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光捕鱼

说到海洋,人们常将其混为一体,其实海洋是有区别的。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它远离大陆,面积辽阔,平均深度大于 2000 米,有独特的水文、物理特征和强大的海流,温度和盐度不受大陆的影响。而海是洋的一部分,占海洋总面积的 11%。海位于大陆的边缘,由大陆半岛、岛屿等在不同程度上将它与洋隔开。深度在 2000 米以内。

但无论是海还是洋,水构成了它们的全部内容,它不仅是人类生命之源, 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于是鱼便成了海洋的第一大主题,因此,渔业成了海洋技术开发第一个项目。

回想以前,人们要么孤舟撒网,要么江边垂钓,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一种偶然上。而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再也不是等待机会,如今的渔场各式各样,捕鱼的花样层出不穷,得到了巨大的收益。

许多大型的渔场到了夜晚,“繁星”耀眼,这是人们在利用灯光来围网。为什么能用灯光来捕鱼呢?其实理由很简单,就如同夜晚飞蛾扑灯一样,很多海洋生物也有一种趋光的本能,比如说吧,螃蟹一见光源,就会慢慢爬进去。大多数鱼,特别是生活在中上层的鱼,都有喜光的习性,有了光的刺激, 就纷纷向光源处游动、聚集。不光是喜光的鱼能受吸引,就是一些本身不喜光的鱼为了捕食需要,它们也会聚集在灯光之下。这可谓是一种巧妙利用鱼类习性捕鱼的好方法。

但并不是人类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捕鱼,实际上,人类的发明来自鱼类自身。在茫茫的大海中不少鱼类早就使用了这种灯光捕鱼法。其中有一种■■ 鱼,就是把自己的第六根脊椎骨变成一根长长的“钓竿”,上面悬挂着一盏小“灯”,发出光亮来引诱别的小鱼上钩,更有一种潜钟鱼,有长达 1 米的两条发光触须,它那发光的牙齿总能让它不劳而获,张开嘴巴,就有好奇的小鱼儿送上门来。

在我国,利用灯光捕鱼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例如南海的渔民,早就利用煤油汽灯来捕青鳞鱼、鲐鱼和小公鱼。但是灯光在水面上,由于水面的反射, 能照到水中的光极弱,而且使用也很不方便,不能很好的发挥捕鱼的优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灯光捕鱼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诱集灯也在不断改进,灯光亮度和颜色都可以调节,光线的深度也可以自由改变。

如今活跃在各大渔场上的灯光捕鱼工具都由灯船、网船和灯艇等组成, 灯船上的灯有两种,一种是装在船左右舷上的水上灯;还有一种是以光缆的形式放入水中的水下灯,这种灯可以根据捕鱼的需要自由调整深度。这两种灯功能上是互补的,水上灯可以在水面上较大范围内起到集鱼作用。而水下灯则在水中把较深处的鱼儿诱到上层来。这时,就应让网船迅速地下网,进行捕捞。在舟山市普陀山一带的渔民采用灯光围网,诱鱼时,灯船上有 8 盏

1500 瓦的水上灯,灯艇上有 4 盏 1500 瓦的水下灯,这样在海上形成了一个

方圆 5 平方千米的光照区,景象非常宏大,当然,每次的收获量也都是巨大的。

作为海洋捕鱼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灯光捕鱼从本世纪 30 年代起便发展得很快。日本、美国、俄罗斯、挪威、澳大利亚和秘鲁等国的灯光捕鱼都很发达。这种捕鱼法围鱼的范围广、面积大,因此鱼多的时候,一网可以捕几十吨的鱼,甚至是近百吨。所以,有人称这种捕鱼法作业为“渔业之王”。从世界捕捞渔业的现状来看,捕捞进度导致传统的优质鱼资源衰退,而

在中上层生活的鳀鱼、鲱鱼、竹■鱼、鲐鱼等此时正成为主要的捕捞对象。

我国沿海鳀鱼、鲐鱼、鲹鱼资源丰富,发展灯光围网在我国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不过,灯光围网并不是万全之策,它也有它的不足,那就是在“诱”的过程中,无论大鱼小鱼全诱进来,网时就一网全捕了上来,这不符合渔业捕大留小的原则,也不利于渔业的长远发展,以及鱼资源的保护。

在众多的捕鱼技巧中,有一种音响捕鱼法让人很费解,但它确实是种巧妙的方法。

很早以前,印度尼西亚沿海的渔民就开始使用一种很特别的方法来捕鱼,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呢。人们把一根一端带有横木的长竹竿插入水中,把竹竿的另一端紧紧抵在胸前,嘴里不断发出“呼噜, 呼噜”的声音。这时,声音就沿着竹竿传播到水中,鱼儿闻声就急忙游来, 自动上钩,有时还会跳到渔民脸上。新几内亚的渔民在捕捞鲨鱼时,方法也很有意思,他们在竹竿上用绳子绑上几个贝壳,不断晃动竹竿,贝壳就相互撞碰起来,发出“咋嚓、咋嚓”的声音,附近的鲨鱼听到这种声音便聚集而来。又比如,敲击铁链的声音对诱集比目鱼也很有效,而鳕鱼则对这种声音退避三舍,慌忙逃走。这些都说明了声响对鱼是有一定影响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鱼类也会发声,也有听觉,相互间可以进行“对话”,听到了喜欢听的声音就会纷纷游来,听到它们所厌恶的声音就会逃逸而去,渔民们是利用鱼类的这个习性,用声音信号来捕鱼。目前, 有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海洋动物的声音信号,不仅能了解它们的习性,而且可以用来为人类服务。随着人们对鱼类声音信号研究的深入,音响捕鱼的技术也日趋完善起来。

