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宇宙之谜的金钥匙

— 唯物辩证法浅谈主编 谭鑫田

一、“金钥匙”是怎样发现的

——谈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

——列宁唯物辩证法是解开宇宙之谜的“金钥匙”。发现这把“金钥匙”,可不

是件容易的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了解这个过程,不能不追溯辩证法的历史。

辩证法并不是有了哲学家以后才有的。谁如果这样认为,那可是天大的误会。事实上,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就已经在辩证地思考了, 正像人们远在散文这一名词出现以前,就已经在用散文讲话了一样。就是说, 事物的辩证法是先于人们的认识而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辩证法,并在理论上把它揭示出来,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这就是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

朴素辩证法,也叫做自发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初形态,产生于古代奴隶社会。它在先后进入奴隶社会的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和希腊等国就产生了,并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的许多思想家都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思想,而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则是朴素辩证法的著名代表人 物。列宁认为,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 530—前 470 年),生长在小亚细亚爱非斯的商业城邦,是当时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进步思想家。他从直观出发,把世界比做一团“活火”,说它按一定规律燃烧着,按一定规律熄灭着。他提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著名观点,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就像奔腾不息的河水那样,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因此,他断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说,河水是不停地流动变化的,这一次踏入这条河流是这样的流水,下一次踏入这一条河流时,遇到的已经是新的流水了。

那么,万物为什么会流动变化呢?赫拉克利特认为,这是由于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存在着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他指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两个对立面,如生和死,梦和醒,老和少,冷和热,干和

湿,好和坏,白天和黑夜,疾病和健康,等等。对立双方是相互统一的,又是相互斗争的。正是对立面的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他特别强调对立面斗争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他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

从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不难看出,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认为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永恒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二是看到了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并把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看作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些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是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为辩证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后的许多辩证法思想家都从这里吸取到许多有益的东西。唯心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谈到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时说:“这里我们发现了新大陆,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论点个被我采纳到我的逻辑学中。”

但是,朴素辩证法毕竟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它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它对世界只有笼统的描述,没有具体的分析;只有总的画面, 没有构成这个画面的各个细节;只有正确的结论,没有科学的根据。就是说, 它还没有完备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世界,后来不得不被形而上学所代替。正如毛泽东所说,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唯心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和第二个基本形态。它产生于19 世纪初的德国,以黑格尔为主要代表。

乔治·威廉·弗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 年),出身于德意志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城的一个高级官员家庭。他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也是德国唯心辩证法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就是内在的联系和矛盾发展的思想。黑格尔曾讲过一朵花的例子, 说花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如香味、形状、颜色等。但是,在一朵花里,这些性质彼此间是内在地必然地联系着的。同时,黑格尔认为内在的矛盾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源泉,生命现象本身就包含着生和死的矛盾。在黑格尔看来,发展不仅仅是量变,而且也是质变。他说,一个农民在一定限度内加重他的驴子负担,不影响驴子的行走。如果农民一斤一两地不断加重驴子的负担时,加重超过一定限度,驴子就会负担不起而卧倒。这说明在一定限度内,量变不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可是,量变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使一种质转变成另一种质。黑格尔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说明,也是很精彩的。他认为,一切肯定都是否定,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肯定和否定、正面和反面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两者总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例如, 光明离开黑暗就不成其为光明,在绝对光明和在绝对黑暗中一样,都“毫无视见”。黑格尔还用矛盾观点具体考察了一系列辩证法范畴,如有与无、吸引和排斥、一和多、有限和无限、形式和内容、本质和现象等等。他不仅说

明这些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探讨了这些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化, 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范畴网络。

黑格尔对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所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辩证法的真正规律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有了。可以说,黑格尔是全面地论述辩证法的第一个人。他的辩证法思想, 是后来马克思创立的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理论来源。就这一方面来说,没有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就没有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神秘的、头足倒置的、不彻底的辩证法。说它是神秘的、头足倒置的,是因为黑格尔讲的发展变化不是指客观事物,而是指“绝对观念”,即所谓“客观思想”,这就完全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成为头着地、脚朝天的颠倒哲学;说它是不彻底的,是因为黑格尔认为发展有顶峰,矛盾最终会调和。总之,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是不科学的,它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被新的、科学形态的辩证法思想所取代,这就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高级形态。它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是由马克思和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创立的。

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但它在原来神秘的形式上是毫无用处的,这好比一颗珍珠掉在粪堆中一样。只有经过批判和改造,把它从粪堆中剥离出来,辩证法思想这颗珍珠才能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辉。这一剥离工作,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

马克思和思格斯在他们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的早期,就着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和改造。他们不像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1804—1872 年,德国古典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那样,对黑格尔哲学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同时,还概括了以著名的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为代表的 19 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找到了揭开宇宙之谜的“金钥匙”。

唯物辩证法的产生,使辩证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不仅与形而上学世界观相对立,而且也同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有本质的区别。它不像古代的朴素辩证法那样,只出于人们对世界的直观猜测,而是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也不像黑格尔的辩证法那样,是神秘的、唯心的、不彻底的辩证法,而是同唯物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彻底的辩证法。因此,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史上唯一科学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空前大革命,但它并没有结束辩证法本身的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僵死不变的;是不断为真理开辟广阔的道路,而不是自视为“终极真理”。如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革命实践经验,在全面考察辩证法各个方面之后,明确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的著名论断,并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阐明了两种发展观, 从而把唯物辩证法推进到新的阶段。继列宁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在《矛盾论》中,他系统地、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其他论著中,他不仅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和辩证法其他规律、范畴的内在联系。

唯物辩证法产生以来 100 多年的历史证明,从实践经验和科学成果中吸取丰富的材料,从社会实践的结果中不断证实、纠正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是唯物辩证法之所以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源泉。当前,世界范围内被称为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到来,以系统论、控制论、遗传工程、电子计算机等为标志的当代科学的新成果大量涌现。这一切,无疑会使唯物辩证法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丰富和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搞好改革和开放,已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社会生活的主题。这样一场新的伟大实践,也必将把唯物辩证法推向前进。

少年朋友们,辩证法的过去是发人深省的,辩证法的现在和未来前景是美好和诱人的。让我们认真学习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向时,正确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经验,向前推进唯物辩证法,使其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永葆其美妙之青春。

二、风马牛也相及

——谈事物的普遍联系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吏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 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有个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说的是这样一个典故:春秋时代,齐桓

公率领军队侵略蔡国,把蔡国打败了。接着又进攻楚国,楚王派人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楚王的意思是:齐在黄河以北,楚在长江以南,两国距离甚远,纵然放任马牛雌雄相诱,它们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这个成语借以譬喻齐楚两国相距遥远,没有丝毫牵连和利益关系,用不着你攻打我,我攻打你。后来,人们沿用“风马牛不相及” 这一成语来说明毫不相干的东西是扯不到一块去的。事实上,从哲学上看, 不相干中有相干,不相及中有相及,就是说,“风马牛也相及”。要真正理解其中道理,就必须懂得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哲学上,所谓联系,也叫关系,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是事物的普遍本性之一。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就是说,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又是普遍存在的,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任何事物现象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

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在宏观世界中,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乃至整个天体均处在普遍联系中,地球和围绕着它旋转的月球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月球的运动与地球和太阳对它的影响有关。地球上一系列的过程,例如海洋的潮汐,又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直接的联系。地球和月球一起绕太阳运行。绕着太阳运行的还有其他行星(如水星、金星、木星、土星等等),它们和太阳一起形成复杂的联系,并组成完整的太阳系。各行星不仅分别受太阳的吸引,而且还互相影响。行星和太阳之间以及行星相互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决定了行星运动的严格确定的秩序。太阳也不单是许多杂乱地散布在无边无际太空中的孤立、单独的恒星之一,而是银河系中统一的恒星系的一部分。

就生物界来说,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和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达尔文曾用浅显、生动的例子阐明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他在论述生物进化论时,曾提到他的一项著名而有趣的发现——“食物链”。他观察到,在养猫愈多的地方,羊也可以养得愈多。原来羊吃的有一种三叶草,这种草是靠丸花蜂授粉的,而田鼠为吃这种蜂蜜又往往会破坏蜂窝,所以,田

鼠多了,蜂就少,从而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就少。相反,养猫愈多,田鼠就愈少,丸花蜂因而也就愈多。三叶草就越繁茂;三叶草愈多,牧草充足,喂的羊也自然就愈多了。这样,猫、田鼠、丸花蜂、三叶草和羊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食物链。

就人类社会而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 也无不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生产和生活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工、农、商、学、兵以及各行各业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与个人有一定的联系。个人也总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与社会也总是处于联系之中。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离开社会而独自生存。《鲁滨逊飘流记》中的鲁滨逊独自在孤岛中生活多年,实际上也没有离开社会。他从文明社会中带去了枪、火药、斧子以及其他劳动工具;在人类社会中学会了生产和劳动的本领。后来,还有一个“星期五”(土人)做他的助手。所以,鲁滨逊并不是一个社会外的人物。

总而言之,事物总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密网。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对这一画面的理论再现。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把辩证法看作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然而事物的联系并不都是一样的。按事物联系的不同情况可区分为多种多样的联系。比如说,按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米虾,米虾吃泥巴”,吃者与被吃者存在的就是直接联系;老虎不吃草,但老虎吃羚羊,羚羊吃草, 所以老虎与草之间存在间接联系。又比如说,按联系的稳固程度,可分为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必然联系是那种极其稳固、非如此不可的联系;偶然联系是一种不稳固的、偶尔发生的联系。一个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牢固、扎实,考试获得好成绩,这种联系,属于必然联系;但因临考时身体不适而造成成绩不佳,则属于偶然联系。再比如说,按联系的方向,可分为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纵向的联系,也就是古往今来的联系,即历史的联系。我们常说,今天的中国是昨天的中国的一个发展,说的就是一种历史的联系。任何一件事物,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以上一代为基础而发生, 又将是下一代发生的前提。割断历史,即割断纵向联系,就无法理解任何事物。横向的联系,也就是左邻右舍的联系,即整体的联系,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谓“唇亡齿寒”,都是横向联系的形象概括。任何一种事物, 都是作为某个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它的运动变化影响整体其他部分的运动变化;整体其他部分的运动变化也影响它的运动变化。撇开整体,即撇开横向联系,同样无法认识事物。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无论何种联系,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

所谓条件,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总之,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性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例如,没有一定的必要的温度、水分、阳光与食物等条件,猫、鼠、三叶草、丸花蜂和羊,就联系不起来。离开了水,“大鱼吃小鱼”这条“食物链”就根本不存在。反过来讲,许多表面上互不相干的事物,在特殊条件下,也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就拿马牛来说吧,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牛如果遇到马,互相会妒忌斗气,拼命地赛跑起来。可见,在特定条件下,许多不相及的事物会相及起来。这里,关键是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性。离开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条件, 随心所欲地把毫不相干的两件事生拉硬扯到一起,就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 了。恩格斯曾经指出,如果主观地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那它决不会因此就长出乳腺来。

唯物辩证法关于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一个普遍的真理,适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掌握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既然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中,而它本身各构成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的,那么,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就应该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事物,切忌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定要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主从关系,尽可能掌握它的以及它同其它事物联系的一切方面,并且真正抓住事物的内在的、主要的、本质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及其对人类的意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谈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恩格斯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吴国的大将吕蒙,十几岁就从军打仗,由于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0 多岁就升为中郎将。但他文化水平很低,常常闹出“张冠李戴”式的笑话。每逢给孙权上书,只能口述,让别人代笔。这样,有时难免词不达意,弄得孙权哭笑不得。所以,吴主孙权劝吕蒙抓紧时间读书,并用自己和别人的体会予以开导,批评他不应强调军务繁忙而不求进步。吕蒙接受了孙权的教诲,开始发愤读书,而且进步很快, 后来,终于通古博今、满腹经纶,达到了相当高的文化水平。

后来,吴国军事统帅周瑜病死,鲁肃为吴国都督。鲁肃最初瞧不起吕蒙, 认为他只是一员文盲武将。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驻防的地方,看望吕蒙, 故意为难他,提出了许多战略上的问题。他原以为吕蒙一定是一问三不知。但出乎意料的是,吕蒙有问必答,且对答如流,特别是如何对付蜀国大将关羽,吕蒙讲了五条应敌之策,讲得很有见地,令鲁肃叹为折服。鲁肃发现吕蒙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大为惊喜,拍着吕蒙的肩膀说:“我原来认为你只有武略,是个粗莽武夫,今天同你谈话,才知道你是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你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听了也幽默地回答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看。”后来,人们便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表示别人已大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语词不多,却反映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观点: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 都处在产生和消灭的过程中,静止不变、僵死不动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就一个人来说,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由稚气天真的童年到风华正茂的少年,再由血气方刚的青年到年富力强的中年, 最后进到老态龙钟的晚年,直至生命的结束。人的变化,不仅有从婴儿到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这种肉眼看得见的变化,而且还有人们的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在体内时刻都在发生的变化。人体科学表明,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旧细胞在死亡,新细胞在产生。在成年人的 60 万亿个细胞中, 每秒钟约有一千万个老的红血球在解体,有一千万个新的红血球在产生。除了生理因素的变化,人还有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由于积极努力,从普通人一跃成为著名的劳动模范或英雄人物;有的人则由于

放松思想改造,从昔日的英雄变为今日的囚犯;还有的人从失足、堕落走向新生,重新做人⋯⋯正因为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才应细细品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成语。

人是变化发展的,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发展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以来的 100 多万年中,曾经经过了若干万年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的生活,而从原始社会解体转入阶级社会以后,又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在,已有一些国家发展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向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具体到我国的情况来说,我国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经过奴隶社会,后又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之中。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又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现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将来还要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

人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显而易见的,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也是毫无疑问的。就我们所在的地球而言,它大约诞生在约 50 亿年前。到目前为止, 它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个代了。刚形成的地球,表面没有大气,没有水流,没有花草,没有鸟兽,更没有人类。直到大约 34 亿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最初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后来又逐步发展成为原始的植物和动物,开始是低级的,以后逐步发展,越来越高级,终于在大约二三百万年以前,开始出现了人类。就目前地球上的高山大川来说,也都不是稳定不变的。据科学推测,那巍然耸立的泰山,近 100 万年来,升高了几百米。可称为众山之王的珠穆朗玛峰,才

有一二千万年的发展史。近年来经卫星测定,它每年都要向北移动 6 厘米,

其顶峰近 50 万年内上升了 1600 米。

总而言之,茫茫宇宙,小到沙粒大到太阳,以至无限的天体星云,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原生物到人,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乃至人们的思想领域, 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既然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那么,我们就必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一切事物。也就是说,要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不仅要看到事物的现状,而且要看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而要这样做,就必须克服那种否认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把事物看作静止不变的思想和做法。

说到这里,使我们想起《吕氏春秋》中记载的两个故事。一个是《荆人

循表》,说的是:楚国和宋国作战,楚国打算偷渡少年哲学向导丛书:解开宇宙之谜的金钥匙—唯物辩证法浅谈 - 图1河,袭击宋国。于是派人去测量少年哲学向导丛书:解开宇宙之谜的金钥匙—唯物辩证法浅谈 - 图2水,把可以渡河的浅水地方记下来,准备晚上从那里涉水过去。但到了晚上,少年哲学向导丛书:解开宇宙之谜的金钥匙—唯物辩证法浅谈 - 图3河突然涨水,但楚军不注意情况的变化,仍按原计划涉水过河。结果淹死 1000 多人,士兵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打了败仗。另一个是

《刻舟求剑》,说的是:在古代的楚国,有一个人坐在前进的船上,不小心把一柄剑掉到河里,他便在剑落水处的船舷上,刻了一道标记。等船停下来, 他便在刻标记的地方下水摸剑,结果当然是白费力气了。可是,他却生气地说:“明明在丢下的地方刻着记号,怎么就没有了呢?”这个人把前进着的船看成是静止不动的,因而闹出了笑话。类似这两个故事的事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所见。例如,有的人取得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 他不知道,这样下去,会由进步变为落后;有人遇到挫折和失败就灰心丧气, 悲观起来,他不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吸取教训,挫折会变顺利,失败会变成功。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给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取得成功,就不能不坚持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观点。

四、不是冤家不聚头

——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马克思说到矛盾,自然会使我们联想到我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讲的“自相矛盾”

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举起盾,向人叫卖说:“我的盾呀,最坚硬不过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也戳不穿它!”说完,又举起他的矛,夸口说:“我的矛呀,最锋利不过了,无论怎样坚硬的盾,一碰上, 就能戳进去!”站在旁边的人听了,暗暗地发笑,便问他:“那么,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怎样呢?”一听这话,卖矛和盾的人只好哑口无言了。显然,这里所说的“自相矛盾”,是指说话前后不一,互相冲突的意思,用句俗话来说,叫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它同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并不是一回事。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一个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哲学概念。具体地说,一个事物的内部分解为不同性质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联系,共属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对立面。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互相斗争的,又是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不难看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属性,要真正地理解矛盾,就必须懂得什么是同一性,什么是斗争性,以及两者的关系。

所谓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联系的属性,说的主要是两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就是说,一切矛盾双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假如没有同它对立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例如: 没有作用,反作用是无从产生;没有反作用,作用便失去对象。没有吸引, 就没有排斥;没有排斥,也无须有吸引。没有生,就无所谓死;没有死,也无所谓生。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没有无产阶级,也就没有资产阶级。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下,也就没有上。没有困难,就无所谓顺利; 没有顺利,也就无所谓困难。没有光明,无所谓黑暗;没有黑暗,也无所谓光明。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没有落后,也无所谓先进。没有正确,无所谓错误;没有错误,也显不出正确,如此等等。古人说“相反相成”,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说的都是矛盾的两方面互相联结的意思。总之,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着和互相依赖着,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里,谁

也离不开谁,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一种情形。没有这种同一性,就不能成为矛盾,也就没有事物。

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包含着向自己相反方面转化的趋势和可能。例如:在数学中,正数可以转化为负数,负数也可以转化为正数。在物理学中,作用可以转化为反作用,反作用也可以转化为作用。在化学中,化合可以转化为分解,分解也可以转化为化合。在生物学中,生可以转化为死,死也可以转化为生。在社会现象中,资产阶级专政可以转化为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也可以倒退为资产阶级专政。战争可以转化为和平,和平也可以转化为战争。在实际工作中,成功可以转化为失败,失败也可以转化为成功。困难可以转化为顺利,顺利也可以转化为困难。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 好事也可以转化为坏事,如此等等。2000 多年前的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通常所说“整旧翻新”、“推陈出新”、“积少成多”、“变废为宝”、“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都是讲福与祸、新与旧、少与多、废与宝、失败与成功等矛盾着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之下,都是可以转化的。总之,一切矛盾的对立面,如大与小、有与无、上与下、高与低、动与静、美与丑、真与假、穷与富、好与坏、苦与乐等等,无一例外,都包含着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面转化的可能性。

