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

初出茅庐

1880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他从5岁起就开始接受军事方面的熏陶,父亲的军人生涯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13岁时小麦克阿瑟就进了西得克萨斯军校,4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

1899年夏天,19岁的麦克阿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进入了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学习。

在西点军校,麦克阿瑟非常用功,训练也十分刻苦,并乐于接受教官交给的各项任务,有超过别人的强烈欲望。

在100名左右的同年级学生中,麦克阿瑟的学习成绩有3年名列首位,包括毕业那一年。因此在第4学年,麦克阿瑟获得了学员团的最高军阶——第一上尉。当时在西点军校百年历史上,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第一上尉除了麦克阿瑟外,其他仅有3人。

1903年麦克阿瑟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先到菲律宾服役一年,这似乎预示着他将与父亲一样同菲律宾结下不解之缘。回国后不久麦克阿瑟与父亲一起,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指派为日俄战争的军事观察员。

完成观察任务后,父子两人又到东亚和南亚各地搜集情报。这一经历使麦克阿瑟眼界大开,他意识到富饶的东亚和南亚以后将是美国向外扩张的重要目标,、因为“这里居住着世界人口的一半,维持以后各代人生存的原料和半成品的一半也在这里。”“美国的未来乃至美国究竟能否生存,都不得不与亚洲及其外围岛屿联系在一起。”回国之后,麦克阿瑟成了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

一战英雄

1917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美国总统威尔逊决定派国民警卫队参战时,麦克阿瑟是陆军部长贝克的参谋。

当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派遣由一个州的人组成的师去参战,这个州会抱怨把全部来自本州的男子派去送死,其他州也会因未能被选上而嫉妒。因此贝克希望有一个尽可能由来自各州的人编成的师,麦克阿瑟称这个师“像一条彩虹”。

后来第42师编成后,麦克阿瑟成了该师的上校参谋长,于1917年10月29日到达法国参战。

麦克阿瑟到了前线后经常深入第一线,与士兵并肩作战。他喜欢脱下上校制服,穿上士兵军装,手执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率领士兵们出击。

他的这种行为使一些上司感到不满,统帅部为此还派人去调查,得到的是对麦克阿瑟的一片赞扬声。著名将领潘兴得知调查一事后大声嚷道:“停止这一切胡说八道!麦克阿瑟是我们部队中最伟大的指挥者!”

1918年8月6日,麦克阿瑟由师参谋长调任第84步兵旅旅长。在这期间,他亲自率领部下,巧妙地调动兵力,于1918年10月的14、15和16日3天内,连续夺取法国的282号、42号高地和迪查第龙高地。3个月后他又因战功卓著而晋升为第42师准将师长。

在南方前线的一个夜晚,当他独自出外散步时,突然听到了德军车辆的轰鸣声,他立该警觉到敌人正在撤退。于是他当即决定趁敌人尚未重建防线之前给他们以沉重打击,并立即把部队集合起来,命令战士们勇敢前进。结果这次夜间行动获得了巨大成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麦克阿瑟由于“战绩卓越,服务优异”而获得了一系列的勋章。其中有1枚服务优异勋章、2枚服务优异十字勋章、7枚银星勋章、2枚紫心勋章和数枚法国的勋章。

抓紧备战

麦克阿瑟回国后被威尔逊总统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这是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校长。

在3年的校长任职期问,他使西点军校产生了迅速的发展变化,改革了陈旧过时的课程,开始了现代化的军事教育。麦克阿瑟因而被称为“西点军校之父”。

1922年,麦克阿瑟与富有的寡妇路易丝结了婚。婚后不久麦克阿瑟就被派到菲律宾去工作了3年,1925年他被晋升为少将。

1928年他再次被派到马尼拉,任美军驻菲律宾部队司令。在这期间他与菲律宾议长奎松成了好朋友,也同美国驻菲律宾总督史汀生建立了密切关系。这对麦克阿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929年厌倦军旅生活的路易丝与麦克阿瑟离异。

1930年11月,麦克阿瑟开始担任了美国上将陆军参谋长,负责筹划、执行和发展美国陆军当前和长远的防务。

以前美国陆军的备战工作一般由陆军内的各部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常常显得很不协调。每当战争来临时,参谋工作往往缺乏效率,军队调动不力,后勤补给跟不上。尽管后来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参谋部,但它却常用上一次战争的计划来从事下一次战争,不健全的体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麦克阿瑟当上陆军参谋长后,下决心扭转这种局面。他首先解决了长期争论不休的陆军航空队和海军由谁来进行海岸防御的问题,使各方面一致同意把这一任务交给陆军。他又把骑兵改成了机械化部队,用坦克、装甲车和摩托代替了马匹,使陆军的行进速度和机动能力大为提高。

麦克阿瑟还制定了一个陆军总动员计划,计划成立约400万人的6个野战军。他根据对重要国防工业的调查,修改了平时工业生产转为战时生产的计划。为了减少浪费,他为各兵种设立了一个统一的后勤采购制度。

此外,他还建立了一个航空队司令部以便提高地空部队协调的效率。

在两次大战期间的和平时期和全球性经济萧条时期,一方面美国国内和平主义高涨,另一方面因经济缘故,国会常常企图裁减陆军数量,而麦克阿瑟则极力阻止这种企图的实现。国会有人提出将陆军军官由1.2万人减少到1万人时,麦克阿瑟在国会发言时指出,“没有足够数量的军官去指挥,战斗是注定要失败的。军官队伍是否充足和有效力,意味着战争胜败的不同结果”。

他大声疾呼,按照1920年的国防法案规定的数目,陆军还缺少6000名军官,如果再减少现在军官的数量,将会严重地危及国防。

1933年他警告说:“陆军的兵力及其战备水平已经处在危险线以下。”第2年他又列举了美国在兵员和战争物资方面的匮乏,希望能得到补充。

他曾经对一位朋友说:“为得到使陆军摩托化和机械化而需要的资金,我溜须拍马,对某些先生们磕头作揖。”为建造新营房来代替那些士兵居住的百孔千疮、贫民窟般的旧营房,我曾卑躬屈膝的寻求拨款。

麦克阿瑟的行为,受到了社会上不少人的批评,人们称他为“大众钱包的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虚张声势的好战分子”……

尽管如此,麦克阿瑟作为陆军参谋长,每年都成功地阻止了削减陆军人数的议案,而且到1935年甚至还增加了陆军的数量。这一年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将陆军人数由原来的12.68万多人增加到16.5万多人。

陆军航空队原有各种性能的飞机1500架,其中一半以上不能适应战斗,一些已准备报废。在麦克阿瑟任陆军参谋长的5年间,飞机增加到2300架,而且都是最新式的飞机。

由于麦克阿瑟的不懈努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才有了一支装备较好的军队,为最后击败法西斯提供了物质条件。因此在陆军参谋长任期结束时,麦克阿瑟获得了缀有橡树叶的优异服务勋章。

1932年春夏,2.5万名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人及其家属因生活困苦,发动了一场向华盛顿的“退休金大进军”,希望通过这一行动来迫使国会提前发给25亿美元的退休金。