从科学家们的研究中得知,鱼类是可以发声的,它们没有声带,但它们有发声器。有的鱼利用摩擦发声,有的鱼是靠鳔来发声,另外鱼类在快速游动时都会发出特有的声音。当然,鱼还可以听到声音。它们长着接收声音的器官。除颅骨里有一对内耳外,鱼体内受第十对脑神经控制的侧线感觉球也是一种听觉器官,更令人称奇的是,鱼类的皮肤也能感知声音。并且这些听觉器官都是有分工的,其实鱼类不仅能听到人类听得到的声音,而且还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频率小于 20 赫兹的次声波。

于是,人们利用水声学和电子技术研制了各种音响集鱼器和威吓声发声器,在水中播放有效的声响,即利用鱼群喜爱的声音来引诱鱼类,或是利用它们厌恶的声音来威吓驱赶鱼群,以此来提高网捕、钓捕和围网作业的捕获量。目前,已有各种不同的水下放音设备直接用于捕捞作业中。

这种水下放音设备是由封存在橡胶中的放声器、功率放大器、磁带录放机及振荡器组成,种类很多。本世纪 60 年代初,日本发明声诱捕鱼的实验时, 用录音机把诱鱼的声响或是威吓鱼的声音录制下来,利用水中放音设备向渔场水域播放,实验的结果是提高了获鱼量。到了 80 年代初,原联邦德国的渔民们利用音响集鱼捕捞鲽鱼,也获得很大的成功。

为了诱鱼,科学家们还发明了专用的音响集鱼器,设置在沿岸水域或船上。集鱼器的水下部分是用声,光与气味诱鱼的综合部件组成的。工作时播放模拟鱼类的声响,投饵料,并且还开有水银灯。三个方面的综合引诱,总能获得可观的成果。更有意思的是挪威生物学家研究出了无网捕鱼法,利用播放声音来引诱和驱赶鱼群,使鱼群按照人们的需要游入不同水境,一站一站地把鱼儿引进岸边鱼类加工厂的各个车间。这个有意义的构想若能成功, 必能大大改善传统的捕捞技术。

音响集鱼只是音响捕鱼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们还利用鱼类对声音的恐惧发明了威吓鱼类的装置,防止鱼从围网中逃逸,从而提高捕鱼的效率。

近年来,日本、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国都把这种声响驱诱鱼的捕鱼技术作为一个重点研究。用各种方法模拟鱼的各种声音。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音响捕鱼技术必定是捕鱼技术的一个发

利用灯光、音响等技术诱鱼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是这种诱鱼所需的时间较长,而且消耗的燃油也相对较多,于是聪明的人类巧妙地利用了远在太空中的卫星进行遥感。每年的 10—11 月正是东海黄海捕鱼的季节,这时北京临海渔海况速报中心就会向全国各渔业基地播出“东海、黄海渔海况速报图”。于是大海上千舟竞发,渔轮马达轰响,一派繁忙的捕鱼景象。通过这种速报图的指导,海上的渔业作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产量增加了 10%

—20%,侦鱼期缩短了 20%左右,节约燃油 20%以上。

这种临时渔海况速报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它是和气象云图类似的一种“图”,是通过太空中的卫星对海上的情况进行观测绘制出来的在速报图上面标有水温、水色、流况、海面风的分布和中心渔场位置,并配有文字说明。其中水温、水色、流况、海面风的分布是根据一颗名叫“诺阿” 的卫星的遥感数据绘制的,用这种速报图可以随时追踪渔场的变化,及时给捕捞作业提供渔场信息。这种利用卫星收集渔况情报作为探测渔场的手段, 使人们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渔场动态,其探测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任何一种传统观测方法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所以国外有人将它称之为“宇宙渔法”。它是通过卫星遥感及时连续地获取大面积海洋的电磁辐射信息,然后再从中筛取海洋的水温、水色、海流、盐度、叶绿素等渔场环境因素信息,最后根据海洋渔业学知识和专家经验确定渔场的位置。因此,它是一种间接测定渔场的方法。由于海洋鱼类的生活习性是在长期生活的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海洋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和鱼类的生存、繁殖、泅游以及分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用这种渔况图来确定渔场位置是比较可靠的。

那么渔海况速报图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渔海况速报图中反映的水温,是可以判断鱼群的位置,确定渔场的。因为鱼是变温动物,鱼类体温与水温一般相差不过 0.5—l℃,所以各种鱼都有各自的适应温度范围,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鱼类就会不习惯,甚至死亡。根据卫星红外图象上获得的海面温度情况及各种鱼所适应的范围以及生活习性,选择自己想捕捞的鱼类,就可以节省探鱼时间和船只的燃油,在生产上收到良好的效益。

