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器官博览
肝脏的作用
在人体腹腔的右侧,有一个很重要的器官——肝脏。每个人都知道肝脏的重要,但它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出来的。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肝脏:假如人体是一个化工联合大企业,肝脏就是最重要的化学工厂。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人体在从事各项运动时,需要付出许多能量;在吃东西时,需要分泌出各种消化液;在读书写字时,需要对视力有帮助的一些维生素。总而言之,我们每干一件事,几乎都需要肝脏的帮助。
根据科学家分析,肝脏能做500项以上的工作。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本领,最主要的原因是肝脏能产生多种多样的酶。据估计,人体总共有2000种左右的酶,而肝脏就能生产近1000种。
说起肝脏的功能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3项最主要的功能,那就是解毒、贮存营养和制造胆汁。
人类在饮食或服用药物时,常常会把一些有毒物质带入体内,而且肠子中的细菌也会产健康肝部生毒素。如果这些有毒物质直接通过血管随血液流向心脏,人很快就会死亡。但是,它们要先经过肝脏处理,在那儿,有毒物质只要经过几秒钟就被“解除武装”,失去了原有的毒性,原因就是肝脏给它们解了毒。例如爱喝酒的人都应该感谢肝脏,因为酒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酒精,而肝脏却能把酒精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当然,如果酗酒过量,肝脏无法分解过多的酒精,最终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对肝脏产生伤害。
我们知道,在消化高蛋白和脂肪类食物过程中,胆汁是不可缺少的消化液。有人认为,胆汁是在胆囊中生成的,这个观点大错特错。实际上,肝脏才是真正制造胆汁的器官,而胆囊仅仅是贮存胆汁的场所。
肝脏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贮存营养。它能把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转变成糖元,贮存起来,这样既能防止血液中糖分过高而影响身体,又可以把糖元再转变成葡萄糖送入到血液中,为人体提供需要的能量。
肝脏的亲密邻居——胆囊
人的胆囊,很像一只倒放着的梨。肚子大,脑袋小,还有个梨子般的颈。古书说:三国时的姜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这是过胆道系统分夸张了。因为胆囊并不大,长仅4~6厘米,宽约2.5~3厘米。它是肝脏的邻居。“肝胆相照”这句成语,就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应属于脑功能的事,我国古人常归属于一些内脏器官。例如,说心能够“想”问题,肝可以“决断”事情等等,至今大家仍不明白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
胆似乎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人们总提“胆识”而不提“脑识”。有本名叫《西京杂记》的古书还记载了一个传说:秦国的咸阳宫里藏有珍奇的方镜,其广4尺,高5尺9寸,人只要被它照一下,就能知道内脏生了什么病;假如有野心邪念,“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就会立即杀死这“胆张心动”的人。既然从胆和心的动作上去判断有无邪念,可见是把胆当作思维器官看待的。民间有“赵子龙一身是胆”的说法,极言赵子龙的大胆和勇敢。现在知道,大胆和勇敢与脑有关,而与胆囊风马牛不相干。
胆囊能储存和浓缩肝脏分泌的胆汁。但它的容积有限,只能贮藏30~40毫升,为此,它必须努力使胆汁浓缩。它每小时可吸收胆汁中的3毫升水分,使胆汁浓缩4~10倍。
脾脏
脾脏,长在人体的左上腹部,暗红颜色,大约有拳头般大小。当孩子还在娘胎里时,脾脏是身体里独一无二的造血“工厂”,担负着为胎儿制造血液的重要工作。可是出生后,人体里的骨骼不断生长,骨骼内部的骨髓便成为一座崭新的造血“工厂”,几乎包办了所有的造血工作,于是脾脏的地位一落千丈,长期以来被人认为只是身体里一个血液“仓库”,仅仅起着贮藏血液的作用,有与没有都无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
脾脏在人体里的作用,是在近代施行器官移植的外科手术以后才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病人移植了旁人的健康器官,由于接受了不属于自己身体里的东西,往往会发生排异反应,身体里的许多淋巴细胞和许多免疫防卫抗体物质,会出面“干涉”外来的器官,千方百计想把它赶走。当然,器官移植是为了挽救病人生命,医生是不允许这种排异反应继续发展脾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下去,想方设法要阻止排异反应发生。于是,在进行器官移植手术时,医生或者用药物控制,或者干脆把脾脏切除掉。切除脾脏的确有扭转排异反应不良局面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脾脏里不仅贮藏着大量的淋巴细胞,而且还会产生不少免疫球蛋白,而这些免疫球蛋白恰恰是制造对抗移植器官的抗体的原料。把脾脏切除后,身体里失去相当数量的淋巴细胞,抗体生产量也明显减少,对于保护移植器官,防止排异反应十分有利。
