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产开发
- 查全衡指着桌面上的报告问道:“估计这个方案部里能批吧?”
- 张文彬抿了一口茶,接着说:“下一步的工作,要更细、更实。从一开始,就要过细做工作,既要争取高产,又要力争稳产。”
- 两位助手似乎明白了张文彬的意思,相视一笑,说道:“咱们的态度全在座谈会上明确了。”
石化部批准开发方案
1976年初,在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展开之时,关于如何开发的问题也在讨论中进行。
其实,早在任4井出油的时候,张文彬就责成有关部门提出了任丘油田的开发设想。当时,负责提方案的是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1975年10月,由油田开发专家、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杨培山带队的4名科技人员,从大港油田赶赴任丘。
当时,华北油田只有任4、任6两口井出油,任7井正在钻进,地质资料很少。
为了制订好开发方案,杨培山等人白天收集资料,晚上点上蜡烛整理分析任4、任6两口井试油和试采情况,又参考国外碳酸盐岩油田的开发经验,在1975年年底提出设想,为开发任丘古潜山油田作了理论和技术上的准备。
1976年一季度,任丘油田又有4口井相继获得高产,这时,油田总计有5口井投产,每天生产原油将近1万吨。
为了使油田开采进程适应高产井的需要,张文彬邀石化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设计科学研究院总地质师李德生、总工程师童宪章,油田开发专家、副院长秦同洛、谭文彬,教授陈忠祥,油田开发工程师陆勇、王雪,大港油田研究院总地质师李绍光、工程师于庄敬等专家,汇集任丘。
在讨论会上,专家们结合古潜山油田的特点,倾多年之心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广泛开展民主讨论。
讨论必然有争论,此次专家争论的焦点是:任丘这样的高产油田,是注水还是不注水,是早期注水还是晚期注水。
有的专家认为油田井底水能量丰富,不需要注水开发;有的认为碳酸盐岩油藏虽然有一定的天然能量,但油井自喷能力弱,应该采取早期注水,以保持地层压力。
围绕这一焦点,与会专家提出了开采方案:
一是石化部石油勘探开发组提出的不注水,依靠天然能量开发;
二是秦同洛等教授提出的内部面积注水;
三是陈忠祥教授提出的腰部注水;
四是以杨培山为主的勘探开发研究院提出的边部、底部注水。
各种方案都有充分的论证,究竟采取哪一个方案,成了一个难题。
1976年4月8日至15日,张文彬主持召开开发技术座谈会。
焦力人、阎敦实、马永林、查全衡、李道品、杨培山、张会智等领导及有关专家,战区各有关单位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工人代表,大庆、胜利、辽河、四川及华东石油学院等兄弟单位的代表,石化部规划院等部门的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港油田研究院总地质师李绍光,就任丘油田的地质特点,向大会作了汇报。
接着,会议开始论证油田的开采方式。
从小组讨论到大会发言,大家对已提出的四种开采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此次会上,张文彬虽很少说话,可他的大脑在过滤着每一位同志的发言。
经过反复思考,张文彬认为:不注水,依靠天然能量开发,达不到较高的开采速度;内部注水,将可能产生严重的水窜;腰部注水有可能见不到全面注水效果;边部底部注水能较好地适应油藏特点,既能保证较高的开采速度,又能取得好的开发效果。
很明显,采取后一种方案比较可行。
可一向谨慎的张文彬并没有急于表态,他还想听听各方面的意见。
在休会期间,张文彬一会儿与这位专家聊,一会儿与那位专家说。
吃罢晚饭,一有空时,张文彬就到技术人员和工人代表的住处“蹲点”。
