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筹备

  • 吴仪说:“中国政府做出这个决定是完全负责任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此专门成立申办委员会。”
  • 上海市负责人说:“上海需要世博会,中国需要世博会。同样,国际展览事业也需要中国、需要上海!”
  • 江泽民在信中说:“我以极大的热情向你们表示,中国政府郑重地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

中国宣布申办世博会

1999年12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朱晓明率团参加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展览局第一二六次大会,向国际展览局新任主席摩纳哥的格瑞尔·诺盖斯先生表示祝贺。

12月18日,会议隆重举行。在这次会上,中国驻国际展览局首席代表刘福贵宣布,中国政府支持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为在国际展览局会议上第一个提出口头申请的国家。

早在1999年年初,中国申报世博会的工作便已经启动。

1999年2月12日,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上海市外经贸委呈报的《世界各城市申办2010年世界综合性博览会的情况》材料上批示:

上海可结合浦东博览中心的建成,争取承办2010年世博会。

上海市委书记批示:

赞成匡迪同志意见。

5月31日,上海市政府第三十四次常务会议召开,在这次会上,市政府做出决定:申办2010年世博会。会议还成立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申办工作筹备小组。筹备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委。

11月8日,申办工作筹备小组在上海市第四十七次市府常务会议上就场地和资金方案、主题方案、申办游说方案进行汇报。

11月9日到16日,申办工作筹备小组组团考察德国汉诺威。

1999年11月18日,国务院在上海市政府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同意上海申办。

12月4日,朱晓明率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筹备小组代表团赴法国巴黎拜访国际展览局,这是上海自决定申办2010年世博会以来首次组团拜访国际展览局。

国际展览局主席菲力普森和秘书长洛塞泰斯在国际展览局总部的会议室会晤朱晓明一行,国际展览局中国首席代表、中国贸易促进会总会副会长刘福贵会晤时在座。

这样,申办世博会的准备工作开始正式运作。

国际展览局,英文简称为BIE,1928年,根据外交公约,由法国发起成立,总部设在巴黎。国际展览局的常务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长为该处的最高领导。

国际展览局属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作用包括组织考察申办国的申办工作;协调展览会的日期;保证展览会的质量等。它的存在对规范、管理和协调世博会的举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国际展览局的收入,主要来自申办展览会的注册费和举办期间门票收入的一定比例。当时BIE已有98个成员国。

国际展览局每年由在职主席主持召开两次全体成员国代表大会。这些会议由成员国代表和国际组织的观察员参加出席。会议由代表们评审新项目的申请,评估那些申办国申办世博会的报告。大会也听取分管各方面工作的4个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国际展览局日常工作由秘书长领导,下设执行委员会、条法委员会、行政和预算委员会和信息委员会,其工作职责是:为世博会所展示的内容确定分类标准;审查所有申办的注册类或认可类世博会的申请,并提出该委员会的意见一并提交全体大会通过;执行全体大会赋予的任务;审查世博会的特别规章,并将其提交全体大会通过;指定供世博会组织者使用的规章范本;对国际展览局的管理活动实施监控;对国际展览局的财务管理进行检查;制定国际展览局年度预示并提交全体大会通过;出版国际展览局通讯,并研究和宣传国际展览局的活动等。

1993年5月,国际展览局接纳中国为正式成员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一直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国际展览局的各项工作。

世博会代表团出国考察

2000年1月25日,上海市世博会综合代表团开始对德国汉诺威2000年世博会和法国巴黎国际展览局总部等进行考察。

考察结束后,中国代表团专程拜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向赵进军公使通报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准备工作。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

世博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中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接受了邀请。认真刻板的英国人动用了全国的经济力量,为一届世界博览会布展。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笨重的,多为庞大的石头建筑。

在这次世界博览会上,英国人一改往日风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司内建造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晶宫。水晶宫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吨钢材,10公顷的玻璃。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1.4万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此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因此伦敦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20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便是在这次世博会,中国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1867年,巴黎世博会已经具备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

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快半个世纪之久,但仍然历历在目。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会都黯然失色。

1964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虽主题的格调高雅“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

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中国政府第一次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当时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个有智、有勇、有谋、有骨气的中国人,但淹没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李圭写了一本书叫《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虽然他是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但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涉足世界博览会。

1985年,日本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址在新城筑波市,一座距东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学文化城。博览会的主题是:“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时隔一年,加拿大为纪念温哥华建城100周年,又举办了一次以“交通运输”为主题的博览会。

