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用兵一江山岛,是告诉蒋介石,我们想打就打,别以为签了美蒋 条约就有了万灵符
(浙东前线,1954 年 12 月—1955 年 2 月)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人民海军三十一大队的六艘鱼雷艇在四艘护卫艇拖带、掩护下首先南下。为寻找有利战机,鱼雷艇一连在海上隐蔽待机十三个昼夜。十四日零时五分,高岛观通站雷达发现目标,指挥所判明为敌“太平”号军舰,随即命令一五五、一五六、一五七、一五八鱼雷艇出航。
“太平”号原是海军“戴克尔”号护卫舰,一九四六年被“赠送”给国民党海军。该舰排水量一千四百三十吨,主要武器装备有七十六点二和四十毫米炮各四座, 二十毫米机关炮十门,是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之一。
零时五十二分,四艘鱼雷艇在岸上雷达引导下向敌舰接近。一时二十八分,一五五艇枪炮兵发现敌舰灯光,海上指挥员铁江海立即命令各艇修正航向加速前进。当距敌舰 20—30 链时,由一五五、一五六两艇担任主攻,一五七、一五八两艇策应阻击,成左梯队接敌。一时三十五分,四艇先后向敌舰发射鱼雷,眼见在敌舰首炸起水柱。敌舰中雷后,慌乱地对空盲目射击。这艘失去动力的护卫舰于七时四十二分沉没于高岛方位一百四十度、距离十八海里处。
击沉“太平”号是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组建以来首先作战取得的胜利。它对国民党海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台湾当局高级官员在二十四小时内召开了两次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美国报界也为此惊呼:“太平”号被击沉,“证明共产党中国现在拥有很大的海军力量。”
——摘自人民解放军《海军史》
太平舰在发现敌人猝然攻击之前已经中了二枚鱼雷,船长唐廷襄令全船动员紧急应战,一方面开动了全部抽水机抽水,同时发出求救讯号。但此次海战进行得太快,在附近海域巡航的另两艘国军驱逐舰尚未来得及前往驰援,太平舰已四处着火, 随后船身便倾斜,失去了续航力。中共打了就跑战术奏效,立刻命鱼雷快艇退走, 大陈海域上只剩下太平舰孤独地在挣扎,一股股的浓烟在舰上升起。十七小时后, 在连续不断的爆炸声中,这艘火力和吨位在海军中排名第七的驱逐舰,国为进水过多带着副舰长宋季兄中校和二十七名官兵于清晨七时十五分在大陈外海沉没。
中共夺取政权五年之内,国共海战一直是国军居于绝对的优势,太平舰事件是中共政权建立后最大的一次海战胜利。十一月十四日,大陈太平舰沉没后,举国震惊。
——摘自台湾风云书系《海峡烽烟》
自从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与福建前线九月炮轰金门以后,张爱萍指挥参战部队在浙东按预定计划展开了攻岛作战。对大陈地区的海空攻击是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开始的。经过几十天的战斗,海军出动舰艇不断袭击大陈岛的国民党军舰艇,航空兵连续轰炸大陈各岛的国民党守军及舰只,初步取得了浙东地区的制海制空权,三军协同准备攻占一江山岛的目标已经迫近。
正在这时,张爱萍面临了新的难题,原定于十二月二十日左右攻占一江山岛的计划,须向后推迟。
十二月中旬,参战部队的指挥员们纷纷来找张爱萍,焦急地汇报战士临战思想波动。十二月十六日国务院通过颁布新的兵役法,并正式研究通过第一个军官服务条例,战士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当时部队战士大多是解放前后志愿入伍的,按照规定其中大部分要在旧历年前退伍,许多老战
士对于参战自然有了各种想法。
张爱萍听了却并没有显得焦躁。他主要还不是在为部队的思想情绪操心。他十四岁就参加革命,戎马半生,至今虽四十来岁,却已率部队出生入死,身经百战,他对自己部队的干部和战士充满着信心。他说:“我相信我们战士的觉悟。思想波动可以转化为思想动力嘛!我们的军队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军队的,就是我军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贝’,指挥员要把心掏出来,把道理讲清楚,把工作做到家,把战士的具体问题解决好:这临退伍前的最后一仗,照样打得好!”