第1批人于5月30日到达首都,先在一所空建筑物里安营扎寨。出于对过去战友的同情,麦克阿瑟办起了流动厨房为他们提供伙食。但很快人数剧增,不仅无法再供应伙食,而且也没有空房再能提供无偿居住,只好用废木料搭起临时的栖身之所。华盛顿城里迅速出现了一座退伍军人城,人们称之为“胡佛村”,讽刺现任总统胡佛不能给这些退伍军人提供生活保障。华盛顿的警察很快就无法控制胡佛村里不法分子的骚乱,社会治安受到严重威胁,传染病也有可能由此在首都蔓延。

麦克阿瑟接到陆军部长赫尔利传达的胡佛总统有关遣散这些退伍军人的命令后,在他信任的艾森豪威尔少校陪同下,亲自率领700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用催泪弹、刺刀迫使游行者退出了华盛顿。

舆论纷纷指责麦克阿瑟的这种行为,特别是指责他作为一位陆军参谋长却亲自去干一个上校就能承担的任务,真是小题大做。麦克阿瑟则认为,这件事肯定会在全国民众中产生怨恨,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干,但“如果总统命令我采取行动,我将不会把这种令人厌恶而又不愿意做的差事交给其他任何一位陆军军官去干。”

虽然麦克阿瑟受到了舆论的非议,但他这种行为又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英雄气概。

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职期满后,应菲律宾自治政府总统奎松的邀请,到菲律宾担任军事顾问。

1936年他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的军衔,并迅速着手组建菲律宾军队和制定菲律宾防务计划。麦克阿瑟的计划十分庞大,打算到1946年在菲律宾组建一支40万人的地面部队、一支拥有250架飞机的空军和一支由50艘鱼雷快艇组成的海军。

但菲律宾的经济条件使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麦克阿瑟在菲律宾仅组建了一支为数不多的陆军。他呕心沥血地训练这支军队,仔细研究他们可能与敌人交战之处的地形,深入探讨他们在未来战争形势下所必需的后勤供应、武器装备和战术问题。尽管许多人认为这种战争形势永远也不会出现,麦克阿瑟还是倾注了全部精力去策划和布置菲律宾的防务。

有人问他:“如果菲律宾落入日本人之手,你担心什么呢?你已尽了最大努力。”他回答说:“就我个人而论,我一定不会失败!世界的明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里的成功。也许这些岛屿不是控制太平洋的门户,甚至不是这个门户的锁,但对美国来说,它的确是打开门锁的钥匙,我决不让这把钥匙丢失。”

二战中屡建奇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日本于1941年占领了印度支那半岛后,亚太地区形势然紧张起来。

7月,华盛顿动员菲律宾陆军与美国驻菲部队合并,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美国远东军司令,司令部设在马尼拉。同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10小时后日机轰炸了菲律宾的美军克拉克空军基地,炸毁了机场上几乎全部美国B-17型轰炸机和大部分战斗机,极大地削弱了美国远东军的防守力量。

3天后日本开始进攻菲律宾。麦克阿瑟指挥的远东军仅有美军1.9万人,菲律宾军1.2万人,另外还有10余万当地民兵。空军仅剩下菲律宾军队的150架飞机,海军只有一支小舰队。

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远东军损失惨重并节节败退,麦克阿瑟只得放弃马尼拉的防守,将部队撤到早已有所准备的马尼拉湾西面的巴丹半岛组织抵御。

日军对巴丹半岛多次发动猛攻,远东军凭借坚固的工事英勇抗击,多次击退日军。

但这时战争形势对远东军十分不利,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空军已损失殆尽,无法从空中配合陆军防守再加上此时美政府正花大量精力援助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影响了对远东的援助;日本突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一度占据优势,使美国本土难以有效地支援菲律宾的远东军。这一切使巴丹的守军处境日益恶化。

到了3月,日军向巴丹大规模增兵,使远东军的坚守更加困难。日本方面兴高采烈地宣布,若能生擒麦克阿瑟,将在东京帝国广场当众绞死他。

这时美国政府为了在太平洋地区进行陆海军协同作战,命令麦克阿瑟把军队指挥权交给温赖特将军,他自己到澳大利亚去担任新建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的总司令。3月11日夜里,麦克阿瑟登上鱼雷艇准备驶离巴丹时,向众人发誓:“我还会回来的!”他离开之后,远东军坚守巴丹近两个月,最后因寡不敌众而向日军投降。

麦克阿瑟乘鱼雷艇闯过日军海空巡逻队的封锁后,于3月17日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尽管他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他的心情还是非常沮丧。当他得知巴丹守军投降的消息后说:“我是那个失败事业的领导者,从我痛苦的内心深处,我祈祷仁慈的上帝,不久就把那里的失地收回。”麦克阿瑟这时怀着强烈的复仇情绪,他认为自己活着就是为了早日重返巴丹。

他在澳大利亚建立起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司令部,积极着手整顿澳大利亚防务,组织和训练部队,积蓄反攻力量,制定积极的进攻计划。他命令他的参谋人员要用“这是巴丹”来回答所有的电话,他本人的专机“吉恩号”也改称“巴丹号”。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之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逐渐由防御转入进攻。麦克阿瑟主张趁势攻占日军在西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军基地——新几内亚东部的腊包尔,然后正式开始对日本的战略反攻。

尽管海军上将尼米兹主张先考虑欧洲战场而在太平洋地区采取守势,但因英国不同意盟军过早渡过英吉利海峡对德作战,美国决定采纳麦克阿瑟的主张先在太平洋地区对日发动进攻。为此必须首先守住美军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尤其是新几内亚东南部的莫尔兹比港。

8月25日夜,日军1200人在莫尔兹比港以东90英里外的米尔恩湾登陆。这次作战是对该城的第二个潜在威胁,要不是敌人犯了一个大错的话,这座城市就将处于南路来自科科达、西路来自米尔恩湾的日军各路纵队合击的压力下。日军不知道麦克阿瑟在距离他们登陆点15英里的岛上正在修建一座机场。

即使在有了600人的增援和2辆轻型坦克的支援之后,日军还是发现他们在人数上和枪炮数量上都远远不及对方。他们对米尔恩湾机场掘壕固守的敌军进行了10天徒劳的正面进攻。他们从早到晚一直受到美国和澳大利亚战斗机“直到枪膛子弹打光才停止扫射”的攻击。

日军在这场注定要失败的进攻中共有1000人伤亡,而剩下的幸存者突然撤退了。米尔恩湾的胜利是盟军在太平洋地面战斗中的首次重大胜利。

与此同时,5000名日军仍在从科科达向南进发,坚持不懈地向莫尔兹比港跋涉。日军不断渗透,守军节节败退。

尽管巴布亚的日军人数还不到盟军人数的1/2,但他们于9月16日,仍得以前进到离莫尔兹比港不到20英里的地方。晚上,日军侦察兵已能看到港口上来回搜索的防空探照灯。澳大利亚人正在山路上建造新的防御据点,但他们的防御能力有限。

