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君临一切
一、万国博览会大厦高耸入云,辉煌夺目,它象征着大英帝国的强盛与女王的威仪。
从 30 年代开始一直到 60 年代,受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资产阶级经济危机影响,英国国内资产阶级自由民主运动逐渐高涨,工人阶级的宪章运动也日趋激烈,曼彻斯特学派的自由放任原则成为一种理想与时尚,梅尔本勋爵的随意与放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体现。这一切对于王室专制的牴牾应该说是显而易见的。
奇怪的是,事实上这一时期英国王室的地位却仍旧岿然不动,甚至在乔治三世、四世手里逐渐丧失的君王的权力在维多利亚手里还有所恢复。
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由于英帝国主义成功地把这种经济危机转嫁给了各殖民地(这一时期英帝主义的坚舰利炮就开到了我国东南沿海),使国内所受影响不大,并很快重新走向稳定和繁荣,从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各种矛盾与斗争;另一方面以王室为代表的贵族也认识到了时代潮流的巨大变化与不可抗拒,即使是顽固的保守派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做着顽强的抵抗,因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并未进一步激化,贵族仍旧掌握着主动权。据统计,从 1832 年到 1867 年间的每一位首相除比尔外都是出身贵族,其阁僚也大都如此,人们对贵族与王室的地位与权力采取了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特别是,随着英帝国主义殖民地的日益扩大,辽阔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与文化,复杂的经济成分,也使英国人渴望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力,他们把这种精神象征的希望寄托在地位至尊的王室身上,对王室的美好期待、为王权的巩固带来的极好的机会。
当然还应该归功于阿尔伯特,归功于维多利亚女王对阿尔伯特的高度信任,正是夫妻俩人的联袂表演,使女王的形象日益高大,女王的威仪震撼四海。
一切还得从阿尔伯特说起。
正如预料的那样,托利党人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罗伯特·比尔勋爵做了英国的首相。由于在此之前在内侍问题谈判中阿尔伯特与比尔勋爵之间的密切配合,使得比尔对阿尔伯特的印象非常之好,他也一直想寻找一切机会促使阿尔伯特尽快地踏入政治生活。
当时国家正准备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来负责联合王国的美术事业。比尔看中了阿尔伯特,他早就对阿尔伯特的艺术才能有所耳闻,而阿尔伯特身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近似男高音歌唱家的艺术气质也使他暗暗折服。他请阿尔伯特来负责这个委员会的工作,而这工作也的确合乎阿尔伯特的口味,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对于秩序的追求,对于交结文化名流
——当然是密切而又矜持的交结的热情,都使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在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阿尔伯特用他那德国人的特有的、严密的、果断的腔调说:“我们首先得将各个项目分成不同的‘范畴’来考虑。”
“范畴?”委员们瞪大了疑惑的眼睛。是的,这个对阿尔伯特来说几乎是脱口而出的哲学词汇,却令其他委员们感到极其的不适。热情浪漫而富于想象的英国人怎么也难以接受这个来自长于严密思辨的德意志
民族的小伙子把一个形而上学的玄乎的哲学词汇用在艺术上。这的确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阿尔伯特把日耳曼人的思维模式带到英伦大地,必然要与这里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化思维发生巨大的冲突与较量,这在阿尔伯特以后的政治生活中仍将不时的凸现出来。
好在阿尔伯特不是个外行。他对于美术方面的非凡的专业知识使得委员们的不适很快就消散了。关于新建筑的四壁的装饰物,那些壁画是否要带有道德色彩,委员们发生了分歧。“应该,完全应该包含着高尚的道德内容。”阿尔伯特十分肯定地说,“尽管很多人对于这些作品只不过是走马观花,但画家可不能由此而忘了还有别人会以更深邃的目光来鉴赏他们”,这番议论使委员们大为折服。
阿尔伯特的出色表现使他在英国上流社会,在那些傲慢的绅士们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而他在紧接着的一项更为复杂艰巨的工作中—— 改革王室内部组织的巨大成功更为自己也为女王赢得了面子,树立了威信。多年来,王宫内一片混乱,不成体统。各种勾心斗的,相互间的扯皮敌视,各种淫糜与懒散充斥王宫。这样一种混乱由来已久,即便是那个看来手腕非常的莱恩男爵夫人也无从进行改革。现在她的权柄掌握在阿尔伯特的手里,阿尔伯特带着德国人的那种严谨与自信勇敢地向这道难题宣战。他首先要斯托克玛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细心调查并写出了一份缜密的备忘录。这份详尽而严密的备忘录表明,皇帝的管理权,以最莫名其妙的方式被几个主管分割,而这几个主管却彼此独立,各自拥有界限模糊又变化不定的权力,他们互不负责,也互不协作,却又没有一种力量能限制他们,特别是大管家和宫廷大臣,这两位品衔高势力大的贵族高傲自私,互不买账,在白金汉宫,宫廷大臣管辖着除厨房、储藏室和食品室之外的所有房间,而厨房、储藏室和食品室则归大管家管。而至于宫外的一切则由园林处负责。他们之间的不合作常常导致这样一些啼笑皆非的事实:当宫廷大臣或大管家的下属擦窗子的里面时,外面却要园林处的人去擦了。
众多的役从的管理也同样过于分散,女管家、僮仆和侍女归宫廷大臣统辖;厨房司务、厨师、搬运工则隶属于大管家;而听差、门卫却卖命于厩长。只要是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役从不管他在干什么谁也视而不见,懒管闲事。这样互相怂恿,仆俑中纪律相当涣散,偌大的宫室,那么多的仆俑却常常连一个影子也见不到。他们想跑开多久就跑开多久, 甚至躲到一边睡大觉去了。而女王陛下的宾客们却常常无人领他们到安排的房间里去,以至于在迂回曲折的长廊里迷了路,到处乱撞。有一次, 女王发现餐厅里的壁炉里从不点火,她询问原因,回答是:“大管家管置架,宫廷大臣管点火。”
这样一种管理上的混乱造成了无以计数的糜费、奢侈和贪污。在宫中有条规矩,凡点过一次的蜡烛就不再使用,但剩下的蜡烛如何处置? 都到哪里去了?谁也说不清楚。有一次阿尔伯特在清点账目时,对一笔用于“红房子酒”的 35 先令的细账感到有点莫名其妙,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查清:乔治三世时,在温莎堡曾有一所挂红帘的警卫室,警卫每天可得到 5 先令的酒钱。如今这支卫队早已撤销,但酒钱却仍在支付, 一个只挂了个膳食官助理闲职而什么事也没管的士官得到了这笔开支。
有一件丑闻在当时英国各大报纸上披露,一个叫做琼斯的 17 岁少年
一次又一次地混入看起来戒备森严的幽深的皇宫,有时是装扮成一个扫烟囱的役从混入其中,有时他干脆便攀越围墙,钻过忘了关起来的窗子得以进宫。有一次他在宫中整整待了三天,据他说,他躲在不同的床下, 坐过了御座,模仿着国王的训斥与宣诵。看到了女王并听到了公主的哭声,还自己设法搞到了汤和其他食物。最后他躲在女王隔壁的卧室里的一张大沙发的底部,仍旧无人发现,直到他感到了无聊,故意发出一声恐怖的叫声,最后才被发现并从沙发底部被拖了出来。令人吃惊的是, 就是这个琼斯在后来又好几次溜进了白金汉宫继续那些恶作剧。
琼斯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才能,他是一个普通少年,一个普通裁缝的儿子,只不过是好出风头罢了。
琼斯事件把皇宫的混乱无序暴露无遗。
艰苦的调查之后,阿尔伯特开始行动。他解除了那些互相扯皮的主管而将权力集中到总务长一个人手里,由他本人负责统一管理。除去了多余的人员,整治了松弛的纪律,侍从们人人各司其职。开支也大大地节省了,多年庞杂淤积的弊端荡涤殆尽,各种丑闻也被杜绝,那个红房子士官也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放弃薪俸,要么担负起膳食官助手的职责。
很快,皇室的风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清正贤明,井然有序。多年的积习在阿尔伯特手里一扫而清,看到这一切,维多利亚也感到了特别的轻松与惬意。
