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大沙漠
在非洲北部,从大西洋岸向东直抵红海之滨,横亘着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曾在此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遏制了纳粹德国的攻势。台湾已故著名女作家三毛也曾以此为背景,演绎出风情浪漫的《撒哈拉的故事》。“撒哈拉”并非一个陌生的地名,在阿拉伯语中, 它是“大荒漠”的意思。沙漠东西绵延 5600 公里,南北宽约 1600 公里,横跨埃及、苏丹、利比亚、乍得、阿尔及利亚、尼日尔、突尼斯、摩洛哥、马里、毛里塔尼亚和西撒哈拉等国家和地区,总面积 860 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非洲大陆的 30%。习惯上,人们把撒哈拉笼统地称为沙漠,但实际上应称荒漠更为确切,因为撒哈拉除了沙丘广布、流沙遍地的典型沙漠外,还有大面积岩石裸露或仅有薄薄一层岩屑的石漠(石质荒漠)和遍地粗砾和碎石的砾漠(戈壁)。
沙漠地区干燥少云,日照强烈,终年热浪滚滚,暑气逼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 25℃以上,最高月(7 月)平均气温常在 35~37℃,且高温持续时间很长。1922 年 9 月 13 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南 45 公里的阿济济耶测得气温高达 58℃,成为世界上的“热极”。沙漠白昼赤日炎炎,如同火烧, 鸡蛋放在沙地上,用不了多少时间便能烤熟,但一到夜晚却寒风似刀,睡觉非盖被子不可,昼夜温差一般达 15~30℃,绝对日较差可高达 38.2℃。在这样剧烈的温度变化下,岩石常因热胀冷缩而崩裂分解,风化剥蚀严重。沙漠中还有频繁的风沙和尘暴,经常是飞沙走石,遮天蔽日。大量的沙尘被带到撒哈拉以南地区,甚至被带到大西洋中去。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等地区,常常出现降“沙雨”的天气。
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些动植物仍然顽强地在撒哈拉沙漠中生存、繁衍。如根系发达的三芒草,叶子成刺、茎呈肉质的仙人掌,降雨后 10 分钟内发芽、10 小时后便可扎根的假木贼等旱生、速生植物随处可见。鸵鸟、羚羊、跳鼠、蜥蜴等耐渴、善跑或穴居的动物也完全适应了撒哈拉严酷的自然环境。
在茫茫沙海中行走,前方突然会出现村庄、树木、水井、泉水,一旦走近又会烟消云散,无影无踪,这就是沙漠中常见的“海市蜃楼”现象。它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产生折射,把远处的真实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而造成的“太虚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