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底探寻

海底“浓烟”之谜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度的太平洋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舷窗,他们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他们还注意到,在这些温度很高的喷口周围,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这里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生活着许多贝类、蠕虫类和其他的动物群落。

巴勒等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奥温认为,这种海底“喷泉”可能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奥温在研究了从东太平洋海底获取的沉积物和岩样以后,发现在2000~50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铁的含量为现在的5~10倍,钙的含量则为现在的3倍。为什么沉积物中钙、铁等的含量这样高?奥温认为这可能与海底喷泉活动的增强有关。

据此,奥温又进一步认为,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物质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现在的海底喷泉提供给大气的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来源的14%~22%。因此,当钙的析出量为现在的3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将大大增加,估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二倍左右。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普遍升高,以至极地也出现温暖的气候。

在海底“浓烟”中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对于科学家们新的发现,人们正拭目以待。

海洋中的淡水河

人们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那清澈碧蓝的海水却不能饮用解渴。于是,常年生活在海洋上的水手、渔人渴望能有那么一个似水井的宝贝,只要将这个宝贝往大海里一放,那又苦又涩的海水就变成甜美可口的淡水,咕咚咕咚地往上冒,以滋润航海者那干渴的心田。

最先提出这个大胆而美好设想的是中国宋朝名叫周密的人。他写了本《癸辛杂谈》,书中描写了一个会造淡水的“宝贝”的故事。

故事说,有一家杂货店,院子一角放着一个奇特的东西。说它像大缸,可是没有底;说它似烟囱,却又太粗大。再仔细一看,发现它非竹亦非木,非金属亦非砖石。店主也叫不出它的名字,不晓得它的用途。因此,一直将它丢在墙角。

有一天,一名海船商人路过此地到杂货店选购物品,偶然发现这一奇物。他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舍不得离开。

店主好奇地走来,问商人买不买此物。海商忙说:“买!你要多少银子?”

店主想敲这海商的竹杠,就说:“这是我店祖传的物品,非十两银不卖。”

海商二话没说,付了十两银,就叫人将奇物抬走。

店主纳闷问道:“你花那么多银子买此物何用?”

海商告之:“这是一件宝贝,名字叫‘海井’,是一口专造淡水的井。在海上,只要将它放到海里,就不愁没有淡水喝。”

说完,海商又取出一百两银子赠给店主。

这毕竟是人们的美好想像和传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们已造出了海水淡化机,将“画井解渴”的想像变成了现实。可是茫茫大海中,究竟有没有淡水呢?

1489年,意大利出生的航海家哥伦布在完成了第三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之后,向人们谈起这样一件事:在这次航行中,当他的船航行到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外面时,船上的淡水几乎用尽了,干渴难忍的船员们为了争夺一点淡水而殴斗起来。激战中,一名船员被扔进大海。同情这名船员的人急忙拿起救生圈,正准备抛给落水的船员时,只听见这位落水船员惊奇地叫着:“淡水!淡水!”他不时喝着海水,又挥动双臂呼喊着。船员们顿时停止了殴斗,有的拿着水桶汲水,有的干脆跳入海中喝个够。

在海里遇见淡水河的事还有呢。曾经有一支日本捕鱼船队在南美阿根廷沿岸作业。当时,正值阿根廷革命战争爆发,船队不准靠岸补给,只好在拉普拉塔河口外面抛锚。几天过去了,船队的食物、淡水快用尽了,只得向岸上发报求救。很快,阿根廷派交通艇送来了粮食、蔬菜,却没送一滴淡水。船队只好再次向岸上发出了请求补给淡水的电报。回电却说:“贵船即在淡水之中。”

“什么?我们明明泊在海上,哪会是在淡水中?”船员们将信将疑地提上一桶水,一尝,果然是淡水!

可见,这里又是一块海中的淡水区。

人们还发现,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以东海面上也有一块直径约30米的淡水区。看上去,它的颜色和周围海水不大一样,仿佛是深蓝色的软缎上镶了一块圆圆的绿宝石。摸一摸,它的水温和周围的海水也不一样,捧上一掬尝尝,一点也不咸。

如今,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红外航空摄影,又找到了许多大海中的淡水河。如日本若狭湾和千叶县东京湾侧一带海域就有淡水区。据查,仅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附近浅海区就发现了200多处淡水渗水点。

在中国闽南的漳浦县古雷半岛东面,有一个盛产紫菜的小岛叫菜屿,距菜屿约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处奇异的淡水区,叫“玉带泉”。在广袤的大海中,四周海水皆咸,而唯独此处是淡水,过往的船只都到这里补充淡水,以解燃眉之渴。

说起这个“玉带泉”,还有一段民间传说。据《漳浦县志》记载:相传南宋行将灭亡时,杨太后携赵景、赵易二子由海路逃到福州,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会合。后因元兵攻破了建宁府,福州危在旦夕。杨太后、陆秀夫等人率万余名士卒,乘船出海,打算迁到广东崖山建临时行宫。船行至菜屿时,晨饮乏水,杨太后就取少帝玉带投入海中,并祈祷曰:“天未亡宋,愿海中涌出甘泉。”话毕,甘泉即出。因此后人称其为玉带泉。

这段传说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那么,大海中的淡水河是怎样来的呢?

原来,濒临海洋的陆地表面渗入雨水后,如果地下的透水岩层或裂隙向海里倾斜,而且海底岩层又有不透水层,那么,渗入地下的水就会形成一个河流。在重力的作用下,这条河流就流入海底的地层下面。一旦遇到出口,地下水就会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像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那块淡水区的海底是一个锅底状的小盆地,盆地中间深约40米,周围的深度为15米至20米。盆地中央有水势极旺的淡水泉,昼夜不停地向海里喷涌着泉水。据科学家考察计算,这个海中淡水泉涌出的水量为每秒40立方米,要比陆地上的泉大得多。就这样,泉水在海中日夜喷涌,在风力流的影响下,从泉眼斜着上升到海面,从而形成了奇特的海中淡水河。

除了海底喷泉能产生淡水河之外,在流入海洋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水量巨大,往往也能形成类似的淡水河。比如在非洲西海岸刚果河河口附近航行的船舶,虽然远离大陆150千米,却能在海洋里汲取淡水。原来在海水下面有一条宽阔的海底河谷,它是刚果河河槽的延伸。由于刚果河的流量和流域面积均占世界第二位,每秒钟流出的水竟有3.9万多立方米。大量的淡水不断沿着海底河槽向洋中涌来,所以就在海洋上形成了一片奇特的淡水区。前不久,人们在黑海西北部又发现了一处淡水区,其面积约为900~1000平方米,由于它位于多瑙河口,人们推测它可能是多瑙河延伸造成的。

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科学家在太平洋一个水域发现大片海底淡水。这种海底淡水不是海底泉水喷涌出的,也不是大河河口的延伸。科学家认为,这是降水积聚引起密度升高而造成的离子渗透现象。海底岩石中有水汽,沉到海底的降水中也有水汽。当沉入海底的降水团在水压作用下密度升高被压入海底岸石层时,水汽会产生异常高压,海底仿佛处于沸腾状态,淡化了的蒸汽水就会从海底不断渗透出来,形成了一条海底淡水河。

中国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的入海口也有淡水存在。中国大陆架海底也蕴藏着淡水资源。1993年1月,浙江省廊泅附近海域就发现了海底淡水资源。钻探结果证明,有8个砂层含淡水,单井出水量可达1000吨。这里的淡水是长江古河道的延伸。这些淡水资源开发出来,可缓解海岛淡水缺乏的状况。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泉”。按用量标准最高的国家计算,每人每年需要1500~1800吨水。工业上生产1吨合成橡胶需要2500吨水,炼1吨钢要100吨水。农业上生产1吨稻谷要5000吨水。无论工农业还是人类生活用水都必须是淡水。据估计2010年,世界淡水用量约为70年代的3倍多!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13.6亿立方千米,但其中97.5%为海洋咸水,陆地上的淡水约占2.5%。淡水中又有约70%在南极、北极和雪山冰川,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4%。加上河流污染,实际能利用的淡水已出现危机。因此,开发利用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已十分必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就曾围绕海洋淡水的勘察和利用向世界各国海洋学家提出报告。他们认为,开发海洋中的淡水资源要比海水淡化来得经济。相信随着陆地“水荒”的日趋加重,人们是不会让大海中的淡水资源白白流掉的,海洋中的淡水资源也必将会得到充分的利用。

使人失踪的岛

有座使人失踪的岛位于加拿大,名为萨博岛。这个小岛方圆仅数英里,但人们都称它“恶魔岛”。

萨博岛之所以被称为“恶魔岛”,是因为最近300年来,这座岛周围的海面简直成了灾祸之地,前后大约有大小五百余艘船只,在那里莫名其妙地失去控制而沉没在北大西洋底,共有水手、乘客、渔民一万余人葬身鱼腹。据有幸逃生的人形容:当船只挨近“恶魔岛”时,人们便会听见令人心悸的哭声或呻吟声,有时还会看见一艘模样恐怖的“鬼船”在迷雾中急驶而来,这时,船只便会犹如陷入漩涡而失控,加拿大海运局的专家也告诫国内外的船只:“恶魔岛”实际上是比“恶名远扬”的百慕大三角洲更可怕的地方,不要轻易接近它。但“恶魔岛”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海水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可称为是一个水球,在它的表面上有大约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海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水源,但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那么多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起初,人们认为,这些水是地球原本就有的。当地球从原始太阳星云中凝聚出来时,便携带有这部分水。随着地球的不断变化,这些起初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于矿物和岩石中的水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譬如,在火山活动中总有大量的水蒸气伴随岩浆喷溢出来。据此,一些人认为,这些水气便是从地球深部释放出来的“初生水”。

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较近的金星和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甚至离地球最近的月球都是贫水的,唯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多的水。科学家们对此说法不一。一些人认为,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由撞入地球的彗星带来的。一些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陨冰因摩擦生热转化成彗星水。

有的学者认为,金星、火星和月球上原先也有水,但是由于月球和火星质量太小,引力太小,致使原有的水全部逃逸;火星表面温度又太高,也无法维持水的存在。地球由于条件适中,就使原有的水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不能从地球近邻目前的贫水状态来推论地球早期也是贫水的。

我国学者董妙生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规律”的假说。按此假说,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间,生物圈曾数次周期性地从地球转移到另一个星球,又周期性地像候鸟回归那样循环到地球上来。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数度干涸与高涨。用此假说,正可以解决以往“天外来水”说和“地球固有”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

但是,海水到底来自何方,科学的根据并不充足,因此,海水的发源处仍是一个谜。

珊瑚岛是如何形成的

珊瑚岛在人们的眼中,一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令许多人向往前去一游,它拥有人类的宝贵财富,拥有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另外还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磷矿和铝土矿。但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珊瑚岛的成因,通常认为是由珊瑚虫的骨骼堆积而成。在热带、亚热带浅海区的海底,生活着很多小型腔肠动物——珊瑚虫。珊瑚虫分泌出钙质的外骨骼,像小房子一样来保持着自己柔弱的身体。当珊瑚虫死亡后,它们的子孙们能一代一代地在祖先的“遗骨上”继续繁殖下去,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石灰质的珊瑚丛,发展壮大为珊瑚岛。根据珊瑚岛的形状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

然而,科学家发现,珊瑚虫最好的生活条件是深度在六十米以内的热带浅海,但海洋的深度常常在几百米至几千米之间,珊瑚虫不可能直接在那么深的海底生活和造礁。那么,美丽的珊瑚岛,特别是那些形状奇特的环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936年,达尔文在东印度洋的可可岛考察时,提出了关于火山岛下沉造成环礁的假说。

地质学家戴利提出“冰川控制论”的解释。认为是冰期过后,海水温度回升,海洋环境适宜珊瑚虫的大量繁殖,并在一些岛屿和大陆边缘的台地上迅速生长起来。随着海平面逐渐上升,珊瑚礁也跟着向上发展,环礁和堡礁也从台地边缘上增长起来。

20世纪60年代以后,板块学说认为,板块移动引起火山岛的沉降,在沉降过程中环礁逐渐形成。

1974年,科学家普尔迪提出珊瑚岛主要是由早期岩溶作用造成,而不是珊瑚虫生长的结果。

关于珊瑚岛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但科学的事实根据都不充足,有待科学做进一步与深入的研究。

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

1817年8月,所罗门•阿连船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港的海面上亲眼看到了“海巨蟒”。他回忆说“当时有个怪物,很像一条巨蟒,在离港口130米的地方游来游去。这个怪兽长40米,身体粗得像半个啤酒桶,整个身子呈暗褐色。它的头像响尾蛇,和马头大小差不多。它在水面上缓慢地游动着,一会儿绕着圈游,一会儿又直着身子游。忽然,巨蟒竖直钻进海底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又从180米远的海面上出现。”

同船的玛休•伽夫涅、达尼埃尔•伽夫涅兄弟俩和奥嗄斯金•维巴3人同乘一艘小艇去垂钓时,也看到了巨蟒。玛休还在离巨蟒20米开外的地方用步枪朝它开了几枪。他讲述当时的情形时说:“我离它有20米远。我端起枪,瞄准怪物的头部,扣响了扳机。凭我的枪法,肯定能打中。在我开枪的同时,怪物朝我们这边游了过来,一靠近,就潜下水去钻过水艇,在30米远的地方重又出现了,怪物沉下时,不像鱼类那样往下游,而像一块岩石一样沉下去,笔直笔直地往下沉。我的枪可以发射重量子弹,当时清楚地感到射中了目标。可是,‘海洋巨蟒’却好像丝毫未受伤。”

类似的报告100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出现。究竟这种怪物是何类动物,还是一个谜。它会不会像空棘鱼一样,有朝一日重被人们发现呢?

100多年以来,人们不断地遇到“海洋巨蟒”,但没有一人能捕获到它,这种怪物究竟是何物,至今还无人知晓。

海洋中有美人鱼吗

人们常把美人鱼看作是自然界中完美生灵的结合,然而,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真的存在美人鱼吗?如果有,它又是什么样子呢?

早在2300多年前,巴比伦的史学家巴罗索斯在《古代历史》一书中,就有关于美人鱼的记载。

17世纪,在英国伦敦出版的《赫特生航海日记》里,也有美人鱼的记录,譬如:

美人鱼露出海面上的背和胸像一个女人。它的身体与一般人差不多,皮肤很白,背上披着长长的黑发。它潜下水去的时候,人们还看到了它和海豚相似的尾巴,尾巴上还有像鲭鱼一样的斑点。

在中国,古史书上也有美人鱼的记载。宋代的《祖异记》中就对美人鱼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宋太宗时,有一个叫查道的人出使高丽(今朝鲜)。看见海面上有一个“妇人”出现,“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肋后微露红鬣。命肤于水中,拜水感恋而没,乃人鱼也。”此外,在宋代学者徐铉的《稽神录》中,也记载有类似的美人鱼。

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伦敦曾经举办过轰动一时的美人鱼标本展览。随后,美国纽约也举办过同样的展览,再次引起轰动。不过事后,经有关科学家查验,那个脱颖而出的“菲吉美人鱼”标本是猴子和鱼的结合。

于是,人们对美人鱼的存在表示怀疑。在《挪威自然史》中,挪威生物学家埃利克•蓬托皮甚至入木三分地告诫人们:“他们赋予美人鱼优美的嗓音,告诉人们她是杰出的歌手。显然,稍有头脑的人绝不会对这一奇谈怪论感兴趣,甚至会怀疑这种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在俄罗斯科学院工作的维葛雷德博士又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使得人们有些茫然不知所以。

据维葛雷德博士透露:1962年,一艘前苏联的货船在古巴外海神秘沉没。由于船上载有核导弹,前苏联急忙派出探测舰前去搜寻沉船,试图捞回核导弹。

当探测舰来到沉船海域,维葛雷德博士和科学家们立即利用水下摄影机巡回扫描海底。突然,有一个奇异的怪物闯入镜头:它像一条鱼,又像一个在水底游泳的小孩,头部有鳃,周身裹着密密的鳞片。只见它用乌黑淘气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摄影机。

科学家们设法捕捉到这个怪物:它是一条长0.6米的人鱼宝宝;头部有一道骨冠,全身披满鳞片,它正用一双惶恐的小眼睛瞪着周围的人们。科学家们坚信它就是人们一直执著寻找的美人鱼。

维葛雷德博士的话让那些热衷于探索美人鱼的人们激动不已,也给科学家们增添了信心。为此,许多海洋物生物学家、动物学家和人类学家重新投入研究美人鱼的工作之中,并在生物学上做出许多假设。

挪威华西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莱尔•华格纳博士认为美人鱼这种动物确实存在,他说:“无论是记载还是现代目击者的描绘,美人鱼都有共同特征,即头和上身像人,而下半身则有一条像海豚那样的尾巴。”此外,据新几内亚有关人士描述。美人鱼和人类最相似之处就是它们也有很多头发。肌肤十分嫩滑,雌性的乳房和人类女性一样,并抱着小人鱼喂乳。与此同时,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安利斯汀•爱特博士则认为:“美人鱼可能是类人猿的另一变种,婴儿出生前生活在羊水之中,一出生就可以游在水里。因此,一种可以在水中生存的类人猿动物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美国,也有部分学者赞同爱特博士的这一说法,认为这是目前尚未报道的“海底人”的一种。

中国的一些生物学家则认为,传说中的美人鱼可能就是“儒艮”(俗称海牛)的海洋哺乳动物。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南海的渔民曾多次发现“美人鱼”。1975年,有关科研单位深入渔村,并在渔民的帮助下捕到罕见的“懦艮”。由于它仍旧用肺呼吸,所以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浮出水面换气。它背上有稀少的长毛,生物学家则认为,这些长毛极易使目击者错认为头发。

生物学家们还发现,儒艮胎生幼子,并以乳汁哺育。哺乳时用前肢拥抱幼子,母体的头和胸部则露出水面,以避免幼子吸吮时呛水。传说中美人鱼抱子的镜头,大概出于这种情景。

然而,儒艮时时出水换气的特性和维葛雷德博士的“深海发现美人鱼”有矛盾,因此,海洋中究竟有没有美人鱼?或者它真的是一种“海底人”,还是“儒艮”,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深海怪物是什么动物

1937年,在澳大利亚海域,发生了一起采集珍珠的潜水员失踪事件,随后又接连不断地发生潜水员失踪事件,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事过15年以后,1953年的夏天,澳大利亚潜水员约翰,身穿最新式的潜水衣,准备创造深潜水最高记录。

当约翰刚潜入海水中不久,一条4到5米长的鲨鱼就从后面跟上来,它可能想找机会捕食约翰,一直若即若离地跟在他后面。约翰为了摆脱鲨鱼,直向深水处游去,再往下是一个黑洞洞的深渊。这时鲨鱼在他头顶5米左右的地方来回游动,好像在等待有利的时机。

