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辉煌历程
- 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 3艘军舰上的海军军人身着白色礼服,在甲板上列队,举起右拳宣誓。600年来的梦想,最终在这一刻实现。
- 中国准备举行的海上阅兵式不仅引起了各国海军的兴趣,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外界的报道纷纷将阅兵式与中国海军实力的增长联系起来。
中央推动海军迈向辉煌
1949年1月,在西柏坡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做出一项历史性的决定:
组成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
1949年4月23日,也就是南京国民党总统府楼顶的青天白日旗,黯然落地的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井冈山”“南昌”“遵义”“瑞金”“延安”等革命圣地的地名,命名人民海军的第一批舰艇,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
就在这一年,毛泽东从向苏联贷款的3亿美元中,批给海军1.5亿美元购置舰艇、飞机等海军装备,而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只有22.27亿美元!
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乘坐人民海军军舰从武汉顺江而下。
航行中,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水兵们说:
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帝国主义从海上破门而入,侵略我们国家。现在,太平洋还不太平,中国人民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2月20日,毛泽东视察“洛阳”舰,当得知“洛阳”舰排水量只有1000吨时,毛泽东沉思良久后,意味深长地对官兵们说:
将来我们的海军要有大舰!
四天三夜的航程中,毛泽东为“长江”“洛阳”“广州”“南昌”“黄河”5艘军舰题词: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还在“长江”舰前甲板与水兵交谈时,伸出右手摸了摸枪炮兵的衣服,慈祥地问大家:“你们穿这么少,冷不冷?”
接着,毛泽东又关切地询问大家一个月多少津贴,家里有没有困难,有多少同志结婚了。
他几次走进伙房,察看水兵们的伙食,并亲口尝了尝烧好的汤,嘱咐炊事班“要搞好卫生,搞好伙食,保证大家吃好”。
视察期间,毛泽东反复叮嘱舰上官兵:“技术要学好。”“要爱舰、爱岛、爱海洋。”
风起潮涌,年轻的人民海军迅速发展壮大,并经受了一次次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在1200余次对敌作战中,人民海军共击沉、击伤和俘获敌舰400余艘。击落、击伤敌机500余架,创造了“小艇打大舰”“近战、夜战”“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诸多经典战例。
在战火中成长壮大的人民海军,成为共和国一支战无不胜的海上战斗力量。
20世纪70年代,世界军事革命惊涛拍岸。刚从逆境中复出的邓小平,对我国海洋主权和海军的建设十分关注。
1979年4月3日,邓小平在中南海召见海军领导时指出:
我们要尽快建立一支真正顶用的、有战斗力的海军。
7月29日,邓小平在青岛接见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代表时指出:
巩固强大的海防,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
随后,邓小平健步登上国产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开始了长达6个小时的海防视察。
航行中,邓小平不时拿起望远镜,或举目远望,或凝眉沉思。在军舰会议室,他挥笔写下了1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为新时期人民海军建设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深情地嘱托海军官兵: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科技重点、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威慑的重点转向海洋,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沿海要改革开放,中国要改革开放,海军要成为坚强后盾。
同年8月2日,邓小平在视察我国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济南”舰时,又语重心长地对海军官兵说:
与人家相比,我们的指挥系统自动化程度要落后得多。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目标是指挥系统现代化。
改革开放使我国科技水平迅速提升。海军按照邓小平确立的目标,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武器装备进入导弹化、电子化、自动化的新阶段。舰艇反潜、反舰、防空、电子对抗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得以攻克。
1988年9月27日,我国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海洋主权和权益,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保卫辽阔的蓝色国土,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海军的神圣使命。
江泽民就任军委主席后,对加强海军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他在视察海军部队时指出: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
江泽民进一步提出:
我们必须把海军建设摆在重要地位。
1991年10月,江泽民在舟山定海视察时,对在场的海军官兵说,海军是海洋战略的支柱和后盾。没有强大的海军,蓝色国土、蓝色宝库都会失去。
江泽民指出:
作为太平洋区域的一个主要濒海大国,作为百余年来对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有着切肤之痛的发展中国家,理所当然地要建立一支与本国地位相称的强大海军。
在人民海军成立50周年之际,江泽民挥笔写下题词:
为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而奋斗
这为前进中的人民海军指明了方向。
在江泽民的亲自部署和决策下,人民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特别是高技术装备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浮出水面;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第二代国产导弹驱逐舰出访美洲4国;“飞豹”系列歼击轰炸机装备海军航空兵部队;万吨级综合补给舰游弋大洋;一批新型导弹和电子战系统成为一线部队的主战装备。
世纪之交,党中央、中央军委又一次做出重大决策:
发展信息化程度高的新一代海军武器装备,并将此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战略判断后,明确提出要加强海上军事斗争准备,逐步构建起与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发展利益要求相适应的海上防卫体系。
春风鼓浪好扬帆。海军广大官兵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召,坚定建设强大海军的正确方向,科学筹划海军建设,推进海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核心军事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全面提高海军综合作战能力,近10年来先后组织了“神圣”“神威”“神电”“机动”“蓝鲸”等30多次海上作战集团战役演习,水面舰艇编队打击“敌”大型战斗舰艇群、潜艇大深度布雷与隐蔽攻击、航空兵机群长途奔袭与夜间掠海飞行突击、舰机联合反潜、多兵种联合封锁与作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对抗与反击等一批新战法得到检验,海军一体化综合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明显提高。
训练改革成果丰硕。海军各兵种每年多次组织部队到远海大洋练兵,水面舰艇昼夜航行训练从数百海里到数千海里,潜艇水下隐蔽待机由数十天到数月,航空兵长途奔袭由一般气象条件到复杂气象条件,岸防和陆战部队由相对固定区域训练转为千里机动、岸海机动训练,上千艘、架次舰、机在太平洋海域进行多课目合成训练。
信息化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批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潜艇、作战飞机陆续交付使用,与其相配套的一系列新型装备在实兵演练中发挥效能;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导航、战术软件等,逐步在各型战舰和飞机上得到应用。
远洋综合保障实现新的突破。随着一批以新型综合补给舰为代表的后勤保障舰船装备部队,当前海军各类保障舰船的总吨位是20世纪80年代的6倍,初步形成了海上岸基一体、战役战术衔接、军民结合的保障力量体系。
与此同时,建成了一批大型战略母港、骨干机场和后方战略仓库,建成了数十个舰船、飞机及装备维修基地,后勤和装备保障的规模、结构、功能逐步拓展,为实现海军完成使命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制高点。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我国海洋安全和海军建设。
胡锦涛在视察海军部队时指出:
海军是一个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胡锦涛要求海军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而努力奋斗。这个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人民海军的世纪远航,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
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和决策,海军坚持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科学组织战役训练、战术训练、专业技术训练和共同课目训练,重点抓好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素集成训练,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方法,全面提高近海综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逐步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推进海军建设整体转型。
与此同时,着眼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海军不断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领域。
近30年来,海军先后出动舰船30多万艘次,圆满完成海上抢险救灾、护渔护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运输和海洋工程建设、进行海洋测量和海洋大气观测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作为和平的友好使者,人民海军先后派出33支舰艇编队共40多艘军舰,出访了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
在跨海越洋传递四海友谊的同时,人民海军也敞开胸襟迎来五洲宾客。
上海、青岛、广州、湛江等军港相继开放,接待了30多个国家100多艘军舰的访问,与10多个国家举行了36次联合军事演习,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还十分关心海军官兵的学习和生活。
2003年4月11日,正在广东湛江考察工作的胡锦涛专程来到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这是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视察部队。
在“玉林号”新型导弹护卫舰上,胡锦涛参观完舰上武器装备后,特意来到水兵住舱、伙房、餐厅、文化活动室逐一察看,与水兵亲切交谈。
在2号水兵住舱,胡锦涛掀起床铺上的垫子,问冬天睡觉冷不冷,夏天有没有空调。当看到舱内没有舷窗时,又关切地询问空气质量好不好。
在伙房,胡锦涛掀起锅盖,问在场的官兵一餐有几个菜,合不合口味,战士们满不满意。在文化活动室,他了解舰上开展文化活动方不方便,电视能收到几个台。
在前甲板与水兵合影时,胡锦涛握着一名战士的手,亲切地鼓励道:“小伙子,好好干,多为海军做贡献!”
离开“玉林”舰前,胡锦涛叮嘱陪同视察的海军和舰队领导同志:
官兵们在舰上工作生活很辛苦,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
2006年12月23日,胡锦涛在视察某新型潜艇期间,再一次叮嘱随行的海军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舰艇官兵的生活条件。
为了把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水兵的关怀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2007年开始,海军党委实施“暖心惠兵”工程:
逐步解决水兵上岸吃住难题,让舰艇部队告别“进港不上岸、吃饭蹲甲板、开会坐马扎、睡觉放挂板”的历史;改善航空兵飞行员生活环境;为所有基层舰建网络学习室,接通“蓝网工程”;为所有高山海岛部队解决通讯、用水、吃菜等难题。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万里海疆建起了一座座风格独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的水兵公寓、飞行员公寓。
1400多间学习室落户万里海疆,水兵通过“蓝网工程”,不仅能上网冲浪、视频聊天,还能接收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
包括西沙、南沙在内的上千个高山海岛部队,都有了卫星电话、卫星电视、海水淡化系统、无土栽培和自动灌溉系统等先进的生活保障设施。
习武军营、人文军营、科技军营、环保军营,为万里海疆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武器装备紧跟世界步伐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人民海军从此诞生。
