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爱国名人(一)

一、身经百战 出生入死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是的,那些为国为民、勇当抗敌大任的爱国将士们常常是经年累月拼搏在刀光剑影之中,身经百战、出生入 死。他们的戎马生涯,想来不禁令人为之感奋,为之慷慨激昂。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廉 颇

战国时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争雄,战事频仍。当秦成为第一强国的时候, 赵国一度也很强盛。尤其是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与秦国文交武对, 颇令秦统治者感到棘手。

太史公谓“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 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卷八十一)。

赵惠文王得楚和氏壁,秦昭王云愿以 15 城相易,实欲夺之。当时赵国既怕秦相欺又想避免秦借故起兵,十分为难。宦者令缪贤荐其舍人蔺相如持璧使秦。由于他有胆有识,得以完璧归赵,因功拜为上大夫。

秦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多次犯扰赵境,杀了许多人。赵惠文王二十年

(前 279 年),秦又耍花招说是与赵交好,约赵王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 赵王畏秦不敢去,怕被扣留。廉颇和蔺相如说:如果我们不去,就表示赵国“弱且怯”,赵王于是决定去,让蔺相如随行。廉颇率兵送至边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史记》卷八十一)赵王应允,遂与秦王会。

在渑池相会时,秦王一心想羞辱赵王。但由于蔺相如不畏强秦,巧与应对,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使赵王免受屈辱。加之廉颇率大军压境,秦王怕真动起武来,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只好强压怒火,无可奈何于赵王和蔺相如。

渑池之会后,赵王以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 忿然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同上书)廉颇还扬言:以后我要是碰见蔺相如,一定要当众羞辱羞辱他,给他点颜色看看。蔺相如闻此言就有意避免与廉颇会面。门下人不服,蔺相如解释道:秦王我尚且不怕, 独怕廉颇不成,我们两人在,秦才不敢加兵于赵,如果我们二人争斗起来, 岂不害了国家,利了敌人吗?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用意,深感惭愧,于是“肉袒负荆”,到蔺相如门上谢罪,二人成为至交,共同为国尽力,传为佳话。

此后,廉颇接连又打了几次胜仗,《史记》卷八十一载:“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后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二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此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赵王赐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赵孝成王四年(前 262 年),廉颇率军拒秦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根据当时的形势,廉颇采用固垒坚壁、对峙不战的战略,双方相持 3 年,不分胜负。秦于是派人到赵散布谣言,诋毁廉颇。并说秦最怕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王中计用赵括代廉颇,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悉更约束,易置

军吏”,致使赵军大败,“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同上书)。这次大败, 是赵国用人不当造成的。

孝成王十五年(前 251 年),燕用栗腹之谋伐赵。赵国用廉颇为将迎击,

大破燕军。杀栗腹,围燕。燕割 5 城议和。赵封廉颇为信平君,代理相国。几年后,廉颇又起兵伐魏,克一城。

公元前 244 年,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继位。用乐乘代廉颇,廉颇愤而出走魏国。后来,赵国数困于秦兵。想重新起用廉颇,廉颇亦盼望为赵所用。

赵王派人到廉颇那里去看一下,看廉颇是不是老了,还能不能担当军国大任。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使者受了廉颇仇人郭开的赠金,谎说廉颇已老,不中用了。

廉颇终未被再次任用,最后老死于楚。

汉之“飞将军”

——李广

在中国历史上,西、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常与中原汉族政权发生边事纠纷。汉朝时,匈奴贵族常扰乱边境。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

李广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为秦时名将李信之后。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 119 年。文帝十四年( 166 年),匈奴兵犯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李广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勇敢、善骑射,杀了很多敌兵,因功为汉中郎、武骑常侍。景帝初,李广为陇西都尉、骑郎将。曾以骁骑都尉从太尉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显功。此后,李广先后任上郡、陇西、北地、云中等地太守(治所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内蒙等地)。以力战著称。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有一次,李广率百骑追赶 3 个匈奴人,“杀其二人,生得一人”,但有数千匈奴兵赶了上来。李广的部下大惊失色,想赶紧逃走。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数十里,如今以此百骑逃走,匈奴必然追杀,岂能生还。但是,如果我百骑不惧匈奴数千兵,其必以为我为诱兵,恐中埋伏而不敢进击。于是,李广下令部从迎上前去,在距离敌阵有 2 里远的地方下马解鞍,作休息状。众皆不敢为。李广说:但做无妨,敌恐有诈,必不敢前来。匈奴军见状,果然不敢轻易出击。只有一骑白马的将军出列,李广纵骑射杀之,复解鞍下马。至夜半,匈奴兵恐失利,悄然遁去。天亮后, 李广率部众还归大营。充分表现了李广临危不乱的超人胆识。

武帝即位,因左右皆赞誉李广,故迁为未央卫尉,与长乐卫尉俱出兵抗击匈奴。李广治军有张有弛,最为匈奴所惧。所以匈奴以优势兵力集中对付李广。雁门一战,空前激烈,李广人马被打散,自己受伤被俘。路上佯死, 乘押解他的匈奴兵不备,突然奋起跃上一骑兵马背,将匈奴兵推下马,调马头驰归,敌数百骑追来,被李广射杀多人。李广虽然脱险,但因损兵折将, 又为敌所擒,被判死罪,按律缴钱赎身,返乡为平民。

后来,匈奴又犯边境,杀了西太守。于是皇帝又召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知道他厉害,称为“汉之飞将军”,避之数载。

李广为将清廉,得赏赐就分给部下,服务朝廷几十年,家无余财。李广善射是有名的,据说有一次李广晚归,朦胧中见一猛虎,他尽全力一箭射中,

众人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块石头,但箭头都射到石头中去了。

元朔、元狩年时,李广多次迎击匈奴兵。有一次,李广 4 千骑为匈奴左

贤王 4 万骑包围,军士皆恐,而李广毫无惧色,指挥自如。

元狩四年(前 119 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李广请行。天子以为老,不许。后经李广一再请求,于是成行。但大将军卫青也以为李广老, 不敢放手重用。命其部出东道。因向导而误会师期。卫青责问误期原因,李广把责任全归到自己身上,他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刎《史记·李将军列传》)。

纵观李广一生,与匈奴交战,多遇险情,几番失利,服务于朝廷也不甚得意。但其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可佳,其勇猛和胆略亦值得赞誉。

出身微贱 功高封侯

——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 年。西汉名将。

卫青出身贫贱,其父郑季是平阳侯曹寿家的当差,与主家婢生青。因同母姊卫子夫受宠于汉武帝,故青冒卫姓。卫青少归其父,牧羊。及长,为侯家骑奴。由于卫子夫的关系,卫青渐渐成为当时显贵。

元光六年(前 129 年),卫青为车骑将军,与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名率万骑,四路出击匈奴。其他三路皆不利,唯卫青出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 直趋龙城(今蒙古国境内),斩敌数百,初显身手,赐爵关内侯。元朔元年

(前 128 年),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卫青率 3 万骑出雁门,斩敌数千。次年,卫青出兵云中(今内蒙境内),与匈奴右贤王战于高阙(今内蒙境内), 然后千里奔袭至陇西(今甘肃陇山以西),俘敌数千,畜百万余。匈奴白羊、楼烦二王败走,卫青收复河南(今内蒙、宁夏境内河套地区),建朔方郡。因功封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前 124 年)春,卫青率 3 万骑出高阙,史载“匈奴右贤王当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于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独与其爱妾一人数骑百驰,溃国北去”(《汉书》)卷五十五)。此一战,俘匈奴俾王 10 余人,俘众 15000 余人,畜数十万,奏凯而还。至塞,天子

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同上书)。他的 3 个未成年的

儿子也封为侯。卫青力辞:“此次大捷皆众军士之功,我 3 个儿于尚年幼, 何敢受封。”于是,汉武帝把卫青手下的几名将军也封为侯。

第二年春天,卫青和李广等 6 位将军出定襄,斩首数千级,月余后再次出击,斩敌万余。当年,霍去病年青,善骑射,战场上初显身手。

元狩五年(前 119 年)春,汉武帝经充分准备后,令大将军卫青、骠骑

将军霍去病各率 5 万骑,步兵辎重军数十万,分路出击。匈奴单于认为汉兵入匈地远,必然人困马乏,不能久,匈奴可坐收虏。于是令辎重北还,以精兵待之。卫青兵出塞千余里,见匈奴主力之阵。两军大战,日暮时,天气骤变,狂风裹着砂砾,扑天盖地而来,两军不相见。卫青使军队包围了匈奴兵, 单于招架不住,率数骑突围北逃。汉军轻骑连夜追击,卫青随军而进,天明时追到赵信城(今蒙古国中戈壁省翁金河东)。虽然未获单于,但斩首万余,

赵信城匈奴兵逃走,有许多粮草。汉军饱餐后,放火烧了城池粮草,奏凯丽还。另一路霍去病亦远军荒漠,进两千余里,大破匈奴左贤王兵,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内蒙五原西北,或曰今蒙古国境内),立碑志之而还。

此战,匈奴元气大伤,退居漠北。

卫青戎马生涯十余载,前后 7 次出击匈奴,保卫了汉疆安全,功垂青史。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 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生于 1528 年,卒于

1587 年,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出生于累代将门之家。由于家教的影响,他从小就接受了保家安民、抗御外侮的爱国思想。17 岁那年,他承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戎马生活。这个决心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青年, 看到沿海常被倭寇骚扰而不平静,曾慷慨赋诗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他决心保卫祖国海疆的志向。

戚继光开始是负责山东沿海的御倭防务。他认真训练士兵,整顿军纪, 修复卫所,加固工事。山东的海防日渐巩固,倭寇不敢再到这一带来骚扰。1548—1552 年,他 5 次率卫所士卒戍守蓟门(今北京丰台)。嘉靖五十四年

(1555 年)秋,朝廷见戚继光御寇有方,把他调到倭患最严重的浙江地区。第二年,提升为参将,让他负责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经过一些战斗, 他看到当时的军队素质不良,就到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编练了 3 千新军。他还招募渔民,组成一支水军,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赏罚严明。他规定:擂鼓该进,就是前面有水火,也要奋勇前进;鸣锣该退,就是前面有金银,也要坚决后退。戚继光训练的这支军队,后来扩大到两万多人,他们作战勇敢, 纪律严明,武艺高强,被人们称为“戚家军”。

1561 年春,倭寇 1 万多人,乘坐 100 多艘船,大举进犯台州地区。戚继光沉着应战,首先在台州部署好兵力,接着亲自率领戚家军主力直趋倭寇主力聚集的宁海。盘踞在宁海的倭寇闻风而逃。而后,戚继光率领其主力,不顾饥饿与疲劳,火速赶回台州,将倭寇团团围住。通过激烈的肉搏战,终于全歼了这一股倭寇。在前后 1 个月的时间里,倭寇先后进犯 9 次,全被打败。戚家军歼灭了大量倭寇,救出了大批被掳百姓。取得了台州战役的重大胜利。

倭寇在浙江吃了苦头,慑于戚继光的威势,又转移到福建沿海骚扰。戚继光率戚家军入闽,此时的戚继光已因战功卓越,被升为都指挥使。入闽后,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荡平横屿、牛田、林墩三大倭寇巢穴。在横屿战役中,戚继光采用“削枝弱干”的办法,迫使 1 千多名倭寇的协从分子缴械投降;在牛田,戚继光采用藏而不露、攻其不备的战术,将熟睡中的倭寇斩杀殆尽;在攻取林墩时,戚继光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斩杀倭寇近 1 千人,

活捉倭寇大小头目 13 人,还有 1 千多名倭寇在溃逃时落水淹死。戚继光因功升副主兵官。他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协同作战,共同消灭了广东倭寇, 经过十几年的战斗,东南沿海的倭患,终于被扫除了。

穆宗隆庆元年(1567 年),戚继光被调往北方,镇守蓟州(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着力加强军备、巩固边防,虽年迈体衰,仍坚持不脱戎装。乃致于在神宗万历十一年,( 1583 年),又南调镇守广东。

戚继光积几十年治军经验写成《纪效新书》、《练兵纪》两部军事著作。

其诗 2 百余首,洋溢着征战雄风和爱国热情。

戚继光为抗击倭寇、保卫祖国海疆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为了纪念戚继光的丰功伟绩,福建人民后来就在于山的平远台建起了一座戚公祠,在祠堂的大厅中塑有戚继光的像。

(张国玲 陈世享 刘学厂)

二、卫国戍边 沙场雄风

怒发冲寇,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这首词表现了爱国将士勇当国难、卫国戍边的精神,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勇冠三军的凛凛雄风。

功高而志益下 李唐之“金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

——浑 瑊

浑瑊本名进,生于 736 年,卒于 799 年。先世属铁勒族浑部,世为唐将。

他 11 岁入朔方军(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跟随其父征战疆场。13 岁时,随军大破贺鲁部,攻取石堡城、龙驹岛,自此,浑瑊以勇力闻名全军。不久,节度使安思顺派他偏师攻葛禄部,大获全胜,因功升官为中郎将。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跟随大将李光弼平定河北。唐肃宗即天子位,他又率兵勤王,在天德大败叛军。不久,又随大将郭子仪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接着讨伐安庆绪,在新乡击溃了安庆绪的军队,因功擢升为武锋军使。后来,又随大将仆固怀恩平定史朝义的叛军。历经数十战,因为立功最多, 改迁为太常寺卿,实封二百户。仆固怀恩反叛后,其部归郭子仪节制。

唐代宗时,随郭子义出兵邠州,击退吐蕃侵扰。不久,吐蕃又入侵至奉天(今陕西乾县)。他与吐蕃战于漠谷,击退了吐蕃,因功迁太子宾客,屯兵奉天。后来,周智光反叛,郭子仪派他率步骑 1 万人攻取同州,平定了周智光的叛乱,把邠宁划归朔方军,屯兵宜禄。

772 年,吐蕃入侵,深入内地。他会同泾原节度使马曜出兵抵御,进军至黄菩原,浑瑊率军凭险据守,以便遏止吐蕃的进攻。可是旧属史抗等对他的布阵不以为然,而驱马直闯敌阵。等到他们回阵时,吐蕃军队趁机攻入阵来,于是唐军大败,死者十之七八。吃了败仗,郭子仪召集诸将一起商讨对策说:“朔方军盛名天下,所向无敌,如今被吐蕃打败,怎么办?”浑瑊慷慨激昂地说:“希望再战!”于是率军直奔朝那,与监州刺史李国臣一起出兵秦原。吐蕃闻讯,退兵远遁,唐军追击,大败吐蕃,全部夺回了被掳掠去的财物。他从这年开始屯兵长武城,兼领邠州刺史。不久,吐蕃又入侵方渠、怀安,他率军把吐蕃兵一一击退。

后来,郭子仪入朝任职,让他总领邠、宁、庆三州的军务。回纥入侵太原,大破鲍防军。朝廷任命他为都知兵马使,从石岭关南出,摆开进攻阵势,

回纥军远遁。他又兼单于副都护、振武军使。郭子仪入朝为太尉后,唐德宗把其所属分为三个节度使,让浑瑊兼单于大都护,振武、东受降城、镇北大都府、绥银麟胜州节度副大使。不久,朝廷又下诏授浑瑊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783 年,朱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 发动叛乱,唐德宗逃出京师,退保奉天。浑瑊举家相从, 保护德宗,被授予行在都虞侯、京畿渭北节度使。时叛军攻城,双方战于谯门中,从早晨战至中午,相持不下。有的士兵用车子拉来柴草,浑瑊拖过车子塞入谯门中,点起火,焚车而战,叛军才退去。可是,形势仍很危急。叛军组织士兵赶造攻城武器,矢石昼夜不停暴雨般地射入城内,城内死者枕藉, 人心惶恐。不久,朱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3 率叛军攻战乾陵,居高临下,俯窥奉天城,并赶造云梁,准备发起总攻,形势万分危急。德宗召见浑瑊,授给他空白诏书千余份,让他从御史大夫、实封五百户以下,由他召募敢死队以抵御叛军。德宗皇帝还赐给御笔,让他量功署诏,诏书不够用,就署衣以授。他俯地痛哭, 德宗好生安慰了一番。浑瑊来到前沿与防城使侯仲庄定却敌之计。这时的唐军皆是又冻又饿,甲弊兵乏,因而只是凭忠义激励他们抵挡叛军,人们都担心不能坚持,文武群臣号天祈祷。敌人攻城开始了,不幸的是浑瑊中矢,自己把箭拔出,被血而战,愈加奋不顾身。由于云梁被毁,攻城乱军皆死。可是敌军攻城愈来愈急。恰好李怀光率军奔难,叛军才退去,始解奉天之围。

唐德宗退守山南,浑瑊率军入谷口,李怀光叛并连结朱军,被击退。浑瑊因功迁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灵监、丰、夏定远、西城、天德军节度,朔方、邠宁、振武道、永平军、奉天行营副元帅。德宗效法汉刘邦拜韩信的故事,拜他曰“寇贼干纪,授尔节钺,以戡多难,往饮哉!” 他为些感激涕零,率诸军直奔京师。

韩旻率叛军,在武功抵御浑瑊东进,他率兵大败叛军于武亭川,斩敌万余,于是屯兵奉天。这时李晟从东渭桥方面打败叛军,而浑瑊与韩游环、戴休颜率军收复了咸阳,进军至延秋门,最后收复了京师,平定了朱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4 的叛乱。他因功兼侍中,实封户八百。唐德宗还宫,又给他加官赐第。过了不久, 又授以朔方行营副元帅,与马燧一起讨伐平定了李怀光部叛军。

后来,吐蕃相尚结赞率军攻陷监、夏等地,暗中窥探京师,但是害怕浑瑊、李晟和马燧,想设计战胜他们。于是用花言巧语和很厚重的礼物收买了马燧。马燧苦苦为吐蕃说情,德宗被说动下诏约盟于平凉川、派浑瑊为会盟使。结果前去参加会盟的人全部被结赞劫持,最后仅浑瑊一人夺马奔归。

788 年,吐蕃侵扰泾、邠二州,朝廷授浑瑊邠、宁、庆副元帅。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799 年卒,年 64,赠太师。谥忠武。

浑瑊喜爱读书,精通《春秋》、《汉书》,曾经摹仿司马迁自叙著《行纪》一篇,其言辞切实,没有一点夸大的成份。他为人大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其为臣,每有赐予,下拜跽受,常若在帝前, 世方之金日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5,故帝终始信待。

精忠报国 誓退金兵

——岳飞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北部)人。生于 1103 年,死于 1142 年。他出身佃农,幼时家遇水灾,其母姚氏抱飞坐于瓮中,冲至岸边,幸而脱险,家境却一贫如洗。岳飞少时沈厚寡言,有志气,后随义父周同学习骑

射,研读孙吴兵法。稍壮,臂力过人,可挽弓 3 百斤,能左右射,技艺纯熟, 且精通文学。因其家乡曾遭到金军的残酷蹂躏,所以岳飞在少年时就坚决主张抗金,为他一生的抗金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122 年岳飞 19 岁时,应真定(今河北正定)宣抚使的招募而为敢死战士,以智勇闻名于左右。1126 年,康王赵构坐镇相州,岳飞由刘浩引见,补为承信郎后随刘浩解开封之围,与金军相持于滑县南。独引百骑迎敌,大破敌军,因功迁为秉义郎,隶属宗泽。 因屡立战功,宗泽十分器重,曾赞说: “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并向他传授了布阵之法。1127 年,康王赵构即位于河南商邱,建立起南宋王朝。岳飞趁时上书数千言,力陈抗金,要求收复失地,斥责了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的误国主张。这一正义主张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遭到了投降派的打击,以越职上言而被夺官。

1129 年,金军再次南侵,攻占两河(宋代合称河北、河东地区为两河) 和中原各地。继宗泽之后任东京留守的杜充,尽反宗泽之所为,逼走众多义军,兵力大减;他见金军势盛,遂畏敌如虎,欲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极力劝阻,杜充不听,岳飞不得不随之南下。金兵乘机大举南下,与叛将李成合兵出击,岳飞泣谏杜充率师援救,杜充竟闭门不出,金军遂突破江防线,进逼建康。岳飞引军迎敌,誓死力战,然后主将杜充却向金投降,诸将皆溃, 且多行剽掠。独岳飞严饬所部,不扰居民,与金军转战皖南广德一带,六战皆捷。转年之后,金军又进攻常州,岳飞率军往援,四战四胜,追击金军至镇江东,又获大捷。嗣后,岳飞又在牛头山(今南京市南)设伏,大破金将兀术,收复建康,金兵被迫北退。鉴于当时的形势,岳飞上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同时增派守淮之军,以拱护腹心。”高宗赵构为保护自己的帝位,还不能完全放弃抵抗,遂采纳了岳飞的建议。至此,岳飞的声望与日俱增,朝野内外盛称岳飞之贤,高宗曾亲笔手书“精忠岳飞”,以示荣崇。

1134 年初,金与伪齐再次大举南下,相继破襄阳、唐河、随、邓、郢诸州,欲顺流东下,岳飞认为“襄阳六郡为恢复中原基本”,遂渡江而北,后经年余转战,收复了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广大地区,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军事形势。高宗闻襄汉尽平,赞许说:“朕素闻岳飞行军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

1135 年初,岳飞率军于庐州再次挫败金兵和伪齐刘豫。这时,军事上的主动权和优势已转移到南宋方面。因此,岳飞上奏:“金兵所爱唯子女金帛, 志已骄惰;刘豫潜伪,人心终不忘宋。如以精兵 20 万,直捣中原,恢复故疆, 诚为有力。”高宗不仅没有采纳岳飞的建议,反而丧心病狂地调动岳飞的抗金部队投入内战,镇压活跃在洞庭湖一带的杨么农民起义军。

1137 年,岳飞数见高宗,一再陈述恢复中原之策,但终为秦桧等投降派所阻。后由于金废掉了刘豫,岳飞再次力陈“乘刘豫新废,金人无备,增兵北伐,图取中原”之计,但仍为高宗所拒。1138 年,金统治集团中挞懒等人, 为争取时间全力巩固对北方的统治,遂主张与宋议和。岳飞极力反对,上书指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之讥。”这一正义主张不仅得不到支持,反而遭到以高宗赵构和相国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的嫉恨。至 1139 年,宋金终于达成和议。这本是丧权辱国,而投降派却对议和大喜过望,弹冠相庆,嘉冕群臣。岳飞极为痛心,认为这是奇耻大辱,遂力辞褒奖,三诏不受。

