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苏的分歧开始加剧

  • 毛泽东义正词严地指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国政府愿意同世界各国和平相处。”
  • 周恩来真诚地对葛罗米柯说:“我们看到《真理报》等苏联报刊上发表的3篇文章。感谢你们的支持。”
  • 毛泽东说:“对于赫鲁晓夫在二十一大的影射,我们可以暂不理会,看看以后再说。”

周恩来说不会拖苏联下水

1958年夏天,赫鲁晓夫访华,诱发中苏“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中苏双方的会谈不欢而散。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炮击金门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国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对台湾分裂势力敲响了警钟。

为了搞清楚中国炮击金门的意图,1958年9月5日,赫鲁晓夫通过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参赞苏达利柯夫向中国政府表示,苏联政府准备派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到中国来了解情况。

9月5日晚上,周恩来接见苏达利柯夫,表示欢迎葛罗米柯来华访问。

周恩来向苏达利柯夫介绍了中国对台湾海峡形势的分析、美蒋矛盾以及中国的立场、策略和所采取的行动。

周恩来说:

第一,我们不是要解放台湾,而是惩罚国民党在我们沿海骚扰;

第二,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因为美国企图独霸台湾,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台湾单独成为一个政治实体,搞两个中国;

第三,如果美国要发动战争,中国全部承担起来,决不连累苏联,不会拖苏联下水。

周恩来要求苏达利柯夫把这3点马上报告莫斯科。

苏方之所以对炮击金门这么敏感,是因为中方没有和苏联商量炮击金门的事情。

美国认为,赫鲁晓夫刚刚访华回来,中国就炮击金门,一定是中苏协商好的,这样,对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就很不利。

1958年7月31日,赫鲁晓夫秘密访华,8月3日,公开回莫斯科。

中苏双方发表了会谈公报,重申双方的友好关系和主张。

赫鲁晓夫走后,毛泽东去外地视察,先后到河北、河南、山东,然后回到北戴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和人民公社问题。

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中共中央做出如下决定:

要在金门、马祖地区给国民党反动派一个惩罚性的打击,炮轰金门和马祖。主要目的是警告国民党反动派,使它不敢再放肆地在沿海骚扰。同时还有一个附带的目的,分散美国人的注意力,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起一些牵制作用,对中东阿拉伯人民的斗争可能有所帮助。

1958年9月5日至8日,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在北京举行。

参加这次会议的共101人,其中新从外地回来参加会议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陈伯达、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水产部部长许德珩、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业部部长梁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主任严济慈。

在9月6日的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台湾海峡地区的当前形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作出说明。

该“声明”指出:

……

1、台湾和澎湖列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们已经由日本的一度侵占归还了中国。中国人民行使主权解放这些地区,完全是中国的内政。这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美国政府自己也曾经正式声明不在台湾地区卷入中国的内争。如果不是因为美国政府后来背弃自己的声明进行了武装干涉,台湾和澎湖列岛早已获得解放,早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管辖之下。这是全世界一切公正舆论所一致承认的、不可抹煞的事实。

2、美国支持盘据在台湾和澎湖列岛的早已被全中国人民唾弃的蒋介石集团,并且直接用武力侵占台湾和澎湖列岛,是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非法行为,是同联合国宪章和一切国际法准则直接冲突的。美国和蒋介石集团签订的任何所谓条约和美国国会通过的任何有关的决议,对于中国人民是完全无效的,它们决不能使美国的侵略行为合法化,更不能成为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扩大侵略范围的借口。

3、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之下,长期以来就以逼近厦门的金门和逼近福州的马祖等大陆沿海岛屿为前哨据点,对中国大陆进行种种骚扰和破坏活动。最近,在美国对于阿拉伯国家发动武装干涉以后,蒋介石集团对中国大陆的骚扰和破坏也更为猖獗。中国政府完全有权对盘据在沿海岛屿的蒋介石部队给予坚决的打击和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任何外来的干涉,都是侵犯中国主权的罪恶行为。

……

会议就这个问题交换意见之后,一致同意周恩来总理受权发表的声明。

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一致动员起来,为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在台湾海峡地区进行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而斗争。

9月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讲话。

毛泽东义正词严地指出: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国政府愿意同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但是中国一定要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这纯粹是中国的内政,绝不容许外国干涉。中国人民尤其不能容忍在自己的领海内存在着每天威胁着自己的安全、危害着自己人民的生命财产的蒋介石集团的前哨阵地,不能容忍美国军舰在我国的领海内行驶。这一切清楚得像晴天的太阳一样,毫无含糊妥协之余地,也没有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对这一切表示任何怀疑。

蓄意挑衅的金门蒋介石集团不顾我人民解放军的一再警告,向厦门附近沿海村镇的和平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炮击,造成重大伤亡;而美国军舰也不雇我外交部的一再严重警告,一再侵入我国领海活动。

对此,我福建前线炮兵部队已经在9月8日采取行动,给予金门蒋军和受美国军舰保护的蒋军舰船以惩罚性的打击。

炮火已经打响了,美国军事挑衅所造成的严重危险已经大大增加了。美国政府现在还有机会防止事态的扩大,使台湾海峡地区的国际争端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美国当局如果还以和平为念,应该悬崖勒马,立即住手。

