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爱国名人

一、气贯斗牛 宁死不屈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大凡把国家、民族的兴衰放在首位,一心报效祖国的热血男儿,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则为敌军叛党所俘,身陷囹圄。面对威逼利诱、严刑拷问而不屈不挠,最后凛然赴死、慷慨就义,表现了爱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和气节。

骂叛贼 直至气绝

——颜杲卿

唐玄宗天宝 14 年(755 年)冬,胡人、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15 万军队从范阳出发,浩浩荡荡,长驱直入,渡过黄河,占领洛阳。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首先起来迎战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

颜杲卿,字昕,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颜真卿同五世祖。生于692 年,卒于 756 年。曾任范阳户曹参军,后在安禄山部下任营田判官,假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安禄山反叛后,颜杲卿招募了千余壮士,自知兵力不足以抵抗叛军,只好虚与安禄山周旋。后叛军功下洛阳,颜杲卿恐直攻潼关,危及关中,于是决定起义。他应堂弟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之约,联合抗敌。颜真卿要他攻占井陉关,断安禄山后路。颜杲卿假传安禄山命令,带美酒佳肴去井陉“慰劳”叛军,乘其醉时占领井陉关,杀安禄山部将李钦揍,擒高邈、何千年。以功拜卫尉卿,兼御史中丞。颜杲卿趁士气大振之时,檄告河北郡县,共同抗敌,响应者凡 17 郡。安禄山见后方不稳, 只好放弃进军潼关的计划,在洛阳称帝,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各带万人攻打常山。常山军民拼死守城,箭尽粮绝,又无救兵,终致城陷被俘。

颜杲卿被押到安禄山面前,安禄山质问到:你本是范阳小官,“吾升汝为太守,何负而叛吾?”颜杲卿大骂说:你这牧羊小子,国家让你做了三镇节度使,有哪点对不起你?‘我为国讨贼,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

安禄山恼羞成怒,令人把他绑在柱上,以肢解之刑折磨他。颜杲卿忍着酷刑,大骂不止,叛军又用刀割了他的舌头。尽管满口鲜血,还发出含糊的骂声,直至气绝。

嚼齿抗叛守孤城

——张巡

唐玄宗在励精图治取得成就后,就转向骄奢淫逸,上行下效,整个统治集团腐败不堪,终于发生了一场大祸乱——“安史之乱”。

在这场祸乱中,少数爱国官员如张巡等,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安定,和广大群众一起。与叛军进行殊死的斗争,以生命和鲜血在历史上写下了动天地、泣鬼神的篇章。

张巡是蒲州河东(山西蒲州)人。生于 709 年,死于 757 年。开元末进士,天宝年间授清河(河北清河县)令。他为官清正,兴利除弊,不畏权贵, 颇有政绩;重义气,“人以危窘告之,必倾财以恤之”,故深得民心。在清河县为官三载后,调回京师长安,时有人劝他,以财礼进献权贵,争取加官

进爵。但他最反对趋炎附势,主张以才德取人。结果官职依旧,只不过由清河令改授真源(河南鹿邑县)令而已。

安禄山谋反已作了 10 多年的充分准备。而中原一带承平日久,腐败无能的官僚集团,平日只知作威作福、腐化享乐,当天宝十四年(755 年)冬“安史之乱”爆发,都不知所措。叛军所到之处,唐朝的多数地方官非降即逃。其间虽有部分郡县官吏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其结果不是被俘就是被杀身,形势非常严峻。这时张巡正出任真源县令,决心为国家平叛讨贼献身。他远见卓识,认识到要抵挡张牙舞爪的叛军,各地孤立作战是不行的,只有实行郡县联防、共举义事、互相支援、协同作战,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和保境安民。为此他四处奔走,多方联络。首先去见上司杨万石,劝他加固城防、招兵买马、屯粮积草、迎击叛军。可是杨万石已为叛军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公开投降了安禄山。张巡知道后非常愤怒,急回真源招募了千余士兵,于天宝十五年(756 年)初,在真源举起了征讨叛军的义旗,并继续在邻近州县争取抗叛力量。于是他又带着自己组织的义军西去雍丘(河南杞县),认为雍丘令令狐潮与自己既是同僚,平日又以忠义互勉,联络之事必能成功。

时令狐潮正欲投降安禄山,民吏百余人反对投降,令狐潮为清除投降障碍,将反对者绑缚于城墙之上准备处死。恰好这时张巡带兵赶到,二人刀兵相见,后令狐潮如丧家犬一般狼狈逃窜,投安禄山而去。城内义士见令狐潮逃遁,张巡已到城下,立即开城迎接张巡军进入雍丘。张巡进城后,杀了令狐潮的妻小,加强城防,严阵以待。

天宝十五年(756 年)三月,令狐潮引叛军将领李廷望率 4 万人马攻打雍丘。当时雍丘能上阵作战的将士总共只有两千余人,要对付 20 倍于己的敌军实非易事。有的将领提出,雍丘乃一孤城,兵少粮缺,不如暂时撤离,保存力量,待机反击。而张巡认为,战争胜负不在于拥兵多少,最主要的是军心、民心和士气。要解决部分人的惧敌情绪,必须打次胜仗。这一方面可以挫败敌人的锐气,一方面又可振奋军民斗志。所以,当敌军一到,还未来得及安营,雍丘城中一支猛军杀了出来,张巡一马当先,挺枪直冲敌营。将士们奋勇杀敌,无不以一当十,如人无人之境。叛军猝不及防,一时间被杀得人仰马翻。令狐潮只得下令退兵,到远处扎营过夜,撤退时叛军被杀者不计其数。唐军首战告捷、雍丘军民士气大振。

翌日叛军即来攻城,他们驾起无数云梯蚁附而上,杀声震天动地。张巡沉着应战,指挥将士们用木棍铁叉顶住云梯把云梯翻倒,然后再将着火的草把扔下去,叛军被摔死、烧死及受伤者不计其数。叛军的一次次攻势均被打退。令狐潮无奈,只好下令停止攻城,沿着城墙扎营围困。张巡善用兵,又利用敌人分散的弱点,不时出击,扰得敌人日夜不宁。月余大小 3 百余战, 叛军死伤过半。后来叛军又改变战略,于雍丘城北置杞州,筑城屯兵以绝雍丘饷路。自此雍丘外援完全断绝,又相持月余,叛军越来越多,雍丘城中武器、粮草日见枯竭,尤其是是年 6 月叛军陷长安,雍丘形势危在旦夕。

张巡奋战雍丘时,雎阳(河南商丘市)太守许远坚守雎阳已历一年之久。肃宗至德元年(756 年)十二月许远甚感力竭难支,恐防卫有失,派人与张巡联络,约张巡共守雎阳。张巡权衡一下,认为雎阳系江淮咽喉,地理位置远比雍丘重要,加之雍丘经过一年苦战,已是内无粮草外无救援,大寇临之势难保守,遂决定答应许远的请求同守雎阳。于是他率领队伍,掩护群众, 且战且走,向东进发。途中群众纷纷入伍,至德二年(757 年)一月,共率 3

千兵马到达雎阳,加上许远部下原有兵马 3800 人,合计近 7 千人。

张巡到达雎阳时,叛军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内部倾轧愈演愈烈,长安已处在人民包围之中,大有朝不保夕之势。安庆绪为摆脱困境,决定向唐朝的经济重地江淮发展。为此他派遣 13 万大军, 围攻通济渠沿线的重要据点雎阳,雎阳成了叛军全力进攻的重点,所以保卫雎阳的战斗更艰巨了。叛军头目尹子奇仗着人多势众,气焰十分嚣张,扬言 3 个月必夺下雎阳。

张巡根据守雍丘的经验,认为守城必须争取主动,立足于战,决不能被动挨打。所以他带兵到达雎阳后,立即分兵守城,自己率领一支精壮人马开城出战,自辰至午,大小 10 余战,尹子奇大败,张巡大获全胜,得牛马无数。此后经常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不分昼夜主动出击。城中兵马虽少,由于张巡机智、勇敢,用兵有方,多次出击都胜利而归。雎阳守军在胜利鼓舞下,士气越来越高涨。尹子奇多次领教过张巡的厉害后,一面要安庆绪继续增兵, 将雎阳团团围住。一面下令坚守阵营,不许轻易出战。面对敌军的围困,张巡千方百计地诱敌出击。有一次尹子奇在张巡的引诱下,几乎命丧黄泉。尹子奇觉得回避战斗不是好办法,就改变了主意,决定主动攻城。但无论怎样攻,如驾上云梯攻,用装满土的麻袋靠着城墙垒成斜坡攻,均被守城将士击退。尹子奇计穷力谒,哀叹雎阳固若金汤、只好命士兵沿城墙掘壤沟数道继续围困,妄图把守城军民困毙城中。

围城到 7 月前后,城内粮食已被吃光,继之捕雀掘鼠充饥,又继之以树叶、草根、纸屑充饥。士兵终日饿着肚子作战,渐渐支撑不住了,老弱先行倒毙,接着强壮者也有死亡,情状惨不忍视,但士兵均无怨言。眼看守城将士只剩下千人左右了,张巡、许远焦灼万分,日夜盼望救兵不至,城内已出现人相食的惨象。后来守城将士只剩下 600 来人了,张巡、许远计议派南霁

云带 30 精骑,突围向谯郡郡守许叔冀和临淮(令苏江盱眙西北)守将贺兰进明告急求援。但他们却不肯出兵求援,还想留下南霁云为其所用。南霁云见状,愤然咬下左手小指摔向贺兰进明,谓“霁云既不能达主帅之意,请啮一指留于大夫,示之以信,归报本州。”说罢率领随行愤然疾驰而去。

南霁云和将士们驰回雎阳,趁夜冒死冲入敌营,当杀到城门时已精疲力尽。进城后诉说了救援的情状,守城将士无不愤慨,知道援兵无望,决心为国尽忠。十月初城中只有 400 来人还未饿死,但已气息奄奄。9 月叛军终于爬云梯登上了城墙。张巡见大势已去,朝京都哭拜道:“臣智勇俱竭,不能式竭强寇,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这时叛军一拥而上,把身软无力的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一一缚住。尹子奇进了雎阳城,赶回张巡面前狞笑道:“闻君每战眥袭,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吞逆贼,但力不遂耶!”尹子奇以大刀撬开张巡的嘴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枚。尹子奇妄想要张巡投降,把刀架在张巡脖子上威胁说:“张将军已为我俘,何不早降!” 张巡骂曰:“吾为国家而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厚颜无耻的尹子奇又劝说南霁云投降。张巡不等南霁云回话接过来说:“南将军好男儿要死便死,忠义不可屈!”尹子奇的部下对尹说:“这些人坚守忠义,必不为我用,素得民心,不可久留。”于是张巡、南霁云均遇难,许远在押送洛阳途中,因大骂逆贼,亦被害。

雎阳为江淮的门户,张巡、许远率领全城军民苦守雎阳 1 年零 10 个月, 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城陷身亡。但它阻止了安庆绪南下江淮的企

图,“唐天下不亡,全赖张、许坚守之功”。雎阳城陷之日,正是郭子仪等收复长安之时,接着唐军攻克洛阳,安庆绪兵败渡黄河退守邺郡。

张巡一生刚直,爱国忠心光照千秋。苦守雎阳 10 月之久,用兵不依古法,

大小 400 余战,胜多失少。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对叛乱者切齿痛恨,大声呼喊激励将士,致牙齿破碎,最后以身殉国。雎阳保卫战为唐军战略转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平定“安史之乱”后,雎阳父老缅怀忠良,以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当地建立了纪念张巡、许远的“双忠庙”。他们的爱国精神,水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杀叛军以身许国

——南霁云

南霁云是魏州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生年不详,死于 757 年。出身贫寒,为人驾船,善于骑马射箭。

755 年冬,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带领 15 万步兵骑兵一路南下,很快攻占了许多地区。

巨野(今山东巨野)尉张沼起兵抗敌。他看南霁云善射,拔以为将。南霁云受命到雎阳(今河南商丘南)随唐将张巡守城。

安禄山部将尹子奇带了重兵来攻雎阳城。把雎阳围得铁桶一般,水泄不通。雎阳守军只有六七千人,双方力量悬殊很大。但雎阳守城将士英勇善战, 几次打退叛军进攻。双方激战半月余,歼敌 2 万多人。

一天夜里,张巡叫兵士敲起战鼓,准备出城交战。城外的叛军也摆开阵势,准备交锋。等到天亮,还没见唐军出城。尹子奇见城里静悄悄的,就放松了警惕,命令兵士卸了盔甲休息。叛军将士紧张了一夜,一倒地便大睡起来。正在这时,南霁云、张巡等将领每人各带 50 名骑兵,打开城门杀了出来。

叛军没有防备,又被唐军杀了 5 千多人。

张巡和南霁云总想射杀尹子奇。但是,尹子奇非常狡猾。平时出战,总让几个将领随着,他们穿着一色的衣服,骑着同样的战马,唐军无法辩认出哪个是主将。张巡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张巡叫士兵把一支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里,叛军拾到这支箭,以为城里的箭已经用完了,便去报告尹子奇。

尹子奇把蒿箭接到手里。这一切,南霁云看得清清楚楚,南霁云一箭射去,正中尹子奇左眼。尹子奇大叫一声,跌下马来,南霁云出城掩杀,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尹子奇瞎了一只眼睛,恼羞成怒,他回去养了一阵子伤,又带了几万大军,把雎阳围住。城里的守军越打越少,到后来,雎阳守军只剩下 1600 多人, 粮食渐尽。唐军每天只分到一合(一升的十分之一)米,拿树皮、纸张来充饥。

情况越来越危急。为了解救雎阳城,南霁云奉命带领 30 名骑兵,杀出重围,到临淮(今江苏盱眙西北)向唐将贺兰进明求救。贺兰进明害怕叛军, 不愿发兵。他见南霁云是员勇将,便想把南霁云留下来做自己的部下,特地为南霁云举行了一次酒宴,请众将作陪。南霁云泣告之曰:‘本州强寇凌逼, 重围半年,食尽兵穷,计无从出。初围城之日,城中数万口,今妇人老幼相食殆尽。⋯⋯但雎阳既拔,即及临淮,皮毛相依,理须援助。霁去冒贼锋刃,

匍匐乞师,谓大夫深念危亡,言发响应,何得安然自处,殊无救援之心。⋯⋯” 讲完后见对方无意出兵,遂拔刀断指,气愤地说:“霁云不能完成主将交给我的任务,只好留下这个手指作证。”将出城,霁云抽矢射佛寺宝塔,发誓地说:“吾破贼还,必灭贺兰。”

南霁云离开临淮回到雎阳。被叛军发现,在城下展开了一场血战。张巡出城接应,打开城门,杀退敌兵。把南霁云接应进城。

张巡和南霁云反复商量,认为雎阳是江淮的屏障,为了保卫江淮,应死守雎阳城。城里粮食完全断了,守城兵士就吃树皮,树皮吃完,就杀战马, 战马杀光了,只好捉麻雀老鼠吃。

到了最后,全城只剩下 400 多人,尹子奇派兵用云梯爬上城头,城头上的守军饿得连使弓箭的力气都没有了。757 年,雎阳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南霁云等 30 多名将领全部被俘。叛将逼他们投降。把刀架在张巡脖子上, 张巡宁死不屈,把叛将痛骂了一顿。叛军威胁南霁云,南霁云没有作声。张巡转过脸来,对着南霁云高声喊道:“南八(南霁云排行第八),男子汉死就死,可不能在叛军面前屈服啊!”南霁云笑道:“欲将有为也,公知我也, 敢不死。”遂之被杀害。

雎阳是江淮的屏障,由于南霁云等将领的坚守,雎阳以南的江淮地区才没有遭到叛军的破坏,使唐朝从容调兵遣将,镇压叛军。

生做奇男子 死为烈丈夫

——朱万年

崇祯四年(1631 年)闰十一月,已为后金收买的明朝叛将孔有德,为实现割据称雄的野心,在吴桥(河北吴桥)发动了兵变。旋即挥戈而东,次年正月攻陷了登州(山东蓬莱县)。接着发兵莱州(山东莱州市)。莱州军民在莱州知府朱万年的率领下奋起抗叛,一场轰动朝野的莱州保卫战开始了。朱万年,字鹤南,黎平(贵州称平)人,万历岁举人。先后任山东省定

陶县知县,北京中城兵马司指挥,户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员外、郎中、崇祯四年出任莱州府知府。此人刚直、不畏权贵,不怕丢官。在明末国家动荡之际,矢志报国,常语人曰:“生作奇男子,死为烈丈夫”是余志也。他远见卓识,“吴桥兵变”前,孔有德带兵经过莱州时,就察觉也孔有德将会叛乱的蛛丝马迹。兵变后尽管孔有德再三声言决不攻打莱州,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孔有德攻陷登州后,必来争夺莱州。故不管叛酋如何花言巧语,他终不受其欺,对莱州府作了严密的部署,决心发动莱州军民凭城固守。

孔有德叛乱一爆发,朱万年就迅速进行守城的准备工作。制订守城约 25 条,于崇祯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布于众。通过守城约,可以看出朱万年的战备工作严密、周到,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首先根据莱州的现有兵力, 作了守城部署,并将海防、要地的守军全部调入城内共同守城。加紧储备粮草,在叛军到达前,朱万年千方百计地动员城内缙绅百姓,凡在城外有粮草者火速运入城内,城内一粮一草不许运出城外。采取各种措施安定城内社会秩序,对城内居民逐户清查,人口登记造册,按十家为一牌进行编制,牌内有行动异常者共同举首,实行连坐。严格防火救火措施,严禁聚饮聚赌、聚众喧哗。夜间清街设岗,以防奸细寻机起事。发动群众参加守城,组织城内青壮年编派城头以充垛夫,全城共计 1,778 垛,每垛 5 人包干轮流,手持木

棍日夜值守。为防敌人夜间偷城,每 5 垛置一小灯,每 10 垛置一大灯,用长杆引索挑出城外。朱万年还集城内殷实之家于城隍庙,晓以守城大义,公布捐助粮、银措施,登记义助数目,少者公议再加。

此外朱万年还组织民夫在城外毁庙阁,在城门楼前垒高墙,在城垛上置箭帘,在四城楼四角楼置红夷大炮,在城垛下堆雷石、备钩叉,把一座府城部署得井然有序,如同铜墙铁壁。吴桥兵变后,叛军经莱返登时,见莱州防守森严,只好僵旗息鼓而去。

登州失守后,叛军汹汹而西,莱州形势日趋紧张,部分居民欲逃城避难。朱万年从城中显贵入手,制止逃城。

经朱万年多方努力,全城军民士气大振,决心与府城共存亡。叛军围攻数日,莱州府城始终岿然不动,朱万年的严密部署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接着山东新任巡抚徐从治(原山东巡抚余大成已革职),登莱新任巡抚谢琏(原登莱巡抚孙元化已逮治下狱),通州副总兵杨御番、监视太监徐得时、翟昇, 参将彭有谋等亦先后莅莱,协同守城。

崇祯五年(1632 年)二月三日,叛军抵达莱州。当时敌有骑兵 5 千,步兵万余,莱州守军骑兵不足 1 千,步卒不足 4 千,众寡悬殊,故敌认为攻下莱州如同探囊取物。但叛军一次次的猛烈攻势均被击退。叛军见府城守备森严,士气高涨,作起战来无不以一当十,难以速战速决,遂改变战略。孔有德命叛军在府城四周扎营进行长期围困,消耗守军力量以待内变。在敌军围城期间,朱万年认为消极防御只能滋长敌人的嚣张气焰。必须抓紧有利时机, 趁敌不备、出敌不意,主动出击打击敌人,才能激励士气,有利于守城斗争。二月十九日夜,朱万年从城南门发 30 名敢死之士,袭敌于睡梦之中,斩敌首

3 级,获战利品一宗。当敌军组织力量反扑时,守军已胜利而归了。次日徐

抚、杨镇亦出敌不意组织 500 精壮,一冲南关,一冲西关,一时间敌军手足无措,被杀得丢盔弃甲,守军大获全胜。此后朱万年等守城官员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出击,扰得敌军日夜不宁,疲于奔命。

为了迅速攻下莱州,孔有德从登州调来大批重型武器——红夷大炮,在城外筑炮台高与城齐,多次轰塌城墙。朱万年都是一方面指挥守军与攻城之敌奋战,一方面发动城内父老急速抢修,或列木为栅防敌攻入。最严重的威胁是叛军在城墙根下多处挖洞掏穴,妄图从地下隧道攻入城内、朱万年则组织群众对穴掘濠,悬大缸、铜铁响器于内,令盲人静听以察远近,以便派遣守军严守洞口,防止敌人从洞穴攻入。或从城上缒兵向穴内投火灌水,毙敌于穴中。二月二十三日,叛军于城之东北角掏成隧道,暗藏地雷于其内,火引机发,城墙被震塌两丈许,接着叛军蜂拥而上,形势非常危急。朱万年立即全力支援。参将彭有谋率军奋勇杀敌,一夜间连续击退敌人 3 次猛攻,叛军尸积于濠,濠水为之断流。为激励战功,翌日,朱万年率全城士民向彭祝贺再造之功。接着朱万年又发动全城群众奋战 6 昼夜,将轰塌之城墙修复如故。叛军还用刀斧劈凿城门,守军则作悬楼,派兵冒死坐于悬楼之上用火器射杀劈门之敌。如此艰危的守卫战,一直持续了 7 月之久,其间大小百余战, 守城军民历尽艰险,终保府城无虞。

莱州被围后,明廷于三月中旬任命兵部右侍郎刘宇烈为督理,统领 2 万

5 千人赴莱解围。但昏庸无能的刘宇烈,虽统帅数万大军却一筹莫展,将领懦怯惧敌,士兵纪律松驰,无心作战。四月一日援军抵沙河(莱州市沙河镇), 战争一开始就三军混一,人马混杂,不听指挥,如同乌合之众。十三日援军

大败,刘宇烈弃昌邑(山东昌邑县)退居青州(山东青州市)。大炮火器均为叛军所有,士兵多为叛军所俘。莱州解围的希望化为泡影。

援军惨败后,叛军攻城益急。四月十六日下午,山东巡抚徐从治正在西城组织出击,不幸中炮阵亡。此后守城进入更加困难的阶段。尤其是守城 3 月之后,粮草、武器消耗甚大,日渐枯竭。朱万年心急如焚、费尽心机、四处奔走筹集物资。城内士民见朱万年为保卫府城如此辛劳,存者争相献之。

自吴桥兵变以来,明廷对叛军的处置,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态度。腐败官僚因收受贿赂,或因惧敌如虑,不敢与叛军斗争,力主招安了事。正直爱国官员深知孔有德等人既已发难,决不会轻易就抚,力主进剿,以武力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

莱州被围后,孔有德等又以金珠参貂行贿于兵部,兵部不顾莱州安危, 欺上瞒下,不发兵解围,亦主张招安了事。告急文书雪片似地飞往京师均无效应,致使莱州局势越来越严峻。更为甚者是莱州被围期间,兵部多次派人入莱为叛军求抚,并指责朱万年等不该出击叛军以激其怒。主抚派刘宇烈奉命率军至莱解围不力。反而对孔有德的假意信以为真,上奏朝廷。朝廷招安圣旨下达。朱万年等见再无援军解围,被迫遵旨。七月四日招安“圣旨”到莱。七月七日谢琏、朱万年等去叛营宣读“圣旨”,走到驿门时,两声炮响, 伏兵四起,朱万年等要员中计被俘,从人多被杀。城上杨镇见状,急令禁闭城门,刹时叛军猛力扑城,城上炮矢如雨,方保无虞。接着叛军推朱万年至城下,胁令呼降,朱万年大呼:“我已被擒,誓必死。彼精骑尽在此,可发炮急击之,勿以我为念!”叛军实现了诱杀守城要员的阴谋。但由于朱万年深知叛军决不会轻易投降,在进行招安的同时,他已作了守城的严密部署, 故叛军赚城的阴谋仍被粉碎了。

