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月球

月亮,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由于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所以成为人类最期盼踏上的地球外“国土”。

苏美两国早在 50 年代末就开始了登月的计划。从 1961 年 4 月至 1970

年 6 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 6 艘“东方”号飞船、2 艘“上升”号飞船和 8

艘“联盟”号飞船,从载 1 人到载 3 人,共把 25 名宇航员送上了天。美国从

1961 年 5 月至 1966 年 11 月也发射成功了 6 艘“水星”号飞船和 10 艘“双

子星座”号飞船,共把 26 名宇航员送到地球轨道上飞行。下一步,人类就要会见到那位披了千万年神秘面纱的月亮女神了。

人类向月球的进军,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打开通往月宫的道路;二是探明月面的情况,然后试验环绕月球的飞行;最后让宇航员登月考察。

1959 年 1 月 2 日,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 号探测器,它带有探测月球

的仪器,途中飞行顺利,但却没有命中月球,仅从距月球表面约 7500 公里之

处擦身而过。同年 3 月 3 日,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先峰”4 号探测器,它

从离月球更远的 59000 公里处飞过。

这一年的 9 月,前苏联又发射了“月球”2 号探测器,在 9 月 14 日击中月球,成为月球上的第一个人造物体。10 月,前苏联的“月球”3 号探测器又绕到了月亮背面首次拍下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1964 年美国发射的“徘徊者”7 号探测器也撞到了月球上。撞击前,它

的 6 架电视摄像机成功地拍摄了 4316 张月面的近景图像,比地面上最好的天

文望远镜观察到的要清晰 2000 倍以上。这些图像显示了直径只有一米左右的坑穴和 25 厘米大小的岩石。“徘徊者”8 号、9 号也分别拍到了月球正面静海、云海地区的照片 15000 多张。这些资料说明,月球上许多地区很平坦, 可以允许飞船降落。

到了 1965 年,飞往月球的天路基本探察清楚了,下一步就要看飞船能不能在月面降落了。

以前,人们分析月面上由于流星的冲击可能会有很厚一层浮尘,人踏上去可能会像踩到泥潭里一样陷下去,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科学家们又开始进行不载人的飞船在月球上软着陆的试验。所谓“软着陆”,就是不生硬地砸上去,而是靠逆喷火箭逐渐减小探测器的飞行速度,慢慢地降落在预定地点上。

1966 年 1 月 31 日,前苏联发射了“月球”9 号,它经过 79 小时的飞行,

在月球风暴洋中软着陆,传回了月球局部地区的第一批岩石和土壤照片 27

张。接着美国也于 1966 年 5 月 30 日发射了“勘测者”1 号,也在风暴洋上

软着陆,发回图像 11150 幅。至 1968 年 1 月,美国又先后发射成功“勘测者” 3 号、5 号、6 号、7 号,均在月面软着陆,共发回图像 75660 幅,同时还做了月球的土壤分析。

探测器的软着陆成功,证明月面是坚实的,飞船降落不会深陷下去,宇航员也不必穿上特制的防陷雪鞋,从而扫除了登月的疑虑。

为了寻找登月舱在月球上最安全的着陆点,美国还发射了 5 艘月球轨道环形器,从环绕月球赤道到月球两极,拍摄了 99%月面的情况,最后选定了5 个最佳降落点,它们是静海两处、中央湾一处、风暴洋两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美国从 1961 年 5 月开始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

划开始上演更激动人心的一幕了。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他和月亮女神阿尔特米斯是

双胞胎,所以美国用“阿波罗”作为登月计划的名字。其登月方案是,用“土星”5 号巨型运载火箭把载有 3 名宇航员的“阿波罗”飞船送离地球;飞船通过轨道转换变成绕月运行;然后从飞船上发出一个登月舱,徐徐降落在月面上,送 2 名宇航员上月球探察;飞船仍由 1 名宇航员驾驶作绕月飞行;等探月任务完成后,再发动登月舱与飞船会合,一起返回地球。

“土星”5 号是一种三级液体火箭,全长 110.6 米,相当于 36 层大楼那

么高,直径 10 米,起飞质量 2840 吨,它是美国最大的运载火箭,能把 100

吨的卫星送上地球轨道,或把 50 吨重的飞船送上月球。1967 年 11 月 9 日进行飞行试验,将不载人的“阿波罗”4 号飞船送上地球轨道,此后不到两年时间,就破天荒地把载人登月飞船送上了月球。

“阿波罗”飞船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三部分组成,每次载 3 名航

天员,登月飞行结束后,返回地球的只有指令舱和 3 名航天员。指令舱呈圆

锥形,高 3.23 米,底面直径 3.1 米,像一辆旅行汽车大小,发射质量约 5.9

吨,返回地面时要丢弃辅助降落伞等物,这时质量只有 5.3 吨。服务舱附在

指令舱下端,呈圆筒状,直径 3.9 米,高 7.37 米,舱重 5.2 吨,装上燃料和

设备后重 25 吨。登月舱接于服务舱下面,第三级火箭顶部的金属罩内,它分

下降段和上升段两部分,总长 6.79 米,4 只底脚延伸时直径为 9.45 米,重

4.1 吨,如果包括燃料则重 14.7 吨。下降段还装有考察月面的科学仪器,下降段在上升段飞离月面时起发射架作用。

在人类正式登月前,“阿波罗” 1 号至 6 号飞船进行了 6 次不载人的近地轨道飞行试验;7 号至 9 号飞船完成了 3 次载人模拟登月飞行;10 号飞船进行了载人登月预演。正式登月的时机成熟了。

1969 年 7 月 16 日,星期三,一个万里无云的好日子,美国东部时间 9 点半,“土星” 5 号火箭一阵狂吼载着“阿波罗”11 号飞船徐徐升上太空。成千上万名赶到肯尼迪航天中心来观看发射的人激动无比,一时间,帽子、手杖、眼镜、钢笔都被抛上了天空,人们发狂般地跳跃喊叫,“上去了!上去了!”的声音震耳欲聋。远在华盛顿电视机旁的尼克松总统高兴地宣布: 四天之后为月球探险的全国共庆日,并提议那天全国放假一天。

三天后的 7 月 19 日下午,飞船到达月球上空,驾驶长柯林斯完成最后的、不允许出现丝毫偏差的轨道调整,使它在月面上空 15 公里处绕月飞行。7 月20 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登上了名叫“小鹰”的登月舱,从飞船中脱开,随着制动减速火箭,“小鹰”沿曲线轨道徐徐下滑平稳地降落在月面上。晚上 10 点 56 分(格林尼治时间 7 月 21 日 4 点 56 分)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的梯子上爬下,踩上了月球的土地,19 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面。他们在月球上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并留下了一块金属纪念牌、上面写道:“公元 1969 年 7 月,来自行星地球上的人首次登上月球,我们是全人类的代表,我们为和平而来。”

月面上荒漠冷寂,到处是陨石砸出的大大小小的坑穴,能否像飞机那样返回地面,技术上没有把握,所以它一开始进行的试验不是升天而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