麦克阿瑟决定攻打日军的后方。他让第32步兵师的两个团开赴新几内亚发动反击战。

9月16日夜,麦克阿瑟给柯廷打了保密电话。他向总理承认他非常担心。他说:“防守莫尔兹比港的澳大利亚地面部队在战术上的被动保守,严重威胁着附近的机场”,“如果阻止不住日军前进,在新几内亚的同盟国部队将重蹈马来西亚的覆辙”。

正如每个澳大利亚人痛苦地意识到的那样,那年年初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一个整个师被一小股日军包围并俘虏。麦克阿瑟说形势很严重,他希望布莱梅立即来巴布亚并亲自控制局势。他没有明确指出,但暗示他希望布莱梅能让澳大利亚人投入战斗。

这是麦克阿瑟一生中的关键时刻之一。如果丢了莫尔兹比港,他的军旅生涯也将随之付诸东流。

麦克阿瑟早已认识到新几内亚是澳大利亚的屏障,其东南的莫尔兹比港则是新几内亚的战略要地和通向澳大利亚的跳板,因而增强了该地的防备。

1942年7月,日军两支部队约1.3万人先后在莫尔兹比港东北边的布纳登陆,向西攻占了科科达,8月进入欧文斯坦山向莫尔兹比港进发。中途受到盟军飞机袭击,加之补给缺乏,日军被迫停止前进。

麦克阿瑟率领澳大利亚军2个师和美军1个团,于11月2日收复了科科达。这次战役使日本意识到原来认为1943年才会开始的盟军的反攻这时已经开始了。

由于西南太平洋战场的胜负决定着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前途,日本决心加强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的防御,并新设了3个军驻扎在这一带。但在12月中旬,麦克阿瑟指挥盟军攻陷了布纳,把日军压迫到了海边。

1943年1月,沿海日军被盟军消灭了1.2万人。与此同时,日军在瓜岛战役中也遭到惨败。

3月22日,日本制定了《陆海军中关于东南方面作战协定》,决定把主要战场放在新几内亚。日本联合舰队也向南太平洋进军,企图阻止盟军的反攻,并不断向美军占领的莫尔兹比港等处发动袭击,但日军最终未能攻占莫尔兹比港。

1943年美军在反攻路线上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陆军主张,应该沿着新几内亚向菲律宾发动反攻;海军却认为应沿着中部太平洋路线反攻。最后华盛顿决定采用“双叉冲击”的战略,从西南和中部太平洋两路同时发动反攻,使日军顾此失彼,无法相互援助,最后两路美军在菲律宾会师。

在西南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计划是,由海军上将哈尔西先率军占领所罗门群岛东南,建立进攻腊包尔的空军基地,然后逐步向北推进;麦克阿瑟则随后率军进攻新几内亚北岸的莱城,接着北上占领俾斯麦群岛中的新不列颠岛;最后陆海军联合围攻腊包尔。

在哈尔西行动成功后,麦克阿瑟于9月5日指挥澳军第九师在莱城以东登陆,次日又增加了澳军第七师和美军一个伞兵团,11日攻占了莱城南边的萨拉茅阿,15日又攻占了莱城西面的拉姆普。此时离日军在新几内亚的军事重镇马丹仅有50英里了。

1944年4月2日,麦克阿瑟指挥7000军队在莱城西北的赛多尔登陆,向马丹节节进逼,4月24日攻占了马丹。4月底他又向腊包尔北部的阿德米雷尔提群岛发动进攻,击溃了4000日军的抵抗,并将其全歼,5月占领了该群岛。

同时哈尔西的部队也于1944年3月攻克了腊包尔东南的布干维尔岛。这样,驻守在腊包尔的10万日军被盟军团团包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1944年暮春,麦克阿瑟率领15个师的盟军对新几内亚及其以东群岛的日军发起了最后攻击,在进攻战术上,海军提出了从正面逐岛压迫敌人迫使其后退的“跳岛战术”。但麦克阿瑟却认为这种战术将造成惨重的伤亡,他主张采用一种伤亡更少的战术,即所谓“蛙跳战术”或“越岛战术”。

具体就是向敌人防守坚固的主要据点的外围作跳跃式进攻,不正面攻击这些据点,而是迂回到敌人背后,将他们分割包围,用空军和海军切断敌人的补给来源,将他们困死。不等据点里的敌人被歼灭,其余部队又越过该地,再包围前面的敌军据点。对腊包尔的日军就采取了这种战术。

麦克阿瑟的这种战术很奏效,使盟军在伤亡较少的情况下得以控制更多的地区。他于这年4月派澳军从马丹沿海向西推进,另一方面下令盟军主力进攻马丹西边的军事重镇荷兰地亚。

4月22日5万美军在荷兰地亚及其东边的文塔佩登陆,很快突破日军防线,迅速包围了艾塔佩东边的威瓦克,使日军第18军军部和3个师团被围困在威瓦克,处于孤立无援、坐以待毙的境地。

未等威瓦克的日军被歼灭,5月中旬麦克阿瑟又指挥美军向西推进120英里,跳跃到托埃姆,渡过海峡占领了韦克德岛。

5月下旬又指挥部队跳跃到荷兰地亚以西350英里的比阿克岛,遭到日军顽强阻击,一直激战到8月美军才取得胜利。

比阿克岛的战斗尚未结束时,麦克阿瑟又于7月6日指挥美军跳跃到了诺埃姆富岛,迫使新几内亚的日军撤到了最西端的鸟头半岛。但麦克阿瑟又指挥美军一个师迂回到了鸟头半岛西北的桑萨波角登陆,切断了日军退路,打通了向菲律宾跳跃前进的道路。

1944年7月,美军经过激战,攻占了日军控制的马里亚纳群岛。美国下一步的进攻目标应指向哪里?早在这年春天海军和陆军便就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

以尼米兹为首的海军主张绕过菲律宾,直接进攻台湾或硫磺列岛、冲绳岛等地。这一主张受到麦克阿瑟为首的陆军的反对,这位陆军上将认为,首先,菲律宾是日本缩小防御区域后的防守重点,日本一旦失去菲律宾,就不能从海上得到荷属东印度的石油供应而无法继续进行战争;其次,如果美军放弃菲律宾而进攻台湾是极为冒险的,有可能受到日军的两面夹击;第三,攻克菲律宾后可以直接进攻日本冲绳;第四点更重要,从政治上考虑,美军应该去解救受日本人奴役的1700万菲律宾人民,这是美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麦克阿瑟对两年前的巴丹战败仍耿耿于怀,复仇之心十分迫切。因此他在与尼米兹讨论这个问题,当尼米兹说到参谋长联席会议倾向于海军的主张时,麦克阿瑟大发雷霆,说菲律宾是被美国人遗弃了的,如果不能解放菲律宾人,就会给美国的荣誉抹黑。在1944年7月27日,罗斯福总统将这两位骁将请到了夏威夷,由自己的参谋长、海军五星上将莱希和哈尔西上将作陪,一道共进晚餐。

大家心平气和地讨论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两位意见分歧的将军指着墙上的地图,向总统兼三军总司令罗斯福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主张。罗斯福尽力使双方的分歧缩小,最终按照麦克阿瑟的意见制定了作战计划,把下一个进攻目标定为菲律宾,尼米兹保证向陆军提供有力的支援。