使女王尤为兴奋的是,不仅是美满的婚姻,不仅是皇室的清明肃整, 而是她看到她的大英帝国势力越来越强大,对外扩张中胜利的捷报不断地传来,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几乎是在全世界所有地方都展示了她的大英帝国的影响和力量。甚至从 1840 年开始,她的坚船利炮已挺进了那个当时在全世界最大也号称最为强盛的东方大清帝国,并于 1842 年迫使那个神秘的东方国家签署了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她的帝国号称是日不落帝国,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她为一种帝王至尊的荣誉与威仪所沉醉。
阿尔伯特决心把女王的这种荣誉与威仪用一种奇特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变得可感可触。在阿尔伯特看来,最好的形式便是在英国召开一次万国博览会。自从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制造方面一直占着领先地位,各种新的发明创造令人振奋,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克隆普顿的骡机、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瓦特的蒸汽机,特别是 19 世纪刚由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令英国人自豪不已。按阿尔伯特的计划,万国博览会不仅展示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成就,它还将包罗全世界各国在原材料生产、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厂家制作以及在应用与造型艺术中各种先进的最有价值的生产样品。他感到,这样庞大的工作只有他的“日不落帝国”才能做到,他们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他们完全可以搜刮到这些最有价值的样品。万国博览会也可以看作是英帝国主义殖民“成绩”的大展览。阿尔伯特深信这一定能使一贯热衷于殖民政策的维多利亚女王陶醉不已。
展览的场地——博览会大厦应该是巍峨气派、豪华,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出帝国及帝王的威仪。阿尔伯特把地址选在了著名的海德公园,他
又从 238 种方案中选择了一种由著名的巨型花房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的大厦设计方案。
大厦的建筑遇到了资金不足与反对者的严重干扰等诸多阻力,反对者们大肆喧嚣,宣称博览会将成为全英国的暴徒和全欧洲的持不同政见者的聚集地,而在它的开幕之日,肯定将有一场骚动甚至可能是一场革命。他们甚至断言这个玻璃大厦的玻璃顶是有气孔的,而 5 000 万只麻雀的粪便将从气孔中落下把所有的展品弄得一塌糊涂。激怒的新教徒诅咒博览会是一项狂妄的邪恶工程,它将招致上帝对全民族的惩罚,一位上校在国会辩论时祈祷上苍将冰雹与雷电轰向这可恶的玻璃大厦⋯⋯阿尔伯特却不为所动,顶住一切压力,他夜以继日的工作,筹措资金,视察工程进程,主持公众集会,发表演说,与文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保持联系,以收集最新工业样品,他不断地失眠,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朝着自己的目标推进的步伐一刻也没有放松。
1851 年 5 月 1 日在伦敦的海德公园,首届万国博览会在欢欣鼓舞和万民欢呼的气氛中开幕了,女王亲自主持了开幕式,并为此剪了彩。博览会玻璃大厦高耸矗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令成千上万的人民激动不已,就连最怨恨的嘲笑者也为如此巨大巍峨的工程所折服,加入到赞美大合唱的行列。这座耀眼夺目的大厦不仅是博览会的象征,也是维多利亚统治下强盛的大英帝国的象征,也是维多利亚本人作为帝国国王威仪的象征。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英帝国主义殖民罪恶的象征。因为英帝国主义的强盛是建立在对本国无产阶级压榨特别是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剥削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英国在 19 世纪中叶以后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除了它当时在技术上比别的国家的先进因素之外,对庞大的殖民地的残酷掠夺,是构成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和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相对稳固的重要基础。因此,当维多利亚女王笑逐颜开之日正是殖民地人民呻吟之时。但傲慢而自尊、虚荣的维多利亚做梦也不会去做这样的比较。现在,她只看到各国的国旗在和风中轻拂飘扬,玻璃喷水池吐出一朵朵雪白的花朵;德高望重的威灵顿公爵颤颤巍巍地走来,从乔治三世到现在,他经历了多少稀奇的世事,参与过多少次盛大聚会,却从来未曾见如此气派的场面;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失去了平日的肃穆,他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平稳的祈祷今天也变得飘忽不定。紧接着 600 张欢乐的嘴齐声高唱《阿里路亚》。展览会举行了整整六个月,
六个月里,吸引了 600 万以上的参观者,创下了 16.5 万镑的利润,整整六个月,全英国都沉浸在一种狂热的忘我之境中,人们不仅看到了现代工业文明之伟大,更感到了帝国的强盛与辉煌。女王夫妇此间在英格兰北部做了一次凯旋式的旅行,就连远在海峡对岸的巴黎,也为博览会委员会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女王激动地写道:
5 月 1 日是我历史上最伟大的日子,是有史以来最美丽、最庄严、最动人的景观,是我心爱的阿尔伯特的成功⋯⋯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自豪的一天,我再也想不出别的什么了。阿尔伯特的美名将随着这项伟大的业绩而流芳百世,他自己的, 和我自己的亲爱的国家亦显出无愧于此,这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朕感谢上苍赐许朕与一位如此伟大、如此高尚、如此杰出的王子结合,今年将永远是朕一生中最自豪最幸福的一年。博览会的闭幕日,正是朕同王子订婚 12 周
年,这真是一次奇异的巧合。
二、女王夫妇再也不能容忍帕麦斯顿无视君上的态度,就把他挥到了一边。
正当阿尔伯特时来运转因为1851 年的万国博览会的成功而使他在处理国家事物中的威望大大提高之际,也正当女王陶醉在丈夫为她所带来的种种荣耀之际,有一位大臣却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处处与他们作对。
这个人便是当时的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勋爵。
在帕麦斯顿眼里,阿尔伯特只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异国青年,他出人头地的惟一理由是他碰巧娶了英国女王,帕麦斯顿瞧不起这位青年,那种过于拘谨的样子,他没有一点英国人的浪漫与激情,他甚至不会社交,尽管他纵马打猎的非凡身手使帕麦斯顿暗暗惊讶这位冷静理智的青年居然还有这一手,但他很快让那些富于幻想的浪漫的英国人大感失望,他曾不止一次的表示,他不过将骑马当作一种锻炼或是交通上的便利,而决不是一种游戏。这使得帕麦斯顿的鄙夷更进一层。
与阿尔伯特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道道地地的英国人,干任何事情靠的是直觉本能,而不是理智,是热情、冒险而不是冷静、稳重。有一件事典型地体现着帕麦斯顿的气质。有一天他从奥斯本回来的时候,由于他一贯不遵守时间而误了回伦敦的火车。他指令开一趟专列,但是站长十分为难地告诉他当天那个时刻在此线路上安排专列是极其危险的,帕麦斯顿固执己见,声言他必须立即赶到伦敦有要事要办,刻不容缓。站长在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坚持反对意见,他说铁路局可负不起责任。
“责任?我来负。”帕麦斯顿以一副傲慢专横的口气说道。
站长下令加开专列,外交大臣一路无事,准时赶到伦敦办事。他的冒险又一次成功。
即便是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帕麦斯顿也往往体现出他的随意与冒险。他傲慢专横、惟我独尊,根本就不把女王放在眼里。