1140 年,金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政变,挞懒等人被杀,兀术执政,破坏和议,集全部兵力分路大举南下。岳飞奉命统兵迎敌。不久,所遣诸将相继奏捷,大军集于颖昌一带,诸将分道出战,岳飞自率轻骑驻郾城,士气高昂, 兵势甚锐。兀术大惧,会合各路兵马,欲以全力与岳飞决战。一场大战的战云笼罩中原上空。朝野人士都为岳飞担心,朝廷命令岳飞审处自固。岳飞认为这是金人技穷的孤注一掷,遂派人挑战,激兀术会战。兀术大怒,集主力于郾城之北,率精兵 1 万 5 千骑,号“拐子马”,列于正面。岳飞命将士各执麻扎刀入阵,上破敌人,下砍马足,将士奋击,大破金军,兀术战败逃遁。岳飞预料兀术不会甘心失败,遂命岳云:“金兵屡败,必还攻颖昌,汝宜速援王贵。”既而兀术果至颖昌,岳云自引骑兵正面突击,王贵率步兵攻其左右,又败金兵。岳飞乘胜进军朱仙镇,距开封仅 45 里,与金军对垒列阵,遣骑兵奋力突击,又破金军,兀术引军退还开封。长期受金人蹂躏的北方人民, 闻宋军胜利,急盼宋军渡河北伐。在人民的支援下,北方义军更加活跃。而金统治者却惊慌失措,准备北逃。时形成了空前有利的北伐形势。宋军士气极为高昂,岳飞兴奋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正指日渡河,而坚持妥协投降的宋高宗和秦桧,却害怕人民力量在抗金斗争中壮大起来,害怕抗金将领特别是岳飞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急令岳飞退兵。岳飞坚持要求继续进军,上奏说:“金兵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响应,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高宗和秦桧知岳飞志锐不可轻回,遂先下令撤回其他各路部队,然后又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据说,一日连下了 12 道金牌,严令岳飞迅速退兵。岳飞愤惋泣下, 痛心地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遂不得不奉命退兵。这样,业已收复的河南各郡县又为金兵所占。

1141 年, 兀术又率军渡淮南下,其前锋直逼长江北岸。当金兵进抵庐州时,高宗命岳飞赴援。兀术闻岳飞复起,遂引军北退。金兵退后,高宗、秦桧以岳飞、韩世忠等尚拥重兵,借论功行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这时, 金帅兀术利用南宋统治集团急于求和而取得暂时苟安的可耻心理,指示如细秦桧:“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只有杀飞,始可议和。”秦桧也认为岳飞不死,终梗和议,长此下去必将祸及自己,于是加紧了谋害步骤。1141 年冬,秦桧唆使他人诬告岳飞谋取兵权,怀有异志,遂将岳飞及其子岳云部将张宪逮捕入狱。审理两月,毫无证据。而秦桧却于绍兴十一年 (1142 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手书指令,命狱卒杀害了岳飞、岳云及张宪。岳飞死时年仅 39 岁。岳飞被害时,韩世忠不平,质问秦桧,秦桧答以“莫须有”,韩世忠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岳飞遇害,朝野为之震惊,人民为之痛惜,部曲合呼飞冤,哭声雷震。孝宗即位后,始为之昭雪,以礼改葬,追封鄂王。岳飞虽死,却永远地受到千百万人民的追慕和敬仰。

身被血甲 御金扬威

—— 毕再遇

毕再遇,字德卿,山东兖州人。生于 1148 年,卒于 1217 年。其父毕进,建炎年间曾随岳飞转战江淮之间,累功至武义大夫。毕再遇承父荫为官,

隶侍卫马司,武艺超群。

1206 年,宋宁宗下诏北伐,让殿帅郭倪从山东、京东各地招抚人马,并派遣毕再遇和统制陈孝庆攻取泗州。毕再遇请求选拔敢死队作为前锋,郭倪选了 87 人给他。金人得知宋军进兵的日期,关闭榷场、城门,作好了迎战的准备。毕再遇和陈孝庆商量说:“金人已经知道了我们进攻的时间,战争凭出其不意而取胜,我们当提前一天出兵,攻其不备。”陈孝庆认为很对。战前,毕再遇犒赏士卒,用忠义的言辞加以激励,然后发兵攻打泗州。泗州城由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组成。毕再遇兵分两路,一路摆出欲攻西城的态势,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从陡山直奔东城的南角,率先登上城头,斩杀敌人数百, 金军溃败,守城的金兵打开北门纷纷逃走。西城内的金人仍在坚守,毕再遇竖起大将的号旗,高喊:“大宋朝的毕将军在这里,你们这些中原遗民,可要赶快投降!”接着就有平淮知县缒城而下,请求投降,于是泗州城被攻取。战后,郭倪前来犒慰将士,拿出御宝刺史牙牌授给毕再遇,他推辞道:“大宋朝黄河以南有 81 个州,现在攻下一个泗州就可得一刺史,再以后拿什么来赏赐?”一再推辞不要。

不久,郭倪调遗李汝翼、郭倬攻打宿州,又派陈孝庆等为后援。命令毕再遇率 480 骑为先锋攻打徐州,行进至虹,遇上了郭、李所率的队伍受创班师。问他们情由,得到的答复是:“宿州城下发大水,我们出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被敌擒获。”毕再遇督促队伍急行军,进军至灵壁,碰上陈孝庆驻扎于凤凰山,也打算退兵。毕再遇说:“宿州虽然没有取下,但是兵家胜负无定数,哪能马上退兵而自挫锐气!我奉招抚的命令去攻打徐州,从这里经过,宁愿死在灵壁北门外,也不死在南门外。”适逢陈孝庆收到郭倪的信, 要他班师。毕再遇说:“郭、李军溃退,敌人一定要跟踪追击,我应当亲自抵挡金人的追击。”金人果然派 5 千余骑分两路追来,毕再遇派敢死队 20 人坚守灵壁北门,亲自率军队冲入敌阵。金人看见他的号旗,惊呼:“毕将军来了。”于是就远逃。毕再遇手挥双刀追击,杀敌很多,全身被血染红了, 一直追出 30 里,大获全胜,使各路宋军得以平安班师。回到泗州,因战功第一,从武节郎越级授武功大夫,除左骁卫将军。

后来,宣抚使更替,传令郭倪回到惟扬,接着放弃了泗州。命令毕再遇回到盱眙,于是知盱眙军,接着又改为镇江中军统制,因凤凰山之功,授达州刺史。在这年冬天,金人派步兵数万、战船 5 百多艘渡淮河,停泊于楚州、淮阴之间。宣抚司传令毕再遇增援楚州,派段政、张贵代替他。毕再遇离开盱眙后,段政等怕金人来攻,弃城溃逃,金人攻战盱眙;后来,毕再遇又重新收复盱眙,除镇江副都统制。

金兵有 7 万人兵临楚州城下,3 千金人在淮阴看守粮草,还有 3 千艘运粮的船只停泊在大清河。毕再遇探知了这一切,说:“敌人十倍于我,单凭力量难以取胜,只可用计破敌。” 于是派统领许俊抄小路直奔淮阴,烧掉了金人的粮食。

可是,金人又从黄狗滩渡淮,宋军涡口守将望风而逃,濠、滁相继失守, 又攻下安丰。毕再遇对诸将说:“楚州坚守抗敌的人多;可保无虞,敌人的粮草已尽,我所顾虑的只有淮西。六合是淮西的要害所在,敌人一定会合全力进攻这里。”于是率军奔赴六合。不久朝廷又命他节制淮东兵马。金军果然到了竹镇,距六合 25 里地。毕再遇率军登城,偃旗息鼓,埋伏于南土门。敌人刚接近城外濠沟,众弩俱发,宋军出战,金军大败这时,金兀户完颜蒲

辣都、千户泥庞古等率 10 万大军驻扎在成家桥、马鞍山,他 们又发兵围六合数重。接着派纥石烈率军攻城,结果城内宋军的箭已告罄。毕再遇生出一计,令人张青盖往来城上,金人意谓这是主兵官,一齐用箭射击,不一会, 获矢 2O 余万。纥石烈率军退去,但金人不断增兵围困六后,城四周金人营帐纵深几达 30 毕再遇令部下在城门作乐以示闲暇,而不断派出奇兵偷袭敌人。金人昼夜不得安宁,于是撤兵。毕再遇考虑到金人还会再来夺城,于是亲自率兵夺占城东的野新桥,从敌人背后猛烈出击,金人于是逃去。宋军追至滁州,天降大雨雪,才停止追击,缴获战利品马 1531 匹,衣甲无数。因功授忠州团练使。

1207 年,金人围攻楚州已经 3 个月,金人营帐纵深达 60 多里。毕再遇调兵遣将分路出击,宋军声威大振,最终解楚州之围。

1208 年,毕再遇除左骁卫上将军。宋金议和,达成协议。他一再上疏请求解甲归田,皇上下诏不允,除保康军承宣使,不久又令他带职奏事,提举佑神观。1213 年,提举太平兴国宫,1217 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仁。卒年70。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负屈衔冤的一代抗金名将

——袁崇焕

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 年)八月的一天,北京西市刑场,处死“钦犯叛贼”袁崇焕。罪名是勾结后金,引狼入室,使京师生灵涂炭。袁崇焕真的是叛贼吗?不。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 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 年)进士。从熹宗天启二年(1622 年)起任兵部职方主事,不久升为佥事,监督山海关外明军。天启三年( 1623 年)大学士孙承宗行边,决定守卫宁远城。袁崇焕亲定规划,第二年峻工,遂为关外军事重镇。天启四年(1624 年)他率军3 千巡关外诸 地,不久以五防叙劳,升兵备副使。再升宁前道右参政。

天启六年(1626 年)正月,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西渡辽河,二十三日到达宁远。袁崇焕得此消息之后,同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刚等集合全集将士,誓死守卫。袁崇焕刺破手指,写成血书,以激励将士,并为之下拜,将士纷纷表示情愿战死疆场。他们首先坚壁清野,再传檄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只要将士临阵脱逃,到该地者,一律全部斩首,这时人心开始安定。二十四日后金大军开始攻城, 兵士戴楯在城墙挖洞,明军射箭、掷石均不能击退敌人。袁崇焕命令军士发西洋大炮,后金军大受损伤,狼狈撤退。二十五日努力尔哈赤亲率大军攻城, 被明军大炮击中,身负重伤,被迫撤兵而去。

战役开始时,朝野认为宁远必不可守,当传来捷报之后,举朝大喜,立即升袁崇焕为右佥都御史,并予以玺书奖励。同年八月努尔哈赤死去,其子皇太极即汗位。袁崇焕欲遣使议和,其目的是借此拖延时间,修筑边防。

天启七年(1627 年)五月十一日,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锦州,四面包围。守将赵率教一面率军守城,一面派使议和,欲缓兵以待救。袁崇焕认为宁远的兵马不能动,只得选精骑 4 千,命尤世禄、祖大寿,绕出金军后决战。另遣水师东出,以相牵制。再请蓟镇宣大兵,东护关门。尤世禄等将行,后金军已于二十八日分兵进攻宁远。袁崇焕亲督将士登城守卫,列营壕内,用大

炮轰击,而满桂、尤世禄、祖大寿等在城外大战。后金军受到内外夹击,遂解围而去。再次进攻锦州,因天气炎热不能攻下,又损兵折将,于六月五日退去。时称宁锦大捷。宦官魏忠贤指使其党羽攻击袁崇焕不救锦州,袁崇焕遂乞休而去。

同年八月,熹宗死,思宗即位,魏忠贤伏诛。袁崇焕被朝廷召回,其年十一月升为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1628 年)四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崇祯二年(1629 年)十月,皇太极避开袁崇焕把守的宁远,以蒙古军为向导,率几十万大军从喜峰口入长城,京师戒严。袁崇焕立即派祖大寿等人卫,十一月十日到蓟州。不久山海关总兵官赵率教战死于遵化,三屯营被后金军攻破,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尽。后金军越过蓟州向西,直逼北京德胜门。袁崇焕从山海关回师驰援,败后金军于北京广渠门外,请求入城休兵,思宗不许。只得再和后金军血战,互有杀伤。

当时后金所进入的喜峰口为蓟辽总理刘策所管辖,但北京人骤遭兵乱, 怨声载道,以为袁崇焕拥兵纵敌所致。因袁崇焕以前和后金通和约,朝内大臣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思宗听后亦对袁崇焕怀疑。这时后金设下反间计,在所俘虏的宦官面前,私谈袁崇焕和后金早有和议密约,然后放松监视,让宦官逃去。宦官回北京后,告诉了思宗。十二月召对袁崇焕于平台, 立即逮捕入狱。

时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等谋兴大狱,为阉党报仇,见袁崇焕被捕, 遂以擅自议和、专戮大帅毛文龙为罪名。法司判处袁崇焕谋反罪,论死。崇祯三年八月磔袁崇焕于西市,兄弟妻子流放 3 千里,并抄其家。袁崇焕无子, 家无余资,国人皆认为冤枉。自袁崇焕死,边防愈加无人,明朝灭亡指日可待。

袁崇焕死后,冤沉大海,无人敢于问津,直到清初,才加披露,从此大白于天下。

逐荷夷 复先基

——郑成功

公元 1644 年,在明清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年;

三月,崇祯帝吊死万岁山,京师城破,明王朝崩溃了; 四月,闯王入主京城,接着就仓惶撤离;

五月,顺治迁都北京,大清贵族入主中原。

清朝的建立,明朝的部分遗臣遗民不甘忍受异族统治,流落异国,纷纷逃往东南亚地区,不少人也到达日本定居。还有一部分遗臣遗民则在国内举兵抗清,但先后被镇压。顺治二年(1645 年)六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了南明政权,即明隆武帝,与满清政府相对抗,企图灭清复明,坚决支持隆武帝的有黄道周、郑芝龙、郑成功等。

郑成功 1624~1662 年在世,原名郑森,字大木,福泉泉州南安人,是郑芝龙长子,从小喜读书,好练武。年 15 入南安县学,弘光时入南京太学,为著名学者钱谦益的学生,“大木”一字就是钱谦益取定的。顺治二年唐王在福州即位,以郑氏有拥戴之功,赐成功以“国姓”(朱姓),时人称之为“国姓爷”。

清兵由浙入闽时,郑芝龙与洪承畴暗中勾结降清,在公开背叛的前夕, 要郑成功随同归降,郑成功早已看透其父为人,他回答:“父教子忠,未闻教子贰”,坚决给以回绝。后来郑芝龙降清,隆武政权灭亡。郑成功拒绝清朝多方劝诱,决心背父报国,起兵海上。不久,清军入泉州,其母田川氏(日本人)自杀(一说被清军掳淫,耻而自缢)。从此,郑成功以国恨家仇,同清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两岛为基地,训练士卒,整饬船只,联合海上各支义军,共图大计。他初用“明招讨大将军忠孝伯”的南明唐王政权的隆武封号,后又奉永历,受封为延平王,督领海上义军,拥兵 10 万,战船 5 千艘, 成为东南沿海一支抗清劲旅。郑成功治军有方,赏罚严明,“故将帅用命, 士卒奋勇”。他数次南征福建和广东。1659 年夏秋之际,他和南明鲁王的大臣张煌言合军一处,率领水陆大军 17 万北伐,攻入长江,占瓜州,克镇江, 直指南京,使南京清兵几不可守。但由于郑成功“累捷自骄”麻痹轻敌,误信清总督郎廷佐的诈降奸计,轻易允许其“乞宽三十日之限”的请求,使南京守敌得以喘息待援。清兵探知七月二十三日是郑成功生日,将士“释戈开晏,纵酒捕鱼为乐”,守卫松懈。于是,南京守军与崇明总兵梁化凤的援军, 里应外合,乘机发动攻击。郑成功伤亡惨重,得地尽失,返师退回厦门。

郑成功虽有海上优势,但仅有厦门、金门一隅,不能不考虑立足之地。这时,曾任荷兰人通事的何廷斌逃回厦门,献给郑成功一幅台湾地图,报告了荷兰人的军事部署情况,并建议、郭促郑成功早下决心,尽快出兵,收复台湾,以为抗清基地。

永历十五年( 1661 年)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率军 2 万 5 千人,战船

300 艘,从金门出发,二十四日抵澎湖。再由熟悉航道的何廷领航“按图转舵”通过地势复杂、航道曲折的鹿耳门港,在四月一日,出其不意地逼近殖民者的要塞赤嵌城(今台南)下,发炮轰击,荷兰殖民者的守军猝不及防, 以为郑军“自天而降”,乃放弃赤嵌,退守台湾城(今安平),凭借城池坚固,负隅顽抗。

郑成功初战告捷,又移兵台湾城。台湾城是荷兰驻台湾总督揆一的驻地, 四周围墙高耸,防守严密,炮火强大。为了减少在攻城中的伤亡损失,郑成功决定对台湾采取“围城俟其自降”的策略,在城外筑起长围,隔绝它同外界的一切联系。在此期间,严正劝告:“该岛一向属于中国”,“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样,经过 9 个月的困守,总督揆一看到 2 千余人相继被困死者过半,城中粮尽水绝,郑成功的大炮又雨点似地落下来,他穷蹙无计,终于在 1662 年初,举着白旗出来投降了。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窃踞 38 年之久, 从此又回到中国人民手中。台湾人民和高山族人民如同节日似的庆祝这一历史性的胜利。

台湾收复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置一府(承天府)二县(天兴县,万年县), 委派官吏,发展生产。并从大陆沿海招来农民,“教架牛犁耙之法,播种五谷割获之方”,使高山族人民落后耕作方法有所改进。这样,高山族地区农业生产有了飞跃发展。

郑成功在台湾经济建设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促进台湾经济繁荣。尤其重视扩大原来就建立起来的与日本长崎的贸易往来,“于是通洋之利,惟郑氏独操之,财用益饶”。

郑成功为收复台湾苦心经营,如其诗谓“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夏

先基”。可惜,收复台湾后不到一年,这位年仅 39 岁的抗清志士、民族英雄便病逝了。

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在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收复台湾后,又努力开发建设,发展海外贸易,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立下了不朽功业,堪称一代民族英雄。

郑成功在日本人民心目中也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在日本人民中有不少关于郑成功的传说,日本作家放松左卫以郑成功为主角,创作了一部情节虚构的剧本,在日本公演后取得了极大成功,久演不衰,反映了日本人民对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和爱戴。

(任怀国 李平 路则社)

三、悲歌壮士 沙场英烈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嗟峨蔽榛莽⋯⋯ 不见征戍儿, 岂知关山苦”(李白《古风》十四)。千百年来,有多少爱国志士,另妻儿、辞父老,远戍边关,奋战边关,奋战沙场,勇敢捐躯,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壮歌。

驻军细柳 平叛吴越

——周亚夫

周亚夫,是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 145 年。汉文帝后二年,周亚夫被封为条侯,作为他父亲的袭爵人。但是,他后来能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却不是靠父亲的荫庇,而是靠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显赫战功。

汉文帝改元后的第六个年头(前 158 年),匈奴大规模犯边,朝廷加派宗正刘礼为将,驻军霸上;派祝兹侯徐厉为将,驻军棘门;派河内守周亚夫为将,驻军细柳。共同防备匈奴的侵入。

汉文帝为激励士气,要亲自去慰劳驻扎在长安附近的三支军队。他先到霸上,又来到棘门。刘礼、徐历和他们的将士们一见皇帝驾到,都骑着马来迎接,营门大开,文帝车驾长驱直入,闯进军营,毫无阻拦。最后来到细柳营,情况却大不相同。只见军中的将士都穿着铠甲,拿着锋利的兵器,张满弓弩。守门的都尉说:“我们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之诏!”于是文帝派使者拿着符节向将军诏告:“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守卫营门的军官向皇帝的随从人员交代说:“军中规定:军营内不准车马奔驰!”于是文帝吩咐大家放松缰绳,缓缓而行。到了中军营帐,只见将军周亚夫全身披戴盔甲,威风凛凛地站在文帝面前,拱手作揖说:“臣盔甲在身,不能下拜,请允许我以军礼相见。”文帝深受感动, 立即站起身来扶着车前的横木,俯身向周亚夫表示答礼,接着又派人向全军将士表示慰问。回长安的路上,文帝的侍从们都为周亚夫对皇帝傲慢无礼捏一把汗。然而文帝看到细柳营中军容整肃,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可见周亚夫治军有方,是个将才。对周亚夫赞叹不已,一个多月后便任命周亚夫做了

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的官)。

汉帝临死的时候,对太子刘启说:“国家若有急难,周亚夫真正可以担当带兵的重任。”后来刘启即位为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汉景帝三年(前 154 年)正月,吴王刘濞 楚王刘戊等七王联合起兵叛乱, 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提升周亚夫为太尉,派他统率 36 位将军,抗击吴楚叛军。

军队来到霸上,有个叫赵涉的人拦住周亚夫的车骑献计说:“吴王刘濞谋反已久,如从老路行军征讨,恐有埋伏,不如走蓝田,出武关,直奔洛阳。走这条路虽说远一些,路上多花一两天时间,但这出于吴子他们意料之外。” 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计策,果然起到了出奇制胜的作用。

周亚夫来到洛阳,找到了当地有名的大侠剧孟,又继续东进,与诸位将军会兵荥阳,占据了有利的战略位置。他再往东南进兵,来到淮阳,向父亲的老部下邓都尉问计。采纳“坚守昌邑,断其粮道”之策,拒不出战,避开了吴军的锐气,使其往返奔波于汉军坚城之间,被拖得疲惫不堪。周亚夫深沟高垒,派轻装部队堵截淮河和泗水的河口,截断吴军的粮道。这样一来, 吴军缺粮,士兵饥饿难忍,军心涣散,求战更切。周亚夫见时机已到,决定与吴军决战。吴军连夜攻击周亚夫的阵地,故意在东南方大声鼓噪,惊扰汉军,周亚夫识破了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就在西北方设下重兵埋伏,等待吴军来攻。果然,吴军从西北攻入,汉军伏兵四起,奋力厮杀,把卒不及防的吴军杀得大败。本已十分饥饿的吴军又加上疲劳,士气更加低落,战斗力极弱,于是纷纷弃甲曳兵,落荒而逃。周亚夫派出精兵追出,大破吴国。吴王刘濞带了几千残兵败将冲出重围,连夜逃到长江南岸的丹徒。他想联合东越, 借兵卷土重来。可是周亚夫已出千金悬赏,购买他的人头。东越王见吴国大势已去,就杀掉刘濞,把他的头献给了周亚夫。楚王刘戊在兵败之后也自残身亡。至此,历时三个月的“吴楚七国之乱”,被周亚夫平定下去,西汉政权又一次得到巩固。周亚夫回到长安,继续任太尉,景帝对他十分器重,后来提升他为丞相。

前 150 年,汉景帝要废掉栗太子为临江王,另立刘彻为太子,周亚夫强烈反对,景帝不听。由此,景帝逐渐疏远了周亚夫。由于吴越平叛中周亚夫没有及时给梁孝王刘武派兵解围,因而刘武也对他怀恨在心,每次去长安朝见,常与窦太后(生母)说周亚夫的坏话。有一次,窦太后向景帝推荐王皇后的哥哥王信,说他可以封侯。景帝同周亚夫商议此事。周亚夫以违背高祖“异姓不封王,无功不封侯”的盟约为依据,表示不同意,景帝只好作罢。这件事,周亚夫连景帝、太后和皇后都得罪了。景帝中元三年(前 147 年),

