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吴树平 吕宗力 注译

高祖,〔1〕沛丰邑中阳里人,〔2〕姓刘氏,字季。〔3〕父曰太公,〔4〕 母曰刘媪。〔5〕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6〕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 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注释】〔1〕“高祖”,封建社会皇帝死后在祖庙立室奉祀,并专立名号,称为“庙号”。高祖即为刘邦的庙号,取意于功劳最高,为汉代帝王之祖。〔2〕“沛”, 秦县名,故地在今江苏沛县。“丰邑”,沛县所属的乡,其下又辖中阳里。汉时丰邑改置为县,故地在今江苏丰县。〔3〕“字季”,唐司马贞《索隐》认为“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六云:“季乃是行,高祖长兄伯,次兄仲,亦行也。《史》以季为字,与《索隐》以季为名,并非。”古人兄弟以伯、仲、叔、季排行,刘邦在兄弟中最小,排行为“季”。〔4〕“太公”,对男性老年人的尊称。可能刘邦的父亲无名,或名失传。这说明刘邦的父亲地位低下。唐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说认为太公名执嘉,又引王符说认为名煓,均不可信。〔5〕“媪”, 音 3o,老年妇人的通称,犹今言“老婆婆”。〔6〕“陂”,音b5i,岸边。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1〕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 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2〕及壮,〔3〕试为吏,〔4〕 为泗水亭长,〔5〕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6〕 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7〕及 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8〕

【注释】〔1〕“须髯”,胡须。嘴巴下的称“须”,长在两颊上的称“髯”。“髯”, 音r2n。 〔2〕“家人”,《左传》哀公四年云:“蔡昭公将如吴,诸大夫恐其又迁也, 承公孙翩逐而射之,入于家人而卒。”是“家人”即民家。〔3〕“壮”,古人三十岁称“壮”。这里并非确指。〔4〕“吏”,职位低下的官员。〔5〕“泗水亭”,《汉书·高帝纪》作“泗上亭”,亭名,故地在今江苏沛县东。秦、汉时,十里设一亭,筑有楼屋, 内置兵器。亭有亭长一人,主管地方治安警卫,缉捕盗贼,调处民间争讼,止宿来往官吏,有时也宿留一般行人。〔6〕“负”,旧说认为假借为“妇”,谓老年妇女。刘向

《列女传》云:“魏曲沃负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此“负”则指老母。“贳”,音sh@,赊欠。〔7〕“雠”,售。〔8〕“券”,双方作为凭证的契约,此指刘邦欠的酒帐。秦时以竹简或木札作书写材料,刘邦欠的酒帐,记在简礼上。“折券”,即谓销毁记在简札上的酒帐。“责”,通“债”。

高祖常繇咸阳,〔1〕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2〕“嗟乎,〔3〕 大丈夫当如此也!”

【注释】〔1〕“常”,通“尝”。“繇”,通“徭”,用作动词,服徭役。“咸

阳”,秦都,故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2〕“喟”,音 ku@。“喟然”,叹气的样子。

〔3〕“嗟”,音ju5。“嗟乎”,感叹声。犹如今日的“啊呀”。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1〕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 客,〔2〕皆往贺。萧何为主吏,〔3〕主进,〔4〕令诸大夫曰:〔5〕“进不满千 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6〕实 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 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 遂坐上坐,无所诎。〔7〕酒阑,〔8〕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 公曰:“臣少好相人,〔9〕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 为季箕帚妾。”〔10〕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 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11〕

【注释】〔1〕“单父”,音 sh4n f(,县名,故地在今山东单县。“令”,县的最高行政长官。此官在万户以上的大县称“令”,少于万户的小县则称“长”。从云梦秦简来看,秦令、长又可称“县啬夫”、“大啬夫”。〔2〕“桀”,通“杰”。〔3〕“萧何”,沛县丰邑人,佐刘邦统一天下,位至丞相,封酂侯(酂故地地今河南永城县西北酂城镇)。事详本书《萧相国世家》、《汉书·萧何传》。“主吏”,县令下主管一个方面的官吏。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孟康说和《萧相国世家》唐司马贞《索隐》都认为主吏即功曹。功曹掌管人事,负责考核官吏的政绩,根据优劣进行升黜。〔4〕“进”, 字本作“賮”,会见之礼所用的财物。〔5〕“大夫”,秦制爵二十级,由下而上,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 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 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大夫为第五级。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公大夫与县令、丞抗礼,大夫爵级接近公大夫,其资格也可与县令、丞交接。这里“大夫”用以泛指尊贵的客人。〔6〕“绐”,音 d4i,欺骗。“谒”,音 y8,名帖,名刺。〔7〕“诎”,音 q&,折屈。这里有谦让的意思。〔8〕“酒阑”,喝酒殆尽, 人渐稀少。“阑”,稀少。〔9〕“臣”,当时习用的谦称。〔10〕“箕帚妾”,管洒扫的女仆。此为把女儿嫁为人妻的谦虚之辞。〔11〕“孝惠帝”,即刘盈,汉高祖死后, 刘盈嗣立,公元前一九五年五月至前一八八年在位。在位期间,实权掌握在其母吕太后手中。“鲁元公主”,“鲁”为所食邑。“元”,长。汉代制度,皇帝女儿称“公主”, 姊妹称“长公主”。鲁元公主是惠帝之姊,故以“元公主”称之。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1〕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之。〔2〕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3〕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4〕

【注释】〔1〕“常”,通“尝”,《汉书·高帝纪》作“尝”。“告”,古时官吏休假曰“告”。〔2〕“◻”,音 b(,以食与人。〔3〕“乡”,通“向”。“乡者”,

一般应解为“从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4〕“遂”,王先谦《汉书补注》云: “遂犹竟也。《史》、《汉》如此用者皆训竟。”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1〕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注释】〔1〕“求盗”,亭长下面有两卒,一名叫亭父,掌管门户开闭和清扫; 一名叫求盗,负责追捕盗贼。“薛”,秦县,故地在今山东滕县南。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1〕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2〕到丰 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3〕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 “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4〕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 妪曰:“吾子,白帝子也,〔5〕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6〕故哭。” 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7〕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 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注释】〔1〕“郦”,音 l0,或作“骊”。“郦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征发百姓为自己在这里修建陵墓,死后即葬此。 〔2〕“度”,音du$,揣测, 估计。〔3〕“径”,小路。这里用作动词,意谓抄小路走。〔4〕“妪”,音 y),年老的女人。〔5〕“白帝”,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位于西方,在五行中为金德。秦襄公认为是白帝子孙,祀白帝。〔6〕“赤帝”,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位于南方, 在五行中为火德。按照五德循环的理论,火克金,火德要代替金德,即赤帝的子孙要代替白帝的子孙,也就是汉要灭秦。〔7〕“告”,告发。古本或作“苦”,《汉书·高帝纪》作“苦”,意谓困辱。“苦”字于义较长,可能原本作“苦”,译文即本此。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1〕于是因东游以厌之。〔2〕高祖即 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3〕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注释】〔1〕“天子气”,古人迷信,认为得到天命的皇帝出现时,会有某种祥瑞伴随。“天子气”,即皇帝所在上空的特殊云气,即为祥瑞之一。《汉书·宣帝纪》载宣帝在襁褓时,遭巫蛊事,收系郡邸狱,武帝后元二年,望气者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 所现祥瑞与刘邦相同。〔2〕“厌”,通“压”,镇压。〔3〕“芒、砀”,两山名。砀山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芒山在砀山北,两山相距八里。“砀”,音d4ng。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1〕至陈而王,〔2〕号为“张楚”。〔3〕 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4〕“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 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5〕刘季之众已数

十百人矣。

【注释】〔1〕“蕲”,音q0,秦县,故地在今安徽宿县南。〔2〕“陈”,秦县, 故地在今河南淮阳县。“王”,音w4ng,称王。〔3〕“张楚”,陈胜政权称号,义为张大楚国。〔4〕“掾”,音yu4n,古代官府属员的通称。“掾、主吏萧何、曹参”, 据《汉书·曹参传》载,曹参,秦时为沛县狱掾,是掌管刑狱的下级官吏。萧何为沛县主吏。〔5〕“樊哙”,沛县人,以屠狗为业,终生追随刘邦,为将勇猛善战,曾任左丞相,以功封舞阳侯(舞阳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事详本书和《汉书》本传。

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 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1〕父老乃率子弟共杀 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2〕尽 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3〕莫如 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4〕祠黄帝,〔5〕 祭蚩尤于沛庭,〔6〕而衅鼓旗。〔7〕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 故上赤。〔8〕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 陵、方与,〔9〕还守丰。

【注释】〔1〕“无为也”,没有意思,不值得。〔2〕“种族”,灭族。秦有夷三族之法,一人犯罪,诛及三族。〔3〕“卜筮”,占卜以定吉凶。用火灼龟甲,根据灼开的裂缝预测吉凶叫“卜”。用蓍草茎预测吉凶叫“筮”。〔4〕“沛公”,楚国旧制,县令称公。众人推刘邦为沛令,所以称他为沛公。〔5〕“黄帝”,传说时代姬姓部族神化了的始祖,被奉为我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一位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公认他为全族的始祖。五帝说出现后,被尊为五帝之一。“祠黄帝”,是为了求得始祖的福佑。〔6〕“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首先发明金属兵器,威震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时,蚩尤作乱,被黄帝擒杀。而张守节《正义》引《龙鱼河图》说,蚩尤好杀,被黄帝制服,派他主管兵事。蚩尤死后,天下扰乱,黄帝画蚩尤形像镇服天下。因为蚩尤在传说中的地位类似战神,所以刘邦祭以求福。“蚩”,音ch9。 〔7〕“衅”,音 x@n,杀牲血祭。“衅鼓旗”,杀牲把血涂在鼓的缝隙中和旗子上。〔8〕“上”,通“尚”,崇尚。〔9〕“胡陵”,秦县,故地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方与”,秦县,故地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