早在 10 年前,即 1840 年前后,在东方的中国,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使英国人颜大失,一批鸦片贩子及其他与侵华利益关系密切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狂势叫嚣要用大炮来对付中国,当时担任外交大臣的帕麦斯顿,作为殖民主义政策的忠实拥趸,此时显得异常活跃,他曾宣称:对中国的惟一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做解释”,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的以免节外生枝,在他的鼓吹与策动下,与内阁一道竟然未向女王奏准便组织了一支舰船 48 艘,大炮 540 门,士兵 4 000 人的“东方远征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虽然战争的最后结果——清政府的割地赔款——使女王尝尽了作为殖民帝国君王的体面与威仪,但帕麦斯顿的先斩后奏、无视女王的行径使得年轻气盛的女王暗感不满。
而帕麦斯顿却得寸进尺。
当他于 1846 年接替阿伯顿重新担任外交大臣的时候,他对王权的漠视随着他对阿尔伯特与日俱增的鄙夷几乎到了顶点。
1846 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的婚事成为欧洲列强之间一件瞩目的事。竞争伊莎贝拉的未来丈夫的人很多,而萨克思·科堡的利奥波德王
子即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的叙表兄弟是其中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这令法国国王路易·菲力浦十分的不安。他野心勃勃,一直希望通过在西班牙王位上安置自己的一个孙子来吞并比利牛斯山脉。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惟一捷径就是让自己的小儿子蒙邦塞公爵来娶伊莎贝拉。但这样的话用心就太明显了,会立即招来无法克服的反对。但狡猾的法王不知从哪里得到一个十分准确的秘密消息,伊莎贝拉未来丈夫的另一候选人她的表兄卡蒂斯公爵没有生育能力,于是他提出了一个他认为极其精妙的方案:伊莎贝拉应和她的表兄卡蒂斯公爵结婚,而同时让蒙邦塞娶伊莎贝拉的妹妹斐娜达公主。这个方案的用意在于:当卡蒂斯公爵与伊莎贝拉夫妇没有孩子时,西班牙王位只能是其妹妹斐娜达的儿子或女儿!老法王曾为自己的这一精妙计划而窃笑不已。
但他是高兴得太早了。他的诡计还是被人们识破,特别是英王表示了相当的愤慨。由于当时在国际上欧洲列强特别是英法势力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他们一直在寻找削弱对方而壮大自己的途径。在与西班牙联姻问题上他们之间的较量也同样十分激烈。一方面,英国决不允许法国插手控制西班牙,坚决反对蒙邦塞公爵与斐娜达公主之结合,而在法国看来,英国已经在欧洲列强中占尽优势,而现在却由英王的叔表兄弟进入西班牙王室,那将是何等的可怕,特别是对于利奥波德王家族——萨克思·科堡家族的势力法王更是连想也不敢多想,利奥波德王在比利时已根深蒂固,而他的外甥女便是英国女王,一个侄子是英国女王的丈夫, 另一个侄子是葡萄牙女王的丈夫,还有一个是符腾堡大公,真有点像是一个“科堡托拉斯”了,而如果利奥波德王子又做了西班牙女王的丈夫, 那么⋯⋯
使法王稍稍松了口气的是,英国政府并无意支持利奥波德王子与伊莎贝拉的婚事,尽管女王夫妇始初也对这件婚事曾怀有某些期望,但理智的斯托克玛告诉他们,那样他们同样会成为众矢之的。但英方给法王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法国明智地安排蒙邦塞,即在西班牙女王结婚并生育之前,蒙邦塞公爵不娶斐娜达公主。
经过一系列的谈判、磋商,英法双方达成了协议:英国既不承认, 也不支持利奥波德王子为西班牙女王夫婿的候选人,而同时,路易·菲力浦则郑重地向维多利亚保证,在西班牙女王结婚并生育之前,蒙邦塞公爵不要娶斐娜达公主。
事情本来是很好地解决了,外交大臣阿伯顿在他任期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大好事。
但是好景不长,1846 年帕麦斯顿接任了阿伯顿的职位。这位放荡不羁全凭感觉的家伙却又把事情弄得稀槽。在一道送交驻马德里英国公使的公文中,他于一份伊莎贝拉女王婚姻的可能的候选人名单中重新提到了科堡的利奥波德王子,与此同时,他还乘机以激烈的言辞抨击了西班牙政府的暴政与无能。而这份本来缺乏审慎的公文竟然落到了法国首相居素手里,路易·菲力浦本来感到在伊莎贝拉婚事上自己的如意算盘被英王粉碎,窝了一肚子的火,而现在英国居然重提利奥波德,这岂不是撕毁了他们之间的协议吗?法王按捺不住,他觉得正好抓住这一事件不失时机地实现自己的如意算盘。他给西班牙王太后去了一份公文,宣称英国正在科堡的婚姻问题上捣鬼,并提醒她注意帕麦斯顿对西班牙政府
的仇恨。他说,现在英国已公开与西班牙和法国作对,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摆脱困境,而目前来讲对英国最大的打击就是伊莎贝拉与卡蒂斯公爵,斐娜达与蒙邦塞公爵结婚。
又惊又气的皇太后轻信了路易·菲力浦的话。没过多久,两场婚礼在同一天举行了。
这的确令维多利亚十分恼火,她寻找机会予以报复。当时法国内部矛盾重重,工人、资产阶级和封建君主之间的冲突错综复杂,革命风起云涌,路易·菲力浦政府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英国镇压工人运动方面曾给予了一定的援助,充当了镇压工人运动的刽子手。现在,女王则下令撤销对法王的援助。这一来,18 个月后,1848 年法国发生了二月革命,路易·菲力浦 7 月王朝破灭,他本人及其一家作为落魄流亡者逃往英国,拜倒在维多利亚的脚下。
而这一切也正是帕麦斯顿所极乐意看到的,帕麦斯顿在思想上是一个极其矛盾而且是乐意于自相矛盾的人,他是英国政治家坎宁的忠实信徒,而坎宁的思想核心就是寻求均势,在一种矛盾中寻求均衡。因此在外人看来帕麦斯顿似乎不属于任何政治派别,他靠不断地挑起争端来平衡一切矛盾,他一生就是不断地从事着这种冒险的游戏。一方面他被认为是一位真正的社会公仆,有民主自由思想的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件事: 一次他发现格林公园的草地上竖起了铁栏杆,他立即写信给负责的大臣,用最严厉的词句下令拆除障碍,他说,这些铁栏杆是不可容忍的障碍,因为草地的作用本来就是让老少公民在上面自由行走,公园也是为了他们的愉悦而存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忘了这根本的东西呢?他内心里极同情当时风起云涌的资产阶级革命,19 世纪中期的那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政变,一顶顶皇冠纷纷落地,这些都令他十分快乐,阿尔伯特与维多利亚惊讶地发现,在那些年里,他们的对外政策一直是支持造反派的, 无论是在德国还是瑞士、奥地利、意大利以及西西里。另一方面在国内他又是一个保守派,是英国女王的外交大臣,在他身上没有任何激进派的特征。
帕麦斯顿的这种自相矛盾无法被阿尔伯特所理解、接受,在他看来, 帕麦斯顿是个疯子,东一拳西一脚,闭着眼睛瞎撞,没有一些章法和主见,帕麦斯顿只能把一切弄得更糟:用宗派林立的无政府主义和平民暴动来取代专制主义。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在英国当时的宪章运动正在不断高涨,它将危及英国的已有宪法及君主政体,帕麦斯顿的行径只能加速这种危机的到来。
他们之间的这种矛盾使帕麦斯顿感到极其地不自在,他发觉他过去十年政治生涯中的那种自由不羁现在处处受到限制和干扰,在西班牙女王婚姻事件中,女王虽然把更多的火气集中在路易·菲力浦身上,但她的不悦,她的不时地扫向自己的锐利而冷峻的目光使他觉得如果没有阿尔伯特的支持与操纵是不至如此的。
帕麦斯顿决心用他的英国人的固执与任性去冲击那个德国人阿尔伯特的理智之墙,阿尔伯特如果执意要插手,那就只有将他挥到一边去。在过去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正是靠着这一法宝而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他故意把外交部的重要公文拖到很迟才交给女王,这样女王根本就
没有时间细看甚至修改,有时他干脆就一意孤行,压根儿就不送给女王, 或者他干脆就耍起无赖来,公文送上去,女王表示了异议,但写公文还是照老样子发往国外。而事情被女王发觉时,他便油滑地向女王赔不是, 什么不晓得会有这种事呀,一定要给那帮办事的家伙一顿训斥呀,什么女王陛下的旨意一定要重视,下不违例啦等等。但下次的事情又依然一样,如此不断地重复。
帕麦斯顿的公文有时激怒了国外的一些君主们,他们纷纷来信谴责女王,因为这些信均是以女王的名义发出去的。以女王名义的公文却是女王所不赞成或者压根儿就没有看到过的,这岂不是对女皇的愚弄?
