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激流勇进 变法骨干

沈括是一位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有先进思想的政治家。他是王安石变法运动中的一名骨干人物。

北宋初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经济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到了沈括为官时,建立了一百余年的北宋,已暴露出了

封建国家的各项固有矛盾。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地; 外患纷乱,北有辽国、西有西夏,后来又有金国,他们不断犯边,使得北宋政府增加大量赋税以备军费;北宋政府官员剧增,各项开支浩繁,更使得统治阶层加重对广大平民的压榨。许多农民辛苦一年收的粮食,几乎全被官府收走充做多如牛毛的赋税,他们只能以糠麸、菜根、植物的果实等渡日。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沈括之时,就发生过京东王伦,京西张海、郭邈三,河北王则等领导的农民起义。

社会矛盾如此尖锐,使得北宋统治者不得不考虑改弦更张。代表中下层地主利益的王安石提出了推行新法的创议,希望通过变法使得社会矛盾得以缓和,国家实力得以增强。宋神宗接受了王安石变法的主张。熙宁二年(1069 年),变法运动正式开始。

沈括与王安石早就相识,两人的思想有许多一致的地方,所以二人是知己。沈括多年在基层为官,了解社会现象和农民疾苦,对社会积弊深有感触。他也认为只有通过一场大的政治改革,抑制兼并,减轻赋税,兴修水利,使得国富兵强而最终解决社会危机。所以当变法运动刚一酝酿,沈括就积极参加进去。然而这时沈括的母亲去世,他送灵柩回故乡钱塘安葬,处理完丧事后返回京城开封已是第二年。此时变法运动正方兴未艾,王安石被拜为宰相, 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一系列新法相继制定、推行。这些措施使得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暂时缓和了日益发展的社会矛盾,劳动者的负担相对减轻,整个国家实力也有了提高。

看到这种局面,沈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之中。沈括当时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之职,官位虽不很高却握有实权,许多变法规划都有他的参预。沈括利用自己的科学才能积极为推行变法、富国强兵而服务。首先是疏浚和整治汴水。

整治汴水是推行农田水利法的重要保证之一。北宋京师的给养输送,主要依靠汴水水运,如果汴水淤塞,则京师的物资供应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而此时,汴水淤塞的问题已很严重,因为汴水引自黄河,自然就携带大量的泥沙,由于年久失修,河床逐渐增高,有的地方河床已经比堤外地面高出三、四米形成“地上河”。这样,河堤一旦溃决,非但物资无法运输,堤旁的千家万户都有生命之忧。如此情况下,能否疏浚汴水,化险为夷,是直接关系到新法推行成败的大问题。

沈括受命治汴后,认真地进行了疏浚河道和测量工作。他认为,如果仍然引黄河水作为汴河的水源,即使这次疏通,天长日久后也会再次淤塞,所以治汴的关健在治本,即水源问题,最好能引水质较清的洛河水入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根治汴河,他对汴河的地势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测量。

测量的地段,从开封上善门起,至泗州(今江苏盱眙地区)止,这段是汴河的关键地段,长度是八百四十里又一百三十步,这是比较容易测量的。关键是两地地势高低的差别,而这用一般的测量工具是无法得到准确数字的。但这难不倒博学多知的沈括,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分层筑堰法。沈括先指导民工把开挖汴河时取土形成的堤外小沟开通,形成一条与汴河平行的小河道;然后往里灌水,使水积蓄在地势最低的泗州一段的河道。当水面平稳时,靠近上游的河段就逐渐形成浅涸;在这筑一道横截小沟的堤堰,再往上游方向灌水,如此直到开封河段。因为小沟中的水是静止与水平的,因此可以把堤堰的分层看成是一级级台阶。只要测量各级堤堰的水平面,

将其各层高度加以比较即可。最后,沈括测得京城附近的地势,要比泗州高出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沈括的这种测量地势的方法,开创了世界测量史上的先河。

汴河地势的测量完成,为引洛水入汴开创了便利条件。元丰二年(1079 年),工程完成取名为“清汴”。由于有了新的水源,就封闭了黄河入汴的水口,减少了泥沙的淤塞,使堤坎不会再有被决的危险,水患被根除;同时更加方便了开封与各地的物资交流。这一切都是与沈括的建议与测量分不开的。