匈奴王唯徐卢等 5 人来降,景帝准备封他们为侯,周亚夫又出来反对。他说: “陛下封他们为侯,以后还怎么责罚那些不守节的臣子呢?”景帝不听,仍然封他们为列侯。周亚夫见自己的忠谏不能被采纳,就称病不朝。景帝见周亚夫老是顶撞自己,就趁此机会,以有病为理由免了他的丞相职位。

周亚夫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景帝的主张,尽管是出于一片忠心,为了汉家社稷,但景帝却不能容忍。他免了周亚夫的丞相职务还不算完,还要进一步迫害他,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景帝这个人,连言听计从的忠臣晁错都肯杀死,更何况这个经常顶自己的周亚夫呢!而且现在叛乱已平,国家稳定, 你周亚夫的军事才能再高也已经用不着了。

有一次景帝在宫中设宴,召周亚夫出席。当时在周亚夫的席上只有肉,

却不给他放筷子。周亚夫知道这是在戏弄他,其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便愤然离席而去。这更引起了景帝的猜忌,他说:“这个愤愤不平的人,是不能作为少主(刘彻)臣子的!”景帝进而担心,这个功绩显赫、才能出众的将军也许会威胁到新立太子刘彻的安全,终于借口其子买御用葬物的事诬他谋反,将他投入监狱。审理此案的廷尉对景帝的用意心领神会,他审问周亚夫: “你想谋反吗?”周亚夫回答:“我所买的东西,都是殉葬品,怎么能说是谋反?”廷尉说:‘纵使你不反在地上,也是想反在地下!”真是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周亚夫一生耿直,哪里能容忍这样的冤屈?气愤之下,他绝食 5 日,最后口吐鲜血,死在狱中。

周亚夫的下场,是一个为汉家立下大功刚正不阿的杰出军事家的悲剧。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祖逖

晋朝乃多事之秋。然而乱世出英雄,时代也培育和造就了许多赤心爱国的仁人志士,名将祖逖,就是当时杰出的一个。

祖逖,字士稚,公元 266 年出生于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一个官宦

之家。青年时代是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度过的。西晋末年,宗室的 8 个藩王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八王之乱”),匈奴族刘聪和羯族石勒乘机反晋,向中原进犯,一时整个中国北部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

公元 289 年,祖逖 23 岁。他和一个要好的朋友刘琨同在司州做主簿。他们两个意气相投,很谈得来。白天,同商共事;有暇,同读一卷书;晚上, 同床共寝,亲如兄弟。二人侠胆忠心,每每谈起国家形势,人民的苦难,往往心急如焚,恨无报国之机,难酬凌云之志。

一个寒冷的冬夜,万籁俱寂。祖逖忧虑国家动荡的局势,辗转反侧。久久不能成寐。他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国家在自己这一代被人灭亡, 实是在莫大的耻辱,必须奋发努力,为国雪耻。他向窗外望去,只见一轮皓月当空照耀,银光满地。夜半之后,远处传来一阵阵雄鸡长鸣。祖逖猛地披衣起身,推着身边的刘琨喊道:“越石!越石!你听,这鸡叫声是多么有意思呀!它是在叫我们快从睡梦中醒来,多多珍惜光阴,及早努力,做点救国救民的事业!”于是,两个青年取下挂在壁上的刀剑,走出屋子,在明亮的月光下你来我往地舞练起来,从此,无论酷暑严冬,鸡叫头遍,他们就起身练武,期待着将来驰骋疆场,为祖国干一番大事业。

西晋灭亡的前夕,中原百姓纷纷南迁避难。祖逖不掌兵权,无力对抗敌寇入侵,不得已,只有把一腔爱国之心倾注在对父老乡亲的保护上。他护卫着数百家乡亲向淮泗(今江苏淮阴一带)转移。途中,祖逖热心照料同行的人,把自己的车马让给年老体弱的乘坐,把自己诉粮食、药物、衣服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与乡亲们同舟共济。由于祖逖关心大家,并且韬略超人,众人一致推举他为“行主”,即首领。

他们辗转流徙,来到长江南岸的京口(今镇江),琅琊王司马睿把他征为军咨祭酒。祖逖虽然身在江左,但心中时常思念中原,总是坐卧不安,食不甘味,上任不久就多次上书,请求挥师北伐,收复中原,但却得不到回音。于是祖逖急匆匆赶到建业进谏元帝。但晋元帝只满足于偏安江左,做个皇帝, 根本没有心思收复中原。由于祖逖态度诚恳,义正辞严,也不便推辞,只好

采取敷衍的态度,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拨给他 1 千人的粮饷,3 千匹布,至于人马和武器,全让他自己想办法。

祖逖很珍视这个名义上的封职,他整编了随同自己从北方来的乡亲,组成一支精悍的队伍,公元 313 年秋挥师北上,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 祖逖望着滔滔东去的江水,不由得心潮起伏,热血沸腾。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面对苍天,用木桨敲击着船舷发誓说:“父老乡亲们,祖逖若不能平定中原,再来回渡,当葬身于这大江之底!”出征的将士都被他感动了,个个磨拳擦掌,斗志昂扬,齐声应答:“愿随将军,万死不辞!”

祖逖带领人马渡江后,驻扎在淮阴(今江苏清江)。他很快招募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冶铸兵器,训练士卒,经过一番准备,便开始向北推进。

祖逖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北挺进,沿途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队伍不断壮大,与敌人接触后,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消灭了数万敌寇,迅速收复了黄河以南的许多土地。

当时中原一带有许多地主武装,都设立有坞堡,霸占一方。他们有的反胡奉晋,有的联胡反晋,有的割据自守,彼此之间争夺地盘,斗争十分激烈。祖逖为了壮大北伐力量,耐心做他们的工作。他把各堡的地主头领请到军中, 分析形势,晓之以大义:“现在国难当头,内斗内耗是民族罪人,联合起来, 共赴国难,才是英雄⋯⋯”他们听了祖逖的开导深受震动,谁也不愿意做民族的罪人,于是很快携手言和了,并把各堡的强壮青年连同武器马匹一并交祖逖调遣,支持北伐。祖逖的北伐大业得到地方富豪的支持,力量越来越大, 威望越来越高。军队百姓结为一体,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较小的战役,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319 年,祖逖的军队与入侵的后赵石勒部将桃豹的 5 万精兵决战于蓬陂

城(今开封附近)。两军混战了 40 天,相持不下,双方的军粮都发生了困难。

有一天,祖逖用布袋装满泥土,派 1 千多士兵扛着,装作运粮的样子,送到晋营。最后又派几个士兵扛着几袋米,运到半路上,故意停下来休息。桃豹在赵营看到晋兵运来那么多的米,自然眼红,就趁晋兵休息的时候,派了大批士兵来抢。晋兵丢下米袋就跑。桃豹的士兵抢得白生生上等好米,不待煮熟,就狼吞虎咽下了饥腹。可又想晋军粮食充足,自己即将断粮,无粮何以能战?于是军心大动,桃豹急令士兵向石勒要粮。过了几天,石勒派了 1 千多头驴子运来粮食接济桃豹。祖逖早就探得情报,在路上设下伏兵,把后赵的粮食全部截获。这样一来,桃豹再也支持不住了,连夜放弃阵地逃跑了。祖逖乘胜率军北进,接连攻克几座贼寇盘踞的城池。石勒不甘心丢掉中

原,又派出万余精锐骑兵阻止晋军北进,结果大败。后赵士兵一看大势已去, 投降的投降,逃窜的逃窜。至此,祖逖已收复了黄河以南被敌人侵占的全部土地。

中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祖逖平定了敌寇之后, 积极鼓励农民种田养蚕。不少农民已无耕畜,祖逖便命令士兵分头帮助农民耕作。房屋被烧光了,祖逖带领士兵亲自帮助百姓伐木盖房,重建家园。

半年过去了,河南中原大地炊烟缭绕,五谷丰登,到处是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丰收后的中原人民置办酒席宴请祖逖将士。席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感激涕零地说:“我们老了,又回到了朝廷的怀抱,就是明天死去也可以瞑目了!”老人的话引起在坐的中原父老的共鸣,他们激动得载歌载舞, 久久不愿离去。

祖逖以自己爱国爱民的实际行动赢得中原人民衷心的爱戴。正当祖逖厉秣马,准备乘胜收复黄河以北故土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祖逖在中原的发展引起了司马睿的嫉妒,他怕祖逖势力大了不好控制,便派亲信戴渊来充当都督,统管北方六州的军事,以便牵制祖逖。祖逖为国家辛苦征战,想不到竟换来这样的对待,心里抑郁不快。不久,祖逖听说好友刘琨在幽州被王敦派人害死,又听说朝廷内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乱成一团糟。他忧虑愤懑, 加上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在病中,他还惦念着黄河沿岸的防务,亲自派人去修筑工事,以防石勒侵袭。

公元 321 年的一个秋夜,祖逖仰望着北方天际的星空,想到收复中原

的壮志未酬,凄然长叹,遗恨而死。这年他 56 岁。

祖逖领导的北伐虽然半途而废,未能完成统一大业,但却沉重地打击了北方民族妄图南侵的气焰,使东晋政权得到暂时的稳定。特别是他那“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的爱国主义精神,世世代代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反抗民族压迫而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固守孤城 焚诏拒降

——李庭芝

南宋末年,金国势力渐衰,蒙古族渐盛,先后灭掉金和西夏,接着向南宋进攻。南宋统治阶级多主降,只有少数爱国官员挺身而出、率众抗敌,李庭芝就是当时坚持抗元斗争的杰出代表之一。

李庭芝,字祥甫,湖北随州应山县人。生于 1219 年,死于 1276 年。他自幼身体魁梧、聪明过人,喜欢玩枪弄棒,立志报效祖国。理宗嘉熙末年(1240 年)蒙古族向南宋大举进犯,长江沿岸防线吃紧。李庭芝急国家之所急,主动去找负责湖北防务的主帅孟珙,献江防之计并请求给他为国效劳的机会。孟珙对他的爱国之举甚为称赞,就让他暂时代理湖北建始县令。李庭芝一到任,一面大力加强农业生产,一面教导农民操练武艺,仅用一年时间,就使建始县的青壮年农民成为既能生产又会打仗的战士了。淳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6初年(1241 年),李庭芝考中进士,仍被派往孟珙幕府中,担任主管机要文字的秘书工作。1246 年,孟珙在任上病逝。死前向皇帝推举贾似道镇守两湖,同时把李庭芝推荐给贾似道。贾似道任他为京湖制置司的参议。李庭芝向贾似道提出许多加强防务的建议,都非常切中要害。

1258 年,蒙古蒙哥汗发三路大军向南宋大举推进。朝廷任命李庭芝镇守扬州。扬州经过几年的兵荒马乱,房屋倒塌,盐户逃亡,经济衰退,市面萧条。李庭芝采取了一系列的恢复措施:宽免百姓积年拖欠的租税;官府借钱给百姓修建房屋;纠集民工疏通运河,便利运盐经商。不久,百姓们把房屋盖起来了,外逃的盐户迁回来了。李庭芝还在扬州大办学舍,招收青年少年诵读诗书。扬州地区遭受水旱灾害,他就命令地方官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甚至还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救济灾民。李庭芝如此关心百姓疾苦,为民兴利除害,深受扬州人民爱戴。

1267 年,投降蒙古的南宋潼川安抚使刘整向忽必烈献计:进攻南宋,必须先取襄阳,由汉水渡长江,宋朝可灭。第二年忽必烈以刘整为都元师,随同阿术进犯襄阳。他们造战船 5 千艘,练水兵 7 万,在襄阳城外筑了 10 个小城,在汉水上布满战船,企图用水陆封锁的办法困死城中军民。1270 年,

朝廷任命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领兵出援襄樊。那时候,权臣贾似道当政, 他怕李庭芝打了胜仗,立下大功,会威胁自己的权势,就派他的心腹范文虎为福州观察使,从中牵制李庭芝。范文虎成天在营中陪着爱妾嬉戏取乐,根本不打算行动。李庭芝屡次约他进兵,他都敷衍说:“我还没有奉到皇上的圣旨呢!”1271 年夏,蒙古又调遣四川等地军队,水陆并进,加紧包围襄樊。这时,两城已被围 5 年,城里特别缺少盐、柴、布匹等物。1272 年,李庭芝屯驻在郢州,得知襄阳西北有条清泥河可达襄阳,就选船百艘,召募民兵 3

千人,沿清泥河到襄阳运送物质,支援抗敌。这 3 千民兵明知此去九死一生, 但人人感奋,毫不动摇。元军为封锁襄樊,用铁链、木筏填塞江口,简值无隙可通。民兵领袖张顺、张贵率轻舟顺流而下,冲进元军的封锁线,斩断元军设置的各种障碍物。元军见他们如天兵突如其来,夜里不敢交锋。他们在水上转战 120 里,黎明时抵达襄阳城下。城中守军见援军送来急需的物资, 欢欣鼓舞,勇气倍长。这时独不见张顺。数日后张顺尸体在江中浮起,身中四创六箭,仍手执弓矢,怒气勃勃如生。张贵入城后,又带领能伏水中数日的水手 2 人,泅水去郢州约范文虎发兵夹击元军,不幸途中负伤被俘,英勇牺牲。

元军打不下襄阳,就转攻对岸的樊城。元军用大炮攻破樊城,守将牛富带着 1 百多人展开巷战,杀伤很多敌兵,后来负重伤投火殉国。樊城失陷, 驻守襄阳的吕文焕叛变降元,李庭芝因此而被免了官。后来,扬州守将印应雷因病死去,李庭芝又被任命为淮东制置使,来到扬州。1274 年,元将伯颜、阿术率军沿长江顺流东进,南宋沿江守将望风披靡,纷纷不战而降。只有李庭芝忠心耿耿地率领着部下,坚守在长江北岸的扬州防地。

元军将扬州重重包围,久攻不下,就想用高官厚禄引诱李庭芝投降。元军派降将李虎拿着招降榜文来见李庭芝,李庭芝当场杀死李虎,把招降榜文烧掉。他派部将张俊出城作战,张俊却拿了降将孟子缙的信回来,劝李庭芝投降。李庭芝当即把信焚烧,同时把张俊和四个来人一起杀死。扬州军民见此情况,一个个斗志昂扬,守城的决心更大了。李庭芝固守城有功,被朝廷加官为参知政事。

1276 年,伯颜领兵攻入临安,将谢太后和皇帝赵显等俘虏北去,李庭芝依然团结爱国军民坚守扬州。元军久攻不克,便叫谢皇太后下诏招降李庭芝。谢皇太后派使臣来到扬州城下,李庭芝登上城楼,激愤地说:“自古以来, 臣子只有奉命守城,没听说过奉诏投降的,真是岂有此理!”使臣讨个没趣, 只好灰溜溜地回营复命去了。时过不久,谢皇太后被元军押解北去,路过瓜洲,又下诏要李庭芝投降。诏书上说:“⋯⋯我和皇帝已经臣服了元朝,你还为谁守城呢?”李庭芝看了怒不可遏,用箭射死来使。烧了诏书,作为对谢皇太后无耻投降的回答。元将阿术见谢皇太后的诏书对李庭芝无效,便又派了一个使者手持元朝皇帝忽必烈的诏书来劝降,李庭芝还是一如既往,杀死使者,焚毁诏书。阿术的诱降接二连三地失败,他恼羞成怒,下令元军加紧攻城。扬州周围的州县守将因为粮尽弹绝,纷纷投降元军。此时,扬州城内的军粮也已经吃光了,士兵们以牛皮、麴蘖作食物,仍然坚持和敌人斗争, 任凭元军的炮火箭矢怎样猛烈,扬州城还是固若金汤,岿然不动。

元军的强攻失败了,就再一次祭起诱降的法宝。阿术于 1276 年秋又派人拿来忽必烈的诏书,在扬州城下说:只要李庭芝答应投降,元朝皇帝不仅不咎杀使焚诏的既往,而且还要重用他。李庭芝对敌人的无耻伎俩早已领教多

次,根本不予理睬。

就在这年五月,陆秀山、张世杰等人在福州拥立广王赵昰作小皇帝,这就是宋端宗。端宋树起宋朝的旗帜,冀图恢复,继续抗元。他下诏李庭芝南下会合,共商复兴宋朝的大计。李庭芝觉得有了一个新政权,这便于号召四方,汇集抗元力量,心里很高兴。临行前,他命制置副使朱焕留守扬州,自己和部将姜才带领 7 千人马,计划经泰州入海,乘船去福州。

李庭芝刚到泰州,贪生怕死的朱焕就投降了元军,拱手把坚守两年多的扬州城送给敌人。接着,阿术率领的元军也随即赶到泰州,把泰州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元军将李庭芝等人的家眷押解到泰州城下,扬言李庭芝不投降, 就将他们全部处决。李庭芝还是坚决拒绝投降。阿术下令攻城。泰州守将孙贵、胡惟孝早被敌人的汹汹来势吓破了胆,夜里打开城门,把元军迎了进去。李庭芝闻讯,立即跳入莲池自杀,但因池中水浅,被元军捉去了。元军又把他押解到扬州,再次劝降,李庭芝宁死不屈,最后英勇牺牲。扬州城的百姓听到李庭芝以身殉国的消息,人人痛哭流涕。这年李庭芝 57 岁。

拥幼主力战 守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7山尽忠

——张世杰

张世杰是范阳(今河北琢县)人,生年不详,死于 1279 年。行武出身。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南宋王朝风雨飘摇、濒临灭亡的时代。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张世杰为维护南宋政权南征北战,呕心沥血,体现了中华民族为国献身的精神。

1275 年,元军大举南侵,沿长江顺流而下。两岸郡县的武将、守臣大都丧失了斗志,逃的逃,降的降,使得伯颜率领的元军如风卷残云,势如破竹, 很快逼进了临安。这时,临安守卫空虚,辅佐 5 岁小皇帝赵显执政的谢后下诏,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然各地官员大都在忙着准备投降元朝,对诏书不予理睬。立即起兵勤王的只有郢州守将张世杰和赣州知州文天祥两人。率兵入卫临安。

张世杰早年曾是北方金将张柔的部下。后来张柔降元,张世杰率部投宋, 屯兵驻守郢州,在抗击蒙元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屡立战功,这次领兵入卫, 他在途中还收复了饶州。然而南守右承相陈宜中却因他来自元军后方,对他很不信任,并调换了他原来统率的兵马。张世杰到临安后,受命总都督府各军。五月,张世杰部下刘师勇收复了被元军占领的常州。接着他又调兵遣将, 四出进攻被元军战领的浙西诸郡县,收复了平江、安吉、广德。溧阳等城, 使宋军兵势大振。七月间,张世杰与刘师勇、孙虎臣等结集战船万余艘,驻扎在焦山(今镇江),与元军对阵。张世杰命令以 10 船为一方,非有号令, 不得起锚。元将阿木、张弘范以大船发动火攻。宋军猝不及防,船不能前进后退,士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许多士兵溺水而死。张世杰失利,引兵暂退。十月,元兵进迫临安,此时,张世杰为检校少保。他与文天祥商议,各路勤王兵马此时尚有数万之众,如果与敌人决一死战, 万一得胜,淮东出兵截杀元军后路,国事或许会有新的转机。但左相留梦炎和右相陈宜中都不予采纳,因为他们另有打算:准备求降。十一月底,元军攻破独松关后,留梦炎弃官逃跑,陈宜中得到谢后允准,派人到元军救降, 但是元宰相伯颜不准。1276 年初,元军攻破潭州后,又有十几个州县相继降

元,谢后多次派人与元朝议降而遭拒绝,南宋形势更加危急。张世杰请求帝后入海躲避,由他领兵背城一战,陈宜中不允。不久,陈宜中暗中做了手脚, 向元军送去宋朝的传国玉玺和以皇帝赵显名义写的降表。伯颜看了降表,要陈宜中亲自到元军商议投降的事,陈宜中害怕被杀,趁黑夜逃到温州。张世杰见南宋王室决意投降,临安难保,遂领兵南下,准备在南方扩大力量,继续抗元。

德佑二年(1276 年)三月,伯颜领兵进入临安,将皇后和皇帝赵显等俘虏北去。在临安攻破之前,秀王赵与择护从 9 岁的广王和 6 岁的益王出海, 二月间到达温州。张世杰闻此讯后,也从定海来到温州。后来张世杰、陈秀夫等人拥广王、益王到福州,五月间护立广王为小皇帝,重新树起宋朝旗帜, 图谋恢复,继续抗元。张世杰被封为枢密副使,这时宋兵仍有 17 万人马。十一月,元军自浙江南下,进入福建,张世杰护卫着端宗帝逃上海船,辗转来到泉州、潮州等地。十二月间,端宗帝等人的海船停泊在广东惠州附近,在水上流亡。

1277 年,张世杰在江西、广东继续开展抗元活动,各地军民纷纷响应。特别是福建农民起义领袖陈吊眼、许夫人等,率领汉畲各族人民投入了反元斗争,使南宋兵势又一次稍有振作。1278 年初,端宗在逃亡途中遇到飓风惊吓病死。四月,张世杰又拥立 8 岁的益王作皇帝,继续打着宋朝的旗帜。六月间,张世杰和小皇帝迁到大海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8山(今广东新会南),作为最后的战略据点固守起来。

元世祖忽必烈派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帅,率领水军和骑兵,海陆并下,进攻福建、广东,企图最后一举消灭宋军。1279 年正月,元朝水军即将大举进攻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9山。张弘范先派人向张世杰劝降,张世杰慷慨激昂地说:“我知道投降元朝,不仅可以活命,而且可以得到荣华富贵。但是,我宁可掉脑袋,决不变节!”张弘范还不死心,又让张世杰平日最敬佩的文天祥(已被捕)写信招降,文天祥毫不犹豫地写出他的《过零丁洋》一诗,作为回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劝降毫无希望,就只有拚命攻打了。

两军在海上对阵,开始时处于相持阶段。元军火攻,张世杰早有所防。元军又改用船队封锁海面,切断张世杰与陆地上的一切交通联系。宋军断水, 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与敌人对抗,双方相持不下。正月底,元朝战船渐增,战斗实力增强了,而宋军则已疲惫不堪。在腹背受敌情况下,仍日夜拼命反击。二月六日清晨,元军发起猛攻,双方短兵接战,展开了肉搏。宋军将士虽多日不得渴饮,但依然顽强抵抗,以死相拼。从晌午一直到傍晚,海面上怒涛汹涌,杀声震天。然终究是大势已去,士兵有的战死,有的投降。张世杰准备把皇帝接过来,纷乱中未成功,陆秀夫背负皇帝投海而死,张世杰只好砍断维绳,指挥战船趁着朦胧的夜色,保护着杨后突围,撤退到海陵山。他招集残部,图谋再举,清点了一下船只,l 千条战船只剩下十几条了, 他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偃旗息鼓,依然带领这十几只小船在海上漂泊,伺机行动。4 天后,海上刮起台风,有人劝告张世杰登陆避风,张世杰坚持不肯上岸。一阵比一阵高的巨浪袭来,把他们的船只全部掀翻沉没了。这位坚持抗元十几年的英雄,最终未能实现他收复国土、复兴大宋的夙愿,饮恨葬身于大海之中。

