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林牧渔发明与发现
肥料
史料证明,中国在世界上是最早使用肥料种田的国家。在中国奴隶社会初期,农民就知道使用肥料可以使土地更肥沃。古籍《荀子·国富》里写道:“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由此可见,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肥料的重要性和草肥、粪肥的使用。此外,古人在那时也已经知道落叶腐烂可以肥田,并且开始利用泥粪。泥粪是一种含有较多腐殖质的土壤,包括淤泥、塘泥、河泥、湖泥,以及其他肥泥。到了战国末期,人们认识到在夏天高温多雨的天气下除草可以利用像热汤一样的水,把杂草泡在里面,使之腐烂,成为肥料。西汉时期的一本古书上记载:“用腐熟的人粪肥田,用蚕粪拌种,用兽骨汁作肥,以及种植稗和小豆喂猪,以猪粪肥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利用的肥料已经有许多种,有畜粪、蚕粪、兽骨、草木灰、旧墙土、食盐等。这时,中国的土地耕种面积大量增加,但是畜牧业不发达。于是,人们就大量有意识的种植野生绿肥。这时的绿肥有绿豆、小豆、胡芝麻等。
隋、唐、宋、元这700年间,人们已用麻饼、豆饼作肥料,并开始用石灰、石膏、硫磺等无机肥料。这时人们新用的肥料还有鼠粪、蝙蝠粪、鸡粪、驴粪、鸟类的羽毛、鱼骨头汁、洗鱼水、淘米水等。据初步统计,当时我国农民使用的肥料种类就多达60余种。
到了明、清两代,我国肥料的种类就更多了,至少已有上百种。人们把凡是可以腐烂的东西都拿来当肥料使用。用的比较多的是各种动物的骨灰。所用野生植物制作的肥料也扩大到了各种菜籽、棉籽、大麦、蚕豆、大豆、萝卜、豆渣、糖渣和酒糟之类。无机肥料也扩大到了黑矾、盐卤水等。杂肥就更不计其数,包括各种动物、动物皮毛、草木落叶、脏水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肥料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不仅用以前那些品种繁多的肥料来肥田,还用含有庄稼必需的营养元素氮、磷、钾肥等专用肥料,以及农作物吸收量较少的微量元素肥料、含有多种肥分的复合肥料、微生物肥料、农药肥料等。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种田使用肥料的发明,为全人类的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豆和豆腐
世界公认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种大豆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大豆原来的名字叫“菽”,现在世界各国大豆的名字都是“菽”字的音译。
中国是世界上栽种大豆最早的国家。外国种植大豆仅是近200多年的事。据有关资料记载,大豆在1740年先传到法国,1790年开始在英国安家。1873年,中国的大豆参加了维也纳万国博览会的展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以后不久,大豆相继传到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大约100年前,美国才开始种大豆。他们先后从中国引进了3000多个大豆品种。现在,美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4%。
正因为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所以,豆制食品在中国也就率先被创造出来。最负盛名的是现今家喻户晓的豆腐,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它的悠久历史,对中外豆制品生产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中国制造大豆食品甚早,是世界最早制大豆食品的国家。豆芽、豆浆、豆腐、豆酱是世界食品史上的4大发明。有些豆制食品大约从夏、商、周时就已开始制作。考古发掘出的有“大豆遗迹”、“大豆十粒”,文字有“菽”、“荏菽”、“大豆”、“国豆”、“豆腐”、“酱”等记载。距今已有2000至4000年,远远早于外国。
豆腐的发明说来有些巧合和滑稽,它竟然是那些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炼丹家们在不经意中偶然发现的。这帮人就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其术士们。刘安是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公元前179年生,公元前122年卒,是汉高祖刘邦之孙。他袭父封为淮南王,领衔著有《淮南子》等书。在世时他信奉道家思想,曾广招天下术士为其炼丹。他们在寻找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时,用火烧炼盐卤与黄豆的丹药。在炭火久煮后,又经过较复杂的化学反应,结果未得仙丹,却得到了豆腐。他们由此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制豆腐者。第一块豆腐问世距今已在2100年以上。