1988年是英国人在澳洲建立居住点200周年,为铭记这一日子,澳大利亚在东部黄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体现了人类在当今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中休闲和娱乐。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以体育、文娱、旅游、休闲、烹调、园艺等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AI类专业性的国际“花与绿”博览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展出以世界园艺为内容,庆祝大阪“新的开端”的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展览会共有82个国家参加,55个国际组织与日本各地方和大企业都单独设了展馆或展台,首次在亚洲实现了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博览会历届世博会标志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世博会占地面积478万平方米,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中国馆展出四大发明及长征系列火箭等,被评为“五星级展馆”。

1993年,在韩国大田举办的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主题为:“新的起飞之路”。

当时,中国馆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峡工程等,共接待观众350万人次,为各展馆之最,被评为五大最佳展馆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世界博览会。这一年是联合国批准的国际海洋年,博览会的主题为:“海洋——未来的财富”。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那次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自然、科技”,参展国家和组织共计172个,为往届世博会参展国家、地区和组织最多的一届。

成立世博会申办委员会

2000年3月3日,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筹备小组召开世博会申办工作筹备小组会议。

在会上,大家研究世博会宣传材料制作、汉诺威世博会旅游宣传及文艺演出方案、世博会网站建设、世博会财务管理办法等事宜。

3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并确定以国务委员吴仪为主任委员的申办委员会成员名单。

通知指出: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交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外经贸部、国务院新闻办:

为做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现将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主任委员:吴仪国务委员

副主任委员:徐匡迪上海市市长

王光亚外交部副部长

孙振宇外经贸部副部长

俞晓松贸易促进会会长

委员:张国宝国家计委副主任

张志刚国家经贸委副主任

邓楠科技部副部长

金立群财政部副部长

杨正泉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

马跃贸易促进会副会长

5月15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情况介绍会,申办委员会主任、国务委员吴仪在会上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希望承办2010年世博会,并全力支持上海作为申办城市。

吴仪说:

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是完全负责任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此专门成立申办委员会。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世博会是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普遍参与性的讲坛,是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人类情感结合起来的讲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始终不渝地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吴仪指出:

中国政府坚决支持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希望通过这届世博会,为世界各国合作探讨推进城市化与提高生活质量等议题,提供一个大舞台。

接着,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介绍该市申办世博会的前期工作和申办优势。他说:

上海市政府已从组织、信息、方案3个方面为申办世博会作了积极准备,展览时间初定为2010年6月初到10月底,场馆初步定在浦东新区,主题将围绕着城市、环境、生活质量等概念。

徐匡迪郑重表示:

在举办大型国际性活动上,上海具备了很好的条件:

上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功能的迅速提升为举办大型国际性会展活动提供了支撑体系;

上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其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为承办世博会提供了坚实基础;

上海科技、教育相对发达,带动了市民素质的提高,为举办世博会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当时,中国尚未举办过综合性世博会。

介绍会由外交部部长助理张业遂主持,中国贸易促进会会长俞晓松还在会上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展览局的交往情况及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的过程。

朱镕基参观汉诺威世博会

2000年6月27日,上海市政府发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徐匡迪任组长,蒋以任、周禹鹏、周慕尧、姜斯宪任副组长,朱晓明任秘书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申博办。

2000年7月2日,朱镕基总理参观汉诺威世博会。

6月1日,德国历史上首次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在汉诺威隆重开幕。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专程前往,为世博会剪彩。7月朱镕基出访西欧6国,并在德国汉诺威参观2000年世博会的盛况。

这次世博会为期5个月,共有173个国家和世界组织的众多企业参展,参展国家数量创历史纪录。世博会场地为长、宽各1.2公里的正方形,整个展区占地160公顷。分为26个展厅和50个具有参展国特色的展位。预计参观人数将达4000万人,平均每天25万人。

为了方便游客领略博览会全貌,德方举办者在整个展区内修建了号称欧洲之最的空中缆车。缆车离地30米,共有136个小车箱,每小时可运载1.2万名乘客。人们只要花上5马克,就可以将展区尽收眼底。

参展各国在展区设计上也颇费心机,他们的展厅多是用纸、木头和其他自然材料搭建而成,这本身就体现了现代无污染建筑技术的优势。西班牙的展厅虽然为钢制建材,但这些钢管既没有采用焊接,也不是铆合,而是一根根插接在一起。尼泊尔的展厅则是双寺庙式结构,一边为圆形的佛教、另一边为方形的印度教寺庙。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整个建筑在外观上精雕细琢,所有的花纹与图案是800个尼泊尔家庭花了4年的时间才完成的。