约翰突然感到海水开始变冷,水温在持续下降。这时他看见从黑糊糊的深渊里钻出一个又黑又大的团状怪物。

“啊!”说时迟,那时快,没等约翰喊出第二声,那个大黑团已经摇晃着它那肥大的身躯从约翰身边浮了上去。那是一个大得出奇,行动缓慢,呈褐色的东西,它扁平的躯体像个杂乱的麻团,仔细一看,没想到它居然还长着手、足、眼睛和嘴等器官,如果它不动还真不敢相信是活物。

大怪物一边晃动着身体,一边向约翰头顶上更高的地方游去。这时海水变得更加冰冷了。不知道鲨鱼是因为怕冷还是害怕大黑团的缘故,悬浮在原来的地方一动也不动,不一会儿,那褐色的怪物就靠近了鲨鱼,接触到鲨鱼的表皮,鲨鱼痉挛起来,没有看见它作任何抵抗,就被那怪物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了。然后,那个怪物若无其事地晃着它那肥大的身躯。慢慢地又沉入到漆黑的深渊里去了。

这种大怪物到底是什么动物?它同潜水员失踪是否有关?至今还是个解不开的谜。

海底人之谜

人们在探索有无太空人的同时,又开始了对“海底人”的探索。那么海底有“人”吗?当代有些科学家认为,在海洋深处的某些地方可能生活着一些智力高度发达的“海底人”。近几十年来,地球各大洋水域都曾出现过不明潜水物,它们为“海底人”的假想提供了探寻的线索。

不明潜水物最早发现是在1902年。一艘英国货船在非洲西岸的几内亚海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浮动怪物,外形很像一艘现在的宇宙飞船,直径10米,长70米。当船员们准备靠近它时,这一怪物竟迅速地沉入水下销声匿迹了。

1963年,在波多黎各岛东南部的海水下发现了一个不明潜水物,美国海军先后派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水艇追赶此物,他们在百慕大三角区追赶了500海里,美国其他13个海军机构也看到了这个怪物。人们发现,这个怪物只有一具螺旋桨。他们前后一共追赶了4天,仍未追到。有时候,它能钻到水下80000米深处,看来它不像是地球人制造的一种新式武器。

1973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大西洋上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时,有艘主力舰发现一不明潜水物。当时,这个半浮海面的巨大物体,被舰队指挥官当成是不明国籍的间谍潜艇,于是一声令下,炮弹、鱼雷纷纷向它飞去。但不明潜水物没受到丝毫的损伤,当它悄悄地下潜海底时,整个舰队的所有无线电通讯设备都无法使用。直到十分钟后那个不明潜水物完全消失时,舰队的无线电通讯联系才恢复正常。

1973年4月,一个名叫彤•德尔莫尼奥的船长,在百慕大三角区附近一个名为斯特里姆湾的明湾海水里,看到了一个形如两头粗圆的大雪茄烟似的怪物,它长约40~60米,行驶速度60~70海里。它两次都是在下午四点左右出现在比未尼岛北部和迈密之间,并且都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刻。这位船长非常害怕船与它相撞,每次都设法躲开,可是往往是它先主动地消失在船体的龙骨下。

1959年2月,在波兰的格了尼亚港发生了一件怪事。在这里执行任务的一些人,忽然发现海边有一个人。他显得非常疲惫,在沙滩上艰难地行走着。人们立即把他送进格了尼亚大学的医院内。他穿着一件“制服”般的东西,脸部和头发好像被火燎过。医生把他单独安排在一个病房内,进行检查。但医生无法解开此病人的衣服,因为它不是用一般的材料缝制的,而是用金属做的。衣服上没有开口处,非得用特殊工具,使大劲才能切开。体检的结果,使医生大吃一惊:此人的手指和脚趾数都与众不同。此外,他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器官也极不平常。正当人们要做进一步研究时,他忽然神秘地失踪了。

这是一个什么人?他来自何方?人们一无所知。

有的科学家认为,是外来文明匿身于海底,因为那种超级潜水物体所显示的异乎寻常的能力,实在是地球人所望尘莫及的。海洋是地球的命脉,因此存在于地球本土之外的某些文明力量关注于我们人类的海洋是必然的。超级潜水物也许已经拥有它们的海底基地;至于它们的活动当然不是为了和地球人搞“捉迷藏”的游戏。海洋便于隐藏或者说潜伏,这已是事实;但更主要的,海洋能够提供生态情报,这已经足够了。假如说未来的某个时候发现了并不属于地球人的海底活动场所,那么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为人们对外来文明力量存在于地球水域中的事实早已预料到。

也有的研究者认为:不明潜水物的主人来自地球,不过他们生活在水下,甚至生活在地下。

据说,1968年1月,美国IC石油公司的勘探队在土耳其西部270米的地下,发现了深邃的穴道。穴道高约4~5米,洞壁非常光滑,如人工打磨一般。但穴道没有尽头,不知延伸至何处,左右又连接着无数的穴道,宛如一个地下迷宫。在其中一处,有一个身高4米的白色巨人,忽然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勘探队员面前。巨人在手电光下闪闪发亮,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那声浪竟然撤倒了所有的勘测队员。如果此事确凿,那巨人便是生活在地下的高级生物了。

也许在地下确实有一个为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百慕大魔鬼三角是那个世界通向地面的出入口。水下不明潜水物是那个世界派遣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的探测器。但对于这些还没有一个科学的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海底古老岩石之谜

科学家们在大西洋中脊一带的海底发现,这里的海底就像是一个被打破的鸡蛋,到处都是像刚刚流出来的蛋黄一般的岩浆凝固而成的岩石,有的像钢管,有的像薄板,还有的像绳子、棉纱,甚至像被挤出来的牙膏……这些岩石的表面,还有一层恰似骤然冷却的玻璃质外壳。他们还发现有许多切过裂谷底部、深不见底的裂缝。总之,种种迹象表明,正如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所认为的那样,这里是新生地壳的发源地,地幔物质正是通过那些深不可测的裂缝上升,并推挤着两旁的海底向外扩张;证明这里的岩石正像板块构造理论所要求的那样,其年龄值趋近于零。

然而,事物是复杂的,尽管有着这次实际观察资料作为证据,但人们也发现一些与板块构造理论不相符合的事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正是在另外一些大洋中脊发现的具有古老得多的岩石。

早在194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属的拉蒙特一多尔蒂地质研究所的“阿特兰蒂斯”号海洋考察船,就曾在北纬30度的大西洋中脊,采集到几块变质玄武岩样品。经用钾—氩法测定,这些岩石的年龄值为4800万年。由于当时板块理论尚未提出,人们也就没有对这一年龄值提出怀疑。后来,虽然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了,但理论的倡导者们又完全忽略了这一事实。断言大洋中脊是新生岩石诞生的场所。有人提出质疑,有些板块构造的支持者则以年龄测定误差来应付。

20世纪60年代后期,有人决定对这些变质玄武岩进行重新检验。为了防止钾—氩法可能出现的误差,他们采用了一种更先进更准确的氮—氩法。实测的结果使人们不禁吓了一跳,因为其结果表明,这些变质玄武岩的年龄不是像板块构造理论的支持者们所期望的那样变小了,而是变得更大了,为1.7亿年。

这个毋庸置疑的数据,使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的支持者们大伤脑筋。著名的板块构造说的创立者之一勒皮雄不得不为此发表一个声明,声称他很熟悉这些变质玄武岩的采掘情况,认为这一年龄值可能与样品采集后混入的外界物质有关,不能代表岩石的真实年龄;他还认为这些岩石在海底的原始位置也值得怀疑。也就是说,这些岩石不是大洋中脊的原生岩石,而是来自陆地。譬如在高纬度地区,那里的陆地岩石被冰川刻蚀下来后,会和冰块一起坠入海洋成为冰山,随着海水漂移,当冰山融化以后,岩石便沉入海底。

然而,人们很快指出,这些岩石的采样位置位于北纬30度,冰山是不可能向南漂移如此之远的,即是在第四纪冰期时也不存在这种可能。同时,岩石学研究也证明,这些变质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和岩石结构特征,都清晰地证明它们是一种海洋玄武岩,而非来自陆地。另外,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在采掘后遭到了什么严重的污染,相反却可以说明,测定的年龄值是可靠的。何况,类似的情况,在大西洋中脊的其他地方也有发现,那里,人们找到了不仅年龄老而且属于浅水成因的沉积岩,甚至古老的陆壳残余——片麻状花岗岩。

所有这些事实使研究者们不得不另寻解释的途径。曾对这些岩石进行氮—氩法测定的米诺路•奥兹玛认为,这些岩石是大西洋破裂和扩张前存在的或初期形成的,以后尽管地幔物质上涌导致海底扩张,但这些岩石的部分破碎块体却可能因断裂的关系,被保留在上涌带的顶部,没有受到扩张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不仅大西洋中脊有这种奇怪的岩石,同样,在西印度洋海岭上人们也采掘到年龄为5.15亿年的古生代花岗岩。

如果说大西洋中脊和西印度洋海岭上的这些古老岩石,还可以用奥兹玛的理论来进行解释,那么,1982年前苏联“拉普捷夫”号考察船在太平洋中的发现,就使人们如坠雾中了。“拉普捷夫”号在太平洋中心用洋底铲掘器从基岩露头面上采取到一大块的岩石,竟然是代表古老陆壳的花岗片麻岩。大家知道,这里不是太平洋中脊的所在地,当然无法用奥兹玛的理论来解释,那么它又是怎样来到这里的呢?

海底深渊之谜

1960年1月23日,太平洋西缘马里亚纳海沟的洋面上,惊涛奔涌,狂风怒号。有两位勇敢的科学家乘坐在美国“的里雅斯特”号深潜艇里。潜艇凭借着压载钢球的重量,就像天女下凡似的直向地球的深渊飘落下去。两个多小时后,人类终于第一次到达海底的最深处。水压计指示这里的水深是11000米,这比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还要大2000多米。11千米高的水柱压到了深潜艇身上,它的分量恐怕不下于当年压在孙猴子身上的五行山。潜艇承受了大约15万吨重的压力。虽然潜艇的壳体由一种强度特高的合金钢制成,它的直径仍然被压缩了1.5毫米。

海底的深沟,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海底上盖着薄薄的一层泥沙。沟底的软泥,有的来自繁殖于海面上的微小生物的遗体。因为它们太小、太轻了,从海面沉到海底,大约得一年光景。另外,沟坡上的泥沙偶尔也会崩落到沟底。海沟的上部比较开阔,越往下,渐渐缩窄,与长江三峡等陆上峡谷的情形相仿佛。可是,就规模大小来说,名扬中外的长江三峡,摆到深逾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面前,那就惭愧得很,只不过是巨人面前的侏儒罢了。

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不到4000米,而全球19条海沟的水深却都在7000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海底深渊。多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海沟为什么会这样深?难道它仅仅是海底上一种偶然的起伏不平?

在海底的深渊里,终年暗无天日。这里见不到海面上的浪涛,也听不见人世间的喧嚣。它是如此的幽深,莫非已临近传说中的地狱冥城?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家才渐渐明白:就在这寂静诡秘的世界里,正发生着一桩惊心动魄的事情。

原来,海底的深渊,果然就是“地狱”的入口处——海底地壳就在这儿被一股疯狂的无形的力拖进地底去了。

海底最深的地方,并不像某些人所想像的,是在大洋的中央。恰恰相反,19条海沟几乎都处在大洋的边缘。而且,绝大多数海沟环绕在太平洋的周围地带。海沟或者与大洋边缘的群岛配对,例如,日本海沟、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沟等就紧挨在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边上,海沟、群岛形影相随;海沟也可以与大陆边缘的海岸山脉相伴,例如,与南美洲安第斯山平行排列的,是太平洋东南缘的秘鲁—智利海沟。海底地壳在海沟底并不是直着身子被拖进地球的内部,而是倾斜地插入旁边的群岛或大陆底下。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海沟之所以这样深,就是因为海底在这儿向下弯曲,沉潜到相邻大陆或群岛之下的缘故。这情景很像水面上的冰块,一个冰块斜插到另一冰块之下,两个冰块相互重叠起来。在海沟附近,大陆地块骑跨在海底地块之上,陆块向上仰冲,被高高地抬起来;海底则向下俯冲,深深地下陷。目前,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上冲到六七千米的高度,旁边的智利海沟却沉于海面下7000余米,二者高差将近1.4万米。这是地球表面上最大的起伏不平。

当然,浩大的地壳块体毕竟不是冰块。我们粗略估算一下,太平洋地块的重量大约有亿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强行冲进大陆地块之下,自然非同小可,必定会弄出些骇人的事变来。

1923年9月某日中午,邻近日本海沟的东京、横滨一带,大地突然颤抖起来了,在几秒钟以内房屋纷纷倒塌。当时多数人家正在做午餐,火炉翻倒,许多地方腾起了熊熊大火。居民们挣扎着逃出屋外,每个人都在仓皇地奔逃,可是,谁也不知道要跑到哪里去,许多人漫无目的地乱兜着圈子,街道上越来越拥挤不堪。终于,有人省悟过来了:要尽快逃离这坍塌和燃烧着的闹市区。歇斯底里的人群争先恐后,一片混乱。在这场著名的关东大地震以及由它导致的大火中,大约55亿日元的财产毁于一旦,伤亡人数达24万。

事实上,全球80%的地震部集中在太平洋周围的海沟以及它附近的大陆和群岛区。这些地震每年释放出的能量,足可以举起整座喜马拉雅山,或者说,可以与爆炸10万颗原子弹相比拟。并且,陆地上的大多数火山也集中在环绕太平洋的周围地带,所以这一带有“火环”之称。

太平洋周围火山地震特别多,这些地质学家早就知道。可是,其缘故过去一直说不大清楚。现在,总算真相大白了。太平洋周缘火山、地震的肇事者,就是海底地壳沿着海沟的俯冲作用。在海底地壳和大陆地壳相互冲撞的海沟邻近地带,有史以来地震灾害大约夺走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他们实际上是死于地壳运行的“车祸”之中。

地震发生的深度也很有规则。在海沟附近,地震震源比较浅,向着大陆方面,震源的深度逐渐变大。把这许多地震震源排列起来,刚好组成一个从海沟向大陆一侧倾斜下去的斜面。这个倾斜的震源面实际上标出了海底地块向大陆一侧俯冲下去的踪迹。

后来,地球物理学家还算出了各条海沟的海底俯冲速度,它们大多在每年7~8厘米左右。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等仿佛是无底的陷阱,西北太平洋海底正以每年近10厘米的速度钻入其中,于是,这些海沟两侧的地块渐渐聚合靠拢。比如上海与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之间的距离就一直在缩短,夏威夷群岛正随着太平洋海底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如今是游览胜地,何等的繁华,但在几千万年后,檀香山连同整个夏威夷群岛都将葬身于日本海沟,而被拖进“地狱”之中。

太平洋周围的海沟好似一张张吞吃海底的大口。若干亿年后,整个太平洋闭合消失了,中国大陆有可能与美国大陆碰撞相遇,在两国之间将会升起一座像喜马拉雅山那样高峻的山岳。因为在1亿多年前,印度与我国西藏之间就曾隔着一个辽阔的古地中海。在当时,古地中海北缘也有吞食海底的深沟。大约4000万年前,古地中海合拢了,印度与我国西藏碰撞在一起,就仿佛汽车相撞使车头变形一样,印度和我国西藏之间猛烈地挤压拱起来。高冲霄汉的喜马拉雅山便是这样形成的。

如此看来,海沟的存在,对于大陆漂移运动是不可少的。当一块大陆向前漂移时,难免要盖没前方的海底。这部分海底正是通过海沟这张大口俯冲潜没于相邻大陆之下。所以在一块漂移着的大陆的前缘,一般都展布着一列列的海沟。向西漂移的美洲大陆,其前缘是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随着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它前方的太平洋收缩了,后面的大西洋则扩展开来。向东漂移的欧亚大陆,其前缘有日本、琉球、菲律宾、马里亚纳等海沟。太平洋周围的大陆(欧亚、澳大利亚和美洲大陆)的漂移方向,大体上都指向太平洋内部。

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沿着大洋中部的裂谷喷吐出来,一生成新的海底,并缓缓向两侧扩张推移,在大洋边缘的海沟里,老的海底被消灭,重新返回到地球内部。海底犹如不息的传送带,有生有灭,不断地更新。有的大洋海底生的死多,灭的少,如缺少海沟的大西洋、印度洋,大洋不断扩展;有的大洋海底生的少,灭的多,如太平洋,则渐渐萎缩。我们的地球表面,就是由漂移着的大陆和变动着(扩张或收缩着)的大洋所组成。

海底磁性条带成因之谜

19世纪末,著名科学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组成地壳的岩石含有铁矿物质,在成岩过程中因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获得微弱磁性;显而易见,被磁化的岩石与当时的地磁场是一致的。人们还发现,无论地磁场怎样改换方向,只要它的温度不高于居里点,岩石形成的磁性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只要能测出岩石的磁性,也就能推知当时的地磁方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化石磁性。正如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一样,化石磁性完全可以用来指示地层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可以用来指示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场强度及其方向。研究地球历史的地磁场变化规律的学说,叫做古地磁说。

为了寻找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古地磁学家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大洋底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们对海洋的探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高灵敏度的磁力探测仪研制出来,并被运用到海洋调查中。首先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拉蒙特地质研究所和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这两个研究所的地质学家共同合作,从1948年开始,用了近10年时间,使用拖曳式磁力仪,在大西洋中脊上的海面上,往返航行近20个航次,进行古地磁调查。之后,另外一艘美国海洋调查船“先驱者号”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使用全磁场磁力仪,以密集的测线和站位布点,对太平洋特定海域进行了古地磁测量。这两次调查,使人们获得了较为系统的大面积洋壳岩石磁性资料。科学家把所获取的古地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把磁力强度相同的洋底岩石用等值线的方式标绘在地图上。结果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等磁力线条带,大都呈南北方向平行于大洋中脊两侧,而且磁性正负相间;每个条带长约数百千米,宽度多在数十千米。磁化强度很高的海底磁性体,形成了正向磁性条带,而相邻近的磁化很弱的海底戳性体,则形成负向磁性条带。分布在大洋底部的一条条磁性条带,就像是海底岩石呈条带状被磁化后引起的。海底磁性条带的发现,成为当时地学研究的一大奇迹,它的成因机理也是人们探讨的课题。

海底磁性条带被发现之后,引起世界各国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人们对海底磁性条带的形成机理,提出过种种假说。在众多假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两位学者,一个叫瓦因,另一个叫马修斯。这两位学者提出的海底磁性条带成因假说,直到今天仍为大多数地质学家们所接受承认。

从1963年开始,瓦因和马修斯就对人们已经获得的一大堆海底磁性条带的资料进行研究,力求找到海底磁性条带成因机理,和它存在的地学意义。在他俩从事这项研究之前,海底扩张说已在地学研究领域中初步形成,特别是著名地质学家赫斯提出的“盖奥特”(即平顶海山)成因说理论对海底扩张说提出了有力证据。早先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板块说被冷落一段时间之后,又再度兴起。在这种背景下,这两位英国学者,把自己的研究和海底扩张说联系在一起,力图从古地磁学的角度来解释海底扩张说。瓦因和马修斯认为,海底磁性条带的出现,不是由于磁化强弱不均引起的,而是由于某种原因,地磁场转向的背景之下形成的。当新的海底岩石在大洋中脊形成之时,如果当时地磁场正处在正向时,那么,就能获得正向岩性磁性条带;反之,则得到反向岩性磁性条带。这就是说,由于海底发生扩张,具有正向的海底岩石将被后来形成的新岩石推向两侧;如果此时处在反向地磁场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当然具有反向磁性。在地球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地磁场曾发生多次反复转向,伴随的是新洋壳沿作中脊不断地形成,不断扩张。这就在今天的洋壳上留下一系列磁化方向正反相间的磁性条带。从海底磁性条带分布的情况看,每次地磁场转向,都在当时新形成的海底上留下磁向的标记。也就是说,海底磁性条带实际上可以被看做是地球磁场不断转向的历史记录。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假如世界上各大陆自古以来从来就未发生过移动的话,那么地球上只能留下一条磁极迁移线。但是,地质资料告诉人们的事实是许多条极向不同的磁性迁移线。通过技术手段,人们在北美洲和欧洲大陆上,分别测得北磁极的迁移线,尽管北美和欧洲相距遥远,但磁极迁移线却十分相似,而且几乎是平行的。如果想把它们合并成一条线,只要把北美大陆向东移动3000千米,使两块大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陆板块。这个大陆块正好占据了大西洋今天的位置。这种推理假说如果成立的话,不正好与半个世纪之前,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不谋而合了吗?