帕麦斯顿还有一个绝妙的解释:每年往外交部发出的公文有 2.8 万份,如果每一份都需女王批阅后方能生效,其延误将是极严重的。另外, 既费时又劳神地去把文件交给阿尔伯特做那过于琐细的审查,对一位日理万机的大臣来说也太过分了一些。
面对漠视与愚弄,阿尔伯特和女王不断地向新任首相约翰勋爵施加压力,必须采取行动制约帕麦斯顿,甚至解除他的外交大臣职务。
一项旨在反对帕麦斯顿的议案在上院以压倒多数通过。然而,在下院的讨论中,帕麦斯顿显示出了他的老辣的政治手腕,在一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他把解释、抨击、辩论、宣讲,平铺直叙和滔滔雄辩以完美的演讲艺术体现出来,而这时,他的对手——罗伯特·比尔爵士已坠马身殒,没有谁能在讲坛上击败他,他的外交大臣的位子便稳如泰山。
帕麦斯顿依然我行我素,这位外交大臣几乎成了一个独立的权力中心。当时,在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两地的归属问题上,普鲁士和丹麦发生了冲突,女王夫妇同情普鲁士,而帕麦斯顿却支持丹麦,并于 1850 年瞒着女王签署了列强确保丹麦领土完整的条约。女王再也无法容忍, 决心搬掉这块顽石。她通过内阁首相转给帕麦斯顿一封亲笔信,措词相当严厉:
朕以为有理由为了预防将来的任何误会,将朕对外交大臣之期望做一简略的说明。朕要求:
-
他将清楚地陈述他在一个既定事件中的企图,以便朕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批准的是什么;
-
一切方案,一经朕批准,大臣便不得擅自更改或修正,发生这种行为,朕将以为是对君上无诚意,理所当然地行使朕的宪法权力,罢免这位大臣。
阿尔伯特也出马召见了帕麦斯顿,年轻人决心以自己的理智与精谨来治治这个乱冲乱撞的毫无头脑的老家伙,他的问话暗藏机锋,直指对手:“你知道女王反对有关什列斯维希的草案,她所以这样做的理由你也明白。她的意见遭到了否决,表现着列强各国要求保证丹麦王国领土完整愿望的草案签订了,丹麦国王便以此为由而侵入什列斯维希,那里烽烟四起。如果霍尔施坦也受到侵犯——这里有可能——日耳曼便决不会坐视不救;而俄国已恐吓说如果什列斯维希人取胜的话,便要以武力干涉。如果出现这一非常情况(极有可能挑起一场欧洲大战)而它又很可能是当我们正在巴莫罗市,约翰勋爵在苏格兰的另一地,你将怎么办
呢?鉴于你的先见之明,女王料想你对上述可能性已经有所注意,并要你对此假定的事件中自己该怎么办做一明确的回答。”正如阿尔伯特所预料的一样,帕麦斯顿的确无以回答,因为在他看来,一切只能是随机而行,而不可能事先有十分严密的方案。他说:“整个事情是极端复杂的,而殿下提到的那些可能性并不一定会发生。”阿尔伯特坚持再三, 整整一个小时费尽气力想迫使他做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却毫无结果。“除非罢免他,否则将毫无办法”,阿尔伯特想。
帕麦斯顿应该从女王的信及阿尔伯特的问话中嗅到某种气息,但他的一向的政治态度与个人本性决不会使他的行为有任何改变。
几个星期以后,有一位奥地利的海诺将军来到英国。这个人因严厉镇压匈牙利和意大利革命尤以鞭笞妇女而臭名昭著。在他参观一家酿酒厂时被一个刚刚从维尔那逃回来的工人认出,这位工人参加了奥地利革命,知道这位被称做“鬣狗将军”的人的底细,他旋即遭到了工人们围攻,工人们将他推来攘去,吼声四起,他挨了不少拳脚,他逃进一条胡同,居民们挥舞扫帚紧追其后,他拼命地逃进一家小酒店并在警察的保护下才得以脱身。这一事件激怒了奥地利政府,奥地利要求英国道歉。帕麦斯顿出于自己的政治目的,与于矛盾中去寻找均衡的政治态度,一向支持工人暴动,因此对此事从内心里十分高兴。虽然作为英国外交大臣,他不得不表示歉意,但他在这份道歉公文中却又加上一句说这位将军“于此时前来英国似乎不合时宜”,而这份关系重大的公文帕麦斯顿又没有让女王或首相过目。显然,对帕麦斯顿所加的那句话女王夫妇、首相极为不满,因为,这将给英国、奥地利之间的关系带来更大的麻烦。
1851 年 10 月,一位匈牙利革命的领导者科索兹流亡到了英国,对这样一位工人运动的领袖女王政府当然恨之入骨,而帕麦斯顿却表示要在伦敦的家里接待这位匈牙利的爱国志士。他们的矛盾再一次尖锐,帕麦斯顿甚至想以辞职相要挟,最后还是屈服了,但帕麦斯顿的同情革命政治态度却因此而远近闻名。几个星期以后,一个来自芬士伯雷和艾林顿的激进派团体求见帕麦斯顿并呈上一份请愿书,上面将奥地利和俄国的皇帝蔑之为“丑恶可憎的凶手”和“残忍的僭主与暴君”,作为君主专制下的英国大臣,帕麦斯顿当然在表面上对这些措词表示了反对,但这种反对是温和的,而且在这些温和的谈话中他听任自己真情实感以一种漫不经意的方式流露出来。
帕麦斯顿的言行立即招致了朝廷的愤慨与咒骂。维多利亚夫妇深感手下的这位外交大臣比以前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危险。
1851 年年底,女王夫妇的担忧达到了极点,这一年 12 月 2 日,巴黎发生了路易·拿破仑政变。路易·拿破仑又称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的侄子,他企图恢复拿破仑一世的辉煌,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曾于 1804 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惟恐天下不乱的帕麦斯顿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在政变后的第二天即召见法国大使,对拿破仑行动表示了赞同。女王夫妇大为不悦,两天后她写信告诉他,对于法国事务,英国政府的方针是保持绝对中立态度。
然而不久,在给驻巴黎的英国大使的公文中,帕麦斯顿似乎把女王的告诫当作耳边风,继续表示了他对拿破仑的赞同。这份公文照例未呈送给女王,首相也不曾见到就发出去了。
一连串的事实终于促使女王夫妇下定决心,首相约翰在强大的压力下也失去了耐心。于是帕麦斯顿最终遭到了罢免。
帕麦斯顿被免使维多利亚夫妇大感轻松。尤其是阿尔伯特,他曾多次感到与帕麦斯顿较量之艰难,他也意识到他与帕麦斯顿之较量实际上是英德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较量。理智战胜了热情,理性克服了感性。帕麦斯顿被挥到了一边,王权得到了空前的巩固。
三、克里米亚枪声一响,女王夫妇再一次深得民心。
帕麦斯顿的垮台,标志着阿尔伯特在维护王权专制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自从阿尔伯特跻身英国政治以来,他一直把自己所有精力与才智放在王权的巩固与扩大上。面对自 1832 年“改革法案”以来黯然失色的君主立宪制,面对国王被看作一个傀儡只会按照大臣的意愿“或点头以示赞同,或摇首以表不许”的窘境,在男爵斯托克玛的指引下,阿尔伯特决不放弃维护君主合法地位的任何机会,在他看来,国王当有为其内阁会议永久之主席的权力,应处于终身首相之地位,具有至高无上的惩戒权,国王甚至可以自始至终地参与政府的决策,他极其羡慕威廉三世的地位——他既主持其枢密院(相当于现今之内阁),同时又是一位立宪君主——尽管阿尔伯特的想法与当时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但他仍然坚忍不拔地努力将它付诸现实。