最后,博采众家之长,张文彬提出了最后裁决方案的几条原则:
一是要能满足国家对原油产量的需要,更要有较长的稳产期;
二是要有利于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三是开发设计要达到国内最高水平,开发指标要和国外相似的油田对比,要敢于赶超外国的水平;
四是要学习大庆油田开发中的好经验,创立中国自己的石油新学派。
最后,依据张文彬讲述的几条原则和有关专家的建议,大港油田研究院杨培山等人草拟了《采用边部、底部注水保持压力方式开发任丘油田》的报告。
这个报告很长,其主要内容就是早期注水的开发方式。报告提出设计总井数34口,其中生产井22口,取心井4口,观察井5口,试验注水井3口。
油田开发建设的总体原则是:先简易上产,先建油田,后建基地;抓好关键井,保重点工作,尽快找到第二个、第三个高产油田。
油田技术座谈会结束了,邀请的专家分别踏上了归程。按理说,“客走主人安”,可张文彬的心还是静不下来。
吃罢晚饭,张文彬沐浴着落日的余辉,在住所门前的小道上散步,大脑里仍思考着油田开发与建设的部署问题。
这时,会战指挥部副指挥阎敦实、地质工程师查全衡迎面走来。张文彬把两人让进了屋。
其实,这两人还有其他几个助手都是张文彬的常客。有时是来串门的,有时是张文彬叫来“说话”的。
周围人都知道张文彬有熬夜的习惯,所以,无论谁来这里都很随便,只要张文彬不太忙,就坐下来说个没完。其实说的都是工作上的事。
此刻,张文彬和阎敦实、查全衡没说几句话,又提起了“油”的话题。
“估计这个方案部里能批吧?”查全衡指着桌面上的报告问了一句。
阎敦实往桌前凑了凑,发现报告首页的空白处,有张部长的签字:
同意上报,张文彬。
张文彬慢悠悠地说:“关键是看咱们对这个方案持什么态度。”
两位助手似乎明白了张文彬的意思,相视一笑。查全衡说:“咱们的态度全在座谈会上明确了。”
张文彬缓慢而有力地说:“是明确了,但还有好多新东西等待我们进一步明确。任4井出油到现在,不足一年时间,况且我们面对的是碳酸盐岩油藏的新课题。要答好这份卷子,世界上先进的技术要学,大庆及其他砂岩油田的经验要参考,但更重要的是要走好自己的路,要想新的、干实的,对油田来说,就是以是否有最高的采收率来检验。所以说,检验一个开发方案,最终不是以哪一级或哪一个权威的结论而定的……”
张文彬抿了一口茶,接着说:“下一步的工作,要更细、更实。毫无疑问,随着油田开采期的延长,开采方案有调整,但大同小异。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过细做工作,既要争取高产,又要力争稳产。”
“在这一点上,大家已经很明确了。”阎敦实将身子靠在木椅背上,说,“今天上午,我碰见油田指挥部的张会智指挥,问了问情况。他说,他们已分路到各采油队、站传达这次技术座谈会精神,要求全体参战职工继续调查研究,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将大力推广技术人员和工人、干部在油井现场进行的‘三结合’油田分析和技术联合攻关经验,继续抓好岗位练兵,开展争当油层分析技术能手活动。”
“对,解决新课题仍要发扬大庆‘三老四严’的作风。”张文彬说,“油田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油井越打越多,地面工程将全面展开。因此,各级领导要有对油田负一辈子责任的思想,要有一股干一件事就要干好、干不好就推倒重来的作风。还要用‘一条龙’的大协作精神保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就这样,他们的这次“聊天”,就像刹不住车似地进行着,时间已经是深夜了。
查全衡瞥了一眼手表,不由地说:“夜深了,张部长赶紧休息吧!”
“几点啦?”张文彬猛醒似地问道。
“零点过6分。”
像条件反射似地,张文彬起身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临出门,张文彬冲阎敦实说:“这个开发方案部里批准后,实施工作你负责吧!”