1949年11月8日,华东军区海军以海军学校第五、第六大队为基础,在南京组建了第一、第二舰艇大队,拥有20艘舰艇,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支水面舰艇部队。
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初建时期,拥有的舰艇都是接收、俘获的国民党海军舰艇,以及民船改装的舰艇和从香港购买的美、英、日等国的超龄舰艇。这些舰船型号品种五花八门,性能落后,陈旧不堪。有的是小吨位的木壳炮艇,最老的是晚清时期建造的军舰,最新的是二战中下水的美英舰艇,且没有一艘驱逐舰。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决心加快海军的建设步伐。1953年6月,中国和苏联政府签订了“海军订货协定”,从苏联购买4艘驱逐舰和部分战斗舰艇,并以转让制造方式,向苏联购买护卫舰、鱼雷快艇、扫雷舰等舰艇的技术资料和器材设备。
1954年到1955年,向苏联购买的4艘“高尔基”级驱逐舰先后抵达青岛,成为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四大金刚”。
1955年到1958年,中国根据中苏海军订货协定,先后装配制造了4艘01型火炮护卫舰、63艘P6型鱼雷快艇、14艘04型猎潜艇和14艘T43型扫雷舰。通过转让制造,使中国造舰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海军装备逐步从转让制造、仿制改进,过渡到自行设计研制阶段。
1959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100吨级高速护卫艇研制成功,代号062型。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了065型火炮护卫舰、053H型导弹护卫舰、051型导弹驱逐舰、037型猎潜艇等水面舰艇。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随着国产电子、武备的发展,中国对051型导弹驱逐舰、053H型导弹护卫舰等自制水面舰艇进行了改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舰艇的战斗力,并发展建造了051G型导弹驱逐舰、053K型导弹护卫舰、053H1/H2型导弹护卫舰、027型大型鱼雷快艇、520T型大型导弹艇、037Ⅰ型猎潜艇和082型扫雷艇等水面舰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周边战略环境变化和保卫海洋权益需要,中国加快了海军装备发展步伐,设计建造了052型导弹驱逐舰、054型导弹驱逐舰、053H2G导弹护卫舰和053H3导弹护卫舰等现代化水面战舰。
1996年,中国和俄罗斯签订合同,购买两艘排水量为8000吨级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2000年2月,第一艘现代级驱逐舰驶抵浙江舟山,命名为“杭州号”。
2001年1月,第二艘驱逐舰也驶抵舟山,命名为“福州号”。随着新型舰艇的陆续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防御、进攻和远洋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当年由陈旧舰艇装备的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现已发展成了一支包括驱逐舰、护卫舰、鱼雷艇、导弹艇、猎潜艇、布雷舰、扫雷舰、登陆舰和各种勤务舰船等在内,可进行消灭敌舰船,破坏敌岸上目标,输送登陆兵在敌岸登陆以及进行侦察、巡逻、警戒、布雷、扫雷、护渔、护航、救生和运送人员、物资等各种任务的中国海军的第一大兵种。
进入21世纪,海军水面舰艇部队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为目标,改革训练方法,大力拓展现有装备效能,探索克敌制胜的新战法。他们坚持港岸勤练、海上精练,先后组织了电子对抗条件下导弹攻击、导弹超视距攻击、舰机协同、搜索攻潜等高难科目训练,实现了战技水平的飞跃。出色地完成了多舰种联合战役演习、跨海区远距离机动演习、新武器实弹射击等重大战备任务。
与此同时,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博士舰长、硕士舰长、留学生舰长以及“上天能驾机,下海会操舰”的飞行员舰长。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潜艇部队也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1968年11月,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开工建造。1970年8月30日,核动力陆上模拟堆启堆试验成功,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1年8月23日首次深潜试验成功,1974年8月1日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命名为“长征1号”,代号091型。
从此,海军潜艇部队进入了拥有核潜艇的新阶段,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后,加快了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步伐。
1981年4月,中国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下水,1983年8月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代号091型。
自1979年底起,中国就开始了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的研制。1982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1号”,首次由031型常规动力导弹潜艇水下发射试验成功。
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美国《海军学会会报》评论说:
当中国宣布她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试验成功时,事情已经变得十分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一支以海洋基地具有威慑力量的核大国。
英国《每日电讯》评论说:
中国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成功,意味着中国将拥有一支以潜艇为基地的核打击力量,这是任何潜在的袭击者都必须考虑的。
1988年9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091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巨浪-1号”战略导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随后“巨浪-1号”导弹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中国从此拥有了海上核反击力量。
这再次引起了世界的震惊。美联社评论说:
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表明中国海军起了质的变化,已经拥有发动海上进攻的能力。
法新社称:
中国海军已不再是一支只能在近海巡逻的海岸警备队。中国的军事实力有了明显的加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战略环境变化和保卫海洋权益需要,中国加快了海军装备的发展步伐,设计建造了039型常规动力攻击潜艇。同时,开始发展093型核动力攻击潜艇、094型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和“巨浪-2号”潜基战略导弹。
此外,还从俄罗斯引进了有“世界上最安静的常规潜艇”之称的“基洛”级常规潜艇。随着新型潜艇的陆续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时,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已发展成为拥有常规动力攻击潜艇、常规动力导弹潜艇、核动力攻击潜艇和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等多种类型潜艇的强大水下突击力量,可进行战略核反击、消灭敌运输船和大、中型战斗舰艇,摧毁敌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以及进行侦察、反潜、布雷、巡逻和运送物资、人员等任务,成为中国海军的一个重要兵种,并且是最具威慑力量的兵种。
199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举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国派出“独立号”和“尼米兹号”两个航母战斗群到台湾海域附近,并扬言要派“尼米兹号”穿越台湾海峡。但后来美国间谍卫星发现,原本停靠在青岛核潜艇基地码头上的中国海军核潜艇全部无影无踪地消失了。于是,美国军方急令“尼米兹号”停在台湾海峡350海里之外。
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显示了其威慑力量,迫使在全世界到处耀武扬威的美国航母在台海危机中不敢轻举妄动。
近几年来,海军潜艇部队以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海战为目标,刻苦钻研装备,大胆改革训练,积极探索对付现代水面舰只、潜艇、反潜机的新战法。他们先后进行了潜艇远航、远距离鱼雷攻击、大射距鱼雷攻击、潜机对抗、大深度满载布雷、抵近敌港口隐蔽布雷,以及单艇对多个海面目标连续攻击、多艇对大型海上目标轮番攻击等高难科目训练,多次组织高强度饱和性攻击、多艘潜艇协同、潜舰协同、潜机协同、海上封锁作战和跨海区远程奔袭等实战演练,出色地完成了陆海空联合作战演习、多项重大科研试验和战备巡逻任务。
海军潜艇部队的潜艇远航、水下突击、协同作战、海上封锁作战和对空防御等能力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潜艇的数量与总吨位比初建时期增长了几十倍:新型常规动力潜艇静音性能取得突破;海战场上的自持力、生存能力、突防能力以及攻击能力大幅跃升;战术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实现智能化、信息化,为祖国在水下建起一道坚固的盾牌。
现代化海战,已经发展为空、海一体的立体化战争。没有空中力量支持,即使拥有再先进强大的海军水面舰艇也不可能取得海战胜利。对制空权掌握已成为现代海战取胜的最关键因素,而这都离不开海军航空兵的支持。
中国海军从成立之初就清醒认识到航空兵的重要性。在海军发展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空、潜、快”的发展战略。这里的“空”指的就是海军航空兵。将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排在第一位,可见当时海军对空中力量的重视程度之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创建于1950年。成立之初的中国海军航空兵主要以歼击机为主,装备米格-15、拉-11。还有少量苏制图-2轰炸机和伊尔-10强击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当时的空军航空兵中成建制抽调到海军的。
这些引进装备构成了中国海军航空兵最初的打击力量。海军航空兵成立不久,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次三军联合两栖登陆作战,即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取得不俗的战绩,对战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海军航空兵开始陆续列装国产军用飞机。包括歼-5、歼-6、歼-7歼击机、强-5强击机、轰-5和轰-6轰炸机。同时在改进了引进自苏联的别-6水上飞机的基础上,研制了国产水轰-5水上飞机。整体水平有了相当的提升。
对中国海军航空兵有较大影响的是几种飞机的装备。一是国产轰-6D轰炸机的服役,这对中国海军航空兵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中国海军航空兵只具备普通常规轰炸能力。对敌方水面舰艇的打击能力非常有限。轰-6D和与它配套的C-601空射反舰导弹的服役,使中国海军航空兵获得了第一种空、海远程精确打击力量。使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打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而随后国产FBC-1“飞豹”歼击轰炸机的服役,更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空中远程精确打击实力。FBC-1“飞豹”歼击轰炸机,在执行攻击任务的同时,还有相当强的空战自卫实力。这比原有轰-6D有了巨大的提高。
随着国产轰油-6空中加油机和歼-8D战斗机的服役,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次拥有了空中加油能力。这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的远程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可以到远海进行战斗任务。
随着引进的50架苏-30MK2战斗轰炸机的服役,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次拥有了一种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型远程战斗轰炸机。战斗能力有了更大的提升。
1995年,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的一场实兵对抗演习中,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得到了全面展示:
新型反潜机使“蓝”军潜艇无处遁形;新型舰载机利用“敌”雷达盲区,引导“红”军水面舰艇部队对“敌”实施精确的超视距攻击;新型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对“蓝”军实施全面的电磁干扰和压制,为“红”军在电磁空间的争夺中赢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新型的歼击机为“红”军取得了制空权;轰炸机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使登陆部队顺利抢占滩涂阵地……
步入21世纪,海军航空兵部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战半径更大,对海攻击能力更强的“飞豹”战机和信息战能力更强的第三代战机全面装备海军部队,并逐步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信息化程度高、功能全面的新一代舰载机与海军水面舰艇密切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海军的搜反潜能力和攻舰能力;侦察机、加油机、轰炸机等部队作战能力全面提升,为取得海战场的制空权、电磁空间的主导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兵种建立海上雄师