秦二世二年,陈涉之将周章军西至戏而还。〔1〕燕、赵、齐、魏皆自立 为王。〔2〕项氏起吴。〔3〕秦泗川监平将兵围丰,〔4〕二日,出与战,破之。 命雍齿守丰,〔5〕引兵之薛。泗川守壮败于薛,走至戚,〔6〕沛公左司马得 泗川守壮,〔7〕杀之。沛公还军亢父,〔8〕至方与,〔9〕未战。陈王使魏人 周市略地。〔10〕周巿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11〕今魏地已定者数 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齿雅不欲属沛公, 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沛公

怨雍齿与丰子弟叛之,闻东阳宁君、秦嘉立景驹为假王,〔12〕在留,〔13〕 乃往从之,欲请兵以攻丰。是时秦将章邯从陈,别将司马◻将兵北定楚地,

〔14〕屠相,至砀。〔15〕东阳宁君、沛公引兵西,与战萧西,〔16〕不利。还

收兵聚留,引兵攻砀,三日乃取砀。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攻下邑,〔17〕拔之。还军丰。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18〕沛公还,引兵攻丰。

【注释】〔1〕“周章”,即周文,陈人,战国末年曾在楚国项燕军队里看时辰, 定吉凶。后为陈胜将领,率兵攻入关中,战败自杀。其事主要见于《陈涉世家》。“戏”, 水名,源出骊山,流入渭水,在今陕西临潼县东。〔2〕“燕、赵、齐、魏”,指战国时燕、赵、齐、魏四国故地。“燕”,音 y1n,疆域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赵”, 疆域在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河北西南部。“齐”,疆域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魏”,疆域在今河南北部和山西西南部。〔3〕“项氏”,项梁、项羽。“起吴”,起兵于吴。项氏世代为楚国将领。项梁杀人,与其侄项羽避仇于吴。陈胜起义后,二人在吴起兵。“吴”,又称“吴中”,春秋时吴国都城,秦置县,为会稽郡郡治,故地在今江苏苏州市。〔4〕“泗川”,秦郡。据《汉书·地理志》,秦设泗水郡,“川”是“水”字之误。泗水郡治所在相县(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因境内有相山得名),辖有今安徽北部和河南夏邑县、永城县,以及江苏西北部地区,汉改郡名为沛。“监”,秦朝一般于郡设守、尉、监,守是行政长官,尉掌兵事,辅佐郡守。监即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官吏,直属中央的御史大夫。“平”,泗水监的名字,姓氏已佚。下文“壮”是泗水守的名字,姓氏也不可考。〔5〕“雍齿”,与刘邦同乡,汉封什方侯。〔6〕“戚”,秦县,故地在今山东滕县南。〔7〕“左司马”,司马是掌军政之官。有时分置左右。〔8〕“亢父”,音 g1ng f(,秦县,故地在今山东济宁市南。〔9〕“至方与”,此句下有“周巿来攻方与”一句,与下文“陈王使魏人周巿略地”文意扞格, 当是衍文。《汉书·高帝纪》无此句。〔10〕“陈王”,陈胜。“周巿”,陈胜将领, 曾奉命略取魏地,下魏后,迎魏咎为王,自任魏相。后被秦将章邯击杀。“巿”,音 f*, 音义与“市”异,时人常以此为名。〔11〕“丰,故梁徙”,战国时,魏惠王◻从安邑

(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所以魏又称梁。至魏王假,大梁被秦占领,又迁到丰。〔12〕“东阳”,秦县,故地在今安徽天长县西北。“宁君”,姓宁, 名字已不可考。“秦嘉”,凌(今江苏泗阳县西北)人,陈胜起义后,也起兵反秦,自立为大司马。“景驹”,景氏原为楚国的王族,因为景驹为景氏之后,所以秦嘉立他为“假王”,以便号召群众。“假王”,暂时代理之王。〔13〕“留”,秦县,故地在今江苏沛县东南。〔14〕“别将”,主将部下另外率领一支军队的将领。“司马◻”,“◻”, “夷”的古体字。“◻”是司马之名,姓佚,为章邯司马。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周寿昌说,认为司马是姓,不是官称。〔15〕“砀”,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

〔16〕“萧”,秦县,故地在今安徽萧县西北。〔17〕“下邑”,秦县,故地在今安徽砀山县。〔18〕“五大夫将”,有五大夫爵位的将领。五大夫在秦爵二十级中为第九级。

从项梁月余,项羽已拔襄城还。〔1〕项梁尽召别将居薛。闻陈王定死, 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2〕治盱台。〔3〕项梁号武信君。居数月,〔4〕 北攻亢父,救东阿,〔5〕破秦军。齐军归,楚独追北,〔6〕使沛公、项羽别 攻城阳,〔7〕屠之。军濮阳之东,〔8〕与秦军战,破之。

【注释】〔1〕“襄城”,秦县,故地在今河南襄城县。〔2〕“怀王”,楚怀王, 楚威王之子,名槐,公元前三二八年继位,公元前二九九年,应秦昭王的邀请入秦被扣, 死在秦国。楚人思念,项梁在民间找到了他的孙子心,立为楚王,仍旧称楚怀王,以顺从民望,号召反秦。〔3〕“盱台”,音 x& y0,即“盱眙”,故地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

〔4〕“居数月”,据本书《秦楚之际月表》和《资治通鉴》,秦二世二年六月立心为楚王,七月即救东阿。“月”或为“日”之误。〔5〕“东阿”。秦县,故地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东与今东阿县接壤。“阿”,音 5。当时齐将田荣被秦将章邯围困在东阿。〔6〕“北”,军败,战败。〔7〕“城阳”,即成阳,秦县,故地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8〕“军”,用为动词,驻扎。“濮阳”,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秦军复振,守濮阳,环水。楚军去而攻定陶,〔1〕定陶未下。沛公与项 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2〕与秦军战,大破之,斩李由。〔3〕还攻外黄,〔4〕 外黄未下。

【注释】〔1〕“定陶”,秦县,故地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2〕“雍丘”,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杞县。〔3〕“李由”,秦三川郡郡守,丞相李斯之子。〔4〕“外黄”, 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

项梁再破秦军,有骄色。宋义谏,〔1〕不听。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2〕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与项羽方攻陈留,〔3〕闻项梁死,引兵 与吕将军俱东。〔4〕吕臣军彭城东,〔5〕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注释】〔1〕“宋义”,原为楚国令尹,后来参加项梁军。项梁死后,楚怀王心拜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被项羽杀死。其事主要见于《项羽本纪》。〔2〕“衔枚”, 枚,状如筷子,横衔于口中,两头有绳,可系在脖子上。秘密行军时,衔枚防止喧哗, 以便突然袭击敌人。〔3〕“陈留”,秦县,故地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城。〔4〕“吕将军”,即吕臣,陈胜部将。陈胜死后,归于项梁。与项羽、刘邦联合抗秦,曾为楚怀王心的司徒。〔5〕“彭城”,秦县,故地在今江苏徐州市。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大破之。当是之时,赵歇为王,〔1〕秦将王离围之巨鹿城,〔2〕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注释】〔1〕“赵歇”,赵国后裔。陈胜起义以后,派武臣招抚赵国故地,武臣至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自立为赵王,旋被杀害。武臣的校尉陈余、张耳立赵歇为赵王。〔2〕“王离”,秦名将王翦之孙,封武城侯。“巨鹿”,秦县,故地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城,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1〕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 号为鲁公。吕臣为司徒,〔2〕其父吕青为令尹。

【注释】〔1〕“长”,犹如秦郡守。〔2〕“司徒”,不是指通常所说的六卿之

一的司徒。楚怀王心为楚国后人,所置官因袭楚国旧制,如吕青为令尹,令尹就是楚官, 为执政首相。此司徒与令尹同属楚官,负责后勤军需之类。

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1〕项羽为次将,〔2〕范增为末将,

〔3〕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4〕

【注释】〔1〕“上将军”,诸将之首。〔2〕“次将”,地位次于上将军,犹如后世的副帅。〔3〕“范增”,居鄛(今安徽桐城南)人,善出奇计,为项梁、项羽谋士,事详《项羽本纪》。“末将”,地位低于次将,高于统领一个方面军的别将。与后世偏裨将校自我谦称的末将义有不同。 〔4〕“关中”,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函谷关以西,散关以东。秦统一六国以前,长期占据关中一带,因此通称故秦地为关中。“王”,用作动词。“之”,代词,指关中。“王之”,为王于关中。

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1〕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 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2〕前陈 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 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乃道砀至成阳,与杠里秦军夹壁,〔3〕破秦二军。〔4〕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5〕

【注释】〔1〕“逐北”,追击败兵。〔2〕“楚”,楚军,包括陈胜军和项梁军。

〔3〕“杠里”,在成阳西。〔4〕“破秦二军”,原作“破魏二军”,“魏”是“秦” 字之误。《汉书·高帝纪》云“攻秦军壁,破其二军”,可证。〔5〕“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杀死上将军宋义,自为上将军,破釜沉舟,与秦军展开巨鹿之战。经多次激战,大败秦军,杀死秦将苏角,生擒王离,涉间自杀。不久,章邯率秦军二十余万投降,秦军土崩瓦解。这里所说楚军击王离,大破之,即指巨鹿之战。事详本书《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项籍传》。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1〕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还至栗,〔2〕 遇刚武侯,〔3〕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并之。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 并攻昌邑,〔4〕昌邑未拔。西过高阳。〔5〕郦食其为监门,〔6〕曰:“诸将 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7〕沛公方踞床,〔8〕使 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9〕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10〕开封未拔。西与 秦将杨熊战白马,〔11〕又战曲遇东,〔12〕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13〕二 世使使者斩以徇。南攻颍阳,〔14〕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15〕

【注释】〔1〕“彭越”,字仲,昌邑人,秦末在巨野泽(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聚众千余人,响应陈胜、项梁起义,转战于梁地。因助刘邦消灭项羽,封梁王, 后被族灭。事详本书《彭越列传》。“昌邑”,秦县,故地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2〕“栗”,秦县,故地在今河南夏邑县。〔3〕“刚武侯”,姓名不详。〔4〕“皇欣”,