毛泽东还谈到《聊斋志异》里面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狂生夜读”。

毛泽东说:

有一位书生夜里坐着读书,有一个鬼来吓唬他,在窗口伸出很长很长的舌头,以为这样可以把书生吓倒。可是,这个书中不慌不忙,拿起笔来把自己的脸画成《三国演义》里那个张飞的样子,就像我们现在袁世海的花脸那个样子。然后也把舌头伸得老长老长。一人一鬼就这样对着、看着、顶着,你望我,我望你。结果那个鬼觉得没办法,吓不倒书生,跑了。

毛泽东说:“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越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我们不怕鬼,所以炮击金门、马祖。”

同时,毛泽东理性地认识到,台湾目前是不能解放的,对金门、马祖要相机行事,有机会就把金门、马祖拿回来。

1958年夏,国际形势骤然紧张。

早在1958年7月1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武装干涉黎巴嫩和伊拉克内政,中东燃起战火。

台湾当局伺机摆出“反攻大陆”的姿态。

美国重申不承认中国,并支持台湾当局在台湾海峡进行战争挑衅。

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以牵动全球战略格局,震慑美蒋顽固势力。

7月18日晚,毛泽东召集有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海、空军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炮击金门战役。以地面炮兵36个营,海军岸炮3个连,编为厦门、莲河两个大炮群,辖12个分群,有各种火炮519门。战斗过程中情况演变错综复杂,陆、海、空军密切配合,对金门国民党军构成全面压制和封锁。

8月23日17时30分,正是敌人周末和开晚饭的时间,参战的各种炮一齐开火,主要打击敌人金门防卫部,师、团指挥机关。其次打击敌舰艇、营房,指挥和观察系统。共发射炮弹3万余发。

这一突然猛烈的打击,正值敌人防卫部首脑举行宴会,躲避不及,击毙敌防卫副司令赵家骧中将、张杰副司令,击伤敌参谋长刘明奎。到金门公干的澎湖守备副司令吉星文中将也被击毙。

金门炮声,天下惊闻。

摸不着头脑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赶紧跑到北卡罗来纳山中地下深处的防弹掩蔽所,向总统艾森豪威尔汇报了金门的消息。

艾森豪威尔苦思冥想了3天3夜,也没搞懂其中的玄机。

他急忙回到华盛顿,下令从部署中东的第六舰队调出两艘航空母舰加入第七舰队。

金门守军海上补给线被截后,美台海军组成联合舰队进行护航。

福建前线部队请示打不打美台联合舰队?

毛泽东命令照打,以试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到底有多大。

结果,解放军一通大炮,美舰顿时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及运输船只,掉头遁去,急得蒋舰大骂“美国人混蛋”。

于是,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门、马祖。

毛泽东于10月6日,亲自撰写《告台湾同胞书》,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美国人总有一天会抛弃你们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并宣布暂停炮击7天。

10月25日,毛泽东再次新撰《再告台湾同胞书》,文章指出:

同胞们,中国人的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一时难于解决,可以从长商议。

美国的政治掮客杜勒斯,爱管闲事,想从国共两党的历史纠纷这件事情中间插进一只手来,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损害中国人的利益,适合美国人的利益。就是说,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都可以拿出来。你们知道张作霖将军是怎么死去的么?东北有一个皇姑屯,他就是在那里被人治死的。世界上帝国主义分子都没有良心。美帝国主义者尤为凶恶,至少不下于治死张作霖的日本人。

同胞们,我劝你们当心一点。我劝你们不要过于依人篱下,让人家把一切权柄都拿了去。我们两党间的事情很好办。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胆、二胆大小岛屿上的军民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应,包括粮食、蔬菜、食油、燃料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你们长期固守……

文告发表后,金门炮击战进入打打停停的新阶段。

这个文告宣告了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美国“划海而治”的分裂图谋最终被挫败。

这次炮轰金门,显示出中国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决心。

周恩来与葛罗米柯会谈

1958年9月6日,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秘密飞到北京,下榻西郊万寿路的十八所。

当天下午,周恩来在万寿路十八所会见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参加这次谈话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苏联大使馆参赞苏达利柯夫。

金门炮战之后,赫鲁晓夫决定派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来华探底。

在葛罗米柯来华前一天,即9月5日,周恩来接见了苏联驻华使馆参赞苏达利科夫,表示中国炮击金门、马祖并不是就要武力解放台湾,只是为了惩罚国民党部队,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

如果美国要发动战争,中国全部承担起来,绝不连累苏联,也不会拖苏联下水。在葛罗米柯来到北京当天的会谈中,周恩来又向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炮击金门本身的确是中国的内政,但事情发生后,必然会涉及到美国和苏联,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国际问题。

