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谦虚自束

朱德称赞刘伯承“不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造诣很深……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叶剑英赞他“太行游击费纠缠,撑住平辽半壁天”。陈毅赞他“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革命同志的赞扬使刘伯承十分不安,他坚持不让别人称他为军事家,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

1947年6月8日,在安阳召开的功臣大会上,刘志坚领着冀南人民的代表,把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送给刘伯承司令员。刘伯承在致答辞时谦逊地说:“说我是常胜将军,我不敢当。不会是常胜,多数胜就不错了。是党的功,人民的功,我不敢贪天之功奉为己有。我只是人民的勤务员,没有人民给吃、给穿、给人,军队就不能打胜仗。”

1948年5月,中原军区政工会议结束前,请刘伯承去讲话。他因要去前方指挥作战,不能到会。行前,他对副政委张际春说:“我有一个意见请转达给到会的同志,这是我自己常想的一个问题,一个革命军人,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不能成为一个革命军人。不管你是多高的指挥官,权威有多么大,一个口令能使上千上万的人为你立正。但这些都是党给予你的,你个人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你如果昏头昏脑地骄傲起来,走向军阀主义,那你就要离开党,那是非常危险的。”

1952年,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任院长。建军节前夕,他从北京开会回来,看到几个文化干事正在大礼堂前悬挂标语,其中一条写着“攻书求实用,应如攻坚求战果”。这句话是刘伯承为院报创刊两周年的题词。他对文化干事说:“快把这条标语撤下来!我的话怎么能写到标语上去呢?不行,快把它换掉!”

苏联要出百科全书,有一条目:刘伯承。介绍他简要的经历和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当时,中宣部的同志起草了一份稿子。刘伯承看到在简历的介绍中写着“革命军事家”几个字,他便拿过毛笔,把“革命军事家”改成了“革命军人”。

李秘书看了,提意见说:“您是有名的军事家呀,怎么能和普通军人一样称呼呢?”

刘伯承微笑着,一边指着“革命军人”几个字,一边耐心地解释道:“要讲军事‘家’,应该说革命军队是个大‘家’。没有大‘家’,哪有这个‘家’,那个‘家’。不要说自己是军事‘家’,我们都是在毛主席军事思想指导下才打了胜仗的,是靠了许多革命军人英勇奋斗才取得胜利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革命军人”。

刘伯承就是这样谦虚,这样自我约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