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劝学

(节选自《荀子》)

君子曰①:学不可以已。青②,取之于蓝③,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木直中(zhōng)绳④,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⑥,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ǐng)子己⑧,则知明而行无过⑨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ì)⑩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11) 也,而闻者彰。假奥马者(1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13),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14)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15),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ī)步(16),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17)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18),.功在不舍。锲(19)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20)。螾(21)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22),非蛇蟺(23),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后世也称荀卿。赵国人。为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游学于齐国和楚国。晚年教授弟子并从事著述,李斯(秦代政治家,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作用)、韩非(战国时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都是他的学生。

作为先秦后期的儒者,他对于春秋以来的儒学,既有继承,又有独创。荀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的教育思想是系统的,其著作自成体系,并涉及到哲学、政治、军事、典章制度等方面。著有《荀子》共 32 篇。

[简注] ①君子:古代是指知识分子中受过教育、懂得经书、能遵守礼义的人。

②青:靛青,一种染料。

③蓝:作青色颜料用的一种植物。

④本直中绳:中:合于。下同。绳:指绳墨,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⑤輮:同“糅”,用火烘烤,使木弯曲。

⑥槁暴:晒干。槁:干枯。暴:同“曝”,晒。

⑦金就砺(音 lì 历)则利:金:这里指刀类。就:凑近、靠拢。砺:磨刀石。

⑦参省乎己:参:同“三”。省:反省。乎:相当于“于”。

⑨知明而行无过:知:同“智”。行:行为。

⑩跂:提起脚跟。

  1. 加疾:加大,加强,指声音更加宏亮。疾:壮。

  2. “假舆马者”二句:假:借助。下同。利:快,迅捷。

  3. “假舟楫者”三句:楫,桨。能水:善游泳。绝:横渡。

  4. 生:王念孙《读书杂志》以为当读作“性”。资质、禀赋。

  5. “积善成德”三句:善:善事。德:品德。神明:高度的智慧。

圣心:圣人的修养。

  1. 跬步:半步。

  2. 骐骥:骏马。

  3. “驽马十驾”二句:驽马:劣马。十驾:十日之程。舍:停止。

  4. 锲:刻。

  5. 镂:雕刻。

  6. 螾(音 yǐn 引):同“蚓”,蚯蚓。

  7. 蟹八跪而二螯:八:本作“六”。跪:足。螯:节肢动物的变形的第一对足,状如钳子,能开合,用此取食或自卫。

  8. 蟺:同“鳝”。

[导读]《劝学》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篇著名作品。这篇作品极少抽象说教,而是运用譬喻和推理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人们通过浅近明白的道理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受到启发和教育。

文章开宗明义,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一是以青胜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一生活现象作为论据,说明人们必须向前人学习,后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取得不断进步,必然会超过前人。

二是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相比。指出客观条件变化,可以引起事物自身特性的改变。人们如果博学又能用所学到的事理时刻对照省察,就会智慧高明而不犯错误。

三是用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顺风而呼闻者彰明, 以及借助舆马、舟楫等生活事例作比,从同一个角度反复说明君子利用客观条件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还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孜孜不倦,勤奋刻苦。作者以“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为衬托,阐明了想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作者进一步用骐骥、驽马、朽木、金石两组四个比喻,论述做学问应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说明了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道理。

《劝学》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作者将珠串璧连的比喻与言简意赅的议论溶为一体,契合无间,达到交相辉映的地步。文章中还善于运用大量短句、排比和对偶的句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文章的主旨,呈现出错综与齐整之美,增强了全文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感染力极强。全篇语言精炼有力,干净利落,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对后世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

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①。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②,怀抱利器③,郁郁适兹土④。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qiáng)仁者,皆爱惜焉,矧(shěn)燕赵之士⑤,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⑥,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其乎⑦?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作者简介] 韩愈(公元 768~824 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上曾居住昌黎郡(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自幼好学,25 岁登进士第。曾为官多年,几次遭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人物。他在散文方面的文学成就很高,主张文以载道,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力反六朝来的骈偶文风,而提倡一种散体。他学习先秦与西汉的文章,并加以发展创造,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锋芒锐利、明快流畅的文风,他写的文章生动多变而又感情浓烈,具有宏伟奔放的独特风格。由于他在散文方面的杰出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简注] ①燕赵:战国时燕国位于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赵国位于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一带。