张爱萍主要受困扰的是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给渡海作战带来了波折。十二月二日,美国和台湾当局终于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由此骤然
引起了形势的变化,这一条约宣称美国和台湾当局双方有“为自卫而抵御外来武装攻击的共同决心”,台湾方面如遭攻击,美国要立即采取行动。条约同时还规定,美国有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部署美国陆、海、空军之权利”。这个条约是干涉中国内政,使美国出兵侵略台湾合法化的侵略性条约。条约自十二月初签订后,美国海空军在台湾海峡的活动加强了。美国提供给台湾的第一批 F—86 型喷气式战斗机也运到台湾。杜勒斯还在芝加哥发表谈话, 声称美国必须对中共在沿海岛屿的挑衅作出强有力的反应。
解放军攻击大陈时,美军是否会真按条约而出动协防?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未知数。
于是,对大陈打与不打?究竟何时打?不能不引起决策者重新考虑。 毛泽东与中央军委考虑到美国在签定了《共同防御条约》后也不会改变
其原先的态度,不会因为大陆沿海几个岛屿就再同新中国继在朝鲜较量后又打一仗,因而对美国炫耀武力既不必惧怕,也不可以示弱。
正如江南在《蒋经国传》中评述:
毛泽东紧接着协约签订后不久而用兵,一方面考验美国的真实意向,一方面给蒋猛掴一掌,告诉台湾军民,有这个条约,解放军还是想打就打,别以为这个条约是万灵符。
毛泽东再次确定攻打大陈的决心后,让中央军委指示浙东前线指挥部: 在避免同美军冲突的前提下坚决攻击大陈和一江山岛,攻击时间推迟至翌年一月,攻击目标不限于一江山岛,只要发现其设防薄弱的岛屿,我又有攻占之绝对把握,可一举攻占。
明确了中央军委的指示后,张爱萍的“浙东前指”又紧张、活跃、忙碌起来。
为了确保渡海作战时的制海制空权,同时也为了隐蔽作战意图,张爱萍部署空军连续轰炸上、下大陈岛。据统计,从十二月二十一日至翌年一月十日的二十天内,华东空军总计出动了空军轰炸机二十八架次,强击机四十六架次,歼击机七十架次,五次轰炸大陈岛。特别是一月十日,浙东沿海刮起了大风,风速达每秒钟十五米。空军前指判断国民党舰艇不会出海,只能停泊在大陈港内。机会难得,聂凤智司令员果断决定,冒风起飞,集中兵力对大陈港内的军舰实施突击。从六时三十八分至十六时四十三分,出动各型飞机一百三十架次,取得了击伤、击沉国民党军舰五艘的战绩,其中坦克登陆舰“中权”号被炸沉没。当天夜间,华东海军鱼雷快艇又在大陈西南击沉了国民党海军“洞庭”号炮舰。自此,国民党海军的舰艇一般不敢再进入大陈海域。
在精心部署作战的同时,张爱萍还抽时间亲自来做将退伍老兵的思想工作。在一九五五年过新年的时候,张爱萍找来登陆部队的三名战斗骨干,像拉家常似的聊了起来。指挥员平易近人的态度使战士敞开了心扉。战士们向司令员掏出了心里话,司令员也向战士们倾吐了作为战役总指挥的知心话。将军发自肺腑的话打动了这三位战士的心。他们看到了形势和自己肩上的责任,懂得了决不可把仗留给未经训练的新同志来打。于是争着向司令员表示: 不解放大陈岛决不回家。
张爱萍非常高兴,随即于元月二日,在宁波召开三军干部和战士骨干思想动员大会。会上,张爱萍先请这三位战士上台向大家现身说法,接着,他亲自作了战斗动员报告。指战员们情绪沸腾起来了,许多人当场就着膝盖写了请战书。会后,部队求战情绪进一步高涨。老战士们纷纷要求推迟复员。把陆军当作海军陆战队而登陆作战,战前的训练就格外重要。加上解放
军没有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的先例,张爱萍将联合作战的特别训练抓得十分细致严密。训练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各军兵种分练,着重提高分队的登陆作战的技术与战术,以及本军兵种内部的协同。步兵主要进行步兵排和连的装载、航渡、登陆突击及纵深作战等训练;炮兵主要训练海上射击和隔海射击;海军登陆输送队主要训练单艇以及分队、大队进行编队、输送和掩护登陆部队的冲击动作;空军主要进行对海上点状目标的轰炸、俯冲、投弹以及歼击机空中战斗的训练。第二阶段为各军兵种的合练。在这个阶段, 选择了与一江山地形类似的大、小猫山为演习场地,在大谢岛建立的联合演习指挥部的指挥下,连续进行了三次营规模的登陆联合演习。
这次训练相当艰苦。碰上这年冬天,浙东地区阴雨连绵不断,寒风像刀子一样,训练又在泥泞的海滩和近似一江山岛的石头光山上进行。战士们还从船上跳进深及胸部的海水,抢滩冲击。张爱萍也和指战员们一起抢滩、登艇、爬山头。三次演习他都自始至终参加到底,有时还和主攻部队一起冲上山制高点。
第三次演练结束。登陆部队参谋长王德请张爱萍讲话。 张爱萍说:“天冷,同志们身上都湿了,不要讲了。” 王坤说:“首长看了演习不讲话,战士们会不高兴的。”
张爱萍说:“那就简单讲讲吧。演习我很满意,同志们经过了抗美援朝的锻炼,在浙东沿海也打过不少仗。我看,这一仗,我们可以打了!”