本书《秦楚之际月表》作“皇”。“申徒”,即司徒。 〔5〕“高阳”,聚邑名, 故地在今河南杞县西南。〔6〕“郦食其”,音l@ y@ j9,高阳人,家贫,好读书,六十余见刘邦,为刘邦说客,常奉命出使诸侯,事详本书《郦生列传》。“为”,原误作“谓”,《郦生列传》、《汉书·高帝纪》皆作“为”,今据改。“监门”,本书《郦生列传》云“为里监门吏”,《汉书·高帝纪》云“为里监门”,此乃主管开闭里门的小吏。〔7〕“说”,音 shu@,劝说。〔8〕“踞”,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踞则臀部着地,两脚向前岔开,是不礼貌的傲慢姿态。〔9〕“郦商”,食其弟,陈胜起义时, 商也聚众起事,归附刘邦为将,封信成君。入汉为右丞相,封涿侯,卒谥景侯。事详本书《郦商列传》。 〔10〕“开封”,故地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11〕“白马”,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12〕“曲遇”,聚邑名,故地在今河南中牟县东。〔13〕“荥阳”,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14〕“颍阳”,秦县,故地在今河南许昌市西南。

〔15〕“张良”,字子房,韩国贵族后裔。秦朝末年,聚众归刘邦,游说项羽立韩贵族成为韩王,张良任韩国司徒。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又归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以功封留侯,食邑于留。事详本书《留侯世家》。“轘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与巩县、登封县接界。山路险阻,周回盘曲,是有名的险道。

当是时,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1〕沛公乃北攻平阴,〔2〕绝河 津,南,战雒阳东,〔3〕军不利,还至阳城,〔4〕收军中马骑,与南阳守◻ 战犨东,〔5〕破之。略南阳郡,南阳守◻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过而西。 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6〕今不下宛,宛从后击, 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帀。〔7〕南阳守欲自刭。其舍人陈恢曰:〔8〕“死未晚也。”乃逾城见 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后,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又有强宛之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沛公曰:“善。” 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9〕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10〕还攻胡阳,〔11〕遇番君别将梅鋗,〔12〕与皆,降析、 郦。〔13〕遣魏人宁昌使秦,使者未来。是时章邯已以军降项羽于赵矣。

【注释】〔1〕“司马卬”,为赵将,后来项羽分封诸侯,卬为殷王,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卬”,“昂”的本字。〔2〕“平阴”,秦县,故地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县境有平阴津,为黄河渡口。〔3〕“雒阳”,即洛阳,故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4〕“阳城”,故地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告成镇。〔5〕“南阳”,秦郡,辖境在今河南西南部和湖北北部,在秦为大郡。治宛县,即今河南南阳市。“◻”,音y!,

《史记》未载姓,据荀悦《汉记》姓吕。“犨”,音 ch#u,秦县,故地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6〕“距”,通“拒”。〔7〕“帀”,同“匝”,环绕一周。〔8〕“舍人”, 战国、秦和汉初王公贵官都有舍人,为左右亲近的人,后来为私属官称。〔9〕“丹水”, 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南有丹水流过。〔10〕“鳃”,音s1i。姓氏不详。人们认为鳃姓戚。据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戚鳃初期随从刘邦为郎,后为都尉守蕲城,以中尉封临辕侯,与刘邦至丹水投降的高武侯鳃不是一人。“王陵”,刘邦同乡, 早期聚众数千人,起兵南阳,后归附刘邦。入汉封安国侯,曾为右丞相。事详《汉书》

本传。“西陵”,汉有此县,属江夏郡,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郡又有西陵,为楚要隘,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此西陵指前者。《汉书·高帝纪》、《资治通鉴》二世皇帝三年皆无此二字。〔11〕“胡阳”,即湖阳,故地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12〕“番君”,又作“鄱君”,即吴芮,曾为秦番阳(今江西波阳县)令,故称番君。后起义反秦,入汉封长沙王。事详《汉书》本传。“番”,音 p$。“梅鋗”,吴芮部将,曾跟刘邦入武关,因配合项羽作战有功,项羽分封诸侯王时,被封为十万户侯。“鋗”,音 ju1n。

〔13〕“析”,聚邑名,故地在今河南西峡县。“郦”,秦县,故地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北。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

〔1〕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2〕使人来,欲

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3〕啖以 利,〔4〕因袭攻武关,〔5〕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6〕益张疑兵旗帜,

〔7〕诸所过毋得掠卤,〔8〕秦人憙,〔9〕秦军解,〔10〕因大破之。又战其北,

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注释】〔1〕“黥”,音 q0ng。“黥布”,即英布,六县(今安徽六安县北) 人,因受过黥刑,故又称黥布。秦末率刑徒起兵,曾依附项羽,封九江王,后来归汉, 封淮南王。高祖十二年,举兵反汉,战败被杀。事详《史记》、《汉书》本传。〔2〕“赵高”,秦宦者,始皇时为车府令。始皇死于沙丘,赵高与丞相李斯谋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又杀害李斯,自任丞相,专擅朝政,迫二世自杀,立子婴为秦王。子婴又杀死赵高。〔3〕“陆贾”,楚人,刘邦的说客,常衔命出使诸侯,著有《新语》十二篇。事详《史记》、《汉书》本传。〔4〕“啖”,音d3n,引诱。〔5〕“武关”,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 〔6〕“蓝田”,秦县,故地在今陕西蓝田县西。 〔7〕“疑兵”, 虚设的兵阵。“益张疑兵旗帜”,多设疑兵和旗帜,目的在于造成虚假的声势,用以迷惑敌人。〔8〕“卤”,通“掳”。〔9〕“憙”,通“喜”。〔10〕“解”,通“懈”。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3〕 系颈以组,〔4〕封皇帝玺符节,〔5〕降轵道旁。〔6〕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 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7〕遂西入咸阳。〔8〕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 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9〕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 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10〕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11〕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 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释】〔1〕“汉元年”,即公元前二○六年。此年项羽分封诸侯,刘邦为汉王。“十月”,汉初沿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至汉武帝太初元年改革历法,始以正月为岁首。〔2〕“霸上”,亦作“灞上”,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接蓝田县界,为古代军事要地。〔3〕“子婴”,本书《李斯列传》说是秦始皇之弟,

《秦始皇本纪》说是二世之兄子。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子婴为秦王后,和他的两个儿子谋杀赵高,可见子婴之子已是成年人。按年辈推算,秦始皇死后三年不可能有已成年的孙辈。《李斯列传》所说较为可信。子婴投降刘邦后,过了一个多月即被项羽杀死。“素车白马”,是一种丧人之服。〔4〕“组”,丝带。子婴素车白马,以组系颈,表示听命处死。〔5〕“玺”,音 x!,秦以前,为印的统称。自秦始,皇帝之印称“玺”。汉代皇帝、皇后、诸侯王之印皆称玺。“符”,以竹、木、铜等制成,上刻有文字,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上面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时,双方合符以检验真假。“节”, 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用竹木或金属制成,上有旄饰。〔6〕“轵”,音 zh!。“轵道”,亭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7〕“属”,音 zh(,交给,托付。〔8〕“咸阳”, 秦都,故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9〕“弃市”,一种刑法。云梦秦简记载:“士五

(伍)甲毋(无)子,其弟子以为后,与同居,而擅杀之,当弃市。”又载:“同母异父相与奸,可(何)论?弃市。”可见秦代律令对弃市之刑有明文规定。所谓“弃市”, 即在市场中当众处死,暴尸于市,表示被众人所弃。〔10〕“案堵”,即“安堵”,安居,安定。〔11〕“飨”,音xi3ng,用酒食款待人。

或说沛公曰:〔1〕“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 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2〕无 内诸侯军,〔3〕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 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4〕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 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5〕夜往见良,因以文谕 项羽,〔6〕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7〕见谢项羽。项羽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8〕沛公以樊哙、张良 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注释】〔1〕“或说沛公曰”,据《楚汉春秋》,劝说沛公者为解先生。 〔2〕“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是通往关中的门户。汉武帝元鼎三年移至今新安县东,与故关相距三百里。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3〕“内”,通“纳”。〔4〕“亚父”,即范增。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意谓对他的尊敬仅次于父,犹如管仲被齐桓公尊为仲父。〔5〕“项伯”,项羽的叔父,在项羽军中任左尹,入汉封为射阳侯,赐姓刘。“活张良”,使张良活下来。项伯与张良素有交谊,项伯秦时杀人,张良曾加营救,所以项伯要从刘邦宫中救出张良。〔6〕本书《项羽本纪》记载,项伯劝项羽说: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这里所说“文谕项羽”即指此。〔7〕“鸿门”,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现在当地人称项王营。〔8〕“生”,本书《项羽本纪》作“至”。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 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1〕实不用其

命。

【注释】〔1〕“详”,通“佯”,假意,虚假。“义”,名义上的。“义帝”, 意谓名义上的皇帝。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1〕王梁、楚地九郡,〔2〕都彭城。负约, 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3〕都南郑。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 邯为雍王,〔4〕都废丘;〔5〕司马欣为塞王,〔6〕都栎阳;〔7〕董翳为翟王,

〔8〕都高奴。〔9〕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10〕都洛阳。赵将司马卬为殷王,

〔11〕都朝歌。〔12〕赵王歇徙王代。〔13〕赵相张耳为常山王,〔14〕都襄国。

〔15〕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16〕都六。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17〕都江

陵。〔18〕番君吴芮为衡山王,〔19〕都邾。〔20〕燕将臧荼为燕王,〔21〕都蓟。

〔22〕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23〕广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24〕封成安君