所谓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这里所说的“斗争”, 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哲学范畴。不仅政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如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人民群众同反革命分子、敌特分子、各种犯罪分子等等之间的斗争,是斗争,而且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鸣,工作中不同意见的争论, 也是斗争。不仅社会领域中的各种斗争是斗争,而且自然领域中的吸引与排斥、阴电与阳电、化合与分解、同化与异化等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是斗争。总而言之,一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倾向,都是斗争。

有矛盾就有斗争。自然、社会和思维中一切矛盾的事物中都存在着斗争。在微观粒子中,电子与正电子虽有相同之处,但互相排斥非常厉害,两者一经相遇,便产生湮灭作用,同归于尽,变为 r 射线。在太阳系中,有无数个奇形怪状的小天体。它们大多数规规矩矩地围绕太阳旋转,但是也有些“调皮分子”经常穿越邻近的“兄弟姐妹”的运行轨道,以至互相碰撞,造成极大的灾难。小行星和地球相撞,就是它们之间斗争的一种表现。在生物界, 生物之间的斗争也相当激烈。有的甚至达到不能彼此相容并存的程度。如狼吃羊,羊吃草,大鱼吃小鱼,丁香与玫瑰不能很好地长在云杉附近等等。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斗争更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同一阶级内部的争斗,人民内部的争论,不同意见的争鸣,等等, 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五彩缤纷的斗争画面。

总之,矛盾的斗争性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矛盾斗争的具体形式则

是相对的、多种多样的。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方式也不同。例如,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不同,斗争的方式也不一样。前者的解决, 采取专政的斗争方式;后者的解决,采取民主的斗争方式,即讨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时间、地点、条件不同,矛盾斗争的形式也可能不同。例如,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同解决买与卖的矛盾,斗争方式当然不同。即使同是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在小学、中学和大学采取的斗争方式也会各有不同。同在大学,文科学校和理工科学校也不一样,等等。总之,矛盾斗争的具体形式要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决不能不加分析,千篇一律。

作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所谓互相联系,是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矛盾的统一,是对立的、有差别的统一。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斗争,怎能谈得上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呢?比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相互斗争, 就没有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试问,无产阶级不同资产阶级作斗争,能够生存下去吗?反过来,资产阶级不靠剥削、压迫无产阶级,又怎能存在下去? 因此,任何统一都不是脱离对立的统一。离开了矛盾的斗争性,也就没有矛盾的同一性。

同样,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毛泽东曾说,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试想,没有“寓所”,两个东西毫不相干,不发生任何联系,怎么能斗得起来呢?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无产阶级之所以同资产阶级作斗争,而不是同奴隶主阶级作斗争,就是因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彼此发生联系,而无产阶级同其他的阶级则没有这种联系。所以,离开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就无从谈起。

总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的同一。世界上既不存在只有同一,没有对立的事物,也不存在只有对立,没有同一的事物。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离开对立的同一,只能是僵死的、凝固的同一,而不是活生生的、可变动的辩证法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 离开同一的对立,只能是互不相干的非此即波,而不是互相依存和贯通的辩证法的对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这种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同一,在它们的同一中把握对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驾驭事物的矛盾运动。

五、为什么要引狼入岛呢

——谈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毛泽东美国北部有个小岛,岛上有驯鹿,也有狼,狼是鹿的天敌,狼的存在,

鹿就有被狼群吃掉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牧民们为了保障鹿的成长,就开展打狼运动,把狼斩尽杀绝。在他们看来,消灭了狼,驯鹿就会增多。灭狼之后,小岛成了驯鹿的天堂。一度,驯鹿头数增加。它们再也用不着竖起耳朵吃草,用不着狂奔逃生了。它们懒洋洋地吃草、晒太阳。但是,好景不长。二年冬天,天降大雪,由于驯鹿太多,牧草有限,加上驯鹿种群退化,体质下降,一大批驯鹿冻饿而死,鹿的数量大减。从这里,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 狼固然捕杀驯鹿,但是,它的作用并非都是消极的。它是选种机,捕杀弱鹿、病鹿,起着择优汰劣的作用;它是控制机,限制着驯鹿的数量,防止“鹿口爆炸”;它是强壮机,驱赶着驯鹿奔跑跳跃,保持生机。失去了狼,弱鹿、病鹿无法淘汰,造成种群退化;鹿群过多,使牧草难以生长,也使驯鹿安逸懒散,体质下降。一遇严寒,食物缺乏,便纷纷倒毙。没办法,牧民只得重新引狼入岛。不久,狼和驯鹿保持着相对平衡,驯鹿又正常地发展起来。

引狼入岛的事例说明,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而共同推动的。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也就孕育着扬弃旧事物的条件。具体地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比如:在自然界,恶劣的环境本是限制着生物的生长的,但又有促进生物生长的作用,越是在恶劣环境下生长起来的生物,就越是茁壮。在经济生活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间是互相依存的,一个部门的发展,会为某一部门的发展创造条件。农业发展了,会推动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农业的进步。在认识的发展中,实践越广阔越深入,理论才能越正确越深刻;而理论越是正确、彻底,实践也就会越有成效。在思想领域里,一种新的错误理论的出现,促使人们去探索足以制胜这种错误理论的新的真理。一种错误思潮的泛滥和猖 獗,推动着与它针锋相对的正确思潮的传播和发展。

二是矛盾双方互相利用、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比如无产阶级可以利用资产阶级在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科学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 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管理经验和方法。在科学发展中,各种错误学说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可以为正确学说的发展所利用。在哲学发展中,各派唯心主义之间的差别和矛盾,可以为唯物主义的发展所利用。列宁就曾指出,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

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

三是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比如:生物的进化,不是向任何别的方向进化,而只是向它自身变异因素所指示的方向进化。这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生物自身遗传和变异的同一性所规定的。可见,离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具体的同一性,就无从确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已如上述,那么,矛盾斗争性的作用又如何呢?对于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它在事物的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所起的作用去分析。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斗争就是互相排斥、互相限制,就是矛盾一方限制对方的发展并打破对方对自己的限制。在这种斗争中,必然造成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达到一定程度就形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这就为矛盾的转化即事物的质变准备了条件。例如:解放前,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大敌人共居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 三大敌人处于统治地位,中国人民处于被统治地位,敌人的力量大于人民的力量。但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坚持同三大敌人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武装的斗争,使人民的力量日益壮大,敌人的力量逐步削弱,为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准备了条件。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也更加重要,可以说, 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质变就是事物的发展超出原有度的范围,就是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这当然是依靠矛盾的斗争而实现的。只有把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斗争贯彻到底,才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分离, 才有旧矛盾统一体的分解,才有事物的质变。仍以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例。当人民的力量发展到占绝对的优势,三大敌人再也不能继续统治下去的时候, 是中国人民用武装斗争,于 1949 年推翻了三大敌人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没有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长期斗争,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今天的新生活。这说明,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决不是孤立进行的。离开了同一性,就不可能有斗争性的作用,因为同一性能使矛盾的斗争性存在和进行下去,规定着矛盾斗争的形式,规定着矛盾斗争的程度、规模和结局。离开了斗争性,也就不可能有同一性的作用,因为斗争性也同样是矛盾统一性存在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它不仅使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合作得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使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成为可能。因此,单单同一,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单单斗争,也同样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世界上

一切事物的发展无不遵循这一规津。在无机界,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表现为吸引与排斥的又同一又斗争。例如,行星围绕太阳运动就是这样。行星与太阳间存在万有引力,因而两者相互依存,组成一个统一体。然而,单有吸引是不行的。单有吸引,行星就会被吸到太阳上烧毁,它必须同时又排斥,使两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吸引与排斥同时存在,才使行星沿着自然形成的切线力方向,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在生物界,生物的生死盛衰,是由生物体内的基本矛盾即同化与异化的又同一又斗争而引起的。以人体的新陈代谢来说,人体通过各种形式,从外界吸取养料。外界的“死物”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在同化作用中合成新细胞,变为人体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在异化作用中死亡了的旧细胞和产生的废物,则通过排泄系统排到体外。正是由于同化和异化的相互作用,人体才由小到大,由生到死。再以“恐龙世家”的强盛与衰亡为例。在距今 2.7 亿年时,地球是恐龙的世界。那时,陆

地上有恐龙,海洋里有鱼龙、蛇颈龙,天空中有飞龙、翼手龙。恐龙长达 26

米,高达 16 米,体重达 50 多吨。蛇颈龙身长 15 米,最大的飞龙两翼展开时

有 6 米以上。它们都曾是横行于海、陆、空中的霸王。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气候变得干燥寒冷,使恐龙的食物发生了恐慌,不能从外界吸收养料与能量,即不能发生同化作用。同化作用一旦消失,异化作用也就不复存在。这样,恐龙体内的新陈代谢就无法进行,而新陈代谢一停止, 这称霸一时的地球之王的绝灭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总之,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结果,只有把事物内部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结合起来考察事物,才能揭示其变化和发展的秘 密。任何把二者割裂开来,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违背辩证法的,因而是不可能科学地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问题的。

六、爱迪生成才的秘密

——谈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毛泽东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1847 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叫米兰的小镇

上,父亲是个穷苦的农民。他受正式教育仅三个月,老师把他看做是一个头脑迟钝的弱智儿童。由于生活所迫,12 岁起就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在火车上当报童。但就是这样一个生活艰难、仅上过几个月学的人,却成为现代科学史上发明创造最多的人之一。他在 1931 年去世之前,仅在美国获得专利

权的发明就有 1091 件,电灯、电车、扩音器、留声机、幻灯、电磁、电池、电报等等,都是他发明的。根据他对历史的影响,美国科学家麦克·哈特博士在其《人类百位名人排座次》一书中把爱迪生排第 38 位,并称他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成才的秘密何在呢?一方面在于他有一股惊人的学习、钻研和工作的毅力。他虽然只上过三个月的学,但却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有时为了一个试验,他常常在实验室连续工作 24 小时,以

至 36 小时,有时甚至接连五昼夜不合眼,另一方面,他拥有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并且有一大批得力助手。他的实验室就是后来的许多大工业公司建立的大型实验室的原始形态。

爱迪生成才的事迹给人以启迪,极富教育意义。它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其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什么是内因呢?内因就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的基 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什么是外因呢?外因是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就是事物之间的、外部的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它本身包含着相互矛盾的各种因素,即内

因,另一方面又同周围的各种事物发生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即存在着外因。事物所具有的这种内因和外因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事物的内因和外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统一的方面看,内因和外因都是客观事物本身所不可缺少的。换言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决不可能只是由内因引起而没有外国的作用,或只有外因的作用而没有内因的作用。内因和外因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由于内部存在着同化和异化的矛盾运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又和大自然密切联系,从大自然中吸取了阳光雨露等。一个人成才也是通过内、外因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刻苦努力、顽强拼搏,不断克服种种困

难,战胜重重难关;另一方面,又得益于社会环境以及周围其他的帮助等条件。爱迪生成才的事实,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内因和外因不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由于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较小范围内是内因的东西,在另一较大范围内则可能转化为外因;反之亦然。例如:在一所学校里,就学生的学习来说,学生的主观努力与否是内因,教师的教得好与不好是外因。但是,就整个学校的教学过程来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已构成一个内部矛盾,教师教得好与不好,也就变成内因了。可见,事物内外因的区别只有相对的意义,在不同范围内,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从对立的方面说,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不同之处,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 2 版第 1 卷,第 303 页)

所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说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其具体表现在于:内因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主要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运动形式相区别的根据,化学运动不同于物理运动,社会运动不同于自然运动,不是由外因决定的,而是由各自的内部矛盾的特点决定的;内因规定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鸡蛋在适当温度下变成小鸡,这个由蛋变鸡的方向是由鸡蛋本身内在原因决定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的变化发展,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其内部矛盾所引起的。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所引起的。如生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其内部的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的矛盾所推动的,其他自然现象,如电闪雷鸣、风霜雨雪、火山地震、日月运行等等,都可以从自然界内部找到其发生的根据。社会的发展,主要地是由社会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所引起的。这些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往往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无阶级社会中表现为先进和落后、正确与错误、新与旧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新旧社会的依次更替,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人们思想的变化发展,也主要是不同思想的矛盾所引起的。如果正确思想克服了错误思想,人们的思想觉悟就提高了一步。总之,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承认内因在事物变化和发展中第一位的作用,并不否认外因的作用。那么,外因的作用表现在哪里呢?外因的作用,就在于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具体地说,外因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延缓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例如: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研究用改变外部条件的方法延长植物种子或果实的生命。美国花生研究所利用种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特点,把花生或谷物放在一个不透气的塑料口袋里,袋里注满二氧化碳,然后加以热封。经过这种包装技术的处理,使花生能够保持新鲜至少达八个月之久。又如,国外有的科

学工作者,研究出一种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的水溶液,能使水果的呼吸受到限制,把这种溶液喷在桔子、苹果等水果的表面,就可使水果进入“休眠” 状态,延缓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保持它的新鲜,增加贮藏时间,降低腐坏率。

其次,外因还能加速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用人工的方法增加母鸡每天的光照时间,或者让它听轻音乐,就可以提高母鸡的产蛋率。据有的材料介绍,南朝鲜有个农民给母鸡播放了三个月的轻音乐,产蛋率提高了 80%,蛋也比以前下得大。人们还发现, 让奶牛安安静静地在饲养房里倾听优美的轻音乐,就可以产出更多的奶水。

最后,外因还可以使事物发生某些特性的变化。例如,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技术措施,有计划地改变生物基因的遗传信息, 使生物的性状发生适合人们需要的变化。用不同波长、不同强度的激光照射水稻种子,就能使它内部生理状态发生突变,种子具有发芽早,成熟早,产量高和病虫害少的优点。

值得注意的是,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有时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溺水致使心脏停止跳动的人,如果没有医生及时而得力的抢救,他就不能死而复生;一种优良品种没有适宜的土壤、气候、水利、肥料等条件, 也是不能获得高产的。

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论外因的作用有多大,它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因而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例如,适当的温度对于鸡蛋变成小鸡是不可缺少的,但无论什么样的温度也不能使石头变成小鸡,因为石头内部缺乏变成小鸡的根据。在人工影响生物遗传基因时,放射线、移植等外因无疑是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也只能通过物种分子的组合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但主要的是由于中国社会内部的矛盾、中国革命运动的广泛兴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等内因决定的。爱迪生成为世界著名的发明大家,固然离不开实验室条件以及助手们的支持和帮助,但是,若没有他自己的主观努力和顽强拼搏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在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但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就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道理。

七、世外桃源何处寻谈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毛泽东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述了一位渔人游历“世外桃源”

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晋朝太元年间(376—396),武陵(今天的湖南常德) 有个捕鱼为生的人。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溪而上,不知划了多远,突然发现一片桃花林,沿溪的两岸向前延伸,约有几百步远,树下芳草鲜美,落花缤纷,景色十分动人。渔人很惊奇,继续向前划去,一直划到桃花林的尽头。桃林一完,便是一座山拔地而起。山腰间有一不算很大的山洞,里面似乎有点亮光。渔人离船上岸,进了山洞,直往里走。洞中极窄,刚能过一个人。走不多远,豁然开朗,一番新天地把他吸引住了:只见里面土地平坦广阔, 房屋整齐分明,有良田美池,还有绿桑翠竹。道路纵横交错,村落井然有序。各村相距不远,鸡鸣狗吠相互都能听见。人来人往,耕耘播种。人们的服饰和耕作方法等,与洞外的完全一样。男女老少,生活安适,怡然自乐,热情好客。他们见到渔人,大为吃惊。问渔人从何而来,渔人从实回答。于是, 邀渔人到家中,杀鸡摆酒,热情款待。过了几天,渔人才向他们依依告别。临走时,他们叮嘱渔人:“这里的情况你千万别对外人说呀!”渔人出来后, 找到小船,沿着旧路往回走,并且处处做了标记。但到武陵后,渔人不禁把这新奇的经历对人说了。大家非常羡慕“桃花源”,便请渔人带路去寻找, 结果却一无所得。

这“世外桃源”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一种生活安乐的社会,寄托了诗人的良好愿望。后人用来比喻没有矛盾的“安乐”之地。然而,愿望再好,也只能是空想。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世外桃源”是根本没有的。作为想象中的理想境界,在诗人那里,是无可厚非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 当他们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思想感到苦恼时,或在工作上受到一些挫折没有克服的勇气时,或对斗争的艰苦生活感到厌倦时,或在日常交往中,在纷繁杂陈的人际关系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时,总想脱离现实生活,去寻找没有矛盾和斗争,没有忧伤和烦恼,可以安闲自在,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这是异想天开式的愚蠢。这些人产生这样的想法,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懂得矛盾普遍性的道理,却是一个重要方面。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充满了矛盾,问题就是矛盾,事物就是矛盾, 世界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是事物的共同本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所具有的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性质,就叫做矛盾的普遍性。对此,毛泽东曾做过极为精辟的概括。他说: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第 2 版,第 1 卷,第 205 页)简单地说,矛盾普遍性指的是: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在。

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是从横向和空间上说,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中,处处都存在着矛盾。人类的全部实践和认识的发展,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自然界里,从宏观上看,考察天体起源和演化问题,处处可以发现矛盾。拿恒星来说,现在人们知道,在恒星内部主要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矛盾。吸引力就是万有引力,它使恒星不断自身收缩。排斥力就是由恒星内部的热能和光辐射所造成的向外的作用力。恒星的演化过程,就是向内的引力与向外的作用力互相对抗,平衡与不平衡相互转化的过程。在宇宙天体中,处处存在着这种吸引与排斥的矛盾。从微观上看,变化多端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用不同的方式排列,堆积结合成为分子。这些分子又能分化成原子,发生种种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存在化合和分解的矛盾。当人们深入到原子内部进行研究时,又发现原子里存在电子和原子核的矛

盾。在原子核里,也存在着矛盾,如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的矛盾,中子和反中子的矛盾,质子和反质子的矛盾,以及电子和正电子的矛盾等。中子、质子、电子及其反粒子等又叫作基本粒子。事实证明,基本粒子不基本,它们内部也存在着矛盾。总之,在微观世界里无限多的层次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在人类社会中,矛盾的普遍存在,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等。在阶级社会中,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如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有剥削阶级内部的矛盾,如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有被剥削阶级内部的矛盾,如奴隶之间的矛盾、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等。到了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虽然阶级没有了,阶级矛盾不存在了,也还会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等的矛盾。就我们国家来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存在着矛盾:有不同所有制如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矛盾,有生产与消费、节约与浪费的矛盾,有领导和群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有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城市和农村的矛盾,有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矛盾等等。在学校中,有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校领导、教与学、课内与课外、德育与智育、智育与体育、红与专的矛盾等等。在人们的思维领域里,矛盾也处处存在,这是必然的。因为思想及其活

动不过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矛盾的反映,自然和社会中的矛盾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思想中的矛盾及其运动。人类的认识,科学的发展,就是在矛盾中前进的。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和不知、知之不多和知之较多、认识片面和比较全面、正确和错误的矛盾;存在着感

性和理性、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和具体的矛盾等等。

矛盾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无时不在。所谓矛盾无时不在,是从纵向和时间上说,事物从产生、发展、壮大到衰竭、灭亡,始终都存在着矛盾,也就是说,矛盾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会永恒地存在下去。矛盾无时不在的道理, 也被事实所证明。就社会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从原始社会就存在,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存在。正因为这两对矛盾贯串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人们才称其为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也始终存在着矛盾,比如封建社会中,始终存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以及地主阶级内部、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再拿一个人来说,从出生之日起,就存在着生和死的矛盾, 身体内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旧的细胞不断死亡,新的细胞不断产生, 新陈代谢一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矛盾的发展过程。旧过程是旧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过程是新的矛盾的统一体。新旧过程的交替,就是新旧矛盾统一体的交替。旧的矛盾解决了,旧的过程就结束; 新的矛盾一产生,新的过程就开始了。总之,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开始没有矛盾,以后才有矛盾;或者开始有矛盾,以后没有矛盾;或者开始或最后有矛盾,中间没有矛盾;或者中间有矛盾,开始或最后没有矛盾。没有矛盾, 就没有事物的过程;矛盾贯穿于事物的全部过程中。

综上所述,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原理。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敢于正视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要回避矛盾、否认矛盾。那种企图寻找没有矛盾的“世外桃源”,逃避现实斗争的想法和做法,不仅不能消除、回避旧有矛盾,而且会陷入新的矛盾。因此,让我们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在矛盾中生存,在矛盾中拼搏,在矛盾中发展吧!在不断地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将会不断地获得成功,获得幸福!