美国方面已经公开声明站在蒋介石一边,做为中国的盟友,苏联不能不有所表态,不支持中国,有悖于中苏同盟,如支持中国,则有可能使自己卷入中美冲突并由此引发苏美战争。

9月6日,周恩来与葛罗米柯举行会谈。

当时毛泽东和刘少奇正在主持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所以没有参加这次会谈。

会谈开始,周恩来对葛罗米柯说:“我们可以先交换意见,等下午的最高国务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和刘少奇同志等会另行接见,以进行交谈。”

周恩来和葛罗米柯的谈话主要涉及到台湾局势问题,双方还就美国是否会立即采取军事行动问题交换了意见。

周恩来说:“关于台湾局势问题,我已在昨晚向苏达利柯夫参赞谈到了我们的立场、策略和行动。我们没有别的意思,我们既不是要解放台湾,也不是马上要在金门、马祖登陆,我们就是要打击国民党的气焰,打击美国的气焰,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斗争。”

葛罗米柯说:“苏共中央完全赞同中国同志们的立场和措施。”

周恩来真诚地说:“我们看到《真理报》等苏联报刊上发表的3篇文章。感谢你们的支持。”

接着,周恩来问葛罗米柯:“你对美国的看法如何?不是看表面,而是看实际行动。它是否会采取行动?”

葛罗米柯沉思片刻后回答说:“苏中两国采取强硬立场会使美国不敢采取军事行动。但是帝国主义终究是帝国主义,不论是在中东或远东仍得考虑到美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冒险。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美国还未准备好进行一场认真的战争。昨晚您向苏达利柯夫参赞所谈到的那种坚定不移和合情合理的政策会使美国的阴谋无法得逞。美国采取极端手段的计划定会失败,我们的事业会取得胜利。”

周恩来同意葛罗米柯的意见。周恩来接着说:“我们政府没有说什么话,而美国却露了底。我们只放了几个‘炮’,而且不是通过新华社,只是通过地方上的海岸广播来放的‘炮’。后来我们转播了一下对蒋军的广播,表示准备在金门、马祖登陆,要蒋军投降等。”

和周恩来会谈后,葛罗米柯表示,他完全赞成中国政府的方针,回去后将报告赫鲁晓夫,并希望还要见见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向葛罗米柯阐明对台政策

1958年9月6日下午,毛泽东召集的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继续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共中央委员、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电力部部长傅作义、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亮、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车向忱、中国作协理事会理事曹禺。

在9月8日的会议上,毛泽东作重要讲话。

毛泽东说,目前的形势对全世界争取和平的人民有利。在谈到国际形势的时候,毛泽东指出:总的趋势是东风压倒西风。

毛泽东说,美帝国主义9年来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不久以前又派遣它的武装部队侵占了黎巴嫩。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中国领土台湾、黎巴嫩以及所有美国在外国的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绞索。不是别人而是美国人自己制造这种绞索,并把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把绞索的另一端交给了中国人民、阿拉伯各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和平反侵略的人民。美国侵略者在这些地方停留得越久,套在它的头上的绞索就将越紧。

毛泽东在讲话中还指出:

我想可以公开告诉世界人民,紧张局势比较对于西方国家不利,对于美国不利。利在什么地方呢?中东紧张局势对于美国有什么利?对于英国有什么利?还是对于阿拉伯国家有利些,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各洲爱好和平的人民有利些。

台湾的紧张局势究竟对谁有利些呢?比如对于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现在全体动员,如果说中东事件有4千万人游行示威,开会,这一次大概搞个3亿人口,使他们得到教育,得到锻炼。这个事情对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也好吧,各党派有一个共同奋斗目标,这样一来,过去心里有些疙瘩的,有些气的,受了批评的,也就消散一点吧。就慢慢这样搞下去,七搞八搞,我们大家还不就是工人阶级了。

所以,帝国主义自己制造出来的紧张局势,结果反而对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我们几亿人口有利,对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各阶级,各阶层,政府,我看都有利。他们得想一想,美国总是不好,张牙舞爪。13个航空母舰就来了6个,其中有大到那么大的,有什么6.5万吨的,说是要凑120个船,第一个最强的舰队。你再强一点也好,你把你那4个舰队统统集中到这个地方我都欢迎。你那个东西横直没有用的,统统集中来,你也上来不得。船的特点,就在水里头,不能上岸。你不过是在这个地方摆一摆,你越打,越使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无理。

毛泽东的讲话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赞扬,讲话结束后,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这次会议是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召开的。

1958年7月13日,伊拉克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宣布退出由美国和英国蓄意组织的所谓巴格达条约组织,退出由英国人一手炮制的伊拉克—约旦联邦。伊拉克革命政府同时宣布承认由纳赛尔总统组织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7月15日,美国匆匆忙忙调动地中海的第六舰队运送美军在黎巴嫩登陆,开始是2000人,后来逐步增加到1万多人。

7月17日,英国又出兵约旦。美英军队出兵中东,为的是反对伊拉克人民的革命,反对阿拉伯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要控制中东这块战略地区。

台湾海峡也出现紧张局势,国民党反动派在那里调兵遣将,增加驻金门的部队。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也就台湾海峡局势大肆叫嚷,加剧本来已经紧张的局面。

1958年8月8日,美国海军参谋长帕克说,美国军队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在台湾海峡登陆作战。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中央必须作出决策来应对。

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结束后,9月6日18时至22时,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葛罗米柯。

中方参加谈话的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王稼祥、张闻天、彭德怀;苏方有:外交部美洲司司长索尔达托夫、远东司副司长贾丕才。

谈话一开始,毛泽东首先对葛罗米柯来访表示欢迎。毛泽东说,你很少来东方?

