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武器
我国古代兵器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册。每一页都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每一篇都叙说着石斧铜戟、金戈铁马的赫赫战绩。
弓箭和弩是我国古代冷兵器中的重要发明,前者既是生产工具又是武器,后者则是盛极一时的新式武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火药被发明后,很快用来制造热兵器,包括火铳、地雷等,这些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冷兵器发明创造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热动力机械系统和现代技术杀伤手段,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
我国古代冷兵器中的弓箭和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了不起的发明。
在历史上,弓箭具有生产工具和武器的双重作用,弩则是盛极一时的新武器。
弓箭,是我国古人常用的一种工具和兵器。弓箭的最早发明者在我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发明者究竟是谁,是什么时候制造出弓箭来的,古书上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伏羲创造出的弓箭,也有的说弓箭是黄帝发明的,还有的古书说是后羿发明了弓箭等。
其实,据考古学家考证,这些说法都不准确,因为从挖掘出的文物来看,科学家们认为,弓箭问世的时间,比这些传说中的人物还要早得多,在我国可以追溯至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
从各种古籍和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出,人类发明的最早的弓箭样子很简陋,是用一根树枝或者一根竹子,把它弯起来就是弓箭的弓体,用植物的藤或者动物的筋做弦。
这种最原始的半月形的弓箭,由于弓体已经弯曲到了很大的程度,所以发射出来的力量很小。
后来,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把弓体改为“弓”形,使弓箭的中间部分凹进去,不上弦时弓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储备更多更大的势能,增大弓箭的杀伤力。
科学家们从金文、甲骨文的“弓”字来源于返曲弓的形状推测,可见它的发明和使用比它的文字出现还要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家们在山西省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里发现了那时打制的石箭头,可以想象我国制造弓箭的历史有多么久远!
至东周时期,我国的弓箭制造有了很大的提高。很长的时间之内,弓箭都是兵家、猎户手中的重要武器。
弓箭在使用时需要一手持弓箭,一手拉弦,因此影响了射箭的准确度。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我国古代人借鉴用于杀死猎物的原始弓形夹子,产生了制造弩的最初想法,即在弓臂上安上定向装置和机械发射体系,命中率和发射力大大提高。就这样,比弓的性能更加优越的弩诞生了。
由此看来,弩就是装有臂的弓。它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常规武器,显然是由弓演化发展而来。
弓箭的使用在我国至少已有两三万年的历史,弩作为我国军队的常规武器则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保存下来的有关弩的详细描述看,最早的弩是一种青铜手枪式,其顶部的设计属于周朝早期。
据《事物纪原》记载,弩是战国时期楚国冯蒙的弟子琴公子发明的,“即弩之始,出于楚琴氏之也。”
在长沙楚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制造得相当精巧的弩机。它外面有一个匣,匣内前方有挂弦的钩,钩的后面有照门,照门上刻有定距离的分划,其作用类似现代步枪上的标尺。
匣的下面有扳机与钩相连,使用时,将弓弦向后拉起挂在钩上,瞄准目标后扣动扳机,箭即射出,命中目标。弩的发明是射击兵器的一大进步。
我国古籍中关于弩的记载很丰富。《吕氏春秋》记述了青铜触发装置的精确性,它是我国人在发展弩方面取得的成就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
青铜触发盒嵌入托中,在它的上面有一个槽,放弓箭或弩箭。弩的触发装置是一个复杂的设备,它的壳,包括在两个长柄上的3个滑动块,每件都是用青铜精铸而成的,机械加工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精确度。