“好!”阎敦实爽快地答道。
4月25日,石油化学工业部批准了任丘油田的开发方案。
这对任丘油田开发系统的职工来说是个里程碑。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油田正式投入开发。
任丘油田跨进新时代
1976年4月25日,任丘油田开发方案获得石油化学工业部批准后,油田开发正式展开。
为了实现古潜山油井的高产,井下作业工人在油井酸化方面出了大力。1976年初成立的井下作业指挥部,是在原来大港油田勘探二部一个试采大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了尽快建成任丘油田,井下作业指挥部迅速地从大港等地调来4个作业队,半个月后就开展了酸化、试油。
所谓酸化,就是将盐酸注入到油层中去,使盐酸和石灰岩快速起化学反应,扩大灰岩中的孔隙,疏通油流的通道,让石油能够比较畅快地从地层中流出来。
在来到任丘之前,4个作业队的工人只搞过小型酸化,一次向地层注盐酸不过十来方。
来到任丘之后,他们第一次在任11井进行大型酸化作业,一次向灰岩地层注酸一百多方,结果使这口井的原油产量一下子增加了5倍,由初产每天685吨提高到4201吨,这为灰岩酸化提高原油产量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当时,工人们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在任9井搞酸化时,酸化队提前两天就把酸化车开到井场,并对车细心保养,反复检查。
在酸化进行时,队长孙开基两天两夜盯在井场,实在困了就和衣睡两个小时。在酸化作业最紧张的时候,孙开基整整27个小时没有合眼。
在试任13井的时候,正值大雨滂沦,油管无法送到井场。当时,两位副指挥带队,组织了100多名机关、后勤职工,踏着泥泞的土路,硬是靠人抬肩扛把700米油管和4顶帐蓬送到井场,保证了油井正常施工。
在石油工人的奋力拼搏下,任丘油田建设步伐飞速前进。到1976年5月,任丘油田的新任5、任9和任26井相继酸化、试油成功。
这3口井投产以后,任丘油田原油日产水平第一次突破了1万吨。
1976年6月,任丘油田共有8口油井投入生产,原油日产水平达到2万吨。
到9月30日,任丘油田已有14口片投产,原油日产水平达到3万吨,提前3个月实现了简易投产的设计生产计划。
任丘油田,以平均每季建成300万吨生产能力的速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建成了年产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在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
与此同时,任丘油田的开发和建设,做到了当年勘探、当年建设、当年开发、当年收回国家投资的“四个当年”,创造了中国当代找油新记录。
任丘油田较早投产的14口油井,平均一口井一天产油2081吨。这个数字是我国几个砂岩大油田单井产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任丘的一口高产井,一年可产原油100万吨,这相当于一个中、小油田的产量。
早在开发之初,康世恩部长在听取渤海湾找千吨井汇报的时候曾经说:“要使石油工业跨入千吨井的时代”。
任丘油田的开发,使康世恩的愿望很快实现,任丘油田率先跨进了这个时代。
建成第一条输油大动脉
1976年,在进行任丘油田开发建设之时,关于油田管道工程的设计工作提前进行。
早在1975年底,经过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任丘到沧州南输油管线工程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
但是,接踵而来的第二个困难,是任丘油田建设工程紧急上马,建设物资来不及列入国家计划,设备器材几乎一无所有。
管道建设遇到了阻力。就在此时,中央领导同志对华北石油会战给予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1976年初,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带领国家计委、经委、冶金部、交通部、物资总局、石化部等部委的负责同志来油田视察,并组织了现场办公,决定动用国库,为油田建设解决了急需的设备和器材。
随后,河北省和石化部物资局也多次来油田,帮助解决物资紧缺和其他问题。
这些都为油田建设打下了物质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有了物资,怎样组织建设队伍,争取时间,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这又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急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石化部首先决定让大港油建指挥部承担任丘油田的建设任务。随后,石化部又把在山东施工的江汉油田管道施工指挥部调到任丘。