话音刚落,部队掌声雷动。 “二次大战中,盟军发起的以‘霸王行动,为代号的诺曼底登陆,是迄
今为止,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它所以成功,登陆的突然性, 是极为重要的条件之一。”
在部署一江山岛战役时,张爱萍曾这么说。
他为了实现登陆攻击的突然性,始终强调严格隐蔽战役意图。宁波路桥机场建好后航空兵悄悄进入。部队调集悄无声息。筹集、改装船只、火轮安装多管火箭炮,所知人员更是屈指可数。对部队只动员讲解放沿海敌占岛屿, 不讲先打什么,隐真示假,把披山岛作为假定攻击目标,给敌人造成判断上的错误。三次联合演练,亦安排到远离战区的北边进行。按浙东沿海气候特点,七、八月份多台风,不适宜作战;九、十、十一月份是最佳登陆作战时间;十二月、元月,天气阴冷,按规律不能进行登陆作战,敌人没有思想准备,冬天打有突然性。
可是,掌握战云天气十分关键。云层太厚,飞机受阻;风力太大,影响射击,投弹也不准。
张爱萍需要一个好天气!
空军前线指挥部气象科长徐杰经过长期准备,收集、综合、分析了近十二年的气象资料,总结出有利于产生连续好天气的 L 型高压天气形势的预报方法,准确掌握了一月份出现少云、小风连续好天气的情报。张爱萍三次亲自召见徐杰。
徐杰于一月十六日上午报告:
十七日至十九日天气好,少云,风力 3—4 级。风小少云的天气一般不会持久。十九日后的天气可能转坏。
张爱萍沉吟半晌不说话。
徐杰拍胸脯说:“保证气候条件可达到登陆作战要求。”
张爱萍笑了:“这就放心了。不过,军令状还得由我们同中央立呀!” 十七日,登陆部队于拂晓前运动至石浦港待命。一大早,张爱萍与参谋
长王德乘车由宁波浙东前指出发,前往头门山岛前线指挥所。头门山岛在一江山北面,是解放军所占最靠近一江山岛的岛屿。
车至临海时,张爱萍接到总参谋部电话。总参认为一月十八日发起攻击为时过早,担心过早发起进攻受挫后将会造成不良影响,要求考虑推迟。甚至推迟两三个月亦可。
面临打与不打的抉择,张爱萍经仔细思索并与参谋长王德交换意见后, 即同总参分管作战的副总参谋长陈质通了电话,表示战役发起时间不变的决心和意见。当即,由彭德怀报呈毛泽东。毛泽东授权彭总下命令。彭德怀同意了张爱萍的决心和意见。
可是,黄昏时分,狂风大作。前沿报告:海上有 6—7 级大风,登陆部队的隐蔽棚有多处被风刮走。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徐杰经紧张进行天气分析,并与上海气象台通话讨论,断定大风是局部天气现象。
当晚,张爱萍在头门山岛彻夜难眠。一月十八日拂晓。
战区气象实况:云量 0—3 个,云高三千五百米,风向午前北至西北,午
后东风,风速每秒 3—4 米,能见度十公里。风平浪静,天朗气清。难得的好天气。
头门山登陆指挥所,电台嘀嘀嗒嗒,急促的响声传出了指挥所。
三军首战一江山岛,作为解放军战史的一个著名战例,早有精彩的记述
——
空炮火力猛烈突击
上午八时,数十架战鹰飞临一江、大陈海域上空,奏响了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序曲。三个轰炸机大队的六十架伊尔 28 型轰炸机在两个强击机大队的掩护下,将一百二十余吨的炸弹投向一江山岛。顿时,整个一江山岛被淹没在一片硝烟和尘埃之中。
在国民党守军还没有从我空军的轰炸中醒来,数百门各式海岸远程大炮齐鸣,一点二万发炮弹叉准确地射向一江山岛。炮弹轰炸时激起的黑色和白色的烟土,将一江山岛变成了一座海上雾岛。