八、“量体裁衣”和“对症下药”

——谈矛盾的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列宁“量体裁衣”,是清代书法家钱泳在其所著的《履园丛话》卷十二中讲

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差役拿了一匹布去叫裁缝师傅帮主人做衣 服。裁缝师傅向差役详细询问他主人的性情、年纪、体型、相貌,连何时得中科举都问到了,而唯独不问尺寸。差役迷惑不解,便反问裁缝师傅何必如此?裁缝师傅说,如果是少年科第的,其性情骄傲,必然是昂首挺胸,因此衣服就需前长而后短。而老年科第的,其意志消沉,必然驼背,因此衣服就需要前短后长。肥胖的人,其腰就肥大;瘦削的,其身就狭窄。性急的人, 衣服宜短;性缓的人,衣服宜长,至于尺寸,成衣法已有规定,何需多问? 这个裁缝师傅确实高明,他不像一般的裁缝只知道呆板地按成衣法或旧衣服

来定尺寸,而是善于把握各种对象的特点,从中来确定该长该短,该宽该窄, 真正做到了“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是医生治病救人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做到对症下药, 才能做到妙手回春,药到病除。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医术高超,妙手回春,就是因为他看病善于对症下药。据《三国志》中《华伦传》记载:有一次,他遇到两个病人,一个叫倪寻,一个叫李延。两人都说头痛和发烧,不适的感觉也相同。华佗经过仔细诊察二人的病情后,却给二人开了不同的药方。给倪寻开的是通导药,给李延开的却是发散剂。当时有人问他,他两个人患有同样的病,为什么却给不同的药吃呢?华佗回答说:“他俩的病症虽然相像, 但病因却不同。倪寻的病是由于伤食所致,身体外部没有病,所以用泻药; 李延的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从外部感冒引起的,所以用发汗药。”两人吃了药,第二天果然都好了。后来,人们称赞华佗这种治疗方法叫“对症下药”, 这也就是“对症下药”这句成语的来历。

“量体裁衣”和“对症下药”两个故事,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即无论做什么事,必须注意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那么,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呢?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中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说的是矛盾的差别性。任何矛盾都是具体的,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事物的特殊矛盾规定这一事物的特殊本质,因此矛盾特殊性是事物之所以互相区别的根据。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严格说来,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正如 19 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

的鼻子。”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每一事物中所含有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因此,要认识一个事物,除了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是没有别的办法的。

如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呢?

首先,要区分不同事物的矛盾特殊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而区别于他事物,就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特殊的矛 盾。每个事物的矛盾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别的事物。自然界的矛盾不同于社会的矛盾,无机界的矛盾不同于有机界的矛盾,一般生物的矛盾不同于人类社会的矛盾。即使在同一领域,不同的事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俗话说:

“花儿几样红,人与人不同。”世界上的花儿万千种,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没有两朵完全相同的花儿。它们不仅有不同的芳香,而且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紫的、橙的、黄的、白的⋯⋯真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世界上的人口数不清,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从文学作品中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谨慎小心,多谋善断;袁绍目光短浅, 优柔寡断;司马懿机智阴险;关云长刚愎自用。《水浒传》里的李逵粗犷豪爽;石秀胆大心细;吴用冷静沉着;时迁灵巧机智。《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精明强干,能识大体;猪八戒憨实忠厚,却爱贪小便宜;沙和尚踏踏实实, 任劳任怨。《红楼梦》里塑造的诸多人物,其精神生活、处世态度、思想性格也完全迥异。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不足为据。实际上, 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人的某些品质的集中反映。

其次,要区分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矛盾特殊性。任何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有一个过程。一般说来,这个过程包含着一系列阶段,各个阶段有着发展程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虽然都贯串着同化和异化的矛盾,但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情形又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这样,人的生命过程才有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等阶段的划分,而每一阶段都各有不同的特点。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种形态,而每一种社会形态的矛盾也是不同的。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则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这个各自不同的矛盾特殊性,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各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

第三,要区分不同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认识矛盾是为了解决矛盾, 而解决矛盾的形式,由于矛盾的性质和具体条件的不同,则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从外部表现的激烈程度来说,有对抗和非对抗两种形式,如解决敌我矛盾采取对抗的形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采取非对抗形式。如从矛盾发展的结果来说,有一方“吃掉”一方的形式,如无产阶级消灭资产阶级,优点克服缺点,科学战胜迷信等;也有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的形式,如奴隶和奴隶主斗争,结果是两个阶级同时消灭,两种相反的错误意见争论的结果被正确意

见所取代等;也有矛盾双方融合为一种新事物的形式,如城市和乡村的矛盾、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就是将以这种形式得到解决的。随着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各种条件的成熟,这些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差别会不断缩少,最后达到融合,形成完全新型的居民点和完全新型的劳动。

总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殊性,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地解决任何的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懂得矛盾特殊性的原理,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说不能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在处理事情时,习惯于“一刀切”,其结果,总是碰钉子、吃苦头。这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九、牵牛要牵牛鼻子

——谈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从前,有兄弟俩,哥哥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弟弟聪明伶俐,勤劳朴实。

他俩因家庭不和闹分家。家中的财产因哥哥狂吃滥赌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东西,也大都被哥哥独霸了去。有一头大水牛是弟弟从小喂养大的,哥哥还想一口独吞,弟弟当然不肯。哥哥欺负弟弟年轻力气小,出了个鬼主意, 说看谁拉得牛跟着走,牛就归谁。弟弟虽然知道哥哥的用心,但是他想,这个人气力虽大,可他笨得要命,平时连摸都没有摸过牛,并不见得就能拉得动牛,于是就答应了。接着,哥哥又提出要由他先拉,弟弟也同意了。不过, 弟弟也向他提出一个条件,要请一位父老来秉公评判,哥哥也只好答应了。开始拉牛了,哥哥把牛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端详着从哪里下手。他想,牛尾巴长长的最好抓,凭着自己的一身力气,只要抓住它用力一拉,大水牛自然就归他所有了。可是,事与愿违,他使尽了全身力气,牛尾巴都被他拉直了,大水牛却纹丝不动。他哪里肯罢休,一次不行,又拉第二次、第三次, 不停地拉,直到累得筋疲力尽了才撒手。这下轮到弟弟了,他早已成竹在胸, 不慌不忙地走到牛跟前,抓住挂在牛鼻子上的铜圈往前轻轻一拉,牛就乖乖地跟他走了。最后,这头牛当然判归弟弟所有了。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来,说的是牵牛要牵牛鼻子,实际上,生动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做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所谓主要矛盾,就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则是处于次要的、服从地位的矛盾。例如,解放前,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以后,从 1935 年开始,又进一步向华北地区发动新的侵略,妄图吞并全中国,使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其地位急剧上升。它的存在和发展,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国内各阶级的命运与前途,对于其他各种矛盾,起着主导决定性的作用。这个矛盾就是当时的主要矛盾,而其他的矛盾,如中国同其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国内各阶级之间的矛盾等等,都是次要矛盾。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领导、决定的作用,规定和影响着

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的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并且用全力解决它,捉住并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反之,如果不注意抓主要矛盾,就会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解放战争时

期,辽沈战役为什么不先打长春、沈阳,而把攻克锦州当做这一战役取胜的关键呢?这是因为锦州是东北敌人在陆上的唯一通道,地位十分重要,处于决定辽沈战役全局的地位。这里的敌人消灭了,就可以造成“关门打狗”的形势。事实正是如此,我们打下锦州之后,便更加动摇了敌人守城信心,不久,长春之敌起义的起义、投降的投降。长春之敌解决后,沈阳、营口之敌就更容易解决了。可见,先歼灭锦州之敌是整个辽沈战役中起主导、决定作用的一着。辽沈战役的胜利,就在于抓住了这一具有全局性的主要矛盾。不仅战争,就是搞建设,干工作,作学问,无一不需要抓主要矛盾。就是说, 抓主要矛盾的道理,适用于一切事情。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成功还是失败,顺利还是困难,往往决定于是否抓住了事情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一定要善于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注意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切不可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

我们强调抓主要矛盾,决不是说可以忽视次要矛盾。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积极地反作用于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发生重要影响。正确处理好次要矛盾,可以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相反,如果完全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可能使主要矛盾不能很好地解决,有时为了解决好主要矛盾, 还要先着手解决好次要矛盾。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最终目标未能实现,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蜀汉与孙吴这个次要矛盾。本来,蜀汉的主要敌人是曹魏,两者的矛盾为主要矛盾,蜀汉与孙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诸葛亮分主次,确定了联吴灭曹的战略方针。当委托关羽守荆州时,诸葛亮反复强调‘北拒曹操,南和孙权”。关羽违背这个方针,与孙吴不和,被孙吴偷袭,失去了荆州,丢掉了性命。刘备不吸取教训,以报关羽之仇为名伐吴,结果又被孙吴火烧连营,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从此,蜀汉元气大伤。尽管诸葛亮与孙吴重新修好,但蜀汉景况却已江河日下,消灭曹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可见,次要矛盾确实也是忽视不得的。

在复杂事物的各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而在任何一对矛盾中,矛盾双方也不平衡,而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区别。所谓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所谓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是矛盾居于被支配、处于服从地位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例如,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对矛盾中,如果资产阶级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决定了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如果无产阶级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决定了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再拿一个人来说,如果他的成绩是主导方面,他就是一个基本上应当肯定的人物;如果他的过错居于主要地位,他就是一个基本上应当否定的人物。以一项工作来说,如果成绩是主要的,这项工作基本上就是成功的;如果错误是主要的,它基本上就是失败的。

正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我们观察问题, 不仅要看到矛盾的两个方面,坚持二分法、两点论,还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注意重点论。如果主次不分,就会把事物的性质弄混淆了,这必然要导致处理上的根本错误。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无论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还是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之下,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拿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化来说,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和发展,出现了新的条件,原来的主要矛盾可以转化为次要矛盾,原来的次要矛盾也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例如: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发生过多次转化的情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英、美、日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矛盾又变成了工人、农民和其他革命力量同投靠帝国主义、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矛盾;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国内的阶级矛盾则降为次要矛盾。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开始了。于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及其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又成为主要矛盾了。

正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一样,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相互转化的。例如: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存在着带头学科与非带头学科的矛盾。带头学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的发展不仅促进其它学科的发展,还会引起工业技术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显示出科学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但是,带头学科并不总是带头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的带头学科会变成非带头学科,原来的非带头学科又会变成带头学科。从历史事实来看,在 16 和 17 世纪时,由于航海和地理上的大

发现,天文学和地图学成了当时的带头学科。到了 17 世纪下半叶,由于机器

和工商业的发展,力学和数学又成了带头学科。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以及为提高其效率而带来的紧迫问题,又使热力学变成了带头学科。20 世纪以来,物理学曾是长期的带头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人预言,生物学将成为今后的带头学科。不论这种预言是否准确, 由于矛盾双方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转化,某种带头学科终究是要让位给其它学科的。

总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了解和掌握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预见性,使我们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地取得进步。

十、皇帝与“点金术”

——谈事物的质、量、度

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不懂得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毛泽东从前,有个爱金不要命的皇帝。为了得到黄金,他强迫老百姓到深山里,

日日夜夜为他开矿采金。然后,武士们用骆驼和大象,把黄金一批批地运给皇帝。黄金越来越多,皇帝便用它造起一座金城,又造起金宫,宫里的器具都是金子做的。皇帝喝酒用的是金杯、金壶,吃饭用的是金碗、金筷子,桌子上的灯、笔筒和烟壶,也都是金子做的。他还不满足,要穿金袍子、戴金帽子,要穿金鞋,他甚至把好牙敲掉,镶上满嘴的金牙。

金子这么多,皇帝仍不满足。他贴出告示,聘请天下会点金术的人。有个神人真的会点金术,他的手指碰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立刻成为金子。这个神人把点金术教给了皇帝。

皇帝学会点金术后,高兴极了,立刻跑到花园试验一番。奇迹果然出现了。他的手指头点到什么,什么就倾刻间变成金子。

正在这时,皇后带着公主来花园散步。看见心爱的女儿来了,皇帝高兴地过来就拥抱她,不料,经他一抱,活泼可爱的公主变成了金人。女儿死了, 皇后哭得死去活来。皇帝劝妻子不必难过,伸手替她擦眼泪,结果,皇后也变成金人了。妻子女儿都死了,皇帝很难过,可是,他并不后悔,因为,他觉得自己真正学会了点金术。

吃饭的时间到了,他端起碗要喝汤,汤也结成金汤了。他又想吃糖饼, 糖饼变成了硬梆梆的金饼。不能吃,不能喝,他只好空着肚子睡觉。他推了一下枕头,枕头变成了坚硬的金块,险些把他的后脑壳磕碎。刚盖好被子, 柔软温暖的被子,变成了冰冷的金板,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个贪婪的皇帝,不吃,不喝,也不睡,最后只好守着数不尽的金子死去了。

这个有趣的“人为金死”的民间故事,既辛辣地讽刺了皇帝贪得无厌的丑恶灵魂,又生动地体现了一个哲理:凡事均有度,失度必失误。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正确地把握度,决不能置之“度”外。那么,什么是度呢?这要先从什么是质、什么是量以及二者的关系说起。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所谓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珍珠之所以是珍珠,之所以是有别于鱼的眼睛,不能鱼目混珠;鹿之所以为鹿,之所以有别于马,不能指鹿为马,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正是由于各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所以世界上的事物才呈现出五彩缤纷、千差万别的生动景象。

质和事物本身是直接同一的、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某事物一旦失去了自己的质,它就不是原来的事物了。冰一旦融化就不再是冰了;河流干涸了也就不成其为河流了;食物如果发霉、腐烂了,它就不再是食物了;暖水瓶如果不能保温,那就不再是暖水瓶了,如此等等。

正因为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所以,把握了事物的质,也就是认识了事物。换句话说,事物固有的质,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客观基础。比如:我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抓住了真金杂质少,百炼不少这个特殊的本质来认识黄金这种贵重金属的。

事物的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质的统一体。例如:人的质,既有生理方面的,又有心理方面的,还有社会方面的。一个人的体质好不好,这是生理方面的质;一个人的脾气好还是坏,这是心理方面的质;一个人思想品质怎么样,这是社会方面的质。列宁曾以玻璃杯为例说明事物具有多方面的质。他说,玻璃杯既是一个玻璃圆筒, 又是一个炊具,这是无可争辩的。可是,一个玻璃杯不仅具有这两种质,而且具有许许多多的质。玻璃杯是一个沉重的东西,它可以作为投掷的工具, 还可以用来压纸。它可以用来装捉到的蝴蝶,还可以作为带有雕刻或图画的艺术品。玻璃杯的每一方面的质和另一方面的质是有区别的,然而又都是玻璃杯的质。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所以,在研究事物的质时,应该力求全面,注意其各个方面。但是,在某一项具体工作中,人们往往不需要对事物的质的各个方面给予同等注意,而只是按照需要,着重了解某些方面的质。如对于人, 生理学家和医生注意的是人的生理的质;心理学家注意的是人的心理的质。社会科学家注意的则是人的社会的质。总之,研究事物的质,应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哲学上所说的量,指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等可以用数字表示的规定性。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的大 小、多少、长短、轻重、深浅、快慢、疏密等等,都是事物的量的标志。正如一切事物都有特定的质一样,任何事物也都有一定的量。水的温度是在标准大气压下 0℃—100℃,这是水在温度方面的量值,超出这个量值,水就不成其为水,在 0℃以下要成为冰,从 100℃开始变作汽。一个国家的土地、人口、资源多少等等都是量。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等也都是量。世界上没有一定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不同。其重要区别在于:量同事物本身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种事物的存在。一种事物,规模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颜色可以深一些,也

可以浅一些,在一定限度内,这些都不影响它的质的规定性。例如:桌子在一定范围内,它是 1.2 米高还是 1.3 米高,是 80 厘米长还是 90 厘米长,这对它是不是桌子,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说量同事物本身不是直接同一的,并不是说,量的规定性对事物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如果事物的活动超过了量所规定的范围和程度,那么, 一种事物也会变成另一种事物。由此可见,掌握事物的量是更精确地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如果说,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那么,掌握事物量的规定性,则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例如:医生给病人看病,只听病人口述各种症状还不够,还要用各种医疗器械精确地测量病人的体温、血压、红白血球等各种数据,才能对病情作出更精确的诊断,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同质的规定性是多方面的一样,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多方面的。例如: 一个工厂,工作和管理人员的多少,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就是这个工厂的多方面的量;一所学校,教职工的多少、学生的数量,教学水平的高低等,就是这所学校多方面的量;一个人,个子的高矮、体重的胖瘦、肤色的黑白、年龄的大小、知识面的宽窄等,就是这个人的多方面的量。究竟我们要着重注意研究和把握事物哪一方面的量的规定性,这同研究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一样,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

