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
在中国革命的漫漫长途中,毛主席一贯主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自己就是谦虚的典范,这也正是作为一个领袖的伟大之所在,这里谨向读者介绍毛主席虚心接受意见的几个小故事。
争吵以后的启示
1959年4月里的一天,毛主席正主持一次会议。在讲到党内民主生活时毛主席说:我这个人也有旧东西,比如有一次,我的弟弟毛泽覃和我争论一个问题……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接着补充说:“这个人已经在江西牺牲了。那次争论,他不听我的,我也没有说服他,就要打他。他当场质问我:‘你怎么打人?’事后,他还在一些人面前讲我的闲话,说,‘共产党实行的是家法,还是党法?难道我不同意他的意见就打人?如果实行家法,父母亲不在,他是哥哥,也可以打我……’”
这段兄弟之间争吵的往事,已经过去许多年,当年听毛泽覃谈过这事的人,把它作为家常事,根本没放在心上。但毛主席却记在心里,在二十年后还把它提到反对家长制领导的高度来检查,教育党内不能搞家长制领导,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人民对同志不能压服,只能说服,要以理服人。
这是天大的好事
1940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杨家岭前面的山路上急匆匆地走来十几个人。他们是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的领导和所属部队的几位负责同志,来到杨家岭,要求见毛主席。原来,由于我们部队的一些同志没有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受到驻地群众的批评,这些同志想不通,埋怨地方党组织对群众教育不够,要求向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听说这些同志来了,就说:“赶快请各路诸侯进屋来谈谈。”听了大家的意见以后,毛主席说:“我看这是天大的好事!”大家一听都愣住了。毛主席接着说:“开天辟地以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气,受当兵的欺侮,他们敢怒而不敢言。现在他们敢向我们提意见,敢批评军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啊!这说明我们边区的民主已深入到群众中去了。……我看边区政府民主建设工作做得很有成绩。我们的军队有广大群众当老师,你们搞军队工作的就不会犯大错误了。边区大有希望!”
有人骂了自己以后
1942年8月的一天,外面下着大雨,陕甘宁边区政府小礼堂正在开征粮会议。忽然一声雷响,礼堂的一根木柱被劈断了,出席会议的延川县长李彩云同志不幸触电而死。这件事传出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没有劈毛主席?
这话传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没有叫人去追查骂自己的人,更没有去抓什么“反革命”,而是向干部了解“骂”的原因。
原来,边区政府下达的征粮任务重,群众有意见,便借劈雷一事发泄不满。毛主席知道原委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将征收公粮任务从二十万担减至十六万担。这件事的处理,使党群关系更加亲近,毛主席在群众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
我不是圣人
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主席和在他身边工作的张仙朋聊天,谈起他的志向,说他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批评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说到这里毛主席叹了一口气,又说:“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满足了。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