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兵训练
- 陈政委说:“我们的45名优秀队员像45粒种子播撒在阅兵村,处处都‘生根发芽’。”
- 水兵方队总顾问孙启华跟领导说:“再举行大阅兵,我可以把经验传授给别人。”
- 女飞行员张博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悬梯一转过去,春天来了……”
仪仗队苦练本领彰显国威
国庆60周年大典时,行进在所有受阅方队最前面的,是由156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作为引领所有方队前进的“龙头”,万里挑一的仪仗兵们把正步当事业、当人生。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精彩,哪里就有喝彩。
三军仪仗队是我军序列中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代表国家执行了3000余次仪仗司礼任务,见证了香港、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时刻,第一次在中国升起奥林匹克旗帜……200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
在平均身高1.85米的三军仪仗队方队中,身高1.83米的王恒强并不显眼。在整齐划一的方队中,你甚至找不到他的面孔。但他的存在却举足轻重:10月1日,他的口令将决定着三军仪仗队方队在天安门前的一举一动。
天安门前的东、西华表之间相隔96米,是历届国庆阅兵最受关注的一段距离。起于东华表,止于西华表,每个受阅方队要向右看齐行注目礼,并踢正步通过,一步不能多,一步不能少。如何保证准确无误,指挥员的口令至关重要。
在受阅徒步方队中,指挥员往往由走在每个方队最前面的领队担任。但在三军仪仗队方队,走在方队前面的旗手和护旗手并不负责指挥方队,担任指挥任务的是“潜伏”在方队中的王恒强。
三军仪仗队方队由9个排面组成,王恒强位于第五排第九位,距离旗组约9.8米,距方队第一排面约4.8米。国庆当天,当三军仪仗队方队通过天安门前时,王恒强必须确保自己发出的“正步走”口令,能让方队第一排正步走第一步落脚正好砸在东华表的延长线上。
何时下口令,仅靠目测是不行的。经过反复揣摩练习,王恒强发明了三角定位法。“当方队第一排位于东华表延长线上时,我发现我与东华表和第四排排头在一条斜线上。所以,我下正步走口令的参照物就是第四排排头。”他说。齐步走的口令则要等他走过西华表延长线3步时下。
在已经进行过的几次实地演练中,王恒强“正步走”口令一出,方队第一排正步走第一步齐齐切在东华表延长线上。“齐步走”口令一出,方队最后一排正步走最后一步稳稳落在西华表延长线上。干净利索、准确无误的口令让他多次受到阅兵联合指挥部的表扬。
时年30岁的王恒强曾参加过1999年50周年国庆阅兵,当时他才入伍两年。王恒强说,1999年阅兵他踢着正步走过长安街时,心里又激动又紧张,有一种血从脚底往上涌的感觉。
但现在感觉和10年前大不一样。王恒强说,如今自己身兼三职:教练员、队员、指挥员,时刻要保持警醒镇定。
性格沉稳、经验丰富、动作过硬、口令清晰,是王恒强被选为指挥员的主要原因。
在训练方阵的阅兵村,除每天10多个小时的训练外,他还要手把手为队员纠正动作,见缝插针一个人练习口令,几个月时间,体重从90公斤降到了81公斤。
王恒强说,三军仪仗队方队代表陆海空三军将士护卫着军旗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国人民检阅,必须步幅准确,分秒不差。为此,付出再多辛苦也值得。
三军仪仗队是全军唯一一支以队列训练为主的部队,一年四季练正步、走齐步,官兵个个练就了过硬的队列素质。
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不辱受阅使命,进驻阅兵村后,他们依然从零开始,对每一名队员实行量化管理、全程淘汰。队员考评落后,就会成为替补。动作已经成型的队员们,也必须从队列基础的第一课练起。
海军护旗手张洪杰是一名中队副中队长,一名有着12年兵龄的老仪仗队队员。国庆50周年首都阅兵,他担负同一重任,荣立三等功一次。再次走进阅兵村,张洪杰把自己当做新兵,基础动作一个也没落下;排面训练,作为教练坚持严抠细训,一个细节也不放过;军旗组训练,他配合军旗手,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
三军仪仗队方队有一个“智囊团”,由方队长李本涛、政委陈卫明担纲,12名骨干为成员,白天盯在训练场,晚上小结训练情况,集体研究新训法、研制新器材。
