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父自立的俄国沙皇

1801 年,著名女沙皇叶卡特林娜二世的孙子亚历山大,发动宫廷政变, 推翻了他父亲保罗一世的统治,并杀害了他,从而取得了皇位,开始了自己的执政生涯。他登上皇位后,对内,重用奸臣阿拉克切也夫,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对外,穷兵黩武,恣意征战,在“神圣同盟”的旗帜下,干涉欧洲各国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扮演了“欧洲宪兵”的角色。他一生的唯一功绩,就是击败了拿破仑 50 万大军的入侵。他的声名因此也远播欧洲大陆,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俄国沙皇。

然而,他的暴政,他的倒行逆施,却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导致朝政腐败,民怨沸腾。他的统治,正处于穷途末路。在一道“圣谕”中他写道: “根据传闻,自由思想或自由主义的可怕精神已经至少在军队中传播。”这时,恰逢莫斯科洪水泛滥,房倒屋塌 500 多人因此毙命。与此相似的洪灾, 在亚历山大出生的那年也曾发生过。这种巧合,使他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 视之为“上帝对自己的惩罚”。因为杀死父亲的罪行,多少年来,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精神濒临崩溃的亚历山大,为了摆脱内心的忧惧,决定偕同皇后伊丽莎白去亚速海岸一个叫塔冈罗格的小镇去休养。不久,俄国皇室发出讣告:沙皇陛下在休养地因病驾崩,终年 47 岁。

对于亚历山大的突然去世,人们不得不联想到他在卫国战争胜利以后的一些反常的心理状态和表现。这以后,他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骄傲,变得逃避现实,笃信宗教。沉郁的心绪总是像魔鬼一样缠绕着他。有人把他的这种突变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杀死自己的父亲后,造成长期以来的内心愧疚,使他终日惶恐不安;国家的内忧外困,穷途末路的政治形势,使他心力交瘁,而又无力回天。不管怎么说,种种迹象表明,这时他的精神已经濒临崩溃,也许这是他到塔冈罗格镇去休养的真正原因。他似乎看破了红尘, 厌倦了政务,向往着无忧无虑的山林隐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