豆腐的制作技术,开始从炼丹炉旁走进普通百姓家,成为中国食品中的美味佳肴,一直流传下来。关于豆腐的制作技术,北宋时有文字记载。到了元代,豆腐的制作方法,又增添了新的科学内容。过去基本上是依靠煮沸豆浆得到“自淀”后生成的豆腐,后来制作豆腐则是向豆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使溶胶状态的豆浆在短时间内改变胶体的性质,变成凝冻状态的凝胶,把凝胶中的水挤压出去,豆腐便制成了。所谓凝固剂,就是点豆腐时用来改变胶体性质的化学试剂,如盐卤汁、石膏、酸醋等,这是中国古代人的一大创造。
铁犁
刀耕火种,是远古人农作时的基本方式。现代博物馆中的石斧、石镰等用石木制作的原始工具,让现代人感到人类在远古时期的生活是多么不容易。自从有了铁的发明和应用后,农具的制作有了根本性的发展,石木工具渐渐被铁等金属制作的工具所代替。
公元前6世纪,铁包木式和实心铁式犁已在中国广泛应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犁铧。这种犁铧在质量上比西方古代通用的犁铧好得多。希腊与罗马的犁铧通常是用一根短绳子捆在犁的底部,既不坚实又不牢靠。
公元前3世纪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中国人用可锻铁制作了更坚固的犁铧。
最晚在公元4世纪,中国宫廷和学者们正式推广框架犁,那时全世界没有一种犁能比得上中国的这种犁。它可以精确地调整犁地的深度,并可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适应各个季节,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的作物。犁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的农具。
到公元前1世纪或公元前2世纪,4种不同的犁壁已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的犁。这种犁壁可将犁起的土轻轻地翻到一边,根据犁壁与犁铧之间不同的配合,可打出不同的田埂。而欧洲在中世纪才知有犁壁,后来设计的犁壁也极其粗糙和笨重。在犁地时,欧洲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来从犁上抓下土和杂草,以便继续耕作。
带有犁壁的中国犁在17世纪时由荷兰海员带到荷兰。而这些荷兰人受雇于英国人,因此荷兰与英国人最先在欧洲受益于有效的犁。
当中国的犁传到欧洲后,欧洲人进行了仿制,并因而直接导致了欧洲的农业革命。欧洲的农业革命常被认为导致了工业革命,并使西方成为世界列强,船坚炮利从铁犁沟中傲然崛起。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来源于中国,而非源于欧洲本土,这一技术发明的历史发展和普及应用,让后人深思。
扬谷扇车
中国旋转式扬谷扇车的发明,为世代辛劳的农民造福极大。
在扇车发明之前,农民在谷物收割之后把糠秕、碎稻秆和籽粒分开,须将谷粒抛入空中,由自然风把糠秕吹走,籽粒落到地上。然后再用簸箕来簸,随着手腕有节奏不停地抖动,糠秕逐渐被簸到簸箕的前部边缘,而籽粒则留在簸箕的后部。这样才把糠秕与籽粒分开。
中国人不满足于这种速度缓慢而又费力的簸谷法或筛谷法。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经验,作出了一项卓越的发明:旋转式扬谷扇车,即所谓“飙车”。在古墓中发现了用陶器和小型工件制作的模型。从它的构造看,使用时是将谷粒倒入一个加料斗中,不停地受到由曲柄摇把带动风扇而产生的气流的冲击。风扇后面有一个大的进气口,风扇安装在一个宽而斜的通道的末端。风扇产生的风把糠秕通过一个漏孔吹到地上。籽粒落到盛器(如篮、筐等)里。另有一种轻便式的旋转式扬谷扇车,是一项重要的改进。因为原始扬谷扇车很昂贵,而轻便式的可以出租,使其物主能够收回成本。还有一种扬谷扇车,不仅可由适于一个人使用的小曲柄摇手来操作,也可由一个与曲柄相连的踏板来操作,这样操作人员可以腾出手来同时干其他的活。
飙车曾于公元1706年至1720年之间由荷兰船员带到欧洲。大约也在这个时期,瑞典人直接从中国南方进口了这种扬谷扇车。公元1720年左右,耶稣会传教士也从中国把几台扬谷扇车带到了法国。
因此到公元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而在此之前,西方人主要是用铲扬谷和用谷筛筛谷。在16世纪初期,也间或使用粗帆布和毯子等物扬去糠秕。
发明于2200多年前的中国扬谷扇车,因其制作简易,方便实用,至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些农村,仍可在丰收的季节在田间地头看到它的身影,呼呼旋转的扇叶把糠秕与籽粒吹离开来。
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龙骨水车,古书上都叫做“翻车”。据《后汉书》记载,这一灌溉机械是中国东汉末年发明的。这种机械最初是利用人力转动轮轴灌水,后来,由于轮轴的发展和中国机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发明了以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的龙骨水车,并在全国各地广泛运用。
