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裳

许寿裳(1883~1948),字季弗,号上遂,绍兴偏门外赵家坂人(现福全镇信诚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和传纪文学家。

许寿裳出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商家庭,早年曾就读于绍兴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成绩优异,深得师长嘉许。1902年秋,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相联系识,遂成终生挚友。1903年夏,接编革命刊物《浙江潮》。1904年,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科,并于同年冬天,加入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1908年作长篇论文《兴国精神之史鉴》,阐述精神力量在欧洲各国复兴时的积极作用,表达了他对改造国民精神的迫切心愿和振兴政国的强烈愿望。它是当时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论文之一。

1909年4月,许寿裳自日本回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他与鲁迅等团结进步师生,积极倡导科学,重视科技与劳作,并与继任监督、封建顽固派夏震武作坚决斗争,取得了“木瓜”之役的胜利。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筹建教育部,在他的推荐下,鲁迅也到教育部任职。

1912年5月随部迁往北京,任教育部干事、科长、参事和普通教育司司长。后又兼教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与鲁迅一起,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继续艰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17年底,出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任职期间,积极倡导社会教育与妇女教育,为发展江西省教育事业殚精竭力。1920年,奉调回教育部任编审。1922年出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后因旧势力的排挤,主动提出辞呈,重返教育部任编审。

1925年初,北京爆发著名的“女师大风潮”,许寿裳与齐寿山等在《京报》联名发表《发对教育总长章子钊宣言》。女师大被强行解散后,许寿裳毅然身兼校长、教务长两职,在京帽胡同自赁校舍,重新开学上课。同年四月,鲁迅创办《莽原》周刊,许寿裳积极为该刊写稿,先后在“爱国”专栏上发表演多篇战斗杂文,持进步学生抨击旧思想、旧势力。翌年“三.一二”惨案发生,刘和珍、杨德群等进步学生惨遭军阀政府屠杀,他强忍悲痛,冒着巨大危险主持全部丧葬活动。不久,与鲁迅一起受到北洋军阀的通缉,不得不返回家中避居。

1927年初,应聘赴广东中山大学任教,讲授教育学与西洋史。“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因营救被捕学生无效,与鲁迅一起愤而辞职。同年10月,蔡元培创办大学院,任院长,他应聘出任秘书长。翌年任中央研究院秘书处主任。蔡元培的日常事务工作多由他具体操办。

1933年6月18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与鲁迅不顾生命危险,冒雨前往万国殡仪馆,参加老友的入殓仪式。1934年起,他出任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创办《新苗》院刊。他的《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以及《怀忘友鲁迅》和《鲁迅年谱》等是在这段时间撰写的。1936年鲁迅逝世,他十分珍惜鲁迅的文稿和遗物的征集和保护。以后,他又四处奔走,积极筹备出版《鲁迅全集》,多方募集“鲁迅纪念文学奖金”,积极筹建“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永远纪念鲁迅,宣传和发扬鲁导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8年2月18日,许寿裳在台北寓所惨遭反动派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