②有司: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员。

③利器:喻杰出的才能。

④兹土:指当时河北卢龙、成德、魏博三镇,都自置官吏,不受朝廷节

制。

⑤矧:况且。

⑥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燕昭王成霸业,后遭诬陷归赵,

封于观津,称“望诸君”。

⑦昔时屠狗者:战国末,高渐离屠狗于燕市。为报其友荆轲刺秦被杀之仇未遂而死。这里泛指不得志的豪杰义士。

[导读]“序”,是赠言文章,唐始,盛行该文体。当时河北藩镇强大, 招纳士人做他们的幕府,颇有割据之意。董邵南举进士,不得志,将往河北游。文中对董邵南的不得志表示同情,而对他投托藩镇又不赞成,故隐有讽动之意。全文精短,但一唱三叹,一波三折,层层递进,文笔畅快而又浓郁, 既有正义感,又有人情味。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选自《唐柳先生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①,闻水声,如鸣珮环②,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③,近岸卷石底以出④, 为坻(chí),为屿,为坻(kān),为岩⑤。青树翠蔓⑥,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⑦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⑧不动,俶(chù)尔远逝⑨,往来翕忽⑩,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1)。以其

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12)。隶(13)而从者:崔氏二小生(14),曰恕己,曰奉壹。

**[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 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

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官至礼部员外郎。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再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后病死在柳州任上。

柳宗元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他的文学创作非常丰富,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人民,了解社会现实,所以他这时的诗文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 同情人民疾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的散文长于政论、寓言和山水游记, 立意清新,章法严谨,语言精炼,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风格清峭。著有《柳河东集》、《河东先生集》。

①篁竹:竹林。

②如鸣珮环:即“如珮环鸣”。珮、环:都是古人佩带在身上的玉制装饰品,走路时相碰撞。用此形容水声和谐动听,故云“鸣”。

③全石以为底:全石:整块石头。全:一作“泉”。作“泉”,则本句应断为“泉,石以为底”。

④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以:而。

⑤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有石窟的岩石。

⑥“青树”三句:蔓:蔓草。蒙络:遮蔽缠绕。摇缀:摇动相连。披拂: 被风吹动的样子。

⑦可:大约。

⑧佁然:痴呆不动的样子。佁:原作“怡”。

⑨俶尔远逝:俶尔:突然动起来。逝:往,去。

⑩翕(音 xī西)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1. 悄怆:冷寂悲伤。一说,寂静的意思。邃:深。

  2. “吴武陵”句: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进士。元吴平度裴济时,曾献策,后为韶州刺史。柳宗元谪永州时,吴武陵亦在永州。当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时,吴武陵北还。龚古:作者友人,未详。

  3. 隶:附着。

  4. 崔氏二小生:崔简之子。按,崔简是作者的姐夫。

**[导读]**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山水游记应该说始于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他的“永州八记”中最精彩的一篇。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全文突出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美静穆,写水、写鱼、写树木、写岩石,写得很细腻,笔调又很清新。显示出作者善于用清词丽句描画它们的细微之处,又能用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整体形象,宛如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画。尤其是文中对清冽空明的潭水中活泼生趣的游鱼描写,用笔清妙,更使作品增添了神韵色泽。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全文布局紧凑,构图简明,描写生动,逼真细致,语言精洁,含蓄不露,这正是柳文“清深”、“峻洁”的特色。他的笔中有情,那贬官后羁旅孤寂的心情,隐约可见。因此全文有着一种高洁、幽邃、凄清的美。文中大体上用韵, 句子很短,但句句实在,没有空泛之语。巧妙、适当的比喻丰富了形象,使人产生联想,又丝毫无矫揉造作的感觉。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①,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②,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④,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此士所以不至也。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少时随父奔走南北,立“矫世变俗”之志。宋神宗时,两任宰相,推行变法主张,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诗歌散文皆有成就。尤其散文在唐宋作家中享有盛名。

**[简注]**①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田文,相传他门下多养食客至数千

名。

②卒:终于。

③特:不过。鸡鸣狗盗,秦昭王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从求救于昭

王宠姬,姬索要孟尝君之白狐裘献于姬,始被开释。孟尝君连夜逃走,至函谷关。昭王悔,派兵追赶。关法规定鸡鸣后方能开关放人。正好孟尝君食客有能模仿鸡鸣者,引动群鸡齐鸣,他便逃出了秦国。