为了完成沿新几内亚海岸挺进的行动,麦克阿瑟必须控制这个巨大岛屿西端的杰尔芬克湾和福克尔科帕半岛的主要地形。比亚克岛以西50英里的诺埃莫福尔岛上有3个日军机场。空军指挥官肯尼建议,如果飞机从诺埃莫福尔起飞,就可对福克尔科帕半岛实施大规模空袭,继而控制杰尔芬克湾。

麦克阿瑟决定在打赢比亚克岛战役后利用空降与两栖联合突击攻占诺埃莫福尔。7月2日,第158步兵团在诺埃莫福尔登陆,来到距离其中一个机场只有100码的地方。第2天上午,第503伞降步兵团的一个营被空投到机场增援进攻部队。独立日那天又空投了第2个营。

诺埃莫福尔的2000日本守军撤回到该岛中心的高地上。他们顽强战斗,但最终还是被歼灭了。美军伤亡400人。日军只有极少数人幸存下来。

夺取诺埃莫福尔后,7月30日,麦克阿瑟突袭了福克尔科帕半岛上的一个名叫桑萨波的渔村。第6步兵师大举登陆,其中还包括几千名修机场的陆军工兵。桑萨波附近几乎没有日军。入侵部队两周后发起攻击,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击退了无心恋战的日军。

现在麦克阿瑟控制了长1300英里的整个新几内亚岛。他在夏威夷期间,“厄尔特拉”情报显示,日军为阻止麦克阿瑟从新几内亚岛向菲律宾的前进,正在构建一个三角防御区。

这个三角防御区以哈马赫拉岛、棉兰老岛东部的帕劳群岛和棉兰老岛为依托。8万日军地面部队和拥有500架飞机的3个航空军驻守在这个三角防御区内。将近半数的日军部队驻在哈马赫拉岛。敌人似乎已经了解麦克阿瑟的企图。

麦克阿瑟决定离开总司令部几天,参加第31师进攻哈马赫拉岛的战斗。9月10日,达斯蒂·罗兹开飞机把他从莫尔兹比港带到霍兰迪亚。

两天后,麦克阿瑟登上“纳什维尔”号,这艘巡洋舰加入了沿新几内亚海岸向西北行进的护航运输舰队。9月15日破晓时分,“纳什维尔”号和其他战斗舰艇驶入哈马赫拉湾,炮击敌人的海岸防线。面对此番猛烈炮击,日军低下了头,但是大自然却做出了反应:甘科诺拉火山爆发。一时火光冲天、浓烟四起。当入侵舰队向东北方向转弯朝莫罗太岛驶去时,整个舰队被铺天盖地的巨大尘云笼罩了。

上午8时,第31师的第一波次登陆。登陆艇在离岸200~300码的长长的河口沙洲处停了下来。战士们沉着地下船,涉水上岸,把他们的M-1半自动步枪举过头顶,这时,肯尼的C-47运输机在他们上空飞过,向附近的海岸和丛林喷洒大量的滴滴涕。因为热带的斑疹伤寒比日军更危险。

10时15分,埃格伯格、莱尔巴斯和麦克阿瑟来到岸上。尽管实际上不远处有3个渔村,并且麻风病在几英里的范围内肆虐,但没有任何明显迹象表明该岛曾被人占领过。麦克阿瑟在岛上逗留了3个小时后回到“纳什维尔”号巡洋舰上。

当这艘巡洋舰返回霍兰迪亚时,无线电通信一直处于静默状态。船上可以接收信息,但是到本次军事行动结束前不能发出任何信号,以免让敌人知道这艘舰在战场上及其所处的位置。

美国及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魁北克召开会议,9月15日晚,尼米兹向参谋长们通报了几小时前从哈尔西那里得来的一条消息。哈尔西的一支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最近在空袭莱特岛上的目标时,实际上并没有遭到日军飞机的任何抵抗。一名跳伞的飞行员在莱特岛上躲了一天后也获救了。这名飞行员报告说,曾帮助过他的菲律宾人说这个岛“一攻就破”。哈尔西请尼米兹批准化集结一支登陆部队,发起突然进攻,攻占莱特。

这些材料也被送到了“纳什维尔”号巡洋舰上。当麦克阿瑟看到这些材料时,他的眼前像过电影般闪现出了一幅幅画面:军事史上的一次最大胆的袭击,一场可与坎尼之战和滑铁卢之战比美的伟大战役,一个即便是科西嘉天才也要品味品味的绝妙战略行动。用金凯德的第7舰队和尼米兹提供的其他进攻登陆舰艇等可用的海上运输力量,他就能把6个师的部队全部送上岸。但为什么要把6个师全都送到莱特岛的海岸上呢?那是最稳妥也最平淡无奇的做法。

一个伟大的指挥官是可以做到一箭双雕的,他要同时攻打莱特岛和吕宋岛。他的部队要组成锤子和铁砧般的阵式:4个师的兵力从林加延湾登陆,2个师在莱特岛上岸,那么在菲律宾的42.5万名日军就会像坚果一样被麦克阿瑟的军队捶烂!

麦克阿瑟给马歇尔发去了一封电文,阐述了以上观点。如果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这项卓越而大胆的计划,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关于吕宋岛的激烈争论。

9月17日,上午9时,“纳什维尔”号在霍兰迪亚靠岸时,麦克阿瑟兴高采烈地走下船。就他所知,总司令部成员们正在讨论他的那项同时攻打吕宋岛和莱特岛的计划。这趟旅行使他精神振奋,他觉得似乎可以把握命运了。

马歇尔是否要作出修改还不清楚,但在麦克阿瑟回到新几内亚几天后,马歇尔派作战处处长约翰·赫尔少将前往澳大利亚。赫尔希望更多了解有关麦克阿瑟解放菲律宾的计划。麦克阿瑟告诉赫尔应该绕过的是台湾,而不是吕宋。位于吕宋的空军和海军部队可以轻而易举地孤立台湾。没有必要攻占它。

另一方面,他奚落了金提出的通过实行海军封锁削弱菲律宾的日本兵力的建议,麦克阿瑟认为,如果这种封锁能伤害谁的话,那伤害的也只能是菲律宾人,而不是日本人、他自己的目标则是切实可行的:在吕宋登陆30天后解放马尼拉。这是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誓言。

10月5日。麦克阿瑟终于获得了他自1942年春一直苦苦企求的那句话:他可以攻打吕宋。10月14日,他飞回莫尔兹比港,次日上午动身前往霍兰迪亚和莱特岛。

到1944年夏季之前,麦克阿瑟的每一步重大行动都是对空中力量的一次肯定。他已学会像其他地面指挥官一样合理利用空中兵力,他既了解航空兵的灵活性,也了解其脆弱性。他知道飞行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知道根据天气状况、飞机的种类和数量搭配、地面部队的紧急需求、空中战役的总体需求和敌军的行动,空战每日是怎么变化的。

莱特岛长115英里,北部和南部宽40英里,但中部只有15英里,很适合麦克阿瑟的部队登陆。那里的机场可停放肯尼的在林加延湾海岸线内飞行的战斗机,这些飞机将为吕宋的两栖进攻提供掩护。