“七七”事件的消息传到京师后,举朝痛愤,崇祯帝被迫改统易辙。一面派人逮捕刘宇烈,罢免兵部尚书熊明遇、处死孙元化等。一面督促关于铁骑速入山海关,协助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进剿叛军。于崇祯六年(1633 年) 四月才彻底平了这场叛乱。孔有德、耿仲明等投降后金。

朱万年一生爱国爱民,为了打击叛军,力抵来自中枢的抚议压力,团结全城军民坚守孤城,在守城过程中费尽心机,历尽艰险,终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了府城,保卫了全城军民,赢得了流传至今的“铁打的莱州”的赞誉。

叛乱平定后,莱州父老为纪念这位爱国官员,于殉难处修了“忠烈祠”, 以教育莱州人民永远不忘他与叛乱分裂行为英勇斗争的壮烈事迹,学习他为维护国家统一而献身的崇高品质。

头可断志不可屈

——史可法

史可法,字宪之,河南祥符(河南开封市)人。生于 1601 年,死于 1645 年。崇祯元年进士。历任西安府推官、户部主事、郎中、佥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当北京的明朝政权灭亡,清军即将入据北京的消息传到南京后,江南以及由北京逃到南京的明朝官僚,便开始选择明室宗支建立南明政权。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代表的正直、爱国大臣,为了收复失地恢复明朝江山, 主张选立比较贤明的潞王朱常淓(神宗侄)为帝。而以凤阳总督马士英为代

表的腐败官僚、宦党及地主军阀,为了权柄朝政,打击异己、主张拥立荒淫昏庸的福王朱由崧(神宗孙)为帝。

1644 年,史可法等不得已和百官一起,迎接福王入南京,即皇帝位,改元弘光。这样,历史上第一个南明政权就建立起来了。

在弘光王朝建立过程中,马士英一派腐败官僚,厚颜无耻地抢占要职。史可法虽为抗清大局百般努力,但皆无济于事。在福王正式称帝前,史可法就向他建议:“发师北征,示下以必报仇之义。”福王听了连态也未表,只唯唯而已。而马士英却借控制弘光帝之势,处处与之磨擦。鉴于这种形势, 史可法甚感依靠弘光王朝收复失地已成泡影,自己在南京处处受人制约,报国之志难以实现。不如亲临抗清前线,杀敌报国以酬壮志。故弘光政权建立不久,被迫自请赴扬州督师去了。

扬州系江北军事重镇,南京的门户。要抵御清军南下保住南京,必须守住扬州。史可法督师扬州既责任重大,又困难重重。他到扬州后,为争取弘光帝重视抗清大业,实现恢复大计,又多次上书,要求皇帝克服“兵骄、饷绌、文恬、武嘻”的腐败现象以整顿朝纲;鼓励他发奋图强,效法有为先王以收复失地;指出对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激励士气;生活要勤俭节支,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以加强抗清力量。在上书的同时,史可法为了广泛招揽人才抗清,还在扬州设立了“招贤馆”,招徕愿意参加抗清斗争的有志之士。一时间扬州人才济济,各地抗清力量也来扬州争相联络,扬州成了抗清的中心。大江南北的群众,重新振奋了抗清精神,都把恢复故土的希望寄托在史可法身上。

史可法系弘光政权中的高级官员,但他与全军士兵一样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不闹排场。外出时不张伞盖,不搞特殊,每餐只一菜一饭,夏不用扇, 冬不穿皮衣;寝不解甲,经常枕戈待旦。正因为如此,所以尽管军内经常缺粮断饷,广大士兵均无怨言。而且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是一支有战斗力的抗清主力军。

史可法督师扬州时,廷议江北分为四镇,由四总兵分守,刘泽清驻淮北

(江苏淮安),高杰驻泗水(安徽泗县),刘良佐驻临淮(安徽凤阳临潼关), 黄得功驻庐州(安徽合肥)。南起王家营(江苏淮阴北),北至宿迁的军事要冲史可法亲自防守。四镇本应在史可法的统率下齐心协力共同抗清,但他们却不顾全大局,不听调遣,一心想抢占地盘、劫掠财物,在赴任途中就互相厮杀了起来。弄得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消耗了大量抗清力量,经史可法百般调解才勉强罢战赴任。

正当史可法发动群众、团结四镇力量坚决抗清的时候,弘光帝、马士英之流竟于是年七月派大臣带上千两黄金、万匹绸绢,10 万两白银去北京与清统治者割地求和。结果不但议和不成,连议和大臣也被押了起来。十一月清军从山东南下占领宿迁,史可法立即命总兵刘肇基率部出击,打败清军夺回宿迁。清军又转攻邳(江苏邳县),刘肇基又奋勇追击,打得清军掉头北窜。明军打了胜仗,暂时遏止了清军的进攻。史可法把胜利的消息速报朝廷,谁知马士英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仍借机打击史可法,胡说这是史可法谎报军情,骗取赏赐。

顺治二年(1645 年),清军击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之后,四月豫王多铎率军南下,明淮北防线瓦解,淮河沿线告急。史可法急调兵设防阻击清军, 并联络雎州(河南雎县)总兵许定国进行截击。但诸镇将领多拥兵观望,不

听调遣,只有高杰发兵徐州。这时许定国已暗中降清,为破坏史可法的战略部署,诱高杰至雎州后加以杀害。史时法闻变,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接着清军攻占徐州,刘泽清逃遁。史可法飞报京师告急,而这时弘光王朝内部斗争非常激烈,南宁侯左良玉因马士英裁减军饷,于是年四月以“清君侧”为名,率军入京声讨马士英,列舟长江 3 百里。马士英大惧,竞不顾淮北抗清战场万分危急的形势,急调史可法及诸镇将,领兵入京参加内战。史可法以淮防吃紧说:“清兵旦夕至,国必亡。”“请留诸镇兵迎击清军”。马士英却说:“如其死于左军,不如死于北(清)军”。一心坚持内战。史可法无奈,只好奉命南旋,方到燕子矶(南京北),得知黄得功已打败左军,左良玉病死。史可法迫于抗清前线吃紧,忙向天长(安徽天长)进发。这时,清军已迫使盱眙守军和泗州(安徽泗县)守将李迂春投降,并继而长驱而入,史可法被迫急返扬州。

四月中旬,清军进抵扬州城下。史可法急调防淮诸将入卫扬州,令出无一至者。史可法只好亲率扬州军民构筑工事迎战,西门最险要,史可法自守之。多铎把扬州重重包围,并命泗州降将李迂春劝降,史可法命人乱箭齐射, 李迂春吓得抱头鼠窜而去。后来又找乡民 5 次拿着降书去见史可法,史可法不屑一顾,均付之一炬,史可法对投降变节的败类,最为鄙视。自己早已下定决心:城在人在,城陷人亡。在战事万分紧急的一个深夜,他知道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就在灯下给母亲、妻子及其他亲属疾书告别遗书,表达以死报国的决心。还向其部下史德威说:“我无后,愿你为我义子,我矢志与扬州共存亡,活着决不负于国家”是情是景,令人为之动容。

二十二日清军开始攻城,明军出城交战失利,退守城内。清军用大炮轰击,城墙上部被打开许多缺口,史可法急令人用沙袋堵之继续战斗,鏖战一天,双方伤亡很大。清军自入关以来,所到之处很少遇到这样的抵抗,更未遇到一个封疆大吏如此坚决。城西北角被轰破后,守军仍不退却,城上矢发如雨,城下清军尸积如山。直至清军踩着死尸爬上城来后,打退守军,才从这里潮水般一拥而入。史可法见扬州城已被攻破,悲愤不已,拔剑自刎,刀刃刚到脖子上,身旁的一名参将忙抱住史可法夺下宝剑。但史可法已为刀剑所伤,鲜血溅满战袍。他严厉地命令参将说:“你杀了我吧!”大家知道史可法不愿被俘受辱,于是簇拥着他齐奔小东门,不幸又遇上清军,史可法以大无畏的精神大声呼喊:“史可法在此!”清军一拥而上,执着他送见多铎。多铎见了史可法不敢怠慢,以礼相待,继续劝降,并提出如能协助大清收拾江南,必当授以重任。史可法大怒斥道:“我是大明臣子⋯⋯头可断,志不可屈!”多铎又劝道:“君不见洪承畴乎,降则富贵。”史可法轻蔑地说: “我岂能效他所为,我决心已定,城破我亡!”多铎见劝降已不可能,二十五日把他杀害。

城破后,扬州守将刘肇基率全城军民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直到矢尽力竭无一人投降,爱国将士均为国牺牲。多铎痛恨扬州军民英勇抵抗,下令屠城 10 天,战死与被杀者 80 余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的惨烈事件。

史可法就义后,有人找他的遗体,由于清军杀人太多,加之天热尸腐无法辨认。次年清明节时,人们把他生前用过的笏板,穿过的衣服,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称为“史公衣冠冢”。

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夏完淳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明亡后改名完淳,松江华亭人(今上海市松江人)。生于 1631 年,死于 1647 年。他生而早慧。6 岁能诗文,时人呼之神童。父亲夏允彝是江南的名士,老师陈子龙学识渊博,是当时东南地区有名的文人。那时,正值明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时局动荡不安,夏允彝、陈子龙结社聚会,经常议论朝政,抨击时弊。由于受父辈们的熏陶,夏完淳从小就立下了为国献身之志。

崇祯十七年(1644 年)三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五月,福王朱由崧称帝于南京,建立南明政权,由 1645 年为弘光元年。当时,南京福王政权被马士英、阮大铖等把持,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根本不能担当抗清重任。夏完淳对福王政权很不满意, 他说:“南都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多,财赋愈贫则官愈富。”

1645 年,清军派明降将洪承畴总督军事,领兵南下,分兵江苏、浙江等地。此时,夏完淳刚刚成婚,新婚燕尔,夫妻恩爱。但国难当头,他毅然离开了新婚的妻子,投笔从戎,揭竿报国,和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

夏完淳父子说服了吴松总兵吴志蔡派兵攻打苏州。夏完淳积极协助吴志蔡制定作战方案。义军攻占了苏州城,后由于缺少增援,城内将士被围,300 余人壮烈牺牲。8 月,清军围攻松江,义军被清军打败,夏先彝父子和陈子龙冲出重围,隐藏乡下。

夏允彝见复明希望破灭,于八月投河塘自杀。死前,他给儿子留下遗言, 嘱咐夏完淳要继续抗清。

父亲的牺牲,夏完淳更加坚定了抗清决心。顺治三年( 1646 年)春天, 他与老师、岳父等秘密回到松江,准备再度起兵抗清。夏完淳变卖了家产, 捐作军饷,投奔了太湖长白荡里吴易的抗清义军,自己在义军中当了参谋。义军依靠太湖,神出鬼没,打得清军晕头转向。后来,由于叛徒告密,吴易被暗杀,义军失败了。

顺治四年(1647 年),夏完淳、陈子龙等人又策动清朝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可是,吴胜兆在兵变时,又被清军围攻,被杀身亡,陈子龙被俘。陈子龙不愿受辱,在被押往南京的船上,挣脱绳索,投河自尽。失去了恩师, 夏完淳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陈子龙牺牲后,夏完淳仍为抗清呼号奔走。他同几十名文人联名向浙东的鲁王政权上了一道表示抗清决心的奏疏,鲁王封他为中书舍人,不久被捕。当衙役到其住处时,他镇定自如,临危不惧,慷慨地说:“天下岂有畏人避祸的夏存古。”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夏完淳被捕后被清军由松江押到南京。在南京狱中,夏完淳坚贞不屈, 和难友一道吟诗作文,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在一首诗中高唱:“月白劳人歌,霜空毅魂悲,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他发出誓言:“今生已矣! 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魂。九天人表,永厉英魂。”并写《别云间》一首:“三年羁旋客,今月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毅魂归来日,录旗当空看”。表达了对故国山河的依恋及必死

的决心。

刑期近了,他又写下了《狱中上母书》,其中写道:“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希望母亲以国家民族大局为重,为儿子死得其所而心安理得。在书中,他深情地劝妻子多加保重,“珍重腹中儿”,让下一代完成自己的未酬壮志。

清朝“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亲自审问夏完淳,并想诱降夏完淳。洪承畴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坠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夏完淳假装不识洪承畴,厉声反驳道:“我常闻亨九(洪承畴字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左右告诉他说,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夏完淳说:“亨九先生死于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河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魂。” 说完一跃而起,骂不绝口。洪承畴被痛骂一顿,却又无法还口。脸上青一阵, 红一阵,狼狈不堪。

夏完淳的岳父和他一起受审,见岳父“气稍不振”,夏完淳对他说:“当日者,公与督师陈子龙及完淳三人同时歃血,⋯⋯为江南举义之倡。江南人莫不踊跃,今与公慷慨同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他岳父受此激励,也坚强起来。

1647 年(顺治四年)秋,夏完淳等人一起被押赴南京西市刑场。他昂首挺胸走在最前面。到了刑场,刽子手令他跪下,他誓死不屈,始终没有下跪。刽子手只好任他站着砍下了他的头颅,夏完淳从容就义,时年 17 岁。

夏完淳死后,他的朋友收殓了他的遗体,并把灵柩运回他的故乡——松江县。葬于松江曹溪附近荡湾村其父墓侧。人们为了保护夏氏父子墓,于墓前竖立石碑,碑两旁写道“永远禁止樵牧侵占”。1957 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重加修茸。每逢清明节,人们便成群结队来这里瞻仰和凭吊这两位父子英雄。

夏完淳的诗作慷慨激昂,富于战斗精神。传世的有《南冠草》等集。另有记明末史事的《继幸存录》(传本不全)今合编为《夏完淳集》。

以身殉国不失节

——瞿式耜

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轩,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生于 1590 年,死

于 1650 年。南明大臣。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瞿式耜得中进士,被任用为永丰(今江西境内)知县。思宗崇祯元年(1628 年)任户科给事中。因与其师钱谦益搏击豪奴,罢职回家。

瞿式耜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清交替的时代。1616 年东北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国,初称(后)金。1636 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是为清崇德元年。1644 年清军入关与占领北京的李自成起义军发生激战,当时大明已亡。其残余力量在南方先后建立政权。有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鲁王政权、唐王绍武政权、桂王永历政权、韩王定武政权等,史称南明。

1644 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头。是年清军入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改国号为顺治,李自成和张献忠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福王朱由崧亦即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权。瞿式耜为其所用,不久任为广西巡抚。唐王

隆武二年(1646 年),瞿式耜拥立桂王朱由榔,得进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出于巩固桂王政权、光复大明的动机,瞿式耜积极为桂王出主意想办法。例如主张整顿内政,联合农民起义军共同抗清,但未被采纳。

桂王永历元年(1647 年),清朝统治者为镇压人民抗清斗争,消灭明残余势力而派军南下。瞿式耜自请留守桂林,他惜将爱兵,战守与共、甘苦与同,历时 3 个月,终于和部将焦琏一起,率众击退清兵。然而,面对强清, 桂林弹丸之地,毕竟势薄力单。桂林终于在永历四年为清军攻陷。当是时, 瞿式耜和总督张同敞秉烛危坐,被清人所俘。清军把他二人囚于民舍,于是两个人就赋诗唱和言志,竟得百余首。他们表示要以苏武、文天祥为榜样, 不失其节,随时准备以身殉国。清定南王孔有德劝其投降,遭严辞拒绝,因而备受刑辱,终于和张同敞一起被杀。

侯其晋 宋建基 江良常

二、揭竿而起 勇举义旗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面临灾难之时,不仅朝廷中有挺身而出的大臣, 军队中有浴血奋战的将领,尤其是平民百姓,农民起义军中,有更多的爱国志士。他们勇当国难,无私无畏,可惜大多成了无名英雄。只有一些重要的义军首领的名字和事迹,才被历史记录下来。

抗金反暴 壮志未酬

——钟相

钟相,是湖南武陵人,南宋初农民起义军首领,生年不详。宋哲宗及以后的几个皇帝,都昏愦无道,宋哲宗之后是宋徽宗。在宋徽宗当政的 20 多年里,先后任用蔡京、童贯、朱勔、王黼、李彦、梁师成等“六贼”,成立所谓“括田所”、“应奉局”等机构,劫夺民间土地、竹木花石、文禽怪兽, 残酷敲榨、剥削人民的血汗,来满足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在北方爆发了以宋江等人为首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后,在南方又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

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同时,民族矛盾也日益严重。1115 年(宋徽宗政和六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地区的女真奴隶主贵族阿骨打建立了金朝。金朝建立后,联宋灭辽,然后就南下犯宋。1125 年(宋徽宗宣和六年),金太守兵分两路,大现模南侵,一路由粘罕率领,进取太原;一路由斡不离率领, 进取燕京。金兵势如破竹,长驱南入,宋军守将或逃或降,土崩瓦解。1127 年,金兵攻破汴京(开封),俘虏徽、钦二帝,灭亡北宋。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称帝,帝号宋高宗。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金兵入侵后,烧杀掳掠,给百姓带来很大灾难。

早在 1110 年(宋徽宗政和元年),钟相就利用巫教,以行医的公开身份, 表面上宣称自己是“皇天大圣人,神灵能够和上天相通,能医治百病,救人于水火”。暗中进行革命宣传,他对穷苦的老百姓说:“现在的统治者,在制度上就把人分成富贵、贫贱,这不是好的制度。我要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那就是不论富贵贫贱的人,一律平等,使富有、贫穷的人的财产一津均匀。”这种“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在政治上要求平等,经济上要求平均的强烈愿望,深得农民群众的拥护。钟相医术高明,在长达 20 年的时间里,广泛地为群众送医送药,治病救人。他为人慷慨,仗义疏财,常常救济贫苦百姓。对此,有人不解地责问钟相,说:“这是官府的事,你为什么要越俎代庖包办?”钟相说:“今天那些统治人民的人,只管自己搜刮钱财,中饱私整,哪管百姓死活。我这样做不是故作姿态沽名钓誉, 而是尽我的一点心意。”因此,钟相在洞庭湖一带享有崇高的威望。在钟相的宣传教育下,百姓纷纷“入法”(所谓入法,就是表面上信奉宗教,实际上是参加钟相领导的起义组织“乡社”)。“入法”的群众,在钟相“等贵贱,均贫富”思想的指导下,互相帮助,亲如兄弟,团结一致,对付有钱有势的地主官吏,从而不受欺压。所以,“入法”的群众“络绎于道”。

1127 年,当金兵围攻开封时,钟相曾组织 300 义兵,由长子钟昂率领, 北上帮助宋军抵抗异族侵略者。宋高宗赵构心怀鬼胎、贪生怕死,对侵略者屈膝投降,下令遣散各地义兵。但钟相并没按高宗旨意解散这支部队,而是

在家乡水连村天子岗一带修建营寨,造甲练兵,为起义作准备。

1128 年(高宗建炎三年),由于混进起义组织的内奸王靖之的出卖,钟相被捕。在狱中受尽了酷刑拷打。他顶住了敌人官爵利禄的诱惑,英勇不屈。后来经钟昂多方营救,才减罪发配到衡州。钟相从南州“放还后”,又立即投入起义的组织工作。

当时,湖南一带受金兵、宋军和投降金的“游寇”孔彦舟的轮番掠夺。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 年)正月二十日,金兀术的一支兵马,由江西向湖南进犯,攻入长沙,大肆掳掠 6 日之后,屠城而去。二月,降从金人的孔彦舟部,进入洞庭湖西部地区之后,利用钟相在民间的威信,诈称钟相义兵,所至之处,无恶不作。为了抵抗金的蹂躏和宋王朝的残暴统治,二月十七日, 钟相毅然扯旗起义,号召人民起来抗击金军和孔彦舟部。他在起义檄文告示上写道:“卧榻之侧,哪容金兵的鼻鼾之声;朝廷之中,岂容奸臣横行!于是,我树起义旗,以拯救黎民百姓出水火,伸张正义,驱除妖孽,保家卫国, 固本安民。我要让洞庭湖上的波涛不息,君山上的砍柴老人长歌”。鼎、澧、荆南一带的贫苦农民和渔民,纷纷参加起义军。二月二十日,钟相建立农民政权,定国号为“楚”,钟相自立为“楚王”,废除宋高宗年号,改为天载

(一说天战)。起义军很快攻占了鼎、澧、峡、岳、辰六州和荆南所属 19 个县。起义军所到之处,赶走金兵,镇压贪官污吏,保护百姓。从地主手中夺回土地,分给农民,打开富豪的粮仓,赈救饥民,强迫地主出纳赋税。农民群众从切身的利益中尝到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好处,踊跃参加起义军。

二月二十六日,起义军攻克桃源县,杀知县钱景持。二十八日攻克澧州, 杀守臣黄宗权。接着兵临鼎州。鼎州城的反动势力恳求孔彦舟部来消灭农民军,孔彦舟欣然入城,自澧州南下,行军至药平,遭到起义军突然袭击,全部被歼,孔彦舟弃甲丢兵,落荒而逃。

南宋统治阶级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军,竟然授予投降金朝的孔彦舟为翊卫大夫康州防御使荆湖南北路,专门负责镇压起义军。

三月一日,孔彦舟率领其部进入鼎州。他一方面扎竹筏,装作撤兵,而且在竹签上刻写“爷(指钟相)若休时我也休,依旧乘舟向东流”(大意是说钟老爷不打我,我也不打你,我仍旧乘船往东方走)。并把竹签别在被俘的农民起义军的头上,然后释放,以麻痹起义军。结果钟相上了当,误以为孔彦舟害怕自己,因而回避起义军;另一方面,孔彦舟搜罗了一帮地痞、流氓,乔装成贫苦农民,声称“入法”,混进起义军内部作奸细。钟想却高兴地认为又有这么多人参加起义军,居然相信他们,一点也不防备。

三月二十五日夜,准备就绪的孔彦舟部乘着竹筏,偷袭起义军大本营, “入法”的奸细乘机内应。霎时间,起义军大本营火光冲天,一片混乱。钟相父子率部突围,向山谷转移。三月二十六日,在转战途中,遭到地方武装范颜的伏击,钟相父子战败被俘。土匪胡寿从范颜手中抢过钟相父子,献给孔彦舟,孔彦舟大喜,专门造了枷锁、囚车,派人押送钟相父子到南宋小朝廷。途经攸县,被湖南安抚使向子諲杀害。

钟相牺牲后,杨么继续领导起义军同金兵、宋军和流寇进行斗争。

反明御清 英名永垂

——李自成

在陕西北部一片辽阔的荒凉地带,春夏天,黄沙满天;秋冬天,大雪纷纷。这里有一个属于米脂县的村庄,叫李继迁寨,明末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李自成就诞生在这里。

李自成生于 1606 年,出身贫苦,13 岁丧母,20 岁丧父。21 岁他被征到米脂县西北的银川驿当一名马夫。

1629 年冬,李自成去甘肃充军。因愤于首领饱食暖衣,又耍威风,士兵又饥又寒,又受训斥而率众起义。

荥阳大会

李自成起义后,几经辗转,投奔到高迎祥的麾下,被大家尊推为“闯将”。1635 年,崇祯皇帝派出五省总督洪承畴来河南等地镇压起义军,准备将

起义军一网打尽。这时,全国各地的大部分起义军正好已经进入河南省,形势非常危险。为了打破官军的包围,他们在荥阳召开了一个大会,到会的起义军实力最大的有 13 支队伍,叫“十三家”,实力小一点的有 72 支队伍,

叫“七十二营”,到会的起义军将领共有 90 余人。

会上,热热闹闹,将领们纷纷提出自己的主见,还因看法各异,个别将领之间几乎冲突起来。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所向”的战略方针,得到了起义军的将领们的一致同意,大会制定了联合作战、分兵击敌的战略方针,打存了敌人包围。起义军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这充分显示了李自成卓越的军事才能。