④南面:古代以面向南坐为尊。“天子南面而立,诸侯北面而朝”。这里指称王。

[导读] 孟尝君曾为齐相,《史记》有《孟尝君列传》。世代以来,号称孟尝君能养士,连鸡鸣狗盗之徒也能为他所用,发挥一技之长。对此,历史上从未有人发过异论。王安石指出孟尝君养士,只获得鸡鸣狗盗的帮助, 实际并未算真正的士,这是读史的新见解。可谓翻历史定案,发人所未发, 言人所不敢言,又言之成理,使人耳目一新。而文章极为精悍,毫无枝叶, 又可谓字字千钧。不愧为读书心得之名作。

司马迁

报任安书

(节选自《报任安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titǎng)非常之人称焉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②;仲尼厄而作《春秋》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④,厥有《国语》;孙子膑(bīn)脚⑤,《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⑥,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

(xuānyuán),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yùn)色。仆诚以著此书,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yì)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

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⑧,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⑨,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今虽欲彫瑑,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其父司马谈, 是历史学家,在汉武帝时做太史令,亦通天文星历和《易经》,兼好黄老之学。司马迁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到过南北许多地方。游历之中,他很注意了解古代传说、历史,并考察山川形势和风土人情,后来他又奉命出使西南并扈从汉武帝封禅,这些旅行对他写作《史记》有很大帮助。汉武帝元封三年,他继其父出任太史令,更是博览古籍,收索史料。汉武帝天汉三年,司马迁因同情李陵,受了宫刑,为了完成《史记》,他才忍辱活下。直到基本完成《史记》,他便辞世。《史记》记述上自黄帝,下至汉武之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史记》的文笔优美流畅,也是很受人称道的散文。

**[简注]**①倜傥:豪迈,不受拘束。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传说周文王被殷纣拘禁在牖里时,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易》的骨干。

③厄:困厄,指孔子在陈地和蔡地受到当地人的围攻和绝粮之困。

④左丘:鲁史官。《国语》,史书,传为左丘明撰著。

⑤孙子膑脚:孙子,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膑脚,孙子曾被其同学庞涓骗入魏国,割去他的膑骨(膝盖骨)。有《孙膑兵法》传世。

⑥不韦:即吕不韦,战国末为商人,后为秦初宰相。始皇十年,令吕举家迁蜀,吕自杀。《吕览》,即《吕氏春秋》。

⑦《说难》《孤愤》: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所著《韩非子》中的两

篇。

⑧九回:九转。形容痛苦之极。

⑨闺閤之臣:指宦官。闺、閤,均为宫中小门,指皇帝深居的内廷。

[导读] 本篇是节选自《报任安书》的后半部分。在这一节里,作者抒

发了对人生、对事业的见解。尤其是对富贵的蔑视,对圣贤发愤著书的追慕, 历来激励人们从逆境中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因此,这一段文字也成了人们有口皆碑的名言。人生一世,难免有困顿挫折,有的人就此消沉,默默一生; 有的人却愈加发奋,终有所成。这靠的是一种精神。读了司马迁这篇文章, 对此当有更深的领悟吧。

郦道元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又叠嶂①,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②,不见曦月③。

至于夏水襄陵⑥,沿溯阻绝⑤。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⑥。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⑦,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⑧,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⑨,林寒涧肃⑩,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13),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者简介] 郦道元(?~公元 527 年),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袭父爵。曾任尚书主客郎,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因得罪权贵, 迁陇西,为率雍州刺史萧宝夤(yín)杀害。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然其内容简略,又多谬误。道元博采众说,充分利用当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并历尽艰辛,亲身实地考察,补充和修订了《水经》之不足,写成了《水经注》一书。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地理著作,而且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简注]**①嶂:像屏障般的山峰。