陈余河间三县,〔25〕居南皮。〔26〕封梅鋗十万户。

【注释】〔1〕“西楚”,本书《货殖列传》云:“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 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西楚包举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实际上,当时项羽所占不限于这一地区。项羽建都彭城,属西楚,故以西楚为号。又《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孟康云:“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可备一说。“霸王”,诸侯王的盟主,相当于春秋时期的霸王。〔2〕“九郡”,历来说法不一,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六认为九郡是泗水、东阳、东海、砀、薛、鄣、吴、会稽、东郡。

〔3〕“巴、蜀、汉中”,都是秦郡。巴在今四川东部,治所在江州(故地在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在今四川中部,治所在成都(即今四川成都市)。汉中在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北部,治所在南郑(即今陕西南郑县)。〔4〕“雍王”,唐张守节《正义》认为“以岐州雍县为名”。雍县故地在今陕西凤翔县南。〔5〕“废丘”, 秦县,故地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南。〔6〕“司马欣”,秦末任栎阳狱掾,帮助过项梁。曾为秦二世长史,率军从属章邯攻陈胜、项梁,后降项羽,为上将军。汉王四年,被汉军打败自杀。“塞王”,司马欣封地有大河、华山为阨塞,故名。〔7〕“栎”,音 yu8。“栎阳”,秦县,故地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8〕“董翳”,章邯的部将,曾为都尉, 投降项羽。在楚、汉之争中,兵败自杀。“翳”,音 y@。“翟王”,董翳所封,春秋时为白翟之地,故取以为号。〔9〕“高奴”,秦县,故地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10〕“瑕丘”,秦县,故地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申阳”,原为项羽将领,汉二年投降刘邦。瑕丘申阳的封地在黄河之南,故名“河南王”。〔11〕“殷王”,司马卬封于殷商旧地,故名。〔12〕“朝歌”,为殷旧都,故地在今河南淇县。〔13〕“代”,秦郡, 战国时为赵地,地域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一带。项羽徙封赵王歇于代,而把赵的主要地区封给了张耳。赵王歇徙代后,都代县,即今河北蔚县东北。 〔14〕“张耳”, 大梁(即今河南开封市)人,陈胜起兵至陈,与陈余请兵北略赵地,先后拥立武臣、赵歇为赵王,自任丞相。项羽封他为常山王,后归附刘邦,封为赵王,汉五年卒。事详《史记》、《汉书》本传。“常山”,辖境在今河北中部、山西东部和中部。 〔15〕“襄国”,即秦信都县,项羽改称襄国,故地在今河北邢台市。〔16〕“当阳君”,项梁拥立楚怀王心后,项梁号武信君,黥布号当阳君。当阳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北。“九江”, 秦郡,辖境在今江西和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水以南一带。封黥布为九江王时,

江苏一带已划归西楚。〔17〕“柱国”,即上柱国,战国楚国设置的官称,地位尊宠, 相当于后世的相国。楚地义军沿袭楚制,仍设置此官。“共”,音 g#ng,姓。“临江”, 地域相当于当时的南郡,即今襄樊市以南的湖北地区和四川巫山以东地区。 〔18〕“江陵”,故地在今湖北江陵县。〔19〕“衡山”,吴芮封国衡山辖境在今湖北东部、湖南全部和安徽西部。境内有衡山,国名即由此而来。〔20〕“邾”,故地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北。 〔21〕“臧荼”,初为燕王韩广部将,曾率军援赵,随项羽入关。项羽把燕地一分为二,徙故燕王韩广称王辽东,而以燕、蓟(今河北北部)封臧荼。后来臧荼背楚归汉,汉五年反叛被俘。“荼”,音 t*。 〔22〕“蓟”,音 j@,秦县,故地在今北京市西南。〔23〕“韩广”,原为秦上谷郡卒史,陈胜部将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遣韩广带兵攻取燕地,韩广便自立为燕王,见本书《陈涉世家》。“辽东”,本秦郡,在今大凌河以东的辽宁地区。韩广所封包有今辽宁和河北东北一带。〔24〕“无终”,韩广辽东国国都,故地在今天津市蓟县。〔25〕“成安”,秦县,张守节《正义》云:“成安县在颍川郡,属豫州。”故地在今河南临汝县东南。〔26〕“南皮”,故地在今河北南皮县。“成安君”,陈余封号。“陈余”,大梁人,陈胜义军到陈,与张耳请兵北略赵地,立武臣为赵王,自为大将军。后又拥立赵王歇为赵王。项羽分封诸侯王,由于陈胜在南皮,未随项羽入关,便仅以南皮旁三县封陈余。汉三年,陈余被韩信、张耳攻杀。事详《史记》、《汉书》本传。“河间”,汉高祖时为郡,郡治在乐成,即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月,兵罢戏下,〔1〕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2〕去辄烧绝栈道,〔3〕以备诸侯 盗兵袭之,〔4〕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5〕“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6〕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7〕日夜跂而望归,〔8〕及其锋而用之, 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9〕争权天下。”

【注释】〔1〕“戏”,音hu9,通“麾”,用以指挥军队的大旗。“戏下”,在主帅的旌麾之下。也有人认为“戏”即戏水。“戏下”即戏水之下,与“洛下”同例。

〔2〕“杜”,秦县,故地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蚀中”,杜县南通往汉中的谷道。有人认为就是子午谷,在今西安市南。〔3〕“栈道”,在悬崖绝壁上,凿石架木修成的通道,也叫阁道。〔4〕“盗兵”,盗贼之兵。〔5〕“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先从项羽,后归刘邦,拜为大将军。曾自立为齐王,刘邦徙封他为楚王,后降封淮阴侯。高祖十一年,反汉被杀。事详《史记》、《汉书》本传。 〔6〕“迁”, 有罪被徙。秦时多把犯罪人迁处僻远的巴、蜀地,刘邦被封在巴、蜀,都南郑,所以韩信有“是迁也”之言。〔7〕“山东”,秦、汉时指崤山或华山以东,与关东所指地域略同。〔8〕“跂”,音q!,通“企”,《汉书·高帝纪》作“企”。踮起脚跟,形容盼望殷切。〔9〕“乡”,通“向”。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1〕趣义帝行,〔2〕群臣稍倍叛之,〔3〕乃阴令衡山王、 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4〕项羽怨田荣,〔5〕立齐将田都为齐王。〔6〕 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7〕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8〕

楚令萧公角击彭越,〔9〕彭越大破之。陈余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10〕请兵击张耳。齐予陈余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 歇于代,复立为赵王。赵王因立陈余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注释】〔1〕“长沙”,秦郡,辖境在今资水以东的湖南地区、广东西北和广西东北部分地区。“郴县”,长沙郡属县,故地在今湖南郴县。“郴”,音ch5n。〔2〕“趣”,音c),催促。〔3〕“倍”,通“背”。〔4〕“杀义帝江南”,本书《项羽本纪》云杀义帝江中。又本书《黥布列传》记载,高祖元年四月,项羽把义帝迁至长沙郡, 暗中派九江王黥布等攻击义帝。八月,黥布派部将追杀义帝于郴县。可见接受项羽命令杀害义帝的有衡山王、临江王、九江王三人,直接杀死义帝的是九江王部将,与此皆略有不同。〔5〕“田荣”,齐国贵族后裔。陈胜起义后,田儋自立为齐王,被秦章邯所杀。田假继立,田荣逐假,另立儋子巿。假逃归楚,荣怨项梁保护田假,不肯发兵助楚。因此,“项羽怨田荣”。《项羽本纪》也说,项羽分封诸侯王时,由于田荣“数负项梁, 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 〔6〕“田都”,田假部将,因随从项羽救赵, 入关,所以被封为齐王。事详本书《项羽本纪》、《田儋列传》。〔7〕“杀田都而反楚”,据本书《田儋列传》,项羽分封诸侯,以田市为胶东王,田安为济北王,田都为齐王,三分齐地。田荣未得为王,遂发兵击田都,田都逃归于楚。田荣所杀乃田巿、田安。〔8〕“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据《汉书·彭越传》,汉派人赐彭越将军印。项羽入关时,彭越率众居巨野泽(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中,未随项羽入关。项羽分封诸侯,彭越不得封。因此,赐予彭越将军印,在梁地反楚。〔9〕“萧公角”, “角”是名,曾为萧县(即今安徽萧县西北)令,当时令称公。〔10〕“夏说”,陈余为代王时,夏说为代相。汉高祖二年后九月,被韩信所擒杀。“说”,音yu8。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1〕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 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2〕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 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3〕令将军薛欧、王吸 出武关,〔4〕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于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

〔5〕不得前。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6〕距汉兵。

【注释】〔1〕“故道”,道路名,又称陈仓道。此道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 始,西南经散关,沿故道水(嘉陵江上游)谷道至凤县折向东南进入褒谷,出抵汉中。

〔2〕“好畤”,故地在今陕西乾县东。“畤”,音zh@。〔3〕“陇西”,秦郡,辖境在今甘肃东南部。“北地”,秦郡,辖有今甘肃东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的部分地区。“上郡”,秦郡,辖境在今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河套以南一带。〔4〕“薛欧”,以舍人身分随从刘邦在丰邑起兵,后为郎中。升任将军,由于击项羽、钟离眛有功,封为广平侯。“王吸”,以中涓随从刘邦起兵丰邑,后为骑郎将、将军,因为击项羽有功,封清阳侯。均见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5〕“阳夏”,秦县,故地在今河南太康县。”夏”,音 ji3。〔6〕“郑昌”,项羽早年在吴县时,郑昌为县令,见本书《韩王信列传》。

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 使韩信击破之。〔1〕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2〕 关外置河南郡。〔3〕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4〕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

封万户。缮治河上塞。〔5〕诸故秦苑囿园池,〔6〕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 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

【注释】〔1〕“韩信”,此为韩王信,与淮阴侯韩信不是一人。韩王信是战国韩襄王后裔,将兵随刘邦入武关。刘邦封汉王,又从入汉中。刘邦还定三秦,先拜信为韩太尉,击降韩王郑昌后,信被立为韩王。事详《史记》、《汉书》本传。〔2〕“渭南、河上、中地郡”,即后来的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郡,位处西汉京畿地区,辖境在今陕西中部。 〔3〕“河南郡”,辖地在今河南西北部,治所在雒阳。〔4〕“太尉”, 掌管王国中的军事。〔5〕“河上塞”,指河上郡北部与匈奴接壤处修筑的防御工事, 用来防备匈奴。〔6〕“苑囿”,畜养鸟兽,种植林木的地方,多用来供上层统治者游猎。“囿”,音y^u。