战国时弩机的种类就比较多了。如夹弩、庾弩是轻型弩,发射速度快,通常用于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远,通常用于野战。
据《战国策》记载,韩国强弓劲弩很出名,有多种弩皆能射600步远。《荀子》也载有魏国武卒“有12石之弩”等事例。
弩的发明、制作和使用,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军在马陵展开大战,即著名的“马陵之战”。孙膑指挥齐军埋伏在马陵道两侧,仅弩手就有近万名。当庞涓率魏军经过此地时,万弩齐发,魏军惨败,庞涓自杀身亡。
弩的数量也很可观。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有5万名弩射手。公元前177年,汉文帝手下的弩射手数目与秦相差不多。但这并非意味着在当时只有几万副弩。
据《史记》记载,约在公元前157年,汉太子刘启掌管有几十万副弩的军火库。这就是说,2000多年前,我国人已经有了成批生产复杂机械装置的能力。
有学者认为,我国弩的触发装置“几乎和现代步枪的枪栓装置一样复杂”。
汉代弩的制造有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标准化、多样化,不但有用臂拉开的擘张弩,还有用脚踏开的蹶张弩,但通常用的是6石弩。
汉代格栅瞄准器的发明并很快用于弩上,进一步提高了弩的命中率。这些格栅瞄准器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和现代的照相机和高射炮中的有关机械装置类似。
三国时期,诸葛亮还曾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式连弩,称为“元戎”,“以铁为矢”,每次可同时发射10支弩箭。
弩是分工制作的,已发现的大多数弩的触发装置上都有制作者刻的名字和制造日期。弩的致命效用的原因之一是广泛采用毒箭。而且由于瞄准好的弩箭能够很容易地穿透两层金属头盔,所以没有人能抵挡得住。
在以后的各朝代中,弩作为一种重要的兵器仍备受青睐,并得以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北宋时期,有人敬献给皇帝的一种弩,可以刺穿140步开外的榆木。还有一种石弩,它可用连在一起的两张弓组成,需几个人同时拉弦,可一齐射出几支弩箭,一次即可杀死10个人。
宋代的手握弩可射500米远,在马背上时可达330米远。
连发弩克服了装箭的困难,可以快速连射。弩箭盒安装在弩托里的箭槽的上方,当一支弩箭发射后,另一支马上掉到它的位置上来,这样就能快速重复发射。100个持连发弩的人,在15秒内可射出2000支箭。连发弩的射程比较短,最大射程200步,有效射程80步。连发弩在明神宗时已广为流传,有不少样品至今仍保存在博物馆中。自明代以后,随着火药大规模的应用在战场上,热兵器逐渐取代了弩的地位。
古代热兵器发明创造
火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火药用于军事行动,从此揭开了古代兵器发展史上热兵器的新篇章。
火药发明以后,至迟到10世纪时,我国已经开始用火药来制造热兵器,包括炸弹、火焰喷射器、葫芦飞雷、火铳、地雷等。这些武器,在当时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民族英雄戚继光就是利用明朝发达先进的造船技术和火药兵器,水陆并进,南征北战数十年,基本解除了外敌对我国沿海的骚扰。
唐末宋初开始出现了火药火箭和火药火炮。宋真宗时的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和冀州团练使石普,曾先后分别在皇宫里做了火箭、火球等新式火药武器,受到宋真宗的嘉奖。
从此,火药成为宋军必备装备。北宋朝廷在首都汴京建立了火药作坊,是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
金世宗大定年间,阳曲北面的郑村有个以捉狐狸为业的人,名字叫铁李,他制造了一种陶质的下粗上细的“火罐炸弹”,把火药装入罐内,在上面的细口处安装上引信。这种“火罐炸弹”并不如现在的炸弹的杀伤作用,仅是制造轰鸣声。
猎人在捕野兽时点燃引信,“火罐炸弹”爆炸发出巨大声响,把野兽吓得四处乱窜,有的就会跑入猎人预设的网中。这种“火罐炸弹”,就是现代金属炸弹的雏形。
震天雷是北宋后期发展的火药武器,身粗口小内盛火药,外壳以生铁包裹,上安引信,使用时根据目标远近,决定引线的长短。引爆后能将生铁外壳炸成碎片,并打穿铁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炸弹。
