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杜索夫人蜡像馆(英国)

在雾都伦敦,有一个世界闻名的游览场所——杜索夫人蜡像馆。

杜索夫人 1761 年生于法国,6 岁时就开始跟当时的蜡塑大师菲利普·柯蒂斯医生学习制作蜡像,17 岁时她制作的栩栩如生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蜡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她接受了为大革命中被处死的人翻制塑像的任务,成功地塑出了路易十六与王后以及大革命时的领袖罗伯斯庇尔被砍下的头颅,还有马拉等革命人物被杀死的尸体。这些历史的记录就存放在蜡像馆中的“恐怖室”里。

杜索夫人在 1802 年离开法国来到英国,带着她塑制的蜡像巡迴展出,并取得了为当时英国国王及社会名流塑像的特权。1835 年,74 岁的杜索夫人不堪忍受奔波之苦,于是在伦敦市中心的贝克大街筹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蜡像馆。她的后人继承了她的蜡像制作技艺,而且越做越精,内容越来越丰富, 蜡像馆也不断扩大,现在它已成为伦敦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每年吸引着200 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参观。

在这座蜡像馆里,人们可以亲眼目睹过去只有在书上或电影里见到过的历史人物。如世界文豪中英俊潇酒的莎士比亚,留着八字胡须、相貌平凡的狄更斯,健壮魁梧的雨果,聪明睿智、身体瘦削的伏尔泰和《白雪公主》的作者安徒生等。

至于英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使英国成为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先后结婚六次的英王亨利八世与他的六位王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一家;还有法国皇帝拿破仑;美国总统林肯;英国首相丘吉尔等曾经影响世界历史的人物,虽然已离开人世许多年,现在却借助蜡像而仍然活着,以各自不同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

还有那些著名的影星、歌星、球星、绘画大师如今也栩栩如生地站在那里。如好莱坞的影星享弗莱·鲍嘉,身着白色礼服,左手拿烟,右手插在衣袋里,以他那著名的沉思表情凝视着前方;风靡了一代又一代影迷的玛丽莲·梦露,披着闪闪发光的金发,蔚蓝色的大眼晴仍然妩媚明亮;给无数人带来欢声笑语的电影大师卓别林,拿着手杖,笑吟吟地看着观众。

蜡像馆里还有一些再现某个历史事件及历史瞬间的场景。比如伦敦的第一个咖啡馆,一侧有一个一米多高的柜台,另一边是大理石的壁炉,炉前有两张小桌,几个衣冠楚楚的人正围坐在小桌旁交谈着什么,整个气氛神秘而宁静。还有一个场景是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将军正率领舰队与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浴血苦战的历史场面。纳尔逊手臂被炸断,浑身鲜血淋淋,但仍坚守岗位,镇静地指挥士兵奋勇作战。

在蜡像馆的二楼,还展出当代各国领袖的蜡像。比如英国女王和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查尔斯王子和新婚打扮的戴安娜王妃;英国首相“铁娘子”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约旦国王侯赛因;我们的毛泽东主席与美国尼克松总统并肩交谈的蜡像及邓小平与里根会晤时的场景等等。这个展厅是随着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幻而变化的,如果某一国的政治首脑换了,那么他的蜡像就会被搬走而换上继任者的蜡像。

杜索夫人蜡像馆的蜡像逼真程度被誉为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其他蜡像馆不能比拟的。由于蜡像制作技艺的精湛,不少观众到蜡像馆后都觉得扑朔迷离,难辨真假。比如在蜡像馆的入口处,站立着一位笑容可掬的侍者,许多

参观者把他当作真人而向他点头问好,待看到他仍是那副笑吟吟的模样无其他反应时,才恍然大悟到这是一座蜡像。蜡像馆的工作人员还采用真真假假的手段,增强展出效果:特意让一些真人穿上过去时代的服装,站立在蜡像之中,观众如果想去抚摸他时,有可能那个“蜡像”会突然讲话,使观众大吃一惊。至于蜡像馆中的一位“睡美人”,更是令人叫绝:她美貌迷人,白嫩的皮肤下似有血液在流动,她闭着双眼,酣睡帐中,让观众疑心是真人装扮,而当观众摸到睡美人的皮肤时才发现没有体温,原来又是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