帕麦斯顿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挥到一边的。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由于阿尔伯特与帕麦斯顿的冲突远远地超出了俩人之间恩恩怨怨的范围而涉及到两个民族文化性格与整个时代主要矛盾之间的对抗,而这种对抗之间的胜负是很难分辨的。代表封建君主利益的阿尔伯特必然要受到正在发展的资产阶级进步势力的扼制,而代表日耳曼民族文化的阿尔伯特又必然招致绝大部分英国从上层到下层的民众的围攻,而这种扼制与围攻随着帕麦斯顿的被免而变得更加厉害、尖锐。
阿尔伯特的胜利是短暂的。几个星期后曾与阿尔伯特站在一边的首相约翰迫于议院的压力被迫辞职。由辉格党人和比尔的追随者组成的联合内阁成立了,首相是前外交大臣阿伯顿勋爵,而帕麦斯顿再一次进了内阁。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端。从帕麦斯顿事件中人们感到社会在倒退,君主地位重新上升,而这个地位正在上升的君主的职责在实际上却由一个在宪法上无明文规定的人物所行使,此人对于君主有着模糊而又无限的影响,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阿尔伯特也曾承认自己的责任是融自己个人的存在于妻子的生活之中⋯⋯以弥补其作为一个女人,在行使其君主职责时难免会出现的各种缺陷,时刻密切地关注国家事务的各个方面, 使她得以在面临各种纷繁而艰巨的问题或职责时能随时给她以忠告和支持。这些问题或职责有时是国际事务方面的,有时是政治方面的,还有社交方面的,个人生活方面的。作为当然的一家之长,她的家务总管, 私事助理、政治上的惟一心腹,以及她在和政府官员通信交结中的惟一助手,此外还是女王的丈夫,皇室子女的老师,女王的私人秘书以及她
的终身大臣,他有这个义务。 “这是相当危险的”,国民却总是这样认为。
于是所有的怨恨一齐发泄在这个异国青年甚至还包括那个受异国青年控制的女王身上。当时正处在克里米亚战争前夕,帕麦斯顿极力主张向俄宣战而阿尔伯特罢免了他,因此到处都在扬言女王的丈夫是一个卖国贼,一个俄国的哈巴狗,他将英国的政策导向有利于英国的敌人的方向。所有的这些指控充斥了所有报刊,公众集会上的反复张扬,私人谈话中的细致渲染,使一切变得更加极端而离奇。甚至在伦敦街头叫卖的半便士一张的小报上也刊登有这样的打油诗:
土耳其战争将打响, 晦气已经撞上了,
那个陛下的老公小阿尔, 成了俄国佬。
老阿伯顿露了面, 愁眉苦脸黄又瘦,
还有约翰老牛挺大肚, 填满肮脏的俄国油。
上星期一夜里猛地一惊, 阿尔从床上滚下地。
德国小子满口呓语中了邪, 你听他怎样抱怨又抽泣! 他抹泪告诉维:“我要逃, 一直逃到圣彼得堡。”
据说维翻身下床,
用睡帽将他抽了个饱。
这首诗有一个讽刺性的题目,叫做“可爱的阿尔伯特!”
到了 1854 年 1 月,风传阿尔伯特因犯了叛国罪被逮捕,还说要将他押解至国家监狱伦敦塔,甚至还有人说女王本人也一并被抓了起来,后来,也真有一大群人聚集在伦敦塔四周,期望有一天看到这对国家元凶走入监狱。
真是无稽之至,但它却说明一个事实,皇家夫妇已不得民心。
但1855 年发生的克里米亚战争为女王夫妇重树自己的威信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克里米亚战争是 1853—1856 年间由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王国之间为争夺殖民地的一场狗咬狗的战争。俄国力图击败土耳其控制黑海海峡,进而插足巴尔干半岛,于是 1853 年出兵土耳其。英法也企图控制土耳其,霸占近中东。虽然在阿尔伯特的影响下,罢免了一直力主参战的帕麦斯顿。阿尔伯特也因此遭到民众之谴责。但阿尔伯特本人在对待克里米亚战争上的态度与帕麦斯顿却是一致的。1853 年 10月,俄土战争爆发,11 月俄军击溃锡诺普港的土耳其舰队,引起了英法极大的不满,1854 年 3 月,在阿尔伯特的支持下,英王宣布对俄作战。对俄宣战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人们这才发现他们误解了阿尔伯
特,人们对阿尔伯特的爱国之心深表敬佩。更为称心的是,阿尔伯特与
维多利亚在第二年即罢免了在战争中表现不力的阿伯顿勋爵而重新启用帕麦斯顿勋爵,帕麦斯顿替代了阿伯顿做了英国的首相。
一切又朝着向女王夫妇有利的方向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给克里米亚地区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给维多利亚女王带来的却是种种新的令人高兴的体验,她有更多的机会在各种场合露脸,一展作为帝王之尊严。去教堂祈祷战争的胜利,接见各国因战争问题而频繁派来的特使,在各种有关战争的公文中签名,自我体味一番作为英国代表之自豪的滋味,特别是给战争中的“英雄们”颁奖更令她激动不已。她将自己的热情、赞美、怜悯与爱倾注在那些“亲爱的战士”身上,她写信给比利时国王说,这是些“多么高尚的人啊!说真的, 我觉得他们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的心为他们而跳动,犹如是我的至爱亲朋。他们是那样感动,那样兴奋,我听到很多人哭了——他们竟不愿听从交出勋章以便将他们的名字镌刻到上面的指示,为的是害怕将得不到由我放进他们手中的那同一枚勋章,这情景真令人感动。还有几个人来时带着重伤。”维多利亚被战士们对她的狂热的崇拜所陶醉了。
阿尔伯特却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荣耀,他考虑的是如何不懈地工作,以将战争一步一步导向胜利。
文件、公文、备忘录,从他那里源源不绝地发出来,对战争的分析与评论也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战争期间,他就东方问题发表的评议填满了 50 册对开本。他的忠告与建议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最关键的地方;招募一支外籍军团,在马耳他建一个兵站,对塞巴斯特堡驻军的情况设定期汇报和表格说明,甚至在一份十分详尽的备忘录中他还勾勒出了对整个军队管理进行根本改革的轮廓⋯⋯当同盟国胜利在望而阿伯顿勋爵却打算开始和谈的关键时刻,他对阿伯顿进行了充满火药味的攻击并很快鼓励女王罢免了他。女王夫妇经常骑马四处阅兵,鼓舞士气, 作最后冲刺。1856 年,塞巴斯特堡终于被攻下来了,正在巴莫罗的阿尔伯特在消息传来的几分钟内和穿着五花八门衣服的全体绅士们、仆从及全体村民——守望者、仆佣、工匠一起出动,游行庆贺,篝火燃起来了, 风笛也吹奏起来了,还有排枪齐鸣。
正因为如此,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使英国人感到了自豪而他们也开始心甘情愿把功劳算在女王夫妇的账下,面对欢腾的民众,维多利亚心中涌动着成功的莫大喜悦。
应当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实质上是英帝国主义殖民战争的又一次得逞。在这场罪恶的战争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维多利亚夫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这场战争对于英国国民来说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它在国内得到了几乎一致的拥护。这也是 19 世纪英帝国主义全