洪承畴的包围圈果然被各路起义军冲垮了。高迎祥、李自成率领的主力部队,更是不到 10 天时间,就打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 挖了明朝皇帝的老祖坟,焚烧了“皇陵”和“龙兴寺”,表明了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的坚强决心。

困守商洛山

起义军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强大,崇祯皇帝作垂死挣扎,对农民起义军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疯狂镇压。

1637 年年春,崇祯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杨嗣昌策划了一个“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为了实现这个大规模的围剿计划,崇祯下令增兵增粮增饷,并命令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专事“剿匪”。

这年夏季,李自成起义军在陕西诸地与洪承畴、孙传庭的明军发生了数次激战,李自成打破围攻,率部经秦州,开始往四川方面转移。九月,围攻汉中。十月,攻克宁羌(宁强)。兵分三路,打进四川。

李自成起义军一举攻占七盘关、朝天岭,逼进广元城,击毙明总兵侯良柱,拿下广元,接着向南急攻。顺利攻下昭化,又分兵三路,一向盐亭,一往江油,一趋绵州(绵阳),然后直刺四川的心脏——成都地区,围困成都20 日。起义军从陕西到四川的战略大转移,从敌人的包围圈内打到包围圈外,初步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又一次表现了李自成的军事才干。

1638 年初,四川的明军据险扼守,拚死顽抗,起义军缺乏粮草,李自成只好率军北还,到了梓橦附近,中了敌军伏击,损失很大。四月,明军曹变蛟、张天禄部穷追起义军,李自成率军进入“西羌”地区,经过 27 昼夜激战,

双方均损失惨重。不久,李自成率部转移到洮河(黄河上流支流)流域,同明军继续苦战。明朝反对统治者,对各路起义军一方面大肆屠杀,另一方面又用高官厚禄进行收买。在极其困难的时刻,各路起义军中,有的屈服于崇祯的屠杀压力,暂时偃旗息鼓;有的战败,被迫投降;有的背叛起义宗旨, 充当镇压起义军的帮凶。农民武装斗争形势急转直下。

这时,李自成起义军在陕甘地区游击作战,屡遭曹变蛟、贺人龙、马科的围追堵截,战斗经常失利。潼关一战,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战友,奋力杀出重围,才得以转移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商洛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东部,峡谷纵横,林木茂密。李自成和他的战友朝伏夜潜,风餐露宿。在商洛山,李自成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每天仍坚持勤学苦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开了大门迎闯王

1639 年,张献忠在谷成再次宣布起义。举兵反明,罗汝才又竖起了反明的义旗。一天,李自成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说:“如今河南、山东、陕西、浙江等地到处是旱灾和虫灾,每天都要饿死许多老百姓,地主都囤积粮食,老百姓只好吃白泥,一吃就饱,几天后就活活胀死,真惨啊!”李自成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战斗的有利时机已经到了,于是立即出山。老百姓听说李闯王没有死,奔走相告,纷纷投奔李自成,不到两个月,队伍就发展到 10 多万人。

十二月间,李自成挥师由南阳北上,二十一日攻破宜阳,二十四日向西进攻永宁(洛宁),二十七日攻克永宁县城,活捉明万安王,并把他处死。在李自成挺进中原后,河南举人李岩参加了起义军。李岩因赈救饥民,罹罪入狱,被妻子红娘子带领当地群众劫救出狱后,投奔李自成参加起义军。以后,李岩成了李自成的主要军师和谋臣。李自成在李岩的建议和协助下,根据明末社会现状和劳动群众的迫切要求,先后提出了鲜明的政治纲领和斗争口号:“均田免粮”、“散财赈贫”、“发票赈饥”、“割富济贫”、“平买平卖”、“除暴恤民”、“不当差”等。李自成起义军所到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上述有利人民的措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中原各地,到处流传着颂扬起义军的歌谣: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吃他娘,穿他娘, 开了大门迎闯王, 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汝娘,着汝娘, 吃着不尽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

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迎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正确的方针指引下,李自成起义军又一次迎来了胜利高潮。1641 年初,“洛阳大捷”是起义军的一个新的转折点。继李自成攻克洛阳。处死福王之后,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出奇兵攻克襄阳,杀明襄王朱翊铭。起义军接二连三的胜利消息,吓得镇压起义军的刽子手杨嗣昌惊恐万分,三月间,杨嗣昌在军营服毒自杀。

七月,罗汝才归附李自成,李自成善攻,罗汝才善守,联合作战,更加增强了起义军的战斗力。九月初,傅宗龙、杨文岳两路明军汇师新蔡,接着搭建浮桥,准备渡过洪河,合兵向项城进发。李自成获悉后,声东击西,在通往项城要道的孟家庄埋下伏兵,歼敌数万。“项城战役”显示了起义军的巨大战斗力。十一月,起义军攻克南阳,十二月夺得许州(许昌)、洧川、长葛、鄢陵、州(禹县),此时,河南州县大部分被农民起义军占领。

崇祯十五年四月,李自成率百万雄师第三次围攻开封,在距开封西南 45 里处的朱仙镇,打了著名的大战役“朱仙镇大会战”。开封是中原最重要的城市。攻克开封,截断明军的南北联系,中断漕运,使京畿发生粮食恐慌, 进而推翻明朝统治。所以,攻克开封,事关重大。起义军吸取了前两次攻城失败的教训,为了避免攻城的重大伤亡,采取了长因久围的“围点打援”战术。

崇祯命令侯恂总督河南、河北、山东、湖广等省军务,赴河南督战。又令督师丁启睿、总督杨文岳、总兵左良玉等率部进援开封。明军调动了在中原战场的全部精锐部队,共纠集近 20 万人马,驰援开封。六月下旬,明军向朱仙镇集中。朱仙镇是开封的门户,为兵家必争之地。李自成于是分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开封,使开封城内的明军与援军不能汇合,自己率领主力南下迎战。李自成起义军首先抢占有利地形,占据朱仙镇南高阜,迫敌于镇东水波集一带集合。

李自成亲自作了歼敌部署,六月末至七月初,大会战拉开了战幕。双方战斗非常激烈。明军主力左良玉部队打了 5 个昼夜,伤亡惨重,左良玉下令退兵,妄图溜之大吉。起义军就让开道路,左军以为得以脱身,拚命往前逃跑,狂奔 80 里,遇到起义军挖的濠沟,步兵被封锁在沟内,骑兵骑马不能飞越濠沟,这时李自成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后面掩杀过来,喊杀声震天动地。左军大乱,自相践踏,被起义军击毙和俘虏的甚众,左军大败。其他各路军也兵败如山倒。朱仙镇大会战,以明军惨败而告终。朱仙镇一战,歼灭了明朝在中原的主要军事力量,动摇了明王朝的反动统治。

九月间,开封城被攻破。

崇祯 17 年(1644 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革命政权, 定年号为“永昌”。

进取明都北京城

永昌元年(1644 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起义军包围了明朝的京都北京, 三月十八日,崇祯皇帝吓得在宫庭后花园煤山上吊自尽。三月十九日,在北京人民夹道欢呼下,起义军浩浩荡荡地进了北京城,明亡。

起义军虽然推翻了明王朝中央政权,但没有消除地方武装。在北方,满州贵族正在崛起,10 多万八旗军队,虎视耽耽。在离北京不远的军事重镇山海关,明将吴三桂手握重兵,南方的几十万明朝军队,正准备卷土重来。对这一切,李自成本人麻痹轻敌,骄例自满,陶醉在已取得的胜利之中,居然还让几十万军队住在北京城享乐。在满汉统治阶级的联合反攻下,大顺农民政权很快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吴三桂率清兵入关,李自成亲征山海关失利。九宫山察看地形,遭地主武装袭击。五月二日,只得率大军退出北京。永昌二年(1645 年)在通山(今湖北),李自成这个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英勇牺牲,时年 39 岁。

危难受命 宁死不屈

——阎应元

阎应元(?—1645)字丽亨,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人。生前是江阴县的典史,迁英德主簿未及上任。

1644 年夏,清兵大举南下,清豫亲王多铎率领清兵渡过长江,攻下南京城。明弘光帝带领大臣逃跑,不久,弘光帝被俘。江南守卫城池的官吏降的降,逃的逃,有的虽然也把守,但一攻即破。从镇江往南,一个月内,清兵攻下了上百个城镇,只有弹丸之地的江阴县,在阎应元的领导下,抵抗清兵南下,坚守了 80 多天。阎应元成了一名著名的抗清英雄。

是年闰六月初一,江阴县明伦堂挂着明太祖的遗像,上万民众聚集在明伦堂前失声痛苦,阎应元被推举担当守城指挥。他不负众望,毅然担当起护城的重任。他召集全城的父老乡亲,命令每家出一个壮年男子坚守城墙,家人送饭。劝说有钱的大户捐献财物,在监生程璧的带头下,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围城里聚集了火药 300 瓦罐,铅丸、铁块上千石,大炮上百门, 鸟嘴铳千张,钱币千百缗,粟、麦、豆上万石,然后按城门分工把守。

10 万清兵围攻江阴城,清兵引弓向城上发箭,射伤不少士兵。又架起大炮轰城,城墙被震裂。阎应元命令护城的士兵用打石子的炮,装有机械的弓向敌人还击,杀伤了许多清兵。他又命令士兵用铁片包门板,穿起大铁索保护城墙,用空棺材装泥土堵上缺口。清兵攻打北门,城墙被打了一个洞,阎应元命令全城每人搬一块大石头,在城墙内再修起坚固的壁垒,一夜之间就修起来了。

城内缺乏箭矢,趁月夜昏黑,阎应元命令士兵用草扎成人,每个草人挑着一盏灯,站在城墙的小墙上,护城的士兵埋伏在城垛后面,擂故呐喊,好像要从城上吊下去袭击敌兵。清兵大惊,急忙向城墙上的草人射箭。射来的箭像雨点似的,等到天明,得到的箭数都数不清。阎应元又派健壮的士卒从城上吊下潜入敌营,顺首风向放火。熊熊大火燃烧清军营,清兵大乱,自相践踏、杀戮而死的有几千人。

清军被迫退却 3 里才敢安扎营寨。敌军主帅刘良佐带骑兵来到城下,大声喊道:“我是阎君的老朋友,想同他见一面。”刘良佐是弘光帝镇守“四镇”的将领之一,被封为广昌伯,投降清朝后,这次率军来攻打江阴城。阎应元站在城墙上,刘良佐在城下对阎应元说:“弘光帝已经逃走了,江南一带没有君主了,你早一点投降,我可以保证你享受大富大贵。”阎应元厉声谴责道:“我,不过是明朝的一个小小的典史,还知道大义;刘将军你是封

爵的高官,肩负着国家兴亡的重任,不保护江淮一带,却为敌人充当攻城的急先锋,你还有什么脸来见我的守城的军民!”刘良佐听后,惭愧地退下阵去。

阎应元军令严明,对违法乱纪者严惩不贷,视钱财如粪土,拿出家私充当军饷,赏赐属下从不吝啬。他亲手替伤兵包扎伤口,用好棺盛殓战死的将士,并洒酒祭奠,痛哭流涕。他宽厚爱人,深得人心,将士们都愿为他去死。

刘良佐率领的军队攻不下江阴,清军的贝勒勒克德浑又增派军队来攻打江阴。并将明朝两名降将反绑双手,让他们跪在城下劝降,被阎应元训斥回去。

中秋节,阎应元和军民举杯痛饮,听着悲凉的歌曲,想到国破家亡,悲愤感伤不已。

贝勒勒克德浑见阎应元没有投降的迹象,就丧心病狂地攻城。攻城的大炮声,百里内的土地都被震动了。在炮火的掩护下,攻城兵卒头戴铁盔,身穿铠甲,爬上城垛,护城的将士用刀斧同他们搏斗,刀斧都砍折了,死伤的也越来越多。

八月廿日,大雨如注。中午,城西门被敌人攻陷了。很快,全城陷落了, 清兵蜂拥而入。烟雾、火焰、大雨笼罩着江阴城。阎应元率领敢死队和敌人进行了 8 次巷道战,杀死杀伤清兵上千人;组织了两次突围,都未成功。阎应元估计自己必死,就对部下说:“现在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我要像屈原一样,在看到自己的祖国灭亡之前,投水而死,以保持自己的清白。”说完纵身跳进前湖。前湖水浅,只有半人深。刘良佐的追兵此刻已经赶上,阎应元被俘,他昂首挺胸,怒目而视不行屈膝礼。一个士兵用枪刺穿了阎应元的小腿,阎应元小腿折断而跌倒在地。傍晚,阎应元被簇拥到栖霞禅院,佛寺僧人夜里只听见阎应元“快砍杀我,快砍杀我”喊叫声不断。过了一会,声音沉寂了,阎应元为抵抗清军侵略,英勇地牺牲了。

阎应元和军民一起守城 81 天,为国捐躯,以“有降将军、无降典史”的豪言回答劝降者,并题词于江阴城东楼门上“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杀贼,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大厦已不支 成仁万事毕

——张煌言

张煌言是南明大臣。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属浙江)人。生于 1620 年,死于 1664 年。1645 年夏,清军进占南京,分兵进攻江、浙一带。所到之处,疯狂地烧杀抢掠,激起了各地人民的强烈反抗。闰六月十二日,宁波爱国士绅钱肃乐在城隍庙召开绅士大会,动员人们武装起义,抵抗清军。这一天,年仅 26 岁的举人张煌言第一个到会,在集会上慷慨陈辞,坚决主张武

装抗清。从此,开始了他长达 19 年的抗清斗争生涯。

1648 年,宁波、绍兴一带抗清义军风起云涌,张煌言带领浙东义军到上虞会稽山的平冈结寨,开展武装斗争,攻破新昌县,火烧上虞城,吓得浙东诸县白天也不敢开城门。1650 年,鲁王朱以海把张煌言从平冈召回舟山,让他负责训练新兵。1651 年秋,清军进攻舟山,他们妄想用高官厚禄收买张煌言。张煌言在拒降信《复田提督雄张镇杰王道尔禄书》中,痛斥了田雄、张杰、王尔禄等人的变节行为,明确表示自己要像文天祥那样以身殉国,决不

投降。张名振、张煌言根据当时的地形、军事形势,决定以攻为守,二张率领主力北上直捣吴淞,大败清兵于崇明岛。正准备攻打吴淞时,传来了不幸的消息:舟山失守,全体将士英勇战死。文武百官有的自焚殉国,有的被执不屈而死。舟山保卫战表现了抗清义军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1652 年,张名振、张煌言率军北上。1653 年冬,与李定国的农民起义军相配合,攻取了崇明岛作为进退守城的据点。1654 年初,抗清义军沿江而上, 直抵镇江,驻军金山脚下。张名振、张煌言偕同将士,登上金山,西望南京, 遥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三军素缟,共同起誓,抗清到底。由于永历政权的内讧,浙东义军兵力不足,不久,张煌言只好率部回到崇明岛。1654 年, 在郑成功的协助下,张名振、张煌言再次进军长江。郑成功两万人马进攻镇江,张煌言领导的义军进攻南京,由于攻镇江的部队失利败退,进抵南京郊外燕子矶的义军势孤无援,被迫撤退。1655 年张名振病逝,领导义军的重任就落到张煌言一个人身上。桂王永历十三年(1659)五月,郑成功领精兵 17 万再度北上,直趋长江口。这次联合行动,收复了广德、池州、宁国、太平、徽州、无为、和州等 4 府、3 州和 22 县,“光复三十名城”。水陆军增加了万余人,一时军威大振。抗清志士深受鼓舞,江西、湖北、河南、山东等省又纷纷竖起抗清旗帜。清朝统治者极度震恐,清顺治帝已打算“御驾亲征”。就在这大好形势下,郑军遭到清兵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郑成功仓猝撤军, 退回福建。清军封锁长江下游,又从上游顺流东下,把张煌言义军围困在江心。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义军几乎全军覆没。张煌言杀出重围,带着一个僮仆和下级军官,跋涉两千多里,历尽千辛万苦返回浙东。

三次进军长江都遭到严重挫折,但并没有动摇张煌言的抗清斗志。他在

《北征得失纪略》中总结了成败的经验教训,指出失败的原因不在什么“天意”,而在于“人事不齐”。

1661 年,张煌言又组织了一支抗清队伍。1664 年,张煌言的一个旧部阮春雷在福建东蚶和长腰岛计划攻打福宁(今霞浦),张煌言率领部队前往共同作战。由于阮的部下有人叛变,加上清军兵力上的优势,三月中旬,三都湾一场水战,义军战败,损失殆尽。

时止于此,大陆的抗清力量基本复灭,在台湾的郑成功又病死。张煌言决定分散隐蔽,积蓄力量,伺机再起,但不久被俘,押到宁波。浙江提督张杰劝他投降,张煌言斩钉截铁地回答说:“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今日但求一死而已!”在押送到杭州的船上,一天夜半,有个看守他的差役忽然低声唱起“苏武牧羊”的歌曲来,张煌言情不自禁扣舷和唱,并对差役说: “你也是一个有心人啊!我已决心一死报国,请你放心吧!”

张煌言被押到杭州,清浙总督赵廷臣假惺惺地优礼相待,并唆使一些汉奸来劝张煌言投降,张煌言在囚牢的墙壁上愤怒地写下了《放歌》一诗,以表明自己誓死不投降的决心和意志。诗中写道:

“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予之浩气兮化为风霆,余之精魂兮化为日星,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

康熙三年(1664 年)九月七日,张煌言来到刑场,望着钱塘江上的夹岸青山,痛惜道:“大好河山,竟使沾染腥羶!”于是向监斩的书吏索纸笔, 口占绝命诗一首:“我年适五九(即四十五岁),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 成仁万事毕。”然后端坐在地上英勇就义。

(赵崇伦)

三、国难当头 何言家私

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之久,究其历久不衰的原因,并不是说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没有经历内忧外患的冲击。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战乱、数度分合的民族。但是由于我们民族的智慧、勇敢、不怕艰难困苦,尤其是强烈的爱国热情、历史使命感,鼓舞着千百万炎黄子孙,置个人的身家性命于度外,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惜倾家以保国。才使中华民族战胜一次次内忧外患,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捐资为国不为官

——卜式

汉武帝时,有一个屡捐家财以助国用的人,名叫卜式,河南(今河南洛阳)畜牧主出身,生年不详。

卜式以牧羊起家,成为豪富。当时,朝廷因与匈奴长期战事而耗资过多, 财政拮据。他出于对国家安危的关心而慷慨解囊,上书朝廷,愿捐家财之半以作军用。问其所欲,则谓一不愿为官,二无冤情可申。只是觉得匈奴犯边, 能出人者宜出人,能出钱者当出钱。才能靖边安国。连当朝的丞相公孙弘都觉得此举难以理解。

后来,潼关以东发生特大水灾,他又捐出 20 万钱,以救济灾区人民。武帝嘉其言行,拜为中郎,赏以重金。也是要鼓励其他富商大贾捐资助

国。卜式把赏金又全部上交府库以充国用。虽然在朝为官,他仍然穿着布衣, 在上林苑牧羊。后来,汉武帝试着让他做缑式(今河南偃师东南)令,又迁成帛(今河南荥阳)令,结果干得还不错。越相吕嘉叛乱时他已为齐王太傅, 上书请率子男及齐之善战者与叛军决一死战。帝为所动,封为关内侯,官御史大夫。

匈奴未灭 无以家为

——霍去病

西汉初年,汉高祖及文帝、景帝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 生活富足。而北部边疆的匈奴贵族时刻窥视汉的边境,掠夺北部边郡,抢走人口和牲畜,践踏庄稼。汉武帝多次用兵讨伐,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他们仍不断侵扰边境,汉武帝决定给匈奴以致命打击。卫青和霍去病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著名将领。

霍去病,河东平阳人。生于公元前 140 年,卒于前 117 年。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的儿子。霍去病出身富贵,不愁功名利禄,然而他并不贪图荣华富贵,从小立下大志,决心报效国家。当他还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时,就跟随卫青参加了扫除边患的战争,表现很突出,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封他为侍中。但是霍去病不留恋宫廷生活,他要为民出力,再次跟随卫青征伐匈奴。

年仅 18 岁的霍去病勇敢、善骑射,是个校刷。他带领 800 名壮士,组成一个小队,去找匈奴部队。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有瞧见匈奴兵士。别的寻找匈奴的队伍都返回大营,而他们一直赶了几百里路,远远望见匈奴的军营。他们偷偷地绕道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逢,猛一下冲了进去。

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两个。汉军宛如天兵突降,匈奴兵卒不及防,又没了头儿,四处奔逃。800 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两千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卫青在大营里正着急,只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后面的兵士还押了两个俘虏回来。后来一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的还是单于爷爷一辈的王。18 岁的霍去病这一次战斗,逮住了匈奴两个将官,这功劳可真不小。也显示了他的卓越军事才能。战斗结束,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反击匈奴的第二次大战役开始。霍

去病被提拔为瞟骑将军,率 1 万多骑兵进军河西一带,获得重大胜利。他所率领的军队,出陇西,越焉克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西进,进人匈奴境内千余里,大获全胜,杀匈奴将士 8 千余人,并且缴获了休后王的祭天金人。同年夏天,再次出击匈奴。霍去病、公孙敖各率一路大军,从北地(今甘肃庆阳)出发,向西北行进,渡过黄河以后,进人沙漠地带。由于风沙扑面, 气候炎热,很多士兵干渴至死。公孙敖的军队为风沙所迷,与霍去病的军队失去联系。此时大军是进是退,莫衷一是。但霍去病断然决定,继续行军。首先占领武威,然后过居延,兵锋南转,直指祁连山。这次追击取得了辉煌战果。俘虏敌军 2,500 人,其中包括匈奴的 5 个王,及单于的妻子、王子、相国、将军等人,消灭敌人共 3 万多人。汉武帝听到这一消息,大为高兴,

封霍去病为 5 千户侯,并且派人到前线犒劳军队。皇帝的御酒送到酒泉,霍去病想到由于长途跋涉,多次追击拚杀,汉军有十分之三的将士身埋黄沙。于是下令把御酒倒入泉水中,与将士们同饮,共庆胜利。

经过第二次战役,匈奴贵族受到严重挫折,在汉军压力之下,其内部日益不稳。匈奴要把负有失去河西之责的浑邪王等人治罪,浑邪王等决意投归汉朝。并且与边境的汉军取得了联系(与将军李息取得联系)。将军李息得到消息后,报告了西汉朝廷。汉武帝与大臣们商量对策,认为浑邪王可能是诈降,应付这个局面非骠骑将军霍去病莫属。因为他机智多谋,与匈奴长期接触熟悉情况。为防不测,他率军前往。霍去病渡过黄河后,遥遥看到浑邪王所率匈奴的大军。这时浑邪王的一些偏将看到霍去病带军而来,不想归顺的纷纷逃跑,匈奴军大乱。若此时汉军出击消灭这支匈奴军队是轻而易举的。然而匈奴军是来归顺的,不能不讲信义,滥杀无辜。若坐视不管,势必造成匈奴军溃逃,前功尽弃。此时霍去病无暇顾及个人安危,单骑驰入匈奴军中, 与浑邪王相见。此时浑邪王在犹豫,霍去病劝其当机立断,击杀不肯归顺的一部分匈奴将卒,保护浑邪王到达长安。

匈奴军虽然遭到沉重打击,他们仍不甘心失败,再次侵扰边境,攻入右北平、定襄,大肆杀掠而去。为了彻底扫除边患,西汉政权决定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战争。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能越过沙漠远征的错误心理,卫青、霍去病决定远征。霍去病主动要求攻打匈奴单于的军队,决心与单于一决胜负。根据匈奴俘虏的供词,说单于在东面,霍去病要求从东路出击。汉武帝元狩四年(119 年),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统帅 5 万骑兵,另外还组织了随军马匹 4 万,步兵和转运辎重者几十万,一起配合行动。这时匈奴单于听从降将赵信的计谋,移军漠北,严阵以待,准备乘汉军疲惫,一鼓全歼。双方都摆出了决战的态势。