忠壮义士 肝胆报国

——魏 胜

魏胜字彦威,淮阳宿迁人(今属江苏),生于 1120 年,死于 1164 年。他足智多谋,骁勇无比,弓箭手出身,善于骑马射箭。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金完颜亮征调数十万人,欲进攻江南,一举灭宋。魏胜眼看大宋江山半归异族,江南危急,心忧如焚。他想:国难如此,大丈夫岂能坐视,遂决心举义起事,为国分忧。面对金人在淮北征兵、征粮、蹂躏自己的家园,魏胜忿然聚义士 300 人,起兵抗金。他们北渡淮河,攻占涟水(今江苏涟水北),随即乘胜北进,与金兵战于海州(今江苏徐州东)。魏胜举义, 深得民心,虽兵微将寡,却旗开得胜。敌人惊传水,陆都有魏胜的兵马,很是惊恐。利用这种有利形势,魏胜令城外多张旗帜,举烟火为疑兵,金兵不明真相,阵脚大乱,被魏胜一举大败之。他自任代理知州,遣人晓谕朐山、怀仁、沐阳、东海诸县归附。同时,他又下令释放金人关押的囚犯、减免租税,民心大悦,青壮年纷纷投靠,兵力大壮。于是,他自兼都统制,把义军分为五路。他还以收复故土广造舆论、号召义兵,山东之民踊跃前来投附, 形势可喜。

当时,江北金人统治区时有举义抗金、联合自卫者。沂州民众结寨于苍山(今山东临沂东)自卫,但长久被金军围困。他得知后,立即引兵北上救援,在山下遭遇伏兵,魏胜单骑殿后,以大刀奋击,金人才知是将领。500 骑兵把他围得一层又一层,但魏胜毫无怯意,愈战愈勇。只见他左冲右突, 奔驰而击,刀光影闪,搅得金军大乱。大有蜀汉赵子龙单骑威震长坂坡的神威。由于金兵人多势众致使魏胜负伤数十处,但终于冒刃出围,踞山寨抗金。他料到敌人一定会再次攻海州,暗中离山到城中,若明若暗,神出鬼没。敌人果然分兵四路攻海州。魏胜命士兵登城投石,矢石如雨,金兵狼狈逃窜。魏胜也出战,不幸一支箭射中他的鼻子,箭头穿肉伤到牙齿,不能吃饭,但他仍亲临督战。

在金完颜亮分水陆四路南侵时,适逢来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李宝率战舰沿海北上,魏胜约李宝配合作战,在新桥大败金军,歼灭了敌人的水军。金军陆路骑兵围城更急,魏胜张乐饮酒、犒赏军士,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有时乘隙袭击,有固守不出,有时又单骑冲杀,金军疲于奔命。有一次,金兵追至东门外黄土坡,魏胜单骑闯阵,大叱一声,金兵望风而逃。等金兵又从西南方袭来,魏胜又从后叱咤几声,金兵惊骇落荒而窜。从此,金人一听“魏胜”二字,胆颤心惊。

由于魏胜多次击败金兵,而且善用大刀,能左右开弓射箭,武力过人, 作战勇猛,敌人一见书有“山东魏胜”的义旗,就丢魂落魄,于是魏胜就制数十面“山东魏胜”大旗分给诸将,临战时,突然扬旗,使金兵措手不及, 阵营大乱。

十一月,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围城金军也随之撤走,当时完颜亮曾感叹地说:“只有等魏胜不在时,取海州才容易。

魏胜就这样以智勇同敌人周旋,保卫国土,出奇制胜。他善于治军,对人宽厚,若俘获金人,以酒食相待,发给钱物遣还。有从北方来归顺的,与之同起卧、共饮食,自然深得人心、归之如流。

由于他的才能和战绩,南宋朝任命他为海州知州,兼山东路忠义军都统。

魏胜曾自创如意战车数百辆,炮车数十辆,车上是兽面木牌,大枪数十杆,垂毡幕软牌,用 2 人推。行则载辎重器甲,止则为营。在李宝水军配合下,魏胜守敌后孤城,数度大败金军,令人赞叹。

孝宗隆兴三年( 1164 年),南宋与金议和后,朝廷令他撤出海州,改任楚州(今江苏淮安)知州。金军突然发动进攻,他率领将士奋勇迎击,因都统制刘宝不派援兵,致孤军苦战。魏胜中箭牺牲,终年才 45 岁。

忍辱负重 马革裹尸

——卢象升

1638 年(崇祯十一年),清太宗派亲王多尔衮率领大清军第四次远征。大军直达北京外围,京城势如累卵。明朝内部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崇祯帝也六神无主,举棋不定。他一面召集全国兵马迅速援救京师,一面又让兵部尚书杨嗣昌和宦官高起潜秘密派人去东北,找大清国试探求和。全国的援军很快就要到达京师了,让谁统领这天下援军呢?崇祯帝为此思虑再三。想来想去,他觉得唯有卢象升可以担当这个重任。于是就立即召卢象升到京城。

卢象升,字建斗,常州宜兴人(今属江苏)。1600 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死于 1639 年。明嘉宗天启二年( 1622 年)卢象升考中进士,被授于户部主事,曾任员外郎,稍后迁任大名府知府。崇祯二年(1629 年),皇太极亲自率领数十万人马入侵。他们绕道蒙古,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破长城喜峰口入关,攻陷遵化后,直抵北京城下。卢象升应召募兵入卫。他膂力过人, 具有惊人的骑射之术,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又有韬略,善于治军。崇祯三年,卢象升为右参政兼副使,并交给他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的任务他治军卓有成效,很快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号称“天雄军”。

在每次战斗中,卢象升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平时,他体察下情,深得军心,因此他的队伍特别能战斗,曾使敌人闻风丧胆。

1637 年,卢象升诏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1638

年 5 月,其父去世,他请假回家奔丧。 9 月份,清兵大举进攻,几万兵马就驻扎在北郊外的牛栏山。崇祯帝立即召卢象升入京,督天下援兵。同时召宣府、大同、山西总兵杨国拉、王朴、虎大威人卫 c 卢象升火速从家乡赶回。崇祯帝让他下去和杨嗣昌商量对付清军的事情。兵部尚书杨嗣昌是当时主和派的总代表,让主战派与主和派在一起商议怎样对付入侵之敌,当然不会商议出万全之策。第二天,崇祯帝拨发万金犒赏三军。卢象升带兵到昌平,崇祯帝又派遣中官送来国库黄金犒劳三军,并且还赐御马百匹,太仆马千匹, 银铁鞭 5 百把。卢象升决心不负圣望,为国家社稷尽忠尽力,杀退顽敌,收复失地。

杨嗣昌对卢象升执意抵抗、阻挠议和一直怀恨在心,事事掣肘,设置障碍。他让宦官高起潜担任援军总监,把各路来的 4 万多援兵分成两半,山海关、宁远等诸路军归高起潜指挥,只将宣府、大同、山西三地的援军归卢象升。卢象升名曰“督天下兵”,实际上徒有虚名,兵力不足两万人。

对于决心抗敌收复失地的卢象升来说,这些他并不介意,也不伤心泄气。他指挥自己所辖的军队列营都城之外,严肃军纪,加强战备,严阵以待。

大清兵实际上无意进攻北京,因怕深深陷在那里,如果后路被切断,将无法返回。于是挥师南下,三路出兵:一路由涞水进攻易县,一路由新城进

攻雄县,一路由定兴进攻安肃。卢象升随即带兵进驻保定,命令手下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兵大战于庆都。卢象升的主动出击,更使杨嗣昌恨之入骨。他诬告卢象升指挥不当,贻误军机,崇祯帝因此撤了他的职,要他戴罪立功, 并任命大学士刘宇亮为辅臣督师。杨嗣昌还指挥巡抚张其平关闭城外瓮门, 拒不供给卢象升军饷。不久,又以“云、晋告急”为由,将属于卢象升指挥的山西总兵王朴的部队调离。这样一来,卢象升手下只有 5 千残兵了。他孤军作战,处境十分困难。时值隆冬,由于杨嗣昌的破坏,军队粮饷接济不上, 将士们冻饿交加,畿南三郡的父老乡亲听说了将士们的处境,有的拿来自己仅有的一点粮食,有的提来一篮大枣,慰问将士们。这更坚定了全军将士与敌人斗到底的决心。

十二月十一日(1639 年 1 月)卢象升带领军队来到巨鹿贾庄。总监中官高起潜所统率的两万多军队就驻扎在鸡泽,离贾庄不足 50 里。卢象升派人前往乞求援助,高起潜拒不答应。卢象升的部队来到蒿水桥,与清兵主力相遇了。他把 5 千残兵分成三路,命令将军虎大威、杨国柱分别率领左、右军, 他自己带领中军,与清兵展开了一场激战,杀退了一批清兵。夜半时分,明营周围突然响起一阵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0篥(一种管乐器)之声,倾刻之间,几万清军精锐骑兵把明军团团围困,如铁桶一般。虎大威带兵几次左冲右突,都被清兵压了回来。卢象升大声喊道:“虎将军,我们为国尽忠的时刻到了!”于是他身先士卒,勇猛地向敌人冲杀。将士们齐声响应,呐喊声惊天动地。战斗从早晨一直进行到晚上,明军炮尽矢绝了,就短兵肉搏。卢象升身上中了 4 箭,

负了 3 处刀伤,杀得象个血人一般。他依然带领将士们拼命与敌人格斗,杀死了几十个清兵,最后终于倒下了。掌牧官杨陆凯恐拍敌人残碎卢象升的尸体,就伏在他身上,结果背部中了 24 箭死去。这场恶战,除了虎大威、杨国柱两将最后得以突围逃脱之外,5 千人马几乎全军覆没。

驻扎在鸡泽的高起潜,没等卢象升那边的战斗结束就拔寨撤营逃跑了, 并且隐战况不报。三郡的父老乡亲听说卢象升在战场上死得那样壮烈,人人都痛哭失声。杨嗣昌则觉得除了他心头之患,当他得知一个被派往战场验视的战士俞振龙把卢象升的死状传了出去,就将他鞭打 3 日夜,以致活活打死。

卢象升的尸体一直停留 80 天后才得以入殓。他的妻子、弟弟多次请求抚恤,

均得不到允许。直到 1641 年杨嗣昌惧罪自杀之后,卢象升和他的家属才享受到公正的对待。

卢象升壮志未酬身先死,那年他才 39 岁。

宁死荒外 毋得降清

——李定国

1649 年,清军调集大队兵马,向湖南、广四发动强大攻势。何腾蛟、瞿式耜先后殉国。南明永历王朝的两大台柱子都折断了。当此面临覆灭危机的时刻,忽然时来运转,柳暗花明。李定国领导的大西农民军主动与永历朝联合,担负起抗清复明的重任,在西南一带又继续战斗了 10 多年。

李定国,字鸿远,陕西延安人。生于 1261 年,死于 1662 年。他是明末

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手下的一员名将,又是张献忠 4 个义子中的老二,其余

3 个是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张献忠在西充牺牲之后,留下五六万起义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南下贵州、云南。清军南侵,大敌当前,阶级矛

盾相对缓和了,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他们派人向永历帝建议,愿意联合抗清。这对于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永历政权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只好依靠大西军,并封孙可望为秦王。然而孙可望别有用心,他妄想把永历帝控制在手里,作福作威,独断专行,并不热心于抗清之事。

李定国则是真心实意地抗清复明。他指挥农民军保护着永历帝先退到南宁,又退到贵州安隆,把地名改为“安龙”,在那里建立临时首都。然后, 他在云南操练军队,一年间训练了 3 万精兵,制造了武器盔甲,还招募了一些批训象人,组成一支象队。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李定国决定出兵进攻清军。他的军队以严明的军纪和高昂的士气著称。部队从云南出发,经贵州一直打到湖南,节节胜利,收复了沅洲、宝庆、武冈、全州等重镇。接着,李定国又分兵三路进攻桂林。桂林的清军守将孔有德几次派兵迎战,然而没有交战,兵士就逃散了。孔有德只好亲自带兵赶到严关与明军对垒。李定国大军一到,前面是高大的象队开路,后面是英勇无比的士兵。大象一上阵就高声吼叫起来,吓得清军的战马都惊了,掀翻骑手,到处乱窜。其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象群趁势一阵猛冲,清军溃散,接着明军奋勇追来,清兵一败涂地。主帅孔有德急忙把残兵撤进桂林城内,关闭城门。李定国把桂林城层层包围,日夜强攻。一天,孔有德登城指挥防守,被明军乱箭射中前额, 同时他又听说李定国已攻占城北山头,就放起一把火,投身烈焰之中自尽了。明军收复桂林之后,李定国接着派兵攻打广西各郡县,收复了梧州、柳州、辰州等重镇。

公元 1653 年,李定国又带兵打下永州、衡州、长沙,逼近岳州。清廷大

为震惊,急忙派大将军敬谨亲王尼堪带兵 10 万南征。李定国得到消息,知道敌人来势凶猛,就主动从长沙撤出,在退到衡州的路上设下伏兵。尼堪的大军一路之上势如破竹,很快占领长沙、湘潭,又向衡州推进。在衡州城下, 与李定国的军队遭遇。两军未战几合,李定国佯装败走,尼堪率精锐骑兵紧追不舍,进入了明军的埋伏圈。经过一场拼杀,清兵大败,尼堪也被当场杀死,李定国收兵屯驻武冈。

李定国转战云南、贵州、广西、湖南,连下数十城,立下累累战功,永历帝封他为西宁王。这一切引起了孙可望的妒忌。他假意邀请李定国商量事, 想暗害李定国。李定国察觉了他的意图,只好带兵离开湖南,回到云南。孙可望想提高自己的威望,也领兵到湖南进攻清军,结果却打了大败仗,孙可望野心勃勃,想逼迫永历帝让位,由自己篡权。他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除掉李定国这个障碍。1657 年,他率兵 14 万进攻云南的李定国。自古以来,挑动内战都是不得人心的。孙可望手下的将士们,都恨透了他的分裂活动,双方一经交战,就纷纷自动倒戈,投向李定国一边。孙可望的军队迅速瓦解,他狼狈逃回贵阳,又遭到贵阳守将冯双礼的反对。他走投无路,就跑到湖南向经略洪承畴乞降。

永历政权经过孙可望的叛乱,力量大大削弱。公元 1658 年,清朝大将军罗讬自湖南、吴三桂自四川、卓布泰自广西,分三路大举进攻贵州,李定国也分兵三路进行阻击。然而寡不敌众,士气也大不如前,战事接连失利,不得不退回云南。李定国护卫着永历帝逃到永昌。

1659 年,清军进入云南。李定国派靳统武护卫永历帝逃往腾越。清军攻克永昌,横渡潞江,攀登磨盘山。李定国派部将窦民望、高文贵、王玺分兵设伏等待清军到来。清军进入埋伏圈,并向李定国的阵地发炮。于是伏兵四

起,与清兵展开了肉搏,双方死伤惨重。窦民望被炮弹击穿肋下,血流如注, 还持刀拼命厮杀,最后终于倒下。王玺也战死在阵地上。李定国在山巅指挥战斗,炮弹就坠落在他面前,掀起的泥土、石块将他全身覆盖。他从土堆里爬出来,指挥军队撤退。部队还未退到腾越,惊慌失措的永历帝已由几个亲信官员陪同,逃往缅甸去了。

李定国在云南和缅甸边界收集残部,打击清军,准备恢复。永历帝逃往缅甸,被缅甸软禁了起来。李定国与清军且战且走,最后也退入缅甸。他 13 次要求缅甸归还永历帝,都未得到满意的答复。他想用武力夺回永历帝,因为人地两疏,也未能如愿。1661 年 12 月,吴三桂带领清兵 10 万开进缅甸, 逼缅甸交出了永历帝和太子后妃。清兵把他们押到昆明杀害了。李定国本想约请暹罗(今泰国)出兵进攻缅甸,夺回永历帝。当听到永历帝被害的消息, 他忧愤万分,终于病死军中。临死时他对自己的儿子和部将说:“宁死荒外, 毋得降清。”

(程俊松 邹远修)

四、以身殉国 惊天动地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王朝的你争我夺中,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如李彦仙、李芾、郭虾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1 、江万里、汪立信和张家玉等。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在战争中施展才华、浴血奋战、以身殉国,震撼华夏大地,载入史册、流芳千秋。

勇御金兵 投河殉国

——李彦仙

1125 年,我国东北女真族建立起金朝。他们在摸清了宋朝的“道路险易, 朝廷治否,府库虚实”后,派兵大举南下。宋朝许多志士仁人为了捍卫国土, 与金兵进行了长时间的、大规模的战斗。李彦仙就是宋金之战中的一位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

李彦仙,字少严,又名孝忠,宁州彭原(今甘肃庆阳)检。生于 1098

年,死于 1130 年。

李彦仙从小就胸怀报国之志,少时多与附近一些豪侠交友,常与他们一起练习骑马、射箭、练就了文武双全的本领。

靖康元年(1126 年)初,金朝派兵大举攻宋。朝廷下令各郡县立即募兵。李彦仙率领一批好友积极应募,准备抗击金军。而宋钦宗皇帝一面下诏征兵, 一面在作逃跑的准备,但由于主战派李纲的坚持和禁卫士兵的抗战要求,他才勉强留下“固守”。可是,他还是听信投降派大臣李邦彦的意见,派人到金营求和。结果,宋钦宗以对金称臣的条件换取了金朝的退兵。

尽管宋朝廷对金屈辱求和,但金军还是于靖康二年二月,下令废掉宋微、钦二帝,北宋宣告灭亡。

宋亡后,金扶植傀儡张邦昌的伪楚于三月正式建立。但张邦昌在全国上

下一致反对下,被迫退位。康王赵构于五月重建了宋王朝。

金朝以傀儡张邦昌被废为借口,于建炎元年(1127 年),再次派兵南下。年底,金军由同州渡过黄河,宋军闻风溃逃。次年,金军一度占领永兴、泰州等地,川陕大震。

建炎元年,李彦仙在陕州组织义军,并暗派手下混进敌方,里应外合, 于 1128 年把金朝势力逐出陕州。

李彦仙收复陕州后,军势大振,开封、洛阳等地军民争相来归。解州神稷山邵兴部义军 5,000 人,亦愿听李彦仙节制。邵兴等攻取了安邑、芮城、正平诸县及解州。

建炎二年,李彦仙任河南石壕尉,他带兵坚守石壕附近的三觜,附近百姓素闻他神机妙算、作战勇猛,纷纷归属他。李彦仙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说: “尉异县人,非如汝室墓於是。今尉为汝守,若不悉力,金人将尸汝於市。” 群情激奋,誓为保卫家乡奋战到底。

不久,金兵进攻三觜,李彦仙率部佯装败退,金兵信以为真,全力追赶, 半路遭到李彦仙部队的突然袭击,金兵死伤数千,所剩无几。

皇上闻知此事,召集辅臣说:“近知彦仙与金人战,再三获胜,朕喜而不寐。”李彦仙因此被提拔为陕州知州兼安抚使。

李彦仙愈加忠心报国,他率部下修城疏堑、练习屯兵。同时,他又把自己的家属全部迁来,对部下说:“吾以家殉国,与城俱存亡。”部下深深感动了,从而加强了战败金兵的决心。

不久,金兵又攻陕州,由金朝大将乌鲁撒拔任统帅。李彦仙部队士气高昂,奋勇抵抗。结果,金兵“技穷而去”。

金统治者获悉金兵屡战屡败,气得暴跳如雷,大骂手下将士无能。

建炎三年,金统治者派另一大将娄宿率兵再攻陕州。李彦仙率部埋伏在陕州中条山附近,等娄宿队伍走近,他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溃金军,“娄宿仅以身免”。

李彦仙打败金兵有功,被提拔为宁州观察使。

李彦仙审时度势,他料定金兵一定会狗急跳墙、合力再攻陕州,故他没有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立即整顿部队,又派人到宋将张浚军营求取 3,000 骑兵,以备后援。

果然不出李彦仙所料, 1129 年冬,由娄宿与南宋叛将折可求一起组织

10 万大军,又击陕州。

李彦仙面对强敌,不慌不忙,他率一部分军队登上城门了望楼,大作军乐,一面暗暗派人缒出了望楼,绕到金兵背后,“焚其攻具”,使金兵措手不及,狼狈退却。

战斗数月,娄宿摸清了李彦仙军营兵少粮缺,遂命金兵继续猛攻。李彦仙率兵孤军奋战,援军被金军阻拦,半路损伤较多,仅有少数到达李彦仙军营。

李彦仙坚守孤城,与金兵奋战达 200 余次。

金将娄宿十分敬佩李彦仙,曾派人诱劝李彦仙投降,李彦仙面对来使冷笑几声,说:“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焉!”即令人斩其头颅。

面对金兵强烈攻势,李彦仙部队伤亡越来越多。1130 年 1 月,陕州陷落。李彦仙率部与金兵进行巷战,“矢集身如猬,左臂中刃不断。”娄宿认为李

彦仙勇猛难得,下令高价悬赏,活捉李彦仙。此时,李彦仙换上破衣,渡河逃出金兵之围。金人“纵兵屠掠”,陕州城一片废墟。

李彦仙目睹此状,说:“金人所以不甘心此城,以我坚守不下故也,我何面目生乎?”说完,纵身跳进大河,年仅 36 岁。

李彦仙,这位伟大的爱国将领,将永垂史册。

举家自尽 报国死战

——李 芾

李芾,是南宋名将,字叔章,生年不详。祖籍广平(今河北永年),后迁至衡州(湖南衡阳)。他生性聪颖机警,自小立有报国大志,为自己的书斋取名“无暴弃”。

李芾最初担任南安司户,后又任祁阳尉。其间,他率百姓开辟荒田,赈济贫民,因此名声大振。不久,他又担任祁阳知县,很快使祁阳旧貌换新颜。李芾因此被提拔为湖南安抚司。

1159 年,李芾被起用为湖南提刑。当时,湖南各县盗贼成群,百姓吓得四处逃散。李芾上任后,派民兵昼夜巡罗,又在路旁树一旗帜,上面写道: “作乱者斩帜下”,盗贼遂不敢作乱。

1234 年,我国北方蒙古统治者灭金南下,把矛头指向南宋。从此,宋朝和蒙古统治者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战争。