球殖民政策在国内所得到的一致态度。1882 年 9 月 12 日,恩格斯在回答考茨基的询问时曾经指出:“您问我:英国工人对殖民政策的想法如何?这和他们对一般政策的想法一样:和资产者对它的想法一样。⋯⋯工人十分安然地同他们共享英国的殖民地垄断权和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权。”这也是本书在写到一系列以维多利亚为首的英殖民侵略事件时很少写到她在国内受到的抵制甚至还更多地着眼于这些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如何促长了维多利亚在国内的威望与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不管他普鲁士王子有怎样的惯例,可不是每天都有娶英国女王长女之事的。”
就在女王在国内赢得民心、树立了崇高威信的同时,大英帝国在全球的势力也日益增强。仅以对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而言,19 世纪中叶, 它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在世纪末还参与了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火烧圆明园,正是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抢我财宝,毁我文明,割我土地,1997 年 7 月 1 日回归祖国的香港就是 1842 年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的《南京条约》上割去的。《南京条约》内容除了割让香港外,还包括中国向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抽收进出口税的税率须由中英共同议定,不得随意更改。也正是从《南京条约》开始,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帝国主义的强盛,更增长女王维多利亚傲视群雄的霸气,她感到哪怕是在当时一些有很强影响的帝王面前也高人一等。
路易·拿破仑在 1851 年 12 月 2 日发动政变,推翻路易·菲力浦王朝实施军事独裁,一年后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企图像他的伯父拿破仑一世一样去称霸全球。他也是一位野心勃勃、傲气十足的帝王。但在维多利亚面前,他却显得黯然失色。
本来,维多利亚十分厌恶这位在她看来应该是极不光彩的冒险家, 特别是因为他与帕麦斯顿的臭味相投更加强了她的不满。但是因为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为了共同的利益结成了同盟军之后,他们不得不走到一块。首先是拿破仑皇帝偕皇室访问了英国,拿破仑夫妇的来访完全改变了维多利亚以前的态度,维多利亚感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她看到, 正是这个在法国威风凛凛的帝王在自己面前却表现得那么文静、朴实、幽雅、谦虚,他似乎在寻找一切机会以讨得女王的欢心:骑马或是跳舞, 或是带着最崇敬的专注坐在阿尔伯特面前聆听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俨然便是一个听话的小学生,他甚至公开宣称他还从未遇到过堪和阿尔伯特相匹的人。
皇后欧吉妮亚也使女王感到了自己的特殊的身份与特别的意义。是的,正值青春美貌的鼎盛期的欧吉妮亚风度翩翩,容貌倾城。一身典雅而高贵的巴黎精工制作的箍衬裙将她高挑而苗条的身段衬托得淋漓尽致,娴雅而又时髦。而维多利亚则已近中年,原本略胖的身材现在已因中年发福而更显臃肿,而那套大红大绿的服装也显得乡土气十足。但维多利亚并不显得难堪,更不至于妒火中烧。在阿尔伯特的影响下,她早已习惯了这份土气,它更显真实、自然、朴素,她想到的是,这个风韵异常的女子宁愿寸步不离的走在自己的身边,一步一趋,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那位繁饰而美貌的皇后只不过是女王内在的庄严的绝对力量的烘托物罢了。
更使维多利亚陶醉的是她对法国回访时所受到的隆重礼遇,这跟女王接待法王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照。皇帝在壮观的凡尔赛宫为她举办了盛大的欢迎晚会,各种各样的绅士名流都以结识英国女王为荣,一位后
来成为普鲁士帝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宰相的普鲁士绅士俾斯麦也挤进来和她交谈。她还发现她下榻的房间也极合她的胃口,就好像有人曾对她在温莎寝宫的房间做过专门考察似的,甚至在她访法三天后,她在英国的小狗也被带到她的居室汪汪地向着主人叫唤了,她知道那不过是因为她第一次来到房间时随便说了一句,如果她的小狗也在的话,她真正以为待在家中了。
1858 年维多利亚的大女儿普西公主与普鲁士王子即将举行婚礼。一切都很顺利,但临到最后,围绕婚礼举行地点英普双方发生了分歧。普鲁士方面提出,按惯例皇家血统的王子必须在柏林结婚,而这一次也不得例外。这使得女王夫妇十分气愤。普西公主是女王夫妇的掌上明珠, 她无论在哪方面都酷似她的父亲:她富于同情、聪明伶俐,对艺术和科学有极大的兴趣与极高的天赋,并对备忘录有着强烈的欢喜,而这些素质在留在身边的儿子身上却一点也不曾流露出来。因此女王夫妇十分钟爱她,做父亲的自不必说,即使是维多利亚也常常为在女儿身上发现阿尔伯特的影子而欣喜若狂,因为她也太爱阿尔伯特了,她对女儿的爱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丈夫的依恋,女儿要走,使她感到不仅仅是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且也部分地失去了阿尔伯特。正是这样一种感情,使维多利亚坚持女儿的婚礼一定要在伦敦举行,她要好好地操办操办。
她下了一道严厉的手谕训令外交大臣告诉普鲁士大使:
不要在这一问题上怀有侥幸⋯⋯不论是为公还是为私,女王都决不会同意此事。那种觉得一位普鲁士王子前往英国迎娶一位大不列颠的公主为太过分了的想法,至少也应该说是太可笑了。⋯⋯不管他普鲁士国王子有怎样的惯例,可不是每天都会有娶英国女王长女之事的,因此这一问题必须认作已经讲定,再无可言。
女王的语气十分坚决、生硬。她还特意在普鲁士与大不列颠底下加上着重号,目的在于提醒普鲁士人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在这场较量中, 维多利亚又一次获得了胜利。婚礼在伦敦的圣·詹姆斯教堂举行,之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到处都张灯结彩,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女王还专门为新郎新娘举办了隆重的音乐会,在温莎滑铁卢厅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各界名流云集一堂,共致祝贺,“所有的人对维基都极力表示友好亲切,到处热情洋溢”维多利亚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女儿的婚礼完全按照她所设计的方案举行,甚至其热烈的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从中感到了快乐和满足,她知道这样的一种热烈的场面完全是她作为英国帝王的威仪所致。她走入人群,向各界绅士名流、向来自世界各国的大使和其他贵宾们纷纷致意,她的步伐稳重而傲慢,她以一种帝国至尊的居高临下的目光扫视一切。