为了器官移植成功,切除掉脾脏是作为一种“丢车保帅”的治疗方法。但是,反过来也清楚地说明,脾脏在人体里担负着重要的“防卫”工作,主要对于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发挥很大作用。许多研究发现,切除掉脾脏的人,身体抵抗力会大大降低,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感染,而且这些感染来势凶猛,死亡率高。
由此可见,人体的脾脏并非是没有用的器官,医生们对脾脏切除已采取格外慎重的态度,即使脾脏因外伤而破裂,也设法给予修补,除非不得已时才切掉,目的是为了保存这个人体的“卫士”。
胸腺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71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年轻的妇女产下一个早产儿,这位婴儿出生后就接连患肺炎,腹泻,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口腔真菌感染,令医生束手无策!小生命危在旦夕!!后来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在婴儿肌肉内埋进一块小东西,奇迹出现了,婴儿不药而愈。这是什么神药呢?原来,婴儿患的是一种叫“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疾病,因此,对各种病原缺乏抵抗力。医生埋进的东西是一个流产儿的胸腺组织,就是这个胸腺组织使其起死回生!
如此神奇的胸腺,却是人体一个很小而不被人们注意的器官。它位于人体胸腔前纵隔内,跨于心脏的前上方,由锥体形不对称的左右两叶组成。通常胸腺在胚胎的晚期即已形成,出生后日益增大,到青春成熟期,其结构和功能都发育到最高峰,重量达30~40克;但青春期过后,胸腺便逐渐萎缩而被脂肪组织替代,以致老年人的胸腺缩小到10克以下,约为青春期的1/4,甚至更小而仅留残迹。因此,胸腺既是成熟最早,又是退化最快的器官,但却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胸腺只存在于婴儿至青年阶段那么,胸腺是怎样构成的呢?它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中的淋巴细胞称为胸腺细胞,能分泌多种具有免疫活性的多肽类物质,这些物质能促进皮质内的T淋巴细胞成熟,并将成熟后的T淋巴细胞送到淋巴结,脾脏等淋巴器官和外周血液中。可见胸腺是分化,成熟和提供输送T淋巴细胞的器官,是一个重要的淋巴器官的“总调度”机构。
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近年的研究认为,进入外周循环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为免疫细胞,它们在胸腺素的“哺育”和“训练”下,学会杀伤、识别和排泄细菌及病毒的本领,并日夜在血液和外周淋巴组织中“巡逻”,并密切监视人体细胞变化,一旦发现癌变细胞就围而歼之。B细胞发现病菌后,在T细胞的协助下,产生大量抗体去对抗、中和并杀伤入侵之敌。同时胸腺素还可令白细胞变成T淋巴细胞,以增加体内减弱的T细胞的数量,提高抗病抗癌能力。
正由于胸腺能调节和控制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以及功能表达,因此,有人提出胸腺是抗衰老过程免疫功能变化的“生物钟”,并被誉为人体的“免疫之王”。
由此可见,人体细胞免疫直接依赖于胸腺,体液免疫也与胸腺密切相关。胸腺发育不全或先天性无胸腺症、导致免疫缺陷,致使新生儿期发生严重感染而夭折。老年人由于胸腺退化,以致免疫衰老,抗病能力减退而容易发生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反,如果能使体内保持胸腺激素一定的阈值,即可重建并维持人体这一最早退化的器官的功能,从而可作为一种替代性治疗药物,治疗和预防许多继发性疾病,并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是呼吸气体进出肺的惟一通道,它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鼻和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门户。鼻腔的前部有忠诚的“边防卫士”——鼻毛,它可阻挡、过滤吸入气体里的灰尘、异物。鼻腔的内表面有一层粘膜可分泌粘液,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鼻腔除一般的通气道功能外,还具有加温、湿润、清洁呼吸气的作用。通过这种预处理,可减少吸入气体对肺泡的不良刺激。若受凉感冒时,可使鼻腔粘膜发炎、充血、肿胀,使本来就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表现为鼻塞,影响通气。
气体进入鼻腔后经咽喉入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泡,所以咽喉也是呼吸气体出入的要道。喉有软骨作支架使气体得以畅通。通常我们看到脖子前方的突出喉结就是喉软骨之一甲状软骨向前凸的部分。如果咽喉部发炎或有肿瘤等占位性病变,会影响呼吸气体的出入。