军旗手朱振华利用量角器等简单器材研制出摆头角度尺,解决了困扰整个徒步方队的摆头角度难测定的问题;一排面创造出“视线遮挡法”、“限制杆训练法”等排面训法,成为训练“助推器”。
几个月受阅训练实践,三军仪仗队破解了40多项训练难题,创造了“五分”、“五步程序”、“六定”等组训方法,革新了27项训练器材。
王恒强是方队的“施令官”,从阅兵式到分列式,17个口令都由他发出。为了让每个口令下达的时机分秒不差,他每天晚上要到训练场中央的模拟天安门前,实地测量距离、借助参加夜训方队寻找口令下达最佳时机。熄灯后,他躲进洗漱室里画队列行进演示图,通过步幅、步速进行推算。短短一个月,他用了上千张稿纸。
王恒强发现当第一排面通过敬礼线,作为全方队中心点的他和第四列排头以及敬礼线标志刚好在一条线上,也正是下达敬礼口令的最佳时机。
“这不就是‘勾股定理’吗?”他灵光一闪,运用这个定理创造出“三角定位法”,成功解决了17个口号下达的准确时机问题。
2008年12月,全军受阅部队200多名教练员齐聚仪仗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淬火”培训。时值老兵退伍,新兵入伍,司礼任务繁重,他们仍然派出最强阵容担任这些教练员的教练。仪仗队的教官们面对来自全军的教练员动作习惯、军衔职务、身材个头各异,按照条例,统一标准,统一动作,统一口令,组训扎实高效。
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大队多年来积累的组训经验,制定的“单兵队列动作训练标准”,总结的“十子歌”、“五步”、“五功”等数十种训练方法,让大家如获至宝。一个月的学习培训,教练员们取得的不仅是受阅训练“真经”,还为三军仪仗队的无私精神竖起了大拇指。
从三军仪仗队进驻阅兵村那天起,13个徒步方队几乎都到过他们的驻地观摩学习。还有的方队干脆直接带着排面、教练赶到方队训练场,求助解难对策,他们从不拒绝,想方设法帮助,直到满意为止。
“我们还有45名优秀队员被4个方队聘为总教练、排面教练。”方队陈政委自豪地说,“这45名队员像45粒种子播撒在阅兵村,处处都‘生根发芽’。”
海军水兵方队进行瘦身训练
在国庆60周年盛典上,当身着水兵服、手持95-b式短自动步枪的徒步第六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人们眼前不由得一亮。
蓝色披肩,黑色飘带,映衬着洁白的水兵服,从威武而不失浪漫,雄壮而不失飘逸的脚步声中,人们听到了一支英雄队伍的铿锵步伐。
踏着波涛的节奏,携五大洋的雄风,步起步落,云飞浪涌,共和国年轻水兵将走过天安门。
这是由海军潜艇学院组建的水兵方队。他们平均年龄只有18周岁,是这次阅兵中最年轻的方队。
水兵方队被安排在阅兵村的第六营区,自进入阅兵村,他们天天都顶着烈日练习走正步。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水兵方队在鲜红的“八一”军旗引导下,第一个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自此,水兵方队参加了全部14次国庆首都阅兵。
2009年的水兵方队,编排为14个排面,每个排面25人,共有350名正式受阅的队员。
层层筛选出的水兵方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90后”方队,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湖南、湖北、浙江等13个省市。
在这些被青春的汗水反复湿透的蓝色海魂衫之间,有一位年过70的老人。他是全军受阅队伍里最年轻方队中最年长的受阅人——水兵方队的总顾问孙启华。
孙启华先后参加了1958年、1959年、1984年、1999年国庆阅兵。第一次参加阅兵的时候,他只有18岁,穿着一身雪白的水兵服,站在天坛公园里的水兵训练场上。
办退休手续的时候,他跟领导说:“什么时候再举行大阅兵,无论如何告诉我一声,尽管我年龄大了,走方队不成,还可以把经验传授给别人。”
在60年大庆的时候,他如愿了。
阅兵村里,水兵方队组建最晚,当其他方队已经开始整体合练时,水兵方队刚开始进行排面训练,加上队员清一色是新兵,有56%是独生子,所以刚入营时,在阅兵徒步方队指挥部为检验各方队训练水平组织的分列式上,与兄弟方队相比,水兵方队训练进度明显落后。
“但是这些娃娃兵们很能干!”孙启华由衷地说。
水兵们在操场上一天到晚都要穿海魂衫,穿密不透气的水兵皮鞋,套上白色双层的水兵服。除了吃饭、休息,每天在操场上的训练时间在9个小时以上。
训练的基础项目是军姿训练,队员们必须先学会“站如松”:挺胸、收腹、身体正直。条令中关于立正姿势的这段要求,在阅兵村里远远不够,教练们把这些要求细化到70多条。