震天雷用生铁铸造。有4种样式:罐子式、葫芦式、圆体式和合碗式。其中罐子式震天雷,口小身粗,厚约7厘米,内装火药,上安引信。用时由抛石机发射,或由上向下投掷,杀伤人马。1221年,金兵围攻蕲州时,大量使用了震天雷。1213年河中府之战,以及1232年南京战役中,金兵在进攻过程中都使用了震天雷。从陶罐炸弹到金属炸弹的研制,我国的发明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现代的战争中,火焰喷射器在战场上大显身手,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把火焰喷射器看作是一种战争中能不断喷射火焰的武器,那么它是我国人发明的。
我国是最早使用石油的国家,早在汉代,人们便发现了石油的可燃性。开始时,人们只是用石油点灯,认识到用石油“燃灯极明”。在实际应用中,进而了解到石油的其他特性,把它用作润滑剂、黏合剂、防腐剂等,甚至将它入药。
石油的主要用途,最初还是作为质地优良的燃料。由于它性能优良,人们考虑将它用于战争。而火焰喷射器所使用的优质燃料,正是石油及石油产品。
据史书记载,石油产品在我国第一次用于火焰喷射器,是在904年。北宋史学家路振的《九国志》中描述了在一次交战中,一方放出“飞火机”,最后烧毁了对方的城门。
1044年,火焰喷射器在宋代的军队中已形成标准化。宋代军事家曾公亮在所著的一部当时的军事百科全书《武经总要》中提到,如果敌人来攻城,这些武器就放在防御土墙上,或放在简易外围工事里,这样,大批的攻城者就攻不进来。
书中有关于火焰喷射器的设计细节的插图。这具火焰喷射器的主体油箱由黄铜制成,有4条支撑腿,它以汽油为燃料。
在它的上面有4支竖管和水平的圆柱体相连,而且它们均连在主体上。圆柱体的头部和尾部较大,中间的直径较小,在尾端有一个其大小如小米粒的孔。在头部有个直径约5厘米的孔,在机体侧面有一个配有盖子的小注油管。
此书对火焰的燃烧进行了描述:油从燃烧室中流出,油一喷出,即成火焰。
我国古代的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枚手榴弹,这就是“葫芦飞雷”。
由于彝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的哀牢山地区,而且这里出产天然的火硝、硫磺、木炭,又种植葫芦,这为彝族人民创造葫芦飞雷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当时彝族人发明葫芦飞雷并不是用于打仗的,而是用来狩猎的。
这种“手榴弹”的导火索是只有当地才生长的一种引火草制作的。
那时的“手榴弹”分两种,一种是短颈葫芦飞雷,这种“手榴弹”不是用手掷,而要借助一个网兜。先把葫芦飞雷的导火索点燃,然后赶紧放到网兜里,往目标投去,葫芦飞雷到达目标上空后,就会立即爆炸,放在葫芦里面的铁块、铅丸、石头等东西就会炸破葫芦,飞溅出来,杀伤敌人,威力非常强大。
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直接用手投的手榴弹,叫“长颈葫芦飞雷”,这是因为制造这种手榴弹的葫芦的柄较长,便于用手拿。使用这种手榴弹作战,能够摧毁百米之外的一般建筑物。
现在,手榴弹已经成为世界军器中的重要一员,而我国古代彝族人民发明的“葫芦飞雷”,则为手掷军器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南宋后期,由于火药的性能已有很大提高,人们可在大竹筒内以火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并掌握了铜铁管铸造技术,从而使元代具备了制造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技术基础,我国火药兵器便在此时实现了新的革新和发展,出现了具有现代枪械意义雏形的新式兵器火铳。
火铳的制作和应用原理,是将火药装填在管形金属器具内,利用火药点燃后产生的气体爆炸力推出弹丸。它具有比以往任何兵器大得多的杀伤力,实际上正是后代枪械的最初形态。
我国的火铳创制于元代,元代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先后获得了金代和南宋时期有关火药兵器的工艺技术,立国后即集中各地工匠到元大都研制新兵器,特别是改进了管形火器的结构和性能,使之成为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而且更便于携带使用的新式火器,即火铳。
目前存世并已知纪年最早的元代火铳,是收藏于我国历史博物馆的1332年产的铜铳。
这个珍藏的铳体粗短,重6940克。前为铳管,中为药室,后为铳尾。铳管呈直筒状,长0.35米,近铳口处外张成大侈口喇叭形,铳口径0.105米。药室较铳膛为粗,室壁向外弧凸。铳尾较短,有向后的銎孔,孔径0.077米,小于铳口径。铳尾部两侧各有一个约2厘米的方孔。方孔中心位置,正好和铳身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推知原来用金属的栓从两孔中穿连,然后固定在木架上。
这个金属栓还能够起耳轴的作用,使铜铳在木架上可调节高低俯仰,以调整射击角度。
与上面铜铳不同的另一类铜铳,口径较上一类小得多,一般口内径不超过0.03米,铳管细长,铳尾亦向后有銎孔,可以安装木柄。最典型的例子,是1974年于西安东关景龙池巷南口外发现的,与元代的建筑构件伴同出土,应视为元代遗物。