熙宁六年(1073 年)六月,在王安石的举荐下,沈括受命前往两浙(今江苏、浙江等地)视察农田水利及差役等方面情况。他一到任,就同地方官员协商整修水利之事;同时,他亲自到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处理问题。在常州、润州,他召募饥民兴修水利;在苏州、秀州,他指导疏浚湖浜;在温州、台州、明州等地,他发动百姓围海筑堤来保护东部临海的田地。这么多的农田水利工程,对于两浙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沈括向朝廷提出建议,减免两浙人民每年额外上供的十二万匹绢帛,得到批准。早在沈括担任地方官时,他就发现农民生活贫苦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当秋收,粮食多而价格很低,而此时农民又需钱用, 就只得将粮卖给大户;到了青黄不接之际,农民无以为食只得高价向大户买点口粮。这样,大地主大商贾大发其利,广大农民却愈发困苦。鉴于这种情况,沈括建议各地官府设立机构,收粮时平价购入,粮乏时平价卖出,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这一建议被朝廷采纳。沈括注意体恤民情,由此可见一斑。

在处理政务的闲暇之余,他继续了自己的科学研究。1074 年春,沈括来到浙东的温州地区,听说雁荡山风景奇美,就决定去游览一番。他刚进入雁荡山区,井未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进入深处后,他大吃一惊:山峰都是那样陡峻险怪,挺拔高耸,景色奇秀。原来这些山峰全座落在谷地当中, 四面被山包围着,所以从山外向里看就发现不了什么。更奇怪的是,从山外高处看,各峰的顶与高与地面几乎相平,有的还低于周围山的山脚。

这种奇异的景象是如何形成的呢?沈括再一次进山仔细观察,探寻其中的奥秘。他踏遍谷内的山岭溪涧,发现山峰顶部都有岩石被水流侵蚀的痕迹, 由此他得出结论:由于山谷中的泥沙被大水冲走,只剩下坚硬巨大的岩石高峻挺立,这就形成了山谷内千峰竞秀的奇特景色。由此他还联想到陕北一带的黄土高原中,突立的黄土柱往往高达几十米,这和雁荡山奇峰形成的原因一样,是水流长期冲刷的结果,只是一个为石一个为土而已。

这年四月,沈括还朝。不久,辽国不断在边境挑衅,北方局势吃紧。为加强边境防御,朝廷任命沈括为河北西路察访使,任务是视察和整顿边防。进入太行山区后,他突然发现远处山崖上横着一层怪怪的石壁,就象一条长带,走近一看,原来是许许多多的螺蚌壳和卵形砾石。

“山上怎么会有海边才有的东西?真是奇怪!”又走了一段路,沈括发现前面岩层中又有这样的东西。他取了一些样品,仔细观察了一番,一点不错,真是只有海里才有的东西,那为什么到这里了?沈括思索着。

“沧海桑田”,沈括想到了这句习语。大海可以变为桑田、桑田也可以归于大海,这就是说海陆可以相互变迁。这里东离大海虽有千里之遥,但在上古时代可能就在海边,所以才会有这些东西。这一大片陆地都应是后来水

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并靠水流冲积而形成的。”

关于水流冲积可以形成陆地的观点,沈括是第一个提出来并做出解释的。西方提出这个观点的英国学者赫顿,是生活在六百年之后的人了。

沈括到处视察边防后,发现薄弱环节就立即采取措施。他在半年时间内, 经批准采取了三十多项防务措施,这些对于保障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挖掘陂塘。早在宋辽交战之初,两国接壤的河北平原上,为了阻挡辽军尤其是骑兵的前进,宋修筑大面积塘泊阻挡,这种措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许多陂塘因年久失修,失去了防御价值。为了对付辽国新的进犯,沈括利用原来修建的陂塘,加以重修和扩建。例如徐村淀的修复。此淀原是深州(今河北深县)北部的门户,防御作用很重要,因长期废弃已干涸,此时的深州城就直接暴露在辽国骑兵的铁蹄之下。经沈括设计,奏请朝廷批准后,花了两年时间引来河水注入淀内,形成了五十里水上防线。