但是当肯尼仔细研究将在1944年夏投入使用的这4个机场时,他才发现他们在岛上的位置不利。这几个机场都位于莱特湾或莱特湾附近,而且靠东面,这是整个岛上天气最恶劣的地方,而进攻的时间正处于雨季。机场所在的地点又排水不畅。

当初在那里建造机场出于商业考虑,它们足以容纳往返于当地首府塔克洛班的轻型飞机。它们或许能承受日本战斗机和其他比肯尼的P-38和P-47稍小的飞机的起降。如果不重建这些机场,它们是绝对不能停放他的轰炸机的。

肯尼坚持要在攻打莱特的计划中将攻占岛的西岸包括进去,这样可为他提供平坦的、排水良好的机场。麦克阿瑟表示同意,因为进攻莱特的最初计划就是从两例实施打击。在莱特湾东侧实施两栖进攻。

与此同时,空降第11师在西侧空降,占领可用于建造机场的场地。但当进攻日期提前到10月20日时,上述方案便被放弃了。麦克阿瑟的工兵们告诉他,雨季到来时,很难在塔克洛班建造机场。麦克阿瑟早就知道这一点。

实际上,在他们当中某些人还没有出生时他就知道这一点。他早在1903年就考察过塔克洛班海岸附近的地形,那时他也是一名陆军工兵。尽管如此,麦克阿瑟还是把他们的反对意见放到一边,要求他们于登陆5天后在塔克洛班建好一座5000英尺长能够停放一个战斗机群的临时机场,随后再建几个停放轰炸机、侦察机和更多战斗机群的机场。他指望在他们登陆的头3天由哈尔西用他的快速航母上的战斗机为他提供掩护,而凯西的工兵则竭力在泥泞中建造机场。700多艘舰船延西北航线向北进发,目标是菲律宾中部。

与这次进攻相比,1944年6月6目的横渡海峡的进攻只是一次摆渡战。这确实是一支无敌舰队,整个进攻舰队由20多艘航母。12艘战列舰和近100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及上千架飞机护航,掩护和输送着75万士兵,带着他们所有的装备和火炮穿越宽广无垠的海域到达敌人大后方的遥远的海岸作战。

10月20日黎明,战列舰和巡洋舰靠近了要登陆的海岸,并开始用他们的大口径火炮轰击。炮弹的轰鸣震撼着莱特湾的水面,震撼着寂静的清晨。

攻击部队由4个师组成:第1骑兵师和第24步兵师在塔克洛班机场附近登陆,这是这一天最重要的战术目标;其他两个师,即第7步兵师和第96步兵师,将在南边10英里处的杜拉格附近登陆,在那里有肯尼要占领并将赶修的3个简易机场。

上午10点,登陆部队的第一波上岸,他们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没受到什么抵抗。日本部署在莱特岛上的部队约2000人,但他们知道他们建造的掩体经受不住太平洋舰队为制压海岸防御而进行的炮击。

只有在有岩洞的地方如比亚克,他们才可能把岩洞加固并挖深,这样一来哪怕是直径16英寸、重达1吨的海军炮弹也很难摧毁它们,除非是刚好命中。但是莱特岛的海岸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岩洞。

于是,日军将大部分防御部队撤到俯视海岸的山上,在那里他们能用迫击炮和机枪扫射登陆部队。

从10英里外的“纳什维尔”号巡洋舰的甲板上,很难看到岸上发生的事情。密集的炮火传来震耳欲聋的声响,头顶上有变幻莫测的火箭弹曳光,时而传来在低云层中穿过的海军战斗机的呼啸声,加上沿海岸线的浓烟和从下直伸向云间,带着火舌的浓黑烟柱,这一切都好像是这场战争的背景,而不是战争本身,麦克阿瑟沉静地观测着。

下午2点30分,登陆艇靠近海口沙洲,开始慢慢停靠在另外四艘已经靠岸的登陆艇旁,其中一艘登陆艇正起着火。在登陆舰停靠地的内陆上,海军的俯冲轰炸机正在向日军阵地进攻。舰上的舷梯降下,4名随军记者冲下舷梯,其中两人带着照相机,准备记录下这位将军重新踏上菲律宾国土的这一时刻。麦克阿瑟下船,他的属下、奥斯梅纳、肯尼和金凯德紧紧尾随其后上岸。在舷梯底部,海水没过了他的膝盖。

他的下巴向前伸着,显得气宇轩昂,他大步走了约50码才走上柔软的沙滩。当他的美国和菲律宾伙伴围上来时,他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话:“我回来了。”这是一句简洁的、无可辩驳的事实,从他的嘴里平静地说出,好像是在随意地交谈。一会还要正式发表讲话。奥斯梅纳伸出手来与麦克阿瑟握手,以官方身份欢迎他回到菲律宾。

滩头阵地的报告表明,这将是战史上代价最小的重要登陆行动之一。它与前不久在帕劳群岛的浴血战争截然不同,在那里尼米兹为攻占佩莱利乌岛伤亡1万人,而该岛却不再具有任何战略重要性。那天在莱特湾登陆的有5万多人,4500辆车辆和10.7万吨供应品。尽管这次登陆并不像麦克阿瑟在头一天晚上祈祷的那样是一次不流血的胜利,但他确实感到他的祈祷得到了一些回报。

在这个重要的一天里,麦克阿瑟将要完成的最后一件事是写公报。他写道:“在一场大规模两栖作战中,我们已经占领了菲律宾莱特岛的东岸,它离莫罗太600英里,离米尔恩湾2500英里,我们在16个月前就开始进攻米尔恩湾了……这次是总司令亲自指挥作战”。

第2天早晨,麦克阿瑟跟他的参谋们离开“纳什维尔”号巡洋舰,参加奥斯梅纳正式就任菲律宾共和国总统的仪式。就职仪式在塔克洛班的地区议会大厦前的台阶上进行。这座大厦和这个城镇一样,在战争中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害。仪式结束后,麦克阿瑟向莱特的游击队长鲁珀托·坎列昂上校授予了服役优异十字勋章,奥斯梅纳任命坎列昂为莱特岛总督。

那天晚上回到“纳什维尔”号后,他听说哈尔西不告而撤出战场,去追击日军航母去了。一场大海战已经开始让莱特湾的水面不能平静。金凯德告诉麦克阿瑟说,日军的弹药好像快用光了,“纳什维尔”号应该到战场支援作战。

第2天晚上莱特湾上空开始回荡起枪炮声。漆黑的夜幕被橘红的火焰和炫目的白光撕破。海水在弹药的爆炸中颤抖。这时候,哈尔西的第3舰队以最大航速向北去追逐日军的航母,航母上共有29架飞机。哈尔西以30节的速度撤离战场,使从菲律宾中部水域到莱特湾的主要航线失去掩护。

10月25日上午,当战争进入高潮时,金凯德坚持要麦克阿瑟离开“纳什维尔”号巡洋舰,以便让该舰投入战斗。麦克阿瑟不情愿地转移到另一艘舰“瓦萨奇”号上,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指挥所就设在这条船上。