五、皇室的生活井井有条、和谐幸福,义务德行淳朴取代了混乱、懒惰和诡谲,这一切构成了这个时代生活的典范。
从 1840 年 2 月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结婚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是维多利亚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在阿尔伯特的辅佐下,她极大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帝国至尊的莫大荣耀,她十分高兴地看到英国君主的权力
正在一步一步的加强,尽管这过程中也遇到过种种挫折,例如与帕麦斯顿的艰难斗争,使女王常常生一些身不由己之感。但总体说来,她是满足的,有那位高大英俊、果断善思的丈夫挡在前面,她总是那么的安全。只有在他的面前,她,这个惯于居高临下的显赫的女王才显示出她作为女人的天性的至柔至弱的一面:她像一只依人的小鸟偎依在丈夫的身边。
除了刚结婚后那极短的一段时间有过一些不适应外,他们在一起的绝大部分时光是美满和谐的,他们的配合天衣无缝。在处理国务上,阿尔伯特总是竭尽全力地维护王室权力,而维多利亚也充分地相信这位才华出众的丈夫,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严于律己,他们互敬互爱,他们的生活典雅有序而又不失浪漫。整个英国处在一个极其繁荣的时代,而人们已习惯于把这时代的繁荣与皇家生活的健康、纯正联系在一起,全英国社会都在称赞他们、羡慕他们,人们透过皇室的幸福生活看到了他们理想中的天伦之乐。人们喜欢这种由爱情缔结的婚姻,一切都是那样井井有条、和谐幸福,义务德行淳朴替代了混乱、懒惰和诡谲,人们愿意把它看作是这个上升的社会和时代的象征。
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的信任与依赖达到了顶点。
所有的呈件首先都必须由阿尔伯特过目,阿尔伯特认真翻阅这些呈件,并在重要处写下自己的建议或者写一份详尽的备忘录,这些呈件由阿尔伯特按轻重缓急分类整理,整整齐齐放在女王面前,由女王审阅、签名。维多利亚觉得丈夫的见解总是那么的正确无误,这使她省去了很多的麻烦,有时她甚至看也用不着看,签一个名也就放心了。在很多的情况下,阿尔伯特的意见就是女王的意见,而阿尔伯特对此也相当自信, 有时,他交给女王一份草案让她签名,他或者会说:“这是我为你拟就的一份草案,看看吧,我想这样就行了。”
当然,阿尔伯特也决不会因为女王的信任就欺上瞒下,一意孤行。他是一个办事极其认真的人,他每天都必须阅读处理大量的呈件,为此他的娱乐时间越来越少,社交的愿望也被压缩到最小限度,即使参加也只不过是敷衍一下。每天早上,天还未亮,阿尔伯特写字台前的那盏绿色书写台灯就亮了,映照着阿尔伯特伏案工作的姿态,如同一尊雕塑, 那么的专心致志,一丝不动。直到女王也早早地起床,轻手轻脚地来到紧挨着他的那张写字台的书桌前,然后点燃台灯,阿尔伯特方转过头去, 与妻子相视一笑,然后埋头工作。维多利亚坐了下来这才发现,在她的桌上已经整整齐齐地摆着有阿尔伯特整理好的一大摞只待她签名的呈件。维多利亚拿过一份呈件,一边签名,一边从心底油然生起一股感激之情,她禁不住又朝身边的丈夫柔情地看了一眼。
天还没有亮。
女王夫妇每天紧张的工作就是这样开始的。
除了批阅呈件,夫妇俩还要处理大量的政府事务,如接见外国贵宾啦,为博物馆剪彩啦,参加医院的奠基仪式啦,在皇家农业协会上发表演说啦,出席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会议啦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夫妇俩人也总是把尽自己处理纷繁复杂的政府事务的职责当作自己的乐事。需要他们处理的事情越多,不正是说明了王权的强大么?要是什么事也没有,那又意味着什么?
女王夫妇总是在处理这些事件中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胆识与才能。特别是那个阿尔伯特总是会有一些令人惊喜的举动,例如他曾为国家美术馆拟定规章,并将所有的名画按其流派挂列,这一举动使得那些美术专家们也不能不对阿尔伯特的美术知识与鉴赏能力钦佩不已。又比如,他曾设想如何变污水为农肥,并获得长足的进展,他解释说,通过某种适当的装置,经过自下而上的过滤,便可以截留渍质并放出流污以浇灌, 这一设计如果成功将比以往所有计划要节省数万镑。他还对平版印刷术原理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除此之外,女王夫妇还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集中在孩子们的教育上, 他们把对皇室子女的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职责,也是国家的需要。因为皇室子女的特殊地位对英国未来的发展有着特殊之意义。
除了大儿子帕蒂(即威尔斯王子)、长女普西公主,1850 年他们有了阿瑟王子,三年后有了利奥波德王子,而后又有了比阿特丽斯公主。子女越来越多而教育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阿尔伯特与维多利亚都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重大作用,因为他们俩人本身就是严格系统教育下的产物,而这些教育至今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是斯托克玛造就了阿尔伯特,是莱恩男爵夫人造就了维多利亚,现在他们也要为自己的子女寻找新一代的斯托克玛与莱恩。他们曾在一份备忘录里为挑选长子威尔斯王子的先生制定了“某些原则”,他们认为只有很好地遵循了这些原则的先生们才能像斯托克玛与莱恩一样对他们的子女们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备忘录说:
判别社会上一位绅士的素质是:①他的外表,其举止与服饰,②他接人待物的特点,③他于谈话中或其所置身的任何社交场合里应付自如的愿望及能力。
备忘录对这几点做了好几页的详细的阐述,最后总结道:
如果他们能充分认识其所处地位上的责任,以上述诸点为纲,能在一切场合都根据这些原则来发挥其自身的好见识,不以任何一个细节为过于琐屑而予以轻视, 而是持之以恒地克守节操,他们便能对年轻的王子做出至关重要的贡献而不辜负皇家父母选贤的美意。
这份备忘录寄予了皇家夫妇望子成龙的苦心。
然而令这对皇家夫妇遗憾的是,威尔斯王子,这个未来英国国王的继承人,这个皇家夫妇寄予希望最大的孩子却在体质、智力和道德诸方面都不尽人意。他对于一切要动脑筋的事都无一例外地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比如说,他曾在一个精选的导师团的陪同下,做了一次大陆旅行,出发前父亲要他写日记,记下最有意义之事,回来后,阿尔伯特翻开日记一看,却什么也没有,难道一个英国王子,一个未来的国王在对各地的访问中没有一件有趣的观感?威尔斯王子显然不像他的父亲, 阿尔伯特不是对详尽严谨的备忘录情有独钟吗?他也不像他的母亲,维多利亚从 13 岁起就一日不停地写日记,在日记里反省自己的思想、情感。威尔斯王子对这一切都不感兴趣,它们太费脑子了,他一天到晚不学无术,凭感觉生活,浪荡轻浮,追求物质感官上的享乐,他经常偷偷地与