瓦因和马修斯关于海底磁性条带的解释,又使“海底扩张说”得到一个有力的证据,人们有理由相信,地球上的大陆是在漂移的。

如果“海底扩张说”和瓦因、马修斯的假说是正确的话,那么,合乎逻辑的推理是,组成大西洋的岩石年龄不应该是均一的,而应该是有差异的。对此,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的研究小组,在1963年对大西洋洋底年龄进行了测定,通过丰富的资料分析,以及使用多种测年手段,果然印证了上述推理的存在。人们发现,在大西洋上,几乎所有的岛屿都是火山岛,它们的年龄相差十分悬殊。科学家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越是靠近大洋中脊的洋壳,年龄越轻;越是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壳,年龄也越大。例如,地处大洋中脊上的扬马延岛的年龄只有1000万年,离洋中脊较远的百慕大群岛的年龄则是3600万年,远离大洋中脊快要靠近非洲西海岸的裴尔南多波岛和普林西比岛的年龄最大,有几亿年。威尔逊研究小组发现的大西洋火山年龄及其分布规律,是海底扩张说和瓦因、马修斯假说的一个极有力的证据。这与大西洋是在侏罗纪(距今约1.5亿年前)开始形成的说法相吻合。

假说毕竟是假说,今天,科学家们仍然在对海底磁性条带进行研究探索。海底磁性条带的许多未解之谜,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例如,是什么原因使地球磁场发生转向和地球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磁性星体一样,让人们感到迷惑不解。地球发生磁场转向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是周期性的,还是非周期性的?今后地球的磁极还会转向吗?地磁场发生转向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这种种问题,都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难题。

早先,对于地球磁场机理,前苏联科学家提出过“发电机说”。他们认为,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就像一个发电机,不断产生电场,使地球磁化,成为一个磁体。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状态不同,则造成地球的磁性转向。这是从地球的内在因素提出的一种假说。地质学家又从太阳黑子的出现来认识地球的磁性变化。他们认为,太阳黑子的大规模出现是地球磁性变化的直接诱因。今天,更多的学者似乎赞成地球内的软流层系是决定地磁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地球的外壳是由坚硬的岩石圈组成,在岩石圈之下,蛰伏着由炽热熔融物质组成的软流圈。尽管人们对地壳下软流层系的存在方式还不清楚,但可以推断,软流层系的流动方式直接影响地球磁场变化。在地球地质历史过程中,软流圈物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着,或是上涌,或是在岩石圈子做某种方式的流动。这种软流圈的存在和活动决定地球磁场的存在和变化。然而,有谁能真正了解地球内软流层系的变化规律呢?这其中的奥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难觅行踪的大王乌贼

欧洲流传着一个恐怖的传说:挪威海中有大海妖,它的身躯整个有足球场那么大,身上长满了魔爪,眼睛像巨轮。可传说归传说,人们谁也没有看见过这个最可怕的东西。

到了蒸气时代,人们在海上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但是,仍然没有人见过那个可怕的东西。直到100多年前,人们才第一次在自然界中发现了它的踪迹。

1873年的某一天,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岛,有三个当地的渔民出海去捕鲜鱼,此地盛产鲜鱼,该鱼身体侧肩而长,背部青黑色,腹部银白色,肉美味鲜嫩。他们驾着渔船在海上捕捞时,突然,在海上发现了一个灰色的庞然大物。他们出于好奇心,立刻将小渔船划了过去。一个渔民用船篙敲打着那个灰色的东西,不料,就像惹怒了它似的,那个灰色的庞然大物立刻喷出水花,抬起头来,一对如盘子一样大的眼睛直瞪瞪地盯着三个渔民,接着,又伸展出它的几只长长的触手,露出了一个鹦鹉状的大嘴,好像饥不择食似的咔嚓一声咬住了小船的船帮,同时,它的两只又白又长的触手把小船紧紧地缠住,慢慢地往水下拖,两个年龄比较大的渔民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束手无策了,然而,只有12岁的小渔民汤姆很镇定。汤姆是个机智勇敢的少年,他立刻操起一把利斧向触手砍去。两只触手很快被砍断了,这个受了伤的庞然大物与墨鱼有着共同本能,它向空中喷出了大量的墨汁状的汁液后仓皇逃走了。

渔民们从恐慌中惊醒过来,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发疯般地把小船划回渔村。那个灰白色庞然大物的两只被砍断的触手仍掉在船上不停地扭动;村里的渔民们得知此事后,纷纷都来听他们诉说那个惊恐万分的情景,但谁也说不清这是什么东西。

最后聪明少年汤姆把两只触手送到牧师汉威先生那里。汉威先生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当他见到汤姆送来的这两只触手,欣喜若狂,他认识这可能是乌贼的新种,值得很好的研究一下,他把这两只触手当作是个非常难得的标本保存起来。

这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次发现大王乌贼。此后,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后几年,纽芬兰岛附近的海域不断出现大王乌贼的踪迹,牧师汉威先生又收集到了好几只大王乌贼的标本,甚至,有一支是完整无缺的。

奇怪的是,大王乌贼似乎在一天之内就从纽芬兰岛附近海域销声匿迹了,渔民们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它们,这些灰白色的庞然大物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时至今日,人类对大王乌贼的研究比起100多年前仍没有多大进展,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无从寻觅它的芳踪。

海洋深处有动物

太阳光是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不仅陆地上的生物是这样,海洋的生物也是这样。

海洋里的各种生物都会形成一种不可断缺的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则利用太阳将水、二氧化碳和矿物质化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浮游植物是海洋里的基本食物。海中动植物的残骸则沉入海底,一些将成为海底动物的食物外,还有一些都腐化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再升到水面供给浮游植物的需要。这样,生命便循环不息。然而,阳光是推动这个大循环的必须因素。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命循环中最基本的分子。这些浮游植物利用阳光的能量和海中的化学物质制造糖和淀粉,这种生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海里虽然有无数大鱼、小鱼和其他生物,但它们从来不会为粮食发愁,因为海里有无数可供小鱼吃的浮游动物,而且,供浮游动物吃的浮游植物,其繁殖率大得惊人,30天内就有1亿后代被繁殖出来。不过,却一定要有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才能使浮游动物获得粮食。所以,一般来说,海洋里的生命是要依赖阳光的。

浮游动物随昼夜日光的变化在海中沉浮,这种在海中上下移动的幅度,大约为150米,因此海洋生物多数生长在这样深度的海中。

然而在1977年2月间,当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太平洋东边,厄瓜多尔以西,赤道附近的加拉巴哥地壳裂缝一带,第一次调查和研究深海的温水出口处时,却无意中在25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5个“沃洲”,每一处各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如蛤、蟹、管形虫等。

25位科学家,对这项新发现都深感惊奇。在那样深的海里,既然没有食物,就不会有生物存在,但那些动物从何而来,它们何以生存呢?

他们打开由小型研究潜艇“阿尔文”号带上来的深海水样时,那充满臭蛋气味的硫化氢终于使他们的理论获得了有力的支持。

他们认为,海水经地壳裂缝,在高度的压力和热度下,水里所含的硫酸盐便变成硫化氢。而这种含有臭味的化合物,就隐藏着深海里有生物存在的奥秘。某种细菌借硫化氢而产生代谢变化,得以繁殖;而较大的生物,甚至蛤则从细菌获得所需的营养。这么一来,在漆黑的深海底下,一种阳光以外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维持了一系列的生命。这种程序叫“化学合成”。在深海里发现这种作用,这还是第一次。

2400米深的海底,水的压力大约达到每平方厘米0.3吨。在那里,水温本应接近冰点,但温水出口处附近的水温则约为12℃~17℃。在加拉巴哥裂缝约几英里的范围内,在生物生存的区域,由西边起,第1区有很多比餐碟还大的蛤(35厘米左右)。第2区有很多已死的牡须,可能因那一区内的温水已停止流出,没有支持生命的硫化氢,于是海底便有一堆像古代野火会后遗下的残物。第3区有些外表像蒲公英的生物,可能是一种最新发现的原生动物,它们有放射状的细丝附在岩石上。第四区虽然定名为蚝场,实际上却布满了我们俗称淡菜的贻贝。第五区定名伊甸乐园,巨型管形虫是那里最主要存在的生物。而每一个这种海底的“沃州”都有蟹的踪迹。大体而言,差不多每一区都有不同的生物聚集,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当海底温水开始涌出时,刚巧有动物幼体漂流到那附近,它们便留下来,就好像其他生物一旦发现了适合的环境,便定居下来一样。

“沃州”以外的深海,真像沙漠一般荒芜,只是偶尔有几只红色的八角珊瑚、脆弱的海星或海葵点缀在海底玄武岩石上。

全世界海洋中共有长达6.4万公里的地壳裂缝,到底有多少海底温水出口处呢?其中又有多少有生物存在呢?它们会使我们对深海里的生命有新的认识吗?这些都是一些未知的谜,只有靠科学家以后的研究来揭开这个谜底。

巨轮突然失踪

1978年12月,前西德一艘4万5千吨集装箱船“明亨”号正在大西洋上行驶,当经过英国的设德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之间的海域进入北海时,突然失踪,28名船员也随之消失不知去向。几天之后,在奥克尼群岛东部的海滩边上,发现了几只印有“明亨”号字样的救生圈。

根据“明亨”号报务员最后一次报告的船位、船向及航速(每小时2530海里)分析认为,失踪地点可能在北纬59度,西经1度。这里是浅水区,深度只有25~45米,是寻找沉船的有利位置。于是,航运公司请求英国海军派潜艇帮忙寻找。潜艇将海底巡扫了一遍后,并没有发现“明亨”号的踪迹。

1979年初,前西德不来梅港海事法庭对“明亨”号失踪事件展开了调查。

经过查证资料,发现失事那天整个海区风浪并不很大,而且“明亨”号是一艘现代化巨轮,配有先进的航海仪器和雷达导航设备,迷航触礁的说法是无依据可寻的。即使是触了礁,在沉船前也来得及发出呼救信号。然而,“明亨”号却是无声无息地消失的。为此,法庭难以对这件海事作出判决,直到1980年6月,在英国爱丁堡地理研究所的协助下,方才找到了解决这个疑难问题的一些线索。

爱丁堡地理研究所在1979年对北海海底进行了考察,发现北海西部海底布满了一个个火山口,整个火山口地带呈月牙形,面积有l.5~2万平方公里。这种月牙形火山口地带在加拿大东部近海海底也曾发现过。如果以北大西洋中脊为基准线,那么两处的月牙形火山口地带就是对称的。所不同的是,北海西部的火山口排列得更密一些。爱丁堡地理研究所在北纬59度、西经1度的地方,划定了一个方圆80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重点考察和研究。考察发现,在如此小的海域中竟有31个火山口,每座隆起的火山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火山口的大小深浅都各不相同。火山口的半径有15~45米的,还有45~75米的;深度有5~10米的,还有25~30米的。火山口的形状多呈椭圆,椭圆的长半轴为东北——西南向,与这里的潮流流向相一致。这些火山大部分是死的,但少部分是活的,还在喷吐熔岩。

海洋地理学家推断,“明亨”号的失踪,是由于它航行在月牙形火山口地带的某座活火山口上时,恰好遇上熔岩强烈喷发,水团急剧扰动,“明亨”号跌入波谷,霎时间被陡立的海浪打沉而陷落进火山口中,悬浮状的熔岩浆覆盖了沉船,于是,熔岩将“明亨”号吞没了。至于那几只救生圈,原是挂在舱楼外壁上的,船沉时随海水上浮,逃脱了被埋藏的厄运。

人们认为,只有将来在北海西部的某一个直径大于“明亨”号船体总长的火山口中,找到这艘沉船的残体时,不来梅港海事法庭方能对这一案件作出正确的裁决。

来自海底的电视信号

据说在几千年前随着火山爆发而沉下海底的超级文明古国阿特兰蒂斯,并没有从这个世界消失,它目前仍然在大西洋深海某一处,而且还不断发出电视信号,向世人说明它仍然存在!

一位居住在北欧挪威的妇人碧姬•法兰克,就接收到了这么一个神秘电波,在她的电视机上清楚见到这个文明古国的近貌。

碧姬的古怪遭遇最先发生在某年的8月11日,当时她正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她最喜爱的电视剧。

忽然画面受到一阵电波干扰,跟着出现的,便是一个她从未见过的海底景象。

这位33岁的妇人被电视上突然出现的神秘画面给惊呆了。她后来告诉笔者:

“我饲养的猫也无故尖叫和四处跑来跑去,而电视机内的画面。就仿佛出自一套科幻电影,那座城市的建筑物是那么新颖和光亮,就如未来世界一样。”

“当我凑近看时,见到海水覆盖在那座建筑上。”

“我尝试按动选台键,但每一个频道都只收到同样的画面,我看了几分钟,它便突然消失了,而正常的电视节目也恢复过来。”

随后的每一个晚上,这景象不停重复出现,到了最后,任职于一家科学院做秘书的碧姬决定找专家来看一究竟。

“我的上司是一位物理学家,于是我拿了几张我拍下的照片给他看。”碧姬回忆着。

“他看了一会,便对我说,这个真的像‘阿特兰蒂斯。’”

“接着他叫我去找华许斯博士,他也是全世界少数对‘阿特兰蒂斯’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之一。他一见到照片,整个人几乎高兴得跳起来。”

这位兴奋莫名的考古学家,立即连同他的一位同事,历史学家夏拿•拉幸博士到碧姬家里观看她的电视。

“它确是‘阿特兰蒂斯’,这绝对错不了。”拉幸博士说。

“我们并不知道为何会这样,我们只知道那些出现在碧姬女士电视上的画面,的确就是那个失踪了千百年的古国。”华许斯博士说。

“从那些画面上所见,它似乎是一度繁华的大城市,地点就在大西洋海底某处。

“过去人们一直都认为阿特兰蒂斯只不过是个神话传说,但现在有了这些画像,便可以证明这个科技水准超越现在的文明古国,至今仍然存在。”

大海中的无人漂船

1983年夏天,有一天的下午,委内瑞拉一艘叫做“马拉开宝”号的货轮正在大西洋的海面上航行着。忽然,一个船员发现前边不远有一艘轮船,它在海面上随着海浪任意地漂荡,好像不知道要航行到什么地方去一样。当船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命令向那艘轮船靠拢。船员们急忙加大马力,朝着那艘轮船开了过去。等到他们来到那艘轮船的旁边,发现它的船身上写着“白云”,原来它叫“白云”号,也是一艘货船。看样子,“白云”号的载重量大约有2300多吨。

船长让船员们开着“马拉开宝”号货船围着“白云”号绕了一圈,发现它的上边没有挂旗子,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船只,而巨船的甲板上看不见一个人影。船长的心里更加纳闷了。船上的情形让他怀疑,这艘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想到这儿,船长和几个船员爬上了“白云”号。

他们爬上“白云”号,仔细一看:船上的救生艇不见了,有乱七八糟好几双鞋子仍留在甲板上。船员们又在厨房、船舱、驾驶室各处搜寻,仍不见一个人影,只有一丝发霉的衣物和500箱炮弹。

结果,船长在“白云”号货船上所有地方看了一遍,果然,那厨房里的食物全都发了霉,变成了绿颜色;无线电室里的无线电台转钮转到了应急的频道上;货舱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百箱炮弹,那炮箱上贴着一些标记……

船长和船员们都对眼前的场景深感奇怪:无线电台的转钮转到了应急的频道上,这说明“白云”号一定是碰到了什么特别危险和紧急的情况;船上的救生艇不见了,甲板到处都是扔弃的鞋子,就是说船上的人们已经跑到救生艇逃命去了。可是,到底是什么危险和紧急情况让这些人慌张逃走呢?

后来,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琢磨了半天,觉得:这艘“白云”号货船是一艘运送军火的货船,它一定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受到了损害,使得船上烧起了大火、后来,船上的大火又自己熄灭了。可是,船员们当时以为这场大火会很快地蔓延起来,大火要是引起炮弹爆炸,那整个船都会被炸得粉碎,船上的人也肯定会被炸得粉碎。所以,他们就急忙跳上救生艇逃走了。

船员们对“白云”号搜寻了一遍,找到了一本航海日志。船长打开仔细一看,只见那上面记录着:“白云”号最后停泊的地方是非洲西北部加利群岛的拉斯帕马斯港。等到“马拉开宝”号的船员们发现它时,它已经在海面上漂流了整整62天,大约漂流了18000海里。

这么一来,“马拉开宝”号船长和船员们更加奇怪啦:“白云”号漂流了整整62天,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呀。那为什么没有人查问它的下落呢?

这件奇怪的事情很快就到处传开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不禁想起了历史上发生过的好几件这样的难解之谜。

公元1855年2月28日,英国一艘叫“马拉顿”号的三桅帆船,正在北大西洋上航行,准备到美国去。他们碰到了美国的一艘三桅帆船,名字叫“杜瑞姆斯•切斯莱尔”号。只见这艘船的风帆已经落下了,随着风浪慢慢地飘荡着。船内也没有一个人,船上没有一个地方受到损害,船上的货物完好无损,船上的淡水和食物也特别充足,船上根本看不到一点儿扰乱的痕迹,但船上却连一张航海图和一个罗盘也找不到。人们怀疑,是船上的人们在逃走的时候把航海图和罗盘全都拿走了。

那么,美国的这艘三桅帆船碰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呢?它的船员们为什么一定要逃离呢?船员们又是怎么逃走的呢?谁也弄不明白。

英国“马拉顿”号的船长决定把美国的这艘“杜瑞姆斯•切斯莱尔”号三桅帆船拖到美国去,交给美国人。这样,也许能搞清楚这里边的原因。

可是,当英国“马拉顿”号的船员们把美国的那艘三桅船拖到纽约以后,向人们一打听,那船上的船员们根本就没有回来。而且,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也没有发现这些船员。

公元1880年,人们在美国罗德文兰州纽波特市附近的海面上发现了一艘叫“西贝尔德”号的帆船。那船上的情景跟前边说的那些船只一样,船上一切完好无损,船长室里还摆放着丰盛的早餐,船上仍旧一个人影也没有。

1881年12月12日,美国一艘叫“爱伦•奥斯汀”号的机帆船在北太平洋的海面上也发现一艘随风漂泊的帆船。船上有食物,有淡水,有水果,还有啤酒,就是没有一个人。

人们回想起这些往事,再看看眼前的这艘“白云”号货船,不禁要问: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怪的没有人驾驶的漂船呢?

