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
轰炸机是用炸弹、鱼雷或空地导弹攻击敌方地面和海上目标的军用作战飞机。
轰炸机可分为战术轰炸机与战略轰炸机两类;也可分为轻型(近程)轰炸机、中型(中程)轰炸机、重型(远程)轰炸机三类。轻型轰炸机皆为战术轰炸机,配合地面部队对敌方前线阵地、供应线和各种活动目标轰炸,起飞重量多在20~30吨,航程在3000千米以下;中型轰炸机有战术的,也有战略的,起飞重量在40~90吨之间,航程为3000~6000千米;重型轰炸机都是战略轰炸机,用于深入敌后,对军事基地、交通枢纽、经济和政治中心等战略目标进行轰炸,起飞重量多在100吨以上,航程达6000千米以上。
轰炸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面世,大战期间用于实战,都是木质结构的双翼机,最大飞行速度不到20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小于1000千米,载弹量1000千克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轰炸机大都改为金属结构的单翼机,最大速度400~600千米/小时,航程1000~7000千米,载弹量1~10吨,增装雷达瞄准具和导航系统等设备,能进行全天候轰炸,著名的有美国的B-17、B-24、B-29,苏联的伊尔-4、别-2、别-8,英国的“蚊”式、“兰开斯特”,德国的He-111、Ju-87、Ju-88,日本的G3M、Ki-21、D3A等。
20世纪5O年代,喷气式轰炸机相继问世,如苏联的伊尔-28、米亚-4、图-16、图-20,美国的B-47、B-52、B-57,英国的“坎培拉”、“勇士”、“胜利者”和“火神”等。这个时期战略轰炸机进展较大,最大起飞重量达200吨以上,载弹量为25~27吨,航程可到16000千米。到60年代,超音速轰炸机开始服役,如美国的B-58、FB-111,苏联的图-22,法国的“幻影”Ⅳ等,多为中型战略轰炸机,速度最大可以达到22倍音速。70~80年代,苏、美两国继续研制远程超音速轰炸机,有苏联的图-26、图-160和美国的B-IB面世。90年代出现了隐形战略轰炸机,如美国的B-2。
现代轰炸机着重朝超音速变后掠翼和隐形方面发展,装有先进的自动导航系统、地形跟踪系统、火控系统和电子对抗设备,以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能在复杂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下隐蔽地进行突防,对战略目标实施远距离袭击。因此,除重型的战略轰炸机外,轻型轰炸机已不再发展,其战术轰炸任务由歼击轰炸机完成,也将逐渐被中型轰炸机取代。
轰炸机的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飞机开始投入战争,除了用机枪对地面目标扫射外,还从飞机上往下投掷手榴弹,这是轰炸机的雏形。1911年11月1日,意大利航空队少尉吉利奥加沃蒂,从他驾驶的飞机上,向敌方部队扔下4枚各重2000克的炸弹。这些炸弹都放在飞行员的驾驶舱中,仍然需要用手从飞机上往下扔。1914年8月3日,德国派飞机轰炸了法国的一座城市,这是世界上第一次飞机对城市进行轰炸。
1914年,俄国研制成一种装有4台发动机的轰炸机,机上装有挂弹架和自卫武器。专用炸弹挂在特制的机外挂弹架上,不用靠手往下扔了。很快,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都生产出了自己的轰炸机。到1918年,轰炸机已经比较成熟了。最快的轰炸机每小时可飞180千米,飞行高度达6000米,最大的轰炸机可载炸弹2吨。已有了轻型轰炸机和重型轰炸机之分。一些国家开始组建轰炸航空兵部队。1921年,美国部队专门组织了一次轰炸机轰炸试验。一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缴获的德国战舰停在一处海湾中,8架轰炸机在米切尔将军的指挥下,分两批对停泊在海中的那艘德国战舰进行轰炸。轰炸机投弹高度在700米左右,每架轰炸机携带8枚炸弹。尽管只有5枚炸弹命中战舰两侧甲板,这艘战舰还是在25分钟后沉入海底。这次试验使人们认识到了轰炸机的威力,大批轰炸机开始用于战场轰炸和对海面舰船的袭击。
