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校校园文化的管理

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建设方案学校公共与文化的规范化管理。

第一节 校园文化管理概述

1.校园文化的涵义

文化的概念

毋庸置疑,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场所。因此,自学校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但是,从这一意义上所讲的文化主要是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文化。从学校管理研究的角度来看,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载体,学校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校文化的形成。维护与发展的过程。

“文化”大概是世界上产生歧义最多的概念之一。早在1952年,美国学者克卢伯和克拉克洪就曾搜集当时能够搜集到的164种不同的文化定义,并加以深人分析。时至今日,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同解释更是汗牛充栋。

最早的文化定义是英国学者泰勒于1871年在其所著《原始文化》中提出来的,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的文化定义在文化学研究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它本身也存在着偏颇之处,例如它本身的描述性,以及在列举构成文化的诸要素时并没有把十分重要的物质文化涵盖其中。这以后,人们对文化概念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克卢伯和克拉克洪在分析了众多文化概念之后,认为:“文化是指借助符号获得有关交流的各种明确的和模糊的行为模式,它构成了人类群体的各项成果,包括物化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传统(即经过历史的演变和选择而保留下来的)观念,尤其是附属于观念的价值;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为产品,另一方面又是构成远期行为的必要条件。”‘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后者又是由“cultus”演化而来的,两个词都与耕作、培养、教育、敬神等活动有关。也就是说,从文化一词的同源学意义来看,含有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两方面的内涵。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与“自然”相对,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有的研究者把文化限于人类的精神生产领域,实际上,在物质生产领域,物质生产方式等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亦同样带有深刻的文化特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方面。

由于对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人们对文化的构成要素的认识也不尽一致。这里仅依据两种可资参照的框架进行分析。我国学者司马云杰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科学可以从自然史与人类史两方面进行考察的学说,认为文化包括自然史领域产生的文化(第一类文化)和人类史领域产生的文化(第二类文化)两大类,其中,第一类文化又包括智能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等)与物质文化(房屋、器皿、机械等)两类,第二类文化则包括规范文化(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语言、教育等)与精神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等)两类。日本筑波大学的教育研究者依据两维的分类标准,认为文化主要由行为一作用体系、价值一规范体系、语言一符号体系、信仰一观念体系、知识一技术体系构成。相比之下,日本学者的这一分析舍弃了司马云杰分类中的物质文化层面。但对除物质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构成要素的分析却较为具体和详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些解释,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分析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由此可见,“文化”概念兼有“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静态”与“动态”等多重属性,物质文化往往与各种各样具体的人工制品有关,精神文化则指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等。有时,精神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现;物质文化是有型的,精神文化既有无形的思想、意识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有时也包括那些体现精神文化的有形的实体。诸多文化都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但人的思想意识是不断发展的,特别是当我们将人类的社会行为纳人到文化范畴以后,更增进了文化的动态性。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积累的过程,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以及不同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校园文化的涵义

自从20世纪80年代,“思想文化热”在我国空前繁荣以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校园文化概念作了种种界定,出现了“社区说”、“氛围说”、“补充说”、“教育说”、“启蒙说”等等不同观念,这些校园文化说,受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与西方学者所研究的“学校文化”在内涵上有着较大差异。

简而言之,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既包括隐含在学校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意识、价值、态度,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也包括能够体现这些观念的现象与活动。尽管有的学者所使用的“校园文化”概念几乎是“学校文化”概念的同义语,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使用“校园文化”一语的内涵要窄得多,往往指反映学校价值的外在的现象,有时甚至变为学校校园环境的代名词,而且,人们通常将“校园文化”与“建设”两字联起来使用,从而使校园文化又体现为“活动”的性质。这里,我们所说的校园文化在内涵上要宽泛一些,与学校文化内涵是一致的。

早在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在其所著《教学社会学》一书中就提出了“学校文化”一词。华勒给“学校文化”下的定义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在其《教育社会学新论》中把“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我国学者朱颜杰认为:“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我国学者安文铸则使用了“校园文化”概念,强调学校文化的“校园”地域特性,认为“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与校园人的发展。”并认为:“这一界定反映了文化的普遍存在性、全面包容性、主客体统一性、动态发展性,特别是揭示了校园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校园人的发展。”

综合以上种种定义,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故事、轶事等价值观念体系,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校园文化是各种文化要素的相互整合的产物,是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

2.校园文化的结构

从不同角度给校园文化定义,校园文化就有不同的构成要素。

校园文化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分。所谓主流文化,指的是为大多数组织成员所共同抱持的核心价值观,在规模较大的学校组织中,与主流文化同时并存为一部分成员所拥有的文化便是亚文化。我们在这里所谈的校园文化是针对主流文化而言的。

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校园文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教师文化

教师是学校组织体系中的领导者,其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对学校文化影响甚大。教师文化呈现三种相互对立的形态,分别是学术中心(长于研究拙于教学)与教学中心(重视教学忽视科研)的对立;专业取向(将教师工作看作是自己一生的专业追求)与职业取向(将教师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职业)的对立;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对立。哈格里弗斯则认为,教师文化有四种不同的形态,即个人的文化:教师彼此隔离,其主要精力用于处理自己课堂事务;分化的文化:教师的工作彼此分立,有时会因为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合作的文化:这种文化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基础上;人为的合作文化:教师被要求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与兴趣(这些意图与兴趣往往是在其他地方形成的)进行“合作”。个人的文化与分化的文化是学校中较为常见的教师文化;人为的合作文化则给人以合作的假象;唯合作的文化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文化的整体发展,是一种理想形态的文化。

学生文化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价值及行为不仅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且,由于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学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与性质;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的生活或活动中,同辈团体相互影响,共同形成特殊的价值与行为,并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方面。

行政人员文化

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具有潜在文化和非显著文化的性质,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潜在文化与学校主流文化部分相符,有些行政人员对学生的态度或关系,与教师的专业态度或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对于学校事务的解决、对于学生的发展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区文化

学校所处的社区的文化是学校的外部环境,对学校发展影响甚大,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学校教育:一是社区环境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二是社区环境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措施。

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校地大小、建筑设备、庭园布置等,都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范围,也是构成整体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价值观念与态度、学习方式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学校的文化传统往往可以藉学校物质文化予以保存与传递。

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与制度,都是学校的文化规范。在学校生活中,学校的文化传统不论合理与否,都会通过学生的同辈团体、班级、年级等代代相传;学校在学习、运动与生活方面的仪式是学校文化的象征,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相比之下,学校规章制度比学校仪式更具强制性,适宜的学术传统及教育期望,均已融入学校的各种规章之中,成为约束学生行为的规范体系。

还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成就目标与成就意识。学校要有符合时代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成就目标。根据各个学校条件,目标大小及水平高低会有所区别,但是否具有进取、革新精神则是重要的文化标识。同时,学校是否鼓励成员的成就意识,工作气氛是否以教育和学术研究为重心,以及日常活动中是否培养勤奋、严谨的作风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

(2)成员对学校目标的认同程度及由此所体现的组织凝聚力。包括师生员工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程度,承认学校团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愿为学校发展付出努力与代价的程度。这一指标的直接感性体现是学校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

(3)对人的关注。管理者普遍对人的本性抱有一种什么样的哲学观;教师普遍具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是否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对所有人都公正无私,一视同仁;是否对有缺点的人抱有宽容、帮助的态度;是否真正认可师生员工的主动精神、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

(4)对控制的态度与操作。控制是用于监督和约束学生与教职工行为使之符合规定要求的管理行为,控制在不同的组织、任务和对象面前是有不同要求的。控制的文化冲突表现在如何处理执行制度与关怀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发展的关系上。

(5)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学校是否勇于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是否具有开放的态度,有远见地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对自己进行革新。

这二项研究就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的阐述,就阐述的每一方面内容,对校园文化的构成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给学校管理者管理日常工作以借鉴。

3.校园文化的性质

由于众人对校园文化的定义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阐述的,由此,反映出校园文化的性质也迥然各异,这里结合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一下校园文化的性质。

校园文化的亚文化性

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学校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之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任何变革都会迅速地反映到学校文化中来,同时,学校文化也在不断地批判、选择、接受、传递社会的主流文化,因此,学校文化与社会的主流文化密切相关,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比,学校文化处于亚文化的地位,学校文化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此外,学校组织的特殊目的和功能及其成员构成的特殊性都显现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迥然不同的特点。校园文化的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校园文化不可能认同现存的全部社会文化,而必须依据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则对社会文化做出选择;另一方面,学生是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群体,作为成长发展中的年轻一代,他们所形成的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它的时尚性、超前性等等,这些都不同于成人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的综合性

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校园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人员文化、社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等诸多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这些文化构成要素的综合和融合。从文化的主体来看,校园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即社区文化、教师文化(含行政人员的文化)和学生文化。学校的社区文化来自于学校之外,传递着社会的价值与观念,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及行政管理无不深受国家和社区价值观与文化模式的影响;学校的教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学校传统以及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代表;学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学生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各种文化的交融。校园文化不是单一类型的,并非所有师生都信守同一价值观念或在同一活动中表现同样行为方式。校园文化的这种综合性也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在学校组织中,既有为大多数人所遵循的“主流文化”,同时也存在为少数人所拥有的“非主流文化”,虽然我们所谈论的校园文化,一般是指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但是,非主流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可忽视。

校园文化的整合性

校园文化的整合性是从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待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所表现出的综合性,即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教师文化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对立与统一的过程。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是学校中的两大主要成员,但两者在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至内在的期望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距离,因此,学校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十分普遍。美国学者华勒在分析这种对立的现象时指出:“权威操在教师手中,教师永远胜利。事实上,教师必须获胜,否则无法继续担任教师。”他指出,教师可以合理而适当地运用权威使文化冲突变为文化整合,但是,每一次文化整合之后,新的文化冲突又会发生,教师仍须运用其权威,实现进一步的整合。由此,校园文化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地冲突与整合的过程,而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的冲突与整合过程中,校园文化发挥着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的合目的性

尽管校园文化客观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学校的领导人和广大教师总是有意识地维护和改造着校园文化,使之反映学校教育的理想与办学目标,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合目的性。仔细研究校园文化的构成,我们会发现,校园文化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自然形成的文化,这类文化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二是学校领导者与广大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努力形成的文化。换言之,学校的教育者总是努力发挥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的作用,而尽量消除那些消极因素之于年轻一代的影响,从而使学校组织成为一个理想的文化环境。此外,当学校教育的理念发生变化时,学校教育者也总是有意识地改造学校文化,使之符合先进的教育理想,进而言之,倘若学校文化失去了合目的性这一特点,学校组织的教育功能也会随之丧失殆尽。

总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文化,它总是选择和吸收社会组织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并根据一定的原则,加以合目的性的改造,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并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不断加以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

4.校园文化的功能

勿庸置疑,校园文化对于学校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许多研究人员在探讨校园文化的功能时,却往往只关注校园文化的积极功能,我们这里把它称为正向功能,却忽视其消极功能,我们叫它负向功能,实际上,在任何一个组织当中,组织文化的这两种功能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校园文化的正向功能

台湾学者陈慧芬在研究组织文化的功能时注意到,组织文化具有促进系统的稳定、提供意义的理解、增进成员的认同、划定组织的界限、作为控制的机制、激发成员的投注、提升组织的表现等功能。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则认为,组织文化在组织中扮演着厘清界线的角色,使组织不同于其他组织;组织文化可以增强组织成员的组织认同感、自豪感;组织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可以提高组织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组织文化还发挥着澄清疑惑与组织控制工具的作用,并有一套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为每一位员工认同并遵守的游戏规则,起着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美国学者舍恩认为,对学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应从组织本身与组织成员两个方面来考虑,就前者而言,组织文化为组织提供了共同的意识形态、信仰、观念体系甚至是共同的语言,增进组织沟通,化解冲突和矛盾,整合各种组织要素,提高组织效能,达成组织目标,提高组织适应环境持续发展的能力,组织文化也因此而将某一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就后者而言,组织文化有助于增进成员之于组织的认同感,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增进员工的荣誉感,降低员工焦虑等等。

具体来说,校园文化的正向功能可分解为七个方面功能:

(1)教育功能。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与下面将要提到的另一正向功能——规范功能差别不是很大,只不过二者的视角有些不同罢了。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场所,学校中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管理活动,无不要围绕学校的教育目标展开。无论是校内的各种媒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电影、黑板报、网络)、场馆(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等)、教学设备,还是良好的校风、校貌,各种规范、规章,以及悠久的学校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办学风格,都以其蕴涵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着身处其中的学生,从而使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展现出来。此外,学校中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管理氛围、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无一不给人以身心愉悦之感,长期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易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2)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它同时又是学校领导者和教育者有意安排和引导其发展方向的文化。因此,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社会文化的主体导向,并对学校组织发展以及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学校管理者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把师生员工引导到实现学校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来,使之在确定的目标下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当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师生员工所吸引、接受和认同,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一种信念和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

(3)凝聚功能。校园文化为成员提供了进一步理解、认同学校组织的载体。从根本上讲,组织文化是一种意义理解的框架,使成员了解组织的历史传统、精神、目标,组织文化也反映成员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共识,满足成员的组织归属感。在共同的组织文化影响下,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增进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也会得到加强,感情会更为融洽,从而减少或化解组织矛盾与冲突,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共同为实现学校组织目标而努力。因此,校园文化为组织成员提供共同的知觉、思考、理解的模式,是组织整合与成员沟通的重要基础,是联系和协调学校所有成员思想与行为的纽带,具有较强的凝聚作用。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当一种观念被教职工认同后,就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学校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量,并由此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

(4)激励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的力量,组织成员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理解、认同他们所信奉的价值以及蕴藏于内心的无意识的假设等等,都可能激发、驱使组织成员对学校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对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等,投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从而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以积极的态度和热诚投身到学校工作之中。

(5)规范功能。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一方面体现在组织建设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上。就前者而言,校园文化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活动的框架。学校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制定和实施组织规章制度、解决组织冲突与矛盾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对学校校园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学校的各种制度与规范都会与学校的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就组织文化对于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而言,在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学校校园文化为学校成员提供了某些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组织成员也能感受到身为组织一员应履行的组织角色,如果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组织文化的要求,则较易被组织接纳,反之,往往会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校园文化中蕴含的道德与规范,会使成员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人们为了取得心理平衡而自觉地服从团体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心理相容、和皆有序的组织氛围。这里,我们看到,校园文化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往往表现为成员的自觉行为,而非组织强迫,而学校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等的规范作用则具有强制性质,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当前,许多学校管理者注意到校园文化是强化学校组织控制与管理,提高组织效能的有效手段,所强调的也正是这种“柔性管理”。

(6)标识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界限。校园文化使学校呈现某种独特的氛围,使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甚至其他学校区别开来。不仅如此,学校组织成员,如教师和学生,长期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对校园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有较深入的理解与体会,也会表现出某种特有的气质,从而与其他组织成员区别开来。至于学校校训、旗帜、口号甚至校服、建筑等蕴含校园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更是学校组织十分显明的标识物。

(7)稳定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共有的价值与意义体系,在学校系统的运作与发展过程中,往往成为组织团结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使学校组织能够面对并解决来自学校内部与外部的种种环境挑战,使学校组织免于混乱与动荡,也减轻学校组织成员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焦虑,确保基本的组织安全与保障。

校园文化的负向功能

虽然校园文化的正向功能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校园文化不可避免的负向功能有时候所起的作用也很大,因此,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认识组织文化的负向功能,例如,矛盾与冲突尖锐的组织文化,必然带来组织整合、行政运作方面的困难,并导致组织效能的低下。学校组织的保守性,决定了学校组织文化强调稳定、平凡、规范的一面,这往往使学校陷于封闭、呆板、排斥创新与改革;而形式主义盛行的组织文化具有反求真、不务实、反科学的负面功能;权威主义的组织文化具有反民主、反专业的负面功能;落后的组织文化具有反革新、反适应等负面功能,影响学校组织适应环境持续发展的能力;功利主义的组织文化则追求实惠,具有反教育、反理想、反价值的负面功能等等。这些例子似乎有些极端,通常情况下,学校校园文化的负向功能往往会在下列情况下表现出来:

(1)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导致组织整合困难。每一社会组织都存在许多的亚文化,而且,这些亚文化往往与主流文化之间、亚文化与亚文化之间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所以,人们称学校中的亚文化为“冲突的亚文化”。在学校组织中,一旦学校的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产生冲突,就会给组织整合带来诸多困难,并导致组织效能的下降。因此,在学校组织中,积极培育一个强有力的主流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当学校的主流文化为成员所理解、接受、认同并内化为内在价值,才能避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尖锐冲突,甚至亚文化凌驾于主流文化之上的危机。

(2)校园文化的保守性成为学校组织的变革的障碍。从根本上讲,校园文化是一种保守性的文化,学校总是将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既成文化成果传递给年青一代;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过程往往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学校教育(文化影响)的成果往往具有长期性、滞后性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校园文化所不可避免地具有的保守性质。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认识学校文化阻碍学校组织变革所表现出的负向功能。首先,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组织的稳定与安全,但是,当学校组织面临外界环境挑战,需要进行变革时,校园文化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安于现状的惯性或惰性,使得学校组织无法做出即时的反应,顺应环境的变迁,适时扭转劣势或创造先机。其次,学校校园文化促进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在思想与行动上达成共识,有利于培育员工对学校组织的忠诚。但是,这也有可能使学校组织成员产生依赖情结,陷入不切实际的陶醉与乐观,而当学校组织面临困难与挑战时,则容易形成群体的逃避情绪。第三,校园文化对学校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与控制作用,这有助于维护和巩固学校组织系统。但是,这也往往会使学校组织排斥各种新观念的影响,减少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机会。第四,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学校校园文化与学校组织目标发生偏差,并且为多数组织成员所认同,学校校园文化就会引致错误的组织发展方向,非但不利于组织目标的认同,反而会妨害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的持续发展,这种文化影响越大,学校组织所蒙受的损害越多。此外,对于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老学校而言,学校传统的文化积淀甚厚,往往为学校领导者与广大员工视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但是,这种精神财富也使之成为学校变革与创新的障碍,使学校组织运作僵化,不能应时代变迁而进行变革。

总之,校园文化在组织的稳定与发展、组织效能的提升、成员的归属、认同与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发生着重要影响;校园文化也存在着阻碍组织变革、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矛盾与冲突等负向功能。学校管理者要做的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正向功能,最大限度避免或克服各种负向功能,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改革中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5.校园文化的特征

互动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渗透性

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传承性

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6.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没有了千万个朝气蓬勃的学生,无论多么英明的领导团体多么扎实的硬件设施多么雄厚的师资队伍都不可能使得一个学校的校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特定到校园文化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同样的思路,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也受自我心灵主宰的,是无处不在的,是充满现代意识的,也是反映大学生复杂心态的;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也是充满创造力的;是受着时代文化潮流影响的,也是苦乐兼备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与追求、情与爱,都会在校园文化中表现出来。扰人心怀,催人思索,引人前行或诱人堕落。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园的时代性活动等。

当代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网络环境,应运而生的各种网络社团,校园文化宣传站从软件上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7.校园文化的宗旨和任务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一句话就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里,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8.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园的时代性活动等。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院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9.学校的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并为其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心理情趣、人生态度及政治观念等。从心理学视野出发,学校精神就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成熟和内涵发展的反映。研究表明,创建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中最深层的决定整个校园文化各方面的因子,是学校整体精神状态的体现。但究竟什么是学校精神文化?又怎样来看待和理解学校精神文化呢?我们认为,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并为其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心理情趣、人生态度及政治观念等。

学校精神文化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学校精神文化的性质、存在形态以及形成与发展的动态历程等不同角度来把握、认识和理解学校精神文化。

(1)先进性。与其他社会文化相比,学校精神文化往往更能体现社会主流文化所代表的民主、科学、理性的价值规范,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进而成为社会主流价值与时代精神的代表。由于学校的文化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因而使得学校精神往往表现为面向未来,既立足现实而又高于现实,不断追求新的理想,有时,还会表现出一种时尚性。此外,学校精神文化的先进性还表现在学校文化不仅反映时代精神,在某些历史条件下,还起着引导、推动社会文化,成为新时代文化的先行者。

(2)稳定性。虽然学校精神文化在不同的办学历史时期都会吸收各种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但是,从根本上讲,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变革实践中逐步发展不断累积而形成的,凝聚了学校文化传统的精华,并为学校及其成员引为自豪,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与稳定性。此外,学校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学校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理想与行为准则,成为学校以及学校各类人群的精神支柱和参与学校生活的强大动力,形成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外部教育环境,使人们持续不断地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从而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与统一,使学校精神文化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得到维系、巩固与持续发展。

(3)独特性。学校精神具有特定的个性特征,是一所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根本所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学校精神都有其共同之处,如求是精神、求真精神等。但由于不同学校间历史传统、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所在社区文化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差异,就会使生活于不同学校的师生员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从而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传统。

(4)内隐性。学校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深深根植于学校文化的每个层面,根植于学校中各类人员的思想意识,并对个体的态度、价值、情感以及思想意识等持续不断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外观上表现为学校的教育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文化的这种内隐性使得它比制度文化更易于被广大师生员工所接纳。

(5)弥散性。学校精神文化体现和贯穿于学校组织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之中,弥漫于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这种看似无形但却无处不在的精神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渗透与熏陶功能,处于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的青少年学生,置身于校园生活之中,毋用接受繁琐说教,便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学校文化对自己心灵的净化与情感的熏陶。

学校精神文化是在学校文化传统基础上,通过学校文化主体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经过反复的积淀、选择、提炼、发展,为学校及广大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意识形态观念,也包括学校成员的思维方式、情感模式等等。学校精神也是学校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的高度表现,并内化为学校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和决定了学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感情、信念和观念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教育和塑造着学校成员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

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内容

学校精神文化是在学校文化传统基础上,通过学校文化主体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经过反复的积淀、选择、提炼、发展,为学校及广大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意识形态观念,也包括学校成员的思维方式、情感模式等等。

学校精神也是学校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魁力的高度表现,并内化为学校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和决定了学校组织文化在思想、感情、信念和观念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教育和塑造着学校成员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学校精神文化影响和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历史上,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倡导“提倡新学、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精神,孙中山先生为中山大学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想以及在晓庄师范的办学实践,都从不同的方面开风气之先,凸现了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

现代学校精神应与时代精神和谐统一。我们所面临的知识经济社会使我们步人了一个全新的、伟大的时代,它不仅是一场科学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思想意识的革命,一场社会革命,一场社会生活方式的革命。它使得人们从重视物质价值转向重视知识价值,使人们真正看到了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它促使人们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命题进行反思,传统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被高新技术知识的作用所取代;它不仅要求人们从根本上革除“知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不仅要求人们在政治学、社会学的意义上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要求人们在一般意义上从“人力资本”的意义上(如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所倡导的那样)来认识个人的教育投资收益与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投资收益,更是从知识价值在社会生产、社会服务中的日益重要的作用,知识价值从根本上引起社会价值、社会规范乃至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化等角度,来重新认识知识与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这就是:知识经济对“智力资本”的热切呼唤。“智力资本”概念的确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与人的智能的呼唤,反映了社会对知识与人的智能的经济价值的广泛承认。人们已强烈地感受到根植于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革而又弥散于从社会思想到社会改革实践之中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正时时刻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这种时代精神的特征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的变化。时代变化的节奏加快,社会变化的幅度与强度增强,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周期缩短,打破了原有平稳缓慢的发展格局。这种时代精神要求人们立足变革,用发展的眼光,用未来时代的要求来看待今天的社会及其变化。

(2)多元的格局。世界和社会由于急剧的发展变化而变得多元、多彩,单一、平衡的局面被打破,不确定性和选择性俱增,成功与失败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它要求人们学会选择,通过选择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途径。

(3)人的主体价值。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不断地高扬人的价值,呼唤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许多社会组织日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人的主体性问题不再是一个只有哲学家才谈论的话题。只有把握自己命运、保持自己的追求的人,才能适应风云变幻的社会。

就其具体内容而言,支撑各个学校的精神支柱理应有所不同。但是,就学校精神的整体内容结构而言,我们又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现代学校精神理应涵盖以下内容:

科学精神。科学旨在使人求真。现代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传授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场所,以科学的态度传授和学习科学知识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因此,现代学校中的科学精神表现为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追求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尊重和追求真理,不图虚名,拒绝空谈。这意味着不仅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传授和学习科学知识,更要掌握和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民主精神。民主不仅是一种社会政治,一套政治运行方式,而且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民主生活的基本原则就是个体自觉尊重他人与集体的行为。历史上,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提倡新学、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气,给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和北京大学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学术空气,为新思想、新学科和一代新人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学校环境。现代学校高扬民主精神,学术民主依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民主的内涵已远不止于此,它遍及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职工参与决策、课堂民主管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及学生生活的自主管理等诸多领域,民主精神成为现代校园生活的重要特征。