接到石化部的命令后,正在祖国一条输油大动脉上施工的江汉管道施工指挥部职工,星夜兼程,直到任丘会战。
当时,有十几名参加过大庆会战的老工人,从秦京管线转到胜利油田,已经有两年未回家了,不少职工本来已买好回家探亲的火车票,听说要上任丘新区会战,就毅然退了火车票,报名参战。
管道局华北指挥部电力通讯工程公司的职工,接到会战的通知时,正在秦京管线搞收尾工作,他们争分夺秒赶工程,用一天时间突击完成了5公里收尾工程,踏上了新的征途。
与此同时,第十三石油化工建设公司的职工,也告别了黄土高原,来到华北。
1976年1月1日,华北油田第一条输油大动脉任沧管线在鞭炮声中全面开工。
开工时,正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时候,北风呼啸,大地封冻,但石油工人无冬天。
参加会战的大军,有的连夜赶了十几个钟头的路程,有的坐着敞篷汽车。一到工地,顾不得擦把脸,连住的地方也不找,就带上工具往施工现场跑。
会战队伍来得快,上得猛,一时间设备赶不上,材料不足;有的队伍人员新,技术不熟。
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基层工人更干脆,一句“开足马力快上,挽起袖子大干”就概括了一切。
当时,江汉油田管道施工指挥部挑起的是建设100公里管道和35处穿跨越工程的重担。
施工开始时,正逢阳历新年和春节两个传统节日,江汉油田管道施工指挥部的干部明确提出“节前不松劲,节日夺高产,争分夺秒打破常规,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口号。
工人们响应号召,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白天干不完,晚上挑灯夜战。
顿时,在一条100公里的施工线上出现了一条火龙。
施工中,江汉油田管道施工指挥部一大队一中队的工人一天三顿饭都在工地吃,手冻肿了,眼熬红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就这样,一中队的工人只用28天就完成了17公里管道施工任务。
和一中队的工人一样,其他单位的工人也不敢落后。春节这一天,管道绝缘厂创出了日绝缘6公里钢管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机械化大队也奋勇争先,他们把管道绝缘厂处理后的绝缘钢管及时运到工地,比平时快了一倍多。
在全体工人的一致努力下,指挥部一月份就焊接了45公里管线,到2月20日,指挥部就完成了全部管线焊接任务。
在管道施工中,华北输油管道指挥部电力通讯公司承担的是150公里通讯线路和六公里输电线路架设任务。
当时,这个电力通讯公司的队伍新,女同志多,但设备不多。没有打洞机、立杆机和推上机,给电线杆挖洞成了难题。
面对困难,电力通讯公司的女工们明确表示:“我们女工绝不比他们男工差,男工能干的,我们女工人也能够干!”
于是,电力通讯公司的女工们就用铁锹和镐头刨开一尺多深的冻土层,硬是用人工挖出一个个电杆坑。
挖完坑后,她们还用人抬肩扛运电杆,用双手和拉大纲来立电杆。
当时电力通讯公司承担的任务需要沿线穿越13处公路铁路和9处河流。
就这样,以女工为主的电力通讯公司工人,在泥里雪里、土里水里,没白天没黑夜地干,终于不负众望,提前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
任沧管线在施工中,还得到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在这条管线经过的1市4县27个公社120多个大队的农民,听到华北油田要修管道,都非常高兴,并纷纷表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援管线建设。
为此,沿线农民让出300多间民房给工人住,抽出近万名民工参加施工。
就连春节那天,还有500多民工顾不上回家过节,仍和工人一起大干。
2月下旬,在子牙新河、子牙老河、北排河3条河里要挖4米深的管沟。
当时,这3条河的大部分河底都是水下流砂和淤泥,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当地县、社领导知道后,立即组织了4000多名民工和石油工人一起,脱下棉裤跳进冰冷刺骨的泥水里,想了很多办法,疏通淤泥。
经过努力,施工人员仅用11天就圆满完成了3条宽120多米的河流开挖和穿越任务。
4月1日,这条长100公里,年输油能力为500万吨的输油大动脉,连同配套工程全部按期建成投产。