汉王之出关至陕,〔1〕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2〕汉王厚遇之。

【注释】〔1〕“陕”,秦县,故地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2〕“张耳来见”, 据本书《张耳陈余列传》,张耳被陈余击败后,投奔刘邦,在废丘谒见刘邦。《资治通鉴》系此事于汉王二年十月。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1〕

【注释】〔1〕“社稷”,帝王祭奉的土神和谷神,作为国家的象征。古代新政权代替异姓旧政权时,都要更易社稷。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1〕魏王豹将兵从。〔2〕下河内,〔3〕虏殷王, 置河内郡。〔4〕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

〔5〕汉王闻之,袒而大哭。〔6〕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7〕发使者告诸侯

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8〕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9〕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10〕南浮江汉以 下,〔11〕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注释】〔1〕“临晋”,关名,又名蒲关、蒲津关、河关,在今陕西大荔县黄河西岸,关下有黄河渡口,自古以来为秦晋间山河要隘。〔2〕“魏王豹”,魏公子宁陵君咎之弟。陈胜攻占魏地,立咎为魏王,后咎被秦章邯打败自杀。豹又再起,收复魏地, 继立为魏王。项羽分封诸侯,自己想占有魏地,便徙封豹为西魏王,建都平阳,引起魏豹的不满,终于背楚降汉,汉王从临晋渡黄河,魏豹带兵跟随。事详《史记》、《汉书》本传。〔3〕“河内”,黄河以北地区的统称,这里指今河南黄河以北的地域。〔4〕“河内郡”,辖有今河南北部,治怀县,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5〕“新城”,汉初所置县,故地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三老”,掌管一乡教化的地方官吏。“遮说”,拦住游说。董公的游说之辞见《汉书·高帝纪》。〔6〕“袒”,音 t3n,裸露。这里指脱去衣袖,裸露左臂,为古代丧礼中的一种仪节。〔7〕“临”,众人哭吊。〔8〕“北面”, 古代人君南向而坐,臣子朝见则面向北。〔9〕“缟”,音 g3o,未经染色的绢。“缟素”, 服丧时穿的白色衣服。〔10〕“三河”,河南、河东、河内。〔11〕“江汉”,长江、汉水。

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田荣败,走平原,〔1〕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2〕齐人叛之。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3〕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4〕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5〕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 水为之不流。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塞王欣亡入楚。

【注释】〔1〕“平原”,县名,故地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2〕“係”,通“系”, 絷缚。“係虏”,执缚掳掠。[3]“五诸侯”,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历来说法纷纭,

《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认为是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豹、殷王司马卬,后人多持有异议。〔4〕“鲁”,秦县,故地在今山东曲阜县。 〔5〕“灵壁”, 位于彭城西南,故地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南,不是现在的灵璧县。“睢水”,即濉河,古代鸿沟支脉之一,故道自今河南开封县东从鸿沟分出,流经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到江苏宿迁县西,注入泗水,今多淤断。“睢”,音su9。

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1〕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 王乃西过梁地,至虞。〔2〕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3〕曰:“公能令布 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随何往说九江王布, 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4〕

【注释】〔1〕“周吕侯”,即吕泽,“周吕”是他的封号。汉高祖六年,吕泽始封周吕侯,立三年卒。当时吕泽尚未封周吕侯,这是修史者追书之辞。〔2〕“虞”, 县名,故地在今河南虞城县北。〔3〕“谒者”,为国君掌管传达事务的官员,始设于春秋、战国时,秦、汉沿置。汉代郎中令下的属官谒者职掌宾赞礼仪。“随何”,刘邦手下的儒者,汉统一天下后,以游说黥布有功,任护军中尉。他游说黥布经过,本书《黥布列传》记述较详,可参阅。〔4〕“龙且”,项羽的骁将,被韩信所杀。“且”,音j&。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1〕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更名废丘为槐里。于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兴关内卒乘塞。

【注释】〔1〕“诸侯子”,谓诸侯国人。下文云,汉高祖五年,“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所说“诸侯子”与此同义。

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1〕汉王稍收士卒, 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2〕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3〕

【注释】〔1〕“间”音,ji4n,小路。“间行”,从小路走,秘密前往。〔2〕“关中卒”,《汉书·高帝纪》记载,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把关中不符合服兵役年

龄的老弱全部加以征调,去到荥阳作战。“关中卒”即指萧何这次证调的服役人员。〔3〕“京”,秦县,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索”,即索亭,在京县境内,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

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汉王使郦生说豹,豹不听。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1〕汉王乃令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2〕斩陈余、赵王歇。 其明年,立张耳为赵王。

【注释】〔1〕“河东”,辖境在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太原”,辖境在 今山西霍山以北,句注山以南。“上党”,辖境在今山西和顺县、榆社县以南,沁水流域以东。〔2〕“井陉”,秦县,故地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境内井陉山上有井陉关, 为军事要地。

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1〕以取敖仓。〔2〕与项羽相距岁余。 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王不听。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3〕予陈平金四万斤,〔4〕以间疏楚 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5〕未至彭城而死。

【注释】〔1〕“甬道”,两边筑有墙壁的通道,以防敌人劫夺。“属”,音 zh(, 连接,连缀。〔2〕“敖仓”,秦在荥阳西北敖山上修建的粮仓,储积数量庞大的粟米, 地当河水、济水分流处,故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邙山上。〔3〕“陈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人,先从项羽,后归附刘邦,佐汉灭楚,以功封户牖侯、曲逆侯,惠帝、吕后、文帝时为丞相。其事详见本书《陈丞相世家》、《汉书·陈平传》。〔4〕“斤”,汉代一斤约等于今天的二百五十八克。〔5〕“愿赐骸骨”,犹言乞身。臣子事君,即以身许人,所以自己辞官等于要求人君赐予躯体。

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1〕楚因四面击之。将军 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2〕,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 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3〕诸将卒不能 从者,尽在城中。周苛、枞公相谓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因杀魏豹。

【注释】〔1〕“被”,“披”的假借字。〔2〕“万岁”,永远存在之意。君王有嘉庆之事,臣下或民众呼“万岁”以示庆贺。〔3〕“御史大夫”,本为秦官,地位仅次于丞相,主要负责监察、执法。当时周苛在汉任此职。“周苛”,周昌从兄,秦时为泗水(秦郡,治所在沛县,汉初改为沛郡)卒史,后归随刘邦。事迹主要见本书《张丞相列传》所附《周昌列传》、《汉书·周昌传》。“枞公”,枞为姓,音 c#ng,史书未载他的名字。

汉王之出荥阳入关,收兵欲复东。袁生说汉王曰:〔1〕“汉与楚相距荥 阳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2〕令荥阳成 皋间且得休。〔3〕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

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汉王从其计, 出军宛叶间,〔4〕与黥布行收兵。

【注释】〔1〕“袁生”,“袁”姓,《汉书·高帝纪》作“辕”,名字不见史书。

〔2〕“壁”,营垒,“王深壁”,这是袁生劝汉王深沟高垒,不与楚战,争取时间休整部队。〔3〕“成皋”,即春秋郑国的虎牢,汉代置为县,其地形势险要,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4〕“叶”,秦县,今读y8。旧读sh8,故地在今河南叶县南。

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是时彭越渡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下邳,〔1〕彭越大破楚军。项羽乃引兵东击彭越。汉王亦引兵北 军成皋。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

【注释】〔1〕“项声”,项羽部将。“薛公”,楚汉相争时有两薛公。这里所说的薛公为项羽将领,被灌婴杀死。另一薛公曾为楚令尹,入汉后为夏侯婴门客。黥布反汉时,曾向汉高祖献策,封食千户,事见本书《黥布列传》、《汉书·黥布传》。“下邳”,秦县,故地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邳”,音p9。

汉王跳,〔1〕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2〕北渡河,驰宿修武。〔3〕 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引兵临河,南飨军小修武南,欲复战。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4〕使高垒深堑,勿与战。汉王听其计,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5〕骑数百,渡白马津,〔6〕入楚地,与彭越复击破楚军燕 郭西,〔7〕遂复下梁地十余城。

【注释】〔1〕“跳”,通“逃”。本书《项羽本纪》作“逃”。也有人认为“跳” 是“跳跃”之“跳”,义为快走。〔2〕“滕公”,即夏侯婴。沛县人,与刘邦一起起兵,以功封汝阴侯,高祖至文帝时,长期任太仆。早年曾为滕令,故称“滕公”。《史记》、《汉书》有传。“玉门”,成皋北门。〔3〕“修武”,具名,故地在今河南获嘉县西南。县内有大、小修武,此为小修武,《汉书·高帝纪》云:“北渡河,宿小修武。”可为确证。大修武在小修武西,位于今河南修武县界。〔4〕“郎中”,侍卫官。

〔5〕“卢绾”,沛县人,随从刘邦起兵,汉高祖五年封燕王,后投降匈奴,为东胡卢王,死在匈奴。《史记》、《汉书》有传。“绾”,音w3n。“刘贾”,刘邦堂兄,汉高祖元年为将军,六年封荆王,十一年击黥布被杀。事详本书《荆燕世家》、《汉书·荆燕吴传》。 〔6〕“白马津”,渡口名,为黄河分流处,在今河南滑县北,由于水道的变迁,现已淤塞。〔7〕“燕”,秦时南燕国故地,秦于此设置燕县,西汉改称南燕, 故地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郭”,外城。

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1〕汉王使郦生往说齐王田广,广叛楚,与汉和,共击项羽。韩信用蒯通计,〔2〕遂袭破齐。齐王烹郦生,东走高密。