②亭午夜分:正午和半夜。

③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④襄陵:漫上山岗。

⑤沿溯:沿,顺江而下;溯,逆流而上。

⑥乘奔:驾着奔马。

⑦绝■:极高极陡的山。■,顶部呈凹形的山。

⑧清荣峻茂:指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⑨晴初霜旦:初晴的日子,结霜的早晨。

⑩涧肃:溪涧寂静。

  1. 属引:连续不断。

  2. 哀转:悲哀宛转。(13)巴东:郡名,在今四川省云阳县、奉节县一带。

**[导读]**文章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地理形势及其四季的景色,展示万里长江中一段特别雄奇秀丽的画卷。全文分四段。首段总写三峡重峦叠嶂,雄伟峻拔的山势。着笔在“连”和“峻”上。后三段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夏季着重写水。“襄陵”,写出水势之大;“阻绝”,则写出了水流之急。冬春二季,先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给人以优美宁静的感受,与上文的“滔滔巨浪”形成鲜明对照。接写绝■、怪柏、悬泉、瀑布,使读者于雄奇中领略到秀丽的情趣。最后用“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总括前文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景欣然的感情。为避免重复,秋天的景色,只着重写了三峡的猿鸣。以“林寒涧肃”为背景,衬托出三峡猿鸣的“凄异”“哀转”, 显得生动、逼真,富有特色。

刘禹锡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x īn)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牖之劳形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⑨。孔子云:“何陋之有⑩”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是汉代中山王刘胜后裔。

曾与柳宗元等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提出一系列改革主张。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又做过许多地方刺史,晚年迁太子宾客。他是唐代中叶杰出的作家,尤以诗的成就最高。

[简注] ①陋室:狭小而陈设简陋的房间。

②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③鸿儒:泛指博学之士。

④白丁:本指平民,这里指不学无术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⑥金经:即《金刚经》,佛教经典。

⑦丝竹:指弦乐管乐。

⑧案牖:官吏日常处理的文件。

⑨子云:汉扬雄字,西蜀人。“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⑩何陋之有:此句式表宾语提前,意即“有何陋”。

**[导读]**虽是陋室,只要室主品德高尚、才华卓绝、兴趣博雅,则陋室远胜豪华别墅了。文中流露了作者清高雅致、孤芳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文章由比兴手法导入,然后陈述几件富有典型性的主人品德和生活内容,最后以古代贤哲之语巧妙作结,短小精炼之极,清新别致。全文以四言为主,间以五言、六言,有如诗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本文正是以其情趣和艺术成为历代传诵的佳作。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嘱)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④,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⑤,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⑦?若夫霪雨霏霏⑧,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⑨,山岳

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⑩;薄暮冥冥(11),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12),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zhí)汀兰(13),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14),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5),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16),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17)!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 范仲淹,苏州吴县人。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任谏官。曾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抵抗西夏的侵扰,卓有成效。他是个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治家,是北宋前期政治 改良运动的领袖。诗、词、散文很出色,内

容丰富、深刻。

[简注] ①庆历:宋仁宗年号。四年,即 1044 年。

②滕子京:河南人,范仲淹的友人。巴陵郡,今湖南岳阳市一带。

③增其旧制:扩大它往日的规模。

④远山:当指君山等山。

⑤朝晖:早晨的太阳。夕阴,晚上的月亮。

⑥潇湘:二水名,至湖南零陵县合流,北流入洞庭。

⑦得无:能不。

⑧若夫:另起一层意思的发语词。霪雨,久雨。

⑨隐耀:隐没了光辉。

⑩“樯、楫”:桅杆、桨。

  1. 冥冥:昏暗的样子。

  2. 谗、讥:谗言、讥刺。

  3. 芷:香草。

  4. 长烟一空:天上的云雾消散。

  5. 静影沉璧:月亮的影子映在水里,像一块下沉的璧。

  6. 物:指客观环境遭遇。

  7. 微斯人,吾谁与归:除了这些人(古仁人),我和什么人在一起

呢?

**[导读]**古来登临记胜之作多矣,但未有胜过《岳阳楼记》的。可以说,

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 即冠压群芳。作者写此文时, 亦正是受贬谪之际,他突破个人感情悲喜局限,而着眼于天下人,抒发出令古今天下人皆钦敬的胸襟和思想,这已是本文卓越超群之处。同时,他将全文由叙事、写景、议论三部分构成,骈散相间,严密结合,逐层深化,渐至高潮,回肠荡气,畅快淋漓。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环滁(chú)皆山也①。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wèi) 然而深秀者,瑯琊(lángyá)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liàng)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③,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罪开④,云归而岩穴瞑(míg)⑤,晦明变化者⑥,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yǔlǚ)提携(xié)

⑦,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谿(xī)而渔,谿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⑧;山肴野蔌(sù)⑨,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筹(gōngchóu)交错(11),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12),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13),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4)。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晚年号六一居士,今江西吉安人。出身寒微,后历任过多种军政要职。曾支持过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运动。他在学术上和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的诗、文、词都有特点,尤其是古文的倡导和写作方面,影响最大,开北宋一代文风之先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简注] ①环滁:围绕滁州。