霍去病率东路汉军出代郡,深入 1 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霍去病

的骑兵,奋勇冲杀,连续作战,歼灭了左贤王的精锐,俘获了匈奴 3 个小王

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 13 人。左贤王和手下一部分将官,狼狈败逃。霍去病率军追歼,直抵狼居胥山,才胜利回师。

卫青率西路汉军出定襄,出塞 1 千多里,与匈奴单于主力相遇。卫青立

即将战车“自环为营”并指挥 5 千骑兵向匈奴战阵冲锋。匈奴的 1 万骑兵也立即猛扑过来。双方激战到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错杂,不辨彼此,继续拼杀搏斗。这时,卫青派出两支轻骑,分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匈奴单于。匈奴单于急忙率几百骑兵,冲出汉军包围,飞驰逃走。匈奴军队,全军溃散。卫青派轻骑连夜追赶匈奴单于,没有赶上,卫青的主力部队也乘胜追杀,到达赵信城,屯留一天,烧光匈奴储粮,凯旋而归。汉武帝加封有功的将士,令卫青与霍去病共掌大司马之职,担负全国军事重任。

经过几次大战役,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气大损。从此,匈奴贵族很难再牧马中原。他们远迁北方,汉朝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军事威胁。由于战功显著,汉武帝曾要为他营建府居,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霍去病的功绩不仅仅是军事方面。他兵出陇西,取得河西走廊一带,设置酒泉、武威、郭煌三郡,为巩固西汉的西北边境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排除了障碍。与此同时,又在河西走廊一带实行屯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可惜这位战功赫赫、威名远震的将领,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因病亡故,时年仅 24 岁。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最年轻的军事活动家。他那“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豪言壮语永远激励着人们去保卫国家,保卫民族。

财色难动节比苏武

——耿恭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生年不详。东汉明帝时任戊己校尉。因北匈奴犯边派驻疏勒(今新疆喀什),遭到北匈奴的围攻。粮尽后煮革以充饥,与部众一起坚守不屈。表现出戍边将士不畏艰难、赤心报国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尤其可佳的是,北匈奴单于许以白屋王、妻以美女,屡次劝耿恭归降。但耿恭一腔爱国热血,满怀报国之志,早已把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蔑视钱财美女,把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一己的私利之上。他不为匈奴人的诱惑所动,诱杀了敌使,发誓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 与城池共存亡。次年汉军来援时仅存 26 人,合兵后且战且行,生还者仅 13 人。中郎将郑众说他于万死之中杀敌成百上千,卒全忠勇、志节高尚,宜授显爵以为将帅楷模。拜为骑尉,时人称他“节过苏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末大臣。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 1236 年,卒于 1283 年。这是南宋王朝封建统治极端腐朽,广大劳动人民处境十分困苦时代。蒙古贵族的军队越过黄河南下,而南宋的大小官僚, 不顾人民死活,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文天祥自幼在家乡读书,其父亲知识广搏,老师欧阳守道品行高尚,这两个人对文天祥影响较大。再加上复杂动乱的环境,使文天祥从小就有了救

国的抱负。有一次,他在县里一处祠庙中见到庐陵名人欧阳修、胡铨、杨邦义的遗像,听说了他们的事迹,非常仰慕,说“我将来的名字若不与他们在一起,就不是大丈夫。”21 岁那年,他去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上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对改革政治的各种主张,中了状元。

1259 年,蒙占军队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临安受到威胁,宦官董宋臣叫嚷要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主张逃跑。文天祥上书宋理宗,表示反对,并要求杀死董宋臣等败类,以安民心。垂死的南宋王朝当然是不会理睬的。

在政治腐败的南宋朝廷中,文天祥可称是一个不畏权贵、刚正廉洁的人。1270 年他敢于谴责奸相贾似道,就是一个事例。贾似道身居相位,权高势重, 连皇帝都怕他三分。襄阳被困日久,他封锁消息,不告诉皇帝。朝廷大臣怕得罪贾似道,也不敢走漏风声。有一天,宋度宗忽然问他:“襄阳被困三年了,怎么办?”贾似道反问:“陛下听谁说的?”宋度宗说:“刚才有个女嫔说的。”贾似道查明了女嫔的姓名,借故害死了她。象这样残忍的人,没有一点胆量是不敢惹他的。不久,贾似道托病辞官,要挟宋度宗。宋度宗哭哭啼啼,要文天祥起草挽留贾似道的文稿。文天祥不仅没有奉承贾似道,反而义正辞严地谴责他的过失。贾似道大为恼火,指使心腹弹劾文天祥,将文天祥罢了官。

1275 年,元军在安徽芜湖大败宋军,顺流东下,逼近京城临安。由于情况紧急,南宋王朝十分震恐,贾似道被迫出兵。但他不愿作战。派出使者向元军表示投降,遭到元军的拒绝。元军乘胜追击,贾似道逃到扬州。南宋的水陆军事主力全部崩溃,元军逼近临安。天文祥这时担任赣州知州。他在当地招募了 3 万名勇士,决心要保卫临安。有人说他是“驱群羊去斗猛虎”, 文天祥回答说:“我也知道情况确实如此。但是国家危急,竟然没有人起来救亡,这怎么行呢?他上书皇帝,提出了建立方镇的主张,建议把南宋国土分为四镇,每镇设一个都督来统帅。以四镇为据点,同时向元军反攻。敌人四处应付,兵力分散,临安的危险就可以解除。可是,腐朽的南宋王朝已被投降主义者把持朝政,不仅对文天祥四镇屯兵的方略置之不理,反而对他的抗元斗争加以限制和打击。

1276 年的正月,元军已逼近临安东郊,宰相陈宜中逃跑,南宋王朝不得已给文天祥以右丞相的名义,命令他去元营谈判。文天祥到了元营后,无视蒙古贵族的威胁利诱,始终不屈。元军主帅伯颜无可奈何,把他扣留在营中。同年三月,元军进入临安,南宋谢太后率幼帝赵显及百官向元军投降。不久, 谢太后、赵显等被送至大都。10 多天以后,伯颜知道文天祥毫无降意,将他押解大都去。当他被押至京口时,在一个船工的帮助下,乘元兵不备,于深夜逃出,经过许多艰难险阻,到了永嘉。这时,不愿投降的南宋大臣陆秀夫、张世杰在福州立赵昰为帝。文天祥也来到福州,重新组织抗元武装,于 1277 年在江西等地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州县。由于寡不敌众,终于兵败, 退至广东。

1278 年,赵昰病死,陆秀夫、张世杰又立八岁的赵昰为帝,继续打着宋朝的旗帜,驻守在崖山。文天祥驻守在广东潮阳一带,阻击元军。后来遭到张弘范带领的元军的包围,文天祥在海丰附近的五坡岭被俘。

被俘后,张弘范把他押到船上,强迫文天祥写信招降陆秀夫和张世杰, 遭到严辞拒绝。文天祥面对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抱定必死的决心,写下了悲

壮的《过零丁洋》这首著名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9 年,张世杰与元军海战失败。陆秀夫抱着九岁的小皇帝赵昰,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随后,文天祥被押解大都,元丞相孛罗召见文天祥,文天祥长揖不跪, 经打骂、论辩后说:“今日天祥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言!”孛罗准备将他杀死,元世祖忽必烈却多方派人诱降。已投降元军当官的原宋朝状元宰相留梦炎,到狱中作说客,文天祥将留梦炎骂走。亡国皇帝赵显进监去劝诱, 文天祥连声说:“圣驾请回!圣驾请回!”文天祥在狱中小楼上作了许多诗篇,全都充满着“忠肝义胆”的“浩然之气”。他的《正气歌》“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命安足论!”显示了大义凛然的气概和宁死不降的决心。文天祥在狱中被关押了 3 年多,元朝廷唯恐他回去后号召江南遗民反元,始终不肯将他释放。忽必烈亲自出面要他投降元朝,并直接许以宰相的高官,文天祥仍然严辞拒绝。忽必烈决定将他处死。

1283 年初,文天祥被杀。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衣带上系着一篇绝笔自赞,其中最后几句是:“孔日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首《衣带赞》充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马昌武)

四、抗暴反奢 赈饥利民

历史的经验明确地告诉人们:要想国安,必先安民;要想国强,必先民富。“君为轻,民为贵”,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治国的根本。于是,围绕着利民还是害民,展开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斗争。在这场抗暴反奢、赈饥利民的斗争中,“心系百姓,重视农耕”者有之;“宁可贬官,也不刮民”者有之; “以诗言志,功在为民”者有之;“忘躯为民,千古风流”者有之;“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者有之;舍身为民,“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者也有之⋯⋯

心系百姓 重视农耕

——贾思勰

汉唐在中国的科学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而魏晋南北朝近 400 年的科学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继往而开来。这时期战乱频起、山河分裂,但科学文化仍有累累硕果。其足以称道者,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至今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骄傲,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火花。

贾思勰,山东益都人,生卒年不详,曾任高阳(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后回家经营农牧业。他不仅具有广泛的农学知识,而且关心民生、农事,鄙视王公贵族“既饱而后轻食,既暖而后轻民”的行为和思想,推崇“富国以农”的观点,主张重视农耕。北魏永熙二年(533 年)至东魏武定二年(554 年)间,他广泛查阅前人的有关著作,大量搜集民谣、农谚,访问有经验的老农,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写成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农业专著——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一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生物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全书共有 10 卷,92 篇。包括正文和注 11 万多字。它主要记载了自西周以来,特别是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农业生产经验。其中包括谷物、蔬菜、瓜果、林木的栽培(一至五卷);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第六卷);酿酒(第七卷);制酱、制醋、腌腊(第八卷);主食品制造、副食烹调(第九卷)以及黄河流域以外的北方、南方各地,还有国外,各处传入中原的各种作物品种介绍(第十卷)等。它不但集中了古代旱地作物生产经验之大成。而且从中反映了农村生活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贾思勰给这部书起名为《齐民要术》,“齐民”是使人民丰衣足食的意思,“要术”就是重要的方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谋求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方法。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掌握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支客观规律),劳而无获”他譬喻说:“到泉水里去砍伐树木,到高山上去捕捉鱼虾,结果自然只能空手而回,逆风向泼水从、平地向高坡滚球,效果也一定很差。”所以贾思勰特别提醒种作物要充分利用“上时”(最好的时机), 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贾思勰还注意到地理环境不同,同样的作物, 在不同的地区生长情况就不一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如他指出,并州

(现在山西省的太原、大同一带)没有大蒜,从朝歌(现在河南省的淇县) 取来的蒜种,结果种成了“百子蒜”,蒜瓣变得很小。而外地的芜菁移到并州来种,芜菁根变得有碗口那么大。他认为蒜由大变小,芜菁根由小变大, 主要是土质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他的又一重要贡献是搜集和记录了不少民歌和农谚,对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加以总结。如“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回家)”,说地太湿就去翻耕,会使土地板结变硬,不如不翻得好。又如“耕而不劳,不如作暴”,是讲耕了地面不把它平整好,那就等于瞎胡闹。又如“锄头三寸泽(水分)”, 锄头上带有三寸深的水,是说勤锄勤耪,利于保墒的道理。再如:“穄(祭, 糜子)青喉,黍折头”,是讲穄在穗与杆相接的地方,还没有变黄时就得收割;而黍子则要等完全成熟,穗子弯下头时才能收割。《齐民要术》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农谚,十分珍贵。

贾思勰对于选种下了一番调查研究的功夫。仅仅对于谷子的品种,他就列举了 86 种,他对它们的品质、性能都进行了分析。他还指出,播种必须适时,在一般情况下,早播比晚播好。播种稀密的程度,应视作物的品种和土质的肥瘠而有所不同,一般作物合理密植会提高产量,同时他又指出,密植时要留下一定的空间,使作物能够通风、透光,也便于中耕锄草。例如“谷子一尺留一棵”,种瓜应考虑到摘瓜的运输道及其多蔓的情况等。这些都是极可贵的经验总结。在施肥方面,他肯定绿肥的肥效与腐熟的粪便相等。绿肥能起改良土壤使薄地变肥的作用。且种植绿肥时,以豆类植物为宜。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战国时期对绿肥有初步的认识,但贾思勰对绿肥的使用和培植又作了系统的和重要的发展。此外,他又主张用颓坏的土墙作肥料,这个办法现在农村里还有人使用。

他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经常访问农民,向他们学习生产经验,还亲自做实验。贾思勰自己养过 200 头牛,因饲料不够,饿死大半。后来他又养一群羊,准备了充分的饲料,羊还是死了不少。最后他去请教一位养羊的能手, 才知道饲料随便扔在羊圈里,羊的屎尿都撒在上面,羊不肯吃,因此饿死了。贾思勰参观了那位养羊能手的羊圈,学得一套养羊的经验,自己才养好羊。这件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贯穿于《齐民要术》这部书中的重实践、反对空洞理论的精神,就是它的具体体现。

贾思勰具有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观察分析的能力。既重视前人的经验,更重视运用这些经验,在实践中加以鉴别。如《汜胜之书》谈到黍子要种得比禾稀一点。而贾思勰从实践中了解到,稀植的黍子谷粒不饱满,米色较黄;而密植的虽棵小些,但谷粒匀称饱满,米色较白。因此,他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改正了《汜胜之书》的说法,作出了黍子密植为好的正确结论。

总之,《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科学的专门著作, 它不仅对当代起过作用,而且对后代的农业生产也有巨大影响。1020 年,北宋政府曾刻印了《齐民要术》发给各地的“劝农使”,一般群众知道后也争相传抄。历代农学家编写的农书,如元朝的《农桑辑要》、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清时的《授时通考》等,无不注意吸收《齐民要术》的精华。直到今天,《齐民要术》仍是我们研究农业科学史的宝贵材料,占有很高的地位。在国外,特别在日本影响很大。《齐民要术》中引用过上古以来的有关书籍 150 多种,其中的一些书早已失传。因此,《齐民要术》就显得更为宝贵。如西汉的《汜胜之书》;东汉的《四民月令》等,赖

此书而保存了部分内容。因此,它是世界农业科学著作中的一部珍贵典籍。

宁可贬官 也不刮民

——元结

元结是唐朝官吏、文学家。他宁可自己受贬官的处分、也不肯执行勒索州民的命令,是封建统治阶级成员中的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反暴抗奢、赈饥利民精神的有识之士。

元结,字次山。号漫郎、聱叟。又号猗玗子,河南洛阳人。生于 719 年, 卒于 772 年。玄宗天宝十二年(753 年)进士。他本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时,推行汉化政策,提倡鲜卑贵族改姓汉姓,故改姓元。

元结处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出生的 719 年是玄宗开元七年,正是唐

朝最强盛的时期——开元盛世。他中进士的 753 年,正是玄宗骄奢淫逸,朝政日趋腐败、危机四伏的时候,即安禄山反于范阳的前二年。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中,他亲眼目睹了人民惨遭的战乱之苦,听到了人民渴望安居乐业的强烈呼声。所有这一切,都使他深深体会到了“君为轻,民为贵”,“民是国之邦本”的道理。可以说,元结反暴抗奢、赈饥利民的思想,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

元结的父亲元延祖也是一个具有爱国精神的有识之士。他在元结小时候就对元结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对元结很有影响。天宝十四年(755 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反于范阳后,其父元延祖对他说: “你要为国效劳,不可自安山林。”元结勇当国难,招集义军,投入了抵抗史思明的战斗,正是在其父的这种敦促下进行的。

为了讨伐史思明,元结曾两次招集义军。第一次是在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招集义军赴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次年应征入朝,指陈时弊,升为右金吾兵曹参军。不久,他又在唐、邓、汝、蔡四州招集义军,抵抗史思明。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特别是在讨伐史思明的斗争中,元结也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如上元二年(761 年),他任山南道(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节度参谋,守卫泌阳(今河南唐河),就保住了 15 个城池。

元结的突出政绩是为官爱民。他廉洁奉公、体察民情的精神深得民心。代宗广德元年(763 年),元结任道州(今河南道县)刺史。当时,由

于连年战乱,国库匮乏,上司明令要增收捐税。更有一些贪官污吏借机大肆搜乱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元结不仅没有借机勒索州民,而且连明令增收的捐税也没有增收。这是要冒贬官的风险的。他不仅没有增收赋税,而且还招抚流亡、赈济贫民,维护了百姓的利益。这种廉洁奉公、爱民如子的精神很受人民赞扬,因此,他的“宁愿受贬官的处分,也不执行勒索州民的命令”的事迹也很快流传开来。

大历三年(768 年),元结授容管(今广西境内)经略史。当时,由于民不聊生,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岭南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发生了骚乱。面对此况,他认为,“乱”不在百姓不安本分,而是因为聊无生计所致。“剿”只能加深百姓的苦难,愈剿愈乱,不解决根本问题。要治本,就必然“抚”。他力排众议,坚决地采取了“抚”的政策。他为了抚慰百姓和边民,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了骚乱的岭南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结果,在短短几个月

内就恢复了 8 个州的秩序。

元结还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上,对反对浮艳作风,主张文学的任务是“道达情性”、“救世劝俗”。要能“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谏之流”。故其诗多有同情人民、批判现实的精神。如《悯荒诗》、《去乡悲》、《农臣怨》等。《春陵行》中有:“朝餐是草根,暮食仍衣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之句,表达了他对战乱之后的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斥责了官吏的严刑苛敛,深受杜甫赞赏。其杂文尤为犀利,如《正论》、《说楚王赋》、《时议》、《哀丘作》、《道州刺史厅事记》等,抨击了腐朽政治,暴露了黑暗现实。其诗文上承谢灵运, 下启柳宗元,对古文运动颇有影响。

元结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特别是他处于腐化之风盛行的时代,却能够身处浊世而独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知人疾苦 造福黎民

——李皋

李皋,字子兰,唐宗室,生于 733 年,卒于 792 年。少补左司御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752 年)嗣封曹王。授都水使者,三迁至秘书少监。《新唐书》卷八十谓李皋“事母太妃郑以孝闻”,“上元初旱歉,皋禄不足养, 请补外,不许,乃故抵轻法,贬温州长史,俄摄州事”。恰值州境歉收,民大饥。当时官廪有粟数十万石,李皋欲开仓赈饥,人谓需有诏方可行事。李皋说:“人日不再食且死,可俟命后发哉?苟杀我而活众,其利大矣!”于是“开仓尽散之”(《旧唐书》卷一三一)。事毕,李皋以擅贷自劾,天子闻而嘉之,进少府监。

德宗建中六年(780 年),李皋任湖南观察使,前使辛京杲贪虐,逼致驻守武冈的部将王国良反叛。时荆、黔、洪、桂兵共讨之,联岁不能下。李皋到任后,遗书抚之,言辞恳切并晓以利害,王国良且喜且畏,答应归降, 但“内尚首鼠”。李皋大义不惧,单骑入王国良垒中,大呼其军曰:“有识曹王呼?乃我也。来受良降,良今安在?”于是一军惊愕,不敢动,王国良乃出降,李皋执其手,约为兄弟。

德宗建中三年(782 年),李希烈反叛,李皋以江西节度使挥师讨伐, 破之。史载“凡战大小三十二,取州、县二十,斩首三万三千,禽生万六千, 未尝败。师所过,不敢伐桑枣、践禾稼”(《新唐书》卷八十)。

李皋于贞元初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等职。江陵东北古堤傍有废田,夏雨时泛滥成灾。李皋发民工修好堤防,得良田 5 千顷。又见民俗不井而饮, 泽塘水脏易病,乃合钱开井,改善饮水条件。

史载“皋性勤俭,能知人疾苦。参听微隐,尽得吏下短长,其赏罚必信。所至常平物估,豪举不得擅其利⋯⋯有所造作,皆用省而利长。以物遗人, 必自视衡量,库帛皆印署,以杜吏谩”(《新唐书》卷八十)。如此看来, 李皋虽出身皇族,的确是一位体恤民情、为政清廉的好官。

唯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

——白居易

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一样蜚声四海、映照古今的唐朝三大著名诗人之一。他不仅以自己那如椽之笔,为中国文学史抒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更以自己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为民众呐喊奔走,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英名。

白居易,字乐天,生于 772 年,卒于 846 年,原籍太原。他一生历经代

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 8 个朝代,在宦海中几次沉浮,曾任县尉,左拾遗。因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秘书监,河南尹,太子少傅, 刑部尚书等职。后半生长期居住洛阳龙门香山,以行善饮酒吟诗为乐,自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生活的时期,正是李唐统治走下坡路的时候。“安史之乱”以后, 藩镇势力逐日扩展,相对地削弱了皇帝的统治权力。藩镇多以土地传给子孙或其部将,将在盘距的区域内肆意剥削和压榨人民。代表中央统治政权的皇帝,便借“解救民困”的理由,兴兵讨伐,以致形成了混乱局面,严重地破坏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 亦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但吃苦头的总是老百姓。白居易同情劳动人民,不畏权势、直言指斥时弊。决定了他官场上的失意。从而也奠定了他在古代诗人行列中的伟大而崇高的地位。

作为封建士大夫,他的政治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他提出的最基本的主张,就是发展农业生产,认为农业生产是“斯人之性命系焉,国之贫富属焉”(《策林十九》卷四十六)。故尔特别重视农民,提出“诫厚敛”、“去杂税”、“均贫富”、“禁兼并”以保障人民生活安定,专心从事生产, 才能国用丰足。

白居易于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宪宗元和三年(808 年),授左拾遗。职务主要是“供奉讽谏”,对朝政如有意见,可以随时上奏。遇大事,也可以廷诤。白居易对左拾遗的工作很感兴趣,他认为自己“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可以通过皇帝得到实现,所以在就职之初,便向皇帝表示了决心。他说: “倘陛下言动之际,诏令之间,小有遗阙,稍关损益,臣必密陈听见,潜献听闻。”

白居易在人朝以后,即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努力,和宦官、旧官僚集团展开了不妥协的斗争。

当时政府办理“和籴”。本应是“官出钱,民出谷,两和商量,然后交易”。可是长安附近的和籴,逐渐形成“强卖”。一些贪官污吏从中渔利, 假借公事以勒索农民。他们可以派定“户人”,规定日期,苟有缓粜的人, 便“追提鞭挞”,这些情况,白居易都是亲眼看见和亲身经历过的,他深有感慨地说:“臣久处村闾,曾为和籴之户,亲被迫蹙,实不堪命。臣近为畿尉,曾领和籴之司,亲迫鞭挞,所不忍睹”。白居易不仅上疏反对并且还提出了改善的两个方案:第一是有司“开场自籴”,把价格定得比当时行价稍高一点,农民自然乐于出粜,这样可以免除前弊。第二是折籴。折籴就是把青苗税钱,折收粮食,不令农民缴纳现钱,这样可以减少农民在“卖粮换钱” 过程中所受的损失。但未被皇帝采纳。

元和五年(809 年)初,南方大旱,受灾面积很广。江淮等七地,灾情十分惨重,人民陷于饥谨。三月,长安城附近也大旱起来,农民衣食困难已极。但官府豪家,依然是催租逼税。皇帝国久旱“欲降德音,白居易即上疏请求“减收租税”以“实惠及人”。可是,当减免租税的“德音”传到乡村

的时候,大多数农民在官吏威逼下已“典桑买地“地缴纳了租税。诗人通过

《杜陵叟》诗描述了农民们的不幸遭遇:“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中口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与此同时,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的生活,则是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在《轻肥》中写道:“樽罍溢九醖,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鲙切天池鳞”、“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白居易不仅仅关心农民的疾苦,更以自己的赤诚,对关系到国家生死攸关的问题犯颜请谏,对那些贪暴不法的贵族、官僚、宦官进行严厉劾评。

