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
鄱阳湖小档案
地理位置: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江西省的北部
面积:3150平方千米(枯水期500平方千米)
平均水深:16米
特点:洪水一片,枯水一线
形成原因:地壳下沉作用,逐渐由彭蠡泽演变而成
在我国四大名山之一的庐山脚下,有一片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水泊。这就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珍禽栖息地——鄱阳湖。
洪水一片,枯水一线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江西省的北部,古名彭蠡,亦称鼓泽或彭湖。早在战国时期的地理专著《禹贡》一书中,就有“彭蠡既潴”的记述。隋炀帝时,因湖中有座鄱阳山,从此改名叫鄱阳湖。鄱阳湖的水面因季节变化而变化,因为在记录上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历来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之说。在枯水期,湖的面积500平方千米;平水期湖的面积约为3960平方千米;最大洪水时,达5000多平方千米。
鄱阳湖承纳了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等五大河和若干支流,入湖诸水,北注长江,汇入大海。一条条晶莹绵长的河流与星罗棋布的湖泊塘堰,构成了独具风姿的形态。
鄱阳湖形似葫芦,北面有一条瓶颈般的狭窄水道与长江相通。按其独特位置,以都昌和吴城之间的松门山为界,分南北两湖。北湖地跨星子、德安、都昌、九江、湖口等五县境,地处湖体之西北,亦称“西鄱阳湖”。湖面狭窄,似葫芦上部的长“颈”,实际上是一条狭长的通江港道。南湖在新建、南昌、进贤、余干、万年、波阳、都昌、永修诸县,地处湖体之东南。湖面宽阔,形像葫芦的下半部,水天相接,是鄱阳湖的主要水域。
彭蠡泽的残迹
那么,鄱阳湖是如何形成的?根据湖区的近貌及过去演化留下的痕迹,考察人员推测,现在的鄱阳湖是彭蠡泽的残迹。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到300万年前的时候,继喜马拉雅运动以后,地球又发生了一次剧烈的新构造运动,导致中国东部地区普遍发生地壳下沉作用,当时江西北部的九江一带地壳也在陷落,形成了一个巨大凹地,凹地逐渐蓄水,便形成了范围与今日鄱阳湖平原几乎相当的大海——彭蠡泽。
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在大冰期时,彭蠡泽面积一度缩小,并形成通江港道,彭蠡泽的水便改道由湖口汇入长江。到6000年~7000年前时,全球进入冰后温暖时期,海面范围扩大,因为长江受到了海水抬升和顶托作用,江水受阻,造成沿江平原上的洼地积水成湖。而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的来水受阻只能停积在鄱阳湖盆里,在原彭蠡泽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鄱阳湖。
在鄱阳湖的周围有一片沃野千里的湖滨平原——鄱阳湖平原。这个平原又叫赣北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由江西五河及长江冲积作用而成。它北起九江、都昌,南达新干、临川,西到新余、上高,东抵贵溪,广袤而辽阔,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
在平原上有无数的小湖泊星罗棋布,港汊纵横交错,河湖息息相通,沟渠密如蛛网。河湖港汊之间,尽是田园、鱼塘和莲池,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鱼米之乡”。平原内侧,是一片低平的广阔湖滩。每当枯水期,鲜嫩的湖草铺盖着滩地,景色优美。美丽的鄱阳湖,一年四季景色变幻殊异,民间有歌谣这样赞美道:“春季千顷油菜分外黄,夏季万亩荷花吐幽香,秋季处处稻谷闪金光,冬季轻舟湖面捕鱼忙”。
物产丰饶的“明珠”
鄱阳湖水波浩瀚,港汊众多,水温适宜,是鱼类生活的广阔天地。辽阔的湖滩,丰富的水草,繁多的浮游生物,肥沃的水质更为鱼类生存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饲料。湖内有鱼类9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较大的就有20多种,尤以体纤透明,味道鲜美的银鱼和肉质肥嫩、鳞下多脂肪的鲥鱼最为驰名,为鄱阳湖名产。此外,莲、藕、菱、芡以及湖贝珍珠也是著名特产。
晴天的时候,鄱阳湖碧水共天,风帆浮隐。它是赣域四通八达的天然水运枢纽。鄱阳湖水域宽广,一望无际,虽然是湖,却有着大海般的壮阔与雄美。
每当渔汛季节,湖上千帆竞发破巨浪,成网收拢鱼满舱。沿湖的市场,则处处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众多的湖港湖汊,不仅是鱼类产卵的良好场所,而且还是天鹅、黑鹳、白鹤、白枕鹤和野鸭的栖息之所。
每年洪水退后,鄱阳湖便袒露出无数浅滩湖洲,这些浅滩湖洲上都是淤泥,远处看就像是一块“漂田”,当地人只管栽下秧苗,根本不用管理,只等秋后痛快收获。所以,宋代王安石曾写下诗句:“中户尚有千金藏,漂田种粳出穰穰。沈檀珠犀杂万商,大舟如山起牙墙。”
由此可见鄱阳湖不仅风光秀丽,而且物产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