渔海况速报图中反映的水色也有助于捕捞。水色可以用来辨别水系的性质,而不同的鱼类对所栖息水体的水色要求不同。冬季带鱼适应于栖息在一种“白浆水”中,这是外洋水与沿岸水交汇的混合水区。有人发现,在水色深、含叶绿素高的海水区域内,常有鱼群索饵,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渔场进行捕捞。

盐度也是鱼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条件,因此,渔海况速报图上盐度信息又可以为人们捕鱼提供便利。利用各种鱼类适应不同盐度的习性,从卫星遥感获得的盐度分布特性上寻找鱼类的栖息地,在捕捞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效的节约财力,增加获鱼量。

如果把以上几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准确判断出鱼群的位置。日本自 1985 年起,就根据卫星遥感,绘制渔海况速报图,再通过分析

计算标出渔场位置,时间只用了 7 小时,大大提高了这种速报图的实用价值。目前,全日本已有 50%的渔船接收渔海况速报图,迅速地探测到鱼群密集较大的渔场,其准确度在 80%以上。

美国加利福尼亚金枪鱼船队利用渔情测报非生产性探鱼时间缩短了 50

%,产量提高了 25%。由此可见,利用卫星探测鱼群的宇宙渔法确实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目前,海洋渔业已向农牧化方面发展,海水养殖产量已达 800 万吨左右,

而未来的 50 年内海洋农牧业将超过捕捞业,成为海洋渔业的主体。据估计,

如果人类将海岸 40 万平方千米面积的 10%用来养鱼,就完全可以满足 21 世纪人类对鱼类的全部需要量。可见,渔业也将由捕捞业走上新的“耕海牧鱼” 的时代。

养鱼如能在海水中得以实现,沿海的大陆架海域都可以变成放养鱼类的牧场。为了能实现这一疆海牧鱼的宏大构想,科学家们作出了许多努力,设计了一幅建设人工牧鱼场的蓝图:选择良好生态环境的沿海地带,投放人工鱼礁种植海藻、树木,吸引鱼类来定居,让鱼类在广阔的海洋牧场中生活成长。但实现这一计划的关键所在是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使放养在一定海域范围内的鱼苗不外逃?又由谁来充当海疆牧场的“牧鱼人”?

人们想到了“音响”,对生活在“牧场”里的鱼类进行音响驯化。日本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音响给饵系统。只要陆上的监测控制中心给漂在水上的音响给饵浮板发出给饵指令,给饵浮标就会不时地播放牧歌,用它来充当海疆牧场的“牧鱼人”。

有了“牧鱼人”,人工投饵时,只要音响给饵浮标在水中奏起“开饭” 的乐曲,鱼类便从四面八方游向“食堂”“聚餐”,这个海洋牧场所划定的范围就是音响给饵系统演奏乐曲声所能达到的水域。

舒适的牧场海域环境,丰富的饵料,动听的音乐,使各种鱼类生活得很好,可总有少数不听话的鱼儿,怎样对付它们呢?有的科学家提出把牧场围起来,还有科学家提出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海豚队伍,不时在牧场周围巡逻,充当“牧鱼人”。由于海豚具有依靠回声定位的特殊本领,能根据回声判断几百米远的目标,发现鱼群。所以经过训练,海豚可成为理想的牧鱼犬。

到了收获的季节,就利用音响捕鱼技术请鱼入网。

目前日本已有 15 个海域建成了 16 个这种音响驯化的海洋牧场。当然音响也并非驯鱼的唯一方法,光电等都可以充当“牧鱼人”。

人工牧场是取得了成功,但范围毕竟有限,适合定居的是一些活动性不很强的鱼类,对于一些具有洄游习性的鱼类,要是让它们呆在一个地方生活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把它们放到海洋天然牧场中去放养。

有些鱼类具有洄游的习性,如鲑鱼、鳗鲡、河豚、鲚鱼等,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按照一定的路线长途跋涉,远离“家乡”后又回到“家乡”。于是, 科学家们利用鱼类的这一习性,用人工方法将鱼孵化出来,长到了一定时候, 把它们放到大海,让它们在大海中生活漫游。如此一来,大海也就成了巨大的天然海洋牧场。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又会回到“家乡”。这种不需要“牧鱼人”的海洋牧场比疆海牧场大得多,牧鱼的“程序”也简化了许多,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海洋资源。

迄今为止,放流的种类不断增多,除了放流鲑鱼外,人们还放流真鲷、黑鲷、香鱼、日本对虾、芦虾、梭子蟹、鲍、扇贝、蚶等三十多个品种。

我国在放流中取得了良好效益。而且,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用一种合成物——吗啉可以诱鱼回归,提高回捕率。随着天然海洋牧场的发展,以及人工海洋牧鱼的更新,人类将进入崭新的“牧鱼”时代,渔业的主动权将操纵在人类自己手中,人类将翻开渔业发展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