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眨眼
人们常把短促的时间称为“一眨眼的工夫”。一个人1天平均眨眼1.5万次,每次眨眼的持续时间不超过0.1秒。人通过眨眼可以保持眼球表面的洁净和明亮。但是,如此频繁的眨眼仅仅是为了保护眼睛吗?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新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眨眼与心理密切相关。
世界上最早将眨眼与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是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庞德和肯尼迪。他们确认,一个人不论在戈壁滩上跋涉,还是在热带雨林中穿行,其眨眼的速率不变。也就是说,眨眼与气候条件无关,但与完成的不同任务和疲劳有关。他们对从事视觉活动的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那些在迷宫中寻找路线或在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画另一条直线的人眨眼很少,而疲劳过度者、发怒者、兴奋者的眨眼则十分频繁。由此可以判断,眨眼与思维存在着某种联系。
后来,随着心理学家和神经医学家对眨眼的进一步探索,眨眼的奥秘逐渐被揭开。研究者使用红外线、照相机和电极测量了各种人眼睛周围神经和肌肉的电脉冲,发现当一个人处于警觉、厌烦、焦虑、专心致志等不同状态时眨眼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不同。有趣的是,眨眼恰好发生在停止观察和开始思考的瞬间。
研究者证实,警惕性降低了眨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阅读小说的人与谈话的人相比,前者每分钟平均眨眼6次,后者为12次。在市区街道上开车的汽车司机的眨眼次数明显少于行驶在城外高速公路上司机的眨眼次数。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如果司机意识到与一辆高速开来的车潜伏着相碰危险时,其眨眼次数几乎为零。其次,眨眼还是焦虑的“晴雨表”。初学驾驶直升飞机的飞行员比教练员眨眼次数多;心烦意乱的妇女比内心平静的少女眨眼次数多;面对声色俱厉的律师提问的证人比面对态度温和的律师提问的证人眨眼次数多。这些都与焦虑有关。眨眼还反映在神秘的人体记忆中。令人惊异的是,眨眼恰好发生在大脑认为不再有新信息、记忆形成的时刻。
在生活中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关于眨眼的有趣现象。比如,当你的目光看到一行字的末尾,或者你还没有看懂而返回重读前面的句子时,你立刻会眨眼。此时,大脑似乎命令你在各个重要“站台”暂歇,而眨眼则是这个停歇的重要标志。于是,有人形象地称这种眨眼为“思维标点”。他们把低空飞行的飞行员和城区汽车司机短暂而不太多的眨眼叫做“逗号”,而将持续时间长而频繁的眨眼称为“句号”。前者似乎把眼前移动的景物分成了可以处理的各个单元,后者则表示要对吸收的信息再进行贮存或思考。脑电波的测量也完全证实了这种假说。
由此可见,眨眼透露了人内心的丰富信息,如果进一步深入研究,也许还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