从北部进入莱特湾的日本舰队部署成纵队,正好遭遇到美军6艘老式战列舰,其中5艘是从珍珠港的泥浆中打捞出来的。美军指挥它利用海军传统的T形交叉战术,集中这6艘老战列舰的火力一次对付一艘来袭的战列舰。日军舰队眼看着自己的几艘巡洋舰被炸后,剩下的调头逃跑,又遇上了美军潜艇跟踪。哈尔西在这场战争中也做出了贡献。

从南部进入莱特湾的日军舰队有5艘快速战列舰、9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夜间,他们有两艘战列舰已经被美军潜艇击沉,但现在这支舰队很有威慑力地压倒了莱特湾的16艘美军护航航母。他们的飞行员们没有受过攻击战列舰的训练,而飞机上的武器装备通常也是不用于海上作战的。尽管如此,它们还是云集在来袭日舰的上空,迫使他们采取规避措施。

同时,金凯德的驱逐规则用鱼雷对日军战列舰和巡洋舰进行攻击。日军舰队的海军将军们经过数小时的忙乱行动后,精神已彻底崩溃了,只得撤出他们的舰队,而美军潜艇追踪其后。

日军联合舰队在莱特湾海战中损失3艘战列舰、4艘航母、6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然而10月25日,当日本海军的希望之光渐渐消退时,他们亮出了他们的撒手锏——神风特攻队。日本的9架自杀飞机在莱特湾上空盘旋,它们没有冲向金凯德的舰艇,而是跟这些护航航空母舰相撞,致使1艘航母沉没,3艘遭到严重损坏。

在随后的24小时中,日军摧毁了将近一半的P—38飞机。肯尼将战斗机群其余的飞机调来,但这些战斗机仍继续遭受打击。

在一天时间内,这座小城和机场要被敌人轰炸十几次。晚上的空袭最密集,对麦克阿瑟的参谋部的一些参谋来说,这是一次可怕的经历,但麦克阿瑟仍像往常一样没把这些空袭放在心上。

占领莱特的关键地点不是塔克洛班而是奥莫克,这是岛上最大的港口,位于西部海岸,离第6集团军进攻的地方30英里。为了到达奥莫克,克鲁格的战士们不得不边打边前进,翻越横亘在他们前方的山脉,并进入莱特岛。穿过莱特谷的稻田,还得翻过一座山进入奥莫克山谷中。

到了那儿,他们还要再超过几座山峰,才能到达西北部的海岸平原。攻占奥莫克镇。在东京日军总部,日军参谋们越是仔细研究地图,就越确信为夺取莱特岛值得打一场大仗。地形对守军一方非常有利。

但在菲律宾的日军司令山下泰文将军却反驳说,尽管莱特有地形上的优势,但没有必要为它而战。山下曾因从美国手中夺取新加坡而名声大振。他个子不高,秃顶,肌肉发达,智慧过人;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能力或他的好斗本性。在他看来,自从联合舰队在莱特湾战役中失败后,试图攻占莱特岛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尽管日军可以让美军为莱特付出很高的代价,美军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夺取这里。他认为全力攻打吕宋而放弃莱特更有意义。

山下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仍没有说服日军总部,总部将增援力量送至奥莫克,决定让美国第6集团军在那些偏远的山上和山谷中打一场艰难而残酷的战役。

尽管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在人力和火力上都占有强大的优势,但他们的挺进速度却不快。正如工兵军官所预言的那样,潮湿的季风已将山谷地区变成了一片浅湖。

因为那年秋天,几十年来最恶劣的季风气候入侵菲律宾中部。必须调用登陆艇到莱特谷运送补给品和装备,而空军工兵在塔克洛班和杜拉格建造足够的机场的努力也几乎被完全破坏了。

在适合飞行的天气里,日军与美军在空中势均力敌。实际上,美军并没有像原先预想的那样获得空中优势,第6集团军只得在无制空权的情况下继续进攻,直到10月中旬还没有拿下莱特岛。

麦克阿瑟刚刚使第77步兵师隶属于自己,这个师参加了6月份的关岛之战。麦克阿瑟告诉克鲁格如果第6集团军感到没有能力占领奥莫克,他将考虑让艾克尔伯格指挥莱特战役,而且第8集团军将利用第77师作前锋向奥莫克发起进攻。在这个关头,克鲁格妥协了,他要求再给他3个星期时间攻占莱特,并说第6集团军欢迎第77师加入,并打算用第77师在奥莫克登陆。

在珍珠港事件纪念日这天,第77步兵师在奥莫克南几英里处的海岸登陆,给了日军出其不意的打击,奥莫克城在3天后被攻克。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战斗,但美中不足的是:仍有4万多日军在莱特岛上作战,看来他们不会投降,日军仍占据着奥莫克山谷的绝大部分。克鲁格的形势岌岌可危,肯尼要建立空中优势还缺少机场跑道,而且这场该死的大雨还在不停地下着。

在莱特岛中部的缓慢推进,加上没有建成机场,使得原计划在吕宋的登陆时间推迟了,这使麦克阿瑟感到非常为难和懊恼。

12月18日,他被授予新设立的陆军五星上将军衔,受衔日期比马歇尔晚两天,比艾森豪威尔早两天。

当天他还发布了一份特别公告,宣布莱特岛已经光复,只剩下一些扫荡工作。他将这一任务交给了艾克尔伯格和第8集团军。克鲁格和第6集团军撤出。他们将去攻打吕宋。

收复马尼拉

在莱特岛战役中美军阵亡3500人,伤1.2万人。日军在保卫莱特岛的战斗中损失约5万多官兵,另外还有4万余人乘船前往莱特岛的途中因船只被美军的潜艇或飞机击沉而葬身海底。

尽管莱特之战让山下奉文将军的队伍损失了近10万人,但他仍有27.5万人可用于保卫吕宋。但他不想让这些官兵在林加延湾海岸的战斗中遭到无谓的伤亡,在那里他们可能会被美国海军的炮火歼灭。他也不打算死守马尼拉。如果那样,他就得打赢吕宋中央平原一仗,但是他没有足够的火力和机动力在美国拥有回旋余地的地方和麦克阿瑟决战。

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大约就是进入山区——这是吕宋岛上特别有优势的地方——他们可以在那里修工事,坚守阵地等美军自己送上门。他在吕宋北部山区部署了约15万人;还有75万人部署在马尼拉以东的高地上;另外3万人沿着俯视克拉克机场的高地布防,只留下2万人保卫马尼拉,1.6万海军陆战队保卫港口。

1月8日,在夜色的笼罩下,入侵舰队在林加延湾集结。第2天破晓时分,海湾里云集了一大片来往的舰船;从海平面的一端到另一端分布着800艘灰色船只。

他们决意进攻东海岸是因为这一带有最适合登陆的海滩。山下奉文料到麦克阿瑟的部队会这么做,因此将他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山上,俯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克鲁格计划在林加延湾南端登陆,部分登陆海岸被河口沙洲阻挡,而且风高浪大。他想出奇制胜,减少人员伤亡,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可与麦克阿瑟相媲美的成就。

1月9日清晨,在海军炮击后,第6集团军投入4个师登陆。他们几乎没有遭到抵抗,在有些地方部队几乎是跑步上岸的。午饭后,麦克阿瑟、萨瑟兰、埃格伯格、莱尔巴斯和其他几个参谋登上一艘登陆艇前往圣法比安附近的海岸。