在困难当头时,李芾怀着报国热情,奔赴抗元前线。首先,李芾募兵勤王,“择壮士 3,000 人”,命当地土豪尹奋忠为统领,另外又召民兵集中衡州,作为后备。

1258 年,忽必烈率军进攻鄂州,遭到南宋军民奋勇抵抗。但当时总管江上防务的是宰相贾似道,他素来怯懦畏敌。不敢交锋。这时,赶紧派人和蒙古议和。结果,南宋以割长江以北之地并称臣纳贡的条件换取了蒙军撤出鄂州。

咸淳十年(1274 年)七月,宋度宗死,贾似道立了一个 4 岁的小孩赵显为皇帝。九月,以左丞相伯颜为首的元军主力自襄阳南侵,最后渡过长江, 鄂州即向元军投降。伯颜率主力东下,直奔临安,沿途宋军纷纷投降。消息传来,南宋政府大惊,下诏要各地起兵勤王,并要贾似道出兵抗元。贾似道不得已,拖到德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2元年(1275 年)才出兵。但他并无诚意,不久,兵败芜湖。宋朝廷迫于舆论,不得不将他罢官。

贾似道被贬后,李芾出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当时,湖北许多郡县都已归附元朝,李芾许多好友劝他不要上任。李芾说:‘吾岂昧于谋身哉?弟以世受国恩,虽废弃中犹思所以报者,今幸用我, 我以家许国矣。”

当时李芾正好有一女儿不幸病死,他悲恸欲绝,但想到自己身负重任, 遂挥泪前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3元年七月,李芾到达潭州,当时潭州兵力都已外调,李芾仓促募兵,勉强招满 3,000 人。另外,他说服了本地一些土豪抗元,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此同时,从湖北、四川等地调来一批援军。李芾集合这些力量,与潭州人民一起,准备与元兵决一死战。

这时,元朝右丞相阿里海牙已经攻下江陵,他抽出一部分兵力戍守常德,

然后集中力量进攻潭州。

李芾派大将於兴带兵迎敌,不幸於兴中箭身亡。

九月,李芾命另一大将继明率兵抵抗,但元军攻势太猛,宋军还没来得及出兵,元军已包围了潭州。在此情况下,李芾亲自迎敌。

十月,宋军几乎弹尽粮绝,李芾“日以忠义勉其将士”,率领宋军坚持抵抗。当时宋军“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元军时派人来劝降, “李芾杀之以殉”。

十二月,潭州城形势更加危急,一些士兵哭着问李芾,“形势如此危急, 我们死不足惜,但是百姓怎么办呢?”李芾恐此言动摇军心,遂佯装大怒, 说:“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杀汝。”

除夕,元兵登上潭州城门,南宋许多大将均率家属以死报国。李芾召一心腹名叫沈忠,说:“吾力竭,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 而后杀我”。沈忠伏地磕头,喋血满地说:‘我不能这样做。”据《宋史》, 当时“芾固命之”,沈忠含泪应允,随取酒让李芾家属喝醉,“乃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4刃之”, “芾亦引颈受刃”。

潭州百姓闻知此事,“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者累累相比”。 李芾一心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和事迹不仅为时人称颂,而且流芳千秋。

奋战一生 为国自焚

——郭虾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5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6郭虾 是金朝名将,生年不详,死于 1236 年。会州(今甘肃会宁)人。祖上几代人均是当地的有名射手。和其兄禄大因善射而应征入伍。兴定(金宣宗年号)初年( 12 17 年),禄大因有大功,晋官一级,封会州刺吏,并得到皇上赐姓“颜盏”。禄大的射艺是非常高超的。当夏人在攻会州时,禄大远远望见夏人的兵和马穿着甲衣,在阵地上来回走动。当禄大离开夏兵二百步时,就发出一箭,正好击中一个夏兵的喉部,这个人马上死了。接着又对准另一个夏兵射了一箭。箭穿过夏兵的手部,箭头却牢牢地钉在树上,夏人见了,都十分害怕。

后来,会州城还是被夏人占领了,禄大兄弟俩均被俘。但是夏人十分怜惜他们,因为他们有善射的技艺,想劝他们投降。兄弟俩都不肯投降,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夏人只好把他们关起来。兄弟俩密谋化妆潜逃,各自把胡子都拔掉了。结果还是被夏人发觉,禄大当场被夏人杀死,只有郭虾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7一个人逃了出来。

朝廷听到郭家兄弟俩被俘,而且听到他俩忠贞不屈的消息,十分赞赏, 准备大加褒奖。但是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于是把禄大的儿子伴牛晋官一级, 授予巡尉之职。后来郭虾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8 逃回,朝廷知道了情况,为了追念禄大之忠心, 又给他儿子伴牛晋官一级,授予伴牛为会州军事判官。同时,授予郭虾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19 为巩州钤辖。经时人向当朝要求、荐举,他得以连升二级,为兰州军州事,辅助管理军兵工作。

1221 年冬天,夏人又用兵万余人,侵入金之定西。郭亲率兵打退了夏之

进攻,杀夏兵 700 余人,缴获战马 500 匹。因为有战功,又被提升,辅助临洮府管理地方行政之事。

1223 年,金宣宗元光二年,夏人又派骑兵数十万来攻打凤翔县,形势十

分危急。在这危急的关头,元帅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0合喜决定让郭总领军事。当他和郭一起巡视城头时,看见濠沟外坐着一个人。这人以为箭是射不到他的,因而盛气凌人蔑视着金的守城者。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1后喜看了就对郭说:“你能射倒此人吗?”郭就用目光测量了一下远近说,“可以”。他象平时射箭一样,瞄准坐着的那个人, 一箭过去就把那个人射死了。于是敌兵震恐而退走。郭由此被提升为静难军节度使,不久,又改任远军节度使,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权。

这一年冬天,郭同巩州之帅田瑞攻取会州。他率领 500 骑兵,以赭色拼凑成隐蔽物,遮满南山而冲下来。夏人猝不及防,以为是神物下来了。在城头上举手挂于悬风板上,郭就用箭射之,箭穿过了手和板。活活地被射死了数百人。夏人见状十分惧怕,于是纷纷出来投降,被夏入侵占了 4 年的会州, 终于被收复了。

金哀宗正大初年(1224 年),田瑞在巩州反叛。朝廷下诏书,命令陕西两行省合力攻击之,“虾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2率众先登”(《金史》)八。中华书局版)。田瑞想开城门突围逃走,结果,“为其弟济所杀”。1229 年的秋天,郭向皇上进贡了西马 2 匹。皇上对他说:“你武艺超绝,此马可充战用,而我骑这种马不能发挥它的效力。你既已送来了,就算是我马房中的马,现在我再送还给你。”同时,为了表彰他的战功,还赐送给郭一只金鼎,一只玉免鹘以及其他物品。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 年),哀宗迁入蔡州,但一直疑虑蔡州这个孤城保不住,打算再迁巩昌。于是以粘完展为巩昌行省。第二年春天,粘完展已经听到蔡州被敌人攻破了。为了安定民心,就宣称有使者来自蔡州,要宣布皇上的圣旨。就在这个时候,负责绥德州军事的汪世显也知道了蔡州的丢失, 同时嫉妒粘完展,于是想乘机伪造朝廷诏书,用武力来消灭粘完展。但又害怕郭的威望,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他就派遣一使者前往郭处,想说服他一同起来攻打巩昌。当然遭到郭的拒绝,郭说:“粘葛公奉诏为行省,号令孰敢不从。”同时郭还进一步据理劝诫汪世显说,现在皇上已经被围困在蔡州, 准备搬到巩昌去。在国家危急之际,我既不能“致死赴援”,也不能带领群众去“奉迎”皇上,而你欲攻打粘葛公,侵占一块较安稳的地方,叫皇上到哪里去安身呢?因此,你要背叛国家利益,你可以自己去做,为什么还要拉我一起去干。汪世显不听,随即攻下巩昌,杀了粘完展,并迭钱给元朝皇帝, 还派使者再来规劝郭协同,遭到拒绝。

1234 年的春天,全国灭亡了,不少将士纷纷投降,唯有郭坚守孤城。1236 年冬,他得不到外援,只好把地方上所有的金银铜铁集中起来,铸成大炮以打击来犯者。杀所有的牛马以供战士食用。还烧光房屋和其他物资,准备决一死战,不给敌留一点东西。经过这样的血战,使来犯者无法拔城。但郭手下的军士死伤甚多。于是,他又命令把所有的柴薪都集中在城中空地上,把所有的家属、军士妻女集中在一个房间内,准备以火自焚。这时,郭的妻子出来说话,也被他杀了。城被攻陷时,士兵“弓尽矢绝”,就挺身跳入到火中去,十分悲壮。郭自己也独身走上草堆,以门扉遮住躯体,继续战斗,发了二三百支箭,箭箭中的。最后箭射光了,就带着弓剑跳入火中自焚。“城中无一人肯降者”。

郭虾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3死时才 45 岁。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当地人还专门为他建立了一个祠堂。

国在我在 宁死不屈

——江万里

江万里,字子远,都昌(古县名,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部)人。生于 1198

年,死于 1275 年。少年时就神俊聪颖。乡试中成绩优异,顺利进入太学,以后又很快表现出他的才能,宋理宗在自己的府第中曾多次对他加以审察,考虑封给他合适的职务。他曾当过池州(今安徽贵池、青阳、东至等县地)教授,掌管学校考试等事。此后 40 余年,历任知府、安抚使、转运使、刑部侍郎、吏部尚书、参加政事、左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历官九十一任”。他还亲自创办白鹭洲书院,宗濂舍、道源书院,热心于教育,并曾给皇上宣讲文史材料。

丞相史嵩之国专权独断,排斥异己,并力主和议,而被宋理宗罢免职务时,江万里则反而被封为监察御史,掌管考察百姓功绩、纠正错案及整顿朝廷礼仪的工作。当时江万里的声望非常突出,他的言论、神采、风度倾动一时,皇帝也非常器重。他曾请求回家祭祀祖庙,探望母亲疾病,但因事情繁忙而没有机会,只好嘱咐弟弟江万顷侍奉好母亲。不久就听到母亲病重的消息。他来不及请示就急忙乘车回家,到祁门(县名,今安徽省)就传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当时,有些平时不服而又畏惧江万里的人就以他在母亲死后既不上报消息,也不奔丧为由,传播谣言,诽谤他。他因此被监禁 12 年,多亏陆德兴在皇帝面前为之辩解,才获释放。

有一段时间江万里跟随贾似道办事。贾似道任两浙宣抚使、同知枢密院事、京湖宣抚大使时,江万里为参谋官。1259 年 8 月,元军包围了鄂州,贾似道以有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领军驻汉阳(今湖北汉阳等地),江万里升为刑部侍郎,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贾似道任丞相后,江万里又先后担任过国子监祭酒、侍读,吏部尚书等职,因身居高位、喜欢发表主见,受到一些人的排挤而被免职。但不久又复原职。

1265 年,宋度宗即位,江万里被召封为同知枢密院事,又兼掌参加政事

(副相)的职权,随后提升为参知政事,与贾似道共事。因为江万里性情严峻刚直,碰到关键事情控制不住,喜欢发表主见。“似道常恶其轻发”,心中不快。有一次贾似道领了江万里去要挟度宗,想用离去来胁迫度宗撤换江万里。而度宗刚即位,正是用人之际,以为贾似道真的要离去,就伤心地哭起来,委以新任并向他下拜,希望他能留下。江万里看到这种情景,急忙用身体扶住度宗,说道:“自古无此君臣礼,陛下不可拜,似道不可复言去。” 贾似道以为江万里不知他的真实意图,而在度宗面前帮他说好话,就在下殿后表面上感谢万里,并说道:“恩公,似道差点成为千古罪人啊!”然而事后对江万里更加妒忌。

江万里是个知识渊搏的人,每当宋度宗问到经史中的疑难问题或古人姓名时,贾似道在旁总是不能回答,而江万里则经常从旁代答。度宗皇后也颇有文化修养,度宗常与皇后谈及此事,两人总是相顾而笑,对江万里非常赞赏。可是,贾似道听到这个情况,既羞愧又愤怒,越加尽力要驱逐江万里。江万里因主战、举贤而时遭主降派忌恨,如淳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4五年任驾部郎官时,

力请理宗任用赵葵、陈韦华等,使抗战将领和官员一度执掌朝中军政大权。度宗咸淳三年元军围困襄阳、樊城时,他一再请求增师援救。

1274 年,江万里已经 77 岁,离开了朝廷,辞职在家。当时,以左丞相

伯颜为首的元军主力渡过长江,进犯江南,江万里隐藏在草野间,被元军游骑捉住。他想自杀但没有成功,不久又趁元军看守松懈而逃了出来,只身回到乡间。后来听到襄樊失守,就在屋旁芝山背后的田里挖凿了一个水池,并挂上匾额,称作“止水”。人们都不明其意。等到传来敌警,江万里对门人说:“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等到饶州城被攻破,元军捉住了他的弟弟江万顷,因讨不到金银,就肢解杀死了他。听到这个消息, 江万里感到非常悲痛。为了不致于再次被捕受辱,他就领着儿子及近侍跳下止水而死,以身殉国。

生为宋臣 死为宋鬼

——汪立信

汪立信,是宋臣汪澈的侄孙,生年不详,死于 1275 年。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5元年(1241 年),汪立信献计使安庆的胡兴、刘文亮等接受朝廷招安。凭此功被赐承信郎封号。1246 年考取进士。召见时,宋理宗发现他貌相雄伟,对侍臣说:“这人是保边安疆的将帅之才。”于是,封为乌江主簿, 命他在沿江一带建立府第。后来,封为桐城县令,还未上任,又封为荆湖制司干办、建康府通制。

1259 年,元军在忽必烈率领下渡过长江,包围了鄂州。当时,贾似道任京湖、四川宣抚大使。对元军包围并进攻鄂州吓得惊慌失措,急忙派出使臣前往求和。后来,由于北方争夺蒙古大汗,忽必烈撤军,鄂州围解。过后, 贾似道欺骗皇上,想要为自己奏功,又害怕其他将领与他分功,就想方设法要加罪于其他将领。于是他就到处声称其他将领在正当国家用兵、需要物资的时候任意散发、浪费官家财物,想以此为罪而排挤其他将领,并利用心腹马光祖于开庆(宋理宗年号)二年(1260 年)正月十五日傍晚,张灯结彩, 宴请军士,并拿出三万缗(每缗 1 千文)钱发放给荆湖制置使赵葵及其军士, 想以此陷害赵葵。这个举动惊动了朝廷。汪立信认为不妥,力图阻止。

后来,汪立信几次调职。任湖南安抚使时,把朝廷拨给他的私人用品全部归还官库,他自己积蓄的私有钱财也全部用于潭州百姓代纳夏税(宋田赋名称)。对家庭贫困、无处求援者发给钱粮,生病者则施放药物,碰上旱涝自然灾害则保证军民都有给养。同时,又注意兴办学校,对军民进行教育, 使得士气高涨,老百姓的某些旧习也得以改变。这时,汪立信就着手搞好防御工作。考虑到潭州是湖湘重镇,为了做好准备、打击敌军,招募了几千名身强力壮而又勇敢的兵员,加以训练。后来,这些人在战斗中果然发挥了作用。汪立信也因此而暂代兵部尚书之职。

当时,蒙古大汗忽必烈率领元军攻打宋土,襄阳被元军包围,面临危急形势。汪立信送上奏折,请求增加安陆府屯兵。并请朝廷注意:凡是边关守备人员都不宜抽减;另外,黄州守将陈奕平时就有叛变的企图,朝廷应防备他。与此同时,他还给贾似道送去信函说明:现在天下已失去了十之八九, 而君臣还是照样寻求逸乐,不考虑对策。这样下去,会完全失去天下。因此, 他提议:君臣要互相接触、共同考虑对策。假如还在深宫之中沉湎于歌乐, 或者游山玩水,那么,读书人拜师无门,老百姓的怨愤不能解决,想求得天下太平,让老百姓自愿进贡物品,并且听从指挥就很困难了。由此,他认为有三条路可走:内地的郡县无战事不要安置很多兵力,应全部开到沿江守备,

以充实外御力量。现在南宋兵员还有 70 多万人。除掉老弱病残,可挑选 50 余万人。而沿江所需守备的总共 7,000 多里,假若每隔百里设屯,每屯有守将,十屯设立一府,每府有总督,一些要害处则守军增倍。“无事则泛舟长淮,往来游徼(巡查),有事则东西齐备,战守并用”。晚上派人巡更,各屯之间互通信息,保证联络畅通;粮饷保证供应,各地互相救援。同时,选派能干的宗室亲王及忠用之大臣,任命为统制,使每人能适得其任,以形成严密守御的气势,这是上策。另外,长期扣留对方派来的使臣,对我方毫无好处,只能给敌人提供攻打我国的借口。希望能向使臣赔礼道歉,让他回去, 许以纳币,这样,经过二三年时间,使得边防据地得到休整,工事得到加固, 有生兵力得到增加,可战可守,这是中策。“假如这两种策略都行不通,那么我军失败就是天意了,只好等死或投降了,请作好准备吧”。贾似道看过信后大怒,把信掷到地上,并大声辱骂道:“瞎贼狂言敢尔。”(《宋史》三十六。中华书局版)

咸淳(宋度宗年号)十年(1274 年),元军大举攻宋。贾似道不得已才督率诸军开到沿江前线,任命汪立信为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讨使,并负责从建康府招募兵员以援助长江沿岸诸郡。他受命毫不推辞,当天就在上路之前把家属拜托给爱将金明,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我不负国家,尔亦必不负我。”说完就出发了。到了芜湖与贾似道相遇,贾似道装出伤心的样子,按着汪立信的背哭道:“我没有采用你的策略,以至于到了今天的地步啊。” 汪立信答道:“我现在也无话可说了。”贾似道听了闷声不响,过了一会才问汪立信将去何地,他答道:“今江南无一寸干净地,某去寻求一片赵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尔”。来到建康府,但见守兵已全部溃散,四周都是元军。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叹道:“吾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终为国一死, 但徒死无益耳,以此负国。”于是他率领部下数千人到了高邮,想要控制住淮汉一带,考虑今后的对策。

不久,就听到了贾似道的军队在芜湖溃散的消息,江汉守臣都闻风而逃, 有的干脆投降了元军。汪立信叹道:“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于是就备酒召集随从,向他们诀别,并写信给他的侄子,嘱咐家事。他夜不成寐,在庭院中一边散步,一边意气激昂地大放悲歌,握着拳头在桌子上连捶几下,以后就哑然失声,痛哭 3 日,以身殉国。

葬身大河 为国捐躯

——张家玉

张家玉,字元子,广东东莞人。生于 1614 年,死于 1647 年。崇祯十六年(1643 年)以优异成绩考取进士,遂被封为翰林院庶吉士。他生在明清交替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1644 年,明朝残余势力在南京建立了南明第一个政权——福王政权。福王政权诞生时,清兵已进占北京,并逐步占据了北方大部分土地。一些具有民族气节的官僚和广大人民,将驱逐清兵、光复河山的希望系于福王政权。但是,以福王为首的南明地主官僚满足于偏安一隅,幻想与清议和,对攻守毫不在意。终日“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1645 年夏,南京失守,福王逃跑。

清兵攻下南京后,再攻浙江。浙江大部分府县落入清廷的掌握之中。此时,唐王朱聿键(明太祖九世孙)由杭州入闽。文臣张家玉此时也随唐王南

下,因护王有功,所以被提拔为翰林侍讲。

顺治三年( 1646 年),清兵大举进攻南明。

唐王令张家玉任江西广信巡抚。当时,广信大部分领土都已被清兵掌握, 张家玉恢复国土心切,即向皇上上书,请求在惠州、潮洲一带招募军队,皇上应允。

张家玉带领招募的军队,一路上降服地方武装几万人,遂奔赴赣州,攻打清军。南明军队与清兵在福建汀州相遇,奋战数日,结果清兵大败,张家玉凯旋归回故乡东莞。

当时东莞已在清兵掌握之中,由降清的南明地主官僚统治。

顺治四年(1646 年),张家玉与东莞举人韩如璜一起在当地集结乡兵, 攻打降清的地主武装。不久,知县郑霖投降,张家玉率军攻入城内,没收了当时贪官吏部尚书李觉斯的一切家产,用来犒劳士兵,士兵一片雀跃欢呼。

3 天以后,清兵又攻东莞,血战数日,张家玉终因寡不敌众失败,举人韩如璜战死沙场,张家玉逃出东莞。

东莞又一次陷入清兵之手,清兵在此大肆屠杀掠夺。张家玉一家几口均被清兵害死。祖母陈氏、母亲黎氏。妹妹张石宝为免遭清兵羞辱,一起赴水而死,张家玉妻子彭氏被俘,这位英雄之妻,在敌人面前,丝毫没有露出妇女的怯弱,最后惨死在清兵的屠刀之下。

东莞吏部尚书李觉斯对张家玉怀恨在心,这个在清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懦夫认为报仇的机会来了,他“发其先垄,毁其家庙”,并把张家玉的亲属斩尽杀绝,整个村庄成为一片废墟。

不久,张家玉经过故乡,目睹此状,对天恸哭。又想自己身负报国重任, 遂挥泪而去。

东莞陷落后,张家玉没有气馁,他沿途招募几千士兵,从清兵手里夺取了龙门、博罗、连平、长宁等地,又攻下了惠州。然后他带兵驻扎在博罗, 又在博罗附近募兵。张家玉自小喜欢与豪侠之士结交,故“所至归附”,没过几天,军队又增加了数万人。张家玉把军队分为龙、虎、犀、象四个军营, 然后联合起来进攻被清兵占领的增城。

顺治五年(1647 年)十月,张家玉率部与清兵在增城相遇。他“三分其兵,掎角相救”,激战 10 天,终因力量相差悬殊,被清兵包围。部将请求张家玉赶快冲出重围,但他坚决不肯,含泪说:“矢尽炮裂,欲战无具;将伤卒毙,欲战无人。乌用徘徊不决,以颈血溅敌人手哉!”说完,与部下将士

—一告别,然后纵身跳进大河。年仅 33 岁。

五、身先士卒 惜将爱兵

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战事频繁。频繁的战争、动荡的时势造就了无数英雄豪杰,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著称于世。他们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原因, 但能否身先士卒、惜将爱兵对战争的胜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浴血奋战 以死报国

——杨 业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是根据北宋名将杨业祖孙三

代的抗辽事迹演渲染而成的。通过评话、戏曲、小说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杨业,又名继业。生年不详。卒于 986 年。杨家世为麟州(今陕西神木)