由上所述,我们了解了质和量,那么,质和量是什么关系呢?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质和量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它们是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前所述,事物的质与事物本身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事物的量则与事物本身的存在是不直接同一的。与此相联系,一个事物的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它的量在一定范围内是经常变动的。另一方面, 事物的质和量又是统一的。一定事物的质和量总是结合在一起的,谁也离不开谁。首先,量离不开质,质是量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质就有什么样的量。当我们说量的多少的时候,总是指的是什么东西(即质)的多少。其次,质也离不开量。一定的量是质存在的条件,质总是具有一定的量的质。没有一定的水量不能形成江河;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土地,不能形成一个国家; 没有一定数量的树木,就不成其为树林。总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了解了质和量的关系,我们就容易理解什么是度了。所谓度,就是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就是 0℃—100℃, 在这个幅度内,水保持其自身的质不变。如果超出 0℃—100℃这个范围,水就失去自己的质,而变成冰或水蒸汽了。

事物的度的两端存在着极限,或者叫做关节点、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保持稳定。突破关节点,超过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上面讲的 0℃和 100℃就是水的度的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

事物的度,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就是说,不管人们承认还是不承认,任何事物都是有度的,而且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度。黑格尔曾说过一段涵义深刻的话:“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限度,超越这限度,就会招致毁灭。”

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度,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很重要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坚持适度原则,超过一定的度不行,达不到一定的度也不行。我们平常说的,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留有余地”、“过犹不及”等等,说的都是适度的道理。事实证明,我们做事情能否顺利,能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我们是否坚持了适度的原则。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事物的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适度的能力。

十一、元素周期律的启示

——谈量变引起质变

单纯的量的变化到一定点时就转化为质的区别。

——马克思

学过化学的朋友都知道,世界上复杂多样、千奇百怪的物质形态,是由数目不多的一些最简单的物质成分构成的。化学上把这些最简单的物质成分叫做元素。比如,氢、氧、钠、铁等都是元素。到 19 世纪 60 年代,人们共

发现了 63 种元素。科学家对这些元素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俄

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 63 种元素以及各自的性质,一一写在卡片上。他把卡片摆来摆去,力图寻找元素间的关系。每种元素的性质都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找出决定元素间关系的某种性质,他从元素的颜色,到元素的化合价,再到元素的沸点、比重、硬度、导电性、磁性、导热性等等一一进行了反复认真的研究。最后,他终于发现了一条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他根据这个规律列了一张表,叫做元素周期表,从而对元素进行仅为化学、原子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提供了一些哲学上的启示。它有力地证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正确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基本形式。所谓量变,是指事物在原有性质范围内,数量的增减和速度的快慢等等的变化。如一棵小树一天天长高,一头小牛一天天长大,一个人的知识一天天增多,等等,都是属于事物的量变。由于这种变化,是在事物一定质的范围内所发生的不明显的渐进性的变化,而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状态。人们日常见到的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就是事物处在量变中所显现的面貌。量变是属于逐步进化的性质,而不是飞跃、突变的性质。

在现实生活中,量变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说来,事物量变的多样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表明,元素的性质取决于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增加一个核外电子,就变成了氦;再增加一个核外电子,就变成了锂;再增加一个,就变成了铍。由于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呈周期性变化, 即由活泼的氢元素,变成不活泼的氦元素,再变成金属元素,如此等等。另一种是数量没有增减,由于构成事物的各种成分在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如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一例。战国时期,齐威王和大臣田忌赛马。田忌三个等级的马都不如齐威王的强,因此比赛三场都输了。后来,著名的军事家孙嫔给田忌出了一个高明的主意,田忌得以转败为胜。比赛时,田忌按孙膑的办法,第一场,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

了千金;第二场,用自己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赢了千金;第三场, 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又赢了千金。三场比赛,田忌以二胜一负取胜。这里,田忌只是将他的马出场的顺序变了,就引起了比赛胜负的变化。这种由于排列组合变化引起质变的形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

质变与量变不同,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这一质态的事物变为另一质态的事物。如生米变成熟饭,活牛变成死牛,类人猿变成人,鸡蛋变鸡, 等等,都是属于事物的质变。由于这种变化,常常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激烈的显著的变化,所以又叫做“突变”、“飞跃”或“连续性的中断”。人们日常见到的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静止状况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就是事物在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质变是属于革命的性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质变和量变一样,质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质变过程中对抗与非对抗的角度,质变形式可分为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爆发式飞跃, 是在量变的积累达到关节点或临界点以后,新事物通过种种方式,迅速战胜旧事物而实现的根本质变。如自然现象中的火山爆发、地震、炸弹爆炸;社会现象中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等等,都是爆发式的飞跃。非爆发式飞跃, 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的质变。如生物由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发展、从猿到人的转化、人类语言的变革、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人的世界观的转变,等等,都是非爆发式飞跃。

量变和质变虽然在性质和形式上有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一锄挖不出一口井”,“一口吃不成胖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确实如此:鸡蛋没有孵到一定的日子,就不可能破壳成为小鸡;学生不经过刻苦学习,逐渐积累知识,就难以成为有用之才;铁棒不磨,难以成针;一个人,不论是学好还是变坏,也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决不会突然一下子变成英雄或堕落为坏蛋。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一定量的变化,就不可能有质变。

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给我们以许多启示。它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 都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不可贪多求快,更不要急于求成,甚至做出“揠苗助长”那样的愚蠢事来。它还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防微杜渐,及时纠正错误,尽早克服不良行为。

量变能引起质变,因此,要重视量变。但是,量变只是质变的准备,它决不能代替质变,只有质变才能使事物由旧变新。鸡蛋的孵化,如果不破壳, 它仍然是鸡蛋而不是小鸡。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但是,如果不进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就仍

然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在量变的基础上,只有质变,才能实现旧质向新质的转化,使旧事物转变为新事物,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推动事物继续向前发展。从这里可见,把握质变,是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关键。

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可以看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一定界限,就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又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总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又到新的质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这一规律,构成了世界川流不息、万古常青、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十二、孩子和脏浴水能一块泼掉吗

——谈辩证的否定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马克思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一定会感到惊奇:有谁会这样愚蠢,给孩子洗澡会

把孩子和脏浴水一块儿泼掉呢?请注意,这是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一个生动比喻。费尔巴哈(1804—1872)是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他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 18 世纪法国战斗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他在批判黑格尔时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是错误的, 应该抛弃是肯定无疑的。但黑格尔哲学中包含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则应该批判地接受过来。可是,费尔巴哈看到了前者的荒唐,就不管后者的有用,硬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同他的唯心主义一块抛弃了。这不等于看到洗澡水脏了,就把它连同浴盆中的小孩也一块泼掉那样愚蠢可笑吗?在现实生活 中,真正把孩子和脏浴水一块泼掉的人不一定有,但类似干这种蠢事的却大有人在。有些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蠢事,原因很多,但与他们不懂得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是有一定联系的。

什么是辩证否定呢?这要从什么是肯定、否定谈起。从哲学上说,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决定着事物的性 质,保持着事物存在的方面或因素,它的存在使事物具有质的稳定性,保持着事物是这个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与肯定不同,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肯定是相对于否定而言的,没有否定,肯定也就不存在,就像没有上,也无所谓下一样。肯定离不开否定,否定也离不开肯定。一方面,在一定的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肯定同时也包含着否定。例如,一条往东的路和一条向西的路,都是一条路,肯定了往东,就同时否定了往西,同样,肯定了往西,就否定了往东。再如,我们肯定了这是钢笔, 就否定了它是铅笔、粉笔或其它什么东西。我们说这是白色的,就否定了它是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等等。

另一方面,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是肯定,否定之中有肯定。例如,否定了黑暗,就肯定了光明;否定了谬误,就肯定了真理;否定了错误,就肯定了正确;对疾病的否定,就是对健康的肯定,如此等等。

辩证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理解基础之上

的。具体来讲,它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 即自我否定。以生命现象为例。有生命和无生命、生和死,当然有严格的区别,但是,生命有机体从其产生之时起,就存在着否定生命有机体的因素,

即死的因素。因为生命有机体是以新陈代谢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存在,而新陈代谢的结束是生命的生理机能、物质器官的自行衰竭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死的因素并非是在生命有机体之外,生的因素和死的因素同时存在于生命有机体之中。有生即有死,就是说,生和死是共存的,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两个方面。生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有机体的器官衰老和机能衰竭的过程, 即是死的过程。所以说生命是生命,又不是生命。当生命有机体中生的因素, 即肯定的因素,占主导的、支配的地位时,它就是有生命的;当死的因素, 即否定的因素,在生命有机体中取得了支配地位,这个有机体也就死亡了。生命有机体就是这样通过自我否定而变化发展的。生命有机体是这样,任何事物的发展也都是如此。

其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当一个事物的肯定因素失去存在的条件、意义而成为阻碍事物发展的消极因素时,只有向否定方面转化,才能向前发展。没有否定,就没有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万事万物就永远是老样子,就永远没有发展。生物进化,就是一幅辩证否定的生动画面。水生动物进化到爬行动物是一次否定,爬行动物进化到哺乳动物又是一次否定,由哺乳动物向灵长目进化到人类也是一系列的否定的结果。可见,生物界的历次“否定”是由低级生物发展到高级生物,直到人类的决定性环节。社会现象也是这样。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如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否定,就不可能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和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总之,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否定,实现以新代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第三,辩证的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既然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是事物自身孕育的否定因素来否定自己,这个否定因素是在事物自己身上孕育、生长的,是吸取了事物自己发展中的一切有益的养料而生长的,那么,当它作为新的事物起来否定旧的事物的时候,也就是带着旧事物的“母腹”中一切积极的有益的东西脱胎而出的。所以,这种否定又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正因为新旧事物之间通过否定这个环节又联系起来,才有历史。

最后,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扬弃就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所谓克服,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它在新旧事物之间划出一条确定的界限,因而体现着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所谓保留, 是对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东西的吸取,因而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的联系,体现着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谈到扬弃,不由得使我们想起农民伯伯“扬场”的情景。在打谷场上,农民伯伯为了把谷粒和渣滓分开,用“扬锨”把它们往天空抛。轻飘飘的瘪谷和渣滓随风飞扬而去;沉甸甸的谷粒则纷纷落在原地。扬锨这种工具起到了清除渣滓、保留谷实的作用。我们可以把扬锨的这种作用,当做是“扬弃”的形象化说明。由此可见,作为扬弃的辩证否定,既不是简单的抛弃,也不是全盘地保留,而是在扬弃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同时,又吸收其积极因素作为新事物发育成长的养料。

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的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我们,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不要肯定一切,只能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要否定一切,只能否定应该否定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少犯错误,在实践中不断地获得成功。

十三、神秘而有趣的怪圈

——谈事物的否定之否定

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之否定)。

——列宁考察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种种仿佛向旧

东西回复的神秘而有趣的怪圈。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 1: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变化。锂是一个金属元素,属于活泼元素,外层电子是一个。锂元素之后是铍、硼、碳、氮、氧、氟,这六种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氟元素之后的氖是惰性气体,氖的外层电子是 8 个。这个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第一个元素是钠,也是一个金属元素,又是活泼元素,外层电子还是一个。钠元素又开始另一个周期。从锂、氖到钠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氖是对锂的否定,钠是对氖的否定,其公式, 从形态上看,是“固态——气态——固态”;从属性上看,是“金属——非金属——金属”;从外层电子的数目看,是“少——多——少”。钠元素和锂元素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金属元素;外层电子都是一个;都是活泼元素等。但钠和锂又有质的区别:钠的原子量比锂大,比重和导电性比锂大一倍, 熔点比锂低一倍,比锂更加活泼。可见,钠不是锂的重复,而是在另一个阶段上“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

例 2:生物的生长过程。生物的生长过程表现为“种子——植物——种子”。以稻谷为例。稻谷种到一定的土壤中,得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内部的胚芽就会突破谷壳长出谷芽来,谷芽继续吸收谷种里的养料,当谷种里的养料吸收完了,幼苗能独立生活之后,便依靠它的根吸收周围土壤里的养料, 慢慢地长成秧苗,秧苗经过分蘖、抽穗、扬花、灌浆,最后又结成一穗穗金黄色的稻谷。在这里,“种子——植物——种子”,具体表现为“稻谷—— 禾苗——稻谷”。这个发展过程,经过了两次否定:禾苗否定了作为种子的稻谷,作为果实的稻谷又否定了禾苗。在这里,尽管前后都是稻谷,但是, 作为果实的稻谷已经不同于原来的谷种,它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如果加以培育,质量也可能提高了。

例 3:社会的历史演进。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经过原始社会的公有制——阶级社会的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 制。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它必然地向自己的对立面——私有制转化,为私有制所否定,私有制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

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必然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所代替。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虽然在形式上仿佛是向原始社会公有制的回复,但它却是

建立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所造成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公有制,是更高阶段上的公有制。这种公有制同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有着质的不同。

例 4: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史上,人们对光的认识,经过了微粒说—

—波动说——波粒二象说的三个发展阶段。在 18 到 19 世纪,微粒说占支配地位,它说明光具有微粒的本性,按粒子运动的规律传播。后来,波动说获得了胜利,它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按波的运动规律传播,这就否定了微粒说。到 20 世纪后,光的量子性质被发现并且证实了。这时人们才认识到,光既有波动性,也具有微粒性,是波动性和微粒性的统一。经过这样的否定之否定, 人们对光的认识才变得更为深入、全面、完整。哲学史上,从古代朴素辩证法到形而上学,再从形而上学到唯物辩证法,也是一个仿佛向旧东西的回复过程。

以上所列种种“怪圈”,看起来是神秘的,其实,只要我们懂得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神秘之感便会烟消云散,也就见怪不怪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具体地说,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而否定之否定即第二次否定,又仿佛是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事物经过这样两次否定、两次向对立面的转化,形成一个发展的周期。第二次否定(否定之否定) 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后一个周期的起点,以它作为新的肯定、新的出发点,又在更高的阶段上开始新的发展周期。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循环往复, 螺旋式地上升或波浪式地前进的。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不难看出,这一规律向我们表明,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指明事物运动的方向,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上升的。否定就是质变。两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是新东西代替旧东西,因而都是前进的运动。第一次否定是前进,它克服了旧事物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的某些积极的因素。第二次否定仍然是前进。由肯定到否定是事物走向自己的反面,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是由原来事物的反面走向这个反面之反面,但后一个反面不是它由之转化而来的那个正面,而是新的反面。对于第一次否定这个中间环节来说,它原来的肯定以及它后来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都是反面。正因为是同一个东西的反面,所以会有某些类似,会表现为仿佛是向原来的正面回复的情况,但仅仅“仿佛”而已。因为,它不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回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不是全部回复,而只是某些特性、特征的回复;不是本质上的回复,而只是某些外表特征的回复。所以,它不是回到原来的旧东西,而是向新东西的转化;不是循环或倒退,而是前进。曲折性指明事物运动的道路,是像螺旋或波浪一样有曲折、有起伏的。

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形成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使发展过程呈现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就表现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就像波峰到波谷又到新的波峰一样,是有起伏地曲折地前进的。这种周期性,

是前进运动中的周期性,因而是开放的。每一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周期的起点,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形成由无数“圆圈”衔接起来的发展链条。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一个客观的、普遍的规律。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是普遍地起作用的,任何事物的发展无不受这一规律所支配。在所有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怪圈”,不过是这一规律的具体表现。

学习否定之否定规律,特别是掌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既然任何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运动,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朝气蓬勃。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不为一时的现象所迷惑,甚至在遭到失败的情况下,也不悲观、不泄气、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既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波浪式的运动,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应当克服那种以为一切都是一帆风顺、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幻想,准备走曲折的路。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尽可能避免人为的曲折、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又要清醒地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想方设法克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干扰,不断开辟胜利的坦途。

十四、灰姑娘必成大力士

——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生活中新产生的、一天天成长的东西是不可克服的,要阻止它的前进是不可能的。

——斯大林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意义的时候,曾

打过一个比喻,说“灰姑娘将来必然长成一个大力士”。这里的“灰姑娘”, 原是德国作家格林兄弟的同名童话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开始受虐 待,后来得到好运的诚实善良的姑娘。她的母亲死后,父亲娶来了继母。继母和带来的两个姐姐狠心地虐待她,夺去了她的漂亮的衣服。后来,小白鸟按照“灰姑娘”的心愿,给了她金银制成的衣服和漂亮的金鞋,她穿戴起来参加了国王举行的舞会,不久,便同王子举行了婚礼,王子继承王位后,她当上了王后。恩格斯用先受虐待后来当上王后的灰姑娘比喻受压迫的无产阶级,预言这个新兴阶级必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长成一个“大力士”, 成为统治阶级。恩格斯的这个比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如前所说,事物的发展虽然有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向上前进的。这就意味着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生长,意味着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有事物。那么,什么是新生事物呢?它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呢?