有的认为,这些没有人驾驶的漂船在航行当中,肯定是碰到了龙卷风或者海啸。船员们在这些灾难面前吓得不知所措,只能离开船只,坐着救生艇逃走了。可是,龙卷风和海啸实在是太凶猛,把救生艇打翻了,船员们全都被掀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最后没有了性命。

看起来,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有的人也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觉得,在广阔的海洋里边,不管是龙卷风,还是海啸,都没有那么大的破坏力。有的时候,甚至感觉不到海面上正在刮着龙卷风或者什么海啸。所以,这些船上的船员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害怕,更不用说有什么惊慌失措,下船逃命了。再说,海面上产生龙卷风,要有一定的条件。那些没有人驾驶的漂泊船所处的海面上不太可能产生龙卷风。

有的怀疑,这些没有人驾驶的漂船也许是遇到了次声波。次声波是由于风暴和强风作用,在波浪表面上发生波峰部的被断裂的一种现象。次声波是一种人们的耳朵听不到的声波。可是,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赫兹,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衰减得很小,所以传播得比较远。科学家们认为,强大的次声波会使人们惊慌失措,特别难受。船员们如果碰到次声波,也许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最后就跳船逃命去了。

不过,人们的种种说法只是一种猜想,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由于次声波造成没有人驾驶的漂船的确切例证。

还有的人说,这些没有人驾驶的漂船是不是碰到海洋怪兽了呢?海洋怪兽把船上的人们吓得慌慌张张地逃走了。只是这种说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所以不太能说服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没有人驾驶的漂船呢?一直到如今也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也就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神秘的肇事者

在辽阔的大西洋上,两艘装有当时最先进导航仪器的优质海轮相向驶近。彼此早在十几英里以外便通过雷达装置看到了对方。可是,一路小心避让的结果,却偏偏撞个正着。

事情发生在1956年7月25日,时为星期三。两艘不幸相撞的船,一艘叫“陀里亚”号,属于意大利航业公司所有。另一艘是瑞典瑞美公司的“斯德哥尔摩”号。前者于1951年6月在热那亚下水,装备看当时最先进的全套仪器与装置,“无论天气如何恶劣,都可以平稳航行”。后者的设备在那时也是第一流的,而且它还有着一个特别坚硬的船头,以便可以在北极圈的海区内破冰前进。

两艘船的船员也是无可挑剔的,可谓个个精兵强将,既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又极富责任心与纪律性。至于两船的船长,更是毋庸置疑。“陀里亚”号的船长卡拉美,时年58岁,拥有40年航海的辉煌纪录,战时曾任海军司令,自1953年1月起即担任该船船长。他忠于职守但对部下却很亲近,管理严格却作风民主。而该船自首航以来连这次已是第5次航行了,5年间从未发生过任何大小事故。“斯德哥尔摩”号的船长拿腾逊,时年63岁,仅替该船所属的瑞美公司服务即达40年。在他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长型脸上,显露出的是饱经风霜和与海浪搏斗的坚韧及老练。他那严谨的神色,则表示出他惯守纪律,一丝不苟。

星期三那天下午1时许,“陀里亚”号与“斯德哥尔摩”号在大西洋上相向航行。前者自意大利热那亚出发,朝纽约行驶,距纽约已不到一昼夜的航程了,其时位置在南塔角东264公里处。后者则自纽约出海,目的地是丹麦哥本哈根,其时位置在南塔角西352公里处。这也就是说,两船距离当晚12时相撞时,其直线距离为616公里,每船平均还需走308公里的航程。在南塔岛南64公里处有一条灯塔船,它是纽约港设在大西洋近海岸的一个浮动界标:西行的船只可以由它导向纽约港,东行的船只则在它的指引下穿行大西洋。

在大西洋的这一带,每年夏天的气候变幻无常,但对大半辈子都在与大海打交道的卡拉美船长(“陀里亚”号)与拿腾逊船长(“斯德哥尔摩”号)来说,则是司空见惯的事。因此,这天下午3时光景,当海上突生浓雾,“陀里亚”号进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水域时,卡拉美仍旧镇定自若,但是却非常谨慎小心。每当碰到有雾或大风大浪的坏天气,他都要亲自出现在船桥上指挥。这天他也不例外。

卡拉美命令把航速由原来的每小时43公里降至每小时39公里,同时要求“陀里亚”号上的专用雾角每隔一段时间就鸣叫一次。船长还命令要特别注意雷达屏幕上的动静。

但此时“斯德哥尔摩”号所处水域还没有起雾,天气虽然昏暗有云,然而阳光却不时拨开云层照射在海面。在船桥上当值的是三副乔安生,这是一个极有责任心、工作也很细致的青年职员。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前面的航程上的动静,船长拿腾逊就守在身旁,也未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进入当夜9时,乔安生约摸估计了一下:离南塔角灯塔船还有80公里的航程。于是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雷达荧屏。10时30分,突然屏幕左角出现一个小小光点。他知道,这表示在距离19公里的前方正有一条海轮驶来。

再说“陀里亚”号,在晚上11时20分钟多一点,卡拉美船长也看到荧屏上出现的一个小光点,也同样知道有一条船正向着自己驶来。他同二副佛兰齐尼算了一下,此时两船的距离约为27公里。于是,在大约相近的时间里,两条相向驶近的船上的指挥员们都密切地注意着荧屏上对方光点的渐渐明亮与扩大。

两条船中,“斯德哥尔摩”号比较靠近海岸,南塔岛在其左舷方向。“陀里亚”号则离岸较远,它的左舷方向是广阔的洋面。当然,按常理,这两条船的安全交会是毫无问题的。可是,为了增强安全系数,卡拉美船长仍命“陀里亚”号把航线再往左调节4度。不过,令卡拉美疑惑的是,当荧屏上的亮点越发明显时,却听不见对方来船的雾角声,而在这样的雾夜之中,漆黑如磐,却不响雾角,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自己的船,则一直响着雾角。

在“斯德哥尔摩”号上,也存在着同样的疑惑;咱们的雾角尖锐响亮,可传至很远的洋面,可对方却何以闷声闷气,一声不发地朝咱们驶来?更令人不解的是,当双方通过荧屏发现只有8公里的距离时,却都寻不见对方的灯光。其实双方此时都是大开着指示灯的,按照常理8公里的距离,完全可以发现,却怎么也发现不了,依然是开初的雾漫漫,夜沉沉……当时,“斯德哥尔摩”号左舷上的红灯大开着。他们也多么希望看到来船左舷的红灯啊,因为只有这样,两条很快就交会的海船才会按照国际航行守则的规定:以左舷相向而过,以避免碰撞。

过了一会儿,船桥上的电话响了,呆在“斯德哥尔摩”号船顶上守望观察的船员向三副乔安生报告:“左前方200发现灯光。”这时,乔安生用肉眼也观察到了一个暗红色的亮点,在左前方不到3.2公里处。乔安生立即下令舵转右方。这样好使来船可以清晰地看到本船左舷的红灯。可是,就在这时,来船的红色灯光忽然消失,随即代之而起的是一片绿色……这是怎么一回事?乔安生心里顿感不妙。因为这显示出本船面对的是来船的右舷。换言之,就是来船正拨转船头向着本船船首冲来。这情形,就好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西侧行驶的车辆突然横到东行车面前来了。

乔安生当即作出反应。他将引擎间联络通讯器的把手从“前进”位置果断地扳到“全速后退”的位置。此时,船长拿腾逊正呆在自己舱里。他明显地感到一阵由引擎改变转向而引起的震动,立刻赶到船桥上来……这是“斯德哥尔摩”号一方的情况。

在“陀里亚”号一方的船桥上,此时的情况也完全一样:来船何以不鸣雾角,却突然出现在眼前?眼看着对方的灯光迅速变亮,放大……猛然间,一名船员高声喊道:“它转过来了,撞上来了!”其实,此时对方的船——即“斯德哥尔摩”号正在采取紧急避让措施,但在“陀里亚”号看来,“斯德哥尔摩”号乃是全速地抢到自己的航道上来,并拼命撞来!卡拉美船长当机立断,发出命令:“赶快躲开!急速左转!全速后退!”

孰料此时已躲闪不及,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斯德哥尔摩”号那无比坚强的钢角已拦腰插入“陀里亚”号的船身,犹如一支尖矛射中大鲸鱼一样。

两船互相绞缠在一起,在漆黑的海上擦出星星般的火花。这时,“斯德哥尔摩”号的“全速后退”才真正发挥作用——它“吭哧吭哧”地艰难地从对方船身中拔出钢角……于是,“陀里亚”号摆脱羁绊,也全然失去控制,开始摇晃下沉。

“见鬼!”卡拉美船长只来得及咒骂出这一声,便迅速指挥船员放出救生艇与舢板,紧急援救本船的1134名旅客。“斯德哥尔摩”号自然也参与了大援救,将对方的旅客转移过来。此时,两船探照灯大开,人声鼎沸哭喊喧嚷,犹如炸开锅一般,附近有五六条过路船闻讯赶来,也参加救助行动……

7月26日上午10点正,“陀里亚”号完全沉入海底。最后清点人数,该船死亡43人(多半在撞船瞬间便已丧命)。船长卡拉美痛不欲生,抱着与船共存亡的决心准备随船自尽,在最后一分钟才被船员生拉活扯地拽上救生艇。

那么,此次临近纽约港时才发生的撞船事故责任在谁呢?两家轮船公司相互控诉,而提出的证据又都证明自己无罪,于是只得在庭外和解。可是,到底谁是肇事者呢?难道真如卡拉美船长所咒骂的——“撞到鬼了”?

幽灵一般的潜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曾经数度遭到一艘神秘潜艇的跟踪。但每当他们发现并准备采取行动时,这艘潜艇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海军激烈医战之时,神秘潜艇也曾出现几次。但它并未卷入战事,而是对落水的双方水兵采取救援行动,颇有国际红十字会之风。这艘潜艇的速度和反应超过了当时所有船只。因此,美国海军把它称之为“幽灵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即动用太平洋舰队的全部潜艇,在南太平洋水域4次搜寻“幽灵潜艇”。前苏联海军也闻风而动,派出大量潜艇在太平洋、大西洋细细搜索。搜寻历时几年,却无结果,可是美、苏两国海军却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他们各有两艘与3艘先进的潜艇失踪。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幽灵潜艇”又频频出现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广大水域,跟踪美、苏舰队。一次,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在南太平洋发现被跟踪。正待作出反应之际、对方又悄然消失在声呐和检测仪的定位之外了。“企业”号派出数架反潜直升机到处捕捉,结果仍是空手而归。

前苏联舰队也遇到同样情况。这样,美、苏双方便都怀疑是对方侦察潜艇。但其动作如此敏捷,则又令双方咋舌和不服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两国在海军潜艇上的研制与扩充比赛,“幽灵潜艇”起了很大作用。

1990年,在瑞典和“北约”海军举行的一次海上军事联合演习中,“幽灵潜艇”竟然又出现了。10多艘潜艇与巡洋舰在开恩克斯纳海湾排成梳篦阵势,炮弹、深水炸弹与鱼雷将这里变成一片喧嚣的战场……最终却是“北约”海军等一方扫兴而归。“幽灵潜艇”又将他们痛快地耍了一回。

过了几年,“北约”海军又在比斯开湾举行演习。这回“幽灵潜艇”又目中无人地出现在“北约”视野。可是,令“北约”指挥人员奇怪的是:幽灵潜艇出现时他们所有军舰上的无线电通讯、雷达、声呐仪等全部失灵。待到“幽灵潜艇”消失后,一切才恢复正常。这令“北约”非常着急,有劲使不出。当“幽灵潜艇”消失后,“北约”海军还试着向消失的方向发射了几枚“杀手”鱼雷——这是当时最为先进的鱼雷,能自动追击目标,百发百中——一可是一出膛却向海底来了个90度的“倒栽葱”。看来,“幽灵潜艇”有可能在附近制约着“北约”海军,捆绑着它的手脚。

于是,“北约”军事研究人员提出一个猜想:“幽灵潜艇”乃是外星人派到地球的不速之客。

“幽灵潜艇”似乎有几种类型。通常看见的那种类型同美国核动力潜艇外貌相似,只是精巧些。此外,1992年,法国潜水专家拉马斯克在加勒比海的水下探险时,发现一座圆体的周身晶亮的银灰色建筑物。它飞快地旋转运行,同拉马斯克擦肩而过,却悄无声息,连波浪也未掀起。这大概是又一种类型的“幽灵潜艇”吧?

“幽灵潜艇”在地球的水域里无有基地呢?按常理是该有的。那么,这基地又在何处呢?有怀疑,是在百慕大三角区接近巴哈马群岛的海底下。

1985年,美国水下探险家在巴哈马群岛附近水下1000米深处发现一座庞大的水下建筑,里面似有机器在轰鸣。

1993年7月,美、法两国专家调查队在这一片水域还发现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塔的底边长300米,高约200米,塔尖距离海面100米。金字塔上还有两个巨大的洞,水流以惊人的速度奔流出人,使这一带海面雾气腾腾,波诡云谲。因此,有不少人说,作为“魔鬼三角”的百慕大,之所以有许多飞机、船只在此丧命,海底金字塔应难辞其咎。

研究“幽灵潜艇”的人则说,海底金字塔正是“幽灵潜艇”的最佳基地。那上面的两个巨大的水洞是“幽灵潜艇”出人的所在。

俄罗斯的一些研究者认为,仅从“幽灵潜艇”及其基地来看,其拥有者的智慧便高出地球人许多。何况“幽灵潜艇”并未攻击过人类,而是人类不断地攻击过它,但它也从不还击人类。这说明驾驶“幽灵潜艇”者的道德文明也比人类高。

据前苏联军方的档案资料,在北极地区内,“幽灵潜艇”时常与“不明飞行物”——飞碟(UFO)配合行动,海空呼应。60年代末,在前苏联北极圈内的科拉半岛附近的海域,发现有1艘“幽灵潜艇”被冰层封冻住。前苏军以为是侵入国境的美国潜艇,遂派出大量战机前来俘获“侵略者”。就在这个时候,飞碟赶来了。前苏军的通讯、雷达、各种仪表全部停止运作,致使飞碟从空中自由降落,飞向“幽灵潜艇”,帮助破冰开路,使“幽灵潜艇”获得解脱。

这一情景,终使前苏军有所醒悟,“幽灵潜艇”乃外星人的杰作,并非美国入侵者。

鉴于“幽灵潜艇”从不犯人的道德水准,美国海军情报局的亨利•罗德上校认为,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因追踪“幽灵潜艇”以及因航行百慕大海区而失踪的舰船、飞机以及上面的人员,不过是当了外星人的俘虏而已,他们总有一天会平安回来的。

研究者还指出,外星人来到地球后,大致分作两类:一类在地面活动,一类在水下活动。或许他们在外星上本来就分作这两类人吧?水下外星人建造了“幽灵潜艇”(或者是他们从外星携带来的吧?),又以百慕大三角海区水下金字塔为基地进行活动。所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大洋,特别是太平洋与大西洋,不时会传来“不明航海物”——“幽灵潜艇”的报告。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大洋深处,长期以来就一直生活着一支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智慧的生物。它们不是外星人,而是地球人的最亲密的邻居,也可以说是地球人的一种类型。它们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而百慕大三角的大金字塔,不过是他们在海中建造的发电用的电磁网络。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还强调:人类起源于海洋,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以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印痕。如喜食盐,身上无毛,会游水,海生胎记,爱吃鱼腥等。这些特征是陆地上的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当人类进化时,很可能分作陆上、水下两支。上岸的就是人类,水下的则被称作“海妖”。而“海妖”的智慧比人类高出很多。造出了人类不能造出的“幽灵潜艇”。

研究者还认为,要全面揭开百慕大三角与“幽灵潜艇”之谜,只有等到人类的科学文明甚至道德文明与“海妖”相接近、相沟通时方可。可是这一天要等到多久呢?“海妖”和人类是否真的能成为朋友呢?这是一个未知数。

奥克兰岛的神秘海洞

公元1886年5月4日这天,各种大大小小的船只像往常一样在澳大利亚的麦尔帮邦港里来往穿梭。

一艘名叫“格兰特将军”号船上有一些旅客,还装载着黄金、皮革、羊毛和一些别的货物,它正朝着茫茫的大海深入驶去。它要经过新西兰的南部岛屿,开往英国的首都伦敦。

“格兰特将军”号在海上飞快地航行着。天气非常晴朗,海面上的风浪也不怎么大,可谓一帆风顺。所以,在5月13日的时候,它就已经接近了新西兰南部一个叫奥克兰的岛屿。

这时候,天色慢慢地黑了下来,风也越刮越小了。“格兰特将军”号的船长命令舵手放慢了速度,朝着奥克兰岛缓缓地开了过去。

到了半夜的时候,“格兰特将军”号的船长命令舵手把船的速度放得更慢。整个海面上显得特别安静,只有船桅上的绳索发出一阵阵轻轻的声响。

“格兰特将军”号又往前航行了一段路程。这时候,一个负责瞭望的水手对值班的大副说:“报告大副,奥克兰岛就在眼前了。”大副抬起头仔细一看,船果然就要到达奥克兰岛了。于是,他传下命令,对舵手说:“改变航向,绕过奥克兰岛,继续前进!”舵手接到命令,立刻转舵。没想到,船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航向上,根本没动地方。舵手感到特别奇怪,赶紧一连转了几次舵柄。可是,船还是没动,舵手对此非常迷惑。原来,“格兰特将军”号已经陷到了强流当中。舵手正在惊奇的时候,忽然觉得船只被强流连推带拉飞快地朝着奥克兰岛冲了过去。船长发现情况不好,急忙赶了过来,他和所有的水手们心里非常清楚,“格兰特将军”号已经陷入了特别危险的境地,如果再不改变航向,就会撞到奥克兰岛上。船长和水手们急忙帮助舵手使出浑身的力气来转动舵柄。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奋力想使船只脱离险境,都不起作用。最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格兰特将军”号最终还是撞到了奥兰克岛的石壁上,船舵“咔嚓”一声就被折断了。