地方势力首领,其父杨信是北汉麟州刺史,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继父执掌麟州兵权。杨业初名重贵,青年时到太原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部将,遂为太原人。刘崇割据自立时为北汉将领,任建雄郡(今山西太原北)驻泊兵马都部署。代州北 40 里有一断崖绝壁,山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行。人称雁门关, 是兵家必争的天险。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 年),契丹兵 10 万犯雁门,杨业率轻骑深入敌后,与宋军主力夹击之,大获全胜。由于他威名远扬,屡败契丹兵,致使契丹兵望见杨业旌旗即胆寒,不敢与之对阵即引兵退去。

杨业虽是将军,但并不居高自傲。在军旅中生活十分简朴,并不以代北苦寒为意。甚至露以坐治军事时也不设火,食宿操练与士兵同甘共苦,关系密切,因此,深得士卒爱戴、乐于从命。

太宗雍熙三年(986 年),宋军大举北伐,由曹彬统帅。兵分三路,杨业以副职和渊美共率西路军出雁门,连克朔、应、云、寰等州(今山西境内)。由于东路军在涿州(今河北涿县)战败,使西路军孤军深入,奉诏撤退,掩护四州之民内迁。杨业虽率长胜之师,自己也武艺高强,但并不自傲轻敌、盲目蛮干,而是有勇有谋,审时度势,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士兵负责。但有时,事情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当时契丹主力攻寰州,杨业决定出兵应州,分散敌人兵力,是为敌盛时保四州之民计。但潘、王不听,一定要杨业出兵雁门北川,进扑马邑。杨业认为,此举必败无疑,但潘美、王侁以是否“有他志”相胁,强令杨业出兵。杨业表示:我杨业并不是怕死,而是时势对宋军十分不利,如果冒然进攻,就会白白死伤大量士兵而不能成功。“今诸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立寸功以报国恩”。潘美、王侁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主张,杨业既为下属,在重申了自己的主张后,不得不从命出战。此时,杨业的心情异常沉重,但他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个人生死、成败、得失不重要,重要的是江山社稷、战局态势、人民的安全、士卒的性命。因此在预感到战事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杨业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力求把仗打好一点,损失越小越好。所以,出战前,杨业向潘、王请求设伏兵于陈家谷口(朔县南)以为救援。杨业孤军深入,浴血奋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杨业负伤 10 余处,士卒也个个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斩杀敌军无数,但宋军也伤亡惨重。后来仅存百余人,又兼潘美未听杨业的主张, 不设伏兵,见势不好,伦促撤走,致使杨业等人面临绝境。杨业告诉部卒, 你们家中各有老小,日夜盼归,不要与我死在这里了,立即突围出去吧,也好给宋军报个信。但部卒们都不肯离去,哭着说:“杨将军,这些年来,您这么关心我们,与我们同吃同住同操练,情同手足;您武艺高强,打仗时奋勇当先,令我们感动、敬佩,作为您的下属,我们非常骄傲。”杨业摆摆手说:“大家快不要说了,令我惭愧,我对不起大宋,对不起死难的将士!我不能眼看着你们再和我一起死掉了,快走吧!”士兵们哭着说,过去将军领我们打了许多胜仗,谁也难保次次都打赢,而且这次不怪您呢。时下敌军重重包围,您又身负重伤,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走的,咱们生死在一起!于是, 杨业带着百十来个人又与敌人拼死搏斗。后来,士卒们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了。他矢尽援绝、重伤被俘、绝食身亡。这位 60 岁的将军, 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义的壮歌。

为政清廉 治边有方

——种世衡

公元 10 世纪的北宋,即有与契丹的战事,又要应付西夏的骚扰,可谓战

事频仍。西夏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南),最盛时辖 22 州,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一部分地区。与宋、辽、金多次发生战争,各地人民倍受损害。北来政权对西夏乱边颇伤脑筋,不得不派能臣强将镇边,种世衡就是其中功业卓著的一个。

种世衡,字仲平,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 985 年,卒于 1045 年。他为政廉洁,克尽职守、体恤民情,关心部属,颇有政声。

种世衡 27 岁(1012 年)任将作监主簿,并曾当过县令。在凤州(今陕西凤县)任通判时有人向他行贿,但他一向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故尔拒不收受。这样的“清官”反倒被权臣诬告,身陷囹圄。值得庆幸的是,后来冤屈得到昭雪。

仁宗康定元年(1040 年)种世衡任鄜州(今陕西富县)判官,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负责解决西夏乱边的问题。当时,朝臣多主张大军征讨,而范仲淹认为陕西战备不足、风沙之域难于作战、取胜,主张以“招抚”、防御为主,富边固边。种世衡根据历来西夏兵侵扰的区域、路线,提出在延安东北故宽州废垒筑城,加强延安的防务,保护河东河西粮道。范仲淹嘉其言,陈请朝议后命由种世衡督办筑城事宜。

筑城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是西夏的骚扰,必须安排防御;再就是水源问题不好解决。种世衡令择地凿井,一直挖到 15 丈深,凿开数重岩石,终于见到水。众人皆欢喜雀跃,一鼓作气,挖了这样的深井数口。种世衡组织力量、抓紧时间抢修城池,终于大功告竣,赐名为青涧城(在今陕西),种世衡被授以内殿承制,镇守该城。

过去,帝王朝臣向来囿于夷夏之辨,卑视万方。边外少数民族不被放在眼里。但种世衡、范仲淹在镇守边关时,不以大方天朝人自居,对羌人等少数民族优礼相待,故尔西夏人犯边时就遭到当地少数民族的反对甚至反击。他还把流亡的、归顺的人们安置下来,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商贸经济,即使人民安居乐业,又供战守所用。种世衡在职数年,屯田安民,积谷通商,善待下属,关心士卒的衣、食、住、行、伤疾等等,深得士卒的拥护。在任期间既不要朝廷增兵添将,也不催拨粮草。而能使治域内安然无事,可谓政绩卓然。

在“招抚”方面,种世衡也取得了一些大的成绩,比如,他在任鄜延路驻泊兵马都监和知环州期间,曾和鄜延路经略使庆籍使西夏人元昊一度臣服于大宋。另外,治域蕃部牛家族头人奴讹向来倔强,不谒郡守。但听说种世衡来到时,特迎于郊。种世衡告知他,次日来帐中慰问其部。没想到第二天大雪 3 尺,种世衡不顾部下阻拦,守信如时前往,大出奴讹所料,众皆拜服。羌族势力最强的慕思部也归附大宋。致使西夏轻易不敢多事。

庆历四年,59 岁的种世衡奉命筑细腰城(今甘肃环县西),他抱病履职, 功成而卒。

在北宋真宗、仁宗(997-2063)年间,种世衡地位并不显赫,但是他为政清廉、治边有方,尤其是他体恤民情,关心部属,甚至使一子专视士卒疾病,为之调服汤药饮食。这对于一个封建官吏而言,确实难能可贵。难怪赢

得人们称道。其三子皆有将才,关中称为“三种”。

出身低微不自卑

——狄青

宋时为防士兵开小差,在他们面上刺字,称为“面涅”。当时,出了一个刺有“面涅”的士兵,因功屡屡升迁,官至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他就是大将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生于 1008 年,卒于 1057 年。出身行武,早年是京城禁军的一个普通士兵,脸上刺有士兵标记的“面涅”。他善骑射,力壮胆大,被选拨为小军官。仁宗宝元(1038—1039)年间,宋、夏关系紧张,禁军外派戍边,狄青亦在其列,被派到陕西保安。保安宋军屡败于西夏,士卒一听说与西夏打仗就害怕。守将卢守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6为此事很发愁。狄青了解了这一情况,主动要求担任先锋。对他这种不怯敌、不怕死, 主动请战的精神,卢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7非常高兴,于是就拨他一支人马前去与西夏交战。为了鼓舞士气,消除士兵对敌人的畏惧心理,狄青带头冲入敌阵,左右挑杀、勇不可挡,宋兵为之振奋,呐喊着冲向前去,斩杀敌军,西夏军在保安还从未见到如此勇武的兵将,未经历这种场面,顿时惊慌失措,阵脚大敌,纷纷败退。结果狄青旗开得胜。兵将皆大欢喜,卢守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8一方面褒奖狄青等,一方面派人上奏朝廷。闻此报,仁宗皇帝十分高兴,为卢、狄二人加官进职。狄青升了 4 级,另外,还要他进京面君,因战事未成行。后来,在安远(今甘肃通谓)之战中,狄青身负重伤,闻西夏犯边,马上飞马迎敌。就这样,狄青参加了大小 25 次战斗,8 次中箭,但都得胜而归,令西夏兵闻其名不寒而栗,不敢与之对阵。狄青还在边境要冲修城建堡,以固防安民。由于这些出色的成绩,狄青为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所器重。范仲淹还劝他读书广识,授以《左氏春秋》。尔后,他便勉力学习,孰谙名家兵法,加之战功卓著,官职频升,历秦州(今甘肃天水)刺使,泾原路(今甘肃平凉)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步、马副都指挥使。因在京任职,仁宗觉得大将脸上有士兵标记(“面涅”)有损体面,就让狄青敷上药物把脸上的符号除掉。而狄青却不在意,反而认为,士兵们看见皇帝不以出身低微而相轻,而是论功行赏, 选贤任能,就会积极上进,更为国效力。所以脸上的字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积极性。仁宗听了,更加赞赏他。狄青就是这样,不以士兵为耻,不居功自傲,而是与士卒同甘共苦,功劳赏赐亦与部卒分享,正部伍、明赏罚,故尔指挥作战得心应手,常操胜券。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29五年(1053 年)狄青升为枢密使同平章事,掌握全国军事,地位显赫,引起一些人的非议,认为士卒出身的人不应该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上, 这种事情在宋朝历史上还从来未有过。后来,狄青终于被排挤去职。

狄青由一个士卒升为朝廷显贵要人,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胆略才干,由于他的勇敢不怕死,由于他的身先士卒,与部属同甘共苦的品质,由于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在封建官场中,这样的人能得到重用,有施展才能、报效祖国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而他受到排挤则是必然的,这类排挤现象在旧时代也是屡见不鲜的。但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谗言陷辞都抹煞不了英雄的精神和业绩。

攻敌有勇 守城有方

——郭 登

郭登,字元登,生年不详,卒于 1468 年。是明朝有名的靖边大将,多有战功,官至总兵。

惠帝(朱允炆)朝内乱平定后,大明迎来了国内安定的 30 余年。郑和下

西洋,交趾省(越南北部)设立,朱棣 5 次亲征北蛮,长城和运河的建设均在这期间完成。但朱棣朝后不久,大明即进入宦官当权的腐败挨打时期,瓦刺人甚至把大明皇帝都俘获了。所谓战乱出英豪,郭登就是这个朝代中比较活跃的一个人物。

明代称西部蒙古各部为瓦刺。他们最初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从事狩猎生活,后归附成吉思汗,分为 4 万户。元末南迁至匝盆河流哉和准噶尔盆地, 经营牧业并有部分农业。瓦刺势力逐渐强大时,明朝曾采取过安抚和征讨的办法。例如,曾封瓦刺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朱棣帝 1414 年亲征时也曾大败马哈木。但瓦刺对中原的威胁未能彻底解决,至明英宗朝(1435—1449) 瓦刺首领也先一度统一蒙古各部,并于 1449 年向大明发起攻击,沿边城堡相继陷落。宦官王振力主英宗朱祁镇亲征,结果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俘,朝野哗然。

当时,郭登任都督佥事,充参将,佐总兵官刘安镇守大同。由于大同军士多战死,英宗皇帝被俘,所以壁垒萧条、城门昼闭、人心惶惶,满目戚然。在军心民心散乱低沉的当口,郭登并没有灰心丧气,他想,而今国难当头, 民心浮动,迫切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组织民众,鼓舞士气,才能扭转局面。他一方面亲自追悼死难烈士,慰问死者亲属,关怀伤残病疾者,给他们以照顾、温暖,甚至亲自为伤员裹伤敷药。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领导城池壁垒的整修工作,督造兵器车辆,召募民壮参军守城。

由于他的努力,大同城的气氛活跃起来,人人摩拳擦掌,一片繁忙景象。为了鼓舞士气,郭登还到处鼓动、演说。他表示要与军民同生死,与大同城共存亡。大家听了无不为之感动,决心死守城池,报效祖国。

为了拿下大同城,瓦刺军费尽了心机,他们多次把英宗皇帝挟至城下, 要郭登开城门“迎驾”,郭登严加拒绝。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一片混乱,英宗朱祁镇的弟弟、亲王朱祁钰当机立断,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刷新政治、整治军队,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晋郭登为都督同知、充副总兵。后又升任总兵,代替原大同总兵刘安的职务。

1450 年(明景帝景泰元年)瓦刺军向大同发起猛烈攻势,郭登面对强敌, 毫无惧色,为了表示自己的报国之志并鼓舞士气,郭登身先士卒,呐喊着率先冲向敌阵,部众为之振奋,群起而攻之,瓦刺军大败,落荒而逃。郭登率众穷追 40 余里。在大同西北的栲栳山,郭登又率 800 骑兵破瓦刺援军数千骑,

斩首 200 余级,夺回了被掠男女数百口,获得了土木堡之变后的一次重大胜利。

郭登真可谓有勇有谋,进攻时,他一马当先,如入无人之境;守城时, 他又别出高招,创造了一种活动堑壕,表面上看来好似平地一般,但在土木覆盖下,却有“搅地龙”、“飞天网”等新式器械。敌军被诱入围,机关一动,顷刻间全部落网,投降被俘,顽抗的被杀。另外他还利用炮石火器防守

城池,攻城的瓦刺军费尽心机、伤亡惨重,不但奈何不得郭登,反而被他出击追杀。大小数十战,连连取胜,“为一时战功第一”。瓦刺军锐气顿减, 元气大伤,进攻京城时又被于谦击败,不得不改变主意,于 1451 年跟大明和解,接受了巨额赎金,把英宗朱祁镇送还。

1457 年,代宗朱祁钰病危,朱祁镇再坐金銮殿,朱祁钰一惊而逝。郭登

1468 年辞世时,已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在位的成化朝了。

(周腾 田锋)

六、赤心报国 死生度外

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入海不复回。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在那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曾因阶级矛盾尖锐而多次爆发过农民起义,曾因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而祸生肘腋,曾因民族冲突而连年战乱不已,也曾因外强犯边而数度狼烟。几千年的历史,正如那滔滔黄河之水一样,几多急流旋涡,却仍一往直前。这急流旋涡,蕴含着历史的进步与蜘躇,民族的奋起与灾难。也因此而陶冶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一历史的结晶。

威振强邻 国之长城

——檀道济

檀道济是南朝刘宋政权的大将。由于他守卫疆土,多立战功,被后人称之为“国之长城”。

檀道济是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生年不详,死于 436 年。出身寒

门,自幼离家,流落江东,从戎 20 余年。初为刘裕部将,以战功显著,历任武陵内史、中书侍郎、冠军将军等职。后为刘氏宗室所忌,被杀。

416 年刘裕灭桓氏后,要想取消东晋司马氏皇帝的称号,必须树立自己的威望。为此,他率领大将檀道济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北伐,沿途收复了许昌、洛阳等重镇,后攻破长安,俘虏了姚泓,后秦灭亡。在此战争中,檀道济骁勇善战,指挥若定,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420 年,刘裕建立了宋政权,即皇帝位,大封功臣宗室。檀道济也增位进爵,拜征南大将军,领兖州刺史。

宋武帝刘裕戎马倥偬,几无宁日,年近 50 尚无子嗣。至东晋义熙二年, 始生太子,视若掌上明珠。由于娇生惯养,深居宫闱,自幼喜好淫乐,多狎匿接近小人。帝屡教不改,忽然想起檀道济来。心想,檀道济正在北方守卫疆土,不知把太子送到那里锻炼锻炼,以后好承大位。特颁诏受命檀道济为太子太傅。

檀道济带领太子义符,从建康来到彭城。太子忽然心血来潮说:“老师, 听说你的老家在金乡,距这里不远,何不带我前去看看。”檀道济想,带他去倒是光宗耀祖的机会,但家乡人民由于连年兵荒战乱,田园荒芜,粮食歉收。太子若去,还得劳民丧财,连累家乡的黎民百姓。不让他去,又不好推托,最后还是答应去,到时,临机应变,绕道而行罢了。

檀道济一行,离了彭城,沿途北上。走了两天,来到旧城,太子问:“老师,快到家了吗?”“还远着哩!”檀道济答道。继续前行,到了任城,太子又问:“老师,这可距家不远了吧!”

“殿下,已过 50 里地了。”檀道济回答。原来檀道济的家在金乡城东

北 40 里的檀庄,距济宁整整 50 里,实际上已经过来多时。太子有些愠怒, 责问道:“为什么走过而不停呢?”

檀道济诚惶诚恐地回道:“启禀殿下,故乡偏僻,地势低洼,杂草丛生, 又不平静,难以驻跸,臣唯恐殿下出什么差错呀!”未几,太子在外受不了军旅的艰苦生活,又回到了京城。

422 年,武帝病笃,同授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为顾命大臣。先皇驾崩,太子义符即位为少帝,旧习不改,终日嬉戏,不理朝政之事。群臣屡谏不听,徐羡之等人每欲废之,但是,顾命大臣之一的檀道济拥有重兵在外,如不与其共同举事,恐有不测。为此,他们特遣使至兖州,征檀道济入朝。徐羡之等把他邀至府中,告之以废立之事。檀道济说:“太子嬉戏应该废之,不知应立何人?”徐羡之答道:“宣都王义隆素有威望可立也!”檀道济同意,于是废少帝。

424 年,迎宣都王入承大统,是为文帝。文帝即位后的第三年二月,突然下诏追查徐、傅、谢专权弑杀之罪。徐羡之闻汛自缢,傅亮缚住被诛。谢晦为荆州刺史,正在任上,闻徐、傅被杀,乃集精兵 3 万,抗表犯上。帝欲讨之,从广陵召来檀道济说:“弑逆之事,卿未预谋,不要害怕,今命你西伐,不知能克否?”檀道济说:“谢晦虽老练干达,谋略有余,但军事经验不足。臣勇忠心,又奉王命,此去定能胜也!”皇帝大悦,乃亲统大军数万, 以檀道济为前锋,溯江而上。谢晦闻讯不禁失色,仓猝应战。檀道济站立船头,厉声说道:“今所诛者一人,与尔等无关。”西军素服檀道济威望,闻其言,皆无斗志,纷纷不战自溃。谢晦只领心腹数人,乘小船连夜逃归江陵, 携其弟谢遁北走,被追兵捉住,打入囚车内,送往建康,同斩于市。论平贼功檀道济第一,进为司空,封永修公。

皇帝委次第彭城王义康以侍中,掌管国事,生杀大权在握,自决自断, 势倾朝野。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在君臣之别。领军将军刘湛与檀道济不睦, 投降彭城王后,屡进谗言说:“檀道济屡立战功,威名甚重,左右心腹颇多, 诸子又有才气,主上若崩,如何钳制于他?不如先除,以绝后患。”义康信之,乃言于帝,逐下诏命檀道济还朝。

当时,檀道济正在北方抗击魏人的入侵,前后达 30 余战,所向皆捷。抵至历城,忽然接到圣旨回朝,再加粮草接济不上,准备退回原地。魏人探知宋军乏粮,合兵围之。宋将皆惊,面目失色,而檀道济却谈笑风生,泰然处之。入夜,他命士兵唱筹量砂,把所余之米覆盖于上,高声呼唱:“一斗、二斗、三斗、⋯⋯。”魏人窥见,惊呼道:“其粮甚丰,堆积如山,岂敢轻易冒进耶””黎明,檀道济命军士饱餐一顿,皆披铠甲,乘隙突围,锐不可挡。魏人畏惧,不敢迎战,檀道济军缓缓而退,不伤一兵一卒。

接诏回京,临行,其妻向氏问道:“朝庭无事相召,不知吉凶如何?” 檀道济说:“吾率师抵御外寇,保卫边境,今又全军完整而还,不负国家, 何患不测呢?你不要担心。”来到建康,帝卧病召见,慰勉鼓励,让他立即回去,镇守边陲。道济诺诺,方出宫来,帝忽然昏迷不省人事。刘湛乘机对义康说:“檀道济既然来了,不可放虎归山。”即假以皇帝命,下诏逮捕了

檀道济,并捏造事实说他在外遣散金银,收买人心,招诱无赖之徒,图谋不轨,立即交付廷尉待审。檀道济一听,勃然大怒,裂眦目张,声如洪钟,摘下头盔掼于地下说:“奸佞挡道,听信谗言,陷害大将,自毁万里长城也!” 言讫而死。并诛者其子 11 人,又杀檀道济心腹将领参军薛彤、高进之等人。

魏人闻檀道济被害,大喜谓无所惧了。

檀道济的卓越成绩,被载入史册。后人作诗赞曰:桓桓大将,矫矫虎臣, 战无不克,威振强邻,金汤万里,为国长城。

唐金戈干城

——李光弼

李光弼,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人,契丹族。生于 708 年,卒于 764 年。少时喜欢骑马射箭,性格严毅沉稳,有勇有谋。从小立志要象飞将军李广那样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年轻时曾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天宝初年,累迁官为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补河西王忠嗣府兵马使,充赤水军使。王忠嗣见李光弼性格稳重,才知过人,对他的喜爱超过了旧部。常对部下说:“以后能代替我掌管兵权的一定是李光弼。”不久,李光弼升任云麾将军,朔方(治所在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副军使等职。

天宝十四年(755 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范阳,率叛军一路进攻洛阳、长安。由于唐王朝长期忽视战备,军队不加训练,对突然的叛乱抵挡不住, 又鉴于安禄山统辖着平卢、范阳、河东三镇,所以南进十分顺利。京都震动, 大将郭子仪向皇帝举荐李光弼,玄宗下诏任李光弼代理御使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太守。李光弼率军 5 千东救常山(今河北正定) 等十余郡。叛军将领安思义率军投降,李光弼深谙用人之道,没有杀安思义而把他留在军中,以便了解叛军的情况。适逢叛军将领史思明带兵进攻饶阳

(今河北中部),李光弼部下纷纷建议出击叛军,给史思明以迎头痛击。李光弼采纳了安思义的建议:叛军初至,势气强盛,敌众我寡不可与之交锋, 应以逸待劳等叛军丧失锐气再与之战。于是,李光弼静观敌变等待后援,不久郭子仪带兵前来增援。李光弼与郭子仪联合攻击史思明,在九门西(河北藁城县西北)大败史思明,赢得了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肃宗即位(756 年),诏授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节度如故。命李光弼入主太原,当时主兵太原的是侍御使崔众。崔众平常狂傲不羁,寻常官吏根本看不到眼里,见面后冷言冷语,趾高气扬。崔众看到李光弼只带领 5 千兵来太原,他接待时非常傲慢,只拱手作揖而不跪拜,并且拒绝交出兵权。李光弼为严明军纪把崔众逮住关进监狱,准备施以斩刑。恰在这时使者手持诏书来到太原,诏任崔众为御使中丞。李光弼当众宣布:“崔众有罪,现关在狱中,将要处斩,如果使者宣读诏书任崔众为御使中丞,也立即处斩。”语言斩钉截铁,使者不敢宣读诏书,李光弼下令把崔众斩首示众,威震三军。

