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破译
人体中的辉光
在许多宗教绘制画中,神佛的头上都有光环,以显示其远远超过凡人的伟大。其实,撇开不宗教的象片意义,即使是现实世界中的凡夫俗子,每一个人的身上同样也会有一道光环,只不过人的肉眼看不见罢了。
1911年,英国一名医生华尔德·基尔纳,采用双花青染料涂刷玻璃屏,意外地发现了环绕人体15毫米宽的发光边缘。接着,前苏联科学家西迈杨·柯利尔,使用电频电场的照相术把环绕人体的明亮而有色的辉光拍摄了下来。这一奇异的现象引起了全世界众多科学家的关注。80年代后,日本、美国等相继使用高科技先进仪器对“人体辉光”进行研究,试图解开“人体辉光”之谜。如“日本新技术开发事业集团”采用了具有世界上最高敏感度的,用于微弱光检测的光电子倍增管和显像装置,成功地对“人体辉光”进行了图像显示,并把这种辉光称为“人体生物光”,同时把这一科研成果应用到医学研究上去。他们对自愿受检的30位病人进行了生物学测试,其中有1岁婴儿到80岁老人。测试结果表明,甲状腺切除者、甲状腺功能衰退者及正常人在睡眠时,夜间,在新陈代谢减缓的同时,生物光强度也同时减弱。日本医学界认为,通过对人体生物光的检测,能真实地反映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关系。病人新陈代谢的异常和人体的节律也都可以通过光的变化来测定。
令人奇怪的是,科学家在对“人体辉光”的照片研究中发现,辉光明亮闪光处,恰好是我国古代针灸图上标出的针灸穴位,而每一个人又都有一种独特的辉光样式。美国科学家研究指出,疾病在体内产生前,辉光会显示出一种模糊图像,似受云雾干扰的“日冕”;而癌细胞生长时,人体则会出现一种云状的辉光。前苏联研究人员对酗酒者进行“人体辉光”追踪拍摄,发现饮酒者在刚开始端杯还未饮酒时,手指尖的辉光不清晰、不明亮。当人醉酒后,指尖辉光呈苍白色,同时还发现光圈无力而向内闪烁着收缩,且变得黯淡。对吸烟者也做了试验:一天只吸几支烟的人,其辉光基本保持正常;而当吸烟量逐步增大时,“人体辉光”便会呈现出跳动和不协调的光圈;当吸烟成瘾时,辉光就会脱离与指尖的接触而偏离中心。
目前,对“人体辉光”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中,有关“人体辉光”的原因还是个谜。有人说,这是人体的密码文字。有些科学家认为,“人体辉光”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有现象,类似空气一样的复合物。还有人解释,这是一种由水气和人体盐分跟高电场反应的结果。多种说法各有其理,至今没有定论,相信总有一天,科学家们会对“人体辉光”现象作出一个完美的解释。
神奇的蓝色人
在非洲西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区,跋涉着一支考察队。他们正在对这里进行自然植被及野生动物的考察及研究。一天,考察队正穿行于一片茂密的树丛,忽然,他们看见在树上的缝隙中有几个人影一闪而过。这是什么!他们怎么会居住在这里呢!强烈的好奇心驱驶着他们要弄个明白,于是队员们悄悄地跟踪了过去,在不远处他们看见有几个像原始人一样用兽皮、树叶遮体的人,仔细一看竟发现这些人的皮肤是淡蓝色的。当这些有着蓝色皮肤的人,发现附近有陌生人后,立刻拔腿就跑,转眼消失在密林之中。
世界上竟有蓝色的人种!考察队员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们怀疑是不是这些人的身上涂抹了什么东西才使他们变蓝的。于是,他们决定作进一步的调查,探查究竟如何,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这蓝色皮肤的人,竟是一个庞大家族。居住在洞穴之中,过着狩猎的原始生活,他们又发现这些奇特的人皮肤不但是蓝色的,而且连血液也是蓝色的。
在这一奇特的发现之后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著名运动生理专家韦西,在智利的奥坎基尔查峰海拨6000多米的高处,也发现了适应力极强的浑身皮肤发着蓝色光的人种。韦西说在这样高的山峰上,空气十分稀薄,含氧量很少,这些奇特的蓝色人,像机灵的猴子一样,行动特别敏捷,令人难以与之相比。
另外,据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也生活着一批为数不多的蓝色人。一位美国生物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也曾在6千米以上高度发现了一些蓝皮肤的僧侣,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蓝色的僧侣,在这空气十分稀少的高山上竟然谈笑自若,还能作笨重的劳动。
这一系列蓝种人的发现,向人们关于人种的划分提出了挑战,他用事实说明在地球上除了黄、白、黑、棕这四种人种之外,蓝色人种也该占有一点位置了。然而更令人奇怪的是在世界上黄、白、黑、棕这四种人,无论其肤色如何,其血液都是鲜红色的,而这蓝色人的血为什么会与他们的皮肤相同呈蓝色的呢?
经过研究,一种说法是,皮肤颜色和血液成分关系密切。红色血液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中含有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红色蛋白质,因而使血液呈现红色。而蓝色人的血液中有一种“超高血型蛋白”,却缺乏一种控制这种蛋白增长的酶,所以他们的血液呈蓝色,致使皮肤也呈蓝色。
另一种看法认为:蓝血人是一种病理状态在他们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了异常变化,这种变化很可能是由于某种“特殊病态基因”造成的。
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在血细胞内,血红蛋白质负责输送氧气,当氧气充足时,血红蛋白会呈现红色,所以常人血液皆为红色。当缺乏氧气时,血红蛋白就会成蓝色。蓝色人全身蓝色,可能就是高山缺氧所至。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蓝种人的血液中血红素大大超过了正常人。这大概就是他们能适应高山缺氧环境的原因。
人能由高变矮吗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是由矮长高,由孩童走向成年。如果说一个人的身高会从高变矮,那只是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他斗法时既能变成巨人,“顶天立地”;又会变小,小得几乎让人看不见。然而,现实世界中却发现过人由高变矮的奇怪事例。
60年代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城,有位年仅15岁的姑娘,名叫安达尼娜·达密尔,正在青春发育时期,突然得了一场怪病,身体不断缩小、变矮。仅3个月时间她的身高足足缩短了1/3,甚至说话的功能也随之减弱,最后竟像3岁娃娃那样“奶声奶气”了。
这样的怪事在我国古代也发生过。宋代科学家沈括写《梦溪笔谈》里,记载了一个曾在颖州做过官的吕缙叔,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身体就逐渐缩小,后来和小孩大小差不多了。古书《太平广记》记载有个叫魏淑的人忽然患了一场异病,身体日见变矮,不到一年就形如婴儿了,不能坐立和说话,只能由其母亲和妻子抱着度日。
对于这种生长逆转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可能是由于病人的脑垂体激素停止分泌的缘故。脑垂体激素停止分泌造成对人体蛋白质合成起重要作用的酶失去活性,从而使蛋白质合成迅速减少,于是从体表组织细胞就开始萎缩。人体长高是由于人体组织细胞大量增生带来的,一旦人体组织细胞萎缩,人的肌肉、皮肤也会随之萎缩。但至今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难道已长成的骨头也能变短吗?
1982年美国发现一个越长越矮的妇女。她18岁时身高为151厘米,她30岁时身高只有132厘米了,12年中缩短了19厘米米。她43岁时身高又降了12.95厘米,以后下降速度更快了,50岁时身高只有111.8厘米。在此期间,她全身骨痛,并多次骨折,脊柱也前凸。最后她全身挛缩,50岁时体重只有34千克。她患的是代谢性骨病,也就是成年型磷酸酶缺乏症。这是一种遗传病,极为罕见。主要是脊椎距离变窄,故躯干缩短;大腿弯曲,故下肢变短。
古今中外所报道的越长越矮的人,是否都患同一种病呢?恐怕不一定是这样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由高变矮的呢?这仍需有关专家进一步探究。
人的血液和皮肤为什么是蓝色的
大家知道,世界上人种可分为白人、黑人、黄种人等,无论他们的肤色如何,其血液都是鲜红色的。可是,地球上某些偏僻的地区,生活着一些蓝色皮肤的人群,而且他们的血液也是蓝色的。
一支考察队在非洲西北部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区考察时,发现了这种蓝皮肤的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他们过着狩猎和群居的原始生活,用兽皮和树叶当作衣服。他们的皮肤呈淡蓝色,并且血液也是蓝色的。
在这之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著名运动生理学家韦西,到南美洲智利安第斯山脉探险时,在奥坎基尔查峰海拔6600米的高处,又发现了浑身发着蓝光的人种。在这样的高峰上,空气中的含氧量比海平面少50%,就是身强力壮的登山运动员也感到行动吃力,但这种奇异的蓝色人,却能进行各种剧烈的体力劳动,这真是个奇迹。
另外,在美国肯塔基和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也生活着为数不多的蓝色人。
为什么这些人的皮肤和血液会是蓝色的呢?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持着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皮肤的颜色和血液的成分密切相关。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红色蛋白质,因而使血液呈现红色。而蓝色人的血液中有一种“超高压型蛋白”,但没有控制这种蛋白的酶,所以他们的血液呈蓝色,致使皮肤也呈蓝色。
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在血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主要职责是输送氧气。当氧气充足时,血红蛋白呈现红色,所以常人的血液皆为红色。但当缺少氧气时,血红蛋白就会变成蓝色。蓝色人全身蓝色,可能就是高山缺氧所造成的。
另有一些科学家则认为,蓝色人是一种病理状态,是由于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了异常变化,而使血液呈现蓝色。按照遗传学说,决定生物性状的是遗传基因,这些人的血液之所以呈现蓝色,就是由于某种“特殊病态基因”造成的。这种含有错误遗传信息的基因,指导和决定了细胞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蓝色人的血液变蓝很可能是这些方面出现了差错。
此外,也有的科学家提出,蓝色人的血液发蓝可以从某些动物具有蓝色血液中得到启发。一种海洋动物叫做“鲎”,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而海蛸这种软体动物血液却是绿色的。原来,血液的颜色是由血色蛋白含有的元素所决定的。含铜元素的叫做“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含钒元素的叫做“血绿蛋白”,使血液呈绿色;含铁元素的叫作“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虽然血色蛋白不同,但在动物机体里,都起着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作用。
关于蓝色人的说法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到底哪种说法对呢?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研究。
“肉身”为什么不腐
1989年10月安徽九华山发现一具已死了四年还没腐烂的尸体,死者是一位名叫大兴的和尚,是四年前人们把他盘腿打坐在缸中的。
这具尸体成为九华山第八具木乃伊,佛教界称之为“肉身”。
大兴和尚是安徽太湖县人,1913年随祖父来到黄山屯溪莲堂,17岁上九华山出家,后住双溪寺到老。1985年2月初,大兴不小心摔伤了脚,和尚们张罗着给他治病,他婉言谢绝。2月13日,大兴停止进食。当时大家问及后事如何安排,他提出死后保留肉身。为不使大兴难过,大家当面同意了,并保证“只要能留下来,就给你妆金供奉”。但人们都充满疑虑,毕竟肉身不腐的事情谁都没有见过。2月17日大兴圆寂了,经九华山佛教协会和双溪寺住持妙恒商议后同意,大兴尸体没有火化,按佛教的习俗举行葬礼,2月19日,人们把大兴盘腿打坐的尸体放入缸中,又在缸里放入60千克木炭和生石灰做干燥剂。盖好盖子,把缸放到室外,当地农民又自发地在缸外修了一座2米多高的砖塔。4年之后,双溪寺决定开缸。两位和尚揭开缸盖,忽觉一股异香扑鼻而来,大兴端坐在缸里,身上原来崭新的袈裟已全部烂掉,只剩几根原来缝衣用的尼龙线。坐化时,大兴脖子上还持了一串罗汉珠,当时怕断,特地用铁丝串着,没想到铁丝也全部烂掉,罗汉珠全部落入缸底。
金属都被腐烂,而大兴的身躯却完好无损,无一处腐坏,只是皮肉已收缩变硬,但臀部、臂部等肌肉丰厚处仍稍有弹性,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的一些主要关节居然还能活动,而且其皮肤肌肉仍有一定张力。为防开缸后肉身腐烂,和尚们立即采取了一些防腐措施,给肉身裹上皮纸,又涂上生漆。1990年4月,肉身又被装上金,正式在双溪寺供奉。
自古以来,九华山已有过7具肉身,其中最早的一具是开山祖师——地藏。据说地藏99岁圆寂,3年后,肉身不腐,现葬于“肉身宝殿”内塔下。现在,大殿依然耸立,只是殿内到底有没有地藏肉身谁也说不清楚。除此以外有一位和尚不但肉身保存下来,而且对其生平还有据可查,那就是一名叫无瑕的和尚。无瑕生于明万历年间,106岁时圆寂。圆寂3年9个月后,人们在他坐化的东崖峰山洞,发现了他的肉身和他用自身血和金粉调和写的经卷。为保护其肉身,1066年8月,几位和尚将其藏在寺外的一个土坑里,下垫砖砂头,中间用铁棍撑住,上面将石板揭开,发现里面已被泥土埋住,但出人意料,肉身竟完好无损。
尸体为什么在九华山不腐?人们现在还不能作出任何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愿科学家们能早日揭开这个九华山肉身不腐之谜。
千年不朽的肉身
现保存于日本横滨鹤见区总特寺的中国唐代高僧无际禅师的肉身,历经多年而迄今保存完好,被学术界视为“世界奇迹”。
唐贞元六年(公元790年),91岁高龄的无际禅师感觉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于是悄然返回故乡湖南衡山的南台寺,停止进食。只嘱咐门徒将他平素搜集来的百多种草药熬汤,他每日豪饮十多碗。饮后小便频繁,大汗涔涔。门徒纷纷劝阻,大师只是笑而不语,继续饮用这种芬香无比的汤药。一个月后,他变得面色红赤清瘦,两目如炬。有一天,他口念佛经,端坐不动,安详地圆寂了。又过了一段时间,禅师的肉身不但没腐,而且芬芳四溢,门徒及当地善男信女大感惊诧,认为这是禅师功德无量的结果,便特地建了寺庙敬奉。千多年来,香火甚盛,历久不辍,一直到清末民初。
二十世纪30年代,军阀割据,战乱频繁。日本间谍渡边四郎便乘乱毒死寺内的小和尚,将无际禅师肉身移置寺外隐藏起来。不久后,该寺庙毁于兵火,人们都以为禅师的肉身也一起在这场大火中遭难了。
抗日战争末期,渡边便偷偷地将肉身伪装成货物,装船经上海偷运到日本。
起初,他秘密地把禅师肉身放置在的乡间,后来移置在东京郊外一座小山的地下仓库里,并没有向外界宣布。
1947年,渡边染病身亡,在清理遗物时,人们从其日记中得知这一重大秘密。日本当局当即派人打开仓库,只见禅师盘腿而坐,双目有神,如活人一样。专家指出,木乃伊的保存是人工药制的“躯壳”,并不稀奇。但暴露于空气中的肉身千年不朽,实为世界一大奇迹。经检查,禅师腹内无污物,体内渗满了防腐药物,嘴及肛门均封住,这些都是肉身不朽的基本原因。
禅师肉身千年不朽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还有他临终前饮用的大量汤药究竟是些什么草药,人们对此就不得而知了。
当代为何有不腐的尸体
有人说,如果尸体经过药物等人工处理,不会腐烂也不稀奇,而我们所说的是在无任何人工处理的情况下,在这平常的自然环境中,竟有不会腐烂的遗体,令人称奇不已。
这事发生在河北的香河县,在香河县一个姓周人家里,放置着一个玻璃制成的透明棺形罩。罩内,一位身材不高、神态安详的老太太静静地睡着。她就是逝世了近8年的周凤至老人的遗体。倘若你在远处观看,你会以为老太太是睡着了,只有当你走上前去细细察看,才会发现经过近8年的自然风干、水分蒸发,老人遗体的肌肉已呈塌陷状,全身骨骼轮廓清晰可见。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竟是一具未用任何医学手段处理的自然木乃伊。这是什么原因呢?通常情况下,人死后,遗体如果不加以适当处理,就会慢慢腐烂的呀!
老人遗体不腐的消息立即引起国内外人体科学界、医学、生物学及气功学界的高度重视。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的考察者,针对老人遗体不腐的原因展开了一场无休止的争论。
有人说,老人一生重视“修炼”,像高僧一样修炼成了不腐“金身”。然而,周凤至是农家妇女,并不信教,也不懂得什么“修炼”。气功学界则认为,老人可能已炼就一身上乘的气功,达到了“金身”不腐的境界。然而,据其家人讲,周凤至从不练气功。修炼之说自然不攻自破。时至今日,尚没有人能对这种奇特的生命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为了逐步揭开这一人体奇谜,科学家对老人生前的经历和生活习惯作了深入调查,得知她早起早睡,生活很有规律。并且长年素食,口味清淡,不沾烟酒。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能有利于养生长寿。
经过一番调查,科学家们终于发现:周凤至老人在辞世之前,确实出现了许多反常现象——那是1992年春天,在北京已居住了16年的周凤至突然要求返回香河老家。按照她的意愿,老家人遂于8月7日将她接回香河。2个月后,老人便开始了禁食、呕吐、排泄、吐痰等一系列净口净身的过程。至11月6日,老人咳嗽不止并拒绝进食,后被香河县医院诊为急性肺炎。
通过治疗,到11月15日,老人基本恢复了健康,接着要求进食,只是一改往日怕凉的饮食习惯而怕热。家人无奈,只好给她吃凉饭、凉菜,给她喝凉开水。在家人的安排下,88岁的周凤至于11月20日离开香河,回到北京长子杨守德家。从11月21日起,老人连凉饭凉菜也不吃了,每天只喝几杯凉开水。家人见情况不妙,赶紧为她准备了氧气袋。24日夜间22时45分,老人神智清晰,却突然自己动手拔掉氧气管,同时对家人说:“我要睡觉了,不需要它了。”随后慢慢地合上双眼,心脏停止了跳动。
奇怪的是,老人在停止呼吸后的24小时内,不但体温不下降,遗体也没有任何僵硬现象发生。24小时后,她的体温逐渐下降到与室温20℃持平,肢体柔软如常。第5天后,其手指尖开始变红,接着,手背和胳膊表皮均有红色液体出现。到了12月1日,遗体开始充气,仅仅一天的时间,全身都鼓囊囊的。12月1日,遗体表皮破损,并有大量异味红色液体缓缓排出。到12月25日,液体排完,身体又恢复了原状。自1993年元旦后,老人遗体上开始排出油性分泌物,半年之后,分泌物虽然逐渐减少,至今却仍未停止。
有关部门为了进行科学研究,让她的家人把她的遗体运回香河老家好好保存。七八年来,老人的遗体就在家里历经严寒(室温0℃)、酷暑(室温34℃)的考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埃及金字塔中那些历经数千年而不腐的“木乃伊”。如今,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底。原来,自然界中有一种堪称防腐专家的交喙鸟,它们生前喜食含有大量松脂的枞树和松树种子。这样天长日久,交喙鸟的全身都被松脂浸透了。正是这样天然的防腐物质,使得交喙鸟死后尸体长期不会腐烂,甚至连羽毛也不会脱落。古埃及人正是得益于这种动物的启示,用松脂等材料将尸体浸透,才制作出千年不腐的木乃伊。
有不少学者据此类推,认为香河老人遗体不腐可能与其体内不断排出油性分泌物有关。由于老人长年素食,口味清淡,摄取了大量诸如松脂等植物油脂。但是,这一条仍然不足为凭:全世界的素食者又何止一人?为什么惟独她的尸体能长期不腐呢?