这时候,“格兰特将军”号上的旅客们正在安稳地睡着觉,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一下惊醒了。他们急急忙忙跑到了甲板上,立刻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只见“格兰特将军”正在强烈的海流当中“滴溜滴溜”不停地打着转儿。忽然,又冲过来一股海流,冲击着船转了一个大圈以后,就朝着岛屿的另一处石壁撞了过去。更可怕的是,人们发现有一个黑糊糊的大海洞,隐隐约约出现在那个石壁上。那个大海洞正在张着黑糊糊的大嘴,好像要把整个“格兰特将军”号吞进去。

水手们看到那个黑糊糊的大海洞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格兰特将军”号,挽救船上的旅客们,也在挽救他们自己。

海流还在猛烈地冲击着“格兰特将军”号,“格兰特将军”号最后被冲进了那个巨大的黑洞当中,前桅杆“咔嚓”一声撞到了石壁上折成了两截儿,又“轰隆”一声倒了下来,“啪”地一下砸在了甲板上。船长和旅客们感到好像是天塌地陷了一样的恐怖。接着,人们什么也听不见了,耳朵里只有那汹涌海水的吼叫声,吓得浑身哆嗦,乱成一团。他们再往周围一看,黑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坐在杂乱的甲板上等待着天亮。

几个小时以后,黎明的曙光终于露了出来,天终于亮了。船长借着黎明的光线一看,“格兰特将军”号正在大海洞的洞口里边,船的桅杆紧紧地顶在海洞洞口的上部。看样子,如果不是桅杆顶在洞口上,整个船只早就被吞进去了。

船长想了想,命令用救生船先把旅客们弄下船,送到岛屿上去。于是,他命令3个水手,放下了救生船。旅客们下到救生船上,划到了海洞的外边。

谁知道,正在这个时候,海水开始涨潮了,“格兰特将军”号被浪潮猛烈地冲撞着,发出一阵阵吓人的声响。功夫不大,“格兰特将军”号的船底就被浪潮巨大的力量冲撞出了一个大窟窿,海水顿时“咕嘟咕嘟”地涌进了船舱。“格兰特将军”号开始慢慢下沉了。

船上的旅客们看到这种情景,吓得不知所措,那些身体强壮的男人纷纷跳进海里想逃生。可是,那个黑糊糊的大海洞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一样,一下就把那些人吸进了海洞里。只有4个侥幸逃到了洞外的救生船上。

这时,“格兰特将军”号上没有跳船的人。大都是一些妇女、儿童和体弱的人,大约有40人。船长赶紧叫水手们放下一艘长艇,带着他们快逃命。没想到,水手们刚刚把长艇划出洞外,迎面涌来一阵汹涌的海浪把长艇打入了海底,长艇上的人们几乎全都没有了性命,只有一个叫大卫•阿斯提斯的旅客和两个水手侥幸逃到了洞外的救生船上。

海浪还在无情地冲击着“格兰特将军”号,海水还在不停地涌进船舱。最后,它终于慢慢地沉入了深不可测的海洞当中,船长和船上的人们都不见了踪影……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好不容易终于逃到了一个名叫失望的小岛上在那里艰苦地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后来终于被过路的船只救走了。

公元1890年3月26日,那个从大海洞里死里逃生的旅客大卫•阿斯提斯也带着一艘名字叫做“达芬”号的船到了奥克兰群岛;他们想要去找曾经被海洞吸进去的“格兰特将军”以及上面所载的黄金。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船长和4个水手和大卫•阿斯提斯驾驶着“达芬”号,一边朝着那个大海洞前进,心里一边美滋滋地想:“啊,这要是能把那些沉入海洞的黄金找到,就可以一下发大财呀,这一辈子也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了。”

不过,发财的美梦不是好做的,他们从此就一去不返了。其他到奥克兰群岛那个大海洞寻找黄金的探险队的船只也都一艘艘地不明原因失踪了。

那么,这些寻找“格兰特将军”号沉船上黄金的船只和人们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些问题,就像一个找不到谜底的谜语。探险队当中倒是有几个人活着回来了。可是,这几个人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格兰特将军”号,甚至连传说中的大海洞也没有看见。

这又一个难解的谜。有人怀疑大海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把奥克兰群岛的那个大海洞藏起来了。但是这只是人们的猜测,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米海底探险记

1960年1月23日,贾奎斯•比沙尔和多那德•渥尔胥进入安装于美国海军深海潜水艇特利艾斯号腹部的钢制球内,他们将潜入最深的海底——水面下35800尺(约10912米)。人们都无法预测他们是否能从未知的神秘世界平安归来。

特利艾斯号左右摇晃的漂荡在狂风肆虐的海面上,护卫舰上的人员们担心地凝视着水面,西太平洋底深邃的弧形峡谷——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海渊”就在自己脚下的船底下。而比达尔和渥尔胥此时正在宽0.91米,高1.083米的球体内,等待被送入远离人类的世界。

早上8点23分,在信号指示下,特利艾斯号开始向深渊下降,40分钟以后就到达水深800尺的地方,9点后,比迦尔增加下降速度,穿过了薄明带,然后进入黑暗带。此时,比迹尔打开外侧探照灯,像雪花般飘荡的浮游生物出现在眼前。

“9点20分,到了深度2400尺的地方”,比迪尔形容那是一片黑暗的,没有时间观念的世界。水温也在随着深度下降而下降急骤,寒意浸入球体内部,球体也正在受到外部几千吨海水所施的压力。在降至水深4200尺时,他们吃惊地发现,细细的水流正渗入球体内部。

特利艾斯号继续以每分钟180尺的速度降落,漆黑的海水则随着球体急速地往上涌,渗透的情形也消失了,此时他们才稍稍地松了一口气。然后特利艾斯号终于突破了两万尺的深度。

在降到29150尺处,比迦尔报告:“现在开始进入一个超越我们所能理解辽阔、空虚的地区。”他们又继续降下5280尺,这时他们有些紧张,因为宽约1600米的裂缝就在他们下面,所以特利艾斯号必须小心谨慎的下降避免撞到海渊中的岩壁,而且为了海底登陆的安全,必须走出非常精确的地点,否则将粉身碎骨。

在32400尺处,特利艾斯号突然像遭到地震般似的震动,他们怀疑是否球体降得太快,以致猛烈地撞到海底。他俩在此停留了一会儿,仔细聆听了外面的动静,然后又检验了所有机械仪器。最后决定继续下潜。为了不引起碰撞,他们减慢了速度,缓缓地往海底潜下去。

下午1点零6分,特利艾斯号着陆在海底的软泥上。比迦尔和渥尔胥向海上的船只报告:“我们到达了全世界大洋最底部了。”事实上,特利文斯号只停留在海面下35790尺左右的大洋底,与海洋最深处的36198尺还有400尺左右的距离。

比迦尔和渥尔胥二人平安地从海底回到海面上。但是曾经有很多人为了探寻海底秘密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海洋深处到底有什么秘密让人们如此着迷,而不顾一切的去探寻它们?

在人类征服过高峰及跨越过冰荒的极地后,地球上只剩下深海是人们心里的神秘地带等着人们去拓荒。再大的困难和危险都无法阻止人类对海洋的向往,更不能抑制潜水者下海探险的决心。

现在为了使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探家们一直在不停地努力。假使世界上的人口仍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地急骤增加,人类总会耗尽陆地上的天然资源。因此,开发海底蕴藏的大量资源,成为人类的当务之急。

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了公元前500年时所使用的潜水器材,那是玻璃制成的桶,能坐在桶中侦查敌人船只的行动。

据说两个世纪后,亚历山大也曾坐在玻璃桶中,上端系以链子伸入海中观察海中的生物,更有传说桶子的吊链是黄金铸成的。这段故事可能纯属杜撰,但是亚历山大确实于公元前332年,在腓尼基的鸠若斯(大亚)被敌军包围,当时为了探查敌人的防备及行踪,曾使用了此种潜水器材。

希腊人除了在军事上有特殊的技能外,他们还善于潜入海中寻求珊瑚、珍珠等贝类及海绵。收集海绵的希腊潜水夫,潜入海深约75至100尺的地方寻找海绵,他们并不因为肺活量的限制而停止在海中的冒险。公元前300年出生的希腊科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潜水夫所使用的原始钟罩曾作过记录:钟罩四周挂着锤形的物体,以使钟罩在水中趋于平衡,而不至于使钟罩内的空气跑出来,等呼吸发生困难时,再将头伸入钟罩补取空气。发展至后来,他们将动物皮做成皮囊,装满空气,外面再吊一个铁锤沉入海中,当钟罩中的空气稀薄时,随时将皮囊的空气补充进去。

这些潜水夫不但采集海绵,也将有关海中的知识带回陆地。亚里士多德不仅详尽地记录潜水夫观察海中生物的情形,为了更了解海中的生物,他还亲自航行到爱琴海水域。航海期间,他发现了116种鱼类,24种甲壳类,海栖的车轮虫,以及40种的贝类和拉里欧拉利昂——一种外部骨头脆弱的小动物,他还为这些鱼类、贝类等命名,并绘出图形。

以个人的成就来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探险家,马赛利亚地区的毕迪亚斯不但是希腊的数学家,同时也是大文豪、探险家。在公元前325年左右,他从马赛利亚(即今法国马赛港)出航,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来到广阔的大西洋。

其航行路线,是沿着葡萄牙西海岸往北行,通过英法之间的英吉利海峡,进入北极圈。毕迪亚斯在航海期间,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海,他是第一位发现潮汐退涨与月亮盈亏有关的希腊人。

公元前100年,出生在叙利亚的希腊哲学家波西第纳斯,也曾前往西班牙地区证实当时人们的说法——当夕阳西落时,最后会西沉至大西洋中,并在海面上会发出“咻”的一声。结果他发现太阳西落入海时,并没有发出“咻”的一声。在航海期间,他记录了萨了尼亚地区海深有1830米,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测定的,但是根据现在的海洋调查船的记载,萨丁尼亚附近海的深度为8500尺,只比波西第纳斯当时所测的深度稍微多出一点而已。

罗马人也和希腊人一样曾在战争中使用潜水夫。但是他们对于海中的事物,却丝毫没有兴趣。几个世纪后,阿拉伯人及东方采珠者模仿此种潜水术,而其他地区的人们,则已放弃了对海洋的挑战,而把兴趣转移到陆上其他事物上。所以从克里特人及希腊人所培养出人类对海洋的兴趣,此时已触礁,研究海洋生物的工作,也因此停顿下来。

深海潜水器诞生记

据史料记载,古代希腊的潜水员,不使用任何呼吸器具,能够在浅水区潜水4~5分钟,到了1300年到1400年,人们再度开发海洋时,已经有了能在深海里呼吸的装置。

最早研究这种装置的达文西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1300~1500年)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他所设计的水中装置,是一种装在头上能抵抗水压的头盔,盔上装有可伸出海面与浮标相连的呼吸管,并戴上玻璃潜水眼罩,而且在金属头盔上钉上许多大铁钉,以避免海中动物的侵袭。

达文西还设计了有蹼的手套和蛙鞋,但他没有实际试验过自己发明的器具,否则他将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缺点。戴上达文西呼吸管的潜水员,潜至不超过5尺处,一定会窒息而死,因为在那个深度,胸部所受的压力使得肺不能充分扩张,以致无法吸收空气。

又过了100多年后,艾德蒙•哈利发明了在钟里输送压缩空气的方法。他发现,如果潜水员所呼吸的空气与他周围的水压相等的话,他的胸部就不会受水压的影响,并能正常呼吸。哈利就以这观点作为制作潜水钟的原理。潜水钟由钢铁制成,但无底部,钟下可容纳1个或2个潜水夫。潜水钟深人海里时,水的重量会将钟内的空气压缩,潜水夫就能在钟内暂时地吸些空气。

但是这种潜水钟也有缺陷:假若钟的高度有10尺,在深627尺处,钟的内部空气只有15公分,潜水员在里面无法自由活动。为解决空间问题,哈利再度研究发现,如果能从海面上不断传送与水相等压力的空气,那么内部的水面便不会上升。他用两只软管装在潜水钟上,空气因水的压力透过管子进入钟内,潜水员只要打开栓盖,便能获取所需要的空气。

哈利通过自己的亲自实验,不断改变浅水钟里不理想的地方,如钟内的坐椅,妨碍潜水员的视野,于是哈利想办法使潜水员能呼吸戴在自己头上的独立小钟内的空气,这样,他发明了潜水服。

人体肺部受到强力水压时,无法呼吸普通空气,因此,初期的潜水服设计家们,着重研究在危险的压力下如何保护潜水人员的问题。他们开始研究制作铁制甲胄般的潜水服。

1829年,奥古斯都•希普发明了一种潜水服,这是现代附帽潜水服的原形。1837年完成了制造完全的潜水服,这是能够自由拆除钢盔的橡皮制不透水潜水服,钢盔上装有空气的进出口,由协助人员在甲板上以打气筒供给压缩空气。由于希普的发明,使得潜水员可以潜至300尺深处。第一位利用希普的装置探险海底的是科学家亨利•米伦•爱德华,他是法国的动物学家,1844年,在西西里外海潜水,采撷栖息于地中海的生物标本,亨利多次从事这项工作。潜水服的发明虽大大便利了科学家对海洋的研究,可是初期的潜水服因存在种种不理想的地方,仿效他从事潜水探险的科学家却寥寥无几。

到了公元1865年,法国采矿技师布诺瓦•鲁魁洛尔和一位海军士官奥邱斯特•杜涅鲁斯,设计了能让潜水员自由活动的装置。他们将装满压缩空气的金属罐子,安装于潜水者的背部,其上装了两个调节活门,其中一个活门是送出空气,另一个调节活门将潜水员呼出的空气排出。

这项发明已几近完美,可是因为当时无法制造能耐深海水压的金属罐子,所以鲁魁洛尔和杜涅鲁斯只好仍使用原来的装置,以长长的管子输送空气。完全脱离输送管的潜水,到1943年才研制成功。

在研究潜水服的同时,适用于深海作业的潜水艇也在研制之中。有人认为达文西也有研制海中军舰的蓝图,只是他严守这项计划的秘密,他曾记载:“因为人心存有太多的邪恶,如果让人们知道海中航行的秘密,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海中航行船只,在深海里播下杀人的种子。”

历史无情地验证了他的忧虑。1776年,大卫•布修尼尔发明的潜水艇便用于美国独立战争。这艘达托鲁号,状似海龟,是由一个人用手转动曲柄,使两个螺旋桨(一只使船前后移动,另一只是使船上下移动)转动而航行的。布修尼尔为使驾船者能在敌人船身上装上火药而设计此艇,达托鲁号虽然使用爆破装置攻击在纽约港的英国舰艇,可是并没有成功。

后来美国技师罗伯特•福尔顿将达托鲁号的设计进行了改良,于1800年,创造了两艘潜水艇——诺蒂拉斯号和缨德号;福尔顿相信,潜水艇有助于结束海战或海盗行为,可是他的两只潜水艇,均未被用于战争。1930年以前,没有人能够深入600尺以上的海里,但就在这一年,人类终于突破这个深海的无人地带。这是由于新型船只的发展所致,也由于这些船只的更新,使得鸟类学家威廉•毕比转向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毕比长期详细的探究海洋深部,他的目的是要探查栖息的海洋生物。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数百次地潜入海中。虽然他穿着安全的附帽潜水服,但仍受深度的限制。用钢绳潜入海地岛水域下63尺深海底。透过头盔玻璃眼罩,他看到了许多珍贵而且色彩丰富的鱼类及海洋生物,这些海中珍物在他眼里,自由自在地游动着。

毕比在《海中下降半里》一书中如此写着:“当我向下看时,看见了像火星、金星世界般的未知——珍贵丰富的生物,这使我感觉到,漫游于海中的愿望将要实现了。”

毕比想更深一步地下潜,但当时的潜水器阻碍了他的行动。克服这种障碍,势必平均1平方公分能耐40公斤压力,而且能装载1人的宽壁乘坐物。

为了完成这个构想,华比决心邀请曾经做过深海探险的钢球技师政提斯•巴顿和设计师约翰•H•J•巴德人协助。在三个人共同努力下,重新制作装备,毕比将新的装置取名为“深海潜水球”。

“深海潜水球”直径l‘45米,球壁厚3公分。每平方厘米能耐105.5公斤以上的压力——与海面下3400深度压力相等,而且相当坚固。船体重达2450公斤;它与军事用潜水艇不同,潜水球上装有圆形的窗户,窗厚76公分,以溶解的石英做成玻璃。石英是人类所知物质中最坚硬的透明体,它能反射任何波长的光,每一个窗户直径20.3公分;深海潜水球内备有氧气筒可自动供给氧气,乘员身上散发出来的湿气,会被装在盘里的氯化钙吸收,而盘内的碱石灰(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混合剂)能吸收迷漫于室内的二氧化碳。

另外还有一根管子,连接深海潜水球和海上的母船,管内的电缆能供给发动电力机械与探照灯所需的动力,同时为了毕比进入深海时,能详细地记事,还装上电话线。最后,深海潜水球被粗2.2公分、长10.6公里的钢铁制电缆线吊入海里。

潜水球究竟能潜多深?这个问题,在1930年6月6日得到了答案。当天,深海潜水球被装在大型舢船淑女号的甲板上,运到百慕大温暖的外海,淑女号本身被拖船福拉蒂斯号拖到外洋。在此以前,深海潜水球为适应这次深海旅行,在同样的航线里作了多次的潜水试验,不过球内并没有工作人员。这些准备是为了从事史无前例的深海探险。

上午时分,毕比和巴顿进入深海潜水球直径35.6公分的圆形出人门,甲板上的乘员,把180公斤重的盖子用巨大的螺丝钉和螺丝帽锁好,潜水球便完全被密封。

谁也不能预料潜水时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危险,他们像是被囚禁在钢铁制容器内的狂人一样,无法抗拒深海潜水球剧烈的摇动。潜水球被海面的大波浪冲击随着母船上下摇动,在电缆紧紧拉引下,狂乱地动荡着,如果电缆拉力超过限度,深海潜水球将会像石头般地滚人海底。

当毕比眺望海面下世界的瞬间,他忘记了恐惧。毕比在他的著作中写着:“在50尺深处时,我看见我的周围被朦胧的青绿色包围,我无法相信这竟是我穿戴潜水钢盔潜水的界限。”

毕比接着写着:“每多潜入几尺,便遇到令人惊讶的新现象——生命并没有如预期中那么丰溢活跃,但所有生物的数目却令人难以置信。在1000尺深处,我清楚地看见几条淡绿色的光线和轮廓鲜明的虾子……偶尔出现的美拉诺斯托米阿地特龙鱼,发出燃烧般耀眼的光线,同时我们也看见名叫沙普莫利娜的鱼儿发出小小如珍珠般的光点,而可培普达(小小的甲谷类)的颜色,使我们联想起日光的辐射……”

“在1680尺深处,我们见到体长14.5公分的生物向窗户冲来,很快地飞射到外侧后爆炸,那种闪光非常亮地照在我的脸上和窗内下方,在那些闪光当中,我看见了很大的红色虾子和碰裂的光芒。”