人本精神。从根本上讲,与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的企业组织不同,学校组织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如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学校组织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一方面需要依托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又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之中的基本法则。

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团队建设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法则。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教职员工的发展还是学生的发展,都需要弘扬团队精神。从根本上讲,学生的发展,是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而某一方面的发展,更仅仅是于某一学科教师个人的成功。因此,在教师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尊重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劳动基础上,倡导群体协作,通过团结合作不仅可以使生活于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体会到群体的温暖和力量,从而使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而且可以使群体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整体,充分发挥群体的整合力量。同时,也在这样一种团队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其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社会精神。现代学校不再是“象牙之塔”,而是一个与社会大系统紧密结合并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因此,现代学校精神理应弘扬一种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引导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价值,不断追求社会的民主太平、公正,成为社会变革的思想与人才高地。

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学校作为一个传递既存文化与知识的地方,不可避免地具有保守性的特征。但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变革日益加快的时代里,学校理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势,形成一种开拓进取、不断革新、积极向上的心理气氛,使广大师生员工在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在学校生活中,创新体现在学校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战略性持续发展上;体现在广大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和行动研究,实现专业发展上;体现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灵活掌握井综合运用各种新知识、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各类活动之中。

10.学校的物质文化

一个学校的校园建筑用料、校园规模、建设风格以及布局安排等一切蕴含文化蕴味的东西皆属于一个学校的物质文化。学校的物质文化反映的就是学校校园中具有文化蕴味、承载文化内涵的的物质环境。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塑造了环境,但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心态具有一定的导向约束作用。学校的物质环境既是学校文化运作的客观结果,它表达着学校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同时,学校的校容校貌又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活动。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学校物质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影响学生的心理平衡。二是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及态度。三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四是有利于学校传统的保存和传递。良好的校容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提高学校成员工作、学习的士气;不良的校容却可能产生消极的心理反映,破坏学校成员的工作、学习情绪。而不同类型的学校物质环境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组织气氛,色彩的冷暖选择、线条的曲直搭配都有可能引起师生员工相异的情绪反应特征:色泽明快、线条简洁的现代化校园往往会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气氛;古朴典雅、色彩凝重的古风校园使人感受到严谨求实、深沉渊博的氛围;校园内象征性的标志则容易激励师生员工高昂的热情和坚韧的意志,以及唤起学校成员浓厚的爱校意识。

在建筑风格方面,研究表明,19世纪末,学校被设计成工厂样式,体现了注重效率和把教育与生产相类比的教育观念。后来,许多学校又被设计成城堡模样,有塔,有石灰石装饰,有深色橡木楼梯间,体现了严肃求实、深沉厚重的教育理念。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建筑师又将学校设计成私人化的学习环境。现时代,学校建筑规划、设计和建造,既要遵循“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又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审美发展,满足其对美好事物的基本需要和鉴赏欲求;学校建筑结构本身的色彩、构造、线条和形式要体现一定的美学意蕴,注意传统风格与现代气息的结合,并注意多种艺术形式和装饰的融合。一个赏心悦目、和谐奋进的校园环境,将起着调节师生紧张的脑力劳动的心态和情绪,提高脑力活动的效果,使人受到美的熏陶产生奋进力量的作用。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一样,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应形成自己的特色,富于象征意义,反映学校文化内涵,使校园奇葩争艳、色彩斑澜,富于生机与活力。此外,学校校园内应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布置适当的文化建筑小品宣传设施人文景观,给学生以启迪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学校教室或学校教育场所的布置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干净、整洁、整齐、令人赏心悦目的教室会使教师和学生产生欢乐、舒适、享受、力量的感受以及愿意在其中活动的愿望;相反,布置得一团糟的教室则会使教师和学生产生单调、疲乏、烦躁、不满,甚至敌对的情绪,而在教室墙壁上布置一些健康、优美、与青少年教育有关的图画,既可增加教室环境的美感,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帕夫雷什中学的:“环境美素来就带有气爽明亮之感和空旷深远之感。我校教室墙壁上布置的所有东西如同在扩展四壁,赋予房间以田野、森林和草场的辽阔意境。比如说,学生看到墙上画中描绘的金色秋季的果园景色,自然会联想到墙外的现实果园……每个教室都布置有美术作品的复制品。这些作品随着季节、授课内容、教学气氛的变换而更换。”

此外,学校应有明确的文化标识物,如校牌、校旗、校徽、校服、校标、校报,它们都是可以唤起人们美好感觉和愉快情绪的文化纪念物。

11.学校的组织文化

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学校组织文化自然具备一般社会组织文化的特征;但是,另一方面,学校又是一个特殊的以育人为本职的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有着很大差别。例如,学校教育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不同,学校教育过程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文化影响过程,而企业组织的生产过程是人与物的互动过程,组织文化的作用与价值难以在这一生产过程中显现出来;学校与企业的产品不同,表面上看,学校教育的成果是培养了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而从根本上讲,这种成果体现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上,此外,学校还创造出许多有形的文化知识。凡此种种差异,导致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性质与功能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思想领域的空前解放,我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所谓的“文化热”,从而引致人们对“校园文化”的重视与研究。但是,由于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所谓的“校园文化”与西方学者所研究的“学校文化”在内涵上有着较大差异。简而言之,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既包括隐含在学校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意识、价值、态度,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也包括能够体现这些观念的现象与活动;尽管有的学者所使用的“校园文化”概念几乎是“学校文化”概念的同义语,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使用“校园文化”一语的内涵要窄得多,往往指反映学校价值的外在的现象,有时甚至变为学校校园环境的代名词,而且,人们通常将“校园文化’与“建设”两字联起来使用,从而使校园文化又体现为“活动”的性质。这里,我们赞同使用“学校文化”概念,“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概念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更加强调学校文化在学校组织管理方面的意义。

早在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在其所著《教学社会学》一书中就提出了“学校文化”一词。华勒给“学校文化”下的定义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在其《教育社会学新论》中把“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我国台湾学者吴清山响:“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经过其内在运作系统的维持与外在环境变化的互动之下,所长期累积发展的各种产物:信念。价值、规范、态度、期望、仪式、符号、故事和行为等,组织成员共同分享这些产物的意义后,会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形成组织独特的现象。”我国学者朱颜杰认为:“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我国学者安文铸则使用了“校园文化”概念,强调学校文化的“校园”地域特性,认为“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与校园人的发展。”并认为:“这一界定反映了文化的普遍存在性、全面包容性、主客体统一性、动态发展性,特别是揭示了校园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校园人的发展。”综合以上种种定义,我们认为:

学校组织文化指的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故事、轶事等价值观念体系,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学校组织文化是各种文化要素的相互整合的产物,是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

学校文化的内容结构

学校组织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

学校组织文化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分。所谓主流文化,指的是为大多数组织成员所共同抱持的核心价值观,在规模较大的学校组织中,与主流文化同时并存为一部分成员所拥有的文化便是亚文化。当我们讨论学校组织文化时,一般指的是主流文化。

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学校组织文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教师文化:教师是学校组织体系中的领导者,其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对学校文化影响甚大。教师文化呈现三种相互对立的形态,分别是学术中心(长于研究拙于教学)与教学中心(重视教学忽视科研)的对立;专业取向(将教师工作看作是自己一生的专业追求)与职业取向(将教师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职业)的对立;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对立。哈格里弗斯则认为,教师文化有四种不同的形态,即个人的文化:教师彼此隔离,其主要精力用于处理自己课堂事务2分化的文化:教师的工作彼此分立,有时会因为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合作的文化:这种文化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基础上;人为的合作文化:教师被要求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与兴趣(这些意图与兴趣往往是在其他地方形成的)进行“合作”。个人的文化与分化的文化是学校中较为常见的教师文化;人为的合作文化则给人以合作的假象;唯合作的文化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文化的整体发展,是一种理想形态的文化。

(2)学生文化: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价值及行为不仅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且,由于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学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与性质;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的生活或活动中,同辈团体相互影响,共同形成特殊的价值与行为,并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方面。

(3)行政人员文化: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具有潜在文化和非显著文化的性质,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潜在文化与学校主流文化部分相符,有些行政人员对学生的态度或关系,与教师的专业态度或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对于学校事务的解决、对于学生的发展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4)社区文化:学校所处的社区的文化是学校的外部环境,对学校发展影响甚大,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学校教育,一是社区环境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二是社区环境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措施。

(5)学校物质文化: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校地大小、建筑设备、庭园布置等,都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范围,也是构成整体学校文化的重要因素。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价值观念与态度、学习方式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学校的文化传统往往可以藉学校物质文化予以保存与传递。

(6)学校制度文化: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与制度,都是学校的文化规范。在学校生活中,学校的文化传统不论合理与否,都会通过学生的同辈团体、班级、年级等代代相传;学校在学习、运动与生活方面的仪式是学校文化的象征,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相比之下,学校规章制度比学校仪式更具强制性,适宜的学术传统及教育期望,均已融人学校的各种规章之中,成为约束学生行为的规范体系。

有的研究者认为,学校组织文化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成就目标与成就意识。学校要有符合时代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成就目标。根据各个学校条件,目标大小及水平高低会有所区别,但是否具有进取、革新精神则是重要的文化标识。同时,学校是否鼓励成员的成就意识,工作气氛是否以教育和学术研究为重心,以及日常活动中是否培养勤奋、严谨的作风等等,都是学校文化的基本内容。

(2)成员对学校目标的认同程度及由此所体现的组织凝聚力。包括师生员工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程度,承认学校团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愿为学校发展付出努力与代价的程度。这一指标的直接感性体现是学校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

(3)对人的关注。管理者普遍对人的本性抱有一种什么样的哲学观;教师普遍具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是否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对所有人都公正无私,一视同仁;是否对有缺点的人抱有宽容、帮助的态度;是否真正认可师生员工的主动精神、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

(4)对控制的态度与操作。控制是用于监督和约束学生与教职工行为使之符合规定要求的管理行为,控制在不同的组织、任务和对象面前是有不同要求的。控制的文化冲突表现在如何处理执行制度与关怀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发展的关系上。

(5)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学校是否勇于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是否具有开放的态度,有远见地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对自己进行革新。

上述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分析了学校组织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所描述的每一方面内容,对学校组织文化的构成而言,都十分重要,值得学校管理者在日常的学校管理工作中省察。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一般认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由三个层面构成,即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马克思所说的“第二自然”或“人化的自然”,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是主观精神文化的物化。规范文化即典章制度及维系个体生活与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人类关系的法则,是人类在团体中为了满足或适应某种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统、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模式。精神文化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群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思维模式、宗教情绪等。这一认知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学校组织文化的参考框架。学校组织文化同样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察: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它是指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这种信念成为学校组织成员的精神支柱,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管理行动的指导原则。学校规范文化是指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所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行为模式。学校规范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规范文化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框架,使所有人在这个架构内有序地工作与生活,与其他人和谐相处,从而保证学校工作卓有成效地运转。规范文化并非仅指学校条令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各种规章制度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如制定规章过程中的科学态度、现实精神,重视工作与尊重个人,团结一致,公正公平,追求效率等等。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中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的物质结构,如学校的建筑、校园环境布局与装饰等,这些物质形式是学校价值的客观反映。我们将在第二节中具体分析学校组织文化的结构。

学校组织文化的性质

华勒曾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在他看来,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文化的存在使学校的成员尤其是学生,深受各种规范的影响,从而,满足了成员的需要,进行学习。

(2)学校文化形成于年轻一代的文化和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所谓年轻一代的文化,是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民俗、民德、传统、规章、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其形态为成人文化的反映,其内容则与成人文化有别。华勒赞同他所处时代流行的文化复演说,以为儿童游戏中所表现的文化复演过去成人文化的部分内容,儿童所复演的成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文化同时还包括学校组织和教师有意安排的文化影响。学校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为了使学生顺利地从儿童世界进人成人世界,教师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组织中妥善安排适宜的文化环境。这两类文化内容通常由学校的仪式与活动表现出来。