后经考察后认为:周凤至老人临终前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上吐下泻,再加上体表排液等,身体已大量脱水;辞世后置于暖气边,室温高、空气干燥,身体水分几乎全部蒸发,这是造成躯体干枯的重要原因。因此,它暂时不腐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说法却忽视了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那就是:木乃伊在常温下是不可能保持至今的,因为它无法逃避大肠杆菌的繁殖。
不言而喻,老人的“金身”不腐一定另有原因。近几年来,无数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千里迢迢赶到香河县老人的故居进行考察。科学家们认为,这项意义重大的研究充分显示出21世纪人体科学研究的紧迫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一定会揭示出这一神秘现象的。
螺旋是生命的基本形态
20世纪50年代,当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之后,生命与螺旋的关系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各种反刍动物(如牛、羊)的头上,大都长着一对螺旋形弯角。田螺、蜗牛的外壳,也都呈现为美丽的对数螺旋形。这些形象都表明,生命和螺旋之间的确存在着特殊的联系。科学家们对此也作出了不少有趣的解释。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学者们进一步发现,生命和螺旋之间,不是人们所想像的简单的关系。1950年,著名生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长链是螺旋形结构,并把它定名为α—螺旋。其后人们发现,不但纤维状蛋白质有α—螺旋,而且球状蛋白也有α—螺旋。
此后的发现又进一步证明,许多大分子都有形成螺旋的倾向。比如,直链淀粉这一多聚酯是螺旋状结构;生物膜中心磷酯也能形成双股或单股螺旋;著名的DNA分子是由条状反身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所组成的。这些发现更加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生命与螺旋之间的奥秘。
为什么黑人都长有一头卷发,而黄色人种却绝大多数长着硬直型头发呢?原来,黑色人种的角朊蛋白结构呈螺旋形,而黄色人种的角朊蛋白结构是直形的,于是在宏观上就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总之,不管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看,螺旋是生命的最基本形态。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目前还没有人揭开这个谜。
人体的经络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医书中就有关于经络系统的详细记载,其中《内经》最为详细。古代医学一般把经络看作运行血气的通道,是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枢纽。但至于经络究竟是人体的什么结构,它的本质又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千百年来,尽管历代无数医学家对此进行细致考究,而始终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到了本世纪50年代,由于经络传感现象被重新发现,尤其是我国医务工作者根据经络学说首创针刺麻醉术,从而震惊世界医坛后,有关的经络研究便日益活跃起来,新学说、新观点层出不穷。
首先是日本学者大久保适斋在100多年前提出的经络活动是植物神经活动,尤其是交感神经活动的观点得到了承认,并且还被不少西方学者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经络的实际行经与人体解剖学中的植物神经系统很相似。所谓经络传感现象就是植物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而传导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生物能源——三磷酸腺苷和水释放出来的。但遗憾的是,以上的观点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其次是新西兰大学学者托马斯提出了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新的网状管道结构的学说。他把这种结构称做“自身原位丛”。他认为:“‘自身原位丛’是人体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残迹。”当然这也是一种假说。因为人体内是否真的存在“自身原位丛”,还没得到证实。
其三是我国学者孟昭威提出了第三平衡说。他认为经络传感速度介于神经和分泌调节速度之间,是协调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未知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合作,协同完成全身平衡调节功能。这种说法很新颖,也有一定的生理根据,但没有形态研究的支持,因而没有被公认。
其四是我国的薛崇成和美国李宋宁等一些学者主张经络系统并不是人体的特殊结构或系统,只不过是大脑皮层中的循环性立体反射系统而已。
经络学说的观点众说纷纭,谁是谁非,只能等待医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来证实。
男人的大脑和女人的大脑有区别吗
男人的大脑和女人的大脑相同吗?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多年来,研究者通过对男女在气质、行为、心理和智力特征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男子在数学领域和其他抽象理论领域作出贡献的较多。这说明男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强,空间想像能力和音乐能力也明显比女子强;而女子在语言能力方面,人际关系及单纯记忆方面的能力却胜过男子。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些差别是由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造成的;一部分学者则把这些差别归为男女生理上的差别。两派各持己见,谁也不能说服对方。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男女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实际并不大,无须对此探本求源。
1982年6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专家德拉可斯尤塔繁敏森和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拉夫赫路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解剖了14个“正常的”大脑,其中5个是女性,9个是男性,并比较了脑部胼胝体的形态结构。通过拍摄照片,投射放大绘图,测量胼胝体的长度、各部分的宽度和表面积,他们发现胼胝体左部(尾部或后部)存在着男女的不同。
这一发现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而胼胝体上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一大束神经纤维,虽然不是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惟一联系,但却是最重要的联系,起着沟通和协调大脑两侧半球的作用。
对这一发现学术界人士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男女在脑部胼胝体形态上的差异足以说明男女智力差别的根源存在于大脑之中。美国神经生理学家乔治城大学医学院教授理查德·雷斯塔认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发现过大脑形态的性别差异,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他们认为,许多研究表明,女性大脑两侧半球功能的专门化程度似乎不如男子。这可以用来说明女子在抽象思维、答问思维以及立体视觉活动的能力弱于男子。而女子胼胝后部较大,可能意味着两侧大脑半球连接紧密,因而较少两侧分化。拉可斯·尤塔敏森和赫路也“推测”他们的发现可能对女性大脑较少两侧分化的假说有利。这些学者都倾向于把男女在智力特长上的差别归于大脑结构功能上的差别。
另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生物学院的心理学教授袖罗征斯丹玛指出,即使今天的研究确实能证明男女大脑存在差别,女子的大脑较少两侧分化,也不一定能证明男女的智能有所不同。大脑两侧较少分化未必会使任何一侧的大脑半球能力降低。芝加哥大学研究性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安·彼德森也认为,男女之间不可能存在着先天性的智能差异。
男女大脑是否确实不同?男女智力差异的根源是否存在于大脑之中?很多学者认为,仅凭这14个标本的研究还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
人为什么会发胖
自从人们认识到肥胖的害处以来,许多胖子都要减肥。而医生提出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让肥胖者节食。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节食减肥通常失败。那么,人体“发福”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有人认为,肥胖的人体内有一种“致胖基因”可使肥胖症遗传。比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皮梅族印第安人,有85%的人是胖子,而且代代相传。而有些家族在这里是瘦子,搬迁到别处却又发起“福”来,这又该怎样解释呢?事实上,大约只有10%的胖子是遗传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女学者认为,人的胖瘦与人体内的五—羟色胺含量高低有关。这种五—羟色胺能够降低食欲,因而有一部分胖子可能是由于体内产生的五—羟色胺过少而食欲大增所致。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发福”,目前仍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
人体为什么会衰老
许多科学家认为,衰老是受基因控制的。有些科学家则认为,人所以会衰老,原因是由于人体受到疾病以及“自由基”的破坏。“自由基”是一个由多余电子组成的极不稳定的分子,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这些分子的绝大多数是破坏细胞DNA的氧化物。人靠体内的酶来清除这些破坏性的分子。疾病和这些分子对人体的破坏,随着人体的年龄增长而积累,使人体逐渐衰老。
有专家认为,不同的三个相互有关的系统影响人的衰老:①脑;②内分泌系统;③免疫系统。
这些科学家认为,如果人体的生命维持系统不衰退,脑神经细胞能活150~200年之久。然而,脑可能影响产生激素的内分泌系统而内分泌腺又可以影响免疫系统,所以脑可以使其它系统衰退。人都需要本身的免疫力来抵抗疾病,才能长寿。
胸腺本来已被人们认为是随着人类的进化而逐渐退化了的内分泌腺,但是,从现在的研究看来,由胸腺分泌的激素是使人长寿的免疫力的源泉。人的寿命则以胸腺功能是否正常为转移。
胸腺及其激素控制着三种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如T细胞)的产生与功能。其中某种T淋巴细胞能产生免疫系统的物质,例如,抗癌的干扰素;另一种则帮助产生抗体。还有一种则调节免疫系统,使人体本身的组织不受免疫系统的破坏。胸腺激素又能兴奋脑激素,例如,促肾上腺皮激素(ACTH)。
婴儿在出世时,其胸腺大小约如核桃。胸腺在人的青春期便开始萎缩。人到老年,其胸腺只有原来大小的十分之一。因此,其免疫系统亦逐渐失效。
实验证明,胸腺激素要以使老年人身上的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而增强免疫力。胸腺激素亦可用来治疗癌症。近年临床试验又进一步证明,对患肺癌的病人用胸腺激素配合放射治疗,比单用放射治疗的方法要好得多。
美国专家艾伦·戈尔斯坦研制成一种血液中胸腺激素含量的测定法。
该方法可能被用作体检的一项常规项目,以便对血液中缺少胸腺激素的病人补充胸腺激素。他认为,胸腺激素能在防病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另一种体内物质是脱氧雄甾酮。虽然这种甾酮的功能尚不明确,但实验证明,这种甾酮可以用来预防鼠的胸腺癌。这种甾酮亦可以用来降低胆固醇以及减肥。
近十年来科学家发现人的头发中钴含量的变化与人类发育、衰老密切相关,明显呈示一种“生物钟”现象,女性在24~25岁,男性在31~32岁,发钴含量有一高峰值,以后逐渐降低,由此便可以解释女性较男性易早熟或早衰的现象。
一般来讲,在60以前,女性的发钴含量都高于男性,据此不难解释女性寿命通常高于男性。有趣的是在60岁以后,女性发钴含量急剧下降,由高于男性变为低于男性,在图表上呈剪刀交叉形,这样就可以解释长寿老年人中女性身体通常同年龄的男性身体差的现象。
人体自燃之谜
人体自燃是一个人的身体未与外界火种接触而自动着火燃烧的现象,它有着丰富的历史记载。有些受害人只是轻微灼伤,另一些则化为灰烬。最奇怪的是,受害人所坐的椅子、所睡的床,甚至所穿的衣服,有时竟然没有烧毁。尤有甚者,有些人虽然全身烧焦,但一只脚、一条腿或一些指头依然完好无损。
人体自然的事例早见于17世纪的医学报告,到了20世纪有关文献更有详尽的记载。其间发生的事例多达200余宗。
初时一般认为,这种厄运大多降临那些酗酒、肥胖和独居的妇女身上。她们几乎全在冬天晚上自燃,尸体在燃烧的火炉旁边。不用说,出事时并无证人在场。据当时的见解,这是上帝的惩罚。
现代科学界和医学界都否定人体自燃的说法。虽然有人曾经提出一些理论,但目前还没有合理的生理学论据,足以说明人体如何自燃甚至化为灰烬,因为要把人体的组织和骨骼全部烧毁,只有在温度超过华氏3000度的高压火葬场才有可能。至于烧焦了的尸体上有未损坏的衣物或皮肉完整的残肢,那就更神秘莫测了。
最早期有充分证据的人体自然事件之一,是巴托林于1673年所记录的,巴黎一个贫苦妇人神秘地被火烧死。那妇人嗜饮烈酒,酒痛之深,达到三年不吃任何食物的程度。有一天晚上,她上床睡觉后,夜里即自燃而死。次日早上,只有她的头部和手指头遗留下来,身体其余部分均烧成灰烬。报道此事的人是法国人雷尔,他于十七世纪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人体自燃的论文。
关于人体离奇自燃的一项异常生动详细的报道,是由一位名叫李加特的人提供的。李加特是法国莱姆斯区一名实习医生,事发时住在当地一家小旅馆里。旅馆主人米勒有一个絮叨不休的太太,每天都喝到酩酊大醉。1725年2月19日晚上,由于很多人前来参加次日的盛大交易会,旅馆全部客满。米勒和妻子很早便上床休息。米勒太太不能入睡,独自下楼去。她平时常到厨房点燃的火炉前喝到烂醉。这时米勒已进入梦乡,但到凌晨两点钟左右,突然惊醒。他嗅到烟熏的气味,连忙跑到楼下,沿途拍门把客人叫醒。张皇失措的住客走到大厨房时,看到着火焚烧的并非厨房,而是米勒太太。她躺在火炉附近,全身几乎烧光,只余下部分头颅、四肢末段和几根脊骨。除了尸体下面的地板和她所坐的椅子略有烧痕外,厨房里其余物品丝毫未损。
这时一名警官和两名宪兵恰好在附近巡逻,听见旅馆中人声鼎沸,于是入内探询。他们看见米勒太太冒烟的尸体后,立即把米勒逮捕,怀疑他是凶手。镇上的人早已知道米勒太太不但是个酒鬼,而且是个泼妇,因此怀疑备受困扰的米勒蓄意把妻子杀死,以便和旅馆一名女仆人双宿双飞。控方指米勒在妻子喝醉后把酒瓶里余下的烈酒倒在她身上,然后放火烧她,事后设法布局,使人相信这是一宗意外。
话说那位青年医生李加特在事发时也跑到楼下,亲眼看到米勒太太烧焦的尸体。他在审讯过程中为米勒作证,说受害人的身体全部烧光,却留下头颅和四肢末段,而附近物件也丝毫没有波及,这显然并非人为因素造成。法庭上的辩论非常激烈,控方坚持称米勒是杀人凶手。米勒被裁定罪名成立,判处死刑。然而李加特仍不断陈辞,指出这件事绝不可能是普通的纵火杀人案,而是“上帝的惩罚”。结果,法庭撤销判决,宣布米勒无罪释放。然而,可怜的米勒也就此断送了一生。他经过那次打击后,精神极度颓丧,从此在医院中度过余生。
意大利教士贝多利在祈祷时,身体突然着火焚烧。他是遭遇身体自燃后尚能生存数天的少数受害人之一。报道这件事的是曾替他治疗的巴塔利亚医生,这篇报道见于1776年10月佛罗伦萨的一份学报。
事发期间,贝多利正在全国各地旅行,有天晚上抵达姊夫家里,由姊夫带领其到暂时歇宿的房间。由于他穿的衬衫是用马毛做的,把肩膀刮得很不舒服,他一进房就要了一条手帕,把衬衫和肩膀隔开。接着,他独自留在房中祈祷。
过了几分钟,房中传出教士的痛苦呼叫声,全屋人立刻冲进他的房间。他们看见贝多利躺在地上,全身给一团小火焰包围,但上前察看时,火焰便逐渐消退,最后熄灭了。次日早上,贝多利接受巴塔利亚医生检查。他发现伤者右臂的皮肤几乎完全脱离肌肉,吊在骨头上。从肩膀直至大腿,皮肤也受到同样损伤。烧得最严重的部分是右手,已开始腐烂。巴塔利亚医生虽然立即进行治疗,但伤者的情况不断恶化,老是说口渴想喝水,而且全身抽搐得令人吃惊。据说,他坐过的那张椅子满布“腐烂和使人恶心的物质”。贝多利一直发热,陷于昏迷状态,又不断呕吐,第四天在昏迷中死亡。
巴塔利亚医生无法在贝多利身上找出染病迹象。最可怕的是,在死亡之前,他的身体已发出腐肉般的恶臭。巴塔利亚医生还说,看见有虫子从贝多利身上爬到床上,他的指甲也脱落了。
巴塔利亚记得贝多利最初给送到他那里时,右手好像给人用棍棒打过似的,衬衫上还有“摇曳的火焰”,很快便把衬衫烧成灰烬,袖口却完整无缺。而且奇怪得很,放在衬衫与肩膀之间的手帕竟未烧着,裤子也完好无损。虽然他的头发一根也没有烧焦,帽子却完全焚毁。房间里并没有起火的迹象,可是本来盛满油的一盏油灯已完全枯竭,灯芯也烧成了灰烬。
奥弗顿医生在《田纳西州医学会学报》发表一篇文章,记述该州那士维尔大学数学教授汉密尔顿因“局部自燃”受伤的情形。1835年1月5日,汉密尔顿教授从大学返家,那天天气很冷,温度表记录得的气温只有华氏8度。
突然间,他觉得左腿灼热疼痛,就像给黄蜂叮了一口似的。他朝下一看,腿上竟有一团几时高的火焰,直径如一个银币大小,顶部则呈扁平形状。他立即用手拍打,但无法把火焰拍熄。幸而汉密尔顿教授保持冷静,想起如果火焰没有氧供应就会自动熄灭,于是两手拱成杯状盖在燃烧之处,火果然熄了。