1月13日,麦克阿瑟将他的前指转移到岸上,住在从海湾向内地走4英里的达古潘镇的一所中学里。他把操场上的一所平房作为自己的寓所兼办公室。在那儿的头几天,他心情乐观、兴高采烈,但后来便开始和克鲁格发生矛盾。他想让克鲁格在1月26日——他的65岁生日以前,——南下攻占马尼拉。而克鲁格担心,如果他大举南下,日本可能对他采取什么行动。他只想巩固登陆第一天所占领的滩头阵地,等待本月晚些时候增援部队到来。

然而不仅仅是麦克阿瑟一个人催促他对马尼拉发动进攻,肯尼也叫嚷着要陆军占领大致位于林加延湾和马尼拉中间的克拉克机场。

在这个节骨眼上,麦克阿瑟收到了来自马歇尔的电文,马歇尔告诉他,陆军部计划向总统上报一份职务晋升名单。问麦克阿瑟是否要推荐什么人?为了推动克鲁格更加合作,3月18日,麦克阿瑟推荐克鲁格升为四星上将。

不知道是为四星上将的前途所打动,还是因为第6集团军需要它所能得到的所有空中支持,克鲁格动心了,允许第37师和第40师向克拉克机场进军。结果,就像推一扇没有上锁的门一样畅通无阻。部队沿着3号公路以每天10英里的速度长驱直入,它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

事实证明,攻占克拉克很容易。难的是如何让这个地方发挥作用。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埋伏在山上,居高临下,将这里的6个机场置于其炮火打击之下。第40师必须进入山区,把他们驱赶到火炮射程之外,并最终把他们从战壕里抠出来。

在第40师攻占克拉克以前,克鲁格就清楚地表明他不想朝马尼拉的方向再前进半步了。他确信埋伏在吕宋中央平原以北和以东的山区里成千上万的日本人会突袭连接林加延和马尼拉的主干线3号公路,并打垮他的右翼。在他的后援部队——主要是第1骑兵师和第32步兵师——从莱特调到林加延之前,他什么机会也不会有。

麦克阿瑟认为克鲁格对周围形势的判断是大错特错。他还批评了威洛比,因为他夸大日军的实力,无形中增加了克鲁格的恐惧心理。如果山下奉文让他的人进入平原地区,那就无异于要他们自己被美国的坦克、飞机和自行火炮消灭光。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在争夺克拉克的战斗中,当日本第2坦克师的一个装甲团从高地冲下来企图切断3号公路时,确实被美军一下子歼灭了。

1月31日,麦克阿瑟命令艾克尔伯格的第11空降师的两个滑翔团乘坐登陆艇在纳苏格布湾实施两栖进攻。3天后,该师唯一的伞兵团空降,攻占距离登陆滩头10英里处的高地。但空降师在接近马尼拉南部近郊时,遇到日军的顽强抵抗。日军严密防守着进入市区的唯一接近路,而第11空降师正试图由这条路上进入。部队在这里戛然止步,日军防御部队迫使他们停留在尼科尔斯机场南两英里处。

与此同时第6集团军的两个最好的师,第1骑兵师计划1月27日到达林加延湾,然后沿5号公路进军;第37师从克拉克机场附近的驻地出发,沿3号公路向马尼拉市前进。事实上,第37师已经处于林加延到马尼拉的中间了,但第1骑兵师有更强的机动能力,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强烈的团队精神。他们自认为是美国陆军最好的师。

麦克阿瑟急于到达马尼拉的迫切心情常常驱使着他叫吉普车开到先遣部队的前面。1月30日,在克拉克机场附近,他设法让车开到交火地带的中间,日军的3挺机枪在他左侧不到100码处向他右侧不到100码处的美军炮兵连射击,而炮兵连则通过概略瞄准向藏在战壕里的日军射击。

在这个时候,第1骑兵师从林加延湾海岸向南挺进。当晚,麦克阿瑟见到维恩·D·马奇师长并告诉他:“去马尼拉。我不管你怎么去,到那儿就行,而且要快。要避免人员伤亡。你可以绕过日本鬼子,超越日本鬼子,但一定要到马尼拉,救出圣托马斯集中营的战俘,占领马拉卡南宫和议会大厦。”

马奇组织了一支由800名热情的志愿者组成的飞虎队,分乘吉普车、卡车和轻型坦克向马尼拉全速前进。

两天后,飞虎队到达马尼拉东北74英里的甲万那端。骑兵师的战士们涉水过河,把日军赶出了甲万那端。上了5号公路。这支飞虎队在6小时之内行进了75英里,于2月4日黄昏时到达马尼拉市区第37师。沿3号公路紧赶慢赶,还是晚到了12个小时,于第2天凌晨到达马尼拉。

麦克阿瑟实现了他登陆后4个星期内到达马尼拉的誓言。他还希望用一支精干、行动快捷的力量迅速突破马尼拉,趁日本人正晕头转向时,让他的部队去解救被关押在市里和周边的几千名盟军战俘。

如果能让部队迅速入城,就可以不战而拿下这些集中营,但是如果陷入艰苦而血腥的包围战,就很容易提醒日本人在无望的战斗的最后几天大举屠杀他们的战俘。这些天来,麦克阿瑟对盟国战俘的命运深深地担忧。

2月5日上午,第1骑兵师的飞虎队插入北部郊区并向圣托马斯大学进发,日军在那里关押着3500名战俘,主要是美国公民。

与此同时,第37师前往比利比德监狱。他们赶在日军炸毁山谷上的一座桥梁之前将其占领,没开一枪一炮就占领了比利比德监狱,释放了那里的800名囚犯。

2月7日,麦克阿瑟、埃格伯格、莱尔巴斯和其他10来个司令部的先遣梯队参谋人员分乘几辆吉普车从打拉出发向马尼拉驶去。麦克阿瑟径直前往比利比德监狱。

麦克阿瑟和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家伙握了握手,质朴地说:“我很高兴回到这里。”

进入监狱以后,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但丁曾描绘过的那种惨不忍睹的景象之中,令人不堪忍受成为其中一员的巨大痛苦。几百人抬头凝视着他,这些人虚弱得除了从他们躺着的地方努力地向他微笑以外什么也做不了,他们像一具具尸体一样直挺挺地躺在污秽不堪的简易窄床上,虽生犹死,几乎已经为葬礼做好了准备。

他回到吉普车里,驱车前往圣托马斯集中营,这里的情况比比利比德监狱要好一些。但这里的景象也一样惨不忍睹。

当总司令部计划夺回科雷吉尔多时,麦克阿瑟采纳了参谋长萨瑟兰的采用空降部队和两栖部队同时发起进攻的办法。

2月16日,第503伞降步兵团大约2000人进行空降着陆,与此同时,1000步兵在悬崖底部的狭长海岸上登陆。这次进攻完全出乎日军意料之外,日军总共约有5000人。第2天美军又空降了1000人的增援部队。夺回罗克的战斗十分激烈,第5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用凝固汽油弹几乎炸平了科雷吉尔多的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海军驱逐舰在直射射程内从海上向岛上的岩洞和隧道入口处射击。