德国空袭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空军以1929架飞机突然大规模空袭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参加空袭波兰战役行动的是德国空军第1和第4航空队,包括9个容克JU-87俯冲轰炸机大队、3个亨克尔He-111重型轰炸机联队、4个道尼尔Do-17轰炸机联队和少量的容克JU-86轰炸机,还有大量的“梅塞施密特”型战斗机一道尼尔Do-17远程侦察机和亨克尔He-126战场侦察机以及少量的其他飞机。空袭目的是突袭波兰的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通讯设施等,夺取制空权,压制波军,摧毁其防御体系,支援德地面部队迅速向波兰内地推进。此时波兰空军共有824架飞机,能用于作战的只有407架。其中有“鲫鱼”式和“麋鹿”式轰炸机160架,PXLP-7和P-11式歼击机158架。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国空军60架亨克尔He-111重型轰炸机从郎根瑙起飞,在第76歼击机联队的第1大队30架梅塞施密特Me-110飞机的掩护下,袭击了波兰的克拉科夫机场。另30架亨克尔He-111飞机对伦贝格机场进行了轰炸。第1轰炸机联队的第1大队袭击了普特齐格拉美尔海军基地,第2大队袭击了华沙的奥肯切航空港,破坏了跑道和PZL飞机工厂。接着,第27轰炸机联队的90架亨克尔He-111P轰炸机又对华沙进行了密集袭击。德国空军以极短时间取得并掌握了制空权。
从9月22日起,德空军对华沙市进行猛烈空袭。27日,1150架德机对华沙居民区进行了大面积轰炸,使华沙变成一片废墟。9月28日,华沙守备部队被迫投降。在这次战争中,波兰空军除116架各型飞机在最后崩溃前转移到罗马尼亚外,其余全部被歼。德国空军共损失203架飞机,严重损坏约280架,空勤人员有221人丧生,132人负伤,218人失踪。
英美联合轰炸汉堡
1942年8月,美国第8航空队进驻英国后,英美开始对德国本土实施长时间的持续轰炸。
1943年1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达成了《对德战略轰炸谅解协议书》,决定对德国的潜艇工厂、飞机工厂、轴承工厂和人造石油工厂等军事工业的生产重地进行大规模空袭,消除德国的战争潜力。
1943年7月24日,英国空军决定对德国最大的城市汉堡实施轰炸。德国保卫汉堡的兵力有54个重型高炮中队、26个轻型高炮中队、22个探照灯中队和3个烟幕施放中心。英军首先施行电子干扰技术,由电子干扰机每隔1分钟就撒下几千条成束的银箔条,使德军的雷达无法辨认轰炸机的运动方向,使其防守高炮无法确定射击目标。在干扰技术的掩护下,英国791架飞机中的728架飞达了汉堡上空,使用威力强大的高爆弹和燃烧弹进行大规模轰炸,使汉堡市区和工厂受到重大破坏。7月25日到26日,美国空军也派出235架轰炸机进行补充轰炸。27日、28日和8月2日,英国空军又连续三次对汉堡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一周时间中,英美空军共出动轰炸机3000多架次轰炸汉堡,落在市区的炸弹9000吨,毁掉60%的城区,达76.8平方千米,死亡人数达10万人,破坏了工业康采恩和兵工厂580个,极大地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使德军前线补给陷入紧张状态。
盟军轰炸历史名城德累斯顿
1945年2月13日,反法西斯国家的盟军对德国历史名城德累斯顿进行大规模联合空袭。首批245架飞机从安德兰特基地起飞直奔德累斯顿。一架“蚊式”高速轰炸机为先导,最后面是携带大量炸弹的英国“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群。
夜间22点10分,空袭正式开始。轰炸机群飞临德累斯顿上空,先导飞机扔下爆破弹,炸裂和轰塌了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群,紧跟后面的飞机则投下燃烧弹,市中心方圆40平方千米内顿成火海。
第二天中午,德累斯顿的大火还未熄灭,美国空军的1350架B-17“空中堡垒”式和B-24“解放”式轰炸机,在P-51“野马”式歼击机的护航下赶到,再次投下数千吨重磅炸弹。整个市区又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中央火车站附近聚集的无数从东普鲁土、波兰、西莱佳来的难民遭到灭顶之灾,死伤大半。空袭过后,德累斯顿到处是残垣断壁和烧焦的死尸。共有13.5万人死亡,伤者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