②瑯琊:山名,在滁州的西南。

③有亭翼然:有座亭子,四周的檐角向上翘起,像鸟展开翅膀一样。

④林霏:笼罩在林中的朝雾。

⑤云归:云雾聚集山间。瞑,昏暗。

⑥晦明变化:指山间时而阴暗,时而明朗。

⑦伛偻:弯腰曲背的老年人。

⑧冽:极清的意思。

⑨山肴野蔌:山中猎获的野味和野菜。

⑩弈:下棋。

(11)觥筹:酒杯和酒筹(行令时用来表输赢的竹签)。(12)颓然: 醉后欲倒的样子。

  1. 阴翳:树叶稠密,绿荫复地。翳,遮盖。

  2. 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欧阳修的出生地。

[导读] 作者写作该文时,年方四十。这是一篇政治上失意而仍然行乐的作品,有意避免感伤的情调。不仅婉转地表达了他在滁州为政的业绩,也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而仍然自乐的心情。文章构思精巧别致,紧扣题目,写“醉翁”,写“亭”,写“山水之乐”,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并让他处于主导地位,结尾自报姓名,别有韵味。“也”字高频运用,自有心机。“醉翁之意不在酒”,成为历世常引用的名言。

周敦颐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①(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②,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④,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蔫⑤。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⑥!菊之爱,陶之后鲜(xiǎn)有闻⑦;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简介] 周敦颐(yí),字茂叔,宋代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任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主簿等州县地方官,治绩显著。他家居住于庐山莲花峰下,前有小溪,因此取祖籍营道的濂溪来命名,故世称他为“濂溪先生”。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都是他的学生。

[简注] ①蕃:同繁,多。

②李唐: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唐朝为“李唐”。

③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只显得洁净而不妖艳。

④亭亭净植:亭亭,直立的样子。植,树立。

⑤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⑥噫:感叹词,相当于“唉”。

⑦陶:指东晋的陶渊明。鲜,少。

[导读] 人们一般都向往荣华富贵,贫贱穷苦的确不是好事。但若不顾廉耻,只以富贵为人生的最高境界,那这个时代必定是庸俗的时代。宋代士大夫沉溺于富贵者较之前几朝突出。作者此文托物言志,犹如诗歌的比兴手法,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实际是以莲花自况,褒扬自己不合流俗、清高自洁的品质,同时又暗讽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世俗之辈。文章精短,语言以短句为主,干净利落,形象优美。既有强烈美感,又极富诗意,不愧为散文名篇。

苏轼

赤壁赋

壬戌之秋①,七月既望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③,诵明月之诗④,歌窈窕

(yǎotiǎo)之章⑤。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⑥,凌万顷之茫然⑦。浩浩乎如冯(同凭)虚御风⑧,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⑨。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流光⑩。渺渺兮予怀(11),望美人兮天一方(12)。”客有吹洞箫者,倚

(yǐ)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嫋嫋(袅 ni ǎo),不绝如缕。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ǐ)妇(13)。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14):“何为其然也?”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15)’,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同缭),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于困周郎者乎(1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h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17),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hùzhūn)以相属(18);寄蜉蝣(yóu)于天地(19),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20)。知不可乎聚得,托遗响于悲风(21)。”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1.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2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24)?且夫天地之间(25),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6)。”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27), 不知东方之既白。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元丰二年,因文字被诬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对新法的利弊采取有分析的

态度。其主要成就在文学方面。他具有多方面才能,诗词文皆绝,书法、绘画也深有造诣。作为一代文宗,他对其当代及后代都有重要影响。与其父苏洵、弟苏辙,被人合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简注] ①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②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农历每月 16 日。

③属:劝酒的意思。

④明月之诗:指《诗经》里的《月出》篇。

⑤窈窕之章:指《诗经·周南·关睢》中的诗句。

⑥纵:听任。一苇,形容船小。所如,即所往。

⑦凌:越过。

⑧冯虚:凭空。御风,乘风。

⑨羽比:传说仙人能飞升,故称成仙为羽化。

⑩空明:指月光照着的江水。流光,在江面流动的月光。(11)渺渺: 遥远。

  1. 美人:心中思慕的人。

  2. 嫠妇:寡妇。

  3. 正襟危坐:拉正一下衣襟,端正地坐着。

  4.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5. 周郎:东吴名将周瑜。24 岁授建威中郎将,吴中皆称周郎。