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1.4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国海军岸防部队正是捍卫这条海岸线的钢铁利器。
1950年10月,中国海军第一个海岸炮兵营在青岛组建。至1951年底,中国海军共组建了13个海岸炮兵团。20世纪60年代,中国海岸导弹部队诞生,岸防部队实现导弹化,导弹部队逐渐取代高炮部队。20世纪80年代初,各型岸舰导弹逐步更新为机动式岸舰导弹。
海军岸防部队包括海岸炮兵和海岸导弹部队。岸防兵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海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消灭敌舰船,封锁航道,支援濒陆海区活动的舰船,支援岛岸、要塞守备部队作战。
海军岸防部队自组建以来,单独和协同陆军及海军其他兵种作战400余次,击沉击伤敌舰船70余艘,击落击伤敌机40余架,在巩固海防、保卫近岸交通和渔业生产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1984年国庆35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中国海军岸防部队的岸防导弹首次出现在兵器方队中,引来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海军岸防部队逐步由海岸炮兵部队向海岸导弹部队发展,并且在岸防导弹的突防能力、攻击能力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革新,使岸防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显著提高。
中国海军岸防部队已发展成为一支高度合成的多兵种联合部队,一支新型岸防劲旅正崛起在中国的绵长海岸线上,成为一艘“不沉的战舰”。
海军陆战队是海军的一个独立兵种,它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能实施快速登陆和担负海岸、海岛防御或支援任务的两栖作战部队,是应付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的拳头,又是联合进攻行动的“尖刀”,在现代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海军陆战队自1953年组建陆战第一团,1980年5月成立陆战第一旅以来,已发展成由两栖侦察兵、陆战步兵、装甲坦克兵、炮兵、导弹兵、空降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诸兵种合成的能快速反应的两栖作战力量。
1953年,为了解放东南沿海的岛屿,华东军区以陆军一个步兵团和两个步兵营为基础,组建了海军陆战第1团。
1954年12月9日,在陆战第一团和水陆坦克教导团的基础上,合并华东军区水兵师师部及所属水兵第二团,组建了第一个海军陆战师。
朝鲜战争结束后,部分援朝部队被拨入陆战队,其兵力曾一度高达8个师11万人。1957年1月,中央军委调整全军组织编制,海军陆战师被撤销。
1979年,为适应周边环境,特别是南海地区的快速部署任务需要,中央军委决定重组海军陆战队,并以旅的编制配属3个舰队。
1980年5月5日,南海舰队陆战第一旅在海南岛龙洲河畔正式成立。不久,东海和北海舰队也都组建了陆战旅。各陆战旅辖有3个陆战营、一个坦克营、一个炮兵营、一个两栖战车营、一个通信营,各陆战营辖有3个陆战连、一个防空导弹连、一个迫击炮连,旅部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并直辖有潜水连、防化连、工兵连、汽车连、卫生连、警卫连、教导队、两栖侦察分队和直升机分队等连级单位,每个陆战旅拥有5000人以上。
在海军陆战旅组建之初,官兵们住草棚,睡木板床,喝黄泥水,缺少训练器材。但他们发扬中国军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努力建设部队。组建之初的防空导弹连,是个典型的有名无实的连队。
没有器材,他们就用木棍、黄泥做成导弹模型,用铁皮敲成导弹地面设备,对着模型练习,因此被人冠以“棍子连”的雅号。然而,在导弹列装部队后的实弹射击中,他们打出了两发两中的好成绩,还创造了全军首次导弹发射两发齐射击中目标的先例。
“棍子连”这个名称至今还在沿用,不过丝毫没有戏谑的成份,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代代相传。当时的“棍子连”已发展成为拥有防空、反坦克等多种型号的导弹营。
中国海军陆战队主战装备以国产武器为主,包括59式坦克、63式两栖坦克、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122毫米自行式和牵引式火炮、“红箭-8”反坦克导弹、“红樱-5”和“前卫-1”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等。
随着国产新型63式两栖坦克、新型两栖装甲输送车、722Ⅱ型全垫升大型气垫登陆船和直-8重型运输直升机等国产先进装备,陆续加入海军陆战队序列,标志着中国海军陆战队整体作战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海军陆战队的新兵,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93%以上为高中学历,60%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陆战队队员,还必须经过各种形式的严格训练。
中国海军陆战队主要担负两栖登陆、反登陆、抢占礁岛、渡口、桥梁及应急作战等任务。其艰巨和危险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每个海军陆战队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和坚强的意志。
在陆战队员服役期间,除了掌握海、陆、空、警多达上百件武器外,而且还要掌握跳伞、爆破、潜水、攀登、滑雪、车舟驾驶、擒拿格斗、方位判断、地图识别等本领。
此外,还需掌握侦察、捕俘、审俘、照相、录像等获取情报资料的手段,以及用密码通信联络等多渠道传递情报的技能。
两栖侦察队是海军陆战队的“队中之队”,他们担负着潜入敌岛侦察、突击等特种任务,比起其它一般队员来,他们的身手更加不凡。
1995年初,海军决定正式组建一支女子陆战队,队员挑选条件之高,不亚于竞选“中国小姐”。
1995年6月,海军女子陆战队正式成立。从此,在海军陆战队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世界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训练场上,女队员同男队员一样跳台阶,跑楼梯,拉单双杠,越野拉练;她们同样要学会擒拿格斗,潜伏捕俘,抢滩登陆,荒岛生存。被人们赠予“两栖霸王花”的美誉。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在中国海军陆战队员面前,没有上不去的海岸。他们的足迹曾跨越南海、东海、黄海、勃海四大海区,经受过热带、亚热带、寒带不同的气候考验,接受过原始森林和南太平洋的洗礼,并为60多个国家来宾进行过军事汇报表演。
美国海军陆战队总司令、四星上将凯利,在观看了中国海军陆战队员的表演后,赞叹说:
你们不愧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海军陆战队之一!