葛罗米柯说,这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受委托代表赫鲁晓夫同志和苏共中央主席团其他同志向您——主席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表示最热烈的问候。毛主席表示感谢。

接着,葛罗米柯介绍苏联国内情况。他说,我们国内的情况非常好。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每天都取得新的成就。工业发展的情况令人满意。自从实行改组以来,我们发现还有许多未加发掘的潜力,今后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农业发展的情况也很好,今年粮食方面将得到丰收。

葛罗米柯对中方的做法表示赞同。并说苏共中央完全赞同周总理在昨晚向苏达利柯夫参赞谈到的中国方面的立场、策略和做法。同时,赫鲁晓夫同志也准备给艾森豪威尔去信,对美国和英国政府所执行的政策提出警告。赫鲁晓夫同志对远东局势作了一个估计,并且用严厉的措辞向美国提出严重的警告。我们认为,这封信对美国会起清醒剂的作用,像洗一盆冷水澡那样。

毛泽东幽默地说:“美国早该洗澡了,天气太热了。”

葛罗米柯谈完上述问题后说:“我刚才看到了周恩来总理准备就台湾局势发表的声明。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及时和很好的声明。我相信,周恩来总理的声明和赫鲁晓夫同志致艾森豪威尔的信,都会起到十分重要和应有的效果。”

在晚饭时和饭后继续进行的谈话中,毛泽东把中方在台湾海峡的斗争方针和策略全部告诉了葛罗米柯,请他回去向赫鲁晓夫报告。

毛泽东还说了中国炮轰金门的目的,他说:

我们炮打金门,不是要打台湾,也不是要登陆金门、马祖,而是要调动美国人,这是一。

紧接着,毛泽东开始阐述中国方面对台采取措施的另外原因。毛泽东用富有辩驳力的话语说:

美国人同国民党订有共同防御条约,但是不久前艾森豪威尔发表谈话的时候,并没有说现在就承担共同防御金门、马祖的义务,而是说,美国是不是要像共同防御台湾本土那样来共同防御金门、马祖,还要看情况。毛主席说,艾森豪威尔这个讲话表明,他还是怕跟中国打仗。即使是杜勒斯9月4日的声明,也没有肯定说要保护金门、马祖,也是比较含糊的,只是摆出一副恫吓的姿态。

我们宣布12海里领海权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警告美国海军和空军不得入内。它如果进入我们12海里的领海界线,就是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另一个目的也是告诉美国人,它只要不越过这个界线,我们就不打它。当然我们也没有说,如果它越过了,我们就一定马上打它,我们可以警告。

从现在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美国人可能要逼迫国民党从金门、马祖撤退。他要国民党撤退,主要不是对我们有什么好感,而是金门、马祖离中国海岸太近,美国怕我们打金门、马祖。如果国民党要防守金门、马祖,跟中国大陆开战的话,美国就有被拖下水的危险。因为在国民党不撤退的情况下,金门、马祖前线不断炮战,这个地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就使美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美国害怕被拖下水,因为美国还没有决心要打世界大战。

尽管这样,我们对美国要打仗还得有准备。我们的方针要放在它可能要打,不是放在它不会打,要在精神上、物质上准备美国打仗。但是,我们的方针不是跟它硬碰硬。如果它要登陆,我们就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放它进来。我们准备把沿海地区让出来,放它进来后就关起门来打狗,让他们陷在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然后再一步步消灭它。

葛罗米柯点头表示赞同毛泽东的观点。却说,暂时不能对中方的政策多作评论。

9月18日,联合国大会第十三届会议开始一般性辩论。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下午的会议上发言时指出:

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集结军队向中国人民进行军事挑衅的行动,使目前的国际局势极端紧张,有引起突然爆炸的危险。他说,美国必须停止这种危险的玩火行为。美国对中国的挑衅更会加强中国人民解放自己领土台湾的决心,而中国人民必定能达到这个目的。

葛罗米柯接着说,对中国发动军事挑衅的人显然是忘记了中国是一个强国,中国人民在反击外国侵略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还不应忽视,中国不是孤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许多忠实的盟国,它们随时准备帮助中国共同反击侵略者,苏联就是这些盟国中的一员。

葛罗米柯强调指出,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行动以及它对人民中国的整个政策,激起了全世界的抗议。只要美国武装部队还没有全部地永远地从中国台湾和台湾海峡撤退,只要美国还没有停止对中国内政的干涉,远东就不可能有巩固的和平。

葛罗米柯指出,联合国至今没有中国代表这一奇怪的状况是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的反映。联合国应当整顿自己的家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腾出联合国中属于他们的席位。