  6. 渚:江中小洲。

  7. 匏樽:葫芦做的酒樽。

  8. 蜉蝣:昆虫名,据说它“朝生暮死”,生存期极短。

  9. 长终:永久。

  10. 遗响:余音。

  11. 盈虚:指月亮的圆和缺。

  12. 之:指上文的水和月。

  13. 何羡:羡慕什么。

  14. 且夫:连接词,有“再说”之意。

  15. 造物者:指大自然。适,这里是玩赏、享用的意思。

  16. 相与枕藉:你枕着我,我靠着你。

[导读] 黄州赤壁,非周瑜破曹之赤壁。苏轼游此,作两 篇赤壁赋,又有词《赤壁怀古》,皆为绝唱,故后世称此为“文赤壁”,成名胜。作者在被贬期间内心苦闷,故此文难免流露其情感消极的一面。但他因文字入狱, 无辜受害,言行不得自由,能在赋中写出如此豁达的情趣,实算难能可贵。文中叙事、抒情、写景、说理,结合得十分自然,情韵横溢。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②,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③。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xǐ)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⑤,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⑥,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qǐ)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⑦,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⑧,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n 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⑨,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⑩。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11),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12),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13)。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朝浦江(浙江省义乌县西北)人。幼年家贫,常借书苦读,曾受业于元末几位名儒,终以文章名于世。元至正九年,召为翰林院编修,辞不就职,并入山为道士,著述十余载。明初,被征为元史修撰总裁,迁翰林院承旨,知制诰,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死后谥(Shì)文宪。一生著述颇丰,其中以散文最为著名。作品内容深广,辞采丰富,文笔简洁,雍容典雅,是后世“台阁体”文学的先驱。

[简注] ①东阳:县名,在今浙江省。生,古代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②加冠:古时男子 20 岁行“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表示已经成年。

③稍降辞色:降:谦抑,和缓。辞色:言辞和脸色。

④负箧曳展: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⑤媵人:这里指服役的人。

⑥逆旅:即旅店。

⑦缊袍:破旧的长袍。缊,旧絮。

⑧县官:这里指政府,官府。廪稍,官家仓库里的粮食。

⑨司业、博士:都是国子监的老师。

⑩假:借。

  1. 君则:马生的字。

  2. 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给长辈送的礼物。

  3. 夷:平和。

**[导读]**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是写给“乡人子”马生的赠序。这种体裁,属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勉励、推崇、赞许之词。

文章围绕勉励好学这个中心,先写自己昔年求学之难,后写今日太学生求学条件之优越。两相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的结论。全文分三段。先详细叙述自己幼时得书、从师、专学的情况;次写太学条件优越,勉励马生专心求学;末段点明题旨,交代写作本文的由来和用意。

语言平实浅近,如叙家常,极为亲切,深合文体特征。在写作方法上,

虽以叙述为主,但又适当插入议论,加上间有形象的描绘,既增强了道理的说服力,又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李渔

芙 蕖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①,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

②:“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③。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④,以芙蕖之可人⑤,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pā)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间之秋矣⑥。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⑦,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⑧,日上日妍⑨。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hàndàn)成花⑩,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自夏徂(cù)秋(11),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1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

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13)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

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

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14),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殆(15)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作者简介] 李渔(1611~约 1679),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作家。他一生未入仕途,亲身参加戏剧实践, 常率家庭戏班演出于达官贵人门下。著《亲情偶记》,其中有专论戏剧词曲的部分,对撰写剧本多有精辟见解。传世传奇有《比目鱼》、《风尘误》等十种,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其作品多写才子佳人故事。在创作理论上力主“求新”;戏文主张浅显易懂。