他们要求队员军姿定型、踢腿定高、握枪定位、步幅定距、步速定准、转头定度,单排面要求帽线齐、腭线齐、胸线齐、臂线齐、脚线齐、枪线齐,“六齐”的基础是身体练直,军姿练正,腰杆练硬,重心稳固,长久站立,上体不晃。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队员和教练一起,想出了无数点子:军姿不正“照镜子”,身体不稳“顶帽子”,腰杆不直“靠扳子”,腰杆不硬“别架子”,摆臂踢腿不定位“拉绳子”,踢腿速度慢“绑袋子”,练习脚踝功“踢石子”,纠正八字脚“踩沙子”,正步绕脚尖“压脚跟子”,互帮互助“结对子”……
队员王天宇脚尖一直压不直,于是他每天晚上都跪在地板上,后仰着身体,边学习、写家信,边压着脚尖。
陈东是典型的“罗圈腿”,他就让队员们用绳子把两腿绑住,用外力让两腿挤在一起。两个月下来,他的“罗圈腿”竟然给捆直了。
几乎每一个队员,都用过这样那样的“偏方”。
阅兵队列训练的关键是正步训练。训练要求整个方队每分钟走116步,并且每一步都必须是75厘米,脚底板与地面平行且距地面25厘米。
队员们每走几步,教练员就会让他们保持正步姿势停下来,用米尺测量以上几个数据。
无论是训练场还是生活区,地上都按照数据标准画线,队员们平日走路都自觉测量着自己的步伐,看看每步是不是75厘米。
为了练好正步动作,队员们上厕所也踢着正步。时间长了,从宿舍到厕所的那条小路被他们精确地测量出距离。有一次方队行管组专门用米尺测了一下,结果仅和队员们用正步测出的距离差了2厘米。
就是这样的训练,让这些队员们快速赶上了兄弟方队,结果水兵方队的队员共减少体重2849.71公斤,其中减少5公斤以上体重的有77人。
“怎么样,能不能坚持?”看到一瘸一拐的队员,无论谁问,都会得到相同的回答:“没问题!”
没问题的背后有说不出的苦!自受阅训练以来,平均每名队员已踢坏了4双皮鞋。100%的队员脚上打起了血泡,然而一到训练场上,他们都是精神抖擞。
一中队战士袁盛杰,刚满19岁,父亲是山东威海海产品加工公司的总经理,家庭非常富裕。入伍前,袜子从来不洗,脏了就扔,扔了就买,平时开着车四处兜风。但在阅兵训练场上,他的腿练肿了,两脚跟又磨出大血泡,整个脚肿得穿不进鞋,每做一个动作都要忍受着巨大疼痛。他的大腿肌肉拉伤,为了减少疼痛,每次训练前,先做几次剧烈活动,等疼麻木了再上训练场。
冯海宝,这位从湖南湘潭大学走出来的新闻专业高材生,曾是北京电视台一名让人羡慕的工作人员,但为了圆当兵的梦想,他毅然走进受阅队伍。2009年5月初的一天,很长时间没有给家里打电话的他,接到父亲的电话:奶奶在一个月前去世了!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身体在电话亭前摇摇欲坠,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心急上火,当天他就高烧39度,医生给他开了全休假条,但他还是坚持挺立在了训练场上。
历史正在考验,平时在家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这批“90后”青年,能否完成如此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能否吃得这日晒雨淋之苦,能否在世界面前树立新一代年轻水兵形象,履行扬我国威、震我军威的铮铮誓言。
在60周年的国庆盛典上,他们给出了人们肯定的回答。
红一师严格选拔参加训练
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第三个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徒步方队是某集团军“红一师”组成的步兵方队,他们威武雄壮的军姿和整齐划一的步伐,赢得了阵阵掌声。
“红一师”于1933年6月7日组建,在国内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都立下过赫赫战功。
1984年,“红一师”以两个反坦克导弹方队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们完成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6项表演和保障任务。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红一师”就完成了摩托化改制,现在已属于装甲部队。
“红一师”步兵徒步方队在2008年底开始组建,中间经过9次选拔。
阅兵联合指挥部曾制订了六类13条标准,“红一师”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脸型、脚长等测量检查指标。
整个集团军的基层部队推荐了1万多名基本符合条件的官兵,按照个人申请、营连推荐、团审查、方队审定把关4级程序选拔。