新生事物是指进步的、必然向前发展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这是相对旧事物而言的,而旧事物则是正在走向衰亡、逐步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事物。新生事物对比旧事物而言,自然是后来新出现的,但是,新出现的并不都是我们所说的新生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只能看这个事物是不是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因此,识别新生事物,既不能以出现时间的先后为依据,也不能以力量暂时的强弱或一时发展速度的快慢为依据,更不能把貌似新生事物的旧事物当做新生事物。

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的,一是新生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适合于当前特别是未来的发展条件,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二是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生长起来的, 是在旧事物“母胎”中孕育成熟的。如胚芽的萌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是种子本身、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准备好了的。新生事物对于旧事物来说,固然是促使它灭亡的因素,但同时又是它赖以存在的因素。试想,如果否定了胚芽、否定了无产阶级,岂不等于消灭了种子、消灭了资本主义自身吗?由此可见,旧事物是无法克服、无法消除新生事物的。三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新生事物,通过“扬弃”,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因素,同时又吸收、继承和发展了旧事物中对发展有利的积极因素,并

且加进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这样,新生事物就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例如,生物的新物种抛弃了旧物种中一切不能再适应变化了的复杂环境的消极的特性,保留了其中那些对适应新环境仍有积极作用的特性,又加进了一些能适应新的复杂环境的新特性,因而它就能够在优胜劣败的自然选择中长期存在下去。因此, 尽管新生事物在开始时还显得很弱小,而且在发展中又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它总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战胜旧事物而取得胜利。

事实也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就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来说,它在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个党员。但因为它是新生的政治力量,所以在其 70 年的征途中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发展为今天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拥有数千万党员的大党。就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说,在 100 多年以前,相信它的人还为数很少,创立它的人也常常受到打击和迫害,但是.由于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思想,所以,它终于战胜了种种非科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不断地得到丰富、传播和发展。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再就自然科学的发展来说,1872 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律,当他的周期表一提出时,就遭到“权威们” 的嘲讽。他们说门捷列夫研究的不是化学,而是鬼怪和魔术。但是,由于化学元素周期律是符合化学实际的科学规律,所以,不断地被科学实践所证实, 并因而被人们普遍地接受。现在,它已经成为中学生的科学常识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提出时,也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有个好心朋友告诉爱因斯坦, 有人将出一本(一万人反对爱因斯坦)的书。可见,当时阻力有多大。但是, 由于相对论是科学真理,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所以,终究被举世公认,爱因斯坦也因此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而名垂史册。

无数事实说明,新生事物总是要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或除旧布新,是宇宙间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当然,我们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并不是说它的成长是一帆风顺, 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了。相反地,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道路,都要经过反复激烈的斗争。之所以如此说,一是因为新生事物刚出现的时候,总是不够完善的、弱小的。为了争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起来,以适应环境,这必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据说,最先发明的那架蒸汽机也是不好的,甚至不知道它是否开动过。刚发明出来的火车, 还没有马跑得快呢!所以,需要一个完善、改制、提高的过程。二是因为新生事物在开始时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旧事物则还保持着强大的力量,处于支配地位,并且总是千方百计地压迫、扼杀和摧残新生事物;即使新生事物取得了支配地位,旧事物也不会自行灭亡,仍要作垂死挣扎。就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来说,情况就是这样。当社会主义制度刚刚产生的时候,各种敌对势力,如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等,就百般地诋毁、阻挠、妄图扼杀它,甚至联合起来,动用武力消灭它;即使社会主义制度在许多国家取得了

胜利,并巩固下来的时候,敌对势力的破坏、瓦解活动也没有停止。不断地变换手法,来攻击它,破坏它。当前,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事实,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再拿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提出之初, 就遭到宗教和各种反动保守势力的反对。进化论被他们指责为“亵渎神圣” 的“畜牲”之学,是对人类祖先的“污辱”。在进化论历经磨难,被人们公认为科学真理之后,反对势力对它的攻击也没有停止。例如,在当今具有发达的现代科学的美国,宣扬上帝造人说的“创世学”派,还在反对进化论。据悉,加利福尼亚州基督教创世论研究中心的一个头面人物,代表他的儿子向地区法院控告州立学校讲授进化论,是侵犯了他儿子信仰宗教的自由。该法院竟受理了他的指控,并作了偏袒的判决,说学校和教科书不应把进化视为“正式的教义”和“最终的起源”而强迫学生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进化论思想要巩固自己在学校已有的地位,就不能不同“创世学”作斗争。否则, 就有在局部地区遭到暂时挫折或失败的可能。

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十分有益的。首先, 认识了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就要坚定地站在新生事物一边,把自己的工作和斗争同新生事物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当新生事物的促进派。为此,在向科学进军的路上,就要信心百倍地去夺取胜利,就要坚信真理必定战胜谬误, 并决心为保卫和发展新生事物而献身。其次,认识了新生事物成长的艰难曲折性,就要善于发现、精心鉴别、热情关怀、积极扶植新生事物。为此,一方面,要尽力发扬新生事物的优点,壮大其力量,努力克服新生事物的缺点, 促进其成熟。另一方面,要勇于同各种攻击、破坏、扼杀新生事物的行为作坚决的、毫不留情的斗争,做新生事物的勇敢捍卫者。对于新生事物,既不横加指责,也不无原则吹捧;既不泼冷水,也不揠苗助长。总之,在新生事物面前,我们应当牢记列宁说过的话:“应当缜密地研究新的幼芽,极仔细地对待它们,尽力帮助它们成长,并‘照管’这些嫩弱的幼芽。(《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15 页)这是我们对待新生事物的唯一正确的态度。

十五、白马到底是不是马

——谈个别和一般

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列宁白马是不是马?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幼稚可笑,但是,围绕这样一个

好像不成问题的问题,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场有趣的争论呢!

2000 多年以前的战国末期,有一个哲学家叫公孙龙。他在《白马论》中提出了一个有名的命题:白马非马。在同别人争辩中,他的主要论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白”是颜色,“马”是形体,“白马”是“白”和“马” 的结合,是颜色和形体的结合,是指白颜色的马,所以,白马已不是“马”。所谓“白马是马”的说法是丢掉了“白”,结果还是“马是马”,而不是“白马是马”;其二,谁要一匹“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但是,要一匹“白马”,就不能给黄马、黑马,可见,“白马”不是“马”。如果说“白马是马”,又说“白马不是黄马”,可见,“黄马不是马”。既然“黄马非马”, 为什么“白马是马”呢?当然应该是“白马非马”。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不仅驳倒许多人,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一些好处。据说,有一天,他牵着一匹白马要出关口。但当时国家有法令,不允许马出关,于是守关的人对他说:“先生,你人可以过关,但按规定,马不能出关,请你把这匹马留下。”公孙龙却说:“我牵的是白马,而不是马, 白马与马是两回事。规定只说马不准出关,但并没有说白马不准出关呀!” 守关的人驳不倒他,公孙龙还是牵着马出关去了。这个故事是否事实,我们暂且不论,可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却是值得深思的。

无独有偶。也是在 2000 年以前,古希腊的柏拉图也有类似“白马非马” 的观点。他认为,除了我们看到的个别人和个别房屋以外,还有一种一般的“人”、一般的“房屋”,个别的人有生有死,个别的房屋有建有毁,而一般的“人”一般的“房屋”是永恒不变的。

很显然,按照公孙龙、柏拉图的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类似的结论,例如:苹果不是水果、张三不是人、月饼不是糕点、泡泡糖不是糖果、松树不是树等等。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如果错了,错在何处?为什么错了?对于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懂得了何为个别,何为一般,以及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就清楚了。

什么是个别?什么是一般?我们知道,客观世界是由各种事物——事物的现象和过程所构成的。每一种事物或现象既有不同于他物的独特的属性、特征、特殊的本质,也有与一些事物和现象相同的一般的属性、特征。这就是说,每一事物不仅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且具有和其他事物相联系着的共性。

比如说“人”。我们所能看到的人,只能是具体的张三或李四。我们说他是人,因为他有和其他所有的人共同的、固有的一些属性、特征或特点,而不同于其他的动物;我们叫他张三或李四,因为他又存在着与其他人不同的一些特征,如体形、身高、容貌等。世界上只有具体的人,如张三、李四等, 没有一般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世界上不存在“人”。人是客观存在, “人”这个概念就是我们从张三、李四这些具体的人的身上,抽取其共同的特征(通过理性思维)概括出来的。因此,所谓个别,是指事物的个性、特殊性,即具体事物、系统或过程的特殊本质,拿人来说,就是具体的张三、李四。所谓一般,是指事物的共性、普遍性,即同类事物、系统或过程的共同本质。拿人来说,是指其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等等为所有的具体的人所共有的方面。

个别和一般是辩证的统一,就是说,个别和一般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所谓对立,就是说,一般不是个别、一般不等于个别,两者各有特定的规定性和不同的特点。一般比个别深刻、稳定,个别比一般丰富、生动;个别中除了一般的属性和特征外,还包含自己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因此,不能把个别同一般混为一谈。从这个意义上看,说:“白马”不是马、“苹果”不是水果,即具体的个别的白马、苹果,不等于一般的抽象的“马”、“水果”, 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孙龙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在于他看到了“马”和“白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看到了一般和个别的对立或差别。但是,把两者的对立加以夸大、绝对化,割断了个别与一般的联系,从而得出“白马不是马”、“苹果不是水果”等等的结论,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一般和个别不仅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公孙龙的失误之处,就在于他只看到个别与一般的对立或差别,而没有看到或否认了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或联系。那么,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性表现何在呢?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性,首先表现在两者的相互联结中。一方面,一般寓于个别之中,而且只有通过个别而存在。现实生活中的一般总是同个别在一起,一般只是在我们的思想中把它同个别区分开来。一般是个别的部分、方面或本质。一般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什么地方,而是存在于个别之中。比如, 人是一般,张三是个别,人的一般是无数张三这样个别人的概括,总称人存在于无数具体人之中,如果抽去了无数张三这样具体的人,就无所谓人的一般。又如,水果是一般,苹果是个别,水果一般是无数具体水果的概括和总称,水果是以不同种类的无数的具体水果为基础和内容的,如果抛去了无数像苹果之类的具体水果,就无所谓水果一般了。水果一般总是存在于具体的水果中。另一方面,个别都包含着一般,都是一般的具体体现。例如,白马、黑马、黄马等都包含有马的特性,而且是马一般的具体体现;楼房、平房等都包含有房屋的特性,而且是房屋一般的具体体现;红花、绿花、粉红花等都包含有花的特性,而且是花一般的具体体现;面包、蛋糕、饼干、月饼等都包含糕点的特性,而且是糕点一般的具体体现。这就是说,个别的马与一

般的马,个别的房屋与一般的房屋,个别的花与一般的花,个别的糕点与一般的糕点是不可分离的。进而推论,离开个别,就谈不到一般,也不存在这样的一般;同样,离开了一般,也根本谈不到个别,也不存在这样的个别。个别与一般的同一性,其次表现在两者在一定条件之下的相互转化。客

观世界极其广阔,在一定范围内是一般的东西,在更大的范围内就有可能成为个别的东西;在一定范围内是个别的东西,在更小的范围内就可能成为一般的东西。如苹果对水果来说,它是个别的东西;然而,苹果要对“国光”、“金帅”、“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来说,它又成为一般的东西了。同样,水果对苹果、桔子、梨是一般的东西,而它要对植物果实来说,它又成为个别的东西了。因为果实包含着一切植物的果实,除了水果之外,还包含着其他植物的果实。“白马”对于马是个别事物,而白马对“公白马”、“母白马”、“大白马”、“小白马”等具体的白马,“白马”又是“一般”概念了。因此,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理解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任何割裂二者关系,或者把二者绝对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十六、他怎么知道骆驼的特征

——谈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

——恩格斯从前,有个人丢失了一头骆驼,他心急火燎地到处寻找。忽然,看见前

边有位老人,他便急忙跑过去问道:“老人家,请问,您看见我的骆驼了吗?”老人说:“你的骆驼是不是左脚跛右眼瞎的?”“是的。”“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的?”“不错”。“是不是缺了一个牙齿的?”“好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请您赶快告诉我!”老人说:“那可不知道。”那人气愤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不然,你怎么能知道这样清楚?”

老人看了他一眼,不慌不忙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吧。刚才,我在路上走,看见骆驼的足迹右边深,左边浅,我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是跛的。我又看见路左边的草吃掉了不少,而右边的草一点儿没吃掉,我知道骆驼的右眼是瞎的,因为它只看见左边的草,看不见右边的草。苍蝇在那儿吃蜜, 蚂蚁在那儿运米,我想两样东西都是骆驼驮着的,所以我断定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我还看见骆驼吃过的树叶,那上面留着骆驼牙齿的痕迹, 所以我知道它缺了一个牙齿。这些,都是我根据看到的情况推想出来的。至于骆驼究竟往哪里去了,你应该顺着骆驼的足迹找去,大可不必问我。”

那人听了,恍然大悟,感激地道谢后,就照着老人的指点,一路寻找而去。

故事中的老人并没有亲眼看见别人丢失的骆驼,为什么能清楚地说出那头骆驼的特征和它所驮的东西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不自觉地运用了辩证法中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的观点。

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事物的因果联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事例,在现代社会中,也是多得很的。例如,日本人获取大庆情报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据有关资料介绍,60 年代,有关我国大庆油田的情况是保密的。日本人为把炼油设备卖给我国,迫切想获取大庆油田的情报。日本情报人员对《人民中国》杂志上的王铁人的照片和一个小村子名进行反复研究。他们从王铁人戴的皮帽子,判断出大庆处在严寒地带。从报道文章中的“他们把钻车连推带拉弄到现场”一句话,判断这里离铁路线不太远,从小村子名,分析是在我国东北地区。日本人对东北很熟悉,他们很快从地图上找到大庆第一口油井的位置。他们进而从炼油塔房的扶手栏杆找到尺寸,推算出塔的外径、内径,知道了炼油能力。从产油能力和炼油能力的巨大差距,判断出中国正在考虑进口炼油设备,马上派人来谈判,结果抓住了好时机。

从找骆驼的故事和日本人获取大庆情报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事物间存在着因果联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因果联系,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反过来说,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人们把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称为这种现象的原因;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称为这种现象的结果。或者说,原因,是指引起结果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例如,在找骆驼的故事中,骆驼的左脚跛、右眼瞎、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这些都是原因。而骆驼的足迹右边深左边浅;路左边的草吃掉了不少,右边的却一根未动;路左边有许多苍蝇,而右边有许多蚂蚁,这些都是结果。后边的这些结果,分别是由前边的原因引起的。在日本人获取大庆情报的事例中,大庆处在严寒地带是原因,王铁人戴皮帽子是结果;离铁路线不远是原因,把钻车连推带拉弄到现场是结果;产油能力和炼油能力的巨大差距是原因,考虑进口炼油设备是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有两个区别于其他联系的重要特征。一是它和时间的前后顺序紧密相关,原因一定在先,结果一定在后。例如:一辆汽车只有发动机先发动,而后才能行驶。在上边的故事中,先有骆驼的左脚跛、右眼瞎、左边驮蜜、右边驮米等原因,才有后边的左浅右深的足迹、只吃左边草、右边有蚂蚁、左边有苍蝇等结果。人们常说的“前因后果”,就是指因果联系的时间顺序。但是,并不是一切先后相随的现象都构成因果联系。黑夜过后是白昼,严冬过后是春天,闪电过后有雷鸣,都是前后相继,但是,我们不能说黑夜是白昼的原因,严冬是春天的原因,闪电是雷鸣的原因。当然也不能说白天是黑夜的结果,春天是严冬的结果,雷鸣是闪电的结果。实际上,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四季交替是地球公转的结果。而电闪雷鸣都是由云中强大的放电现象引起、并同时发生的结果。人们所以感觉上有先有后,是由光和声的传统速度所引起的,光的速度要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

二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定的原因,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定的结果。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一定有反抗;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一定有反侵略的斗争;虚心一定会使人进步;骄傲则免不了使人落后。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必然联系都是因果联系。以牛顿的第二运动定律来说,这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F=ma,式中 F 是力,m 是质量,a 是加速度。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在力的作用下,加速度同质量和外力之间的关系,说明加速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在公式中,a 变化了,F 也必然变化,但二者并不具有先后之分,并不是因果关系。

总之,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因果联系既包括了两个现象之间前后相继的联

系,又包括了两个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仅仅根据前后相继或仅仅根据必然联系,都不足以断定两个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不是因果联系,必须把两个方面统一起来考察。

世界上各种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就是说,这既不是人们头脑中虚构的,也没有丝毫的神秘性质。如果任意地把两种无缘无故的现象捏在一起,说成是因果联系,那就违背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千百年来,流传着“因果报应”的学说。这种学说同“生死轮回”、“善恶报应”等结合在一起,认为有的人现世受苦受难,是因为前世做了坏事;有的人现世荣华富贵,是因为前世做了好事。要想来世享受荣华富贵, 就要在今世行善积德等等。这种“因果报应”学说,完全是神秘主义的,是违背客观事实的,是剥削阶级欺骗毒害劳动人民的工具。我们决不能上当受骗。

因果联系是客观的,也是普遍的。就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有原因必有结果,有结桌必有原因,没有任何事物不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即使有些现象的原因还没有被人发现,但原因的存在却是确定无疑的,总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现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许多不解之谜,如“飞碟之谜”、“魔三角之谜”、“癌症之谜”等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终有一天会解开这些谜的。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原因和结果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当我们把任何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事物,从客观世界的总的普遍联系中抽出来考察时,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倒因为果, 也不能倒果为因。例如在摩擦生热的因果联系中,摩擦是生热的原因,热是摩擦的结果,这是确定的,不能颠倒的。如果颠倒,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另一方面,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两者的相互依存是说,原因和结果是互为存在的条件或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没有原因,无所谓结果,结果是相对于原因而言的;没有结果,也无所谓原因,原因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原因和结果是不可分离的。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主要有两种具体情形:一种是,从客观世界的总的联系的链条中来看,原因和结果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交换着的: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反过来也是这样。同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上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上又是结果。如摩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导致爆炸等等。在这里,摩擦是生热的原因,生热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燃烧的原因,燃烧是发热的结果,又是引起爆炸的原因。另一种是, 一种原因产生的一定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原因。在这种情况下, 有的时候,前者为因,后者为果;有的时候,却是后者为因,前者为果。例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由于生产发展的结果。可是,有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成为生产增长的原因。特别是在现代,生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

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实际生活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异常复杂和丰富多样的。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是一因多果,或同因异果。如同是下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久旱的禾苗来说是及时雨,但对于旅游的人们却是扫兴的。同时核分裂,在一种条件下可以造成巨大威力的核爆炸,在另一种条件下又可造成缓慢的核辐射。同是通电,既可照明,又可酿成火灾。如此等等。

二是一果多因,或同果异因。如中国女排曾连夺世界冠军,既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勇于拼搏有关,也与教练员指导有方、全国人民的支持等等分不开。一个人的进步,往往是家庭的教育、领导的关怀、同志们的帮助、个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原因同时起作用的结果。

三是多因多果,或复合因果。就是说,无论原因或结果都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重的或复合的。例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国际国内环境的有利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之,因果关系既多样又复杂。这种情况要求我们要善于对原因、结果及其关系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而不能简单化、一刀切。

十七、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谈偶然性和必然性

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恩格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接触到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例如:人们通

常看见的是白雪,并且习惯于用“雪白雪白的”来形容某种东西的白颜色。可是,大自然里有时还飘起黄雪、红雪,甚至黑雪。据记载,天山东段曾下过黄雪,西藏地区曾下过红雪,苏格兰降过黑雪。人们通常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风雨洗礼,对于毛毛细雨、连绵阴雨、倾盆大雨,以及暴风骤雨等,都习以为常了。但是,对于“谷雨”、“麦雨”、“虾雨”等,却见者不多, 然而,这是事实。据记载,公元 55 年,今河南开封一带降雨中,夹有大量的黑色谷子,人们称其为“谷雨”;1804 年,西班牙海岸下过一场“麦雨”; 19 世纪初的丹麦下过 20 多分钟的“虾雨”;其它还有降过“鱼雨”、“海蛰雨”、“血雨”、“银币雨”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同样使人惊奇的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存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现象。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人们常常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可是由于观察和实验中出现意外现象或偶尔受到某件事的启发,顿闪思想火花,心中豁然开朗,使问题迎刃而解,甚至导致新的发明和发现。例如: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有一天,洗澡时,在浴盆里一坐,发现排开的水同他身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相等。这个现象启发他由此发现了物理学上的重要原理——浮力定理,即阿基米德定律。1764 年的一天,英国某纺织厂工人哈格里沃斯不慎把妻子的纺纱机碰翻在地上。这一下子,古老的纺车上原来平放的纱锭竖立起来了。纺车虽然翻倒了,轮子依旧在转动。哈格里沃斯眼睛一亮,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可以把许多竖立的纱锭排列起来,仍用一个轮子带动,这样,不就可以一个人顶几个人纺纱吗?于是,他自己动手设计和制造了一架有八个竖立纱锭的纺纱机,并以自己心爱的女儿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很快得到改进,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近百倍。哈格里沃斯成为有名的发明家。法国电影科学家路易·卢米埃尔兄弟, 在发明电影机械时,为了解决让影片以间歇运动经过片门的难题,搞了许多设计方案都失败了。然而,有一天,卢米埃尔偶尔走到缝纫机前,突然想到: 缝纫机缝衣服时一动一停地间歇运动,而随着这一动一停,布料就向前挪动, 电影机械送片不也可以这样吗?受此启发,卢米埃尔兄弟解决了难题,使电影终于在 1895 年诞生了。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由于注意到有种掉在培养碟中的细菌,能够使细菌发生“溶化”,据此现象,加以研究,发明了青霉素。据说,伽利略从教堂里吊灯的晃动中,得出了著名的摆动定律;

瓦特从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喷射蒸汽、推动壶盖上下跳动的现象中得到启发, 从而发明了蒸汽机;门捷列夫把一个个化学元素及其性质写在一张张纸牌 上,在摆弄这些纸牌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科学史上,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根据这样一些事例,有人得出结论: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 完全得益于机遇(所谓机遇,乃是科技活动中偶尔出现的意外情况)。这种说法对吗?