罗克之战是对装备精良、很好地隐蔽在战壕中的敌人的一次残酷的近距离作战。2月21日夜,共有2000日本人在马尼拉隧道中自杀,他们用数百吨烈性炸药将自己炸死。然而战斗还在继续。有组织的抵抗又持续了1个星期。美军收复科雷吉尔多的代价是1000人伤亡。

当这场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时,麦克阿瑟对另一所监狱发动了突袭。马尼拉的南部有一个大潮,叫做拉古纳。拉古纳湖南岸耸立着洛斯巴诺斯拘留营,这里关押着2000多名美国人和菲律宾人,这些人当中主要是传教士和修女。2月24日,第11空降师几百名滑翔兵发起强渡大潮的两栖进攻。拘留营的日本卫兵惊讶得乱作一团,以致忘记屠杀他们的囚犯了。所有的被拘留者没有受到任何伤害,都获得了自由。

这次戏剧化的突袭是整个事件的闪光点,否则这里将是一幅悲剧性的场面。负责马尼拉作战指挥的日本海军上将岩渊山治手下有3.5万人。

他拒绝执行山下奉文保全马尼拉的政策,而是把他自己无政府主义的观念强加给这座城市里无助的居民、古老的建筑和倒霉的军队。让马尼拉变成战场并不能使日本赢得丝毫的战略或战术优势,破坏这座城市也不能给日本带来荣誉和光彩。残杀马尼拉人不会让日本的失败推迟一天时间。一切都无济于事。守军拥有大量的自动武器,弹药库里充斥着军械。

每一个主要路口都设置了路障;街道上布满地雷;数千建筑物里都理置了饵雷;马尼拉湾的海军舰艇被拆解了武装,船上的大炮被拖到岸上。就像他们征服其他地区时的做法一样,日本兵围捕了大批市民,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们屠杀。这些暴行是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也开脱不了的。

麦克阿瑟发现自己不得不为这座城市而战,这是一场会毁灭这座城市的战斗。他尽力不伤害这里的人们。肯尼建议轰炸称为“内城”的有城墙的市区,把它夷为平地,免得步兵还要把守军从城里“抠”出来,麦克阿瑟对此建议不予考虑。“不,我不能让你这么做,”他告诉肯尼,“你可以全歼日本人,这没问题,但是那里还有几千菲律宾人也会死。”

结果,麦克阿瑟不让肯尼向马尼拉的任何地方投放炸弹。因为当时轰炸的精度还不能保证让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大量无辜市民免遭杀害。

起初,麦克阿瑟尽量避免在这场战斗中使用重型炮,但是当他的部队受到日军炮火的猛烈袭击时,他不得不解除了这些限制。

当时的美国大炮是全世界最好的。这种火炮的协同动作与控制能力都很出色。麦克阿瑟发现,一旦开火,这种炮几乎能摧毁人类能建造出的任何东西。在马尼拉之战中,大部分建筑物是被美国的炮火毁坏的,而死难的数万菲律宾人中大部分则是日本人杀害的。

马尼拉市中心被打得四分五裂,建筑物和建筑物,房间和房间之间分崩离析。这一战制造出了历史中最血腥的也是本世纪里最壮观的火葬场之一。“火焰有1000英尺高,而它喷冒出来的大片大片的黑色浓烟则高达2000英尺。”一位胆战心惊的将军记录下了他在战斗开始阶段从飞机上看到的情景。

美军进入马尼拉后不久,麦克阿瑟司令部的参谋们就拟出了胜利大游行计划,但是战斗迫使这一计划推迟,再推迟,最后取消了。在收复马尼拉以前,整个城市只剩下4个没有遭到破坏的公共和商业建筑了。这座被称为“东方明珠”的城市已是废墟瓦砾堆。日军实际上被歼灭3.5万人。麦克阿瑟的战斗伤亡人数是6500人。

1945年7月,美国陆军数十万人从欧洲战区出发前往太平洋战区,陆军部时刻监视着日军在九州的大规模集结。一些激进分子描述了一幅令人生畏的场面,说是一个巨大的杀人场正在筹建之中。仓库里近5000架神风特攻机只加注了够飞单程的汽油。美军从8万日军手中夺取冲绳,却付出了伤亡5万人的代价。如果按这个比例推算正像马歇尔担心的那样,攻占九州美军将伤亡27.5万人。

新近被授权指挥太平洋战略空军部队的卡尔·斯帕茨将军7月31日到达马尼拉,向麦克阿瑟出示了投放原子弹的命令。史汀生设法将日本文化中心——京都——从预定要轰炸的城市名单中撤销了。由长崎取而代之。斯帕茨说,一切都准备就绪。

麦克阿瑟断定这颗炸弹将使日本退出战争。8月2日,他告诉肯尼战争将在两个星期内结束。5天后,日本南部的天空万里无云。当天下午,麦克阿瑟在马尼拉市政大厅召开了异乎寻常的不准记录发表的记者招待会,邀请了25名战地记者参加。他谈到了这次战争,但是他脑海里真正想到的却是即将出现的新战争。他坐在舒适的真皮扶椅中讲了一个小时。他说:“子弹”将把战争恐怖扩大几万倍。现在是技术当家。他还清楚地记得,还只是在10年以前,第一架泛美大型远程客机到达马尼拉时,全世界都为这一巨大的成就欢呼。而1945年,每天有几百架飞机飞越太平洋,却没有人对此大惊小怪了。

至于日本,它已经被打败了,它的当权者也知道这一点。苏联准备加入对日战争,为这场战争增添他们的力量,他欢迎这种变化。“苏联士兵每牺牲一个就意味着美国可以少牺牲一个。”苏军将歼灭日军部署在满洲的两个野战集团军,他不希望冲突的时间持续太长。记者们回到他们的办公室,而来自华盛顿的消息刚刚通过电传打字机传来:广岛已经被一颗原子弹炸毁了。

然而直到此刻,代表日本政府的6位军官实际上拒绝投降。他们认为美国的入侵太血腥、太恐怖了,因此美国当然应该向他们提出更好的投降条件。在无记名投票表决中,他们投票主张继续战斗。

两天后,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斯大林不想在瓜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果实时被排除在外。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放了第2颗原子弹。日本战时内阁投票结果是3比3,日本天皇自1941年来首次发表意见。他建议他的政府寻找投降的途径。

8月15日,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也就是说由他接受日本投降。他不想私下处理这一事件,不像艾森豪威尔那样,允许德国在上午很早的时候,在一间阴暗的普通教室里向他投降。麦克阿瑟想要一个仪式,要举办一个盛大的有纪念意义的仪式,让全世界都能看到。海军对让他接受投降的事不太高兴,但是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这一仪式有助于抚慰他们受伤的自尊心,还肯定会让哈里·杜鲁门高兴。总统的女儿玛格丽特曾为这个重达45万吨的庞然大物剪彩下水。9月2日这一天,在“密苏里号”军舰上,麦克阿瑟作为美国的全权代表,与中国、苏联、英国等代表一起,接受了日本的正式投降。全世界终于迎来了它短暂的没有硝烟的和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