胰——人体重要的消化腺
胰位于左腹中部,能分泌胰液,它是一种消化力极强且极重要的消化液。正常人每天可分泌胰液1~2升,它是无色无味,呈弱碱性(pH7.8~8.4)的液体。胰液富含碳酸氢盐及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胰腺分泌的胰液由导管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
胰结构剖视图胰液是肠粘膜的“保护神”。胰液中的碳酸氢盐能中和随食物排到小肠的强酸——胃酸,使肠粘膜免遭强酸的侵蚀,有保护小肠粘膜的完整性及消化吸收的能力。
胰液能为小肠内的消化酶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小肠内的许多消化酶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弱碱性(pH7~8)才能正常工作。弱碱性的胰液能中和强酸性的胃液,使小肠中的许多消化酶更好地发挥消化吸收的功能。
胰液是“强力消化剂”。胰液中有许多消化酶,其消化力最强,能使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完全消化。如胰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胰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为可被机体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有利于小肠的吸收。
胰腺是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如果胰腺分泌胰液过少或缺乏,将会出现消化不良,尤其是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
肾脏——人体的对称净化器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尿酸、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在体内积聚多了,便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废物排出,主要依靠人体的“对称净化器”——肾脏来完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长在腹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形状像菜豆,内侧中部凹陷成肾门,是血管和输尿管等出入肾脏的地方。
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大约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与它相连的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构成。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毛细血管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紧包在肾小球外面,是由肾小管的肓端膨大凹陷而成的。肾小管是与肾小囊相连通的细长的弯曲的管子。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如水、无机盐类、葡萄糖、尿素、尿酸等物质肾和膀胱透视图,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废物,如尿酸、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分等,则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人体的肾脏每昼夜可过滤原尿150升左右,其中的99%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人一昼夜排尿约1.5升。尿液由肾单位形成后,都汇集到肾盂,经输尿管输送到膀胱,暂时贮存,达一定量后排出体外。
肾脏的血液供应
肾脏担负着艰巨的清洁血液的任务,所以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液相当于心脏输出量的20%~25%,它的平均血流量比体内其他任何器官都多。一旦肾脏的功能出现障碍,会使血液中尿毒等含量过多,而出现尿毒症,严重时人会昏迷,甚至死亡。
胃——食物的加工厂
胃像一个布袋,位于人们的左上腹腔,是消化道中膨胀最大的部门,上接贲门食道,下通幽门十二指肠。在胃的内表面有许多崎岖不平的粘膜,似丘陵山洼。当有食物充填时,粘膜可扩展,使食物与胃有更大的接触面积。
胃是食物的贮运场和加工厂,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胃能分泌大量强酸性的胃液(pH0.9~1.5),其主要成分是能分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能促进蛋白质消化的盐酸和具有保护胃粘膜不被自身消化的粘液。正常成人每天大胃模型约分泌胃液1.5~2.5升。经过口腔粗加工后的食物进入胃,经过胃的蠕动搅拌和混合,加上胃内消化液里大量酶的作用,最后使食物变成粥状的混合物,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胃是食物的加工厂,是食物最后消化吸收的前站。