在政治上,不仅部队方面进行了基层党支部、团党委、师党委和方队政治考核领导小组审查,还通过地方村委会、学校、派出所和武装部进行了“双向四级联考”,给所有队员家庭所在地武装部都发了调查函。同时,对于新兵,派专人到原籍、入伍地逐一走访调查。
最后选拔的大约400名队员,不仅包括“红一师”所在集团军战士,还有其他部队的官兵。
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方队的一位教练员35岁,最小的战士17岁。二人参加过维和任务,13人参加过50周年国庆阅兵,137人参加过奥运任务。此外,方队中有24名少数民族官兵,其中包括一名藏族战士。
为了保证训练,方队购买了军姿固定架和量角器等六大类980多件器材。军姿固定架其实就是十字尺,插在后腰的武装带上,维持后背的平稳挺直。
“红一师”的训练标准叫做“极限训练”。这些内容包括:军姿练习2小时不动、4小时不倒、60秒钟不眨眼睛;正步练习连续踢腿200次、端腿10分钟不变形,体能训练每天1个5公里。
此外,就是每天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蹲起和100个蛙跳。在进入北京附近的阅兵村前,方队曾冒着零下20多度的低温在冀北训练。
“训练的时候一身汗,只要一停下来就是一身寒。”一位战士说,冻伤皮肤的不少。进入阅兵村后,他们又在炎炎烈日炙烤着宽大的水泥路上苦练队列。当时,地表温度超过了45度。“红一师”352名官兵组成的步兵方队挺立如松,踢腿如风,砸地如钉。汗水湿透军装,外露皮肤完全变成了古铜色。
方队长王贺权说:“我们标准是,队员们个个都必须是标杆。”阅兵训练场上,他们发扬光荣传统,叫响“苦练无捷径、标准无两样、成绩无止境”口号。
队员们站军姿两小时纹丝不动、4小时挺立不倒、60秒钟不眨眼睛。正步练习连续踢腿200次、端腿10分钟不变形。体能训练每天1个5公里,俯卧撑、仰卧起坐、蹲下起来和蛙跳各100个,练就“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硬功夫,受到阅兵指挥部表扬。
在严格的训练之后,“红一师”的这个方队有很多人被称作“踢腿王”、“步幅王”、“军姿王”、“瞪眼王”。
“瞪眼王”穆璐瑶说,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他几乎五六秒就要眨一次眼。
后来按照中队干部和教练员的要求,他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眨眼的频率,坚持迎着风沙练习、对着阳光练习,每次都练得泪流满面。最后在方队的比赛中,他终于以40分钟的成绩最终获胜。
根据统计,在训练期间先后有17名官兵亲人病重病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没能探家,3位官兵妻子分娩没有回去照顾,9人推迟婚期。此外,全方队有21名官兵自觉放弃考学、读研。
国庆前夕,阅兵指挥部和徒步方队指挥部进行过多次考核,其中包括方队以及单排队列。“红一师”不仅得过方队第一名,还包揽过单排的前三名。
空降兵徒步方队阔步向前
在国庆60周年大典上,空降兵部队历史性地首次组建空中直升机梯队和战车方队,同时参加地面和空中受阅。
铁翼飞旋,空降兵直升机梯队展翅掠空;铁甲轰鸣,空降兵战车方队撼地动天;气势如虹,空降兵徒步方队阔步向前。
马达声声破云霄,直升机编队由远而近,保持整齐队形掠过观礼台。
“长机跟进5分,编队飞行5分……”很快,空中梯队指挥部宣布考核成绩:空降兵直升机梯队,满分!
“我们部队组建不到5年,受阅的机型也是列装仅一年的新机型。但是,我们用最完美的飞行,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副梯队长牟春江自信地说。
自信来自于实力。虽然部队组建时间不长,但他们每一步都走得很精彩:汶川抗震,展翼巴蜀数十天;奥运安保,空中亮剑两个月;珠海航展,精彩飞行留美名。
突击,突击。直升机飞行惯性大,操作手柄稍微多用一点力,就可能偏出十几米。为了达到“米秒不差、安全无误”的标准,梯队制订了高难度、大强度的突击式飞行训练计划,还特别组织了夜间和雨中等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编队训练。
直升机空中精确卡距困难,他们突击研制出“直升机编队飞行数据监控判读软件”,能即时监测编队飞行数据,及时调整航迹,被誉为“空中标尺”,受到空中梯队指挥部好评,现已推广到所有直升机梯队。
“不能飞,坐着也要练!”没有飞行安排的时候,他们将直升机按空中编队位置准确摆放,组织飞行员在座舱内体验编队间距。
没开空调的座舱,热得像桑拿房。副驾驶李俊抹着满头成串往下滴的汗珠说:“为了10月1日的光荣,怎么付出都值!”