葛罗米柯这次来访,和毛泽东、周恩来交换了意见,在当时大大缓和了中苏两国的矛盾。

周恩来等研究赫鲁晓夫的信

1958年9月7日,葛罗米柯结束访华,返回莫斯科。葛罗米柯回国前的当天上午,毛泽东给周恩来写信。信中说:

本日上午约五六人对赫致艾文件草件认真研究一次,如可能的话,写出一个意见书交葛罗米柯外长带去,肯定正确部分占90%,可商量部分只占少数,你看如何?赫文中应对中美新声明有所评论。

毛泽东所说的“赫致艾文件草件”是指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于1958年9月7日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信稿。

赫鲁晓夫在信中呼吁美国政府对在中国台湾及台湾海峡地区所采取的行动要慎重从事,不要轻易采取可能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的步骤。并说,远东经常保持极不正常的紧张状态,根源在于美国政府敌视人民中国,敌视它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当前紧张、并且可以说是非常危险局势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以武力侵占了中国自古就有的领土台湾岛以及澎湖列岛,并继续占领这些领土,而掩饰这一占领的借口是支持中国人民的叛徒蒋介石。

信中强调,中国不是孤立的,他有着忠实的朋友,这些忠实的朋友在中国一旦遭到侵略时准备随时援助他,因为中国的安全的利益是同苏联的安全的利益不可分割的。

信中还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由于美国政府所持有的立场没有参加联合国的工作,这种情况是极其不正常的,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只有设在中国首都北京的,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信赖他对国家的领导的那个政府才有权,才真正能够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只有一直无视中国实际情况的美国政府所采取的不现实的态度才是一块绊脚石,它阻挠联合国会员国通过一项唯一正确的决定,即从这个组织中把蒋介石这具冒名顶替的政治僵尸抛出去,并给予伟大中国的代表们以他们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

当天,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建议,周恩来约邓小平、张闻天等研究赫鲁晓夫致艾森豪威尔信的草稿。

也就是在这天,赫鲁晓夫接到葛罗米柯报告,了解了中国的对策,随即发出给艾森豪威尔的信。

赫鲁晓夫信的内容主要是谴责美国政府目前在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所采取的行动,在远东造成的危险局势,人类又一次面临着燃起战火的直接威胁;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明智态度,不要采取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的步骤。

在这封信的一开头,赫鲁晓夫就毫不客气地将远东地区出现的危险局势归结为美国在这个地区所奉行的政策。

他对艾森豪威尔说:

您清楚地知道,苏联坚决主张一切国家,不问它们的社会制度或国家制度如何,实行和平共处,主张在全世界保证各国人民安静生活的条件,不让军事冲突爆发。

赫鲁晓夫还直接告诉艾森豪威尔,由于美国在台湾岛和台湾海峡地区的行动所造成的局势,“使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感到严重不安”。他宣称,任何国家,不管它多么强大和多么有势力,企图在台湾海峡地区扮演宪兵的角色,这“对文明国家说来是不体面的,也是相当危险的”。

赫鲁晓夫批评美国政界和军界的领导人,不要“每天都对人民中国进行恫吓”。

在信中,赫鲁晓夫还警告说:

对我国伟大的朋友、盟邦和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也就是对苏联的侵犯。忠于自己义务的我国,将尽一切可能同人民中国一道来维护两国的安全、维护远东和平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

他要求美国“必须永远结束对中国人民进行挑衅和讹诈的政策”,并且强调,只要美国舰队不撤离台湾海峡,只要美国兵不离开中国的台湾,不撤回家去,“远东就不会有持久的和平”。

因此,“远东是否能保持和平还是继续成为危险的战争策源地,这将完全取决于美国今后的行动。”

赫鲁晓夫的信谴责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9月4日的声明:

这个声明不能不引起最坚决的谴责。这个声明就是公然企图粗暴而无礼地践踏其他国家的主权。尽管美国政府没有任何权利这样做,但它竟敢擅自确定它的利益的界线和它的武装部队在中国境内活动的范围。这些活动不能认为是别的,只能是侵略活动,无疑,这些活动将受到各国人民的谴责。

同时,这封信还表示坚决支持周恩来总理9月6日的声明:

可以完全肯定地说:威胁和恫吓是吓不倒中国人民的。这一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周恩来总理9月6日声明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并且正在捍卫着和平,但是他们并不怕战争。中国人民满怀决心捍卫自己的正义事业,如果有人想把战争强加在中国身上,那么我们丝毫也不怀疑,中国人民必将给予侵略者以应有的回击。

这两段话回应了毛泽东在给周恩来信中所提出的关于“赫文中应对中美新声明有所评论”的意见。

第二天,白宫新闻秘书哈格蒂就赫鲁晓夫上述信件发表声明说,赫鲁晓夫在他的信中指出台湾地区的局势“是一种危险的局势”,美国已经“认识到这种危险,它并且希望,美国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大使级会谈的恢复会使这种危险得到缓和”。