铜铳全长0.26米,重1780克。铳管细长,圆管直壁,管内口径0.023米。药室椭圆球状,药室壁有安装药捻的圆形小透孔。铳尾有向后开的銎孔,但不与药室相通,外口稍大于里端。此铳的口部、尾部及药室前后都有为加固而铸的圆箍,共计6道。
此铳在发掘出土时药室内还残存有黑褐色粉末,经取样化验,测定其中主要成分有木炭、硫磺和硝石,应为古代黑火药的遗留,是研究我国古代火药的实物资料。
火铳这种新式兵器自元代问世之后,由于青铜铸造的管壁能耐较大膛压,可装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而具有相当的威力。
又因它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发射,故在发明不久便成为军队的重要武器装备。至元代末年,火铳已被政府军甚至农民起义军所使用。
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重新统一我国的战争中,较多地使用了火铳作战,不但用于陆战攻坚,也用于水战之中。
通过实战应用,对火铳的结构和性能有了新的认识和改进,至开国之初的洪武年间,铜火铳的制造达到了鼎盛时期,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形制,数量也大大增加。
洪武初年,火铳由各卫所制造,至明成祖朱棣称帝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对武备的控制,将火铳重新改由朝廷统一监制。从洪武初年开始,终明一代,军队普遍装备和使用各式火铳。
至明永乐时,更创立专习枪炮的神机营,成为我国最早专用火器的新兵种。
地雷是现代战争中最常用的一种武器。最早发明和使用它的国家是我国。
据史料记载,1130年,宋军曾经使用“火药炮”给攻打陕州的金军以重大创伤。比较准确的历史记载和“地雷”一词的出现,是在明代。
《兵略纂闻》记载:曾铣做地雷,穴地丈余,柜药于中,以石满覆,更覆以沙,令于地平,伏火于下,系发机于地面,过者蹴机,则火坠落发石飞坠杀,敌惊为神。
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也介绍了地雷,并且还绘制了地雷的构造图样,以及制作方法和地雷爆炸时的形状。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记载来看,地雷出现在战场上,最早可以追溯至宋元时期,最迟不晚于明代中期。至明末时期,就已经有了“地雷炸营”、“炸炮”、“无敌地雷炮”等多种地雷武器。
在使用方法上也发明了踏式和拉火式两种。可见,当时地雷已经在全军中普遍使用起来了。
攻守城器械的发明创造
城池自从出现,一直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地位显要,是历代战争的必争之地。在我国古代,不论大小城市,几乎都建有坚实的城墙,城外还挖有宽而深的城壕。城战是古代战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武器的进步,城防设施的不断完善,发明创造了许多攻守城器械。而攻城和守城器械的应用,无不是显示出智谋和武力的硬战。
在我国古代,城池是封闭式的堡垒,不仅有牢固厚实高大的城墙和严密的城门,而且城墙每隔一定距离还修筑墩、台楼等设施,城墙外又设城壕、护城河及各种障碍器材。可以说层层设防,森严壁垒。
围绕着攻城与守城,各种攻守器械在实战中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古代,攻城器械包括攀登工具、挖掘工具,以及破坏城墙和城门的工具。汉代以来主要发明创造的攻城器械有:飞桥、云梯、巢车、轒讟车、临冲吕公车等。
飞桥是保障攻城部队通过城外护城河的一种器材,又叫“壕桥”。这种飞桥制作简单,用两根长圆木,上面钉上木板,为搬运方便,下面安上两个木轮。如果壕沟较宽,还可将两个飞桥用转轴连接起来,做成折叠式飞桥。搬运时将一节折放在后面的桥床上,使用时将前节放下,搭在河沟对岸,就是一座简易的壕桥。
云梯是一种攀登城墙的工具。一般由车轮、梯身、钩3部分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上。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
相传云梯是春秋时期的巧匠鲁班发明的,其实早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当时取名叫“钩援”。春秋时的鲁班只是加以改进罢了。
传说在战国初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他扩大军队,要去攻打宋国。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也就是后来人们称的鲁班。
公输般被楚惠王请了去,当了楚国的大夫。他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起来简直是高得可以碰到云端似的,所以叫做云梯。