中国海军扬威走向大洋
“想环游世界吗?来当海军吧!”许多青年,怀揣着浪漫的梦想,投身海军,然而直到退役,许多官兵也没有迈出过中国的领海。
1980年,这一梦想终于得以实现:一支由18艘护航、测量、保障舰船组成的大型舰艇编队,第一次驶出领海,穿过岛链,进入太平洋。
这是中国人民海军为保障我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区发射派出的特混舰队。这次远航,东西横跨50度经度差、4个时区,南北穿过40度纬度差、4个风带和台风形成区,航程8000海里。
此次远征大洋,中国舰艇编队中途没有停靠任何码头。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远洋综合补给舰,成功为编队的部分舰船进行了58次横向补给,每次实施海上补给时,几乎都有外国飞机、舰船前来观察拍照。
从此,在广阔的大洋上,中国海军留下了一道道崭新的航迹。
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1月19日,“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丰舱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和孟加拉国吉大港。这是中国舰艇编队首次出访。
在告别南亚4国时,许多当地的华侨自发组织起来为中国舰艇编队送行,汽车喇叭不断长鸣,妇女带着孩子在码头上挥舞手臂,人群中传来熟悉的歌声: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此后,中国海军31次走出国门,访问了近40个国家,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军舰航迹遍及五大洲、三大洋。
在一次次远航中,中国海军舰艇部队增强了现代条件下和信息化环境中远海执行任务的能力,人员素质、装备性能和官兵作风,都得到全面锻炼。
2002年5月20日,“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从青岛起航进行首次环球航行,历时4个多月,总航程达3万多海里,开创了我国海军舰艇出访海上航行时间最长、出访国家最多、航程最远、途径陌生海域和航道及港口最多的纪录。
这次环球航行中,舰艇舱室温度高达50摄氏度,在不少低纬度海区,甲板温度烤得人喘不过气来,连坚硬的鞋底都被烤软了。有战士特意在甲板上打了个鸡蛋做试验,三翻两翻,鸡蛋就被烤熟了。
官兵就是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作业,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等他们从甲板上下到休息舱,身上全是水泡,衣服满是白色的汗渍。
一名参加过环球航行的士兵,在日记中写道:
什么叫“蓝水”,只有当我随舰远航后,才真的知道。那是一片望不尽的蓝,那是一片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的颜色,那是一片不奋斗、不拼搏,就不可能征服,也不可能领略的世界……
2003年10月22日,中国海军军舰与来访的巴基斯坦军舰,在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举行了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中国海军首次与外国海军进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联合演习,标志着中国海军使命由传统安全领域拓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
此后,中国海军分别与到访的印度、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海军,成功举行了联合搜救演习。
2005年11月18日,“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访问巴基斯坦、印度和泰国,分别与3国海军成功举行以联合搜救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演习。
中国海军从此拉开了在境外与外国海军进行演习的序幕,与外国海军合作的范围和地域不断拓宽。
随后,远涉重洋的中国舰艇编队,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进行单边或多边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进一步锻炼和检验了人民海军的全球导航定位能力、全球指挥通信能力、全球连续航行能力。
2005年,“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正式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我国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拉开帷幕,为期8天的演习跨越两国陆、海、空域,共分“海上封锁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强制隔离作战”三个阶段,向外界展示了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显示人民海军与外国海军合作的层次、规模和难度不断提高。
国际上习惯把近岸防御型海军称为“黄水”海军,把近海游弋的海军称为“绿水”海军,而把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称为“蓝水”海军。
执行远洋护航任务,被军事专家认为是中国海军航向“深蓝”的一个重要跨越。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的码头上,目送他的800多名将士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那里的海深平均约4000米,是水兵最向往的深蓝色大洋。
164米长的“武汉号”驱逐舰轰鸣着,从中国南海舰队的榆林基地驶向深海。在发动机的推动下,青色的烟雾从船体最高处的制动装置排气出口喷出,瞬间又被猛烈的海风吹散。随后,几股强劲的水注从船下端的阀门喷出,在绿色的海面上激起浪花。
这艘舰艇的甲板上,18名身穿黑色作训服的海军特战队员依然保持着统一姿势,即两手背在腰后,双腿叉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一旁的5名身着浅蓝色航空兵制服的直升机机师则轻松起来,摘下白色头盔,拿起相机拍摄码头上送行的战友。
尾随其后的“海口号”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船上,一些战士开始兴奋地攀谈着他们即将远征的非洲索马里。
那里海深平均约4000米,呈现迷人的深蓝色。
出征的时间选择在2008年12月26日的13时45分。6天后,这只由3艘中国军舰组成的编队将穿过“世界黄金水道”,即马六甲海峡;10天后抵达海盗活动猖獗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来往的商船护航。
“这是对中国军队一次现代海军意识的启蒙。”军事专家戴旭说。在这位大校的眼中,只有“深蓝”海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兵种。
有专家表示:远洋护航,挺进“深蓝”,则是中国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时代课题,也是一个陆地大国向海洋大国转型的努力。
“海盗不能再这么猖狂了。”站在“武汉号”舰的前甲板上,谢增岭说。