一般儿童的胃壁较薄,体积也较小,胃腺分泌的消化液酸度低,消化酸也较成人少,消化能力比成人差,所以儿童最好吃易消化的食物。
小肠
食糜由胃进入到十二指肠后,便开始了小肠消化的过程。食糜在小肠内的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主要阶段。在这个地方,来自胃的食糜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许多营养物质都是在这个部位被吸收,通过血液循环供给人体的各组织细胞利用。小肠盘曲在腹腔的中下部,大约有5~6米长,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3部分。
十二指肠是小肠最上段,有十二个手指并拢在一起那么长,故得名十二指肠。它的起始端与胃的幽门相接,是胃与肠管的交界处。十二指肠的内侧壁上有一个胆总管和胰腺管共同开口,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就是从这个口进入小肠的。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约分泌胰液1000~2000毫升,胆汁800~1000毫升。
由十二指肠向下去,与它相接的是空肠,再往下就是回肠了。一个成年人空肠、回肠的长度大约有5米长,其中空肠占2/5,回肠占3/5,在小肠的管壁里,有能收缩和舒张的平滑肌,它使小肠不停地产生蠕动。在正常情况下,小肠蠕动时,推动着肠内的食糜和肠内的液体,能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在小肠的内壁上,是折叠成一环一环的粘膜皱襞,皱襞的表面有400万~500万个突起的绒毛,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小肠绒毛,它好像海底的珊瑚,形状十分壮观。近些年来,科学家们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又发现在小肠绒毛的顶端还长着数百棵更细的绒毛,叫做微绒毛。小肠的皱壁、绒毛和微绒毛,可以使小肠的表面积在原来基础上扩大600倍,小肠的绒毛和微绒毛是小肠特有的结构,这些结构为食物的消化、吸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已经基本结束。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小肠进入下一道工序——大肠。
大肠
大肠是消化系统最后的一段,它从回肠的末端开始,到直肠结束,全长1.5米。大肠在消化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一些水分,分泌粘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大肠可分为4个部分,即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它的口径较粗,除了直肠、肛门和阑尾之外,大肠具有3个特点:在肠的表面由于纵行的平滑肌增厚而形成的3条纵行的结肠带;由于结肠带的长度比肠管短,因而使肠管形成许多横沟隔开的囊状突出,称为结肠袋;在小肠和大肠直观图结肠带的附近有许多脂肪突起,叫脂肪垂。这3个特点是与小肠区别的标志。
在盲肠的下端,有一个很像蚯蚓的突起,约6~8厘米长,这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阑尾。如果食物的残渣或寄生虫等堵塞了阑尾口,很容易引起阑尾发炎,即阑尾炎。
十二指肠的功能
幽门逐步将胃里的食物送到小肠,首先接收这些食物的是小肠的十二指肠部分。十二指肠是小肠最粗壮的一段,长度约25~30厘米,相当于自己的12个手指头并列起来那么宽,十二指肠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十二指肠的壁上有小小的窟窿眼——总胆管与胰腺管都在这里开口。胆汁和胰液通过各自的孔眼流进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食物。一个人每天可流出胰液1000~1200毫升,胆汁500~1000毫升,还有小肠本身也流出许多液体。这三种液体都是碱性的,可是从胃里来的食物带有酸性,而酸有腐蚀性。由于幽门只允许带酸性的食物一点一点地进入十二指肠,而且马上与这里带碱性的液体相遇,得到中和,所以一般就不会使十二指肠受害了。十二指肠的首段叫球部,由于十二指肠球部接触胃酸的机会较多,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它得溃疡的机会仍然最多。据统计,将近70%的“胃”溃疡都发生在这个部位。
科学家发现,十二指肠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是可有可无之物,如果把动物的十二指肠全部切除,手术后不久就会死去;即使能死挨活撑几十天,也会因食欲消退、体温下降而促使死神降临。但若将十二指肠保留四五厘米长,动物就不会死亡。即使不让食物通过十二指肠,即不让十二指肠参与消化,动物也能活得很好。可见,十二指肠一定还有其他功能。科学家认为,它能分泌某种有利于健康的重要物质进入血液,然而至令仍不清楚这是什么物质。
局部防线——淋巴结