投产后,任沧管线每天把1万多吨原油,输送到沧州石油化工厂炼油或装火车外运到全国各地。
任沧管线这条输油大动脉的建成,使华北油田的石油开发有了重要的运输保障。
建成第一座大型联合站
1976年1月1日,和第一条输油管道同时开工的还有任一联合站,习惯称为南大站。
南大站,是任沧管线的首站,也是华北油田修建的第一座大型联合站,该站年处理能力为500万吨。
该工程的重点是建两座1万立方米储油罐。这个关键工程由大港油建指挥部施工。
过去,大港油建指挥部采用“充气顶升”工艺,施工只干过5000立方米以下的罐,对于任一联合站这种1万立方米的大罐,他们没有干过。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大港油建指挥部先后召开20多次有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会议”,制订了施工技术措施。
与此同时,大港油建指挥部还组织了两个突击队各建一座,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施工开始后,大港油建的工人们早起晚归,一天干十四五个小时。
早上三点半,中午带上饭,晚上连轴转,全力保会战。
当时工地的这个顺口溜,就是他们抢建大站的生动写照。
施工紧张时刻正赶上春节,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大港油建的工人们在春节当天仍坚持施工,没有一个人回家。除夕之夜,电焊的弧光比节日的焰火更灿烂,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很快,大家的努力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二大队一中队仅用13天,就同时建成了这两座大型储油罐,比原计划40天提前了27天,保证了按时投产。
5月,大港油建的工人们又创造了4天半建一座1万立方米大罐的新记录。
7月中旬,大港油建的工人们又接到了两座2万立方米储油罐的任务,要求国庆投产。
这样的大罐大港油建的工人们连见都没见过,如果采用“充气顶升”工艺施工,必须有30台大型压风机。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大型设备,真是困难重重!
为此,大港油建的工人们立即派人到外地取经。
当时,外地大罐施工多采用“水浮正装”施工法。如果用这种方法施工最快也得4个月才能建成,赶不上工期要求。
在困难面前,施工人员就自己想办法,动员大家献计献策。
在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施工人员综合了十多个施工方案,他们把“水浮正装”的“水浮”和“充气顶升”的“倒装”结合起来,在我国头一个创出了“水浮倒装”新工艺施工方案。
该方案很快得到了有关领导的支持,并投入实施。在施工过程中还碰到其他的一些难题,但通过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同心协力和艰苦奋战,这些难题都一个一个被解决了。
经过25个日日夜夜的苦干和巧干,两座大罐同时建成了。比“水浮正装”法提高工效4倍多,创造了我国大罐施工的新工艺和新记录。
3月31日,经过油建工人3个月的野外苦战,南大站一期工程,仅用82天就建成了。
当时,影响任沧管线和南大站4月1日投产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没有生产电源。为此,会战指挥部组织钻井、设计院、机修厂和供应部门的专家们联合攻关,反复琢磨,提出了解决方案,又经设计院机械组的设计人员连续突击,终于搞出了设计方案。
大港油田机修厂经过精心试制,研制成功大马力柴油机通过中间轴和气囊离合器直接带泵输油装置,保证了南大站4月1日按期投产,为早期无电源油田和长输管线输油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在这同时,任4井、任6井、任7井、任11井和任15井五口高产油井和集油管线也先后建成。真是水到渠成,4月1日按计划全面正式投产。
4月1日,南大站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大站附近几十里的村民都跑来看南大站投入运营。
作为建设者的石油工人更是兴奋,他们纷纷穿上新装,来到大站观看盛况。
这一天,上万吨原油集中到南大站,通过同时建成的任沧管线输到了沧州,实现了会战指挥部制订的4月1日原油上1万吨的第一个战役目标。
当一些工人看到大站运营正常后,他们都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4月5日石油化工部发来贺电,电文中说:
只用三个月就高速优质建成了这条管线,打出了长距离输油管道和万方大罐冬季施工的新水平,做到了投产一次成功,为加快高产油田的开发建设,为石油工业高速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妥善解决原油北输问题
1976年2月,当南大站和任沧管线正在紧张施工的时候,原油北输工程已经开始酝酿了。
1976年2月23日,石油化工部正式发出抢建任丘到北京输油管线的通知。通知要求,北输工程3月开工,6月底建成,7月1日把原油送到北京。
这又是一项规模宏伟的紧急工程,必须重新组织力量,打好第二个战役。
根据任丘油田的总体规划,新设计的任京管线全长120公里,穿过河北省的任丘、雄县、安新、新城、滁县和北京市的房山6个县。管径529毫米,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1976年3月26至28日,华北输油管道指挥部在房山召开了任京输油管道工程会议,设计、施工单位和有关地、县的122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组织领导,任务分工和施工部署。
3月底,管道设计院交出了设计,这为施工争取了时间。
4月至5月本来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可是永定河流域的风沙却给施工工人带来了难言的苦楚。
200里施工线上,近万名民工挥锹破土,开始了管线的施工。然而,风沙却像一条黄龙在旱海里滚动,刮得人睁不开眼,晚上脱下衣裤能抖出几两泥沙。
送走了肆虐的风沙,施工人员又迎来了酷暑。干热干热的酷暑,叫人透不过气来。
工人们就是这样战风沙、斗酷暑,抢时间,争速度,共穿越了公路、铁路、河渠等39处,仅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把12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铺到了北京。
6月21日,首站开始输热水,沿线各站都及时做好了收尾和投产衔接工作。
6月30日投油首站,7月1日末站见油,一次投产成功。
在管线建设的同时,北大站的建设也开始了。
北大站,规模为500万吨。这个站是北京炼油设计院支援设计的,由第五石油化工建设公司主攻,油建一公司、基建工程兵、河北省建一公司配合施工。
第五石油化工建设公司是一支转战南北20多年的老队伍,在化工炼油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搞油田建设,这还是第一次。
3月下旬,第五石油化工建设公司一面完成北京东方红炼油厂的聚丙烯收尾工程,一面向任丘集中队伍。
起初,第五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兵分几路,人员不足,许多炼油施工设备在油田又用不上,加上任二联合站的设备、材料缺口比较大,北大站的施工一度受阻。
但是,第五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公司党委提出了响亮口号:
前方后方总动员,人员不够一顶三,
时间不够连轴转,材料不够自己垫,
全力以赴保会战。
为解决困难,第五石油化工建设公司的党委书记和经理还亲自带人到北京、天津基地库房清仓查库,找到了工程急需的钢材200多吨,配件几十种,甚至他们还把盖家属楼的钢筋、木材也调出来,支援油田,运到了前线。
1976年5月8日,南大站召开了开工誓师大会,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第一期工程分油罐区、加热炉区、分离区和总机关4个施工区,重点是4座1万立方米储油罐、总机关的8具大型分离器和两座400万大卡/时加热炉。
5月9日晚,第五石油化工建设公司的全体干部和工人组成一个突击队,为第二天大罐焊接创造条件。
5月10日,过去没建过大罐的二大队七中队的管工们,头一天就顺利地焊起了大罐的第一圈。
接着,他们仅用7天就干完了第一座万方罐。
5月17日,六中队又用4天建完了第二座万方罐,这个纪录掀起了北大站的施工高潮。
为此,一大队和三大队苦战6昼夜,又同时建成了另外两座万方罐。
6月6日北大站开始烘炉,6月10日两座加热炉正式点火。
6月20日主体工程达到进出油条件,7月1日,任二联合站一次试运成功,仅用52天就建成投产,通过任京管线把原油送到了北京。
到7月1日,南北两座大站和南北两条输油大动脉,每年可把1000多万吨原油输向沧州和北京,为华北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产量创造了条件。
南北输油管线的建成输油,成功解决了华北油田的原油外输问题,为华北油田的顺利扩大,提供了重要保障。
至此,任丘油田建设,首战告捷。
从此,华北油田以产油量第三的身份,载入中国油田列强史册,华北油田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