强大的空、炮火力,使国民党守军设置的三列桩铁丝网变成了一些尺把
长的铁丝,许多地堡被打塌,成堆的炮弹也被打得在原地爆炸,爆炸声响彻天空⋯⋯后来被俘的蒋军官兵都胆战心惊地谈到被轰击时的情景。蒋军第二突击大队四中队区队副崔殿臣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火力,飞机和大炮的猛烈轰击,震得我们心里扑通扑通地直跳。”
海上战舰势如破竹
在空、炮火力向一江山岛实施轰击的同时,海军的两艘驱逐舰和四艘巡逻舰编成的舰队也迅速封锁了一江山岛与大陈岛之间的海域,并以猛烈的火网将蒋军的赴援军舰阻绝于数海里之外。随后,近百艘军舰、炮艇、炮船及登陆艇也迅速向预定海域集结,等候最后的攻击命令⋯⋯
这时,精心谋划此次作战的前线总指挥张爱萍将军来到海湾处的高地上,再次用望远镜巡视和检查了海上整个战斗序列,当一切就绪后,他满意地对记者们说:“再等一会儿,就是海里的龙王,今天也不能安宁了!”
预定的时刻到来了。下午二时,登陆部队在岸炮、舰炮及战斗机的支援下,排成波浪队形,分成三个方向,以破竹之势向一江山岛如飞而去⋯⋯
突击登陆解放一江
十四时二十九分,我步兵一七八团二营首先在乐清礁、北山湾一带登上一江山岛,迅速占领了蒋军第一线阵地,继而向纵深发展。十四时三十二分, 步兵一八○团二营之第一梯队在胜利村西侧、田岙湾地段登陆,也迅速攻占了第一线阵地,并立即向纵深发展。紧随其后,各营第二梯队也登陆成功, 并旋即支援第一梯队向纵深发起进攻⋯⋯
在纵深攻击阶段,蒋军虽然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负隅顽抗,但人民解放军登陆部队在空、海军的密切协同和有力支援下,英勇顽强、连续作战, 仅用两个多小时就控制了整个一江山岛。至十九日二时前,登陆部队全部肃清了蒋守军,解放了一江山岛。这一仗共毙敌五百一十九人,俘敌五百六十七人,岛上蒋军无一漏网。
国民党军的战史也有记述说:“一江山之战,共军首先打了一场典型的三军联合由岸至岸登陆作战。”
在战斗全过程中,美军顾问团驻大陈首席顾问华尔顿陆军上校和来接替他的麦克雷登上校连日都在上大陈岛的山头上观察。据他俩说:“共军攻击一江山,使用在这小岛上的火力,竟比韩战中还要猛烈。”
华尔顿上校更明确地表示:“今后大陈的防务,己无法确保。我将建议上级,撤退大陈。”
华尔顿上校返台北后,即向美军顾问团长蔡斯将军及华盛顿方面具告详情,建议撤出大陈列岛。
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后,火炮射程可以覆盖大陈岛,加上空军轰炸的优势,大陈已经指日可下。台湾当局国防部长俞大维在台北急访美国兰金大使, 要求第七舰队介入大陈战斗,还要求美国空军给大陈岛守军以空中支援。艾森豪威尔总统要蒋介石放弃大陈等岛,美国提供海空掩护让大陈守军撤退。“为了避免中美军事冲突,杜勒斯将此事通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希望其能劝说中共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不要加以攻击。
张爱萍摩拳擦掌,加强部署,准备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予以打击。彭德怀来电:此事牵涉到国际关系,就让他们撤退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