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涉世第一师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人生的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前去,她的背后是满架满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

是一位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来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讲,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室内回荡。

然后,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呀?”

又一位小朋友站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教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 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大了,你们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就这样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儿童们开始受到了人生理想的“灌输”。无形中,我们也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老师的作用。

如果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第一场所的话,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园和学校则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架桥梁。

孩子三岁以后,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要看看外面广大的世界,想要模仿成人的劳动、学习。他们要走出家门寻找新朋友,希望和小朋友一块儿说说唱唱、涂涂画画、做做游戏。“我开汽车,你做售票员。”“你做医生,

请你给我的娃娃看看病。”孩子为了能和别人一起玩,有时甚至把心爱的玩具让给别人或送给别人⋯⋯对三四岁的小孩来说,他们需要交往,需要友谊。幼儿园是理想的集体,那里有老师,有小朋友,有活动的场所和有趣的玩具。通过这种环境,小孩养成友爱合作、助人谦让、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

与幼儿园相比,学校则是对人进行社会化的更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机构。学校的主要作用是把社会规范价值标准,以及历代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它的特点是:有特定的环境,有专职的教师,有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的学生,此外,还有一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规章制度。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 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作为社会化机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而这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塑造在现代社会中是无以替代的。现代社会的正规教育时间,一般长达 9 年至 16 年,在这期间,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播各种知识与技能,在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还会充分利用学校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引导和鼓励学生尊重既有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力求向学生传授长期以来形成的情感和价值规范。

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完整的结构,它是社会的雏型。儿童在进小学读书以前,与父母和兄弟姐妹接触最多,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说来也多于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父母和兄弟姐妹对他的社会化影响最大,他们对他的评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入学以后,儿童接触的世界更广阔,也更复杂了,并且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而不是与家里人在一起,这有助于减少儿童在感情上对亲属的依赖。实际上,每个学校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社会,有其独特的地位、角色、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儿童在这里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各种社会角色,并在课堂里和其他公共场合与老师、同学、校长等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互动。所有这些,都对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和人格,规范合乎角色的社会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校风、班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人的社会化。生活在尊师爱生、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团结进步的教育集体中,便会增强学生受教育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相反,如果在一个自由散漫、不守纪律、吵吵闹闹的集体中,就会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

在学校,对学生社会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阵地就是课堂。课堂活动常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智力、性格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一方面通过教材、教师授课等接受了明显的社会教育;另一方面,还学习了大量“无形的课程”。例如,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大部分是当着许多人的面进行的,所以他必须逐渐适应有许多人在场的情况,学着大胆而有耐心。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在课堂上有着大量的相互作用,这也是“无形的课程”的一部分。例如,学生在课堂上会受到不同形式的评价——老师的评语和评分、自己的判断、同学的评价、作文评价、作业展览等等,这些评价对于学生了解某些标准和规范,并以此来改变自我,逐渐形成自己追求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甚至对于他今后升学、就业、成才都有很大的影响。

著名儿童故事专家孙敬修爷爷一生中讲过的故事成千上万,他的故事曾鼓舞无数人成为社会各行业的有用之材,当问及孙敬修爷爷幼年、少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什么人时,他直接说:“小学和师范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使我对文学写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现在想起来我翻译得并不精彩,可是却得到老师特别的夸奖,让全班同学传阅,这又鼓励了我写白话文的勇气。”可见,课堂上老师的评价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

说到老师,任何一位就教于学校,或曾经就教于学校的人都是不会忘怀的。与老师相比,学校的设备条件、教材和课程安排,对于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发展个性和学习知识的影响都相形见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教师比医生、律师或记者更能得力地培养未来的新的一代,并通过这些孩子左右社会。

不仅教师的知识对学生发生影响,而且他的个性,他的精神品质、世界观、信念、坚韧性以及他们对学生那种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都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生活,这甚至在学生毕业以后依然如此。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斯霞就是一位这样的老师。斯霞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以与孩子们同样的欢乐或忧伤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小鸡从鸡蛋里破壳而出了,她跟孩子们一起发出天真的笑声;小白兔生病了,她跟孩子们一起流出同情的眼泪;尽管自己已是满头银丝的老人,但在文娱活动会上,她还系着洁白的小围裙,头发上扎着蝴蝶结,两手叉着腰又唱又跳,扮演着孩子们最熟悉的角色,孩子们都乐得张开小嘴笑个不停。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斯霞老师既是敬爱的教师,又是他们最了解和信任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而这一切就成为她通向孩子们精神世界的桥梁。她对孩子们每一个要求,每一次教诲,每一项叮嘱,都能点滴不漏地渗入到孩子们的心灵,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分。

人们称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是学生性格塑造的艺术家,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教师高尚人格、渊博知识以及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的称赞, 同时也蕴藏着对教师精湛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艺术的承认。因为使学生,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懂得社会,了解自我,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光靠老师在课堂上的灌输,是不行的,它还需要教师特殊而高超的教学艺术。

在这里讲一个感人的事例:某中学有个班的学生非常羡慕科学家,尤其羡慕科学家的后代有个得天独厚的学习成长环境,有的学生甚至感叹自己不是科学家的后代。

一天,老师拿来一本相册,打开一页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来看科学家后代的照片。教室里沸腾了。老师要求:“依次上来看,不准说话。”同学们带着欣喜且倾慕的眼光去看,看后都满足地笑了。最后,老师问大家说: “看清楚没有?”同学们笑着齐声回答:“看到了!”看到谁呀?都是他们自己——原来相册夹的是一面镜子——每个同学都是“科学家的后代”,都学习成长在新中国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里。

中学生富有理想,朝气蓬勃,对于他们来说,科学家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有些学生往往埋怨生不适时,或是为没有一个特殊环境而感到遗憾, 因而限制了自己的成才。这位老师通过这样绝妙的教育艺术,使学生在满足的笑声中懂得了:人人都可以是科学家的后代,人人都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里,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攀登。

总之,学校在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培养训练的作用,并在一定

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大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