这位随舰出征的海军特战队少校指挥员,皮肤黝黑,穿着一套黑色作训服。对于外界,这些特种兵的年龄和简历都是秘密的,即使退役后,仍有两年的“解密期”。但谢增岭的脸部特征会让人过目难忘,眉骨很高,嘴角两侧的八字纹深如刀刻,一副电影中典型的职业军人模样。
谢增岭和他带领的70名余特种兵,即将远征亚丁湾为中国商船护航。“毕竟,不是每条船都像振华4号那么幸运。”谢增岭说。
12月20日,中国振华4号商船遭到了索马里海盗袭击,但被勇敢的船员们击退。
4400海里外的亚丁湾原本是个不被世界注意的角落。扼守亚丁湾的国家是索马里。在这个港口未建成前,当地人世代靠着近海捕捉沙丁鱼和鲭鱼。19世纪中期,英国殖民者带来了港口,带来了贸易,也带来了战争。从此,索马里成为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枪弹在集市上随处可见。
在这里,几岁的孩子都会用枪,由于枪长大于身高,所以右手伸到屁股后够到扳机。1993年,美军特种部队的两架黑鹰直升机曾被当地武装分子用火箭筒击中坠毁,后被拍摄成电影《黑鹰坠落》。
战乱中,海盗成了索马里的热门职业。2008年,他们迅速“扩军”,从原来的100人一下子翻了10倍以上。由于海盗活动猖獗,亚丁湾被国际海事局列为全球最危险的海域。
在黄昏和清晨是航海者最懈怠的时间里,强盗会携带冲锋枪和火箭筒,乘坐快艇偷袭商船或者油轮。2008年的前11个月,此地发生的劫船事件达到了120多起。
自2008年6月起,联合国安理会连续通过4个决议,敦促各成员国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行动。
在这片1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中国渤海面积的海域里,游弋10余个海上强国的护航军舰。拥有全球最强悍海军的美国,派出了第五舰队的12艘军舰;同样可驰骋任何“深蓝”海域的俄罗斯,派出了部署突击队的“无畏”级军舰一艘,并计划继续增派军舰。
还有欧盟的6艘军舰和3架预警机,以及6个北约成员国派出护卫舰和驱逐舰,一共7艘。此外,亚洲国家印度、马来西亚也派出了军舰,日本和韩国则宣称将出兵。
但在这里,一直没有中国军舰出现。
官方统计:2008年1至11月,中国平均每天有3至4艘次商船通过该航线,其中有两成以上受到了海盗袭击。
“前几年,一年大约一两次遇到海盗上船,杀人的事件也很少。”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安全技术监督部总经理陈正杰说,“但从2008年9月开始,海盗活动变得特别频繁。”
中国船员开始在前往亚丁湾的船的外围拉上电网。如果遭到袭击,他们会用高压水枪冲击海盗船,如同警察驱散示威者。他们还会用自制水袋投掷海盗,并用废旧的麻袋和垃圾自制掩体躲海盗的子弹。
“最高级的是自制火把:用可燃物料蘸香蕉水、汽油,一蘸一点火就扔出去。”这位总经理说。就是用这些土方法,“振华4号”商船成功击退了海盗袭击,一时成为举国谈论的英雄。
在“振华4号”遭遇袭击的前一天,中国军方决定远征。2008年12月25日,在“武汉号”驱逐舰会议室,编队指挥员杜景臣少将说:
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区护航,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此前,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出兵索马里,民间的争论热闹非凡。一家网站民调中心的调查表明:超过80%网友赞成“应派军舰打击国际海盗”
中国有着世界第四的1.8万公里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国海洋经济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10年总产值可望达1.4万亿元人民币。捍卫中国的海洋利益,是中国海军存在的意义;与国际力量一道打击海盗,更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本份。
这将是新中国的舰队第一次渡海“远征”,也是自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之后,600年来中国海上武装力量的首次深蓝作战行动。
在6个世纪前的明朝,永乐皇帝试图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时代。这位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修复秦长城、爱好天文的皇帝,似乎看到了远方蓝色波光的诱惑,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造船工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政策。
永乐皇帝幸运地拥有了一个同样不凡的远洋船队统帅郑和。在西方对千年以来影响世界的百名伟人排名中,中国共有6人上榜,郑和是其中之一。
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明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深蓝海中航行,造访各国。
据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明朝皇家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无论航行在什么地方,郑和船队在当时都是唯一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力量。
但永乐皇帝去世的次日,新继位者下了一道停止航行的诏书。而其后的清朝政府甚至规定“片帆寸板不许出海,界外不许闭行,出界以违旨立杀!”一个民族的航船就此搁浅了几百年。
“所有国家的兴衰,其决定因素,都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权,能否控制海洋。”美国人马汉,即海权论的创始人提出。纵观近代大国崛起,都与经略海洋息息相关,比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对此,反对远征索马里者也有疑虑:2008年中国国防预算为4180亿元人民币,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不到美国的两成。所以,不宜在此时发展海军远征能力。“深蓝”纵然重要,却非迫在眉睫。何况,“2008年股市暴跌,经济危机迫在眉睫”。
对这个问题,中国军方一直保持低调。一些迹象透露了远征的信心。
2008年4月9日,胡锦涛曾亲临南海舰队视察。胡锦涛强调:
海军是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的军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胡锦涛的讲话,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迈向“大海军”时代的象征。
而在12月的第一周里,中国海军机关报《人民海军》报连续刊文,论述中国舰队赴索马里护航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军事专家刘江平说:
海上运输承担了95%的国际贸易量。全球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海洋已经成为以外贸型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的通道。