要弄清楚自然界中的反常现象和科学发明创造中的机遇问题,必须懂得哲学上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两者的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这是由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原因产生的,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例如,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等等,都是必然性。与必然性不同,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并非必定如此的趋势,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它是事物发展中不居支配地位的趋势,一般地说,不能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只是对事物发展的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得多少瓜、多少豆,每一个瓜的大小,每一个豆荚中有几颗豆粒,都带有偶然性。再如,物体在水或其他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而变轻,这是客观事物的必然性,而阿基米德正好在澡盆里发现自己变轻,则是一种偶然性。

从上边的说明可见,必然性和偶然性各有特定的含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因此,它们是有区别的、对立的。

但是,另一方面,两者又是统一的。它们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依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必然性总是通过

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例如,在通常情况下,下雪是必然的,但是,下雪的必然性,总是由鹅毛大雪、沙沙细雪、暴风雪,甚至黑雪、黄雪、红雪等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假如没有这些偶然性,又怎能知道下雪的必然性呢?科学上的一切发明、创造,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是由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水平的必然性决定的,但是,这种必然性是通过一系列偶发事件,即偶然性因素表现出来的。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然的,但它是通过阿基米德偶然看到浴盆溢水的现象引起的;蒸汽机的发明也带有历史必然性,但它是通过瓦特偶然看见蒸汽冲开壶盖的现象受到启发而实现的;新型纺纱机的必然问世,是与碰倒古老纺车的偶发事件联系在一起的。青霉素的发明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它与弗莱明的偶然发现分不开。假如没有这些偶发事件,由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水平等决定的发明创造的必然性,又怎能体现出来呢?

另一方面,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就科学史上的发明创造来说,无论是阿基米德定律的提出、珍妮纺纱机的问

世、电影的诞生,还是青霉素的发明、蒸汽机的出现、摆动定律和元素周期律的提出,尽管无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每一偶然性的背后,都有其客观和主观的必然性。在客观上,是由生产的发展、知识积累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必然性决定的。在主观上,则是取决于当事人在科学实践中的艰苦努力,潜心研究,而不是像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完全取决于偶然的机遇和灵感。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之后,曾有人问他怎想到元素周期系统的?门捷列夫听了,大声笑起来,回答说:“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 20 年,而您却认为坐着不动。五个戈比一行,五个戈比一行地写着,突然就行了!事情并不是这样!”是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科学发明、创造的成果“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它是“踏破铁鞋”的必然结果。大量事实证明: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互相转化是说,必然性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偶然性的东西;偶然性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必然性的东西。具体说来,这种相互转化表现为两种情形:其一,对某一过程来说是偶然的现象, 对另一过程而言则可能是必然的;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例如:形成一种新理论、提出一个新发现的历史条件已成熟时,这个新理论、新发现总是要被提出来的,这是必然性;至于是谁捷足先登,提出新理论,做出新发现,则是偶然性。可是,为什么是张三,而不是李四提出新理论,做出新发现,则与张三的坚定立场、正确观点、科学方法以及渊博的知识、严肃的态度、超人的智慧、刻苦的努力等等有着内在的联系,这里又有必然性可循。

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有些偶然性可以变成必然性,有些必然性可以变成偶然性。例如:在生物进化中,旧物种出现新的变异原是偶然的东西,而在新物种产生后便成为必然的东西了;反过来,某一物种的必然性状,经过退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该物种可有可无的偶然性状。人类祖先浑身有毛、有长尾巴是必然的,而现在个别婴儿出现满身长毛、甚至长尾巴等返祖现象,则是偶然的。

总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要克服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认为“自然界中没有偶然的东西”,一切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势必把人们引向神秘主义的宿命论, 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早已注定的了。人们只能消极等待命运的摆布。另一种是只承认偶然性,否认必然性,认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偶然的,根本没有什么必然的规律可循。我国近代哲学家胡适曾说,历史上的大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族一村,他起一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按照他的这种说法,历史简直成了一本糊涂帐,丝毫没有什么发展规律可言。这种观点的后果,既可以导致对人生、对社会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也可以导致侥幸取胜的冒险主义。因为,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偶然和变化莫测的,掌握知识、认识规律、研究科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既然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要努力去认清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去发现事物的规律性,正确地指导我们的行动。既然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善于估计可能出现的偶然因素。对有利的偶然因素,充分利用,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对有害的偶然因素,要尽可能地预防和避免,做好应付它的一切准备,做到有备无患。这样,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主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十八、永动机的风波说明了什么

——谈可能性和现实性

向着最坏的一种可能性作准备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不是抛弃好的可能性,而正是为着争取好的可能性并使之变为现实性的一个条件。

——毛泽东古往今来,围绕着永动机的发明、制造曾掀起回回风波。所谓永动机,

是指一种不消耗任何能源就能永远开动的机器,或者是一经推动就永远不会停止,不需要任何动力补充的机器。历史上,曾有许多人花费不少精力埋头于这种发明,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有的人为了骗取钱财和名誉,硬把这种不可能说成是可能的,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18 世纪初,德国有一个叫做奥尔菲留斯的人,声言发明了一架永动机,并把它称为“自动轮”。这架机器很大,表演“永动”功能时,需要一个专门的房间,机器运转时,他就把房间锁起来,还派人日夜守卫,不许任何人接近。有一次,他就在这样的一个房间里表演,这架机器整整工作了两个月不停,于是赢得了许多人的赞扬。世界上的许多大人物把最高恩典赐给他,诗人写了诗和歌词赞颂他那神奇的轮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架所谓的永动机是由隐藏在机器里边的人牵着绳子才转动的,牵绳子的人就是“发明家”的弟弟和女仆。后来, 由于“发明家”与知道内情的妻子和女仆闹翻了,这个骗局终于被揭穿。事实证明,永动机是根本不可能制造成功的。正是鉴于此,法国科学院在 1775 年宣布,以后不再接受审查任何有关永动机的设计方案。据说,19 世纪英国的著名科学家焦耳在年轻时,也曾追求发明永动机,但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后来,他认识到发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总结出一条经验教训:不要永动机,要科学。在科学的道路上,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在热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永动机的风波中,可以看出:发明和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也就不能转化为现实。那么,什么是可能的事呢?可能的事又怎样变成现实的事呢?这就要懂得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趋势。某种事物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以前, 某一工作和计划在还没有完成以前,就只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可能性不是指当前已经实际存在着的事物,而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将会变为现实的种种趋势。

为什么在事物的发展中存在着可能性呢?这是由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决定的。拿人们的求知活动来说,这一个过程中存在着勤奋好学和懒惰不学的矛盾。如果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就可能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有所作为。反之,就可能碌碌无为。传说在宋朝时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五岁就能指物作诗,

闻名乡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戒骄戒躁,勤奋学习,不懈努力,有可能成为著名学者。可是,他后来骄傲弃学,结果十二三岁写的诗,反而不如五岁写得好。到了 20 岁,就更平平常常了。这个传说说明,由于事物内部矛盾所决定,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可能性。

与可能性相反,现实性是指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在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存在。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说明个别东西的存在,而是指客观实在种种联系的综合。现实性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就是说,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现实的东西既是现实的又是不现实的。

不难看出,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有区别的。我们做事情,干工作,一定要注意这种区别,千万不要把可能等同于现实,把计划、理想中的东西当成现实存在的东西。我们的立足点要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可能性上,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明朝《雪涛小说》中有则“一个鸡蛋的家当” 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人,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忽然有一天,他捡到一只鸡蛋,高兴地跑回家,对他老婆说:“我有家当了!” 老婆问:“在哪里?”他拿出那个鸡蛋说:“这就是。只要十年功夫,家当就有了。”他解释说:“我拿这个鸡蛋,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待小鸡孵出, 从中拿一只小母鸡回来,鸡生蛋,蛋孵鸡,两年之内,就可以有鸡三百只。把鸡卖了,可买回五头母牛。母牛生母牛,三年可以有牛二十五头。母牛再生母牛,再过三年可以有牛一百五十头。把牛卖掉,即可得到一大笔钱。把这笔钱全部用来放债,再过两年,我就有一份像样的家当了。”这个人越想越高兴,越说越得意,于是就盘算发财以后的事情了:置地、盖房,还要娶个小老婆⋯⋯老婆一听说他要娶小老婆,勃然大怒,一拳把那个鸡蛋打得粉碎。这个人的一份家当就这样全部毁掉了。这个故事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之一,就是不能把想问题、做事情的出发点放在可能性上。那个人仅有的一个鸡蛋也被打碎,从哲学上说,就是把可能性当成现实性的结果。这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正确地认识可能性,不仅要把它同现实性区别开来,而且对于可能性本身也要注意区别种种不同的情况。具体地说,其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律规定的,有客观现实根据,只不过条件不具备,还尚未成为现实。不可能性则是毫无客观根据的胡思乱想,任何时候也不会实现。例如:母猪生小猪,生雄生雌的,都是可能的,但不可能生出象或熊猫来;母鸡生蛋,有时可能大一点,有时可能小一点。但总不可能生出石头和金子来;一个人可能活到 70 岁、80 岁,甚至活到 100 开外,但总不可能长生不老,免于一死。

在现实生活中,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是重要的。这种区分要求我们, 不要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作为奋斗目标。否则,即使绞尽脑汁、日夜苦干, 使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是白费心血,劳而无功,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历史上,点石成金的实验,永动机的发明,长生不老之药的寻求⋯⋯不知吞没

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华,耗尽了多少人的聪明才智,浪费了社会的多少宝贵财富。同样,也不要把本来可能办的事误认为不可能,从而放弃必要的努力。否则,就会错过成功的机会,丧失取得成就的机遇,从而留下终生的遗憾或永久的悔恨。

其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阶段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它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目前就有可能转化为现实。抽象可能性是在将来阶段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它在现实中尚缺乏充分的根据和必要的条件,因而在目前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但是抽象可能性也有某种根据,只是不充分,待到内部根据充分和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时,就会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因此,不能把它混同于不可能性。例如:一个未结婚的青年,设想将来自己的孩子成为有名的科学家,这样的可能性根据不具体、不充分,但并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这种可能性,就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再如,“一个鸡蛋的家当”故事中的那个人说的一个鸡蛋变成一份像样家当的可能性,显然是缺乏具体而可靠的根据,因而,也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

在实践中,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固然不应去做那些根本不可能的事,但也要注意避免把在将来才有可能办到的事情拿到现在来做,而把现阶段应当做到也可以做到的事情推迟到遥远的将来。否则,就只能干出“揠苗助长”、吃力不讨好这一类的蠢事。

其三,对于现实的可能性,要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即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使事物的发展出现两种相反的可能性。那个人要把拾到的一个鸡蛋送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化,就有两种可能,可能孵出小鸡来,电可能孵不出小鸡来;即使孵出小鸡来,可能是小母鸡,也可能是小公鸡。以后的每一步骤,也都存在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从对人的利害关系看,自然又可分为好、坏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实现好的可能性,而尽力避免坏的可能性,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避免失败。那个捡鸡蛋的人的发财致富计划,根本不考虑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完全是一厢情愿地估计一种可能性,其结果,可以预见,即使鸡蛋不被他老婆打碎,要实现得到一份像样的家当的计划也是极其困难,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具体把握了可能性范畴之后,现在让我们谈谈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可能性和现实性也是对立的统一。说它们是对立,是因为两者各有特定的含义和特点,因而,可能不是现实,现实不是可能。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说它们又是统一的,是说两者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是指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现实是已经充分展开和实现了的可能。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它首先必须是可能的,不可能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可能性也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是尚

未展开的现实。可能之所以成为可能,它必须是在现实中存在着某种根据的, 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根据的东西永远是不可能的。因此,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不能割裂的。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是指可能性可以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也可以转化为可能性。在这里,要注意转化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必要的条件,现实性不能转化为可能性,可能性也不会转化为现实性。

正确认识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于我们正确地发挥自觉的能动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能转化为现实,现实又转化为可能,这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过程,但是,在人的作用所能干预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的自觉能动性也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在这里,可能和现实的统一,提供了人发扬自觉能动性的可能;可能和现实的对立,又使人有发扬自觉能动性的必要。当事物客观上具备了变化发展的可能性,要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时,人的自觉能动性能否正确地发扬及其发扬的程度,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东在战争年代谈到战争问题时曾指出:“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毛泽东选集》第 2 版,第 1 卷,第 182 页)战争问题如此,做其他事情也莫不如此。

十九、一颗智慧诗星陨落的启迪

——谈形式和内容

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

——列宁提到普希金的名字,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他是 19 世纪俄罗斯伟大的诗

人,从七八岁就开始写诗,一生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被尊为“俄罗斯文学之父”。遗憾的是,这位富有天才的诗星,仅仅活了 38 岁。而他的死,是与他的爱情悲剧联系在一起的。

普希金的爱人娜坦丽,出身贵族,善于交际,外貌漂亮出众,有“莫斯科第一美人”之称。他俩喜结良缘,真可谓“郎才女貌”。许多人为他有一个天仙般的美丽妻子而羡慕不已。

然而,不幸也就在这里。因为,普希金之所以娶娜坦丽为妻,爱的是她的漂亮的外貌;而娜坦丽之所以愿意嫁给普希金,是因为他有金钱和声誉。至于他们之间的思想、志向、道德、情操,那简直是天壤之别。普希金致力于俄罗斯文学事业,娜坦丽却一味追求着跳舞、交际、陶醉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而对普希金孜孜以求的文学事业却丝毫不感兴趣,不管也不问。有时,当普希金写下一首好诗,兴奋得情不自禁地朗诵给她听,让她分享自己的创作喜悦时,娜坦丽却用手捂住耳朵,大声地嚷叫:“讨厌!” “我不愿意听!”为了满足妻子无止境的挥霍、享乐,普希金不得不向别人借债,又不得不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花在妻子所赴的宴会、跳舞厅内,以及上层社会的庸俗交际中,弄得他精疲力尽,债台高筑,整天闷闷不乐,苦不堪言。

更为不幸的是,尽管普希金对妻子一片衷情,仍然满足不了她的个人私欲。她对普希金并不忠诚,而是更加放荡不羁。最后,普希金终于被妻子的奸情所激怒,与情敌决斗,结果中弹负伤,以至身亡。1837 年,年仅 38 岁的普希金就这样含恨离开了人间。一颗智慧的诗星陨落了。

普希金的不幸早逝,给我们以许多启迪,值得我们深思。从哲学上说, 它告诉我们,不能只从形式上看问题,而必须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所谓形式,就是把事物内在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方式。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以水(H2O)为例,氢(H)和氧(O)是水的

少年哲学向导丛书:解开宇宙之谜的金钥匙—唯物辩证法浅谈 - 图4内容,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组成的。水分子的结构式是

,这就是水的形式。从在我国有悠久历史的拱桥来看,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跨度大而弧度平坦,犹似长虹饮涧;有的跨度小而弯度大,

好像初月出云;有的连续几拱,如同彩练相联。就拱桥曲线的形状看,主要有圆弧线、抛物线和悬链线等类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拱桥的形式。而不管什么形式的拱桥,都是由水泥、石头、砖等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就是拱桥的内容。再以人的美来说,外表美,包括漂亮的服饰,匀称的体形,迷人的眼睛等等,都是属于形式方面的东西,而内心美,包括渊博的知识,强烈的事业心,优良的品质,坚强的意志等等,则是属于内容方面的东西。

事物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内容有密切联系、由内容直接决定的内在形式;另一种是和内容无直接联系、并非由内容直接决定的外在形式。举例来说,一部文艺作品,它的语言、风格、结构等是这部作品的内在形式; 书的开本大小、纸张优劣、字体型号和封面装帧等则是它的外在形式。对一个人来说,他的语言和行为是表现思想、心灵的内在形式,而衣着打扮等等则是与思想、心灵没有必然联系的外在形式。人的长相美丑,并非思想、心灵美丑的表现。以貌取人,容易上当。普希金的爱情悲剧,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指事物的内容和它的内在形式的统一。当然,这不是说事物的外在形式就不重要了。书的装潢、产品的包装,以及人的服饰穿戴等也是应当重视的。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差别,这是它们对立性的表现。例如,在思维中,思想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内容,思想方式是形式。思想方式不能等同于思想所反映的客观事物。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又是统一的。两者的统一性,首先表现在,任何事物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侧面,它们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具有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的人,必定会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待人以礼,助人为乐;而一个盛气凌人,言行粗暴,蛮不讲理,粗野地对待他人的人,则不可能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言谈、举止、仪表等,总是与一个人精神状态、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的态度分不开。总之,形式是某种内容的形式,内容是某种形式的内容。不具有形式和不具有内容的事物,世界上是没有的。

其次,形式和内容又是能够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在一种关系中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在另一种关系中则可以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和内容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例如, 逻辑规则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又是逻辑学的内容;诗词格律,在诗词中是形式,但又成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内容;圆形是车轮的形式,又是几何学研究的内容;演戏用的服装道具对于服装道具商店来说是内容,对于舞台演出来说又是形式。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多种的形式。比如,同一个题材,可以用小说来表现,也可以用戏剧来表现, 还可以用诗歌、舞蹈、电影等来表现。在人才的发现和选拔上,民主选举是

一种形式,考试又是一种形式,从作品、论文等成果考核,也是一种形式, 还有毛遂自荐、互相推荐等等形式。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引进国外新技术, 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购买专利如设计图纸,进口成套设备和主要机械, 邀请外国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派遣技术人员到国外直接受训,吸收外资建立合资企业等等。另一方面,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多种内容。比如,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表现古今中外、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内容。语言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不仅能表现人的思想、心灵美丑,还能表现人的不同情感和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高低。