(3)在华勒看来,学校存在着文化冲突,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所代表的学校组织文化与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地方社区文化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是教师所代表的成人文化与学生同辈文化之间的冲突。华勒认为,在这两类文化冲突过程中,教师总是胜利者。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一从属”关系,师生间存在着潜在的对立情感,教师代表成人社会,这种文化所要求的规范与儿童的自发性希望处于对立状态;教师希望把学生当作一种材料加以雕塑琢磨,而学生希望自主学习,自动求知。

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学校文化的性质表现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次级文化),它一方面反映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则又有其独特性;学校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既表现为成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文化综合,又表现为校内、校外的文化综合;学校文化是一种对立统一互见的文化,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行为形态、内在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文化冲突。在同一个学校中,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又维系着对立统一关系;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兼具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的文化,学校文化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文化朝着有益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方向发展;学校文化是一种可以予以有意安排的或引导其发展方向的文化。

上述研究,尤其是林清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校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这里,结合我国中小学学校组织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详述之。学校组织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学校组织文化的亚文化性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学校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之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任何变革都会迅速地反映到学校文化中来,同时,学校文化也在不断地批判、选择、接受、传递社会的主流文化,因此,学校文化与社会的主流文化密切相关,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比,学校文化处于亚文化的地位,学校文化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此外,学校组织的特殊目的和功能及其成员构成的特殊性都显现出学校组织文化与社会文化迎然不同的特点。学校文化的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学校组织文化不可能认同现存的全部社会文化,而必须依据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则对社会文化做出选择;另一方面,学生是学校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群体,作为成长发展中的年轻一代,他们所形成的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它的时尚性、超前性等等,这些都不同于成人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的综合性根据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的见解,学校组织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人员文化、社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等诸多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这些文化构成要素的综合和融合。从文化的主体来看,学校组织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即社区文化、教师文化(含行政人员的文化)和学生文化。学校的社区文化来自于学校之外,传递着社会的价值与观念,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及行政管理无不深受国家和社区价值观与文化模式的影响;学校的教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学校传统以及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代表;学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学生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各种文化的交融。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一类型的,并非所有师生都信守同一价值观念或在同一活动中表现同样行为方式。学校组织文化的这种综合性也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在学校组织中,既有为大多数人所遵循的“主流文化”,同时也存在为少数人所拥有的“非主流文化”,当我们讨论学校组织文化时,我们一般是指对各类学校组织成员有着较大影响的学校主流文化,但是,非主流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可忽视。

学校组织文化的整合性。如果我们从学校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来考察学校文化性质的话,我们自然会发现,学校文化的综合性又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整合性,即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教师文化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对立与统一的过程。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是学校中的两大主要成员,但两者在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至内在的期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学校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十分普遍。华勒在分析这种对立的现象时指出:“权威操在教师手中,教师永远胜利。事实上,教师必须获胜,否则无法继续担任教师。”他指出,教师可以合理而适当地运用权威使文化冲突变为文化整合,但是,每一次文化整合之后,新的文化冲突又会发生,教师仍须运用其权威,实现进一步的整合。由此,学校文化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地冲突与整合的过程,而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的冲突与整合过程中,学校文化发挥着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功能。

学校组织文化的合目的性。尽管学校文化客观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学校的领导人和广大教师总是有意识地维护和改造着学校文化,使之反映学校教育的理想与办学目标,体现出学校组织文化的合目的性。仔细研究学校文化的构成,我们会发现,学校文化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自然形成的文化,这类文化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二是学校领导者与广大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努力形成的文化。换言之,学校的教育者总是努力发挥学校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的作用,而尽量消除那些消极因素之于年轻一代的影响,从而使学校组织成为一个理想的文化环境。此外,当学校教育的理念发生变化时,学校教育者也总是有意识地改造学校文化,使之符合先进的教育理想。进而言之,倘若学校文化失去了合目的性这一特点,学校组织的教育功能也会随之丧失殆尽。

总之,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文化,它总是选择和吸收社会组织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并根据一定的原则,加以合目的性的改造,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并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不断加以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的功能

无疑,学校组织文化之于学校组织以及组织成员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者曾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学校组织文化的功能,但大多数研究者仅注意学校组织文化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而相对忽视其负向功能(消极功能)。实际上,在任何一个组织当中,组织文化的这两种功能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1)学校组织文化的正向功能。台湾学者陈慧芬在研究组织文化的功能时注意到,组织文化具有促进系统的稳定、提供意义的理解、增进成员的认同、划定组织的界限、作为控制的机制、激发成员的投注、提升组织的表现等功能。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则认为,组织文化在组织中扮演着厘清界线的角色,使组织不同于其他组织;组织文化可以增强组织成员的组织认同感、自豪感;组织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可以提高组织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组织文化还发挥着澄清疑惑与组织控制工具的作用,并有一套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为每一位员工认同并遵守的游戏规则,起着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美国学者舍恩认为,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研究,应从组织本身与组织成员两个方面来考虑。就前者而言,组织文化为组织提供了共同的意识形态、信仰、观念体系甚至是共同的语言,增进组织沟通,化解冲突和矛盾,整合各种组织要素,提高组织效能,达成组织目标,提高组织适应环境持续发展的能力,组织文化也因此而将某一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就后者而言,组织文化有助于增进成员之于组织的认同感,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增进员工的荣誉感,降低员工焦虑等等。

简而言之,学校组织文化的正向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识功能。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界限。学校组织文化使学校呈现某种独特的氛围,使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甚至其他学校区别开来。不仅如此,学校组织成员,如教师和学生,长期受到学校组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对学校组织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有较深入的理解与体会,也会表现出某种特有的气质,从而与其他组织成员区别开来。至于学校校训、旗帜、口号甚至校服、建筑等蕴含学校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更是学校组织十分显明的标识物。

稳定功能。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共有的价值与意义体系,在学校系统的运作与发展过程中,往往成为组织团结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使学校组织能够面对并解决来自学校内部与外部的种种环境挑战,使学校组织免于混乱与动荡,也减轻学校组织成员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焦虑,确保基本的组织安全与保障。

导向功能。学校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它同时又是学校领导者和教育者有意安排和引导其发展方向的文化。因此,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社会文化的主体导向,并对学校组织发展以及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学校管理者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把师生员工引导到实现学校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来,使之在确定的目标下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当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师生员工所吸引、接受和认同,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一种信念和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

凝聚功能。组织文化为成员提供了进一步理解、认同学校组织的载体。从根本上讲,组织文化是一种意义理解的框架,使成员了解组织的历史传统、精神、目标,组织文化也反映成员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共识,满足成员的组织归属感。在共同的组织文化影响下,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增进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也会得到加强,感情会更为融洽,从而减少或化解组织矛盾与冲突,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共同为实现学校组织目标而努力。因此,学校组织文化为组织成员提供共同的知觉、思考、理解的模式,是组织整合与成员沟通的重要基础,是联系和协调学校所有成员思想与行为的纽带,具有较强的凝聚作用。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当一种观念被教职工认同后,就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学校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量,并由此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

激励功能。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的力量,组织成员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理解、认同,他们所信奉的价值以及蕴藏于内心的无意识的假设等等,都可能激发、驱使组织成员对学校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对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等,投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从而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以积极的态度和热诚投身到学校工作之中。

规范功能。学校组织文化的规范功能一方面体现在组织建设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上。就前者而言,学校组织文化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活动的框架。学校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制定和实施组织规章制度、解决组织冲突与矛盾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对学校组织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学校的各种制度与规范都会与学校的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就组织文化对于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而言,在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学校组织文化为学校成员提供了某些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组织成员也能感受到身为组织一员应履行的组织角色,如果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组织文化的要求,则较易被组织接纳,反之,往往会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学校组织文化中蕴含的道德与规范,会使成员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人们为了取得心理平衡而自觉地服从团体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心理相容、和谐有序的组织氛围。这里,我们看到,学校组织文化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往往表现为成员的自觉行为,而非组织强迫,而学校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等的规范作用则具有强制性质,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当前,许多学校管理者注意到学校组织文化是强化学校组织控制与管理,提高组织效能的有效手段,所强调的也正是这种“柔性管理”。

教育功能。学校组织文化的教育功能与其规范功能相类似,只不过两者的视角有所不同。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场所,学校中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管理活动,无不要围绕学校的教育目标展开。无论是校内的各种媒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电影、黑板报、网络)、场馆(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等)、教学设备,还是良好的校风、校貌,各种规范、规章,以及悠久的学校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办学风格,都以其蕴涵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着身处其中的学生,从而使学校组织文化的教育功能展现出来。此外,学校中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管理氛围、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无一不给人以身心惭悦之感,长期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易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有人认为这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审美功能,实际上,学校组织文化之于人的这种影响应属教育功能之列。

(2)学校组织文化的负向功能。研究者大都注意到学校组织文化的正向功能,而较少关注学校组织文化所不可避免的负向功能。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认识组织文化的负向功能,例如,矛盾与冲突尖锐的组织文化,必然带来组织整合、行政运作方面的困难,并导致组织效能的低下。学校组织的保守性,决定了学校组织文化强调稳定、平凡、规范的一面,这往往使学校陷于封闭、呆板,排斥创新与改革;而形式主义盛行的组织文化具有反求真、不务实、反科学的负面功能;权威主义的组织文化具有反民主、反专业的负面功能;落后的组织文化具有反革新、反适应等负面功能,影响学校组织适应环境持续发展的能力;功利主义的组织文化则追求实惠,具有反教育、反理想、反价值的负面功能等等。这些例子似乎有些极端,通常情况下,学校组织文化的负向功能往往会在下列情况下表现出来: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导致组织整合困难。每一社会组织都存在许多的亚文化,而且,这些亚文化往往与主流文化之间、亚文化与亚文化之间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所以,人们称学校中的亚文化为“冲突的亚文化”。

在学校组织中,一旦整体性的学校组织文化(或学校主流文化)与次级组织文化产生冲突,就会给组织整合带来诸多困难,并导致组织效能的下降。因此,在学校组织中,积极培育一个强有力的主流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当学校的主流文化为成员所理解、接受、认同并内化为内在价值,才能避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尖锐冲突甚至亚文化凌驾于主流文化之上的危机。

学校组织文化的保守性成为学校组织的变革的障碍。从根本上讲,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保守性的文化,学校总是将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既成文化成果传递给年青一代;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过程往往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学校教育(文化影响)的成果往往具有长期性、滞后性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学校组织文化所不可避免地具有的保守性质。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认识学校文化阻碍学校组织变革所表现出的负向功能。首先,学校组织文化促进了学校组织的稳定与安全,但是,当学校组织面临外界环境挑战,需要进行变革时,学校组织文化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安于现状的惯性或惰性,使得学校组织无法做出即时的反应,顺应环境的变迁,适时扭转劣势或创造先机。其次,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在思想与行动上达成共识,有利于培育员工对学校组织的忠诚。但是,这也有可能使学校组织成员产生依赖情结,陷入不切实际的陶醉与乐观,而当学校组织面临困难与挑战时,则容易形成群体的逃避情绪。第三,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与控制作用,这有助于维护和巩固学校组织系统。

但是,这也往往会使学校组织排斥各种新观念的影响,减少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机会。第四,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学校文化与学校组织目标发生偏差,并且为多数组织成员所认同,学校文化就会引致错误的组织发展方向,非但不利于组织目标的认同,反而会妨害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的持续发展,这种文化影响越大,学校组织所蒙受的损害越多。此外,对于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老学校而言,学校传统的文化积淀甚厚,往往为学校领导者与广大员工视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但是,这种精神财富也使之成为学校变革与创新的障碍,使学校组织运作僵化,不能应时代变迁而进行变革。

总之,学校组织文化在组织的稳定与发展、组织效能的提升、成员的归属、认同与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发生着重要影响;学校组织文化也存在着阻碍组织变革、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矛盾与冲突等负向功能。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应当注重学校文化的培育,重视发挥学校组织文化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正向功能,避免或克服各种负向功能,因势利导,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在第一节中,我们曾提出,可以从精神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学校组织文化。本节将依据这一分析框架,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12.学校的规范文化