〔3〕项羽闻韩信已举河北兵破齐、赵,且欲击楚,则使龙且、周兰往击之。

韩信与战,骑将灌婴击,〔4〕大破楚军,杀龙且。齐王广犇彭越。〔5〕当此 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注释】〔1〕“平原”,黄河津渡名,通常称平原津,在今山东平原县境内。〔2〕“蒯通”,即蒯彻,《史记》作者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作“通”。范阳(今河北定兴县南)人,是当时有名的谋士,曾为武信君武臣划策降服越地三十余城,事见《张耳列传》。“蒯通计”,即劝韩信不要对齐停止进兵,乘齐与汉讲和无备,进兵袭击, 意见被韩信采纳,详见《淮阴侯列传》。〔3〕“高密”,县名,故地在今山东高密县西南。〔4〕“灌婴”,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人,一直追随刘邦转战各地,以功封颍阴侯,文帝时曾为丞相,《史记》、《汉书》有传。〔5〕“犇”,与“奔”字同。

四年,项羽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曰:〔1〕“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无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复从将军。”乃行击陈留、外黄、睢阳,下之。汉果数挑楚军,楚军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 度兵汜水。〔2〕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项羽至睢阳,闻海春侯破,乃引兵还。汉军方围钟离眛于荥阳东,〔3〕项羽至,尽走险阻。

【注释】〔1〕“曹咎”,早年为蕲县狱掾,项梁因事受到栎阳县的逮捕,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狱事得免,见《项羽本纪》。这时他在项羽部下为大司马,封海春侯,与司马欣驻军成皋。〔2〕“度”,通“渡”。“汜水”,发源于今河南巩县东南,流经荥阳县界,北经成皋注入黄河。“汜”,音s@。〔3〕“钟离眛”,姓钟离, 名眛,为项羽部将,项羽败死后,逃归故友韩信,刘邦下令捕眛,被迫自杀,见《淮阴侯列传》。“眛”,音m^。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 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项羽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韩信。〔1〕韩信不听。

【注释】〔1〕“武涉往说韩信”,武涉游说之辞见《淮阴侯列传》,大意是劝韩 信叛汉联楚,与刘邦三分天下而王。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1〕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 之间而语。〔2〕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 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3〕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 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4〕私收其财物,罪四。 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阬秦子弟新安二十万,〔5〕王其将,罪六。项 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6〕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 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 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7〕汉王伤匈,〔8〕乃扪足曰:〔9〕 “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

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注释】〔1〕“罢”,通“疲”。〔2〕“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相去二百步左右,中隔广武涧。“间”,“涧” 的假借字。〔3〕“卿子冠军”,即宋义。“卿子”是当时人互相尊敬之辞。楚怀王派宋义率兵救赵,为上将军,是全军中最高的将领,号为“卿子冠军”。项羽矫杀卿子冠军事见《项羽本纪》。〔4〕“掘始皇帝冢”,经秦始皇陵考古队调查钻探,在始皇陵只发现两个盗洞,位于陵西铜车马坑道部位,直径九十厘米至一米,深不到九米,未能接近地宫,整个封土的土层为秦时原状。与此处记载情况不相符合。详见 1985 年 3 月

29 日《光明日报》。〔5〕“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章邯率军投降项羽后,在新安城南坑杀秦兵二十多万。分封诸侯王时,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都被裂土称王。事详《项羽本纪》。〔6〕“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指迁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而封燕将臧荼为燕王;迁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而封齐将田都为齐王;迁徙赵王歇为代王,而封张耳为常山王,称王赵地。 〔7〕“弩”,装有机关的弓。〔8〕“匈”, 通“胸”。 〔9〕“扪”,音m6n,抚摸,按着。汉王伤胸而扪足,意在稳定军心。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1〕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注释】〔1〕“枭”,音 xi1o,砍头悬挂示众。“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塞王欣和大司马咎被汉军击败后,皆自刭汜水上。因为欣封塞王时,都城在栎阳,所以刘邦在栎阳市将塞王欣枭首示众。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1〕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注释】〔1〕“鸿沟”,战国魏惠王时开凿的运河,故道从现在的河南荥阳县北 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南流,经通许县东、太康县西,由淮阳县东南注入颍水。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1〕乃进兵追项羽, 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2〕不会。 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3〕于是韩信、 彭越皆往。及刘贾入楚地,〔4〕围寿春。〔5〕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 马周殷举九江兵而迎武王,〔6〕行屠城父,〔7〕随刘贾、齐 梁诸侯皆大会垓下。〔8〕立武王布为淮南王。

【注释】〔1〕“留侯、陈平计”,即劝汉王乘楚兵疲粮尽,消灭楚军,不要养虎遗患。详见本书《项羽本纪》、《汉书·高帝纪》。〔2〕“固陵”,聚落名,属阳夏县,故地在今河南太康县南。〔3〕“张良计”,即张良劝汉王答应破楚后,从陈县以东至海边分给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分给彭越,使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而作战。详见本书

《项羽本纪》、《汉书·高帝纪》。〔4〕“及”,又。见吴昌莹《经词衍释》。〔5〕“寿春”,县名,故地在今安徽寿县。〔6〕“周殷”,原为楚大司马。汉高祖五年十一月,刘贾南渡淮水,围寿春,汉派人诱降周殷。见本书《项羽本纪》、《汉书·高帝纪》和《资治通鉴》。“武王”,即黥布。“武王”上原有“之”字,《汉书·高帝纪》无,从文义看,当是衍文。〔7〕“城父”,聚落名,汉置县,故地在今安徽亳县东南。“父”,音f(。〔8〕“随”字下原有“何”字,《汉书·高帝纪》无,根据文义,当是衍文,故删。“垓下”,聚落名,故地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垓”,音 g1i。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1〕费将军居右,〔2〕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

〔3〕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

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4〕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5〕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注释】〔1〕“孔将军”,即孔䝸,韩信部将,以功封蓼侯。见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孔聚”。张守节《正义》云:“孔将军, 蓼侯孔熙。”不知所据。〔2〕“费将军”,即陈贺,韩信部将,以功封费侯。见本书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3〕“绛侯”,即周勃,沛县人,早年随从刘邦起兵,转战四方,屡立军功,封为绛侯,食封绛县(今山西侯马市东北)八千余户。汉高祖、惠帝时曾为太尉,文帝时为丞相。其事详本书《绛侯周勃世家》、《汉书·周勃传》。“柴将军”,即柴武,以功封棘蒲侯。〔4〕“东城”,秦县,故地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5〕“谷城”,聚邑名,故地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 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 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1〕乃 即皇帝位氾水之阳。〔2〕

【注释】〔1〕“甲午”,二月甲午,即二月初三日。〔2〕“氾水”,故道在今山东曹县北,从古济水分流,东北经定陶县注入古菏泽,现已淤塞。“氾”,音f4n。“阳”,水北和山南皆称“阳”。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云:“今定陶西北有汉祖坛,高帝即位处。”这只是一种传说。

皇帝曰义帝无后,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都下邳。立建成侯彭越为梁王,都定陶。故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1〕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 都临湘。〔2〕番君之将梅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番君。淮南王布、燕王臧 荼、赵王敖皆如故。

【注释】〔1〕“阳翟”,战国时曾为韩国都城,秦置县,故地在今河南禹县。〔2〕“临湘”,秦县,因临湘水得名,故地在今湖南长沙市。

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1〕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

【注释】〔1〕“驩”,本书或作“尉”,《汉书》皆作“尉”。临江王共敖之子。据本书《秦楚之际月表》和《汉书·高帝纪》记载,共尉于汉高祖五年十二月叛汉被俘。这里记为二月,不可信。“驩”字同“欢”。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1〕其归者复之六岁, 食之一岁。〔2〕

【注释】〔1〕“复”,免除徭役赋税。〔2〕“食”,音s@,供给饮食。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1〕皆言其情。吾 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2〕“陛下 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3〕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注释】〔1〕“朕”,音 zh8n,我。秦以前上下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始规定专用作天子自称。〔2〕“高起”,本书只此一见,《汉书》也仅见于《高帝纪》, 事迹已不可考。有人怀疑“高起”二字是衍文。〔3〕“子房”,张良的字。

高祖欲长都雒阳,齐人刘敬说,〔1〕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 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注释】〔1〕“刘敬”,本姓娄,汉高祖五年,以戍卒身份求见高祖,建议西都关中,意见被高祖采纳,赐姓刘,拜为郎中,封奉春君,后又以谋议之功封为建信侯。曾主张与匈奴和亲,出使匈奴。又劝高祖徙山东六国强宗大族以充实关中。下文记载, 九年徙楚昭氏、屈氏、景氏、怀氏和齐田氏于关中,即根据刘敬的建议。《史记》、《汉书》皆有传。

十月,〔1〕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臧荼。即立太尉卢绾为燕王。使丞相哙将兵攻代。

【注释】〔1〕“十月”,当作“七月”。《汉书·高帝纪》云:“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本书《秦楚之际月表》也记载:八月,“帝自将诛燕”。九月“虏荼”。《资治通鉴》与《汉书》相合。

其秋,利几反,〔1〕高祖自将兵击之,利几走。利几者,项氏之将。项 氏败,利几为陈公,不随项羽,亡降高祖,高祖侯之颍川。〔2〕高祖至雒阳, 举通侯籍召之,〔3〕而利几恐,故反。

【注释】〔1〕“利几”,姓利,名几。为陈县(在今河南淮阳县)令。楚国县令称“公”,所以下文云“利几为陈公”。〔2〕“颍川”,郡名,治阳翟。辖地在今河南中部。〔3〕“举”,所有,全部。“通侯”,秦、汉封爵中最高的一级。本名彻侯, 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又称“列侯”。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曰:〔1〕“天无二日,土无二王。〔2〕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高祖朝,太公拥篲,〔3〕迎门却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心善家令言,赐金五百斤。