元朝时的《王祯农书》和清朝的《河工器具图说》中,关于人力龙骨水车的记载比较详细。人力的龙骨水车是以人力作动力,多用脚踏,有时也用手摇。龙骨水车的构造除压栏和列槛桩外,车身用木板作槽,长6米多,宽约17厘米,高约34厘米,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和槽的宽窄一样,比槽板两端各短34厘米,用来安置大小轮轴。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由一节一节的龙骨板叶用木楔子连接起来,就像龙的骨架一样,所以名叫“龙骨水车”。在龙骨水车上端的大轴两端,各带4根拐木,作脚踏用,放在岸上的木架之间。
使用龙骨水车时,人扶着木架,用脚踩动拐木,就能带动下面的龙骨板叶沿着木槽往上移动,把水逐渐“刮”上来,然后流入田地里,灌溉庄稼。龙骨板叶绕过上端的大轴后,从行板上往下移动,绕过下端的轴,重新刮水。如此不断循环,水从低处源源不断地被刮上岸来。人力的龙骨水车由于用人力,所以它的汲水量还不够大,但是凡在有水的地方都可以运用,使用方便,深受人们的欢迎。
大约到了南宋年间,中国的龙骨水车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用畜力作动力的龙骨水车,这是龙骨水车的一个重大飞跃。它的水车部分的构造与以前的相同,只是在动力方面稍有改装。人们在水车的上端安了一个竖齿轮,旁边立有一个大轴,轴的中部安有一个卧齿轮,在卧齿轮上安有一个横木,可以用牛拉着转动。因为畜力比较大,所以能够把水车搬到比较高的地方,汲水量自然也就大了。
到了元朝,据《王祯农书》记载,在700年前的中国,就已有用水力来作动力的水车。它的装置和以前大同小异,只在动力部分改进了一下。这种水车,必须安装在水流湍急的河边,以便冲动水风车,风车一转动,就能够带动一大串的机械工作,而且力量也比人力和畜力大,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把水汲到高处,流入田地里,灌溉庄稼。
龙骨水车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造福于人类的一项重大成就。现在,虽然绝大多数地区灌溉农田已经使用抽水机,但中国古代发明的这种水车因其制造工艺简单,经济实用,仍在世界一些地区可见到它那舒长挺拔的身影,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丝绸
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国的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甲骨文中也出现了“丝”、“帛”等丝织品的记录。此外,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来的商代铜片和铜斧上,分别粘附着丝织品的残痕,经过科学家们的分析后,认为这是当时家蚕丝织物残痕。在安阳的两座商代墓葬中出土的石刻人像,其服装花纹就是丝织物。
到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周朝时期,中国的丝绸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至今仍保存着一把周朝时期的玉刀,刀上附有雷纹的花绢残痕,这样的丝织物品必须要有先进的织丝技术做基础。在《管子》、《太公大韬》等有关周朝时期的古籍中,有许多当时关于怎样养蚕、种桑树、丝织的记载。特别是公元前6世纪的著作《诗经》中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丝织物品的品种已经多样化,除绢、帛之外,还出现了锦等非常高级的丝织物,在当时,蚕桑纺织这一系列的工作成了妇女的主要生产劳动。
从商代起,中国就已出现了政府办的丝绸作坊,以及丝织、染色等有关的5个专业。汉代以后,丝织业又有了高度发展。考古学家们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1号西汉古墓里,出土了数量惊人、品种繁多的丝织物。其中,有一件素纱单衣,薄如蝉翼,整件衣服的重量只有49克,这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纺织水平已经很高。
西汉时期,中国的丝绸开始大量地运往国外,成为闻名世界的产品,由此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中国从西汉时起。就被称为“丝国”。到公元6世纪后,中国的丝绸技术开始传到了西方。
纺车