那些品行极差的常常恶作剧的孩子混在一起。后来阿尔伯特将他送往牛津学习,但他总是寻找一切机会和那些大学肄业生混在一起。
女王夫妇只能希望以更多的努力去挽救这根嫩枝,让他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最优秀的家庭教师被挑选进来,他们还亲自修改了课程,安排课程表,让孩子始终处在循环往复的示范、句法练习、纪年、谱系、海图等氛围之中,他们始终与教师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字条往来不绝, 或是询问,或是汇报成绩,或是做详细的介绍,或是备忘录。这些字条都被女王夫妇仔细地分门别类地保存下来,在他们看来,这些字条都反映了王子成长过程的痕迹,都是调查对王子教育的极好的参考资料。女王夫妇特别注意王子的品行教育,他们认为,这位王位继承人应防止受到外界最小可能的污染,他只是偶尔地被准许邀请几个贵族子弟、品行端正的孩子和他一起在白金汉宫的花园里玩,而阿尔伯特夫妇则在一边一丝不苟地监督着他们的游戏。在王子 17 岁生日时,女王夫妇特意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告诫儿子已经进入了成年期,应从此履行作为一名基督教绅士的义务:
人生是由各种义务组成的,而得体地、严格地、欣然地履行这些义务乃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一个真正的战士和一个真正的绅士的本色⋯⋯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正在向你展开,在那里你将被教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一项你要学习的课程, 较之迄今为止你所进行的任何一门课都更为重要。
一向满不在乎的帕蒂读到这里也被父母的良苦用心所感动,流下了眼泪。
与此同时,女王夫妇俩人的感情也日见深厚。他们常常忙中偷闲, 寻得片刻的轻松与欢愉正反映出了夫妻俩人感情上的相互满足。餐桌上一向沉稳的阿尔伯特妙语连珠,异常活跃,维多利亚也常常在丈夫的风趣面前张口大笑。阿尔伯特总喜欢在钢琴上弹奏门德尔松的曲子,门德尔松所描绘的田园风光令夫妇俩人流连忘返。他们有时品评起卧室四壁上所挂的那些著名油画,他们尤其喜欢 18 世纪著名画家盖恩斯巴勒的风景画,而在整个房子里最醒目也最令女王夫妇陶醉的是德国画家温德哈德为他们俩人画的肖像,俩人的画像被置于正壁最居中的位置,画幅间隐隐地弥漫出一缕神灵之气。
有时得了一段时间的空闲,他们便去苏格兰高原旅游,在那里去寻求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欢乐世界。
苏格兰高原真是一个远离尘世的遥远的世外桃源。维多利亚自从于结婚之初和阿尔伯特去过一次以后,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心便留在了那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地方。从此去苏格兰高原旅游便成为女王夫妇共同的嗜好。几乎是每个夏天,他们都要到那里去度假,他们的这种爱好,一直到阿尔伯特去世都没有中断过,每去一次,女王都会为新的感受而欣喜万分。一次他们攀上了一座山峰,望着眼前葱绿开阔的景色,女王几乎都快要陶醉了。她写道:
啊,还有什么可以比自然的美呢?我们在其中得到了何等的乐趣!阿尔伯特如此地喜欢,他在这里简直要发狂了,我从未上过这样一座山,十足的浪漫风味!
苏格兰拙朴、粗犷的山野景色使女王夫妇流连忘返。那远处随风飘来的苏格兰独有的风笛声仿佛把他们带到了世外桃源。他们在外出旅行时,常常假扮某个故事中的人物,一次他们给自己取名为“丘吉尔爵爷夫妇”,在他们的身后跟着牵马的苏格兰山民。
女王夫妇对这些淳朴、实在的山民怀有良好的印象,女王说:“高原人从不怕麻烦,总是高高兴兴,说走就走,说跑就跑,说做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他们从不找麻烦,很快乐,又很和气,随时准备为你奔走, 去做任何事。”
他们和山民们相处融洽,经常在一起愉快交谈。女王说:“我们总是爱和高原人攀谈,和他们说话,你能那么深地接触到高原”,渐渐的, 女王夫妇对苏格兰的一切都喜欢起来,包括他们的服饰、习俗,还有他们的风笛。
一次,女王夫妇来到布列达尔彭爵爷家里小住,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有九位风笛手。每当他们进餐时,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这些风笛手们就轮流在室外吹奏风笛。有时一人吹,有时三人同吹,有时全部都来吹。女王夫妇对这一习俗感到又快乐又惊异,尤其是女王,她被这独特的进餐方式迷住了。从那以后,女王将这种就餐方式带进了王宫,一直延续不断,直至今天的伊丽莎白二世,仍保留了这种古老的王室规则:每天早餐都有一位侍从在室外吹奏 15 分钟的风笛。
1848 年女王在那里挑下了巴莫罗别墅,这是阿伯丁郡荒原中靠近布雷玛的一处小庄园。四年后,她把这块地方买下了。她能更加自由自在地过着一种田园生活了。在那里,她可以每晚品味他们俩人的浪漫情调, 也可以整日不受任何骚扰地沉浸于对阿尔伯特的情爱之中。庄园的环境十分迷人,他们住在两三间小起居室里,孩子们被安排在楼上,而随从的大臣则在一间极小的卧室里做全部的事情。夫妇俩人在这两三间居室里觉得非常安逸自在。在那里他们随心所欲地跑进跑去。他们常常把孩子和侍从丢在庄园,双双外出写生、散步、看奔跑的红鹿,或者走访村民,有时甚至冒险到阿特·纳吉乌河塞克的“堡塞”去住一两夜,去体验野居的荒凉与孤寂。他们常常去攀登群山,每登上一座山峰,他们便要搬来很多石头码成一个城堡的模型以示纪念,在这种纪念石堆的堆砌中他们感到回到了自己童年的那种无忧无虑地做着游戏的快乐。
最后,当那座我想总有七八英尺高的纪念石堆接近建成的时候,阿尔伯特登上顶部,放上了最后一块石头,这之后又是三声欢呼。这是一幅快乐,美妙而又动人的情景,我禁不住哭了。站在可爱的山巅极目望去景色是那样的美丽,天空是那样的晴朗,一切都是那样的惬意。
女王曾这样回忆起他们的那段颇有传奇色彩的生活。
后来,阿尔伯特推倒了这座旧的小庄园,而在原址重新建一座由他亲自设计的城堡。城堡于 1855 年竣工,外观宏伟,完全按苏格兰豪华的
风格以花岗岩建成。有一个 100 英尺高的塔楼和数许小角楼,并圈以雉堞墙,它巧妙地建制在可以俯瞰周围的群山以及邻近的迪伊河最美的景色的地方。至于别墅的内部装饰,也充分体现了苏格兰情调:墙壁、地
板、桌椅、帏幔等等,凡是能装饰起来的地方都铺上了苏格兰的传统格子花呢,女王还将亲手画的一幅水彩写生挂在了墙上。阿尔伯特则将在日耳曼猎获的一头野猪的猪头挂在了墙上。在大厅里,还摆放着一尊大小如真人的阿尔伯特身穿苏格兰高原服的塑像。
女王快乐极了,她写道:
我的心一年比一年更萦系这个乐园⋯⋯现在一切都成了我爱的阿尔伯特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建筑,自己的设计⋯⋯他的崇高趣味,他的亲爱的手痕, 处处都印遍了!
的确,在这里维多利亚度过了自己最幸福的时光。在以后的岁月里, 她更多的是沉浸在对这一段生活的回忆之中,而每当她回首往事的时候,她总感到有一种光辉、一种脱俗而神圣的灵光,照耀在那些金色的时辰之上,每一个神圣的时刻都历历在目,美不胜收,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