可以把学校规范文化分化为学校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分析理解。

学校制度文化

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优良的文化行为需要辅之以规范化的常规管理。学校文化的形成,尤其是学校组织建立之初,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学习、生活等各类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学校成员通过接受、认同、遵守、内化等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心理过程,使这些被作为强制力量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的群体规范。实践证明,严格的规章制度往往是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基础。学校管理制度,既包括以教育法规、条例、规程、规定等形式稳定下来的有关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也包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长期形成的符合教育规律、行之有效、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传统风气。简言之,学校管理制度就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积累下来并行之有效和相对稳定的一整套规范、章程和制度等的总称。因此,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文化中的制度部分,包括学校各种条例化、文本化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等,以及学校中那些无形的习惯、约定俗成的规范等等。学校制度文化往往体现和规范着学校组织中比较稳定的互动模式和交往关系,反映了学校组织中各种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特征。学校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往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订者和执行者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一种学校组织特有的文化现象。

学校管理制度从权限层面上可以分为国家制定的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部分,以及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在遵循上级部门文件精神下制定的部分。其中,国家制定的部分其内容十分广泛,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形式颁布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有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师资格条例》等;有教育部以及其他部委颁发的,如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体育工作条例》、《卫生工作条例》等等。为了落实国家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的教育实际,亦相继颁布一些教育法规文件,以规范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如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推动本地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颁布的有关学校校长负责制、校长职级制、教师聘任制、教师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至于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的各种学校管理制度则更具体,主要表现为学校各种岗位职责、教职工薪酬(奖励)制度、教育教学管理细则、考试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等。若按照学校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对象来划分,则涉及学校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如有的学校按照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方面来制定;有的学校按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总务后勤工作等方面来制定;有的学校按照部门职责、集体活动准则、岗位职责等方面来制定;有的学校按照组织机构职能、人员岗位规范、各种规章制度等方面来制定。每个方面又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层级和类别。

通过各类、各种形式的规定制度,来限定、约束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学校建立和完善学校制度文化的目的,因此,学校制度文化往往表现以下特征:

(1)政策性。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校管理制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学校自身制定的管理规定也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的,其各项要求和规定都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法规,符合教育方针、政策,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条例守则等。

(2)科学性。学校管理制度应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校实际情况,对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劳动、文娱、体育等活动要进行统筹安排,提出严格科学、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的要求。

(3)稳定性。学校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处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活动与工作,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管理规律以及人才培养规律而制定、并为广大师生员工认同和遵守的规定和法则,它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学校在一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框架。因此,学校管理制度应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4)严肃性。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遵循科学的、民主的、公正的程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学校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并公布实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理应维护其严肃性,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5)教育性。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每一项具体的条款的制定与实施,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赋予学校各项工作以教育意义,从教育的目的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员工进行教育。

学校行为文化

所谓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主体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其内容包括:一是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等学校气氛;二是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学校行为文化是观念文化的外化。

美国学者萨费尔与金认为,如果学校文化是显著的,那么教学改进将是有意义的、持续不断的和普遍的;反之,如果学校文化呈弱势状态,那么学校教学的改进将是短暂的、散漫的和缓慢的。他们认为,有十二种行为文化影响学校的改进:

(1)同心协力:学校员工相互协作。

(2)尝试新事物: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有意义的活动,教学管理人员应激励广大教师勇于尝试新的思想和技巧。

(3)高期望: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同不断追求卓越,并对学校寄予高期望。

(4)信任与信心:教学管理人员与家长信任教师的专业判断与承诺,教师有信心促进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发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

(5)明确的支持: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支持时,学校及管理人员能够给予时间与资源方面的支持。

(6)具有知识基础: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以及关于学生学习、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知识基础,而且这些知识基础具有实用性与可行性。

(7)赏识与认可:在学校活动中,教师有良好的教学表现,应得到赞誉与鼓励。

(8)关怀、庆祝与幽默:学校不定期举办各种庆祝会,以显现彼此的关心,对同事有幽默感,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

(9)参与决策: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学校决策,激发教职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10)维护学校的重要之事:教学与学习是学校的重要之事,管理人员应使各种会议与行政事务减到最低程度,以免影响教学。

(11)传统:任何学校都有自身的传统,这些传统或表现在学校仪式上,或表现在学校活动上,它们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12)诚实、开放性沟通:教职员工坦诚相见,彼此诚恳地表达意见,避免无谓的猜忌。

学校行为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校组织气氛上。所谓组织气氛,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一系列组织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信念和社会标准等。这里,共同的价值观念是对事物的一种认同,例如善良、成功、务实和工作等;社会信念是对人及其社会生活性质的看法,例如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相互间的态度;社会标准是关于社会生活中合适举止的一种认同,例如有关穿着的规范和反对偷窃的准则。它是一个组织内部长期形成的既可以让成员亲身体验到又对成员行为产生影响的文化氛围。

同样,教师作为一个组织群体,也有四种不同的行为特征对学校气氛产生很大影响:

(1)敷衍了事:指教师缺乏真正的工作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有只想“快点完事”的倾向。

(2)障碍:指教师疲于行政事务和其他毫无必要的“麻烦事”,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超负荷地做着各种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教育教学工作失去了作为学校重心工作的地位,处于被忽视、被耽误的境地。

(3)精神状态:指教师群体的道德、精神和士气。不同学校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精神状态,有的士气高昂、精神饱满,有的则士气低落、萎靡不振。在以高昂的精神状态为特征的学校里,教师情绪高涨并全身心投人教育,他们彼此赞赏,互相尊重、帮助,全力以赴地工作并忠诚于自己的学校。哈尔平认为,这种学校里的教师在满足他们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同时,亦切身体验到专业成就的意义与价值。

(4)亲密:指教师之间分享温暖的相互信赖的程度,亲密可以满足教师个人的社会性需要。在以高度亲密为特征的学校里,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彼此信任,相互评价,共同参加校外社会性活动,深入讨论私事,而在其他学校里,教师却很少向他人敞开心扉,展现自我。

哈尔平与克罗夫特将校长行为特征与教师行为特征联系起来加以综合研究,结果发现了六种不同的学校气氛,其中,封闭性组织气氛和开放性组织气氛代表了两种极端的组织气氛类型。

开放气氛指以高昂的精神和由教师表现出来的低度的敷衍了事、高度的推进力为特征的氛围。在这样的学校里,校长精力充沛,而且关心、体贴甚至同情教师,不需要对教师严加管束,但确能控制和指挥教师,做到令行禁止;校长能与教职工和谐工作,促使学校发展。在开放气氛的学校里,教师往往把校长的行为看成是官方角色同校长个性特点的必然结合,他们认同规章制度,并不认为是一种负担或束缚;教师觉得工作称心如意,学校鼓励教师发挥创造力自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战胜挫折;教师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自豪,教师之间虽然不是高度亲密,但彼此配合默契,共同维护学校的利益,促进学校组织不断进步。

自主气氛指以高度冷淡与低度体贴关心为特征、近乎完全自由的组织气氛。在这样的学校组织中,“精神状态’与“亲密”比较高,而且“敷衍了事”或“障碍”少。教师根据自己的愿望工作,以满足自己的社会性需要。另一方面,校长相对冷淡,在监督方面较为宽松,对教师的体贴关;动程度较低。

控制气氛指以高度注重工作、高度障碍和低度亲密为特征的组织气氛。这样的学校组织往往为了追求努力工作而以牺牲社会生活为代价。教师们的非教学性工作繁重,较少人际交往。校长本人努力工作,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但为人冷淡,不太关心下属。

随意气氛指以低度注重工作、低度障碍和高度亲密为特征的组织气氛。在这样的组织中,校长高度关心体贴员工,为人热情,但不关心工作,由此,教师们较多地关注个人生活,而远离工作,其结果往往是组织气氛非常友好,但工作成效甚微,可以说,良好的组织气氛是以牺牲工作为代价的。有人将这样的组织气氛称之为联谊会式组织气氛。

家长气氛指以低冷淡与高体贴为特征的组织气氛。在这样的组织中,校长是体贴的、热情的,但对于工作的强调过于唐突,从而导致工作效果极差;教师并没有过重的负担,但彼此之间往往不能很好相处,反而形成不同的竞争派系。这样的学校组织中的校长往往被看成是有较多仁慈的独裁者。

封闭气氛指以低精神状态、高敷衍了事、低推进力为特征的学校组织气氛。在这样的学校里,校长注重规章,讲究照章行事,且常常主观武断,采用军事化、命令式管理方式;待人冷漠,高度冷淡,不近人情,毫无体贴可言,一味督促教师拼命工作。教师敷衍塞责,不能团结协作做好工作,认为校长在工作方面缺乏个人主动性,而且对他们的工作设置重重障碍,在为教师排忧解难方面更缺乏独创精神,不关心他们的个人福利,也不能有效地领导,因而对工作心怀不满,情绪低落,在极端的情况下,一些人纷纷要求离职他去。这是一个既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又缺乏社会满意度的组织氛围,员工往往把学校发生的问题归因于自己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

将这六种组织气氛由开放至封闭联系起来,便形成一个组织气氛连续体。它表明:开放意味着人们相互作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意味着满足个人需要与完成学校工作的有效结合;而封闭则意味着虚假性与非可靠性,并意味着既不能满足个人需要,也不能满足职业角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校长与教师的个性特征,有意识地努力营造适合学校组织发展的组织气氛。

关于学生控制的研究

学生是学校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学生活动与学校组织气氛密切相关。诸如沃勒、威洛厄和琼斯等许多学者,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控制作为学校社会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分析学生控制入手,来研究学校组织气氛,说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校长等多方面的行为关系。

所谓学生控制,即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由于对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的认识的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学生控制取向,由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学校组织气氛。就学生控制的类型而言,监管型取向与人本化取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生控制取向。在监管型取向的学校里,教师认为学生自由散漫。缺乏责任感,因此,往往以惩戒的方式来控制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命令,冷酷、挖苦、戒备与不信任等无所不在,师生之间信息沟通是下行的、单向的,且保持径渭分明的界限。总之,监管型学校往往被视为专制型学校,学校重视维持秩序,学校中到处弥散着一种刻板的、拘束的、沉闷的组织气氛。在人本化取向的学校里,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并以自我约束替代教师的控制。因此,师生交往频繁,信息双向沟通,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整个学校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随着学生自主意识与社会民主意识的加强,人本化取向的学校越来越取代监管型学校。

校风研究

在我国,有关学校组织气氛的研究大都以校风研究之名出现。就校风而论,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经明确指出:“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所谓人物是:校长、教职员、学生、校役等;所谓各方面的生活是:学艺、健康、社交、服务等;所谓态度及趋向是:适合时代、环境及他种情形的要求等。由这种种要素融合成的‘空气’,就是所谓的校风。”学校校风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即校风是教风、学风和学校领导作风的函数。教风是教师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等的综合表现。学风是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综合表现。学校领导作风是学校领导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等的综合表现,这三种风气相互影响即形成校风。校长是学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优良的校风要靠他们去倡导,实际上,校长的工作作风对校风的形成与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校风,例如民主型的校长与独裁型校长所倡导并产生影响的校风便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策略的具体执行者,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直接的、频繁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行为活动等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言行和知识的积累和才能的增长。因而,教风之于学风,其影响是直接的、重要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校风建设中的主导因素。

第二节 校园文化管理实施

1.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慎重对待。要注意的是,学校情况不同,任务就有所不同:对于新建学校来说,需要建立一种可以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新文化;对于老学校来说,则既面临着保护、继承、改造学校传统文化的任务,又需要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进行文化创新。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采用不同的文化建设策略。

理念统整策略

学校文化是一种洋溢在学校校园之中的组织气氛,但学校文化需要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创就,而不会自发形成。由于学校文化涉及很多层面,每一个层面又包含诸多要素,因此,学校文化需要有一个文化核心加以统领,这个文化核心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已为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教育理念整合各种学校文化要素,使之形成合力。

传统创新策略

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成员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发展,通过不断累积而建立起来的。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以“传统”或“习惯”的形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取向。崭新的富有活力的学校文化总是根植于已有的文化土壤之中,是原有文化的新生和发展。所以,创建学校文化,必须要检讨学校已有的文化,注意甄别,正确取舍,继承优良传统。与此同时,学校文化的建设又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人在全面审视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学校文化生长点,使传统学校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主体参与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广大师生。学校文化主体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共同创造着学校文化,同时又置身于学校文化氛围之中,每时每刻都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并因这种文化影响而成为反映学校文化的载体。

校长的文化领导是校长通过发现和发展组织文化来建立行为规范的领导过程。这种领导类型尤其适合学校组织。校长需要通过观察、感受、倾听、解析等多种途径,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学校,包括它的历史、形象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创造、鼓励和完善有益于学校组织的文化,并通过各种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将自身的理想、价值、行为准则等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职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在广大教职工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只有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觉悟、伦理道德、团队意识、文化素养、专业知识、教育艺术水平等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创造和传播优秀的学校文化。