中国进口原油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而索马里海域和港口是波斯湾石油输往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也是印度洋通向地中海、大西洋航线的重要燃料港和贸易中转港。它扼守着地中海东南出口和整个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也曾表示: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运力第四的海运大国,亚丁湾海域是对外贸易和能源运输的重要航线。
2008年12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全票通过1851号决议。决定从当日起,授权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年内可以在索马里境内“采取一切必要的适当措施,制止海盗行为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至此,中国“出兵是否符合国际法”的争论也尘埃落定。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表示:中国正积极考虑近期派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行动。
索马里驻华大使阿威尔表示了对中国出兵的热烈欢迎。
12月19日,中国正式宣布远征索马里。
此次远征出动了“武汉号”驱逐舰和“海口号”驱逐舰。这些军舰都用城市命名,象征着中国流动的国土。此外,中国自行建造的最大补给舰“微山湖号”也一并出征,它可以同时为两艘以上驱逐舰提供补给。
12月26日,在出征前的最后几小时里,几十名士兵正将方便面、果汁饮料、大白菜和冬瓜搬上“微山湖号”补给舰。负载走在狭窄而晃动的跳板上,这些战士如履平地。在谈及接到任务的心情时,基地一位军官称,“还是比较平静的。”
在确定出征舰只后,随舰者的组织安排成为重要关节。其中一个最为吸引人的细节是,约70名海军特战队员随舰出征。
“在3艘舰上,特战队员人数差不多。”特战队副大队长谢增岭说:“我们有针对性地训练了舰艇攀爬,舰艇多种射击、多种武器的使用,还包括反海盗的特种措施,并引进了新式武器。”
这些特种兵大部分剃着光头,长期海滩训练让小伙子们皮肤黝黑。一名特战队员的脖子上挂着专用防护眼镜,这是执行任务时的必备品。这被旁边几名队员打趣:“就他戴着,帅着呢。”
而在2008年圣诞节,海军舰艇编队指挥员杜景臣少将首次亮相。
“这是新中国海军成立60年来,首次担任这样的出征任务。作为编队指挥员,我对完成这次任务充满信心。”杜景臣说。由于连日的准备工作,让这名身材魁梧的将军左眼严重充血。
信心的背后则是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1980年,在南太平洋,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此后不久,中国导弹驱逐舰也首次在太平洋上接收补给。
“这标志着中国海军已经有远洋作战能力。”当时有外媒评价。
此后,则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自主导弹驱逐舰研制成功;2002年环球航行,又填补了中国海军航行史上的空白,实现了第一支驱逐舰部队走向深蓝的梦想。
3年后,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演中,中国驱逐舰精准命中靶标的表现让俄方专家举着望远镜几分钟没有放下。
但真正的挺进深蓝要比演习复杂得多,这毕竟是目标在4400海里之外的一次出兵。
南海舰队政治部外宣处处长宋洪南说:“这一去几个月,茫茫大海上可能遇到各种情况,士兵们的孤独和焦虑情绪难免。”
“海口”舰上,军方配备了30台笔记本。这些电脑组成一个局域网,可以提供音乐、电影等娱乐。800名军人每人拿到了4本“口袋书”,除了心理知识外,还包括安全防卫常识、国际法常识,以及国际法军事行动运用。
每条军舰上还配有一名精通国际法的军官,专职提供法律支持。在亚丁湾,中国海军可能与10余个国家的舰艇相遇,这是“挺进深蓝”必不可少的准备。
自东海、北海、南海三只舰队组建完成,中国海军奉行近海防御战略已经30多年。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海军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的剧增,以及世界海军强国日益推行‘由海至陆’的近海作战新战略,中国海军传统的防御理念开始有所转变。”
军事专家刘江平说:“加大海上防御纵深,实施全方位的保卫海疆战略,脱海入洋迫在眉睫。所以,此次行动获得的不仅是打击海盗的经验,还是对海军执行远洋准作战能力一次检验。”
试图成为一支具备深蓝作战能力的舰队,成熟的综合补给能力同样重要。在美国的超级航母上,航行补给是劳动密集型的高强度作业。
“微山湖号”舰副政委说:“微山湖”舰采用的补给方式则是液压补偿。这类似于空中加油,两船可以在航行中进行。除携带本舰物资,补给舰还为另外两艘舰艇储备了数月的水和干货,推测数据为燃油10500吨,水250吨,干货及弹药680吨。“这次携带的蔬菜、水果,也能保证我们执行完任务。”
这艘装备了4门机炮的补给舰,自身也已做过外部加固。重点部位包括燃油库、干货弹药库,使之可以更好抵御袭击。索马里海盗使用的RPG-7火箭筒破甲深度约100毫米,但也难以对“微山湖”的侧钢板构成威胁。
中国海军编队以每小时22至26海里的速度,向目标海域接近。
2008年12月27日中午,舰队经过了南沙群岛。
在南沙海域,海军特战队员进行了随船训练。螺旋桨的轰鸣声中,卡-28型反潜武装直升机悬停在军舰甲板上方15米处。此次出征的舰载直升机,担负对整个舰队的巡逻警戒任务。一条加固过的绳索从飞机上垂下,一名特种兵沿着绳索从天而降。落地后,他迅速扶稳绳索,协助队友降落。
“滑降往往有指定的降落地点,或是目标舰船的安全区域,或是按照任务要求将队员投放到船上。”一位前特种部队成员说:“降落者采用的技巧则是腿内侧或者两脚面夹绳。”
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降落后的队员3或4人一组,每人监视一个方向。他们的迷彩背包中,有视频、金属环、锁扣、专用绳索、手套、手电筒等设备,方便攀登、自护自救和携带人质逃生。
一位特战队指挥官说,海盗的作案方式,通常有7人到10人配备快艇与重型武器,用鹰爪钩和抛索爬上商船,再接运同伙约50人上船,还有约50人在岸上待命接应。特战队中配备了橡皮子弹和催泪瓦斯,毕竟是以护航为主。而在讲到具体反击方法时,这位指挥官提到具警告震慑效果的“警示性射击”和一枪毙命的“精确性射击”。
“必要时,特战队员可能登上其他船只。”杜景臣说。
为获取亚丁湾海域的情报信息,海军抽调精干人员和装备专门组建了一支情报侦察分队,编队与巡航的美、俄等国舰艇建立协调联络机制,在大洋上实现信息互通与情报共享。
由于中国舰队本次远征主要采用“独立运作和单打独斗”的作战方式,不准备与他国联合编队作战。因此,确保在一定区域范围的防空安全落在中国海军自己的头上。拥有先进防御系统的“海口”舰,为自身以及“武汉号”、“微山湖号”提供安全保障。
12月28日,南中国海上,猎猎海军旗下,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的官兵隆重举行“走向大洋”宣誓仪式。经过两天两夜的航行,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穿越了南中国海,驶经西沙、南沙,即将越过中国的疆域线。
“辽阔大洋广袤无边,万里航程刚刚起步,履行使命任重道远。”护航舰艇编队指挥杜景臣少将在宣誓仪式上表示,“为国家利益护航,为世界和平护航。”
此刻,3艘军舰上的海军军人身着白色礼服,在甲板上列队,举起右拳宣誓。600年来的梦想,最终在这一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