淋巴结是位于淋巴管道归程中的淋巴器官。如果把公路比做淋巴管,一辆辆汽车比做淋巴液,那么淋巴结就像是十字路口的交通岗亭。淋巴结是一侧稍凸,另一侧稍凹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呈粉灰色。淋巴结与多条淋巴管相连,来自远端的淋巴管,也叫输入管,与淋巴结的凸侧相连,数目较多。淋巴结凹侧发出、继续前行的管道叫输出管,数目略少。因淋巴管的行程中有很多组淋巴结,故某一淋巴结的输出管,又是下一站淋巴结的输入管。
淋巴结也分深浅两层,成群分布。浅淋巴结多集聚在人体较隐蔽、有一定活动范围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下颌、耳后等处。深部淋巴结多分布于内脏的门和大血管周围。淋巴结的功能是滤过淋巴液并制造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当机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病变部位的细菌、毒素或癌细胞等可沿淋巴管抵达“下一站”淋巴结。此刻,淋巴结变得机能旺盛、体积增大,以便阻截或消灭这些“不速之客”。如患牙周炎时,除牙疼外,有时还会有“腮帮子”疼。这时可在下颌处摸到1~2枚花生米大小、有压痛的淋巴结。这是因为下颌淋巴结收纳采自口腔淋巴管的缘故。若这些“不速之客”毒力强大,“这一站”的淋巴结无力将它们阻截或消灭掉,病变将继续沿淋巴液的流动方向蔓延。
此外,在临床上,医生们常根据淋巴结的位置及其输入和输出淋巴管的方向来诊断、治疗和预测疾病。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站——肺
人有两肺,左肺和右肺,它们分别位于左右胸腔内。由于周围器官的影响,左肺略瘦长,右肺稍宽而短。从前面观,左肺被肺裂分为下、下两叶,而右肺则被分割为上、中、下三叶。肺的后面是平整的,可见肺裂并没有将肺脏完全贯通。肺脏的表面是光滑、湿润而有光泽的。幼儿的肺呈淡红色,随着年龄增长,空气中的烟沉等颗粒在肺内沉积,逐渐变为暗灰色。老年人的肺颜色更深,多呈黑灰色,并出现许多蓝黑色的斑点。
由于肺内含有大量空气,所以质地轻而柔软,像海绵一样富于弹性,比重小于1,入水不下沉。胎儿若在出生前死亡,因空气尚未进入肺脏,故质地韧实,入水后沉入水底。法医常常利用这一点来确定胎儿的死亡时间。
两肺内面靠近纵隔(由心脏、大血管、气管等器官组成)处有肺门。支气管、肺动脉等由肺透视图肺门进入肺;肺静脉出肺门,上行后进入左心房。
肺吸气模式支气管进入肺后逐渐分级,就像一棵大树上的树杈,越分越小,越分越细,终端延续为膨大的肺泡。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包绕,气体交换就在此处进行。吸入的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腔内,汇入肺静脉后流入心脏。同时,毛细血管腔内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气进入肺泡,通过呼气被排出体外。
由此可见,肺脏是人体内“净化排污”的器官,所以,我们要精心爱护它。其中之一,就是不要沾染上吸烟的恶习。因为长期大量的吸烟会使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脱落、上皮细胞增生等,会影响肺脏的功能。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肺癌。
生儿育女的器官——生殖系统
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一样,都有一项神圣的义务,那就是生儿育女,繁殖后代。
男性、女性的生殖器官虽然有些差别,但都可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一般在体表可以看到的叫做外生殖器,体表看不到的结构叫内生殖器。男性内生殖器包括睾丸、输精管道和附属腺。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个,呈扁卵圆形。睾丸是男性的生殖腺,能够制造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输精管道由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组成,在睾丸产生的精子贮存在附睾里,排精时经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排出体外。附属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它们分泌的液体,与精子汇合成精液。男性的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
女性的内生殖器分为生殖腺和输送管道。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它是成对的器官,除了产生卵子外,还能够分泌女性激素。输送管道包括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女性外生殖器即女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和前庭球等。
精子和卵子结合即受精卵,就住进了子宫,一直住十个月。这个阶段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胎儿。
脊髓的功用
如果我们把整个脊柱的椎管打开来,可以看到一条有点像“蜈蚣”样的条状物,那长长的“蜈蚣”名叫脊髓;从蜈蚣身体两边伸出去的31对“脚”,则是从脊髓出来的神经。这些神经通过椎间孔后逐步分支,通向全身各处。