沈括还积极在边境推行新法中的保甲制度。具体地说,就是每十户编成一保,有保长;十保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正副部保长。保户中的男子为保丁,政府允许他们使用兵器,练习武器。这种制度的推行, 可以作到寓兵于民,加强政府的军事力量。

此外,他还在边防线上的重要位置修筑城防,在交通枢纽处架设浮桥,在许多前沿阵地安置营寨等等。总之,沈括这次北方之行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了北部边防。这是王安石变法重要目的——富国强兵的一个主要内容。沈括作为一名精通科学的政治家,十分注意在变法中为加强国家军事实

力而研究军事学。由于他博学多才,又处事干练,所以倍受器重,北方之行尚未结束,朝廷又委派了他新的职务——兼制军器监。这是王安石变法中为增强军事实力,进行军事改革、加强兵器生产所设的新机构。沈括在任此职一年之中,结合自己很早就研究过的军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更深一层的军事学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一是修订完善了《九军阵法》。古代作战讲究排兵布阵,即阵法。阵法能否与作战时的客观形势相结合,使其利于发挥战斗力,是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的作战阵法是由郭固等人制定的,他的方案是让九军共为一营阵

(行为阵,住为营),外面环绕一个驻队,这样就把十万军队集中在方圆十里的范围之内。各路帅府的将领和宋神宗对于此阵法均不满意,神宗就令沈括重新制定。沈括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种阵法不利于实战,列阵方法有很大缺陷,在实战中是难以找到方圆十里而无山丘、河流、树林等障碍可供按图布阵的地方,这样的阵法也不利于士兵发挥个人战斗力。因此,他提出新的《九军阵法》方案:九军各自为阵,占据有利地形;前后左右分列,根据地形自成营阵。这样,作战时各军分合自如,敌人攻击一点则全军合力围攻。沈括提出的新阵法,配合默契、运动自如,宋神宗下令颁行。后来,沈括把自己对于阵法的研究编著成《边州阵法》,被作为军事资料存于军事部门。

二是制造精制武器。首先他制造了新式兵车。兵车是我国古代一种很有威慑力的武器,它进攻时威力巨大,退时又能参预防守。沈括参考了古典文献,根据当时作战的实际需要,制造了新式兵车,挑选军士演习新的车战阵法,得到了宋神宗的赞许。沈括还对制造精良兵器的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他亲入兵器作坊,通过仔细观察研究了熟铁和钢的区别,同时他也掌握了冷锻和热锻两种不同的锻造方法。锻造成的钢都非常坚韧,用它制甲,在五十

步外用强弩射它,箭不能入;偶尔射中甲片上用来缝缀的钻眼,箭头的铁竟被钻眼边缘的钢反卷过来。掌握高超的制造技术,目的是提高武器的质量, 是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变法目的的重要方面。

在此之前,宋朝的武器大多由各地制造,往往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许多刀枪经过剥蚀,锈结成团、没有锋芒;有的盔甲甚至用纸麻缝就,稍一用力就会破烂。有人形容说:别看国家的武器成千上万,可真能派上用场却少之又少。然而在沈括等人的努力下,军器监成立仅一年多,各种军器生产增加少则一两倍,多则数十倍,而且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据史书记载:此时各种武器国家准备充足,质量有了保证。真要打仗,可以供应几十年。

三是沈括还研究了作战防御技术。他在进行上两项研究的同时,也研究了城防战术,编著成《修城法式条约》一书。此书记载了当时城防用的敌楼、马面及团敌等防御战术,并总结了防敌筑城的经验。

综观沈括参预王安石变法的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可以看出沈括不仅是一位积极推行实践新法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他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态度坚决而明确,为国为民办了不少实事。尽管他从河北回京后,王安石曾一度听信大臣吕惠卿的谗言,对沈括产生了怀疑。但沈括始终对王安石表示出尊敬与钦佩,从未说过半句怨言;就是在新法失败后,王安石被罢相还乡,沈括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王安石还称之为丞相、荆公,并歌颂他清正的人格和革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