世博会首次在德国举行,规模创历史纪录。对此,德国人无不自豪。他们说:“世博会将整个世界浓缩到160公顷的土地上,人们在一天之内便可以从冰岛行至瓦努阿图,游历沙漠和森林,冰川与大海。”

为了扩大世博会的吸引力,增加其知名度,德国主办者还筹资1.07亿马克,在世博会期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前来助兴。整个文化活动的主题定为“世界在此聚会”。

世博会153天内共有一万多场文化活动,平均每天有70至80场音乐会、戏剧表演和体育赛事,成为新千年之际欧洲最大的文化节。

6月14日至9月9日,那里还将举办世博会电影节,邀请众多好莱坞影星出席。为此,德国的主办者特意制作了一个长14米、宽32米,号称世界最大的活动荧幕。

9月23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2000年世界博览会迎来了中国馆的馆日活动,国务委员吴仪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并发表讲话。

10时30分,在世博会的中心广场舞台上,军乐团奏中德两国国歌,五星红旗和德国国旗冉冉升起,中国馆日活动正式开始。数千名各国观众和在德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等踊跃参加馆日活动。

吴仪在开幕式上致词。她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德国政府和世博会组委会给予的支持以及世博会参展国家和组织给予的协助表示感谢。她说: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参与世博会的活动,把它视为同世界各国之间加强了解与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各国人民相互学习的重要场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需要中国的参与。

举行世博会申办动员大会

2000年7月19日,上海市政府召开2010年世博会申办工作动员大会。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伦贤,副市长周禹鹏、周慕尧,市政协副主席郑励志等出席这次会议。

在会上,市政府通报了自1999年5月正式启动申办工作以来,申办世博会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申办方案的制定、对外宣传推介等阶段性工作提出了要求。

蒋以任副市长介绍了历次世博会基本情况,并代表市政府宣布2010年世博会上海申办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的决定。徐匡迪市长任申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蒋以任在讲话中说:

去年上半年,上海市委、市府做出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决定。11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的申办请示。今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吴仪国务委员担任委员会主任。6月,上海市成立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市府办公厅已专门发出通知。领导小组由徐匡迪市长任组长,我、禹鹏、慕尧、斯宪任副组长,晓明同志任领导小组秘书长,成员有市府有关部门、企事业等25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为了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今天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通过这次会议,把申办世博会的背景、意义、基本思路、进展情况和工作要求告诉全市人民,使申办工作成为政府、企业、民众的共同行为。

接着,蒋以任介绍了世博会的历史等相关情况,在讲话最后,蒋以任说:

举办世博会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第一,能产生大量商机,如旅游、交通、通讯、宾馆服务、商业等,对就业、政府税收、企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第二,能对举办城市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市民素质产生长久的影响,甚至影响几代人。第三,最重要的是能展示综合国力,树立国际形象。因此,申办世博会不论是对全国,还是对我们上海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徐匡迪市长在会上发表讲话,要求市有关部门提高对申办2010年世博会工作艰巨性的认识,形成合力,以只争朝夕精神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要通过申办世博会,激励全市人民奋发图强,把上海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徐匡迪说: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动员大会,这标志着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年3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正式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经朱镕基总理批准,国务委员吴仪担任申办委员会主任。在5月北京举行的情况介绍会上,吴仪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布:中国政府全力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这是对上海人民的信任和愿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排除困难,把这件为国争光的大事做好。

徐匡迪在讲话中指出,申办世博会有着重大的意义,他说: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中国昆明世博会开幕式上讲过这样一段话:“本次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伟大精神,显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显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高度的组织和管理才能。”总书记的讲话,对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同样是巨大的鼓励。我们要进一步加深认识,积极行动起来,推进申办世博会的工作。

徐匡迪在讲话中指出,世界博览会是各国人民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国际盛会,它的举办有助于促进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的发展。因此,办好世博会,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符合各国人民的心愿。但世博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是对举办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发展成就的全面展示,所以国际展览局十分重视对申办国的选择。国际社会一般认为,能举办综合性世博会的国家是一个有实力、有影响的强国。

徐匡迪说,跨入新世纪,上海要加快建成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步伐,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申办世博会,是对一个特大项目进行立项的过程,需要众多服务业的支撑。

徐匡迪还指出:

申办2010年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事,更是全国的大事,国家专门成立了申办委员会。一旦申办成功,上海也只是承办城市,世博会的举办始终离不开全国的支持。长达八、九年的筹办过程,将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从上海地区来看,申办世博会对上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举办地的居民是否拥护和参与世博会,是国际展览局在投票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的申办工作要动员全民参与。要通过申办世博会,增强市民作为城市主人翁的意识,培养市民热爱祖国、热爱上海的情感,激发市民投身上海两个文明建设的热情。

接着,徐匡迪在讲话中对做好当前的申办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现在离递交申办方案还不到一年时间,离投票表决也只有两年多时间。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做好各项准备。

1、要充分认识申办工作的艰巨性……

2、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落实当前的申办工作……

3、要形成合力,建立起共同参与的申办工作体制……

4、要正确开展申办宣传工作……

徐匡迪最后说:

申办2010年世博会,是上海跨入新世纪的一件大事。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让我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全力以赴争取申办的成功。

当时,国家申办委员会指出,宣传要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内外有别,分阶段进行。主要的是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因此,为了营造有利于中国申办的国际舆论环境,徐匡迪指出,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中国的形象,宣传上海改革开放的成就,宣传上海人民申办世博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都要学习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要通过宣传申办世博会的意义,激励全市人民奋发图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世博会申办徽标揭晓

2000年12月15日,国际展览局举行第一二八次成员国代表大会,中国首席代表刘福贵在会上再次强调中国的申办立场。

2001年1月16日,2010年上海

世博会申办徽标揭晓。这是两个圆,两个互动的圆。世博会是交流的大舞台,形如流水的互动,体现了各国人民相互交融的亲和力和开放活力。

同时,这两个彩色的圆,变换的色彩给人以遐想:绿色流旋象征着生命与自然;紫色流旋象征着时空、科技和探索。两个圆在飞速地旋转,逐渐聚集,显示了世博会的宗旨:汇聚精髓,博采众长。

这个独具创意的徽标出自3名学生之手。

当时,举办世博会是全国人民的期盼。申博牵动了民众的心。当申博办发出“献出您的智慧,留下您的印记”的徽标征集启事后,应征者络绎不绝。

经过一轮轮的筛选,3位来自中国美院上海分院的学生吴琼、刘敏、邱晓燕设计的徽标从最后入围的16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后来,这3位女孩在东方网与网民直接交流时还对当时的情景颇有感触:

我们真的没有想到徽标最终会被采纳。这是世博会的缘份,申博是中国的大事,当时我们就想应该积极参与。我们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开始了解世博会,然后夜以继日地画出了9幅草图,其中有一幅入围。然后不断完善,直到最终被选中。

通过设计徽标,她们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她们已成了世博会小专家了,谈起申博,真是头头是道。

有了徽标,申博办又向全社会征集口号和海报。来自安徽的王峰,成为另一个幸运者。王峰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实现梦想。他的应征作品有两幅,其中一幅题为《期盼》的申博海报,在应征的467件作品中,幸运地成为主海报。

博大宽阔的海面象征着交流、汇聚、互动的世博会宗旨。而孩子是整幅作品的灵魂,他的象征意义是可以跨越五湖四海的。但就是这个孩子,王峰原本采用的是画库里的日本孩子形象,为了力求原汁原味,专家要求必须换成中国儿童张开双臂,期盼世博会。

在修改过程中,王峰千挑万选找到穿背带裤的上海小男孩张骋昊。在艺术幼儿园就读的小骋昊很有表演天赋。最让王峰满意的就是这孩子长得很有“上海味”。

当时,4岁的小骋昊现在还不太明白世博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他的神情已经很好地表达了所有中国人的期盼。骋昊后来还远赴摩纳哥为申博加油。王峰说:能为申博尽一份绵薄之力,太自豪了。

4月14日,江泽民在古巴革命宫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会谈时说:

衷心感谢古巴积极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

5月2日,中国驻法国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中国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申请书。

6月6日,国际展览局第一二九次成员国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当时共有3个竞争者:中国上海、俄罗斯莫斯科、韩国丽水。

上海市领导作中国申博的第一次陈述。

上海需要世博会,中国需要世博会。同样,国际展览事业也需要中国、需要上海!