不过,这条“蜈蚣”是白色的。脊髓和脑一样也有灰质和白质。灰质在里面,白质在外面。我们吃猪脊梁骨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白色的脊髓。
新生儿的脊髓长约14~16厘米,重约3~4克;10岁时长约28~32厘米,重约26克;到了成年,则长约43~45厘米,重约30克。脊髓的粗细并不一致,在上段的颈部和下段的腰部,显得膨大些。
脊髓与脑一样属于中枢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器官的感觉和运动;31对脊神经主要支配颈以下身体和四肢的感觉及运动。当然,脑是司令部,躯体或内脏的信息由神经传到脊髓后,脊髓还得把这些信息报告大脑。例如,冷了、热了、痛了、接触到什么了……就由脊髓“中转”,通过大脑,再由大脑决定下一步怎么办。脑对四肢和周围器官的命令,也要通过脊髓这座“桥梁”让神经传下去。我们不论提笔写字,还是跳高、赛跑,都由脑下达命令,经由脊髓传达给肌肉执行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脊髓也能自己思考和处理紧急问题。例如你的手指碰到了滚烫的玻璃杯,脊髓感到“不好”,马上就命令手指缩回来;天气太热了,它也会自动地命令出汗,以便散热——这些,叫无条件反射。脑的事情太多,无条件反射并不一定需要脑来处理,通常只要交给脊髓就行了。
脊髓虽然被脊柱严密保护着,可它仍会受到伤害的。它如受了严重外伤,“桥梁”作用就可能完全消失;外界的刺激无法上传,大脑的命令不能下达,肢体无法活动,甚至小便都无法控制了。这样的病人,医学上叫截瘫。
脊髓也会受细菌、病菌的侵犯,生许多病。有种病叫脊髓灰质炎,危害就更严重,小儿常受其害。得病后常造成下肢麻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儿麻痹症。此病十分古老,在古埃及法老陵墓的壁画中,就画有这样的病人。成人有时也会得这种病,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中年后得此病的,所以他到什么地方视察工作,发表演说,总离不开轮椅。现在,我国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预防此病,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声带
人类能够说话,这对生活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声带透视图声音是由喉发出的,准确地说,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声带就像两条琴弦,在气流的冲击下,“弹拨”出种种“乐曲”来。
声带是喉腔内的粘膜反褶,左右各一,很薄,半透明,坚韧而有弹性。它上面缺少血管,所以在活体上看起来呈银白色。小孩子的声带长约6~8毫米,女子的长约15~20毫米,男子的长约20~25毫米。发声时,声带粘膜就像麦浪那样此起彼伏地运动着。特别是发中音时,这种波浪运动就更活跃。
声带的长度各不相同,所以男子就有低音、中音、次中音和高音的分别,女子则分为低音、中音、高音和最高音四种。而在每种声音范围内还有不同的音域。通过仪器观察的结果是:男低音的声带长约34毫米,男高音的声带长约20毫米,而女高音的声带仅长14毫米。
据研究,普通说话或低音唱歌时,声带才全部振动。在其他情况下,有时用它的1/2部位,有时只用1/3或1/4部位。发音越高,声带拉得就越紧,张力也就越强。
一般人在30岁以后,声带的弹性变差,肌纤维的总数减少,脂褐质沉积增多,声音也就“老化”了。所以,要想声音甜美,永葆青春,平时应当注意保护声带。
保护声带的方法在于平时多加注意。就是,不要使声带受过度的冷、热、酸、辣等的刺激;唱歌前一两个小时不要吸烟、喝酒;剧烈运动后不宜多唱;女同志在月经期同样不宜多用噪子;同时尽量避免在严寒和有风天到室外练唱。
关节的功能
一个人有200多块骨头,这些原本“分散”的骨头必须联结起来,否则就无法成为一个整体。把骨与骨连接成整体的特殊装置就叫关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借关节相连,构成人体支架。肌肉附关节解剖图着于骨。由于肌肉的收缩,牵动骨头,使关节活动起来,我们才能用手写字,才能抬头看天,才能有各种各样的动作。
有的关节只具有关节形式,并没有关节的活动功能,例如头颅骨之间的连接和耻骨联合等,它们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关节。
我们通常所指的关节,是指两块骨或更多的骨头相互连在一起,而又能活动的部分。
关节的主要功能是运动。关节出了毛病。运动就受到限制甚至无法运动。美国有个名叫露茜的30多岁妇女,因为疾病使全身的许多关节发生故障,她两脚不能登一级台阶,双手不能握任何东西。为了能运动,医生只好给她安装人造关节。她已经安装和将要安装的人造关节有:腕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和几个指关节。为此她要吃很大的苦,费好几年时间。可她愿意这样做。请想想。没有关节怎么行呢?
全身的关节很多。各个关节的运动形式并不一样,但总括起来,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能弯曲和伸直,如肘关节;二是能向内收拢和向外展开,如腕关节;三是可以作旋转动作。肩关节能作屈伸、收展和旋转多种动作,它是全身活动最大的关节。
我们天天都在动。我们时时都在使用关节。我们应当把关节保护好!
