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出身大地主。家中富裕,却好施与。汉末天下大乱,鲁肃不治家事,却学击剑骑射,结交豪杰。并卖掉田产,大散财货,赈济穷人,深得乡邻的欢心。招聚一些年轻人,给他们衣食,往来山中射猎,偷偷组织队伍,讲武习兵。当时,周瑜驻军居巢(今安徽巢县),有一次率数百人路过鲁肃家,要求他资助军粮。鲁肃家有两个大仓库,每个仓里屯米三千斛。他指着其中一个大仓库,全部送给周瑜。周瑜更深知他是个奇才,二人遂成为好友。周瑜后来向孙权推荐鲁肃说:“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鲁肃是孙权领导集团中仅次于周瑜的重要谋臣,体貌魁梧雄壮,少有大志,好为奇计。孙权和陆逊在一起评论鲁肃时说,周公瑾把鲁子敬推荐给我,与我交谈天下大事,纵论建立帝王之业的战略,真是一件快事。当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时,唯独鲁肃力排众议,提出联刘抗曹战略。鲁肃的计谋策略,比昔日的张仪苏秦更胜一筹。《三国志》详论鲁肃的谋略建树时,说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与鲁肃会见,二人谈得很投机。孙权宾客退去,鲁肃也告辞。而孙权却单独把鲁肃叫回来,与之秘密商议建立帝业的大事,他说:“如今汉朝政权衰微,四方混战,我继承父兄余业,很想像春秋战国时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建立霸业,君既惠顾,该怎样辅佐我呢?”鲁肃回答说:“从前汉高祖刘邦本想拥立义帝,但没有实现,原因是项羽反对。现在的曹操,就像从前的项羽。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效法齐桓公晋文公成为霸主呢?依我之见,汉王朝是不可能复兴了,而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被打败。为您谋划,自己也无什么可忧虑的,为什么?因曹操在北方无暇南顾。我们则可以先消灭黄祖,再进攻荆州的刘表,将长江上下据为己有,然后称帝王,图天下,建立汉高祖那样的帝业。”孙权很高兴鲁肃的战略构想,更加看重鲁肃。
鲁肃这一联刘抗曹的战略构想,是建立在对当时各种政治力量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曹操拥兵百万,实力雄厚,吴之实力确实不能与之争强。只有成鼎足之势,才能发展自己的力量,免遭曹操吞并。而后,在天下变动时,乘机图谋进取,问鼎中原,建帝王之业。因此,孙权对鲁肃的谋略很赞同,派他去荆州。
鲁肃到达夏口(今湖北汉口)时,果然曹操已领兵昼夜兼程进攻荆州,刘表次子刘琮已投降曹操。而刘备正惶惶然向南逃跑准备过江。鲁肃直接到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去会见刘备,说明孙权意图(实际是鲁肃的谋略),陈述江东仍有强大实力,劝说刘备与东吴合作,共同对抗曹操。刘备很高兴这一战略构想,随同鲁肃到了夏口,开始联吴抗曹谋略的实施。
曹操占领襄阳后,日夜兼程,又占领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并有东进之意。孙权大惊,连忙和部属商议对策。诸将都说应该欢迎曹操,实际上是要投降曹操,唯独鲁肃一言不发,孙权知道鲁肃的意思,拉着他的手说:“卿欲何言?”鲁肃说:“刚才众人那些意见,都只能误您的大事,无法和这些人讨论大业。我鲁肃可以归降曹操,而你却不能。为什么这样说呢?我鲁肃迎曹,他会让我返回故里,给我一个官职,按名分,起码也不低于从事(参谋官),乘牛车,跟随有吏卒(随从),交结士大夫,步步高升,将来可以当上州长,郡长。而您迎曹,他怎么安排你呢?希望你早下决心,不要采纳他们的建议。”孙权叹息说:“诸将之建议,让我非常失望。您的明智的分析,正和我的想法相同,这是上天让你来帮助我呀。”由于鲁肃的谋略,才最终有孙刘联军的赤壁大胜,确立了三国鼎立之势。
赤壁之战,实际上是曹、刘、孙争夺战略要地荆州的战争。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撤出江陵。公元210年,刘备为了立足以图发展,亲自到京口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并借荆州南郡。在是否借荆州的问题上,鲁肃的谋略更比他人高明。周瑜极力反对,他说:“刘备是个枭雄,而且有关羽、张飞等熊虎之将辅佐,必然不会长久甘为他人所用。应当将他软禁起来,为他大筑宫室,用美女玩好消磨他的意志,把他同关羽、张飞分隔开来。然后挟制他,攻占他的地方,大事可成。如果现在再把土地借给他,使他们聚在一起,就好比蛟龙得云雨,终究不会困于水池之中。”吕范等人也劝孙权扣留刘备。只有鲁肃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说:“曹操力量强大,是一个劲敌。目前我们刚占领荆州,恩信未洽,民心不一。把荆州借给刘备,使他安抚民心,又给曹操多树一个敌,使他在荆州为我们抵挡曹操,这是上策。”孙权采纳了鲁肃建议。曹操听说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执笔书写文件,惊得半晌无言,手中的笔也掉在地上。可见,借荆州给刘备,既可分散曹操兵力,又可继续联合刘备抗拒曹操,在战略上,对曹是极大的不利。
任何谋略,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一定的利益服务。鲁肃在辅佐孙权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战略是造成鼎足之势,稳住阵脚,观天下之变,待机发展。赤壁战后,鲁肃之所以力主借荆州给刘备,出发点仍然是为了造成大三角格局的总战略,借刘备之力,分曹操之势,使孙权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战略构想成为孙权终于在公元229年登上皇帝宝座的指导性长久性谋略。
鲁肃于建安公元217年去世,享年46岁。《吴书》说:鲁肃为人严谨,生活节俭;治军有方,令行禁止,虽在军中,手不释卷;又善谈论,思路开阔,有过人之明。东吴将领中,除周瑜之外,没人超过他。他一直坚持三分天下的战略谋划,并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