如果说,直升机是空降兵突击力量,那么,空降装备战车则是空降兵一把锋利的“尖刀”。
在空降兵装备方队训练场上,随着雄壮军乐响起,一排排铁甲战车轰鸣着驶来,战车尾部装载的4具硕大的降落伞包,展露了它的特殊身份: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伞兵战车。
首次亮相,意义非凡。空降兵战车方队队长王国强说:“过去,伞兵就是‘一杆枪、一具伞’。空降战车列装后,空降兵在天为雄鹰,落地是猛虎,战斗力成倍提升。”
和新型战车同样吸引眼球的,是组建这个方队的“上甘岭特功八连”。
在美国西点军校校史馆,至今还有两个特别的沙盘模型: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美国人不明白:解放军两个连,美军7个营,为啥就是攻不下来?
王国强说:“因为我们有‘重担敢挑、危险敢上、红旗敢扛、第一敢争’的上甘岭‘四敢’精神。”
“四敢”精神今犹在。首次组建空降兵战车方队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八连官兵们纷纷主动请缨,21人推迟婚期,100多名官兵放弃探亲休假。
盛夏的阅兵村,地表温度高达60℃,官兵们在蒸笼一样的战车里,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为练好脚感,21名驾驶员练坏了22套模拟训练器材。
基准车驾驶员、二级士官易治安,将别人当作噪音的发动机声音录下来,放在MP3里当音乐听,潜心琢磨发动机在战车起步、行进等各阶段的不同声音,练就“闻声知速”的绝活,驾驶战车分秒不误、毫厘不偏。
“和平使命—2007”上合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演,“上甘岭特功八连”官兵神兵天降,驾新型战车上演精彩的“闪电破袭战”,国外军事专家评论:“中国空降兵显示出令人瞩目的威慑力。”
“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不管在天空还是在陆地,不管是在演兵场还是在阅兵场,中国空降兵都是最优秀的。”王国强对他的队员说。
在空降兵徒步方队会议室,有一尊黄继光的半身塑像。方队长景涛曾自豪地说:“黄继光是我们空降兵的象征,我们是黄继光的传人。”
新时期的英雄传人,彰显出新生代的气质。“黄继光班”第三十五任班长彭江林,本科自考14门课程已考完12门,若不是参加阅兵训练,他已拿到大学文凭。当有人夸赞他的高学历时,他不以为然。
彭江林说:“我这不算啥,在我们方队大学生士兵占相当大的比例。”
高学历带来高素质。单兵训练,他们不搞“疲劳战术”,而是开发出“单兵队列考核评估系统”,让队员的动作误差不断趋向于“零”;站军姿时身体容易晃动,他们运用几何学原理,将原来持枪度进行调整,使枪的重心投影与人的重心投影正好重合,使排面始终保持整齐划一。
听着轻松的名曲,品着可口的水果,喝着冰爽的饮料,每天晚上21时,方队官兵都能在环境幽雅的饭堂里享受“轻松30分”。为了缓解阅兵训练带给队员的心理压力,方队开办了这个“音乐茶座”,让官兵在休闲中放松,在交流中释压。
金柝传檄,沙场点兵。看,从天空到地面,从徒步到装备,新一代空降兵从阅兵村走来,在阅兵场上书写了新的辉煌篇章。
女飞行员苦练首次参加阅兵
10月1日上午,当空军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驭战机编成受阅梯队拉着彩烟,“秒米不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人们发出了阵阵赞叹。
女飞行员们取得今天成绩,品尝了鲜为人知的艰辛。
2005年,第八批女飞行员从20多万人的“海选”中选拨出37名精英迈入航空学府,这37名女飞行员经过实践的淬炼,终成“37进16”。在前7批女飞行员中驾驶的基本上都是运输机,而她们挑战的则是具有超强战斗性的歼击机。
2009年4月,这16名女飞行员学成毕业,接受的第一个任务让她们兴奋不已,那就是全员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空中梯队的受阅任务。
阅兵训练对于飞行员的低气象起降能力和密集编队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而这对于已有1000小时以上飞行时间的同乘男飞行员来说也并非易事,更何况是平均飞行时间不足400小时的女飞行员。