学生是学校教育与文化影响的对象,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下直接反映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文化影响。在学校文化的构成中,学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文化与社会文化,特别是时尚的社会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对学校文化的形成与改造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领导者和广大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文化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文化行为加以正确引导,使其能真正汲取到社会主流文化的精华。

2.以主旋律引领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形成什么样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取决于社会大环境,而且取决于大学校园内部主导价值观的引导。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体现文化的包容性与丰富性,更要突出主旋律和思想性。近年来,燕山大学大力推进“红色旋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突出主旋律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升华思想、坚定理想。这一实践使我们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体现导向意识、精品意识和卓越意识。当前,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潮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加强主流思想文化的引导能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导向意识、精品意识和卓越意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标”,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切实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一是体现导向意识。面对社会思潮的多样多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突出主旋律教育。二是体现精品意识。以优秀的作品吸引学生,同时展现优秀主题文化活动的风采,增强主题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体现卓越意识。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注重优秀文化理念、高尚人文精神、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突出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自觉地把学生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火热的校园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灵感,讲学生能懂的话,把话说进学生心里、装进学生脑里。面对热衷多样、崇尚潮流的青年学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新颖时尚的表现手法增加吸引力,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媒体互动手段,使不同思想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变得更加直接和便捷,已成为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大学校园文化既包含抽象的文化理念,也蕴含具体现实的目标追求,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使大学校园文化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起到引领的作用。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应瞄准学生的现实目标追求,以先烈和英模们的精神和事迹振奋精神、鼓舞信心,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爱自身的生命价值,真正体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实现内容的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功能。大学校园文化要实现引导、教育、推动功能,就必须在内容的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上下功夫。一是实现内容生动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的领域和话题,不仅要考虑教育者自身“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只有抓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文化载体。二是增强学生主动性。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近年来,燕山大学学生宣讲团深入部队、社区、企业,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中的英模人物和事迹,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三是推进师生互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心贴心、面对面甚至“硬碰硬”的无障碍沟通,将教师的个人情感、学识积累、思想感召凝聚在一起,在师生互动中引导思想、传播知识、陶冶情操。

3.校园文化管理的实践

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校园文化的管理中,首先是校园文化的建设,然后才是校园文化的管理。它是建设——管理——再建设——再管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有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要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这三个层面的建设是同步进行的。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的一种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拚搏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讲求实际、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团结协作、共存共荣的团队精神。

作为校长要深思熟虑地培养和发展最适合本校、本社区、具有继承性和先进性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并把这种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目标、管理行为中去。而我校要建立的校园文化就是培育全校师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校园文化的传递

(1)校长传递。由于校长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一所学校无不打上校长对学校影响的烙印。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甚至学生很快就从校长那里了解到,怎样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学校是合适的,以及校长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长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逐渐渗透到整个学校。所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2)师生之间的相互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了解哪些价值观在学校内是重要的,哪些行为是适当的,逐渐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原来的教师和学生又把已经形成的良好价值观和规范传递给新来的教师和学生。这个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师生内化学校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之后,依据它们行事,成为校园文化社会化的结果。

(3)通过仪式和典礼来传递。学校通过制定的仪式和典礼之类的正式活动,使师生认识到哪些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来说是重要的。

对于教师来讲,有两个重要的仪式和典礼:一个是庆祝教师节。每年都应举行隆重的庆祝教师节大会。在大会上,可对过去一学年来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职员工进行表彰,以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即满足教师对自我发展、创造性和有成果的工作的需要。另一个是庆祝元旦节。学校组织庆祝元旦联欢文娱活动,以满足教师“关系的需要”,即满足教师对好的人际关系想法和感情的共享以及双向交流的需要。

对于学生来讲,学校应有设置几个传统文化节日:如文学艺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活动的形式有诗朗诵、讲故事、写作文、书法、辩论赛、课本剧、相声、小品、舞蹈、快板、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等。还有就是健康体育节,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的发展。活动的内容有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棋类比赛、体育摄影欣赏、心理健康讲座、同学之间应如何交往的讨论等等。还应设置科技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智能的发展。活动的形式是机器人、小论文、小制作等等。

(4)通过故事和语言来传递。故事和语言也可以用来交流学校的文化。师生所作所为的故事,提供了学校价值和规范的重要线索。这些故事揭示哪些是学校认为有价值的行为类型和反对的行为类型。

校园文化的管理

文化的管理,就是对文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实现优良校园文化的过程。

(1)计划。是校长用以识别和选择适当目标与行动方案的过程。经过识别和选择,我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

(2)组织。是校长建立一个工作关系架构从而使教师得以共同工作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过程。经过组织实施,在物质层面上,以育人为中心,以科学和人文为两条主线,营造浓厚优良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如橱窗建立《科学园地》,介绍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设立情况、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如杨振宁、李政道、朱棣华等和诺贝尔奖中对世界影响巨大的发明等。

还可以建立人文长廊,突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如建一条《校园风采》,介绍师生书画作品、学生中的“文明礼貌之星”、“十佳教师”等。通过展示师生的书画作品,使师生有成功感;通过宣传身边的人和事,树立身边的典型,增强榜样可学的亲切感。还可以建一条《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介绍我国故宫、长城等29处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景观,对师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和人文教育。再建《美术长廊》,介绍国画、书法,介绍徐悲鸿、齐白石等中国的画家。还有《革命英雄》长廊,介绍为建立新中国做出卓越贡献的革命领袖、元帅、战斗英雄,为建设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劳动模范等。或《音乐长廊》,介绍聂耳、田汉、冼星海等民族音乐家,介绍黄河大合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族音乐,介绍二胡、古筝等民族乐器,介绍京剧、脸谱等民族戏剧等。

此外,在走廊和过道,悬挂激励性的名人名言,形成走廊文化。在教室,悬挂国旗,张贴体现班级特色的格言、两条激励性的语言条幅,布置学习园地和公布栏,形成教室文化。在实验室与图书室等功能室,布置与功能室有关的格言警句,形成功能室文化。在体育场,制作平面体育雕塑,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形成体育文化。在饭堂,制作大型喷画珍惜粮食、保护环境、注意卫生、饮食健康等,形成饭堂饮食文化。在办公室、会议室,布置教师师德公约,张贴管理队伍、教师队伍、服务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形成办公室文化。

(3)领导。校长向教师们描述一个清晰的情景,以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使教师理解他们在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校不仅是我们教师工作学习的场所,更是我们教师生命的载体,精神的家园。在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教师们才能更好地工作着、辛苦着、快乐着。

(4)控制。我校控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目前放在制度层面上。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使我们的教师增强振兴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紧迫感、把学校办成中山市一流名校的使命感,加强岗位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及团队意识,树立公道、正派、诚信、友善的良好品质。

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

校园文化本身是由全体师生所创造,反过来校园文化又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学校要在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并产生一种文化力,从而达到管理好学校的目的。

4.校园文化的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告诫我们,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宣传工作“三贴近”的渐见成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党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正在逐步改变在一段时间里曾经出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状况。党中央、邓小平同志的英明就在于预见到,改革开放后,在地球变小、中国人民要走出去、客人要请进来的时刻,中华文化和异质文化必然发生接触、冲撞,这是发展中华文化的大好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形成与提出,有着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文化问题更加自觉,预示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中华文化将在已经出现的文化建设高潮中获得新的活力,与整个民族同步崛起。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现在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方面的议论逐渐多了起来,实实在在地建设校园文化的大学也一个又一个出现,这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我国能不能培养出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又十分急迫,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乃至抹杀了人与兽之别的种种违背人类生存发展规律的意识也汹涌而至,干扰着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共济、追求崇高精神的先进民族文化建设,而首先受到影响和伤害的则是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中华新文化创造与普及中介的大学莘莘学子。言其急迫,还因为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引起所有人的惊醒、警觉。

要更深刻地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而急迫,就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作用是什么;高校校园文化有什么特点,它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

文化的含义和作用

文化是什么?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无须深究,而在学者们笔下,给出的定义却五花八门,据说世界上著名学者所下的定义已经有几百种。在这里,我们撇开学术的精细界定,只就人们普遍公认的文化内涵和外延进行讨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如果就窄一点的范围说,文化则可以专指精神方面的内容。我们姑且就后一种含义进行讨论。

文化是有层次的。其表层,是人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蕴涵了一定精神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中层,是借助物质以体现精神的风俗、礼仪、艺术、宗教、政治、法律、制度等;其底层,或曰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三个层次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更不是绝缘的,而是相互渗透、彼此混杂。大体说来,底层映射中层、表层,中层、表层蕴涵着底层。

文化的内部是可以分类的。就说中华文化吧,按地域分,有不同地区的文化(如古代的齐鲁文化、吴楚文化、岭南文化等,今天的西南、西北、华北、江浙文化等);按民族分,有汉、满、蒙、回、藏、维等56个民族的文化;按行业分,有学校文化、军事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如果着眼于加工的粗细和享用者的多寡,还可以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

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从其发源说,从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万物之灵”的那一刻起,文化就产生了,因而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需要协调;人所依赖的生存条件是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协调;人生短促,身后以及自己依存的社会未来应该如何,将要如何?自己在有生之年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这些必然成为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要思索的问题。经过一代代人的思考、实践,就形成了一个民族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理解和共识,这就是文化传统,是文化的底蕴。文化的作用也就由此而生。既然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共识,因而就成了民族认同的标记,成为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而无形的力量。例如中华民族讲究和合、宽容,克己、自省,诚信、坚韧等等,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体验总结而形成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因而能够使中华民族始终凝为一体。

文化与人类共生同在。凡有人群之处就有文化。民族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积累,同时也经历了大自然的磨难和不同人群间的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则在一定意义上也适用于文化。根据19世纪以来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文化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这样一个普遍性规律:单靠其自身的内动力,发展演变缓慢,久而久之甚至要萎缩、停滞乃至消亡;如果在与异质文化接触过程中能够吸收自己没有而又适宜于民族发展的成分,则其生命力将更为旺盛,最终将走向辉煌。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适宜前一时代而不适宜当今的一些文化内容和形式将逐步退出社会生活,成为文化历史遗迹。例如,中华文化中因农耕生活的局限,有重经验轻理论、重义务轻权利,难于舍旧图新、等级观念胜过平等观念等不适应工业社会的内容,需要在社会进步中逐步舍弃,而代之以新的习惯和观念。“吐故纳新”是文化的永恒趋势。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历史依据。全人类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多元的,但是“文化多元论”宣称的“各种文化没有高低和落后先进之分”的说法并不可取,因为它不符合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

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同大学在文化中的地位紧密相连。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大学的产品主要是两类:学术成果和人才。学术成果应该包括学术方法的演进和自由探索的气氛,这将由大学扩散至全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学所培养的人,一批批地走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所带去的除了所学得的科学技术,还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因此,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既是垂直型的(对教育系统),又是放射型的(对全社会)。在科技发展空前迅速、社会生活变化急剧的现在,大学的这项任务比过去更为突出、更为沉重了。

为什么说大学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的接触,除了短暂的战争和军事占领外,在人类历史中占最长时间的和平时期里,总是以有限的点和线的形式进行。例如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传到埃及,主要是通过商业往来;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是经过中印僧人的互动;中国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更是著名的文化接触之路,同样是线型的。无论是点的接触还是线性输出输入,都主要靠“旅行者”完成。在农耕时代,能够到处活动的主要是商旅和一部分文人,即使在工业化初期也是如此。到了工业化后期,由于交通和通讯的发达,文化的传播和接触的途径已经不限于人和人面对面,也不限于书刊和通信,于是不同文化的接触开始带有全方位的趋势。即使如此,商旅和“文旅”的“文化使者”的角色仍然没有改变。而商与文又不同,文人不仅在异质文化间传递信息,而且研究文化接触的规律,提出新的见解,也就是为文化接触提出指导性的见解。在现代,大学是文人群体所在,自然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中国从19世纪末以来的实践正是这个规律的生动说明。

大学应承担的责任

以中外历史的经验来衡量,我们的大学是不是已经承担起了它应有的重任?