楚惠王一面叫公输般赶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一传扬出去,列国诸侯都有点担心。特别是宋国,听到楚国要来进攻,更加觉得大祸临头。
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最厉害的是墨子。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他要他的门徒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算违背他的主张。墨子还反对那种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到灾难的混战。当他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侵略宋国时,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去,跑得脚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裹着脚走。墨子就这样奔走了十天十夜,他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他先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公输般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找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墨子便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
墨子就解下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上围着当作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作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
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
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公输般呆住了,但是心里还不服,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
墨子微微一笑说道:“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会说。”
楚惠王听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弄得莫名其妙,问墨子说:“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帮他们守城了。其实他打错了主意。我来楚国之前,早已派了禽滑釐等三百个徒弟守住宋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说:“先生的话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这说明,云梯的运用,无论是攻防,都处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仗的彼此制衡的发展变化中。到了唐代,云梯比战国时期就有了很大改进。
此时的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墙壁自由上下移动,不再需要人抬肩扛。
到了宋代,云梯的结构又有了更大改进。据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记载,宋代云梯的主梯也分为两段,并采用了折叠式结构,中间以转轴连接。这种形制有点像当时通行的折叠式飞桥。同时,副梯也出现了多种形式,使登城接敌行动更加简便迅速。
为了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云梯吸取了唐代云梯的改进经验,将云梯底部设计为四面有屏蔽的车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员在棚内推车接近敌城墙时,可有效地抵御敌矢石的伤害。
巢车是一种专供观察敌情用的瞭望车。车底部装有轮子可以推动,车上用坚木竖起两根长柱,柱子顶端设一辘轳轴,用绳索系一小板屋于辘轳上。板屋高3米,四面开有12个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敌人矢石破坏。屋内可容两人,通过辘轳车升高数丈,攻城时可观察城内敌兵情况。
宋代出现了一种将望楼固定在高竿上的“望楼车”。这种车以坚木为竿,高近1米,顶端置板层,内容纳一入执白旗瞭望敌人动静,用简单的旗语同下面的将士通报敌情。
在使用中,将旗卷起表示无敌人,开旗则敌人来;旗杆平伸则敌人近,旗杆垂直则敌到;敌人退却将旗杆慢慢举起,敌人已退走又将旗卷起。
