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发明的世界语

全世界有十大语系,4000 多种语言。这一方面使人类的语言王国呈现出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绚丽景象,为人类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语言奇观;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语言又为各民族人民之间交往造成了巨大的语言障碍,各种语言之间只有借助翻译才能对话。而且即使是最好的翻译,也会使两种语言的交流打折扣,部分失去其原汁原味。于是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类广泛而密切的交往,从 17 世纪开始,就有许多人开始了一种人类语言的新探险——创造一种地球上人人都能懂而且容易懂的通用标准语言。在这次伟大的语言探险活动中,有几百种探险方案都流产了,只有一个人成功了,他就是波兰人柴门霍夫(1859—1917 年)。由他呕心沥血创制的世界语,是最理想的、最有影响的一种。现在通常所指的世界语,就是指柴氏创造的世界语。

柴门霍夫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了创立世界语的理想,并于中学毕业时拟定了一种国际语方案,这个方案被命令他去学医的父亲烧掉了。于是他重新设计,于 1887 年发表国际语新方案。1905 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 把他的《世界语的基础》这部语言奇书,确定为世界语准则。

世界语以拼音文字为书面形式,共有 28 个字母。一符一音,一音一符, 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一致,词的重音一律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语法规则只有简单明了容易掌握的 16 条。它的词汇主要由欧洲大部分国家语言中较通用的词组成,词根主要采自印欧语系。

世界语创立以来,不仅用它翻译了大量世界名著,而且直接用它写出了大量作品。现在世界上有 1000 多万人懂世界语。世界语于 1906 年前后传入中国。