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把话说得稍远一点。西方国家自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这段时间里,教育逐渐摆脱了教会的独霸,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这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工业化生产培养懂得技术的劳动者。现代学校一方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丢掉了教育的传统——既授人以知识(教会则主要是传授宗教知识),也教人以文化传统,特别是应有的道德规范。这一缺失在宗教国家后来往往由教会组织继续承担,农村社区被工业化冲垮后,城市社区取而代之,二者补充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我国自19世纪末兴办“洋学堂”直到现在,学校一直以传播知识和民族文化为己任。这期间,我们曾经经历过“文革”只抓精神灌输而抛弃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曲折,结果是人民受损,事业受损,国家受损。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迎来了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高校校园文化,当然应该与之相应。但是,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经济、获取急需的知识和技能时,往往容易忽略校园文化,即使意识到了,其建设速度也要比盖教学楼、修体育馆、铺光缆慢得多。在这一时期,外来的文化具有出奇的吸引力,特别是商业化了的快餐文化(里面不乏垃圾文化)、粗俗文化、兽性文化,因其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很容易迎合“文化饥渴”的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包裹在这些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底层物——如前所述,没有哪个文化不是这样的——也就无声而汹涌地涌入。在这样的浪潮里,高等学府也难以幸免,特别是当我们的大学没有达到文化自觉的时候,有可能还要为之推波助澜。近来渐渐浮出水面的种种令人痛心的现象,就是活生生的证明。总之,同时代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相比,现在我们的大学校园文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显然跟不上社会的需要和期望。要使大学能够真正承担起创造新文化的重任,从现在起就要有意地在高校校园建设适宜人才成长、民族发展,有利于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文化环境。

怎样建设校园文化

现在可以说到高校校园文化应该怎样建设的问题了。

文化建设,无论是国家的、民族的,还是学校的,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大学的领导者具有文化的自觉。何谓文化自觉?说简单了,就是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大学的文化职责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对本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现在不少学校在朝着“研究型、综合型、国际性”的国内或国际一流大学努力,其他学校的提法虽然有所不同,但也都是着眼于学校学科类别、学术或教学地位,难免给人以雷同之感。什么型、什么性,都是必要的,是对过去重教轻研、专业过狭、相对封闭的否定。大学需要个性。学校的个性既体现为学科设置,更体现于校园文化;固然,校园文化的底层是相同的,但是如何实现民族的和本校的文化核心,其途径、形式和侧重点却可以并且应该结合自己的和周边的条件而各显其能,各展其“特”。大学缺乏个性,正是领导者还不够自觉的表现。

大学校园文化应该是开放的。不但内容和形式是开放的——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兼收,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并蓄,而且校园文化的传播也应该是开放的,要让周边的人们也参加进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学校图书馆限于本校师生使用、各种讲座报告外人谢绝入内的状况对建设新时代的校园文化是不利的,其弊病不仅仅是学校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这一点。

大学校园文化,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民族文化修养,还是学术、思想创新的根本动力。业务课程所给予学生的仅仅是将来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而一个人,只有当先进文化的底蕴深厚,同时又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学术方法,才算较全面地具备了创新的条件。

文化是无所不在的,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它浸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着眼于校内全体人员,要形成人人议论、人人参与、人人引为自豪的气氛,而不能只是少数人关注、部分人满意,更不能只是领导集体取得共识。

校园文化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等等。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环境设施,属于物质文化;处理人际关系,人、事关系,学术流派关系,校内外关系,传统与创新关系的习惯与风气,属于行为文化;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不断思索、观念的随时而进,是大学观念文化的重要内容;校规校纪既是学校各种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又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因而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这种种形态的文化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处处体现着民族的正气、时代的特征,所形成的是各个方面的和谐共进,因而也会为全校所珍惜。

最近,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而校园文化建设又为贯彻这一精神提供了载体。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不断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们的大学将越建越好,中华文化朝着先进方向前进的步伐,也将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快。

5.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学校人际关系建设

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6.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不同类型的学校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对于新建学校来说,需要建立一种可以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新文化;对于老学校来说,则既面临着保护、继承、改造学校传统文化的任务,又需要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文化创新。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采用不同的文化建设策略。

理念统整策略

学校文化是一种洋溢在学校校园之中的组织气氛,但学校组织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学校组织文化涉及很多层面,每一个层面又包含诸多要素,因此,学校组织文化需要有一个文化核心加以统领,这个文化核心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已为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教育理念整合各种学校文化要素,使之形成合力。

传统创新策略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组织成员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发展、通过不断累积而建立起来的。学校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以“传统”或“习惯”的形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取向。崭新的富有活力的学校文化总是根植于已有的文化土壤之中,是原有文化的新生和发展。所以,创建学校文化,必须要检讨学校已有的文化,注意甄别,正确取舍,继承优良传统。与此同时,学校文化的建设又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人在全面审视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学校文化生长点,使传统学校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主体参与策略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学校的领导、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学校文化主体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共同创造着学校组织文化,同时又置身于学校组织文化氛围之中,每时每刻都受到学校组织文化的影响,并因这种文化影响而成为反映学校文化的载体。

校长的文化领导是校长通过发现和发展组织文化来建立行为规范的领导过程。这种领导类型尤其适合学校组织。校长需要通过观察、感受、倾听、解析等多种途径,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学校,包括它的历史、形象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创造。鼓励和完善有益于学校组织的文化,并通过各种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将自身的理想、价值、行为准则等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职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在广大教职工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只有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觉悟、伦理道德、团队意识、文化素养、专业知识、教育艺术水平等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创造和传播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

学生是学校教育与文化影响的对象,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下直接反映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文化影响。在学校组织文化的构成中,学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文化与社会文化,特别是时尚的社会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对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与改造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领导者与广大教师一方面需要尊重学生的文化兴趣,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地对学生的文化行为加以引导,使学生文化能够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7.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8.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校园环境建设首页是要考虑校园环境文化底蕴,其次要考虑校园地域文化和学校自身的文化,结合当代文化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校园是环境建设的宗旨。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9.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1)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着力打造以物质文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2)以主题活动为目标,培植学校教育的团队文化、学习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级文化、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建立学校文化显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为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为载体,实现校园环境园林化;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教育质量优质化。

基本内容

(1)精神文化。

围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办学育人理念,坚持“让每一位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的教育理念,强化“崇德、尚学、自强、创新”的校训教育,形成“新实活乐”的良好校风。要求教师树立“爱岗、精业、严谨、求实”的教风,形成“诚实团结勤奋向上”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把学校办成小而精致、富有特色的学校。

负责人: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时间:贯穿于每学期的具体活动时间;

实施措施:

以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

出色的日常表现。学生在礼仪、卫生、纪律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现成绩优异。

丰富的班级活动。开展建设班级品牌、富有创新性的班队活动。班级品牌,也就是班级特色,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集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反映其共同的愿望,呈现自己的风格。同时在树品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文底蕴,实现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

(2)制度文化。

负责人:书记;

实施措施:在学校现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予以修订和完善。要体现体制、规章、规范、模式及其操作,通过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使制度为师生所认可和践行。学校在拟定各项规章制度后,经过教师讨论修订后汇编成册予以执行。近期主要工作:结合《桐溪小学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和《桐溪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修订好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考评制度、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教师学习制度,丰富学校各种岗位职责。

(3)课程文化。

负责人:教导主任;

时间:长期;

实施措施: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音、体、美、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注重在学科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探索、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内涵不断丰富,发挥良好的作用,重视环境文化开发,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突出环境育人功能。

(4)师生文化。

教师文化:

负责人:工会主席;

实施措施:教师服装要整洁、大方、庄重、态度要和蔼可亲,经历充沛,举止适度;当学生向教师行礼问好时,教师要微笑致意,并同时说“你好”;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搭建教师全面成长的活动平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活动。

(5)学生文化。

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实施措施:根据《小学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成立小记者、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成立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等学生活动阵地;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正常化;形成学校具有特色的学生文化气息。

(6)师生德育阵地。

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时间:长期

实施措施:规范升国旗、升校旗程序,搭建师生形象展示平台,通过升国旗、升校旗展示师生形象,把我们优秀的教师展示给同学,把名学生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升国旗、升校旗作为师生德育阵地的作用,激发爱国情怀,陶冶师生情操,强化师生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

物质文化

(1)外部环境:

负责人:总务主任

实施措施:

一是处室标志清晰美观。多媒体室、电脑室、仪器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学校规模虽小,处室齐全,采用三棱柱铜标志,雅致、美观。

二是校园内教育牌、提示牌、提醒牌,醒目美观,处处体现着教育与文化内涵。校园大门金灿灿的铜字校牌,进入大门看到两块明显的教育牌,《小学生守则十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入小门台是校宣传栏,进入楼梯看到提醒牌教育牌。如:上下楼梯请勿拥挤,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为灿烂明天而学留一个无悔年华等。走廊文化让墙壁说话,教学楼一楼走廊张挂古诗词,二楼走廊张挂学生优秀字画作品,每年更换一次。三楼走廊张挂名人名言。在食堂张挂珍惜粮食节约用水,讲究卫生等标语,在教师宿舍楼集中张挂安全教育专题牌,在花坛边树立“红花喜人手下留情”温馨提醒牌。

三是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突出。校园干净、整洁,师生卫生习惯好,绿化有整体规划与设计,树绿、花红、厕所不臭,在这两个学期教育局对学校开学初工作检查中我校校园环境得到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2)班级阵地:

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实施措施:提倡班级自主管理,特色自主打造,教室环境的布置实现“美化”:两侧墙壁张贴字画、人物、守则规范等;每个教室其中的一面墙设置雏鹰争章台,师生书画展示台,经典壁,开设学生规范自我窗口。教室其中的一个角安排成自然、科技、书法等文化角;后面专栏由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自己排版、策划,做到图文并茂,经常更换;前面黑板上方张贴班训、国旗等,让整个教室充满文化气息,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能育人;黑板两侧张贴课程表、值日小组、一日常规等;扫除工具定点存放。

(3)功能室文化:

具体负责:教导主任;

实施措施:结合各功能室特点,布置好主题鲜明的大字、相关励志名言;规划好制度、名人图片;各负责人要各负其责,精心管理,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

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由校长担任;

副组长由书记担任;

成员由校委会成员、班主任、音体美教师担任。

(2)制定方案、分步推进。

结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各年级组、各班级拟定出文化建设方案报学校批准后,抓好落实。

(3)以多元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学校的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艺术的兴趣,而且对他们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十分有益。所以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和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

古诗词考级活动。共分8级:1级为背诵1-20首古诗;2级为背诵1-40首;3级为背诵1-60首;4级为背诵1-70首古诗和《三字经》选篇;5级为会背、会默写70首古诗(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经》选篇;6级为会背、会默写70首古诗(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经》选篇、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7级为背诵规定的15首宋词;8级为背诵规定的15篇古文。考核分基本考核和跨级考核。基本考核为每一年级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考核时间为每学年第一学期的第11周,补测为13周,合格率达50%以上。跨级考核定于第二学期的11周,13周基本考核达通过绿为100%。1~4级,7~8级为面试形式,5~6级为笔试形式考核达到80分为过关。学校为每位学生订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学生兴趣高涨。通过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古诗文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还使他们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古诗文鉴赏水平,陶冶高尚情操。

开展读书活动。由于校安工程原因,我校图书室、会议室、工会活动室三合一,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图书室于每周三中午如期开放,学生借书热情高,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开阔学习视野,充分发挥图书教育功能,同时也让书香工程真正的“香”起来。

开展好校园系列文化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少先队的入队仪式,开学典礼、期末表彰等均以庄重的气氛,深深影响学生,做到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我们还抓住凝聚着悠久历史的每一个纪念日开展文化活动。如三月份植树节活动,我校推出“五个一”活动,即出一期黑板报,种一棵树,写一句护绿标语,制一块护绿牌,做一项护绿活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们想出了许多极具创意的标语,制作出造型不一的标语牌,让校园春意盎然。四月份清明节扫墓活动,带领3~6年级学生祭扫了桐溪革命烈士墓,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举办了庆六一文娱汇演活动,同学们认真准备,精心排练,把自己的才艺充分的展示出来,把活动推向高潮。……

开展与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结对活动。集云学校是瑞安市一流学校,具有强大的科研水平和文化氛围,上学期集云学校领导、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就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做了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本学期我们派骨干教师到他们学校参加教研活动、课堂教学,切实提升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校校园生活充满着文化气氛,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不断提高。