可是,他仍然感到剧痛,进屋之后,便立即脱下长裤和内裤,检查伤口。他看见伤口约宽1时,长3时,干爽,呈青黑色,在左腿下方斜斜伸展。他又检查了内裤,发现正对伤口之处已经烧穿,但洞口周围丝毫没有烧焦的痕迹。最奇怪的是,长裤竟然完好无损,只是底面靠近内裤烧穿的地方有许多暗黄色的绒毛,用小刀便可以刮去。
伤口虽然有些地方与普通伤口不同,但为汉密尔顿诊断的医生经过检查后,仍然把它当作普通烧伤一样医治。伤口很深,过了整整32天才愈合。治愈之后,伤口周围的肌肉依然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不断隐隐作痛,而且疤痕呈现一种很不寻常的青黑色。
英国南安普敦附近一条乡村发生的一场怪火,夺去了基利夫妇的性命。1905年2月26日早上,邻居听见基利家中传出尖叫声,进去时即发现屋内已经着火。
基利先生躺在地上,已经完全化为灰烬。基利太太则坐在安乐椅上,虽已烧成黑炭,但仍可辨认。警方发现屋内有张桌子翻倒,油灯也掉在地上,但他们不明白一盏油灯怎能造成这场灾害。最奇怪的是,基利太太所坐的安乐椅竟然没有烧坏。
1910年,印度狄纳波附近曼那村的两名巡警发现一具烧焦的妇人尸体。他们把这具衣服无损但仍然在冒烟的尸体送到地方法官那里。据巡警说,发现尸体时房间里并无失火迹象。
英国布莱斯附近的怀特利湾有一对姓迪尤尔的姐妹,是退休的学校教员。姐姐名叫玛格丽特,妹妹名叫威廉明娜。1923年3月22日晚上,玛格丽特跑到邻居家中,慌张地诉说妹妹已经烧死。邻居进入她家里发现威廉明娜烧焦的尸体躺在床上。床和被褥并无火烧的痕迹,屋内各处也没有失火迹象。
在死因侦讯中,玛格丽特一再发誓发现妹妹尸体躺在床上的情形,正如邻居所见的一样。但验尸官认为睡床安然无损,而躺在其上的人竟烧成灰烬,简直荒谬绝伦。他斥责玛格丽特撒谎,声言要起诉她,并在死因侦讯间暂时押候。
邻居和舆论也都不相信玛格丽特的供辞,玛格丽特备受压力,在重新开庭侦讯时承认作伪证。她说自已实际上是在家里楼下看见威廉明娜身体着火,但一息尚存,于是她把火扑熄后,便扶妹妹上楼,安置在床上,但不久妹妹便死去了。
虽然楼下也没有起火迹象,可是验尸官认为这个说法比玛格丽特原来的口供合理一些。
验尸官宣布裁定威廉明娜的死因是“意外烧死”。不过,他事后说,这宗案件是他历来侦查过的最奇特的案件之一。
1953年3月1日,南加罗来纳州缘镇的伍德先生被人发现在他紧闭门窗的汽车前座上被烧成黑炭。当时他的汽车停在291号公路旁边,油箱里还有半箱汽油。除了挡风玻璃因受热而起泡及向内凹陷外,全车并无损坏。
78岁残废老人杨锡金住在檀香山冒纳基亚街1130号,1956年12月,邻居发现他遭蓝色火焰包围。15分钟后,消防员到来时,他的躯体和椅子已烧成灰烬。可是,搁在对面轮椅上的双脚完整无损,连周围的家具和窗帘也没有损坏。
人体自燃的遇难者很少是儿童,伊利诺州洛克福镇的普鲁伊特却是一个例外。这名四个月大的婴孩于1959年春因严重烧伤致死,可是他的衣服并没有烧焦的痕迹,床上的被褥也没有损坏。
1950年十月的一个晚上,年方19岁的安德鲁斯小姐和男朋友克里福德在伦敦一家夜总会跳舞。突然,她胸前和背部起火,瞬即烧及头发。克里福德和其他客人均设法把火扑灭,但始终无法救回她的性命。
克里福德在法庭上作证说:
“舞池中没有人吸烟。桌子上没有蜡烛,我也未看见她的衣服给任何东西烧着。我知道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上我觉得火焰是从她的身体内发出来的。”
其他证人也同意他所说的话。结果,法庭裁定安德鲁斯小姐是“死于原因不明的一场火”。
密西根州旁提亚克市的30岁汽车工人彼得森,由于健康欠佳,几个月来一直心情沮丧。1959年12月13日下午7时45分,有人发现他死在自己的汽车里,看来是自杀。当时驾驶座侧边的座位仍在冒烟,排气管已经扭曲,伸进关闭了门窗的车厢里。
医生检验过他的尸体后,宣布他是中一氧化碳毒致死,这与自杀的推测正好吻合。可是,他们无法解释彼得森的背部、大腿和手臂为什么会三度烧伤,以及他的鼻子、喉咙和肺部为什么会灼伤。最奇怪的是,他的衣服甚至内衣裤丝毫没有损坏,烧焦的皮肉还竖起没有烧毁的体毛。调查人员起初认为汽车的排烟可能带有热力,后来又怀疑有谋杀成分,但都不能解释彼得森死时的情况。
在一宗人体自燃事件中,受害者不止一人,而有六个。以下是1966年12月27日《奈及利亚先驱报》有关该次事件的报道:
“拉歌斯市一户七口之家,有六个成员烧死的事件……目前已成为最难解答的谜团。
据昨日的现场调查显示,该木房子中一切物件完好无损,甚至两张棉褥也仍然整齐地铺在两张铁架床上……
这场烧死六个人的大火对整个房间似乎无损……但从死者被焚的严重情况看来,房中物件,包括本墙和屋顶的铁皮,本应荡然无存。
虽然较早时传说,有人乘那家人睡熟时,从窗口泼进汽油,然后点火焚烧,但昨日的调查已证明此一说法不正确。
人体自燃的现象并不为20世纪科学界所承认,既未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编订的“国际疾病分类法”中,也不是美国或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学与医学图书索引的一个条目。尽管警察、消防员、纵火案专家、验尸官和病理学家提出不少证据,但大多数医生和科学家仍然认为那些看来无容争辩的事例未经彻底调查。
不过,并非历代的人都抱这种怀疑态度。17和18世纪时,人体自燃现象,特别是发生于酒徒身上的事例,一般被视作是上帝的惩罚。到了19世纪,由于生物学与化学的进步,研究人员得以从非宗教的角度找寻这些不明火灾的成因。他们提出了更多可能性,包括以下列举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
肠内的气体容易燃烧。
尸体产生易燃气体。
干草堆及肥料堆产生的热力,足以引起自燃。
某些元素或混合物一旦暴露于空气中就会自动着火,如人体元素之一的磷。
有些化学品本身并不活跃,但与其他物品混合时会引起爆炸。
某些昆虫和鱼类发光表示可能有内火。
人体内所含的大量脂肪是极佳的燃料。
静电产生火花,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引起人体着火。
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上述各种假设都不是人体自燃的真正成因。1851年时,一位德国化学家已经指出,喝了大量白兰地酒的人即使接近火也不会着火。其后在19世纪末期,几位医生曾声称不明白水分含量多而脂肪含量相当少的人体为什么会着火。1905年4月22日,(美国医学)杂志对相信人体自燃的人予以迎头痛击,指出“在全部发表过的人体自燃事件中,几乎半数来自法国这个神经过敏的国家”。
为了验证酒精可使人体变成高度易燃的说法,科学家先把老鼠放在酒精中浸一年,然后点火焚烧。结果,老鼠的外皮腾起烈火,皮下外层肌肉也被烧焦,但内部组织及器官则依然无损。后来他们又用在酒精中浸了更长时间的博物馆标本作试验,结果也是一样。
消化系统产生的易燃气体的确可能在人体聚积,造成危险。英国有位牧师便受到警告,不可吹熄圣坛的蜡烛,以免呼出的气体着火。
静电也可能是一个原因。据美国防火协会的防火手册说,人体聚积的静电负荷达数千伏电力可通过头发放出,一般不会造成伤害,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例如在制造易燃物品的工厂或使用气体麻醉剂的医院手术室中,这种人就可能引起爆炸,但从没有人烧成灰烬而设备无损的先例。
此外,还有人提出其他的自然因素,其中包括流星、闪电、体内原子爆炸、激光束、微波辐射、高频音响、地磁通量等等,但这些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则未有解释。总之,人体自燃现象直至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谜。
人体中的核反应
这个科学之谜,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兴趣。
早在1958年,法国斯特拉斯大学药物研究所的梅茨和哈塞尔曼等人,对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油井工人作生物化学统计,他们详尽地分析了工人们的食物成分和排泄物成分后,又有新的发现:几乎全部元素的摄入量比排泄量要大,但是其中的镁,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量是263.8毫克,排泄量却是380毫克。
也就是说,镁的排泄量比摄入量多出116.2毫克。这就意味着镁的排泄量比摄入量多44%。假如这个差额是依靠原先贮存在人体内的镁来补偿的话,那么经过整整6个月的排泄,人体骨骼组织的镁就失去80%,但是经过医学检查,结果并非如此。
那么,人体中这么多的镁是从何而来的呢?
法国的克尔符兰也对此一直进行研究。他认为,人每天的食物数量与质量都是有变化,为了满足人体本身营养物质的需要,人的生命作用可能具有把过剩的元素转换成所需元素的功能,其中人的生命细胞质就是“原子反应堆”。于是,在1959年11月,克尔会兰向法国医学会提交了一篇题目叫《生命和原子转换》的论文,首先提出了存有这种现象的“生命原子转换说”。
为了解开那个体内多出的镁之谜了。克尔符兰坚持了10年严密的科学实验。到1968年又报告令人鼓舞的成果:由于给老鼠的饮食中添加了过量的镁,结果使它们体内的钙和磷的百分含量跟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33.3%和34.8%,而且它们的体重还比对照组平均重了15%。
1969年,他又报道了对龙虾等的实验,得到了跟老鼠实验类似的结果。他认为的确是由于细胞质在生物体内进行了使原子核转化的工作,使体内过剩的镁转换成磷和钙。
这些实验结果的确是令人感到新奇的,在生物体里,除了真正的化学变化以外,在原子核里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无休止的变换。这个发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生命的秘密也许就隐藏在原子核里面!
对于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科学家们正在向纵深方面探索,总有一天会彻底解开这个谜的!
人体的适应性变化
一场战争往往会夺去众多男性的生命,然而,科学家却惊奇地发现战争期间的男婴出生率明显地高于和平年代。这究竟是偶然的现象,还是这其中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许多科学家为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
曾有科学家认为战争破坏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引起人们生活水平下降,人体能量摄入不足,使机体体液呈现碱性,而碱性环境中容易生男孩。但这个解释因许多国家并不是战场,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而难以自圆其说。
对此,科学家们又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苏联科学家斯宾朗斯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一群小白鼠分为两组,让他们生活一段时间后,将其中一组中的一只雄鼠带走,而将其中的一只雄鼠当着其它雌鼠的面活活弄死。结果,后一组的雌鼠受胎率明显地高于前一组。斯宾朗斯基根据这一现象推论:人类在遇难时似乎会发出“被害”的信号,告诫幸存者提高繁殖率来弥补“损失”,刺激繁殖率的提高,可男性为什么比女性多呢?人们始终也没有弄明白。
美国纽约有一名黑人妇女,名叫文蒂,现年51岁,她出生在一个纯粹的黑人家庭,祖祖辈辈从没有与白人发生过婚姻关系。她长着一身黑人特有的乌黑油亮的肌肤。
两年前,文蒂不幸染上了一种无名怪病,医生曾给她服了一种新药物,但没有见效。她的病情反而日益加重了,同时皮肤也越来越黑。她因病情恶化而被送进医院急救。在手术时,文蒂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经医生竭力抢救,才使她得以死里逃生。
可是,文蒂经过这次抢救之后,身上的皮肤逐渐绽裂、剥落,并重新长出一层白嫩的新皮肤。当她病好出院时,全身皮肤都变成了白色,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种女人,而且至今也没见她恢复“本色”。
其实,最神秘的东西就是人本身。你看生活在美国佛州印第安裔的家庭妇女凯蒂就十分奇特,她的下唇左侧与舌头之间会神奇地冒出一小片、一小片金光闪闪的铜铂。每当凯蒂处在恍惚状态时,除了口中会冒出钢铂外,她的脸上、前胸、腹部、大腿处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冒出铜铂的皮肤周围随即出现了红润颜色。
凯蒂的这种奇特功能前所未闻,使得从事研究超常现象的舒华兹医学院博士称奇不已。她皮肤冒铜铂的现象是毫无预感的,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凯蒂身上冒出来的这些钢铂,化学专家罗巴瓦斯博士将它浸入以浓硝酸和浓盐酸混合成的“王水”中,铜铂立即融化了,这就证实它确是金属物质。再经过分光仪测定,其中铜的成份占98%,铂成份占2%。
以上诸事都在显示着人是个神秘体。人的过去、现在都有许多谜未解开,那么他的将来呢?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人体是一台无以伦比的机器
工程师们至今未能发明出一种能与自然界最伟大的成就——人体相媲美的机器。运动健将可作时速近40公里的疾跑、时速超过160公里的投掷以及跃过2.4米高的横杆。即使是支撑日常活动的动力系统,其复杂与有效程度,连最复杂的机器人也相形见绌。
以循环系统为例,心脏每分钟将5.5升左右(在活动状态下达16~17升)的血液泵入长约10万公里的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成年人体含有4.5~5.5升的血液,男性平均5.5升左右,内含约25万亿个携带氧气的红细胞以及250亿个与疾病作战的白细胞。部分白细胞的生命周期仅12个小时,而红细胞的生命周期则为120天左右。
若将毛细血管一一摊平,其总面积足以覆盖几亩地,当然,这些毛细血管并不是同时开放的,因为局部的化学变化以及微细血管肌肉中的神经起着调节的作用,使得毛细血管每隔一会儿便开一次合一次,并保持不断循环,否则,体内的血液会像洪水进入沼泽地那样在数秒钟内全部涌进毛细血管。
肺脏无时无刻不需要血液,其毛细血管持续不断地从肺小泡中摄取氧气,同时将多余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去。整个生命过程,呼吸次数超越50亿次。
众所周知,血液比水浓稠。实际上,体重的近2/3是水,约45升,占体重的60%左右。肥胖的人误认为他们之所以超重是因为水份滞留的缘故,而实际上脂肪组织仅含10%的水份。
人体还含有其他物质成份,足够制作7块肥皂的脂肪,足够粉刷一座小屋的石灰,相当于10公斤袋装可口可乐所含的碳,足够生产2200支火柴的磷,以及可制作一枚2.54厘米长的钉子的铁。同时,还含有一茶匙的硫磺及大约31克除铁以外的其他金属。
这是一个既奇特而又五彩缤纷的整体,缺一不成。例如:若一个人摄入的碘偏少,其甲状腺就会肿大。实际上,除了氧气以外,健康所必需的所有元素均来源于我们的食物。这就是医生所说的: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人们需要多种多样的食物。
婴儿出生时约有305块骨骼,随着生长发育,一部分骨骼互相融合,最后合成约206块骨骼。这些骨骼受650块肌肉和100多个关节的支配。将肌肉固定于骨骼上的肌腱,其强度足以承受每平方厘米1.24吨的压力,而在步行时,股骨的应变力每平方厘米达77.5公斤。
这整部绝妙无比的天然机器被一层柔韧的、不透水的覆盖物——皮肤包裹着。人体的皮肤面积平均为1.86平方米,每数周更新一次。皮肤上有为数500万根的毛发,寿命3年左右。
9000个受成百万个神经细胞支配的味蕾帮助人们食择其美,皮肤上面的400万个“感受器”使人体具备感觉,借以区别冷热、体验疼痛与舒适。
人体需要能量以获得上述所有机能并使之运转。在生命过程中,平均每人要消耗掉50吨的食物及最少50000升的液体。据估计,城市居民一生中的步行路程约11300公里,而农村居民步行路程则长达45000公里。
人体的免疫力
人体是一个战场,在这里,抗击致病菌的战斗经久不息。我们吸进的空气充满各种潜在的杀手——肉眼看不到的细菌。万幸的是,在通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很快就被健康机体的自然抵抗力所击溃。细菌或更微小的病毒可通过诸如口腔、鼻子、耳朵以及皮肤伤口等任何空隙侵犯人体,当它们渗入到组织或血液中时,就引起疾病或感染。
人体的第一道防御屏障是外层皮肤和包绕在内脏器官表面的浆膜。诸如嘴巴和眼睛这些易受侵犯的部位,均由抗菌液——唾液和泪液加以保护。胃酸除了消化食物外,能杀死伴随吞咽而侵入的各种危险分子。
一旦细菌侵入任何脆弱的区域,人体的“防卫力量”——血液中的白细胞就会踊跃争先,前往抗击。人体平均含有250~300亿个白细胞,当细菌侵入时,白细胞就聚集到感染部位,以吞噬和消化的形式消灭入侵者。为此,授予这些可爱的战士“吞噬细胞”的称号。
在激战中,细菌释放了大量的毒性物质,这些毒素作为“抗原”,刺激部分白细胞和体内网状内皮系统中的其他细胞,产生了称为“抗体”的防护化学物质。每种抗体都来自于特殊的感染,在生命的过程中,人体可能遇到多达100000种的不同抗原,而每一种抗原都引发了相应的抗体。即使战斗已经结束,获胜的机体并没有遣散其抵抗力量。抗体继续存留于血液中,并时而得到来自肝脏和淋巴系统中发育成熟的新生力量的补充。这样,一旦类似的细菌再次进犯,严阵以待的抵抗力量就会予以迎头痛击。这是获得性免疫系统对类似病菌再次侵犯产生的自然抵抗作用。
感冒的免疫力是短暂的,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太多了,以致机体不可能建立起抗击它们的特种力量。已经发展了人工免疫法(或称接种疫苗法),用于抗击某些疾病,当然,最著名的例子是天花。当医生将一种极为相似、但没有致病危险的牛痘菌注入人体后,这些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能抵御极为危险疾病的抵抗能力。
因生病或注射疫苗后所获得的免疫力称为“自动免疫”,而机体的另一种防卫形式称为“被动免疫”。在被动免疫过程中,机体本身并不产生抗体。这一类型的免疫力是胎儿从其母亲的血液中,或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天从其母亲的乳汁中获得的。
人体内存在“弹簧”吗
人跑步时,人体重心会上下起伏,同时因为地面作用力与支撑腿的方向大致相同,所以人体又会时而减速时而加速:前脚落地时,支撑力通过下肢使人体减速;人体重心前移越过支撑点之后,支撑力又会使人体重新加速。由此看来,跑步时能量的使用是很不“经济”的,好比司机在公路上行车时一会儿踩油门一会儿踩刹车一样,结果使发动机给车辆的动能大部分变成了无用的热量。