梯队指挥员、团长孙基洲向清楚地记得,进驻阅兵机场后,第一次组织密集编队穿云课目训练时,有的女飞行员报告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但是仅仅经过几个飞行日后,她们就突破了这道心理关口,如今这一课目对她们来说都已不在话下,完全能够独立完成。
爱美是女人天性。但对于在阅兵训练中,接受全封闭管理,一套飞行服基本不离身的女飞行员,爱美天性也只能体现在每次飞行前,往脸上一层一层擦防晒霜上。
尽管同乘男飞行员总是善意地取笑她们是在“刮大白”,她们也依然坚持不懈。
为了飞行事业,为了完成国庆受阅任务,这群正当妙龄的“80后”女生们,放弃了太多本该属于她们的生活。学院政委王保群说,在一次和女飞行员座谈,他问姑娘们最大愿望是什么,她们异口同声说,睡觉、逛街。
“想逛街,对于姑娘们来说,绝不仅仅是想散心、购物那么简单,而是她们对美的向往。”王政委解释道。
然而正如常挂在余旭嘴边的一句歌词:“要想飞得更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美好事物的放弃,也让女飞行员们体味、获得了同龄姑娘们无法想象的美丽。
“煤渣子的跑道,灰暗的天空,干枯的树枝……悬梯一转过去,春天来了……”张博写在日记里的这段话,是她闯过体能训练关时的生动写照。
对于身体瘦弱的张博来说,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带给她的是灰暗的记忆,而转悬梯更一度成为她飞天路上的“拦路虎”。当姐妹们已在悬梯上旋转自如的时候,她还只能在悬梯上“荡秋千”。
“死就死吧!”张博横下一条心,绝不甘于落后。在姐妹们鼓励和帮助下,她终于战胜内心的恐惧,跨过这道心理障碍。
对过载耐受力一向很强的张潇,因为一次偶发性的“黑视”,心里蒙上了阴影。
“很多老飞行员做特技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不管带飞教员如何鼓励,张潇很长时间都无法走出阴影。
以后每次飞特技,都出现“黑视”,她甚至一度对自己是否适合飞行产生怀疑。但她也从未放弃,在教员帮助下,她找到了出现“黑视”原因:由于训练强度大,天气炎热,吃不下饭,体力透支造成了这一结果。
在那段时间,张潇每天晚上早早上床休息,每顿饭只要不吐就逼着自己使劲地吃。
考试之前最后一次飞行训练,她鼓足勇气,拉了一个斤斗,没有出现“黑视”。在接着做载荷最大的半斤斗翻转之前,她在空域里足足转了20分钟。
对于在飞行上吃的苦,姑娘们不愿多说,即使提起也都轻描淡写。不过她们大多提到同一个例子:在体能训练阶段,一起参加训练的男飞行员们说她们是“女飞队,非女队。”足见她们为了取得和男飞行员同等的训练效果,付出了何等的艰辛和努力。
“女性特有的细心,让她们在武器操控和精密仪器使用、地形识别等领域,都可能有超过男性的表现。”主抓女飞行员训练的沈空某飞行学院副院长姜明说。
女飞行员细心的优势早在高教机训练之初,就已初露端倪。她们在学院4个团8个飞行大队参加的起落航线对抗赛中,以细腻严谨的操作动作、平缓的下滑曲线、完美轻盈的接地姿态,取得团体总评第三名的好成绩。把5个男飞行学员队都远远地抛在身后。
随着阅兵训练的展开,女飞行员们细心的优势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前不久,某阅兵机场能见度不到1.7公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女飞行员驾机超条件起飞,实施起降、穿云、集合及其他特情处置训练。
编队拦截过程中,坐在前舱的女飞行员余旭,不停晃动手中驾驶杆,提醒后舱同乘飞行大队长王泽昊,注意修正飞机姿态,以保持队形的精准与稳定,但她通过联动装置隐隐感觉到,王大队长并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
“下来后经过照相判读,我们编队的位置只得了3分。”王大队长心服口服,“女飞行员心思细腻,处事冷静,尤其是低气象条件下编队训练,飞机颠簸后队形恢复特别快。”
“何时该放起落架,何时该计时,张晓佳总会及时提醒我。”女飞行员张晓佳的同乘飞行员李海涛说。
“女飞行员心细,飞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错忘漏现象。”女飞行员陶佳莉的同乘飞行员李运明说。
细心让女飞行员在同乘飞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欣和她的同乘飞行员一起,在一次考核中通过模拟基准点时,竟飞出了15.01米×14.99米的好成绩,受到空军考核组领导的当场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