李光弼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他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作战时随身携带一把短刀暗藏于靴子中,部下不明白其中原因,李光弼解释说:“战、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万一有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新唐书·李光弼传》)因此士卒感奋,有报死之心,作战时士兵争先杀敌。

至德二年(757 年),史思明带领 10 万人围攻太原。当时李光弼的精锐

士兵都已调赴朔方,只有老弱病残的士兵不足 1 万人驻守太原,形势非常危急。他的部将有的建议凭借城墙坚守待援,有的主张出城与敌人决战。李光弼针对敌情指出:城墙环绕 40 里,全面守卫兵力分散,如同坐以待毙。出城决战敌众我寡,难以取胜。于是李光弼采用诈降的办法迷惑敌人,使敌人放松警惕,不加攻城。史思明不知是计单等受降,李光弼趁机派出精壮骑兵突袭史思明后路,又派出敢死之士从正面冲击敌阵进行肉搏战。这样前后夹击, 史思明首尾不能相顾,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李光弼率军进攻斩获 7 万人, 大败史思明于太原,因功进封为郑国公。

肃宗乾元二年(759 年),李光弼与九节度合国安庆绪于相州(今河北成安、广平),由于观军容使鱼朝恩贻误军机,合围没能成功。再加上其他将领怕死,退出战场,李光弼虽率军力战,由于寡不敌众,败退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在撤退时其他将领纵兵剽掠,百姓怨声载道。只有李光弼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掠而回太原,百姓箪食壶浆来迎接李光弼及其部下。皇帝也视他为中流砥柱。肃宗为了表彰李光弼,升他为天下兵马使副元帅。

李光弼不但军纪严明,而且指挥有方,善出奇兵。上元元年(760 年) 李光弼率军进攻怀州(今河南沁阳)。史思明带兵前来救援,李光弼不与交锋,率军北上追击叛军。只留牙将雍希颢留守兵营,临行嘱咐雍希颢:史思明的部将李日越、高晖有万夫不挡之勇,史思明一定会让他们来袭击兵营, 他们来时要坚守不战。如果他们投降要妥善地安置。雍希颢等将领私下议论说李光弼语无伦次,贼将怎么会不战而降呢?第二天侦探来报说贼将李日越投书率部来降。雍希颢心中纳闷,果如其然。只好以礼相待,派人飞报李光弼。李光弼为李日越上表请求封赏,下诏封李日越兼右金吾大将军。高晖听说此事也派人投书请降。李光弼又收降了高晖。这样李光弼不费一兵一卒收服史思明的两员大将,削弱了他的势力。将士们问李光弼怎会知道李日越和高晖会来投降呢?李光弼解释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已知彼,史思明刚打了败仗,恨不得立即找我决战以消前耻,我不与他交锋,“他⋯⋯ 命将来袭,必许以死,希颢无名,(胜)不足以为功,日越惧死,不降何待?高晖才出日越之右,降者见遇,贰者得不思奋乎”《新唐书·李光弼传》)。众人方才醒悟李光弼用兵之奇,称李将军真神人也。李光弼善于用兵,出奇制胜。在763 年,史思明被史朝义杀死后,史朝义带兵进攻申(今河南中部、信阳)、光(今河南潢川)等州。当时李光弼正在病中,监军使见李光弼不能出战, 只给以少量的兵力让李光弼守卫扬州(江苏扬州)。李光弼面对强敌,浩气冲天,不愿自保,但求杀敌卫国。对监军使说:“朝廷以安危寄我,贼安知吾众寡?若出不意,当自溃。”(《新唐书·李光弼传》)于是带兵日夜兼程,驰赴徐州。史朝义和部将听说李光弼带兵前来增援,军心动摇,不战而逃。李光弼带兵追杀斩首数千级,打败了史朝义,解了申、光等州之围。不久史朝义兵败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在平定“安史之乱”中, 李光弼功绩卓著,与郭子仪齐名,合称“郭李”。

肃宗宝应元年(762 年)李光弼出镇徐州(江苏徐州)。因平叛有功进封临淮王。代宗即位(763 年)下诏任李光弼为东都(今洛阳)留守。李光弼因为害怕谗言乃上表归还徐州。第二年(764 年)病逝于徐州,时年 57 岁。代宗遣使吊恤。追赠太保。

赤心报国 立志抗金

——王 彦

王彦,字子才,上党(今山西长治市)人。生于 1090 年,卒于 1139 年。少时喜欢读有关军事或战争的书,善于骑射,很有才气。他的父亲为发挥其特长,送他到京城(今河南开封)弓马所读书。宋徽宗年间,因武艺超众, 被选为清河尉,从种师道守西北边疆。宋高宗建炎元年( l127 年)在河北招抚使张所部下任都统制。为牵制金军南侵,他奉命率张翼、白安民、岳飞等 11 将领和士兵 7 千人北渡黄河抗击金军。王彦带兵有方,士兵作战勇敢, 与金军进行了无数次激烈战斗,终于收复了卫州新乡(今属河南)县。在胜利面前,他不轻敌、不居功自傲,派人到各州下达抗金文告,联合各方忠义民兵抗金,从而声势大振。女真贵族以为是宋朝大军前来,忙召集各路将领商议对策,急调数万金军,火速赶来,重重包围王彦的营栅,并万箭射向王彦驻地。王彦指挥将士虽经顽强作战,英勇拚杀,终因兵少、武器差而缺, 难以抵挡金兵的强大攻势,遂为金兵所败,大部分将士溃散。王彦与部下数十人,杀出重围,收集散乱士兵 700 人突围。金兵捉拿王彦不成,遂以重金悬赏其头颅。为免遭人暗算,他不得不常常带领义军深夜转移。当时情况十分紧张,王彦常鼓励部下不要气馁,要振作起来。部下情绪高涨,为了表示坚决抗金的决心,都在脸上刺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又云“誓竭心力、不负赵王”)8 个字,著名的八字军就这样产生了。王彦看着部下个个立志抗金、不怕杀头的情景,大为感动,决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誓死保卫大宋。为壮大起义队伍,他派人四处联络各方义军,经过努力,不久河南、河北人民纷纷响应,忠义民兵首领,如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 19 寨、10 余万众都愿接受王彦的约束。这样,形成了绵亘数百里,金鼓之声相闻的局面。并(今山西太原)、汾(今山西汾阳)、相(今河南安阳)、卫(今河南汲县)、怀(今河南沁阳)、泽(今山西晋城)等地的抗金群众也都愿意接受他的领导。在女真统治者下令强制河北人民剃头辫发之后,激起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抗,八字军的队伍便因此而得以日益壮大,声名威震燕代。这样, 太行北区的几百里范围内,成了坚强的抗金根据地。八字军与金军作战大小百余次,杀死、活捉金兵无数,并夺回了大量河南被抢人口,从而有力地阻止了金军的南下。王彦及其领导的八字军使金兵闻风丧胆,致使金兵不敢同他作战。一次金军的主帅命部将率领大军攻打八字军时,部下跪下哭着对主帅说:“王部统寨坚如铁石,不容易攻打,如非派我前去不可,我宁肯死在你面前。”

八字军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人数越来越多。王彦积极训练士兵,改善装备,准备大举北上。直趋太原,断石岭(今山西阳曲东北)以临代北。王彦深知,打败金兵,没有南宋政府的军队参加,是很难的。因此,他一方面缮甲治兵,另一方面与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宗泽联系共击金军事宜。宗泽得知,遂召王彦赴开封商议。行前,王彦召诸寨统兵官,商筹战事,以准备宋军大举北上时配合进攻金军。议毕,就率 1 万精锐急行军到达开封。宗泽见到王彦非常高兴,经过密谈,宗泽让王彦赴扬州劝高宗北上抗金。

时南宋政府已派宇文虚中、杨可辅使金议合,王彦向宰相黄潜善、汪伯彦力陈河南、河北等地忠义民兵抗金的极大热情,期望朝廷派兵北伐,并表示要协助宋军抗金,收复失地。由于以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首的

投降派代表了大地主阶层中最腐朽和怯懦无能的势力,他们害怕农民基于怕女真贵族,极不愿意农民力量在抗金中壮大起来。因此,他们只希望通过对女真贵族的降服,从而换取继续统治和奴役东南半壁的权利。因而王彦的主张和当时的投降派大相径庭,遭到他们的反对。结果不仅连进见高宗的事被取消,而且还要将他领导的八字军交给投降派范琼统领。他自知难以说服朝廷,就气愤地辞去授给他的平寇统领的空衔,而投川陕宣抚处理使张浚部任前军统制,任金、均、房州安抚使,在川陕与金兵及伪齐刘豫作战,屡得胜利。高宗绍兴五年(1135 年),率所部(亦称八字军)万人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任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绍兴七年(1137 年)被投降派解除兵权,以洪州观察使知邵州(今湖南邵阳),后卒于任。其余各部仍在当地继续抗击金军。

重创宗弼铁骑的一代名将

——刘 锜

刘锜,字信叔,顺德军(今甘肃静宁)人。生于 1098 年,卒于 1162 年。其父刘仲武系宋代名将,多年担任西北边防军的统帅。他自幼随父征讨,具有长期的从军经历和作战经验。善骑射,知兵法,胆略过人,干练灵活;且诗文并佳,谈吐风雅。

高宗即位,他袭父职,皇帝召见,甚奇之,特授阁门宣赞舍人,差往岷州,为陇右都护。在与夏人的战争中,屡战屡胜,阻止了西夏的骚扰,保卫了边疆。川陕宣抚处理使张浚识其才,擢升他为泾原节度使。

在绍兴六年(1134 年),提举宿卫亲军,护驾赴金陵。绍兴九年(公元1139 年),南宋宰相秦桧代表皇帝赵构接受了丧权辱国的所谓“和约”,金还陕西、河南等地,南宋向金纳币称臣。

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 年)七月,金朝内乱。金兀术大权独揽,做了都元帅,率 10 万精兵,分四路南下,东京失守。刘锜赴任东京副留守途中,闻知此信,进至顺昌城下。知府陈规出迎,言金兵将至,他问道:“城中可有粮食?”陈规答:“有米数万斛。”他喜曰:‘有米足可战守。”遂入城。天明,金兵果至,将顺昌城团团包围起来。众皆言退保江南。他厉声道:“东京虽失,幸金军至此,有城可守,为何弃之,若再敢言退者,斩!”他曾受爵太尉,部下多是王彦八字军,俱携带家属,他本人也携眷同行。既决守城, 遂将舟船击沉江底,并把家属置于寺中,门前堆积柴禾,告诫守吏道:“若有不利,即焚吾家,无辱敌手。”言毕,遂指挥诸将分守四门,他来往于城上,躬身督战,用神臂强射敌无不中者,金兵溺死在河中的人马不可胜计。顺昌受围 4 日,金兵却越增越多。他派遣阎充招募了壮士 500 人,乘夜袭敌, 可巧当天夜晚大雨,雷电四闪,见有辫发兵者,立即杀毙,金兵惊骇,退去15 里。他复募百余人追击,折竹为器,电闪则奋击,电止就藏匿起来。金兵疑神疑鬼,起初不敢妄动,等到忍不住奋起乱击时,则自家人互相残杀,并无宋军在内。燃起火炬,又被大风吹灭。俄顷,响声四起,飞刀复至,害得金兵终宵难熬,神情恍惚,自相践踏,死伤惨重,只得退兵。

金兀术在汴闻败,亲率 10 万大军来援,与三路都统等头领连营下寨,兵马旌旗遍野,直抵城下,严责部将丧师。大家皆惧答道:“南朝用兵,非昔日之比。元帅临战,自知利害。”兀术不信,适宋方遣部将耿训下书约战。

兀术怒道:“刘锜敢与我战,以吾之力,小小顺昌城只用靴尖就可踢倒!” 耿训微笑曰:“太尉不但请战,还说你不敢渡河。若渡河,愿献搭浮桥五座, 令贵军南渡,然后接战。”兀术怒不可遏,狞笑道:“我岂畏刘锜么?你回去报告他,休得误约。”夜间,刘锜派人到颍,置毒于颍水上流及草中,严戒军士不得饮水。待至黎明,就颍水构筑五座浮桥,令敌渡河。时值盛夏, 天气酷暑,兀术率兵渡河,人马皆渴,争相饮水吃草,人中毒则病,马中毒则死。兀术未知中计,仍列阵以待。宋方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日过中午, 天气少凉,乃遣数百人出西门与敌交战。兀术见宋兵甚少,毫不在意,只令前军迎战,宋军统制官赵樽、韩直身先士卒,麾兵奋斗,身中数矢力战不已, 直入其阵,刀斧乱下,杀得敌人大败,逐拔营北去,宋方遣兵追之。兀术披白袍,乘甲马,牙兵 3 千,皆着铁甲,头戴铁盔,3 人为伍,贯以韦索,每进一步,即用拒马随上,可进不可退,以此技屡战得胜。刘锜早有准备,亲率长枪手、刀斧手冲锋向前。长枪手在前乱挑金兵所戴的铁盔,刀斧手继进; 专砍其手擎。金兀术复纵铁骑,分左右两翼冲出,号称“拐子马”前来抵敌。为对付“拐子马”,宋方预下令每个士兵带一个竹筒和一把大刀,竹筒中装满煮熟的豆子,接战后,即把竹筒扔在地上。竹筒到处乱滚,豆子抛撒满地, 金军饥饿的马匹,既低头抢食吃豆,腿脚又被竹筒所绊,根本无法行进。宋军乘机以大刀去砍马足,一马失足,则人马皆倒,前后碰撞,互相践踏,金兵死伤十之七八。刘锜见兀术身披白袍,骑马督阵,便大呼道:“擒贼先擒王,何不去擒兀术?”军士闻命,奋勇向前,拼命向金兀术立马外杀入。其手下的亲兵,不及拦阻,只好拥着金兀术,倒退下去。宋兵乘势追杀,大获全胜。此战,刘锜统帅的兵马不过 2 万,而出战的只有 5 千人,然而,却能

战胜金兵 10 万,以少胜多。

金兀术败兵退回临颍县境,又被岳飞打得大败,退回东京,还准备渡过黄河北去。这时,偏偏南宋奸相秦桧私通金虏,连下金牌,宣召岳飞速归。“十载功劳,废弃一旦。”岳飞奉诏班师,金兀术复卷土重来,把江南新复的州郡,尽行夺去。继而挥师向南,攻陷寿春,渡淮入庐州。时刘锜从太平渡江,与张俊、杨沂中会合驰救。刘军先引兵出清溪,两战皆胜,金兀术驻扎柘皋,专待宋师。刘军进兵石束河,与金兀术夹水列阵,河通巢湖,广约二丈,刘军命架薪垒桥,遂遣甲士数队,过桥抱枪而坐。遣使催促张俊、杨沂中立即进军。翌日,杨沂中、王德、田师中等,率军驰至,唯有张俊在后来到,刘锜与诸将分三路渡河击敌。金兀术将骑兵分为两翼,夹道而阵。王德语刘道:“敌骑右阵较坚,我独自先击其右翼。”逐麾军首冲敌阵。一敌将披甲跃马出战王德,王德拔弓,一箭把他射毙,大呼直前,冲入敌阵,诸军亦鼓噪而进。金兀术复用拐子马来战,王德率众鏖斗,令万人各持长斧, 排列如墙,一鼓齐上,各砍马足。敌骑东倒西歪,不能成列,溃乱而逃。刘军等三路并行追击。金兵溃至东山,正想小憩,忽见官兵又至,不禁大惊道: “此乃顺昌旗帜!”随即退走,克复庐州。刘军的顺昌大捷,又复庐,其功显赫,诸将多嫉之,特别是张俊和杨沂中平时与刘有隙。张俊还朝,妄言刘接战不力,秦桧以其说,罢免了刘的宣抚判官,派往荆南,岳飞再三奏请留刘不许。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 1161 年),金兵 60 万,大举南侵。当时,宿将皆无,乃以刘节制各路军马屯兵扬州。金将高景山率兵攻打扬州,刘正患病。退驻瓜州,沿江上下,收抚难民,整军御敌,时金兵分作两翼,来围宋军,

刘锜左冲右突,督众死斗。约两个时辰,马受伤跌倒,他随即下马步战,杀开一条血路,趋回本营,换了马匹,继继召集各将,追击高景山。高景山不及预防,被他一马冲入,手起刀落,砍落马下,余兵大溃。为此一战,他的病加剧,乃上书解除兵权。回到镇江,都督府参赞军事虞允文前来问疾,刘锜执其手曰:“朝廷养兵千日,不能抵御外寇,当愧死矣!”说完恚恨发怒, 呕血数升而卒,时为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年)闰二月。

身隐敌营不屈 更显英雄本色

——李显忠

李显忠,初名世辅。绥得军青涧(今属陕西)人。生于 1110 年,卒于

1178 年。“显忠”是因其忠贞爱国精神可嘉,后来为宋高宗所赐的名字。李显忠出身将门。其父李永奇也是宋将。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和熏陶,

李显忠自幼尚武,十几岁时就已武艺出众。他生长在战乱年间,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人民所遭的战乱之苦,在少年时他就立下了抵抗外敌、赤心报国的志向。在他 17 岁那年,就已随父参加抗金斗争。作战勇猛顽强,使敌人闻名丧

胆。那是高宗建炎元年( 1127 年),金军进攻陕北,李显忠只身下到陶穴

之中,一次就袭杀了金兵 17 人。因功补为承信郎,随军驻防延安一带。

高宗建炎三年 (1129 年),金军再次侵陕,攻陷延安。李显忠等人城破被俘,陷入金营。金军之帅看其武艺高强,年青有为,授与官职。李显忠不甘为敌所用,几次图谋归宋,并拟袭杀金右元帅宗弼(兀术),都因金军防守严密,未能得手。此后,李显忠在金营近 10 年之久,直到绍兴八年

(1138 年),才终于等到了时机。这次,他在同州(今陕西大荔)逮捕了金帅撒里曷,然后携老幼和部将出奔。金军派兵追杀。由于寡不敌众,在金军的追杀下,李显忠的父母妻子等 200 多人均遭杀害,称以 20 人奔入西夏。次年(1139 年),李显忠借西夏兵攻入延安。西夏军要占据延安,他又击溃西夏军,获马数万,撤出延安。沿途招兵,一人发给一马,得数万人。他率军至河池(今甘肃徽县),投归了宋四川宣抚使吴玠。随后又转至临安,谒见高宗。高宗嘉奖,赐其名曰“显忠”,意即“身陷敌营而不屈,方显出爱国本色”。因此,以后他便用了“李显忠”这个名字。

李显忠归宋后,授为承宣使、都统制,继续进行抗金斗争。后来,宗弼又率金军侵犯河南,李显忠率所部在灵壁(今属安策)等地连败金军。金元帅宗弼,在探知他就是从延安归宋的李世辅后,也不无怯惧心理,主动率军撤退,回避与他正面交锋。

李显忠不畏权势,敢于直言。他明知秦桧一伙苟安江南,不图谋取中原, 还是直言上谏,建议恢复中原。为秦桧忌而贬官。

绍兴二十九年(1159 年),金军再次南侵,对南宋小朝廷威胁很大。因而,李显忠又再度被重用,仍以都统制之职率宋军与金军战于淮上,杀获甚众。绍兴三十年(1160 年),他率军收复了淮西诸郡。孝宗隆兴元年( 1163 年),他任淮西制置使兼招抚使。同年五月,他率军自濠州(今安徽凤阳) 渡淮,攻克灵壁。此时,邵宏渊部围攻虹县(今安徽泗县),屡攻不下。李显忠闻知,就派灵壁降卒,前往劝降。虹县金军守将慑于李显忠威名,便开关投降了。李显忠又与邵宏渊合攻宿州(今安徽宿县),歼敌数千。李显忠被任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其赫赫战功引起了邵宏渊的嫉妒。后来,

在金军反攻宿州时,邵宏渊故意按兵不动,不予援助。李显忠率本部兵马战于城南,歼敌数千,击退金军。金军继续增援,众达 10 万。为了抗击金军, 李显忠不计私怨,主动与邵宏渊商议,议定分兵夹击。然而,当临战时,邵宏渊又不出兵,并且制造流言,动摇军心。李显忠部下部分将领由于不明真相,竟带兵夜遁。因兵少难以抗敌,李显忠歼敌 2 千后,城被攻破。他率部突围,撤至符离(今宿县北),又被金军追上,终因寡不敌众,兵力悬殊, 被击溃。

这次战役的失败,由于朝廷开始不明原委,因而将李显忠贬官。后来, 朝廷查明真相,又于乾道元年(1165 年)恢复了他的官职,任威武军节度使、左金吾上将军等职。

(周明廉 尚东方 杜世峰)

七、运筹审度 常操胜券

我们常常以“智勇双全”来形容优秀的军事将领。尤其是“智”,对于统领成千上万军队的将帅,至关重要,有智慧就有力量,就能取胜。有勇无谋,即使有问鼎之力,乃一匹夫耳。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等人以其超凡的才智胆略,导演了一幕幕令人叹服的战争篇章。

足智善谋的一代名相

——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人们总是把他作为英雄和智慧的化身来加以歌颂。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时琅邪郡阳都(今山东省临沂)人,生于公元 181 年,卒于 234 年,终年 53 岁。他曾任刘备的军师、蜀汉丞相,受封武乡侯,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诸葛亮系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诸葛圭曾做过泰山郡丞,早年亡故。姊弟四人均由叔父诸葛玄收养。诸葛玄做过袁术所属的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太守,罢官以后,因与刑州牧刘表素有情谊,所以迁至南阳,依附于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遂定居襄阳,在城西南 20 里处的隆中,躬耕隐居,博览群书,静观时变。因才识过人,自比管仲、乐毅,时人称“卧龙”。

公元 207 年(汉建安十二年),刘备在屡遭挫折之后,率军驻屯在新野, 经徐庶推荐,亲到隆中“三顾茅庐”,求教于诸葛亮。当时诸葛亮年仅 26 岁,然而在同刘备的问对中,他以一个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精辟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指出曹操、孙权之所以强盛和刘表、刘璋之所以衰弱的原因,提出了统一全国的政治路线,以及应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他明确主张: 必须避强击弱,先取荆、益,建立根据地,进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时机成熟,两路出兵北伐曹操,图取中原,最后统一全国。诸葛亮的主张,以及他所提出的策略原则,是顺时可行的。刘备听了他的主张,顿解迷津,欣然表示接受,对诸葛亮本人也益加敬重。刘备曾对关羽、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并恭迎诸葛亮至军中,