“上午11点12分,我们在3000尺深处停下来,这将是这次潜水的最终点,因为连结母船的缆绳已经快没了……周围水的颜色更深了,在海面上任何无星光的黑夜与此相比较,也只不过是‘薄暗’罢了,我想我以后再不会轻易的使用‘黑色’这个词句了。”

缆绳似乎松弛了,球体又下降了一些,此时接到海上的联络电话,说刚才海面发生横波,由于深海潜水球和缆绳的重量紧卷在卷扬机上,因此休贝史达船长下令松懈过紧的缆绳,因而下降了14.4公斤。卷扬机轴上只剩下12圈缆绳,我们现在被吊在3028尺深处,此时我们才明白我们离海面已是如此的遥远。”

毕比和巴顿终于创造了人类潜水最深的记录,他们带着人们的欢呼回到了海面。

大洋缺氧事件之谜

19世纪初,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环球航行,从深海洋底表层采集到深海沉积物样品,当时发现,深海底广泛分布着红黏土,它的褐红色是氧化环境下形成的铁离子所致。可见,现今海水的深层仍然富含氧,这是大洋环流强盛的反映。

20世纪,美国的“格洛玛挑战者”号深海钻探船在各大洋打钻,钻杆穿过年轻地层,钻到了距今1亿年前后(白垩纪中期)的沉积物。科学家意外地发现,那时广泛分布的并不是红黏土,而是黑色沉积物。它的厚度多在45~270米之间,有机质含量高达1%~30%。显然,l亿年前的海洋状况与现代明显不同,这种状况发生在白垩纪中期这一特定时期,被称为大洋缺氧事件或叫白垩缺氧事件。这一事件的起因是什么,也就是黑色沉积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引起了海洋学家的广泛注意。

有学者根据白垩纪中期的黑色沉积物中缺乏底栖生物化石,认为当时海水的含氧量很低,沉积碳酸锰的形成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沉积碳酸锰在氧化环境下是不稳定的。白垩纪为地球上的高温时期,当时即使在两极地区也无冰雪覆盖,海水温度比目前高10℃左右,而海水的含氧量又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含氧量越低。黑色沉积层中缺少海底洋流侵蚀的痕迹,表明当时海水环流很弱,这是因为当时赤道与两极海洋的温差,以及表层与底层海水的温差都比现在小得多,停滞的海水环境使得氧气消耗后得不到补充,也易于导致缺氧环境。

而有的专家则发现,白垩纪联合古陆分裂不久,新生的洋盆面积狭小,环境比较闭塞。比如当时南大西洋与北大西洋并不相连,又受到鲸鱼海岭、福克兰海台的阻隔,所以处于停滞状态,形成了大量黑色页岩。很明显,这一说法难以解释太平洋中黑色沉积物的形成。

深海钻探在非洲西北岸外的大西洋底发现,白垩纪中期的黑色沉积层与红色沉积层相间形成互层。如果认为黑色沉积层形成于停滞缺氧环境,红色沉积层形成于富氧环境,那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缺氧环境与富氧环境会如此频繁地更迭。

有些学者强调这是有机质供应速率多次变化所致。深海浊流从浅海把夹杂大量动植物遗体的沉积物搬运到深海区,大量有机质被快速埋藏,形成黑色沉积层;其中的有机质在分解时耗去大量氧,从而在沉积层甚至底层海水中造成缺氧环境。

在这些学者看来,缺氧环境是黑色富碳沉积层堆积过程中的产物,而不是黑色沉积层的形成原因、由于浊流周期性地反复活动,故可以形成多层黑色沉积物。其间所夹的红色沉积物是在有机质供应速率较低时期形成的。•

太平洋一些海岭上的黑色沉积物,可能是由于其周围的上升流导致生物繁盛,提供了大量有机质的缘故。

如果黑色沉积物的形成确与生物大量繁殖或有机质大量供应有关,那么,我们还不明白:为什么在1亿年前会出现这种情况?生物大量繁殖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结束的?

曾有人提出,生物繁殖率升高与海侵有关。白垩纪中期为大海浸时期,海水淹没大片陆地,在广阔的浅海区繁殖了大量浮游生物;有机质源源不绝地沉积下来,消耗了大量氧,进而使缺氧环境扩展到深海区。尽管这一模式颇受青睐,但是也有人质问:为什么另有几次海侵并没有造成缺氧事件?

l亿年前的缺氧事件或黑色沉积层的成因,有的是因为海水停滞、含氧量低,有的因为是海盆闭塞,也有人认为主要是有机质大量供应或海侵所致,可谓众说纷纭。探索白垩纪缺氧事件的奥秘,不仅对研究海水化学和海洋环境的变迁很有意义,而且由于黑色沉积层可构成数量庞大的生油岩,从而在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方面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盖奥特”之谜

海底平顶山在太平洋的中部至西部,即夏威夷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斐济群岛一带的深海底,它们的顶部像被截掉一样,都是平坦的,非常奇妙。

20世纪40年代,美国海洋地质学家赫斯对此进行一j较系统的研究,为纪念他的老师普林斯顿大学地质系教授阿罗尔德•盖奥特,他把平顶海山命名为“盖奥特”,并著文阐述平顶海山的特征。

这种海山不仅太平洋有,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亦存在,它们有的孤独耸立于海底,有的成群出现。平坦的顶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从几百米至20~30公里,顶部离海面最浅为400米,最深为20O0米,平均1300米。赫斯认为,平顶海山是沉没了的岛屿,就像神话中描述的“阿特兰蒂斯”王国那样。但坦赫斯无法说明它的顶部为什么是如此平。

后来,从平顶山的顶部打捞到了呈圆形的玄武岩块,表明它们是火山弹的原有形状,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是一座海底火山,顶部是火山口,被火山灰等物质填平了,所以呈现平顶。年龄测定表明,它们形成于距今1亿年至2500万年之间的火山大量喷发时期,这就给火山说提供了一个依据。

20世纪60年代,从太平洋西南的凯普—约翰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6种造礁珊瑚、厚壳蛤以及层孔虫等生物化石,以后在太平洋中部又有类似的发现,表明平顶海山的顶部过去有过珊瑚礁发育。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有光照的水体里,因而其生存的最大水深在50米左右,可见,曾经有一段时间,海山顶部的水深不超过50米。由于此时的海山顶部离海面近,风浪就有可能将其削平,并在其上发育造礁珊瑚。以后,海底山下沉,沉到水深400米以下的地方,所以平顶海山上就残留着以前发育的造礁珊瑚和其他喜礁生物。

但美国学者德利提出,海底火山不一定发生过上升和下沉,而是在天气寒冷的冰川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使海底火山的顶部出露海面被风浪削去。但天气能否冷到使海面下降几百米以至2000米,目前还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况且,有些平顶海山的顶部宽达40~55公里,说它是被风浪削平的似乎难以使人相信。

现代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孟纳德认为,太平洋中的平顶海山都位于一片原来隆起的地壳上,他称之为“达尔文隆起”。这些隆起上的许多海山,其顶部接近海面,被风浪削平,尔后,整个隆起下沉,便形成今日平顶海山的面貌。但温泰勒尔等不同意孟纳德的见解,他们认为没有事实证明“达尔文隆起”存在过。

“盖奥特”的存在由于缺乏深海调查资源,已提出的说法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因此还有待于科学家作进一步的研究。

大西洋海底的黑潮之谜

法国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巴米罗亚”号,几年前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海域考察时发现一股股从洋底冲上来的巨大“黑潮”,这一股股“黑潮”像黑墨汁一样流向千里以外的法国海岸、经科学家们化验,这黑水里面充满着一些地球上很少的稀有金属。“巴米罗亚”号上的科学家们探测到,这一股“黑潮”是从3000米深度的大洋底部冲上来的。有人怀疑这是地球内部的“呕吐物”。

为了揭开这神秘“黑水”的谜团,法国派出“诺蒂尔克”号深水探测器,美国派出了“尔河文”号世界最深海洋探测器,于1998年7月份一起来到亚速尔群岛海域。

“尔河文”号由美国著名海洋科学家斯文蒂尔教授和法国海洋科学研究所负责人伊夫•富凯博士共同驾驶。当他们下潜到1000米时,海水的四周如同起了“大雾”一样,在最强的光线下看不清10米以外的东西。他们认为“这肯定是迄今为止在大西洋海脊发现的最活跃的地方。地质断层从北到南把大西洋从中切为两半,也就是把欧洲和美洲慢慢分开(每年两厘米)的地方。”

当下潜到2500米时,海水的温度上升到100℃,四周的“大雾”逐渐消失,能见度非常清晰,能看到四周游动的虾、贝类、海参。尽管温度很高,但它却不沸腾。因为这里的水压是水面的250倍。

在强烈的光线照耀上,他们突然看到一幅清晰的图景;四周是林立的烟囱,井井有条,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大工厂区。那一股股“黑水”就是从烟囱里冒出来的,像是污染。但这些污染物并不影响洋底生物的生存。在这里超过水面250倍的压力下,水温达到400℃的2500米水下,又有谁有能力在此建造出这样大的“烟囱”呢?

海底发现的情景令这两位著名的海洋科学家大吃一惊。在此奇景之中,两位科学家想认真、详细地录像,周游、观察一下四周,谁知他们乘坐的深海探测器却不听从操作、指挥,就像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急剧地托起一样,他们迅速上升离开这里,就仿佛有人有礼貌地把他们驱逐出境。

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尔河文”号深海探测器浮到水面。两位科学家面色苍白,他们亲眼目睹的景象,使他们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法国、美国的科学家们联合探索大西洋底冲出来的“黑潮”来源,发现了2500米的大洋底层有巨大的“烟囱”群。“黑潮”是向洋面上排出的污染物。科学家们联想到过去在大西洋底发现的一系列神秘莫测的建筑,飞速前进的潜艇等,他们认为,在大西洋中生存着似人一样的高智慧动物。他们的科学技术,文明水平远远超过地面上生存的人类。深受观众喜爱的科幻电视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不仅仅是科学幻想,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拜伦•巴特尔教授认为:大洋的深处,一定生存着另外一支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智慧的动物。他们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活,他们是人类的另外一支。

俄罗斯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一定是地球上的主宰,海洋的面积远远超过陆地。从这例神秘现象可以证实:如果海洋里生存着高智慧动物,他们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远远超过人类。俄罗斯的海洋生物学家勒伦斯基教授多年观察、分析后认为:人们常常亲眼看到高空中出现的飞碟(UFO)并非是天外来客,而是地球上高级生物的杰作。据多方面的记载:飞碟常常从海洋里飞出、又钻入海洋里。

在这浩瀚无边、神秘莫测的海洋里,许许多多难解之谜,就像一块块巨大的磁石,将会吸引着我们将目光瞄准海上,深研海底,以揭开那无数的令人难解的谜。

海底为何会下潜

我们都知道,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海沟,它们的深度都在6000米以上。海沟附近经常发生十分强烈的地震。据统计,全球80%的地震都集中在太平洋周围的海沟及其附近的大陆和群岛区。这些地震每年释放出的能量,可与爆炸10万颗原子弹相比。

有趣的是,海沟附近发生的都是浅源地震,向着大陆方向,震源的深度逐渐变大,最大深度可达700千米左右。把这些地震源排列起来,便构成一个从海沟向大陆一侧倾斜下去的斜面。

1932年,荷兰科学家万宁•曼纳兹利用潜水艇测定海沟的重力,发现海沟地带的重力值特别低。这个结果使他迷惑不解,因为根据地块漂浮的地壳均衡原理,重力过小的地壳块体应当向上浮起,而实际上海沟却是如此的幽深。经过一番研究,万宁•曼纳兹认为,可能是海沟地区受到地球内部一股十分强大的拉力的作用,所以才有下沉的趋势,从而形成幽深的海沟。

上个世纪中叶,人们认识到大洋中脊顶部是新洋壳不断生长的地方,在中脊顶部每年都要长出几厘米宽的新洋底条带(面积约3平方千米),而地球表面面积却并没有逐年增大,可见,每年必定有等量的洋底地壳在别的什么地方被破坏消失了。

地球科学家发现,在100~200千米厚的坚硬岩石围之下,是炽热、柔软的软流图,在那里不可能发生地震。之所以有中、深源地震,正是坚硬岩石圈板块下插进软流圈中的缘故。

这些中、深地震就发生在尚未软化的下插板块之中。海沟地带两侧板块相互冲撞,从而激起了全球最频繁、最强烈的地震。也正因为洋底板块沿海沟向下沉潜,才造成了如此深的海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曼纳兹的理论是非常正确的。

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洋底板块俯冲潜入地下的呢?

日本地球科学家上田诚也等人认为,洋底岩石围密度较大,其下的软流圈密度偏低,所以洋底岩石圈板块易于沉入软流圈中。俯冲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升高,岩石圈发生变化,密度还会进一步增大。这就好比桌布下垂的一角浸在一桶水中,变重了的湿桌布可能把整块桌布拉向水桶。

海沟总长度最长的太平洋板块在全球板块中具有最高的运动速度,上田诚也等人据此认为海沟处下擂板块的下沉拖拉作用可能是板块运动的重要驱动力。如果确实如此,洋底板块理应遭受扩张应力作用,而近年来的测量发现,洋底板块内部却是挤压应力占优势。这一事实对于重力下沉的学说是一个有力的驳斥。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地幔物质对流作用的观点,认为大洋中脊位于地幔上升流区,海沟则处在下降流区,正是汇聚下沉的地幔流把洋底板块拉到地幔中去的。这一看法与上述万宁•曼纳兹的见解如出一辙。但是,目前我们还缺乏地幔对流的直接证据。也有一些学者强调地幔物质粘度太高,很难发生对流。

众说纷纭,但究竟海底为何会下潜,仍没有一个足以能使人信服的证据,因此,尚有待于科学家继续努力。

海底峡谷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人们经常会在大洋边缘的大陆架和大陆坡上发现坡度陡峭、极其壮观的海底峡谷。

有专家认为,海底峡谷是由地震引起的海啸侵蚀海底而成的。可是,在没有海啸的地区也发现有海底峡谷,可见,海啸之说不能用来解释所有海底峡谷的成因。

另一种说法海底峡谷是由河蚀造成的。他们认为这些海底峡谷所在的海底过去曾经是陆地,河流剥蚀出的陆上峡谷,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才被淹没于波涛之下成为海底峡谷。

日本学者星野通平就认为历史上海平面曾一度比现今低数千米,大陆架和大陆坡那时均是陆地。不过,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大起大落幅度达数千米,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某些陆架、陆坡区地壳大幅度升降的说法,倒是可以接受的,但海底峡谷也广泛见于地壳运动平静的构造稳定区,所以陆上峡谷被淹没的说法不能作为海底峡谷的普遍成因。

1885年,科学家发现。富含泥沙的罗纳河河水注入清澈的湖水之下,沿湖底顺坡下流。以后科学界把这种高密度的水流称做浊流。1936年,美国学者德利在阅读一篇描述日内瓦湖浊流现象的文章时,猛然意识到,海底峡谷很可能就是由海底浊流开拓出来的。携带大量泥沙,沿海底斜坡奔腾而下的浊流,应具有强大的侵蚀能力。不过,当时还从未有人观察过海底蚀流现象,所以人们对这一说法仍然将信将疑。

直到20世纪50年代,海洋地质学界通过深入研究,才得出浊流具有强大的侵蚀能力的结论。

1952年,美国海洋学家希曾等人研究了1929年纽芬兰岸外海底电缆在一昼夜间沿陆坡向下依次折断的事件,判定肇事者正是强大的海底浊流。希曾等人还根据海底电缆依次折断的时间,推算出这股浊流在坡度最大处流速高达28米/秒,在到达水深6000米的深海平原时,流速仍有4米/秒。自陆坡至深海洋底浊流长驱达数千里之遥。这个理论逐渐被科学家认可。

但也有学者怀疑,海底浊流虽有较强的侵蚀能力,只是那么大的海底峡谷,仅靠浊流能否切割出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深度,仍是一个未知数。

埃弗里波斯海峡之谜

埃弗里波斯海峡,是位于希腊本土与希腊第二大岛——埃维厄岛之间的一条长长的海峡。

早在古希腊时代,大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许多的科学家就对这里的奇异的水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企图解开这令人迷惑的水流之谜。

原来,在埃弗里波斯海峡中部的卡尔基斯市附近,海水的流向反复无常,一昼夜之间往往要变化6至7次,有时甚至要变化11至14次。

与此同时,海水流速可达每小时几十海里,这给过往船只带来了很大的危险。

有时候,变幻莫测的海面突然变得十分宁静,海水停止了流动,然而可能不到半个小时,海水又汹涌澎湃、奔腾咆哮起来。也有的时候,海水竟能一连几个小时朝着一个方向奔流而去。

继亚里士多德以后,2000多年来,许多国家的各方面专家,纷纷对埃弗里波斯海峡令人费解的水流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最终均一无所获。

近来,希腊科学家提出,这种现象是地中海海水的自然波动、起伏所致。

然而,这种看法早在2000多年前时亚里士多德即已提出,并不是什么新的理论,更无法具体说明埃弗里波斯海峡水流异常的原因。

因此,要破译埃弗里波斯海峡之谜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水下大教堂”是何时的产物

1991年9月1日,法国南部海岸卡西斯小海湾。有3名业余潜水员在此潜水时不幸遇难。为寻找这些失踪者,当地潜水学校校长亨利•科斯凯绕过重重礁石,终于在水下37米处一条岩石隧道内发现了死者的尸体。

1985年,科斯凯在潜水时就发现过这条隧道,但他没有意识到这条隧道的重要性。没想到一个半月之后,这条水下隧道得到了法国文化部长的高度评价。他说科斯凯所发现的乃是“一座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丰碑”。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科斯凯将在水下发现岩石隧道的秘密透露给了考古学家让•库坦后,引起了让•库坦的浓厚兴趣。他当即决定与科斯凯一起冒险再次潜入水下,探索这一水下隧道的秘密。他们俩先小心翼翼地游过一条37米长仅1米宽的管道。由于淤泥不时泛起,搅得海水像豌豆汤一样又稠又浑。然后,他们又穿过一条150米长、直径2米的隧道,接着挤进一个窄洞,最后才进入一个4米高的石屋。

在这个石屋里,借助自带灯的灯光,他们看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幻世界:石屋四壁有石器时代的雕刻,有同时期人们所绘的各种马。这些马有的仅能看到露出水面的头部和背部,而浸在水中的则已被毁坏。

科斯凯和库坦不甘心这些发现,又摸索着从石屋游人另一岩洞。岩洞高约30米,直径为50~60米,呈拱形。借助灯光,科斯凯发现洞内天花板上饰有色彩斑斓的钟乳石。洞内四壁所绘动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就连从事考古工作多年的库坦也承认,他以前从未见过年代如此久远、绘制如此精美的绘画。据他估计,此岩洞内之绘画大约形成于1.2万到2万年前。科斯凯把这个水下岩洞称之为“水下大教堂”。