淮南节度使王锷,入朝后,便以大量财物进奉给皇帝,并贿赂宦官,企图求做宰相。白居易素知其人,如果他做了宰相,天下将何以堪,乃上疏坚决反对。诗人有力的揭发了王锷的卑污行为,了说:“臣又闻王锷在镇日, 不恤雕残,唯务差锐。淮南百姓日夜无憀。五年诛求,百计侵剥。钱物既足, 部领入朝,号为羡余,亲自进奉,凡有耳者,无不知之。今若授同平章事, 臣恐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宰相也”(《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卷十一)。白居易的意见是尖锐的,皇帝不能不有所顾忌,因而王锷就没有做成宰相。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贪官污吏是如何地痛恨,从而也表现了诗人不畏强暴的精神。

白居易任左拾遗 3 年。这 3 年的谏官生活,表现他坚韧的斗争精神。他除了在政治上直接提出正面的意见外,还写下了几百首脍灸人口的诗篇。他写诗的目的,是要反映现实和改造现实。因而,他的诗歌里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都深刻表现着生活中的矛盾与斗争。

唐代宦官专横无忌,欺压人民的罪恶行为层出不穷。诗人特别痛恨宦官, 在《卖炭翁》诗里,塑造了一个宦官欺凌农民的真实形象,通过卖炭老人的不幸遭遇,反映出宦官的残暴: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卖炭翁》

在《官牛》诗里,通过官牛驶车载沙铺道的事实,对尸位素餐的右丞相, 作了极其锋锐的讽刺。对旧官僚们“灯红酒绿,缓歌漫舞”的生活,诗人更是痛恨。在《歌舞》一诗里,他把官僚们的丑态揭露无遗: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门车马客,红灯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白居易以诗歌作为斗争的武器,把官僚统治集团的丑恶行径暴露于字里行间,把关心人民疾苦的一腔热血倾注于笔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诗篇。

由于时代、社会制度、阶级出身的关系,白居易同情人民是有一定限度的。但作为封建阶级的中小官僚,他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英勇无畏,犯颜上疏,和当时统治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实属难得可贵。

以诗言志 功在为民

——王禹偁

王禹偁,字元之,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黄州。954 年出生在济州巨野

(今山东巨野县)一个农民家庭里。卒于 1001 年。他活动的时代,是北宋建

国之初的 40 多年。由于生当时宋室初建,自感时清任重,很想依据儒家的一套理想化的政治蓝图,干一番事业:“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群望尧舜,学业根孔姬。自为志得行,功业如皋夔(《吾志》)。然而,因循现状的政避和忌忠直、喜谗媚的官场,却使他的主观愿望多次碰壁。由此而生牢骚和愤慨,也时而陷入思想矛盾中。不过,他始终尽职国事和关怀人民。倔强的性格,使他对政治打击没有表示屈服,所谓“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三黜赋》。其在政治上这种进取精神和积极态度,正是他在文学上所以能坚持优良传统的重要原因。他诗法白居易,后来更有意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代表了他对杜、白的尊崇。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卓有实绩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前驱者,而且还是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胸怀报国大志的封建文人。

王禹偁出身寒微,《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他在《蔬食示舍弟禹圭》中也说“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不过,他还是有条件读书应举的。他少小曾经“耕桑都不事,园井未曾窥”,专心致志地读书于乡里,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和写作诗赋的严格训练。后来回忆说:“余总角之岁,就学于乡先生,授经之外,日诵律诗一章。”(《孟水部诗集序》)《谪居感事》诗有云:“收萤秋不倦,刻鹄夜忘疲,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这反映了他少年的勤奋好学。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少年时就表现了一定的文学才华。据说一次济州从事毕士安(真宗时位至宰相)写了“鹦鹉能言宁比凤”一句,命诸子作对, 没有人能答,王禹偁适巧送面粉到州衙,应声答曰:“蜘蛛虽巧不如蚕”, 毕士安赞叹曰:“子经伦满腹,将且名世矣!”《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四)

983 年,他得中进士,授成武(今山东成武)主簿,故《成武县志》有“释褐来成武,初官且自强”之句。次年,授大理评事移知长洲县(治所在今苏州市)。他刚一到任,就采取措施,笃于政务。并“鸠敛民疾,评议政体”,提出了若干改革议案(《长洲县令厅记》)。不过,他感到县令的地位难以有大的建树,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他希望能得大用,“何当升大用, 吾道始辉光?”(《寄主客安员外十韵》)公务之暇,他常与友人探幽访胜, 诗赋唱和,人多传诵。宋太宗赵光义听到他的文名,召试中书,王禹偁奏篇称旨,擢右拾遗直史馆。他受宠若惊,献《端拱箴》寄寓规讽,希望太宗做一个勤政恤民的圣君,其时正是端拱元年(988 年)。当年辽兵攻取涿州等地,北境骚动,他曾写对雪诗,感叹时事。写大雪酷寒,自身全家团聚,安居帝京,而北方军民深受战伐摇役之苦,痛感自己未能为富民安边尽责。真切地展现了诗人关切国事、同情人民的博大襟怀。次年上《御戎十策》,主张聚合兵力,加重将权,以抵御侵扰。三月,太宗曾命他当面赋诗,又博得赞赏,被升为左司马谏知制诰。因京郊天旱,民饥可忧,他于是上疏请削减百官奉禄,以轻民负。此期,他确乎踌躇满志,仕途扶摇直上。但由于他是非分明,刚直耿介的性格,秉公办案,严格执法,触怒了皇帝。朝中庸俗官僚乘机谗言,终于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逼使。

商州地处荒僻,加之夏旱秋潦,居民生计艰难。他是携家到任,境况也

颇凄苦:“山城已僻陋,旅舍甚从脞,夏旱麦禾死,春霜花木挫,吾亲极衰老,吾命何坎坷,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七夕》)这是初到商州的真实记录。结合自身的遭遇,他深切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于是怀着深深的同情,写下了《感流亡》、《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祜》、《竹醚》、《乌啄疮驴歌》等富有人民性的诗篇。《感流亡》描写了一个农家的流离失所。满面愁苦的农夫,扶持着苍颜白发的双亲,提携三个幼儿来到檐前歇脚。他们逃荒在外,饥寒交加,孩子的妈妈不久前被饥饿夺走了生命,余下的鳏夫和老少,更加无路可走。这诗用白描、对话和戏剧式场景,构成了一幅荒年流民图,是富有典型意义的。商州属邑丰阳、上津一带,多“深山穷谷,不通辙迹”,那里的农民还习惯刀耕火种,王禹偁写了一组具有民歌风味的《畲田调》,反映了山农质朴的劳动生活。自 991 年 9 月到 993 年 4 月近两年的

谪居,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多达 160 韵的《谪居感事》,就是这时期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诗。

993 年,他才被召还京师,拜右正言直史馆。后任礼部员外郎知制诰,

995 年拜翰林学士。这期间,他写《对雪示嘉祜》一诗自责。诗人认为居官取俸,受百姓供养,就应替百姓办事,像他现在那样颂奉权贵、保官保命, 那何异于鼠窃苟偷。诗人严于律己,自我解剖的精神和发自肺腑、痛切肌肤的语言,赢得感人的艺术效果。他的这次到京,虽不像头次抱那样多的政治幻想,但他耿直敢言的性格并没有变。995 年 4 月,因皇嫂孝章皇后丧礼, 他又上疏论谏,被责以“讪谤”再度被贬,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次年十二月移任扬州,他一到任即忙于积案、讼狱、水利等公务的措置,所谓“堆案有留事,听歌无欢声。胥徒费簿领,使客烦送迎,狴牢未空歇,堰埭劳修营。”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关博士同年殿省柳丞》)他时时关心着人民的疾苦,如(《扬州池亭即事》)诗:“民瘼不能治,恻隐情悲酸。”这种念念不忘忧民的精神,同杜甫的“穷年忧黎元”、白居易的“不能救治生民病,即须先濯尘土缨”,是同样真挚动人的。997 年春,太宗病死,真宗赵恒嗣位,五月召求直言。他即上疏,陈奏五条政见:一、谨边防,通盟好, 使辇运之民,有所休息;二、减冗兵,并冗吏,使山泽之利,稍流于下;三、艰难选举,使入官不滥;四、沙汰僧尼,使疲民无耗;五、亲大臣,远小人。这些意见大都切中时弊,尤其加强边防、减并冗兵冗吏、缩减财政开支等项, 可说是此后几十年范仲淹等进步政治家改革主张的先导,表明王禹偁是富有政治远见的。奏疏上达后,他就被召回朝廷,复知制诰,不久参与修《太祖实录》,敢于直书其事。但是他这次还朝,更加不受信任。不久,就因遭受权重一时的宰相张齐贤和李沉疑忌,于是年除夕被贬,出知黄州。

新皇帝上台,自身内迁,他的确很想乘时有所作为,不料竟毫无理由地第三次遭受贬逐。对此,他愤慨异常,临离京都写下《出守黄州上史馆相公》,以“未甘便葬江鱼腹,敢向台阶请罪名”明志。由于他的多次进取受挫,不免颓唐寡欢,经常以诗酒琴棋消忧解愤。于 1001 年一病而逝,享年 48 岁。王禹偁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心里时刻想着人民。他一生三次进取,次次

为民请命,“穷年忧黎民,救治生民病。”他严格执法,不徇私情,“事上不曲邪,居下不谄佞,见善若己有,嫉恶过仇雠。”他遇事敢言,实事求是, 表现了一个处处以国事为重、时时以人民为本的政治态度。虽三次贬为地方官,但他为官清正无私,勤政恤民。并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文,且“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他提出了“薄天下之赋,休天下之兵,息天下之役”的呼

吁。由于社会的原因,他的抱负没能实现,但他一腔热血为国为民,值得称颂。

忘躯为民 千古风流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人。生于 1037

年,卒于 1101 年。他是北宋时期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不仅文学成就蜚然,而且在为政期间,殚精竭虑,处处为民,堪称千古风流。苏门弟子陈师道诗谓: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

苏轼生长在一个很深的文化教养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聪明勤奋,博览群书,关心现实,儿童时代就已经有志于治理国家。嘉祐元年, 苏轼 22 岁进士及第,名列前茅,但因母亲病故,没有出任。嘉祐六年,通过制科考试,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轼守制期间,朝政发生变化,英宗病死,新皇帝神宗赵顼登位。神宗很想有所作为,擢用有志改革的王安石入参大政。王安石设置机构,经划变法事项,于不长的时间内,以很大的魄力,次第推行新法,希图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苏轼虽怀有以身许国的壮志,奏章中针砭现实,倡言兴革。但其思想同王安石存在很大分歧, 有些甚至是背道而驰,于是接连两次上书,全盘反对变法方案。由于新皇帝兴革劲头十足,苏轼的意见自然不被采纳,又不能忍受卑鄙的朝官的诬陷便请求离开京城。他历任杭州通判和密、徐、湖三洲地方长官。元丰三年(1079 年),御使何正臣、舒亶等借口苏轼反对新法,摘引他的诗文,罗织罪状, 欲置之死地。苏轼被捕,送进了御史台(乌台)狱中,受到凌辱和迫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由于他们不得人心,又遭到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 苏轼被释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神宗去世,苏轼被召还朝,一再升迁, 官至翰林学士。当时旧党执政,尽废新法;苏轼则主张对它“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辩试馆策问札子》),因而引起司马光等的不满,加上受到洛党攻击,不容于朝,又出知杭、扬地。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 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不断受到攻击,当年由富庶的扬州调往临近边防的定州。翌年, 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远贬岭南的英州,途中再贬。绍圣四年(1097 年)迫害他的官僚们认为打击还不够沉重,又责授苏轼为琼州别驾,把 61 岁的老人流放到更远的海南岛。随后还派人将苏轼赶出官僚,让他一度野外露宿于桃榔林下。直到宋徽宗即位,宣布大赦,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第二年秋天,这个历尽人世磨难的一代英才在常州与世长辞了。

苏轼一生虽命骞运乖,但他经世济民的抱负始终未变,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有一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精神。他对朋友说:“仆虽怀壇于世,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与李公择书》)。他的“尊主” 虽有儒家“愚忠”色彩,但主要还是和治国、爱国联系在一起。

苏轼出任地方官时,虽对变法不免有些牢骚,但不是尽心职守,每到一地,都注意了解民情民隐。熙宁七年九月,他改任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 知州,一入境就发现蝗虫遍野、旱灾严重、民不聊生,而官吏为讨好朝廷, 故意隐瞒灾情。苏轼一面写了奏章,如实反映情况,呼吁朝廷减免赋税;一

面组织百姓生产救灾,还拨出库粮,收养无家可归的儿童。熙宁十年,苏轼奉命移知徐州。到任不久,黄河决口于澶州(河南濮阳),汹涌的洪水呼啸着冲到徐州城下,全城面临淹没的危险。苏轼果断地组织军民抗洪,并动员武卫营官兵冒雨抢修堤坝,苏轼亲临指挥。“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奋战70 余日,洪水始退。

元祐四年三月,苏轼出知杭州。当时浙西六州春潦夏旱,稻田受灾,米价飞涨。苏轼一面连进《奏浙西六州灾伤》状,《相度赈济六州》状,向朝廷报告灾情,一面采取措施救灾。还筹集公款,并献出私囊黄金,设医疗站, 为灾民治病。苏轼看到西湖环境缺乏治理保护,葑田淤积,湖水污染,遂结合救灾,用常平米招募饥民开浚西湖,并亲临指挥,挖葑由于湖中筑成长堤, 贯通南北。堤下种菱,夹岸植树,解决了湖水的淤塞,美化了杭州的环境, “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苏公堤。”

苏轼 61 岁时,再次被贬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儋州当年荒僻异常,居民主要是黎族,“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天侔书》),条件的艰难可以想见。苏轼在朋友的热心帮助下, 自己动手搭了几间茅屋,才仅免露宿。但苏轼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并不戚戚于个人忧患,却能主动地为当地人民做好事,尽义务。他写劝农诗,宣传内地生产知识,纠正海南人民轻视农业的陋习;他启发人们破除迷信,爱惜耕牛,他向黎族人民传播文化知识,培养黎族知识分子;他反对歧视少数民族的偏见,同当时百姓建立了真诚的友谊。

一个伟大诗人,必须是热爱祖国的人,也必须是热爱人民的人,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有可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的真实面貌,给人民以启示和鼓舞。苏轼的诗,历久而不衰,正是因为其诗富有强烈的人民性。苏轼以诗为武器, 抨击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抒发人民的心声,表达人民的愿望,为民而歌。

苏轼不少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农民的艰苦生活,并且揭示了日益严酷地赋役盘剥是造成农民贫苦的重要原因。如黄州时期作的《鱼蛮子》写一家渔民为逃避苛重的剥削长年漂泊水上,双足不践寸土。即使如此,也难保能逃出封建阶级严密的剥削罗网,“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这是何等沉痛的控诉!此外如“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五禽言》); “下马作雪诗,满地鞭棰痕,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之由韵》)等等,都是对重赋伤民一针见血的揭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晚年谪居惠州时所作的《荔枝叹》。这首诗一开头便是“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俗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前三句渲染出一幅尘土飞扬,横尸遍野,有如古战场般凄厉的图景。而如此十万火急的原因,不过是进贡使“宫中美人一破颜”的荔枝龙眼而已,但却使得“惊尘浅血流千载”。这种谄媚取宠,荼毒人民的卑劣行为,激起诗人强烈的愤慨!他希望上天可怜老百姓,不要生出这种稀罕的“尤物”来害人。这种愤激之情,并非仅对历史上进贡荔枝的无情批判,更重要的是对当代贡茶贡花者流的严厉谴责;甚至还指名道姓直斥当朝“名臣”丁谓、蔡襄、钱惟演之流谄媚邀功,残民以逞,似宫妾之爱君,和唐代贡荔枝的李林甫无异,于是发出“至今欲食林甫肉”的呐喊!当时正属绍圣党争之际,诗人一再以文字罹祸,而浩然之气,迄不少衰。

苏轼的诗不仅流露出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厚的同情,更体现出诗人有为他

们纾困解厄的积极愿望与热忱。他遇上漫天大雪,不由地想起村民的饥寒, 写下“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他看到狱中百姓除夕也不得同家人团聚,不禁“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对因贩盐为生而触犯封建法网的百姓流下了同情之泪。苏轼有为人民缓解苦难的心愿,在友人黄实赴两浙任职时,苏轼写了《送黄师是赴两浙宪》,诗篇由赞扬黄实的家世和才干,说到吴越遭受水灾,百姓苦难深重,而官僚们却只顾自己挥霍,不管人民死活,期望他到任后采取措施,解救濒于死亡的百姓。

苏轼一生虽身处逆境,但仍忘躯为民,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

——洪皓

洪皓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官吏。他曾“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 私扣纲米,赈济灾民,被百姓称为“洪佛子”。他被金人扣留 15 年,在金人威逼利诱之下始终坚贞不屈,不亚于汉时苏武。他爱国利民的精神永为后人称道。

洪皓,字光弼,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于 1088 年,卒于 1155 年,

享年 67 岁。徽宗政和五年进士。累任秀州(今浙江嘉兴)司录、赴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等职。

洪皓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他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腐败,贪图安逸享受,大肆在全国各地搜刮民脂民膏和奇花异石,已弄得民不聊生。更加上朝政又被蔡京童贯一伙佞臣把持,朝政日非,人心离散,阶级矛盾异常突出,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徽宗宣和二年(1120 年)十一月,方腊起义于青溪(今浙江淳安);徽宗宣和三年(1121 年), 宋江等人又在郓州(今山东荷泽一带)梁山泊等地点燃了起义烈火。所谓“官逼民反”、“逼上梁山”,正是对这一时代的写照。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许多有识之士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要想国安,必先安民;要想国强,必先民富。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治国的根本。洪皓前半生所以有敢于私扣纲米、赈济灾民的壮举,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洪皓不惑之年后,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江南一隅,不图谋取中原,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已被金军占领。然而, 这并没有能够满足金统治者的欲望,仍然不断发兵南侵,战乱连年不已。这使民族矛盾上升,而阶级矛盾则相对缓和。因此,这一时期,“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赤心报国,誓杀金兵的思想便已成为主流。洪皓被金人扣留了15 年,仍然坚贞不屈,也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充分表现。

北宋末年的徽宗宣和(1119~1125 年)年间,洪皓任秀州司录。恰值州境发生大水,庄田被淹,民失其业,生活非常艰难困苦。为了安民,洪皓自请担任拯荒任务。然而,朝廷无明令赈济灾民,没有赈粮发放,州境内也严重缺粮,洪皓难为无米之炊。恰值此时,有浙东运往都城的纲米通过城下, 洪皓就请求郡守留下纲米以赈荒。郡守怕风险,不同意,洪皓便挺身而出, 毅然说道:“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他私将细米扣下,发给灾民。

高宗建炎三年(1129 年),宋遣徽猷阁待制洪皓为赴金通问使,龚涛副之,出使金国。粘罕逼其为伪齐刘豫政权伪官,洪皓坚贞不屈、誓死不从。

说道:“不愿偷生于鼠狗间”。因此他被金扣留于太原,一年后转至云中(今山西大同)。副使龚涛屈服,至汴(今河南开封)受刘豫官职。后来,洪皓又被流放到冷山(今吉林农安以北)。

冷山寒冷,又无房屋,洪皓居住在洞穴之内。大雪时以马粪燃火煨面为食。然而,艰产的生活没有吓倒他。金人常至劝降,他始终不为所动。金人为了将其招降,又将其押至燕京(今北京市),几次授予翰林学士等官职, 他不是固辞不就,因此又被迁至云中。

洪皓被金人扣留期间,不仅表现出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风亮节,而且还在生活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尽力做一些为国效力的事情。徽、钦二帝被俘在五国城(今吉林扶余境),他常遣人秘密致书,以通消息;遇有宋室贵家子弟流落至金,他都致力拯救;他还暗探金军虚实,多次派人密告南实朝廷。绍兴十年( 1140 年)六月,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刘锜率领八字军在顺昌以少胜多,大败金军。顺昌之役震动了金朝,金朝已作了兵败北撤的准备。洪皓探听到这一消息,急忙派人南下密奏南宋朝廷:顺昌大捷,金人败北,将金都燕京存放的珠宝玉器尽徙北方。洪皓暗通消息与南宋朝廷,本来希望南宋朝廷能够乘此时机,大举北进,收复中原。然而可惜的是,南宋朝廷只图偏安,不图进取,不仅没有下令乘胜进军,反而严令刘锜退至太平州(令安徽当涂),致使坐失了这一良机。

绍兴十三年(1143 年),蒙古崛起反金,金与宋议和,金主大赦,许宋前使洪皓等人南归。他请归养母。高宗称:“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岂可舍朕去邪!”赐金白甚多,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复以事忏秦桧,乃被出知饶州(今江西鄱阳),再贬英州(今广东英德),9 年后又徙袁州(今江西宜春),1155 年死于南雄(今属广东)。

洪皓不仅爱民爱国,而且学识也很渊博,能诗,尤工词。所作《江梅引》四首,表现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留金期间所著诗文,金人亦争相传诵、刻印。著有《帝王通要》、《松漠纪闻》、《鄱阳集》等。

洪皓长期被扣留于金,为官时间不多,官微职小,不能充分展其才学, 但其冒险舍身、反暴抗奢、赈饥利民的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其忠贞不逾的爱国主义精神亦值得称道和效法。

(李荣光 李丽 邵华)

五、国事为重 不计恩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晚清林则徐的这副对联是对蔺相如、郭子仪、张浚这些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爱国人物最好的概括。中华民族正是靠着这种精神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千古称颂“将相和”

——蔺相如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时期。他本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舍人),后来一跃成为赵国上卿。司马迁说他“一奋其气, 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蔺相如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

蔺相如在做门客时,缪贤犯了欺君之罪,和门下商议准备逃往燕国,门客中唯有蔺相如力排众议,反对奔燕。他告诉缪贤说:“您是赵王的近臣。燕王过去取悦于您,还不是想和赵王交好,因为赵强而燕弱!眼下,您离开赵国到燕国去,燕王怕得罪赵王,肯定不敢庇护您。说不定燕王为讨好赵王, 会抓起您来引渡给赵国呢!”缪贤面有难色。蔺相如说:“依我看,您与其外出,倒不如赤膊伏刃,任大王裁决。大王见您诚心服罪,或许会赦免您呢?” 缪贤依计而行,果得赦免。

战国后期,秦为第一强国。赵国也有一定实力。但是,就其军事力量而弱于秦国。

这一年,赵王接到秦昭王的一封信。上面写道:“听说天下名玉和氏璧在贵国,寡人十分喜爱此玉,情愿拿 15 座城来换取。”赵王知道秦昭王仗着国势强大,企图骗取和氏璧。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大家莫衷一是。如果给, 显然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骗,将有损于国家的形象;如果不给,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赵国。“谁能出使秦国交涉这件事呢?”赵王环视着各位大臣问道。满朝官员无人敢应。缪贤说:“臣有个门客叫蔺相如,智勇过人,我看他行。”赵王召见蔺相如,征求意见,蔺相如说:“强秦愿用城换璧,我们不同意,它就找到了侵略的借口,责任在我们一边。我们给他璧, 他不给我们城,那么秦方理亏。权衡二者,我看宁愿答应他,也不能理亏在我方。”

赵王问:“谁能出使秦国,去交涉这件事呢?”蔺相如对曰:大王如果真的没找到人,臣愿当此任,“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卷八十一)。

蔺相如奉璧使秦。秦王在章台召见他。蔺相如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大喜, 姬妾和近臣争相传看天下奇玉。蔺相如见秦王无意交城,就对秦王说:“可惜此璧有一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秦王遂把玉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后退两步,倚在柱边。对秦王说:“大王,我来之前,多数人不赞成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被秦欺。今天我见大王只字不提交城之事,所以又拿过玉来。如大王强取,我的脑壳将与和氏璧一块碎在这根柱子上。”秦王怕坏了玉,连忙“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城都予赵”。说罢,伸手欲接和氏璧。蔺相如说:和氏璧乃天下至宝,来时赵王斋戒 5 天,

恭恭敬敬地送来。大王接璧也应该斋戒 5 天,设九宾于廷。我才敢向大王献

璧。秦王无奈,只得安排赵使住下。蔺相如觉得秦王无意以城易璧,于是派人抄小路把璧送回赵国。秦王斋戒 5 天,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对秦王说:“秦从缪公以来二十几位国君,没有一个恪守信约的。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有负于赵国的重托,所以派人把和氏璧已送回赵国。”蔺相如继续说:“秦强而赵弱,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者到了赵国,赵国便立即把玉送来。试想倘若秦国割 15 座城先给赵国,赵国敢留着和氏璧得罪大王吗?”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啼笑皆非。秦王心想:杀了赵使,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有损于两国关系。只好送蔺相如等回国。蔺相如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受到赵国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赵王破格提拔他为上大夫。

秦王依仗国力强大,本想骗取和氏璧。不料被一个赵国使者捉弄得哭笑不得,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总想戏弄赵王一番。于是,给赵王下了个请柬, 邀请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相会。赵王知道秦王心怀鬼胎,怕被劫为人质,不敢去。相如说:“如果大王不去,显得我们赵国太怯弱了。”赵王于是和蔺相如一齐去渑池。大将廉颇送至国境。

秦王在渑池设宴与赵王共饮。秦王说:“听说赵王擅长弹瑟,请您弹一上曲。”赵王无奈,只得弹了一段。秦御史立即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这时,蔺相如走上前来,捧起一个盛酒的瓦盆对秦王说:“我们赵王听说秦人歌唱时,常敲瓦盆伴奏。请秦王敲上一段。”秦王面有愠色,不肯敲。蔺相如说:“我和大王靠得很近,如果大王不赏面子,请让我把脖子上的血溅到大王身上。”秦王顿时紧张起来。卫兵上前, 要刺杀蔺相如。蔺相如大喝一声:“谁敢动!”秦王无奈,拿起筷子敲了一下。赵国御史立即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大臣们见秦国没占便宜,大声喊道:“请拿赵国 15 座城为秦王祝寿!”