幸好,实际情况还不至于如此糟糕。曾经有两位意大利科学家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发现,跑步者的实际耗氧量只有理论计算值的一半左右。科学家认为,若是把跑步者比作弹跳的皮球,也许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皮球落地时速度逐渐下降到零,同时产生一定的变形。尽管皮球失去了所有的动能,但是变形却使它贮存了相当的弹性势能,此后弹性力会使皮球恢复原来的形状并跳离地面。随着弹性势能的消失,皮球又重新获得了原先的大部分动能,只有少许能量无可避免地变成了热能。所以,皮球的弹跳包含了从动能到弹性势能然后再回复为动能的两次能量转换过程。如果没有摩擦力,理想的皮球无需补充能量也能永远弹跳下去。
如果把人体比作皮球,那么人体的“弹簧”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们认为,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键就是一种弹簧。各部分肌肉总是和相连的肌腱承受同样的拉力,两者之中伸长较多者贮存的能量也较多。有两位英国科学家经过计算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肌纤维较长而肌腱较短时,肌肉贮存的能量要比肌腱为多;肌纤维较短而肌腱较长时,情况就刚好相反。
肌肉和肌腱具有弹簧的功能,它们在受到张力作用时伸长,张力消失时又恢复原状。科学家们曾经对跑步者作过若干研究。他们根据肌电流的变化确定人跨步时各部分肌肉的发力情况,又从关节的转动角度计算出肌肉和肌腱的伸长量,最后得到结论是:位于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跟腱作用最大。这些肌肉由长度仅有20~60毫米的肌纤维组成,而跟腱全长约为370毫米,因此可以认为,人体内部最重要的“弹簧”就是跟腱。
精确的实验表明,拉伸肌腱所耗用的能量之中,约有93%可在弹性恢复过程中重新释放出来。这就是说,肌腱的弹性可与优质橡胶相比拟。肌腱不仅弹性优良,能量贮存密度也与优质橡胶相近。跑步过程中,支撑腿受到的作用力在人体重新开始加速的瞬间达到最大值。据测算,人体以每秒4.5米的中等速度奔跑时,地面最大作用力约为人体重量的2.8倍。而跟腱承受的最大张力大约等于人体重量的7倍。具体地说,如果跑步者体重70千克,跟腱张力便将达到480千克!假定跟腱与已经做过试验的其他动物肌腱性质相同,那么它的伸长量应在5%上下,贮存的弹性势能约为35焦耳。
英国一个由动物学家和外科医生组成的研究小组又用实验证实,人体内部还存在着另一个重要的“弹簧”,这就是通常称之为“足弓”的脚底拱形结构。研究人员起初让一名受试者站立不动,全身重量大部分由左脚支持,右脚则仅仅与地面保持接触,此后又让这位受试者跑步经过同一地点。他们将这两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作了相互对比,结果发现受试者在跑步时踝关节离地面的高度比站立不动时降低了10毫米。很明显,这是因为脚掌受到的作用力“压扁”了足弓,而维持足弓正常形状的那些韧带也必然产生了一定的伸长。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改进田径鞋的制作,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跑步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人体痒之谜是怎么回事
蚊虫叮咬或患皮肤病常引起人体瘙痒。每到冬季,人即使没有蚊虫叮咬,也没患皮肤病,有时也会发生瘙痒,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痒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尽管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但人们对痒却仍然知之甚少。
痛觉、触觉、温觉和压觉,在皮肤表面都能为相应的神经组织感受,惟独痒觉感受器至今未被证实。有人认为,痒觉是轻触觉,即刺激强度重时,出现疼痛,刺激轻时则发生痒感;如痛觉纤维被破坏时,同时伴有痒感消失。另有人认为,痛和痒两种感觉迥然不同,因为即使剧痒也不会变成疼痛,吗啡和杜冷丁等药物能止痛但不能止痒,而搔抓可止痒却不能止痛。还有人指出,刺激表皮或真皮交界处时引起痒觉,刺激真皮则引起痛觉。
痒的感受器究竟在哪里呢?有人推测,在表皮和真皮之间有一种游离的末梢神经丛,它同时接受痒、痛两种冲动;但也有人说皮肤的每个感受器,都是由多种感觉神经纤维组成的。现在能够让人接受的看法是:来自皮肤的各种冲动,由神经纤维收集在脊髓和较高级的神经中枢,再传至大脑皮层进行分析,假如神经所传递的感觉信息不完全或不明确,这就是痒觉。
关于痒觉的神经传递途径,一般认为,痒觉感受器把痒觉沿着脊髓神经纤维传向脊髓,再至丘脑,由丘脑传至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这个神经传递途径恰好是痛觉的传递途径,因此可以解释皮肤发痒的时候,搔痒引起的痛觉就代替了痒觉,起到止痒的作用。
痒觉发生的机理是很复杂的,许多体内外因素,如机械刺激、酸、碱、甲基溴化物、某些植物、细菌,以及机体细胞受损后产生的一些物质,皆可产生瘙痒。引起瘙痒的内部疾病有神经衰弱、糖尿病、内分泌紊乱、肠寄生虫、药物反应、变态反应等;外部因素有昆虫叮咬、疥螨、气候、衣着、酒及刺激性食物等。
人体的“丹香”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身上发出一种幽香,令贾宝玉猜不出香气的由来。薛宝钗是小说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人呢?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来,气功锻炼有素者就可以散发出一种神秘的香气——“丹香”。
元代道家气功大师邱长春“羽化”(去世)后,他的遗体“异香终日不散”。佛家锻炼气功有素者也不例外,东南亚地区许多高僧“坐化”后,也会发出异香,在当地高温气候条件下尸体数日不腐。在我国一些地方的气功表演中,人们可以闻到气功师身上发散的阵阵清香,有的香味似檀香,有的香味似茉莉花。这种香气被称为“丹香”,它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探索。
我国武林气功师认为,丹香和气功锻炼有关,气功锻炼会影响人体内分泌,所以古文献中有“练精化气,练血化白浆,其味异香”的描述。那么,人体是否有发散香气的物质基础呢?国外科学家在研究人的嗅觉和行为,以及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化学联系的证据时发现,在男性汗液和尿的挥发成分中,具有异香味。有证据进一步表明,这些物质有麝香成分。我们之所以察觉不到,是因为这种麝香味实在太微弱了。
既然人体有散发香味的化学物质,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扩大这种香味呢?气功实践表明,练气功可以激发人体这种潜能。实验表明,练气功可以使胃液、唾液等分泌物质增加,据此推测,人体固有的麝香味也不会例外。
人体丹香目前还是个谜,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人体丹香,具有现实的意义。丹香是人体固有的,如果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体香,其效果要远远超过人造香水。另外,在野外作业,也可以避免蚊虫叮咬,这点也胜过“蚊香”、“花露水”,不必特地携带这些东西,同样能收到驱蚊的效果。
肢体能再生的秘密
许多动物有很强的再生本领。蜥蜴被人抓住尾巴时,它一扭身子,尾巴就断了,乘机逃之夭夭,以后它会重新长出一条尾巴来。海参遇到敌害时,会吐出自己的内脏,当敌人狼吞虎咽时,海参悄悄溜走,以后能再长出一副内脏。比较起来,人就差多了,断手断脚就再也长不出来了。人们羡慕动物的再生能力,多年前,科幻小说家就对人体的肢体再生作过精彩的描述:一个人的某部分肢体被截去了,不久又奇迹般地重新生长出与先前相同、活动自如、功能无二的肢体。国外的一些科学家提出要把美妙的幻想变为现实,用再生的方法代替复杂的人造肢体和器官移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目前人体中仍然存有再生的结构,如骨胳、毛发、指甲等,儿童还具有手指尖端再生的能力。在一些低等动物中,再生能力明显地保留着,它们的肢体在胚胎发育期的生成和在成年后再生的生理机制是完全一样的。而人类则在进化过程中,使胚胎基因在发育后丧失了再生能力。当然,人体某些部位在切除一部分后,能恢复到手术前的体积,但这只是长大,而不是再生。
科研人员认为,骨胶原分子是研究人体肢体再生的关键。因为骨胶原分子是组成皮肤、骨骼、韧带、软骨和其他人体结构的氨基酸链。如果人们能解释清楚骨胶原分子是怎样促进肢体生长,又是怎样正确识别并在需要的方面发生作用的,就能找到提示人体组织复杂结构的线索。研究已经表明,骨胶原分子链的某些部分对人的肢体生理结构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电场的作用可能是影响骨胶原分子形成高级组织顺序,刺激胚胎发育期储存遗传信息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通过实验已经取得令人兴奋的结果:一只被切除一条腿的青蛙在电场的作用下,居然再生出了被切除的腿。但是,要使控制人体器官的肢体再生基因能在人们需要的某一部位立即发生作用,就必须寻找再次使用早已存在于胚胎中的遗传信息的办法。如果能够实现人体的肢体再生,这无疑是医学科学上的一次革命。
头颅移植不会遥远
在清代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名姓朱的书生,结识了阴间姓陆的判官。朱生的妻子长得不漂亮,陆判官就将一个死去的美女的头换在朱生妻子的身上,使朱生妻子也有了花容月貌。
《聊斋志异》是一部专门描写鬼狐的小说,所说的事当然不会是真的。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已能移植,那么,“换头术”是否也可以做到呢?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早在70年代,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荷华就提出,人类的大脑可以移植,最完美的方法,就是把整个人头原封不动地移植过去。这具有爆炸性的医学论点曾被人当作无稽之谈,但也是美国医学界颇具争议的话题。
为了给“换头术”做准备,医学专家首先在动物身上做了实验。罗伯特·荷华早在1980年就成功地把一只猴子的头颅移植到另一只猴子的脖子上,这只经过换头的猴子活了2星期左右。前苏联医学专家则成功地接合了双头狗。他们采取植物上最常用的“接树法”,把一个狗头接合到另一条狗的头旁侧部位。只是这种用“接树法”诞生的双头狗,因中枢神经未和移植的狗头相连,因此移植的狗头要指挥躯体行动是不可能的,但移植的狗头可以自由地转动。
医学专家认为,事实上大脑移植要比换心换肾容易,这与人体移植器官时常见的“排斥反应”有关。
“排斥反应”即“自动防御系统”,是当人体有异物入侵时,体内的淋巴细胞能马上识破异物的动向,从而展开猛烈的抗拒行动。假如该移植器官的抵抗力弱,而且又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器官,那么它不仅要防御淋巴细胞的抗拒,同时也要防止本身随时会并发其他的疾病,不然就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换心换肾的失败通常是“排斥反应”造成的。而脑与其他人体部分完全不同的是,它本身没有淋巴细胞,不会产生“排斥反应”现象,但是有“脑血液关门”的特别机能,也能使异常物质不易进入脑内。
话虽如此说,但要做到头颅移植,又谈何容易。不仅头颅移植手术精细复杂,而且中枢神经是否能再生,成为“换头术”的关键。人类的神经大致分为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两类。中枢神经传达“意志”,而末梢神经则起着“把脑的意志改变为行动”的作用。如果切断了某个部位的末梢神经,肉体上的某部分就不能活动,但不致影响其他部分的机能。切断了中枢神经,脖颈以及身体以下部分便麻痹,不能动弹,所以人遇到车祸时,往往因脊髓受破坏而引起残废或瘫痪。
在临床中,末梢神经被切断后,由于再生作用,不久还能恢复正常,断指再植就应用了这个原理。而中枢神经则没有再生现象。如何使中枢神经再生,直接关系到“换头术”能否成功。
令人兴奋的是,美国、前苏联医学专家在中枢神经再生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前苏联医学专家在脊髓再生实验的350只老鼠中,有140只再生成功。在美国也有人研究后证明借助某种发热物能使中枢神经再生。
如果“换头术”有一天能实现的话,像车祸中头颅完好但身体毁坏的人与头颅毁坏但身体完好的人就可以“合二为一”,将完好的头颅与完好的身体连接起来。诸如此类原因进行“换头术”后,可能会遇到严重的法律问题,这个换头者究竟是谁?是那个拥有躯体者,还是那个拥有头颅者?这在将来有待于从法律上予以确认。
冷冻的人体能存活吗
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佩斯福特教授,在他患肺癌逝世之前,立下遗嘱:死后立即将他的遗体冻结,以待治疗肺癌的特效药发明之日,再将其遗体解冻治疗,使遗体复活。根据他的遗言,人们在他遗体的血管中注入防冻甘油,然后将遗体置入-196℃的液氮中密封冷冻至今。以后陆续又有人加入了死后自愿冷冻的行列,等待着以后的复活。
这些人能够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复活吗?这些人都是死后才冷冻的,人死岂能复活?这是医学上起码的常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佩斯福特及步其后尘者能够实现的不过是花钱保存尸体罢了。那么,人生前就冷冻起来能复活吗?这很难说。目前尚不知道是否有人真的愿意在生前就冷冻起来,另一方面,现代科学还根本无法预料,冷冻人将来是否真的能够复活。
在人的身体里,大约有75%是水。水在冰冻之后,体积要增大。因此,细胞里面的水一旦结冰,就可能将细胞膜撑破,而细胞外面的液体冻结,则会使细胞受到挤压,或破裂,或变形。此外,由于细胞外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比细胞里面高得多,当细胞外液出现冰晶时,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易造成细胞的脱水,这将导致细胞的死亡。因此,冷冻人的关键之一,就是冻结的速度要快。快速冻结的水,将可能避开结冰的过程,这样就不致伤害细胞了。现在的冷冻法,一般都是将准备冷冻的物体,直接置于液氮中,使温度骤降至-196℃。
不过,即使这样,也很难避免出现部分冰晶的可能。因此,如果真的要冷冻活人的话,还需要在人体组织中加入甘油和葡萄糖。而且这些冷冻保护物质的浓度,应和冷冻速率相吻合。这是提高冷冻人解冻时的成活率的又一个重要关键。
然而,冷冻人的真正最棘手的问题,恐怕还是我们对人体的了解仍然极不充分。人体是一部极为复杂、极为精密的“机器”,毫厘之差,都足以破坏它的协调运行。所以科学家们在进行活人的整体冷冻之前,必须先对人体的局部组织和器官进行冷冻实验。
最早成功的是冷冻精子,这项技术已经投入实际应用。用人的冷冻精子受孕而诞生的婴儿,与正常出生的婴儿相比,在身体和智力发育上都没有任何差异。
第一个由冷冻受精卵培养的婴儿,也在1985年成功地诞生了。冷冻受精卵比起冷冻精子来,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在此基础上,冷冻血液、冷冻骨髓,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1973年,科学家在液氮中冷冻保藏了90只老鼠的心脏,到1984年解冻了其中的10只,结果它们都扑通扑通地连续跳动了1~2小时。从1984年开始,科学家着手冷冻兔、猪、牛、猿等大型动物的心脏。肝脏是除脑以外的最复杂的器官,而猪肝的冷冻实验基本获得了成功。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一头大白鼠冷冻至-2056℃,然后使它复活。日本科学家曾使一头猫的脑子冻结203天后得到复生。但是,目前还不能迅速冷冻人脑及其重要组织,以保证与这些生命攸关的组织在人死后不受破坏。
根据科学的进程来说,冷冻人实现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不过科学家普遍认为,从冷冻器官到冷冻人,还有漫长的历程要走。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讲,在几十年内恐怕不会出现冷冻人的事情,但是100年后呢?以后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如果这一天到来的话,人的生命将能随意延续,还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活着的时间。在飞向遥远星球的宇宙航行中,宇航员也可以先冷冻起来,不吃不喝,待临近目标星球时再苏醒过来工作,那该有多好!
真有人体经络吗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记载:人体内有14条经络线,它主宰人体全身气血的运行,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反馈系统,有“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宋代医师王惟一还将《黄帝内经》中描述的14条经络线刻画在一个铜人模型上,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针灸经络学教学、科研和临床治病的模型。多少年来,我国中医师就一直利用人体的经络系统,采用针灸等手段为病人治病。我国的这一奇特医疗手段,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
但是,由于经络不能从人体里剥离出来,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此,经络到底存在与否,世人众说纷纭。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祝总骧等人,经过近20年的研究,先后运用3种生物物理学方法测试并证明了人体确实存在着14条经络线。科学家们根据经络线具有的高振动声、低阻抗等特点,先后采用脉冲与机械敲击、电极测试、小锤敲击与听诊器监听的方法,测出经络线。他们发现人体经络线只有1毫米宽,人类从胎儿到成年,经络线的宽度和位置相对稳定,终身不变。
专家们指出,经络学说的证实,不仅意味着用现代科学把中国传统医学体系武装起来,还意味着对生命本身和人体潜能的了解和认识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经络存在的谜被解开了,但是我国古代的人是怎样发现经络的呢?这仍是个千古之谜。
中国的人体再生
1977年3月,英国研制成功“克隆羊”,顿时在世界上掀起巨大反响:生命可以复制了!