[简注] ①芙蕖:即荷花,又名莲花、芙蓉。

②谱:明王象晋《群芳谱》中无引文。这里指何“谱”,待考。

③则谓非草本不得矣:就不能不说它是草本了。

④成说:早已有过的说法。

⑤可人:适合人的心意。可,适合的意思。下文的“可”用法相同。

⑥秋:时候。

⑦荷钱:初生的小荷,圆似铜钱,故称。

⑧日高日上:一天一天地向上长。

⑨妍:美好。

⑩菡萏:荷的花苞。

  1. 徂:往,到。

  2. 资:资本、财富,这里引申为享受。

  3. 互芬齿颊:莲实和莲藕共同使齿颊芬芳。

  4. 四命:李渔认为春天的水仙、兰花,夏天的莲花,秋天的海棠花,冬天的腊梅花是他的四种生命攸关的植物,缺一花,即夺走了他一季之命。

  5. 殆:大概。

**[导读]**自古以来,以荷花为题材的诗文颇多,仅以本书《爱莲说》为例, 与笠翁的《芙蕖》相较,前者是托物言志的说理性散文,后者则是说明荷的用途,提倡种荷花的说明性散文。

本文写作特点是“求新”。作者遵循的写作态度是“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下不觊传于后,不过自成一言,云所欲云而止。”《芙蕖》一文,也显示出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在立意、语言和结构三个方面。

古人写荷花多着意它的美丽、高洁,赞美其姿态、清香,或寄托自己的感情。本文则不落窠臼,既写当令时的娇姿,又写衰败后的实用价值。这是在立意上的大胆求新。

在语言上,作者从“可人”、“可心”、“可口”等传统用法中,仿造出“可目”、“可鼻”等词语,整齐、清晰地举出荷花的多种功能。另外, 文中用了一些民间口语,既感新鲜,又富有情趣。

在结构上,既有总题,又有分述。核心部分把生长过程和多种功能揉合在一起写,纵写荷花的生长过程,横写荷花的多种功能,这样纵横结合,可谓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袁枚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①,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②,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③、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 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摩玩之不已④, 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guǐ)藏焉⑤,曰姑俟异日观云尔⑥。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⑦, 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xǐng)。记⑧。通籍后⑨,俸去书来,落落大满⑩,素蟫(yín)灰丝(11),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12),使与书俱。

[作者简介] 袁枚,字才子,号简斋、随园老人。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江宁小仓山,筑随园。论诗主张抒写性灵,强调灵感作用,当时很有影响。不但工诗,亦善骈、散文。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

《随园诗话》等。

[简注] ①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西汉刘向整

理校订内府藏书。其子歆(Xī)继之,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

②汗牛塞屋:形容书多。搬运起来累得牛马出汗,放置起来就塞满屋子。

③祖父:祖辈和父辈。④惴惴:忧惧的样子。玩,摩挲(suō)玩弄。

⑤庋:搁起来。

⑥尔:而已。

⑦形诸梦:即形之于梦,在梦中出现那种情形。

⑧故有所览,辄省记:(因为迫切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

⑨通籍:出仕,做官。

⑩“落落”:堆积的样子。

  1. 素蟫:蠹虫。

  2. 为一说,使与书俱:作一篇说(指本文),让(它)同(借出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导读] 自己买的书,往往束之高阁,待来日读,结果总是难得去读; 而借来的书,若有人追赶似的,抓紧一切时间就读完了。从这一方面看来, 真是买书不如借书了。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推而广之,读书、工作、生活, 都只有懂得机会难得,时不我待,才会珍惜,并加倍努力。作者以亲身经历, 述说体验,话语真切。抓住一种感觉,剖析一种现象,发而为文,说出别人有同感而无文章的东西,怎不叫人拍案共鸣!

彭端淑

为学—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

(dài)人也②,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③,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④。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⑤: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⑥?”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⑦。”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⑧!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⑨。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⑩。

[作者简介] 彭端淑,字乐斋,四川丹棱人。雍正十一年中进士,历任史部郎中、顺天(北京)府乡试同考官等职。后辞官归川,主讲锦江书院。著有《白鹤堂文集》。

[简注] ①为学:做学问。

②不逮:赶不上(别人)。逮,及、到。

③迄:到。

④昏与庸:愚昧、平庸。

⑤蜀之鄙:四川的边远地方。鄙,边远的地方。

⑥何恃:依赖什么。恃,依赖。

⑦钵:和尚用的饭碗。

⑧顾:反而,却。

⑨自败者:自甘失败的人。

⑩自力者:自求上进的人。

**[导读]**人有智愚之分,但学业与成就却不一定与人的智力成正比。笨鸟先飞,可先投林;龟兔赛跑,曾定输赢。本文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为学的成败,不在天资的高低,而在于人们主观上的努力。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所成;若自恃聪明,一曝十寒,其业必毁。文中以贫富二僧设喻,浅显贴切, 良有趣味。青年学子,读此文能无感乎?