据初步考证,岩洞内的这些画是远古时代艺术家以动物脂肪和矿物色为原料,用动物毛制作的画笔绘在岩石上的,其中有鹿、马、鸟,也有北山羊和欧洲野牛等。最令库坦惊异的是,这里的欧洲野牛头部画法不同于石器时代的岩石绘画,那时一般只画牛头的侧面,而这里的牛头竟绘出3/4的面部。库坦说,这种画法在旧石器时代也是不常见到的。

库担推测,远古时代画家们在此岩洞内绘画时,岩洞尚位于海拔80米处。在以后的岁月中,地中海海水不断上涨,终于堵塞了通往此洞的人口。因此这个岩洞一直没有被人发现,洞内之物至今保存得完好无损。

科斯凯和库坦潜入岩洞内后,从岩洞中带回一些绘画的颜色样品。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里昂根据他们所搜集到的2克颜色微粒,用先进仪器确定出这些绘画的年代。

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个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的水下岩洞是古代祭祖场所,它或许比法国西南部著名的拉斯高岩洞更为重要、更有价值。

拉斯高岩洞是偶然被一群孩子发现的:

1940年9月,几个孩子寻找一条逃跑的狗,无意间钻入这个后来被学者誉为冰河时代的凡尔赛宫的岩洞。通过验色,科学家们确定此洞已历时1.6万年。岩石上的马、鹿、公牛等动物绘画,其色泽之光亮令人难以置信,专家学者们都惊叹不已。

考古学家在拉斯高还发现了用动物毛制作的画笔,用这种笔可涂抹20多种不同颜料。此外,还发现了一种管状骨头,当时人们便是通过这种管状骨头将粉末状颜色微粒喷吹在岩石底层上的。拉斯高岩洞的发现是20世纪40年代最伟大的发现。

“死神”号鱼雷不沉之谜

鱼雷,是一种可以自行推进、自行控制方向和自行控制深度的水中兵器。鱼雷的形状就像一根大圆柱子,头部装着引信和炸药,中部装着燃料和动力装置等,尾部装着推动器。

在世界海战史上有一枚鱼雷,发射出去以后没有击中目标,也没有沉到海底,也没有自行爆炸,而是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50多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1916年5月31日,英国舰队和德国舰队在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面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战,这就是世界海战史上著名的“日德兰海战”。

20世纪初的时候,欧洲的军事强国英国和德国,为了保持和夺取海上霸权的地位,争着抢着建造大、中型战舰,增强海军实力。而且,这两个军事强国的战列舰越造越大,战舰的装甲越来越厚,大炮的口径也越来越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两国的海军实力分别居于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大战的头一年,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经过几次交战,德国舰队吃了不少亏,水面上的战舰不敢远离海岸。1916年4月,德国海军的大洋舰队司令冯•舍尔海军上将费尽脑汁制定了一引诱歼灭英国主力舰队的作战计划。

出人意料的是,德国的这个作战计划和行动部署被英国的情报部门从无线电里给截获了。1916年5月30日,英国海军司令约翰•杰利克得了一份份军事密报。杰利克经过一阵严密思索,决定将计就计,也采用了引诱歼灭的办法,集中主力舰队去迎战德国的大洋舰队。这么一来,英国和德国的战术都是派出一支诱敌舰队,把整个舰队的主力埋伏在伏击团里准备消灭对方。

贝蒂的海军中将担任了诱敌。英国的诱敌舰队由第一战列巡洋舰队、第二战列巡洋舰队和第五战列巡洋舰队组成,第五战列舰队的战舰有4艘,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伊丽莎白女皇”级战列舰。这种海上巨舰,每一艘上都有8门381毫米口径的大炮,可以击中2500O米远的敌人。德国诱敌舰队的司令官是希佩尔,他的战舰都是德国海军里边最优秀的清一色的“无畏”级和超无畏级战列巡洋舰,这种战列舰跟“伊丽莎白女皇”级战列舰一样厉害。

1916年5月30日晚,英国的诱敌舰队,趁着茫茫的黑夜出发了,第一、二战列舰队熄灭了灯光先走一步,第五战列舰队随后悄悄地跟在后边。同时,英国主力舰队也在开往伏击地点。

这时候,德国的诱敌舰队也出发了,开往日德兰半岛海岸。德国海军司令舍尔率领着德国主力舰队朝着伏击地点起航了。

5月31日下午2时的时候,英国和德国的诱敌舰队都开到了日德兰西北部的海面上,相隔的距离只有50多公里,可谁也没有发现谁。几分钟以后,两国才互相发现对方的舰队。

下午2时40分的时候,双方的舰队进入了大炮的射程,日德兰的海面上立刻响起了“轰轰轰”的炮声,可是都没有击中对方,只是把海水炸得好像开了锅一样。两国的司令官各自向自己的诱敌舰队发出了命令:“战列巡洋舰全速前进,战列舰紧紧相随,注意和主力舰队保持密切联络。”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德国海军的重型战舰采用了新式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就是集中全部大炮,按照命令朝着敌人的一艘战舰一齐射击。这种战术的威力特别大。希佩尔率领着德国诱敌舰队走着走着,就一声令下,德国战舰朝着贝蒂的旗舰“雄狮”号一齐开火,一下子把“雄狮”号打中了。而且德国的“卢瑟福”号战舰的一发穿甲弹,一下子钻透了“雄狮”号中部的一个炮塔,在炮塔里边爆炸了,英国官兵死的死,伤的伤,损失惨重。更危险的是,猛烈的爆炸使得火药袋着起了大火,假如大火再往下烧,很快就会烧着弹药舱,使炮弹爆炸。这么一来,这艘“雄狮”号旗舰就会和贝蒂一起呼啸着飞上天。

一个被炸断两条腿的海军少校哈维,在最危险的时刻,使出全身的力气关死了弹药舱和火药袋舱的大钢门。接着,哈维又拼命地打开进水阀,放进了海水。就这样,哈维奋不顾身,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雄狮”号旗舰,可他却牺牲了。

下午4时20分的时候,德国诱敌舰队的“塞德利茨”号和“佛林格尔”号几个齐射,把英国的“玛丽女皇”号超无畏级战列舰击沉海底,1200多名英国官兵全部战死。“玛丽女皇”号沉入海底的巨大漩涡,赶来救援的英国驱逐舰“新西兰”号差点被那大漩涡拖进深渊。

从战斗打响,到这时刚刚一个小时,英国诱敌舰队就被德国人击沉了两艘战列巡洋舰,摧毁了一艘战列巡洋舰,沉重地打击了英国士兵的势气,只有贝蒂显得非常镇静。贝蒂又发出战斗命令:“各舰注意!向德国人冲击!”可是,情况对英国诱敌舰队越来越不利,下午5时,德国诱敌舰队突然掉过头来,朝着英国诱敌舰队反扑了过来。英国诱敌舰队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英国诱敌舰队当中的第5战列舰队赶到了战场。现在,第5战列舰队赶到了,希佩尔放松了对贝蒂的进攻,让几艘驱逐舰对他发起了猛烈进攻,英国的驱逐舰一看,连忙迎了上去。双方的驱逐舰展开了搏斗。

英国的第5战列舰队投入战斗以后,德国诱敌舰队立刻受到了大口径火炮的威胁。希佩尔一看不好,指挥舰队开足马力朝着舍尔的主力舰队靠了过去。可他的“冯•德•塔恩”号和“塞德利茨”号战舰还是被第5战列舰队打伤了。不久,希佩尔的诱敌舰队和舍尔的主力舰队会合了。

贝蒂看到这种情况,非常高兴,他用无线电向杰利克报告:“敌舰在东南方!”贝蒂担心德国主力舰队不上钩,下午4时30分的时候,他命令所有的英国战舰一齐向舍尔发起了进攻。这时候,贝蒂的旗舰“雄狮”号经过艰苦抢修,已经能够继续战斗了。

英国海军司令杰利克接到贝蒂的报告以后,立刻命令海军少将胡德带领第三战列巡洋舰队抢先赶到了战场,他指挥别的舰队也全速前进。

下午6时左右,英国主力舰队发现了德国主力舰队。杰利克把手用力一挥,果断地下达命令:“全部战舰向左排成舷侧单行,准备战斗。”

这时候,德国舰队司令舍尔不知道英国主力舰队就在他前边的海面上,继续指挥舰队一艘一艘地前进着,很快就进入了英国主力舰队的射击圈。这样,英国主力舰队从打出第一发炮弹起,只用了10分钟的时间就把德国的“吕措夫”战舰打得在海面不能动弹了,“维斯巴登”号和“S—35”号战舰被击沉。

舍尔一看大势不好,决定指挥舰队掉头逃跑。临跑以前,他命令所有战舰集中炮火齐射胡德指挥的第三战列巡洋舰队旗舰“无敌”号,雨点一样的炮弹过后,“无敌”号爆炸了,胡德和1000多名英国官兵断送了性命。

下午7时的时候,德国舰队司令舍尔带着舰队打算从英国舰队的后边撤回德国。可他的主意打错了,结果又碰上了英国战舰。舍尔只好不停地发着命令:“施放烟幕弹,各驱逐舰发射鱼雷!”一枚枚鱼雷跃入了大海,向英国舰队射去,可是全都没有射中。

天慢慢黑了,舍尔命令全体德国舰队:“航向东南,突破英国舰队封锁!”德国舰队立刻开始行动。英国舰队里的“鲁斯普斯”号战舰一看,连忙发射出了一枚鱼雷,这枚鱼雷的代号叫做“死神”号,杀伤威力相当于10吨梯恩梯炸药。

“死神”号鱼雷发射出去以后,朝着一艘德国战舰冲了过去。没想到,它眼看就要击中那艘德国战舰的时候,却一转弯,溜走了。这时候,德国战舰上的德国官兵原本被冲过来的鱼雷吓呆了等到他们看到那枚鱼雷溜走了,于是,疯狂地朝着英国战舰射击。

最后,德国舰队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在激战中,德国的战列舰“波梅思”号、轻巡洋舰“弗劳恩洛布”号和两艘驱逐舰被英国舰队击沉,英国舰队也有3艘战舰被德国舰队击沉。激烈的战斗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早晨,双方才罢休。

日德兰海战终于结束了。在整个海战当中,德国击沉了英国第一流的战列巡洋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英国击沉了德国两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最谁也没有达到消灭对方的目的。英国舰队的损失虽说比德国舰队大,可英国海军还有着强大的优势,所以还保持着海上控制权。

再说英国的那枚“死神”号鱼雷没有击中德国的战舰,就神秘地飘入了大海。从那以后,它在大西洋海域里时隐时现,曾经好几次和德国潜艇打过照面,也和公海上的商船绕过圈子。

后来,两艘美国军舰在坦帕海湾堵住了“死神”号鱼雷,打算用反鱼雷装置把它击毁。可是,天公不作美,由于海面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美国军舰虽然经过努力,最后还是让它逃出了包围圈,继续在大洋中到处游荡。美国军舰不甘心,不停地向“死神”号开炮射击。可是,美国官兵们除了看到海面上炸起的那一个个水柱,一直也没有听见鱼雷的引爆声。一个月以后,人们发现“死神”号鱼雷又出现在了委内瑞拉的海岸边,随后它又游过了巴拿马运河。

在1945年以前的30年当中,“死神”号鱼雷又飘到了太平洋海域。在太平洋海域里行驶的商船只要一发现它,立刻吓得赶紧改变航线,根本顾不上周围有没有什么暗礁。就这样,许多商船为了躲避它,碰到了礁石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946年8月的时候,“死神”号鱼雷突然出现在苏门答腊的海面上,美国军舰听到这个消息,急忙进行追踪。可是,整个南太平洋全都被搜遍了,也一直没有发现它的踪迹。

以后,“死神”号鱼雷又像幽灵一样在美洲海域冒了出来。当时,正好有一对正在度蜜的夫妇,他们在巴西的亚马逊河边上发现了“死神”号的身影,赶紧把它拍了下来。

60年代的时候,“死神’号鱼雷第二次“周游”世界各大洋,然后转向了内海,出入各个港湾。水兵和船员们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吓得心神不定,生怕什么时候碰到它。

“死神”号鱼雷自从1916年开始,在世界各大洋飘荡了半个多世纪,人们估计它的航程已经达到了大约有15万海里。奇怪的是,它没有维修,又没有补给,可是他为什么能够激荡这么长时间呢?它还要同落到什么时候才会停留下来呢?这些问题没有人能解答,只能是一个谜。

大海中的间歇水柱之谜

1960年12月4日,地中海海域。一艘名叫“马尔模”的轮船正在航行,忽然,船长和船员们看到一个奇异的、好像白色积云的柱状体从海面垂直升起,但几秒钟后就消失了。几秒钟后,它又再次出现。于是船员们用望远镜观察,发现它是一个有着很规则的周期间隔的升入空中的水柱,每次喷射的时间约持续7秒钟左右,然后消失;大约2分20秒后又重新出现。用六分仪测得水柱高度为150.6米。

“马尔模”号发现的这股奇异的水柱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界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是“海龙卷”。威力巨大的龙卷风经过海面上空时,会从海洋中吸起一股水柱,形成所谓的“海龙卷”。但“海龙卷”应成漏斗状,这与船员们观察到的情况不同。而且从有关的气象资料来看,当时似乎无形成“海龙卷”的条件。于是,有人提出,水柱的产生是火山喷气作用的结果。理由是,地中海是一个有着众多的现代活火山的地区,但在水柱产生的海域却又没有发现火山活动的记录。而且,“马尔模”号的船员们在看到水柱时,也没听到任何爆炸的声音。再者,如果确是水下火山喷发,周围的海域也不会如些平静。于是又有人推测,这是一次人为的水下爆炸所造成的。但水柱周期性间歇喷发的特征和当时没有爆炸声,排斥了这种可能。

那么,“马尔模”船员发现的水柱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至今都还没有人找到答案。

大洋中真的出现过陆桥吗

科学家在100多年前就发现,远隔重洋的两大陆有着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生物种属。根据同一个物种有着同一的起源的观点,这些既不会飞又不会游的生物是如何远渡重洋来到大洋彼岸的呢?

有人提出陆桥说,认为大洋中曾存在过一些狭窄的好像桥一般的陆地,称为“陆桥”,生物正是通过这种陆桥从一块大陆来到另一块大陆的。后来,地壳变动,陆桥被海水淹没。但我们仍可以根据一些分散的小岛和水下高桥找到它们的踪迹。

另外一些学者坚持大陆漂移说,认为生物并不是通过什么陆桥迁移的,而是驮载在漂移的大陆上,从这里漂到那里。这种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后,曾一度盛行。

不久前,我国一位学者对陆桥说提出了新的评论。认为,尽管大陆漂移说已得了许多重要证据,但陆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特别是新生代以来的一些生物化石,之所以能在不同的大陆出现,就是通过陆桥迁移的。因为根据大陆漂移说,新生代以来的大陆早已相互漂离,生物迁移只有通过陆桥才能完成。今天各大洲都有些浅海区相连,如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最深处只有52.1米;亚洲大陆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最深处113米,但绝大多数水深不过几十米。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托雷斯海峡,最浅处仅5米。因此,只要海水面比现在下降100米,这些陆块之间就会出现陆桥。在第四纪冰川期最盛期,由于大量水变成冰,海面很有可能出现比现在低100米的局面。因此,不难设想,在第四纪冰川期最盛期,除南极洲外,地球上各大洲均可连成一片,相互沟通。

虽然陆桥说很有道理,但因无进一步的证据论证,所以,大洋中的陆桥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神秘恐怖的地震海啸

在海底或大陆边缘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岛弧地区的滑坡、沿岸地区山崩引起的海水剧烈波动。被人们称之为地震海啸。山崩造成的海啸,有些国家则称为“山崩波”。

地震海啸的波长很长,短者也有几十千米,最长的可达五六百千米,而且传播速度快。在水深三四千米的大洋中,每小时可传播几十千米,有时甚至达数百千米。另外,地震海啸在大洋中传播时,一般波高在l~2米,加之波长很长,所以不易被人察觉。但当它传至浅海地带或近岸时,波浪叠加,波峰隆起,有的高达20米左右,最高者可达40米。此时,由于波浪能量不断集中,其巨大的破坏力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从实测得知,地震海啸对被冲击的海岸每平方米的波压可达20~30吨;美国比斯开湾的一次大海啸,拍岸浪波压竟达每平方米90吨。由此不难想像,强大的地震海啸将对一些沿岸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和财产构成巨大的威胁,也给地震海啸发生地区,甚至是波及地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每当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壳的急剧升降就会迫使有几千米深的海水水柱发生运动,同时在海水上层形成巨大而迅猛的波浪,当波浪涌进浅水海域时,浪头会骤然增高,放慢速度,似海中巨人立起身来,并像一扇墙似的倾倒在岸上。如果遇到漏斗形深水港湾峡谷,或沿河谷逆流而上,海啸的浪头会更大更猛,高高的水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腾而来,将沿途遇到的一切房屋树木、人畜财产都吞噬下去。随即,海啸波又夹带着它所吞噬的一切退却下去,然后再返回来。就这样一进一退,数次往返,犹如摧枯拉朽,一切障碍物都会被荡涤一空。

有时海水急剧地流去,形成大退潮,使从不露面的近岸海底礁石显露出来。随之,海水再猛烈地上涨。这种情况一般是由海底地壳急剧陷落而形成的海啸。相反,如果海啸波最初到达海岸时像一堵水墙向岸上袭来,那么这种海啸一般都是由海底地壳急剧隆起造成的。

夏威夷渔民在1946年4月1日曾目睹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奇景:海水急剧退却,从未露过面的洋底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许多海鱼和海洋生物在洋底乱蹦乱跳。这些渔民以为发生了奇迹,都争先恐后地去捉鱼。结果,猛然袭来的海浪使119人葬身鱼腹。这次事件使人们认识到,当海水突然大落时,应当警惕“地震海啸”的袭击。

据史料记载,1755年11月1日,大西洋欧洲沿海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大地震时,也引起了一次大海啸。只见海水先退后进,巨浪高达18米,海岸附近的大量建筑物被怒涛摧毁,许多船只沉没。里斯本全城的建筑,在6分钟内几乎倾毁殆尽,10万人死于巨浪之中,一座繁华的城市顷刻间变成了废墟。

历史上最有名的地震海啸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地中海。约在公元前1450年,希腊东南有一西雷岛,由于火山爆发,整个岛屿被抛向空中,随后坠入海底。巨大的海啸使西雷岛上的米若阿文化毁于一旦。有的学者认为,《圣经》上说的摩西分红海的故事就与这次海啸有关,柏拉日曾提到过的“大西洲”也是以此为基础的。另一次巨大的地震海啸就是上面提到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的地震海啸,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波高近30米。那天正是“万圣节”,许多信徒正在教堂内做祷告,也未能逃过此劫。这场悲剧引起了许多人对宗教信仰的怀疑。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举此例,劝导人们不要进入教堂。