“克隆”一词是英语Clone的音译,其意是“生物放大技术”,也就是无性繁殖。采用动物的一个细胞来培育成一个动物。目前不少国家已掌握这项技术。如英国的“克隆羊”、中国的3只“克隆鼠”和“克隆牛”、美国的“克隆猴”等。
克隆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引起许多人的极大恐慌,他们担心生命可以复制后,会有大量的“克隆人”产生,会复制出像希特勒一类的战争狂人。也有人认为:“克隆人”如果出现,那不就使人的再生有了可能吗?那么,真会这样吗?
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一是因为要“克隆”成一个动物需要成千上万次的试验,要“克隆”成一个人的难度会更大。其二是,许多国家已发表声明,坚决反对本国进行“克隆人”的研究。1997年5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克隆人类不可接受!专家还说,“克隆人”假如真能产生,那也不是人的再生,仅仅是肉体的“复制”。“克隆人”和人的再生是两码事。
实际上,人转世再生的事例在国外和国内都有报道和传闻,而且经过有关部门核实后,认为是属实的,并且有研究价值。在此讲讲中国人体再生这件真事:
事情发生在1979年4月的一天,家住在广西田阳县田州镇的一个名叫黄河的4岁小男孩。平时这个孩子贪玩好动,可有一天早晨,他从床上一爬起来,没有马上跑到外边去玩,而是很认真地对母亲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在河里游水时被大水冲走了,我就喊救命啊!后来一个老头救了我,可我找不到家,于是就哭,后来老头就领来两个人让我喊他们:‘爸爸、妈妈!’我一看是你和爸爸来了,一高兴就醒了。”
听了儿子的话,母亲并没在意,以为只是小孩胡说八道。只是笑了笑,没搭话,又忙家务去了。小黄河见妈妈没理他,他又跑到外公跟前说:“外公,我从前还有一个家,在那坡镇。我那边也有爸爸、妈妈,还有3个哥哥呢。”外公也只是笑外孙说傻话,也没有相信他的话。可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黄河仍不时向家人讲起自己在那坡镇的家,还说出了父母、哥哥的名字来,令一家人感到奇怪。
后来,黄河的妈妈从别人那打听那坡镇的情况,果然与黄河讲的一样。为了将事情搞清楚,妈妈带黄河亲自到那坡镇去了一趟。这下可好,这件事在那坡镇引起了轰动,因为黄河到来后认出了这里的父母和哥哥,还有同学,不过同学都十七八岁了,与他这个尚没有入小学的孩子来比,真令人发笑。
至于黄河为什么能转世再生,那是研究部门的事,在这里仅是将事实描写出来,供读者一阅,以引起思考。
但是,我们在探索这个问题时,应该把它与封建迷信观分别开来,而应该立足在一个全新的理论去探索。如果抱住旧观念不放,人生转世之谜将永远没有解。如果能用科学观点将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不论此事存在与否,都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人体生物磁之谜
一个晴朗的秋日下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些学生被蒙住了双眼,带上了汽车。汽车沿着婉蜒的山路行驶了1个多小时,最后把学生们带到了英格兰中部的一块林中空地上。学生们的双眼仍然被蒙着。
原来,这是由一位名叫罗宾·贝克尔的动物学家主持的一次试验。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被叫到贝克尔身边,在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并完全不可能靠视力辨别方向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令人不可思议地准确地指出了校园所在的方向。
人们早就知道,许多动物具有返回巢穴的本能。例如信鸽、蜗牛、蜜蜂等。人是否同样具有这种本能呢?贝克尔认为:正像我们有嗅觉、听觉和视觉一样,人类也还有一种辨别方向的感觉本能,只不过这种感觉很微弱,而且常常被忽视或受到干扰。在这次试验中,学生们对于校园所在的方向非常敏感。但是,当给他们戴上带磁性的头盔时,这一感觉就消失了。
科学家们很久以前就发现,某些动物能够准确地找到归巢的方向,从而返回巢穴。动物的这种本能被称为“归巢性”。归巢性强的一些动物,就像在脑子里有指南针一样,能够离开巢穴成百甚至上千千米活动,而不会迷失回巢的方向。而且,在信鸽、金枪鱼、海豚、蝴蝶及一些候鸟的头部和体内,也确实发现有少量的天然磁铁微粒。贝克尔认为,人体内也存在着这种磁微粒,而且它们很可能散存于鼻端与前额部,从而使人的这些部位可以比其他部位更敏感地感到磁体的吸力。
目前,对于生物与磁场的关系及磁场对生物的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生物磁学。对这门学科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许多科学家已经开始探索这种看不见的神奇的力量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了。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当地球磁场发生突变时,由于眼球内压增高而引起的青光眼很容易发生。美国科学家报告说,每当出现地磁波动,精神病院的入院人数便上升。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自己创造的电磁场可能对人体极其有害。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居住在大型输电变压器周围约39.6米以内的青年人中,白血病和淋巴腺癌的发病率很高。据认为,这些变压器会产生很强的磁场,而这种磁场则促使癌症发生。
有些人对于附近的弱磁场的变化也有感觉。有的人能够利用这种感觉找到地下水,还有的人能够知道别人在思考什么问题。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特异功能。还有中国的气功师给人们治病的方式,以及受到治疗的病人对于“气”的感应等等。这一切很可能就是某种传递与接收微弱电磁信号的能力及对弱磁场变化的感应。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在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某种电脉冲。而且,还发现当电流通过人体时,也产生磁场。在美国罗拉多大学医学中心,科学家们用一种仪器监测人体的磁场,绘制健康人脑的磁分布图,以便能够精确地了解人脑每一区域的功能及相应的磁场。这使人们进一步想到,我们也有可能精确地确定体内电磁信号或磁场发生紊乱的部位,然后用人为的正常信号或磁场来取代紊乱的信号或磁场,从而使机体自行治疗疾病。
目前,在我国医疗市场上出现的磁化杯、磁疗器等都利用了这种理论。
神奇的大脑
上午九点,基辅大脑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始忙碌起来了。尤金妮亚在两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乘电梯来到十二楼。
尤金妮亚今年十七岁,一头褐色的卷发,圆圆的脸庞,笑起来还略带几分稚气。这样现代化的研究机构她还是第一次来。此刻,她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和不安。
当他们走进房间时,宽大的写字台后面已经端坐着一位长者,他满头银丝,双眼在金丝边眼镜后面闪着睿智的光芒。
“你就是尤金妮亚吧?”他和蔼地向尤金妮亚伸出手来。
尤金妮亚怯生生地点点头,在他面前坐下来。
这位长者是来自莫斯科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马斯贝科夫博士。他和身边的助手商量了几句,博士就把几本杂志递给尤金妮亚,说:“别紧张,孩子!”
杂志是早晨刚刚出版的,还散发着淡淡的油墨味。
尤金妮亚微微咬着嘴唇,定了定神后便翻开杂志,一页页翻了过去。人们还在眼花缭乱的时候,她已经合上了杂志,说:“我看完了。”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马斯贝科夫博士和他的助手露出了惊异的神色。助手看了一下表,才十几秒钟。别人五秒钟只能看一个句子,尤金妮亚却能够读完一整本杂志!
接着,助手又让尤金妮亚阅读另外几本杂志、小说和评论文章,有几篇内容还很深奥。尤金妮亚又以惊人的速度全部读完,快得简直让人无法看清她究竟是怎么阅读的。
两位助手根据书刊的内容轮流向她发问,问得十分详细,有的问题甚至是普通少年所不能理解的,然而,尤金妮亚对看过的书就像印在了脑中似的,对答如流,而且回答得极其准确。
博士和他的助手都被尤金妮亚的非凡本领折服了。马斯贝科夫博士从事了几十年的研究,如此神奇的阅读速度他还是第一回亲眼目睹。
尤金妮亚确实是位与众不同的姑娘。不过,以前她这一特殊能力一直没有人知道。两年前的一天,她的爸爸看到报纸上有一篇精采的文章,就拿给她看。没想到,尤金妮亚才两秒钟就把报纸还给了父亲,还说:“这篇文章有趣极了!”父亲以为女儿在和他开玩笑,这么长的文章怎么可能如此快地看完,就故意问她文章的内容。出乎意料的是她答得丝毫不差。父亲惊愕不已,怎么也不相信,又找来其它书报让她看,结果完全一样。
为了证实尤金妮亚的超常本领,基辅大脑中心请她来做特别测验,一天前尤金妮亚就被请到了这里,隔离了二十四小时,以确保她从来没有阅读过测试材料,博士给她看的都是当天出版的书刊。
那么,尤金妮亚的阅读速度究竟快到什么程度呢?研究人员在她被隔离期间,先阅读了测试材料,并对内容做了笔记。然后把两页纸放在她面前,计算她的阅读速度。结果是,她在十分之二秒内(即眼睛眨一眨的时间),便可读1390个字,每分钟可达四十一万多字。也就是说,十分钟可以读完一部像《战争与和平》这类的世界名著。
马斯贝科夫博士对尤金妮亚惊人的阅读速度感到难以解释。他只能推测说,可能是由于她的大脑极为发达,记忆力如同摄像机一样。
当研究人员询问尤金妮亚阅读时的感受时,她腼腆地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的本领。她只觉得文章会跳入她的脑子,然后进行分析。她记住的是文章的意思而不是原文。她说:“我感到整个图书馆都进入了我的大脑!”
人的生物节律
在人的身体中同样在进行着律动,即所谓的生物的节律,或生物节律。它们也是钟表,但既看不见,也听不到。这个生物钟在我们的体内都做什么呢?生物寿命学家在人体内发现了500多个节律变化反应。有些以一秒分之几或一分钟之几为一个周期(来自希腊语“uHK”,即“圆圈”之意)这是脑生物电流波动或心肌收缩。有些节律间隔几个小时、几个月、几年。比如,太阳的活动周期,它的高峰期为11年一个周期,它对人的神经系统器官就有影响。
最为明显的是昼夜的交替。人们认为,一昼夜就是微缩的一年。也就是说,人在24小时内度过春夏秋冬四季。
冬天,自然界里的生物进程明显放慢,许多动物进入冬眠状态。黑夜就像四季中的这个寒冷的季节,在夜里,人的机体进行休息,脉搏的频率降低,呼吸也变得缓慢起来,血压降低。春天是生命的早晨。人们醒来,睁开眼睛,光线照到眼睛的视网膜上。这时,大脑开始活跃起来,呼吸加快,有更多的氧气从肺部进入血液,机体组织释放出夜里积累下来的废物。一昼夜间物质的代谢有时逐渐加快,有时逐渐减慢,这可以影响人的身体状况、情绪和工作能力。
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细致的研究证实,有一张对所有人适用的体内时间表存在着。例如,从早晨10点到15点,是人的积极活动时期,大脑在这时的工作最有成效。从13点到14点,胃液的分泌最多,这是午饭的时间。人有一个身体生长期,即从16点至17点,这时头发、指甲的生长速度最快,还有一个感觉敏锐期,即从17点到18点,这时听觉和嗅觉极为灵敏。从20点开始,许多人开始回忆自己没有实现的计划,为失掉的机会而忧伤,比其它时间更强烈地感受孤独。这是人的忧郁期。但是,如果之后能把握自己,希望之光就会穿透内心感受的乌云。心情会变好,也可以想明天的事了。这段平静愉快的时间可以延至23点。然而,23点之后,人体内的肝脏和胆囊的活动活跃起来,人会变得易发怒,并具有挑衅性。因此,要想不与别人吵架,就需要躺下睡觉。况且,时间一过半夜就是“盲期”,眼睛要工作就需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没必要使视力过度紧张。
所以,制定作息制度可不是无稽之谈。尽管也有这种情况:有些人在早晨更富活力,而有些人则是在晚上。第一种人被称为“百灵鸟”,因为他们就像这种鸟一样,早睡早起。第二种人被叫作“猫头鹰”。半夜早过了,这些人家里的窗口还亮着灯,还在忙着工作,而这时,周围的人们都已进入梦乡。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都处在某种经常稳定的节律中。尽管“百灵鸟”的作息制度对身体来说更符合生理规律,也就是说更为自然些。他们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充满活力,这对新陈代谢十分有利。
在人体中,如果“睡与不睡”的节律易位,通常会导致自我感觉的恶化。白天出现困乏,注意力下降,精神委靡。而夜间,在全身疲劳的情况下还出现失眠有些人慢慢能够习惯夜间不睡。另一些人则会产生疾病导致生理紊乱。科学家们用紊乱这个词来说人的机体中生理和生化过程的相互协调性(同步性)所遭受的破坏。在此情况下,机体就像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但是如果根本无人去听这样的乐队的话,那么紊乱就会给人带来不幸或是悲剧。想象一下,航空调度员在定位控制台旁睡着、或外科医生在手术台旁失去注意力将是多么可怕。所以,现在为那些昼夜的作息时间经常受到破坏的人准备了一套训练系统。
但是,生物寿命学者们认为,如果不是极为需要,人还是不要在夜里工作。为什么尽管昼夜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而有些人在这段时间里会比其他人做得更多些呢?因为他们善于与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的生物节律和睦相处。他们不会空费气力,并且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
神奇的刻度盘
除了无数的长生不老的传说以外,也还有研究这个题目的严肃的科学著作。
著名的俄罗斯生物学家H.H.梅契尼科夫(1845-1916)制定出延长生命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他认为,人的机体受到了积蓄在肠子中的毒素的毒害,这也导致了人的衰老。梅契尼科夫研制出一种专门的食物。食物中必定有酸牛奶,因为它可以抑制分泌致命毒素的微生物的活动。他还试图研制一种能够促进细胞活动并使细胞返老还童的血清。从事这种实验的不只他一个人,其他科学家们也在这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对细胞施加影响,催使人长寿。
但是,要想愚弄自然规律可不那么容易。今天借助于实验已经查明,人的细胞具有严格确定的分裂数量就是50个,而且这个数量不能增多。染色体内每一个细胞核内具有的神秘的刻度盘不允许再添加一个数字,以使生命的时针放慢自己的脚步。
现代科学既依靠古老的知识,也依靠自身成就的总和。科学家们早就注意到一个令人感兴趣的事实。在矿井里、在冻结的岩层里找到的北源属动物或昆虫,解冻之后就可以复活,尽管它们已经在地下躺了不止一百年了。著名的欣德罗乌斯虾在冻土里躺了约两万年,它也能“醒来”。已知的还有另外一些个例,那些被找到的动物不仅有冰冻的,还有被封藏起来的。
比如,1829年石匠们在利物浦加工大块的石榴石来制作台阶。在一块被截断的石榴石里发现了一个洞眼,它通向一个不大的孔穴。当洞眼被弄开以后,所有的人突然看到了一只小乌龟,不知道它是如何钻进这里的,也不知道它置身于这里已有多久。乌龟当时还活着,几个小时内一直还在动弹。
再比如另一件事,1892年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的一个矿井里发现了一只暗红色的甲虫。它呆然不动,被严密地封藏在一块矿石里。矿石块被打碎以后,甲虫没有显示出活的迹象。有人想把它扔掉,但是一个地质学家把它拿走了,他把它放在家中的一个盛岩石标本的盒子里。几天之后他朝盒子里看了一眼,他发现甲虫的爪子在动。有记录资料能够证实这只甲虫又存活了几个月。科学会如何来解释这些令人吃惊而又神秘的事实呢?
大家知道,体温只要降低温度,机体就会进入休眠状态的。这是一种特别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将骤然放慢。之后,如果体温升高,这些功能又将被恢复。看来,那些在冰川和矿井冻结的岩层里找到的昆虫、蛙和北螈是处在休眠状态。
然而,能否把人冻结起来,以便许久以后使他重返正常的生活呢?科学家暂时还不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问题在于人的机体细胞中含有水,水在常规冷却条件下会结晶,细胞会因此而死去。除此之外,血中的红血球——即红细胞也会遭到破坏,因而血液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功能了。如果冷却能够在瞬间完成的话,那么就可以保护好机体组织和血液,那样机体就不会出现结晶。但是还不能对整个人体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对这种方法研究得还不充分。
我们还知道一些事例,有些人冻死在雪地里,或是冰水中长达几个小时,尔后医生们又使他们死而复生。在医学中,有时可以利用体温过低——即把体温降到18度来做外科手术。这可以减缓机体中的所有过程,使外科医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拯救患者。
生物化学家的资料表明,若能把人的体温降低两度,那么人的寿命将会极大地延长。确实,很难说这是切实可行的。总而言之,科学家们暂时还回答不了如何能够长生不老的问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还是要充分利用生命所给予我们的时间。
人体里的“酒厂”
1942年的一次车祸,使日本人河本太郎住进了医院。
这位年轻小伙子本来生得潇洒英俊,可是,现在他被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已经不像人样了。
不过还好,他的伤并不十分严重,也无生命危险。然而,他的胃和小肠被硬物撞裂,医生得为他作缝补手术。
手术很顺利。半个月后,经大夫允许,河本太郎可以吃一些软性易消化的食物了。这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河本太郎竟像喝醉了酒一样,满脸通红,口吐酒气,走路头重脚轻,还胡话连篇……
一定是并发了脑震荡。大夫连忙给他作了检查。可是诊断下来,他没有脑震荡。
病无缘由,医生束手无策。河本太郎只得继续受苦,忍受这种折磨。
有一天,他身体不舒服发寒热,以致接连四五顿没有用餐。奇怪,他反而觉得头脑清醒,一点也没有喝醉酒的感觉了。他高兴得蹦起来,立刻叫人送来了饭菜。可是,当他吃了东西后不久那怪病又发作了。
这究竟是什么怪病?医生为此也很苦恼。于是,他们对河本太郎进行了跟踪研究。经过长达三十年之久的研究,医生终于发现了秘密;原来河本太郎的胃里有一种酵母菌,它把河本太郎每天吃下的淀粉食物转化成了酒精。这种酵母菌在人体内一般只存在于口腔和直肠内;而那次手术后,这种细菌却一反常规,跑到河本太郎的胃里去了。什么道理,无法解释。
河本太郎胃里有了酵母菌,这就相当于一个小小的酿酒厂了,难怪他整天迷迷糊糊,像醉汉一般!