申博陈述只限时间不限形式。

为了让陈述与众不同,上海特地派出了由全体市民评选出来的市民代表,他们是东方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袁鸣,从另一个视角进行陈述。

这个创新设想开创了世博会申办中的先例,果然奏效。

也许是第一次听到申办国的市民代表陈述,而且是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东方女性,会场上顿时鸦雀无声。

袁鸣的陈述表达了上海市民对各国人民的“热情”,对家乡上海的“深情”,对渴望世博会的“激情”,引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各国代表纷纷对中国团的成功陈述表示祝贺。

吴仪听取申办工作汇报

2001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中国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仪在上海听取申办工作汇报。

中国申博委副主任委员、上海申博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徐匡迪汇报自当年5月以来申办工作的情况。

吴仪指出:

国家全力支持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中国举办世博会,有利于国际展览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国际展览局和展览局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上海要紧密依靠有关方面,齐心协力,精心准备,力争申办成功。

吴仪对申博委所做的各项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她接着说:

中国申办世博会,标志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国如果能够获得主办权,将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综合性的世博会。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也将加快中国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新成就,也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极好机遇。

吴仪说:

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不仅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而且积累了承办APEC等大型国际会议的成功经验,具备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条件、能力和优势。更重要的是会得到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具有争得主办权的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申办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要有“势在必争”的决心和信心,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各项申办工作。

2001年11月30日,国际展览局将举行第一三〇次成员国代表大会上。

11月27日下午,上海市市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申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匡迪启程赴巴黎与会。

当天中午,副市长周慕尧等到机场送行,法国驻沪总领馆官员也到机场送行。

世博会在推动各国人民往来和文化交流、推动现代科技进入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在这届国际展览局代表大会上,徐匡迪将向大会作申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陈述。

中国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的代表30日下午在巴黎向国际展览局第一三〇次全体大会做陈述报告,受到与会的国际展览局成员国代表和官员300多人的热烈欢迎。

这一次又有墨西哥、阿根廷、波兰3个国家加入到竞争者的行列。6个国家同台亮相,竞争更趋白热化。

徐匡迪用流利的英语作主题陈述,他的演讲充满激情,又相当务实。他带着中国上海1600万市民的嘱托,向大会转达上海市对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强烈愿望。

徐匡迪在讲话中说:

一个月前,上海接待了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近万名宾客,中国最近又加入WTO,标志着中国正迅速融入国际社会。中国政府希望能在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

徐匡迪介绍说,为了保证向各参展国提供世界一流的世博会会址,中国特别聘请了法国等7个国家的规划设计公司和两家中国设计单位,共设计了9个各具独特创意的方案。在听取众多国内外专家意见并吸收各方案优点的基础上,形成了向大会展示的这个方案。

而在上海生活了7年的上海荣誉市民瑞士罗氏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威廉·凯乐此次作为新任市民代表上台陈述。他特意系了一条“中国红”的领带,脸上洋溢着热情和自信。

威廉·凯乐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所感受到的城市变化轨迹,言辞之间所流露出来的真挚感情,深深打动了代表们的心。

在中国代表的发言过程中,还穿插放映两部展示上海新貌和文化魅力,介绍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及建筑方案的电视短片,形象、具体地介绍了上海市筹备世博会的各项工作,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吴建民递交申博报告

2002年1月30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斯塞塔莱斯递交中国政府申请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报告,其中包括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致国际展览局领导人的申办信。

江泽民在信中说:

我以极大的热情向你们表示,中国政府郑重地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

他指出,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举办世博会,对加强世界各国间经贸、科技、社会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泽民说:

拥有近13亿人口和悠久文明、并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非常热切地盼望着能够举办一届世界博览会。这将扩大国际展览局和世界博览会事业在中国及全世界的影响和普及,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他说,如果中国被选为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将会受到中国人民的热忱欢迎和接待”。

江泽民表示坚信,上海市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支持下,将会做出最大的努力,一定能够出色地、高水平地举办好2010年世博会。

朱镕基在信中说,“中国政府承诺全力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世博会期间,中国政府及各有关机构都将遵守《国际展览会公约》的规定,“中国政府将确保此规定得以执行”。

中国政府的申办报告对国际展览局的12类问题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答复。报告分析了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理由,并确定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申办主题。

洛斯塞塔莱斯对中国第一个向国际展览局递交正式申办报告表示欢迎,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给予世博会的高度重视表示赞赏,并祝中国好运。

当时,上海正积极准备,迎接3月初国际展览局的考察,并全力以赴投入年底国际展览局的投票“大考”。上海市长说:

申办世博会,是中国从国家战略考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上海、中国以及世界展览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全国人民支持,有整个中国作坚强后盾,上海有信心和决心再拼搏一次,争取申博与申奥好事成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