“可以!”蔺相如答道:“只要秦国肯拿咸阳一城给赵王祝寿!”咸阳是秦国的都城,给了都城,等于亡国。秦国众大臣在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面前折服了。赵国大将廉颇率大军防备着秦国,秦国在军事上也不敢轻举妄动。廉颇是赵国上卿。多有战功,威震诸候。渑池之会后,赵王宣布蔺相如

为上卿,位次在谦颇之上。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大将,身经百战, 出生入死,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动动三寸不烂之舌,竞位居我上,实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忿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 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人掉转车子躲避开。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不过是仰慕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与廉将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就象老鼠见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身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说:“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既是秦王那样厉害,我都在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难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将军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位。如果我们二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并存。我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头啊!”门客们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演出了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执法一心 不敢惜死

——赵绰

赵绰,是隋文帝时主管司法的大臣。他性直刚毅,清正廉洁,处法平允, 每办理案子,正色侃然,很有作为,深受文帝的器重。隋文帝以当时盗贼不禁,要加重法律,赵绰说:“法律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约,岂能任意增减?”文帝很高兴地听取了他的意见。有一年,陈朝遗将萧摩诃的儿子萧世略在江南作乱,按照当时的法律,应该治萧摩诃的罪,但文帝想宽容他, 就说:“萧世略不到 20 岁,年幼无知,能干什么?因他是名将之子,被人利用逼迫罢了。”就要赦免萧摩诃,赵绰据法当仁不让,坚持不能免罪,态度相当坚决,文帝也无可奈何,就想等赵绰退朝后自决宽恕萧摩诃。于是叫赵绰去吃饭,赵绰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非要有个结局,就说:“我案件没有解决,不敢退朝。”最后才算以特赦完事。

刑部侍郎辛亶曾穿鲜红的裤子,对着别人大谈尘世功利,文帝很讨厌他, 想杀死他。赵绰说:“依照法律,不应当处死他,我不敢执行您的旨意。” 文帝很恼怒,就说:“你爱惜他辛亶,难道你就不爱惜自己吗?”于是命人先杀掉赵绰。赵绰正色凛然,坚持己见,铮铮有骨地说:“陛下您宁杀死我, 依据法律也不得杀辛亶。”说着就解开衣服,准备应斩,颜色依然。即斩, 文帝派人对赵绰说:“怎么样?”赵绰仍坚定回话:“执法一心,不敢惜死。”文帝思虑再三,就放了他,第二天,又向赵绰道歉,深知其耿耿忠心。

当时社会上禁止行用恶钱,有二人在集市上暗中用恶钱换好钱,被告知。文帝下令处死。赵绰又一次据法力谏说:“这两个应责以杖刑,杀死他们有悖于法律。”文帝生气地说:“这不关你的事。”执意要杀,赵绰就是不让, 说:“陛下不嫌弃我才识短陋,把我放置在司法位上,您要随心所欲地杀人, 这怎么不关我的事呢?”文帝不以为然,暗示赵绰不要阻拦他,说:“摇撼大树不动,就要自觉退下去。”赵绰当仁不让:“我企望能感到皇天之心, 何止动一根大树呢?”文帝仍没有取消杀人的念头,又说:“喝汤,汤热就要放下来,你难道还要毁天子之威吗?”但赵绰不仅没退让、妥协,反而前进几步,文帝不理睬,拂袖进入内室,直至有人劝谏,文帝才放弃他的想法, 对赵绰的诚直之心很受感动,每有大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等赵绰活到 63 岁而死时,文帝痛哭流涕,可见礼遇之厚。

作为封建皇权下的执法大臣,赵绰能如此坚定信守法律,实在是难能可贵。他所留给后人的“执法一心,不敢惜死”的护法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朕之家国 由卿再造

——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生于 697 年,卒于 781 年。史书上说他体高貌美,武艺出众。早年以武举补左卫长史。玄宗天宝八年(749 年)任天德军史兼九原(今内蒙古临河东)太守、朔方(治所在今宁夏武灵西南)节度右兵马使。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反叛。唐玄宗急忙委派郭子仪等一批将领讨伐安禄山军。年近花甲的郭子仪立即奉命,率朔方军沿黄河东进。于振武(今内蒙托古托)一举击败叛军,收复静边(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于河西(今山西河

曲)再次击败叛军,攻取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等地, 深入敌军后方,初步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因功被授与御史大夫。

叛军未能攻占长安。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为了收复洛阳,郭子仪向朝廷推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代替他继续征讨河北,自己则重返朔方,扩充队伍。当时,史思明率两万骑兵攻打常山(今河北正定),李光弼率兵激战 40 多天,眼看失守。郭子仪立即与李光弼合兵,

大败史思明,攻入赵郡(今河北赵县)。安禄山急派 2 万步骑兵和范阳 1 万

多士卒增援,合兵 5 万。郭子仪与李光弼面对强敌,深沟高垒,严阵以待,

再次击败史思明,杀敌 4 万,生擒 5 千,史思明披头散发、赤足而逃,唐军名声大振。河北州县纷纷杀死叛军守将,迎接唐军。战争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唐军的变化。

李隆基发现形势已有转机,急切地想继续往日花天洒地的生活,不听忠告,错信宰相杨国忠之言下令催促攻取洛阳,结果惨败。不仅洛阳没有攻下, 都城长安也未能保住。李隆基只好带着杨贵妃、太子、宰相和数千禁军仓皇出逃,于是演出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的动人一幕。李隆基只得避居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继位,为唐肃宗。该年(756 年)为至德元年。九月,几万叛军又企图进攻灵武,李亨急派郭子仪率军出击。郭子仪与叛军战于黄河岸边,歼敌 3 万,俘虏 1 万,大获全胜。

战事火急中,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了其父,自立为王,控制洛阳、长安一带,气势汹汹。为了收复两京,郭子仪攻克两京之间的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又率领朔方等军以及回纥兵共 15 万,号称 20 万大军,向京城长安推进,在长安西与十几万叛军展开了一场激战,云翻山倒,残阳如血,杀死叛军 6 万余人,终于收复了都城长安。安庆绪听说长安丢了,尽发洛阳士

卒 15 万人发誓要与唐军决一死战。十月,郭子仪指挥各路军马给予沉重打击,叛军溃败,洛阳收复,老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呼。皇帝李亨亲自到郊外迎接,慰劳郭子仪说:“朕之家国,由卿再造。”以郭子仪为司徒,封代国公。

两京刚刚收复,李亨忙于举杯庆功,大封功臣。而没能及时组织大军追击叛敌。安庆绪抓住这个机会,网罗各地亡散士卒,得 6 万余人,继续与唐军对抗,伺机反扑。

758 年冬,郭子仪率兵渡过黄河,围击敌顽,同各节度军大败安庆绪,

歼敌 3 万余人。这时史思明率 13 万大军南下,攻占魏州(今河北大名北), 袭击邺城。唐军在宦官鱼朝思指点下惨败,史思明进占邺城,自称大燕皇帝。

正在郭子仪修整军马,图谋反攻之际,应对邺城之败负主要责任的鱼朝思向李亨进谗言,把罪责加给了郭子仪。李亨便把郭子仪召回京帅,罢免了他。

郭子仪免官后在京闲居,他却时时关心国家的安危,只恨报国无门,不能为国效力。762 年,绛州驻军贪暴掳掠,内部骚乱,朝廷深以为患。因其他将领都驾驭不住,这一地区的驻军原来都属郭子仪统帅的朔方兵,朝廷只好重新起用德高望重的郭子仪出镇绛州。66 岁的郭子仪接到诏令,二话没说,仍不避生死,毅然从命,稳定了局势。

763 年李豫即位,为唐代宗。他十分宠用宦官程元振。郭子仪功高位重, 程元振十分嫉妒,屡在李豫的耳边吹风,诬陷郭子仪,郭子仪再次被解除兵权。

郭子仪年过花甲,又不得志,却依然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前途。多次上书指出:吐蕃、党项不可忽视,应早作好准备。可惜的是朝廷置若罔闻, 不予理睬。763 年冬,吐蕃攻入关中,占据奉天(今陕西乾县),高师哗然。危难之中,李豫又搬出郭子仪。郭子仪感到为国出征,义不容辞,欣然从命。可是由于他长期闲居在家,部属散离,而吐蕃拥有骑兵 20 万,渡过渭水,进逼长安,郭子仪请求增派援军,又遭致宦官程元振的阻挠。吐蕃越过了便桥

(渭水桥),李豫不知所措,仓皇外逃,京师长安陷于敌手。

郭子仪招集亡散士卒,重整兵戈。他号召全体将士,共雪国耻,收复京城。唐军在郭子仪的率领下,白天击鼓张旗,夸大声势,夜里点起无数火把。当地老百姓传言:“郭元帅大军扑天而来,人马不计其数。”吐蕃信以为真, 撤出长安,京师再次收复。李豫回朝,对郭子仪说:“用卿太晚了,导致了这场灾难。”

郭子仪有一个旧部下,叫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出生入死,战功累累,后出任朔方节度使。因其功高位重,也和郭子仪一样遭到了佞臣的侮陷,因而愤怨不平,率数万朔方军并纠合回纥、吐蕃等部发动叛乱。30 万叛军开到泾阳(今陕西泾阳),长安告急。李豫又派郭子仪前去镇抚,年已高龄的郭子仪仅带 1 万兵,亲临前线,仆国怀恩的部众闻风归顺。郭子仪又轻骑前往与回纥议和。使回纥兵和唐军一起大破吐蕃军,又一次解除了唐王朝的危机。

为长治久安,郭子仪晚年在河中组织士兵开展生产运动,生产的粮食除供军饷开支外,还有剩余。

779 年,李豫死,遗诏郭子仪在 3 天的治丧期间代理朝政。李适继位为德宗,尊郭子仪为尚父,进太尉。从此,83 岁的郭子仪结束了戎马生涯。

上如欲复用我 我当即日就道

——张浚

“儒者之于国家,能养其正直之气,则足以正君心,一众志,攘凶逆, 处忧患,盖无往而不自得焉。若张浚者,可谓善养其气者矣。”张浚是个不太出名的历史人物,也没有什么传奇的故事,但读了《宋史》,想其为人, 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生于 1097 年,卒于 1164 年。宋徽宗时进士,官至宰相。

1127 年,金兵攻陷宋都开封(今属河南),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张浚不愿同流合污,避入太学中。后来听说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登基,立即奔赴南京,任殿中侍御史,升礼部侍郎。高宗建炎三年(1129 年),金人南侵。身为知枢密院事的张浚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以屏东南,遂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次年,金兀术南侵淮西,准备进军东南。张浚为牵制敌军,合五路军队反攻永兴军路(今陕西西安市)。金兀术挥军救援,在富平(今属陕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宋方受挫,退保兴州(今陕西略阳)。后用吴玠、吴璘兄弟扼守秦岭北麓之和尚原、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屡败金军。

金帅完颜宗翰(粘罕)临死前,对诸金将说:“我与宋人交手多年,唯有张枢密是我的对手。我在时都打不过他,我死后,你们别试图打败他,只求保住自己就不错了。”金兀术不服说:“这是说我们无能。”粘罕死后,

金兀术发兵攻打和尚原,大败而归。于是纠合军队,又发起第二次攻击,结果金兀术被宋军包围,怕被认出是金人,剃光胡子逃跑了。

1134 年,张浚被人弹劾,贬居福州。张浚离开了川陕,金兵随即撤掉了川陕之兵。张浚料定金人撤兵川陕是要合力攻打东南地区——南宋的心脏部位。他心如火焚,上书朝廷。而朝廷正为宋金议和而努力。不久,金兵果然进攻东南。赵构想起张浚,查知是被诬,再任为枢密。

张浚接到任命书,当天便赴长江检阅部队,了解战况。金兀术拥兵 10 万,驻扎扬州,准备渡江作战。张浚召集韩世忠等商议作战计划,并坐镇镇江,官兵见张浚来,勇气倍增。金兀术知张浚到,顿时色变,连夜逃跑。

11 35 年,张浚为宰相,都督诸路军马。他向赵构进《中兴备览》41 篇, 建议北伐金人扶持的汉奸刘豫,恢复中原。赵构看后,大加赞赏,对张浚说: “天其以中兴之功付卿乎?”次年二月张浚召集各路军马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市)计议北伐,命韩世忠出楚州攻淮扬,刘光世驻扎合肥,张浚在建康操练军队进而驻扎盱眙,杨沂中领精兵为后翼援助张浚,命岳飞进驻襄阳作好进攻中原的准备。岳家军于八月出征,先后收复卢氏(今属河南)、长水(今属河南洛宁),并在大败刘豫军后进抵蔡州(今河南汝南),取得了北伐的初步胜利。

次年二月,刘像引金兵反攻。刘光世自庐州(今安徽合肥)后撤,欲南渡长江避敌。张浚疾驰至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当众宣布:“有谁敢过江者斩!”刘光世被迫回军庐州。尔后,刘光世部将王德、郦琼大败刘豫军。八月,张浚罢免刘光世,命王德统军。郦琼不服,率部 4 万人投降刘豫,张浚引咎请求辞职。赵构问:“谁能接替你呢,秦桧怎么样?”张浚答道:“近来和他一块共事,才知道这个人很阴险。”赵构说:“那就用赵鼎吧!”秦桧从此视张浚为眼中钉、肉中刺。

后来,秦桧专权,张浚深为国事忧虑,冒险上疏,反对议和。秦桧大怒, 将张浚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张浚在贬所,仍多次上疏,坚决反对议和。秦桧一心欲置其于死地,但未得手。

张浚离开京城近 20 年间,天下之士无不思慕他。武夫健将,提起他则感慨一番。金人则非常害怕他,总是打听张浚的下落,生怕宋廷再起用。

秦桧死后,张浚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判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当时, 张浚的母亲去世,他正准备奔丧。忽闻完颜亮篡位,料定金一定会举兵进攻。而宋方边备废弛,他来不及返乡,急忙上疏备战抗金,结果又被贬。

高宗赵构去世后,金帝完颜亮率军大规模南侵,朝野震动。孝宗皇帝召见张浚,对他说:“当今朝廷所恃唯公。”张浚任枢密史,都督沿江军马, 向金兵发起强烈攻势,结果大获全胜。

孝宗高兴地说:“十年来没有这样令人欢欣鼓舞的大捷。”不久,拜张浚为右相兼枢密史。张浚行视江、淮,加强战备,招纳来自山东、淮北的抗金义军 1 万 2 千人,编入建康、镇江两军,又招纳淮南等地壮士 1 万余人组成“万弩营”,加强泗州守军,并修筑城堡、增置战船。陈兵淮上的金兵慌忙撤走。这时,主和派攻击他拥兵跋扈,浪费国用,他又被罢相。

张浚去职,主和派又一次占了上风。积极准备割地赔款求和。张浚多次上书朝廷,坚决反对议和。有人劝他不要再管国事了,弄不好还会遭殃。张浚说:“上如欲复用我,我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为辞。”张浚临死前在遗书中写道:“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

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

(郭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2 - 图1 王利群)

六、巾帼英杰 不让须眉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女才子、女豪杰、女英雄,她们有的才华横溢、出口成章;有的远嫁异域、以身报国;有的身在闺阁、心忧天下;有的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其才其胆其识,令许多须眉男子,自叹弗如。

胆识俱备 和亲安边

——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西汉时南郡姊归人(今属湖北)。西晋时避司马昭讳, 改称明君。她是汉元帝时的宫女,为汉朝和匈奴族的友好而自请出塞和亲。两千年来,以她出塞和亲为题材的戏剧、诗歌、图画层出不穷。在文人们的笔下,王照君或被描绘成因为不向宫廷画师毛延寿行贿而被故意画丑不得见帝的红颜薄命;或被描绘成忍辱求和的民族牺牲品;但也不乏有赞颂其和亲给国家带来了数世安宁。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评价王昭君。只要纵观西汉一代汉匈两族关系的源流演变及昭君出塞对两族关系的深远影响,就不难看出王昭君不仅是中国古代的美女,更是一位胆识俱备的巾帼英雄。

匈奴族自冒顿单于以来,150 年间(前 209—前 56)称雄塞北,自誉为“天之骄子”,与西汉王朝分庭抗礼。从汉高祖到文、景二帝时,由于国家初建,百废待举,对匈奴族的侵扰只能采取和亲、岁给缯絮衣物的羁縻政策。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的侵扰掳掠进行了反击。匈奴贵族的力量大大削弱,而汉王朝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到公元前 60 年,匈奴虚闾权渠单

于死,贵族内部因继位问题而分裂,到前 57 年形成“五单于争立”的混战局面。呼韩邪单于在混战中基本获胜,但自己的力量也大为减损,部众只剩几万人。不久又被新立的郅支单于打败而陷困境。此时,呼韩邪单于接受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率部南下附汉。先遣子入侍,后于前 51 年入汉称臣,朝见汉宣帝。汉以高于诸侯王的礼节接待他:入境时派专使迎接,朝见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缓及锦绣杂帛 8 千匹、絮 6 千斤。并接受他的请求允许他们住在漠南光禄寨一带。当时匈奴正缺粮食,汉朝又调拨边谷粮食 34,000 斛以救济匈奴人民。

郅支单于也曾遣子入侍。但他西迁后侵扰西域诸国,又杀死护送其子回归的汉使,于是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及其副将陈汤发兵诛杀了他。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的单于地位稳定了, 忧的是匈奴和汉朝的友好关系还不够巩固。于是在公元前 33 年第三次来朝见,自言愿意当汉家女婿,以进一步亲近汉朝。汉元帝决定从宫女中选人和他成亲。于是传旨众宫女:“愿嫁匈奴单于者报名。”宫女们跪了满地,听旨后却无人应声。谁都知道远在塞外的匈奴,人人习攻战侵伐,自君王以下都是过食畜肉、衣皮革、被旃裘的生活。出宫嫁人本是宫女们求之不得的事, 但嫁给远在漠北的匈奴单于,却使宫女们噤若寒蝉。王昭君接旨,自然也免不了思绪翻腾:她想起初入宫时,自己曾有过美好的幻想,即能侍奉皇上, 把民间疾苦讲给皇上听,劝皇上勤政爱民,使国家兴盛,百姓安乐,自己也不枉远离亲人入宫一生。但如今入宫数年,别说侍奉左右,就连皇上的面也

没见过,尽忠不能、尽孝不得,这样白白消磨岁月的日子,谁知道过到几时。与其这样老死在宫中,还不如应诏和单于成亲,出塞侍奉左右,日日好语奉告,使双方长久友好,省了多少刀兵之事。在有生之年,使国泰民安。即使生前远离故土,死后身埋荒漠,也无愧一世为人了。想到这里,王昭君下了自请和亲的决心。

元帝听到她应召的禀报,也很赞叹她的勇气。吩咐准备丰富的嫁妆,择日成亲。

成亲那天,呼韩邪单于先朝见元帝。元帝也命王昭君上殿与呼韩邪见礼。随着“王昭君上殿”一声旨令,阶下一位绝代佳人缓步登殿,大礼拜见。只见她容貌丰美,服饰漂亮,使汉宫为之生色、增光。又见她奏对从容,不卑不亢;端庄有礼,仪态万方,使人不由得为之注目、为之倾倒、为之肃然起敬。就连元帝也为之动容,想不到自己的后宫竟有这样才貌双全的美人,怅然若失之情油然而生⋯⋯但面对群臣,岂能失信,于是转脸祝贺呼韩邪单于得配佳人。呼韩邪单于激动万分,他感谢汉元帝给准备的丰厚嫁妆,更感谢把这样美的女子嫁给他。他再次拜伏朝堂,表示决不负汉家厚恩。随后又上书说:愿保(边)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汉朝君臣相信这是真诚的誓言。为此这一年改元为“竟宁”,即边境从此安宁之意。

呼韩邪单于带王昭君离长安时,汉元帝举行盛宴相送。王照君带着汉家的厚望跟随单于到漠北的单于庭,开始了住穹庐、食畜肉、饮湩(乳)酪的生活。单于对她又敬又爱,封她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给匈奴族带来安宁的皇后。王昭君对单于也谦恭有礼,并善待单于周围的人。她经常劝导单于牢记汉朝厚恩,维护两族和好,使天下人安乐。语言不通,她认真学;生活不习惯,她努力适应。呼韩邪单于关心她、体贴她,对她的话言听计从。不久,她为呼韩邪单于生了儿子,取名为伊屠知牙师(后封为右日逐王)。从此王昭君的生活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她精心哺育孩子,因为他不仅是自己和单于的骨肉至亲,也是汉匈两族友好事业的继承人。王昭君和呼韩邪的(其他)阔氏及婢女们也友好相处,教她们缝衣刺绣技术,向她们学习匈奴话, 给她们讲故乡的山水人物,讲勤政爱民的君主,讲深明大义的后妃,讲忠贞节义的臣下。她知书达礼、宽厚待人、赢得了上上下下的爱戴和尊敬。

呼韩邪单于病故后,其长子雕陶莫皋继位,称为复株累单于。他一向敬慕王昭君。按匈奴习俗:“父死妻其后母”。于是就要求娶她为妻。王昭君为难了,因为在汉族人来说,这不是乱伦行为吗?于是上书汉成帝,请求归汉,以避免这难堪的事情。成帝和朝臣商量一番,认为既嫁到匈奴,还是服从匈奴习俗为妥。作为一个和亲使者,若不能遵其习俗,那就不仅伤害单于的感情,而且直接影响两族间的友好。于是敕令王昭君从胡俗。她从敕令中体会到自己与单于婚姻关系的深远意义,就打破汉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再嫁给复株累单于,继续履行其和亲使用,以成全汉匈两族的友好事业。