奇特的鼻子
大卫·格里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秋雨绵绵的夜晚。
窗外夜色朦胧。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和闪着水光的湿津津的路面相映成辉。阴雨和夜色被隔绝在餐厅的落地玻璃窗之外,让人倍觉室内的温馨和舒适。
格里芬是这里的常客,有名的美食家。而他作为一个年轻的数学家的身份,几乎被许多人遗忘。对此他并不在意。
他有滋有味地品尝着那盘色美味香的鳜鱼。他觉得这条茄汁鳜鱼,是他尝过的各种河鲜海味中最可口的一条!他的嗅觉特别灵。他想象着餐厅烹调高手是怎样别出心裁地烹饪出这样精美的菜肴,回去以后好给朋友们烧一条尝尝!
他是芝加哥小有名气的业余烹调师。凡是他尝过的精美菜谱,他都可以凭借惊人的嗅觉记忆,把它们一样样重新配制烹调出来,味道不差分毫!
他从不饮酒。然而眼下品尝天下无以伦比的佳肴而不喝点“琼浆玉液”实在是终身遗憾。
他慢慢呷着葡萄酒。直到餐厅关门,他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这是他生平吃到的最鲜美的一条鳜鱼。他永远不会忘记。
街上是阵阵斜风细雨。仿佛从地面升起缕缕烟云,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格里芬兴致很好。在这样的氛围中必须放慢脚步,回忆点什么才更有韵味。
他一边独行,一边咀嚼着那道佳肴留给他的余味。
不知是下雨路滑还是格里芬没有留神的缘故,当他走出餐厅来到大街的一瞬间,从身边疾驶而过的运货卡车突然把他撞昏在地上。
那是1978年10月17日夜晚发生的意外事故。事后格里芬回忆时这么说。
他被送进医院抢救。
他的头受了伤,其他地方没有一点擦破和瘀血。八天后,他康复回家了。
为了庆贺这个从死神中逃脱出来的幸运儿,朋友们一起到格里芬家里来聚会。
格里芬显得比往日更活跃更有生气。他要亲自下厨给大家做几道可口的菜。
长桌上摆着许多佳肴。其中格里芬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他刚学会做的茄汁鳜鱼。
然而,客人们尝了一口就大失所望,一个个像咬了苦瓜似的皱眉蹙额。
“怎么,不好吃吗?”格里芬睁大了惊异的眼睛望着客人。他自已尝了一口。
他的表情和先前一样平静。客人们不禁面面相觑,顿生疑窦。
一条斤把重的鳜鱼,被他烧得一股焦巴臭,他怎么一点儿也闻不出来?!
这时,门外进来一位迟到的朋友。他手捧鲜花献给格里芬,希望他的生活像鲜花一样美好。
这束玫瑰花真香,屋里充满了它的芬芳。
格里芬毫无察觉。他闻了又闻,脸上却没有一点儿往常因为鲜花的芬香所带给他的愉悦和欢欣。
煤气外溢,几乎使人窒息,而格里芬一点儿闻不出来。有一次,他的隔壁邻居家失火,浓烟和焦味扑鼻而来,格里芬却像没事人一样,嗅不出空气中的怪味,差一点赔了命。
朋友们记起这一件件往事,断定格里芬的鼻子出了毛病,大为惊诧。
他们把他送进医院。医学专家经过诊断指出:格里芬确实得了一种少见的病——嗅觉丧失症。那次夜晚发生的车祸,使他嗅觉神经受到损伤,中断了大脑和鼻子之间的神经联系——发生了“短路”现象。
医学专家对此毫无良策。不久,格里芬连连向法院起诉,要求因车祸而造成他致残的司机赔偿损失。
这场官司终于以格里芬胜诉而告终。他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赔偿。然而,他原先灵敏的嗅觉不能失而复得。
鲜花的芳馨,田野的泥土气,山林的松脂香,永远不再属于他。
高超的烹调手艺,只能是他美好的回忆……
奇异的耳朵
窗外下着雨,密密的雨帘中,透出阴暗的天色。只有偶尔一个突如其来的闪电,才给阴灰的天空带来使人不安的骤亮,仿佛要把黑色魔鬼般的嘴脸,映现在眼前。
维拉觉得害怕,紧紧依偎着丈夫,丈夫抚摸着她的面颊,说:“我有个重要的约会必须去参加。”他答应过一小时就回来。
他开着轿车在夜色中消失。雨越下越大。
维拉独自坐在沙发里,目光时时注视着窗外。她心神恍惚,烦躁不安。她感到似乎要发生什么事,却又讲不清是什么事。
一个耀眼的闪电骤然消逝,窗外阴影憧憧,伴着沙沙的响声,像群魔乱舞,窃窃低语。
维拉脸色煞白。她慌乱地拿起话筒,要打电话给女友艾丽丝,请她立即开车到这儿来作伴。
电话转盘发生清脆的转动声。当对方的电话发出第一阵铃响声时,维拉的电话机突然被一个响雷击中。维拉也同时被击昏,倒在沙发里不省人事。
一个小时以后,维拉被回来的丈夫扶上床。他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一切。“她一定是为了等我才不知不觉在沙发里睡着了。”他希望维拉睡个安稳觉。
她确实睡得很沉,很酣,两天两夜也没醒。
第三天早晨,维拉睁开双眼。窗外的阳光把房间照得格外明净,桌上那束洁白的茉莉花散发出温馨淡雅的气息。
维拉忘记了前几天发生的事。她瞅着心爱的茉莉,兴奋地坐起来,伸手要丈夫把花递给她。不料,怪异的事发生了。正当维拉张嘴说话时,从喉咙口突然传出一个陌生男人的说话声。“喂,你是卡拉斯花店吗,请替我送些鲜花康乃馨……”
维拉立刻捂住了嘴巴,两眼恍惚地凝视着丈夫。她不明自这是怎么一回事。
陌生男人的声音消失了。丈夫笑笑说:“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的!”
维拉深情地望着身边的心上人。她要向他讲句最贴心热情的话。
又一个尖细的陌生女人的声音,从维拉还没来得及讲话的嘴巴里冲了出来:“我要找巴巴拉律师,因为我马上要死了……”
丈夫呆呆地望着妻子维拉,不明白怎么又出现一个陌生女人的说话声,仿佛是谁在打电话,一字一句从维拉的嘴里清晰地“跳”出来。
她耳朵里一刻不停地响着电话铃声,只要嘴巴一张,对方打电话的声音就滔滔不绝。她的嘴巴几乎成了电话话筒。
她吓得要命,绝望地倒在床上。这时,只有这时,她的两耳才变得非常清静,电话铃声像短了电路似的,不再作响了。
她要得到安宁,必须永远卧床不起。否则,一旦坐起身子,电话铃声便不绝于耳,说话声几乎要冲口而出。
丈夫把维拉送到远离闹市的郊区去住,然而情况并没有改变。
必须向医生求诊。
在医院里,维拉把那天打电话时被雷电击倒的事说了一遍。丈夫哭丧着脸,恳请医生帮她摆脱困境。
医生从未听说有这种事,更没治过这种少见的病人。他们一个个打量着维拉,仿佛她身上着了魔似的。
他们又非常同情她。于是,在她身上试用了各种疗法,却都不见成效。
联邦德国一家医学研究所的艾姆斯博士看到这个病例报告,就赶来为维拉诊断。
3小时之后,艾姆斯从病房里出来。他摇摇头说:“病人已经成了一部人体电话机。”
至于造成这种罕见的病症的原因,医学家各有各的说法,却没有研究出一种有明显疗效的诊治方法。
不幸的维拉,她只能日复一日地卧床休息。只有这样,她才能得到安宁。
未来的人是什么模样
几十万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后,我们的后代将是什么模样呢?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不断地同自然斗争的同时,自己的躯体也不断地得到完善。从古猿的四肢爬行到人的直立行走,从古猿的遍身密布的粗毛到人的细疏的汗毛,从古猿干皱、粗糙的脸到人秀润、精美的面孔……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风雨”在人体上打下的“烙印”,是时间老人在人体上留下的人类文明史。
肯定地说,未来的人类文明更是辉煌无比。到那时,人们不必为可怖的痼疾而呻吟,不必为糊口的3餐付出巨大的体力,也不必对着明月发出“不知天上宫阙”的感慨……那么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在未来人的躯体上会有什么样的映现呢?
科学家们为我们描述了未来人的形象。
“在一片空旷的原野上,长着30余米高的树木,树上伏着一个怪物。这怪物脸似人类,但浑身呈鳞片状,布满红色脉管,尾巴上还有一个大脉管。当黎明来临时,他便张开鳞片吸收热量。吸足热量后,他便从树上飘落下来,用尾巴上的管子汲取湖水里的蓝绿色藻类。”这是英国古人类学家狄克森在他的著作《人类之后》里勾勒的50万年后未来人的生活图。狄克森认为人类正在走向衰退。他说,由于未来环境严重污染,那时地球上只有抗污性很强的植物存在,这种植物成了未来人的栖息地。水里只有藻类植物存在,这成为人类的食粮。人类由于体质衰退,成了树栖动物。狄克森这种悲观的人类进化论,并不为多数人所接受。
“大脑袋,大眼睛,细长的四肢。”这是加拿大人类学家卢瑟尔和赛格京为未来人塑造的模型。他们认为,人类的发展必定是大脑不断发达,智力水平不断提高,而体力在逐渐下降。他们的这种观点既立足于人类发展史,又富有想像的成分,因此很受人们的青睐。许多科幻作家笔下的未来人、超人、外星人都是以这种想象为蓝本的。
“未来人的模样跟我们差不多。”这是美国人类学家爱尔德兰和塔特肖等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尽管未来人智力较现在高,但大脑体积未必会增大。他们在《人类进化之谜》一书中说,从人类进化的整个历史看,近100多万年来,人类体质一直没有很大改变,人类进化已进入相当稳定的阶段。他们的论点也得到一些科学家的赞同。
应该说,这些科学家立足于不同点,描述了各具特色的未来人的草图(仅仅是草图),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究竟谁画得对,或者谁画对了头,谁又画对了脚,或者全部都画得不对,这只有我们的后代才知道了。
眼睛的特异功能
眼睛是人身上最奇妙的器官,它能帮助我们知道万物之多、天地之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户”。还有一些人的眼睛,有着神奇的特异功能。
1.“显微镜眼”
在德国的路德维希堡市,有一位名叫韦罗尼卡的女口腔医生。她的眼睛就像显微镜一样,能把物体放大几百倍。她能把一部32万字的长篇巨著,抄录在一张普通的明信片上,由于她是用铅笔誊写的,所以每写两个字就得把铅笔精心修削一遍。
韦罗尼卡这双得天独厚的眼睛,对她的医生职业大有好处,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病人口腔里的细微病变。但能放大物体的肉眼,也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纸张上肉眼看不见的纤维会阻挡她的视线,防碍她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她也无法看彩色电视、因为她看到的并不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而是不计其数的、五颜六色的星星点点。她现在正致力于编纂微型书籍。光学专家们称这位女医生为“活的显微镜”。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费城,也有一位奇眼医生。他只要看着唱片,就能脱口把唱片的内容说出来。这种能读唱片的眼睛,也实属罕见。
2.“透视眼”
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叫比索娜的老妇人,已经80岁了。她虽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但她有一双比“X”光还厉害的透视眼,据说诊断病症的有效率,差不多是百分之百。
任何病人只要坐在她的面前,根本不用说出自己的症状,老妇人只要稍微审视病人一下,便进入昏睡状态,等她恢复清醒以后,就能判断出病人得了什么病,她的诊断往往跟医生所作的诊断完全一致。在过去的50多年里,她每天能接待病人50多名,后来由于身体的原因,她才把门诊数减少到每天10名。
意大利安科纳大学医院的医学专家们,经常邀请比索娜来医院,为病人确定肿瘤或结石到底长在什么地方。医生还请她现场指导手术的进行,因为她不用犹豫就能判断应在病人的什么部位开刀,从没有出现过差错。
前苏联有一位姑娘,也是著名的“超感人”。她的一双透视眼,能“看穿”人体,看到心脏在跳动,血液在奔流,简单就像一部彩色X线摄像机。
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奇人。他是哈尔滨市的一位医生,名叫李星周。他用他的透视眼可以看出人体之间的错位和病变以及心脏的异常。
更让人惊奇的是,前苏联还有一位女起重司机,名叫朱莉娅。她因触电昏睡过两天,醒后就发现自己有了特异功能。她不但能透视人体的内脏,而且还能看到太阳的紫外线和柏油路下面的洞穴。她也帮助医生看病,还能预报风暴的来临。但她自己却患有严重的头痛病。
3.“人体望远镜”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法国的波旁岛曾经出现过一位传奇人物,名叫耶帝安尼·伯提诺。他的视力超人,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由于他从小在海岛上长大,因此特别热爱大海,立志将来当一名船长周游世界。
在他15岁的时候,就到一条帆船上当了实习水手,后来又成为法国海军的一名水兵。
舰长看伯提诺有特殊的视力,就让他执行观察船只的任务。有时他发现远方的船只向指挥官报告,指挥官用望远镜也看不到船只的影子,但每次的结果都证明他的观察是正确的。他能看到上百公里以外船只的动向,水兵和军官们都亲切地管他叫“军舰的望远镜”。
有人好奇地问伯提诺,为什么有这样特殊的视力,他笑着回答说,只要把全身的神经集中在眼睛上就行了。
他在军舰上服了8个月兵役,曾经预告过62次重要情况,发现过远处150艘舰船的动向,被人们称为准确的“人体望远镜”。
4.“夜眼”
在我国广西自治区,有一个10岁的男孩,名叫李小祥。他白天什么也看不见,但夜间的视力却非常好。
李小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不需要借助任何光源,就能发现老鼠的行踪、床上的跳蚤,掉在地上的缝衣针。他的父母介绍说,李小祥小时的眼睛很正常。在他5岁的时候,黑色的双眼变成了蓝红色。7岁上学以后,感到白天看书写字非常困难,但一到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视力却变得非常好。这简直是一双“夜眼”。
在我国湖南省石门县,还有一个叫杨春发的青年,也生就一双“夜眼”。白天,他只能看清10厘米以内的东西,可到了夜晚,他却目光敏锐,能够大步流星地在羊肠小道上奔走,任意翻山越岭,就像常人在白天赶路一样。
这些人的奇眼确实让人惊叹,但其中的奥秘还没有彻底揭开。
小人国之谜
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有很多有关小人国的传说和童话,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描述。那么,当今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小矮人族呢?回答是肯定的。
世界上最矮小的人,称为俾格米人,他们是非洲土著,在非洲中部扎伊尔东北依多利地区生活,他们自称为“森林之子”。这个矮人部落,约有50000人口,平均身高1.4米。他们的肤色并非黑色,而是深棕色,头发垂直,不如一般黑人那样卷曲。他们至今仍过着原始生活,喜性游牧,以采集蘑菇、坚果、莓子和捕捉野兽为生。尽管他们与外部世界已有几代人的接触,然而至今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小矮人住在河边用树叶和树干构筑的圆顶小棚里。他们不分男女,都是赤身裸体,只在下身系着软树皮。
俾格米人懂得从蛇身上取毒,将毒液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他们有火种,但习惯生食。他们虽然仍处在原始社会,但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俾格米的女子脸上绘花纹,唇刺穿一孔,插上一株芦苇或其他野草,颈上挂一串兽骨制成的珠链。
俾格米人将牙齿磨齐,使之锋利,有助于撕凿兽肉。
据学者们预测,由于俾格米人的死亡率高,如果他们的生活方式不转变,那么最终将面临绝种的威胁。
另外,在孟加拉湾东海上的安达曼群岛,也居住着一个古老奇特、与外界隔绝的矮小民族。200多年前,这个民族的人口共约10000多,目前只幸存500人左右。
这些人的面部阔、鼻梁直、皮肤颜色像煤炭一样黑,或呈稍带微红的茶色,头发黑短而略鬈曲。他们身材矮小,成年男子一般身高为1.4米,最高者不超过1.6米,成年女子的身体更矮小。
从人种学方面来考察,关于这个民族的起源问题,学术界的看法不一,目前尚难加以定论。
据传说,大约3000多年前,这个民族的祖先从缅甸南部乘独木舟来到安达曼群岛上定居,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茫茫密林丛莽之中。由于他们长期过着与外界隔绝的孤独生活,因而古代历史学家对他们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古代文献资料对他们毫无记载,只是在南亚次大陆东部民间口头上流传着有关他们的一些荒诞无稽的神话传说。直到近代欧洲探险者曼尔高·帕洛深入到安达曼群岛进行考察,报道了岛上土著居民的情况,欧洲人才开始知道安达曼群岛上存在着这样一个古老奇特的民族。
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民族起源于史前时期,是远古内格里托人的后裔。有些学者不同意上述论断,他们认为,这个民族起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罗格人种(尼罗格是人种学上的名称,意思是黑色人种)。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民族与居住在非洲刚果和安哥拉密林中的俾格米人是同类人种,同属世界上最矮小人种。如果真的是这样,在远古时代,他们是怎样从非常遥远的非洲来到亚洲的呢?这是令考古学和人种学家们迷惑不解的一个谜。
以上种种看法是否真实可靠?至今难以肯定,有待考古学家和人种学家们,今后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
弱智的天才
或许你也听过,天才与白痴之间只是一线之差,有时这条线甚至不存在。也就是说,这两种各处一端的东西会同时存在于一个脑袋中。
有一个叫福勒利的可怜虫,他几乎一生一世都在法国阿曼蒂欧里斯的一个精神病院里度过。
福勒利是一对患有梅毒的夫妇的孩子。他生来就是瞎子,意志薄弱。由于早年就被抛弃,一间医院成了他的收容所。在那里,人们很快就注意到,福勒利在心算上有着非凡的本领,人们试图教他学会一些正当的行为,但毫无结果。对教导者所解释的一切,福勒利只能领会一点。在医院里,他摸索地绕着大厅和地面其它地方行走,就这样过他的日子。
福勒利有时会从他那白痴的“栏”里走出来,叫那些科学家感到吃惊。
博学之士聚集在一起,要测试他们以为可疑的他那一如闪电般快的计算能力。福勒利能够高速而精确地计算,这叫围观者惊异不已。
有一次,在12位欧洲杰出的学者和数学家面前,福勒利被带进一间房子里,做一次有关他的不可思议的天才的表演。他靠着墙,痴笑着,在众多的陌生人面前,他感到尴尬。陪伴着他的人把一道由那些博士提出的问题向他读出来:如果你有64个盒子,而你把一粒玉蜀黍粒放在第一个盒子里,放在第二个盒子里的玉蜀黍是第一个的两倍,放在第三盒子里的玉蜀黍粒又是第二个的两倍,如此类推,那么,你要在第64个盒子里放进多少玉蜀黍粒!