姚鼐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①,汶水西流②;其阴③,济水东流④。阳谷皆入汶⑤,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⑥,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⑦,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末,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⑧。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⑨,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⑩,道少半(11),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谿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12),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3),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如画(14),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5)。

戊申晦,五鼓(16),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17)。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若樗蒱(chūpú)数十立者(18),山也。极天(19),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20),下有红光, 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hào) 驳色(21),而皆若偻(lǚ)(22)。

亭西有岱祠(23),又有碧霞元君祠(24)。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25),其远古刻尽漫失(26)。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同圆)。少杂树,多松,生石掣(Xià)(27),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作者简介] 姚鼐(nài),字姬传,号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晚年曾先后在江南、紫阳、钟山等书院讲学,历时四十多年。他作为刘大櫆的弟子,是清代散文“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论文讲究义理、考据和辞章。除有著作《惜抱轩全集》外,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都较有名。

[简注] ①阳:山的南面。

②汶水:即大汶河。源于山东莱芜县东北的原山,西南流经泰安。

③阴:山的北面。

④济水:又称沇水。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的王屋山,东流至山东(清末, 济水在山东的河道为黄河所夺)。

⑤阳谷:指山的南面山谷里的水。

⑥分者:分界的地方。

⑦齐河、长清:都是山东省的县名。

⑧子颖:朱孝纯的字。

⑨磴:石阶。

⑩循以人:顺着中谷进去。

  1. 道少半:路(走了)一小半。

  2. 崖限:象门户一样的山崖。限,门限。

  3. 明烛:明亮地照耀着。

  4. 徂徕:山名。在泰安市东南四十里。

  5. 居雾:停留着的云雾。

  6. 晦:农历每月末的一天。

  7. 日观亭:日观峰上的一个亭子。

  8. 樗蒱:古代赌具,就是后来的骰子。

  9. 极天:天边。

  10. 丹:朱砂。

  11. 绛皜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皜,白色。

  12. 皆若偻: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13. 贷祠:东岳大帝庙。

  14. 碧霞元君:女神,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

  15. 显庆:唐高宗年号。

  16. 漫失:磨灭消失。

  17. 罅:裂缝。

**[导读]**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又名岱岳、岱宗。我们平时读写文章,讲究借景抒情,或思想境界等。这篇游记,却只是描写了登山的途程和山上的景物。而它却历来为人们所欣赏,它好在何处呢?这篇文章体现了桐城派文章的特色。它不饰夸张,务去浮体,抓住特点,准确刻画,简洁概括,生动传神。读它,犹若一架文字摄相机将泰山美景奇姿历历展示,艺术神韵自在其中。

龚自珍

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pán)①,苏州之邓尉②,杭州之西谿(Xī)③,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④,正则无景;以疏为美⑤,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⑥,以绳天下之梅也⑦;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其正⑧,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⑨,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⑩!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 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zōng)缚(11),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12)。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作者简介] 龚自珍,出身官僚家庭,自幼即得深厚文化教养,但早年屡试不第,38 岁才中进士。曾任礼部主事等官,晚年辞官讲学。他生活在晚清,在近代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为一代新风气的开创者。他不满当时黑暗腐朽的统治,反对专制思想和旧学术思想的束缚,在诗和散文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并且精通经、史、文字之学。

[简注] ①江宁之龙蟠:江宁,今南京市,旧江宁府所在地。龙蟠,即龙蟠里,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下。

②邓尉: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

③西谿:地名,在今杭州市灵隐山西北。

④欹:歪斜的姿态。

⑤疏:疏落。

⑥明诏大号:公开下令规定和号召。

⑦绳:本指本工用的绳墨,这里指用上述标准来衡量梅花。

⑧斫(zhuó):砍。

⑨夭:使梅花的嫩枝早死。

⑩文人画士:隐指当时清统治阶级。

  1. 棕缚:用棕绳捆绑。

  2. 诟厉:责骂。

**[导读]**物有自然之姿,天然之美。人更有个性特色、自由追求。对梅斫、删、锄,梅可长成人们所需的形姿,美则美矣,却是病梅。而对人们呢?若也实行束缚、禁锢、摧残,像对待梅一样,那是多么不可思议呀!本文全篇用比喻,表达了对统治者高压手段压抑人性、摧残人才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