赫鲁晓夫致艾森豪威尔的这封信,可以看作是中苏“蜜月时期”双方最后的甜蜜拥抱。

毛泽东拒绝苏联向福建派轰炸机

1958年11月的一天,毛泽东在跟周恩来的谈话中说起10月间莫斯科来的一封信,信中提出帮助中国海军搞核潜艇,不再搞共同舰队了。

但是后来,苏方又来信提出,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紧张,苏方考虑要派一个导弹部队去。

不久,苏方再次提出,要派带有导弹的轰炸机和歼击机部队到福建前线。

中央给莫斯科复信,表示不赞成他们派空军,也不赞成他们派导弹部队。因为莫斯科说他们的导弹部队不能交给中方,只能由苏方自己指挥。

当时,毛泽东说:

你们不交给我们,我们就不要,不要飞机,也不要导弹部队。看来,他们还是想控制我们沿海,控制福建那个地方,跟美国在台湾驻扎美军一样。那样一来,以后我们有什么动作都得问他,象蒋介石有什么动作要问美国人一样。这些我们都不干,我们统统给他顶回去了。

毛泽东在给赫鲁晓夫的复信中表示,为了最后的胜利,灭掉帝国主义,“我们愿意承担第一个打击,无非是死一大堆人”。

另外,毛泽东还告诉赫鲁晓夫,至于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什么方式来履行互相支援的义务,这是属于策略范围的问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但毛泽东同时提出,苏联最好能提供一批地空导弹和岸舰导弹给中国,并派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训练使用这些导弹的部队。

赫鲁晓夫有一次与我国驻苏大使刘晓谈话,说台湾海峡局势不稳定,苏联准备帮助中国应付这一紧张局势。

赫鲁晓夫说,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帝国主义,正在各地制造紧张局势,特别是在台湾海峡。虽然美国有困难,但不能不警惕。

赫鲁晓夫认为,美国有可能进行更大的挑衅,甚至发动侵略,美国的战争边缘政策是非常危险的。并提醒中国要特别引起警惕。

赫鲁晓夫还说,苏联已经发表过声明,谁进攻中国就是进攻苏联,就是进攻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这是给美国的一个严重警告,他们要考虑考虑的。但我们要防止局势进一步发展,苏联将考虑采取一些具体步骤,来帮助中国制止美、蒋侵略阴谋的实现。

赫鲁晓夫谈完之后,刘晓指出,他将尽快报告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及中国政府。

刘晓还说,苏共中央声明,侵略中国就是侵略苏联,这是对中国很大的支持,也是苏联同志对中国局势的注意和关切。他告诉赫鲁晓夫,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以应付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毛泽东考虑到,莫斯科在联合舰队问题上遭到拒绝后,又想趁机从空中对中国进行控制。因此,不同意莫斯科向福建派遣导弹轰炸机。

后来,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对这件事这样解释:

中国对蒋介石发动的军事行动采取了炮击两个小岛这样一种形式。我们完全赞成毛泽东解放这两个岛屿,消灭蒋介石部队向大陆进犯的潜在跳板。当时,蒋正梦想夺回大陆,我们得到情报说,美国人正在怂恿他这样做。我们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随时都有可能遭到进攻。

赫鲁晓夫还说:

尽管中国人不愿意让我们的潜艇使用他们的港口,可是在1958年他们又向我们要求数量相当大的军事援助。他们说他们要对蒋介石采取军事行动,因而需要这些军援。他们要求得到飞机、远程大炮和空军顾问。我们以为他们打算采取决定性行动来消灭蒋介石,因此他们提出要的那些东西,我们都给了他们。

……

我们没有作出任何举动去约束中国同志,因为我们认为他们要统一全中国这是绝对正确的。然而,当我们提出在他们的领土上驻扎我们的歼击机队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却是极端奇怪的。他们明确表示我们的建议冒犯了他们。对此我无法理解。

赫鲁晓夫辩解说:

我们并没有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我们也没有任何别的企图,而只是想在加强中国沿海、使台湾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消灭蒋介石统治、使全中国人民都统一在一个共和国里的事业中表现出兄弟般的团结。

炮击金门的第二天,赫鲁晓夫立即发表公开讲话,在谈到国际形势时,他只讲到中东问题,而丝毫没有提到在远东发生的事情。

一个星期以后,苏联的《真理报》中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对这一事件进行表态。

该文章指责“美国侵略势力”和“蒋介石集团在远东地区组织实施了军事挑衅行动”,并表示了支持中国的立场:“解放台湾及其他所有属于中国的沿海岛屿是中国人民的内部事务”,“同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所有国家一样,苏联支持兄弟的中国人民为争取恢复对台湾岛及其他沿海岛屿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正义斗争”。

文章还说:

如果今天有谁企图通过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进行威胁的话,那么他不应该忘记,这是在威胁苏联,因为苏联与人民中国是用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友谊与合作的纽带连在一起的。

这样,虽然赫鲁晓夫答应支援中国,但都是以侵犯中国的主权为代价,中央领导人自然果断地拒绝了苏方的请求。这样,中苏两国之间的裂痕开始变大。

1958年9月4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授权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新港声明》,宣称美国有义务帮助台湾不受武力侵犯,国会已授权总统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确保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的安全。