在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应当特别地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其中,在一般情况下,内容起决定性的、主导的作用。就是说,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变了,形式或迟或早也要随着起变化。比如,“木本实而花萼振,水性虚而涟漪结”。就是说,一株花,如果它根深叶茂,枝干质地壮实,开出的花朵一定鲜艳夺目,充满生机;反之,如果枝干枯萎,那么开出的花也不会鲜艳。一泓碧水,稳定平和,起不了大浪,只能形成圈圈涟漪。这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形象说明。再如,动物器官的形态(即形式),决定于动物器官的机能(即内容)。动物的器官如果经常使用,那它就会因机能加强而发达起来。否则,就会逐渐退化。在巴西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种名叫树懒的珍贵哺育动物,它像猫那么大小,喜欢把身体倒挂在树上,有的一生就“懒”在一棵树上。由于它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吊挂在树枝上,足爪变得非常发达;但由于世世代代不走路,四肢行走的功能逐渐消失,只能靠腹部帮助爬行,成了有脚不能跑的动物。鸟类都有翅膀,翅膀这种形式,是随着鸟类飞行机能的发展而日益完善,并随着飞行机能的减弱或丧失而衰退、萎缩的。鸵鸟本来有翅膀,由于长期不使用丧失了飞行的机能,翅膀就逐渐退化了,变成了不会飞翔的鸟。

正因为内容对形式有决定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事物的内容。如果不懂这一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就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会导致事情的失败,酿成悲剧。《庄子·天运》中说,美女西施因为心口痛,皱着眉头,按着胸口在路上走,因而别有一番风姿。邻居的一个丑女人(后人称为东施)看见了,认为很美,也去学西施的样子,结果弄得更加丑陋不堪。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引用这个典故,在《西施》中说:“扶射邻家子,效颦安可希?”“效颦”,就是仿效皱眉蹙额的样子。后来,人们把那种由于胡乱摹仿而弄巧成拙的做法叫“东施效颦”。“东施效颦”之不可取,就在于离开事物的内容,而单纯追求形式。普希金的爱情悲剧,也是由于过于看重外在形式上的美,而忽略了内在内容上的美。现实生活中的形式主义的错误, 也是由于忽视内容而引起的。我们应当注意克服。

我们强调内容决定形式,并因此而反对形式主义,丝毫也不认为形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因素,相反地,也承认形式对于内容的能动的反作用。这种

反作用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电子计算机形式的变化即不断地微型化, 就有力地促进了电子计算机内容的发展。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每一次形式的变化,都使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带来新的丰富的内容。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有两种基本表现:一是当形式适合内容的需要时, 形式对内容的发展就起促进的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的需要时,形式对内容的发展就起阻碍的作用。例如,当生产关系这种形式适合生产力这一内容时,生产力就得到迅速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受到严重的束缚和破坏。又如,鸡蛋坚固的外壳本来是对蛋黄与蛋白起保护作用的,没有它,蛋白与蛋黄就会失去生命活力, 蛋内的胚胎就不能发育成小鸡。然而,当鸡蛋在孵化出小鸡时,蛋壳就变为小鸡进一步成长的障碍物。因为这时如果小鸡不破壳而出,就会被闷死在蛋壳里;只有啄破蛋壳,毁坏这个形式,内容才能发展,小鸡才能长大。

既然形式对内容有能动的反作用,那么,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在注重内容的前提下,也要重视形式,力求把正确而充实的内容同完美而灵活的形式结合起来。既反对为形式而形式,甚至以形式而伤害内容的形式主义, 也要适应内容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和创造最适当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

二十、“庞涓之死”和“杀夫哭夫”

——谈现象和本质

如果现象形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

——马克思庞涓和孙膑都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都曾在魏国学习兵法,学成之后,

庞涓在魏国当了大将,但他妒嫉孙膑的才干,总想把孙膑除掉,孙膑只好逃回齐国去了。公元前 342 年,庞涓带领 10 万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大将田忌和孙膑进攻魏国,以解韩国之危。果然,庞涓一听国都危急,立即放弃对韩国的进攻,回兵救魏。孙膑见庞涓上钩,就命令齐军在进入魏国后,第一天垒做饭的灶 10 万个,第二天垒灶五万个,第三天垒灶三万个,制造“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的假象。庞涓见此情景, 心中大喜,留下步兵,以精锐轻骑日夜兼程追赶孙膑。孙膑掐算庞涓兵马晚上可达马陵,就在道路狭隘、障碍众多的险要处,埋伏万名弓箭手,约好见火射箭,发起进攻。晚上,庞涓追兵到马陵,见一大树,剥去树皮处写有大字。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七个大字。字未读完,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兵败,自刎而死。在这个故事中,锅灶越来越少,这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还是假象。庞涓之所以兵败身死,主要原因之一,是他没有区别假象与真象,被假象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杀夫哭夫”,是《中国古代办案百例》中记载的一个案例,案例说: 明代张县卿任润州知府时,处理过一个案子。有一妇人的丈夫外出数日,没有回家。有一天,忽然有人说,菜园的井里发现有一具死尸。妇人听了后, 惊慌地跑去一看,就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说:“这是我丈夫!”随即报告官府。张县卿令妇人的邻居集合到井边,察看井里死尸是不是妇人的丈夫。大家都说,井深没法去辨认,请把尸体捞上来验看。张县卿说道:“大家没法辨认,为什么惟独这妇人一看就知道是她丈夫呢?”于是,吩咐下人将妇人关押起来审问,果然是妇人与奸夫同谋,杀死亲夫,将尸体投入井下。聪明的张县卿从邻人因为井深无法辨别尸体是谁、而惟有这妇人一看就知道是她丈夫的矛盾中,戳穿了假象,认清了事情的真相。

“庞涓之死”和“杀夫哭夫”这两个反正两方面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个方法,不仅是作战、破案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而广之,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重要方法。而要正确地把握和自觉地运用这个方法,就必须弄清楚现象和本质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这两个方面。现象指的是直接呈现于人们感官之前的事物的外部联系。它生动具体、复杂多样、灵活易变。世

界上的一切事物,莫不以现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还是万山红遍、满江碧透的南方景色,或是战争年代的炮火连天、弹痕遍地,还是和平岁月的潺潺流水,燕舞莺歌,都是一个现象世界。在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有的能够直接反映事物本质,同事物的本质相一致, 叫做真象,此外还有假象。假象也是一种现象,它给人一种与本质相反的印象。因此,假象是一种与本质对立最明显、最为突出的现象。然而,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只不过是一种歪曲了的、虚假的表现罢了。

什么是本质呢?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 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比较稳定的方面,它看不见,摸不着,深藏在现象的背后,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例如,在“杀夫哭夫”案例中,“杀夫”即同奸夫谋害亲夫是此案的本质,而“哭夫”,装成很悲哀、痛苦的样子则是现象(假象)。

从现象和本质的不同含义中可见,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有区别的。由于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所以, 现象就是现象,不能把它当做或等同于本质;本质就是本质,也不能把它当做或等同于现象。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必要,因为人们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并不就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科学的任务,就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如果认为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本质是直接合而为一 的,那么,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

现象和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其统一性表现在:本质隐藏在现象之中,并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而现象则是本质在某一方面的表现。世界上没有无本质的现象,也没有无现象的本质。现象与本质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例如,动物的异常现象,往往能反映出地震的本质,而地震的本质,也通过种种现象表现出来。据资料记载,古希腊杰里斯城大地震前几天, 田鼠、伶鼬、蜈蚣等都纷纷从洞穴里出来,四处逃窜。1835 年智利大地震前夕,狗嚎叫着跑出城廓。1942 年菲律宾塔尔大地震前一会儿,狗、猫以及母牛叫醒了正在熟睡的居民。从我国历史上看,1857 年,浙江鄞县地震前“夜半天明如昼,山雉皆鸣,少倾地泄气,声隆如鼓”。1917 年,云南大关在震前一月间,“鱼类均浮水面。近地震前数日,河水大涨,河鱼千万自跃上岸”。 1920 年,宁夏海原发生 8.5 级地震前夕,牛惊慌外逃,不进圈,狗吼叫乱窜。于地震当天晚上,西吉县一村庄上的狗叫得非常厉害。有一位老人出去察看, 地震即发生了,老人幸未遇难。震前动物的这些异常情况,反映了地壳不同部位的内在矛盾运动。地震发生时,地球表面会发生物理、化学等各种现象, 动物感觉到这些现象后,就本能地产生出各种异常反应。这一事实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如果说,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必要,那么,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则说明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可能。因为,既然现象和本质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存在一条

由此达彼的桥梁;事物的本质总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那么,人们就可以以事物的现象作为认识事物本质的出发点和入门向导,进一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其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

懂得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从而掌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方法,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仍以地震预报为例。1969 年 7 月 18 日 13 时,我国渤海湾发生了 7.4 级强烈地震。天津市人民公园地震预报小组根据多种动物的异常反应,如东北虎精神不振,不听指挥,不进食;大熊猫痴呆不动,两只前爪抱头惊叫:牦牛卧地不动,不吃青草;鹿惊恐跑跳不止;天鹅不下水,不进食,两腿朝天,仰卧不起;鹦鹉的羽毛戗起,惊鸣不止;泥鳅、鳖、蚂蝗在水中上下翻腾不停⋯⋯就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在震前 1 小时 50 分钟成功地预报了这次渤海大地震。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掌握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方法,并把它正确地运用到实践中, 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二十一、从“太子丹赠手”说起

——谈全局与局部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

——毛泽东大家听说过“太子丹赠手”的故事吗?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的

太子丹有一次宴请荆轲,为了讨好荆轲。他还特意叫来一个能歌善舞的美人为荆轲弹琴奏乐。席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灵巧、纤细的手,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善于察颜观色的太子丹问:“壮士爱什么?”荆轲不加思索地回答:“但爱其手。”太子丹立即吩咐,将美人的双手赠给荆轲。不一会儿,侍者端出一个盘子,里面放着美人那双被砍下来的血淋淋的手。

这个故事,不仅赤裸裸地暴露了荒淫无度的剥削阶级惨无人道的本性, 也讽刺了他们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与这种思想方法正相反,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十分注意手与身体的联 系。古希腊哲圣亚里士多德说:“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近代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说的更具体:“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 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

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 手才获得它的地位。”恩格斯也说过:“手并不是孤立的。它仅仅是整个极其复杂的机体的一个肢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510 页)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充分肯定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说法,指出,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它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这些思想大家关于身体与手关系的论述,涉及到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全局和局部。现在,就让我们来谈谈这对范畴。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是全局和局部的统一体。所谓全局,是指事物的全体或发展的全过程;所谓局部,是指事物的一部分,一个方面或发展的一个阶段。全体和部分、全过程和阶段, 都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一个全局,身体的各部分, 包括眼、耳、鼻、舌、手、脚等,就是它的局部。一盘棋是一个全局,这盘棋的各个部分,如将、士、象、车、马、炮等就是它的局部。一支合唱队是一个全局,合唱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歌唱家、吹鼓手、琴师等就是它的局部。一个工厂是一个全局,它的各个车间、各个科室则是局部。一台计算机是全局,而它的控制器、运算器、储存器、输入器和输出器等则是局部。

全局和局部的划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就是说,在一定场合看来是全局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局部;反之,在一定场合看来是局部的东西, 而在另一场合又变为全局。例如:一个工厂对公司来说,它是一个局部,但

对所属的车间、科室来说,它又是一个全局。同样地,车间是工厂的局部, 但对生产班组来说,又是一个全局。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控制器、运算器、储存器、输入器和输出器等部分,都是这台电子计算机上的局部,但是,这几个部分又分别是由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的电子元件和机械部件构成的。对电子元件和机械部件来说,各部分又都是一个全局。学校是一个全局,但在社会上,学校只是一个局部。总之,每一个事物都是另一个较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对较大的事物来说,它是一个局部;但它本身又包含着许多较小的事物,对较小的事物来说,它又是一个全局。

但是,在具体场合和具体关系中,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是确定的。就是说, 在特定关系和特定的场合中,全局就是全局,局部就是局部而不应把局部当成全局,或把全局当成局部。譬如说,在身体与手的关系中,身体就是全局, 手就是局部,这是确定的,不能颠倒的。

在实际生活中,常有把局部与全局混同起来的情况。大家还记得“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有个人牵了一头象过来。几个盲人听说了,都很想知道象是个什么样子,便急忙围扰上来。一个盲人摸住了象的耳朵,立即说:“象原来好似一面蒲扇。”另一个盲人摸住了象的腿,便反驳道:“不对,象长得像根柱子。”第三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不同意地喊道:“你们都说错了,象恰似一条绳子。”于是,几个盲人便争吵起来, 谁也说不服谁。那位牵象的人在一旁笑道:“不要争吵了!你们最好把象的全身都摸遍再来发言吧。”显然,这几个盲人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他们错就错在把象的局部当成象的全体。

鲁迅先生曾经批驳过类似“盲人摸象”的错误。还是在“五四”时期, 有个批评家因为别人的诗中有“一个和尚悔出家”的句子,就指责人家是“诬蔑了普天下的和尚”。鲁迅先生写了一篇《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的文章, 驳斥道:“其实一个和尚悔出家,并不是怪事,若普天下的和尚没有一个悔出家的,那倒是大怪事。中国岂不是常有酒肉和尚,还俗和尚么?非‘悔出家’而何?倘说那些是坏和尚,则那诗里的便是坏和尚之一,又何至诬蔑了普天下的和尚呢?”(《鲁迅全集》第 1 卷,第 404 页)。鲁迅的批驳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局部决不等于全局。

全局与局部不仅相互区别和对立,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注意全局与局部的区别,防止把两者混为一谈,是十分必要的,而研究两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全局和局部的相互联系首先表现在:全局离不开局部。任何全局都是由局部组成的,没有各个局部,也就没有全局。不能想象,一个人的身体可以离开它的部分、各种器官而独立存在;一个合唱队可以离开各个歌唱家、吹鼓手、琴师而独立存在;一盘棋可以离开一个个棋子而独立存在;一台电子计算机可以离开控制器、运算器、储存器、输入器和输出器而独立存在。总之,全局离不开局部,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全局是由局部组成的,而任何局部都在全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起着一定的作用。只不过,不同的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些局部对全局说来不具有决定性或关键性的作用,它们的变化不会引起全局的变 化;有些局部则相反,能左右全局,它们一经变化,就会引起全局的改变。比如,人的身体的各部分都是身体所不可缺少的,而且都有一定的作用:手

可以触、摸、抓、拿;脚可以奔跑、走路、蹦跳;耳可听;目可视;鼻能嗅, 真是各有各的用处,不可或缺。任何人,如果缺少某一部分,就会成为不健全的人。尽管身体各部分对于身体都有作用,但其作用却是很不相同的。手、脚的伤害,充其量只能使人残废,而危及不到生命,但心脏和大脑的破坏, 则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又如,在棋艺上,有“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的说法。这一着就是指决定全局的一着。下棋是如此,战争也是如此。毛泽东在谈到战争问题时指出:“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

(《毛泽东选集》第 2 版,第 1 卷,第 176 页)这里所说的“连战皆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对全局不起决定作用的局部;这里所说的“一个败仗” 和“一个胜仗”,则是能左右全局的局部。东晋时期,前秦统一了北方,势力很大。前秦统治者苻坚不听劝阻,调动全部兵力向南进攻,企图统一全国。不料,淝水一战,全军溃败。此后不久,前秦就被后秦攻灭了。真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行辽沈战役时,选择了锦州作为突破口。因为锦州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处于东北战场这个全局的关键部位。拿下了锦州,便造成了“关门打狗”之势,为各个歼灭东北全境的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可谓“一着谨慎,满盘皆赢”。我军拿下锦州后,果然节节胜利,势如破竹,很快解放了全东北。可见,带有决定意义的局部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局的不同发展趋向。

既然全局离不开局部,任何局部都对全局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那么,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要对每一局部给以必要的关注和考虑,力求统筹兼顾。既然有些局部对全局能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那么,我们就应当在适当顾及各个局部的前提下,首先集中力量解决有决定作用的局部问题,以更快地推动全局的发展,避免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丢了西瓜拣芝麻的错误做法。

全局和局部相互联系还有更为重要的方面,这就是:正如全局离不开局部一样,局部也离不开全局。局部总是要隶属于全局,受全局的统率,决定于全局。局部的作用,只有在全局中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关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以及列宁关于手离不开人的身体的论述,已说得很清楚了。再拿交响乐队演奏乐曲来说,一般讲,交响乐队主要有管乐和弦乐两大部分。管乐中有长号、小号、圆号、黑管等乐器,弦乐中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但是,不管是管乐还是弦乐,也不管是其中的什么乐器, 只有在交响乐队的全局中,一起演奏,服从统一指挥,才能奏出沁人心肺、

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交响乐曲。

既然局部离不开全局,全局高于局部,那么,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 应当牢固地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局部的意见, 局部的利益,如果是有利于全局的,我们就要坚持,就要维护;如果是不利于全局的,我们就要抛弃,就要调整。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反过来也是一样,在局部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说,要用“全局一盘棋”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局部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事情办起来顺利,并获得最大的成功。

二十二、一个网眼的网为什么捕不到鸟

——谈系统和要素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恩格斯

一谈到“系统”这个词,我们自然会想到各种各样的系统。例如:自然界中的海洋系统、气象系统、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分布系统;社会中的工业交通系统、文化教育系统、商品流通系统;人体内部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系统呢?