输尿管
从每个肾脏的“肾门”里,伸出来一条细长的肌性小管子,它叫做输尿管。肾脏不断地将血液里的废物——尿液分离出来后,就是通过这条管子源源送到膀胱去的。膀胱是尿液的暂时“储水池”。
输尿管粗不足1厘米,长约20至30厘米,它每隔15秒钟就自动收缩蠕动一次,推动尿液缓缓向下流动。自然,尿液冬日多些,夏日少些;白天多些,夜晚少些;饮水则多些,不饮水则少些……因此,输尿管收缩蠕动的次数会有差别的,不是始终如一的。
不过,输尿管并非上下一般粗的管子,它有3个生理狭窄处。假如输尿管里有结石,这些结石就容易嵌顿在狭窄处,而随输尿管的蠕动而上下移动。输尿管本身当然不愿有任何异物存留,它总想极力把结石挤出去,于是,它就常会发生强直性痉挛,从而引起剧烈绞痛与血尿。
输尿管结石在有些地方比例甚高。上海某医院统计分析的509例尿石病人中,发现输尿管结石有319例,竟占尿石病人总数的58.2%。
对于输尿管结石,国外常用手术方法治疗。中医应用“排石汤”,可使输尿管口径增大,让结石落进膀胱,最后再排出体外。不少病人因之免遭一刀之苦,所以很受欢迎。
甲状旁腺——强筋壮骨的卫道士
在人的颈前方,还有一些“小东西”,因为紧邻甲状腺旁,所以给它取名叫甲状旁腺。不过,有些人的甲状旁腺也会与甲状腺隔开一段距离的,更有生长在胸腔部位的。
甲状旁腺小如高粱米,大如黄豆粒;少则2个,多则5个,绝大多数为4个。它们的平均重量约25毫克。由于小得不起眼,所以长期不为医家重视,直到1891年才开始被认识。
现在知道,甲状旁腺竟是身体里的强筋壮骨的卫道士。
原来,人体骨骼主要由钙、磷组成,骨中钙磷的多少,关系着骨骼的坚实程度。但是,骨骼的形成、发育和生长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随体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对骨骼影响最大、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甲状旁腺了。能够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还只是几十年前的事。
甲状旁腺分泌一种激素,可将血中的钙、磷持在正常浓度范围内。假若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太多,可以使骨头里的钙大量脱失,造成骨质疏松,引起种种骨病;血钙增高后,血液流经肾脏时还容易造成肾结石。对于这种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常采用手术切除方法。
但是,如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也能使血中钙磷浓度失调,轻者手足“抽风”、僵直,重者能因喉和膈肌痉挛而窒息死亡。对于这样的病人,采用甲状旁腺移植术是有效的,要不,就得终生服用某些药物。
死亡腺
20世纪70年代末,有人在动物身上发现了一种“自我毁灭”系统——“死亡腺”。
太平洋里有一种有8条腕的章鱼。雌章鱼产卵后不吃东西,一味孵卵,42天过去,小章鱼自卵中孵出,这完成了生儿育女任务的雌章鱼就很快死去。
但是,只要切除雌章鱼眼窝后面的一个腺体,它即使不吃东西,寿命也可长达100天。如切除两眼窝后的腺体,则食欲猛增,寿命可增加到300天。在雄章鱼身上封闭眼窝后的两个腺体后,也有类似结果。
那末,如果在人身上也能找出那个类似的“死亡腺”的东西,岂不可以大大延长人的寿命吗?到那时,只需让外科大夫做一个小小的手术,就能使人多活10年、20年甚至更多的光阴了。
过去,人们以为人之所以衰老和死亡,是由于“机器”磨损的缘故,现在则普遍认为与生物钟有关。
但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登克拉,则主张归因于垂体定期释放某种能抑制人体利用甲状腺的激素。甲状腺素由甲状腺分泌,调节体内所有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旦细胞不能利用甲状腺素,就会衰亡。所以,他将垂体分泌的那种阻滞激素称为“死亡激素”。已经知道,老年人的血液中并不缺少甲状腺素,但人体无法利用它。
动物实验证明,切除了衰老大鼠的垂体,大鼠立即停止衰老变化,再给以生长激素,就能使大鼠“反老还童”。人的垂体能切除吗?不行,因为它有着许多重要功能。所以,只好另想他法。而且,也许垂体分泌的只是“死亡激素”的一部分,身体其他某一器官说不定也可以分泌另一种死亡激素。要是能真正解开死亡腺之谜,那我们就有可能大大地推迟死亡之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