1883年8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导致了近代史上的最大一次地震海啸,随之而来的巨浪高达30多米,把整个村庄从地图上抹掉,死亡人数达3.6万。其后的1890年,日本秋田地区的地震海啸也使2.7万人丧生,2万多所房屋被毁,海水还淹没了大片土地。

1960年5~6月在南美洲智利附近的海底发生了一系列大地震。其中10次超过了7级,3次超过了8级。最强烈的一次8.9级,发生在智利奇洛埃地区,并且引起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啸。1960年5月23日智利的海底发生8.9级地震,随即在700千米范围内引起了海底地壳的变动,震中地壳最大上升量达3~4米,最大下沉量达2米。地震有感范围达1000千米以上。由于海底地壳的急剧升降,使海水随之升降而发生海啸。这次海啸在智利500千米沿岸上的平均波高为10米,最大波高为25米。当然,就海啸波的高度来说,它并不是地震海啸中最高的,但是它的波及范围之广和能量之大,却是其他几次海啸难以比拟的。

海啸生成后,首先冲向智利海岸,毁坏港口设施,吞没渔民村镇,使数以千计的人遭灭顶之灾,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海啸引起的巨浪以极快的速度涌向整个太平洋海域,扑向南太平洋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在悉尼港形成强大的漩涡,使港内的船只受到了重大的损失。海啸扑向菲律宾、夏威夷和日本海岸。它以707千米每小时的平均速度,只用了14小时56分就走完了1660千米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简直比得上飞机的速度了。在夏威夷观测到的海啸波高为9米。当它用21个多小时走完17000千米的路程到达日本时,最大波高仍有8.l米。这次海啸把日本本州岛的太平洋沿岸洗劫一空,把日本北部一个地方的整个海岸都堆上了各种轮船的残骸。

智利海啸在到达日本之前,尽管早已发出了警报,人们已经有了准备,但仍然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毁坏房屋1500多幢,伤亡达千余人。海啸万里奔袭,威力却不减,仍保持着极大的破坏力。这次海啸一直影响到前苏联境内的鄂霍次克海后才收兵回营。

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

海底地震是对航行在海上的人们的又一大威胁。1959年春,前苏联客货轮“库鲁”号在勘察加沿海海域航行,突然受到震动,好像有只大铁锤不停地敲打船底,每打一次,船身就剧烈地抖动一下,船上的舵轮、雷达全部失灵,罗盘也出了故障。海面上腾起无数水柱,周围一片白色的泡沫。

1964年3月21日,美国阿拉斯加地震发生时,前苏联“坚定”号救护船正在距安克雷奇市250海里的公海上。它在5分钟之内竟受到3次剧烈震动,就好像全速前进的船只,猛地撞上了大块礁石一般。

在海底地震中,船只损失的大小取决于地震强度,也取决于船只与震中的距离。科学家认为,由海底传递到海面的地下震动,在震源地区感觉最明显,5~6级的地震便可以毁坏船体,掀掉锅炉和发动机。

对停留在港内的船只来说,最危险的则是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啸。地壳急骤升降,迫使几千米长的水柱发生运动,在海水上层形成巨大而迅猛的波浪,当波浪涌进浅水海域时,浪头骤然增高,速度放慢,像一面墙一样倾倒在岸上。狭长的海湾和楔形港口里,海啸的浪头尤其大。

1958年7月9日晚,美国阿拉斯加东南的里都亚港发生了一次地震。潮水所到之处,淹没山坡,冲毁树林。潮水过后,只留下一片光石秃岭。

海底火山爆发也常常给海上船只带来惨重的灾难。1952年9月23日,东京南225海里的一座礁石附近,火山爆发。首先来到这里的一艘日本海上防卫厅的考察船,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一个新岛,海拔高度30米,直径150米。几天之后,小岛却消失了,但火山口还在继续喷射,火山熔岩流入海里,蒸汽变成云彩升上天空。这时,东京渔业研究所的一艘水文考察船又驶近火山爆发区,正当船上人员开始摄影、测定火山威力、选取当地水土样品时,第二次火山爆发,考察船当即被蒸汽和灰烬吞没了。火山喷射物散落以后,海面上再也不见船的踪影。直到过了很久,船的残骸才被找到。

人们往往并不知道,有时来自火山的危险并非是火山本身,而是火山的喷发物——火山灰、水蒸气等,它们像浓雾一样,降低能见度,使船只陷入死亡境地。

海洋微地震之谜

一种能在地震仪中接收到的暴发性干扰,就是海洋微地震。这种暴发性干扰是由大量周期约为2~10秒的微小的地壳震动波群所组成的。微地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它常常伴随附近海洋风暴的出现而爆发。它所包含的波动频率则恰好是它所伴随的风暴激起的波浪频率的2倍,这就是所谓的“信频现象”。此外,人们还观察到,当风暴由大陆吹向海洋时,这种微地震常能持续很久;反之,当由海洋吹向大陆时,一旦风暴登陆,它就很快减弱以至消失。

至于海洋微地震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人们曾作过许多猜测。有人认为这是海浪冲击海岸的结果,也有人想用波浪起伏施加在海底的压力发生变化来解释,但这些说法都不能解释前面说的信频现象。

地球物理学家斯科特、海洋学家迈克和流体力学家朗吉等人,在对微地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经过复杂的计算发现,两列相同频率沿几乎相反方向行进的波浪相撞时确能产生一种向水中各个方向辐射的微弱声波。它不是通常的驻波,也不随深度而衰减,而且它的频率很接近波浪频率的2倍。计算结果还表明,由于风暴会在广阔的洋面上掀起波涛,其中含有许多相反方向的波动成分。由所有这些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成声波的能量相当可观,足以激起微地震。

这种理论被称为非线性相互作用,它虽然能解释许多重要的现象,可是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当风暴登陆后海上波涛依然存在而微地震却很快平息的现象,因此海洋微地震的发生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为什么印度洋洋面上有一个洼坑

一次,科学家在观察人造卫星在印度洋上空飞过时,注意到在某一海域卫星轨道稍稍向上隆起。这说明下面的地球引力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海域的洋面上有一个深达90米的奇异洼坑。在宽1900多千米的洋面上,水面缓缓地下降。船只经过这一海域时,难以发现这一洼坑现象。

水面上为什么会出现洼坑呢?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因为谁都会说,水是往低处流的,直流到水面一样平为止。然而,这仅是在地球引力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才如此。按照万有引力定律,物体间引力的大小,决定于其质量和距离。汪洋大海的海底是起伏不平的,有的地方存在着海底山。局部地壳质量比周围要大,引力自然也要大一些;而在海底谷的区域,引力就相应略为减弱。地球物理学家对印度洋上出现洼坑的解释是,在洼坑下面的海底地壳质量比周围要小,引力当然也小,使周围引力较高区域的水不能流进去将洼坑填平。

大洋的洋面上既然会形成洼坑,同样也会出现“山头”。当水下有海底山脉时,那里的水会将周围引力较低区域的海水牵拉过去而呈隆起状态。

海底闪光“雕像”之谜

百慕大“魔鬼三角”并非是飞机、船只和人员神秘失踪的唯一险地。前不久,科学家们的注意力又转向发生神秘悲剧的红海之滨。

在红海之滨,有一小块沿海区被划为开发沿海旅游业的景点,这里经常发生潜水的旅游者和潜水运动员在水下神秘失踪的事件。

看来,长期以来,这里发生的人员失踪奇案只被视为个别的偶发事件,没有引起重视,更没人将这些神秘事件与当地的海底状况相互联系起来。就这样,直至当地政府接到报案:两名来自德国的潜水爱好者爱玛和马克斯在这一海域神秘失踪,而且是在风和日暖的天气里,在距离海岸50米处的水下失踪的。他们的伙伴托•柳德维格被留在船上,他指着出事地点说:“爱玛和马克斯潜入水下后有个奇怪的发现,于是上游水面向我报告说,他们在海底深处发现一种奇异的闪光现象,他们很感兴趣。这海底闪光像似有人在那里扳动一盏小灯的开关,时而亮,时而熄——这闪光具有一种珠母的光辉和色泽,它亮35分钟后就瞬间熄灭了……

说完,他们俩又一次返回那里观察,这次,我等了好久,应该返回来的时间到了,可仍不见他们的踪影。这时,我等不急了,只好独自潜入水下去寻觅他们,我寻找了足足半个多小时,也不见他们的踪影,只见那海底处有一块巨大的闪光砾石。

当地政府派来专业潜水员又深入水底寻找,可是,找遍周围水域,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潜水员们对托•柳德维格说的那个水下闪光的神秘巨砾进行了考察:从外表看,这块水下巨砾很像一尊古代雕像的头部,从它的正面看,它很像一个巨大的玫瑰色人的面孔,还有很像人的鼻子和眼睛的细微部,它的表面被海水冲刷得十分光滑。专家们得出结论,这很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在当地警察局的档案中,也有过对这一海区发生偶发性悲剧事件的记载。然而,1个月后,又发生一起类似的意外事件:

一个名叫索•比兰德拉的意大利女潜水爱好者,她来到那个闪光的水下巨砾附近潜泳,却带着一种异常的感觉回到船上——她因一种莫名其妙的剧痛休克过去,手上还出现神秘的烧灼疤痕,从她的腕关节直至肘关节区间的皮肤上似乎布满一种小网状物。

当索•比兰德拉苏醒时回忆说:“在水下,我根本没有碰到水母,什么也没碰到,只是触摸了一下那块水下巨砾——它间歇式的闪烁着白光,这时,我体会到一种强力的电击感。”

当研究人员翻开档案时却惊异地发现,这一海域在过去就曾发生过人神秘失踪的案例。从1976年至今,已记录下10多起类似的悲剧事件。所有失踪者全是从事潜水运动者,而且每次事发后,都找不到失踪者的尸体。

长期以来,这一海区出现的怪异现象和人神秘失踪的事实,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科学家们通过大量观测和研究发现,实际上,所有这些悲剧事件都发生在白天,而且人员失踪的日期均和满月日期相吻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事的目击者都提及过那块水下“杀人巨砾”周围的神秘闪光。

这一水下神秘闪光已被拍成电影胶片。但是,它的光源是何物?从何而来,迄今仍是个谜。科学家们认为,这一水下发光的巨砾很像古代雕像人头的说法纯属一种偶然的巧合。无疑,这块巨砾定期形成强大电磁辐射源,然而,它是怎样和为什么产生这种电磁辐射的原理还尚无定论。

顺便提一下,当地老百姓熟知,这个海区早就存在一个具有魔力的神秘之地,这里被视作不祥之地,所以,渔民们从不到那里去捕鱼,他们的船只每次航行时都远远绕其而行。

特异现象专家利•弗雷德认为,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这些事实和怪异现象,不过,这一切是可以理解的,假如推断,法术曾经是地球上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么它现在已被科学部门所遗忘和摒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不想象一下这个具有魔力的水下闪光巨砾的神秘链环——它绝对不是“杀手”,而能否是一个守卫着海滨防范敌人进攻的神秘“卫士”?这些神秘“卫士”昔日曾常不懈地发挥着功效,以使前来进犯的敌人军舰沉没。今天,它们那消耗殆尽的杀伤力只是在满月前夕才表现出来,但它仍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足以使疏忽大意的潜水者毙命。

从而,意外地证实了史学家的一个神秘推断,根据这一推断,海军上将亚•马可顿斯基的舰队就是葬身于这个海区,而且消失得无影无踪。马可顿斯基的军舰能否是被这海底闪光的魔石所击沉?“官方”科学家对此只是耸耸肩,瞪着惊讶的眼睛。

美丽的海底壁画

陆地上有许多天然洞穴,那里面神秘幽深,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有的像竹笋,有的似冰挂,有的如利剑……令人流连忘返。

在大海的底部也有不少洞穴,其中有些洞穴很奇妙,有的洞中喷泉涌出,有的洞穴泛着蓝光,有的洞穴栖息着原生动物,有的洞穴成为海龟的坟地,还有的洞穴能使凶猛的鲨鱼变得异常温柔……

海底洞穴的奇妙景象吸引着人们。近些年来,欧洲兴起洞穴潜水热,尽管有人进去后因迷了路找不到出口而丧生,但人们还是带上潜水器,手持罗盘,腰拴通讯绳,头盔装上聚光灯,不断地往洞里潜,去体会宇航员的感觉,去寻找新的刺激。

在法国马赛市附近的卡西斯,有一位潜水教练名叫昂利•库斯奎,十多年来,他在地中海边潜水不下千次。凭借良好的潜水技术,他也常进洞穴潜水探险。

1989年9月的一个早晨,库斯奎在地中海摩休奥湾内一处崩岩脚下,发现海水下40米处有一个黑洞。他小心翼翼地潜入洞中,只见洞口四周长满了珊瑚和海扇。他穿着合成橡胶制造的潜水衣,身背氧气瓶,在1米宽的洞穴里摸索前进。他心里犯起了嘀咕:“真不知道这洞有多深。”

库斯奎在洞中摸索前进了约50米,这时洞道逐渐变宽到2至3米。可是洞底的细泥沙一经搅动,浑浊的海水四处弥漫,使洞穴更显得黑暗。他咬紧牙关,壮着胆子,继续前进了150米。30分钟后,他的头突然露出了水面。他环视四周,发现自己是在一堵峭壁旁边,水深仅及腰际。他的眼前是一个拱形洞窟,宽约60米,高2~5米不等。洞壁白色、蓝色、赭色交绘,钟乳石笋石如林,还有高大的石灰岩柱。

库斯奎想继续探索洞穴,可又担心氧气有限,想卸下潜水装具吧,又不知洞内的空气有没有毒。他知道有一种混合气体对人体有害,以前他搜寻沉船时曾领教过这种气体。尽管这样,他还是决定试一试。他毅然摘掉了呼吸面罩,吸了一小口气,暂不呼出,尝尝味道,似乎没什么问题。他又深深吸了一大口气,喉咙管没有刺痛感,头也不昏,空气是可以呼吸的。他继续往前走了一段,仍不见尽头,考虑到日后还可以再来,就退了出来。

一晃过去了3年,库斯奎一直忙于潜水训练学校的工作,没能抽出时间探索这个洞穴。到了1992年7月,他才委托两位潜水朋友马克和贝纳德•温埃斯宾兄弟策划入洞探秘。这两位兄弟进洞后,尽管走得比库斯奎远一点,但仍未能走到尽头。

1993年7月9日,库斯奎终于再入洞穴,同去的还有3名潜水协会的会员,分别是他的23岁侄女桑德玲•库斯奎、27岁的杨•苟甘和31岁的巴斯卡尔。他们都是潜水老手。

人多势众,他们一直往前进,浮出水面时,他们被洞内的美景迷住了,立刻用防水摄影机拍摄下来。接着,他们进入另一个洞室,站在水边上。

“我下去看看是否还有另一个洞室。”库斯奎说完就潜入水中,摸索洞壁的每一个凹处,断定再没有出口了,才浮出水面,把灯放在一块大石头上。“嘿,看!那是什么?”他惊叫起来。原来灯光照在洞壁上,赫然见到一只手的图形。

“我们必须把它摄下来,说不定那是史前的画呢?”桑德玲说。

两天后,库斯奎到照相馆去洗出了照片,发觉照片上的手不止一只,而是三只。他认为,这很可能是古人画的壁画。回去后,他查阅了很多考古书籍,也没找到任何有关壁画的资料。

4天后,他们4个人又潜入洞内。这次,他们携带了泛光灯、照相机、防水摄影机。果然,大获丰收。他们首先在主洞室西面水线上,看到一横排小黑马,接着又看到在对面的洞壁上也画有一匹细长的黑马。这些画是用黑炭似的东西勾画的,画面上蒙着一层半透明的方解石。

在泛光灯的照射下,他们仔细搜寻着,发现洞顶有一幅巨角黑山羊图,一只积满方解石的雄鹿图,还有一幅是奔马图。东面的洞壁画着两头大野牛和许多手掌印,有的5指还不全,另外还画着一个猫的头部和3只企鹅。马和野牛之间还画有几只羚羊、一头海豹,还有一些怪异的几何符号。数一数,有好几十幅。他们都一一录了下来。

不过,他们决定不透露风声,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然后再送到海事局评审。但是,他们几次进洞,被人看到过。有些人也仿效他们进洞探险,因准备不足,发生了3人死亡的惨剧。这时,库斯奎决定向外界公开他们的发现。

他带上照片,大踏步地走进海事局设在马赛的办事处,向一名官员报告说他们在地中海水下发现了一处有史前壁画的洞。

这位官员有点不相信,便推托说,局里有各种表格供人填报海洋发现,什么沉船、水下陷阶、罗马帝国时期的大口罐、希腊宝物等等,但唯独没有史前遗物填报表。官员说:“对不起,请你到别处去查询吧。”

库斯奎便来到了海底考古研究部。起初,一些专家也不相信。因为物证只是照片,而且法国东南部从未发现过什么洞穴壁画。库斯奎感到十分恼火。幸好有克思德和库尔丹两位专家支持他的工作。然而,法国文化部闻讯后,仍然不肯下结论,决定先派专家到现场勘察。

9月19日,海军调派的考古研究船驶到洞穴上方。船上来了些专家、蛙人,还有海军的扫雷专家。当然,库斯奎和库尔丹也来了。他们还带来不少先进的测量、照明以及摘取洞壁样品的器具。

库斯奎与一名海底专家首先潜入洞壁。把挂着灯的标志线拉好。尔后,库斯奎对库尔丹说:“你看怎么样?”

“我从未见到这样的美景。”库尔丹惊叹不已。景象完全与库斯奎所描述的一样,而且强力泛光灯还照出了先前没有见到的壁画。库尔丹揣测画上的小黑马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品种,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曾发掘出这种马的遗骨化石。他还发现了两个完整的小壁炉。他向库斯奎祝贺说:“你的发现真了不起,这是法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出现,你要出名了。”

鉴定工作进行了4天。此时,再也没有人怀疑了。克思德完全相信库尔丹带回的资料。他说:“马、野牛、山羊等壁画和雕刻,全都有旧石器时代的特征,甚至是按照史前艺术的惯例画出来的。例如,那时候画的野牛角和山羊角总是弯曲或半弯曲的,蹄子从来不画出来,腿总是缺掉最后一截。这说明这些画比闻名的拉斯科洞的画还要早。”

克思德的初步判断,不久便得到实验室测定的证明。根据碳同位素测定,这些画已有1844万年的历史,画画的炭是用挪威松和黑松烧成的。这两种松原来在这一带沿岸生长。显微镜观察又发现采回的泥土样本里,含有当时地中海沿岸生的赤杨和花粉的化石。

这个洞显然是古人类举行仪式的地方。人类一般栖居在洞的外头。这个洞里没有工具、箭头、兽骨等遗物,证明欧洲人的祖先大概是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洞壁上的画就像是今天教堂中的圣像和十字架,掌印可能是符号语言的一部分。

库斯奎的发现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它证明了法国东南部也有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库尔丹说:“我们在考古方面因而得到了新的证据,增加了我们对那个时代历史的认识。”

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和海洋学家纷纷要求法国政府提供这方面的资料。

今天,法国考古研究所已将该洞命名为“库斯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