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长城

据说在秦始皇的时候,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结婚刚3天,范喜良就被征去修长城,不久因饥寒和劳累而死去。孟姜女历尽艰辛,万里寻夫到长城,得知丈夫已死,便放声大哭,哭倒了长城800里。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然而,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孟姜女哭长城呢?故事流传到现在已2000多年了,却仍是一个谜。

有人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所存的长城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历史上有过哭倒城墙的记载,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比秦统一六国要早得多,因此和秦始皇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考证史籍,“哭城”一事首见于《左传》:春秋初期刘庄公时(前794—前781年在位),齐国人杞梁在攻莒(今山东莒县)战役中阵亡。杞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无依无靠。她扑在杞梁的尸体上,在城下痛哭,哭了7天7夜,城墙也崩塌了。这大概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始资料了。看来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哭城演变而来的,而故事的最后形成大致是在北宋年间。

孟姜女故事经历了2000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对其故事本身内容说法不一,如何看待这一故事,则更是众说纷纭。

有的说,孟姜女哭长城是根据历代时势和风俗的不断变化而变更的。战国时,齐都中盛行哭调,杞梁战死而妻迎枢便是悲剧的材料。西汉时,盛行感应之说,杞妻的哭城便成了崩城和塌山的感应。它的故事是顺应了文化演变而迁流,承受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象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