当时,台湾报纸报道说,美国正在考虑对台湾海峡的军事冲突采取从护航直至“投掷原子弹”等“五种行动”。

这时,苏联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派外交部长访华以弄清情况。

苏联反应如此迟钝,说明对中国采取的军事行动双方缺乏及时的交流和沟通。

一年以后,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回顾台海危机的过程时总结说:

至1958年之前,中国的同志们为沿海诸岛,其中包括澎湖列岛,主要进行的是政治斗争,目的是动员社会舆论界支持自己的正义要求。

但是到1958年8月,出乎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预料,中国部队开始突然炮击沿海岛屿——金门和马祖。美国为援助蒋介石把自己的部队调到台湾地区。大陆和金门、马祖对射了几个星期。远东局势迅速紧张起来。

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政府认为有必要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信件交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信中声称,我们把对人民中国的进攻看成是对苏联的进攻。我们认为坚定地支持兄弟的中国人民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

炮击金门过去几个月后,西方人认为“有必要重新检查中苏关系”。这些人还认为,毛泽东在会见葛罗米柯时对逐步升级的核战争危险所“采取的掉以轻心的态度,进一步促使苏联决心撕毁1957年的核协定”。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金门在苏联停止核援助的决定中所起的作用,不管是真是假,证明是重要的。”

中国炮轰金门后,克里姆林宫里面有一个人坐立不安,万分焦急,他就是苏共主席赫鲁晓夫。

中国突然采取的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触怒了莫斯科,使赫鲁晓夫感到愤怒不已。

因为在攻击金门之前,中国丝毫没有向苏联方面透露任何信息。赫鲁晓夫认为中国的做法是对盟国的不信任和蔑视。

当时的赫鲁晓夫,正在谋求与美国“建立正常关系和平竞赛”。中国维护自身主权的行动,自然不符合赫鲁晓夫的意愿。

早在1957年5月28日,赫鲁晓夫在一次同美国电视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谈话时说,在裁军问题上即使不能立即全面达成协议,苏联也非常愿意同西方国家解决走向裁军的小问题。

在这次谈话中,赫鲁晓夫说:

我们认为,现在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哪一个政府象苏联政府那样,没有谁的政策象我们共产党的政策那样符合苏联人民和所有国家劳动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实行的政策不仅是共产党的政策,也就是人民的政策。

我们说,我们希望和平竞赛,我们希望在这种竞赛中显出最健康的力量,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矛盾呢。我们把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叫做健康力量,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最进步、最年轻的制度。你们的孙子也将在美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

如果谈到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体系,那么我们不掩饰,这方面将有思想斗争。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同战争混为一谈。这是思想上的斗争。

赫鲁晓夫认为,未来的战争不会毁灭共产主义。虽然战争会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不幸,可是人类不会被消灭,人类的思想也会存在下去,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是不朽的。

赫鲁晓夫说,战争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因此不应该采取这个手段。因此,我们得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不得不共同生活下去。我们希望和平地、没有战争地生活下去。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有友好相互联系,可以和睦彼此相处。

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在一直高唱“和平过渡”调子。赫鲁晓夫不断地向美国献媚讨好。

当时,台海危机反映出中苏在对外政策上的重大分歧。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无须向别人请示或与别人协商。因此,毛泽东有意向苏联显示中国可以独立行事的地位和能力。

炮击行动表明,中国不赞成苏联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对外政策。毛泽东认为,中国也可以搞“战争边缘政策”,因为“国际紧张”实际上对美国不利。

1959年9月11日,毛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说:

一定要跟苏联同志团结起来,也一定可以跟他们团结起来。对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应该采取跟他们搞好关系的方针。

尽管当时赫鲁晓夫以及苏联的报刊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不指名的影射攻击,但是,党中央还是采取克制的方针,还是尽量避免分歧公开化。

毛泽东不理会苏方的恶意攻击

1959年2月1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赫鲁晓夫在二十一大的报告比二十大有进步。

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讲的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是符合1957年莫斯科宣言的原则的。他对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作了修补。例如,关于斯大林问题、和平过渡问题、社会党问题,基本上还是维持了1957年莫斯科宣言的口径。

毛泽东还说:

我们同赫鲁晓夫的关系,还是10个指头中9个指头和1个指头的关系,就是有1个指头不同,其他9个指头是相同的。因此,对于赫鲁晓夫在二十一大的影射,我们可以暂不理会,看看以后再说。我们之间是有分歧的,但现在不要说。

从1958年年底开始,赫鲁晓夫不断地对中国进行影射攻击。

1958年12月1日,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同美国参议员汉费莱谈话时,不指名地攻击中国内政。

1959年1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又不指名地影射攻击中国内政。

赫鲁晓夫不指名攻击的先例,起到了很坏的影响。从此,兄弟党之间,由一个党的总书记公开地、不指名地批评另一个党的恶劣的事情经常发生,严重威胁到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