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生二女,长女称须卜居次(居次是公主之意),次女称当于居次。她经常教育儿女,一定要继承前辈开创的基业,为汉匈两族的繁荣昌盛而尽力。并身体力行,履行和亲使命到最后一息。

王昭君逝世后她的后人秉承父母遗志,继续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而奔走。汉平帝时,须卜居次曾入侍太后。西汉末王莽篡权后,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汉匈关系日趋紧张甚至剑拔驽张时,汉匈双方的交涉也大都通过王昭

君的亲属来进行。汉族方面由王昭君之侄和亲侯王歙及其弟骑都尉展德侯王飒为使者,匈奴方面则是她的女儿须卜居次和女婿须卜当(任匈奴用事大臣) 以及外孙须卜奢、醢椟王等出面。可见昭君在汉匈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及深远影响。

昭君出塞,使汉匈 60 年没有发生过战争。史载北方边境“自宣帝以来, 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物殷盛,牛马布野。”呈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王昭君的事迹被后人传颂,她的功绩永载史册。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畔的王昭君墓地,碑刻林立,已辟为旅游胜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各族人民去游历、凭吊。历代歌咏她的诗词已不下六、七百首,清代女诗人郭漱玉诗云:

竟抱琵琶塞外行,汉家议就和戎策, 非关图画误倾城。差胜防边十万兵。

才华横溢的汉末女诗人

——蔡琰

蔡琰,字文姬,汉代文学家蔡邕之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生年不详。《后汉书·烈女传》说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起初, 蔡琰嫁给河东卫仲道。《艺文类聚》(卷三 0)说她出嫁时只有 16 岁。由于夫死无子,返归母家。兴平中(公元 2 世纪末),天下丧乱,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蔡文姬为匈奴兵所获,见她年轻貌美,献给了左贤王,左贤王十分喜欢她。在胡 12 年,为左贤王生二子,但是她身在胡地心在汉,十分想念自己的故乡和亲友。

曹操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好朋友,念其无后,就派使者带着礼物去找左贤王,把蔡文姬赎回来。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蔡文姬归汉,不仅匈奴左贤王于情难舍,蔡文姬本人也很矛盾。返回故乡一来可以平了思乡之苦,二是得以一展才学,报效国家。但二子尚幼,这母子别离之景,也是令母亲难以忍对的。但蔡文姬终于抛别了儿子,并与左贤王分手,回归汉室。

归汉后,蔡文姬又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时隔不久,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连忙去魏王府向曹操求情。当时,曹操正举办宴会,朝中公卿大臣、名流学士济济一堂。曹操说:蔡邕之女流落在外多年,正好今天来了,大家见一见。众皆愿见。蔡文姬披发赤脚,跪以请罪,史载:“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后汉书·烈女传》)由于蔡文姬的恳求,曹操为其所感,案子终于得到通融,免了董祀的死罪。曹操还赐蔡文姬以头巾履袜, 以避严寒。

曹操问蔡文姬:“听说夫人家中有许多书籍文稿,是这样吗?”蔡文姬说:“先父留下 4 千多卷书籍文稿,但在战乱中散失殆尽,不过我还能背出

4 百多篇。”曹操闻言大喜,欲派 10 个人帮助记录下来。蔡文姬说:不必派人,只要赐给纸笔,我当尽力写出,以传后世。

蔡文姬竭精尽力,4 百篇书稿写就,“文无遗误”,蔡邕的文章得以流传,曹操十分高兴。

典籍中谈到是蔡文姬作品的共有 3 篇。其中《后汉书·列女传》录有 2

篇,一为五言 108 行,写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写自己的思乡之情,写归

汉时母子惜别的令人痛断肝肠的情景。一为骚体 38 行,写自己的痛苦经历、

身在胡地的情景及母子别离的情景。诗曰:

儿前抱我头,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 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山谷眇兮路曼曼,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眥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

另,见于郭茂倩《乐府诗集》和朱熹《楚辞后语》中的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也被认为是蔡文姬的作品。但三个作品是否出自蔡文姬手,存在着争议。

智勇双全的岭南女英雄

——冼夫人

中华大地,民族众多。古往今来,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不少讲和睦、求统一、顾大局、识大体的爱国英雄。冼夫人就是一个以爱国著称的女英雄。冼夫人是南朝至隋初岭南少数民族首领。高凉(今广东阳江西)人,出

身于俚族冼(洗)姓大家,生年不详。她酷爱兵武,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精通韬略、知书达礼。梁武帝时,她嫁与高凉太守冯宝(汉人)为妻,人称冼妇人。

梁武帝末年(547~551 年)羯族首领侯景起兵反梁,高州(治所在高凉) 刺史李迁仕不仅不予讨伐,反欲协同。他还想利用治下冯宝所统军马。阴谋为冼夫人看穿。冼夫人以犒军名义带千名勇士入高州城,卒不及防地亮刃出击,平定了叛军,李迁仕狼狈逃窜。

冼夫人协助冯宝治理岭南,颇有成绩。569 年冯宝卒,子冯仆为阳春(今广东阳春)太守。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背叛朝廷。欲胁迫冼夫人一同反叛。骗押冯仆为人质。她把儿子的性命和国家大局加以权衡,毅然起兵平叛,并救出儿子。因功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

隋时,她积极协助朝廷治理岭南,平叛惩乱,被隋文帝封为谯国夫人。晚年常以国家大义教育子孙,世为国家效力,维护统一。年逾八旬而卒。

冼夫人是女流之辈,又属边远少数民族,因而其事迹也就更为人们所赞叹。

远嫁吐蕃 传播文化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皇族的女儿,生年不详,卒于 680 年。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之妻。

松赞干布“为人慷慨才雄”多英略,通达工艺、历算、武技及各种学问, 这是和他自幼所处的优越地位和所受熏陶教育分不开的。松赞干布的父亲论赞索为西藏高原各部的共主,松赞干布是论赞索的独生子,成长在他父亲南征北讨、创功立业的年代。13 岁时其父被人毒死,松赞干布继位。

当时,中原地区的唐朝正处在唐太宗“贞观之治”的盛世时期,西域各国纷纷与唐通好。吐蕃和中原地区早就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松赞干布虽然威服群羌、雄霸一方、四邻畏之,但他知道唐朝是中原大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达、典籍丰富,与边地诸国迥然不同,因此十分钦敬。公元 634 年, 他曾派遣使者到唐朝通好。唐太宗对吐蕃首次通好很重视,当即派使臣持书信前往致意。松赞干布非常高兴,给予隆重的接待。松赞干布听说其他各部首领有取唐朝公主为妻,受唐朝册封并引以为荣,于是派遣使者带着大量金宝,随唐朝使者入朝上表求婚。

松赞干布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在 640 年,又派宰相禄东赞,带着丰厚的聘礼,到朝廷求亲。禄东赞觐见唐太宗,并陈述了吐蕃赞普对唐朝大国的仰慕、切望结亲的愿望和诚意,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于是,诏准请婚,并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美丽、温柔,生长在皇家贵族,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弹奏、歌舞、吟诗作赋无不精通,熟读经、史、诗、文。唐朝佛教兴盛,她虔诚信佛,诵读了不少佛经,并通晓占卜。据说这一点很受当时吐蕃人的欢迎。她是一个极有见识的女子,得知将她许配给松赞干布后,并没有沉浸在即将远离父母、疆土的哀伤之中,而是悉心筹划未来。她召见禄东赞,了解吐蕃物产、风俗。为此她特地带去所缺的蔬菜、谷物种子,以及大量的佛经、史籍、诗文,农艺、医学、历法,工技及各种工匠,把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给吐蕃人民。641 年,文成公主的妆奁准备周全,在唐太宗的族弟、名将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前往吐蕃。一路上乐器鸣奏,车水马龙,前呼后应,浩浩荡荡。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吐蕃人民兴高采烈,松赞干布更是高兴万分。他亲自率领禁卫军到柏海迎接公主,松赞干布以子婿之礼与李道宗相见,迎亲仪式按照唐朝礼制举行,极其隆重。

文成公主居住在山明水秀、绿树成荫的达罗些的南山。她亲自和随从人员、工匠一起向当地人民传授汉族人民先进的农耕技术及手工业生产技术, 还把历法、医学、工程技术等介绍给吐蕃人民。文成公主和她的侍女们还向吐蕃妇女传授纺织、刺绣等技术。她在吐蕃生活了 40 年,为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和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她热爱吐蕃族人民,吐蕃族人民敬仰她,使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更加亲密。

唐高宗继位以后,封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以后历代藏王多自认为唐朝的外甥,尊称唐朝皇帝为舅舅,这说明藏汉已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 同吐蕃王弃足德赞共同树立了“甥舅联盟碑”,记叙了西藏同唐朝友好往来的历史,这块盟碑又叫“长庆会盟碑”(长庆即唐穆宗的年号),至今还完整地屹立在大昭寺门前。“长庆会盟碑”是两族人民友好关系的里程碑。

忧国忧民的女词人

——李清照

南宋时有一个杰出的女词人,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 人。生于 1084 年,卒于 1155 年。其父李格非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出苏轼门下。他为人正直,徽宗时为官,受到蔡京的打击。其母王氏,也博学善文。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吟咏、丹青,好文学。故尔长于诗、文、词, 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尤工于词,继承婉约派风格,以委婉清新、感情真挚著称。南渡以前,词风新丽旷逸,描写少女、少妇生活;南渡以后,词风怆凉忧郁。主要反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遭遇、忧愁和对故乡家园、异日生活的留恋和回忆。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久已失传。后人

辑有《漱玉词》(宋代刊行),亦已失传。传世词作 70 余首,有些还不可靠。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李清照与官家子弟、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他爱好并长于金石鉴赏、考据。婚后,夫妇二人一起进行书面鼎彝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常以诗词相唱和。二人生活充实美满,感情笃好。

后来,赵明诚当了官,购买金石图书花去了绝大部分官俸。经过近 20 年的努力,他夫妇二人不仅收藏整理了大量金石书画文籍,而且,赵明诚还完成了《金石录》这部记载古代文物的著作。

靖康(1126)时,北宋朝抵不住金兵攻势,徽钦二帝被俘。时李清照夫妇二人在淄川(今山东境内),只好把最名贵的金石图书装了 15 车,南迁避难。而留在山东家中的大量文物被烧为灰烬。来到建康,李清照力主抗金, 恢复中原,曾作诗诋昏君佞臣。

高宗建炎三年(1129 年),赵明诚应诏赴任湖州太守,不幸病死建康(今南京)。李清照把身边的两万卷图书,两千卷金石刻本托人带往洪州(今南昌)赵明诚妹婿处,不久,金兵打到洪州,这批重要文物也丧失殆尽。

此后,李清照只身漂泊于杭州、越州、台州、金华一带。晚景凄苦。 李清照的词作与她的生活经历是一致的。如早期词作“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表达了作者开朗愉快的心情。再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委婉地表达了闺中寂寞和离愁。据说,赵明诚见此词自叹弗如, 闭门三日得词 50 阕,并把李清照《醉花阴》词夹于其中让友人看,友人谓: 只有“莫道不消魂⋯⋯,这三句绝佳”。

南渡后,李清照忧国思乡,亲人过世,形单影只,颠沛流离。词中反映了她深刻的爱国忧国之情,别亲离家之苦。如“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萨菩蛮》);愿将血泪寄河山,去洒青州一抔土”(《送胡松年使金》), 直抒思乡之情。“更为殷鉴当深戒,简册汗青今俱在”(《和张文潜读中兴颂碑》);“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鹧鸪天》);“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拾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上述词句托古喻今、忆惜叹今,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对昏君奸臣的谴责。李清照可谓生平愁多,也善言愁。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晨一连用了 14 个叠字,真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李清照的作品并非全是凄楚幽怨的。她的五言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慷慨激昂,千古传诵。

世忠抗金 梁氏桴鼓

——梁红玉

梁红玉是南宋大将韩世忠之妻。她出身贫寒,青年时期,流落京口(今江苏镇江),遇到伤病中的韩世忠,为之精心调理,后来结为夫妻,由于抗金有功,封杨国夫人。

韩世忠自幼家庭贫寒,好酒尚气,身材魁梧,鸷通过人。17 岁时就应募入伍,苦练杀敌本领,在多次战争中屡建战功。徽宗宣和三年(1121 年), 金人进犯中原,他在河北屡败金兵,曾以 50 骑破金骑两千。

1127 年初,北宋徽、钦二帝同时被金兵掳走,康王赵构于 1127 年 5 月即位于商邱,为宋高宗,建年号“建炎”,史称南宋。建炎三年(1129 年) 春,苗傅、刘正彦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叛乱,逼高宗逊位,并派遣使臣赴金求和,当时,韩世忠随张浚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发兵勤王。梁红玉及儿子韩亮因此被苗傅、刘正彦当作人质。宰相朱胜非用计,骗苗傅、刘正彦同意,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放她出城劝夫。梁红玉日夜兼程,第二天赶到秀州(今浙江嘉兴)向韩世忠述说了临安发动叛乱的详细情况,韩世忠听罢, 随即发兵进军临安,继而平定了苗傅、刘正彦叛乱。

建炎三年(1129 年)九月,金大将兀术兵分两路,连破建康(令南京) 等重要城镇,眼看就要进逼南宋都城杭州。皇帝赵构欲逃,韩世忠好言相劝, 但高宗无心抗金,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最后还是带领投降派官员逃至海上。临逃之前,他任命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要他防守镇江。年底,金派大将兀术,继续南侵。先后克杭州、越州(今绍兴)和明州(今宁波)。烧、杀、抢、劫。建炎四年( 1130 年),金兀术指挥金兵企图由水路经过秀州(今浙江嘉兴)、平江(今江苏吴县)北撤。此时,韩世忠正驻守松江、江湾、海口一带,闻听金兵要渡江北撤,便连夜调集军队,赶到镇江在焦山寺和其他地势险要的重要关口驻扎起来。

梁红玉陪着丈夫韩世忠察看地形来到了金山。那时,金山屹立在大江的中心,两人站在金山顶上,望着波涛澎湃的江水,韩世忠紧锁眉头叹息到: “夫人,您看这江面如此宽阔,江水汹涌,军力上又敌众我寡,以我之见不如把兵马撤到下江,等部队增多,时机成熟再战为时不晚。”梁红玉听后胸有成竹地提出:金兀术虽然兵多马壮,但因粮草不济,他必然急速北撤。金兀术诡计多端,恐怕他一面派兵与我们交战,另一方面组织兵力强行渡江, 致使人们受其牵制,两边抵挡不住。如果撤兵下江,再待时机这正中他下怀。梁红玉手指西面一片青翠翠的芦荡说:“这江面中芦荡一望无际,正是我们截击金兵的有利地势,你我二人分开率兵,你率军队四面截击,我率领中军水营,安排守防,任金兵来攻,只是防御,不和他正面交战。金兵见我按兵不动,必然急于渡江。同时,命中营大桅上立起楼橹,我亲自在上击鼓,并且竖一大白旗为号,金兵往南,白旗就指向南,金兵往北,白旗指北。鼓起则进,鼓住则守,元帅指挥军队时俱听鼓声,再看号旗截杀金兵,管保杀他个片甲不回,使他们再不敢窥视中原。”韩世忠听罢心中大喜。二人商议妥当,便各自准备。

梁红玉布置中军将士,把号旗系在游索上,金兵从哪里渡江,就将号旗往哪里扯起,然后又在中军的大桅顶上扯起了一个小小的鼓楼,梁红玉登上鼓楼,看着金营的军马如同蚂蚁一般,哪个营有什么动静,一目了然。金军的阵营,被梁红玉看得清清楚楚。韩世忠率战船在瓜州口安营扎寨。这时, 金兀术正愁眉不展,他的军师向他献计道:“我军粮草甚少,难以持久,必然赶紧渡江北上,若待军粮用尽怎能匹敌。”兀术听罢,调动兵力准备渡江。

金山下宋兵的哨船探知金兵动向,连忙报入军中。这边军营内,梁红玉早已准备停当。韩世忠站在帅台上朝江面望去,只见黑压压的一片船只。金兀术带领 500 条战船,耀武扬威直向金山冲杀而来。这时梁红玉在鼓楼上看

得清清楚楚。她英姿飒爽,猛击战鼓,号旗挂起,兀术向北,号旗北指;金兵南去,号旗南指。韩世忠听见鼓声,立即指挥战船,按照号旗,扯帆迎战, 顿时江面上杀声震天⋯。过了一会儿,梁红玉又敲起二通鼓,战鼓声震耳欲聋。韩世忠指挥战船,摆开阵势,且战且退,引金兵进芦荡,金兀术率金兵紧追不舍。梁红玉看得真切,等金兵全部进入埋伏,随即把令旗一招,又敲起了三通鼓。随着震天动地的鼓声、埋伏在芦荡里地战船飞也似地窜了出来, 宋兵个个如猛虎下山,围住了金兵的战船,宋兵万箭齐发,火炮猛轰,直打得江面上烟雾腾腾、火光冲天,金兵不是被射死,就是被炸死,没死的也掉入水中。金兀术大败,想指挥军队夺路逃跑,但由不得他,韩世忠听着鼓声, 望着号旗,指挥战船追杀,直杀得金军丧魂落魄,到处乱窜。史书载:“韩世忠大败兀术于金山,妻梁氏自去桴鼓。”肯定梁红玉在黄天荡大败金军的功绩。

高宗绍兴六年(1136 年),韩世忠任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开府楚州

(治在山阳,今江苏淮安)梁红玉和韩世忠同甘苦共患难,与士兵一起斩草除棘,梁红玉亲自织帘为屋,鼓舞宋军将士将山阳建成抵御金兵的军事重镇。

效命疆场 奋勇杀倭

——瓦氏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那兰村路桥,有一墓葬,墓碑有字为:“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门十六世祖妣瓦氏太君之墓。”墓内长眠者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女将、田州府土官指挥同知岑猛之妻——瓦氏夫人。瓦氏出身于广西归顺州壮族家庭(今广西靖西),姓岑名花。她的父亲岑璋是归顺州知州,深明大义,富于谋略。岑花自幼好学兵书,喜习拳剑,父亲特意聘请了高师指教她。于是岑花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熟知兵法韬略、智勇兼备。长大后嫁给田州府土官岑猛,因为当地有“同姓不婚”的习俗,又便改名为姓,而壮语中“花”、“瓦”同音,因而大家称她为瓦氏夫人。

岑猛及其祖先世为田州土官,统众守御,且耕且战。并多次应朝廷诏命出征,屡有战功,官职世袭。岑猛及其子邦彦死后,瓦氏抚养孙子芩芝,“朝夕训以朝廷恩德”,期望他长大后“修职图报”。岑芝成年后继承了祖职, 嘉靖二十九年 (1550 年)奉明廷调令,出征海南岛战死。52 岁的瓦氏夫人又负起抚育年幼的曾孙大寿、大禄,并代为处理政事的重任。

当时,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扰掠日益猖獗。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 “奸民王直等勾结诸倭大举入寇,船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倭寇气焰嚣张,烧杀淫掠,穷凶极恶。所过之处人亡财尽,一片废虚。第二年又“掠苏州,攻淞江,陷嘉善,破崇明, 入崇德县,纵横来往,若入无人之境”。沿海人民的声声哭诉,数千里海防的连连告警,终于使明廷朝野震动,朝议命兵部尚书张经总督江、浙、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专办讨贼”。

张经到任,每日选将练兵,并作一举捣毁倭寇巢穴的计划。他曾任总督两广军务之职,深知两广土司所辖的俍兵(壮族人古时自称“俍”,故名), 士兵军风强悍,作战勇敢,于是奏请朝廷调两广之兵出征到江浙前线听用。

诏令传到田州府,瓦氏夫人心潮难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征用, 理应出兵;但岑家父、子、孙三辈俱亡,大寿、大禄年幼不能带兵。倘若让

手下副将带兵前往,只怕是调用不当、军心涣散要打败仗,那将使众多士兵饮恨沙场、死不归乡,更可怕灭不了倭寇有负国家。思虑再三,决意不顾自己年龄已大,自请督府允许她带兵出征。督府允准并授予她“女官参赞总兵” 之职,命她统率广西各地士兵 6,800 名赶赴江浙前线。瓦氏受命,立即安排政务、动员兵将,整备器械军粮,即日誓师出征。她率领众兵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经长途跋涉数千里,于嘉靖三十四年春(1555 年)最先到达抗倭前线。

瓦氏率兵驻扎泊胥关,亲眼看到倭寇劫掠的凶残和沿海人民遭受的灾难。她义愤难平,立即向张经请求速战。张经不允其请。并告以士兵数千里行军,尚需休整;且嘱瓦氏熟悉地形、了解敌情,待诸路军马到齐合力出击。

瓦氏夫人运用并发扬祖传的“岑家兵法”,将士兵每 7 人编为一“伍”, “每伍自相为命”。上阵时“4 人专主击刺,3 人专主割首,所获首级 7 人共分之”。上阵杀敌以“伍”为单位进行,7 个人齐步向前,执长枪者冲在前面,左右两边的人拉弓搭箭在两侧保护,这些护卫者“口衔刀,手接矢,矢尽投驽,刀刃相见,夹击俱备”。发起冲锋时也是以“伍”为单位集体行动, “一人赴敌,则左右手而夹击,一伍争救之”,“一伍赴敌,则左右伍手大呼夹击,一队争救之”。

这种兵法,既能发挥个人刺杀、射箭的特长,又能借助集体的力量,使整个部队凝结成一个严密的战斗集体,具有强大的攻击力。瓦氏夫人又重申军纪:“不如令者斩;退缩者斩;走者斩;言惑众者斩;敌佯以金帛遗地, 采取不追蹑者斩。”从而保证了兵伍步调一致、人人奋勇,遇强敌不溃退, 见财利不动心。同时还重申行军或驻扎时不得扰民的纪律,偶有违犯者,严惩不贷。史载瓦氏“虽妇人,军法甚整,下无侵”。

随着各路兵马的陆续到达,张经调兵遣将,将瓦氏所部拨归名将俞大猷麾下。瓦氏之兵休整半月,即奉命到漕泾镇截击倭寇。他们第一次与倭寇接战,人人奋勇冲杀。倭寇从未通过这样凶猛的抗击,顿时尸横遍地。但他们败退一阵以后,看到对方人少,而他人多势众,于是左右迂回把瓦氏兵重重包围,拚死不放,妄图以众吞寡,战斗激烈异常。瓦氏兵 14 名勇将先后战死, 瓦氏夫人大怒,她咬牙切齿,“披发舞刀,往来突阵中,所乘马尾鬃为倭拔几尽,浴血奋战”,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率众冲出重围。

时隔半月,倭寇两千多人突袭金山卫(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总兵俞大猷身边士卒不足 300 人,本想避敌锋芒,抄其后路,谁知倭寇早有防范, 突然返身杀回,俞大猷反为所败,被倭追击。瓦氏夫人闻倭寇来袭,火速率兵出击,正遇俞大猷危急之时,瓦氏兵迎战倭寇,杀得倭寇狼狈逃窜,救回主将俞大猷。

过了两天,倭寇又来侵犯金山卫,白泫都司带兵迎敌,又被倭寇死死围困。瓦氏夫人情知倭寇的凶残,但她不顾个人安危,奋身往援。她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拚命冲杀,破寇重围,救出了白泫都司。短短 20 天内接连 3 仗, 瓦氏率兵杀出了壮家的威风,使倭寇为之胆寒。史载:“瓦氏勇猛,始为敌人所畏服。

不久,张经组织了著名的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战役,官兵和瓦氏兵从三面包抄倭寇。瓦氏夫人率领的中路军最先冲入敌阵,刀枪并举,杀声震天。这一仗斩倭寇首级 1,900 余。烧死、溺死者不算。这是明王朝抗倭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史称“军兴以来战功第一”。