筹划军机。

曹操在灭了袁绍之后,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他为了实现统一的目的,准备首先攻占荆州,进而控制两湖(指湖南、湖北), 然后还可顺江东下,从侧面打击东吴,西面可夺取富饶的四川。曹操根据这一总的战略意图,于公元 208 年(汉建安十三年)夏,亲率大军南下,袭击荆州。这时,刘表因病刚卒,其少子刘琮年幼软弱,受其母舅蔡氏家庭的纵容,率荆州之众,不战而降曹操。刘备势孤,兵微将寡,得知刘琮投降曹操, 遂弃樊城,急忙向江陵退却。江陵是荆州的军事重镇,曹操恐为刘备所得, 便亲率轻骑 5 千,日夜兼程追赶刘备,至湖北当阳东北的长坂,大败刘备, 占领了江陵。刘备同诸葛亮、张飞、赵云数十人突围出来,退至汉口,然后会同关羽的 1 万水军及刘表长子刘琦的 1 万人马,退守长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省鄂城西北。)

曹操占领荆州以后,复率得胜之师及收降刘表的 8 万余众,共 20 余万人马,水陆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来,声势浩大,意欲一举吞并江东。在战云密布的严重时刻,诸葛亮冷静地观察和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孙刘双方有联合起来的基础,同时也只有结成联盟,才有可能取得抗击曹操战役的胜利。根据这种分析,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结成联盟,共同抗曹。这时,孙权正拥兵于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观察曹刘之成败,是战是降, 举棋不定。为了迅速促成联合,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的代表,亲自前往柴桑会见孙权,进行谈判。诸葛亮为了消除孙权的疑虑,促成联合抗击曹操的决心,带有试探性地对他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从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江南结部曲,同曹操争夺天下。当前,曹操一方已经平定了北方,又攻克了荆州,声势震动天下。刘豫州虽英雄盖世,但无用武之地,所以才退到这里。根据这种情况,希望将军量力而行;如果能够以吴越之众抗阻曹军,不如及早与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不如放下武器臣服于他。现在将军表面打着服从的旗号,而内心又抱着观望态度,事急而又不果断决定,我看祸事不远了。” 孙权反问:“假如照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激之说: “历史上的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尚能坚持他的气节而不受欺辱。刘豫州是皇室的后代,英雄盖世,何况又为天下有识之士所景仰,怎么能投降呢?如果事业不能成功,那也只能归之于上天了。”孙权激动地说:“我不能拿着全吴之地,10 万大军,听任别人来摆布。我的决心已经定了,除了刘豫州再也没有别人能够和我共同抵抗曹操;然而刘豫州新败,元气尚未恢复,怎么能够经得住这场灾难性的战争呢?”诸葛亮为了坚定孙权的决心, 冷静地分析了交战双方的态势。他指出:“刘豫州虽新败长坂,但尚有 2 万余众。曹军虽多,但长途跋涉,远来疲惫。况且,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而荆州之众乃逼于兵威,并未心服。所以,如果将军能命猛将带领几万军队与刘豫州协同作战,那就肯定能够击败曹军。而曹军一败,必定北撤; 这样,荆吴之势也就强大了,鼎足三分的形势也就形成了。可见,成败的关键,就在目前。”孙权听了诸葛亮整个形势的分析以及对前景的预料,十分信服,坚定了联合抗曹的决心。于是,立即命周瑜、程普、鲁肃率水军 3 万

随诸葛亮会同刘备,合军 5 万,并为拒曹。

是年十月,孙刘联军溯江进发,与曹军会于赤壁(在今湖北省嘉鱼东北)。初战,曹军失利,退回江北,集结于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诸葛亮、周瑜利用曹军的弱点,确定了火攻曹军、出奇制胜的作战方针,首先歼灭曹

操水师,然后水陆并进,迫使曹操狼狈逃回中原。接着诸葛亮又协助刘备收复江南,据有荆州大部地区和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有了立足之地。

公元 211 年(汉建安十六年),刘璋派法正迎刘备入川。214 年,刘备驱走刘璋,全部占有了益州和汉中。益州既定,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总理军国重事。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封诸葛亮为丞相。223 年,刘备病故,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嗣子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兼领益州牧。

彝陵战败,蜀汉形势趋于紧张。魏、吴陈兵边境,南方部族发生叛乱, 蜀人为之震惊。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加之新遭大丧,为了巩固蜀汉政权,他确定了对外坚持与吴修好;对内部叛乱实行“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原则。根据这样一个总的方针,诸葛亮首先派赵云、马超、魏廷率军,加强了边境的守备;同时又派邓芝向孙权剀切地说明了蜀、吴共为唇齿的道理,迅速地恢复了与吴国的和好关系。在外部形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诸葛亮又亲率大军于公元 225 年(建兴三年)春,南渡泸水,深入云贵,进行南征。

诸葛亮在平定南方以后,集中主要精力整顿蜀国的内政,立法施度,整训军旅。经过几年的努力,两川大治,呈现出一派升平的景象,同时还训练出一支风纪严明、颇有战斗力的军队。诸葛亮善于治军,且富有创造性,这是当代人以及后代人所公认的。

诸葛亮身逢乱世,立志保刘备统一天下。蜀国虽小,但许多大臣以刘氏是正统,相信“汉室可兴”。故在稳定后方之后,“乃治戎讲武,以备大举伐曹”。他上《出师表》,慷慨激昂地请师北伐。从 228 年起,乘曹丕驾崩、曹睿新立。内部不稳之机,联络东吴攻曹,先后六出祁山与魏交锋,连战皆捷,并收降了魏国大将军姜维,吓得曹睿御驾亲征。后因先锋马谡骄傲轻敌, 犯了军忌,舍水上山扎营,铸成大错。魏将张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30 ,不失时机,围困街亭,断其水源,使山上蜀军不战自乱,最后终至街亭失守,诸葛亮的战略被打乱, 只好撤兵南归。此后虽多次北伐,但终因战线太长,粮草供应困难,没有战胜对方。234 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师,屯兵五丈原(今陕西盾县西南), 距离长安只有百里之遥。他决心在渭河分兵屯田,持久作战。司马懿自知不是对手,乃采用坚持固守,以逸待劳,避免正面交锋。54 岁的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军中。司马懿已探知孔明病逝,满可有把握地追歼撤退的蜀军,但由于诸葛亮临终前巧布疑阵,终使司马懿不敢轻动。多智多谋的司马懿就怕孔明的“锦囊妙计”,称他是“天下奇才”,“吾不如也”。

诸葛亮一生,为人勤勉、光明磊落、头脑清醒、处事谨严,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耗尽心血、鞠躬尽瘁。他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审时度势、目光深远,力主革新、强调以法治国。作为军事家,诸葛亮坚持以法治军,重视战备训练,静待时机,注重全局,由他筹划指挥的许多著名战役为后人称颂。

骁勇善战的抗金名将

——吴 玠

吴玠,字晋卿,和岳飞是同时代人,生于 1093 年,卒于 1139 年。宋时

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宁静)人,后迁居水洛(今甘肃庄浪)。

吴玠少时沉毅,知兵且善于骑射。北宋末年入伍从军,隶属于泾原军(方镇名,治所在今甘肃省平凉)。靖康初年,西夏犯边,吴玠率百余人追击, 斩获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

1128 年(建炎二年)时,金兵进犯陕西,直趋泾原。吴玠受陕西制置使曲端之命,率军迎击,至青溪岭,一鼓击退金兵,后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

(今陕西省华县)。在 1129 年,吴玠升迁为忠州刺史。不久,宣抚处置使张浚督巡川陕,闻吴玠兄弟颇具才勇,十分器重,遂任命为统制。1130 年秋天, 金兵大举进攻南宋,江淮形势异常紧张,张浚为牵制金军,以减轻东南的压力,遂集合刘锡、孙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31、刘锜、赵哲、吴玠等五路大军于陕西富平,令刘锡为统帅,欲与入陕金军决战。吴玠入谏说:“兵以利动,此间一带平原,敌人多为骑兵,容易为其所乘,恐有害无利,应先据高阜,凭险为营,方保万全。”而诸将多视为迂论,皆说:‘我众彼寡,又有苇泽相阻,纵有敌骑前来,也无从驰聘,何必转陟高阜呢!”刘锡因众议不同,尚在迟缓之时,金兵猝然大至,皆担柴兜土,填投泽中,霎时间泥淖俱满,与平地相似。于是, 金骑纵辔而过,进逼宋军各营。兀术也率众赶到,与金将娄恃分左右翼,列阵挑战。吴玠、刘锜在左翼与兀术军大战,吴、刘身先士卒,奋勇驰杀,金军渐渐后退。但由于右翼的赵哲临阵溃逃,使金军左右夹攻吴、刘,吴、刘遂败。

富平战役之后,吴玠受命为陕西都统制,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翌年,金兵分两路大举进犯,有人劝吴玠退入汉中,以避其锋。吴玠力主抵抗, 慨然说:“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此地就是保蜀。”当即号召将士, 准备迎敌。这时,金将乌鲁折后已先期进至北山,吴玠得用有利地形,分军为前后两队,先率一队与金兵鏖战,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吴玠将待命休息的一队生力军投入战斗,奋力冲杀,金军不支,死伤甚众,败走数十里。此时,金将没立方至,吴玠复回师反击,没立立脚未稳即遭惨败。

金帅兀术闻败,十分震怒,亲率 10 万金兵进抵宝鸡一线,与吴玠相拒。吴玠恐部下惊骇,遂召集将士,勉以忠义。其弟吴璘说:“今日是我兄弟报国之日,万一兵败,宁我兄弟先死,决不使将士先亡。”众皆感泣,愿效死力。10 月,金军发动攻击,吴玠一面命诸将挑选强卒劲驽,轮番猛射,又分遣别将,绕道敌后断敌粮道。吴玠估计,金兵粮尽必退,乃派其弟率弓驽手 3 千人设伏于和尚原,不数日,果如吴玠所料,结果吴玠军大获全胜,兀术身中流矢,遂仓惶败走。

1132 年(绍兴二年)时,吴玠兼宣抚处置司都统制。1133 年春,破金州, 复又乘胜进逼关中。嗣后,吴玠与刘子羽屡用游骑袭扰金军,加之金军元离后方,饷运不济,只好还军。吴玠因其功,进检校少保。

1134 年(绍兴四年),金帅兀术率领 10 万人马,分三路进犯,攻破和尚原,转趋仙入关。吴玠兄弟率军据险死守,金军始终不能破入。翌日,吴玠乘金军疲惫,率诸将反击,猝然杀入金营,金阵大乱,开始溃退。吴玠又乘胜督军奋击,同时暗遣王浚断敌归路,遂大败金军,金兵不敢再犯。吴氏兄弟因屡败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朝廷下诏拜授吴玠为检校少师,任命为川陕宣抚使。

吴玠与敌对垒数年,为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开发水利,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因此,他深得陇蜀人民的敬佩拥戴。

1139 年(绍兴九年),皇帝以吴玠功高,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

使。不久病重,卒于仙入关,年仅 47 岁。

吴玠勤于读书,通晓孙吴兵法,有远略,遇敌不图小利,且善于避兵之优势而发挥己之所长,因此在战争中常保必胜。对待部下曲严有恩,虽身为大将,却能虚心听取部卒意见,选用将佐,不认亲故权贵,凡贤勇者必录, 故将士均乐为效命。在南宋腐朽朝廷的统治下,吴玠奋力保守西南而牵制金军对东南的压力,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他死后蜀人深为感怀,立祠祭祀。

屡战屡胜退敌兵

——孟 珙

孟珙,宋绛州人(今山西新绛)人,后徙随州枣阳(今属湖北),字璞玉,自号无庵居士。生于 1195 年,卒于 1246 年。父祖都是抗金的著名将领, 他从小跟父亲在军营中生活,耳濡目染,继承了前辈的爱国抗战精神,还学到了一身武艺和许多军事知识。

1218 年时,金军大举南侵,进攻枣阳。孟宗政、孟珙父子率“忠顺军” 援救枣阳,据城抵抗,与金军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最后击退了金兵。1220 年,金军又长驱南下,进至樊城(今湖北樊城)附近的团山。孟珙随父领兵抗击,他对金军动向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向父亲说:“敌人必然先袭击樊城, 即将在罗家渡口过河。我们如果在那里设伏,一定能击败金兵。”孟宗政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天,金军果至,遭到孟氏父子的伏击,被歼灭一半。孟珙因功屡次升迁。其父死后,他统帅父亲的旧部“忠顺军”,在枣阳屯田, 一面兴修水利、种植粮食,一面号召军人养马。当年收获粮食 15 万石,使“忠顺军”马肥粮足。

1233 年时,蒙古军大举进攻金国,攻陷了金都开封(今河南开封),金哀守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这时,金国的唐邓行省武仙、武天赐和邓守移刺瑗,各率本部军队,为迎接金哀宗逃入四川,进犯南宋的光化(今湖北光化)。这三股金军结成犄角之势。南宋王朝令孟珙驻守鄂州(今湖北武昌), 讨伐武仙等部。孟珙分析了这三股金军的情况,决定先打弱者,后打强者。首先向武天赐军发动了进攻。武天赐是邓州(今河南邓县)人,农民出身, 乘战乱之机,聚集 20 万人马,称霸一方。他的部队缺少训练、成份杂乱。孟珙率军直逼武天赐军,一阵猛冲,攻破了营寨,武天赐被杀,余部一哄而散。接着,孟珙集中兵力,一举击败移刺瑗军,迫使移刺瑗投降。随后又向武仙营地步步进逼。武仙率部退守石穴山、马蹬、岵山等九寨,据险顽抗。这时武仙的部将刘仪前来宋营投降,向孟珙报告了武仙的虚实情况,孟珙当即派兵奇袭敌寨,砍杀大量金兵。孟珙估计,武仙在遭到沉重打击之后,将会登上岵山顶观察宋营动静,便命部将樊文彬在岵山设伏。武仙果至,中了埋伏, 纷纷溃逃。当天傍晚,孟珙进军至小水河,计划于次日早晨进攻武仙的老巢石穴寨。到了深夜,他一看天降大雨,却又改变了主意,决定立刻追击敌人。樊文彬不以为然,说:“还是按计划到明天吧。”“孟珙说:“现在是最好的袭攻时机,正象唐朝李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 图32雪夜奔袭蔡州吴元济的时机一样。”于是率领部队,乘敌不备,一举攻破敌人老营,武仙只领五六个骑兵,狼狈逃走。孟珙接受降兵 7 万人,缴获兵器等物不计其数。

同年八月,蒙古汗国与南宋王朝签订攻金盟约。南宋派孟珙率 2 万精兵,

自带 30 万石军粮,与蒙古军合围蔡州(今河南汝南)。十月,宋蒙两军会师。1234 年正月,蔡州金军 1 万人从东门出城,与宋、蒙军对陈,孟珙领兵截断金军的退路,杀伤很多金兵。宋、蒙军乘势进至蔡州城下。城外有一个柴潭

(在城南,潭高出汝河五六尺),是蔡州城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宋军将领对此也都有顾虑。孟珙派兵从潭的两面挖开口子,潭水迅速流尽,然后用芦草填平道路,攻入南门,迅即打开西门,让那颜倴盏的蒙古军进城。金哀宗完颜守绪无处可逃,纵火自焚,金国灭亡。

在灭金以后,蒙古统治者撕毁盟约,转面向南宋发动了军事进攻。1236 年,蒙古军准备进攻长江上游的军事重镇江陵(今湖北江陵)。孟珙奉命援救江陵,蒙古军见正面有孟珙军阻击,便兵分两路,企图迂回合围江陵。孟珙探知蒙军动向,立刻派部队到长江边,经常变换旌旗服饰,在江边循环往来;同时,又调沿岸百姓,每当夜晚来临,便在江边点起火炬,江岸被照得如同白昼。蒙古军摸不清宋军的虚实,只好转而围攻蕲州(今湖北蕲春)。孟珙及时出兵解了蕲州之围。蒙古军又增兵,围攻黄州(今湖北黄冈)。孟珙策马赶到黄州城内,指挥军民守城,保住了黄州。

1237 年,孟珙奉命对蒙古军发起反攻。他率军先收复了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收复荆门(今湖北荆门)、信阳(今河南信阳)、经过奋战,又收复了汉江流域的战略要地襄阳、樊城,并征得朝廷同意在这里布防军队。同时,他还派出小部队扰敌后方。

不久,孟珙调任四川宣抚使。他在对当时长江上游的军事政治情况作了研究之后,设立屯田赏罚制度,大力提倡和奖励百姓进行生产。在西起秭归

(今湖北秭归)、东到汉口(今湖北汉口)的长江北岸,设立 20 个屯田区,

开垦 18 万多顷土地,并且挖河筑堰,兴修水利。孟珙实行屯田,使江陵外围地区水网交织,既可灌溉农田,又可作为阻挡蒙古骑兵的障碍,从而大大削弱了蒙古军的机动性。同时,他还选择险要地段,修筑要塞 11 处,另筑大型

外围防御工事 10 处。这样就更加使战略重镇江陵的安全有了保障。

孟珙在宋蒙战争中屡战屡胜,但南宋朝廷面对强大的蒙古军队的入侵, 动摇不定,战和之争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孟珙竭尽全力,终不能扭转南宋的战局,收复中原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以至积忧、积劳成疾,病死于江陵。

自荐抗倭威名扬

——俞大猷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生于 1503 年,卒于 1580 年。少年时代和母亲相依为命,依靠母亲用手工编织妇女用的发网度生。他自幼立志攻读,希望有朝一日,科场得意,要和历史上的圣君名臣比高低、论贡献。20 岁上,父殁,弃诸生,继承世袭百户,又开始学习骑射,成为百发百中的好射手。他向精通剑术的李良钦学习击剑,熟练击剑技艺,李良钦称赞他“剑术天下无敌”。

1535 年,俞大猷参加武举会试,列榜第五名,升任为正千户,被派往金门任职。当时闽广一带时有倭寇乘风游劫,地方官员对此毫无警惕,认为“不足为地方大患”,等闲视之。俞大猷不以为然,他预见到倭患如不及早铲除, 日后势必酿成无穷的祸患,因此毅然上书监司,陈述对倭寇用兵的意见,岂料监司不但不予采纳,反而还大骂俞大猷,并剥夺了他的职务。

1542 年,北方俺答侵扰山西,朝廷下诏,命令全国各地选拔武勇的战士。当时国家升平日久,人不知兵,甚至连武将也害怕被选上派往边防。唯俞大猷闻讯喜出望外,怀着满腔爱国热忱,亲自求见巡按御史,毛遂自荐:“朝廷选任边帅,再也没有比俞某更合适的了⋯⋯”结果被举荐到兵部,但最终也没有被委以军国重任,报国无门,只得辞归。后来被兵部委任为汀、漳守备,派驻武平。

1552 年,俞大猷受命为宁(波)台(州)参将,前往浙江御倭。从此, 他即开始驰聘于抗倭的东南战场。这一年,倭寇大举进犯浙东,四处杀掠。俞大猷来到宁波、台州,决定调遣福建舟师,以楼船分布沿海诸岛,布防周备。伺机扬帆入海击倭,一举大获全胜,斩俘敌人数千,取得大规模海战的第一次战功。

在剿灭倭乱的战争中,俞大猷从军事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海战的经验,他说:“海战无巧法,只在知风候,齐号令,以大船胜小艇,集中兵力,以多胜寡。”在航海作战中,他经受大洋风浪的颠簸冲击,镇定自如,临危不乱, 指挥英勇的士卒,和凶顽的倭寇展开剧烈的搏斗,取得辉煌的战果。

因此,他所统帅的部队被誉为“俞家军”,和当时戚继光统帅的“戚家军”同样,扬威海内外,敌人为之闻风丧胆。

1557 年,总督胡宗宪听信副总兵卢镗的建议,准备派人诱劝通倭海寇汪直前来通市,幻想借此消弭倭患。俞大猷竭力反对诱倭通市,他主张要修造战舰,整饬军备,“贼来则击,贼去则追”才是御倭良策。胡宗宪不听忠告; 终用卢镗计、诱杀汪直,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招致汪直徒众的不满,以毛海峰为首的倭寇,占据舟山,守住险要的岭港,和明军势不两立。朝廷尽管派俞大猷、戚继光协力进剿,但是明军“攻益力,贼益死守”,一时无法攻克。至 1558 年 7 月,倭寇自岭港撤离,俞大猷虽然从海上追歼,击沉敌舰一艘, 而多数倭寇则南移“流劫闽、广”。胡宗宪计穷,暗中纵其离去,后又无耻地推托罪名,反口诬俞大猷“不听节制”,纵敌逃遁。嘉靖帝不明真相,下诏逮捕问罪。后来,判令“立功塞上”,于是俞大猷奉命东出蓟门,西入云中,来到当时的边镇大同。俞大猷因地制宜,为边塞创建了“兵车营”。

过了 4 年多,由于福建、广东的倭患仍然严重,俞大猷又奉命南下。1562 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明朝政府火急委派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任副职,会同刘显所率部队前往围剿。1563 年,俞大猷奉命自赣南昼夜兼程,奔赴抗倭前线平海卫附近,刘显军驻扎在离县城三、四里地的明山。当时戚家军尚未赶到,俞大猷估量双方兵相若,而我军新集、未可轻易开战,决定布列兵营,把敌人围困在平海卫弹丸之地,只等浙兵会齐,便可三面合攻。这一“以守为攻”的策略得到巡抚大臣谭纶的赞赏,他力排众议,下令明军“万勿速战”。四月下旬,戚家军赶到,谭纶指挥戚家军由中路出击,刘显居左翼,俞大猷居右翼,三路并进,合歼平海顽敌。歼敌 2200,解放被倭寇虏掠的百姓 3000 多人。

福建倭患平息后,流窜广东的倭寇又在惠州、潮州一带作乱。而这时惠湖两州及福建的延平、汀州,先后爆发了民众的反抗斗争,局势相当危急。朝廷想要借助俞大猷在民众中的声誉和“俞家军”的威力,施加影响并镇压, 于是在 1564 年把俞大猷调广东从事清剿和抗倭。俞大猷所到之处,果然以崇高的威望使各路民众反抗力量折服,有的还协助官军抗击倭寇。当时和倭寇相勾结的吴平,也迫于形势,表示归附,使倭寇陷入孤立。内部平定后,俞

大猷挥戈直指倭寇的巢穴,一日夜连克三处,又在海丰大败敌寇,余众逃至海上。

1568 年,吴平余党曾一度侵扰广州,又窜扰福建,俞大猷联合郭成、李

锡军共同清剿平息。至此,东南沿海 20 多年的倭乱基本荡平,千里海防得到巩固,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

1573 年秋,海寇再起,俞大猷战御失利被夺职。1576 年又起用。俞大猷

因年迈体衰,三次上书乞求辞职,未获结果,至 1580 年病殁,终年 78 岁, 赠左都督,谥武襄,葬泉州郡城北。

(张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