【注释】〔1〕“太公家令”,负责服侍太公并为其掌管家事的官员。〔2〕“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孔子语,《礼记·曾子问》《坊记》都有记载。《孟子·万章上》引孔子语作“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意思相同。〔3〕“篲”,音 hu@,扫帚。“太公拥篲”,太公手里拿着扫帚,表示亲自为高祖清扫执役,这是一种恭敬卑下的姿态。

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1〕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是日,大赦天下。田肯贺,〔2〕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3〕秦,形胜之国,〔4〕 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5〕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6〕地埶便利,〔7〕 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8〕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 饶,〔9〕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10〕北有勃海之利。〔11〕地方二千 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高祖曰:“善。”赐黄金五百斤。

【注释】〔1〕“云梦”,泽薮名,在南郡华容县(今湖北潜江县西南)南。〔2〕 “田肯”,本书只此一见,《汉书》也仅见于《高帝纪》,事迹不详。 〔3〕“秦中”, 秦朝故地,即关中。〔4〕“形胜”,地理形势优越。〔5〕“县”,通“悬”。“县隔千里”,是说秦地与诸侯国隔越千里。〔6〕“百二”,百倍。古人谓“倍”为“二”,

《墨子·经上》云:“倍为二也。”意谓秦地比其他地方好一百倍。下文“十二”,义与此同,只不过为了避免行文重复,使用了不同的说法。前人对“百二”还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有人解为“百中之二”,谓秦兵二万足当诸侯百万;又有人解为百分之二十, 谓天下兵百万,秦有二十万;还有人解为一百的二倍,谓秦一百万可抵二百万,等等。

〔7〕“埶”,与“势”字同。〔8〕“建”,音 ji4n,通“瀽”,倾倒。“瓴”,音l0ng,盛水用的瓶子。“高屋之上建瓴水”,从高大的屋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另有一说,“瓴水”,瓦沟。“高屋之上建瓴水”,高大的屋顶上建有流水的瓦沟,水极易往下流。不论怎样解释,高屋建瓴都是用以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9〕“琅邪”, 音l2ngy2,县名,故地在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秦时为琅邪郡郡治,汉把郡治移至东武,即今山东诸城县。“即墨”,县名,故地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琅邪、即墨近海,

物产丰富。〔10〕“浊河”,即黄河。黄河水流浑浊,故称“浊河”。〔11〕“勃”, 通“渤”。“勃海之利”,指鱼盐之利。

后十余日,封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高祖曰将军刘贾数有功, 以为荆王,〔1〕王淮东。弟交为楚王,〔2〕王淮西。子肥为齐王,〔3〕王七 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4〕徙韩王信太原。〔5〕

【注释】〔1〕“荆王”,据《汉书·高帝纪》,汉高祖六年正月,把楚汉之际设置的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封给刘贾,地域包括今安徽东部、浙江西北部、江苏大部。吴郡即秦会稽郡的一部分,属县阳羡(今江苏宜兴县南)境内有荆山,刘贾被封在吴地而称荆王,即取义于此。 〔2〕“交”,高祖同母弟,字游。事见本书《楚元王世家》、《汉书·荆王刘贾传》。据《汉书·高帝纪》,高祖把原来的砀郡、薛县、郯郡三十六县封给刘交,地域包括今山东西南和南部、江苏东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建都彭城。〔3〕“肥”,高祖的长子,庶出,母为曹氏。事见本书《齐悼惠王世家》、《汉书·齐悼惠王肥传》。据《汉书·高帝纪》,高祖把原来的胶东郡、胶西郡、临淄郡、济北郡、博阳郡、城阳郡七十三县封给刘肥,地域包括今山东大部。 〔4〕“列侯”,彻侯。〔5〕“太原”,郡名,辖境在今山西中部。汉高祖五年,封韩王信于颍川为王,建都阳翟。因为他年壮雄武,又封在拥有劲兵的地方,高祖不放心。六年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韩国,把韩王信迁徙于此,建都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由于韩王信的请求,改都马邑,即今山西朔县。见《史记》、《汉书》韩王信本传。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1〕信因与谋反太原。白土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以反,〔2〕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3〕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令樊哙止定代地。立兄刘仲为代王。〔4〕

【注释】〔1〕“马邑”,县名,为韩王信封国的都城,故地在今山西朔县。 〔2〕“白土”,汉县,属上郡,故地在今陕西神木县西。“曼丘臣”,姓曼丘,名臣,与王黄都是韩王信将领。韩王信以马邑降匈奴,起兵反汉,高祖率军击破韩王信,信逃入匈奴。曼丘臣、王黄立赵利为王,收集韩王信散兵,与汉为敌。事详本书《韩王信列传》。“曼”,音w4n。“赵将赵利”,本书《韩王信列传》云“赵苗裔赵利”,《汉书·高帝纪》云“赵后赵利”,都没有说赵利为赵将。〔3〕“平城”,汉县,故地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县东北有白登山,是高祖破围之处。〔4〕“刘仲”,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早卒,次兄仲,弟交。刘仲,《汉书·高帝纪》称代王喜,《史记·楚元王世家》

《吴王濞列传》《集解》并引徐广说,云名喜,字仲。此以刘仲为代王系于七年,本书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云“六年正月立仲为代王”。

二月,高祖自平城过赵、雒阳,至长安。〔1〕长乐宫成,〔2〕丞相已下 徙治长安。〔3〕

【注释】〔1〕“长安”,汉高祖五年所置县,七年迁都于此,故地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渭河南岸。〔2〕“长乐宫”,在汉长安城内东南隅,为高祖经常视朝之处,

惠帝后朝会移至未央宫,长乐宫改为太后居地。据近年考古测定,宫垣东西长约二千九百米,南北宽约二千三百米,是当时规模最宏伟的宫殿建筑。〔3〕“已”,与“以” 字通。

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1〕

【注释】〔1〕“东垣”,秦县,汉高祖十一年改名真定,故地在今河北石家庄市

东。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1〕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2〕高祖 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3〕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 是何治宫室过度也?”〔4〕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5〕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

〔6〕

【注释】〔1〕“未央宫”,在汉长安城内西南隅。《三辅黄图》卷二云:“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2〕“阙”,又称“象魏”。宫殿、祠庙、陵墓前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筑成高台,台上建造楼观。因两阙之间有空缺做为通道,故名“阙”。“前殿”,据《三辅黄图》卷二记载,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召见诸侯和群臣之处。“武库”,主要用于储藏兵器的仓库。“太仓”,储积粟谷的粮仓。〔3〕“匈匈”,字通“恟恟”,扰攘不安。〔4〕“度”,法制,规定。〔5〕“因遂”,犹今言“就乘此机会”。《汉书·高帝纪》作“因以”,辞义相同。“就”,成。〔6〕“说”, 通“悦”。

高祖之东垣,过柏人,〔1〕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2〕高祖心动,因不 留。〔3〕代王刘仲弃国亡,〔4〕自归雒阳,废以为合阳侯。〔5〕

【注释】〔1〕“柏人”,汉县,属赵国,故地在今河北隆尧县西。〔2〕“贯高”, 张耳门客,后为赵王张敖丞相。汉高祖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无礼于张敖,贯高怒, 密谋杀害高祖。八年,高祖率军出击韩王信余部于东垣,回军时路过赵国,贯高策划在柏人刺杀高祖未遂。事详本书《张耳列传》、《汉书·张耳传》。〔3〕“高祖心动, 因不留”,据《张耳列传》记载,高祖想在柏人留宿,心脏跳动异常,问县名是什么, 有人回答说是柏人。高祖说:“柏人者,迫于人也。”没有留宿就离开了柏人。这纯属附会。〔4〕“代王刘仲弃国亡”,当时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逃亡。见本书

《吴王濞列传》。〔5〕“合阳”,本书《吴王濞列传》作“郃阳”,县名,故地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

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1〕废赵王敖为宣平侯。是岁,徙贵族楚昭、屈、景、怀、齐田氏关中。

【注释】〔1〕“三族”,历来解释不一,或以父族、母族、妻族为三族,或以父、子、孙为三族,或以父母、兄弟、妻子为三族。前一说较为通行。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1〕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2〕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注释】〔1〕“卮”,音 zh9,盛酒的器具。 〔2〕“赖”,依恃。“无赖”, 没有持以谋生的手段。

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卢绾、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长沙王吴芮皆来朝长乐宫。春夏无事。

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1〕楚王、梁王皆来送葬。赦栎阳囚。更命郦邑曰新丰。〔2〕

【注释】〔1〕“崩”,按照封建等级制,皇帝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栎阳宫”,高祖为汉王时,建都栎阳,此地有秦献公修建的宫室。〔2〕“新丰”,汉高祖入都关中后,太上皇思念故乡,高祖就在故秦郦邑仿照丰邑营筑街巷, 并迁故旧于此,求得太上皇的欢心。至此又改换了县名。故地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

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1〕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吏民非有罪也,其赦代吏民。”九月,上自东往击之。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2〕吾知其无能为也。”闻豨将皆故贾人也,〔3〕上曰: “吾知所以与之。”乃多以金啖豨将,〔4〕豨将多降者。

【注释】〔1〕“陈豨”,宛朐(今山东菏泽县西南)人,汉高祖七年,韩王信叛入匈奴,高祖封陈豨为列侯,以赵相国身份监领赵、代边兵。赵相周昌向高祖告发陈豨招致宾客,多年拥兵在外,恐有不测。高祖召见陈豨,陈豨称病不至,自立为代王,起兵反汉。事详本书《卢绾列传》所附《陈豨列传》,又见《汉书·卢绾传》所附《陈豨传》。“豨”,音x9。〔2〕“邯郸”,战国时为赵都城,汉初又为赵封国都城,故地在今河北邯郸市。“漳水”,今名漳河,源出今山西东南,流经今河北与河南交界处。