台湾海峡危机发生前后,苏联驻华大使馆陆续接到苏联在华专家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报告。这些报告特别提到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一些会议上的讲话,其中包括反对迷信外国,3年超过英国,10年赶上美国等说法。

在大多数苏联人看来,他们的国家要比中国发达得多。即使这样,苏联人仍然认为,他们至少还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赶上美国。

因此,苏联驻华大使馆在给莫斯科的报告中,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中国的这种做法。

赫鲁晓夫后来回忆说:

那个文件相当中肯地(而且我认为是非常准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虽然我当时并没有点中国的名。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他想如果他能够在5年内与英国并驾齐驱并且开始赶上美国,那他就能够把列宁的党远远抛在后面并且超过苏联人民自十月革命以来所取得的全部进展。

在赫鲁晓夫看来,当时中国的经济形势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使他感到十分担忧。

1959年1月,苏共召开二十一大。赫鲁晓夫、尤金在会上不点名地攻击中国的消息传来。对此,毛泽东极为不满。

中苏双方的裂痕,在中国福建前线炮击金门之后,变得越来越大。

1959年8月,中印两国军队在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

当时,赫鲁晓夫正在做访问美国的准备。获知消息后,本来因为台海危机生气的赫鲁晓夫终于按捺不住,让塔斯社发表了一个表面上看是采取中立态度的声明,对中印边界冲突表示“遗憾”,并说中印边界的冲突,是“那些企图阻碍国际紧张局势缓和的人搞的”。

1959年9月下旬,赫鲁晓夫在美国戴维营举行苏美首脑会谈后,飞抵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

9月30日晚上,中国政府举行国庆招待会。

赫鲁晓夫在招待会上发表长篇讲话。在演说中,他说了一段明显对中国不满的话:

我们应当对当前局势有现实的看法和正确的理解。这当然绝不是说,既然我们这么强大,就应该用武力去试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人民将不会理解,也绝不会支持那些想这么干的人。

赫鲁晓夫的话引起毛泽东的不快。这时,中苏关系已经到了破碎的边缘。

10月2日,中苏两党在北京中南海举行正式会谈。

赫鲁晓夫首先讲话,他介绍了自己的美国之行后说:“同美国只能在经济上搞竞赛,搞和平竞争,不能搞武力对抗。”

毛泽东说:

我们赞成你访美,赞成同美国搞和平共处,但美国究竟怎么样,不能看表面,应该看其帝国主义的本质。

赫鲁晓夫接着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还是要搞好,希望中国采取一些步骤来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为了缓和同美国的关系,中国是不是可以把监狱里的几个美国人释放了?

在此之前,中国曾击落了一架美国间谍飞机,并俘虏了两名飞行员。

毛泽东说:“放是要放的,但不是现在,而是在他们服刑期满的时候,或者是在他们服刑期间有好的表现因而提前释放的时候。这都要按照中国的法律办。”

接着,赫鲁晓夫不了解中国边境争端的实情,他偏袒印度,认为尼赫鲁是主张中立和反帝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应当积极同他搞好团结,苏联不同意采取任何疏远和削弱尼赫鲁在国内地位的政策。

这时,陈毅接过赫鲁晓夫的话说:

中印边界是英国在1914年用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确定的,这块土地是属于中国的,是英国人把它从我国手里夺走的。

赫鲁晓夫又扯到炮击金门、马祖的问题。陈毅说:“炮击金门是我们内部的事情,那是中国的领土。中印边境,明明是他们侵略,你却偏袒。炮击金门,难道你还要替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指责我们吗?”

赫鲁晓夫听了之后脸马上就红了,竟然对陈毅说,“论军衔,你比我高,你是元帅,我只是中将,但在党内,我是总书记。”

陈毅也不示弱,回答说:“什么总书记,你说得不对,就不能听你的。”

这次会谈,是中苏关系史上两国领导人第一次公开的争吵。虽然会谈之后赫鲁晓夫曾建议两方均撤销这一次会谈的纪要,但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已经难以避免了。

几个月后,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决定中断包括《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在内的若干援助项目。苏方的理由是:“有可能严重地破坏社会主义国家为争取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所作的努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于这一原则,中国基本没有参加军事、政治之类的组织。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结成两大阵营,彼此对抗。应该说,中国在成立之初到1960年左右,一直是这个阵营中的一员。

赫鲁晓夫在回忆毛泽东时曾经说,有次他和毛泽东谈话的时候,毛泽东说他感觉社会主义的力量要比资本主义强。赫鲁晓夫就问他为什么,毛泽东说,因为中国有很多人,装备几千个师都不成问题,再加上苏联强大的工业,肯定比资本主义厉害。

这表明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奉行着和苏联结盟的方针,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50年中国和苏联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就是个标志。

但是,由于苏共领导集团坚持以“老子党”自居和搞大国沙文主义,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起,中苏关系开始倒退和恶化,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紧张和对立状态。

自1960年左右,中苏关系开始严重恶化,虽然还是盟友,但是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这个时候苏联不但不是中国的盟友,反而成为中国的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