福勒利继续傻笑,那脸埋在教授们的手里。陪伴他的人问他把问题听明白了没有?他说听懂了。那人又问他会不会回答?他说会。不到半分钟,他就把正确答案算出来了。答案是:18,446,734,073,709,551,615。
福勒利,这位阿曼蒂欧里斯的白痴,曾被安排在天文学家、建筑学家、银行家、租税征收人和造船家等人的面前做同样的表演。每次,他都是在数秒钟之内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表演,直至他死后数十年,有了电子计算机之后,才再度出现。
1849年,美国阿拉巴马州有一位名叫比顿的领主,他家里有一个女奴生了一个儿子,叫汤姆·威吉斯。在汤姆身上,发生了类似福勒利的事。
汤姆是一个盲人,由于他需要特殊照顾,故此他被允许跟他妈妈,住在那间大房子里。他渐渐可以独自在房子里摸索着行走,但他宁愿在那道主楼梯下的角落里,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站数个小时。很明显,他是入神地听着那个古老大钟的“嘀嗒”声。
1855年,汤姆6岁了。在一个欢愉的春天的傍晚,比顿领主一家款待几位来自蒙哥马利的客人。其中的一个节目,是由两位比顿家族的女士演奏钢琴。这两位女士,一个是农场主夫人,另一个是农场主的儿媳妇。两人都曾在波士顿音乐学校就读,并且都达到了音乐家的水平。
当晚,当客人们全都就寝之后,比顿少奶奶却听见了钢琴音乐,她十分惊奇。难道是她的婆婆在这个不寻常的时刻,再度到楼下去继续她的演奏!她推门匆匆看一眼,就知道她婆婆睡得正香。满腹狐疑地比顿少奶奶踮着脚走下楼梯,直走到放置钢琴的那间房的门前。
借着在那个直立大窗透进来的月光,她看见那盲童小汤姆坐在钢琴前,那短而粗的手指凭着触觉在琴键上飞舞。他正重复地弹着在该晚较早时那两位女士曾表演过的其中一首乐曲,虽然有缺陷,但毫无错误。他只是在琴键上摸了一遍,对它有了一点认识,然后蓦地再次“复制”出拍子和音乐,跟他在数小时前听见的一样。
这孩子是从一个开着的窗爬进客厅的。他所重复的音符,是由两位受过训练的钢琴家所奏过的,实在令人惊异。
汤姆·威吉斯,这个盲童低能儿,后来成为一位音乐神童。比顿一家发觉,汤姆具有准确无误的模仿能力。不管人家演奏了什么曲子,他都能够立刻再次演奏出来,连人家搞错的地方他都能照搬无误。
汤姆的事迹很快便给传开了,比顿少奶奶允许他做公开表演。
盲人汤姆在美国和欧洲做周游表演,历时25年,赢得了无数人的喝彩,每当他听完一位钢琴家演奏之后,便忠实而精妙地把那位钢琴家的演出再现出来,即使是一些难度甚高的细节,也无妨他的模仿。
从没有接受过琴键知识的汤姆·威吉斯本身是个盲人,他是怎样成为钢琴家的呢?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1768年,瑞士伯恩一个富有的家庭生了一个名叫戈特弗里德·迈德的男孩子,他所表现的心智很快就表明了他是一个低能儿。他那富有的家庭尽了各种努力,要使孩子的智力得以提高,但那孩子常常是毫无反应。自出生至1814年他在46岁死去时为止,戈特弗里德·迈德一直都是一个低能儿,甚至不能照顾自己,当他外出散步时,需有一个保姆陪伴左右。
戈特弗里德在孩子的时候有一套画具,另外还有粉笔和石板。不久之后,他便开始绘一些出色、生动的动物和孩子的素描,来为自己取乐。其中一些是水彩画。在有阳光的日子里,戈特弗里德的保姆会领着可怜的他,前往那个家庭领地的每个安静的角落去,他会连续数小时地安坐在那里,愉快地咕哝着。他画着或给画上色。他那孩子般的脑袋里,因此而充满了欢乐。
在他30岁的时候,他那具有艺术家水平的绘画,使他成了欧洲知名的人物。他给他的宠物或他内心里认同的孩子所作的画,特别叫人喜爱。戈特弗里德所画的一幅母猫与小猫的画,被英皇佐治购买,并在皇宫里挂了许多年。
关于艺术与白痴奇异的结合这种事,也发生在现代人的身上,他就是日本神户的山下京司。跟戈特弗里德·迈德一样,他像小孩子那样,需要受到保护与带领。然而,当他的绘画作品于1957年末,在神户的一间商店里展出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前往参观选购的人估计超过10万人。
京司诞生在东京的贫民区,由于心智的成长受到阻碍,他在12岁时被安置在一所医院里。尽管他在艺术方面并无任何家庭背景,他先前亦无表现任何在绘画方面的兴趣,但京司开始作画了。他作画的方法是,把颜色纸撕开,并把这些碎纸片拼贴在画布上。
他的天才继续得到发展,医院里的医生鼓励他,给他一些颜料,他渐渐地学会怎样使用。他在日本受到国人普遍的喜爱,杂志争相以他的作品作为封面。1956年,山下京司35岁时出版的一本彩色画册,成为日本畅销书中的一本。之后,他便在城市的街道上流浪,求乞,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奇妙的磁铁人
人们都知道磁力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源于自然界,但同时人们又有创造与控制它的能力。人们通过利用了磁的作用力服务于人类,如电动机、电磁吊、扬声器等,都是磁力带给人的福音。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竟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人,身上却带着很强的磁力。
这个人就是现年58岁的尤里·凯尔涅赛,他曾是苏联伏尔加城的一名矿工。但由于他那一身很强的磁力引起了矿主的担忧,矿主害怕他身上那强大的磁力会引起矿井的倒塌,给矿上作业带来灾难,所以强迫这位身强力壮的矿工离开了他工作过39年的矿山。
尤里身上的磁力,并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十几年前才发现的。他回忆说:“起先这种磁力很强,只有当我放东西时,才会感到金属物体像要粘在我的手里,但后来,这种情形越来越重,我似乎很难扯下那些粘在身上的物体。为此,我好几次被飞过来的锅壶打在头上。有一次,一把小刀甚至从厨房飞来,戳在我的身上。”而现在尤里身上的磁力则更强,只要他接近金属物体在1.5米以内,那些物体就会飞起来粘到他的身上。那些金属物体包括锅壶、硬币、锡罐和电子仪器等。
尤里被迫退休回家后并不甘心,也为自己这身磁力而感到苦恼,他到处求医诊病。高级研究员瑟奇·弗鲁明医生对尤里的“病状”进行了研究。他说:“看到这种情况真令人感到惊奇,以前也听说过人体有磁力,但我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到过具有这么强磁力的人。尽管尤里的身体很好,但从他所具有的磁力来看,我相信他一定有什么毛病。”这样,医生就对尤里做了各种试验,但始终找不到在体内存在能够引起这强磁力的原因。这样医生推断认为:这强磁很可能是由于他几十年在高磁力的铁矿上工作造成的。但又特别令人难解的是在铁矿上与尤里具有同样工龄的人大有人在。而为什么在这些人的身上没有这强磁表现呢?可见,尤里的体内一定还隐藏着什么特殊的因素,这就是磁力的奥秘。
尤里不仅离开了矿山,而且他还必须老老实实地“隐蔽”在自己家里。在家里,一切金属物体都已被消除,已成为他的“避风港”。而他一旦走出家庭,就会很难预防那不知何时会发生的飞来横祸。这样尤里迫切地盼望着能有一个妙手回春的医生,能为他医治好这个毛病,解除这个令人烦恼的磁力。然而,尤里为什么会产生磁力,怎样才能医治这种毛病,至今仍是一个谜。
人类来源之谜
如果说浩渺的宇宙间有无数未解的奥秘的话,那么,人类的起源就是最大、最为难释的谜。
夏娃亚当创造了人类的传说已被人们当做了古老的故事,现今高科技社会里,人们对于一切假说与推理,都要凭借科技手段获取实证来验明。没有人否认19世纪诞生的英国人达尔文是位伟大的、破旧立新的人,他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由来》巨著,第一次向人们的传统思维中植入了人类是从某些结构上比较低级的形态演绎而来的概念,而且进一步认为人类的智力、人类社会道德和感情的心理基础等精神文明的特性也是像人体结构的起源那样,可以追溯到较低等动物的阶段,为把人类归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奠定了基础。这是人类自觉的历史发展的一个空前的突破。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综合了科学的成就,全面地分析了从猿到人的过程,创立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从根本上粉碎了上帝造人的宗教迷信神话。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劳动起着决定作用。无论是手足分工、制造工具,还是语言的产生、脑的发展和思维的出现,都是在劳动中出现的。所以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人是由猴子变来的吗?
正是达尔文、恩格斯的阐述,使人们完全突破了宗教理念的束缚,使人们在百余年来不断地在科技领域中探寻人类起源的奥秘。
其中,最为人们所接受的人类起源的推论有以下几种:
一是人类由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
1960年,英国人类学教授爱利斯特·哈代爵士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他认为化石空白时期(在距今400—800万年前这一时期的化石资料几乎空白)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上,而是生活在海中。在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这一阶段在人类身上至今留下许多“痕迹”——解剖生理学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别的陆地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是没有的,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同样存在。例如:所有灵长类动物体表都有浓密的毛发,唯独人类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水兽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人类胎儿的胎毛,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接近。人类泪腺分泌泪液,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也是水兽的特征,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哈代指出:地质史表明,400—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经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海水分隔了生活在那儿的古猿群,迫使其中的一部分下海生活,进化成为海猿。几百万年以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水里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就是人类的祖先。海猿历经沧桑,在水里生活中进化出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这使得他们“得天独厚”,超越了其他猿类,进化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
二是人类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
把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是比较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爱彼立克·丹通,通过研究断定人类其实与水兽更为相似。
还有专家指出,人类的潜水生理相当出色,在古代猿人生活的地方,人们发现一种有名的古迹:史前贝冢。贝冢是一堆堆的贝壳,人们必须得掌握屏息潜水的技术,才能采集到这些贝类。很明显,这些猿人具有出色的潜水本领,这在灵长类动物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人类是天生的潜水家,他们屏息进水的时间远远超过其他陆地生物。人类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潜水反映: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这种反应和海豹、潜鸭等水生动物潜水的反应十分相似。潜水反应不是条件反射,而是由大脑高级中枢加以控制的。这种控制同时也有意识地控制着呼吸,对呼吸的精确控制调节是人类发展语言的基础,没有这种在海猿阶段形成的控制呼吸能力,人类不可能发展如此复杂的发声方法。
三是人类由天外起源。
这些年来,一系列发现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天外来源说的热情。首先是人们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尽管种类庞杂,但他却具有一个模式,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都由同样的核酸组成遗传物质,由蛋白质构成活体。这就使人不能不问,如果生命果真是在地球上由无机物进化而来,为什么不会产生多种的生命模式!其次,还有人注意到,希有金钼在地球生命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钼在地壳上的含量却很低,仅为0.002%,这也使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如此稀少的元素会对生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会不会地球上的生命本源于富钼的其他天体里?第三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陨石中发现有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云。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绝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再者,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慧星的回归周期吻合。于是这使他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疫苗来自彗星?如是,则人是天外来客了。
人的起源这是一个自古以来最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并与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并列为三大起源之谜。
那么,人类到底是由灵长类、海洋生物还是天外起源的呢?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位科学家能证据确凿地肯定或否认过任何一种论断,这依然是困惑人类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2.人类到底有多少岁了?
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提及人类诞生已有50万年了,中国史学家们根据“北京猿人”的考古,也认为人类已有50万岁了。国外史学家们根据“爪哇猿人”的化石及坦桑尼亚“东非人”化石资料推断,人类的诞生已有300万年及500万年的历史了。那么,人类到底有多少岁了呢?
由1973年开始,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一带330万到290万年的地层里,出土了大批人类化石,学者们认为,其中一部分,“没有问题可以作为‘类人’的祖先”;同时同地所出土的“露西少女”,其生存年代,也在350万年前后;1974年,在距奥杜威峡谷40余公里的莱托里尔,出土了13块属于人的系统或人科的化石。其中一块下颌骨,被定为人属,用钾氩法测定为距今335万到375万年。1965年,布·帕特森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西南的卡纳,发现一块肱骨化石,定为400万年之前。此化石与现代人肱骨相似。以“功能鉴别分析法”测定其功能特点接近人类。1932年到1967年,国际科学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盆地发现70个地点都有人类化石,年代最古的也在400万年前。1982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的学者们,在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河谷发现了十分完整的“原始人类化石”(“露西人”),定年也在400万年之前。1984年,肯尼亚与美国的专家们,在肯尼亚发现了一块500万年前的古人类颚骨化石。参加发掘的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专家D·匹尔比姆说,以往的发掘表明,东非一带三四百万年前就有人类,这次出土的颚骨,把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又向前推进了100万年。
尽管这些遗骨没有石器伴存,有的还在争论,但从总的情况看,通过“化石形态”与“功能鉴别分析法”判定它们已归“人属”。如果按照“先木器论”的观点,它们就是通过木器制造而转变成人的。因此,人类的年龄已经不是二三百万年,最少也是300万年之前,甚至四五百万年。
综前所述,人类的年龄尽管有50万年、100万年、二三百万年、300万年、300万年与400万年(先木器论的说法)之前等论断,但没有一种说法是可以作为定论的。因为,尽管50万年、100万年,二三百万年与300万年之说,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一一地被否定了,而300万年之前与400万年之说证据尚嫌不足,就是连“先木器论”与“先木器时代论”本身能否成立也在争论之中。就目前情况来看,“300万年”之说属于多数,但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的打制石器,也不过只有二百五六十万年。尽管“先木器论”与“先木器时代论”的说法还有争论,但随着考古学与人类学资料的不断丰富,300万年之前与400万年之说的根据必将日益增多,前途如何,尚难预料。如果依据东非地区现有资料来说,人类的年龄已经不是二三百万年,而是300万年之前,或者更长。至于能提前多少,长多少,尚难定论。
3.人类的老祖先是什么?
人类的起源是困惑人们的难题,而在哪里起源,同样令当今科学家们莫衷一是。
人类的起源推断,主要是依据发现的人类化石而定。当今发现的古代人类化石,多是在亚洲和非洲。19世纪末在印度尼西亚发现了直立猿人的化石,20世纪20年代,又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这两个重大发现,使人们把人类诞生的年代推到了100万年前,同时人们相信人类是从亚洲起源的,亚洲人是人类的老祖先。但在60年代,科学家们又依据新发现的“东非人”的考古资料,开始认为非洲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非洲人最有可能是人类的老祖先。
在今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一带,很久以来就发现不少石器,它们和时代十分久远的动物化石并存。远在1911年,一位名叫卡特温凯尔的德国生物学家在此采集昆虫标本时,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31年,英国人类学家李基博士和他的夫人为寻找早期人类化石,选择了奥杜威峡谷这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作为发掘基地。这个峡谷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现在峡谷东西长20多公里,深900多米、两侧悬崖峥嵘,从上至下显示出包括200多万年以前到50万年以前十分清晰的古地层。它在远古曾是一个断谷湖,在漫长悠久的岁月里,沉积了厚厚的泥沙,这就为人类化石的保存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果然,李基夫妇在这里如愿以偿。最初两年,他们找到了一些已灭绝了的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的粗糙石器,但一直未发现与这种文化相联系的人。直到1959年7月17日,李基夫妇经过长达30天的艰苦工作,才取得决定性突破,发现了一具史前人类头骨,被命名为“东非人”。“东非人”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以后又有了一系列新的发现。1963年李基博士的长子乔纳森·李基在同一地层还发现了另外一具比“东非人”还要早的人类遗骨,其生存年代为185万年以前,被命名为“能人”。小李基70年代初,在其著作《起源论》和《湖上居民》中以为:“能人”直接进化成“直立人”,成为智人和现代人的直系祖先。其他一些人类学家以后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能人”化石和足迹,生存年代大大超过了小李基的发现。如伯纳德·恩吉尼奥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畔发现了生存年代为290万年以前的“能人”化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在坦桑尼亚北部的莱托利地区,由人类学家玛丽·李基等人发现的“能人”足迹。玛丽·李基在英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报道了这一发现,并断定其年代在260万年以前。不仅如此,在东非地区也发现了丰富的属于“直立人”的化石。1965年,李基博士在奥铎威属更新世堆积层第二层发现了属“直立人”的化石,命名为“李基人”。1969年,在坦桑尼亚出土一段属“直立人”的大腿骨。1976年,在肯尼亚特卡纳湖东岸附近地区,发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直立人”头骨,测定年代为150万年以前。学者们都一致认为“直立人”为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早在19世纪后半叶,达尔文就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在其名著《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他指出:“在世界各个大区,现存哺育动物和同区绝灭种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同大猩猩和黑猩猩关系密切的猿类,以前很可能栖居于非洲。而且,由于这两个特种现今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似乎就更加可能了。”达尔文提出这种观点时,人类化石还很少出土,其它各门与人类学相关的科学也还不发达,所以还只能是一种推测和假设。达尔文的观点曾因“北京人”、“爪哇人”的发现,一度被否定过,但现在随东非一系列人类化石的出土,大部分人类学家都肯定了达尔文的推论。他们的依据有三,一是只有在非洲大陆发现了迄今为止的人类进化各个阶段的化石:从古猿到拉玛古猿、南方古猿以及“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现代人。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已完全形成人的化石也是在非洲大陆发现的;二是非洲地域辽阔、地形多变。有热带浓郁的原始森林,茫茫的大草原,耸秀的高山、含幽的裂谷、成串的湖泊。这些对猿类进化在外部条件方面能起重要促进作用。东非火山活动对人类进化的影响更令人注意。火山引起的山火使热带草原进一步扩大,火山很可能是人类早期工具之一——火的源泉,火山活动堵塞河流造成沙洲、湖泊,火山喷出的各种元素,也使各种动物的骨骼一代胜于一代;三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表明:非洲的大猩猩和黑猩猩与人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这给达尔文的推论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人类起源地之谜正在被解开。
4.为什么会有四种肤色?
