窗前向外张望。
透过雨帘,看到使馆门前威武庄严的哨兵,挺立在哨位上一动不动。
暴雨打在哨兵的身上,溅起一片水花。虽然被包裹在雨雾中,但哨兵充满阳刚之气的形体和那双自信的目光,依然透过重重雨帘,使人自然地产生崇敬之情。
一年四季,雨雪风霜,使馆哨兵以顽强的毅力,在哨位上站成一尊尊塑像。
他们深知,自己在使馆门前的举动,都在外交官的视线之内,如今大多数使馆门前又都安装了监视器,摄像机的镜头24小时不停地扫描,哪怕你在哨位上扔一块碎纸屑,也会被放大几倍,即使晚上,使馆楼顶的探照灯也把哨位照得如同白昼,一些监视器还具备红外夜视功能。
在使馆前,哨兵们知道自己代表祖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映射出中国的尊严。
所以,无论条件如何,他们都会以最好的军姿站立在哨位上。
渐渐地,副领事的目光落在门前的哨兵身上不动了,脸上满是惊讶。暴雨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姜良录在暴雨中一动不动。
副领事激动了,一把握住身边的中国翻译的手说:
中国警官真了不起,是世界一流的!
曾经有些人从哨位边走过,当看到哨兵在暴雨中一动不动时,就不解地起哄,说:“你看傻大兵,下雨还站在外面,不知道向后退一退。”
其实战士们并不傻,知道只要退后一步,就可以避雨,但是越是能见度差的恶劣天气,哨兵越要站在视野开阔地带。
1994年5月15日傍晚,战士柳恩田正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驻北京机构门前执勤,一场大雨突然降临。
当时正是人们下班时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驻北京机构是由70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机构,门前人员出入频繁,一旦出现疏漏,就会在国际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尽管柳恩田全身淋透了,仍站在哨位上观察出入人员。
这时,开发署内的一位外交官发现了小柳,就拿着一把雨伞走出来。柳恩田很有礼貌地谢绝了,说:“谢谢您,先生,我在执勤,不便打伞。”
外交官笑着竖起大拇指,称赞说:“VeryGood!”
中国哨兵的威武军姿和负责的态度,赢得了一批又一批的外交官的交口称赞。
这年冬天,一场鹅毛大雪以后,使馆区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F国驻华大使艾伦克先生拿着相机在使馆内拍照。当他把镜头对准使馆大门时,他被取景器内的情景惊呆了:红白相间的岗台上,矗立着一座冰雪的雕像!
大使用长焦把哨兵“拉”到眼前,这名中国士兵的帽子和肩章上已落满了厚厚的雪花,睫毛上结着晶莹的冰珠,岗台上的积雪足有半尺厚,把他的双脚深深地埋在里面。
显然,至少在两个半小时内哨兵纹丝未动。
艾伦克大使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跑到哨兵耿燕明面前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连声说:
了不起!警官先生,你让我又一次认识了中国军人,认识了这个民族,我见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雪景,认为自己的故乡——阿尔卑斯山的雪景最美。可现在,我要把这些照片寄回国内,告诉那里的朋友,北京的雪景最美。
谢绝外交官的馈赠
隆冬季节,漫漫大雪将整个京城裹上了一层雪白晶莹的银装,寒冷的西伯利亚冷空气不时呼啸着掠过树梢。
在X使馆门前,哨兵王德勇按执勤的规定笔挺地站立着。尽管寒风顺着脖领、袖口往里灌,将他身上仅有的一点热乎气似乎都吸尽了,但他仍然挺立在哨位上,没有挪动半步。
几个小时过去了,王德勇全身上下被大雪裹了个严严实实。
一位过路的老大爷在王德勇五六米外停住了,朝王德勇细细地端详了一番,揉了揉眼睛又摇了摇头,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喃喃自语说:“这京城就是不一样,堆的雪人也跟真人一样,鼻子里还能出白气……”
使馆里,躲在小楼中的大使正在隔窗向哨位上观望。
雪仍在下,玻璃窗上大使来回走动的身影持续了很久。
哨位的四周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没有任何一个脚印。
终于,裹得严严实实的大使从使馆内走了出来,径直走到了哨兵王德勇的跟前。
望着眼前这位如同雪雕般的哨兵,大使先生感动了。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叠厚厚的外币递到了王德勇的眼前:“警官先生,你们这样日夜保卫我们的安全,太辛苦了,这点小意思请你收下,为了我们的友谊。”大使先生真诚地说。
“谢谢你,大使先生。”
王德勇舔了舔冻裂的嘴唇:“保卫你们的安全是我的职责和义务,友谊我收下了,你的钱我不能要,因为友谊比金钱更珍贵,你说呢?大使先生。”
“是的,是的!”大使先生连连点头。
这时,该换哨了。王德勇的两腿已僵硬得无法行走,被战友们扶进了哨楼。
获得小学生爱戴
一天,外事大队的战士冯文超正在军营附近一个服装市场走着,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冯先生”。他回头一看,见一个女孩牵着一位外国夫人的手,正朝他笑。
冯文超认出那个小女孩是某国大使的女儿,和自己是“好朋友”。
外交官的孩子们在使馆没有儿童陪他们玩耍,哨兵就成了他们的朋友。尽管哨兵在哨位上不能吃东西,不能聊天,但他们还是喜欢在哨兵身边玩耍,看到哨兵在炎热的太阳下站哨,就从使馆拿饮料给哨兵。
冯文超也和自己守卫大使馆的大使女儿成了“好朋友”。他朝小女孩点点头,小女孩就对母亲说了一串外语,夫人就微笑着对冯文超说:“她说你是她的朋友,请你有时间去家里玩。”
这个邀请,冯文超自然不敢接受,因为她那个“家”太特殊了。
课余时间,冯文超去芳草地小学军训,在那里他与一群外国小学生交上了朋友。这所小学有许多外交官的孩子,但是他们并不参加军训。
但是,当中国的小学生军训时,他们很感兴趣地跟在后面学齐步走。休息的时候,他们叫冯文超教他们走路,后来他们就记住了“冯先生”的名字。
有时候,他们放学了还要跑到冯文超的营门外,大声喊“冯先生”。
后来,芳草地小学为了满足外国小学生的要求,特意在“六一”儿童节时,组织了一个来自18个国家的外国小学生演出队,来到外事警卫支队的一个营房,演出了精彩的节目。
来自南斯拉夫的女孩吉娜演唱了京剧,她那不很纯正的京腔,逗得战士们笑弯了腰。
来自扎伊尔的小学生格玛和鲁科,为战士们表演了相声。
来自韩国的金贤娥的诗朗诵《夸夸中国好警官》,使在场的上千名外事警卫战士深受感动,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