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数字图书馆 本次搜索耗时 0.081 秒,为您找到 296 个相关结果.
  • 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化险为夷靠自己

    化险为夷靠自己 一、校园、居家 为什么要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谁也不能预料会突然碰到什么样的意外或突发的事情。这些意外和突发事情,一部分是由客观条件引起的,一部分是人们行为的结果。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是指这些突如其来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事故。事故的发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有的可以防止,...
  • 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记忆能力培养

    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 (30) 记忆能力培养 第一章 记忆的定义记忆的定义 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记忆,不仅仅指可用来进行深刻反省的“理智能力”,而且还涉及到被不同时间间隔分隔的两组可观察行为之间的功能联系。 第一组行为属于习得阶段:这组行为的目的,不管明确与否,是为了记忆个体所处环境的某些特征、体现环境特征的事件或事物、环境所允许实现的操作以及环境所要求的反应...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

    中国部分 牡丹的由来 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花王”,花硕大而艳丽,雍容华贵,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牡丹源于我国。最早载于东汉早期的武威医简。唐时已有栽培。武则天登基后,由其故乡将牡丹移至长安。此后,便在长安城兴盛起来。宋代,洛阳牡丹称雄于世。传说一个雪花飞舞的冬日,武则天想让百花同时开放,于是写下了“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需连夜发, 莫待晓风催...
  • 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否定中的肯定—逻辑的故事

    逻辑中的墓本概念 计算机已经闯入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它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出色地完成许多事情,却不能创造这些方法。创造这些方法的是人!就本质讲, 计算机只是人的“模仿”,它必须照人类的安排去执行,仅此而已。对人类来说,重要的是创造。创造这个字眼似乎很神秘,但却是人类的骄傲! 当人们进行思索的时候,首先闪人脑海的,应该是大量与思索对象有关的事实和结论。这些事...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名胜分册

    中国部分 泰山名称的由来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它与陕西华山、山西恒山、河南嵩山、湖南衡山, 共称“五岳”。泰山位于山东中部, 津浦铁路东侧,绵亘济南市与泰安、历城、长清三县之间,总面积为 426 平方公里。因地处我国东部,故称“东岳”。主峰天柱峰在泰安县城北,海拔1545 米,次于华山和恒山,居五岳第三位。因峰顶建有“玉皇观”...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共产党英烈志2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 袁文才 袁文才(1898~1930)又名远山、选三。江西宁冈人。 袁文才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早年求学时断时续。1923 年, 他激愤于地主豪绅的残酷压迫和凌辱,毅然加入井冈山绿林“马刀队”,不久任参谋长,积极组织“马刀队”与伪县政府和地主豪绅开展斗争,从事杀富济贫的活动。1925 年 10 月,马刀队改编为县总保卫团,他任团长。...
  • 世界通史·古代卷

    导 言 世界古代史是讲人类社会头两个阶段的历史。第一个阶段为原始社会; 第二个阶段,按通常说法,为奴隶制社会。 一 原始社会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距今约 300 万年前。最初的人类使用简单打制的石器和棍棒,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成群而居,到处游荡。这种“原始人群”,经过漫长的岁月过渡到“血缘家族”阶段,这是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继之又进入“氏族公社”...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文教分册

    中国部分 “诸子百家”的由来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从政治到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各个学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又叫“先秦诸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诸子”指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提到诸子有...
  • 知识文库:唐诗

    唐诗 王绩 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 人。在隋任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县丞,入唐为太乐丞。他在隋在唐,都自叹“才高位下”,因而做了隐士,成天以酒为伴,每以阮籍、嵇康自况。有 《东皋子集》。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用品分册

    中国部分火炕的由来 火炕是用土坯或砖垒成的用灶取暖或直接烧火取暖的床。在我国北方非常普及。 火炕源于我国春秋时代。《诗经·小雅·瓠叶》云:“炕火曰炙”。意思是举物放在火上烤炙,与后世的火炕不尽相同。《左传》:“宋寺人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这种可烧炭的“坐位”,显然是炕的雏形了。其后, 人们通过实践,发明了用灶来取暖,如《新序》记载:“宛春谓卫灵公曰‘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