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科学家们只能推断非洲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为何现代人有了肤色的不同呢?科学家们为了探寻现代人及其肤色的差异又展开了无穷尽的研究。
美国布朗博士从13名白人、4名中国人、4名黑人的细胞里提取了线粒体基因,令布朗博士吃惊的是,不同肤色的人种的基因型却非常相似,他的重大发现,认为人类的不同肤色只是表面现象,这种差别是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进程中不断变异而形成的,简言之,人种肤色有不同,但人的遗传基因相近,人种的祖先是相同的。
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黄种人是白、黄人的鼻祖。美国学者用狒狒病毒基因为标准,实验发现现代人的基因极似亚洲猴,也就是说,现代人的起源是亚洲。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艰辛与磨难。生存环境中,天气的倏变、野兽的袭击、同类的搏斗厮杀,使人类的人种由灭亡到再生,由大迁移到演化,使得现今的人种分布大致如下:亚洲多是黄种人,美欧多是白种人,非洲多是黑种人。但不论什么肤色,其现代人的鼻祖仍被推论为黄种人。中国陕西大荔县发现了2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头盖骨化石,使许多科学家认为,不管是黑人、白人,都是从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进化到大荔人,进而衍生成现代人的。
美国的布朗博士曾肯定地指出:“亚洲的大荔人不仅是黄色人种,而且也是白人和黑人的共同祖先。”
尽管我们可以相信我们黄种人是白人、黑人的祖先,但黄种人在进化过程中,又是如何衍化成不同肤色,在什么年代衍化成黄、黑、白、棕的呢?依然是个谜。
13个水晶头骨
根据一个古老的印第安人的传说,古时候一共有13个水晶头骨,和人类的头骨一般大,下巴还可以活动,能说话,能唱歌。据说这些头骨可以为人类提供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还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这些信息资料不但对研究人类居住的行星发展趋势十分重要,而且对研究人类和繁衍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找到所有的水晶头骨,把它们聚集在一起,集人类大智于一体,发挥它们应用的作用。但前提是人类的道德和精神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即使聚集到一起了,也是对伟大文化的一种亵渎。
这个传说在美洲土著人当中世代流传了几千年。但后来我们发现,从中美洲中部玛雅和阿兹特克后代到现代美国西南部飘布罗和纳瓦乔的印第安人,直到美国东北部切诺基的塞尼卡的印第安人,对于这个传说各有各的说法。比如切诺基人说,宇宙中有12个行星,每个行星上都住着人类。一个头骨管着一个行星,再加上管理整个世界的一个,共有13个头骨。
英国人迈克·米歇尔·黑克斯热爱考古学,作为大英博物馆玛雅文化委员会的成员,他坚信堪称人类文明摇篮的圣地不是在中东,而是神秘消失的大西洋陆地。为了证实他的说法,他组织了一个探测队,于1924年从利物浦出发,沿水路到达了中美洲英属的汉德里斯。他坚信能在这里找到真正的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残迹,与他同行还有他的养女安娜。这是一位终身未嫁的英国姑娘,随着养父一起探险时年仅17岁。在当地玛雅人的帮助下,他们在热带森林的丛林中发现了一座古代玛雅人的城市的遗址。他们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把生长在这座城市遗址上的灌木和大树清理掉。实在清理不掉的枝枝蔓蔓,就放火烧掉,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废墟,于是在渐浓的烟火中显露出来,然后探测队开始了长达几年的挖掘。
关于这座玛雅人的城市废墟,米歇尔·黑克斯写道:“看到废墟的宏大场面我们都惊呆了,随着大火逐渐退去,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城墙,宽大的防梯以及墓冢……中间屹立着高大的城堡……城堡的相对高度远远高于周边的山村……它高150英尺……占地6平方英里,包括金字塔宫殿、梯田、墓冢、城墙、房屋、地下室以及带有楼梯座位的观看场,观看场分上下二层,能容纳1万多观众。城堡的面积有7英亩半,当初每个地方都是用切割好的白石头砌成……玛雅人竟然单凭石斧和石凿创造出了工艺如此精湛的作品。其劳动强度简直无法估量。”
安娜17岁生日前夕,总想登在金字塔的最高处,一览周围的绚丽风光,但养父坚决拒绝安娜的要求,因为金字塔的最高处的岩石已经明显的松动,爬上去是很危险的。但是,安娜还是背着养父一个人悄悄地,小心翼翼地爬上了金字塔的最高处。方圆几英里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这时,她发现里面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安娜兴奋不已,回去后立即把这一发现告诉给养父。米歇尔·黑克斯严厉地责备了安娜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似乎并没有把安娜的发现放在心上。
但是,米歇尔·黑吉斯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始去搬掉金字塔顶端松动的石头,他们花了好几周的时间才搬出了一个够大的窟窿。
安娜主动要求顺着窟窿下去探个虚实,那天正好是她17岁生日。
安娜身上系了两根绳子,头上绑了一盏灯,顺着窟窿慢慢下去,行至黑暗处她非常紧张,害怕会有毒蛇和蝎子什么的,她刚沉到下面就看到了那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她把它捡起来用衬衫包好,生怕损坏,然后告诉上面的人快点把她吊上去。
在充足的阳光下,人们掸去宝贝表面的灰尘,一件稀世珍品便完整无缺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一块和真人头骨一般大小,通体透明的水晶头骨。
水晶头骨一看就知道是从整块水晶石上镂刻出来的,安娜把它拿到灯下,经反射的灯光,头骨变得异常扑朔迷离,异常明亮。这只有纯度极高的水晶石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它具有雕刻精湛的牙齿,线条平滑的颧骨以及吻合无误的下颏和头颅,眼窝与真人头骨眼窝大小完全一致,丝丝入扣。它能把照射到它身上的太阳光反射成一道道眩目的光束。人们像被施了催眠术般盯着它,目瞪口呆,狂喜不已,似乎有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在每人身上复活,莫名其妙的玛雅人看到了头骨以后又哭又笑。米歇尔·黑吉斯把头骨放到了玛雅人修建的祭坛上,于是召来了玛雅人一次盛大的庆典,头骨周围燃烧着熊熊篝火,虔诚的玛雅人在求它保佑。
围绕着水晶头骨,玛雅人的庆祝活动持续了好几天,一位玛雅老人说这个头骨非常古老,有10万年之久的历史了。老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伟大的玛雅人的祭司十分受人爱戴,人们为了永远留住他的正直和智慧而制作这个头骨。老人说,水晶头骨也许还能说话,至于怎样才能使他说话,他没有讲。
米歇尔·黑克斯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他们所得到的这颗水晶头骨。他逐渐认识到,水晶头骨对于玛雅人民来说更加神圣,更加重要,他不能把这个头骨从可怜的玛雅人那里带走。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把头骨送给了玛雅人,玛雅人因此而兴奋异常。对米歇尔感恩戴德,头骨在玛雅人那里整整保存了三年多,其中的每一天,头骨周围都燃着篝火,从未熄灭。
直到1927年,米歇尔·黑吉斯的探测队的发掘工作接近尾声,他们在那里,在玛雅远古人类的城市遗址的废墟上,出土了几百件奇珍异宝,但任何一件也不能与水晶头骨相媲美。当安娜与她的养父与玛雅朋友告别时,玛雅部落酋长送给米歇尔·黑吉斯一包东西,打开一看,安娜惊喜地发现,正是她冒着生命危险才得到的那颗水晶头骨。勤劳善良的玛雅人为感谢米歇尔长期给予玛雅人在医疗、工具等等方面的帮助,临行时把水晶头骨送给了他。
米歇尔·黑吉斯当初怎么也没想到,这块水晶头骨会成为人类发现的最神秘的瑰宝之一,它会改变所有来看过它的人的一生的命运,它具有某种通灵之力,向人们昭示远古和未来的秘密。
令玛雅人为之顶礼膜拜的水晶头骨,后来经科学家鉴定,这是从一整块很大的高纯度的水晶石上雕刻、打磨下来的杰出的艺术品。
检测工作于197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萨坦科莱罗的海尔莱德派克尔德水晶实验室进行。检测表明,水晶头骨是由真石英水晶制成,而天然真石英水晶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
对此,检测小组非常惊讶。这种高纯度的水晶石可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了。按照宝石专家所使用的摩恩硬度标准,它只比钻石稍微软一点儿,再加上它脆而易碎,无疑会给雕刻工作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尽管如此,头骨的雕刻工艺却精美异常。根据检测小组估算,即使用当今带有钻石头的电动工具,也要刻上至少一年的时间。但是检测小组断定,要雕刻这个娇贵的物品,根本不能使用任何带钻石头的电动工具,因为它经不起用该工具所产生的振动、热量和摩擦,它会因此而破碎的。以至于一个小组成员不得不说:“真难以想象还真有这样一个头骨。”
检测小组最初认为,头骨有可能不是用现代工具制成的。后来的检测进一步证实了最初猜想的真实性。单纯从头骨极其平滑的表面来看,就看不出任何使用现代工具所遗留下来的任何痕迹,因为如果有就非常难以去掉。这些发现,足以肯定检测小组最初的判断是对的——这个水晶头骨为手工制品。
可以想象,手工创制这样一个水晶头骨要花费多长时间!科学家们只能推算,这个头骨也许是用河里的沙子和水慢慢地一点点地从一大块石英石上磨下来的。也许还用铜线或用手拉的雕刻用的“弓”具。检测小组推断,这个水晶头骨一定耗费了好几代人的毕生精力!至于他们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是难以确定的。据海尔莱德—派克尔德员工杂志《测量》最精确的估算,有可能是300年!
正像杰克和查尔斯讲的那样,无论是谁做这个头骨,都要从三倍于成品大小的一大块多棱石英水晶开始。开始时,他们无法知道水晶里面的纯度,也不知道有没有气泡或小洞,因此,他们事先要精心地挑出颗粒大小相当的沙子,先用大沙粒磨出雏形,再逐渐地用小沙粒磨出精细的表面,最后用像粉状物小得几乎分辨不出的沙粒打光。而且,一旦中间有所疏漏,则要从头开始。甚至哪怕混进去了一颗大了点的沙粒,即便整个工作到了最后阶段也要重新开始。整个工作从头到尾,的确是十分艰难的。
科学家们却怎么也不能测得它的制作年代。杰克和查尔斯说,这是因为石英水晶根本不留年代记号,它从不会被侵蚀、腐化、风化或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变化,就是这个特点使它成为电子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但即使是其他与水晶头骨一样没有可见年龄记号的工艺品,科学家们也可以通过测定碳原子组成部分的射线和衰化程度,来鉴定其原材料的年代和工艺。然而,水晶头骨却不行。
因此,就检测小组现有的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以及专业水平,是无法知道水晶头骨的确切年龄的。也许是几百年甚至几亿年,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它和地球同龄,或者更早。
但海尔莱德派克尔德科学家,发现了有关水晶头骨之谜的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即检测显示头骨不仅取材于一整块天然石英,而且其中还含有压电二氧化硅的成份,就是现代电子产品上广泛用的天然石英。
海尔莱德派克德检测小组,测试了水晶头骨不寻常的视性能。比如说光从下面照射,会从眼里透出去。这在知道了头骨可视轴的方向性后,显然是非常有可能的。光在头骨中的运行速度,从一个方位出发比从另一方位出发要快得多。杰克说,不仅一般散射的光经过头骨会有这样奇异的效果,就是直射的或极化的光照在头骨上,也会出现光沿着可视轴方向运行要比顺着其他方向运行得快得多的现象,而且头骨还会随着光轴上的运行而旋转。
水晶头骨另外一个特性,是其让人难以置信的环境稳定性。这也是压电二氧化硅的另一个性能,这个性能使这种水晶成为现代电子应用中的无价之宝。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水晶头骨的各项性能都不会变化,尤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而绝大多数相似的天然材料都会逐渐变化,甚至于普通的水,而水晶头骨绝不会受其影响。正像杰克所说的:
“石英水晶具有极高的物理、化学和温度稳定性。它只对光和电做出反应,就是这一点使它在电子行业中成为不可替代产品。”
现代科学测定出的压电石英还有一个非凡性能,这个性能可以使它用于制作发掘时所使用的振器或共鸣器。杰克是这样解释这个性能的:
“如果将切出的一小块水晶薄片和电轴平行放在一起,假如没有不稳定的跳跃的电流通过,这片水晶就会振动起来。这片水晶振动时的a、c频率可以达到接近他自身固有的频率的强度。在这种频率下水晶位于机械状态,a、c的电压也会随之增强。”
另外一种解释方法是,水晶和其他材料不同,在一定控制下有着惊人的蓄压电力,它可以在一个持续而精确的频率下进行振动。至少从理论上来讲,水晶头骨可以储存压电或某种信息,然后发出电脉冲或信息振波。
水晶可以振动的特性是其众多性能中的一种,也正是这种性能使其成为现代电子工业中的无价之宝。例如它在声振器电路上的应用,以及所有电子频率要求较高的设备,尤其在精密电子行业,特别是用于计时的仪器,水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实际上,现在从手表到钟表每一件精密计时仪器上,都能见到石英水晶。它甚至还被用在原子钟上,原子钟可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表。我们的时间都是从它那儿对照出来的。它的精确度是每百万年只差三秒。总之,石英水晶应用于科学前沿阵地上的每一个领域。以原子钟为例,它曾被用于检查爱因斯坦的“当速度接近光速,时间会变慢”的理论。另外在研究测定远行星地震活动时,所使用的仪器也都是由石英水晶做成的。
石英不仅被应用于精密的计时仪器,而且还必不可少地被应用于信息技术、电子通讯和大众传播领域,不仅涉及航海设备,雷达和声纳系统,还决定着最新医学和超声技术的发展。它优越的带电性在一切电子产品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收音机到计算机,从陆地电视接收系统到最发达的在太空中绕行地球的通信卫星,所有这些现代科技产品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石英水晶。甚至目前庞大的信息高速公路,也要归功于近来在水晶研究和技术领域的发展。
因此,当今水晶领域是科学发展的最前沿领域,它处于现代计算机、电子、电信和大众传播工业的核心地位。毫不夸张地说,水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整个社会面貌。我们现在的世界是电子信息世界,依靠电子而进行的交往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依靠电子我们可以不断地和几千里以外的人进行交流,只要轻轻地按一下键子,就可以将从全世界搜集来的大量信息存储起来,任意使用。水晶恐怕是前所未有的技术大革命的核心了。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离开这些应用了石英水晶的产品,石英水晶已成为我们现代文明的必需品。
当我们认识了石英的这种性能和使用价值后,现代人类不禁要问:为什么水晶头骨是用这种石英制成的呢?
“火娃”之谜
任何事情都是有极限的。生理学家们警告说,如果在零下40摄氏度的时候不穿衣服,就是身体再强壮的人,也活不过15分钟。
20世纪80年代,在伦敦曾举行过一次科学讨论会,专门研究因海难落水的人能活多久的问题。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水温在零度的时候,人可以忍受15分钟;5度的时候,可以忍受1个昼夜多一点儿。难怪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冻死在圣诞之夜的。
让人惊奇的是,世界上也有极少数生来就不怕冷的人。
在意大利海滨城市里雅斯特的大街上,人们纷纷向巡逻的警察报告,说有一个只穿游泳短裤的小男孩,每天身背书包顶着刺骨的寒风去上学,他肯定是受了家长的虐待。
警察听了也很气愤,就拦住这个8岁的男孩。
“孩子,快告诉我,是不是你父母不给你衣服穿!”
“不是的,警察先生。”
“可怜的孩子,你不要害怕,他们这是犯罪,我们是为你申张正义的。”巡警越说越气愤。
“警官先生,您听我解释,不是我的爸爸妈妈不给我穿衣服。而是我从小就不怕冷,只穿这件游泳短裤和拖鞋就行了,我必须光着身子。”
“真的是这样吗,你的父母带你到医院检查过吗!”巡警关心地问小男孩。
“好多大医院都去过,医生们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
“快回家吧,孩子,多冷的天气呀。”
望着这个不怕冷的孩子的背影,巡警也莫名其妙地耸了耸肩。
其实,这种数九寒天不怕冷的孩子,在我国也有发现。
在南京市郊有一个小男孩,一生下来就不怕寒冷,他一年四季不穿衣服。就是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他仍然光着身子在外面玩儿,从来没有伤风感冒过。
1979年8月,四川绵阳市郊有一个叫“火娃”的小女孩降生了。她喜冷厌热,天气再冷也不穿衣服。如果有冷水洒在她身上,也跟没事儿一样。就是在冬天睡觉,她也从不盖被子,只睡在草席上。假如给“火娃”穿衣、盖被,她就会发烧生病。
在江西安义县,也有一位不怕冷的女孩,名叫夏为莲,她在气温零下3度的时候,也只穿一身单衣服、一双胶鞋,不穿袜子。她的父亲告诉来访的记者,他这个女儿一出生就不爱穿衣服,一给她穿就哭。两岁之前,只好不给她穿,后来才勉强穿上单衣,但从此就不加衣服了。
这些人为什么不怕冷?现在还是个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