从哲学上说,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系统分成不同的类型。

按系统的组成要素的自然属性,可以分为天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天然系统是由矿物、植物、动物等天然物质组成的系统,如太阳系统、生态系统等。人造系统是由人工造成的系统,如由人们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装配成的工具、仪器、设备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工程技术系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组织系统以及由一定的制度、组织、程序等所构成的管理系统等。复合系统是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结合而成的系统,如一个工厂,既有天然的原料和燃料,又有人造的机器,更离不开人和一整套管理制度,所以,是有人参加活动的“自然——社会系统”。

按客观世界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现象,可以把系统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凡组成要素是实物或物质实体的系统,就叫做实体系统,如机械系统等。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理论或方法等非物质实体要素组成的系统,都称之为概念系统,如一部宪法、一本教科书、一部辞典等,都是概念系统。

按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又可以相对地划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一只手表,当上紧发条,它能自行运转,不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这时,我们就可以暂时把它称为封闭系统。一个城市,每时每刻都要与周围环境、别的城市和地区发生物质、能量、信息和人员的交换,因而,就不是封闭系统, 而是开放系统。

总之,系统有多种类型。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系统,都具有如下几个互相联系的共同特征:

一是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原则上既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特性和功能的总和,也不能从有关组成部分中推导出来。系统整体所获得的新的特性和新的功能是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当把它分解为各孤立要素时,系统的整体特性

和功能也就不存在了。有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一只鸟即将飞来,鸟网张开着等着它。捕得了鸟的,只是鸟网上的一个网眼。于是有人便制做了一个网眼的鸟网,结果再也捕不到鸟了。这则寓言,是系统整体性的形象说明。鸟网是由一个个网眼组成的,但它却具有一个个网眼独立存在时所没有的捕鸟功能。

二是有序性。所谓有序性,是指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适应程度。一台收音机是由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电子管

(或晶体管)和扬声器等组成的。但如果把这些部件杂乱地堆放在一起,或者随心所欲地把它们拼凑起来,是不能成为收音机的。只有将其按一定的方式组装起来后,才能接受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并转化为声波,从而才能使人们收听新闻,欣赏音乐。收音机之所以具有收音的功能,说到底,是各部件相互协调和适应的结果,即达到一定有序性程度的结果。有序性是任何系统都具有的,不过其程度有的低些,有的高些罢了。

三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所谓环境,是指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系统与环境处在相互作用之中。系统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输出,环境对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输入,两者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一个工厂要得以存续,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一定的原材料、能源和信息。同时,其生产的产品也需要向外销售。一个人,总要摄取食物和热量, 要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同时,还要排除体内废物,通过活动消耗能量和向外传递信息。实际上,任何系统要得以存续,都必须同环境发生关系。

系统始终是和要素不可分割地对应着。所谓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组成单元或部分。同系统有自己的特点一样,要素作为系统的组成元素、因素、方面和部分,也有自己的特点。要素的主要特点,一是个别性、局部性。就是说,要素总是系统中的一个个别部分,或者一个个别因素、个体。二是多样性、差别性。就是说,一个系统中诸多要素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三是不稳定性。就是说,相对于系统来说,要素易变、多变、不太稳定。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辩证的。

首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系统和要素的相互依存,是指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不可分割。没有系统,就无所谓要素;反之,没有要素,也就无所谓系统。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它们总是相互伴随,同生共灭。

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当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的条件时,系统就在它和要素组成的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并通过其整体性作用来控制和决定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排列顺序、作用的性质和范围的大小,统帅着各个要素的特性和功能,协调着各个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等。在系统整体中,任何一个要素都离不开这种受控作用。例如:组成钟表的发条、游丝、钻石、齿轮等,组成前并不具有计时的性质,而一旦组成

钟表,即成为计时器的部分和环节,就有计时的性质。部件的这种性质,乃至其地位、排列顺序等,都是由钟表这个系统赋予的。

另一方面,要素对系统也有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对系统起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说来,要素对系统的作用有两种可能的趋势:若要素之间呈现一种协调、和谐、适应的关系,就能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稳定,促使系统向组织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若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发生变化,并引起要素之间出现某种不协调、不和谐、不适应的关系,就会破坏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甚至使系统趋于崩溃或死亡。

其次,系统和要素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就是说,系统和要素的性质和地位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之下可以发生转化。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当它和周围环境在相互作用下按特定关系组成了较高一级系统时,原系统便转化为较高一级系统的组成要素。任何一个系统中的要素本身,在相互作用下又可按一定关系组成为较低一级的系统,这时原系统中的要素本身便转化为较低一级的系统了。比如,太阳系是个大系统,但它又是银河系这个更大系统中的要素。又如,原子和原子之间按一定相互作用结合成分子时,原子这个系统就转化为分子系统中的构成要素。进而,原子中的组成要素原子核和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转化为新的核子系统和电子系统。正是由于系统要素之间地位和性质关系的转化,便构成了事物中的一级套一级、一层套一层的等级性或层次性。

系统和要素这对范畴,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中,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系统思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所谓系统思路,也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考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把所研究的事物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既注意到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又特别注意从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发展和变化,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目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你就会知道,对内应该如何组织劳力、分配任务,如何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对外如何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何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等等。这其实就是系统思路问题。再拿做饭来说,人们下班回家做饭,总希望节省时间,做得快些,吃得早些。如果把最快地吃上饭作为目标的话,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做四件事:淘米、洗菜、烧饭、炒菜。假设只有一个人动手,如何安排这四件事的先后顺序,才能达到快的目的呢?如果采取淘米→烧饭→洗菜→炒菜的顺序,则可节省时间,尽快吃到热饭热菜;如果采取洗菜→淘米

→烧饭→炒菜的顺序,则要慢得多,而且菜炒好后还要等一段时间,菜即使不凉,也不新鲜了。这里也有个最优化选择的系统思路问题。可见,系统思路对于提高认识能力和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系统思路的培养,固然离不开实践中的锻炼、摸索,但是,认真学习和掌握系统和要素这对范畴的意义以及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却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二十三、大钟寺大钟的秘密

——谈结构和功能

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区别。

——恩格斯

少年哲学向导丛书:解开宇宙之谜的金钥匙—唯物辩证法浅谈 - 图5在北京大钟寺,有一口大钟。它造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至今 560 多年。这口钟,音质悦耳、幽雅感人,音响更是纯厚绵长、圆润宏亮, 而且节奏明快、穿透力强,钟声可传出四五十公里。明代学者蒋一葵曾生动形容大钟“其声 时远时近,有异他钟”。这口大钟为什么具有这样好的性能呢?由于大钟的建造没有详细资料记载留传下来,所以一直是个谜。几百年来,人们作过许多测定,包括体积、重量和成分等。以重量来说,有说是 42 吨,有说是 53 吨。直至解放后,我国声学家才用精密超声声速仪精确

测定大钟各处厚度,计算出实际重量为 46.5 吨。经化验分析,大钟合金成分是:铜为 80.54%,锡的 16.4%,铅 1.12%,另有少量其他金属。研究表明, 这口钟的合金结构比例合适,被公认为属于造钟的最佳结构比例,因而使它既经得起重敲,音响又好。据材料记载,世界上有许多大钟,但性能并不都好。1733 年俄国铸造的“皇钟”重 193 吨,由于合金比例及结构的不当,敲第一响就震裂了。这也说明,钟的性能与它的成分和结构有关。这里直接涉及到哲学上一个重要问题——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类认识史上,结构观念很早就出现了。我国古代对结构的概念有着多义的理解。像杜甫的“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隐”,句中的结构指构造房屋,作为动词用。有时结构又指屋宇的式样,作为名词用。现在“结构”一词,应用的就更广泛了。例如:对自然领域的认识,应用了诸如宇宙结构、地壳结构、生态环境结构、人体结构、原子结构、粒子结构等等;对社会领域的认识,经常提到政权结构、阶级结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等等;对思维领域的认识,有如逻辑结构、符号结构、概念结构等等。哲学上的结构,显然不能等同于这多种多样的具体结构。那么,什么是哲学上的结构呢?

从哲学上说,结构指的是事物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范畴有一系列的特点。其一,结构具有稳定性。就是说,它总是趋向于保持某一状态,是一事物内在关系中相对不变的方面。正是因为结构具有稳定性、相对不变性,我们才可以用结构作依据来划分事物的各种不同类型。其二,结构是有序的。结构都是由特定的要素构成,并且按一定秩序互相联结、互相作用着。如机械手表的结构,就是由发条带动有游丝的表摆转动而使秒针行走,同时秒针的齿轮又同分针的齿轮相联结而带动分针转

动,分针的齿轮又同时带动时针的齿轮而使时针行走,这才显示出时间来。倘若手表的诸部件没有这种有序性,那就不成为手表的结构了。其三,结构具有层次性。例如,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范围出发可把物质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或领域,即宇观结构——研究太阳系以外的恒星系,如银河系,以至河外星系,直到总星系的宇宙天体系统;宏观结构——研究太阳系的星球以及一般宏观客体的物质结构;微观结构——研究分子以下的物质结构层次, 即从分子到原子、原子核、粒子、夸克(层子)等。

结构是与功能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那么,什么是功能呢?所谓功能, 是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也就是系统作用于外部环境的能力。功能具有普遍性,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功能,功能是事物普遍具有的属性。然而,功能又有特殊性,就是说,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或者说每种事物所具有的功能不尽相同。《杂譬喻经》曾记载一条蛇头尾相争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一条蛇的头和尾为了争老大发生争吵。蛇头说:“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爬行时我非在先不可。”尾巴不服气,冷笑着说: “我让你爬,你才能爬;我不让你爬,你就不能爬。”说完,尾巴就在树上紧紧绕了三圈。结果,头拼命爬也爬不动。这样持续了三天,头饿得精疲力竭,只好拜尾巴为老大。尾巴放开树后,蛇头便对蛇尾说:“你既为老大, 理当爬在前面。”于是,这条蛇尾巴朝前倒爬起来。没爬几步,就堕入火坑而死。这个故事说明:蛇头有蛇头的作用,蛇尾有蛇尾的用途,它们都有各自的功能,不能相互替代。总之,任何事物的功能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不仅如此,事物的功能还是质和量的统一。就是说,它不仅有质的表现, 还有量的表现。比如,发电机具有发电的能力,这是其功能质的表现;每小时能发多少度电,这是其功能量的表现。

功能不仅有质和量的不同表现,而且还有内、外功能的区别。比如,人的大脑的内功能是调节机体和生理平衡;外功能则是控制、调节、制约机体对外部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结构与功能是有差别的、对立的。这种差别和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指向事物内部要素的构成方式,因而具有内向性;功能则指向事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而具有外向性。两者所要揭示的内容是不同的。二是结构比较保守、稳定,而功能则较灵敏、易变。例如,人体心脏的结构是相对稳定、不易变化的。但是,心脏的功能由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量的变动,甚至发生功能失调。三是存在着“同构异功现象”和“同功异构现象”。“同构异功现象”,指两个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却具有相异的功能。一个人,当他在学校里讲课时,他是老师,到了车间里, 他又成了工程师,回到家里,他对孩子又执行父亲的职能。以中药来说,同一药物,往往有多种用途。巴豆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药品,能刺激胃肠粘膜而

引起剧烈的腹泻。巴豆油内服会引起呕吐,涂于皮肤引起发泡,用于皮下注射会发生蜂窝组织炎。但这种有毒害功能的药物,却又有着治疗寒积便秘、水肿腹水的作用等等。“同功异构现象”,指两个事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但其结构根本不同。例如:电风扇、空调设备等结构不同,但却都具有降温的功能;蜡烛、手电筒、电灯等结构都完全不同,但都具有照明的功能; 天然的棉花和人造纤维是迥然不同的结构,但同样可以做成衣服保暖;从古代的日晷到机械手表、石英电子手表,结构大不一样,但都有计时的功能; 算盘、计算器、现代计算机,都有不同的结构,但都具有运算的功能。总之, 这一切都表明,同构未必“同功”,“同功”也未必“同构”,结构和功能具有对立性和差别性。

其次,结构与功能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就是说,两者具有统一性。具体说,一方面,结构决定功能,事物内部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必然表现出相应的功能。事物的结构规定着、制约着功能的性质和水平,限制着功能的范围和大小。例如在力学中,用同样三根木条,当用钉子把它们钉为字母“N”、“H”和“A”的形状时,其稳定性有很大差别。就音乐旋律来说,虽然都是由 7 个音符组成,但因组合方式不同, 有的宏伟,有的肃穆;有的轻快,有的诙谐;有的铿锵有力,催人奋进,有的则是靡靡之音,使人颓废、消沉。

另一方面,功能对结构也有反作用。功能较之结构,是相对活跃的因素, 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可以经常地、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结构。例如:马的祖先是一种体形小、多趾的动物,适应于潮润气候条件的森林生活。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出现了广阔的草原。原来的马趾因适应于迅速奔走的长期最佳“功能锻炼”,中趾不断进化,而其它蹄趾则不断退化,便逐渐发生了蹄趾结构上的部分变异,由多趾变为单趾。同时, 又由于咀嚼大量草木植物的长期最佳“功能锻炼”,便引起了臼齿的增加, 齿系臼齿化,腭增长和整个头角的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再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结构与功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仅事物的结构变化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新功能的产生,而且事物的功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导致事物新结构的产生。这种情况,说明了结构与功能可以互为因果。就是说,结构与功能存在着因果关系的转化。这是一个可逆的双向过程。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的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构与功能互为因果关系的例证。

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既然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并反作用于结构,那么,我们在从事工作和科学研究中,就既可以根据已知对象的内在结构,来推测和预见对象的功能;也可以根据已知对象的功能,来推测和预见对象的内部结构,从而结合实际的需要,或改变结构,或改变功能,实现人们对事物的充分利用和改造。

既然相同的结构可以有相同的功能,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原则创造出和天然物具有相同结构和相同功能的人造物来,使人们在自然界里获得更大自由。

总之,人们掌握了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就能开阔视野,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十四、草船借箭为何得以成功

——谈必然和自由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毛泽东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东吴都督周瑜,出于嫉妒之心,决意谋害诸葛亮。一天,周瑜召集众将于帐下,请诸葛亮议事。诸葛亮欣然而至。周瑜对诸葛亮说:“不久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种兵器为先?”诸葛亮答:“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周瑜说:“先生之言,甚合我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麻烦先生监造 10 万枝箭,以便应敌。” 诸葛亮问周瑜:“10 万枝箭,何时要用?”瑜答:“10 日之内。”亮说:“曹操的大军很快就到,若等 10 天,必误大事。我只需要三天,即可交出 10 万支箭。”周瑜说:“军中无戏言。”诸葛亮说:“我怎么敢戏弄都督!愿立下军令状:三日不成,甘当重罚。”于是,当下写了文书,诸葛亮起身告辞。周瑜暗里吩咐下去:凡造箭人员,都要故意怠工拖延,并要造箭所需物资, 都不得认真准备。周瑜断定诸葛亮完不成任务,等待着杀害诸葛亮。好心的鲁肃为诸葛亮捏着一把汗,诸葛亮请他借给 20 只船,每只船要军士 30 人, 船上都用黑布为幔,立草人千余个,分布两边。鲁肃立即准备齐全。第一天, 不见诸葛亮的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的动静。到第三天凌晨四更时分, 诸葛亮请鲁肃上船,说:“与我一同去取箭。”鲁肃问:“何处去取?”诸葛亮答:“子敬(鲁肃字)休问,前去便是。”遂命令将 20 只船用索相连, 径向曹军扎营的北岸进发。这一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大。到五更时分,船已接近曹军水寨。诸葛亮命令全体军士在船上擂鼓呐喊。曹操得知报告,立即下令,调水寨和旱寨的弓弩手约 10000 余人,乱箭射之。诸葛亮命令军士将船逼近水寨受箭,并继续擂鼓呐喊,而他则在船中同鲁子敬饮酒取乐。待至日高雾散,诸葛亮命令收船急回。20 只船两边的稻草人上,排满箭枝。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按时将 10 万枝箭交上。周瑜听取了鲁肃汇报, 大惊失色,仰天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诸葛亮“草船借箭”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因为诸葛亮有丰富的气象知识,掌握了长江一带气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预测到三天之内必有大雾;二是因为他精通兵法,知彼知己,在多次交战中掌握了曹操用兵的特点和规律, 料定重雾之中曹操必不出兵,而用乱箭射之。这就是说,诸葛亮掌握了气象变化和曹操活动的规律,并且自觉地运用了这些规律,才成功地创造了战争史上“草船借箭”的奇迹。这里,涉及到哲学上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说明了只有认识必然并按必然办事才能有自由的道理。

所谓必然,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本身,也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和稳定的联系。例如,牵牛花破晓开放,青蛙冬眠春醒,大雁春来秋往。

又如,果树先开花后结果,水稻先抽穗后灌浆,牛、羊、鹿等要到一定的年龄才会长出坚实的角来等等,这一切都是规律性即必然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自由呢?有人认为,自由就是人的意志和活动不受任何约束,可以为所欲为。例如,我国古代哲学名著《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飞翔,要靠大风、长翼的帮助;行千里的人,要带着三个月的口粮,这样的生活,说不上自由。列子可以不走路而轻妙地乘风飞行,并能达半个月之久, 比起一般人来说,这总算自由了,但是他还要有风才行,没有风,列子也将失去“免于行”的自由,而且他所能去的地方总还是有限的。《逍遥游》认为,这些所谓自由,都是有条件的,不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自由。这样的自由,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谓自由,就是人们对必然即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现实的自由。

不难看出,自由是和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由是从必然转化而来的。要使必然转化为自由,首先要在实践中认识必然。对必然的正确认识是获得自由的先决条件。举例来说,蒸汽机的产生,说明了人们掌握了热能向机械能转化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蒸汽机客观规律的结果。即使对蒸汽机的大发明家瓦特来说,他也是在前人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在产业革命提供的研制蒸汽机所必须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在他对当时先进的纽科门蒸汽机进行深入研究,找到了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才发明了带凝汽器的蒸汽机。没有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瓦特对能量转化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就没有制造和使用蒸汽机的自由。总之,人们要获得自由,首先必须正确地认识必然。如果对客观必然性没有正确认识,那就只能盲目地接受必然性的支配,而谈不到什么自由。

正确地认识了必然,就有了获得自由的前提。但是,仅仅有了对必然的认识,而不在实践中利用必然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仍然是不自由的。例如:当 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时,还不能说人们已取得了由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真正自由。只是在人们把这一定律运用于实际,使西门子在 1867 年发明了自激式发电机,爱迪生在 1881 年兴建了大型火力发电站,才可以说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电力自由。再如,人们认识了水文运行的规律,懂得了洪水可以为害也可以兴利的道理,并不等于人们在洪水面前就有了自由。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不能停留在认识上,必须根据对水文运动规律的认识、兴修水利,譬如疏通河道,修水库,建电站等, 使九曲黄河、万里长江灌溉田地、输送电力,给人们以舟楫之利,为人类造福,使洪水听从人的支配。这样,才能趋利避害,在洪水面前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诸葛亮获得了自由,因为他不仅认识了天气变化的规律和曹操用兵的规律,而且成功地运用这些规律“借”来 10 万枝箭。相比之下,曹操则是十分不自由的了,因为他既不懂得气候变化的规律,也

不了解诸葛亮的用兵计谋,结果白白地损失了 10 万支利箭。

必然是可以向自由转化的,自由就是由必然转化而来的。实现这个转化, 需要各种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实践。离开实践,既不能认识必然,更不能利用必然改造世界。就是说,离开实践,就谈不到由必然向自由的转化,就得不到任何的自由。我们知道,必然作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自由是主观的,并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在客观必然和人们的主观意识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之间存在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实践。通过实践,人们能够发现宇宙之广、粒子之微、生命之奥秘、化工之精巧;通过实践,人们能够创造出人工金刚石,人工小气候,人工银耳、灵芝、珍珠,甚至创造出模拟人的智能的电子计算机;也是通过实践,人们在已获得自由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的必然性,并将新的必然转化为新的自由。总之,自由离不开实践,自由就在实践中。只有积极地投身于实践,才能认识必然、利用必然,才能真正地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