(4)强化督导、凝练文化。

充分利用制度管理文化建设。班级评比、学生评比。定期更换内容。组织文化建设研讨会,不断丰富文化内涵。

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群体,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向高层次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使学校不辜负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10.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学校不懈的追求。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谐的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力求使教育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和谐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和谐,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和谐,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而和谐的文化现象。

目标与要求

一般学校均建有教学楼、多功能厅、食堂、等设施,配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等各类功能室,硬件设施齐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配置的升级和设施的维护是学校硬件建设中很大的一块。因此,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想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历史的厚重与新的发展观念的和谐;

(2)彰现个性发展和追求统一制度管理的和谐;

(3)以校园文化熏陶人和创建文化的和谐。具体内容和措施: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本着“追求高品位,主题鲜明化,上下齐心力,和谐大发展”的建设理念,搞好校园的绿化,楼道的布置,展板橱窗的设计,适当添加一些供师生休息、读书的设施,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1)荣誉墙:体现孩子七彩的童年,让他们在学校度过一段七彩斑斓的义务教育时光,同时它又是一本翻开的书,象征着学校是学习的殿堂,让孩子在学校愉快的读书,读让自己愉快的书。

(2)校门主题雕塑:钢质结构,高速驶离地球飞向宇宙的造型,位于校门正前方。

(3)在旧教学楼的楼顶用金属框架支撑起学校的校风:崇文尚德,格物致知。在新教学楼四楼走廊外的墙上支撑起学校的学风:好学、善思、博采、笃行。操场外围墙粉磨平整后雕刻写上办学理念:为孩子的终生着想,对学生的每一天负责。并用红漆嵌入字内。每间教师办公室把我们的教风:学高、身正、敏行、兼爱张贴于墙上。新教学楼后围墙内面墙上以及厕所处的三块黑板处全部用瓷片来定制成体育墙(上有各种体育运动的图案造型)厕所处水池中建立一个人造假山风景点。现有食堂处的评比栏重新设计规划,将公告栏移至校门口门卫室外墙处。

(4)绿化:我们追求以绿为主色调,花开四季的效果。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表明我们追求的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花草树木的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暗含着: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个体是有差异的,我们将充分尊重这种差异,让孩子尽可能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5)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室后黑板,将自行设计的班徽、班训张贴其中;各班还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统一的要求设计栏目主题,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班内还布置了“评比台”、“英语角”、“成长的足迹”、“卫生角”、“图书角”等,并将班内的墙壁、管道进行美化。彰现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6)文化墙:“让每一面墙说话”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我们本着“高品位、儿童化”的原则,对学校操场四周的墙壁进行文化着装。在内容上,我们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师生的作品结合,把代表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唐诗、宋词、名言等和代表现带文化发展的科技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相结合。形式上力求在学生必经的地方,进行全面铺展,点面结合。让每一面墙所说的话,和它的外在形式和谐统一。

道德规范

(1)文明举止:目标:弘扬传统美德,狠抓人文素质、培养文明内在取向;举止文明高雅,注意外在仪表,树立良好外在形象。

工作任务:

①加强礼仪教育。

②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

③讲求卫生,增强卫生意识。

④开展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教育。

⑤开展敬业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为:目标: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尊师爱生、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互相关心、关心集体、珍惜维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先公后私和先人后已的好风气。

(3)工作任务:

①开展以青年志愿者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②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③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

④开展爱国爱校、成才报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8、校内秩序:目标:继续保持和发扬校内良好的生活秩序、学习工作秩序,安全防范工作落实,无火灾事故、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盗窃、其他恶性事件和刑事案件发生,创建“平安校园”。

工作任务:

①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

②要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

③维护校园交通秩序,避免事故发生,使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④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⑤加强巡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⑥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防范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育人氛围。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我们将实施教师“青蓝结对”工程,让不同阶段的老师在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发展的突破口,学校为他们搭建平台,创设教育环境,让新教师快速入格,让青年教师迅速形成教育风格,让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大胆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发展,从而形成学校学高、身正、敏行、兼爱的教风,推动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和谐发展,稳步攀升。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学校应从清洁卫生工作、学生的文明礼仪为突破口,率先创造出“整洁的校园环境”、“优雅的学生礼仪”,并以此为起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优质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和谐的人。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为此,我们可以设置校长信箱、心理话信箱、工会活动、专家讲座等活动,让老师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让学生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恼。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让老师之间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感情,消除误会,让矛盾冲突化解在萌芽之初,为学校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是强有力的制度怎么得来?我们的制度如何体现对师生的约束和服务的协调?我们的制度如何予以落实?由此可见,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制度建设中还应采取“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原则,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此外通过建立教研组、年级组、办公室、学科组等团体形式来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也就是说,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合力。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的就是“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局面。

制度好比催化剂,可以规范人们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将制度建设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制度不仅仅是约束人们的一项措施,更是让师生在参与制定和执行制度中得到教育,得到激励。力求让师生在用制度来规范自己时,没有压抑的感觉,只是为了在更好的机制环境下学习和工作。

对学生规范的制度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而不能使学生在“禁止”,“拒绝”中发展成长,同时对学生的要求还须体现对学生自主性的调动发挥。

11.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大学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在办学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学校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也是全体高校学生共同的历史使命。

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以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扬“学高、身正、敬业、创新”的精神,坚持“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塑造高职高专精神,提高学校品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创新高校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增强科技含量,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重在建设,加强管理,和谐发展,彰显特色,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丰富学校精神内涵,增强凝聚力,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争创一流,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弘扬高职精神,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1)教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改革和创新意识强烈,彰显高职教育特色,体现本校的校风。

(2)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完善,铭记校训,构建“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公平正义、安定团结、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和谐校园。

(3)积淀“正气、灵气、大气”的校园文化底蕴,铸造具有本校特色、在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

(4)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

(1)要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质。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

(2)建设民主、科学、进取、和谐的制度文化,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要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学术民主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用人上的民主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工作制度。

(3)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严谨务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扩大覆盖面,注重实际效果,重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4)要按照“绿色、清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

(5)要开展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重视品牌形象的推广,重视公共关系工作,重视学校形象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提升学校品牌的价值。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用先进的政治思想武装师生;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师生。编印供教职工学习的《理论学习参考》,根据形势的发展介绍最新的政治理论、形势政策、教育观念和学校工作。

重视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修订校训,继续编写宣传本校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的图书,提倡各系组织力量搜集、研究和编写系史资料,不断丰富校史馆的资料,改进展出形式,使新生入学后的校史教育制度化。

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旋律。

对学校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及时组织采写报道,进行广泛宣传。

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的节日、纪念日的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确定为学校重大活动,由学校统筹组织,使有关部门形成合力,把这三个活动办成学校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活动。重视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纪念日活动,努力弘扬先师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重视对反映学校发展进程的校史资料的各种文书资料、声像资料的搜集与归档工作,为老教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录制有关音像资料。

加强与校友们的联系,积极宣传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的先进事迹。同时,经常组织校友返校为在校师生讲传统、讲创业成才经历。

(2)实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计划。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特别是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

建立和完善党委会、校务委员会议事制度;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工代会民主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开好双代会;重视团代会、学代会的作用;依法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和参与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各项制度建设,修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行政会议议事规则》《校党政领导碰头会规定》、《教代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校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各系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时代的要求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整顿,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努力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解决有关规章制度过时的问题,解决有些工作无章可循的问题。要对全校各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解决学校规章与国家法律及上级部门的有关法规不相融通的问题;解决部门规章之间不能融通的问题。

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

将全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汇编为《校典》,作为处理校内各项工作的依据。积极推进建立本校《章程》的工作。

加强法制教育,做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加强对依法治校和遵守学校《校典》工作的监督。

(3)实施师德建设计划。大力倡导“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良好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修订《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党政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制定《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评价办法》,把教职员工的道德自律和有关制度的外在约束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的时效性和长期性。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教职工德才兼修。校党委每学年评选表彰一次师德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及优秀辅导员,学生每两年举办一次“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树立典型,进行宣传学习,为教师的道德行为提供示范。同时,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职工,要予以及时处理,严肃教风,净化师德环境。

建立一套健全、可行、公开、严格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每年引进的人才和留校的教师进行师德和学校规章制度培训;建立谈话制度,分管教学、科研的主要领导和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每学期要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履行师德规范的谈话,帮助新上岗的教师一上岗就树立以德治教的意识;完善制约学术失范的规章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的科研成就。

要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意识,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和优秀年青人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教师的成长,关心教师的生活,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工作条件。

(4)实施学风建设计划。完善工作机制。以学生工作委员会为统揽,统一协调职能部门、各系、团学组织和学生自律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每年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按时发放家长通知书,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每学年举行一次总结表彰。

健全规章制度。修订《学生管理条例》、《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发挥规章制度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

加强日常管理。严格学生辅导员入住公寓和班主任每周深入学生公寓检查制度,加强学生早操、上课考勤,整肃考风考纪,加强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纠察和引导,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

开展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把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作为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每年举办一次以“创优美环境,树优良学风,做文明师专人”为主题的爱校周活动,开展一次以“我爱我家”为主题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5)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爱校周”活动、敬老周、教师节慰问服务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尊师、爱校、敬老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

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办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专家学者论坛”和“青年学子论坛”,坚持两个论坛每年举办学术报告各不少于20场,“毕业生优秀论文报告会”每年举办20场,增加学生学术科研资助金总金额,每年资助项目不少于30项,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文体艺术活动。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各系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活动思想,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精心打造读书节、五月放歌、大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校系20项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同学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做好新生开学的军训工作。深入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大学生服务辽西北,开展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活动。继续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同时,要稳定和扩大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个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并长期坚持。

学生社团活动。建立校系分层次管理体系,本着“突出学术科技型、加强志愿服务型、优化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思路,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保持40个左右有影响的学生社团规模,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学生社团“四个一”建设要求,每年推出不少于40项的学生的社团特色活动。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原则,鼓励在校大学生人人争做注册志愿者,保证每位注册者每年不少于48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指导各分会每年至少开展100项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6)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计划。《校报》要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凸现学府特色。广播要面向广大学生,积极报道各系的动态,多报道同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多介绍高雅文化和学术知识。要加强对有线电视的管理,严格管理制度,确保有线电视传输安全。加强我校有线电视频道的建设,加强节目录制和节目安排,严格节目审查制度。要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形势与政策专题片的播放。要大力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

加强对校内出版物的管理,机关各处室的简报和系刊要经学校办公室审核并报党委宣传部备案;学生刊物包括团刊、班刊、社团刊物等要经校团委审核并报党委宣传部备案;质量较好的连续出版物要积极申请由省新闻出版局核发的内部出版刊号。校系两级至少要办好10份标志性学生刊物,要鼓励学生刊物提高质量,每年评出“十大学生名刊”,给予奖励。

积极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管理,扩大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面积,增加活动场所,改善活动条件。

加强对论坛、讲座、研讨会的宣传与管理。开设“名家讲堂”,各单位邀请的名家来校作报告,凡列入“名家讲堂”计划的报告,党委宣传部、学校科研处等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全程录像,做好宣传服务工作。鼓励各系组织面向全校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

(7)实施校园环境建设计划。继续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

制定《校园环境管理规则》,加强对校园广告横幅、标语的管理和清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美化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开展学生公寓环境建设活动。

开展环境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爱校教育活动(爱校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在环境道德教育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为增强人们对校园环境的新认识,激发师生爱校意识,征集“校园美景”及与其有关的诗文。举办“美丽校园”摄影作品征集和展览活动。

(8)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

建立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规范各各系系旗的制作和使用。

设计校徽、校歌;做到每位师生都了解校史,熟知校训、会唱校歌。

规范学校办公用品的格式、标识,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与设计。

重视学校公共关系,建立记者接待和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制度。

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建立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

重视对师生进行品牌意识的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与领导

(1)学校党委行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指导者。要正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确保学校文化的先进性,确保学校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人、教育人的中心任务、沿着健康的路线前进。校党委、行政要统揽全局,科学决策,促进办学理念的发展,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推进学校制度的创新,建立与高职高专相适应的校园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要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解决问题,保障师生的权益,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使之与学校的总体建设相适应。

(2)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和各单位,各单位应有相适应的小组和负责人,负责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及年度工作目标和措施,组织落实。

(3)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从政策和制度上激励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党员、干部、教师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把党员干部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表现情况,纳入检查、考核、评议干部的重要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的发展中,真正达到“求真务实,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积极效果。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要纳入学校的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在有关政策上要为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筹资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