此后,瓦氏夫人率兵频频出战。在陆泾坝杀倭 500 余,烧倭船 30 多艘。

又跟踪追击其残部,杀死 250 余人。余敌逃窜下海时,瓦氏又在浦中截杀。为纪念瓦氏抗倭功绩,当地改名为“得胜港”。还有苏州的盛墩,也是当地人民为纪念瓦氏在此战胜倭寇而改名“胜墩”的。

瓦氏夫人为国靖边、为民除害,在浙江前线奋战半年多时间。她平时惜将爱兵,与部下同甘苦;战时身先士卒,双手持剑杀敌,神速如闪电。众兵人人用命、个个效死。以故她的队伍所向披靡,锐不可挡。江浙人民欢迎她、支持她、送粮赠物者难计其数。时人特撰《双马歌》赞颂她的英勇与卓越剑术。民间流传着“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称瓦氏为“石柱将军”。明朝文武官员见过她带兵打仗的,无不叹服:“以妇将兵,颇有纪律,秋毫无犯”。称赞瓦氏部众“可死而不可败”。

瓦氏的战功上报明廷,明世宗(嘉靖皇帝)也赞叹不已。特意宣她进京, 亲加慰勉,并授以官职,瓦氏以年老辞而不受。世宗乃封赠她为二品夫人, 并奖赏她丰厚的金帛。瓦氏把金帛尽数散发给部下。不久,总督张经因不附权贵赵文华、严嵩被陷害下狱死,瓦氏也看出了朝廷的昏暗,于是称病告假, 率军回师南归。两年后无疾而终。时年 59 岁。

瓦氏故去已 400 多年了,她的抗倭事迹散见于各种史籍。正史、野史、方志、军事史上都有记载。她抗倭的故事已被编为电视剧,荧屏上再现了她杀敌的英姿。她赤诚爱国、英勇抗倭的业绩鼓舞着后人,她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深明大义的“忠顺夫人”

——三娘子

三娘子是蒙古鞑靼部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之妻,生于 1550 年,卒于 1621 年。

明代时,蒙古族分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大部。各部首领曾经接受明朝的封爵,但他们作为地方封建势力仍分据一方,还多次同明朝发生军事冲突,从而影响了国家的统一。明嘉靖年间,鞑靼部最高首领俺答汗曾多次率兵攻掠长城以南州县,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生产日益衰敝。同时,鞑靼同汉区的贸易中止了,布匹、铁锅等生活必需品,断绝了来源, 部落首领们通过朝贡和互市贸易而得来的经济利益,也无法获得,长期的冲突给双方带来极大的祸害。

俺答汗是一个识时务的首领。向明朝提出言归于好,表示愿意臣服朝廷, 要求朝廷准予通贡和进行互市贸易。可是当时的嘉靖皇帝和他所宠信的内阁首辅执政大臣严嵩,却顽固地拒绝俺答的要求,还纵容官兵诱杀俺答派来的使者,从而使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到 1567 年初,嘉靖帝死去,隆庆皇帝即位,新任内阁大臣高拱和张居正整顿朝政,他们对鞑靼采取了新的政策,即: 一面加强防御,一面待机议和。这样的时机终于出现了,而议的和契机就发生在俺答汗娶三娘子的事件上。

俺答有个外孙女,已受一个部落首领袄儿都司之聘。俺答见他的外孙女出落得非常美丽,竟凭借自己的权势,把她娶了过来,号为三娘子。并同时把他孙儿所聘的女子嫁给了袄儿都司为妻。依那时蒙族的习俗而言,俺答和三娘子这种长幼亲属之间的婚配,并不算什么违背伦理纲常之举。但他强夺

聘妻,并激怒了他的孙子把汉那吉,一怒之下,把汉那吉到大同投奔了明朝。起初俺答调集兵马,打算用武力向明朝讨还把汉那吉,后来经过反复考虑, 摈弃了出兵讨人的下策,并派人向明朝祈请和好。明朝经过一番讨论,同意议和,并任命把汉那吉为指挥待使,让俺答汗从事实中了解明朝确实已改变了嘉靖帝统治时期对待鞑靼的政策。后来派人送把汉那吉回到俺答身边,祖孙表示衷心感激朝廷。

俺答年迈时,又一心崇事佛教,对于一年一度的进贡和互市贸易,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他年轻的夫人三娘子来料理。三娘子不仅容貌艳丽,而且聪慧开朗,机敏果敢。她有力地协助俺答统驭部众主持有关进贡和互市的事务, 从而在整个部落中获得很高的威望。三娘子十分爱慕中原地区高度发达的汉族文化,珍视蒙汉两族的友睦关系。因此,也赢得汉区人民的盛情赞誉。三娘子尊重明朝中央政府,她曾多次拜访先为宣府巡后升为宣大总督的吴兑, 彼此亲如一家。后来俺答病逝,朝廷隆重赐祭致礼,任命其长子承袭王位。依照部落古来相传的父死后得以继母为妻的习俗,其初,三娘子不从,率众而去。后来,宣大总督派人劝说三娘子。一向尊重明朝政府意见,能以大局为重的三娘子,权衡利害得失,终于同意与其长子成亲,同时,明朝封她为忠顺夫人。

忠顺夫人三娘子执掌兵权,这在崇尚武力的游牧部落中极端重要。三娘子带领一队娘子军驰骋在阴山山麓,她曾经亲自练兵万人。由于她有政治眼光,才干出众,再加上掌握兵权,所以获得广大部众的崇敬和畏服。

三娘子始终信守隆庆和议,部落有违反和议规条者,即加惩治,有时还解送明朝政府处理。他还亲自在古丰州境主持修建呼和浩特城(蒙语:青色的城),并长期居住在那里。1612 年,忠顺夫人逝世,人民深切地怀念她, 并把她居住的呼和浩特城叫作“三娘子城”。这座“三娘子城”凝聚着蒙汉两族之间深厚的兄弟友情,象征着中华各族的亲密团结万古长青。不少的文人学士作诗绘画,颂扬三娘子。冯琦曾作《题三娘子画像》,描绘了边塞安宁和平的景象,表达对蒙古族女杰三娘子的钦佩之意。

白莲教中的女英雄

——王聪儿

白莲教是一支活动在民间的反清组织。明末清初,白莲教的一个支派在山东发动起义,规模很大。到清朝和坤掌握大权时,清朝统治十分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劳动人民怨声载道。当时湖北、河南一带,白莲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随着清朝腐朽统治的进一步暴露,参加白莲教的教徒越来越多,这就惊动了清朝统治者。清政府下了毒手,下令残酷镇压。白莲教首领决定用“官逼民反”的口号,发动起义,襄阳白莲教首领齐林、王聪儿积极响应。

王聪儿是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于 1777 年,死于 1798 年。她幼时家境贫寒,为了糊口,从小跟着父亲走江湖做杂技艺人。后来,嫁襄阳的白莲教首领、担任县衙总差役的齐林为妻。她和丈夫在农民群众中积极传教收徒,进行反清的秘密活动,积极筹备武装起义。

仁宗嘉庆元年(1796 年)元月,齐林、王聪儿等人约定在元宵灯节发动武装起义,不料机密泄露,齐林同一百多名会众被清政府捕杀。王聪儿得知

丈夫被害的消息以后,毅然挑起白莲教首领的重担,下决心给丈夫及白莲教同伴们报仇。她剪去长发,身着白衣,执刀跨马,和齐林的徒弟姚之富一起重新整顿起义队伍,积极开展反清活动,宣传教义,发动群众。不出一个月, 就发动组织了一支四、五万人的起义力量,王聪儿被推为“总教师”,即白莲教起义军的最高指挥官。王聪儿同姚之富等首领一起,率领起义军到处打击官府,惩办贪官污吏,深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

正当王聪儿、姚之富等领导的白莲教在湖北起义的时候,四川的白莲教首领徐天德、王三愧、冷天禄以及陕西的张汉潮等也纷纷响应起义。当时在陕川、豫、鄂等省交界处,有一片长达 8 百里的树林,称之为“老林”。这里群山起伏,森林密布。起义军活动在这老林中,忽分忽合,倏南倏北,避实击虚,使清军莫测虚实。清政府派军队围巢、镇压起义军。派兵力如果少了,就被白莲教义军一鼓歼灭;派兵力多了,地势又不利。“兵多置防,则以有用之师,坐困于无用之地”。清军吃足苦头,叫苦连天。

嘉庆皇帝眼看着白莲教声势越来越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命令各地的总督、巡抚、总兵等大大小小的官员,派出大批的人马镇压起义。1798 年,以王聪儿为领袖的襄阳白莲教义军,冲破清军的重重包围,疾风骤雨般地由鄂经豫入陕,然后再蹈敌人的空隙,进入了四川,在川东与四川起义军会师。他们商定:所有的义军编为八大支,分别为:襄阳黄号、襄阳白号、襄阳蓝号、达州青号,东乡白号、太平黄号、巴州白号、通江蓝号。军内设掌柜、元帅、总兵等职。这样加强了领导力量和白莲教义军的战斗力。王聪儿被推为八路兵马的总领袖,亲自统率“襄阳黄号”南征北战,东还湖北, 直指襄阳、樊阳,拖得数十万清兵人困马乏,“疲于奔命”。

女英雄王聪儿率白莲教起义大军,转战各省,行踪飘忽,战绩斐然。清军畏之如虎,在清朝官方的文书中,不断提到齐王氏的名字,有谈虎色变之惧。为了对付白莲教,清政府先后调动了京营满州兵,陕甘回兵,蒙古兵, 苗兵,东北索伦兵,山西、广东兵等等。王聪儿率领农民军出敌不意,使清兵屡遭惨败,嘉庆帝见这些官兵围剿连连失败,急得“涕泪倾涌泉”,他一面大骂王聪儿“贼匪”,一面下诏书把那些贪官酷吏狠狠地训斥一通,撤职的撤职、查办的查办,并且严厉督促各地官军继续组织兵力,围剿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起义军。就在王聪儿带领白莲教不断突袭清军,打击清朝腐朽统治的时候,清军将领有个叫明亮的,向嘉庆皇帝献了一条毒策,即:实行“坚壁清野”。各地地主组织、地方武装力量修筑碉堡。起义军不论到哪里,他们就先把老百姓都赶进碉堡,使义军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断绝粮草的供给。起义军本来就是来自于人民群众,清政府实行“坚壁清野”这条毒计后,给白莲教起义军带来巨大损失和困难。在这极端的艰难困境中,清政府加强兵力,围困白莲教。王聪儿指挥白莲教义军,摆脱清兵的重重围攻, 亲自带领两万人马攻打西安,没想到西安已有重兵防守,在西安义军遭到清兵的阻击,打了败仗。王聪儿率领人马打回湖北,清朝大将明亮指挥官兵紧追不舍。起义军后面有清兵紧追不舍,前面又有地主组织的地方武装——民团的拦截,终于在 1798 年春于郧西县(今湖北省境内)三岔河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包围。

义军在王聪儿、姚之富等首领的指挥下毫不畏惧,退到茅山的森林里, 准备组织力量进行突围,不料,被清朝官兵发现了。清将领又指挥官兵,密密麻麻地从山前山后围住了茅山,集中兵力,发起进攻。王聪儿率领义军坚

持抵抗,杀伤了大量的敌兵。

清政府继续调集军队围剿,起义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山顶。山顶绝险, 号称“一碗水”。他们据山顶下击,杀伤清兵无数,清兵不敢冒然上山,只好四面长围。农民军顽强抵抗,一直到粮水俱绝。终因寡不敌众,王聪儿和姚之富纵身从陡峭崖上跳下来,英勇牺牲,当时王聪儿年仅 22 岁。

(张敏 桑引兰 杜仲文)

七、年逾古稀 雄风犹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数不胜数的英雄豪杰,他们当中,既有顶天立地的伟岸男子,亦有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既有令人发出“后生可畏” 之叹的神奇少年、热血青年,亦有老当益壮,驰骋场的老英雄。比如稼轩词中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句,每每令人想起那些鬓发斑白,犹思报国的老人。他们虽已年逾古稀,但雄风不减当年。

宽威并施靖边防

——赵充国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生于前 137 年,卒

于前 52 年,是西汉名将。他少习兵法、善骑善射、沉勇有谋。年逾七旬,仍戍边沙敌,传为千古美谈。

赵充国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汉武帝刘彻当政的时代。当时,“以杀戮力耕作”的匈奴贵族经常侵犯汉朝边境,国家殷富、实力雄厚的汉政权有条件解决匈奴的骚扰。于是,从公元前 133 年到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取得了以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为代表的重大胜利。公元前 101 年,且提侯单于即位后表示愿与中国

和解,把扣留的汉使遣返。前 100 年,汉匈正式通好。但随同苏武的副使张胜在匈奴国谋乱未遂,至使苏武被扣,汉匈关系又趋紧张,重新兵戎相见。汉武帝派两路大军向匈奴汗国进攻。一路由大将军李广利率领出酒泉,深入西域,另一路由大将李陵率领,出居延海,向北深入沙漠。赵充国熟悉匈奴和羌族的情况,从李广利西征。李广利部深入西域,到达天山。

初战时,李广利部小有胜利。后敌兵渐增达 10 万之多,将汉军团团围困。李广利指挥将士几番冲突皆不得脱,死伤甚多。而且,汉军的粮食也吃完了, 又没有水喝。李广利愁眉紧锁、一筹莫展,于是召集部将议事,看大家的意向,是不是愿意降敌以谋生。当此军心大乱、士气低沉、将帅踌躇之时,以假司马之职从军的赵充国力主勉力突围,绝处谋生。然李广利等皆有难意, 对突围已失去信心。赵充国亢声曰:“诸位当军国大任,岂有监阵退却之理。与其忍辱谋生,不如战死为荣!”但是,在这人困马乏,四面楚歌的时候, 谁有勇气带领士卒作此最后一搏呢?众将缄口低头,李广利亦无心再战。赵充国见状不由得气愤激昂,对李广利说:我身为假司马,有自己的职责,但如将军信得过我,令我率众突围,我当万死不辞!李广利于是同意让他试一试,然终对突围不报希望,怕作无用之搏损兵折将,所以只给了赵充国数百人马。

赵充国精神抖擞,呼曰:大将军令我率兵突围,能否摆脱重围、生还故土、在此一举,有勇者随我来啊!那些身临困境的士卒闻此言不由得为之感奋,怒目圈睁,蜂涌而起,真是一呼百应,士气高涨,锐不可挡。匈奴兵胜利在握,大意轻敌,只等收降汉军,没想到竟有这么一支英勇无敌的军队风驰电掣般杀过来,一个个惶惶然不知所措,未及还手即身首异处、命归黄泉。此所谓一鼓作气,赵充国果然得手,一往无敌,冲出重围。李广利见突围有

望,连忙令全军随赵充国部杀开的血路外突。李广利也在众将护卫下冲出包围。但是汉军被匈奴兵拦腰斩断,还有数千兵在重围之中,面临或死或降的困境。赵充国知道此况,毫不犹豫地又率众回戈奋击、杀入敌阵。此举又令匈奴兵所未料及。赵充国部得以再杀开一条血路,汉军里应外合,脱围而出, 直奔玉门关,才得立足。李广利清点人马,虽然死伤大半,但毕竟避免了全军覆没,自己也未死未降。此举全赖赵充国之功。于是派人飞马入京,为赵充国请功。武帝读了奏章,甚佳其勇,要赵充国即刻进京面君。赵充国驰还京都,武帝亲视其伤。解开战袍,见他累累伤痕多达 20 余处,有的地方还在流血。武帝不由得慨叹道:赵充国真将军也!为了表彰他积极请战,冒死奋击的精神,拜为中郎,车迁骑将军长史。

与李广利同时出发的另一路军李陵部北入沙漠,5 千步兵与 8 万匈奴兵苦战,最后箭尽粮绝、部众战死,李陵被俘。当时的局势,大汉朝处于失利的一方。由于赵充国熟悉边况,又勇敢善战,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取得胜利。

(1)昭帝刘弗陵朝(前 87—前 74 年),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平定武都

(今属甘肃)氏人之乱,任中郎将,又迁衡水都尉。(2)与匈奴交战时破敌致胜,俘获匈奴西祁王,赵充国因功升为后将军。刘询即位为宣帝(前 74

年)后,封为营平侯。(3)前 70 年(宣帝本始四年)以蒲类将军出酒泉迎

击匈奴的侵扰,杀敌数百而还。匈奴再次集兵 10 万准备反击,赵充国率 4 万余骑屯于边境,匈奴兵不敢与之交战,悄然退兵。匈奴兵不能在赵充国手下占到便宜,十分惧怕他。

宣帝元康元年(前 65 年),西海(今青海)一带的羌人在匈奴的煽动下

叛乱,向汉军发动进攻,使汉军陷于困境。朝廷急需派人前往镇抚。前 64

年,赵充国以 73 岁高龄自荐率军前往,以解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之围。赵充国认真分析了当时情势,认为羌人“难用兵碎”,不可冒然急于用

兵,而应审慎行事,宽威并施。到金城后,他“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垒”。为了和解与羌人的关系,他下令严禁随意屠杀羌人、焚烧牧场。羌人败走也不过于追杀。至使羌人感其德,有的首领自动归降。宣帝责其慢兵并派员督战,赵充国详陈因由,并提出以兵屯田、耕战两利的策略。屯田的实施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大批羌人自动归附。

赵充国靖边有方,致使后来他告老还乡后,朝廷还听取他对边事的意见。

名扬西域 倍受拥戴

——段会宗

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今西肃天水)人,生于前 84 年,卒于前

10 年。曾任西域都护,倍受西域各国拥戴。

公元前 2 世纪下半叶,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不仅有利于共同对付匈奴的侵扰,而且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前 60 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行政管辖机构——都护府,汉宣帝任郑吉为西域都护。辖地在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南北,西包乌孙、大宛、葱岭地带,所含国家初为 36 个,后为 50 个。前 33 年(元帝竟宁元年),段

会宗以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令五府举为西域都护。他在任 3 年,治边有方,深得西域各族人民的尊敬和拥戴。任满后,段会宗返归东土,历任沛群

(今安徽濉溪西北)、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太守。离开西域后,西域各族

人民倍加怀念他,纷纷上书请求让他继续在西域任职,于是,在汉成帝阳朔朝(前 24—前 21)又被朝廷任命为西域都护。当时,段会宗已年逾花甲,不便远足异域。好友谷永劝他“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昆山之厌,总领百蛮”。段会宗回答说:今朝廷委以重任,又蒙边疆人民厚爱,老夫岂能以一己之利而拒之,吾意已决,请勿多言。遂毅然踏上征途,前征任所。到西域,段会宗受到诸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任满返朝复命,拜为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太守。

在西域各国中,乌孙王国居重要地位。乌孙族初在祁连、敦煌间,汉文帝后元三年(前 161)左右西迁,都赤谷城。西汉时人口 63 万,事游牧。武帝元狩四年(前 119 年)张骞使乌孙,武帝两次以宗室女为公主(江都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王室,侍者冯僚亦嫁给乌孙右大将。段会宗二任都护返回后,乌孙发生内乱,朝廷十分重视,他被征为左曹中郎将、光禄大夫,再往西域,平息了乌孙内乱。成帝元延朝(前 12—前 9)乌孙国又发生了内乱, 小昆弥末振将杀了大昆弥元子。古稀之年的段会宗再至乌孙,仅率 36 人径人乌孙都城,宣明国法,杀了末振将之子番丘,再次平定了乌孙内乱。

段会宗为西域平安屡建大功,被赐爵关内侯。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 年),段会宗因病卒于乌孙。西域各国为他发丧、立祠,悼念这位为西域做出贡献的大臣。

大丈夫穷当益坚 老当益壮

——马援

唐名士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语;宋苏轼诗有“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句, 这“老当益壮”和“马革裹尸”,都和汉代一个有名的老将军有联系,他就是马援。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生于公元前 14 年,卒

于公元 49 年。马援早年曾为扶风督邮,后经营农牧有方,家资殷富。但他的志向不在聚敛钱财上,就把财产分送给兄弟朋友。他认为:人生在世,当个守财奴,那太没出息了,“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

在新莽末年,马援曾做过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归刘秀。建武十一年(公元 35 年)任陇西太守,击破先零羌。建武十七年(41 年)任伏波将军,镇压交趾征侧、征贰起义,封新息侯。建武二十年(44 年)秋天,马援打仗回来,有人劝他说:您长期征战在外,屡立战功,很辛苦了,该在家休息休息了。马援听了不以为然,他豪迈地说:现在匈奴和乌桓还在骚乱边境, 我正要面见皇上,请求保卫北方,“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尔, 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后汉书·马援传》)。为了对付匈奴、乌桓的骚扰,汉光武帝就派马援守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匈奴、乌桓兵畏惧马援,没怎么打就逃跑了。

北疆平定后,武陵“五溪蛮人”又起兵乱边,打到了临沅。汉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打败,汉光武帝甚感棘手。当时,马援已年逾花甲, 还是主动上前请兵出战。汉光武帝见他胡子都白了,认为他难当此任,可马援偏不服老,在殿前披挂上马,威风凛凛地跑了几圈。果然雄风不减当年。

汉光武帝欣然下令让他带领马武、耿舒两名将军和 4 万人马,出征南方。 马援的军队来到五溪,因气候不服,好些兵士中暑死去,马援本人也染

病在身,不久病死军中。

马援在花甲之年,征战边疆。他那种“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的精神;为国靖边,以“马革裹尸”为荣的精神,为千古传颂。

“老种”威风 金使屈膝

——种师道

北宋时有三世为将的种氏一家。种世衡治边有方,名扬西夏;其子古、谔、诊皆有将才,关中号称“三种”;种世衡之孙种师道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种师道,字彝叔,洛阳人。生于 1051 年,卒于 1126 年。少时拜著名思想家张载为师。入仕途时初为文官。曾任熙州(今甘肃临洮)推官、原州(今宁宁固原)通判。当宋与夏划定边界之时,种师道与夏使焦彦坚周旋,义正辞严,维护了大宋的利益。

种师道生活的年代,正是宋与西夏纠缠不休的年代。西夏乃党项羌所建立的政权,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南),最盛时辖 22 州,与辽、金先后成为与宋鼎峙的政权。11 世纪 40 年代,宋与西夏多次交战,一度失利,不得不承认西夏帝国的独立,并以“赏赐”的名义向西夏缴纳许多财物,但边界上一直冲突不断。种师道从武后担当了抵御西夏的任务。历任洛州(今河北永年东)防御使,渭州(今甘肃平凉)知州。由于他敌御西夏有功,进侍卫亲军军马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

处于多事之秋的宋朝边乱频仍,宋夏之争未了,宋金之役又接踵而至。12 世纪初,辽所臣属的女真部落独立称金,1125 年击溃辽国后挥师南下。宋徽宗赵佶惊惶失措,连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年)春,金军渡过黄河,直逼宋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当时,北宋政府内部分裂成两派,投降派主张割地求和,主战派要坚守京城。在军民抗战要求的压力下,钦宗被迫任命主战派李纲保卫京城,并召种师道援京,加检校少保、靖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师道奉诏急速领兵东还。来到洛阳, 知金人已兵临城下,有人劝说道金兵势大,不如暂驻汜水。种师道却说:我的兵虽然不多,但趁敌方不明我虚实,鼓行而进,敌必怯惑。而且都城军民知我领军前来,必然为之振奋,何必忧敌。于是,种师道率军,一路扬言“种少保领西兵百万来”,直抵东京。其他各处援军也先后到达,计有 20 万人,

全军只有 6 万,不敢妄动,将军营北撤,派使入朝议和。

当时,种师道已 75 岁高龄,被人们尊称为“老种”。金使者本来态度骄横,旁若无人。但一眼看见种师道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不由得双膝一软, 向钦宗跪下了。由于种师道反对议和,被钦宗解除兵权,金兵再次南侵时又不得不起用他。但终因主战得不到朝廷重视和信任,不久病卒。

(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