我们知道,做衣服用的布、绸等衣料,是用麻、棉、毛、丝等纤维原料经过复杂的加工才做成的。要织布,首先要有纺车。在中国各地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科学家们都曾发现过大量“纺专”这种用来纺织的工具。这种纺织工具是由陶或石质制作的圆块,半径2.5厘米左右,厚1厘米,叫做“专盘”,“专盘”中间有一个孔,可插一根棍子,叫做“专杆”。纺纱时,人们先要把要纺的麻或其他的纤维材料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专盘”,向左或向右旋转,并要不断地添进纤维材料。这种纺纱的方法虽然是非常原始的手工劳动,又吃力又缓慢,产量不高,质量也不是很好,但对此后迅速发展的纺织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使人类的文明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生产劳动,在发明了“纺专”后不久,便又发明出了一种手摇单锭纺车。这种纺车代替了原始的“纺专”,成为当时中国手工纺织业的重要工具。这种纺车,至今在一些农村或特殊需要的行业上仍在使用。这种纺车究竟出现在什么年代,现已无从考察。关于这种纺车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时期的《方言》一书。书中把“纺车”叫做“道轨”。这种纺车的最早图案出现在今山东省临沂金雀山西汉帛画和汉画石像上。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发现的纺织画像已经有8块,其中刻有纺车图的就有4块。其中一幅是反映汉代时期的人们在纺纱生产劳动中的情景。从这里可以看出,纺车这种纺织工具早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在中国普及。由此推测,纺车的出现肯定是在汉朝以前。劳动人民在纺纱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丝绸的质量和产量,又不断有发明和创新。手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很快创造出了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这些创造又把中国的纺织业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中国在纺织业上,还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纺织业人才,其中有著名的黄道婆。她年轻时就向黎族人民学习了那里比较先进的纺织技术,在纺织生产劳动的实践中,黄道婆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进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的技术。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使纺纱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丝绸之国”的美称。外国人喜欢丝绸,有人也就学着制作丝绸,但丝绸的制作毕竟和中国发明的纺车分不开,由此,纺车传到了国外。
月季栽培
月季原产中国,远在汉朝就有原生月季品种的栽培,至唐宋已有许多关于月季的记载和诗词。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处处人家多插之,气味甘温无毒,主治活血、消肿、解毒。”说明在明朝已经普遍栽培月季,并且用于医药。200年前,中国月季传到欧洲,给蔷薇科属植物的发展带来变革。18世纪末叶以后,欧洲人将中国月季作为主要亲本进行有性杂交,使中国月季和欧洲玫瑰的优点融合到一起,育成婀娜多姿的现代月季。
杜鹃花栽培
中国是杜鹃花的原产地,横断山脉是杜鹃花的分布、分化中心。中国杜鹃花种类名列全世界之冠。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杜鹃花的花性。目前全世界800多种杜鹃花属植物中,中国有650多种,其中云南有420多种。19世纪中期,有一个叫福穹的欧洲人将中国杜鹃花引入欧洲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杜鹃花新种。
荷桂花栽培
荷花,又称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荷花的国家。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了7000年前的莲花花粉,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两枚5000多年前的古莲子。有文字记载的荷花有3000余年的历史,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中,有关于荷花的详细记载。中国荷花约有35个园艺品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近几年又培育出100多个品种的各种荷花。
桂花栽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桂花的国家。约在周秦间成书的《山海经》中,便有“招摇之出,其上多桂”的记载。战国诗人屈原的诗中曾提到“桂舟”、“桂权”、“桂栋”、“桂浆”、“桂酒”等,说明战国时桂树已成为工艺用材,桂花已被用来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