〔3〕“贾”,音g(,商人。“商”与“贾”古代略有区别,居肆售货的叫“贾”,流动售货的叫“商”。 〔4〕“啖”,音d4n,以利诱人。

十一年,高祖在邯郸诛豨等未毕,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军曲逆,

〔1〕张春渡河击聊城。〔2〕汉使将军郭蒙与齐将击,〔3〕大破之。太尉周勃

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即攻残之。

【注释】〔1〕“曲逆”,汉县,故地在今河北完县东南。〔2〕“张春”,陈豨部将。“聊城”,汉县,故地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3〕“郭蒙”,初为吕泽部下, 入汉为将军,以功封东武侯。见本书《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 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1〕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

阳。〔2〕

【注释】〔1〕“分赵山北”,高祖废代王刘仲为合阳侯后,封子刘如意为代王。赵王张敖因为贯高谋杀高祖事受到牵连,被废为宣平侯,徙刘如意为赵王,兼有代地。陈豨叛汉,根据当时的形势,下诏说:“代地在常山北面,与夷狄接境,赵却从山南兼有代地,相隔很远,屡遭匈奴侵犯,难以兼顾。现在划割山南太原郡的一部分土地归代国,代国云中县以西的地方为云中郡,那么代国受到匈奴的侵扰就减少了。”于是,又把赵、代分为二国,以刘恒,即后来的文帝为代王。事详《汉书·高帝纪》。〔2〕“晋阳”,故地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晋源镇。

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夷三族。立子恢为梁王,〔1〕子友为淮阳王。〔2〕

【注释】〔1〕“恢”,高祖第五子,初封梁王,吕后时徙封赵王,自杀。事见《汉书·高五王传》。〔2〕“友”,高祖第六子,初封淮阳王,吕后时,赵王刘恢自杀后, 徙为赵王,被吕后幽禁而死。事见《汉书·高五王传》。刘友所封淮阳国界域主要在今河南东部茨河上游南北一带。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并荆王刘贾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高祖自往击之。立子长为淮南王。〔1〕

【注释】〔1〕“长”,高祖第七子,汉文帝六年谋反,被废为庶人,迁徙蜀地, 途中绝食身死。《史记》、《汉书》皆有传。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1〕布走,令别将追之。

【注释】〔1〕“会甀”,音ku4i zhu@,乡名,在当时蕲县西。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1〕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2〕复 其民,世世无有所与。”〔3〕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4〕沛父兄皆顿首曰: “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 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于是拜沛侯刘濞为吴王。〔5〕

【注释】〔1〕“筑”,乐器。形似筝,颈细肩圆,十三弦,用竹尺击打演奏。今已失传。〔2〕“汤沐邑”,据《礼记·王制》,周诸侯朝见天子,天子在王畿内赐给

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叫汤沐邑。后来皇帝、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也都叫汤沐邑,意谓所收赋税用汤沐之资的封邑。汉朝常赐皇后、公主汤沐邑。〔3〕“与”, 通“预”,参预。这里指参加服徭役。〔4〕“张”,通“帐”。〔5〕“刘濞”,刘仲之子,二十岁为骑将,随从高祖击破黥布,封为吴王。景帝时,他反对汉中央政府的削藩政策,发动吴、楚七国之乱,失败后逃入东越,被东越人所杀。事详《史记》、《汉书》本传。“濞”,音b@。

汉将别击布军洮水南北,〔1〕皆大破之,追得斩布鄱阳。〔2〕

【注释】〔1〕“洮水”,《水经注》卷三八载,洮水源出洮阳县西南大山,东北 流经县南,又东流注入湘水。洮阳在今广西全州西北。“洮”,音 t2o。〔2〕“追得斩布鄱阳”,据本书《黥布列传》,黥布与汉军交战,失败后,渡过淮水,与百余人逃至江南。黥布原与番君吴芮联姻。吴芮之子长沙哀王(哀王为吴芮之孙,哀王误,当是成王臣,成王臣系吴芮之子。《资治通鉴》卷一二尚不误)使人骗布,诱走越地。布信以为真,来到鄱阳,鄱阳人杀布。“鄱阳”,或作“番阳”。

樊哙别将兵定代,〔1〕斩陈豨当城。〔2〕

【注释】〔1〕“樊哙别将兵定代”,此记事有误。《汉书·高帝纪》云:“周勃定代。”本书《绛侯周勃世家》云:“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韩信卢绾列传》后附《陈豨列传》云:“太尉勃入定太原、代地。”《资治通鉴》卷一二云:“周勃悉定代郡、雁门、云中地。”是将兵定代者为周勃,而非樊哙。〔2〕“斩陈豨当城”, 斩陈豨者为周勃。《资治通鉴》卷一二司马光《考異》云:“《卢绾传》云:‘汉使樊哙击斩豨。’按斩豨者周勃,非樊哙也。”“当城”,汉县,故地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十一月,高祖自布军至长安。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1〕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 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2〕赦代地吏民为陈豨、赵利所劫掠者,皆赦之。陈豨降将言豨反时,燕王卢绾使人之豨所,与阴谋。上使辟阳侯迎绾,〔3〕 绾称病。辟阳侯归,具言绾反有端矣。〔4〕二月,使樊哙、周勃将兵击燕王 绾。赦燕吏民与反者。立皇子建为燕王。〔5〕

【注释】〔1〕“楚隐王陈涉”,“隐”是陈涉的谥号。在高祖这一诏令中,诸王皆不称名,“陈涉”二字疑是后人注文窜入正文。《汉书·高帝纪》无此二字。“魏安釐王”,名圉,魏昭王之子,事详本书《魏世家》。“釐”,音 x9。“齐缗王”,名地, 齐宣王之子,事详本书《田敬仲完世家》。“湣”。本书或作“缗”。“赵悼襄王”, 名偃,赵孝成王之子,事详本书《赵世家》。〔2〕“魏公子无忌”,魏昭王之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信陵君,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人,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事详本书《魏公子列传》。〔3〕“辟阳侯”,即审食其,沛县人,楚汉相争时,一直随侍吕后,由此封为辟阳侯。吕后执政,官至左丞相。文帝即位后免相,被淮南王刘长击杀。〔4〕“端”,端兆,征兆。〔5〕“建”,高祖第八子,事见《汉书·高五王传》。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

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1〕“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 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2〕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 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3〕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 “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4〕陈平可以助之。陈 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5〕

【注释】〔1〕“嫚”,通“谩”。〔2〕“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齐勃海鄚(今河北任丘县)人,学医于长桑君,为一代名医。张守节《正义》云:“《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本书有传。〔3〕“百岁”, 古人认为人寿命长不过百岁,因此用“百岁”做为死的讳称。〔4〕“戆”,音 zhu4ng, 憨厚而刚直。〔5〕“而”,你。

卢绾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

四月甲辰,〔1〕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 将与帝为编户民,〔2〕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 下不安。”人或闻之,语郦将军。〔3〕郦将军往见审食其,曰:“吾闻帝已 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 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4〕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 丧,〔5〕大赦天下。

【注释】〔1〕“四月甲辰”,四月二十五日。此年为公元前一九五年。〔2〕“编 户民”,编入户口簿籍的平民百姓。〔3〕“郦将军”,即郦商,郦食其之弟。〔4〕“翘足”,举足,抬起脚来,用以形容时间短暂。〔5〕“丁未”,四月二十八日。

卢绾闻高祖崩,遂亡入匈奴。

丙寅,〔1〕葬。己巳,〔2〕立太子,〔3〕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 祖起微细,〔4〕拨乱世反之正,〔5〕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 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

【注释】〔1〕“丙寅”,五月十七日。《汉书·高帝纪》云“五月丙寅”。〔2〕“己巳”,五月二十日。〔3〕“立太子”,汉王二年六月已立刘盈为太子,此文有误。疑“立”字当作“皇”。“皇”字残去上半部,下半部“王”字与“立”形近易误。《汉书·高帝纪》云:“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谓已下棺),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可为佐证。〔4〕“高祖”,《汉书·高帝纪》作“帝”。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六云:“此时群臣方议尊号,何得先称‘高祖’,《汉书》作‘帝’是也。”〔5〕“反”,通“返”。

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1〕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缺,辄补之。

【注释】〔1〕“原庙”,再立的宗庙。已在长安立庙,现又在沛立庙,故称为“原庙”。

高帝八男:长庶齐悼惠王肥;〔1〕次孝惠,吕后子;次戚夫人子赵隐王 如意;〔2〕次代王恒,已立为孝文帝,薄太后子;〔3〕次梁王恢,吕太后时 徙为赵共王;次淮阳王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次淮南厉王长;次燕王建。

【注释】〔1〕“庶”,庶孽,即姬妾之子。刘邦微贱时与外妇曹氏相通生刘肥, 为庶出长子。〔2〕“戚夫人”,即戚姬,为高祖所宠幸。高祖死后,被吕后摧残,置于厕中,叫做“人彘”。事详本书《吕太后本纪》。〔3〕“薄太后”,即薄姬,文帝即位后,改称薄皇太后。《史记》、《汉书》皆有传。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1〕忠之敝,小人以野,〔2〕故殷人承之以敬。 敬之敝,小人以鬼,〔3〕故周人承之以文。〔4〕文之敝,小人以僿,〔5〕故 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6〕故汉兴,承敝易变,〔7〕使人不倦,得天 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8〕葬长陵。〔9〕

【注释】〔1〕“忠”,质朴厚道。夏处于国家制度的草创时期,所以为政质朴。

〔2〕“野”,缺少礼节。〔3〕“鬼”,多威仪,像服事鬼神一样。〔4〕“文”,文明,讲究尊卑等级。 〔5〕“僿”,音 s4i,不诚恳。〔6〕“缪”,通“谬”。〔7〕“承敝易变”,承受弊端而加以改变。此指汉初废除秦朝苛刻的法律,与民约法三章, 注重恢复农业生产等措施。〔8〕“黄屋”,皇帝乘坐的用黄缯作车盖里子的车。“左纛”,竖在车衡左方的用㱰牛尾或雉尾製成的装饰物。“纛”,音 d4o,又音 d*。 〔9〕“葬长陵”,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六云:“此是错简,当在‘丙寅’句下。”“长陵” 为高祖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当时就陵墓所在设置新县,也以长陵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