望楼车,车底有轮可来回推动;竖杆上有脚踏橛,可供哨兵上下攀登;竖杆旁用粗绳索斜拉固定;望楼本身下装转轴,可四面旋转观察。这种望楼车比巢车高大,观察视野开阔。后来随着观察器材的不断改进,置有固定的瞭望塔,观察敌情。
轒讟车也是一种古代攻城战的重要的工具,用以掩蔽攻城人员掘城墙、挖地道时免遭敌人矢石、纵火、木檑伤害。轒讟车是一种攻城作业车,车下有四轮,车上设一屋顶形木架,蒙有生牛皮,外涂泥浆,人员在其掩蔽下作业,也可用它运土填沟等。
攻城作业车种类很多,还有一种平顶木牛车,但车顶是平的,石块落下容易破坏车棚,因此在南北朝时,改为等边三角形车顶,改名“尖头木驴车”。这种车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敌人石矢的破坏。
为了掩护攻城人员运土和输送器材,宋代出现了一种组合式攻城作业车,叫“头车”。这种车搭挂战棚,前面还有挡箭用的屏风牌,是将战车、战棚等组合在一起的攻城作业系列车。
头车长宽各7尺,高七八尺,车顶用两层皮笆中间夹一尺多厚的干草掩盖,以防敌人炮石破坏。车顶朝廷有一方孔,供车内人员上下,车顶前面有一天窗,窗前设一屏风牌,以供观察和射箭之用;车两则悬挂皮牌,外面涂上泥浆,防止敌人纵火焚烧。
“战棚”接在“头车”后面,其形制与头车略同。在战棚后方敌人矢石所不能及的地方,设一机关,用大绳和战棚相连,以绞动头车和战棚。在头车前面,有时设一屏风牌,上面开有箭窗,挡牌两侧有侧板和掩手,外蒙生牛皮。
使用头车攻城时,将屏风牌、头车和战棚连在一起,推至城脚下,然后去掉屏风牌,使头车和城墙密接,人员在头车掩护下挖掘地道。战棚在头车和找车之间,用绞车绞动使其往返运土。
这种将战车、战棚等组合一体的攻城作业车,是宋代军事工程师的一大创举。
临冲吕公车是古代一种巨型攻城战车,车身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5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武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
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可与城墙齐,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坏城墙。
这种庞然大物似的兵车在战斗中并不常见,它形体笨重,受地形限制,很难发挥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现,往往对守城兵士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从而乱其阵脚。
除以上所述的攻城器械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用来破坏城墙、城门的器械,如搭车、钩撞车、火车、鹅鹘车等。在古代攻城战役中,大多是各种攻城器械并用,各显其能。
我国古代的守城器械,包括防御敌人爬城,防御敌破坏城门、城墙,以及防御敌人挖掘地道等类。其主要器械有:撞车、叉竿、飞钩、夜叉擂、地听、礌石和滚木等。
撞车是用来撞击云梯的一种工具。在车架上系一根撞杆,杆的前端镶上铁叶,当敌的云梯靠近城墙时,推动撞杆将其撞毁或撞倒。
1134年,宋金在仙人关大战时,金人用云梯攻击金军垒壁,宋军杨政用撞杆击毁金人的云梯,迫使敌兵败退。
叉竿又叫“抵篙叉竿”,这种工具既可抵御敌人利用飞梯爬城,又可用来击杀爬城之敌。当敌人飞梯靠近城墙时,利用叉竿前端的横刃抵住飞梯并将其推倒,或等敌人爬至半墙腰时,用叉竿向下顺梯用力推剁,竿前的横刃足可断敌手臂。
飞钩又叫“铁鸱脚”,其形如锚,有4个尖锐的爪钩,用铁链系之,再续接绳索。待敌兵附在城脚下,准备登梯攀城时,出其不意,猛投敌群中,一次可钩杀数人。
夜叉擂又名“留客住”。这种武器是用直径1尺,长1丈多的湿榆木为滚柱,周围密钉“逆须钉”,钉头露出木面5寸,滚木两端安设直径2尺的轮子,系以铁索,连接在绞车上。当敌兵聚集城脚时,投入敌群中,绞动绞车,可起到碾压敌人的作用。
地听是一种听察敌人挖掘地道的侦察工具。最早应用于战国时期的城防战中。
《墨子·备穴篇》记载,当守城者发现敌军开掘地道,从地下进攻时,立即在城内墙脚下深井中放置一口特制的薄缸,缸口蒙一层薄牛皮,令听力聪敏的人伏在缸上,监听敌方动静。
这种探测方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敌方开凿地道的声响从地下传播的速度快,声波衰减小,容易与缸体产生共振,可据此探沿敌所在方位及距离远近。据说可以在离城五百步内听到敌人挖掘地道的声音。
礌石和滚木是守城用的石块和圆木。在古代战争中,城墙上通常备有一些普通的石块、圆木,在敌兵攀登城墙时,抛掷下去击打敌人,这些石块和圆木又被称为“擂石”、“滚木”。
除了以上这些守城器械外。还有木女头、塞门刀车等,用来阻塞被敌人破坏了的城墙和城门。
长期的攻守博弈,让我国古代的城池充满了智慧。明代后期,由于枪炮等火器在攻守城战中的大量使用,上述许多笨重的攻守城器械便逐渐在战场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